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组建与互联项目实训

网络组建与互联项目实训

网络组建与互联项目实训
网络组建与互联项目实训

《网络组建与互联项目实训》课程设计

题目:

系部:

专业名称: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前言

随着计算机及局域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各种计算机应用系统被相继

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各企业、各单位同外界信息媒体之间的相互交换和共享的要求日益增加。需要使各单位相互间真正做到高效的信息交换、资源的共享为各单位人员提供准确、可靠、快捷的各种生产数据和信息充分发挥各单位现有的

计算机设备的功能。为加强各公司内各分区的业务和技术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降低运作及管理成本,公司有必要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局域网要求建设基于TCP/IP协议和WWW技术规范的企业内部非公开的信息管理和交换

平台该平台以WEB为核心集成WEB、文件共享、信息资源管理等服务功能实现公司员工在不同地域对内部网的访问。

目录

摘要 (3)

一、绪论 (3)

1.1 研究背景 (3)

1.2主要工作 (3)

1.3本文结构 (3)

二、系统实现 (3)

2.1需求分析 (3)

2.2方案设计 (4)

2.3网络设备选型 (5)

2.4网络规划 (5)

三、开发环境 (5)

3.1、硬件配置 (5)

3.2、软件环境 (6)

四、规划设计 (6)

4.1、成本 (6)

4.2、设备清单 (6)

五、实施 (7)

5.1、需求 (7)

5.2设计与实现 (7)

5.3模块设计 (8)

2.4服务器模块设计 (19)

第三章命令总结 (20)

附录 (21)

五、小结 (23)

六、参考文献 (23)

摘要

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企业内部网络的建设已经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企业网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到,利用网络技术,现代企业可以在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员工之间实现优化的信息沟通。这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关键的竞争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加快构建自身的信息网络,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目前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网络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本文以中小型企业内部局域网的组建需求、实际管理为出发点,从中小型企业局域网的管理需求和传统局域网技术入手,研究了局域网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以报社办公楼为背景设计一个简单的局域网,该楼有2楼、3楼、4楼。现在为该单位组建局域网。

该办公楼网络需求如下:三层楼能相互连接。

1.2主要工作

本设计根据该报社能够相互连通,传递信息。

1.3本文结构

第1部分绪论主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主要工作。

第2部分系统实现,说明了需求分析、报社对办公网络的需求和施工方案的设计原则及相关网络设备的选型。

第3部分设计与实现,介绍了网络设备的拓扑图和相关设备的配置及设备的采购与施工安排。第4部分结束语。

二、设计与分析

2.1需求分析

2.1.1办公网建设的重要性

信息交流,适应现代化办公的要求,需要组建单位局域网。组建办公局域网变的越来越重要。

2.1.2报社对办公网络的需求

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最基础的工作包括进行各方面数据资源的采集、加工、处理、分析等等,同时也包括各种信息资料的互通、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讯和协作等等。

针对本报社的实际特点,本报社网络系统的建设从功能上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企业内部

2、

2.2方案设计

2.2.1设计原则

适应。

达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可用性。单位局域网设计必须满足其应用的要求。

网络总体设计、建设的原则如下:

(1)扩充性

系统应易于升级和功能扩充。在系统容量、能力、处理能力等方面具有可扩充性,可以方便地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不仅能够保护报社的投资,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价格比。(2)可靠性

应该在系统结构、设计方案、设备选择、技术服务等方面综合考虑,保证系统能够无故障运行。

同时系统必须具有出错处理、容错能力、冗余备份功能。

(3)实用性

整个网络的功能应完全立足于报社办公网的需求,保证系统信息处理和传递的安全、可靠、及时、准确。

(4)安全性

网络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通过设置分级保护、控制数据存取的权限,防止对系统的非法侵入。

(5)可维护性

提供有效的网络管理和系统监控、调试、诊断技术,保证系统维护管理简明、方便、有效。

(6)可操作性

必须提供友好的中文界面、操作简便、容错性强、易于管理和维护。

(7)经济性

在充分满足系统应用功能需求和系统性能、并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选用物美价廉、经济实用的技术和产品。

(8)先进性

网络系统的构建应采用当前的主流技术,能够充分承载当前的各种应用系统,包括数据、语音、视频等多方面的系统的都能顺利、有效地开展工作。

2.3网络设备选型

网络主干设备的选型,建议网络主干设备或核心层设备选择具备第3层交换功能的高性能主干。

交换机。如果要求局域网主干具备高可靠性和可用性,还应该考虑核心交换机的冗余与热备份方案设计。汇聚层或接入层的网络设备类型,通常选择普通交换机即可,交换机的性能和数量由入网计算机的数量和网络拓扑结构决定。

同一网络上的计算机如果超过一定数量,通常在200台左右,就很可能会因为网络上大量的广播而导致网络传输效率低下如果采用传统的路由器,虽然可以隔离广播,但是性能又得不到保障。

而三层交换机的性能非常高,既有三层路由的功能,又具有二层交换的网络速度。除了必要的路由决定过程外,大部分数据转发过程由二层交换处理,提高了数据包转发的效率。

三层交换机通过使用硬件交换机构实现了IP的路由功能,其优化的路由软件使得路由过程效率提高,解决了传统路由器软件路由的速度问题。因此可以说,三层交换机具有“路由器的功能、交换机的性能”。

目前生产交换机的厂商比较多,著名的有Intel、3COM、Cisco、Bay、IBM等。3COM、IBM

CISCO公司的交换机。

2.3.1交换机

工作组交换机采用可网管交换机,实现对每台接入计算机的控制,实现VLAN虚拟网的划分,确保最大限度的网络访问安全。骨干交换机采用拥有千兆端口的可网管交换机实现与中心交换机的高速连接,避免可能产生的网络瓶颈。

2.3.2服务器

对于企业办公OA或数据库之类的服务器,应当选择高性能服务器。如果没有部门级服务器。可以将两台甚至多台工作组服务器制作为群集,提高网络服务性能。

当服务器的性能不能满足网络访问需要时,可以利用已有的多台低配置服务器构建服务器群集。

或者利用软件、硬件等方式实现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既可以提高服务器的整体处理性能,又可以有效地延长服务器的使用寿命。

2.4网络规划

2.4.1拓扑结构

通过对单位局域网的需求分析,此单位局域网的设计可以采用树型层次的拓扑结构,主干为交换机1000M,各层共享1000M。

三、开发环境

3.1、硬件配置

一台笔记本电脑包含以下:

显示器、键盘、处理器:Intel(R) Core(TM) i5-3337U CPU @ 1.8GHZ 1.80 GHZ 安装内存(RAM):4.00GB(3.87GB可用)

系统类型:64位操作系统

3.2、软件环境

1.11:本系统开发采用Cisco Packet Tracer 6.0

1.12: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7

四、规划设计

4.1、成本

4.2、设备清单

2楼1台CISCO WS-C2960-48TC-L

3楼6台CISCO WS-C3560-24PS-E和一台CISCO SF90D-16-CN

4楼2台CISCO WS-C3560-24PS-E

在三楼配置一台CISCO WS-C3560-24PS-E为中心交换机

在中心交换机配置6台CISCO UCS C22 M3(1U)

