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参考答案(微观部分) - 副本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参考答案(微观部分) - 副本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生产者均衡扩展线规模报酬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与长期生产函数有何区别?

2.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K)的TP L曲线、AP L曲线和MP 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为何理性的厂商会选择将生产保持在第二阶段。

3.生产规模扩大导致收益的变动可分为哪些阶段?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4.当企业家考虑再雇用一名工人时,他更关心的是劳动的平均产量还是边际产量?为什么?

5.为什么随着劳动数量的增加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会递减?

6.简述实现生产要素最佳投入组合的条件。

7.如何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试用该规律简要说明我国企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8.比较消费者行为理论与生产者行为理论。

三、计算题

1.短期生产函数为Q=-L3+24L2+240L,试确定L的合理投入区间。

2.已知生产函数Q=LK-0.5L2-0.32K2,Q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若K=10。

(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函数;

(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和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时企业雇佣的劳动量;

(3)证明当AP L达到极大时,AP L=MP L=2。

3.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

35

88

L K,又P L=3元,P K=5元。求:

(1)产量Q=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便用的L与K的数量。

(2)产量Q=25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与K的数量。

(3)总成本为160元时厂商均衡的Q,L与K的值。

4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劳动为唯一可变要素,固定成本既定。短期生产函数为Q=-0.1L3+6L2+12L。

求:(1)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2)企业雇佣工人的合理范围是多少?

(3)若已知劳动的价格为W =480,产品Q 的价格为40,则当利润最大时,企业生产多少产品Q ?

5.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3/13/2K L Q ,劳动的价格w 为2,资本的价格r 为1,求:

(1)当成本C =6000,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 、K 、Q 的均衡值。

(2)当产量Q =10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的L 、K 、C 的均衡值。

6. 某行业的生产函数为Y =2133

K ,Y 为产出,L 为劳动投入,K 为资本投入。

(1)求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

(2)求资本对劳动的边际替代率MRTS KL

(3)求劳动和资本的要素收入分配率

(4)求替代弹性

7. 已知生产函数为Q =L 0.5K 0.5。试证明:

(1)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2)该生产过程受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 四、论述题

1. 论述规模收益变动规律及其成因。

2. 试阐明资源最佳配置的含义及其实现条件。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生产函数:是描述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品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的函数。

总产量:是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

平均产量:是指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之比。

边际产量:是在技术和其他投入的数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一个单位变动投入量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和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地投入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当这种可变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投入量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等产量线:是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生产等量产品的各种投入的最有效率的组合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在同一产量水平下一种投入要素与另一种投入要素相交换的比率。

等成本线:是指在既定的要素价格下,生产者花费一定的成本所能购买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

生产者均衡: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实现要素最适组合。

扩展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厂商的总成本发生变化,会使等成本线发生平移,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可以得到不同成本条件下不同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这些点的轨迹

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按比例变化所引起的产量变化。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与长期生产函数有何区别?

答: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长期生产函数是由无数短期生产函数组成的。但长期生产函数和短期生产函数又有很大的区别:短期内生产要素投入可以分为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长期时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都是可变的。

2.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K)的TP L曲线、AP L曲线和MP 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为何理性的厂商会选择将生产保持在第二阶段。

答::参见书上第133页图4-4以及其说明。

1234

图4-4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趋势

(1).过TP L曲线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的MP L的值。

(2)连接TP L曲线上热和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AP L的值。

(3)当MP L>AP L时,AP L曲线是上升的。

当MP L

当MP L=AP L时,AP L曲线达到极大值。

为了分析生产要素投入的效率,根据短期生产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将要素投入区间为划分为三个,因此相应地可将短期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如图4-4所示。下面对每个区间进行分析。

(1)Ⅰ区间。如图4-4所示,可变要素投入从O—L3的区间,即平均产量递增,总产量也递增,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的区间。在短期生产的这一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达最大值,且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这说明不变要素投入过多,可变要素投入相对过少,增加可变要素投入是有利的。在该区间,增加可变要素投入可以大幅增加总产量,也可以提高平均产量。

所以,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不会将生产停留在这个阶段,而是会不断追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并将生产扩大到第二阶段。

(2) Ⅲ区间。如图4-4所示,可变要素投入大于L4的区间,即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和平均产量递减的区间。在短期生产的这一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继续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降为负值,劳动的总产量也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可变要素投入量相对过多,减少可变要素投入对生产是有利的。这时即使可变要素是免费供给的,理性的生产者也会通过减少劳动投入量来增加总产量,以摆脱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和总产量下降的局面,并退回到第二阶段。

由此可见,任何理性的生产者既不会将生产停留在第一阶段,也不会将生产扩张到第三阶段,所以,生产只能在第二阶段进行。

(3)Ⅱ区间。如图4-4所示,可变要素投入从L3至L4的区间,即平均产量递减、总产量递增的区间。在短期生产的第二阶段的起点处,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和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相交,即劳动的平均产量达最高点。在短期生产的第二阶段的终点处,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与水平轴相交,即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零。

在Ⅰ区间,生产者将通过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来获得更多的好处;在Ⅲ区间,生产者将通过减少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来避免不利影响。所以,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在L3至L4的区间,这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至于在Ⅱ区间,生产者选择的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投入量在哪一点上,还要结合成本、收益和利润综合分析。

3.生产规模扩大导致收益的变动可分为哪些阶段?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三个阶段:

(1)生产规模扩大导致生产收益递增

规模报酬指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可以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在生产理论中,通常是以全部的生产要素都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来定义企业的生产规模的变化。相应的,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例如,当全部的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都增加100%时,产量的增加大于100%。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2)生产规模扩大导致生产收益不变

规模报酬不变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例如,当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都增加100%时,产量也增加100%

(3)生产规模扩大导致生产收益递减

规模报酬递减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例如,当全部的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都增加100%时,产量的增加小于100%。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得到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规模报酬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它表现为:生产规模扩大以后,企业能够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使得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能够更合理和专业化。

4.当企业家考虑再雇用一名工人时,他更关心的是劳动的平均产量还是边际产量?为什么?

