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

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

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
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

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一、水循环环节和类型

二.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四、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连接了四大圈层: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

2.各种水体不断更新,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3.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4.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使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缓解;影响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水循环的强弱变化,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5.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五、河流的补给方式

雨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永久性积雪融水补给

湖泊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

六、水量平衡原理

水量平衡--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其收入水量等于支出水量和区域内蓄水变量之和。即水在循环过程中,总体上收支平衡

例1、如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 mm。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 mm。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例2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2)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例3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的麦克默多干燥谷,大约有200多万年没有降水,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干燥谷中有冰层达数米厚的盐湖。干燥谷的边缘有时还能看到一条从冰川中流出的富含铁的河流,被当地称为“血瀑布”。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麦克默多形成干谷的原因。

例4材料一:博斯腾湖位于天山南侧,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该地年降水量不足30mm,蒸发量却高达2000mm以上。大湖西侧星罗棋布的小湖,湖水相通,芦苇广布。甲河两岸是重要的粮、棉、甜菜的种植基地。据相关调查可知该湖正以每天超过1米的速度萎缩。材料二: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分析博斯腾湖西岸形成大片泥炭沼泽的原因。(8分)

例1 CAB

例2(1)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2)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例3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空气干燥;受极地高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极地东风风力强劲,冰雪难以积存,岩石裸露,进一步加剧当地干旱情况。

例4.西岸河流入湖口处,水源充足,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沼泽广布;发育有大片芦苇,植物残体日积月累,在沼泽底部逐渐形成大片较厚的泥炭层。

生产线平衡法

生产线平衡法 一个产品,少则二三个制程,多则几十个,而每个工程内是由多个作业要素所组成,我们常见在生产工厂里,制造部门依物料的加工流程分为一、二、三车间,而每个车间又由许多个别工序所组成,所以又把它连合成一条条的生产线。 我们这里所谈的生产线平衡,广义的来说也应该含盖部门与部门之间,车间与车间之间,拉与拉之间等等的平衡。而所谓的生产线平衡就是指工程流动间或工序流动间负荷之差距离最小,流动顺畅,减少因时间差所造成之等待或滞留现象。 ●平衡的目的 1.物流快速,减少生产周期; 2.减少或消除物料或半成品周转场所; 3.消除工程瓶颈,提高作业效率; 4.稳定产品品质; 5.提升工作士气,改善作业秩序。 ●生产线平衡的表示法 生产线平衡,一般使用生产流动平衡(即IE排拉流中的生产效率均衡),纵轴表示时间,横向则依工程顺序表示,并划出其标准时间,划法可使用曲线图或柱状图(如下图所示)。 ●现状生产线平衡分析 1.对生产线各工程顺序(作业单位)订定,并填入生产流动平衡表内。 2.测算各工序实质作业时间以DM(Decimal Minute)为单位记入平衡表内。 3.清点各工序作业人数,并记入人员栏内。 4.1人实质作业时间/人数=分配时间,记入时间栏。 5.此分配时间划出柱状图或曲线图。 6.在分配的实质时间最高的这一工序顶点横向划一条点线。 7.计算不平衡损失 不平衡损失业=(最高的DM*合计人数)-(各工序时间的合计) 如上图=(21*19)-320=79 8.生产线平衡率 生产线平衡率=各工序实质时间(1人)合计/(最高的DM*合计人数)=320/(21*19)=80.2%。 9.生产线不平衡损失率=1-生产线平衡率=1-80.2%=19.8%。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2.2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考纲要求: 1.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习题检测学生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的预习情况。 2.通过习题,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及水循环原理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水循环原理的运用 教学过程: 任务一:1.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图示信息填写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G________H________ (2)甲乙丙分别表示发生在不同领域的水循 环类型,其中,甲表示的水循环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我市赣江水参与的水 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015?新课标全国1)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 .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性 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 调节局地小气候任务三:水循环原理的运用 材料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该地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 000毫米以上。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水循环原理应用试题专项训练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水循环原理应用试题专项训练 1.图甲中的D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涨落。图乙是湖区各月降水统计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D湖泊为淡水湖的原因。 【答案】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含盐度较低;湖区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有河流将湖水和盐分流出。 2.读图,(其中图乙为图甲中虚线方框区域)完成下列问题。 试比较A、B两湖的矿化度(水的矿化度通常以1升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的总克数来表示)高低;并用水循环原理说明原因。(4分) 【答案】A矿化度较B湖高(1分)。 理由:该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旺盛(1分)。B湖面积小,水分收入为F河淡水的注入(1分),水分支出为蒸发和径流流入进入A湖(1分),矿化度较低。(或者,A湖面积大,水分收入主要从B湖流入的湖水(1分),水分支出绝大部分为蒸发(1分),故矿化度较高。)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 材料二2013年1月,我国东北平原的三江湿地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加入世界保护区行列。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三江湿地的成因。 【答案】降水较多;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广布,地下水位高,不利

