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典型金矿山

中国典型金矿山

中国典型金矿山
中国典型金矿山

中国典型金矿山(金矿床)

1.吉林省夹皮沟金矿

(产于太古宙—古元古代变中基性火山沉积杂岩中的金矿,即绿岩带型金矿中的石英脉型亚类)夹皮沟是一个有150多年开采历史的老矿山,1820 年开始采砂金,1845年开始采岩金。日本侵华时,曾进行掠夺性开采,生产黄金数吨。建国后,通过勘查在这先后发现大中型矿床7处,小型金矿5处,构成了夹皮沟金矿田。

夹皮沟金矿位于桦甸县,处于中朝古陆东北缘,辉发河深大断裂带东南侧。北西西向的夹皮沟-大石砬子构造带控制着矿田内各矿床的分布。该矿带长50km,宽1~3km(图3.18.2)。

图3.18.2夹皮沟金矿田地质略图

E.第三系;K.白垩系;J.侏罗系;P.二叠系;D.泥盆系;Pt.元古宇;Ar3.鞍山群三道沟组;Ar2.鞍山群杨家店组;Ar1 .鞍山群四道砬子河组;γ25.燕山期花岗岩;γ34.海西晚期花岗岩;δ34.闪长岩;β.基性岩类;γ1-2.前寒武纪花岗岩;1 .金矿床;2.冲断层;3.挤压片理、片麻理带;4.钾交代带

区内出露地层以太古宇鞍山群为主,自下而上该群分为四道砬子河组(混合岩及奥长花岗岩,厚度3196m)、杨家店组(石榴紫苏辉石麻粒岩等,厚3500m)和三道沟组(厚2339~3038m)。金矿床赋存于其中的三道沟组中。

三道沟组分上下两个含铁层。上含铁层为绿泥片岩相,产有大型鞍山式含铁石英岩型铁矿。下含铁层为角闪岩相,以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等为主。含金石英脉产于斜长角闪岩与角闪斜长片麻岩中,矿脉与岩层产状基本一致。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复脉带、脉状等,大小不一。矿脉长100~700m,延伸200~600多m,厚0.5~17 m。矿脉有分支复合、膨缩现象。

矿化类型有含金石英脉、含金硅化带、含金断裂带、含金片理化带等。全区绝大部分储量赋存于盲矿体中(图3.18.3)。

图3.18.3某盲矿体地质剖面图

1.注入片麻岩;

2.角闪斜长片麻岩;

3. 长石斑岩;

4.矿体(含金石英脉);

5.蚀变片理化带

矿石类型主要有三种,含金黄铁矿型、含金黄铜矿型和含金多金属型。主要含金矿物有自然金、含银自然金、少量碲金矿、银金矿等。主要矿石矿物有辉银矿、铜银铅铋矿、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辉铋矿、磁铁矿、白钨矿、黑钨矿、菱铁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绿泥石、绢云母、方解石等。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乳滴状、胶状、压碎和交代状。矿石构造有条带状、网脉状、块状、浸染状和角砾状。多数自然金呈包裹体赋存于黄铁矿或石英中,少数在黄铜矿、方铅矿、磁黄铁矿之中,呈裂隙与间隙金出现。黄铁矿中的自然金粒径较大,在24.5μm左右;石英中金粒在12.3μm左右。

夹皮沟金矿化严格受石英脉控制,石英脉常沿片理化带充填,脉的旁侧常有线型蚀变。矿化具有多期性,以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最发育。

2.金厂峪金矿

(金厂峪金矿为产于太古宙—古元古代变中基性火山沉积杂岩中的金矿,即绿岩带型金矿中的复脉带型亚类)

金厂峪在清代末年曾是我国三大金厂之一,现在也是我国著名大型金矿之一,累计探明储量50余t,目前矿山年产黄金840kg。

金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天山-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北北东向新华夏系构造的交汇处,燕山准地槽马兰峪背斜与山海关隆起的衔接地带。矿区内地层为太古宇迁西群东荒峪组:其中的斜长角闪岩类磁铁石英岩岩性段为金厂峪金矿床的主要围岩。

矿区主要由东西向压性断层及与之伴生的近南北向张性断裂、北东和北西向扭性断层组成。区内褶皱构造主要有金厂峪复背斜及崔堡子复向斜,并伴有次一级小的背、向斜。金厂峪金矿床位于前述的复背斜轴部。

控矿构造以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最发育,表现形式为片岩带或片理化带。矿区内共有6条,片岩带的形态和交汇部位往往是控制单个矿体的主要构造。

矿区含金复脉带是由石英脉、钠长石英脉、钠长石脉、次生石英岩等断续分布于片岩带中。长1500m、宽460~900m,在本矿床6个复脉带中共圈出大小16个工业矿体。矿体多集中于Ⅱ、Ⅲ、Ⅳ带中。以Ⅱ2、Ⅲ3、Ⅳ4矿体最富,Ⅱ5规模最大。金矿平均品位10.6 g/t。

矿体均赋存在由石英脉及各类复脉组成的脉带中。尤以石英大脉和钠长石石英复脉矿化最好,构成主要工业矿体。含金石英脉和含金钠长石英脉受片理控制,而含金石英大脉和复脉受片岩带控制,且片理化带又常常是断裂构造的交汇部位。