答: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是每增加一单位的某生产要素带来的产量增量,这是考查单个员工劳动效率的,所能带来的产量的增量越大,则他的劳动效率越高,越能为企业谋求利润,这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的,而且只要边际产量大于零,产量增加,就能带来利润就可以雇佣。而平均产量总产量与该生产要素的比值,他考察的是总产量,不能体现个人的劳动效率。

5.为什么随着劳动数量的增加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会递减?

答: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表明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制的。简单地说,以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投入为例,在劳动投入量很少和资本投入量很多的情况下,减少一些资本投入量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增加劳动投入量来弥补,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即劳动对资本的替代是很容易的,但是,在劳动投入增加到相当多的数量和资本投入量减少到相当少的数量情况下,再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就将是很困难的了。在同一条等产量线上,随着劳动对资本的不断替代,劳动的边际产量会逐渐递减的,而资本的边际产量则会逐渐上升的。这表示:在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在劳动投入量不断增加和资本投入量不断减少的替代过程中,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递减的。

6.简述实现生产要素最佳投入组合的条件。

答: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发生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相切处,即要求等产量曲线的切线斜率与等成本线的斜率相等。

(1)成本既定时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把企业的等产量曲线和相应的等成本线画在同一个平面坐标系中,就可以确定企业在既定成本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点。当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相切时,其切点即为生产的均衡点。

(2)产量既定时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

如果,生产者在既定的产量条件下力求最小的成本,那么,应该如何选择最优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的组合呢?

同样的,把企业的等产量曲线和相应的等成本线画在同一个平面坐标系中,就可以确定企业在既定产量下实现成本最小的最优要素组合点,即生产者均衡点。

7.如何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试用该规律简要说明我国企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答:如果一种或多种要素保持不变,那么,增加可变要素的使用所引起的产出增加量最终会出现递减。因此,在短期中,成本最终会增加。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对这一规律的正确理解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随着可变要素的连续增加,边际产品变化要经历递增,递减,最后变为负数的全过程。递增是因为固定要素在可变要素很少时潜在效率未发挥出来。一旦固定要素潜在效率全部发挥出来了,边际产量就开始出现递减。这个规律的意义在于:当一种要素连续增加时,迟早会出现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而不是规定它一开始就递减。

其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适用于可变要素比例的生产函数。如果要素比例是固定的,这个规律也不成立。

最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前提条件是技术水平不变。若技术水平发生变化,这个规律就不存在。

理智的生产者会选择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且平均产量递减的生产阶段进行生产,即在生产规模不变时,可变要素的投入是有限度的,过多的投入将带来生产的非效率。

国有企业过多的员工使得企业的生产脱离了生产的经济区域,造成了企业生产效率的低下,通过减员,减少过多的可变要素的投入,使得要素的边界产量增加,要素组合更加合理,从而带来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搞活国有企业意义较大。

8.比较消费者行为理论与生产者行为理论。

答:从基础微观经济学的角度,二者在数学上是几乎等同的。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等同于在效用约束下的支出最小化,而后者又和厂商的成本极小化问题的数学结构是完全相同的。

仔细研究生产者行为理论的经济学分支是产业组织理论。在产业组织里面会详细讨论厂商的竞争状态(如垄断,寡头竞争,或垄断竞争等等),它们在不同状态下的最优策略,以及各种策略的福利影响等等,博奕论在产业组织里面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在研究厂商行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对消费者的行为作出假设并加以研究。而这些假设和研究一般都是构建在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设之上并放在博奕论的框架中的。所以在从方法上来讲,在产业组织里面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的研究也是十分近似的。

三、计算题

1.短期生产函数为Q=-L3+24L2+240L,试确定L的合理投入区间。

解:AP =Q /L =-L 2+24L +240

由AP 的最大值对应的L 值为合理投入区间的左端点。根据一阶条件:

d 224d AP L L

=-+=0,解得L =12 TP=Q =-L 3+24L 2+240L

有TP 的最大值对应的L 值为合理投入区间的右端点。根据一阶条件:

2d 3482400d TP L L L

=-++=,解得L =20(L =-4舍) 因此,L 的合理投入区间为(12,20)

2.已知生产函数Q =LK -0.5L 2-0.32K 2,Q 表示产量,K 表示资本,L 表示劳动。若K =10。

(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函数;

(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和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时企业雇佣的劳动量;

(3)证明当AP L 达到极大时,AP L =MP L =2。

解:(1)AP L =Q /L = (LK -0.5L 2-0.32K 2)/L = K -0.5L -0.32K 2/L =10-0.5L -32/L

MP L =d Q /d L =K -L =10-L

(2)总产量达到极大值时企业雇佣的劳动量:此时,MP L =10-L =0

由此解得L =10。

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时企业雇佣的劳动量:根据一阶条件:

2d 320.5d L AP L L

=-+=0,解得L =8。 (3) 当AP L 达到极大时,L =8

AP L =10-0.5*8-32/8=2

MP L = 10-8=2

所以AP L =MP L =2。

3.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 =3588

L K ,又P L =3元,P K =5元。求:

(1)产量Q =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 与K 的数量。

(2)产量Q =25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 与K 的数量。

(3)总成本为160元时厂商均衡的Q ,L 与K 的值。

解法1:(1)根据两个要素最优组合的必要条件:

用于购买两要素支出的每1元钱所获得的边际产量相等,即:

L K MP MP w r

=(MP L 和MP K 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 按照已知条件计算得:55338888358835L K L K --= 于是,L =K ,再根据10=3588

