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简化

结构简化

结构简化
结构简化

在工程设计、结构安全鉴定等众多工程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诸如结构分析的深度,如何简化结构模型以便迅速找到合理误差范围内结构或构件的计算结果等许多问题,本文就其中结构分析的目的、分析与设计的关系及关于结构模型的问题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

1 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是确定在给定荷载下结构中产生的内力和变形,以便使结构设计得合理并能检查现有结构的安全状况。

在结构设计中,必须先从结构的概念开始拟定一种结构形式,然后再进行分析。这样做能确定构件的尺寸以及所需要的钢筋,以便a).承受设计荷载而不致出现结构或结构构件的破坏(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b).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规定(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由于通常在工作荷载作用下,结构处于弹性状态,因此以弹性状态假设为基础的结构理论就适用于正常状态。结构的倒塌通常在远远超出材料弹性范围,超出临界点后才会发生,因而建立在材料非弹性状态基础上的极限强度理论是合理确定结构安全性,防止倒塌所必需的。不过弹性理论可用来确定延性结构强度的安全近似值(塑性下限逼近法),在钢筋混凝土设计中通常采用这种方法。基于这种原因,在本文中仅仅采用结构的弹性理论。

2 结构模型

仔细的观察所有结构都是三维构件的组合体,对其进行精确的分析,甚至在理想状态下,也是一个棘手的工作,即使专业人员也无从考虑。由于这种原因,分析人员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将实际结构和荷载状态简化成一个易于合理分析的模型。

这样,结构框架系统可分解成板和楼盖梁,楼盖梁是由柱支撑的交叉梁系,柱将荷载传递到基础上。因为传统的结构分析不能分析板的作用,所以经常理想化成类似于梁的条形系统。同样,普通的方法不能处理三维框架系统,因此利用平面结构组合系统建立整个结构的模型,分别加以分析。现代的有限元法可以分析整个系统从而革新了结构分析,这样可对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性能做出更可靠的预测。

实际荷载状态也是很难确定和很难客观表达的,为了进行分析,必须进行简化。例如:桥梁结构上的交通荷载主要是动载和可变荷载,通常理想化成静态行使的标准汽车或分布荷载,以用来模拟实际产生的最危险的荷载状态。

同样,连续梁有时简化为简支梁,刚性结点简化为铰结点,忽略填充墙,把剪力墙简化成梁。在决定如何建立一个结构模型使之比较客观,但又比较简单时,分析人员必须记住每个这样的理想化都将使所求的结果更加可疑。分析的越客观,产生的信心越大,所取的安全系数(或可忽略的因素)可以越小。这样,除非规范条款控制,工程师必须估算出结构精确分析所需追加的费用与结构中可能节省的费用相比,是否合算。

3 结构分析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结构分析的最重要的用处是在结构设计中作为一种工具。它通常是反复试算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这种方法中,首先,在假定的恒载下对假定的结构体系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设计各构件,这个阶段称为初步设计。由于这种设计常常在变化,通常采用粗略的快速分析方法就足够了。在此阶段,估计结构的成本,修正荷载及构件特性,并对设计进行检查以便改进。至此,所作的更改已纳入到结构中,需进行更精细的分析,并修改构件设计。这种设计过程会收敛,收敛的速度取决于设计者的能力。很清楚,为了设计需要从“迅速而粗略”到“精确”的各种分析方法。

因而,有能力的分析人员必须掌握严密的分析方法,必须能够通过适当的假设条件进行简化分析,必须了解可利用的标准设计和分析手段以及建筑规范中允许的简化方法。同时,现代的分析人员必须精通结构矩阵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数字计算机中的应用以及会应用现有的结构分析程序及有关软件。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 结构,是书法学习中常遇到的头疼环节。由清末书法家黄自元根据前人书论整编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科学性的分析了楷书间架结构,是楷学经典法帖。基于楷学的“92法”对书法学习者了解间架结构很有指导意义,甚至对于行书,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在清末及民国初年达到了家喻户晓、人手一册、学书之人案头必备的程度。可见其效果不一般。 今天,我们把这一系统的、全面的法帖理论配图(由书法家汪钟鸣先生临写),发布给大家,供参考学习,内容如下: 1. 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 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3. 让左者左昂右低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4. 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5. 横担者中画宜长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 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7. 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如:葡、萄、蜀、葛 8. 勾衂法,其势不可直长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倾,折角内收。如:句、匀、勿

9. 画短撇长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10. 画长撇短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11. 画短直长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12. 画长直短,撇捺宜缩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如:乐、集 13. 横长直短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如:十、上、下、士 14. 横短直长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如:才、斗、丰、井 15. 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 16. 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 17. 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 18. 左直右撇,左敛而右放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收缩上靠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 19. 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

