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续檩条的简化设计方法探讨

连续檩条的简化设计方法探讨

连续檩条的简化设计方法探讨
连续檩条的简化设计方法探讨

现代设计方法

考试科目:《现代设计方法》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7分) 1.试判别矩阵1111???? ? ?,它是( ) A 、单位矩阵 B 、正定矩阵 C 、负定矩阵 D 、不定矩阵 2.约束极值点的库恩——塔克条件为:-?=?=∑F X g X i i q i ()()* * λ1 ,当约束函数是g i (X)≤0和 λi >0时,则q 应为( ) A 、等式约束数目 B 、不等式约束数目 C 、起作用的等式约束数目 D 、起作用的不等式约束数目 3.在图示极小化的约束优化问题中,最优点为( ) A 、A B 、B C 、C D 、D 4.下列优化方法中,不需计算迭代点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的是( ) A 、可行方向法 B 、复合形法 C 、DFP 法 D 、BFGS 法 5.内点罚函数Φ(X,r (k))=F(X)-r (k) 1 01g X g X u u u m () ,(())≤=∑,在其无约束极值点X ·(r (k))逼近原 目标函数的约束最优点时,惩罚项中( ) A 、r (k)趋向零, 11 g X u u m ()=∑ 不趋向零 B 、r (k) 趋向零,11g X u u m ()=∑ 趋向零 C 、r (k)不趋向零, 11 g X u u m ()=∑ 趋向零 D 、④r (k) 不趋向零,11g X u u m ()=∑ 不趋向零 6.0.618法在迭代运算的过程中,区间的缩短率是( )

A 、不变的 B 、任意变化的 C 、逐渐变大 D 、逐渐变小 7.对于目标函数F(X)受约束于g u (X)≥0(u=1,2,…,m)的最优化设计问题,外点法惩罚函数的表 达式是( ) A 、Φ(X,M (k) )=F(X)+M (k) {max[(),]},() g X M u u m k 01 2=∑为递增正数序列 B 、Φ(X,M (k))=F(X)+M (k){max[(),]},() g X M u u m k 01 2 =∑为递减正数序列 C 、Φ(X,M (k))=F(X)+M (k) {min[(),]},()g x M u u m k 01 2 =∑为递增正数序列 D 、Φ(X,M (k))=F(X)+M (k){min[(),]},() g x M u u m k 01 2 =∑为递减正数序列 8.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离差为( ) A 、μ=1,σ=0 B 、μ=1,σ=1 C 、μ=0,σ=0 D 、μ=0,σ=1 9.在约束优化方法中,容易处理含等式约束条件的优化设计方法是( ) A 、可行方向法 B 、复合形法 C 、内点罚函数法 D 、外点罚函数法 10.若组成系统的诸零件的失效相互独立,但只有某一个零件处于工作状态,当它出现故障后, 其它处于待命状态的零件立即转入工作状态。这种系统称为( ) A 、串联系统 B 、工作冗余系统 C 、非工作冗余系统 D 、r/n 表决系统 11.对于二次函数F(X)=1 2 X T AX+b T X+c,若X *为其驻点,则▽F(X *)为( ) A 、零 B 、无穷大 C 、正值 D 、负值 12.平面应力问题中(Z 轴与该平面垂直),所有非零应力分量均位于( ) A 、XY 平面内 B 、XZ 平面内 C 、YZ 平面内 D 、XYZ 空间内 13当选线长度l ,弹性模量E 及密度ρ为三个基本量时,用量纲分析法求出包含振幅A 在内的 相似判据为(E 的量纲为( )[ML -1T -2] A 、A=l E 1 1212 -ρ B 、A=l E -- 1 1212 ρ C 、A=l E 100ρ D 、A l E =-11 12ρ 14.平面三角形单元内任意点的位移可表示为三个节点位移的( ) A 、算术平均值 B 、代数和车员 C 、矢量和 D 、线性组合 15.已知F(X)=(x 1-2)2+x 22,则在点X (0)=00???? ??处的梯度为( ) A 、?=?????? F X ()()000 B 、?=-?????? F X ()() 020

