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射阳县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发展规划

江苏射阳县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发展规划

江苏射阳县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发展规划
江苏射阳县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发展规划

江苏省射阳县外国语学校201x-201x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牛津译林版

射阳外国语学校2015秋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范围:8AUnit1-2 总分:120分时间:100分钟 一、听力理解。(共20分) 一)听对话,回答问题。 ()1. What class does the woman have every Wednesday? A. B. C. ()2. What was Dave doing when he got hurt(受伤)? A. B. C. ()3. Where will the woman meet the man’s friend? airport A. B. C. ()4. Which bus should the man take to the museum? A. B. C. ()5. How often does Sam go to the Softball(垒球) Club? A. Twice a week. B. Once a week. C. Every Friday afternoon. ()6. Why is Sandy so happy? A. She had a nice lunch. B. She will move to London. C. She met an old friend. ()7. How many books did Amy read during the reading week? A. Four. B. Five. C. Six. ()8. Who is the tallest boy of the three? A. Tom. B. Daniel. C. Mark. ()9. Which club will Ann join? A. The Computer Club. B. The Dancing Club. C. The Swimming Club. ()10. When did the man arrive(到达) at school this morning? A. At seven o’clock. B. At seven ten. C. At seven twenty. 二)听第一段对话,回答11-12题,听两遍。 ()11. When did Mike join the Table Tennis Club? A. Last week. B. Last month. C. This month. ()12. On what day does he practice table tennis? A. Monday and Sunday. B. Monday and Saturday. C. Saturday and Sunday.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和方法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和方法 罗清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旅游系 北京 101101) 【摘要】 近30年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重大成就,陆续开发和完善了全国各地主要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的需求,又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高品质要求促使开发旅游资源的原则、方法等必须有新的变化和调整。该文对此做了新的界定和建议。【关键词】 旅游资源开发 原则 方法 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罗清(1965-),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创意文化旅游、旅游经济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需求也越来越丰富并愈趋成熟,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成为现代人们的首要选择,依照我们过去的开发模式很难适应新时期的旅游需求。采取合理的原则和方法开发旅游资源,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正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要内容。 1 旅游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是自然、历史、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特殊资源,具有明显的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作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具有地理环境要素所具有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动态分布的特征,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它又具有历史人文的特征。旅游资源是指: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能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和旅游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旅游经济收入的来源,旅游资源必须经过开发成为旅游产品,才能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开发利用吸引游客,才能发挥旅游资源的多种功能和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逐渐增多,游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趋势日益明显。只有对已被利用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或开发未被利用的旅游资源,才能不断地满足旅游者的需要,确保旅游业持续发展。所谓旅游资源开发,是指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要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旅游资源加以利用的经济技术系统工程。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在于发展旅游业,实质在于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内涵价值,提高其吸引力,使旅游资源变成现实的旅游吸引物,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多种功能。 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旅游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开发,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开发,就是根据域条件,运用资金和技术手段,通过科学的调查、评价、规划和建设,使未被利用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已被利用的旅游资源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加强,并做好配套设施建设,向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而旅游开发的整个过程都是围绕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展开的,为了充分有效地挖掘旅游资 源本身的价值,在选定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还必须进行一系列旅游环境建设、旅游产品设计的开发工作,使旅游资源所在地能够成为有吸引力的旅游环境和接待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资源开发就是旅游开发的核心,成功的旅游开发必须首先要有成功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的成败决定了整个旅游开发的质量。 2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一项经济文化活动,必须遵循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同时也要符合文化事业的开发规律,才能获得成功并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就是指旅游资源开发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可以将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界定为可持续发展原则、协调原则、美观原则、市场原则、特色 原则、 和文化原则。①旅游产品在经营管理方面采取生态、可持续的实践,保证经营活动不会使环境退化;旅游开发中应对当地社区和居民做出持续的贡献;旅游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破坏应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 ②协调原则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理性要求。协调发展就是要求旅游资源开发者正确处理现实与未来、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要求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强调整体效益,关注生态环境,注重社会公益,全面协调和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复杂关系,使旅游业得以全面发展。旅游业作为一项经济产业,追求经济效益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目的,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做到投资省、收益快、效益高。同时,旅游业既是一种文化性的经济产业又是一种经济性的文化产业,还是一种与环境生态密切相关的资源耗费型产业,这就要求旅游资源开发所追求的经济利益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即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保证旅游区居民及旅游者的生活秩序的安定与和谐,更要保护好旅游区域的环境生态。 ③美观原则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旅游资源开发就是发现美、展示美、创造美的过程。在设计和开发中应该充分运用美学的原理,将自然美、艺术美及观念美有机地融合进来,创造一种诗意的旅游环境,让游客置身其中,得到全方位的美的享受与精神的愉悦,力争做到旅游区布局和谐,旅游线路流畅,旅游氛围融洽。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部署,科技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海洋局共同制定了《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统筹部署水安全科技创新工作。根据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总体安排,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2018年度指南主要支持实施方案提出但在2016年和2017年指南未覆盖的任务,持续围绕综