超单元在模型简化中的应用

超单元在模型简化中的等效应用 周新代智军刘海波徐东辉 天纳克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上海研发中心 摘要:OptiStruct求解器具有很强的求解功能,其能提供快速准确的工程计算。超单元建模简化在复杂工程计算中必不可少,本文运用OptiStruct求解矩阵结合DMIG直接矩阵输入方法,对某型号波纹管等效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超单元简化后的模型与简化前具有相同的等效刚度。 关键词:OptiStruct,超单元,DMIG,等效刚度 1 引言 随着有限元分析技术在汽车、航空、船舶、土木、电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有限元在工业现代化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际问题通常都是很复杂的,要把一个复杂的连续系统离散为简单的有限元网格单元,模型的简化技术显得很是重要。将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仅能够降低计算对软件、硬件的要求,同时也能够大大缩短产品的开发时间、降低研发成本。简化模型的基本原则就是简化后的模型在刚度、强度等物理特性上要与实际的物理模型具有等效性。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等效原则,运用超单元方法(节点直接矩阵输入)并结合OptiStruct的计算功能,对某波纹管刚度进行了等效分析研究。 2 有限元模型及刚度等效分析 2.1 有限元模型 在基于模态叠加理论的动态响应计算中,波纹管由于其薄壁结构这一特性,其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具有大量的局部模态,这将增加动态响应计算时间,因此需要进行简化。某型号波纹管三维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简化前有限元模型共有节点49688个,单元48226个;超单元简化处理后有限元模型共有节点3428个,单元2144个,相比简化前节点数减少93%,单元数减少95.6%。其中波纹管管套用壳单元进行模拟,管套的厚度为1.0mm,波纹管两端护圈用实体单元进行模拟。材料为不锈钢,弹性模量为210GPa,泊松比为0.28,密度为7800Kg/m3。

间架结构八大规律

间架结构八大规律 1、间距相等规律: 横与横:三、日、月、里、国、言、平、音、重、与等 竖与竖:川、洲、市、西、舞、带、删等 撇与撇:杉、衫、彩、形、物、家、象、多等 点与点:江、流、汗、点、杰、羔、恩、志等 2、笔顺规律: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先主体后加点。 3、主笔规律: 独体字与上下结构(包括上中下结构),首先要找出横向的主笔,一般为横、撇、捺、横钩、竖弯钩。其中优先级最高的为:四点底、皿字底、木字底、女字底、立字头等,次之为:人、儿、心等。 例字:丰、合、意、童、热、柴、盖、益、婆、要、兄、志、恩。 4、缩短规律: 玩、此、场、攻、到、乱、取、职等字的偏旁,底部长横要缩短,右边的笔画要齐平。另外,撇捺组合的字做偏旁,当位于左时,撇长而捺化成点:烂、和、料、彩、耕、双、欲、林、欢、从、短。位于右时,撇短捺长:峰、路、政、松、给、体、挤、技。 5、中心线规律: 首点居正:主、宇、市、京、童、庄 中直对正:常、桌、卓、卡、尘、堂 上下结构的字,纵向中心线两边对称。左右结构的字,横向中心线上下对称。6、错位规律: 凡左右结构者,右边部分上面平而下面有向下延伸的笔画则写成左高右低的错位结构。如:抨,秤,秆,柯,河,押,搓,扩等。 如有右耳刀的,一律要错位:却、即、部、都等 如斤在右边的,竖一律要低:斯、析、沂、拆等 7、包围结构组字规律: 左半包时要偏右,右半包时则偏左,上三包围要靠上,左三包围下横长,下三包围包一半,全包围时写中间。 左上包右下:厄、庆、尼、启、左、有、差、病、劣、虎 右上包左下:习、句、戈、武、可、虱、氧、匈、 左下包右上:旭、翘、延、述、尴、尬、超、题、毯、咫 左三包围:区、医、巨、臣 下三包围:画、凶、幽、函 上三包围:同、问、冈、风、月 全包围:国、四、田、回、目 8、章法排列规律: 字间一线,字距相等;繁字应大,简字应小;斜钩写长,长竖突出;开门字大,尾字加重。 写字口诀 总括:上下结构找主笔,左右结构作对比,独体结构如上下,包围结构有诀窍。

solidworkssimulation常见问题处理模型简化技巧

常见问题处理模型简化技巧 发表时间: 关键字: 一、模型简化技巧 在实际的分析中,绝大部分的分析模型跟设计模型是不相同的。所以当我们要对一个新的设计进行分析时,首先要进行模型的简化。这种模型的简化过程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则: 、定性分析类型。在建立任何分析案例之前都要先确定案例的分析类型,因为不同的类型的模型简化结果是不一定相同的。 如下面一个例子中我们做一个对比: 问题描述:直径,壁厚的圆筒上有一圈浅压筋,位置不同。 如果分析类型为静力学分析,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筋的位置不同时,应力结果变化相对较小,此时当筋可以进行简化。

、当分析类型为屈曲分析时,我们从下图中可以看到结果差别较大,此时这些筋不能随意简化。 、控制计算规模。正确选择分析单元。在中有杆,壳,实体单元可供选择。如果零件是薄壳形状我们可以采用壳单元,如果是焊件我们可以选取梁单元,其他形状较为复杂的模型可以采用实体单元。(视实际情况而定) 、对称性的利用。如果在一个分析模型中同时存在模型对称、约束条件对称、载荷对称。则可以利用对称性简化分析模型。

、抓主要矛盾的原则 如下面的例子,究竟例子中圆角能不能被简化? 我们可以从例子的结果中可以看到。 当我们要分析应力时,由于去掉圆角后模型会出现应力集中,故结果会出现发散。此时不能简化圆角。 当我们要分析位移时,圆角去不去掉关系不大。此时我们可以对圆角部分进行简化。 、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几个简单问题的原则。有时要分析的系统较为复杂,为了有效解决计算机资源不足问题。我们可以将模型分拆为多个小模型再加以分析。 、方便设计方案及参数化改变。充分利用这个参数化平台,可以大大节省时间。