设计一两端简支直卷边Z形冷弯薄壁型檩条

设计一两端简支直卷边Z 形冷弯薄壁型檩条 (1) 设计资料 封闭式建筑、屋面材料为压型钢板,屋面坡度1/8(7.13α=?),檩条跨度6m ,于1/2跨度处设一道拉条,水平檩距1.5m ,钢材Q235钢 (2) 荷载标准值(水平投影) 1) 永久荷载: 压型钢板(两层含保温层) 0.30KN/m 2 檩条(包括拉条) 0.05KN/m 2 2)可变荷载标准值: 屋 面 均 布 活 荷 载 0.30KN/m 2 雪 荷 载 0.35KN/m 2 试设计该檩条。 解:(1) 选择檩条形式 选用直卷边Z 形钢檩条1606020 2.5Z ??? 查附表1-1得知:1606020 2.5Z ???截面的毛截面几何特性为: 2 44331124331219.98,7.13,7.48288.12,323.13,44.00,34.9523.14,9.00,8.71sin()sin(19.987.13)0.2224cos()cos(19.987.13)0.9750 x x x x y y y A cm I cm I cm W cm W cm I cm W cm W cm θαθαθα=?=?========-=?-?=-=?-?= (2)荷载效应组合 y q q x θ q y θα- y α X X 1 X 1 X

荷载组合为:1.2 1.4max{}?+?永久荷载屋面均布活荷载,雪荷载 2 2222 1.20.300.05 1.40.350.91/cos() 1.50.910.9750 1.5 1.33/sin() 1.50.910.2224 1.50.304/1.336 5.98588 0.30460.3423232 x y x x y y q kN m q q kN m q q kN m q l M kNm q l M kNm θαθα=?++?==?-?=??==?-?=??=?===?===() (3) 有效截面计算 160602.67 3.0,243160 2.5a 2087.0,2.5 h b b t t ==<==<===>且故檩条全截面有效。 (4) 强度验算: 根据公式,验算檩条在荷载组合作用下①、②、③、④点的强度 222 1122 2 22448 1.3 3.5(/2)4 41.96 /2 8 34.958 1.3 3.5(/2)432.92 /28 x enx x enx W h Ay W h W h Ay W h π π ?- ???-= = =?- ???-= == 6622 1333 116622 2433 22 5.985100.34210180.6/205/41.96109.00105.985100.34210221.1/205/32.92109.0010y x enx eny y x enx eny M M N mm f N mm W W M M N mm f N mm W W σσσσ??=-=+=+=<=????=-=+=+=>=?? (5)整体稳定验算: 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按GB50018规范计算 由表1-5 121.35,0.14,0.50b ξξμ=== 60160 s i n c o s s i n 19.98c o s 19.98 222 2 300.34280 0.94085.58.55 a b h e mm cm θθ=+= ?+?=?+?== 由式(1-70) 22/20.148.55/160.15a e h ηξ==??= 由式(1-71) 2 240.156t b y y I I l h I I h ωμζ?? =+ ???

屋面檩条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第一章总则 1.1 为了保证钢结构厂房工程安装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的质量、进度、安全目标,圆满完成本项工程的檩条安装工作,特编制该工程安装施工方案。 1.2 施工方案编制主要依据为:《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1—95)、 1.3 钢结构屋面安装必须按施工图进行,当对施工图及在实际施工中发生疑问时,应通过技术主管或有关技术人员处理。 1.4 本施工方案中的有关要求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规程有抵触时,应以前者为准。 1.5 安装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应按照公司制定的各自的岗位职责各进其责,并协调好相互间的交接工作,保证工程安装顺利进行。 第二章施工准备 第1节材料、半成品 2.1.1钢构件:钢构件型号、制作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的规定,应有出厂合格证并应符合有关技术条件。 2.1.2连接材料:焊条、螺栓等材料应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1.3涂料:防锈涂料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 2.1.4其它材料:各种规格连接件等满足施工要求。 第2节作业条件 2.2.1按构件明细表,核对进场构件的数量,查验出厂合格证及有关技术条件。 2.2.2检查构件在装卸、运输及堆放中有无损坏或变形。损坏和变形的构件应予矫正或重新加工。被损坏处的防锈涂料应补涂,并再次检查办理验收手续。 2.2.3 对构件的外形尺寸、制孔、焊接等进行检查,做出记录。 2.2.4 钢结构构件应按安装程序成套供应,现场堆放场地能满足现场顺序安装及起重设备进退场地的需要。 2.2.5钢构件分类堆放,刚度较大的构件可以铺设垫木水平堆放。多层叠放时垫木应在一条垂线上。

散热器简化设计计算方法

壁挂散热器价格简化设计计算方法 一. 金旗舰散热量Q的计算 1.基本计算公式: Q=S×W×K×4.1868÷3600 (Kw) 式中: ①.Q —散热器散热量(KW)=发动机水套发热量×(1.1~1.3) ②.S —散热器散热面积(㎡)=散热器冷却管的表面积+2×散热带 的表面积。 ③.W —散热器进出水、进出风的算术或对数平均液气温差(℃), 设计标准工况分为:60℃、55℃、45℃、35℃、25℃。它们分别对应散热器允许适用的不同环境大气压和自然温度工况条件。④.K —散热系数(Kcal/m.h.℃)。它对应关联为:散热器冷却管、散热带、钎焊材料选用的热传导性能质量的优劣;冷却管与散热带钎焊接合率的质量水平的优劣;产品内外表面焊接氧化质量水平的优劣;冷却管内水阻值(通水断面积与水流量的对应关联—水与金属的摩擦流体力学),散热带风阻值(散热带波数、波距、百叶窗开窗的翼宽、角度的对应关联—空气与金属的摩擦流体阻力学)质量水平的优劣。总体讲:K值是代表散热器综合质量水平的关键参数,它包容了散热器从经营管理理念、设计、工装设备、物料的选用、采购供应、制造管理控制全过程的综合质量水平。根据多年的经验以及