K ,解得K =L=10;最低成本支出C =3*10+5*10=80。

(2)和(1)的解法类似,可以知道L =K ,产量为25,因此,25=3

588L K ,由此解得K =L=25;

最低成本支出C =3*25+5*25=200。

(3)由L =K ,而C =160;根据3L +5K =C =160;解得K =L=20;最大产量Q =20。

解法2:C =P L *L+P K *K =3L +5K ,

(1)Q =10,即10=3588K ,因此问题转化为:

Min (3L +5K ) s.t 10=3588L K

用拉格朗日法求解:z =3L +5K ,φ(L ,K )= 3588K -10

构造函数F (L ,K )= (3L +5K )+λ(3588

K -10),其中λ为拉格朗日乘数,根据一阶条件:

F L =3+λ558838

L K -=0 F K =5+λ338858L K -=0 由此解得:K =L ,再根据10=3588

L K ,解得K =L=10;最低成本支出C =3*10+5*10=80。

(2)总产量为25时,这时有25=3588K ,由此解得K =L=25;最低成本支出C =3*25+5*25=200。

(3)Max Q =3588K

s.t3L +5K=160

用拉格朗日法求解,先写出一阶条件,解之得:

K =L=20;最大产量Q =20。 4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劳动为唯一可变要素,固定成本既定。短期生产函数为Q =-0.1L 3+6L 2+12L 。

求:(1)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2)企业雇佣工人的合理范围是多少?

(3)若已知劳动的价格为W =480,产品Q 的价格为40,则当利润最大时,企业生产多少产品Q ?

解:(1)AP L =Q /L =-0.1L 2+6L +12

MP L =322d d(0.1612)0.31212d d Q L L L L L L L

-++==-++ (2) 由AP L 的最大值对应的L 值为合理投入区间的左端点。根据一阶条件:

d 0.26d L AP L L

=-+=0,解得L =30 TP=Q =-0.1L 3+6L 2+12L

有TP 的最大值对应的L 值为合理投入区间的右端点。根据一阶条件:

2d 0.312120d TP L L L

=-++=,解得L=40.98≈41

因此,企业雇佣工人的合理范围是30≤L ≤41。

(3)利润π=P *Q -WL =40Q -480L =40(-0.1L 3+6L 2+12L )-480L

=-4L 3+240L 2+480L -480L

212

480L L π'=-+ 当0π'=时,L =0舍去,或L =40

当L =40时,0π''<,所以L =40时,利润π最大。

此时,产量Q =320.1406401240-⨯+⨯+⨯=3680

5.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3/13/2K L Q =,劳动的价格W 为2,资本的价格r 为1,求:

(1)当成本C =6000,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 、K 、Q 的均衡值。

(2)当产量Q =10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的L 、K 、C 的均衡值。 解法1:(1)根据两个要素最优组合的必要条件:

用于购买两要素支出的每1元钱所获得的边际产量相等,即:

L K MP MP w r

=(MP L 和MP K 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 按照已知条件计算得:1222

3333213321L K L K --= 于是,L =K ,再根据2L +K=6000,解得L =K =2000

Q =L =K =2000

(2)由L =K ,而Q =1000;根据3/13/2K L Q ==1000;解得K =L=1000;最小成本C =2*1000+1000=3000。

解法2:(1)Max Q =2133

L K

s.t2L +K=6000

用拉格朗日法求解,z=2133L K ,φ(L ,K )= 2L +K -6000

构造函数F (L ,K )= 2133K +λ(2L +K -6000),其中λ为拉格朗日乘数,根据一阶条件:

F L =1

13323

L K -+2λ=0 F K =2

23313

L K -+λ=0 由此解得:K =L 。再根据2L +K=6000,解得L =K =2000

Q =L =K =2000 (2)Min (2L +K ) s.t 2133

L K =1000

用拉格朗日法求解,先写出一阶条件,解之得:

K =L=1000;最小成本C =3000。 6. 某行业的生产函数为Y =2

133

K ,Y 为产出,L 为劳动投入,K 为资本投入。

(1)求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

(2)求资本对劳动的边际替代率MRTS KL

(3)求劳动和资本的要素收入分配率

(4)求替代弹性

解:(1)MP L =111333d 22d 33Y K L K L L -⎛⎫== ⎪⎝⎭;MP K =222333d 11d 3

3Y L K K K -⎛⎫== ⎪⎝⎭ (2)MRTS KL =L K ∆∆=22331

133

1/3/223

K L K MP L Y L K Y MP K L K --∆∆===∆∆ (3)设产品价格为P ,劳动工资率为w ,资本报酬率为r ,则利润π为:π=PY -wL -rK 利润极大化条件为:

即:

劳动收入占产品总价值的劳动收入分配率为:

资本收入占产品总价值的资本收入分配率

(4)生产函数的替代弹性定义为

将其带入到上式1/211/2

σ== 7. 已知生产函数为Q =L 0.5K 0.5。试证明:

(1)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2)该生产过程受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

证明:(1)将劳动和资本要素同时增加λ倍,则(λL )0.5(λK )0.5=λL 0.5K 0.5=λQ 因此,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2)生产函数分别对L 和K 求导,所得的导函数: 0Y P w L L π∂∂⎛⎫=-= ⎪∂∂⎝⎭0Y P r K K π∂∂⎛⎫=-= ⎪∂∂⎝⎭Y w L p ∂=∂Y r K p

∂=∂23wL Y L PY L Y ∂=∙=∂13rK Y K PK K Y ∂=∙=∂()KL KL L L d d d MRST MRST K K L L L L d K K K K σ∂⎛⎫⎛⎫ ⎪ ⎪∂⎝⎭⎝⎭=÷=÷∂⎛⎫⎛⎫ ⎪ ⎪∂⎝⎭⎝⎭2KL L MRST K

=

MP L=

0.5

0.50.5

()