于地表水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4.结合“黄河流域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以黄河流域为例,说明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列举两例即可)【答案】中上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河干流出现了许多峡谷;中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土高原变得千沟万壑;下游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成为“地上河”;河口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三角洲的面积不断扩大。(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5.(10分)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过程。(6分) 【答案】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的同时(2分);大量渗入地下(2分);当地下水流到冲积扇边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就容易出露而成众多泉水(2分)。 6.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锅炉水循环原理

京能集团运行人员培训教程BEIH Plant Course 锅炉水循环 The Water Cycle of Boiler MAJ TD NO.100.2

目录 1电站锅炉汽水蒸发过程流动和吸热的一般特性和原理 (1) 1.1蒸发系统的主要功能和要求 (1) 1.2蒸发系统主要设计原则 (2) 1.3蒸发系统换热性能的主要参数和特征 (4) 1.4管内工质流动特性的基本原理和参数 (6) 1.5水循环的主要类型 (10) 2亚临界及以下状态汽水介质在垂直管中的流动和传热 (13) 2.1垂直上升管内汽水流动和传热分析 (13) 2.2垂直下降管内汽水流动和传热分析 (16) 3亚临界及以下状态汽水介质在水平管中的流动和传热 (22) 4超临界压力及以上状态汽水介质的管内流动和换热特点 (24) 4.1存在临界点区域 (24) 4.2存在拟临界温度 (24) 4.3存在大比热区 (24) 4.4超临界压力下的传热恶化类型 (24) 4.5影响传热恶化的主要因素 (25) 4.6超临界压力水蒸气的比容、比热和焓 (26) 5自然循环锅炉的水循环原理 (27) 5.1自然循环的原理 (27) 5.2自然循环主要热力特征参数 (28) 5.3自然循环主要结构特征 (30) 5.4自然循环主要运行特征 (32) 5.6不稳定工况对锅炉水循环的影响 (34) 5.7自然循环锅炉水循环方面的控制逻辑 (35) 6直流锅炉的水循环原理 (37) 6.1强制流动蒸发受热面中的流动多值性 (37) 6.2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中流体的脉动 (43) 6.3直流锅炉的传热恶化 (47) 6.4直流锅炉的特点 (47) 6.5直流锅炉的启动系统 (48) 6.6直流锅炉的基本型式 (56) 6.7直流炉的运行特性 (60) 6.8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横向裂纹失效 (63) 6.9直流锅炉水循环方面的控制逻辑 (64) 7控制循环锅炉水循环原理 (69) 7.1控制循环锅炉基本原理 (70) 7.2控制循环锅炉一般设计原则 (71) 7.3控制循环锅炉技术特点 (75) 8锅炉缺水事故的预控 (81) 8.1、汽包水位控制当前存在隐患 (82) 8.2、锅炉缺水事故的控制 (84)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过程与 意义应用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 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③增加下渗量 ④解决城市洪灾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④⑤ C.③④ D.②③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①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A和B 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②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ml的水。据此完成下题。 3.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盆中的水量 A、透过草坪的多 B、透过小石块的多 C、两者一样多 D、没法比较 4.这实验模拟的是 A、水土流失 B、植被的生态作用 C、温室效应 D、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5.2015年7、8月间,北京、南京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围被淹,和该实验有关的是 A、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热岛效应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 D、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6.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增强增强减弱减弱 7.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8.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A.流量下降 B.丰水期水位上升 C.流量会更加稳定 D.流速减小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的“母亲水窖”工程,现已取得较好效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3.直接影响雨水的拦蓄和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降水 14.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母亲水窖”工程,可缓解的水资源问题是() A.时间分配不均 B.空间分布不均