数据收集,铜软钎焊散热器的K值为:65~95 Kcal/m2.h.℃;改良的簿型双波浪带铜软钎焊散热器的K值为:85~105 Kcal/m2.h.℃;铝硬钎焊带电子风扇系统的散热器的K值为:120~150 Kcal/m2.h.℃。充分认识了解掌握利用K值的内涵,可科学合理的控制降低散热器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准确的K值需作散热器风洞试验来获取。 ⑤.4.1868和3600 —均为热能系数单位与热功率单位系数换算值⑥.发动机水套散热量=发动机台架性能检测获取或根据发动机升功 率、气门结构×经验单位系数值来获取。 二、计算程序及方法 1. 散热面积S(㎡) S=冷却管表面积F1+2×散热带表面积F2 F1={ [2×(冷却管宽-冷却管两端园孤半径)]+2π冷却管两端园孤半径}×冷却管有效长度×冷却管根数×10 F2=散热带一个波峰的展开长度×一根散热带的波峰数×散热带的 宽度×散热带的根数×2×10 2. 算术平均液气温差W(℃) W=[(进水温度+出水温度)÷2]-[(进风温度+出风温度)÷2] 常用标准工况散热器W值取60℃,55℃,增强型取45℃,35℃。这要根据散热器在什么工况环境使用条件下来选取。 3. 散热系数K

7.3边跨Z型檩条计算书

连续屋檩计算书 ==================================================================== 计算软件:MTS钢结构设计系列软件MTSTool v2.5.0.0 计算时间:2013年12月19日10:16:49 ==================================================================== 一. 设计资料 采用规范: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 连续檩条的跨数为3跨,檩条间距为1.3m; 各跨的参数如下: 第1跨~第3跨:跨度7300mm,左右搭接长度分别为350mm和350mm,拉条2根采用截面Z-160*60*2*20-Q345,截面基本参数如下: A(cm2)=6.192 I x(cm4)=283.68 i x(cm)=6.768 W x1(cm3)=40.271 W x2(cm3)=29.603 I y(cm4)=23.422 i y(cm)=1.945 W y1(cm3)=8.018 W y2(cm3)=9.554 I t(cm4)=0.0826 I w(cm6)=2559.036 各跨的参数列表如下: 跨序号跨度左搭接长度右搭接长度截面类型 第1跨7300 350 350 Z-160*60*2*20-Q345 第2跨7300 350 350 Z-160*60*2*20-Q345 第3跨7300 350 350 Z-160*60*2*20-Q345 支座处双檩条的刚度折减系数为:0.5; 支座处双檩条的弯矩调幅系数:0.9; 屋面的坡度角为2.862度; 净截面折减系数为0.98; 屋面板能阻止檩条的侧向失稳; 不能构造保证檩条下翼缘在风吸力下的稳定性; 不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 简图如下所示:

檩条深化设计说明

大连体育场钢结构檩条深化设计说明 一. 设计依据 1.1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院提供的大连体育场钢结构设计图纸; 1.2国家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 《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8-94 《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95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89《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二. 设计荷载取值 恒荷载标准值: ETFE屋面: 0.30kN/m*m 马道(1.8米宽):2kN/m 活荷载标准值: 0.5kN/m*m 基本风压: 0.75 kN/m*m(50年一遇),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风荷载大小计算依据甲方提供的风洞试验报告。 基本雪压: 0.45kN/m*m(100年一遇) 温度荷载:正温+30度,负温-30度(合拢温度15度~20度) 地震作用:抗震设防烈度7度。 三. 檩条和焊接材料 3. 1.钢檩条采用250*250*6,250*300*6和250*400*8矩形钢管,连接板采用板材制作。材质均采用Q345B.。 3.2.所用钢材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冲击性能应符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1591-标准。并保证碳、硫、磷化学成分合格。 3.3.所用焊条、焊丝应与所焊主体金属相适应,焊条采用E50**型,焊