已知矿物中,金属矿物13种,含量约占10%。其中以黄铁矿为主,其次是黄铜矿、辉

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磁黄铁矿;金银矿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另有少量碲金矿、金银矿、辉银矿、碲银矿、银金矿、深红银矿等。自然金赋存最大粒径0.15mm,一般为0.02~0.005mm。颗粒形态他形粒状占80%,树枝状或片状占20%。间隙金约占35%、粒间及包裹金占58%。

脉石矿物有石英和钠长石,其次为方解石、白云石、绢云母和绿泥石等。

矿石结构有三种,即结晶的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溶蚀结构和碎裂结构。按硫化物的产出状态矿石的构造类型有:块状、浸染状、脉状、团块状及团斑状、斑杂状。

本矿床常见的近矿围岩蚀变有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及碳酸盐化。其中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是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

3.山东烟台焦家金矿

(产于花岗岩侵入体中的金矿破碎带蚀变岩型亚类)

焦家金矿是“焦家式”金矿的典型代表,准确地讲,它是一种断裂破碎蚀变岩型金矿,金矿体是构造破碎带内达到工业要求的蚀变岩体。焦家金矿位于掖县境内,60 年代初发现,1969年提交勘探报告,现已投产。1977年被命名为焦家式金矿。

区内地层简单。第四系亚砂土覆盖于胶东群之上。矿床由玲珑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和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经构造破碎和含金热液交代蚀变而形成。破碎蚀变带最长可达2000m,最宽200m。

焦家金矿床为长1000多m,宽约4m的含金蚀变带,产于玲珑岩体与胶东群之断层接触带中,矿体受断裂带控制(图3.18.4,3.18.5)。

图3.18.4焦家金矿区地质略图

Q.第四系;1.胶乐群斜长角闪岩;2.玲珑花岗岩;3.郭家岭花岗岩;4.挤压碎裂岩带;5.断裂;6.金矿体

图3.18.5 焦家金矿某线勘探剖面图

Q.第四系; 1. 斜长角闪岩; 2.绢英岩化斜长角闪岩; 3. 花岗岩; 4. 硅化花岗岩; 5.

闪长岩脉; 6. 绢英岩质碎裂岩; 7. 绢英岩化花岗岩; 8. 金矿体

该矿床已发现5个矿体,以1 号矿体最大,占全矿总储量85%左右。此矿体长1200多m,厚0.35~15.44m。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延深800多m。矿化围岩为黄铁绢英岩、绢英岩质碎裂岩。金矿石品位3.07~52.59g/t。矿石矿物主要为银金矿、黄铁矿;少量自然金及铅、锌、铜的硫化物。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绢云母。

主要围岩蚀变有红化(由斜长石、微斜长石中三价铁斑点或赤铁矿弥散造成,过去曾被称为钾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和碳酸盐化。

矿床成因有混合岩化热液说、再熔岩浆热液说、混合岩化交代重熔岩浆热液说等。

4.广东河台金矿

(产于元古宙变碎屑岩、泥质岩、碳酸盐岩中的金矿构造蚀变岩型亚类)

河台金矿发现于1982年7月,位于高要县境内。它的发现,为在华南地区前泥盆纪地层,特别是混合岩化变质岩系中寻找同类矿床提供了范例。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矿区位于吴川-四会断裂带与那蓬-悦城断裂带的交汇部位,矿区由震旦系C组混合岩化片岩、变粒岩、片麻岩、混合花岗岩组成,南侧为志留系和奥陶系浅变质的复理石建造。两者呈断层接触,含金千糜岩带赋存于断层北侧的混合岩化岩石和混合岩内(图3.18.6)。Zc 组岩石主要有二云母石英片岩、云母片岩和少量黑云母变粒岩、片麻岩等。片岩中普遍含夕线石。由于混合岩化作用普遍,因此常见新生的斜长石和微斜长石呈眼球状沿片理分布。

图3.18.6河台金矿床地质略图

1.震旦纪C组混合岩化片岩;

2.花岗质伟晶岩;

3.千糜岩;

4.矿体

千糜岩带大致与断裂带平行,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形成一条长30km,宽1500~2500m 的岩带群。单条千糜岩呈条带状、似层状、透镜状,长数十至一二千米,宽数十厘米。呈斜列尖灭侧现,以混合岩化片岩中之规模最大。矿体或矿化体即蚀变的千糜岩,两者无明显界线,靠分析化验圈定矿体。千糜岩带在横剖面上略具对称分带性。

矿区以高村矿床为代表。高村矿床以11号千糜岩带为主体,带长1700m,宽2~60

多m,含有5个金矿体。主矿体位于岩带中、下部,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矿体规模大,斜长1000m,宽0.4~16m,构造形态简单,呈产状陡而稳定的脉状,延深大,矿化均匀,连续性好(图3.18.7)。11号千糜岩带北侧仍有4条千糜岩带平行产出。

图3.18.7 高村矿体15线部面图

1. 震旦纪C组混合岩化片岩;

2. 花岗质伟晶岩;

3. 千糜岩;