【专题训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和湖泊概况

【专题训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和湖泊概况 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和湖泊概况 一、选择题(共44分) 2017年,长春市首个“海绵公园”—劳谦公园建设完成,整个公园将“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雨水通过强大的透水铺装、生态植草沟和雨水花园等下渗,再经过地下的过滤装置过滤,将雨污分开,干净的水被收集储存,用于植物的灌溉养护。下图为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建设“海绵公园”可以①降低雨水地表流速、缩短汇流时间②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有一定的污染控制功能③渗、滞、蓄、净、用、排各系统单独运行,与其他系统没有衔接④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海绵公园”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调节a B.调节c C.增加f D.增加d “屋顶花园”是指在屋顶以绿化的形式建设花园。

下图为“屋顶花园”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一个城市若大规模建设“屋顶花园”,将会 A.减小风速,增加灰霾天气的出现频率B.增加承重,缩短房屋的寿命C.截留雨水,缓解城市的内涝问题D.增大空气湿度,使城市雾日增多 4.依据水循环原理,下列不适宜大规模建设“屋顶花园”的城市是A.深圳B.温州C.大连D.酒泉 浙江宁波的甬城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不用生长激素的“四不用”农场利用人工蓄水池进行蓄水,通过引水渠流入蔬菜区进行灌溉,再流经养鸭的水禽区和养鸡区,含有鸡鸭粪便的水最后进入鱼塘,作为鱼的饲料。鱼塘的水通过过滤池净化后,又重新用来灌溉,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过程。下图为“四不用”农场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

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一、水循环环节和类型 二.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四、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连接了四大圈层: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 2.各种水体不断更新,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3.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4.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使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缓解;影响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水循环的强弱变化,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5.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五、河流的补给方式 雨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永久性积雪融水补给 湖泊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

六、水量平衡原理 水量平衡--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其收入水量等于支出水量和区域内蓄水变量之和。即水在循环过程中,总体上收支平衡 例1、如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 mm。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 mm。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例2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2)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高考地理微专题系列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③增加下渗量 ④解决城市洪灾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B.④⑤C.③④D.②③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①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A和B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②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ml的水。据此完成下题。 3.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盆中的水量 A、透过草坪的多 B、透过小石块的多 C、两者一样多 D、没法比较 4.这实验模拟的是 A、水土流失 B、植被的生态作用 C、温室效应 D、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5.2019年7、8月间,北京、南京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围被淹,和该实验有关的是 第1页/共8页

A、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热岛效应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 D、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6.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A.a增强 B.b增强 C.c减弱D.d减弱 7.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8.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A.流量下降B.丰水期水位上升 C.流量会更加稳定D.流速减小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的“母亲水窖”工程,现已取得较好效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3.直接影响雨水的拦蓄和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D.降水

高三地理水循环原理应用试题专练-最新教育文档

2019届高三地理---水循环原理应用试题专练 1.图甲中的D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涨落。图乙是湖区各月降水统计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D湖泊为淡水湖的原因。 【答案】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含盐度较低;湖区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有河流将湖水和盐分流出。 2.读图,(其中图乙为图甲中虚线方框区域)完成下列问题。 试比较A、B两湖的矿化度(水的矿化度通常以1升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的总克数来表示)高低;并用水循环原理说明原因。(4分) 【答案】A矿化度较B湖高(1分)。 理由:该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旺盛(1分)。B湖面积小,水分收入为F河淡水的注入(1分),水分支出为蒸发和径流流入进入A湖(1分),矿化度较低。(或者,A 湖面积大,水分收入主要从B湖流入的湖水(1分),水分支出绝大部分为蒸发(1分),故矿化度较高。)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 材料二2019年1月,我国东北平原的三江湿地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加入世界保护区行列。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三江湿地的成因。 【答案】降水较多;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广布,地下水位高,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4.结合“黄河流域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以黄河流域为例,说明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列举两例即可) 【答案】中上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河干流出现了许多峡谷;中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土高原变得千沟万壑;下游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成为“地上河”;河口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三角洲的面积不断扩大。(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5.(10分)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过程。(6分) 【答案】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的同时(2分);大量渗入地下(2分);当地下水流到冲积扇边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就容易出露而成众多泉水(2分)。 6.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答案】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7.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水循环的影响。 【答案】(3)植被破坏,导致蒸发和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植被涵养水源能力降低,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少(答案合理即可)