丝采用ER50-*型。焊条应符合《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95,焊丝应符合《气体保护焊用钢丝》GB/T14958-94的规定。 4、制作要求 4.1钢结构制作时应严格按照《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制作。 4.2檩条制作前应1:1放实样,并留有适当的焊接收缩和变形矫正余量。弧形主檩条采用火曲时应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冷却时严禁用水急冷。 4.3檩条拼接时尽可能避免将焊缝设置在跨中三分之一内。檩条每根接长不宜多于两段。 五. 焊接 5.1钢结构焊接应符合《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的规定。 5.2焊工应按《焊工技术考试规程》(GB/T56822-96)的规定,通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持上岗从事焊接作业。焊工资质应与施焊条件及焊缝质量等级相适应,严禁低资质焊工施焊高质量等级的焊缝。 5.3焊接顺序的选择应考虑焊接变形的因素,尽量采用对称施焊,对收缩量大的部位应先焊,焊接过程中要平衡加热量,减小焊接变形和收缩量。 5.4焊后应对焊疤补焊磨平,处理焊渣和飞溅物。 5.5矩形钢管等空心构件的端口应采用钢板作为封头板,采用连续焊缝密闭,使内外空气隔绝并确保组装、安装过程中构件内不得积水。 5.6矩形钢管对接焊缝质量等级为二级,角焊缝质量等级为三级。当钢管壁厚t≤6mm时,对接焊缝宜采用背面加焊接垫板间隙熔透焊;当 t>6mm时,宜坡口加焊接垫板熔透焊。熔透焊缝内部质量检测采用超声检测,检测应执行《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89标准。 主檩条与次檩条节点连接板焊缝采用坡口熔透焊,三级合格。 未注角焊缝焊脚等于连接处较薄板材的1.2倍。

檩条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檩条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今天我们简单谈一下STS工具箱中檩条计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想必绝大部分设计师都使用STS工具箱进行过檩条计算,这里有几个计算参数的选择是大家要特别注意的,一旦选择不正确,很有可能会造成檩条的失稳破坏. 图一 图二 图二中几个参数,我们给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图一参数“屋面板能阻止檩条上翼缘侧向失稳”为默认勾选项,但大家要注意实际施工中屋面板与檩条连接是否满足要求.依据《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第8.1.1条及条文说明,只有屋面板材与檩条有牢固的连接,即用自攻螺钉、螺栓、拉铆钉和射钉等与檩条牢固连接,且屋面板材有足够的刚度(例如压型钢板),才可认为能阻止檩条侧向失稳和扭转,可不验算其稳定性,此时可勾选此选项.对于通过连接件(如采用压型钢板图集中的固定支架与檩条连接等)是不可以勾选此选项的. 2、图一参数“构造保证下翼缘风吸力作用稳定性”选项勾选要慎重,很多设计师在采取双层拉条设计后,便勾选此项,这是错误的.此选项勾选后,程序认为已采取了有效措施,保证了下翼缘稳定,自动不再进行下翼缘稳定性验算,而《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第9.1.5.3条及条文说明已明确“当受压下翼缘有内衬板约束且能防止檩条截面扭转时,整体稳定性可不做计算”.故设置双层拉条时,不可以勾选此选项,仅在满足下翼缘有内衬板,且板材与檩条牢固连接时才能勾选. 3、图一参数“拉条作用”应根据拉条与檩条的实际相对位置来选择.《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1022-2015)第9.3.2条规定拉条可设在距檩条翼缘1/3腹板高度范围内.通常,在恒活荷载的作用下,檩条上翼缘受压,拉条一般设置在靠近上翼缘1/3腹板高度,对上翼缘进行约束;当檩条在风吸力组合作用下,下翼缘受压时,可设双层拉