0.5

dQ d L K K

dL dL L

⎛⎫

== ⎪

⎝⎭

MP K=

0.5

0.50.5

()

0.5

dQ d L K L

dK dK K

⎛⎫

== ⎪

⎝⎭

即边际生产函数分别是对L和K的减函数。这就证明了其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

四、论述题

1. 论述规模收益变动规律及其成因。

规模收益变动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投入要素增加时,最初这种增加会使产量的幅度大于规模扩大得幅度,但当其超过一定界限时,产量增长得幅度会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即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三个阶段。以上三个阶段的出现,主要原因是生产规模扩大初期,厂商通过实行专业分工、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节省管理费用等实现内部经济,因此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会超过投入的增加量,从而出现规模收益的递增。当厂商生产规模扩大超过一定程度后,由于规模过大、层次过多而使管理不便、不易协调、缺乏灵活性、管理效益下降。从而导致内部不经济,使得收益减少,而且生产规模扩大也会导致生产成本得扩大,这些因素最终会导致生产出现规模收益递减。

2. 试阐明资源最佳配置的含义及其实现条件。

资源最佳配置是指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产出,实现资源最充分利用的状态。如果说生产等产量线规定了各种产出水平的主观条件,那么,等成本线则规定了厂商可能达到某一产出水平的客观条件。因此,要确定资源最充分利用的条件和界限,就需要把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结合起来考察。这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即定的产出水平下,如何求得最低成本,这就需要使既定的生产等量线与离原点尽可能近的一条等成本线相切,切点则为资源最佳配置点。二是厂商投入的成本和要素价格已定的情况下,如何求得最大产出水平。这就需要使既定的等成本线与离原点尽可能远的一条等产量线相切,切点则为资源最佳配置点。总之,资源的最佳配置点乃是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切的切点。可见,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条件必须是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切。这可以说是第一层次的条件。

由于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切,等成本线的斜率为P L/P K,等产量线的斜率为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由于MRTS LK=MP L/MP K,因而,MP L/MP K= P L/P K,其经济含义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条件必须是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与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相等。这可以说是第二层次的条件。

由MP L/MP K= P L/P K可推出MP L/ P L = MP K/P K,其经济含义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条件必须是:厂商购买劳动与资本所支出的每一元钱所获得的边际产量相等。这可以说是第三层次的条件。

西方经济学-生产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学-生产者行为理论 (总分:177.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7,分数:27.00) 1.厂商的生产函数是f(x,y)=x+min{x,y},令横轴表示x,纵轴表示y。则该厂商的等产量线为______。 ? A.是倒L型的,其拗折点在直线y=x上 ? B.是L型的,其拗折点在直线y=x+1上 ? C.由两条线组成,一条是垂线,另一条斜率为-1 ? D.有两条线组成,一条是水平线,另一条斜率为-1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令f(x,y)=Q0。则当x<y时,Q0=2x,即x=Q0/2,这是一个固定的常数,所以此时的等产量线垂直x轴;当x>y时,Q0=x+y,即y=-x+Q0,这时等产量线为斜率为-1的直线。 2.在以横坐标表示劳动数量(劳动价格为w),纵坐标表示资本数量(资本价格为r)的平面坐标中所绘出的等成本线的斜率为______。 ? A.w/r ? B.-w/r ? C.r/w ? D.-r/w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成本方程为C=wL+rK,即[*]可见,等成本线的斜率为[*] 3.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而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______。 ? A.与横轴相交 ? B.经过原点 ? 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 D.与纵轴相交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总产量最大时,边际产量为0。 4.如图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______。 ? A.0<L<7 ? B.4.5<L<7 ? C.3<L<4.5 ? D.0<L<4.5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对厂商来说,为了达到经济效率,应该把生产推进在第二阶段,即AP L>MP L>0的区域。5.下列有关等产量线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 A.短期等产量线的斜率是技术替代率 ? B.等产量线类似于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各种投入组合下所能得到的最大产出 ? C.技术的单调性和凸性使等产量线具有凸向原点的特点 ? D.不同类型的生产函数具有不同的等产量线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等产量线的运用属于长期分析,表示的是生产既定产量所需要的两种投入的所有可能组合。 6.如果规模收益和投入资本量不变,对于生产函数Q=f(L,K),假如单位时间里增加10%的劳动投入,产出将______。 ? A.增加10% ? B.减少10% ? C.增加小于10% ? D.增加大于10%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规模报酬不变时,同时将劳动和资本增加20%的话,产量也会增加20%。但是题目中资本投入不变而单纯增加20%的劳动,可知产出增加是少于20%的。 7.如果资本不变,只有劳动一种要素在改变。当平均产量AP L为正,但是在减少时,边际产量MP L是______。

高鸿业教授主编的国家级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南(微观部分)含教学辅导和习题解答

前言 本书与教育部组编、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教授主编的国家级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包括宏、微观部分)配套使用。每一章均有两部分内容: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学习指导包括各章的学习目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内容要点和基本概念等内容,针对性强,主要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内容;习题解答包括各章的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选择正确答案、计算、分析讨论等形式,这里有的是对教材中每一章后面的“复习与思考"题做的解答,还有的是对不脱离教材知识基础上的重要问题的解答,对学生加深、巩固所学知识和准备考试有很大帮助.另外,本书有一个最大的特色,我们在本书的开始,设了一个名为“学习提速"的部分,用图示、图表、文字说明等各种形式总结和概括了教材的整个体系,各章的重点难点,将各章的知识点连接起来。这些对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西方经济学非常有利. 本书由山东财政学院西方经济学教研室的部分教师集体完成,本书是我们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结晶。我们在长期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非常好的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在此汇集成册,以期能对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读者有所帮助. 本书是为适应高等学校的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需要,也是为适应高校开设西方经济学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将作为教师讲授西方经济学的参考书,更是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辅助用书。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学习提速 (1) 学习提速之微观部分……………………………………………………………………… 学习提速之宏观部分……………………………………………………………………… 上篇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引论…………………………………………………………………………………… ·学习指导………………………………………………………………………………… ·习题解答…………………………………………………………………………………第二章需求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学习指导………………………………………………………………………………… ·习题解答…………………………………………………………………………………第三章效用论………………………………………………………………………………… ·学习指导………………………………………………………………………………… ·习题解答…………………………………………………………………………………第四章生产论………………………………………………………………………………… ·学习指导………………………………………………………………………………… ·习题解答…………………………………………………………………………………第五章成本论………………………………………………………………………………… ·学习指导………………………………………………………………………………… ·习题解答…………………………………………………………………………………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学习指导………………………………………………………………………………… ·习题解答…………………………………………………………………………………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学习指导………………………………………………………………………………… ·习题解答…………………………………………………………………………………