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开展科研部署。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年。2018年拟支持不超过20个项目,国拨经费约3.2亿元。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 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不同供用水模式下的公共建筑供水系统效能评价方法及基准指标体系;甄别公共建筑节水关键环节与用水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综合节水集成技术与系统供水设计技术方法;研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并开展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建立公共建筑水系统节水效能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形成公共建筑节水集成技术和节水系统设计方法,开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5台(套)以上,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后题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后作业 第5章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 5.1 地表水资源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中,哪些对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有利?哪些不利? 答: 特点: 1、多为河川径流,因此流量大,矿化度和硬度低 2、受季节影响较大,水量时空分布不均 3、较为充沛,能满足大流量的需水要求 4、水质易受到污染,浊度相对较高,有机物和细菌含量高 5、采用地表水源时,在地形、地质、水文、卫生防护等方面均较复杂。 有利特点: 1、流量大。有利于满足各种用水的水量要求,可以大量取水而不会对河流的生态造成太大的影响。 2、矿化度和硬度低。有利于减少工业用水对水质处理的投资,同时对于农田灌溉有利于减少农田盐碱化的风险。 3、有机物和细菌含量高。有利于利用天然河水发展养殖业,同时用于灌溉时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不利特点: 1、特点2。这加大了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成本,而且对用水可靠性产生较坏的影响。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需要修建水利工程,如拦河坝等,这一方面对流域生态造成了影响,令一方面增大了投资。 2、水质易受到污染,浊度高。这降低了用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大了水处理的投资。 3、特点5。 5.2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有哪些各自具有哪些特点? 答: 1、河岸引水工程。 根据河流种类、性质和取水条件的不同,分为无坝引水、有坝引水和提水引水。 无坝引水的优点是可以去的自流水头;缺点水引水口一般距用水地较远,渗漏损失较大,且引水渠通常有可能遇到施工较难地段。 有坝引水适用于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不能满足引水要求是,需抬高水位以便于自流引水的情况。 提水引水利用几点提水设备等,将水位较低水体中的水提到较高处,满足引水需要。 2、蓄水工程 包含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三类基本建筑物。它具有径流调节作用,可根据年内或多年河道径流量,对河道内水量进行科学调节,以满足灌溉、发电或城市生活、生产用水等要求。 3、扬水工程 主要指泵站工程,根据泵站在水系统中的作用,泵站可以分为取水泵站、送水泵站、加压泵站和循环泵站。泵站的设计需要有一套合理的机电设备及相应的建筑物。 4、输水工程