汉字间架结构八大规律92法

汉字间架结构八大规律 1、间距相等规律: 横与横:三、日、月、里、国、言、平、音、重、与等竖与竖:川、洲、市、西、舞、带、删等撇与撇:杉、衫、彩、形、物、家、象、多等点与点:江、流、汗、点、杰、羔、恩、志等 2、笔顺规律: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先主体后加点。 3、主笔规律: 独体字与上下结构(包括上中下结构),首先要找出横向的主笔,一般为横、撇、捺、横钩、竖弯钩。其中优先级最高的为:四点底、皿字底、木字底、女字底、立字头等,次之为:人、儿、心等。 例字:丰、合、意、童、热、柴、盖、益、婆、要、兄、志、恩。 4、缩短规律: 玩、此、场、攻、到、乱、取、职等字的偏旁,底部长横要缩短,右边的笔画要齐平。另外,撇捺组合的字做偏旁,当位于左时,撇长而捺化成点:烂、和、料、彩、耕、双、欲、林、欢、从、短。位于右时,撇短捺长:峰、路、政、松、给、体、挤、技。 5、中心线规律: 首点居正:主、宇、市、京、童、庄中直对正:常、桌、卓、卡、尘、堂 上下结构的字,纵向中心线两边对称。左右结构的字,横向中心线上下对称。 6、错位规律: 凡左右结构者,右边部分上面平而下面有向下延伸的笔画则写成左高右低的错位结构。如:抨,秤,秆,柯,河,押,搓,扩等。如有右耳刀的,一律要错位:却、即、部、都等如斤在右边的,竖一律要低:斯、析、沂、拆等. 7、包围结构组字规律: 左半包时要偏右,右半包时则偏左,上三包围要靠上,左三包围下横长,下三包围包一半,全包围时写中间。 左上包右下:厄、庆、尼、启、左、有、差、病、劣、虎右上包左下:习、句、戈、武、可、虱、氧、匈、左下包右上:旭、翘、延、述、尴、尬、超、题、毯、咫左三包围:区、医、巨、臣下三包围:画、凶、幽、函上三包围:同、问、冈、风、月全包围:国、四、田、回、目

第三章 模型的简化

第三章模型的简化 本章围绕模型如何简化展开讨论,第一部分是有关模型描述变量的简化方法,它适应于各类系统模型的简化;第二部分是有关动态系统的模型简化的时域方法,它包括“集结法”和“摄动法”。 3.1 模型描述变量的简化 模型描述变量是系统建模的基础,它们选取的主要依据是建模的目标,而它们的选取则决定了模型的复杂程度。 建模过程中,在能满足建模的前提下,系统的描述变量应是愈简单愈好。模型描述变量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 1、淘汰一个或多个实体、描述变量或相互关系规则; 2、随机变量取代确定性变量; 3、粗化描述变量; 4、粗化描述变量和归组实体及聚焦变量。 3.1.1 淘汰一个或多个实体、描述变量或相互关系原则 1、淘汰实体或描述变量 建模者决定淘汰那些次要因素,只要忽略的因素不会显著地改变整个模型行为,相反却使不必要的复杂了。 淘汰一个实体可能要淘汰或修改其他实体:批淘汰一个实体,需要淘汰所有涉及这个实体的描述变量;淘汰一个描述变量,需要淘汰或修改涉及该变量的相互关系。

P53 图3.1例子 2、相互关系的淘汰 相互关系的淘汰通常可用泰勒级数展开式的简化来实现,它可使一组数值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得更加简洁。 3.1.2 随机变量取代确定性变量 在一个确定性模型中,相互关系的规则控制着整个描述变量的值。有些随机值也是由相互关系的规则确定,为了使模型相对简化,可利用概率原理,用随机变量来取代某些变量的相互关系规则,从而将影响变量转换成随机变量。 P53页书图3.2 3.1.3 粗化描述变量 描述变量是描述模型实体条件的一种方法,变量可能出现的值表示在某一时间可找到这个实体的一种可能条件,其变量的范围集是变量可能出现的所有值的集合。描述变量的范围粗化也是一个简化过程。 粗化有以下2种方法: 1、舍入. 根据需要,将描述变量的范围进行一定的缩小。例如,记账常用元角分,简化后只有元,角和分舍入。 2、归类和非一致粗化。对于归类和非一致粗化,简化前后的描述变量虽然还是 一一对应,但是它们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已经不同。 见P54例子

solidworkssimulation常见问题处理模型简化技巧

SolidWorks Simulation 常见问题处理-模型简化技巧 发表时间:2011-3-9 关键字: SolidWorks Simulation 模型简化技巧 SolidWorks 一、模型简化技巧 在实际的CAE分析中,绝大部分的分析模型跟设计模型是不相同的。所以当我们要对一个新的设计进行分析时,首先要进行模型的简化。这种模型的简化过程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则: 1、定性分析类型。在建立任何分析案例之前都要先确定案例的分析类型,因为不同的类型的模型简化结果是不一定相同的。 如下面一个例子中我们做一个对比: 问题描述:直径40cm,壁厚0.25mm的圆筒上有一圈浅压筋,位置不同。 如果分析类型为静力学分析,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筋的位置不同时,应力结果变化相对较小,此时当筋可以进行简化。 1、当分析类型为屈曲分析时,我们从下图中可以看到结果差别较大,此时这些筋不能随意简化。

