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正稿.

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正稿.

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正稿.
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正稿.

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范文

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范文【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头饰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昨天我们认识了可爱的小白兔和小灰兔,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呢?(在已画上草地、森林的黑板上贴上两只小狮子) 2.板书课题。随机学习“狮”的读音和字形。 [儿童喜欢和小动物交往,愿意做他们的朋友,所以老师从小动物入手切入话题,亲近自然,激发兴趣。以鲜活的画面展示在黑板上,更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兴奋点。教师再顺势利导教学“狮”的读音和字形,可谓衔接紧密,学中有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认识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画下来,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 2、每个四人小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请组长领着小伙伴把课文再读一遍,然后学习生字,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用“和狮子交朋友”的游戏检查字音。交流记字形的好方法。)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随机指导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5、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想和哪只小狮子做朋友呢? [教师没有先范读课文,而是让学生尝试自读,边读边找出不认识的字,这是尊重了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建构课堂教学,其目的是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学习的功效,注重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是生命的自我完善和检验。小组合作并没有放任自流,而是有组织的,有调控的,有导向的。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或方法识字,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这要比教师领着学,记忆扎实,基础牢固。识字与游戏相结合,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知情互促,兴趣浓烈。 读书要思考,读书要解决问题,读书还好讲究方法,所以老师在引导学生读书是有导向的,如,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要求边读边想,可贵的是让学生读出情感“想和哪只小狮子做朋友呢?”这是注重了学生个体感受。] 三、创设情境、朗读感悟1、2自然段 1.学生自由练读。

四年级语文说课范文《两只小狮子》说课稿.doc

四年级语文说课范文《两只小狮子》说课稿 - 一、说教材 《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主题编排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良好品质的孩子。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通过一勤一懒两只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向学生阐明从小应刻苦学习本领,不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 二、说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我利用了学生对童话的喜爱,设置多种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体验阅读的快乐。 三、说目标 根据第一课时的学习情况,我在第二课时里以情趣激发为基础,以朗读训练为主线,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与能力:巩固11个会认字,读好疑问句和感叹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朗读感悟、互动探究让学生学会研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喜欢读童话,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在读中理解狮子妈妈的话的含义。 3、第二课时教学重难点: (1)课文把懒狮子懒惰的原因,蕴涵在小树和懒狮子对话

当中,并没有直接地写出来,必须要在反复朗读、感悟后才能了解,因此我把重点设计为:有感情地朗读,了解懒狮子懒惰的原因。 (2)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阅读能力,要在语言文字中准确把握所蕴涵的情感世界,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妈妈的话的含义。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法则以诵读、发现、感悟、体验为主,让学生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四、说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他们在感兴趣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我把这节课的设计为三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 复习11个认读字,简单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唤起学生对旧知的记忆。 (二)研读课文、体验乐趣 《新课标》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提出:“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要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基于对学段要求的理解和本课的重难点的把握,因此我将具体讲一下这个环节的设计:1.感悟勤懒 通过朗读第二段找到喜欢勤狮子的理由,体会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的刻苦。对比懒狮子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

两只小狮子公开课教学设计

两只小狮子公开课教学设计 两只小狮子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两只小狮子公开课教学设计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第二册第七单元27课《两只小狮子》第二课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2、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 三、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难点: 抓住懒狮子说的话,了解其不锻炼本领的原因。理解狮子妈妈所说的话。 五、教学过程: 1、课前两分钟活动。 2、导入 昨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两只小狮子,一只叫勤勤,另一只叫懒懒。小狮子想检查一下小朋友们回家是不是认真学习生词了。 3、检查复习生词,做识字小游戏。