4. 矿体

矿石物质成分简单,主要金属矿物有自然金、黄铜矿、黄铁矿、菱铁矿等,次要的有磁黄铁矿、毒砂、方铅矿和闪锌矿。主要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绢云母,次要的有长石、白云石、黑云母、锆石等。自然金呈不规则粒状、树枝状,圆粒状次之,充填或包裹于石英微粒间。自然金的粒度以<0.01mm者为主,约占1/3。矿石品位达10g/t。按矿石结构构造类型可分为:显微浸染状硅化千糜岩型和显微浸染-硫化物网脉状硅化型两种金矿石,属低硫矿石。

含金千糜岩中主要蚀变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和菱铁矿化等。硅化与金矿化关系极为密切,两者强弱同步消长,矿床成因被认为是含金的变质岩层(以震旦系为主),在印支运动期热事件中,产生混合岩化和重熔岩浆作用,含金热液充填交代于千糜岩带中的热液矿床。

5.云南墨江金矿

(产于显生宙基性、超基性岩中的金矿石英脉-蚀变岩型)

云南金厂金矿位于墨江县境内。相传清道光年间即开始采金,咸丰、同治年间最盛,成为云南七大金厂之一。100 多年来,民采时断时续,老洞遍野。解放前后曾做过零星地质

工作,1976年进行正规地质普查,1979~1982年进行勘探。这是我国西南一个典型的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大型金矿床,并伴生有可利用的银、铂族元素、镍、钴。

金矿位于哀牢山褶皱带中段,红河深大断裂与墨江深大断裂的中间地带。矿区地层见表3.18.9,地层倒转,褶皱,断裂发育,构造变动强烈。沿金厂断裂有燕山期超基性岩体(橄榄岩、斜辉橄榄岩等)侵入于下古生界地层中。岩体呈两端小、中间大的岩墙状,长15.6km,宽0.4~2km。岩体含金丰度值普遍偏高,(据500多个蛇纹岩样平均含金0.035 g/ t),岩体边部蛇纹岩化橄榄岩内发现有自然金与黄铁矿共生。蚀变带深达500多m。

表3.18.9金厂矿区地层简表

金厂矿区共有四十八两山,老金牛山、烂山、滴水坎和猫鼻梁子5个矿脉群(图3.18.8),150多个矿体,主要赋存于金厂组中、下部地层中。按金矿石的围岩、矿物和化学成分,矿石可分三种类型:含金石英脉型(脉型)、含金石英脉和浸染状含金石英岩混合型(混合型)和淋滤褐铁矿化含金变余粉砂岩型(淋滤型)。以混合型矿体为主(占矿体总数约52%),脉型矿体占47%左右。

图3.18.8金厂金矿区地质略图

T3y.一碗水组;S1-2j1.马呼硐段;S1-2j2.四十八两山段;S1-2j3.烂山段;γπ .酸性岩脉;βμ.基性岩脉;Σ.超基性岩体;1.金矿脉投影;2.背斜轴;3.成矿前断裂;4.成矿后正断层;

5.成矿逆断层;

6.绿岩构造带;

7. 不整合线;

8.岩性段界线

矿体形态复杂,主要呈透镜状、脉状、豆荚状,少数呈枝叉状;常见走向为东西或北北西;水平上呈雁行状或平行排列,成群出现;剖面上呈叠瓦状(图3.18.9)。主要矿体长120~1120m,宽50~220m,厚4~16m多。

主要金属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硫锑铜银矿、银黝铜矿、自然银、辉锑银矿、辉砷镍矿、针镍矿、方硫镍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毒砂、磁铁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玉髓、蛋白石、绢云母、绿泥石等。矿石品位3.71~15.39g/t。自然金一般呈细粒-次显微粒状。

常见的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绿色水云母化、蛇纹石化、滑石化和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燕山中期的超基性岩被认为是金的主要来源。矿床成因有复合改造叠生层控变质

热液型和岩浆期后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两种认识,多数人倾向于后一种看法。

6.小兴安岭团结沟金矿

〔产于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中的金矿斑岩型亚类〕

团结沟金矿是我国60年代中叶发现的一个新类型金矿。矿区位于小兴安岭东段,属嘉阴县。区内砂金丰富,采金历史悠久。1966年通过砂金线索找到了原生矿。矿石品位低,埋藏浅,规模大是其特点,现已露采。

矿区处于元古宇黑龙江群变质岩系组成的复背斜西北翼和中生界火山岩系组成的乌拉嘎拗陷带的衔接部。

黑龙江群自下而上分为三组:①鸡冠山组,以石榴白云绿泥钠长片岩为主,厚

度>2180m;②山嘴子组,由含石榴白云钠长片岩和钠长白云片岩组成,厚度2859m;③湖南营组,以角闪片岩为主,厚度681m。

区内吕梁期、海西期、燕山期岩浆岩均有。

图3.18.9烂山矿段金镍矿体66号剖面图

K1.下白垩统火山岩系;Pt1.古元古界结晶片岩系;γδπ25.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1.英安岩;2.碎裂花岗斑岩;3.碎裂结晶片岩;4.片岩蚀变带;5.金体矿;6.不整合界线团结沟金矿主要赋存于燕山期花岗斑岩体中,部分产于黑龙江群结晶片岩中(图