五、实施

5.1、需求

新办公大楼局域网目前最主要的作用是承载其内部办公系统,其信息点主要分布在在新办公楼的2、3、4层,总共约300个节点,其中大部分节点分布在3楼(200多),主要是新闻采编业务节点;四楼分布的主要是领导办公室,约有50个节点;2楼是其子刊、子报。中心机房设在三楼,除此之外,还有用于采编的服务器(4台)和资料室的服务器(2台)也放在中心机房,整个网络的建设主要是满足报社内部办公业务的需要。

拓扑配置如下(仅为拓扑图配置):

以3560交换机为中心机房。

4楼配置1台48口2960交换机

3楼配置两台2960交换机供应采编室与资料室。

2楼配置2台2960交换机供应子报室与子刊室。

在中心机房配置4台服务器用于采编,2台服务器用于资料室。

5.2设计与实现

5.2.1拓扑图和机柜图

根据该报社的需求,办公楼有采编部、资料室、子刊室、子报室、领导办公室等。还需要有服务器。包括文件共享服务器系统。

该办公楼拓扑图:

5.2.2 vlan及IP地址规划

整个办公楼中vlan及IP编址方案如表所示;

在此只划了3个vlan。

5.3模块设计

5.3.1交换机模块设计

为了简化交换网络设计、提高交换网络的可扩展性,在园区网内部数据交换的部署是分层进行的。园区网数据交换设备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访问层、分布层、核心层。传统意义上的数据交换发生在OSI模型的第2层。现代交换技术还实现了第3层交换和多层交换。高层交换技术的引入不但提高了园区网数据交换的效率,更大大增强了园区网数据交换服务质量,满足了不同类型网络应用程序的需要。现代交换网络还引入了虚拟局域网(Virtual LAN,VLAN)的概念。VLAN 将广播域限制在单个VLAN内部,减小了各VLAN间主机的广播通信对其他VLAN 的影响。在VLAN间需要通信的时候,可以利用VLAN间路由技术来实现。当网络管理人员需要管理的交换机数量众多时,可以使用VLAN中继协议(Vlan Trunking Protocol,VTP)简化管理,它只需在单独一台交换机上定义所有VLAN。然后通过VTP协议将VLAN定义传播到本管理域中的所有交换机上。这样,大大减轻了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工作强度。当园区网络的交换机数量增多、交换机间

链路增加时,交换网络的复杂性可能会造成交换环路问题,这需要通过在各交换机上运行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来解决。一个好的校园网设计应该是一个分层的设计。一般分为三层设计模型。

5.3.1.1访问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访问层交换机

访问层为所有的终端用户提供一个接入点。这里的访问层交换机采用的是Cisco Catalyst 2950 24口交换机。交换机拥有24个10/100Mbps自适应快速以太网端口,运行的是Cisco的IOS操作系统。我们以拓扑图中的访问层交换机swtich1为例进行介绍。如图所示,

(1)设置交换机名称

设置交换机名称,也就是出现在交换机CLI提示符中的名字。一般我们会以地理位置或行政划分来为交换机命名。当我们需要Telnet登录到若干台交换机以维护一个大型网络时,通过交换机名称提示符提示自己当前配置交换机的位置是很有必要的。如图所示,为访问层交换机switch1命名。

Switch(config)#hostname sw1

截图如下

(2)设置交换机的加密使能口令

当用户在普通用户模式而想要进入特权用户模式时,需要提供此口令。此口令会以MD5的形式加密,因此,当用户查看配置文件时,无法看到明文形式的口令。如图2-3所示,将交换机的加密使能口令设置为123456。

sw1(config)#enable secret 123456

截图如下

(3)设置登录虚拟终端线时的口令

对于一个已经运行着的交换网络来说,交换机的带内远程管理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但是,处于安全考虑,在能够远程管理交换机之前网络管

理人员必须设置远程登录交换机的口令。如图2-4所示,设置登录交换机时需要验证用户身份,同时设置口令为12345。

sw1(config)#line vty 0 3

sw1(config-line)#password 12345

sw1(config-line)#login

sw1(config-line)#exit

截图如下

(4)设置终端线超时时间

为了安全考虑,可以设置终端线超时时间。在设置的时间内,如果没有检测到键盘输入,IOS将断开用户和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如图2-5所示,设置登录交换机的控制台终端线路及虚拟终端线的超时时间为5分30秒钟。

sw1(config)#line con 0

sw1(config-line)#exec 5 30

sw1(config-line)#line vty 0 4

sw1(config-line)#pass 7 12345

Invalid encrypted password: 12345

sw1(config-line)#login

% Login disabled on line 5, until 'password' is set

sw1(config-line)#exec 5 30

sw1(config-line)#

截图如下

2.3.1.2配置访问层交换机sw1.1的VLAN及VTP

访问层交换机sw1.1的VLAN及VTP从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在本校园网实现实例中使用了VTP技术。同时,将分布层交换机sw8设置成为VTP服务器,其他交换机设置成为VTP客户机。这里访问层交换机sw1.1将通过VTP获得在分布层交换机sw8中定义的所有VLAN的信息。如图所示,设置访问层交换机sw1.1成为VTP客户机。

Switch>en

Switch#vlan database

% Warning: It is recommended to configure VLAN from config mode, as VLAN database mode is being deprecated. Please consult user documentation for configuring VTP/VLAN in config mode.

Switch(vlan)#vtp domain xj

Changing VTP domain name from NULL to xj

Switch(vlan)#vtp client

Setting device to VTP CLIENT mode.

Switch(vlan)#exit

APPLY completed.

Exiting....

截图如下

2.3.1.3 配置switch1的主干道端口

Switch(config-if-range)#int f0/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截图如下

2.3.1.1.4 配置switch1的端口

Switch#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int range f0/1 - 24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截图如下:

2.3.1.6配置访问层交换机sw1.2

访问层交换机sw1.2为VLAN 10的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对访问层交换机sw1.2的配置步骤、命令和对访问层交换机sw1.1的配置类似。其他访问层也一样,这里,不再详细分析。

2.3.2.1分布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分布层交换机

分布层除了负责将访问层交换机进行汇集外,还为整个交换网络提供VLAN 间的路由选择功能。这里的分布层交换机采用的是Cisco Catalyst 3550交换机。作为3层交换机,Cisco Catalyst 3550交换机拥有24个10/100Mbps自适应快速以太网端口,同时还有2个1000Mbps的GBIC端口供上连使用,运行的是Cisco 的Integrated IOS操作系统。我们以图1-1中的分布层交换机sw1为例进行介绍。如图所示:

(1)设置交换机名称

设置交换机名称,也就是出现在交换机CLI提示符中的名字。一般我们会以地理位置或行政划分来为交换机命名。当我们需要Telnet登录到若干台交换机以维护一个大型网络时,通过交换机名称提示符提示自己当前配置交换机的位置是很有必要的。如图2-2所示,为访问层交换机sw1.1命名。

Switch#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hostname aa

截图如下

(2)设置交换机的加密使能口令

当用户在普通用户模式而想要进入特权用户模式时,需要提供此口令。此口令会以MD5的形式加密,因此,当用户查看配置文件时,无法看到明文形式的口令。如图2-3所示,将交换机的加密使能口令设置为123456。

sw1(config)#enable secret 123456

截图如下

(3)设置登录虚拟终端线时的口令

对于一个已经运行着的交换网络来说,交换机的带内远程管理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但是,处于安全考虑,在能够远程管理交换机之前网络管理人员必须设置远程登录交换机的口令。如图2-4所示,设置登录交换机时需要验证用户身份,同时设置口令为12345。

sw1(config)#line vty 0 3

sw1(config-line)#password 12345

sw1(config-line)#login

sw1(config-line)#exit

截图如下

(4)设置终端线超时时间

为了安全考虑,可以设置终端线超时时间。在设置的时间内,如果没有检测到键盘输入,IOS将断开用户和交换机之间的连接。设置登录交换机的控制台终端线路及虚拟终端线的超时时间为5分30秒钟。

sw1(config)#line con 0

sw1(config-line)#exec 5 30

sw1(config-line)#line vty 0 4

sw1(config-line)#pass 7 12345

Invalid encrypted password: 12345

sw1(config-line)#login

% Login disabled on line 5, until 'password' is set

sw1(config-line)#exec 5 30

sw1(config-line)#

截图如下

(5)配置中心交换机的vtp模式

为了实现跨交换机建立vlan,先定义vtp管理域的工作模式。当vtp域建立完成之后,能同步和传递vlan配置信息。中心交换机建立服务器模式,将vlan

信息传递至客户端。

Switch>en

Switch#vlan database

% Warning: It is recommended to configure VLAN from config mode,

as VLAN database mode is being deprecated. Please consult user documentation for configuring VTP/VLAN in config mode.

Switch(vlan)#vtp domain xj

Changing VTP domain name from NULL to xj

Switch(vlan)#vtp server

截图如下:

(6)在中心交换机创建vlan

Vtp域建立完成,在定义为服务器模式的中心交换机中建立vlan,将vlan 信息传递至各个客户机。

Switch(vlan)#vlan 10 name stu1

VLAN 10 added:

Name: stu1

Switch(vlan)#vlan 20 name stu2

VLAN 20 added:

Name: stu2

Switch(vlan)#vlan 30 name stu3

VLAN 30 added:

Name: stu3

Switch(vlan)#exit

APPL Y completed.

Exiting....

截图如下:

(7)为vlan配置IP

为建立好的vlan配置各个子网的网关为IP地址,设置的网址是支线下PC 的网关。

Switch#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int vlan10

Switch(config-if)#

%LINK-5-CHANGED: Interface Vlan10, changed state to up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33.133.32.1 255.255.224.0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vlan20

Switch(config-if)#

%LINK-5-CHANGED: Interface Vlan20, changed state to up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33.133.64.1 255.255.224.0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vlan30

Switch(config-if)#

%LINK-5-CHANGED: Interface Vlan30, changed state to up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33.133.96.1 255.255.224.0

Switch(config-if)#exit

截图如下:

(8)将连接2960的交换机端口设置为trunk模式:

设置中继链路以便两个或多个不同的vlan通过中继链路相互传递信息。Switch(config)#int f0/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Command rejected: An interface whose trunk encapsulation is "Auto" can not be configured to "trunk" mode.

Switch(config-if)#int f0/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Command rejected: An interface whose trunk encapsulation is "Auto" can not be configured to "trunk" mode.

Switch(config-if)#int f0/3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Command rejected: An interface whose trunk encapsulation is "Auto" can not be configured to "trunk" mode.

Switch(config-if)#int f0/4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Command rejected: An interface whose trunk encapsulation is "Auto" can not be configured to "trunk" mode.

Switch(config-if)#int f0/5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Command rejected: An interface whose trunk encapsulation is "Auto" can not be configured to "trunk" mode.

截图如下:

(9)在中心交换机打开路由模式:

开启路由功能,使其拥有路由器的转发数据包的功能Switch>en

Switch#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ip routing

截图如下:

(10)PC上配置IP截图,如:

与不同网段PC测试是否连通:

2.4服务器模块设计

服务器模块用来对校园网的接入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在本设计方案中,所有的服务器被集中到VLAN 70构成服务器群并通过分布层交换机sw7的端口fastethernet 1~20接入校园网。如图所示。

常见网络互联设备介绍

OSI层互联设备功能 物理层中继器集线器在电缆段间复制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网桥第二层交换器在LAN间存储转发帧 网络层路由器第三层交换器在不同网间存储转发包 传输层以上网关提供不同体系间互联接口 常见网络互联设备介绍 1 网络互联设备 网络互联是指LAN-LAN WAN-WAN LAN-WAN之间的连通和互操作能力这种互操作指的是互联网上一个网络的用户和另一个网络的用户可以透明的交换信息而不管这两个网络上的硬件软件差异。 两个网络互联时它们的差异可以表现在OSI 7层模型之中的任意一层上根据它们实施接续所在的层网络互联设备通常分为如下4种1 中继器在物理层上透明的复制二进制位以补偿信号的衰减它不与高层协议发生作用2 网桥在不同或相同类型的LAN之间存储或转发帧必要时进行链路层上的协议转换3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在不同的网络间存储并转发包根据信息包的地址将信息包发送到目的地必要时进行网络层上的协议转换4 网关协议转换器对高层协议包括传输层以及更高层进行转换的网间连接器它允许使用不兼容的协议如IBM SNA SPX/IPX TCP/IP系统和网络互联。要搞清它们的区别最容易的方法是将它们与OSI 7层模型对照看它们是在OSI的哪一层实现的参见下表1 1 OSI层互联设备用途 物理层中继器集线器在电缆段间复制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网桥第二层交换器在LAN间存储转发帧 网络层路由器第三层交换器在不同网间存储转发包 传输层以上网关提供不同体系间互联接口2中继器2 1 中继器 网络连接最简单的设备就是中继器其作用是对弱信号再生并将再生信号发送到网络的其它分支上提供电流以实现长距离传输中继器工作在OSI模型的最低层物理层只能用来连接具有相同物理层协议的LAN 中继器主要用于扩充LAN电缆段的距离限制比如10BASE 5粗以太网由于收发器只能提供500米的驱动能力而MAC协议允许粗以太网电缆最长为2.5公里这样每500米之间就可以利用中继器来连接但是中继器不具备检错和纠错的功能因此错误的数据经中继器后仍被复制到另一电缆段另外中继器还会引入延时 2 2使用注意事项 1 用中继器连接的以太网不能形成环 2 必须遵守MAC协议定时特性不能用中继器将电缆断无限连起来比如一个以太网上最多有4个中继器连接5个缆线段其中只有3个缆线可以连接计算机 2 3集线器集线器(HUB)是一种特殊的中继器它可以转接多个网络电缆把多个网络段连接起来随着10BASE T标准的推出以及集线器的使用使得总线网络拓扑结构逐渐向星型网络拓扑使用非屏蔽双绞线的模式转化该模式的核心就是集线器它连接网络的各个节点其优点是当网络上的某个节点或某条线路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网络上的其它节点集线器可以分为有源无源智能三种有源集线器对信号有再生和放大作用无源集线器不对信号做处理只是简单的把多段介质相连智能集线器具有有源集线器的全部功能此外还有网络管理路径选择等功能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报告