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

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沿海地区投资建设的项目,经常涉及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将沿海滩涂适宜成陆的部分,通过工程措施促其脱离海水影响,扩展陆地资源以满足项目建设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对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滩涂围垦开发也会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科学论证,处理好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关注对海涂养殖地、芦苇地、红树林以及港口航道等方面的影响,以体现科学发展的政策导向。 我国沿海滩涂资源状况及利用潜力 我国沿海地区滩涂质地分布与陆地输入的泥沙物质质地和海水动力作用关系密切。各岸段的滩涂质地有泥砂质底、砂泥质底、砂质底、淤泥质底、卵石底、砾石底、礁石底和珊瑚礁等。不同滩涂质底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适宜不同的贝藻类生物生长。淤泥质滩涂土质较肥沃,营养物质较丰富、是许多贝藻类喜欢栖息生长繁殖的地方。当地一般根据各种贝藻类的生活习性,选择生长育肥快、周期短和经济价值高的天然贝藻类进行人工养殖。滩涂土壤以滨海盐土为主,盐土的盐分主要来自海水,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受海洋潮汐咸水顶托和絮凝作用,不断在近海沉积。当其尚处于水下堆积阶段时,则为高矿化海水所浸渍,成为盐渍淤泥。当高等植物出现而开始土壤形成过程时,积盐过程则成为成土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盐渍淤泥也就变为滨海盐土。由于我国滨海地区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3个气候带,自南而北逐渐干旱,土壤含盐量也相应随之由小增大。华南沿海的盐土表层含盐量一般不超过2%,而华北和东北的盐土表层含盐量达到2%-3%,个别甚至高达5%-8%。南海沿岸各大河流的入海河口地区分布着一些酸性滨海盐渍土,又称“咸酸田”“反酸田”,能危害水稻等农作物生长,必须采取改良措施,才能垦殖利用并取得较好收成。 我国海域面积广阔,自北向南有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海岸线漫长曲折,岛屿星罗棋布,滩涂资源十分丰富。滩涂土地资源分布呈一狭长带状,由潮上、潮间和潮下3个地貌单元构成。海岸带的土地资源随着地貌分布形态,分为平原岸段和基岩岸段两种基本土地类型,二者呈相互交错分布状态,大致以钱塘江口为界,以北的上海至辽宁以平原岸段土地资源为主,是辽河平原、黄淮海大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其间穿插分布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海州湾等基岩岸段土地资源;钱塘江口以南的浙江至广西等沿岸以分布基岩岸段土地资源为主.是我国东南部低山丘陵区向海延伸的前沿地带,其间分布有珠江、饮江、韩江、九龙江、晋江、兰溪江、闽江、瓯江、椒江和曹娥江等各类平原三角洲。 平原岸段地面坡度较平缓,从陆地、滩涂到浅海底的比降一般循序渐变,海岸线较平直,在江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和海水动力作用下,平原岸段的陆海交界处土地资源常处于不稳定变化状态,总的趋势属于向海扩伸土地的淤涨型岸段,局部为冲蚀型岸段,土地资源有后退消失现象。目前平原岸段的土地资源大部分已开发利用,只有个别岸段利用程度较低甚至未开发,其中以黄河三角洲和苏北沿岸较为突出,有大面积盐碱荒滩待开发利用,是我国平原岸段土地资源潜力最大的两个岸段。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km,包括辽、冀、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等11个滨海省市、自治区和台湾省。我国因实施大规模围海工程,许多海岸线因裁弯取直而缩短长度。全国岛屿面积大于500m2的共有6536个,岛屿岸线总长14390km,包括台湾省属岛屿岸线1824km。根据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海岸带调查资料,我国有滩涂资源总面积达217.09万hm2,其中95%以上分布在大陆岸线的潮间带,而岛屿滩涂资源面积分布较少,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5%以下。按滩涂资源分布地形部位,我国滩涂资源可分为海滩涂、滩

2020-2021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外国语学校六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2020-2021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外国语学校六年级上期 中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36吨减少20%后是吨.吨增加20%后是36吨. 2.张师傅加工一种零件,原来加工一个需要15分钟,现在加工一个只需要12分钟,工作效率提高%. 3.李庄去年植树450棵,成活了405棵.照这样计算,今年要保证成活450棵,至少要植树棵. 4.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2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____)厘米, 底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侧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表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 体积是(____)立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____)立方厘米. 5.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12.56厘米,宽是3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将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应削去立方厘米. 6.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0.8立方分米,那么, 圆锥的体积是________,圆柱的体积是________。 7.一个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一共60立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8.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体积都相等,圆柱的高8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 9.将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这个圆锥的体积是______ 立方分米,一共削去______立方分米的木料. 10.将一张长12.56厘米,宽18.84厘米的长方形纸卷成一个圆柱体,圆柱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或立方厘米. 11.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正好得到一个边长25.12厘米的正方形,圆柱体的高是厘米. 12.一根长2米的圆木,截成三个同样大小的圆柱后,表面积增加48平方厘米,这根圆木原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13.一台榨油机小时榨油6吨,这台榨油机2小时榨油吨,榨油吨要

