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作中的三种独特视角

写作中的三种独特视角

写作中的三种独特视角
写作中的三种独特视角

写作中的三种独特视角

重庆市丰都县平都中学校胡川

视野决定创新,

视野决定高度,

角度决定创意。

写作贵在创新,角度的独特是一条很妙的创新方法。

写作中有三种独特的视角:物的视角、人的视角、物我一体的视角。

(一)物的视角

所谓物的视角,就是以物的眼光观察人类,思考人类。以节选严歌苓的小说《爱犬颗勒》和一篇满分作文为例来说明。

爱犬颗勒(短篇小说)

作者:严歌苓

颗勒脸上头次出现人的表情,是在它看它兄姊死的时候。那时颗勒刚断奶,学会了抖毛,四只脚行走也秩序起来。

它被拴着,还没轮着它死。它使劲仰头看我们。它那样仰头说明我们非常高大。我们这些穿草绿军服的男女,它不知道我们叫兵。它就是把头仰成那样也看不清我们这些兵的体积和尺度。它只看到我们的手掐住它兄姊的头,一拧。然后它看见它狗家族的所有成员都在树上吊得细长,还看我们从那些狗的形骸中取出粉红色的小肉体,同时听见这些兵发出人类的狂吠:“小周个龟儿,剥狗皮比脱袜子还快当!”

“烧火烧火,哪个去烧火?”“哪个去杵蒜?萧穗子,去杵些蒜!”

颗勒这一月狗龄的狗娃不懂我们的吠叫,只一个劲仰头看我们。它看我们庞大如山,渐渐遮没了它头顶一小片天。在这时,它的脸复杂起来,像人了。

满分作文展示

灯——梦

湖北宜昌一考生

我是一盏小油灯。

一只破碗,一点菜油渣,一小截棉芯,一点红光,那就是我。每到深夜,我就

会给主人带来淡淡的光明。

当月亮被大山挡住了,当星星被黑夜藏起来了,我被凤——一位十五六岁的姑娘点燃。我昏黄的光碰撞到石砌的墙壁上,折射出冷冷的光.墙角还有一张比光更冷的父亲的睑。

“凤儿,——我和你大伯说好了,明天你就到他的加工厂里去帮忙。”父亲的旱烟在黑暗的墙角里一明一灭。

凤停下来手中的笔,扭过头来,一脸的疑惑。

“你大了,也得为弟妹们考虑考虑。”

我分明看见三双明亮的眼睛盯着凤。凤低下了头。

“再说,家里也没钱供你念完初中了!”

这凤知道,去年遭了旱,今年又闹了水,地里没收成,生活都难保,哪有钱念书。

她的头更低了。

“女孩子家,嫁个好人家比什么都强。”凤想起了同村的丽。丽比她大四岁,从镇上回娘家时,光鲜得很。跟她说这话时,丽一脸的满足。

但我看见凤低下的头突然抬起,望着窗外,窗外连绵的群山延伸向无边的暗夜。静夜里传来夜莺的啼叫,——那是大山沉重的呼吸,贫穷、落后、愚昧压得大山喘不过气来。凤觉得。

凤一句话都没说。

我昏黄的光抚慰着凤的脸,那是被头发遮住了一半的脸,脸色暗得就像她家的生活,散乱的头发里藏着一双眼睛一比我明亮、比我炽热的眼睛。

……

父亲的鼾声响起。

凤双手托着腮,望着窗外连绵的群山,目光很坚定。桌上,是一篇课文——《我的老师》。那书,隐隐地还有一种猪草的味道。

桌上,一本书,一截铅笔,一盏欲睡的小油灯——我,还有一张纸,纸上躺着一首诗——《梦》。

夜深了。

我灭了。

梦亮着。

严歌苓的小说《爱犬颗勒》,借一条狗(颗勒)的眼光观察人类,使它对人的行为方式,持不以为然的否定性态度。它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奇奇怪怪的、不可思议的。这种特殊的视角,反思了人类行为,从而达到了作者人性批判的目的。

在满分作文《灯——梦》中,那如豆的灯光,清冷的石墙,远处的群山,作者轻轻一点染,就为文章营造出独特的氛围;父亲黑暗中的旱烟、寂静中的鼾声,凤散乱的头发、明亮的眼睛、坚定的目光,如此等等都是借助灯之“口”之“眼”叙述故事,将同情和赞许之情融于描写之中,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反映主题。

这种跨界性观察的好处是:因为人类在那些“物”(动物、植物、无生命的事物)面前是心灵不设防的,其言行举止,爱恨情仇礼义廉耻处于本真状态,没了掩饰也不必掩饰,因而更容易暴露出其本质。

这种写法的要领是:

(一)物要有人的灵性。

这些物要能像人类一样喜怒哀乐,会观察会思考会兴奋会流泪,会反思会总结,这是所谓的人的灵性。

(二)物要有物的特性。

每一种物都有自己的行为逻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这种逻辑这种行为准则首先是指物的生物性或物理性,鸟能飞鱼也游虎会啸狼能嗥,镜子能照人,电灯能发光,石头是坚的,沙土是松散的……

(三)见证性和批判性

本种物看待符合自身行为逻辑、行动准则、道德规范(当然是作者的或社会公认的)事,会判断其合情、合理、合法,进而赞扬讴歌;他种属的成员与自己的观念相左,就予以否定,讽刺、贬抑,进而反映其深刻的社会问题和主题思想,引起读者的深思。

满分作文《灯——梦》中,通过灯的观察与叙述,表达了对凤的同情与赞美。

小说《爱犬颗勒》原文中有一段话,是颗勒转述演出队军人们的种种行为。经它一转述,这些演员的举止既莫名其妙,又荒唐可笑:“用绳子把大小布片挂起,在布片后面竖起灯架子,叫做舞台……往脸上抹红描黑,那叫化妆……到舞台上比手画脚,疯疯癫癫朝台下的陌生人笑啊跳的,那叫做演出。”颗勒是在模仿人类的种种说法。它的模仿,加入了不大信服的语调。于是,这种对于人的学舌,隐隐地成了嘲讽。颗勒按狗的逻辑去判断人的表现,总是迷惑不解:异性间彼此吸引,就该光明正大地结合,何必忸忸怩怩、偷偷摸摸?朋友间理当诚恳相待,为何出尔反尔、翻脸不认?人类的幼仔,为啥不是平等的、反而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人看来顺理成章的事,狗却认为不可理喻。

(二)人的视角

与用物的视角相对应的是“人”的视角。

所谓人的视角,就是拟人化,本来是“人”处于第三人称的客观介绍物的形状、色彩、结构、功能、成因、特性或生长、发育、活动、经历、睡眠、捕食、繁殖等等,变成“物”的第一人称的象人一样的自述。这类写法最常见的是科普类的文章。为了便于说明,还是先引用两篇文章。