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及设计步骤

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及其设计步骤 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及其设计步骤 提要:本文对常用的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的近似计算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相互关系作了一些叙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具体步骤,并附有柱下条基构造表,目的是使基础设计工作条理清楚,方法得当,既简化好用,又比较经济合理. 一.适用范围: 柱下条形基础通常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1.多层与高层房屋无地下室或有地下室但无防水要求,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较大,地基的承载力较低,采用各种形式的单独基础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 2.当采用单独基础所需底面积由于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基础的限制而无法扩展时. 3.地基土质变化较大或局部有不均匀的软弱地基,需作地基处理时. 4.各柱荷载差异过大,采用单独基础会引起基础之间较大的相对沉降差异时. 5.需要增加基础的刚度以减少地基变形,防止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量时. 其简化计算有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两种,它们是一种不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变形协调条件的实用简化法,也即当柱荷载比较均匀,柱距相差不大,基础与地基相对刚度较大,以致可忽略柱下不均匀沉降时,假定基底反力按线性分布,仅进行满足静力平衡条件下梁的计算. 二.计算图式 1.上部结构荷载和基础剖面图 2.静力平衡法计算图式 3.倒梁法计算图式 三.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在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计算基础梁之前,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1.确定合理的基础长度 为使计算方便,并使各柱下弯矩和跨中弯矩趋于平衡,以利于节约配筋,一般将偏心地基净反力(即梯形分布净反力)化成均布,需要求得一个合理的基础长度.当然也可直接根据梯形分布的净反力和任意定的基础长度计算基础.基础的纵向地基净反力为: 式中Pjmax,Pjmin—基础纵向边缘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设计值. ∑Fi—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合力设计值(不包括基础自重和其上覆土重,但包括其它局部均布qi). ∑M—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Fi ,qi),纵向弯矩(Mi)对基础底板纵向中点产生的总弯矩设计值. L—基础长度,如上述. B—基础底板宽度.先假定,后按第2条文验算. 当Pjmax与Pjmin相差不大于10%,可近似地取其平均值作为均布地基反力,直接定出基础悬臂长度a1=a2(按构造要求为第一跨距的1/4~1/3),很方便就确定了合理的基础长度L;如果Pjmax与Pjmin相差较大时,常通过调整一端悬臂长度a1或a2,使合力∑Fi的重心恰为基础的形心(工程中允许两者误差不大于基础长度的3%),从而使∑M为零,反力从梯形分布变为均布,求a1和a2的过程如下: 先求合力的作用点距左起第一柱的距离: 式中,∑Mi—作用于基础上各纵向弯矩设计值之和. Xi—各竖向荷载Fi距F1的距离. 当x≥a/2时,基础长度L=2(X+a1), a2=L-a-a1. 当x按上述确定a1和a2后,使偏心地基净反力变为均布地基净反力,其值为: 式中, pj—均布地基净反力设计值. 由此也可得到一个合理的基础长度L. 2.确定基础底板宽度b. 由确定的基础长度L和假定的底板宽度b,根据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一般可按两个方向分别进行如下验算,从而确定基础底板宽度b.

檩条计算书

----- 设计信息----- 钢材:Q235 檩条间距(m):0.717 连续檩条跨数:4 跨 边跨跨度(m):3.600 中间跨跨度(m):3.560 设置拉条数:1 拉条作用:约束上翼缘 屋面倾角(度):5.711 屋面材料:压型钢板屋面(无吊顶) 验算规范:《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 容许挠度限值[υ]: l/200 边跨挠度限值: 18.000 (mm) 中跨挠度限值: 17.800 (mm) 屋面板能否阻止檩条上翼缘受压侧向失稳:能 是否采用构造保证檩条风吸力下翼缘受压侧向失稳:不采用 计算檩条截面自重作用: 计算 活荷作用方式: 考虑最不利布置 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1.000 搭接双檩刚度折减系数:0.500 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0.900 檩条截面:C100X50X15X2.5 边跨支座搭接长度:0.720 (边跨端:0.360;中间跨端:0.360) 中间跨支座搭接长度:0.720 (支座两边均分) ----- 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 ----- 檩条作用与验算----- 1、截面特性计算 檩条截面:C100X50X15X2.5 b = 50.00; h = 100.00; c = 15.00; t = 2.50; A =5.2300e-004; Ix =8.1340e-007; Iy =1.7190e-007; Wx1=1.6270e-005; Wx2=1.6270e-005; Wy1=1.0080e-005; Wy2=5.2200e-006;

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区别

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区别 (1)直觉设计阶段古代的设计是一种直觉设计。当时人们或是从自然现象中直接得到启示,或是全凭人的直观感觉来设计制作工具。设计方案存在于手工艺人头脑之中,无法记录表达,产品也是比较简单的。直觉设计阶段在人类历史中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17世纪以前基本都属于这一阶段。 (2)经验设计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单个手工艺人的经验或其头脑中的构思已很难满足这些要求。于是,手工艺人联合起来,互相协作。一部分经验丰富的手工艺人将自己的经验或构思用图纸表达出来,然后根据图纸组织生产。图纸的出现,即可使具有丰富经验的手工艺人通过图纸将其经验或构思记录下来,传与他人,便于用图纸对产品进行分析、改进和提高,推动设计工作向前发展;还可满足更多的人同时参加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满足社会对产品的需求及提高生产率的要求。因此,利用图纸进行设计,使人类设计活动由直觉设计阶段进入到经验设计阶段。 (3)半理论半经验设计阶段 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得到加强,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实验数据及设计经验的积累,已形成了一套半经验半理论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以理论计算和长期设计实践而形成的经验、公式、图表、设计手册等作为设计的依据,通过经验公式、近似系数或类比等方法进行设计。依据这套方法进行机电产品设计,称为传统设计。所谓“传统”是指这套设计方法已延用了很长时间,直到现在仍被广泛地采用着。传统设计又称常规设计。 (3)现代设计阶段近30年来,由于科学和技术迅速发展,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设计工作所需的理论基础和手段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设计工作产生了革命性的突变,为设计工作提供了实现设计自动或和精密计算的条件。例如CAD技术能得出所需要的设计计算结果资料、生产图纸和数字化模型,一体化的CAD/CAM 技术更可直接输出加工零件的数控代码程序,直接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从而使人类设计工作步入现代设计阶段。此外,步入现代设计阶段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产品的设计已不是仅考虑产品本身,并且还要考虑对系统和环境的影响;不仅要考虑技术领域,还要考虑经济、社会效益;不仅考虑当前,还需考虑长远发展。例如,汽车设计,不仅要考虑汽车本身的有关技术问题,还需考虑使用者的安全、舒适、操作方便等。此外,还需考虑汽车的燃料供应和污染、车辆存放、道路发展等问题。 传统设计是以经验总结为基础,运用长期设计实践和理论计算而形成的经验、公式、图表、设计手册等作为设计的依据,通过经验公式、近似系数或类比等方法进行设计。传