师:狮子是百兽之王,可是成为一只真正的狮子可没那么简单,那文中勤勤和懒懒表现有什么不一样的?你最喜欢哪一只?为什么?(引导学生说话)。 生:都喜欢勤勤。 师:那我们来看勤勤整天练习,滚,扑,厮、咬,你从哪个词看出勤勤练习得很辛苦?——整天。 出示课件,让生回答。 早上,天还没亮,这只小狮子已经在(),练得()。 中午,太阳火辣辣的,这只小狮子又在(),练得()。 晚上,动物们已经入睡了,这只小狮子还在(),练得()。 师问生:你觉得它在练习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出示课件,刮风,下雪,生病等图片,让生体会坚持练习的困难。 出示另一只狮子懒懒的表现。 出示小树与懒懒的对话,让生分角色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 让生想象:听了狮子妈妈的话后,小狮子会怎么想,怎么做? 如果我是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了狮子妈妈的话,懒懒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常__________。 他们学会了(),成了两只()。

两只小狮子获奖说课稿

两只小狮子获奖说课稿 两只小狮子获奖说课稿 两只小狮子获奖说课稿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该单元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主题编排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良好品质的孩子。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通过一勤一懒两只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向学生阐明从小应刻苦学习本领,不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表现形式以对话为主。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天性爱动、富于想象的特点的熟悉,特制定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贯穿以情、趣的激发为基础,以读、说的练习为主线,力求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狮、整、练、习、滚、扑、咬、苦、懒、洋、吞、将、靠、应”1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朗读感悟、互动探究,努力激活教与学的气氛,力求教学过程的生动活泼。

(3)情感态度目标: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靠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阅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因为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阅读能力,要在语言文字中准确把握所蕴涵的情感世界,真正品出语言的味道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小狮子勤学苦练,懒狮子懒洋洋的什么也不干,体会妈妈对他的教育。 【教法学法】 我们知道,“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目标调控法”大前提下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学法则以诵读、发现、感悟、体验为主,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他们在感爱好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课题:《两只小狮子》 学习目标(第一课时):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学习积累“懒洋洋”这一类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会生活本领的道理。 德育目标: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方法:引导法,合作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都在动物园或电视中看到过狮子,(板书:狮子) 2.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3.今天我们学习的27课,是讲两只小狮子的故事。(在“狮子”前面加上“两只小”三个字) 4.齐读课题。过渡:在一座大森林里,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这两只小狮子长大后能不能成为林中之王呢?请小朋友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把他圈起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二、识字 2、师:现在让我们来到识字大舞台来学习生字。 a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和词:整天练习打滚扑倒咬人刻苦懒洋洋慢吞吞将来依靠应该 生:自由读。师随机纠正字音,并对难读的生字加以强调。 b、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和词。 师:去掉拼音还会读吗?生开火车领读 三、讲读课文引导领悟 (一)学习l、2自然段。 1. 认识了新的生字朋友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小狮子。你觉得两只小狮子是怎样的小狮子?(生:一只勤奋刻苦,一只懒洋洋。可多叫几个孩子。) 2.喔,原来他们是这样的狮子,那我们给两只小狮子取个名字吧!(刻苦的狮子,懒狮子)(板书:刻苦的狮子懒狮子) 3.说到这个“懒”字,同学们知道它的反义词么?(生:勤),再给它加上一个字“懒惰”同学们知道它的反义词是什么?(生:勤奋)。正确,孩子们,你们真棒!勤奋啊还有一个近义词,谁知道是什么?(生:刻苦)既然懒狮子是三个字,我们也给刻苦的狮子取成三个字的名字应该叫什么呢?(“刻苦的”下画横线,勤) 4、指导读第二段第一句。理解“整天练习”。

两只小狮子(公开课教案)

27、《两只小狮子》 学习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这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点:识字。 教学难点: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2、现在老师就请大家猜几个谜语,看看谁能把它猜出来?性情躁烈爆,常披黄皮袄,额上写个王,像猫不是猫。——猜一种动物(猜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猜一种动物(答对)头发乱蓬蓬,样子很威风,开口吼一声,百兽全进洞。——猜一种动物) 3、聪明!就是狮子。你了解狮子吗?愿意介绍一下狮子吗?(狮子是林中之王,很凶猛。狮子很威武。狮子的本领可大了。)对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上课!(起立)同学们好!