小豆子的旅行

我是小豆子,我可愿意为小朋友服务了。今天,我要到淘淘的身体里去旅行一次。瞧,嘴巴已经打开了,哇,淘淘的牙齿可真锋利。我的朋友们一下子都变成了碎片。瞧,他们都往下走了,一会儿,我也会变成碎片往下走。哎!我怎么整个就被挤下去了;我现在被挤到一根细细长长的管子里,这就是食管。食管壁很薄,要是遇到鱼刺就可能被刺破,在食管中我被一点一点地往下送。

我现在来到了一个大口袋里,这个口袋就是胃。它象一个磨子不停地动。我的朋友在这里不停地转呀转,磨呀磨,变得象浆糊一样。“哎哟!是谁,身体硬梆梆的?”“是的,胃大哥。”“你怎么整个儿就下来了?”“是呀,你的小主人吃饭太快,没把我嚼碎,就让我下来了。”“咦,胃大哥,你身上怎么有伤口呀?你的伤口疼不疼?”“那就要怪我的小主人,平时吃东西不注意,爱吃的就吃得很多,把我撑得很难受,他一会儿吃冰冷的冷饮,一会儿又喝滚烫的开水把我搞得够呛。有时我很想休息一会儿,可是我的小主人又要吃零食,把东西硬塞进来,让我不停地工作。我实在是累坏了。所以,就成了现在这样,我生病时可难受了。”

我又来到了小肠妹妹家,小肠妹妹的家弯弯曲曲的就像一个迷宫。边上有许绒毛,还有一扇扇小门。“我是小肠妹妹,欢迎你食物朋友。从我的小门出去就可到达淘淘的全身,

使小淘淘长高,长胖,给淘淘力量。”“我也要出去,为淘淘做点事。哎,怎么出不去?”

“喂,小豆子,到我这里来。”“好吧,你是谁?”“我是大肠姐姐。”“我身边怎么都是脏东西,他们是谁?要到哪里去。”“他们是残渣,他们将被排出体外。”“那我呢?”“你也会被排出体外。”“那我还没有为淘淘做事。”“那没办法,因为你没被嚼碎,不能变成营养,被身体吸收。”我出去以后,一定要把看到的告诉小朋友,让他们养成好的饮食习惯,使他们更健康。

故事《小豆子的旅行》

现在我们来分析欲写物用人的视角来表现的好处是:

第一、第一人称的运用,显得更真实自然。

读完《小豆子的旅行》全文,我们也仿佛和豆子经历了一次独特旅行,获得了独特的体验,也获得了大量的有关人体内部结构、消化系统和食物的科学知识,这是运用第一人称的功效。

第二、变平实说明为生动说明。

因为叙述角度的陌生化——第三人称变为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运用,表达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生硬平实的说明为主变为摇曳多姿的叙述和生动的描写,增加了文章的文学性和趣味性,这种形式特别适合儿童和青少年阅读和写作借鉴。《小豆子的旅行》这个故事性说明文,以叙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语言表达方式,生动地介绍科学知识,达到了科普教育的目的。

人的视角还有一种形式是用词拟人化。

用词拟人化,就是作者虽然是站在人的视界——第三人称的角度观察介绍物,但为了达到生动说明的目的,仍用一些能表现人的特点的词语去表现事物,赋予事物以人的灵性。

例如下面的例子:

于是我经常在头脑里想象出这样一些画面:河与沙漠的关系如同一些生命之蛇与几只巨型蜥蜴之间的生死搏斗。河想包围沙漠,缠住它并消解它。沙漠固执地蹲伏在那里,愚蠢而又警觉,充满仇恨而冷酷无情,等待时机,随时准备猛地扑过去,并一口咬断它。

——周涛《河与沙》

蚂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还是蚜虫的“保姆”。冬天临近了,雌蚜排出了一个个越冬卵。蚂蚁很担心这些卵会被冻坏,便不辞劳苦地把它一个个搬到蚁巢里收藏起来。

——仇春霖《甘露的秘密》

……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

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

————李汉荣《山中访友》

第一个例子运用“想”、“固执”、“愚蠢”、“警觉”、“仇恨”、“冷酷无情”这些具有拟人色彩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河与沙生死搏斗的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紧张而恐怖的气氛。

第二个例子运用“卫士”、“保姆”、“担心”、“不辞劳苦”这些具有拟人色彩的词语,形象生动、诙谐幽默,表现蚂蚁为幼蚜虫尽心尽力地呵护,突出了蚂蚁与蚜虫之间的共生关系。

第三例运用“打手势”、“唤名字”、“交换眼神”、“看”这些具有拟人色彩的词语,描绘了童话般的世界,表现了轻松愉快的心情,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

这种写法除了需要注意物的特性和人的灵性(能言能语,会思考等)之外,在说明文中还要注意知识性和科学性,物性、人性、科学性的三者有机融合,最终目的是为了宣传介绍科学知识。记叙文中则是为了表达的生动和创设意境的需要。

(三)物我一体的视角

物我一体的视角,是指在写作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同时运用人的视角和物的视角。为了便于说明,我们还是以“文”说法。

今天清早进公园,闻到一阵清香,就往荷花池边跑。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花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有姿势完全相同的吗?没有,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都可以画写生画。我家隔壁张家挂着四条齐白石老先生的画,全是荷花,墨笔画的。我数过,四条总共画了十五朵,朵朵不一样,朵朵都好看,如果把眼前这一池的荷叶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比齐白石老先生更大了。那画家是谁呢……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一身雪白的衣裳,透着清香。阳光照着我,我解开衣裳,敞着胸膛,舒坦极了。一阵风吹来,我就迎风舞蹈,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呢,这不就像电影《天鹅湖》里许多天鹅齐舞蹈的场面吗?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下边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叶圣陶《一个少年的笔记----记诗的材料》

物我一体的视角其写法要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以人观物

在这一部分里,人是观察者、体验者,站在人的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描述事件的变化,人的灵性与与物的特性是可以清晰地分离开来的。第1、2自然段,花是花,自有其清香、颜色、姿态等;人是人,能嗅能跑能看能数数等等,人与物绝不相混。

第二步:人、物过渡

这一步比较简单,常常是用一个幻觉类的句子作标志,提醒读者下面将进入视角转换,常用的句子样式如:我觉得自己仿佛就是某物,我似乎变成了某物,等等。《一个少年的笔记----记诗的材料》就用“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来表明视角转换。

第三步:人、物一体

在这一部分里,人变成物,物是观察体验者,叙述者,站在物的第一人称的角度,物有物性的同时,也具有了人的灵性。《一个少年的笔记----记诗的材料》第3段,我变成了荷花,有了荷花的物性:颜色雪白,气味芳香,玉立水中,随风飘动。同时,“我”这个物也能像人一样穿衣、解衣、舞蹈,能听懂“别人”的语言。这个从李汉荣的《山中访友》片断也可以得到证明:

“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掌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在这里,作者变成了树,有根须,能扎进泥士和岩层;能汲取养料;有树冠、有树枝、有树汁、有年轮、有树籽且会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树也有了人的灵性:有脚、有呼吸、有头发、有手掌、有思想等等。