檩条设计计算书

----------------------------------------------------------------------------- | 冷弯薄壁型钢檩条设计输出文件| | 输入数据文件: LT | | 输出结果文件: LT.OUT | | 设计时间: 4/ 4/2019 | ----------------------------------------------------------------------------- ===== 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 ===== 设计数据====== 屋面坡度(度): 5.711 檩条跨度(m): 5.000 檩条间距(m): 1.050 设计规范: 门式刚架规范GB51022-2015 风吸力下翼缘受压稳定验算:按式(9.1.5-3)验算: 檩条形式: 卷边槽形冷弯型钢C180X70X20X2.2 钢材钢号:Q235钢 拉条设置: 设置一道拉条 拉条作用: 约束檩条上翼缘 净截面系数: 1.000 檩条仅支承压型钢板屋面(承受活荷载或雪荷载),挠度限值为1/150 屋面板能阻止檩条侧向失稳 构造不能保证风吸力作用下翼缘受压的稳定性 建筑类型: 封闭式建筑 分区: 中间区 基本风压: 0.450 风压调整系数: 1.500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 1.000 风荷载系数(风吸力): -1.280 风荷载系数(风压力): 0.410 风荷载标准值(风吸力)(kN/m2): -0.864 风荷载标准值(风压力)(kN/m2): 0.277 屋面自重标准值(kN/m2): 0.250 活荷载标准值(kN/m2): 0.500 雪荷载标准值(kN/m2): 0.300 积灰荷载标准值(kN/m2): 0.000 检修荷载标准值(kN): 1.000 ===== 截面及材料特性====== 檩条形式: 卷边槽形冷弯型钢C180X70X20X2.2 b = 70.000 h = 180.000 c = 20.000 t = 2.200 A = 0.7520E-03 Ix = 0.3749E-05 Iy = 0.4897E-06 It = 0.1213E-08 Iw = 0.3166E-08 Wx1 = 0.4166E-04 Wx2 = 0.4166E-04 Wy1 = 0.2319E-04 Wy2 = 0.1002E-04 卷边的宽厚比C/T = 9.091 <= 13.000 卷边宽度与翼缘宽度之比C/T = 0.286 >= 0.250 钢材钢号:Q235钢 屈服强度fy= 235.000 强度设计值f= 215.000 ----------------------------------------------------------------------------- ===== 截面验算====== ----------------------------------------------- | 1.2恒载+1.4(活载+0.6风载(压力)+0.9积灰)组合| ----------------------------------------------- 主轴: 弯矩设计值(kN.m): Mx = 4.248 弯矩设计值(kN.m): My = 0.087 平行轴: 弯矩设计值(kN.m): Mx' = 4.248 剪力设计值(kN.m): Vy' = 3.954

施工设计说明

施工设计说明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二章 1( 编制目的 为保证“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仓库扩建工程”工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施工,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高品质”的目标,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兑现投标承诺,特编制此施工组织设计。 2( 编制依据 2.1 工程合同书 2.2 施工图纸 2.3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CECS102-2002 2.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2.5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2.6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2.7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 2.8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9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BJ81-2002 2.10 《碳素结构钢》 GB700-99 2.11 《碳钢焊条》 GB/T5117-95 GB/T8110-95 2.12 《气体保护电流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2.13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89 2.14 《涂装前钢结构表面锈蚀等级和防锈等级》 GB8923-88 2.15 《紧固体机械性能、螺栓和螺钉》 GB3098.1-82 2.16 《热扎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709-88 2.17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施工验收规程》 JGJ82-91 2.18 《彩钢板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YBJ216-88 2.1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88 2.20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80-91 2.2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86 2.22 《质量手册》 2.23 《程序文件》 2.24 《作业指导书》