2、控制计算规模。正确选择分析单元。在Solidworks中有杆,壳,实体单元可供选择。如果零件是薄壳形状我们可以采用壳单元,如果是焊件我们可以选取梁单元,其他形状较为复杂的模型可以采用实体单元。(视实际情况而定) 3、对称性的利用。如果在一个分析模型中同时存在模型对称、约束条件对称、载荷对称。则可以利用对称性简化分析模型。 4、抓主要矛盾的原则 如下面的例子,究竟例子中圆角能不能被简化? 我们可以从例子的结果中可以看到。 当我们要分析应力时,由于去掉圆角后模型会出现应力集中,故结果会出现发散。此时不能简化圆角。 当我们要分析位移时,圆角去不去掉关系不大。此时我们可以对圆角部分进行简化。

汉字书写间架结构规律

汉字书写间架结构规律 1、左边偏旁或部件短,偏上不偏下,(左小左齐上)如“唱、吩、明、峰”“听” 2、右边偏旁或部件短,偏下不偏上,(右小右下停)如“打、知、妇、细”配、缸 3、上盖稍长,罩住下方;如:会、富、穿, 4、底横要长,托住上方;如:至、孟、监(“垂”除外) 5、上下相同,上小下大才像样。(重形下载上)如:吕、炎、串、昌”等。 6、左耳小,右耳大,单耳向下拉。如“队、陈,都、邦,印、即”等。 7、横长则撇短(横长撇易短)如“布、右、有”等; 8、横短则撇长,(横短撇易长)如“左、龙、灰、存”等; 9、横长竖短则撇捺收,横短竖长则撇捺放,如“杂、杀,术、朱、本”等。 10、有中竖的字,笔画要正直,如“甲、平、午”等; 11、有中横的字,中横要长,如“喜、安、意、类”等。 12、左右有竖的,左竖收右竖伸,如“日、固、临、界”; 13、上下有横,上横短下横长,如“二、天、正、亚(“末”除外)”。 14、三包框的字,下缺、右缺向里收,如“同、用,臣、医”等; 15、上缺、左缺向外出,如“凶、幽、司、匐”等。 16、上中下结构的字要写肥一点,如“翼、冀、霎、蕊”等; 17、左中右结构的字要写得瘦一点,如“嫩、渺、徽”等; 18、全包围的字要写得略小点,如“国、回、囫囵”等。 19、捺在左内缩成点,如:林 20、左边底横要变提,如:地 21、月字当底撇变竖,如:育 22、左竖弯钩变竖提,如: 23、西四当头不拐弯,如:谭 24、雨字当头短而齐,如:需

25、小可几羽在上钩收起。如:歌,翼 26、排点齐有形如:雨、函 27、重横上易短如:春、老 28、重竖右易伸如:川、顺 29、连折兼方圆如:界、花、富 30、连勾角不同如:弯、穷 31、三点意不断如:法、亦 32、两撇对上胸如:行、得 33、四横求变形如:兼 34、四竖下合迎如:带、舞 35、疏者易舒展如:大、小 36、堆积要等腰如、品、晶 37、并立让右行如:林、流 38、大字促其小如:赢、赣 39、小字见大形如:一、十、东 40、长者自然长如:廿 41、横竖起平衡如:十、田 42、撇捺求飘逸如:贪、春 43、勾折有力量 44、点要有精神

汉字间架结构八大规律92法之令狐采学创编

汉字间架结构八大规律 令狐采学 1、间距相等规律: 横与横:三、日、月、里、国、言、平、音、重、与等竖与竖:川、洲、市、西、舞、带、删等撇与撇:杉、衫、彩、形、物、家、象、多等点与点:江、流、汗、点、杰、羔、恩、志等 2、笔顺规律: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先主体后加点。 3、主笔规律: 独体字与上下结构(包括上中下结构),首先要找出横向的主笔,一般为横、撇、捺、横钩、竖弯钩。其中优先级最高的为:四点底、皿字底、木字底、女字底、立字头等,次之为:人、儿、心等。 例字:丰、合、意、童、热、柴、盖、益、婆、要、兄、志、恩。 4、缩短规律:

玩、此、场、攻、到、乱、取、职等字的偏旁,底部长横要缩短,右边的笔画要齐平。另外,撇捺组合的字做偏旁,当位于左时,撇长而捺化成点:烂、和、料、彩、耕、双、欲、林、欢、从、短。位于右时,撇短捺长:峰、路、政、松、给、体、挤、技。 5、中心线规律: 首点居正:主、宇、市、京、童、庄中直对正:常、桌、卓、卡、尘、堂 上下结构的字,纵向中心线两边对称。左右结构的字,横向中心线上下对称。 6、错位规律: 凡左右结构者,右边部分上面平而下面有向下延伸的笔画则写成左高右低的错位结构。如:抨,秤,秆,柯,河,押,搓,扩等。如有右耳刀的,一律要错位:却、即、部、都等如斤在右边的,竖一律要低:斯、析、沂、拆等. 7、包围结构组字规律: 左半包时要偏右,右半包时则偏左,上三包围要靠上,左三包围下横长,下三包围包一半,全包围时写中间。 左上包右下:厄、庆、尼、启、左、有、差、病、劣、虎右上包左下:习、句、戈、武、可、虱、氧、匈、左下包右