XX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县县格凸河穿洞旅游资源开发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 某某县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承办单位概况 1、项目承办单位:某某县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处 2、法人代表:易华 3、项目主管单位:某某县县人民政府 4、项目承办单位性质:县政府旅游局下属事业性单位 三、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安顺地区旅游发展战略规划》;(1996年)

2、《某某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评价报告》;(1999.9第三次修改) 3、《某某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8) 4、《某某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大穿洞景区详细规划》(2002.3) 5、风景、旅游及相关专业技术规范、标准; 6、《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事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2]20号。 7、《贵州省旅游业管理条例》 8、《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通知》黔府办(2000)16号。 9、可行性报告编制协议; 10、其它相关资料。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1、项目工程建设是安顺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需要 早在1995年安顺地区就在《安顺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计划与规划中期(2001~2005)“某某县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初具规模”,“某某县县格凸河风景区申报为省级,开发建设该景区及其沿线风情点”(《规划》)中第一章第四节第十九条)。 2、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前提

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所在的某某县县是一个农业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某某县格凸河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堪称一流,景区内的供电、给排水、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开发资金不足 由于开发建设较晚,投入资金较少,目前本风景名胜区服务设施简陋。对外旅游服务主要依托县城。景区内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场所有待建设,只有大河村提供有限的农家饭。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经营管理和服务条件跟不上,制约了日益增长的旅游业的发展。景区内又缺少步道、亭廊、停车场、码头、公共厕所和垃圾处理等设施,不便开展观光游览活动。 以上问题可随着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的建设和完善而逐步解决。 3、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全市和全省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加快,同时为了树立安顺市作为贵州省旅游中心的地位,必须扩展与丰富其旅游产品的内涵。建设格凸河风景名胜区,是贵州西线风景旅游区的重要补充。安顺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利用的还不到三分之一,仅仅集中体现在黄果树、龙宫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

(完整word版)“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2016年2月,科技部发布了“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围绕“十三五”水资源安全保障急迫的、基础的和涉及重大战略布局的重点流域水利调度、水沙调控、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乡水安全等研究任务,设计19项内容,资助31个项目。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本专项实施方案,2017年将持续围绕综合节水等六大方面开展科学技术研究。 本专项2017年度指南拟支持项目约覆盖专项实施方案任务的1/3。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执行期3-4年。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典型应用示范类任务,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该专项中央财政资金总额的30%,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

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8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5个。 本专项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现代灌区用水调控技术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灌区用水多过程调控理论,研究灌区用水实时调配技术与产品,开发灌区用水测控技术与设备,构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调控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系统解决方案与配套技术,典型示范面积6万亩以上,与当前国内最好水平相比,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率提高10%以上。 1.2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农田灌排协同排水控盐理论,研究农田水盐诊断预测及排水再利用评估技术,研发农田排水调控工程技术与产品,建立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农田节水减排控盐系统解决方案与标准体系,典型示范面积2万亩以上,排水再利用率提高20%以上,作物增产10%以上。 1.3生活用水新型实用节水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生活用水对象,研究节水技术集成应用以及用水终端、水系统设计、水系统全流程影响,研发城镇各类