二、自然过渡,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27课两只小狮子。板书:27 两只小狮子。“狮”是一个生字,请一个小朋友来读一读。 识记“狮”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呢?(反犬旁再加一个老师的“师”字。)没错!那,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有反犬旁呢?(猫、狗、猪、猴……)呀!你们认识的字真多!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字都跟什么有关?(野兽)是的,带有反犬旁的字都跟野兽有关系。 2、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吧。(齐读)27两只小狮子。请小朋友们翻开书第120页。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做好准备没有?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 看清字形,遇到生字要多读几遍。 2、读后交流: (1)小朋友,这个故事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评议正音。 (3)再次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 (4)看图,指懒狮子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懒洋洋、好吃懒做、无所事事)我们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好呢?(懒懒)另一只狮子呢?(非常刻苦、勤学苦练、勤奋好学)我们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呢?(勤勤)

25、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并识记“练、刻、苦、另、功、慢、应、该”等8个生字,认识部首“立刀旁”;能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并积累“刻苦、练习、练功、应该、严肃、懒洋洋”等词语的意思;能在老师指导下正确书空“刻、苦、该”3个汉字的笔顺。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提示初步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练习在字典中查找“刻”、“苦”。 3、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能在老师指导下,尝试读好狮子妈妈、小树与懒狮子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4、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受到“只有刻苦练功,学会生活的本领”,不依赖他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读文;认读、识记生字;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 2、理解妈妈的话及小树与懒狮子的对话内容,并尝试读好他们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田字格卡纸、新华字典等。 教学过程: 一、媒体导入,揭示课题 1.媒体出示:狮子的图片、狮子,读词语,正音。 2.播放录像,思考:狮子有什么本领?学生看后交流。 说明:通过播放影片,以真实而动感的画面再现狮子的凶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跑、滚、扑、撕、咬是狮子生存所必须具备的本领,这为理解课文中的小狮子为何整天练功打下了伏笔,同时画面又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语境让学生巩固识字,并训练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为课文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3.揭示课题: (1)出示第1小节,指名读,集体读。 (2)揭题:25.两只小狮子 (3)读题区分“二”、“两”:数多少的时候,“二”要用“两”来数。引读:多少小狮子?两只小狮子。 说明: “二”和“两”在用法上是非常容易混淆的,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更难。在此,通

《两只小狮子》教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小学语文 3.课题:《两只小狮子》 4.课时:1 5.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①已具备的识字、写字知识及方法 ②查询百度网站收集的有关狮子的图片和有关知识资料 (2)教师课前准备: ①百度网站收集有关狮子的图片、视频及有关知识资料并帮助学生进行筛选 ②制作课文学习的相关课件 ③小狮子、小树、狮子妈妈头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读课文,初步学习生字新词,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真正感悟文章内容,学习整体感知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应该从小锻炼生活本领,不依赖父母而生活”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狮子妈妈话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明白“应该从小锻炼生活本领,不依赖父母而生活”的道理。 四、教材分析 《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内容新颖,故事性强。通过两只狮子的不同表现,教育学生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不依赖父母生活。” 五、教学方法 上课之前我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狮子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一些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本节课堂

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狮子的图片制作课件以及狮子活动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帮助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六、教学思路及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上教师结合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分的初读中,真正感悟文章内容,学习整体感知的方法。字形的记忆在自主识字和小组合作学习中完成,掌握分类方法。 2. 架设连接生活与教材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知识的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3. 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个性发展,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学习之中。 七、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引出课文。 【教师活动】通过【百度搜索森林之王狮子的图片】 https://www.doczj.com/doc/4e18953428.html,/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 9%AD%C1%D6%20%CA%A8%D7%D3&in=6058&cl=2&lm=-1&st=&pn=216&rn=1&di=23811 604845&ln=1989&fr=&fm=rs10&fmq=1332120475562_R&ic=&s=&se=&sme=0&tab=& width=&height=&face=&is=&istype=2 【学生活动】观看画面 【教师活动】 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动物呀? 【学生活动】森林之王——狮子 【教师活动】 你认为狮子是一种什么动物?愿意介绍一下狮子吗? 【学生活动】可以通过【百度搜索森林之王狮子的资料】进行介绍 学生1:狮子是林中之王,它很凶猛。 学生2:大狮子很威武,小狮子很可爱。 学生3:狮子喜欢捕食活的小动物,它的本领可大了。 …… 【教师活动】通过【百度搜索森林之王狮子的资料】