物我一体的视角的好处在于营造一种浮想联翩、情景交融、诗意盎然的意境,阅读《一个少年的笔记----记诗的材料》,一池随风摇曳的荷花定然会定格在我们的眼前,并引发我们不尽的遐想,走进《山中访友》,陶醉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眼睛,还有我们的情感和心灵……

三种独特的视角,都能带来无限的创意,予人以创造和智慧的惊喜,在写作实践中应灵活地运用,当平常的写作角度不好写作发挥自己才情的时候,就要考虑能否选择其中一个视角,另辟蹊径,写出灵气才气过人的文章。

该文章转自[语文123资源网]:https://www.doczj.com/doc/4e2484016.html,/Article/201006/44113.html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论文写作心得体会思考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思考之后的收获又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与欣慰,就在这种痛苦与兴奋交织之中,论文撰写已经尘埃落定,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也将接近尾声。回想论文撰写的那些日子,一切都历历在目,在实验室挑灯夜战,在宿舍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有过山穷水尽疑无路困惑,有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激动,也有过拨开乌云见日出的喜悦,论文写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痛苦并快乐着,这是一个一边思考和一边探索的过程,难免也走了一些弯路,我蓦然回首,论文的文献综述、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各个环节还记忆犹新,深有体会,下面谈谈对论文撰写的几点体会,纯属个人看法,仅供学习交流。 一、选题要准确。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论文写作也是一样,选一个恰当的题目是写好论文的关键之一。万事开头难,就是在选题的时候,要考虑好多的因素,既要符合理论的发展趋势,紧跟时代的步伐,有一定的新意,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又要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己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沉淀,或自己感兴趣。在选题时一定要进行深入的论证,选题要适中,既不要太难,自己没法写下去,又不能过于肤浅,研究价值不大。这就是要结合自身情况,量体裁衣,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一个符合自己实际的题目。题目一旦论证确定,就要树立目标和信心,坚定的写下去,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我们只有进一步调查研究,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切忌朝三暮四,犹豫不定,切忌中途换题,临阵换将,就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中途换题,这样会分散自己的精力,一定要相信自己,选定的题目是有科学依据的,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写下去,这一点,信心最重要,这是我们论文写作的动力和支撑。 二、研究思路要清晰。题目选定了,我们就围绕论文进行深入的论述,思路最重要,思路决定出路。论文写作,总有一个思路,是按时间顺序,历史发展顺序,战斗行动顺序,还是逻辑顺序,这根据自己论文的实际情况而定,只有做到研究思路清晰,才能围绕主体开展论述,这也是从总体上对论文的一个把握,不会让论文写作偏离主题,做到形散神聚。根据研究的思路,我们可以列出论文的各级标题。 三、观点要鲜明。论文写作过程中,要善于用简明扼要的话总结自己的观点,

(完整版)写作中的三种独特视角

写作中的三种独特视角 技法综述视角换位,是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从对方的角度切入来写。一般来说,可以从拟人化、拟物化、换位思考的角度入手写作。如“我”的影子给“我”写信;古人给今人写信;狗眼看人生;人与动植物互换位置,等等。运用这种写法能使文章灵活多变,写作素材充满新鲜感,从而化俗为新,让平淡的题材顿时生色。视角转换的范围很广,一般来说有人与人之间的换位,人与物之间的换位和物与物之间的换位。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随着视角的变换我们欣赏到的景物会有所不同。同样,作文的视角变一变也能够使文章别开生面、独具风采。一般作文都习惯从人的视角看人、事、物、自然等,但是习惯的视角容易带来审美疲劳,很难写出新鲜的东西,很难出彩!其实,何妨变换一下视角,倒过来试一试,从物的视角来写各种作文,用物的眼光来审视生活,表现生活,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以化枯燥为形象,化腐朽为神奇,给阅卷老师一个惊喜!视野决定创新, 视野决定高度, 角度决定创意。写作贵在创新,角度的独特是一条很妙的创新方法。 写作中有三种独特的视角:物的视角、人的视角、物我一体的视角 一)物的视角所谓物的视角,就是以物的眼光观察人类,思考人类

灯——梦我是一盏小油灯。一只破碗,一点菜油渣,一小截棉芯,一点红光,那就是我。每到深夜,我就会给主人带来淡淡的光明. 当月亮被大山挡住了,当星星被黑夜藏起来了,我被凤——一位十五六岁的姑娘点燃。我昏黄的光碰撞到石砌的墙壁上,折射出冷冷的光.墙角还有一张比光更冷的父亲的睑。 “凤儿,——我和你大伯说好了,明天你就到他的加工厂里去帮忙。”父亲的旱烟在黑暗的墙角里一明一灭。 凤停下来手中的笔,扭过头来,一脸的疑惑。“你大了,也得为弟妹们考虑考虑。” 我分明看见三双明亮的眼睛盯着凤。凤低下了头。 “再说,家里也没钱供你念完初中了!” 这凤知道,去年遭了旱,今年又闹了水,地里没收成,生活都难保,哪有钱念书。 她的头更低了。 “女孩子家,嫁个好人家比什么都强。”凤想起了同村的丽。丽比她大四岁,从镇上回娘家时,光鲜得很。跟她说这话时,丽一脸的满足。 但我看见凤低下的头突然抬起,望着窗外,窗外连绵的群山延伸向无边的暗夜。静夜里传来夜莺的啼叫,——那是大山沉重的呼吸,贫穷、落后、愚昧压得大山喘不过气来。凤觉得。 凤一句话都没说。我昏黄的光抚慰着凤的脸,那是被头发遮住了一半的脸,脸色暗得就像她家的生活,散乱的头发里藏着一双眼睛一比我明亮、比我炽热的眼睛。 父亲的鼾声响起。 凤双手托着腮,望着窗外连绵的群山,目光很坚定。桌上,是一篇课文—《我的老师》。那书,隐隐地还有一种猪草的味道。 桌上,一本书,一截铅笔,一盏欲睡的小油灯——我,还有一张纸,纸上躺着一首诗——《梦》。 夜深了。 我灭了。 梦亮着。 评价:在满分作文《灯——梦》中,那如豆的灯光,清冷的石墙,远处的群山,作者轻轻一点染,就为文章营造出独特的氛围;父亲黑暗中的旱烟、寂静中的鼾声,凤散乱的头发、明亮的眼睛、坚定的目光,如此等等都是借助灯之“口” 之“眼”叙述故事,将同情和赞许之情融于描写之中,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反映主题。 传递执着 我是一株葵花,一株金色的葵花。 有一天,你走进了这方田园,背着一张画板,一直在田园里察视。