西方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习题一 一、选择: 1、经济物品是指( D)。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C.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 4、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分析命题?( C)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30,000美元。 5、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属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B )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 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 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6、经济学家提出模型的主要理由是( B)? A.一个模型为验证一种假设所必需; B.一个模型可帮助弄清和组织对一个论点的思考过程; C.一个模型为决定一个指数所必需; D.只有模型中才可使用实际变量 二、简释下列概念: 稀缺、机会成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局部均衡、一般均衡 三、简述题: 1、你认为研究人们的消费问题是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的对象?

2、您给出的答案是实证性的还是规范性的? 3、经济学中均衡的含义是什么? 习题二 一、选择: 1、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b )。 A. 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 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 )。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二、解释下列概念: 需求、需求的变动、需求规律、供给、供给的变动、供给规律、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供给弹性、均衡价格、供求定理。 三、分析讨论题: 1、下列情况发生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如何移动? A.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食用这种蘑菇会致癌。 B.另一种蘑菇价格上涨了。 C.消费者收入增加了。 D.培养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2、假设一个坐标图上有两条形状为直线但斜率不同的需求曲线,在这两条需求曲线的相交之点的弹性是否相等?假定这两条相交的需求曲线不是直线而是曲线,交点上弹性是否相等? 4、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电视机、录像机一类高级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办法?为什么? 四、计算题: 1.某君对消费品X的需求函数为P=1000-Q1/2,分别计算价格

西方经济学(生产者行为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

西方经济学(生产者行为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 (总分:4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 1.对任意一个产量水平,( )。(上海财经大学2008研) (分数:2.00) A.平均可变成本一定大于平均固定成本 B.平均固定成本一定大于平均可变成本 C.固定成本一定大于可变成本 D.上述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解析:解析:平均固定成本AFC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与平均可变成本.AVC相比,它们的大小是不确定的,随着产量的不同而不同。在产量较小时,AFC>AVC;当产量较大时,AFC会变得很小,AVC>AFC。同理,固定成本是始终固定的,而可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它们的大小也是不确定的,随着产量的不同而不同。 2.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上海财经大学2002研;中山大学2006研) (分数:2.00) A.平均成本上升 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C.总成本下降 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解析:解析: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其中,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平均可变成本下降;当边际成本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平均可变成本上升。A项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下降;C项由于边际成本大于零,总成本上升。 3.假设一个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为6元,他的平均固定成本为3元(固定成本是沉没成本)。其产品的价格为每单位5元。那么,在短期内该企业应该( )。(上海财经大学2006研) (分数:2.00) A.关门 B.继续生产√ C.减少固定成本 D.建设一个更大的厂房 解析:解析:当厂商的AR>AC时,厂商获得经济利润;当AR=AC时,厂商仅获得正常利润;当AVC<AR<AC时,厂商亏损但会继续生产以弥补在短期内存在的固定成本;当AR≤AVC时,厂商将关门,即停止营业。由题意,知道厂商的平均可变成本为6—3=3,平均收益为5,大于平均可变成本3,所以厂商会继续生产。 4.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的交点是( )。(上海财经大学2005研) (分数:2.00) A.收支相抵点 B.停止营业点√ C.厂商均衡点 D.平均成本最低点 解析:解析: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的交点,厂商进行生产,其收益刚好可以弥补企业投入的全部可变成本,这一点就是企业的停止营业点。 5.若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LK大于劳动与资本的价格之比,为使成本最小,该厂商应该( )。(中山大学2005研) (分数:2.00) A.同时增加资本和劳动 B.同时减少资本和劳动 C.减少资本,增加劳动√ D.减少劳动,增加资本

西方经济学(微观)_四川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西方经济学(微观)_四川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对于福利最大化来说,完全竞争长期一般均衡既是充分的也是必要的 参考答案: 错误 2.社会福利函数本质上是社会偏好的一种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 正确 3.已知对新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绝对值为 1.2,需求的收入弹性为 3.0,前一 期新汽车的销售量为 100 万辆。假设价格提高 8%,收入增加 10%,则本期新汽车销售量估计是 参考答案: 117.52 万辆 4.假设个人电脑的供给和需求都增加,在个人电脑市场上,我们可以预期 参考答案: 均衡数量增加,而均衡价格的变动是无法确定的 5.假设公寓的均衡价格是每月 2000 元,而政府将租金控制在 1500 元,由于 租金控制,下列哪一种情况最不可能发生 参考答案: 公寓的质量将提高

6.生产的契约曲线表示有效率的产量组合 参考答案: 正确 7.一般均衡分析同时决定所有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参考答案: 正确 8.使农产品供给向右移动的农业技术进步倾向于 参考答案: 减少整个农民的总收益,因为食物的需求缺乏弹性 9.以下哪一种关于税收负担的表述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 税收负担的分摊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弹性而不取决于立法 10.下列因素会影响厂商供给曲线的是 参考答案: 生产者技术_生产者目标_生产者行业_政府政策 11.垄断竞争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 参考答案: d与D曲线相交_超额利润=0