滩涂资源的分布、利用现状与前景研究

滩涂资源的分布、利用现状与前景研究 [摘要]现在滩涂一般多指沿海滩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将滩涂界定为平均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海域,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沿海滩涂界定为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两部门对滩涂的表述虽然有所不同,但可以看出滩涂既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中国的海涂主要分布在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广西和海南的海滨地带,是海岸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洋滩涂总面积217.04万公顷。滩涂对于渔业养殖等产业有着重要意义。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但传统开发利用以围垦种养为主,开发模式单一、层次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逐步成为沿海地区振兴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因此,加强对沿海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苏盐城位于江苏东部沿海,沿海滩涂资源是盐城的一大重要特色,发挥沿海滩涂资源优势、振兴地方绎济一直是盐城的一个重大发展战略。本文通过对盐城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历史、现状的分析,对比国内外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剖析盐城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因素,并结合盐城实际,提出推进盐城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对策和措施。通过对江苏盐城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做相应的理论探讨和对比分析,旨在探索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同时为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思路。 [关键词]滩涂渔业滩涂百科环境环保措施 海洋滩涂系指大潮时,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我国海 洋滩涂总面积217.04万公顷,是开发海洋、发展海洋产业的一笔宝贵财富。滩涂不仅是 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而且本身也蕴藏着各种矿产、生物及其他海洋资源。 滩涂资源用途很广,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可以开辟盐田,是发展盐化工原料基地的好场所。我国目前有盐场50多个,盐田总面积33.7万公顷。年产量达2000万吨,是世界第一产盐大国,其中80%为海盐;围海造地,增加耕地面积。我国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耕地稀少的矛盾尤为突出。建国以来,在辽河口、渤海湾、苏北、杭州湾、珠江口等地进行了大量围垦,总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这些地方现已成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及热带水果生产地;发展滩涂水产养殖业。目前水产养殖

拉萨江苏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部优秀教师团队——梦之队汇报材料

拉萨江苏实验中学 2015届高三年级组“梦之队” 2014-2015年是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开局之年。在拉萨市委市政府及援藏指挥部、市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拉萨江苏实验中学首届高考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获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奠定了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成为“拉萨家门口的内地西藏班”的基石。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与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有一支优秀的高三年级组“梦之队”有着密切关系。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追溯我们团队奋斗的心酸历程,分享我们成功的秘诀。 科学组建,打造苏中“梦之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秉承原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优良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如何实现“打造拉萨一流名校,构建藏苏文化乐园”,树立“家门口内地西藏班”的口碑,做好拉萨江苏实验中学首届高考开局,就需要精心选拔、科学组建一支“能打仗,能打胜仗”的优秀教师队伍。 学校分管领导本着“科学创新有胆有识能引领”、成员个体本着“激情奉献有作有为有目标”、成员之间“优势互补有情有爱能合作”的原则,组建了一支拉萨江苏实验中学的高三年级组“梦之队”。 管理团队: 组长:李明生 副组长:徐夕锋、唐炜、陈渠汇、次仁旺堆、易芸、孙永安 成员:蒋汉林、俞俊、高三年级组全体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及高三班主任。

教师团队:共有51人,其中江苏援藏教师10人,原校教师41人。拥有高级职称教师16人、中级职称教师29人、初级教师6人,自治区级名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校级骨干教师14人。这是一支老中青搭配合理、年富力强、积极上进,思想活跃、与时俱进,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中关爱学生,注重学生的发展,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践行实效课堂,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学生学习要求,将藏苏文化有效融合,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团队。 群策群力,开创苏中新天地 一、领导团队,分工明确,躬亲示范,深入一线,打造和谐而富有战斗力的团队。 1.以学校管理团队为表率促进团队建设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引领者,校长的人格魅力、办校理念、工作能力是团队建设的凝聚力所在,校长的自身修养、责任心、管理艺术与水平对团队的建设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李明生校长每天到各年级办公室、教室至少巡查一次,尤其是高三,在巡查过程中注重与教师、学生的交流,掌握教师、学生的工作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分管教学的徐夕锋副校长直接分管高三年级,与高三教师共同奋斗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分管德育的次仁旺堆副校长,每天亲自带领德育管理小组巡查高三教室;分管后勤的孙永安副校长把高三教师、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以何远浩为主的高三年级组管理人员和班主任与高三学生朝夕相处,使高三教师和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确保高三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管理人员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使新教师能更快的融入团队,使原教师更加认同团队,使学校的创业精神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 2.以科学的管理机制推动团队建设 学校选拔工作业务能力突出、有奉献精神、善于协调组内成员、能以大局为重的教师担任高三年级各科备课组长。