水循环原理的应用教学设计

小专题《水循环原理的应用》教学设计 考情分析: 1.考查水循环各环节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考查人类活动对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3.水循环原理的解题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和一轮复习已掌握了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但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没悟透,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处于薄弱阶段,解题思维没成型,解题技巧有待提高。 复习目标: 1.以诗词成语为背景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复习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并会运用; 2.以诗词成语为背景熟练掌握和理解主要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3.以诗词成语为背景复习水循环的作用和意义,并会运用; 4.通过案例分析掌握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影响,并能熟练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题。复习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影响。 复习难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影响及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题。 教学法:绘图法、合作探讨法、自主解题法、综合分析法、问题启发法。 课时: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入:水是自然界中最活跃的物质。文人有很多描写水循环的诗句。譬如李白,身临滚滚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偶遇滔滔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情画意固然美丽,但囿于时代局限性,古人抒写的多是现象。请同学们从水循环的角度,鉴赏下列诗词与成语。 案例一:社会文化方面的应用——以“诗词成语”为例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井水不犯河水 3.流水不腐一潭死水 分析“1”:从水循环角度判断该诗词的对错并说明理由(提示:从水循环的环节与过程思考)。展示水循环环节与过程示意图,并让学生说出各箭头代表的含义。根据示意图,让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再加以指导: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降水,因此“黄河之水天上来”此句正确;而黄河以径流形式回归海洋,海水经过蒸发,又以水汽输送的形式回归黄河上空,通过降水回落黄河,因此“奔流到海不复回”此句错误。 分析“2”:从水体补给角度思考“井水真不犯河水吗”?(学生先思考回答,教师再展示地下水与河水的相互补给示意图,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作讲解。)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 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 蒸发量增加B ?地下径流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D ?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2 .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增加下渗量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 .④⑤ C .③④ D .②③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 ①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 A 和B 上, 分别放置面积相同、 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 ②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拟雨点 F 落,轻轻地洒上 500ml 的水。据此完成下题。 3 .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盆中的水量 A 、透过草坪的多 B 、透过小石块的多 C 、两者一样多 D 、没法比较 4 .这实验模拟的是 A 、水土流失 B 、植被的生态作用 C 、温室效应 D 、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5. 2015年7、8月间,北京、南京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围被淹,和该实 验有关的是 A 、 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热岛效应 B 、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 、 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 D 、 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 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圏 传统雨水扌非放模式图 渗水道路 建筑物 窖井口 ■城市集雨管网 生产生活利用 XZ A F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 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 被浅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6 .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的“母亲水窖”工 程,现已取得较好效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3 .直接影响雨水的拦蓄和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 ( ) A.蒸发 B .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 .降水 14 ?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母亲水窖”工程,可缓解的水资源问题是( ) A.时间分配不均 B .空间分布不均 C.地区利用不平衡 D .产业利用不平衡 17 .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西部地区高原、山地、盆地、谷地地形类型多样。大盐湖是大盆地地区最大的咸水 湖,大盐湖干燥的自然环境与著名的死海相似 ,湖水的化学特征与海水相同。 一万多年前 它曾经是一个比现今面积大 20多倍的淡水湖,主要接受冰川融水补给,现如今周边的冰 读城市植 A.a 增强 B.b 增强 C.c 7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A. 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 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 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 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8?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A .流量下降 B C.流量会更加稳定 D 减弱 D.d ) 减弱 ) .丰水期水位上升 .流速减小 a 川已消退。 力 40' 110D W 图刮IS 鬥河流、湖怕[漠 圣弗财斯科w 丄 代 {旧 金山)@孑瞇° 气31比 降水亦