12.当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时,就满足了交换的帕 累托最优 参考答案: 错误 13.社会福利函数是() 参考答案: 个人福利函数的综合_是整个社会对事物进行排序的原则_是社会偏好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 1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可能生产的商品的最大组合的线叫()。 参考答案: 生产可能性边界_生产可能性曲线_产品转换曲线_其斜率称为边际转换率 15.当达到一般均衡时满足() 参考答案: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_交换的帕累托最优_生产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16.在两种商品(X、Y)与两种要素(L、K)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帕累托最 优的条件是() 参考答案: MRTSLKX=MRTSLKY 17.在两个个人(A和B)、两种产品(x和y)的经济中,达到交换的帕累托 最优的条件是()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生产和成本 一、思考题 1.试比较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 2.谈谈你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看法。 3.请解释经济学家关于成本、利润的概念为什么与会计学上的有关概念不同? 4.机会成本对决策分析有什么意义?为什么? 5.为什么长期和短期的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形? 6.什么是规模经济?如何确定企业的适度规模? 7.利润最大化假说对企业行为分析还有现实意义吗?谈谈你的看法。 8.为什么MR=MC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厂商确定产量的基本原则? 二、计算题 1.对某一小麦农场的研究得到了如下的生产函数: Q=KA 0."1L 0." 1E0."1S 0."7R 0."1 ,式中,Q为每一时期的产量;K为常数;A为土地的投入量;L为劳动的投入量;E为设备的投入量;S为肥料和化学药品的投入量;R为其他资源的投入量。

(a)该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增、递减还是不变?为什么? (b)当所有的投入量增加100%时,产量增加为多少? 2.某公司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 C=190+53Q,式中,C为总成本,Q为总产量;二者均以万计。 (a)该公司的固定成本是多少? (b)如果该公司生产了100,000单位产品,它的平均可变成本是多少?(c)其所生产的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多少? (d)其平均固定成本是多少? 参考 答案: 一、思考题 1.答: (1)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都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即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 (2)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目的是解释消费者行为,并把分析结果总结在需求曲线中,为供求论的使用奠定基础。而生产者行为理论的目的则是解释生产者行为,并把分析结果总结在供给曲线中,也作为供求论研究价格决定的基础。 (3)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二者的切点即为消费者均衡点。生产者行为理论使用的分析工具有些也类似,如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二者的切点即为生产者均衡点。 2.答: 所谓收益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是指在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地把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参考答案(微观部分) - 副本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生产者均衡扩展线规模报酬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与长期生产函数有何区别? 2.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K)的TP L曲线、AP L曲线和MP 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为何理性的厂商会选择将生产保持在第二阶段。 3.生产规模扩大导致收益的变动可分为哪些阶段?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4.当企业家考虑再雇用一名工人时,他更关心的是劳动的平均产量还是边际产量?为什么? 5.为什么随着劳动数量的增加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会递减? 6.简述实现生产要素最佳投入组合的条件。 7.如何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试用该规律简要说明我国企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8.比较消费者行为理论与生产者行为理论。 三、计算题 1.短期生产函数为Q=-L3+24L2+240L,试确定L的合理投入区间。 2.已知生产函数Q=LK-0.5L2-0.32K2,Q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若K=10。 (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函数; (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和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时企业雇佣的劳动量; (3)证明当AP L达到极大时,AP L=MP L=2。 3.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 35 88 L K,又P L=3元,P K=5元。求: (1)产量Q=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便用的L与K的数量。 (2)产量Q=25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与K的数量。 (3)总成本为160元时厂商均衡的Q,L与K的值。 4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劳动为唯一可变要素,固定成本既定。短期生产函数为Q=-0.1L3+6L2+12L。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五版第四章复习与思考答案

1、下面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 (1)、在表中填空。 (2)、该生产函数是否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 答:(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分 (2)、所谓边际报酬递减是指短期生产中一种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在达到最高点以后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且从第5单位开始。从表中可看出,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由第4单位增加到第5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4下降为12。 2、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F)的TP L曲线、AP L曲线和MP 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如图4-1所示短期生产函数的TP L曲线、AP L曲线和MP L曲线的综合图。 图4-1中的横轴表示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L,纵轴表示产量Q,TP L、AP L、MP L三条曲线依次为劳动的总产量曲线、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和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 (1)、TP L曲线。由于MP L=dTP L/dL,所以,当MP L>0时,TP L曲线是上升的;当MP L<0时,TP L曲线是下降的;而当MP L=0时,TP L曲线达最高点。换言之,在L=L3时,MP L曲线达到零值的B点与TP L曲线达到最大值的B’点相互对应。 (2)、AP L曲线。由于AP L=TP L/L,所以,在L=L2时,TP L曲线有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切线,其切点为C。该切线是由原点出发与TP L曲线上所有的点的连线中斜率最大的一条连线,故该切点对应的是AP L的最大值点。再考虑到AP L曲线和MP L曲线一定会相交在AP L曲线饿最高点。因此,在图中,在L=L2时,AP L曲线和MP L曲线相交于AP L曲线的最高点C’,而且与C’点相对应的是TP L曲线上的切点C。TP L曲线和AP L曲线。 (3)、MP L曲线。在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MP L曲线呈现出先上升达到最高点A以后又下降的趋势。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MP L曲线出发,可以推导出TP L曲线和AP L曲线。 3、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如果企业处于MRTS LK>w/r或者MRTS LKw/r,厂商会在不改变总成本支出或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不断地用劳动去替代资本,表现在图中就是厂商的生产会沿着等成本线AB或等产量曲线由a点不断向E点靠近。②如果MRTS LK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四章