科技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科技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科技论文它是科学技术人员在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里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综合和阐述,从而揭示现象(或问题)的本质与规律的科技论文。按照写作目的不同,科技论文可分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两类,学术论文是为了在学术会议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位论文是为了申请相应学位,以表达作者的研究成果,体现作者的科研能力。撰写一篇好的科技论文,在写科技论文之前我们应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科技论文写作包括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和论文的撰写。读者在研读一篇文献时首先关注的是文献的摘要,因此摘要在论文写作中占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多学者在任何撰写论文摘要方面作了很多工作【1,2】。一篇论文的引言起着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的作用,如何撰写引言也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3】。 科技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调研,选题,查资料,制定研究方案,论证,开始实施。 首先对拟开展研究的领域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有无价值,等等。 然后在调研的基础上正确选题,选题时我们要考虑如下原则:要注重创新性,社会效益,前沿性,可操作性,要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或者感兴趣的题目,要避免与他人重复,同时要考虑自己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确定选题后,要进一步查阅资料,分析实验或者理论方法,学习相关知识,借鉴别人的思想和方法,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并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详细研究计划。查找资料时已知作者、杂志名称、卷(年份)、页码,可以从杂志中查找想查阅的文章。也可从杂志作者索引或者主题中查找,通常学术杂志在每一期都按主题和作者列出目录;在年终一期按主题或者作者列出总的目录,可以从中查找相关文献。 科技论文是我们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书面表达形式。其结构包括:1论文标题,2作者及其单位,3内容摘要,4关键词或分类代码,5正文(a引言,b实验描述或者理论描述,c结果与讨论,d结论),6 参考文献. 标题应该尽可能具体一些,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而定,覆盖主要内

旅游研究中的三种社会心理学视角之比较

2012年4月 第26卷第2期 旅游科学Tourism Science Apr.,2012Vol.26,No.2 中图分类号F 590-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75(2012)-02-0001-09旅游研究中的三种社会心理学视角之比较 彭建1王剑2 (1.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1;2.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101101) 摘要:旅游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需要从其他学科引入相关的理论和方 法来推动自身的成熟与发展。旅游感知、态度和行为是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过去数十年间,社会心理学的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相对剥夺理论是一种二战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失衡和疏导机制研究方面有较强的解释能力。本文通过对旅游研究中的既有社会心理学视角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对剥夺的内涵和旅游发展中的相对剥夺现象,进而比较了相对剥夺理论与既有社会心理学理论视角的独特性和互补性。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学视角,相对剥夺理论在旅游地相对剥夺感的表现形式、成因、疏导机制和定量测量等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潜力。 关键词:相对剥夺理论;旅游研究;社会心理学;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表征理论收稿日期:2011-09-28;修订日期:2011-12-28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资助项目《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空间差异和可视化数据库研究》(1112KYQN08) 作者简介:彭建(1975-),男,博士,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可持续发 展。王剑(1975-),女,博士,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旅游研究,很多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积极投入到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旅游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展开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 学是较早介入旅游研究的先锋学科(Jafari ,1981),至20世纪80年代末,将旅游问 题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学科增至15个(Jafari ,1988)。90年代以来,旅游研究的多 学科属性进一步加强,参与旅游研究的学科累计多达26个(Cheng , et al.,2009)。在众多的研究领域中,关于旅游态度、行为和满意度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纳入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作为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社会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能为旅游活动过程中相关主体的感知、态度和行为等问题的研究提供独特的理论分析视角。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被成功应用于解释和分析旅游发展中的社会心理现象,DOI:10.16323/https://www.doczj.com/doc/4e2484016.html,ki.lykx.2012.02.007

人才工作者强化三种意识 提升三种能力

人才工作,更好的为人才服务。三是做好与人才本人的协调沟通。工作中与部门和单位联系的同时,还负责直接联系秀专家以及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等,日常为这些高层次专家人才开展服务,更需要满怀热情地做好协调沟通,听取专家人才们对我们的意见建议,改进工作质量,为各类人才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以实际行动维护“人才之家”的良好形象。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条战线。一些重要人才政策的落实,一些重点人才工作和重大人才工程的推进,常常需要多个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相互配合才能高质量地完成。这就要求人才工作者努力提高沟通协调能力,注重整合力量,发挥部门协同优势,形成人才工作合力。要积极推进人才工作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创新,在协调方式、协调手段上大胆探索,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三、强化自律意识、提升落实工作能力 一是爱岗敬业,做到公道正派。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埋头苦干,乐于奉献,紧紧围绕为人才做好服务履职尽责;严格执行人才工作政策和规定,在人才的培养、管理、选拔、使用和引进等各个环节,自觉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全面真实地反映情况。二是讲求效率,做到雷厉风行。为各类人才做好服务,要树立时效观念,急人才之所急,做事情向前赶,不能往后拖,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第一时间为人才做好服务,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三是严谨细致,做到一丝不苟。“组织工作无小事”,为人才服务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政策意识,坚持做到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为人才工作负责。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没有工作的落实,再好的政策,再英明的决策也会失去意义。人才工作者要把落实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环节,理顺抓落实的思路,掌握抓落实的科学规律,到工作不落实的地方去打开局面,到工作出现新面貌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抓好落实的本领。要建立健全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把落实过程的各个环节量化、具体化,使每项工作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标准明确,检查考核手段明确,形成层层抓落实有序的工作局面。要通过督促检查,掌握了解工作进展落实情况,肯定成绩,找出薄弱环节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对原有的工作部署进行及时补充和修正。

论文写作课程心得4篇

论文写作课程心得4篇 一: 在本学期的《论文写作》课程中,我学习到了关于论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张聿老师在授课时非常细致、全面,将各种已经出现或可能产生的学术规范问题一一作了梳理,并介绍了一些历届的优秀毕业论文,为我们展示这些优秀文章中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以至于我在听课时,不断地发现与再发现着自己以往论文中的一些问题。 在课堂上,我一步步了解了论文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选题,如何确定题目,论文的框架的主要内容,写作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通过这个课程,我从对于硕士论文的未知状态逐渐变得心中有数。老师在几次课上反复提到了论文的主题这一方面,可想而知,这是论文的第一要旨,极其重要。首先,是否有能力写,要根据主客观条件判断,课题过大,问题难以研究深入,可能导致虎头蛇尾,草草收摊;其次,论文要有价值,也就是需要有创新性、前沿性、理论性、趣味性等等;再次,所选的主题要有东西可写,方便展开,内容可充实;另外,是否可按期完成,送审是否顺利,是否有利于答辩,这些都是要综合考虑与权衡的。通过这些学习,对于我的开题报告有很大的帮助。 回想整个课程的学习,除了学到了有关论文写作的规则与技巧以外,我还有其他方面的收获。那是在第一堂课的引言部分,老师讲到平时要重视练习、提高艺术修养,不仅要勤写、多写,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还要扩展知识面,大量关注相关领域。这些的确非常的重要,一方面,自从上了大学,没有了语文考试中的作文,没有老师布置的周记作业,我的写作水准逐年降低,文字功能退化严重,平时有些心得感悟最多三言两语记下来,只能称作意识流,且极少会书写百字以上的篇幅,这就造成自己逻辑思维能力下降,文章架构组织能力弱化。另一方面,缺乏一定的知识面和阅读量,例如老师在课堂上列举的诸多著作,有很大一部分都只是有所耳闻,却从未完整阅读过,甚至还有一些前所未闻。我深知作为一个硕士研究生,自己还差的太多,只觉惭愧之至。除文学艺术以外,老师还讲到了中国戏曲,当老师将昆曲600年的故事娓娓道来,我真是感动极了,更加懊恼自己的无知。我一向自诩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浓厚兴趣,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民族性的色彩,然而却对中国文化中这么举足轻重的一笔多年来置若罔闻,实不应该。好在,这堂课真正激发了我对阅读的兴趣,很激动,决心要把这些空白慢慢补回来,尤其是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之精髓。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借英国领事富善先生说过一句话。他说,“老派的中国人英语不好,但是中文还靠得住。可是现在的中国人是英语不好,中文也靠不住。”这句话放到现如今仿佛更加贴切了。当我意识到这一点,那种紧迫感与压力也随之而来。一下课,我便直接冲进图书馆,借了《牡丹亭》,一面品读文字,一面找到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视频,二者结合起来欣赏,不得不说,这极大地震撼了我。张聿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东西,让我有所反思,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通过《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可谓受益良多,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写一篇优秀的论文绝非易事,要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做好研究工作。以上就是我的《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心得。