xx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报告(完美版)

xx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 用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研究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旅游几乎在世界各地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被誉为20世纪的经济巨人。据世界旅游组织(WTO)公布的统计数字,1950年全世界国际旅游活动参加者为2528.2万人次,1960年为6929.6万人次,1990年则为45487.5万人次,相当于1950年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数的18倍。国内旅游也迅速发展,整个“八五”期间旅游人数为22.06亿人次,每年以18.9%的速度增长,比“七五”年均增长率高出14个百分点。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 但是,旅游的发展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掘出来。目前即便是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中,每年能够出国旅行的人数在该国人口中的比重仍未达到应有水平。例如在出境旅游比较流行的英国,每年出国旅游的人次也仅为全国人口的1/3。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旅游者在这些国家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就更小了。战后旅游发展的趋势表明,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余暇时间的增多、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其它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有利进展,今后参加旅游的人数将会不断增加,从而也决定了旅游业将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旅游者的文化修养、旅游资源的文化品位、旅游业的文化氛围、

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没有文化的旅游是不存在的,低档次的文化品位,是影响旅游活动发展的致使原因。所以不管是旅游的主体(旅游者)还是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都应予以一定的教育和培训,以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欣赏被賦予更丰富的文化意蕴,从而使旅游得到更健康和快速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高度竞争的产业。不仅各国旅游业,特别是面对相同客源市场的邻近国家旅游业之间竞争激烈,而且同一旅游目的地内的各旅游企业也存在竞争。如果不了解旅游,不了解发展旅游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了解旅游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等必要的知识,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还要对从事旅游业的人员进行旅游教育和训练。 另外,要搞好旅游业,实现旅游业在国民经济计划中的地位,还要在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前提下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和当地人民的需要。也只有同时满足旅游者和当地人民的需要,才能实现国家的利益。因此各方的利益和需要都必须予以满足,各方彼此间的利益冲突都必须调合一致。在这个意义上,了解旅游和正确认识旅游对于各级政府参与制定政策和规划工作的人员是十分必要的。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更是有必要了解一定的旅游方面的知识。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后题——左其亭

