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β衰变

β衰变

β衰变
β衰变

高中物理α、β衰变规律的比较 学法指导

高中物理α、β衰变规律的比较 学法指导 山东 王昭娟 1 2、α衰变、β衰变次数确定的方法 (1)基本依据:核反应中的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 (2)方法:设放射性元素X 经过m 次α衰变和n 次β衰变后,变成稳定的新元素Y , 则表示该核反应的方程为e n He m Y X 0 142A Z A Z -''++→,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可列出方程n m 2Z Z ,m 4A A -+'=+'= 由以上式子可解得.Z Z 2 A A n ,4A A m -'+' -='-= 因而可以确定α衰变、β衰变次数,实质上是可以归结为求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3、典型例题 例1. Th 232 90(钍)经过一系列α 和β衰变,变成Pb 208 82(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B. 铅核比钍核少16个中子 C. 共经过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D. 共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解析:由原子核符号的意义,很容易判定AB 正确。至于各种衰变的次数,由于β衰变不会引起质量数的减少,故可先根据质量数的减少确定α衰变的次数为64 208 232x =-=(次) 再结合核电荷数的变化情况和衰变规律来判β衰变的次数y 应满足,88290y x 2=-=-所以48x 2y =-=(次),即D 正确。答案ABD 。 例2. 铀(U 23892)经过α、β衰变形成稳定的铅(Pb 20682) ,问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共转变为质子的中子数是( ) A. 6 B. 14 C. 22 D. 32 解析:U 23892衰变为Pb 206 82,需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每经过一次β衰变就会有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所以共有6个中子转化为质子。答案A 。 例3. 如图所示,两个相切的圆表示一个静止原子核发生某种核变化后,产生的两种运动

衰变方式介绍

β?Negatron (electron) emission. Conversion of a neutron to a proton and emission of an electron and an antineutrino 60Co → 60Ni + e?+ νˉ β+Positron emission. Conversion of a proton to a neutron and emission of an positron and an neutrino. Always in competition with EC decay. 22Na → 22Ne + e++ ν EC Electron capture. Capture of an atomic electron converting a proton to a neutron and emission of a neutrino. 57Co + e?→ 57Fe + ν αAlpha (4He) emission.238U → 231Pa + α IT Isomeric transition. γ-ray or conversion electron emission from an long-lived metastable state. γ-ray emission from short-lived excited states frequently accompanies all decay modes. 137m Ba → 137Ba + γ(662 k eV) SF Spontaneous fission. Splitting of nucleus into to lighter nuclei, usually accompanied by neutron emission. 252Cf → 137I + 112Rh + 3n p Proton emission. 145Er → 144Ho + p n Neutron emission. 10Li → 9Li + n β?β?Double negatron emission. Conversion of two neutrons to two protons and emission of two electrons and two antinuetrinos. 128Te → 128Xe + 2e?+ 2νˉ ECEC Double orbital electron capture. Conversion of two protons to two neutrons and emission of two positrons and two neutrinos. 124Xe → 124Te + 2e++ 2ν β?x Negatron-delayed emission of x=n,2n,α,...145Cs → 144Ba + e?+ νˉ + n ECx Electron capture emission of x=p,α,SF,...147Dy → 146Tb + e++ ν + p 14C14C emission. Other nuclei can also be emitted.226Ra → 212Pb + 14C It is generally true that a nucleus can decay by multiple alternative energetically possible decay modes. The decay branching intensities are given, when known.

α、β衰变规律的比较

α衰变β衰变 氦核子 (1)基本依据:核反应中的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 (2)方法:设放射性元素X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后,变成稳定的新元素Y,则表示该核反应的方程为,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可列出方程 由以上式子可解得因而可以确定α衰变、β衰变次数, 实质上是可以归结为求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3、典型例题 例1. (钍)经过一系列α和β衰变,变成(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共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解析:由原子核符号的意义,很容易判定AB正确。至于各种衰变的次数,由于β衰变 不会引起质量数的减少,故可先根据质量数的减少确定α衰变的次数为 (次) 再结合核电荷数的变化情况和衰变规律来判β衰变的次数y应满足 所以(次),即D正确。答案ABD。

例2. 铀()经过α、β衰变形成稳定的铅(),问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共转变为质子的中子数是() A. 6 B. 14 C. 22 D. 32 解析:衰变为,需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每经过一次β衰变就会有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所以共有6个中子转化为质子。答案A。 例 3. 如图所示,两个相切的圆表示一个静止原子核发生某种核变化后,产生的两种运动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可能的是() A. 原子核发生了α衰变 B. 原子核发生了β衰变 C. 原子核放出了一个正电子 D. 原子核放出了一个中子 解析:两个相切的圆表示在相切点处是静止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无外力作用,动量守恒,说明原子核发生衰变后,新核与放出的粒子速度方向相反,若是它们带相同性质的电荷,则它们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反,则轨道应是外切圆,若它们所带电荷性质不同,则它们的轨道应是内切圆。图示的轨迹说明放出了正电荷,所以可能是α衰变或放出了一个正电子,故AC正确。 本题仅仅只是判断衰变的种类,而没有判断轨迹是属于哪种粒子的。处于静止状态时的原子核发生的衰变,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而新核的电量一般远大于粒子(α、β)的电量, 又在同一磁场中,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其运动的半径,此式的分子是相等的, 分母中电量大的半径小,电量小的半径大。所以,一般情况下,半径小的是新核的轨迹,半径大的是粒子(α、β或正电子)的轨迹。