两只小狮子教案说课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狮、整”等10个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别人,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找出文中的重点句子和对话进行反复朗读,感悟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认识“狮、整”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明白狮妈妈话中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教法:角色朗读法、点拨法。学法:看图,读文,角色朗读。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森林里有一只狮子妈妈生了两只小狮子,你们知道吗?过了几年,两只小狮子慢慢地长大了,你们看,不过说来也奇怪,这两只小狮子虽然是亲兄弟,但是长大后它们的表现与性格却完全不同了,你们想知道它们有什么不同吗?老师就给你们3分钟的时间去读读故事《两只小狮子》。(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大声地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读的时候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3)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读的时候,如果遇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帮忙,也可以请教自己旁边的小伙伴,还可以举手问我这个大朋友,好吗?学生自由读课文3分钟。 2、学生读,教师巡视指导。 3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价朗读情况。(你们都读过故事了,可是听课的老师没有书,但是他们也想听听这个故事,你们愿意把故事读给老师听听吗?)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对故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那这两只小狮子,你们非常喜欢哪只小狮子呢? 教学预案:(交流刻苦的小狮子) 1、你从哪里看出这只小狮子很刻苦的?能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吗? (出示句子: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2、能读读吗?是啊,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出示生字卡片:刻苦)你们看,早上,当我们——,小狮子就在——。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小狮子还在——。傍晚,太阳——,小狮子还在——。小狮子就是这样一天到晚,不停地,整天地练习。(出示生字卡片:整天练习,多种形式读。) 3、你们想看看这只勤劳的小狮子是怎么练习的吗?请看,它在练习什么?(出示生字:滚)你们看,它滚得怎么样?它为什么不休息呢? 是啊,为了学本领,小狮子不但没有休息,而且还继续练习(出示生字:扑)可是就在小狮子扑下去的时候,对面有一块石头,它会怎么样? 这时候,它不但满头大汗,而且还受伤了,但它还是没有休息,它还坚持练习(出示生字:撕、咬)这时,它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4、就是这样,小狮子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疼,非常刻苦。能读出来吗? 5、看到这么一只勤劳、刻苦的小狮子,你想对它说什么吗? (交流懒洋洋的狮子) 1、这时候,另外一只小狮子听了,可不舒服了,它说:“你们为什么都那么喜欢我兄弟,而不喜欢我呢?”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它原因吗?找出课文中的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27两只小狮子 山东省临朐县东城双语小学辛杰平冯海娟 教案背景 1、面向小学一年级学生。 2、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7课。 3、学生课前准备 利用百度搜索狮子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等,加深对狮子的了解 教学课题 《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主题编排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良好品质的孩子。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通过一勤一懒两只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向学生阐明从小应刻苦学习本领,不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7课《两只小狮子》 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每天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认为凭着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通过一勤一懒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学情分析 经过半年的学习,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具有一定自学、朗读、表达能力。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多形式读文,感受课文主题。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明白狮子妈妈话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 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准备 课前利用百度搜索狮子相关的视频、音频,帮助学生多方面了解狮子的成长、如何捕捉猎物、它们的生活习性等,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利用百度搜索的音频、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再现狮子的滚、扑、撕、咬,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导入)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非常喜欢动物是吧,辛老师今天特意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它不光样子长得威武,光听它的叫声,就让人胆战心惊。听(播放狮子吼叫的声音) https://www.doczj.com/doc/4e18953428.html,/m?word=%CA%A8%D7%D3%BD%D0%C9%F9&tn=baidump3&ct=13421 7728&ie=gbk&sc=hao123 实验指导与习题/多媒体课程实验/实验三/作业2素材/狮子叫声.wav 实验指导与习题/多媒体课程实验/实验三/作业2素材/狮子叫声.wav 知道它是谁吗?(出示狮子的图片) https://www.doczj.com/doc/4e18953428.html,/i?word=%CA%A8%D7%D3%CD%BC%C6%AC&tn=baiduimage&ct=2 01326592&cl=2&lm=-1&ie=gbk&fm=hao123