网络互联实验报告 作者:xx通信工程(1)班第二组 组长:xx 组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2011年12月

目录 实验二: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技术 (3) 一、配置交换机设备 (3) 二、配置路由器设备 (5) 实验四:生成树与以太网链路聚合 (8) 配置端口聚合提供冗余备份链路 (8) 实验六:交换机端口安全与访问控制列表 (14) 一、配置标准访问控制网络流量 (14) 二、配置扩展访问列表保护服务器安全 (19) 三、配置命令ACL保护办公网安全 (24) 实验七:无线网络技术 (29) 一、安装无线网卡 (29) 二、组建Ad-Hoc模式无线局域网 (30) 三、组建Infrastructure无线局域网 (37) 四、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无线项目施工 (45)

实验二: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技术 (xxx xxx xxx) 一、路由器的配置 【实验目的】 掌握路由器命令,理解路由器各种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技术【实验设备】 路由器设备(1台)、配置主机(1台)、配置线(1条) 【实验拓扑】 【实验步骤】 (1)路由器命令行操作模式的进入 Red-Giant>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Red-Giant# Red-Giant#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ed-Giant(config)# Red-Giant(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 !进入路由器F1/0接口模式Red-Giant(config-if) Red-Giant(config-if)#exit !退回上一级操作模式 Red-Giant(config)# Red-Giant(config-if)#end !直接退回特权模式 Red-Giant#

网络互连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IP子网间的通信 1. 实验的目的: 1.1 掌握用路由器、交换机进行局域网互联配置; 1.2 理解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2.实验的内容: 2.1 利用二层交换机构成一局域网或者说是广播网; 2.2 创建两个IP子网,每台交换机分属一个子网; 2.3 利用路由器连接局域网,并且为连接端口配置两个IP地址作为两个IP子网的网关, 实现子网1和子网2的互联通信。 3.实验的原理: 3.1 通过路由器实现子网间的通信,其原理如下: 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式中的第三层,即网络层。路由器利用网络层定义的“逻辑”上的网络地址(即IP地址)来区别不同的网络,实现网络的互联和隔离,保持各个网络的独立。路由器不转发广播消息,而是把广播消息限制在各自的网络内部。发送到其他网络的数据先是被送到路由器,在由路由器转发出去。同一个子网内的主机可以自由通信,不同的子网间的主机不能直接通信,要借助路由器。 3.2 通过交换机可以实现子网内部的通信,它原理如下: 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式中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内部维护着一张连接的启动计算机的网卡地址和端口对应表。它接收到的所有的帧进行检查,读取帧中源MAC地址,基于数据中携带的目标MAC地址转发到对应的端口,实行过滤转发而不是广播方式传送。交换机工作的时候,只有请求端口iuhe目的的端口间相互响应而不会影响到其他端口,因此能有效的隔离冲突和压抑广播风暴的产生。 4. 实验的环境: 华为路由器一台、华为二层交换机一台、Console口线一根、主机四台,标准网线若干 5.实验的步骤: 5.1 连接各个设备,如图所示:

5.2 配置路由器的E0端口的IP地址和它的子网掩码,作为192.168.2.0的子网网关: [Router] interface e0 [Router-Ethernet0] ip address 192.168.2.254 255.255.255.0 5.3 在E0端口增加第二条IP地址和它的子网掩码,作为192.168.3.0的子网网关: [Router] interface e0 [Router-Ethernet0] ip address 192.168.3.254 255.255.255.0 sub 5.3 配置路由器的rip协议,实现两个子网间的通信: [Router] rip [Router-rip] network 192.168.2.0 [Router-rip] network 192.168.3.0 5.4 配置各个PC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实现两个子网间的PC主机能 相互ping通。 PCA主机上的配置如下: IP 地址:192.168.2.1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2.254 如图所示:

网络互联实训报告

《网络互联课程项目实训》实训报告 实训名称:网络互联课程项目实训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班级:网络10A1 学号:104633030 姓名:刘红多 指导教师:陈利国 2011 年12 月23 日

实训成绩 考核、评价项目考核内容得分 实训表现与态度(20 分)对实训期间的出勤情 况、实训态度、安全意 识、职业道德素质评定 成绩 职业素质、实训态度、效率 观念、协作精神 实训过程全组协调能力; 操作规范、认真程度;安排 实训操作过程(35 分)根据学生实训操作的过 程进行考核,评定成绩 内容合理性; 是否认真记录操作过程; 是否详细观察实验结果; 实 是否成功完成所有实训内训 容; 评 价 实训考核(25 分)根据学生实训完成情况 进行考核,评定成绩 考核操作能准确、顺利、无 误、独立、准时完成考核内 容 实训文档实训日记、实训报告等表达能力、文档写作能力、 (20 分) 评定成绩文档的规范性 总分 注:1. 成绩的评定标准(要和实训大纲、计划、实训指导书中评分标准一致),上表供参考。

..

一、实训目的 1、掌握中小型网络设计能力 2、掌握网络设备的选型能力 3、掌握网络设备调试能力和网络故障排除能力 二、实训教学设计 1 、精选案例:本课程通过选用中小企业企业实际应用的经典案例,精心设计实训项目,主要包括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路由协议、VLAN划分与配置等内容。 2、实际操作:学生按照实训项目单的要求, 4 人一组,合作完成实训任务,并鼓励每 组同学对于同一目标用多种方案实现并比较优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 3、设置故障:其他组的同学通过对已经完成的实验的小组进行“攻击”,人为设置错误,然后由本组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然后解决问题。 三、实训学习资料、工具设备 1、教学学习资料: 本学期使用的教材;有关网络互连技术的参考书。 2、工具与设备: 硬件:奔腾IV 及以上PC机,交换机,路由器,网线若干。 软件:Packet Tracer 5.0 ;网络环境。 四、实训内容 实训项目一:路由器基本配置综合技能实训 1.实训目的 1)掌握路由器的各个组成部件 2)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2.实验拓扑

网络互联与实现 实训教案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教案 课程名称:_网络互连与实现_ 授课班级:0 7网络技术 授课教师: 胡文杰 2009年2月15日