α、β衰变规律的比较

α、β衰变规律的比较 1、α衰变、β衰变规律对照表 衰变类型α衰变β衰变 衰变方程 衰变的实质 某元素的原子核同时放出由 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 氦核 是元素的原子核内的一个中 子变成质子时放射出一个电 子 特点 每发生一次α衰变,新元素与 原元素相比较,核电荷数减小 2,质量数减少4 每发生一次β衰变,新元素与 原元素相比较,核电荷数增加 1,质量数不变 衰变规律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 2、α衰变、β衰变次数确定的方法 (1)基本依据:核反应中的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 (2)方法:设放射性元素X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后,变成稳定的新元素Y,则表示该核反应的方程为,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可列出方程 由以上式子可解得因而可以确定α衰变、β衰变次数,实质上是可以归结为求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3、典型例题 例1. (钍)经过一系列α和β衰变,变成(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B. 铅核比钍核少16个中子 C. 共经过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D. 共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解析:由原子核符号的意义,很容易判定AB正确。至于各种衰变的次数,由于β衰变不会引起质量数的减少,故可先根据质量数的减少确定α衰变的次数为 (次) 再结合核电荷数的变化情况和衰变规律来判β衰变的次数y应满足 所以(次),即D正确。答案ABD。

例 2. 铀()经过α、β衰变形成稳定的铅(),问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共转变为质子的中子数是() A. 6 B. 14 C. 22 D. 32 解析:衰变为,需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每经过一次β衰变就会有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所以共有6个中子转化为质子。答案A。 例 3. 如图所示,两个相切的圆表示一个静止原子核发生某种核变化后,产生的两种运动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可能的是() A. 原子核发生了α衰变 B. 原子核发生了β衰变 C. 原子核放出了一个正电子 D. 原子核放出了一个中子 解析:两个相切的圆表示在相切点处是静止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无外力作用,动量守恒,说明原子核发生衰变后,新核与放出的粒子速度方向相反,若是它们带相同性质的电荷,则它们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反,则轨道应是外切圆,若它们所带电荷性质不同,则它们的轨道应是内切圆。图示的轨迹说明放出了正电荷,所以可能是α衰变或放出了一个正电子,故AC正确。 本题仅仅只是判断衰变的种类,而没有判断轨迹是属于哪种粒子的。处于静止状态时的原子核发生的衰变,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而新核的电量一般远大于粒子(α、β)的电量, 又在同一磁场中,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其运动的半径,此式的分子是相等的, 分母中电量大的半径小,电量小的半径大。所以,一般情况下,半径小的是新核的轨迹,半径大的是粒子(α、β或正电子)的轨迹。

α、β衰变规律的比较

α、β衰变规律的比较 山东 王昭娟 1、α衰变、β衰变规律对照表 衰变类型 α衰变 β衰变 衰变方程 衰变的实质 某元素的原子核同时放出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氦核 是元素的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时放射出一个电子 特点 每发生一次α衰变,新元素与原元素相比较,核电荷数减小2,质量数减少4 每发生一次β衰变,新元素与原元素相比较,核电荷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 衰变规律 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 2、α衰变、β衰变次数确定的方法 (1)基本依据:核反应中的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 (2)方法:设放射性元素X 经过m 次α衰变和n 次β衰变后,变成稳定的新元素Y ,则表示该核反应的方程为,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可列出 方程 由以上式子可解得 因而可以确定α衰变、β衰变次数, 实质上是可以归结为求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3、典型例题 例1. (钍)经过一系列α和β衰变,变成 (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B. 铅核比钍核少16个中子 C. 共经过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D. 共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解析:由原子核符号的意义,很容易判定AB 正确。至于各种衰变的次数,由于β衰变 不会引起质量数的减少,故可先根据质量数的减少确定α衰变的次数为(次) 再结合核电荷数的变化情况和衰变规律来判β衰变的次数y 应满足 所以 (次),即D 正确。答案ABD 。

例 2. 铀()经过α、β衰变形成稳定的铅(),问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共转变为质子的中子数是() A. 6 B. 14 C. 22 D. 32 解析:衰变为,需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每经过一次β衰变就会有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所以共有6个中子转化为质子。答案A。 例 3. 如图所示,两个相切的圆表示一个静止原子核发生某种核变化后,产生的两种运动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可能的是() A. 原子核发生了α衰变 B. 原子核发生了β衰变 C. 原子核放出了一个正电子 D. 原子核放出了一个中子 解析:两个相切的圆表示在相切点处是静止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无外力作用,动量守恒,说明原子核发生衰变后,新核与放出的粒子速度方向相反,若是它们带相同性质的电荷,则它们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反,则轨道应是外切圆,若它们所带电荷性质不同,则它们的轨道应是内切圆。图示的轨迹说明放出了正电荷,所以可能是α衰变或放出了一个正电子,故AC正确。 本题仅仅只是判断衰变的种类,而没有判断轨迹是属于哪种粒子的。处于静止状态时的原子核发生的衰变,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而新核的电量一般远大于粒子(α、β)的电量, 又在同一磁场中,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其运动的半径,此式的分子是相等的, 分母中电量大的半径小,电量小的半径大。所以,一般情况下,半径小的是新核的轨迹,半径大的是粒子(α、β或正电子)的轨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