两只小狮子公开课教案

两只小狮子 杏滨中心小学杜耀璇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一)学动物声 小朋友们你们会唱歌吗?那你们会学动物唱歌吗? (出示狮子图)音频展示狮子的吼叫声,学生说说眼中的狮子。 (二)引课题,读课题 现在,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课件出示狮子母子图)。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课文(师指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注意“子”字轻声的读法。 (三)认识“狮”字 这个字是本课要认识的生字,要注意读音,并让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它。(生活中识记、加一加、联系部首的意义识记) (四)角色引入自读 师:今天老师把两只小狮子带来了,你们想了解我们吗?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不懂的字用笔圈起来,借助课文拼音多读几遍。 二、自主识字,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学生提出难读准的字,生生、师生纠音 学生较难读准的有翘舌音:狮、整。后鼻音:整、洋、将、应。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以个别、小组、男女、小老师教读、教师范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小结出读准字音的方法:拼一拼、问一问、听一听。 (二)学生提出难记住的字,生生、师生共同识记 根据学生学习需要,教师将生字适当归类,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整、扑、咬、苦、懒、洋、吞、将、靠、应)、减一减(习)、换偏旁(咬、洋)、编儿歌(滚、吞)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小结识记方法:加、减、换偏旁、编儿歌。 (三)师出示练,你们有办法记住它吗?学习“练”字

三、感知内容,积累、运用词语 (一)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二)汇报感知 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教师利用狮子图片让学生认识勤、懒两只狮子,再引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三)回归文本,生读第二自然段,了解两只狮子不同的表现 (四)出示课件,引读勤狮子表现的句子 学生联系生活实现,理解“整天”,并用录像中观察狮子平时刻苦练习“滚、扑、撕、咬”的情景。 (五)“非常”换词练习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积累词语,掌握换词要把词语放到句子中朗读的方法。 (六)出示懒狮子图,读句子,积累短语:懒洋洋地 (七)对比两只狮子的表现,你们喜欢谁?说感受 四、研读课文,指导朗读 (一)师引读:一棵小树问懒狮子:“你怎么不学点儿本领啊?” 1.指导学生读好儿化音“点儿、学点儿”。 2.创设情境,抓住“问”,让学生以小树的角度去好奇地问小树。并以鼓励、表扬的方式问出感情来。(指名读,师范读) (二)教学感叹句:懒狮子抬起头来,慢吞吞地说:“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 1.师在引读句子中,通过抬头的动作,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像懒狮子一样“慢吞吞”地说句子。 2.积累短语:慢吞吞地(还可以说慢吞吞的干什么?) (三)教学疑问句:小树说:“那你以后怎样生活呢?” (着急,关心,担心,皱眉的问)教师要随机进行评价。 (四)教学感叹句:懒狮子说:“我爸爸和妈妈是林中的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我会生活得很好。” 1.给学生机会,自由练习懒狮子的话。教师巡堂,指导学生观察课件中懒狮子的表情、动作,并学着演一演。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张芬 课前谈话: 一、导入揭题 1.看,(出示课件1)谁来了?哪个小朋友跟她打个招呼。 2.谁来叫叫他。一个翘舌音,一个平舌音,可难读了。而且后一个还是轻声呢!指名读4个。 3.谁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反犬旁加一个老师的师就是狮子的狮。 4.狮子会滚、扑、撕、咬,被誉为“百兽之王”。有个狮子妈妈大肚子之后生下了两个小宝宝,(课件出示2),可是他现在正着急呢!原来她的两个小宝宝还没有取名呢!她呀听说我们101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呆会儿想请你们帮忙给他取个名字,你们愿不愿意帮忙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不过名字可没这么好取的,我们要从课文中找根据,找理由,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课文最起码读上三遍。然后想想给两只小狮子取什么名字? 2、出示自学要求,孩子自学。(课件3) 3、教师指导。 三、检查初读 1、狮子妈妈说如果要给我的孩子取名字,先要考考小朋友,这些字都认识了吗?出示本课生字(课件4),(小老师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小朋友们都想好名字了吧!快把宝宝的名字告诉我吧! 四、取名字,学课文 (一)、勤狮子 1、你们都取好名字了吗?我都有点着急了! 学生会有很多答案,评价如:很独特、有意思、真好听、多有趣,真会动脑筋,这是由一组意思相反的名字呢! 小朋友真会动脑筋,狮子妈妈要感谢你们呢!可是到底叫那个名字呢?这样,我们暂时一只叫勤勤,一只叫懒懒。(板:勤勤懒懒 2、你们怎么给我的一个孩子取名叫勤勤这呢?来,说说你们的理由。 出示: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课件5)朗读4-5个 勤勤在练习什么?(板:滚、扑、撕、咬)