实训一、Port VLAN的配置 【实训目的】 掌握交换机port vlan的配置,理解VLAN隔离的作用 【实训设备】 S2126G(1台),PC(2台)、直连线(2条) 【实训内容】 1、根据拓扑将主机和交换机进行连接 2、测试主机之间可以相互ping通 3、配置VLAN,将两个接口分别划分为不同的VLAN 4、测试主机之间不可以相互ping通 二、Tag VLAN的配置 【实训目的】 掌握交换机Tag VLAN的配置,理解相同VLAN主机通讯,不同VLAN主机隔离的特点。【实训设备】 S2126G(2台),PC(3台)、直连线(4条) 【实训内容】 1、根据拓扑将主机和交换机进行连接 2、测试主机之间可以相互ping通 3、配置交换机Port VLAN 4、配置Trunk接口 5、测试 6、配置Native vlan为VLAN 100 三冗余链路 【实训目的】 理解链路聚合的配置及原理 【实训设备】 S2126 (2台),PC(2台),直连线(4条) 【实训内容】 1、按要求配置2个交换机 2、一条聚合线路断开,两计算机依然连通 【技术原理】 端口聚合(Aggregate-port)也称链路聚合,是指在两太交换机上将多个端口连接,将多条链路汇聚合成一条逻辑链路,从而增大带宽,解决交换网络的瓶颈问题.多条物理链路之间能够相互冗余备份,其中任何一条断开,不会影响其他链路的正常转发数据. 四快速生成树的配置 【实验目的】 理解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的配置及原理 【实验背景】 某学校建立了计算机教室和校办公区,两处通过两台交换机相连,组成内部网,为了提高可靠性,管理员用2条链路将交换机相连,现在做适当配置,使网络不产生环路.

网络互联设备知识点总结

网络设备 1.传输介质时搭载数字或模拟信号的传输媒介,即通信网络传送数据时,发送方 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 2.分类 a) b) c)硬介质(有线介质) i.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 d)软介质(无线介质) i.微波、无线电波、激光、红外线 双绞线 3.组成:由两根具有具有保护层的铜导线绞合而成。 4.分类:屏蔽双绞线(STP)、非屏蔽双绞线(UTP) 5.传输特性:在有限距离内达到10-100Mbps的速率。 6.地理范围:用于局域网,主要用于一个建筑物内部,最远传输距离为100m。 7.特点:价格低于其他传输介质,并且安装,维护方便。 8.双绞线种类: 国际电气工业协会(EIA)根据双绞线特性进行分类

a)STP分为3类、5类 b)UTP分为3类、4类、5类、超五类 9.双绞线线序标准,T568A 、T568B a)T568B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10.插头:RJ-45插头(俗称水晶头) 11.特点: a)对电磁干扰的敏感性强 b)绝缘性不好 c)信号衰减较快 同轴电缆 12.描述:同轴电缆是指将一对导体按“同轴”的方式构成同轴线对。 13.根据传输频带不同分类: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 14.基带同轴电缆: a)阻抗为50Ω b)特点:易于连接,阻抗均匀,具有极好的电磁干扰屏蔽性能,传输数字信 号,适用于各种局域网络。 c)根据直径不同又可分为粗缆和细缆 d)粗缆:特点:传输距离长,性能好,但成本高,网络安装、维护困难,一 般用做大型局域网的干线。最远传输距离:500m。接头:AUI接口

e)细缆特点:弹性好,安装较容易,造价较低,网络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网 络维护也比较困难。最远传输距离:185m。接头:BNC接口 15.宽带同轴电缆 a)阻抗75Ω,用于传输不同频率的模拟信号,用于有线电视网。 b)特点:安装较困难,造价较高,适用于长途电话网、电缆电视系统和宽带 计算机网络。 光纤(光缆) 16.描述:光导纤维的简称,由直径大约0.1mm的细玻璃丝组成。 17.特点:带宽宽,衰减小,传输速率快,距离远,容量大,不受电磁干扰,安全性好,体积小,重量轻,韧性好,价格高 18.传输原理:通过内部的全反射 19.分类: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a)单模光纤:光沿直线传播,传输的量更大,距离较远,价格贵。 b)多模光纤:从多条入射角度全反射,传输距离近,传输性能差。 20.传输过程:传输光信号,涉及到电信号与光信号的相互转换。 21.连接部件:SC连接器。 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卫星、激光 22.无线电波:全方向的传输,能够穿过建筑物,最易受电子设备干扰。 23.微波:用于海上、空中。适合传输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沿直线传播。 a)可分为地面微波和卫星微波(一颗卫星可覆盖地球的三分之一)。卫星通 信距离远,费用与距离无关,频带宽、容量大、信道干扰小,通信稳定。缺点:保密性差,误码率高。 24.红外线:用于短距离通信,直线传播,不能绕过不透明物体。如电视遥控。 25.激光:有好的聚光性和方向性,难窃听,成本低。 a)缺点:不能穿透雨和浓雾,空气中扰乱的气流会引起偏差。 选择传输介质 26.传输速率:光缆100Mbps;同轴电缆10Mbps; 屏蔽双绞线16Mbps; 双绞线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报告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报告 熟悉常用网络测试指令 班级:B241111 学号:B24111102 姓名:杜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系统网络命令及其所代表的含义,以及所能对网络进行的操作。(2)通过网络命令了解网络状态,并利用网络命令对网络进行简单的操作。二、实验设备 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操作系统是Windows7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利用ipconfig命令查看本机的网络配置信息 (2)利用ping 命令检测网络连通性 (3)利用arp 命令检验MAC 地址解析 (4)熟练使用netstat、ftp、tracert、pathping、nbtsat、netsh等网络命令 四、背景知识 windows操作系统本身带有多种网络命令,利用这些网络命令可以对网络进行简单的操作。需要注意是这些命令均是在cmd命令行下执行。本次实验学习8个最常用的网络命令。 五、实验准备 1.Ping命令 -t Ping指定的计算机直到中断。 -a 将地址解析为计算机名。 -n count 发送 count 指定的 ECHO 数据包数。默认值为 4 。 -l length 发送包含由 length 指定的数据量的 ECHO 数据包。默认为 32 字节;最大值是 65,527。 -f 在数据包中发送“不要分段”标志。数据包就不会被路由上的网关分段。-i ttl 将“生存时间”字段设置为 ttl 指定的值。