3.18.10)。斑岩体既是成矿母岩,又是矿体围岩,分布于团结沟背斜与乌拉嘎断裂交汇处,侵入黑龙江群山嘴子组结晶片岩中,其上为下白垩统地层所覆盖。岩体已知长4000m,出

露最宽处750m,出露面积0.66km2,在剖面上呈似蘑菇状。岩体的北部、东部产状陡、南部较平缓。

图3.18.10 团结沟金矿床地质略图

K1. 下白垩统火山岩系; Pt. 古元古界结晶片岩系; 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 1. 英安岩; 2. 碎裂花岗斑岩; 3. 碎裂结晶片岩; 4. 片岩蚀变带; 5. 金体矿; 6. 不整合界线矿床主要受岩体上部角砾岩带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与“火成”角砾岩带基本一致。平面上呈脉状、扁豆状,横剖面上呈上宽下窄的漏斗状。矿体走向257°~287°,倾向北东,倾角20°~35°。1号矿体是本区的主矿体,长725m,延深375m,厚数m至68.3m。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明显(图3.18.11)。

图3.18.11东、西段矿体地质剖面图

K1-2.白垩系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γπ5.花岗斑岩;Pt1.结晶片岩;

1.金矿体;

2.火成角砾岩;

3.地质界线

矿石矿物组合简单,除自然金外,伴生有白铁矿、黄铁矿,偶见辉锑矿、黄铜矿、方铅矿、辰砂、雄黄、雌黄等。脉石矿物以玉髓状石英、显微粒状石英为主。方解石、铁白云石、蛋白石、长石等次之。矿石有脉状结构、自形、他形粒状和碎裂结构。角砾状构造最发肓,其次是细脉或网脉状。自然金粒度较细,一般小于0.037mm。成色较高,探针分析平均为948。自然金与富含Au、As、Ag的五角十二面体细粒黄铁矿关系最密切。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白铁矿化和碳酸盐化。因受成矿构造控制,蚀变在空间上有明显的线状分布特征。

矿床成因有次火山低温热液型、斑岩型、破火山口低温热液型和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等几种看法。

7.安徽省铜陵(地区)金矿

(产于风化壳中的金矿铁帽型亚类)

铜陵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铜矿产地,采铜历史悠久。该区铜矿石中普遍伴生有金,在粗铜电解时顺便得到回收。近年来,在这一地区相继发现了一批铁帽型金矿,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找金工作打开了思路。

图3.18.12硫化矿床表生带的分带情况

1.表土;

2.铁帽;

3.土状褐铁矿;

4.松散状黄铁矿;

5.原生硫化物铜矿

所谓铁帽,是指硫化物矿床在地表氧化带的残留部分,其组成多是铁的氢氧化物或含水氧化物等稳定的次生矿物和部分稳定的原生矿物(如石英)等,在地表显示铁褐色,覆盖在原生硫化物矿体之上,因而得名。铁帽常是寻找各种硫化物矿床的一个重要找矿标志。

在具备形成铁帽的地质条件下,铁帽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和地下水活动有关,并具有表生分带现象。即在硫化物矿床的浅部,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使其在矿物和化学成分上、矿石结构构造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典型的矿床表生分带见图3.18.12。

铜陵地区具有工业意义的铁帽型金矿大致可分两类:即新桥式铁帽型金银矿床和戴家冲式铁帽型金矿床。两类金矿床之特征见下表3.18.10。

表3.18.10两类铁帽型金矿特征对比

8.陕西省太白双王金矿

(产于震旦纪-三叠纪粉砂岩、泥质岩、碳酸盐岩中的金矿构造角砾岩型亚类)

陕西省太白县双王金矿地处秦岭南麓,大地构造位置属秦岭褶皱系南秦岭海西-印支褶皱带的凤县-镇安褶皱束西段,商县-丹凤深断裂和凤镇-山阳断裂从矿区以北地区通过。

区内地层为中、上泥盆统,浅变质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砂岩及碳酸盐岩。矿区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由一套类复理石建造的粉砂质绢云板岩、含铁白云石变质粉砂岩,夹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偶夹结晶灰岩薄层组成。

区内线状褶皱及纵向断裂发育,双王金矿处于区域西坝-松坪复式向斜的北东翼。

矿区南侧出露有狮子岭中酸性岩体,展布方向与区域构造线相一致,岩体长约30km,宽2~8km。其主体为石英二长闪长岩,晚期为二长花岗岩,均属印支期产物。矿区内发育有闪斜煌斑岩及少量花岗斑岩、石英钠长斑岩等脉岩,呈北东向延长,均横切金矿体。

双王金矿的金矿体,均赋存于古道岭组的下部地层中的钠长角砾岩体内。包括角砾岩体两侧或其延长线上的围岩,常遭受强烈的钠长石化,形成交代钠长岩。

钠长石化(伴有铁白云石化)岩石,几乎全由钠长石组成,含微量绢云母、铁白云石、金红石,宽数米至数十米不等,最宽达200余m。

双王含金钠长角砾岩带,是由若干个大小不等的钠长角砾岩体组成。并呈带状沿层间断续分布,长度大于11km。延深有的达700m以上。形态呈似层状、透镜状及不规则状。岩体产状倾向北东,倾角50°~80°。角砾岩体与围岩界线明显,部分地段呈渐变关系。角砾绝大部分由交代钠长岩组成。角砾为棱角状、大小混杂、部分角砾相拼良好。砾径10cm至1 m者居多,约占45%~60%。胶结物主要为含铁白云石,次为黄铁矿、钠长石、方解石和石英。胶结物的含量与角砾的大小有关。金矿体产于岩体之中,其产状与角砾岩体大体一致,呈厚板状,部分呈现分支复合不规则状。其中以东段8号矿体规模最大,长近700m,