《两只小狮子》第二课时说课稿

《两只小狮子》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主题编排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良好品质的孩子。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通过一勤一懒两只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向学生阐明从小应刻苦学习本领,不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表现形式以对话为主。 二、说学习目标 根据第一课时的学习情况我在第二课时里以情趣激发为基础,以朗读训练为主线,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1知识与能力。巩固会认字的词语,读好疑问句和感叹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朗读感悟、互动探究让学生学会研读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喜欢读童话,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在读中理解狮子妈妈的话的含义。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了解懒狮子懒惰的原因。 难点:理解妈妈的话的含义。 四、说教学方法 在这堂课中,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朗读主线”的原则,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法则以诵读、发现、感悟、体验为主,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五、课时安排 本课的教学时间为两课时,我讲的是第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可爱的狮子宝宝,想知道它们现在长成什么样子了吗?可是狮子妈妈说了,要想看到她的宝宝得先考考你们,有勇气接受挑战吗? 二、复习检查 昨天认识的生字藏在词语中,你还认识吗?(开火车读)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⒈狮子是林中的大王,可他们的本领天生就有的吗?课文中有两只小狮子也想成为林中的大王,可他们的表现却不一样,究竟哪不一样,请同学们看书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想一想。 ⒉出示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两只小狮子是表现。课文中是怎样介绍两只小狮子的呢?请打开书读读第二段。 ⒊你喜欢哪只小狮子呢?为什么?

《两只小狮子》优秀教学设计

《两只小狮子》优秀教学设计 《两只小狮子》优秀教学设计 《两只小狮子》优秀教学设计 王璐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2、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 3.会写”苦”.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抓住懒狮子说的话,了解其不锻炼本领的原因。理解狮子妈妈所说的话。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尝试自主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到森林去祝贺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 2、出示生字,同桌交流,纠错。 3、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三、直奔中心,理解狮子妈妈的话。 1.恭喜小朋友们成功地完成了这项任务,现在你们可以进入森林去瞧瞧两只小狮子了。你们看,谁来迎接我们了? 6.狮子妈妈不仅担心自己的孩子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还担心什么? 7.那在这两只小狮子中,谁会成为一只真正的狮子呢?我们一起去瞧瞧他们兄弟俩在干