习题 一、名词解释 生产函数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规律等产量线等成本线规模报酬扩展线 二、选择题 1、经济学中,短期是指() A、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 B、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可以变动的 C、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至少均是可以变动的。 D、在这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2、对于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所表示的厂商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为( D ) A、开始于AP的最大值,终止于TP的最大值 B、开始于AP与MP相交处,终止于MP等于零 C、是MP递减的一个阶段 D、以上都对 3、当时,我们是处于( A ) A、对于L的Ⅰ阶段 B、对K的Ⅲ阶段 C、对于L的Ⅱ阶段 D、以上都不是 4、一条等成本线描述了() A、企业在不同产出价格下会生产的不同数量的产出 B、投入要素价格变化时,同样的成本下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数量 C、一定的支出水平下,企业能够买到的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 D、企业能够用来生产一定数量产出的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 5、当单个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为最佳时,必然有: A。总产量达到最大 B。边际产量达到最高 C。平均产量大于或等于边际产量 D。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6、当平均产量递减时,边际产量是() A、递减 B、为负 C、为零 D、以上三种可能都有 7、以下有关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也即成本最小化原则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MPL/r L=MPK/r K B.MRTS LK=r L/r K C.r K D.A和B均正确 8、等产量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 A.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价格是不变的 B.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C.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D.无论要素投入量是多少,产量是相等的 9、如果厂商甲的劳动投入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厂商乙的劳动投入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那么(D ) A.只有厂商甲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西方经济学(生产者行为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西方经济学(生产者行为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 1.经济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电子科技大学2006研) (分数:2.00) A.时间的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解析:解析:在微观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的划分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标准。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2.如果生产要素必须以固定的比率投入生产,那么相应的等产量曲线将( )。(上海财经大学2006研) (分数:2.00) A.凹向原点 B.是直线 C.是一个直角√ D.以上都不是 解析:解析:固定比例投入要素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都是固定的生 产函数。如果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那么,,其等产量曲线呈L型,是一个直角。 3.等产量线的斜率衡量的是( )。(中山大学2002研;上海财经大学2004研) (分数:2.00) A.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B.规模报酬 C.边际收益递减 D.边际技术替代率√ 解析:解析:等产量线的斜率衡量的是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即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要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某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用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来衡量。 4.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而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上海财经大学2002研) (分数:2.00) A.与横轴相交√ B.经过原点 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与纵轴相交 解析:解析: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为零,所以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相交。 5.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上海财经大学2002研) (分数:2.00) 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C.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不相等的 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解析:解析:等产量曲线表示的是恰好足够生产某一既定数量产出的投入的所有可能的组合。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西方经济学》科目微观部分练习试题及答案参考

电大《西方经济学》科目微观部分 练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1、7章练习题除外,因不作考试要求) 【以下按题型给出参考答案,不分章节】 一、单项选择题 1.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A) 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左上方 2.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的是(D) A.药品的价格上涨,使药品质量得到了提高B.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照相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3.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是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C) 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 4.下列变化中,哪种变化不会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移(B) A人们的偏好和爱好B产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收入D.相关产品的价格5.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 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 6.当咖啡价格急剧升高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C) 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 7.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C)

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 8.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B) A.都是由于一种原因引起的 B.需求的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C.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一种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动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因素引起的 D.是一回事 9.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A) 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价格提高D.价格下降 10.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A) 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B.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C.需求量的减少D.价格下降11.在同一条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D) A.需求的变动B.收入的变动C.偏好的改变D.需求量的变动 12.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原因是(C) A.因价格变动,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B.因供给曲线发生了位移,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C.因影响需求量的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动 D.因社会经济因素发生变动引起产品价格的变动 13.下列因素中哪一种因素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B) A.消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格下降C.其他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偏好变化14.供给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B)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简介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为主,并结合国内外其他微观经济学经典教材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3)精选部分名校近年考研真题。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第1章引论 1.1 复习笔记 一、什么是经济学 1经济学的定义 关于经济学,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给出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1)稀缺 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

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因此,现实生活中便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资源的有效配置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经济社会都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从资源稀缺性的角度出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者说研究任务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稀缺的或有限的资源生产各种商品和服务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提供消费。 2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为了有效率地使用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的各种欲望和需求,任何社会或国家都必须解决以下四个基本经济问题: (1)生产什么产品,各生产多少?面对稀缺的经济资源,人类需要权衡各种需求的轻重缓急,确定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以满足比较强烈的需求。 (2)用什么方法去生产?由于各种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很多用途,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也大多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所以同一种产品的生产往往可以采用很多方法,但它们的生产效率却不尽相同。经济社会必须在各种可

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

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 【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class=txt>第1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 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 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 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 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稀缺性(scarcity) 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稀缺性 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 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 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 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 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 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 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 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 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习题册 (第五版)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2009年1月

目录 第一章导论 (2)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6) 第三章效用论 (12) 第四章生产理论 (18) 第五章成本论 (24)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29)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35)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42) 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47) 第十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52)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56) 参考答案 (60)