-v tos 将“服务类型”字段设置为 tos 指定的值。 -r count 在“记录路由”字段中记录传出和返回数据包的路由。 count 可以指定最少 1 台,最多 9 台计算机。 -s count 指定 count 指定的跃点数的时间戳。 -j computer-list 利用 computer-list 指定的计算机列表路由数据包。连续计算机可以被中间网关分隔(路由稀疏源) IP 允许的最大数量为 9 。 -k computer-list 利用 computer-list 指定的计算机列表路由数据包。连续计算机不能被中间网关分隔(路由严格源) IP 允许的最大数量为 9 。 -w timeout 指定超时间隔,单位为毫秒。 destination-list 指定要 ping 的远程计算机。 查看ping的相关帮助信息“ping/?” 2.ipconfig命令 ipconfig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用于查看主机的IP配置命令,其显示信息中还包括主机网卡的MAC地址信息。该命令还可释放动态获得的IP地址并启动新一次的动态IP分配请求。 ipconfig /all:显示本机TCP/IP配置的详细信息; ipconfig /release:DHCP客户端手工释放IP地址; ipconfig /renew:DHCP客户端手工向服务器刷新请求; ipconfig /flushdns:清除本地DNS缓存内容; ipconfig /displaydns:显示本地DNS内容; ipconfig /registerdns:DNS客户端手工向服务器进行注册; ipconfig /showclassid:显示网络适配器的DHCP类别信息; ipconfig /setclassid:设置网络适配器的DHCP类别。

课程实验报告(网络设备与集成)

《网络设备与集成》实验报告(1)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完成日期:________________ 专业及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 提示符 进入命令Switch> 开机直接进入Switch# enable Switch(config) config t 交换机配置 孙 力 2015-3-1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方向)1201

《网络设备与集成》实验报告(2)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完成日期:________________ 专业及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 用模拟器(Packet Tracer )或真实设备搭建如下网络拓扑,并给相关设备配置,然后用相关的网络测试命令进行测试。 三、实验网络拓扑图 )根据实验要求写出交换机的配置命令。 VLAN 配置 孙 力 2015-3-2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方向)1201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完成日期:________________ 专业及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要求写出交换机的配置命令。 单臂路由配置 孙 力 2015-4-2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方向)1201 interface f0/5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exit interface f0/10

网络互联设备习题

网络互联设备习题 选择题 1 、下面那种网络互连设备和网络层关系最密切() A 、中继器 B 、交换机 C 、路由器 D 、网关 答案:C 2 、下面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A 、中继器可以连接一个以太网 UTP 线缆上的设备和一个在以太网同轴电缆上的设备 B 、中继器可以增加网络的带宽 C 、中继器可以扩展网络上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D 、中继器能够再生网络上的电信号 答案:B 3 、可堆叠式集线器的一个优点是() A 、相互连接的集线器使用 SNMP B 、相互连接的集线器在逻辑上是一个集线器 C 、相互连接的集线器在逻辑上是一个网络 D 、相互连接的集线器在逻辑上是一个单独的广播域 答案:B 4 、当网桥收到一帧,但不知道目的节点在哪个网段时,它必须:() A 、再输入端口上复制该帧 B 、丢弃该帧 C 、将该帧复制到所有端口 D 、生成校验和 答案: C

5 、术语“带宽”是指:() A 、网络的规模 B 、连接到网络中的节点数目 C 、网络所能携带的信息数量 D 、网络的物理线缆连接的类型 答案:C 6 、当一个网桥处于学习状态时,它在:() A 、向它的转发数据库中添加数据链路层地址 B 、向它的转发数据库中添加网络层地址 C 、从它的数据库中删除未知的地址 D 、丢弃它不能识别的所有的帧 答案:B 7 、下列协议中,属于自治系统外部的路由协议是:() - IS 答案:D 8 、下面关于 5/4/3 规则的叙述那种是错误的() A 、在该配置中可以使用 4 个中继器 B 、整体上最多可以存在 5 个网段 C 、 2 个网段用作连接网段 D 、 4 个网段连接以太网节点 答案:D 9、下面哪种网络设备用来连异种网络() A. 集线器 B. 交换机 C. 路由器 D. 网桥

网络互联综合实训心得

网络互联综合实训总结 0922211-30-贾建伟 转眼间,两周的实训接近尾声。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nat和dhcp。这些知识在之前的学习中并未深入的学习,再加上我们从上次学习到现在已经经过一个学期。所以,想要做好nat和dhcp要重新查找资料复习。还好我平时有保留课件的习惯,过去的学习资料都有所保留。经过察看资料我们小组顺利的做出了nat和dhcp。 我在小组中主要负责ip地址规划和网络互通。本次的ip划分和平时的划分有所不同。之前的ip地址划分并未涉及可变长字网掩码(vlsm)的划分。但这次实训中要想符合题目要求,vlsm是必须的。在之前的学习中我刻意研究过vlsm。所以在实训中,ip的划分进行的很顺利。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小组画的拓扑。我非常庆幸的是我们小组张岩的美工能力强,在加上他的专业的了解画出了既符合要求又美观的拓扑。经过小组讨论修改后的拓扑接近完美。拓扑美观、层次清晰、标注准确全面并受到指导教师好评。 在功能测试过程中,遇到无数次的问题。单经过耐心并且细心的检查后都配置成功。符合了所有要求。 这次实训中,我们用的是cisco的模拟器。我们使用了平时没用过的功能,其中包括http服务器、ftp服务器、email服务器的启用与配置。除了要求的配置外我们还新增一项dns服务器的配置,实现了内部网络通过余名访问http服务、ftp服务和email服务。

这两周的实训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对纺织染整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明白了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高职技术人员一定要做到了学以致用,更学到了其它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些对我来说受益非浅。除此以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实习对于我以后学习、找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浅,在短短的一个星期中让我初步从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认识,也让我初步的认识这个社会,对于以后做人所应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启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重要的基石。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在校学习,对网络互联有了理性的认识和理解。在校期间,一直忙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机会也没有相应的经验来参与项目的开发。所以在实训之前,所学的知识对我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一个完整的项目要怎么来分工以及完成该项目所要的基本步骤也不明确。而经过这次实训,让我明白一个完整项目的流程,必须由团队来分工合作,并在每个阶段中进行必要的总结与论证。 经过这次实训,我对染整前处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与深入,对相应的工作机器认识与使用也有了大大的提高。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技术针对相应的织物进行处理。 我感受最深的,还有以下几点:

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践复习资料(带解)

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践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 考虑线序的问题,主机和主机直连应该用交叉线序的双绞 线连接。 2. 网络按通信范围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 Internet中使用的协议主要是 TCP/IP 。 4. 在组建网吧时,通常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 5. 当网络出现故障时,我们首先应该检查物理层。 6. 防火墙可以分为硬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 7. 虚拟网络是以交换技术为基础的。 8. 避免路由循环,RIP等距离向量算法实现了水平分割、毒性逆转、触 发更新和抑制计时三种机制。 9. OSI参考模型从下至上排列顺序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 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0.有一种互连设备工作于网络层,它既可以用于相同(或相似)网络间的互连, 也可以用于异构网络间的互连,这种设备是路由器。 二、选择题 1. OSI是由( B )机构提出的。 A.IETF B.ISO C.IEEE D.INTERNET 2. 屏蔽双绞线(STP)的最大传输距离是( C )。 A.100米 B.185米 C.500米 D.2000米 3. 10.100BASE-TX网络采用的物理拓扑结构为( A )。 A.星型 B.总线型 C.环型 D.混合型 4. 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 ( C )技术。 A.报文交换 B.文件交换 C.分组交换 D.电路交换 5. 局域网中最常用的网线是( D )。 A.粗缆 B.细缆 C.STP D.UTP 6. 制作双绞线的T568B标准的线序是( D )。 A.橙白、橙、绿白、绿、蓝白、蓝、棕白、棕