平均宽20 余m,垂深300 余m。矿体金品位多在1.1~10.55g/t,一般多在1.3~3g/t之间。

矿石构造主要为角砾状、脉状、网脉状、浸染状和团块状。矿石结构则呈自形、半自形粒状,次为包含、填隙、嵌晶和碎裂结构。

金矿石组分单一,钠长石(50%~60%)、含铁白云石(23%~32%)、绢云母(10%)、方解石(3%~6%)、黄铁矿(3%)、磁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属微量。

金以自然金形式出现(约占98%),极少为碲金矿和银金矿。90%的自然金为晶隙金和间隙金,包裹金绝大部分呈圆柱状、片状、三角状包于黄铁矿中。

9.黑龙江小南沟金矿等

(产于砾岩中的金矿-砾岩型金矿)

砾岩型金矿的储量和产量在国外都名列前矛,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金矿类型。以南非最为有名,但其成矿时代属前寒武纪。

我国自60年代开始,曾对国内一系列砾岩层的含金性进行普查,但未取得理想效果。现将发现的若干金矿(点)简介如下,这些砾岩型金矿床(点)属于不同的地质时代。

1)黑龙江桦南县小南沟晚第三纪砾岩金矿,矿层产于道台桥组古河床相中。该沉积层不整合地覆盖于含金丰度较高的元古宙混合花岗岩和片麻状混合花岗岩之上。矿层呈透镜状,厚0.2~4m,长50~225m,宽20~50m。金品位4.66g/m3。

2)河南嵩县新生代陆相盆地,形成于太古宇、元古宇老变质岩系基底之上,盆地内下第三系河流相砾岩含金。矿层分布于砾岩层中上部,呈透镜状,长数百米,厚1m。矿体产于盆地的边缘。矿石品位变化大、规模小。

3)湖南沅陵-麻阳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形成于板溪群地层之上,盆地内白垩统底部。含金层厚度小于1m,金品位变化大,可构成小型矿床。金赋存于砾岩胶结物中。在盆地边缘、基岩裂隙和底岩表面低洼处富集。

4)黑龙江穆棱县小金山砾岩型金矿,产于上侏罗统砾岩层中。矿层位于穆棱含煤盆地西南缘,煤系地层底部。产状与煤系地层一致。矿层呈不连续的透镜状,长约10km。煤系底砾岩上下均含金,但分布极不均匀,在不整合面低洼处最富。砾岩胶结物中的金远景可达中型,金品位一般3~20g/m3。

5)河南西部崤山地区砾岩金矿,产于新太古代太华群变质岩系中,呈含金石英脉。其中的半宽矿区含金层走向长约5km,矿层厚数至数十米。矿层呈透镜状、似层状。金品位可达数十克/吨,金粒赋存于石英岩砾石的泥砂质、硅质胶结物中。

10.陕西月河金矿

(产于第四纪的现代砂金矿-阶地河漫滩型)

月河砂金矿床是我国于70年代中后期勘探的。当时共圈出9个矿段,月河流域位于陕西省东南部,早在唐代这里就开始了采金活动,以后时有起伏,古采淘遗迹彼彼皆是。目前,单个矿体或矿床规模均居全国砂金矿之冠。

该区地处秦岭与巴山之间,为一狭长盆地。南北两侧为褶皱山地,中部开阔平坦。月河断陷盆地为一北缓南陡的不对称箱形谷地。月河自西向东流去,两侧支流发育。南岸支流短而陡,多为间歇性水流;北岸支流长而缓,为常年性流水。盆地内新构造运动十分明显,周期性的升降运动,形成了Ⅰ—Ⅳ级阶地。

大同矿段是该流域典型矿段之一。东西长9000多m,南北宽500~1100m,已圈定出金矿体和矿化区10余个。矿体平面上呈长条状,剖面上呈似层状,沿河床两侧展布。单个矿体( 矿体区)长600~6000多m,厚3.37~5m多,含金品位0.078~0.378g/m3,盖层厚1.92m。

11.东坪金矿

(产于碱性侵入体中的金矿-石英脉-蚀变岩型亚类)

东坪金矿是我国首次在碱性岩体中发现的新类型金矿,1992年被中国地质学会命名为“东坪式”金矿,该金矿处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台褶带与内蒙古地轴交界部位的南侧,北距尚义-崇礼-赤城深大断裂约8km。以前述的深大断裂为界,南为中太古界崇礼群,北为古元古界红旗营子群。崇礼群为一套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红旗营子群则由角闪斜长片麻岩、变粒岩夹大理岩组成。