单层钢结构厂房--檩条的设计

单层钢结构厂房--檩条的设计 (一)隅撑的设计 隅撑按轴心受压构件设计。轴心力N按下式计算: 连接螺栓采用普通C级螺栓M12。 隅撑的计算长度取两端连接螺栓中心的距离:l0=633mm。

选用L50×4,截面特性: A=97.5px2,Iu=367.25px4,Wu=104px3,iu=48.5px,iv=24.75px λu=l0/ iu=633/19.4=32.6<[λ]=200, b类截面,查表得ψu=0.927 单面连接的角钢强度设计值乘以折减系数αy:λ=633/9.9=63.94, αy=0.6+0.0015λ=0.696 ,满足要求。(二)檩条的设计1.基本资料 檩条选用冷弯薄壁卷槽形钢,按单跨简支构件设计。屋面坡度1/10,檩条跨度6m,于跨中设一道拉条,水平檩距1.5m。材质为钢材Q235。 2.荷载及内力 考虑永久荷载与屋面活荷载的组合为控制效应。 檩条线荷载标准值:Pk=(0.27+0.5)×1.5=1.155KN/m 檩条线荷载设计值:Pk=(1.2×0.27+1.4×0.5)×1.5=1.536KN/m Px=Psinα=0.153KN/m,Py=Pcosα=1.528KN/m; 弯距设计值: Mx=Pyl2/8=1.528×62/8=6.88KN·m My=Pxl2/8=0.153×62/32=0.17KN·m

3.截面选择及截面特性 (1) 选用C180×70×20×2.2 Ix=9372.5px4,Wx=1041.5px3,ix=176.5px; Iy=1224.25px4,Wymax=579.75px3,Wymin=250.5px3,iy=63.74999999999999px,χ0=52.75px; 先按毛截面计算的截面应力为: (2)受压板件的稳定系数 A.腹板 腹板为加劲板件,ψ=σmin/σmax=-157.82/172.48=-0.915>-1, k=7.8-6.29ψ+9.78ψ2=21.743 B.上翼缘板 上翼缘板为最大压力作用于部分加劲板件的支承边, ψ=σmin/σmax=148.18/172.48=0.859>-1, kc=5.89-11.59ψ+6.68ψ2=0.863 (3)受压板件的有效宽度 A.腹板 k=21.743,kc=0.863,b=180mm,c=70mm,t=2.2mm,σ1=172.48N/mm2 由于ψ=σmin/σmax<0,取α=1.5, bc=b/(1-ψ)=180/(1+0.915)=93.99mm

自然通风与翼墙简化设计方法

0 引言 自然通风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室内空气质量和热舒适性,并且可以减少建筑能耗。研究表明,自然通风量由36 m3/h·p提高到72 m3/h·p,可有效减少建筑综合症症状,同时,根据调查显示,当建筑内人体感觉有风流动时,热舒适感觉会提高[1],由此可见建筑自然通风的好坏对建筑内人员舒适度的提升非常重要。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建筑自然通风也非常重视,其中4.1.13、4.2.4、4.5.4、5.1.7、5.2.6、5.5.7条均提出了促进建筑自然通风的要求。 目前,建筑自然通风主要通过围护结构开口实现,如外门、外窗及洞口,虽然某些建筑采用共享空间或热压烟囱来增强自然通风,但由于共享空间及热压烟囱占用过多的建筑内部空间,目前应用并不广泛。但翼墙作为一种增强自然通风的建筑外构件,却可以达到有效增强室内自然通风,又不占用室内空间,易于工程实现的目的,目前应用较多。 对于翼墙促进自然通风的效果及翼墙的设置方式,很多学者均进行了研究,并且建议:翼墙的出挑的长度至少应为窗户宽度的0.5~1倍,翼墙之间的距离至少为窗户宽度的2倍[2]。但是翼墙出挑长度、翼墙间距、外窗可开启扇宽度与风速的关系,在不同风速下,如何准确确定这些参数,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及CFD模拟计算的方法,确定了上述这些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尝试给出求解图表,以方便设计师的翼墙设计工作。 1 翼墙通风原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翼墙通风原理分析 翼墙是外墙突出的一种建筑构件,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阻挡上流来风,形成空气滞留区,进而增强翼墙上游附近建筑表面风压,形成室外空气进入室内的有利条件;同时,翼墙下游区域则形成负压区,降低下游附近建筑表面风压,进而形成室内空气进入室外的有利条件,以促进自然通风,如图1所示。 建筑节能 2015年第2期(总第43卷第288期) doi:10.3969/j.issn.1673-7237.2015.02.018 ■绿色建筑与设计 自然通风与翼墙简化设计方法 芦岩,王亚楠,陈彦熹,尹宝泉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300074) 摘要:提出有效正压区长度(Lep)及有效负压长度(Len)的定义,采用CFD软件模拟计算了不同风速及不同翼墙出挑长度下的Lep与Len,得出影响翼墙通风效果的公式,并绘制出了翼墙设计图 谱。设计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来流风速与设计的翼墙出挑长度,通过查阅图谱确定翼墙上游外窗 最大开启宽度与翼墙下游外窗最大开启宽度及翼墙间距,简化了建筑翼墙设计。 关键词:翼墙;正压区;负压区;有效正压区长度;有效负压区长度 中图分类号:TU83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7237(2015)02-0070-05 Natural Ventilation and Wing Wall Simplified Design Method LU Yan,WANG Ya-nan,CHEN Yan-xi,YIN Bao-quan (Tianjin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 Tianjin 300074, China) Abstract:The effective lengths of positive pressure zone and negative pressure zone are defined. Adopting CFD model to simulate and calculate the effective lengths of positive pressure zone and negative pressure zone under different wind velocities and different wing wall projecting lengths,the formula of wall wing ventilation effectiveness is gained,and wing wall design map is drew.The designer can determine the spaces between maximum open width of wing wall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windows and wall wing by looking up the map an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wind velocities and wing wall projecting lengths. Keywords:wing wall; positive pressure zone; negative pressure zone; effective length of positive pressure zone (Lep); effective length of negative pressure zone (Len) 收稿日期:2014-08-13;修回日期:2014-09-16 70