第一章导言 一、单项选择题 ()1. 经济学可定义为研究: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 C.如何合理的配置稀缺资源于诸用途 D.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2.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A.与稀缺性相关的问题 B.如何在股票市场赚钱 C.为什么无法作出选择 D.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3.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时: A.政府必须决定谁的要求不能被满足 B.必须作出选择 C.必须有一套市场系统起作用 D.价格必定上升 ()4. 在美国,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主要取决于: A.政府和企业的相互影响 B.经济中那些最大的公司 C.政府的经济顾问 D.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私下的相互影响()5.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怎样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问题均正确 ()6. 商品生产给: A.想买但买不起的人 B.买得起但不想买的人 C.想买且买得起的人 D.既不想买也买不起的人()7、下列哪一个变量属于存量: A、国民生产总值; B、年生产能力; C、居民收入; D、固定资产价值。 ()8. 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则只有减少一种物品的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练习【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张某对面包的需求表示(C ). A.张某买了面包B.张某没有买面包,而买了煎饼 C.面包卖每个1元时,张某准备用现有的收入买4个,而每个为2元时,准备买1个D.张某准备买10个,但钱没带够E.以上都不表示需求 2.需求规律说明( B ). 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质量提高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汽车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E.羽毛球的价格下降,球拍的销售量增加 3.当羽毛球拍的价格下降时,对羽毛球的需求量将( C ). A.减少B.不变C。增加D.视具体情况而定E.以上都有可能 4.其他条件不变,牛奶价格下降将导致牛奶的(D)。 A.需求下降B.需求增加C.需求量下降D.需求量增加E.无法确定 5.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A). A.需求增加B.需求量增加C.需求减少D.需求量减少E.无法确定 6.以下几种情况中,(B )项是需求规律的例外。 A.某商品价格上升,另一商品需求量也上升B.某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也上升C.消费者收入增加,对某商品的需求增加 7.消费者偏好改变,对某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 D). A.替代品B.互补品C.正常品D.低档品E.无法确定 8.供求规律说明( D). 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C.消费者更喜欢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上升 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E.以上都对 9.对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 C )。 A.气候异常严寒B.政策限制大白菜的种植 C.大白菜的价格下降D.化肥价格上涨E.无法确定 10。供给规律说明( D)。 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供给量增加

智慧树答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 1.下列哪一项属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答案:全部都是 2.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马歇尔的代表作是答案:《经济学原理》 3.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也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者是答案:亚 当·斯密 4.新古典综合派的创始人是答案:萨缪尔森 5.在经济学上,把优势区分为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把劣势区分为绝对劣势和 比较劣势的经济学家是答案:大卫·李嘉图 6.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是答案:价值学说 7.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答案:消费者;生产者;市场 8.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有答案: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领域;认为国内贸易 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只有对外贸易才能真正增加一国的财富;认为财富就 是货币(即金银);认为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认为商品生产只是对外贸易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手段 9.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经历了哪些重大的补充和修改答案:提 出序数效用论;正视垄断现象的存在;提出政府要干预和调整经济 10.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有答案:试图对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进行初步分 析;对分工、货币、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等进行了论述;不同程度的研究了剩余价值形态;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提出和建立了劳动价值学说;研 究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规律和秩序,提出了“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 第二章 1.若某一产品的价格上升了8%,需求量下降了15%,则( )答案:商品需求富 有弹性 2.假定需求曲线平移的幅度给定,那么供给曲线的弹性越大,则( )答案:均衡 价格的变化越小 3.若某一行业的供给减少,而该行业的总收入却得到增加,则( )答案:需求弹 性必然小于1 4.已知啤酒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分别具有正常的斜率,若政府对卖着出售的每一 瓶啤酒都征收5元的税,那么这种做法将引起这种商品的价格()答案:上升小于5元 5.假设生产某种物品所需的原材料价格上升,则这种商品的()答案:供给曲 线向左移动 6.手机的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再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手机的价格 上升,将会导致()答案:供给量增加 7.若政府对啤酒征税后,企业的成本增加,啤酒价格上涨,消费者将为之多支 付钱,一般来说,消费者的税收负担()答案:与需求弹性成反比;与供给弹性成正比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简答题

1、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1)含义: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2)区别: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第三,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四,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3)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根底。 2、如何理解稀缺性这个概念? 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缺乏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3、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需求定理. 1)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如果*种商品价格上涨了,而其他商品的价格没变,则,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消费者就会用其他商品来代替这种商品,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就减少了.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 2)收入效应是指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如果*种商品价格上涨了,而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并没有改变.则,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就减少了,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也就减少了.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 3)需求定理所说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正是这两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4、什么是均衡价格?它是如何形成的? 1)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应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应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 2)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当供大于求时,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会导致价格下降;当供小于求时,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导致价格上升,;只有当供应量等于需求量,并且供应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此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如果有外力的干预(如垄断力量的存在或国家的干预),则,这种价格就不是均衡价格. 5、简要说明需求价格弹性有哪些类型. 根据各种商品需求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五类: 1)需求无弹性,即Ed=0.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 2)需求无限弹性,即Ed→∞.在这种情况下,当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 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相等.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 4)需求缺乏弹性,即1>Ed>0.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拟陡峭的线.

《西方经济学(微观)》课后作业答案

第二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7题 7. 假定需求函数为Q =MP -N ,其中M 表示收入,P 表示商品价格,N(N >0)为常数。 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答:由已知条件Q =MP -N ,可得 e d =-d Q d P ·P Q =-M·(-N)·P -N -1·P MP -N =N e M =d Q d M ·M Q =P -N ·M MP -N =1 由此可见,一般地,对于幂指数需求函数Q(P)=MP -N 而言, 其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总等于幂指数的绝对值N 。而对于线性需求函数Q(M)=MP -N 而言,其需求的收入点弹性总是等于1。 第9题 9.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 d =1.3,需求的收入弹性e M =2.2。 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 5%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解答:(1)由于e d =P P Q Q ∆∆- ,于是有 ΔQ Q =ed ×P P ∆=-(1.3) ×(-2%)=2.6% 即商品价格下降2%使得需求数量增加2.6%.

(2)由于e M = M M Q Q ∆∆ ,于是有 ΔQ Q =e M ·ΔM M =2.2×5%=11% 即消费者收入提高5%使得需求数量增加11%。 第三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5题 5. 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1=20元和P 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 =3X 1X 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解答:根据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MU 1MU 2=P 1P 2 其中,由U =3X 1X 22可得 MU 1=d TU d X 1 =3X 22 MU 2=d TU d X 2 =6X 1X 2 于是,有 3X 226X 1X 2=2030 整理得 X 2=43 X 1 (1) 将式(1)代入预算约束条件20X 1+30X 2=540,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