水泉沟岩体,由碱性杂岩组成,呈岩基状近东西向带状分布,长约4km,宽4~8.5km。碱性杂岩体具有复杂多相的特点,其中角闪二长岩、二长岩、石英二长岩和正长岩构成岩体的主体。

以碱性杂岩体南缘老变质岩系接触带为界,形成两种不同的构造环境。南侧以崇礼群涧沟河组为主,构成韩家沟背斜北翼,北侧碱性杂岩体则以发育脆性断裂和破碎为特征。

碱性杂岩体北接触带表现为片理化带、混合岩化带、糜棱岩化带等多种混杂的动力变质带、宽数米至数百米,局部产生矿化及相应的蚀变。

束坪金矿是产于偏碱性杂岩体内接触带的含金石英脉和含金破碎蚀变岩型的大型金矿床。矿区共发现含金矿脉70余条,工业价值最大的为1号脉群,总体走向10°,具有明显的波状弯曲,从北北东转为北北西向,倾向北西或南西,倾角浅部大,深部变缓(35°~55°),北北东走向多呈单脉,北北西走向多为复脉,其成因受两组追踪断裂控制。1、2和3号脉群内的单脉呈左侧幕状排列,4和22号呈右侧幕状排列,北西向复脉沿走向呈左侧幕状排列,倾向上呈后侧幕状排列。石英脉尖灭处常被蚀变岩相取代。

中细粒斑杂状二长岩、石英二长岩、共轭断裂构造和以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化为主的围岩蚀变,三者控制着金矿体的形成。浅部矿体以石英脉和两侧钾长石化带为主,向深部过渡以石英细脉钾长石化带为主。1 号脉群工程控制长度大于1100m,延深790m以上,主脉上下盘发肓有30余条平行矿脉。

矿石属少硫化物类型,以自然金-金碲化物-多金属硫化物为主,并具有表生特征的矿物组合,矿物成分复杂,多金属硫化物、碲化物、铁的氧化物、自然金、碲金矿。自然金极不均匀地嵌布在脉石中,载金矿物除石英外,还有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及褐铁矿等。

金矿物有自然金及碲金矿、铅金矿、含铅锌碲的金矿物。自然金粒度最大1~5mm,形态复杂,有角砾,枝叉及片状及裂隙、粒间和包裹3种形式存在,金成色较高,平均965.51。

矿石结构为自形—半自形、交代、包含、港湾状、骸晶和碎裂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脉状、网脉状、浸染状、晶洞状、梳状、角砾状、条带状、团块状和细脉浸染状。

12.玲珑金矿

(产于花岗岩侵入体中的金矿-石英脉型亚类)

玲珑金矿田开采历史悠久。早在1007年,历代封建皇帝屡派大臣在玲珑督办矿山采金。1962年成立招远金矿,山东地质局807队、省冶金三队先后分矿段开展了地质勘查工作,并提交了多份普查勘探地质报告。目前矿山生产规模已发展到1200 t/d,产金能力超过6

万两。

玲珑金矿田位于华北地台鲁东地盾胶北隆起的招远断块中部。其构造体系为沂沭深大断裂东侧之东西向栖霞复背斜的北翼,北东向招平弧形断裂的北东端。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宇—古元古界胶东群和粉子山群。其中胶东群蓬夼组出露部位同本矿区金矿床的空间分布一致,由一套海底喷发的中基性火山岩夹少量泥质和碳酸盐经变质而成。玲珑花岗岩为本区主要岩体,次为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呈岩基或岩株状产出。区内主要有两个构造体系,即东西向构造带和新华夏构造带。玲珑金矿的矿化围岩为玲珑花岗岩及胶东群残留体。矿体、矿化带主要产于构造蚀变带中即蚀变花岗岩中。玲珑金矿田的主要构造形迹是充填各类岩墙(脉)或矿脉的断裂。矿田内第一期断裂构造有北东东、近东西、北北西向、北西向和北西西向断裂。第二期属于新华夏系,而这期断裂与矿体有密切关系。即玲珑断裂和九曲破头青断裂一般都经历了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构造运动,有利于交代成矿作用的进行,往往成为其容矿空间。

玲珑金矿田北自后地,南至台上,西起欧家夼,东至九曲蒋家,分布范围约42km2,分九曲、玲珑—大开头双顶、108、东风、欧家夼、破头青等矿段。

全区由百条大小不等的含金石英脉及含金蚀变带组成,其形态以玲珑断裂为界分东西两个成群出现的帚状脉带。各脉带中的矿体多产于矿脉之膨大部位、由陡变缓部位、两组断裂

交汇部位、矿脉分支复合部位等。矿体形态多呈透镜状、扁豆状、脉状、不规则状。矿体有膨缩、尖灭再现、分支复合、并多呈雁行状、“人”字型和不规则状排列。

各脉带走向北东40°~65°为多,多构成向南东凸出的弧形,除171脉带倾向南东,倾角45°左右,其余均倾向北西,倾角50°~80°。

全矿田10条脉带中有200余条矿脉,其中规模较大的矿脉有47、50、51、52、70、108、131、171、175十余条,长1000m到数千米,宽数米到数十米,其余长10m到数百米,宽0.1~1m。单个矿体走向长度一般40~350m,延深40~500m,厚度变化0.2~12m。