什么?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5.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这只小狮子要学习这四样本领吗? 6.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需要学会哪些本领? 7.理解“整天” 小狮子的这些本领是一天练成的吗?它是---“整天”都在练习。 A、早上,天刚蒙蒙亮,他在练习---------- 中午,天气很热,人们都在休息,他在练习----------- 晚上,月亮出来了,他还在练习----------- B、这样从早到晚就叫做“整天”。 8.理解“刻苦” 2. 2、 你来读读小狮子说的这句话。你怎么读这么慢? 3、谁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4、如果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就更可贵了,甚至连小小的标点也不放过。 6、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小狮子的话。 7、谢谢小朋友的帮忙,你们让老师知道了小狮子不学本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怕吃苦,二是想依靠爸爸、妈妈。 五、拓展延伸,强化感受 1、看到两只小狮子的成长,我改变了主意:准备好的礼物我不送了,我要送给他们一份更好的特殊的小礼物,小朋友看看是什么。 2、看大屏幕,是一颗心,我想在这颗红心里装满小朋友送给小狮子说的话,你们愿意帮帮他吗?你想对小狮子说些什么? 3、同学们说得精彩极了,我也想写几句话送给小狮子,同时也送给在座的小朋友们。

《两只小狮子》聋校实验说课稿设计

《两只小狮子》聋校实验说课稿设计 《两只小狮子》聋校实验说课稿设计 [说教材] 《两只小狮子》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一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童话,重点在于通过童话中人物的对话,揭示做人的道理。《两只小狮子》是本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图文并茂,语言浅显易懂,蕴涵了做人应该自食其力的道理。 [说学生] 1、本课时的教育对象是五年级的12名聋生。他们能够借助图片和手语的辅助,了解课文大意。他们普遍存在学习语文的困难,具体表现在语言贫乏,语序混乱,语言表达困难,需要加强口语交际的模拟练习和书面语的训练。 2、就群体而言,视觉是他们的优势感官,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主要的思维形式。他们自尊心非常强,但是在面对学习困难时,很容易产生挫败心理和畏难情绪。我准备采用动画或色彩鲜艳的图片来帮助他们学习,并多种方式进行激励,提高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 3、就个体而言,他们在年龄、听力、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我准备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及要求,提供多样化的方法建议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 [说学习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联系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图文对照,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分角色对话和不同的表达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知道人应该自食其力,勤奋刻苦,克服依赖心理。 [说教学重难点] 1、狮子妈妈的话阐明了做人的道理,联系课文和自身实际,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2、由于听力损失和口语应用范围狭窄,口语交际是聋生学习语文的难点,因此,正确理解小树、懒狮子和狮子妈妈的对话,并进行分角色对话也是聋生学习本文难点。 [说教学法] 国家教委《在聋校开展分类教学》的通知中强调,要“根据聋生的听力、语言状况和其他方面的差异,采取相应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补偿缺陷,充分地利用和发挥其潜能,使其受到适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因此,我准备采用差异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学生置身于学习情景之中,采用读、划、演、说、写等方法学习,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说教学准备] 本课时准备以FLASH制作的多媒体 [说教学活动的安排和设计意图]

人教课标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 27 两只小狮子 教学设计

27、两只小狮子 教学目标: 1、认识“整、练”等14个生字。会写“练、苦”等6个字。 2、通过品读课文,在语境中了解“整天练习、刻苦、懒洋洋”的意思。用“整天、懒洋洋”说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4、了解两只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应该从小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教学重点:会认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应该从小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互动,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瞧,它来了。(出示图片) 2、看完之后,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狮子真恐怖、可怕、凶猛) 3、是呀,狮子是非常凶猛的动物,它是林中的大王,谁愿意跟这么了不起的动物朋友打打招呼?【出示词语:狮子】 4、看这个“狮”,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记住它?(出示:反犬旁+老师的师)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字,它的偏旁是——反犬旁反犬旁一般表示跟动物有关;右边的师表示——首领;那狮子就是动物中的首领,是林中的大王。 我们再来亲切地叫一叫它。 5、小朋友们,森林里,一只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它们俩呀,小时候的表现可不一样。(出示:两只小狮子)今天,他们俩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要跟我们一起学习呢!(出示:图片)这两只小狮子要来看看我们班的小朋友,谁表现最出色,坐得最好,精神最集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吧。 这是两只小狮子,那我们要把两只读重。(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落实生字词 两只小狮子身上有什么故事呢?赶紧自由地来读一读课文吧! 1、读之前,老师有两点要求:(出示:读书要求) 2、听小朋友们读得这么津津有味,课文里的生字宝宝都抢着出来跟你们打