名家书法的间架结构

书法的间架结构,如何布局? 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我们可以找到的有欧阳询的三十六法,李淳的八十四法,邵瑛、黄自元的九二法,还有二十八法等等。这些方法可供记忆的量还是有点大,我综合起来,大致有这几点,无外乎统一、对称、均衡、连贯、揖让、小变之类,共有六点。下面说说总结的这六点结构间架布局方法。 1、统一 统一的对面是怪异,突兀。统一给人以安定的感觉。丑是美的对面,反常的东西多有丑的意味。统一的解释是大家一样,从整体到局部,从单字到整篇,方方面面都是如此。由于要注意统一,那么在字的大小、方正,笔划的方向、长短,起笔收笔的形态等方面,都要一致。 2、对称 在绘画中,对称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对称本身就是一种美。我们谈到了笔划的重力作用,对称是满足重力要求的一种方法。对称有多种,一是轴对称,对一条线对称。一是平面对称,对某个平面对称。一是中心对称,对某个点对称,到某个点的距离相对等。 3、均衡 古人说计白当黑,美术字的写法中强调均匀,都是说明要注重笔划的位置长短。连续的横或者是竖,彼此的间距大致要相当,比如"真、川"。要注意笔划之间的力矩的平衡关系,数值要差不多。"真"字的最底横,承载着上面的笔划,所以最长。而且在竖的两面长短差不多。这又反映了对称。 中国字是方块字,各个方向都有一个参考线,有个限制,所谓字有八面,就是要注意这点。换句话说,字要天覆地载,上面要能盖得住下面,下面要能承得住上面,要天庭饱满,地角方圆。 均匀加上力矩的平衡,就是均衡。 平行等距,这是从均衡来的。 4、连贯 连贯的目的是避免突兀、龃龉、支吾、生涩,造成一种流畅的感觉,使人感觉顺利自然。在行书草书,可以利用连笔来反映连贯的意思,在楷书,就要注意笔划的意味,形成连贯的形态。比如长笔不能有很多的曲折,尤其是锐角折角之类。笔划之间的连接要干净利落,不要有犹疑的意味。 连贯还有一个呼应的关系,各个笔划之间有种无形的连系。在起笔和收笔之间,各个笔划的相互关系之间,要能此开彼合,前呼后应。高明者能够以断为连,以连为断。 5、揖让 揖让是指笔划相互之间的处理。一个字由许多的笔划组成,或者分成小的组成部分。不同的笔划或部分,可以分出主次。次要的就要顾及主要的,在空间大小、长短等方面,要以主要的为主。总而称之,名为揖让。比如"汉"字,三点水虽是偏旁,占位要小,又字有个交叉,显然要占多点位置。过去有穿插谦让的说法,大意是主笔可以穿插于次笔之中,次笔要对主笔谦让,笔者的意思和它们类似。 6、小变 虽然我们讲统一均衡,但凡事不是绝对的。如果一味追求统一,那就是等线体,虽然也是美的,但会给人以呆板的感觉。古人反对状如算子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要能够变通,允许有点小的变化。只是这种变化不能喧宾夺主,所以名之为小。比如"三"字,按照均匀的说法,三个横应该一样长,任哪种美术字都找不出这样写的,这样写就太死板了。还有,兰亭的"之"字形态都不一样,也是追求这种效果。此法是个性的天堂,各种字体都是借助此法才出现的。

力学中的模型简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b1668574.html, 力学中的模型简化 作者:梁章坦黄亦斌 来源:《中学物理·高中》2015年第09期 1 错图分析 在《高中物理人教版教材(必修1)》(以下简称为《必修1》)第四章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中,谈到“物体的受力分析”时,教材讨论了一个静止于斜面上的滑块,并给出了两幅受力分析图(见图1). 例如,一个物体静止在粗糙斜面上,我们按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来分析它的受力情况(图1(a)).木块受到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木块和斜面接触并相互挤压,木块受到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FN;假设木块和斜面之间没有摩擦,木块就会向下滑动,由此可以判断,静止的木块相对斜面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所受的静摩擦力Ff是沿斜面向上的.通常在不考虑物体的转动效果时,为了便于观察,我们把物体所受的各个力集中画在同一个作用点上(图1(b)). 需要强调的是,必须十分明确我们是在分析哪个物体所受的力.在上面的例子中,涉及木 块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共有三对:重力G和木块对地球的引力、弹力FN和木块对斜面的压力、静摩擦力Ff和木块对斜面的静摩擦力.由于我们是在对木块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所以只把这六个力中木块所受的三个力画出来了. 遗憾的是,这里的第一幅图是错的,因为支持力的作用点弄错了,使得物体所受的合力矩不为零,故物体不能平衡.正确的做法可以采用“三力共点”法(即物体若受三个不平行的力而平衡,则三力的作用线必共面且过同一个点)来判断,故而支持力的作用点必须下移至重力作用线与摩擦力作用线(斜面)的交点,如图2(a)所示.图2中还给出一些相近情形的物体受力示意图,如在光滑斜面上下滑的物体和在不光滑平面上受摩擦力而减速运动的物体.