(完整版)《现代设计方法》2014考题及答案

贵州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学院普通硕士研究生 《现代设计方法》考试试题 姓名:专业:研究方向: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现代设计所指的新兴理论与方法包括(现代设计方法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可信性设计技术)等等。 2、优化设计是(以数学规划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工具,优化设计参数)的一种现代设计方法。 3、功能设计法的基本过程包括(任务抽象、功能分解、功能载体、载体组合、方案评价)。 4、功能分解的常用方法有(按解决问题的因—果关系,或手段—目的关系分解;、按产品工艺过程的空间顺序或时间顺序分解;)。 5、解决供求矛盾的措施有(互换性原理、组合机床、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 6、模块化设计可分类成(横系列模块化、纵系列模块化、跨系列、全系列模块化、跨类模块化)。 7、模块的划分将影响(模块通用性、产品性能、产品外观、产品成本)。 8、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搜索算法。 9、遗传算法最常用和基本的选择方法(选择算子)是(适应度比例选择)。 10、遗传算法中采用罚函数法的目的是(对违背约束条件的情况给予惩罚,并将此惩罚体现在目标函数设计中。2.2)。 11、遗传算法常用的编码方法有(二进制编码二进制编码方法、格雷码编码方法、实数编码、多参数级联编码)等等。 12、神经网络的样本数据应包括(训练样本数据和检验样本数据)。 13、当神经网络的样本数据不在[0~1]范围内时,应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14、前馈型人工神经网络包括(1、线性阈值单元组成的前馈网络2、非线性单元组成的前馈网络输入层、隐层和输出层)3章。 15、神经网络的学习规则有(Hebb学习规则、感知器(perceptron)学习规则、Delta学习规则、

檩条施工规划方案.doc

第一章前言 . 。。。。。。。。。。。。。。。。工程作为我公司的一个 xx 施工重点工程。该工程在安全 xx 施工、环境保护、现场防护安全、满足当地市政部门对施工管理的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树立了高起点。良好的管理、有效的措施和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将成为本工程重点管理和控制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 xx 施工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安全检查标准》 ( JGJ59-99)相关规定,特编制本工程《安全 xx 施工标准化》施工专 项方案。

第二章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xx 2、。。。。。。。。。。。。。施工合同书 3、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规章: xx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建设部文件(建质〖 2009〗87 号)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建筑结构用冷弯矩形钢管》JG/T 178-2005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二、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

2、建设地点: 3、建设单位: 5、监理单位: 6、造价单位: 7、设计单位: 8、咨询单位: 9、总承包单位: 10、施工单位: 11、施工规模: 12、施工内容:主体结构为钢结构网架,二次结构的主檩条以大部 分完工,本次工作主要是防水次檩条的制安工作 三、工期及质量目标 针对本工程特点,发挥我司优势和成熟工艺,科学地组织承建范围内的各项檩条施工工序的交叉流水作业。精心施工,严格履行合同,以一流的项目管理、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 xx 施工、一流的安全措施、一流的效率、一流的服务,确保实现如下目标: 1、工期目标:本工程计划从下达开工令120 日历天内竣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