矿物成分以银金矿、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绢云母为主。化学成分主要为金,其次有铜、银、硫,均可综合回收利用。金在矿石中含量不均匀,以3~20g/t居多。矿石结构有粒状、骸晶、网格状、乳滴状、镶嵌、包含、残余结构等。金银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和自然银。其含量分别占总量的25.82%、73.71%和0.47%,单体呈粒状、片状、柱状及不规则状。包体金占多数。矿石类型有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约占44%,含金蚀变花岗岩型占56%。

围岩蚀变主要类型有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局部有绿泥石化。上述几种蚀变分布广,变化大,蚀变作用复杂,延续时间较长,构成了典型的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和明显的分带现象。

2020年黄金新贵银泰黄金专题研究:收购三大金矿,跻身国内金企前列

2020年黄金新贵银泰黄金专题研究:收购三大金矿, 跻身国内金企前列

目录 1.银泰黄金:贵金属新星 (5) 2.收购三大金矿:跻身国内金企前列 (6) 2.1黑河银泰:浅埋藏、高品位 (6) 2.2青海大柴旦矿业:复产仅2月,实现扭亏为盈 (7) 2.3吉林板庙子:生产能力扩增到80万吨/年 (8) 3.玉龙矿业:蒙东优质银铅锌矿 (9) 4.行业底部拟收购超大型铅锌矿,资源储备有望大增 (10) 5.员工持股完成,投资公司长期价值 (11) 6.黄金:降息期全球优质资产 (11) 6.1美国长短期国债收益率倒挂,预示经济走弱 (11) 6.2美联储持续降息,实际利率下行利好金价 (13) 7.盈利预测与估值 (14) 8.风险提示 (15)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16)

图目录 图1银泰黄金全国矿山分布 (5) 图2银泰黄金2014年后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5) 图3银泰黄金2017年后归母净利增长显著 (5) 图4银泰黄金股权控制关系图 (6) 图5东安金矿俯视图 (7) 图6国际化标准设计完善的青海大柴旦矿业 (8) 图7吉林板庙子矿业矿区图 (9) 图8玉龙矿业矿区图 (10) 图9贵州鼎盛鑫及赫章鼎盛鑫股权结构图 (10) 图10美国ISM制造业PMI下滑 (12) 图11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季调) (12) 图12美国长短期限利差再次出现倒挂 (12) 图13黄金价格与美国实际利率有很强的负相关性 (13) 图14美元指数的强弱也可作为黄金的价格参照 (14)

表目录 表1黑河银泰持有的持有的采矿权情况 (6) 表2青海大柴旦持有的持有的采矿权情况 (7) 表3吉林板庙子持有的采矿权情况 (8) 表4玉龙矿业持有的采矿权情况 (9) 表5赫章鼎盛鑫所属矿业权情况 (11) 表6可比公司估值表 (14) 表7银泰黄金分业务盈利预测(万元) (15)