四平市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27课 两只小狮子 同步测试C卷

四平市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7课两只小狮子同步测试C卷 一、给下面的字加一部分,组成新字在组词 (共1题;共8分) 1. (8分)一字组两词 宙:________、________ 易:________、________ 容:________、________ 杯:________、________ 二、比一比,再组词 (共1题;共10分) 2. (10分)形近字组词。 搏________ 躁________ 测________ 遗________ 碌________ 博________ 燥________ 侧________ 遣________ 绿________ 三、读读说说 (共6题;共32分) 3. (4分)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编号。 ________“呱呀!呱呀!”是什么东西在叫呢? ________小竹抱起小鹅,向饲养场走去。 ________小竹跑进树林一看,啊!原来是一只小鹅。 ________她想:它是从哪儿来的?会不会是饲养场的? 4. (6分)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 ________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________然后迅速后退。 ________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

________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 ________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5. (7分)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序。 ________方帽子店只卖方帽子。 ________方帽子成了古董。 ________顾客进了新帽子店。 ________方帽子店主人的儿子也喜欢戴圆帽子。 ________买帽子的人只能买到方帽子。 ________开了一家新帽子店,卖各式各样的帽子。 ________小孩子们不喜欢方帽子,并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 6. (1分)照样子,写一写。 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小妹妹摔倒了,我________ 7. (3分)我能模仿着写一写。 例:白帆片片像云朵。 弯弯的月亮像________。 ________像________。 8. (11分)按课本填空 (1)采访是________。采访的注意点: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负荆请罪”中“负”的意思是________,“荆”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个成语出自________,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用“负荆请罪”造个句子:________。 (3)请根据下面这段话仿写一段话,抓住“爱”的主题。

优质课一等奖《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每天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认为凭着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通过一勤一懒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2.教材位置: 《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主题编排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良好品质的孩子。本组的训练重点是: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带领孩子们走进故事中人物的生活,使学生通过读故事,感悟故事内容,从中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好孩子。 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语文学习,班里的学生对于课文的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各种语气、神态、动作进行朗读和表演。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说,在这方面,学生初步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欲望。所以本课的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演”中悟。同时设计多种有趣的活动,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充分参与,体验学习的快乐。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能力目标: 1.学习朗读好疑问句和感叹句。

2.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让学生明白做事不能用来父母,要从小学会生活本领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教学难点:明白狮子妈妈说的话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优学派电子书包课件、教材 学生准备:优学派电子书包、课本、田字本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动画导入,揭题识字。 1.播放动画视频。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认识生字“狮”。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视频引入新课,既给学生的朗读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认识生字。] 活动2【讲授】初读感知,学习字词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朋友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3.游戏识字。 4.指导读难读的句子。 5.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6.说话训练:(出示两只不同的狮子图片)

四年级语文说课范文《两只小狮子》说课稿范文

四年级语文说课范文《两只小狮子》说课稿 范文 一、说教材 《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主题编排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良好品质的孩子。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通过一勤一懒两只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向学生阐明从小应刻苦学习本领,不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 二、说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我利用了学生对童话的喜爱,设置多种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体验阅读的快乐。 三、说目标 根据第一课时的学习情况,我在第二课时里以情趣激发为基础,以朗读训练为主线,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与能力:巩固11个会认字,读好疑问句和感叹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朗读感悟、互动探究让学生学会研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喜欢读童话,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在读中理解狮子妈妈的话的含义。 3、第二课时教学重难点: (1)课文把懒狮子懒惰的原因,蕴涵在小树和懒狮子对话当中,并没有直接地写出来,必须要在反复朗读、感悟后才能了解,因此我把重点设计为:有感情地朗读,了解懒狮子懒惰的原因。 (2)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阅读能力,要在语言文字中准确把握所蕴涵的情感世界,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妈妈的话的含义。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法则以诵读、发现、感悟、体验为主,让学生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四、说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他们在感兴趣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