西安理工大学 课程作业 课程名称:水资源管理与利用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2013 年11 月17 日学科: 学号: 姓名:樊京伟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后作业 第5章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 5.1 地表水资源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中,哪些对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有利?哪些不利? 答: 特点: 1、多为河川径流,因此流量大,矿化度和硬度低 2、受季节影响较大,水量时空分布不均 3、较为充沛,能满足大流量的需水要求 4、水质易受到污染,浊度相对较高,有机物和细菌含量高 5、采用地表水源时,在地形、地质、水文、卫生防护等方面均较复杂。 有利特点: 1、流量大。有利于满足各种用水的水量要求,可以大量取水而不会对河流的生态造成太大的影响。 2、矿化度和硬度低。有利于减少工业用水对水质处理的投资,同时对于农田灌溉有利于减少农田盐碱化的风险。 3、有机物和细菌含量高。有利于利用天然河水发展养殖业,同时用于灌溉时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不利特点: 1、特点2。这加大了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成本,而且对用水可靠性产生较坏的影响。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需要修建水利工程,如拦河坝等,这一方面对流域生态造成了影响,令一方面增大了投资。 2、水质易受到污染,浊度高。这降低了用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大了水处理的投资。 3、特点5。 5.2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有哪些?各自具有哪些特点? 答: 1、河岸引水工程。 根据河流种类、性质和取水条件的不同,分为无坝引水、有坝引水和提水引水。 无坝引水的优点是可以去的自流水头;缺点水引水口一般距用水地较远,渗漏损失较大,且引水渠通常有可能遇到施工较难地段。 有坝引水适用于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不能满足引水要求是,需抬高水位以便于自流引水的情况。 提水引水利用几点提水设备等,将水位较低水体中的水提到较高处,满足引水需要。 2、蓄水工程 包含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三类基本建筑物。它具有径流调节作用,可根据年内或多年河道径流量,对河道内水量进行科学调节,以满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利用研究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利用研究* 陈 君,张长宽 (河海大学 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摘要:在分析江苏沿海滩涂资源量与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沿海滩涂开发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沿海滩涂开发利用规划。根据科学开发、综合开发、分层次开发、市场化开发和可持续开发的原则,确定了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的总体功能定位;通过整合沿海资源,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合理布局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错位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基地、新型港口工业区、生态休闲旅游区和宜居的滨海新城镇。同时,从建立园区模式、引导产业转移、盘活存量滩涂、明确农业定位、加强港口建设等几方面提出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的主要保障措施。 关键词:滩涂资源;围垦开发;海岸带资源;江苏沿海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建设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沿海新型的工业基地,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虽然江苏经济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基础却较为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低于全省的平均值,而且低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平均水平,是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洼地[1]。因此,为实现国家制定的战略目标,迫切需要发挥江苏沿海滩涂资源丰富的优势,对其开发利用进行科学合理定位,选择适宜的滩涂开发利用模式,由以往的粗放型、低层次、传统式利用方式向集约型、综合性、可持续利用方式转变,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的地发展。根据江苏沿海滩涂开发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沿海滩涂开发利用规划。 1 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1.1 沿海滩涂资源状况 江苏海岸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抵长江口北支寅阳角,海岸线长888.9 km。其中淤泥质海岸是主要类型,占海岸线总长的90%以上。古黄河与古长江为江苏海岸带来的巨量泥沙在沿岸海域南黄海旋转潮波系统和东海前进潮波系统的辐聚作用下,形成世界罕见的大面积辐射沙脊群[2-3]。江苏沿海滩涂总面积500 167 hm2,约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4,居全国首位;其中潮上带滩涂面积为30 747 hm2,潮间带滩涂面积267 667 hm2,辐射状沙脊群理论最低潮面以上面积201 753 hm2。 1.2 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状况 江苏沿海地区内辖14个沿海市、县、区;土地面积为3.05万km2,占江苏土地总面积的29.63%;人口1 779.28万人,占江苏总人口数的23%。 2008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为30 312.6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 622元,其中,沿江地区生产总值为15 201.8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0 647元;沿海地区生产总值为3 547.5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 923元。沿海地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远远低于全省和沿江地区。2008年沿海地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全省的1/2,仅为沿江地区的1/3(图1)。虽然2000年以来江苏沿海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一直持一定速率增长,但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沿海地区各县市2001年以来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显示(图2)[4],大丰市以南(含大丰市)的各市、县、区均高于沿海地区的平均值,而大丰市以北则均远远低于沿海地区平均值。 图1 2008年江苏沿海与沿江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较图2 近年来江苏沿海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20小题,每题4分,合计8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答案必须涂到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1、“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这反映了宗法制 A.强调血缘纽带 B.重视尊卑贵贱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 D.有利于凝聚宗族 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A.皇帝制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养了顺从性。”这是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战国的军功爵制B.汉代的察举制 C.唐朝的科举制D.明代的科举制 4、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重要后果是 A.日本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B..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沙俄侵略我国新疆地区 5、1931年9月19日,北平部分国民党员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也提出“立泯系派之见,共赴国难”。这说明 A.国难当头使民族矛盾激化 B.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 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被接受D.国共内战受到一定遏制 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

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7、一首诗中写道:“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A.中共成立B.国共合作 C.抗战胜利D.遵义会议 8、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是 A.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D.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9、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①新民主主义国家②人民民主主义国家③社会主义国家④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10、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江苏省射阳县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无答案)