公共行政的三种视角

黄胜,Spring 2010,Date due(04/14/2010) Public Administrative Theory and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在该文章中罗森布诺姆主要描绘了从管理、政治、法律三个途径来解释什么是“公共行政”。然后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共行政未来发展的一些建议。 1)三种途径在公共行政各方面的主要观点见下表: 表1 公共行政的不同视角的主要观点: 注:根据《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径》归纳出的完整比较见附录:表3 公 共行政的不同视角的主要观点(全): 2)分权:作者根据三种不同的视角提出要创立一个系统来制约和平衡三条种途径。并且总结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最后强调:“应当注意公共行政操作者,他们的行动是限定在制约和平衡之间的思考以及受到政治与行政的时刻的压力”1 “公共行政受到理论核心缺乏或脆弱的困扰”2 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直受到众多的怀疑。自它建立之初,它的根基“政治与行政二分”一直是众多专家质疑的对象,从古利克对政治行政二分法提出意见,西蒙、沃尔多都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但是公共行政如果承认政治与行政不是二分,变丧失了自身学科存在的必要性。于是自己将自己限定在“囚牢”中。 即使在它建立后的内伤也极其严重。管理主义和宪政主义到现在还争吵不休。西沃之争一直是未能解决的难题。即使公共行政承认两者都很重要,并且认为,一旦争吵结束了,公共行政的发展也结束了。但是,公共行政的理论核心却不能得到确定。公共行政也一直处于“钟摆效应”当中,在两个极端徘徊。连自身是 1David H. Rosenbloom.1983.Public Administrative Theory and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2David H. Rosenbloom.1983.Public Administrative Theory and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对于意识写作提纲实用版

对于意识写作提纲实用版 4.强化三个意识让主体责任落地生根强化责任意识,把好“方向盘”强化落实意识,种好“责任田”强化表率意识,当好“台柱子” 5.牢固树立“三个意识”,不断开创依法履职新局面一是牢固树立政治意识二是牢固树立学习意识三是牢固树立团结意识 6.要强化“三个意识”,切实将安全工作做实做细强化“安全工作大于天”的意识,真正做到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强化“祸患常积于忽微”的意识,真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强化“安全是最大效益”的意识,真正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7.强化“三个意识”在不忘〇〇中扛稳〇〇一是强化“看齐意识”,突出抓好“以学促知”二是强化“责任意识”,着力开展“以知促行”三是强化“奉献意识”,努力实现“以行促效” 8.剖析三个“认识”树立三个“意识”第一:剖析身份认识,树立政治意识第二:剖析业务认识,树立学习意识第三:剖析行为认识,树立示范意识 9.年轻干部要牢固三个意识一要牢固责任意识二要牢固创新意识三要牢固危机意识10.增强“三个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增强看齐意识,牢记〇〇增强担当意识,忠实履职 增强严管意识,夯实基础11.干部要树牢“三个意识”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动摇要紧紧围绕以“民”为本的中心意识不放松要坚持以“实干兴邦”的“职业”意识不懈怠。 12.增强“三种意识”确保“三个一致”增强政治意识,确保与XXXX方向一致增强大局意识,确保与XXXX目标一致增强责任意识,确保与xxx工作一致13.强化“三个意识”不断激发释放事业单位活力一是强化责任意识,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二是强化担当意识,积极探索公益事业机制创新三是强化效率意识,认真开展“僵尸”事业清理工作14.强化“四个意识”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强化群众意识,处理好大局与小局的关系二是强化服务意识,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三是强化责任意识,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四是强化廉政意识,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15.提升“三个意识”做好审理工作提高政治意识,深刻理解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提升质量意识,全力理清程序与实体的关系增强发展意识,认真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一: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记得刚上完这门课的时候老师就布置了作业,要求我们就论文板块的某个方面去写心得,当时我就问我旁边的同学,你学到了什么?很多人迷茫了,上完了这门课不知道讲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我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点不一样的,虽然说论文课忘了很多,但是还是有一些收获的,起码自己以后在写毕业论文时候,知道要在内容与格式这两大方面抓好,这非常重要。写一篇好的毕业论文的确不容易,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 刚开始的第一节课是张老师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谈及论文写作,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多次强调论文的格式。的确,先不说我们的内容是否新鲜,观点是否创新,建言献策是否有建树,但论文格式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是每个同学都可以做好的。这些基本的格式我们要做好弄好,基本的东西没做好,留给指导老师给你做,这合适吗?虽然说今天面对的是一篇本科论文,但是可能明天也许你就会因为这种不认真的态度而错失很多很好的工作机会。细节决定成败,虽然这是一句话很俗套而且老生常谈,但是十分有理。 其次是老师强调的选题,论文写作的成败,关键还在于选题。课上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给大家讲了选题的问题。老师说我们在选题的时候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尽量选择自己有较强的兴趣、而且平时有所思考、有所积累的比较熟悉的课题,可以保证选题后写作的可行性。而且范围要尽量小一点,要不就会显得没有什么内容,给人很空的感觉。选题要求学生注重平时积累,博览群书,并要长期的思考。另外注重对自己的跨学科知识的培养,以使自己能从更多的角度看问题,视野更开阔。老师还给我们举了好多的例子来说明,我倒是有一些自己的切身体会。选题就是要发现值得做课题研究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有问题意识。确定论文的题目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这项工作必须要放在平时。 记得在某一节课上老师给我们点评了一些师兄师姐的毕业论文,印象中听到老师批评的声音较多,赞许的话有,但是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老师是一个会说真话有要求的人,老师的评价是中肯的。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些师兄师姐的论文,在某些论文里,很多同学都可以看出挺多问题的。论文太难令人信服,文章太苍白了。论文最后是文献,文献资料来源太少,缺少精确。有的甚至来源我们教材,这是不太可取的。【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在此,老师强调论文的参考文献很重要,想写好一篇论文,必须要广泛地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 还有就是关于论文写作的态度问题,当下社会抄袭之风似乎盛行得很。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所谓的“学术抄袭”好像四处都可以寻找到适合它滋生的环境。而我们呢,对这类现象自然是会嗤之以鼻,然而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其实,我们在这课之前也写过论文,自己可以扣心自问,有多少的内容是借鉴了别人的。所以在上课时,老师也反复的强调,当我们自己进行论文写作时,要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可以“犯规”,要靠自己的真本事。 总之,在这门课里可以学到挺多东西的,尤其在上课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学识渊博,