网络互联实训总结

网络互联实训总结 通过这次实训,我发现书本上的知识过于零散,在实际中很难将 其系统的掌握,这次的实训就是将以往那种零碎的知识汇总,在实际 的操作中熟练掌握,在大脑中有个系统的线路,在需要中熟练的操作。当然通过实训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有路由器相关知识不够熟练,只知 道在路由器上配置这些命令,但却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使用,只知道 使用的方法却不知道这些命令的原理与实际效果。所以以后在路由器 的灵活使用方面需要增强努力,要做到更好,每种协议都有适用的环境,小型网络适合那种协议,大型网络又适合那种协议。通过这次的 实训能将以前未能吃透的理论,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滚固,加深自己的 印象。 在交换机方面,我认为更应该吃透,在以后的工作中,局域网会 是我们主要发展的方向,在学习路由器的时候,我认为交换机并没有 什么去学习的方面,不过通过后来的学习我发现,交换机与路由器之 间有某种不可分离的关系,在交换机机方面,能够增强通信的安全, 所以交换机是的应用会更加的普及,无论以后家庭的小型局域网,用 到最多的就是交换机,如何让交换机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使它们的 工作效率水准的发挥出来,这次的网络互联实训,能够说是将以前的 未曾消化的知识,挖掘出来,让知识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得以使用,这 也许就是我们实训的目的。与同学间的互相学习能够发现问题还是很 多的,在实际的工作中,也许会有更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 通过这次的实训,对以往那种浅尝辄止的学习方法加以补充,对 知识的不够深入掌握,也许就是以后工作中的漏洞,对任何事情都不 要保佑侥幸的心理,否则就要为自己这种马虎的心理做出应有的代价。虽然短短两星期的实训,并不能获得新的知识,但是对知识的灵活使用,不正是以后工作中的需要吗?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克服的就是浅尝 辄止的态度,只有态度端正了,才会有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在以后的 工作中游刃有余。

网络设备管理与配置实验报告内容

封面 学年学期: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网络设备管理与配置 二级学院:信息学院 班级:信息A1311 学号: 学生: 授课教师:吴丽华

容 实训项目一交换机的配置与使用 实训项目:交换机的配置与使用 实训时间:第1-3周 实训地点:信息楼A309 实训课时:10 同组成员:无 一、实训目的 1、掌握配置交换机管理。 2、掌握配置VLAN以及分配端口到VLAN。 3、掌握配置TRUNK。 4、掌握配置VTP。 5、掌握验证交换机配置。 二、实训设备 1、Cisco路由器1台。 2、Cisco交换机3台。 3、7条交叉线序双绞线。 4、1台access server,及用于反向Telnet的相应电缆。 5、4台带有超级终端程序的PC机,以及Console电缆及转接器。 三、实训原理 1、交换机VLAN划分。 2、交换机VLAN接口TRUNK模式。 3、配置VTP。 四、实训容

1、分配端口到VLAN s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4 s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7 s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gill(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5 gill(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gill(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9 gill(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4 2、配置TRUNK ju (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0 ju(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ju (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2 ju(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2 s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1 s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gill (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2 gill(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3、配置VTP ju(config)#vlan 2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指导书

《网络互联技术》 实验指导书 实验1 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管理方法 (2) 实验2交换机冗余备份/端口聚合 (5) 实验3跨交换机VLAN (6) 实验4交换机生成树协议STP/RSTP (8) 实验5动态路由RIPV2/OSPF (9) 实验6路由器PPP配置 (11) 实验7路由器编号的标准访问列表 (11) 实验8路由器命名的访问列表 (12) 实验9路由器命名的扩展IP访问列表 (15) 实验10网络地址转换NAT/NAPT (16) 实验11综合实验(设计实现小型局域网) (18)

实验1 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管理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电缆实现交换机/路由器与PC机的连接; 2、通过交换机/路由器的开机启动报告了解交换机的硬件参数; 3、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常用命令. 二、【实验环境】 1 实验设备: 硬件:交换机、路由器个一台,PC机一台,console电缆及接口转换器。 软件:超级终端程序。 2 设备连接图:用console连接到交换机、路由器上 三、【实验内容】 1 通过Telnet访问交换机、路由器; 2 复制、备份配置文件。 四、【实验步骤】 步骤1访问交换机、路由器 1.用Cosole电缆将PC机的串口与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相连; 2.在超级终端程序中按Enter键,记录超级终端程序窗口会出现的信息 3.进入特权模式,让交换机重启,记录交换机加电启动报告。 步骤2 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进入交换机的全局配置模式 2.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设备名为Switch; 3.配置加密的特权密码为cisco1,验证特权密码:退出到用户模式,再进入特权模式。 4.查看交换机的版本,记录结果; 5.交换机的mac地址表 A、查看交换机的mac地址表,并记录结果;

校园网络组建实训报告

校园网络组建实训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资格取证培训》课程报告 课程名称:职业资格取证培训 课程代码: 116305 姓名:高晓宇 学号: 09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班级:网络S16-3 完成时间: 2018年 6 月29日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训模拟建立一个高速、功能齐全的校园网,能够实现多媒体的应用、Web技术的运用和视频点播等技术。使日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能方便的进行操作。 此次试训,了解网络设备的各种作用,并在以后的学习与应用中知道网络设备管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应该怎样选择好每一部件来建立最恰当的网络设备,能使网络得到最好的利用。 二、实验要求 通过两周的实训做到分析网络建设需求,能提出设计校园网络建设总体方案,画出校园网设计拓扑图,并对网络进行选型。包括: 1.对网络布线分析和总体网络设计的详细描述; 2.对网络服务器的选择、部署和配置进行描述。

方案做到详细设计。包括:网络中心,各教学、办公楼,机房,图书馆机房位置、布局设计;多媒体教室设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进行设备选型,并写出详细的网络设备配置清单;写出工程施工与验收方案。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需求分析 1、建立一个连接多媒体教室、教育网和图书馆等地的校园网,骨干速率为 1000Mbps。多媒体教室配置160台机器。 2、联入校园网的电脑都可以实现视频点播。 3、支持教师的移动办公。授权情况下教师通过MODEM拨号访问校内信息和视频点播信息。 4、建立WWW服务器,提供学校的主页。 5、提供学校图书馆书目的联机查询。 6、建立电子邮件服务器,提供电子邮件服务。 7、提供文件传输服务。 8、多媒体教室实现网络视频点播教学,录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功能。 9、软件实验室和网络实验室要连网,已知软件实验室有 35 台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有 40 台计算机,软件实验室和网络实验室的面积为 10 m×10 m,软件实验室和网络实验室相距 300 m 10、学校未建设完备的校园网络,已有的办公室通过拨号或者自行申请的ADSL上网。 11、学校各教学楼及办公楼距离约100米到300米之间。