汉字间架结构八大规律92法

汉字间架结构八大规律92法

汉字间架结构八大规律 1、间距相等规律: 横与横:三、日、月、里、国、言、平、音、重、与等竖与竖:川、洲、市、西、舞、带、删等撇与撇:杉、衫、彩、形、物、家、象、多等点与点:江、流、汗、点、杰、羔、恩、志等 2、笔顺规律: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先主体后加点。 3、主笔规律: 独体字与上下结构(包括上中下结构),首先要找出横向的主笔,一般为横、撇、捺、横钩、竖弯钩。其中优先级最高的为:四点底、皿字底、木字底、女字底、立字头等,次之为:人、儿、心等。 例字:丰、合、意、童、热、柴、盖、益、婆、要、兄、志、恩。 4、缩短规律: 玩、此、场、攻、到、乱、取、职等字的偏旁,底部长横要缩短,右边的笔画要齐平。另外,撇捺组合的字做偏旁,当位于左时,撇长而捺化成点:烂、和、料、彩、耕、双、欲、林、欢、从、短。位于右时,撇短捺长:峰、路、政、松、给、体、挤、技。 5、中心线规律: 首点居正:主、宇、市、京、童、庄中直对正:常、桌、卓、卡、尘、堂 上下结构的字,纵向中心线两边对称。左右结构的字,横向中心线上下对称。 6、错位规律: 凡左右结构者,右边部分上面平而下面有向下延伸的笔画则写成左高右低的错位结构。如:抨,秤,秆,柯,河,押,搓,扩等。如有右耳刀的,一律要错位:却、即、部、都等如斤在右边的,竖一律要低:斯、析、沂、拆等. 7、包围结构组字规律: 左半包时要偏右,右半包时则偏左,上三包围要靠上,左三包围下横长,下三包围包一半,全包围时写中间。 左上包右下:厄、庆、尼、启、左、有、差、病、劣、虎右上包左下:习、句、戈、武、可、虱、氧、匈、左下包右上:旭、翘、延、述、尴、尬、超、题、毯、咫左三包围:区、医、巨、臣下三包围:画、凶、幽、函上三包围:同、问、冈、风、月全包围:国、四、田、回、目

第三章 基本假定和结构模型简化

第三章结构分析基本假定和结构模型简化 第一节结构分析基本假定 一、结构抵抗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的基本假定 1、平面结构假定:该工程平面为正交布置,可认为每一方向的水平力只由该方向抗侧力结构单元(框架和剪力墙)承担,垂直于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单元不受力。 2、楼板在自身平面内刚性假定: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和剪力墙不产生相对位移。 3、由于结构体型规整、剪力墙布置对称均匀,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计扭转效应的影响。 在以上基本假定的前提下,将空间框-剪结构分解成纵向和横向两种平面体系:将所有剪力墙综合在一起形成总剪力墙;将所有框架综合在一起形成总框架。楼板的作用是保证各片平面结构具有相同的水平侧移。 4、框架与剪力墙的结构刚度参数延结构方向均为常数。 二、结构抵抗竖向荷载的基本假定 1、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不产生水平位移(分层法)。 2、竖向荷载作用下,荷载效应只在本层构件之间传递,不影响其它层的构件。 基于这两个假定,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单独取出某一层作为独立的结构模型进行内力分析,大大简化了结构形式,适合手算。 第二节结构模型简化 基于以上基本假定,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只有延外力作用方向的平移,在同一楼层标高处,各榀框架或侧移都相等。这样,就可以将所有剪力墙综合在一起形成总剪力墙;将所有框架综合在一起形成总框架,并将总剪力墙和总框架移动到同一纸平面内进行分析。总框架的刚度为各榀框架的刚度之和,总剪力墙的刚度也为各片剪力墙的刚度之和。而楼盖则简化为连系框架和剪力墙的连杆。 在横向和纵向水平作用下,如果剪力墙和框架之间有连梁,连梁对墙产生约束弯矩,因此将结构简化为刚结体系。所谓刚接体系,就是连接总剪力墙和总框架之间的连梁能对剪力墙产生约束弯矩。而连梁的刚度就是一层中与水平力作用方向上所有一端与剪力墙、另一端与框架连接的梁或梁端均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的刚度的总和。如果梁纵轴线与水平力作用方向相垂直,则这根梁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梁的两端均为框架或框架柱,那就是框架梁,不是连系梁。从本工程结构布置来看,在同一水平力方向上,框架与剪力墙之间的梁虽然存在着一些偏心矩,但相对来说距离不是很大,仍可近似简化为刚接体系进行内力分析。框架-剪力墙抗侧力简化模型如图3-1所示。

黄自元书法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详细讲解

《黄自元书法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解释 所谓书法是指写毛笔字要遵照一定的规矩、法则。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就是结字的法则。 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答案: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也就是说宝盖下的一切笔画不要超出宝盖哦。 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也就是说,字的底下是横画的要写长些,因为要承载上面的一切笔画嘛。你可以写得长些,但不能写短哦~!~ 3、让左者左昂右低。答案;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你试试看是不是只有这样写出来才好看呀? 4、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看出什么意思了吧,不让失去平衡的哦~!~ 5、横担者中画宜长。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中间有横笔画的字,你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宁可长些也不能短的,因为它像是个扁担的哦~!~短了挑着吃力的。 6、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解释:中间有竖笔画的字,一定要写的正直不能写歪的。字如人的,写歪着别人看了就会笑话你的哦。字正人正是个英雄哦。 7、勾拏法其身不宜曲短。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如:葡、萄、蜀、葛。解释:拏的意思是“拿”。写横勾时你要注意它要像弓弩一样强劲有力,不能写的曲短无力。有结实的肩膀,就有依靠哦。 8、不可直长勾衂法其势。勾衄笔不应直长。如:句、匀、勿。 解释:对于横勾笔画里面的笔画少的字,写时注意转角和勾儿,不应直长的。