写作中的三种独特视角汇总

写作中的三种独特视角 技法综述 视角换位,是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从对方的角度切入来写。一般来说,可以从拟人化、拟物化、换位思考的角度入手写作。如“我”的影子给“我”写信;古人给今人写信;狗眼看人生;人与动植物互换位置,等等。运用这种写法能使文章灵活多变,写作素材充满新鲜感,从而化俗为新,让平淡的题材顿时生色。视角转换的范围很广,一般来说有人与人之间的换位,人与物之间的换位和物与物之间的换位。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随着视角的变换我们欣赏到的景物会有所不同。同样,作文的视角变一变也能够使文章别开生面、独具风采。一般作文都习惯从人的视角看人、事、物、自然等,但是习惯的视角容易带来审美疲劳,很难写出新鲜的东西,很难出彩!其实,何妨变换一下视角,倒过来试一试,从物的视角来写各种作文,用物的眼光来审视生活,表现生活,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以化枯燥为形象,化腐朽为神奇,给阅卷老师一个惊喜! 视野决定创新, 视野决定高度, 角度决定创意。 写作贵在创新,角度的独特是一条很妙的创新方法。 写作中有三种独特的视角:物的视角、人的视角、物我一体的视角。 (一)物的视角 所谓物的视角,就是以物的眼光观察人类,思考人类。

灯——梦 我是一盏小油灯。 一只破碗,一点菜油渣,一小截棉芯,一点红光,那就是我。每到深夜,我就会给主人带来淡淡的光明. 当月亮被大山挡住了,当星星被黑夜藏起来了,我被凤——一位十五六岁的姑娘点燃。我昏黄的光碰撞到石砌的墙壁上,折射出冷冷的光.墙角还有一张比光更冷的父亲的睑。 “凤儿,——我和你大伯说好了,明天你就到他的加工厂里去帮忙。”父亲的旱烟在黑暗的墙角里一明一灭。 凤停下来手中的笔,扭过头来,一脸的疑惑。 “你大了,也得为弟妹们考虑考虑。” 我分明看见三双明亮的眼睛盯着凤。凤低下了头。 “再说,家里也没钱供你念完初中了!” 这凤知道,去年遭了旱,今年又闹了水,地里没收成,生活都难保,哪有钱念书。 她的头更低了。 “女孩子家,嫁个好人家比什么都强。”凤想起了同村的丽。丽比她大四岁,从镇上回娘家时,光鲜得很。跟她说这话时,丽一脸的满足。 但我看见凤低下的头突然抬起,望着窗外,窗外连绵的群山延伸向无边的暗夜。静夜里传来夜莺的啼叫,——那是大山沉重的呼吸,贫穷、落后、愚昧压得大山喘不过气来。凤觉得。 凤一句话都没说。 我昏黄的光抚慰着凤的脸,那是被头发遮住了一半的脸,脸色暗得就像她家的生活,散乱的头发里藏着一双眼睛一比我明亮、比我炽热的眼睛。 …… 父亲的鼾声响起。 凤双手托着腮,望着窗外连绵的群山,目光很坚定。桌上,是一篇课文——《我的老师》。那书,隐隐地还有一种猪草的味道。 桌上,一本书,一截铅笔,一盏欲睡的小油灯——我,还有一张纸,纸上躺着一首诗——《梦》。 夜深了。 我灭了。 梦亮着。 评价:在满分作文《灯——梦》中,那如豆的灯光,清冷的石墙,远处的群山,作者轻轻一点染,就为文章营造出独特的氛围;父亲黑暗中的旱烟、寂静中的鼾声,凤散乱的头发、明亮的眼睛、坚定的目光,如此等等都是借助灯之“口”之“眼”叙述故事,将同情和赞许之情融于描写之中,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反映主题。

强化三种写作意识

强化三种写作意识 【摘要】阅读无疑是写作的基础。因而通过解读教材中的经典文章,可以为指导学生作文提供帮助。本文以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部分篇目为例,针对学生作文的现状强化三个方面的写作意识:写真情实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体验;用心去观察你生活的世界。 【关键词】散文写作感悟 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大多选文是文质兼美的。我们可以通过现代散文的选读教学,指导学生掌握散文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与理解文学类文本作品的能力;培养阅读散文的兴趣,从中外优秀现代散文中认识社会、理解历史、思考人生、感悟自然、陶冶情感、砥砺思想。但基于学生的作文现状(无真情、无思路、无材料),《现代散文选读》为指导学生作文提供了不少经典的文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教材中的文章为例,重点强化学生三种意识: 一、真情实感是文章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创造美感的重要原动力 只有直抒胸臆,倾注真情,敢于流露真我之情的文章,才是真正感染人的作品。如果没有情感的波澜,满篇都是一些或华丽或枯燥的说教,这样的文章是不会震撼读者的心灵的。 作家庞培在新疆生活了半年,回来后就开始创作散文集《帕米尔花》,他说,“回来之后,感觉这部作品非写不可。”这应是一种真情的触动引发激情的燃烧,不宣泄似乎就不够痛快,所以在《森林与河流》中,作者深情地描写了古老的额尔齐斯河以及河边的原始森林大自然的纯净之美,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地的热爱与赞美。 二、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体验 作家刘绍棠在谈自己的创作体会时,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在自己熟悉的土壤中种自己的庄稼。刘志成是贫瘠、荒凉的陕北边地走出来的一个吃够了苦、受够了罪的民工和“盲流”。这样的人生历练让作者的文章总是离不开大西北的辽阔苍穹和苍茫大地,一如陕北朴素的土窑洞,他始终以一种感伤忧虑的沧桑情愫来体察着人生。他的作品也是对自然、人类、社会表现出发自肺腑的忧患与终极关怀。在他的《怀念红狐》里,大西北苍凉的沙丘一如那只护犊情深的红狐用已经嘶哑的嗓子发出的“揪心的哀鸣”,让多少冷漠的心为高贵的母爱而感动。 胡适《我的母亲》,虽然叙述平实,却饱含深情,其中有这样的叙述:“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

学术论文写作的五点心得体会

学术论文写作的五点心得体会 学术论文写作的五点心得体会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WTT为大家收集的学术论文写作的五点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做学问前先做人 具体怎么做人,做一个受欢迎的人,本人还在不断摸索,但最近经历的一些事,让我深刻体会到,做任何事前都要谨言慎行、谦虚谨慎、尊重他人以及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和学术论文写作一样: 写论文时,引用别人观点时,不能断章取义,要客观地反映前人的研究成果。 写论文时,不能过分夸大自己的研究意义;要借鉴前人学者的观点时,必须引用别人的观点,不然就是抄袭,就是学术不端。