网络互联技术教学大纲

网络互联技术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学分:4 一、课程名称 网络互联技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程,也是理论与实操紧密联系的课程。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并能熟练利用Cisco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设计、构建和维护中小型的企业网络。 前导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 后续课程:《高级路由技术》、《高级交换技术》、《网络集成实训》 三、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2.掌握IP编址技术; 3.掌握Cisco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调试; 4.掌握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RIP、EIGRP、OSPF)的配置和调试; 5.掌握访问控制列表的设计和应用; 6.掌握广域网技术(PPP、ISDN、Frame Relay)的应用; 7.掌握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设计和应用; 8.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调试; 9.掌握VLAN的划分、VTP配置和VLAN间的路由; 10.掌握生成树协议的原理和配置。 四、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说明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并能熟练利用Cisco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设计、构建和维护中小型的企业网络。 本课程的重点是以网络互联技术为核心,介绍路由器配置操作、交换机配置操作、子网划分、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等重要的网络互连技术,并通过组网实例——高校校园网建设和网络互联实训把各章内容联系起来,力争实现培养学生实际组网能力。 五、学时、学分及学期分配表 六、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 使用教材:沈祥玖主编《网络互连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 1.《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第三版)》清华大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年7月 2. 张国清,李涤非编著.CCNA学习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3. [美]Jeff Doyle 著.TCP/IP路由技术(第一卷).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 4. [美]Jeff Doyle 著.TCP/IP路由技术(第2卷).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 5. [美] Henry Benjamin著.CCNP实战指南: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

网络互联packettracer模拟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班级:网络071 姓名:黄华山学号:0707100304 实验题目:熟悉配置复杂的多级网络。 实验环境(用到的软件或设备):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 实验内容(附网络拓扑图):多个路由器,多个三层交换机和两层交换机等构成的大规模网络结构。其中各个vlan的划分如下图: 实验步骤(包括命令的简要说明): 一:如上图,按照上图连接好网络。在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之前,规划好的IP地址。全局规划,以免IP地址的混淆。 核心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用22位掩码,外延的三层交换机用24位掩码。其网络结构在上图显示中,可以一目了然。 二:各个主机的ip地址分布,所有主机的掩码都是:255.255.255.0

三:配置路由器。 (1)Router0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int fa0/0 Router(config-if)#ip add 4.3.20.100 255.255.252.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ex Router(config)#int ser 0/0/0 Router(config-if)#ip add 4.3.4.100 255.255.252.0 Router(config-if)#clock rate 12800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ex Router(config)#int ser 0/0/1 Router(config-if)#ip add 4.3.12.100 255.255.252.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ex (2)Router 1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int fa0/0 Router(config-if)#ip add 4.3.28.100 255.255.252.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ex Router(config)#int ser 0/0/0 Router(config-if)#ip add 4.3.5.100 255.255.252.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ex Router(config)#int ser 0/0/1 Router(config-if)#ip add 4.3.8.100 255.255.252.0 Router(config-if)#clock rate 128000

网络综合实训报告

网络综合实训报告 网络综合实训由站小编为您带来,希望能够帮到您!更多精彩文章敬请关注本站! 网络综合【一】 通过一周的实训结束了,这次实训是让我们为一个公司搭建一个符合要求的基本的网络。通过这次实训,我掌握了交换机的配置,vlan的作用、配置及基本配置方法、路由器的配置方法。还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没学到的知识,并将他们加以实践,还将书上学到的原理运用到实际操作当中,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动手的能力,这使我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又加深了印象。 在操作时我们根据网络要求画出结构图,再根据图配置线路,然后进行配置及测试,在测试时遇到了好多问题,有的虽然很小但却影响到整个网络的运作。此次操作时间有点紧,再加上在很多方面的经验不足,所以遇到过很多问题,虽然我们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把一些问题都解决了,但我知道做好一个网络设计还有很多要学的地方。 在这次实训过程中,我发现平时学习的知识与实践环节所用到的有一定的差距,往往觉得自己掌握的很好或者自认为熟练的技术却在此次实践环节中常常出问题。所以我明白了,书本上的知识只提供方法,在实践中自己必须摸索出适合具体工作的方法,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不断钻研和勤学好问。 在这次实训中,我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在开始接线时,对结构图中internet 部分的端口没有理解清楚,导致接线错误,使配置无法进行。 总的来说,这次实训对我很有帮助,让我获益匪浅,使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有了不小的提高。除此以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学会了接受别人更好的观点,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让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 网络综合实训报告总结【二】 1月3号至1月14日,是我们班进行计算机网络实训的时间,虽然时间并不是很长,只有短短的2个星期而已,但是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身有体会,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的网络技术实训,使我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我对计算机对书本上或是书本之外的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次实训的内容:文字处理软件wordXX的使用:如:文档的排版,表格制作与编辑,图片、以艺术字的插入和格式设置等;掌握word软件的各种使用技巧,不仅会使,而且要在方法和速度上逐步提高,能进行word文档的各种编辑和

《网络设备互联》 实训指导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网络设备互联》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项目名称 网络管理与设备互联 二、实训目的及要求 通过组建网络和进行设备配置,实现网络的通信、安全控制、资源共享等功能,一方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更充分提高学生组网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配置网络设备实现网络设计和维护,能够具备从事网络规划、设计、应用方面的工作的技能。 三、实训内容 实训项目一:vlan路由与rip 【实验验证拓扑】 【背景描述】 上图是模拟某学校网络拓扑结构.在该学校网络接入层采用S2126,接入层交换机划分了办公网VLAN2和学生网VLAN4,VLAN2和VLAN4通过汇聚层交换机S3550与路由器A相连,另3550上有一个VLAN3存放一台网管机。路由器A与B通过路由协议获取路由信息后,办公网可以访问B路由器后的FTPserver 。为了防止学生网内的主机访问重要的FTPserver,A路由器采用了访问控制列表的技术作为控制手段。 【Ip规划】

【题目要求】 1、根据拓朴图分别在S2126和S3550创建相应VLAN,并在S2126上将F0/10-15加入VLAN2,将F0/16-20加入VLAN4,在S3550上将F0/10-12加入VLAN3 2、在两台交换机之间配置实现冗余链路,解决环路问题 3、 S3550通过SVI方式和RA互连 4、 S3550配置实现VLAN间互连 5、 RA和RB之间采用PPP链路,采用PAP方式进行验证提高链路的安全性。 6、在全网运应RIPV2实现全网互连。 7、通过访问列表控制所有人可以正常访问服务器,只有VLAN4不可以访问FTP服务。 8、通过相关命令显示并保存相关配置结果,并进行验证 实训项目二:综合交换与静态路由 【网络拓扑原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