水循环-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记住水循环的重要环节,记住水循环的类型,通过水循环示意图得出水循环的定义2.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2.播放水循环动画,让学生自主构建水循环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学习乐趣。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教学重点】 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 启发讲解法、讨论法、分析综合法等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黄河的图片,引出李白的诗《将进酒》其中有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指出诗中的错误,请学生跟着我一起学习第三章第一节水循环,一起来找出错误的原因。 新课讲授 板书 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自学探究:阅读课本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水循环联系了哪些圈层? 2.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有哪些? 3.水循环的类型有哪些? 展示水循环示意图讲解: 请学生阅读后讨论…… 师:请同学们帮忙老师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师:对了,水循环就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了水循环的定义。 生: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板书 一、水循环的定义 师:我们继续看水循环示意图回答第二个问题: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有哪些? 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师:对了,水循环就是分别在这些领域发生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水循环分为三种类型,那么同学们知道是哪三种吗? 生: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板书 二、水循环的类型 1.海陆间大循环 2.陆地内循环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最基醇点系列考点05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新人教版

考点05 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 一、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特点 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可列表总结如下: 1.正向利用 (1)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2)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3)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4)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5)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2.负向影响 (1)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2)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3)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4)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

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1.水循环原理应用 (1)沼泽地的形成: (2)内流河断流的成因: 2.“三看法”判断水循环的类型 一看发生的领域。位于海洋上、陆地上还是海洋与陆地之间。 二看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陆地内循环比海上内循环多植物蒸腾这一环节。 三看参与水量的多少。海上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少。 3.外流区也存在陆地内循环 在外流区除具有海陆间循环外,地表水因蒸发进入当地上空遇冷凝结,形成降水返回本地地表,也存在陆地内循环,在内流区只存在陆地内循环。 下图为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河网调蓄 B.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 C.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 D.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③河网调蓄、④径流

水循环原理专题练习

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20190821 一、选择题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 .蒸发量增加 B .地下径流量增加 C .降水量增加 D .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增加下渗量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 .①② B .④⑤ C .③④ D .②③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①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A 和B 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②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 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ml 的水。据此完成下题。 3.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盆中的水量 A 、透过草坪的多 B 、透过小石块的多 C 、两者一样多 D 、没法比较 4.这实验模拟的是 A 、水土流失 B 、植被的生态作用 C 、温室效应 D 、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5.2015年7、8月间,北京、南京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 围被淹,和该实验有关的是 A 、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热岛效应 B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 、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 D 、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进入河流 生产生活利用 城市集雨管网 城市排水系统 窨井口 c d

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 Word版含解析

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 ★★★ ○○○ 一、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特点 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可列表总结如下: 1.正向利用 (1)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2)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3)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4)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5)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效改善生

态环境。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2.负向影响 (1)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2)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3)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4)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1.水循环原理应用 (1)沼泽地的形成: (2)内流河断流的成因: 2.“三看法”判断水循环的类型 一看发生的领域。位于海洋上、陆地上还是海洋与陆地之间。 二看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陆地内循环比海上内循环多植物蒸腾这一环节。 三看参与水量的多少。海上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少。 3.外流区也存在陆地内循环 在外流区除具有海陆间循环外,地表水因蒸发进入当地上空遇冷凝结,形成降水返回本地地表,也存在陆地内循环,在内流区只存在陆地内循环。 下图为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进入河流 生产生活利用窨井口 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 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③增加下渗量 ④解决城市洪灾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④⑤ C.③④ D.②③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①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A和B 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②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ml的水。据此完成下题。 3.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盆中的水量 A、透过草坪的多 B、透过小石块的多 C、两者一样多 D、没法比较 4.这实验模拟的是 A、水土流失 B、植被的生态作用 C、温室效应 D、水循环的下渗环节5.2015年7、8月间,北京、南京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围被淹,和该实验有关的是 A、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热岛效应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 D、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