2020 秋学期八年级生物第一次阶段考试 考生注 意: 1、本试卷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30 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2、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每题有 4 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植物界中等级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植物类群是()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 物2.生物社团的同学在栖霞山的饮马湾中发现了一种蠕虫(如图),经查阅资料确认是细形山地涡虫,它属于()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3.真 菌与细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A.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菌只有单细胞的 B.真菌有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真菌对人是有利的,细菌对人是有害的 D. 真菌主要是孢子生殖,细菌是分裂生殖第 2 题图 4.广东的荔枝有桂味、糯米糍等上佳的品种,这此不同的品种取决于生物多样性中的()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基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形态结构多样性 5.我国各地已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下列有关自然保护区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 B.迁地保护濒危植物 C.就地保护濒危植物 D.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6.生命起源的过程中,从有机大分子到原始生命最可能发生在() A. 原始海洋中 B.原始陆地上 C.原始土壤里 D.原始大气中 7.右图表示植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B.蕨子植物、藻类植物、裸子植物 C.裸子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 8. 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是()第 7 题图 A.鱼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9.“超级细菌”是指对多数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它的产生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有关。下列关于“超级细菌”

水资源利用及管理习题2011-2012

第一章概论 1、水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为什么又说水资源是有限的? 2、从水资源的特点来分析,为什么要保护水资源? 3、列举实例,分析如何协调水资源多种用途之间的矛盾? 4、分析造成三大水问题的主要原因,阐述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带来的危害? 第二章水资源概况 1.论述世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2.试述我国如何面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严峻挑战? 3.试述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4.结合自己熟悉的地区,阐述其所在的水资源区情况,说明主要水资源特点及可能存在的水问题。 第三章水资源的形成 1. 论述水循环的实质及其对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 2. 阐述水资源的形成过程及水分运行机制。 3. 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换关系。 4. 简述影响径流形成的因素。 第四章水资源评价 1. 水资源评价的意义?水资源评价的原则? 2.水资源评价工作大纲包括哪些? 3. 水资源分区的原则? 4. 降水量评价的分析内容包括哪些? 5.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内容? 6.论述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程序。 第五章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 1. 地表水水资源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中,哪些对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有利,哪些不利? 2.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有哪些,各自具有哪些特点? 3.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按其构造形式不同可分为那几种类型?各自的适用条件如何? 4. 选择江河取水构筑物位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下图中各取水口位置是否合适? 5.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适用条件如何? 6.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的构造组成是怎样的?常见的取水头部形式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

场合? 7. 什么是浮船式取水构筑物?有哪些特点? 8. 缆车式取水构筑物由哪几部分组成?泵车设计有哪些要求? 第六章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 1. 讨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优点和缺点。 2. 管井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叙述管井施工的流程。 3. 大口井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叙述大口井施工的流程。 4. 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5. 简要叙述不同取水构筑物的适用范围。 第七章生活用水 1. 什么是生活用水?生活用水的特征有哪些?城市生活用水包括哪几部分? 2. 生活给水系统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3. 地下水给水水源有哪些?地下水水源的特点是什么? 4. 地表水给水处理的工艺有哪些? 5. 以你所在的地区为例,设计一个分区用水量计算方案。 6. 节水途径有哪些? 7. 什么是中水回用? 第八章农业用水 1. 分析一下水与农作物的关系。 2. 什么是农业需水量和农业灌溉用水量,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3. 农业取水方式有哪些? 4. 灌溉渠系规划和田间工程规划的原则和内容是什么,应注意什么问题? 5. 农业用水量如何计算,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如何考虑? 6. 主要的农业节水措施包括哪些? 7. 现代农业节水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第九章工业用水 1. 简述我国工业用水的特点? 2. 简述工业用水量的分析计算方法? 3. 简述工业节水的途径和措施? 第十章生态用水 1. 为什么在进行水资源配置时,要保证生态用水? 2. 叙述生态用水、生态需水、生态耗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叙述河道内生态用水量与河道外生态用水量的计算方法。 4. 简要叙述生态用水的主要保障措施。 第十一章水资源配置与规划 1. 水资源规划与水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 简述水资源规划的原则、主要内容和工作流程。 3. 举例说明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4. 简述在进行水资源规划时,为什么要进行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各类经济社会指标预测的方法分别有哪些? 5. 通常在作水资源规划时,要进行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同时要参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如果预测结果与规划结果差距较大,即相应需水量预测结果相差较大,如何处理这个矛盾? 6. 选择一个流域,收集相关资料,计算该流域河道内生态需水量。 7. 选择一个地区,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分析该地区各行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并进行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