写论文时,无论是用英语,还是汉语。心中都要有读者意识,做到作者责任型(writer-responsible),而不是读者责任型(reader-responsible)。 论文的引言、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都是一脉相承的、互相依存的,而不是单独孤立的。因此,在论文写作中,应该注重逻辑衔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减少读者的阅读负担。 2大量阅读文献 读文献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1)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解当前研究现状,写论文前常常没思路,或者卡壳的主要原因是文献读得太少。杨绛先生曾经说过,你的问题是想太多,而书读得太少,其实学术研究也是一样的道理。上周末四川外国语大学的王寅教授来我校参加第二届全国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王老师就在会上指出,现在很多学者书读得太少,理论没有吃透,就瞎说话,写文章,误人子弟。 (2)找出前人的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可以是研究方法的问题,如语料选取不够科学,不具可比性;也可以是研究视角的问题。 在写论文前,尽可能地将所有要阅读的国内外文献搜集到(主要包括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的综述文章、利用理论框架分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考研习题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体系的三个层次()()和()。 2、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体系基础理论包括()()()和()。 3、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和()。 4、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视角:()()和()及这几方面综合的独特视角。 5、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包括()()和()三个阶段。 6、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可以分为()()和()。 7、直到19世纪初()兴起,把语言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语言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8、语言学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出现了四个主要思潮代表了语言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和() 9、()学派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通过语音和词形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发现了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了语言的谱系分类。 10、最初是英国学()与1786年提出,印度的梵语与欧洲的拉丁语、希腊语和日耳曼语等有共同的来源。揭开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序幕。 11、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基人为丹麦语言学家()、德国语言学家()和()。 12、19世纪中期德国学者()提出了语言的“谱系树”理论,并画出了印欧系谱系树形图。到19世纪下半叶出现“新语法学派”,主张研究个人语言的特点。 13、德国学者()就语言的本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民族精神以及语言类型学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被成为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 14、()被公认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15、20世纪前半叶,欧洲出现了结构主义思潮,30年代出现三学派()()和(),其中强调共时描写语言事实的()影响最大,创始人为美国人类学家()、人类语言学()和()。 16、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乔()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转换生成语法学派诞生。他提出区分“语言能力”——人们内化了的语()和“()”——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即人们实际说出来的话。 17、功能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法国的()等,中心在欧洲。 18、乔姆斯基在60年代提出“语言能力()”的概念,并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 19、()是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规则体系。 20、()主要是与语言形式结构有关,实际上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语法能力,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环境的、人的内部心理机制。 21、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Hymes)在60年代首次提出“交际能力”的概念:即运用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在本学期的论文写作学习过程中,老师在授课时非常细致、全面,将各种已经出现或可能产生的学术规范问题一一作了梳理,为我们即将面对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基础。通过论文写作学习,自己开始对论文写作有些心得、想法。在课堂上,我一步步了解到论文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选题,如何确定题目,论文的框架的主要内容,写作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通过这个课程,我从对于毕业论文的未知状态逐渐变得心中有数。论文选题,这是论文的第一要旨,极其重要。首先,是否有能力写,要根据主客观条件判断。课题过大,问题难以研究深入,可能导致虎头蛇尾,草草收摊;其次,论文要有价值,也就是需要有创新性、前沿性、理论性、趣味性等等;再次,所选的主题要有东西可写,方便展开,内容可充实;一篇优秀的论文首先要有一个新颖、专业、科学的选题,能够让各种角色的读者,都能眼前一亮,并带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去深入了解你的文章。另外,是否可按期完成,送审是否顺利,是否有利于答辩,这些都是要综合考虑与权衡的。通过这些学习,对于我的开题报告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文献积累,我认为,这也是写好优秀论文的重要阶段。在阅读既有材料的过程中总会发现新的有用的材料,而这些没有在第一次寻找的过程中发现。如果说开始的时候就寻找大量的材料,最终有很多没有用,或者说是低质量的文献,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所以,开始寻找文献的时候找几篇高质量的,在阅读过程中继续挖掘与发现新的有价值的好文章,如果开始不加以鉴别会发现将有限的时间花在了一些低质量的文本上面,得不偿失。通过论文写作学习,可谓受益良多,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写一篇优秀的论文绝非易事,要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做好研究工作。

人才工作者强化三种意识 提升三种能力

人才工作者要建立三种意识,提升三项能力 人才工作者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力量和可靠保障。优先培育和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工作者队伍,对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提升人才发展领导和服务水平,有效贯彻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推进实施人才战略,开创人才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人才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和执行能力,应强化三种意识,提升三项能力: 一、强化学习的意识、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人才工作是组织部门的一项新的工作,工作层次多,覆盖面广,工作对象范围大。要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在加强学习,增强自身素质上下功夫。一是形成丰富的知识结构。在纵向上,要掌握和精通我们党关于人才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法规;在横向上,要熟悉和了解各类人才所在领域的相关行业知识。人才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在大局下行动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准确判断形势、把握改革方向、明确工作重点的能力,使人才工作始终围着中心转,扭住中心干,不偏离方向。二是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对组工干部尤其是人才工作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人才工作中许多重要政策的制定实施、重大人才工作项目的组织开展和重点人才的选拔管理,都需要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所以必须尽快熟悉和掌握各类公文写作,能够通过流畅的文字语言,及时、准确、精炼地报告工作情况。三是提升思考研究能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才工作广泛的涉猎面和多样的工作方式,要求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工作中要做有心人,

每件事情都用心去做,在问题中研究,从资料中思考,善于发现和总结解决问题的各种方式方法,将思考研究精神贯穿和渗透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 创新能力是人才工作的重要能力。人才工作者要根据时代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给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在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上下功夫,使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政策更加科学合理,机制更加充满活力,工作运转更加协调高效,为人才提供发挥专长和潜能的舞台。要善于捕捉一些有价值的观点、思路和思想,善于对实践中的经验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和提炼,把能够实践的新思路、新想法应用于生动的人才工作实践,使人才工作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 二、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沟通协调能力 组织部门作为“人才之家”扮演着牵头抓总的角色,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把协调沟通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一是做好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组织部承担着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日常有大量工作需要与各成员单位协调沟通,必须按照党委意图做好工作,注意把握协调沟通的时机方法,提高协调工作质量,避免因自己的工作疏漏引起不必要的意见分歧,并积极主动地配合其他职能部门开展工作,形成人才工作合力。二是做好与人才所在单位的协调沟通。各类人才分布在各行各业,需要联系企业、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以及工厂一线和农村社区等各个层面,工作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与人才所在单位做好协调沟通,全面掌握不同单位和各类人才的实际情况,听取单位意见建议,协调单位做好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篇一 论文写作是一个一边思考和一边探索的过程,难免也走了一些弯路,我蓦然回首,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还记忆犹新,深有体会,下面谈谈对论文撰写的几点体会: 一、选题要准确。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论文写作也是一样,选题要结合自身情况,量体裁衣,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一个符合自己实际的题目。如我所处的浙江地区,是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在身边发生了不少融资难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影响还没消去的今天,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所以我选择了将“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难”作为题目。题目一旦论证确定,就要树立目标和信心,坚定的写下去,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我们不断地去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切忌犹豫不定,一定要相信自己,选定的题目是有科学依据的,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写下去,这一点,信心最重要,这是我们论文写作的动力和支撑。 二、研究思路要清晰。题目选定了,我们就围绕论文进行深入的论述,思路最重要,思路决定出路。论文写作,总有一个思路,是按时间顺序,历史发展顺序,战斗行动顺序,还是逻辑顺序。例如在本文中从分析事物的一般顺序出发,先描述了现状;分析了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再到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做什么。由表及里的确定论文的思路。 三、论据要充分。论文论文,重在论证。论文的重点在于解决“为什么”,可以不完整,但一定要亮出自己的观点,把道理讲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的观点,论据一定要充分,在论文中我们深刻探究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先后从中小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中进行探讨,这样论据充分了,我们的论文才显得丰满,论点才能站得住脚。 四、文中脚注和参考文献要全面。在论文写作中,不可能不引用别人的观点,不过论文写作中要标注出来,这是研究的需要,不能算抄。 论文撰写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的去完成,在论文的字里行间凝结着导师和作者的心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预祝在一起并肩战斗的兄弟姐妹顺利通过!