字的笔画相依为命的,别让人家骨肉分离哦。注意勾的肩膀是像鼻子一样鼓鼓的饱满状的。 9、画短撇长。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解释:对于像左这些字,横笔画要写的短一点,一撇要写的长些哦。你问为什么要这样呢?你看它们下面的笔画不是有横笔画,就是有甩勾儿,需要表现呢。你要写一长横一撇短试试,那龙字可是有匕首,小心扎你,哈哈哈。10、画长撇短。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解释:像有、灰,这样的字,就和龙之类相反了。要写的横笔画长,撇笔画短哦。明显嘛,它们需要给下面的笔画流出空间位置的哦。有灰的东西别让它们跑出去哦,哈哈哈。 11、画短直长。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解释:字的笔画上有横笔画,中间有竖笔画,下有捺笔画,就要注意写的横短些。竖长点、那笔捺就要写的舒展点。别发呆,说你呢,那捺又写的不像个刀了,嘻嘻。 12、画长直短撇捺宜缩。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如:乐、集。 解释:这样的字有横笔画在中间、有撇、又有捺的字。横笔画要写的长些。你说什么?你想起"横担者中画宜长"中间横着的像个扁担要挑东西的,所以要写长。你聪明哦,说的真对了。那你就记住收缩那一撇一捺哦。你说用点代替那一瞥一捺可以吗?当然可以哦 13、横长直短。横长竖短。如:十、上、下、士。 解释:在一个字笔画少、而且有横笔画时,要把横笔画写的长,竖笔画写点些。这样写符合中国字的方圆要求。 14、横短直长。横短竖长。如:才、斗、丰、井。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带图解释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带图解释所谓书法是指写毛笔字要遵照一定的规矩、法则。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就是结字的法则! 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答案: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也就是说宝盖下的一切笔画不要超出宝盖哦。别让宝贝跑了哈~!~ 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也就是说,字的底下是横画的要写长些,因为要承载上面的一切笔画嘛。你可以写得长些,但不能写短哦~!~ 3、让左者左昂右低。答案;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你试试看是不是只有这样写出来才好看呀? 4、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看出什么意思了吧,不让失去平衡的哦~!~ 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暂时介绍到这里。附图:

《黄自元书法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解释之二 5、横担者中画宜长。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中间有横笔画的字,你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宁可长些也不能短的,因为它像是个扁担,短了挑着吃力的。 6、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

午。 解释:中间有竖笔画的字,一定要写的正直不能写歪的。字如人的,写歪着别人看了就会笑话你的哦。字正人正是个英雄哦。 7、勾拏法其身不宜曲短。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如:葡、萄、蜀、葛。解释:拏的意思是“拿”。写横勾时你要注意它要像弓弩一样强劲有力,不能写的曲短无力。有结实的肩膀,就有依靠哦。 8、不可直长勾衂法其势。勾衄笔不应直长。如:句、匀、勿。 解释:对于横勾笔画里面的笔画少的字,写时注意转角和勾儿,不应直长的。字的笔画相依为命的,别让人家骨肉分离哦。注意勾的肩膀是像鼻子一样鼓鼓的饱满状的.

毛笔字间架结构92法

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3,让左者左昂右低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4,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5,横担者中画宜长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7,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如:葡、萄、蜀、葛 8,勾衂法,不可直长其势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倾,折角内收。如:句、匀、勿 9,画短撇长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10,画长撇短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11,画短直长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12,画长直短,撇捺宜缩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如:乐、集 13,横长直短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如:十、上、下、士 14,横短直长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如:才、斗、丰、井 15,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 16,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 17,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 18,左直右撇,左敛而右放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收缩上靠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 19,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 20,画重者,宜鳞羽参差以化极有数横或者数竖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如:三、冉21,两平者,左右宜均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如:颜、顾、騵 22,三合者,中间务正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如:御、谢、树 23,两段者,上下平分中微加饶减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需、留24,三联者,头尾伸缩间仍要停匀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突出主笔,协调统一。如:章、意、素、累 25,左边小者宜齐上左偏旁小的字,左边笔画要与右边笔画的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 26,右边小者齐其下右偏旁小的字,右边笔画应靠下或与左边下部齐平。如和、知、细 27,外四叠者,体格必整方在字的四周出现相同的笔画,应排列整齐,大小相当,形成包围。如:嚣、器28,内四叠者,布置匀密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如:爽、齿 29,斜勒者,不宜平平则失势斜勒笔画不要写平,写平了则没有气势。如:七、也、乜、此 30,平勒者,不宜倚倚则无仪平勒画若写斜了则不端正。如:云、去、且、旦 31,纵捺之字,必要攒头收尾有斜捺的字,要藏锋入笔,回锋收笔。如:丈、尺、史、又 32,纵戈之法,最忌力弱身弯纵戈之字,最忌无力而又弯曲。如:武、成、或 33,横戈不厌曲有卧钩的字,其卧钩要弯曲圆润,切忌细长直挺。如:恩、息、必、志 34,伸勾贵抱持有竖弯钩且呈下包上的字,其竖弯钩要尽量向右伸展,以便包住被包围的部分。如:勉、旭、抛35,承上之人,正中为贵承上之“人”字,应恰在正中。天、父、外、文 36,呈勾之势,退缩斯宜左右结构的字中,竖弯钩居左时,应缩小让右。如:鸠、辉 37,马齿法其拏钩之锋注射四点之半。马齿的钩锋,应对着四点之中。有横四点的字,横点的折钩的钩尖应指向二、三点之间。如:鸟、马 38,上平之字,宜齐首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如:师、明、既、野、 39,下平之字,宜齐足笔画靠下的字,应与底对齐。如:朝、故、辰

硬笔书法间架结构要领.