D.流速减小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的“母亲水窖”工程,现已取得较好效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3.直接影响雨水的拦蓄和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降水 14.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母亲水窖”工程,可缓解的水资源问题是() A.时间分配不均 B.空间分布不均C.地区利用不平衡 D.产业利用不平衡 17.(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西部地区高原、山地、盆地、谷地地形类型多样。大盐湖是大盆地地区最大的咸水湖,大盐湖干燥的自然环境与著名的死海相似,湖水的化学特征与海水相同。一万多年前,它曾经是一个比现今面积大20多倍的淡水湖,主要接受冰川融水补给,现如今周边的冰川已消退。

3.1 水循环及水量平衡——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讲义附真题及解析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3.1水循环及水量平衡 历年考情: 考题分值考点题型命题情景 2019年江苏卷11-12 4 水循环选择 题 某城市不透水面的分布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 9-10 8 水循环; 影响下渗的因素 选择 题 汾川河流域降水及径流变化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 —3 4 湖泊水循环 选择 题 贝加尔湖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 6-7 8 自然界的水平衡 影响蒸发的因素 选择 题 西北某闭合流域剖面 一、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类型 1.海上内循环:发生在海洋和海洋上空,循环的水量最大; 2.陆地内循环:发生在陆地和陆地上空,循环的水量最少; 3.海陆间循环:发生在陆地和海洋之间。 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绘图】

(二)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 解读: (1)蒸发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海陆位置:沿海地区水汽输送较多,内陆较少。 地形阻挡:受山脉阻挡,在迎风坡一侧,水汽凝结,形成降雨。

3.影响降水的因素 注意:降水的第三个条件是凝结核,在大气中凝结核(尘埃颗粒等)普遍存在,一般不强调。在小区域的角度,如城市热岛效应作为成因进行分析。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三)水循环的意义: ①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④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属于外力作用)。 (四)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 (1)正向利用 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削峰补枯);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2)负向影响 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②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③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2.1水循环原理

2.1水循环的原理 答题思路: A:熟悉主要水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B.人类主要干预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具体如下: ①下渗:硬化地面,透水砖,植被破坏 ②地表径流:地形坡度、植被状况、湖泊影响、地表物质、修建水库、人工运河 C.水循环环节的变化可以影响到入湖径流的变化,进而影响湖泊面积、盐度、营养物质浓度的变化。 D.河流的补给方式: ①大气降水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 ③冰川融水 ④地下水 ⑤湖水 2.1.1环节 【试做题】13.(30分)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指出图7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的 特点分)并分析其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6分) 特点:地表组成物质以松散风化物为主,厚度大;地形起伏和缓。 影响: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厚度大,地形和缓,有利于延长地表水下渗的时间;最终有利于地下水水量的补给增加。 【练习题】不同地区存在不同水资源状况。汉中地区降水丰富,水土流失严重,“石坎梯地”(甲图)是汉中地区山区坡耕地整治常采用的一种模式。新疆水资源短缺,但冬季积雪较丰富,开发较少。

(2)简述“石坎梯地”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6分) 石坎梯地可以有效拦截雨水(2分);滞缓径流,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增加下渗(2分);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2分)。 【作业题】城市化过程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二该城市中心与郊区平原的数据比较表。 (3)据材料二,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2分)城市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地表径流增大,易形成城市洪涝。(2分) 措施:下渗量少——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1分)使用渗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1分)地表径流大——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2分) 2.1.2类型 【试做题】下图为洞庭湖位置图,右图为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 说出图示地区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10分)

《水循环》教学设计说明

《水循环》教学设计 地理组春 【课题】高中地理必修1《水循环与洋流》的水循环部分。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地球上水体的组成和水资源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 3、绘制简单的水循环示意图并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4、通过举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5、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结合实例分析、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6、通过学习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认识人类活动应正确运用水循环原理、遵循自然规律,从而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 一、背景分析 1、《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理念: 要求学生在初步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解读课标 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够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它的要“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