写作中的三种独特视角

写作中的三种独特视角 重庆市丰都县平都中学校胡川 视野决定创新, 视野决定高度, 角度决定创意。 写作贵在创新,角度的独特是一条很妙的创新方法。 写作中有三种独特的视角:物的视角、人的视角、物我一体的视角。 (一)物的视角 所谓物的视角,就是以物的眼光观察人类,思考人类。以节选严歌苓的小说《爱犬颗勒》和一篇满分作文为例来说明。 爱犬颗勒(短篇小说) 作者:严歌苓 颗勒脸上头次出现人的表情,是在它看它兄姊死的时候。那时颗勒刚断奶,学会了抖毛,四只脚行走也秩序起来。 它被拴着,还没轮着它死。它使劲仰头看我们。它那样仰头说明我们非常高大。我们这些穿草绿军服的男女,它不知道我们叫兵。它就是把头仰成那样也看不清我们这些兵的体积和尺度。它只看到我们的手掐住它兄姊的头,一拧。然后它看见它狗家族的所有成员都在树上吊得细长,还看我们从那些狗的形骸中取出粉红色的小肉体,同时听见这些兵发出人类的狂吠:“小周个龟儿,剥狗皮比脱袜子还快当!” “烧火烧火,哪个去烧火?”“哪个去杵蒜?萧穗子,去杵些蒜!” 颗勒这一月狗龄的狗娃不懂我们的吠叫,只一个劲仰头看我们。它看我们庞大如山,渐渐遮没了它头顶一小片天。在这时,它的脸复杂起来,像人了。 满分作文展示

灯——梦 湖北宜昌一考生 我是一盏小油灯。 一只破碗,一点菜油渣,一小截棉芯,一点红光,那就是我。每到深夜,我就 会给主人带来淡淡的光明。 当月亮被大山挡住了,当星星被黑夜藏起来了,我被凤——一位十五六岁的姑娘点燃。我昏黄的光碰撞到石砌的墙壁上,折射出冷冷的光.墙角还有一张比光更冷的父亲的睑。 “凤儿,——我和你大伯说好了,明天你就到他的加工厂里去帮忙。”父亲的旱烟在黑暗的墙角里一明一灭。 凤停下来手中的笔,扭过头来,一脸的疑惑。 “你大了,也得为弟妹们考虑考虑。” 我分明看见三双明亮的眼睛盯着凤。凤低下了头。 “再说,家里也没钱供你念完初中了!” 这凤知道,去年遭了旱,今年又闹了水,地里没收成,生活都难保,哪有钱念书。 她的头更低了。 “女孩子家,嫁个好人家比什么都强。”凤想起了同村的丽。丽比她大四岁,从镇上回娘家时,光鲜得很。跟她说这话时,丽一脸的满足。 但我看见凤低下的头突然抬起,望着窗外,窗外连绵的群山延伸向无边的暗夜。静夜里传来夜莺的啼叫,——那是大山沉重的呼吸,贫穷、落后、愚昧压得大山喘不过气来。凤觉得。 凤一句话都没说。 我昏黄的光抚慰着凤的脸,那是被头发遮住了一半的脸,脸色暗得就像她家的生活,散乱的头发里藏着一双眼睛一比我明亮、比我炽热的眼睛。 …… 父亲的鼾声响起。

公文及报告写作四种“自觉意识”

公文及报告写作四种“自觉意识” 一、要有明晰的效果意识 公文是一种应用性文章,是让人看、让人听,要对实际工作起指导、推动作用的。在起草公文时,写作目的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公文的行文方向、结构设置、内容组织和语言表述。起草公文,必须有明晰的效果意识,就是说你按领导指示起草一篇公文,对这篇公文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整体效果,主标题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分标题给人留下什么印象,每段内容给人留下什么印象,都要有明晰的效果预期。我的体会是,有明晰的效果预期未必能写成好公文,因为写好公文还需要其他重要条件,但没有明晰的效果预期,必定写不出什么好公文。 去决定是否需要设置主标题,设置什么样的主标题;去决定是否需要开场白,需要什么样的开场白;去决定是否需要分标题,确定什么样的分标题;去决定每一段落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去决定叙述风格、用语习惯,从而让公文管用而不是无用,让受众爱听而不是反感。要根据“需要写什么”去写,而不能根据“会写什么”去写,尤其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想到哪写到哪。 二、要有深厚的思维修炼意识 写公文、抓工作,关键靠思维。我体会,作为公文起草者要着力提高以下几种思维能力:一要提高直线思维能力。对一个事物、一项工作,要往纵深处思考,就像徐志摩《再别康桥》中说的那样,要“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蔓溯”。当然,我们所撑的是思维的长蒿,要寻的不是情感缠绵的美梦,而是理论的新境界、工作的新层次,是超越常识、形成见识。 二要提高逆向思维能力。硬币的正面和反面给人的印象绝不相同,然而它们都是硬币的组成部分。这提醒我们,在起草公文、研究工作时,有时要从反面去想,要找到隐藏在成绩经验背后的另一种真相,把问题说出来;思考应对挑战的正确方案,把矛盾解决掉。这样就能形成关于这项工作的新表述。 三要提高侧向思维能力。即要从第三种角度看问题、看工作,形成对问题的新见解,找到推进工作的新途径。我在一篇思考体会中谈过,化解矛盾、实现和谐,关键在于找到第三条路径。因为,生活中的确有黑白分明的事,这时必须坚持白的,反对黑的;但有时,也有赤、橙、蓝、绿、紫等其它过渡色,这也是允许的,是多样生活的组成部分。我想,在必要和可能时,我们要走出单纯的二元对立的思维逻辑习惯,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这同样是公文起草中一条重要的思维路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