硬笔书法间架结构要领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如:葡、萄、蜀、葛 (8)勾衄笔不应直长。如:句、匀、勿 (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如:乐、集 (13)横长竖短。如:十、上、下、士 (14)横短竖长。如:才、斗、丰、井 (1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 (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 (1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

(1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 (1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 (2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如:三、冉 (21)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如:颜、顾 (22)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如:御、谢、树 (23)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需、留 (24)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如:章、意、素、累 (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 (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边取齐。如和、知、细 (27)外为四叠的字(四个口),整个字形要正方。如:嚣、器 (28)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如:爽、齿 (29)斜勒笔画不要写平,写平了则没有气势口:七、也 (30)平勒画若写斜了则不端正。如:云、去、且、旦 (31 )纵捺之字,要积聚起笔,收拢尾笔。如:丈、尺、史、又 (32)纵戈之字,最忌无力而又弯曲。武、成、或 (33)横戈笔画不怕弯曲。如:恩、息、必、志 (34 )伸钩之字应抱持。如:勉、旭、抛 (35)承上之人”字,应恰在正中。天、父、外、文

字体间架结构92法(重要)整理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3.让左者左昂右低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4.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5.横担者中画宜长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7.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如:葡、萄、蜀、葛 8.勾衂法,不可直长其势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倾,折角内收。如:句、匀、勿 9.画短撇长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10.画长撇短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11.画短直长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12.画长直短,撇捺宜缩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如:乐、集 13.横长直短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如:十、上、下、士 14.横短直长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如:才、斗、丰、井 15.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 16.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 17.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 18.左直右撇,左敛而右放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收缩上靠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19.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20.画重者,宜鳞羽参差以化极有数横或者数竖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如:三、冉 21.两平者,左右宜均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如:颜、顾、騵 22.三合者,中间务正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如:御、谢、树 23.两段者,上下平分中微加饶减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需、留 24.三联者,头尾伸缩间仍要停匀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突出主笔,协调统一。如:章、意、素、累 25.左边小者宜齐上左偏旁小的字,左边笔画要与右边笔画的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 26.右边小者齐其下右偏旁小的字,右边笔画应靠下或与左边下部齐平。如和、知、细 27.外四叠者,体格必整方在字的四周出现相同的笔画,应排列整齐,大小相当,形成包围。如:嚣、器 28.内四叠者,布置匀密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如:爽、齿 29.斜勒者,不宜平平则失势斜勒笔画不要写平,写平了则没有气势。如:七、也、乜、此 30.平勒者,不宜倚倚则无仪平勒画若写斜了则不端正。如:云、去、且、旦 31.纵捺之字,必要攒头收尾有斜捺的字,要藏锋入笔,回锋收笔。如:丈、尺、史、又 32.纵戈之法,最忌力弱身弯纵戈之字,最忌无力而又弯曲。如:武、成、或 33.横戈不厌曲有卧钩的字,其卧钩要弯曲圆润,切忌细长直挺。如:恩、息、必、志 34.伸勾贵抱持有竖弯钩且呈下包上的字,其竖弯钩要尽量向右伸展,以便包住被包围的部分。如:勉、旭、抛

书法间架结构要诀

书法间架结构28法 第1法首点居正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 第2法通变顾盼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 第3法点竖直对一字之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如直对,再思点笔位置。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侧。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置,手后随之。 第4法中直对正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 第5法中直偏右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管逐势行。无论悬针垂露、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是为大忌。右军论中直曰:“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太宗也云:“为竖必努,贵战而雄。”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第6法底竖斜位凡竖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侧于右,侧右者多,偏左者少。不居中者,当不可强为,强为居中字身必倒。底竖笔锋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观之务细,以全局定其位置,以字势择其形态。 第7法横笔等距横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其法同“竖笔等距法。” 第8法竖笔等距竖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楷书即是,行书亦然。竖距虽然相等,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不可一律。有因字势各异者,当有右倾左斜、阴阳粗细之别,或悬针,或垂露,迟速缓急,变化有致。 第9法上收下展上收而下展,下展而上收,凡上下结体之字必择其一。上收者,阴柔华丽,涵蓄谦和,以避让而留地步;下展者,阳刚豪放,行笔雄奇,以开张而壮丰满。阴阳顿挫,妍美遒劲,错落而生奇势,对应而求壮和。 第10法上展下收上展者,飘扬洒脱,以耀其精神;下收者,疑重稳健,以标其端庄。行笔挥运,应先急后缓,当急不急是为涩滞,当缓不缓是为浮滑。 第11法上正下斜上正者,竖笔务须垂直;下斜者,重心则应不倒。上正者以平其势,下斜者以化其板。凡上下结体之字,务须注意斜正,当斜则斜,当正则正。斜而不倒、正而不僵,正中求其动势,斜中取其稳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