浅谈合教地区金矿化特征与找矿方向_常立秋

第20期总第174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No.20,t he174th issue 2008年10月Inner M ong olia Science T echnology&Economy O ct.2008 浅谈合教地区金矿化特征与找矿方向X 常立秋,吕荣蒙 (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五一二队,内蒙古包头014040) 摘要:根据野外地质调查资料,简要分析了合教地区已知金矿化与地层、构造、火成活动的关系,总结了金矿成矿规律,认为在该区元古代地层中有丰富的金资源存在。 关键词:内蒙古中北部;合教;岩金矿;成矿规律 中图分类号:P618.510.8(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2008)20)0011)02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新发现具工业价值的铁、金、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期,多集中在前寒武纪和中、新生代,尤其是元古代。内蒙古中北部元古界地层广泛发育,其中分布有较丰富的铁、金、铜多金属矿,因此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随着区域地质资料的积累和现代成矿理论的不断发展,扩大了找矿思路。近年来地质找矿工作越来越重视成矿预测,即加强成矿规律方面的研究,开展理论找矿。 合教)))三合明一带位于合教)))三合明近东西向挤压构造带之北侧;区内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较为剧烈;东部有金的重砂异常分布;铜矿化零星发育;沿此带沉积变质型铁矿多处出露;根据金的亲硫、亲铁性和金、铁矿床往往共生的理论(铁金建造),因此认为本区存在有找金的地质条件。 通过野外调查,发现有金矿化存在,合教地区具有一定找矿前景。这里就此问题探讨,可能对今后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1含金层特征 合教地区出露的老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三合明群底部岩组,对比呼市幅、固阳幅同时代地层剖面,本区岩性组合处在下元古界三合明群底部中、上层位。 111金矿床的地质条件 由于本区地层经受了多期次的构造变动,混合状花岗岩大面积分布、地层内又缺乏明显的标志层、覆盖严重、露头不佳等原因,致使本区地层层序的厘定存在较大困难。老地层沿区域构造线残存于混合状花岗岩中,地表仅能见到一些规模不大的磁铁石英岩露头,其周围岩性主要为:绿泥云母石英片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岩、云母片岩,含磁铁石英岩,次为结晶灰岩、绿帘斜长花岗片麻岩等,为一套中)))浅变质程度的岩系,以绿片岩相的岩石组合为主,岩石普遍经受了较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我队在评价合教铁矿时,曾将本区的混合岩化强度分成混合质岩石、混合岩、混合状花岗岩,而混合状花岗岩包围、归并斜长角闪岩类,并与后者搅混重熔,使其呈残留状。合教西区斜长角闪片岩的片理发育风烛残年铁矿的顶板,毫无疑问,应是沉积变质岩系地层。但经岩矿鉴定,却具有压碎状斜长花岗岩的特点,相反,部分混合状花岗岩样品,经鉴定,具有角闪斜长片麻岩的特点。这类岩石具有程度不等的片麻状,片状构造,花岗变晶结构,钠质交代明显。由此可见,老变质岩系经区域性的混合岩化作用后,岩石性质逐渐向花岗岩类过渡。 金在区域变质中的迁移分异,使金在一部份老地层中丰度值大幅度提高,并在金的含量分布上出现不均一的现象。根据合教地区老地层中含金性的调查统计:斜长角闪片岩、角闪斜长片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的含金性较好,一般含金100~180ppb,个别达1000ppb以上,次为云母片岩和磁铁石英岩,含金100ppb。据野外观察,含金石英脉的分布与斜长角闪片岩类岩石关系密切。 本区出露的三合明群底部岩组地层,主要为富钠质的火山岩系,经区域变质形成。原岩以细碧)))角斑岩系列为主,次为玄武岩,并有少量酸性火山岩。含金性较好的样品,其原岩主要为中性火岩岩类,含金性稍差的样品其原岩多为基性岩类。112本区含金层或矿源层的特点 11211金矿化与磁铁石英岩关系紧密,围绕铁矿层发育。 11212含金性较好的地层,多为变质的中性火山岩类,次为基性岩类。而国内一些著名的同类金矿,含金层或矿源层多为基性岩类。 11213合教)))三合明一带含金层位调查表明:合教、黑脑包、瓦窑沟等地三合明群底部岩组中含金性较好的层位,在区域上颁布较为稳定,演化到晚期的脉金,多具层控特征,受有利岩性的控制。 11214本区含金层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其中较好的应是上述的斜长角闪岩类。 113关于金矿床矿源层的探讨 太古代绿岩带是国内外金矿床的重要矿源层,是找矿中十分注重研究的课题。合教地区出露的老地层能否称之为绿岩带,现提出两条异论供讨论。113.1据一些研究程度高的绿岩带资料报道,其年代都为太古代,绝对年令值在25亿年以上,而本区老地层年龄,根据区域资料对比,小于25亿年,应属元古界地层范畴。用绿岩带的狭义概念衡量,年代上存在着差异。 113.2世界上一些典型的太古宙绿岩带考察资料表明,组成绿岩带的的岩石类型很复杂,绿岩带中分布最广的主体岩石是镁铁质火山岩,尤其是铁镁质安山岩,其岩石类型为拉斑玄武岩。我国的一些著名大型金矿,如夹皮沟、金厂峪、小秦岭等都产于绿岩带的镁铁质火山岩石组合之中或其附近。与上述 X收稿日期:2008-05-12

中国金矿资源概况及分布图

中国金矿资源概况及分布 中国金矿资源比较丰富。总保有储量金4265吨,居世界第7位。我国金矿分布广泛,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在全国各个省(区、市)都有金矿产出。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265处。就省区论,以山东独立金矿床最多,金矿储量占总储量14.37%;江西伴生金矿最多,占总储量12.6%;黑龙江、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省金矿资源也较丰富。金矿矿床分内生、外生两大类。 内主矿床中以岩浆-热液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为最重要,前者如山东焦家金矿,后者如小秦岭地区;沉积改造微细粒型金矿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如贵州黔西南金矿);砂金矿亦占有重要地位。金矿成矿时代的跨度很大,从距今约28亿a左右的太古宙开始,一直到第四纪都有金矿形成。但56%的金矿储量集中在前寒武纪,其次为中生代和新生代金矿储量,占总储量的36%,古生代的金矿相对较少,只占5.7%。 中国最有名的金矿是山东的胶东金矿,金矿90%以上集中分布在招远―莱州市地区,最主要矿区是玲珑金矿。该矿区有悠久的开采历史,建国以来引进现代采治技术,逐渐发展壮大,产金量一度居世界第五位。属于这一类型的还有河北迁西县金厂峪金矿、河南西部小秦岭金矿等。 重要金矿类型及成因 金厂峪金矿在清朝未年就已成为全国的三大金矿之一,其含矿岩系属上太古界的迁西群,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是晚燕山期花岗岩,目前该矿已有日处理500吨矿石的选厂。小秦岭矿金矿主要采区是文峪上官,含矿岩系属上太古界太华群,赋矿层为一套斜长角闪片麻岩,科学家们发现金矿都产在脉岩中,称作含金石英脉。迄今小秦岭金矿田已发现含金石英脉1100多条,有30多条长度在千米以上,一般长达数百米,厚0.4-1.5米。吉林省的夹皮沟金矿主要产于晚太古代-早元古代的北西向构造挤压带中的含金石英脉。该矿从19世纪初开采。六十年代以来,又发现大中型金矿10余处。 中国第二大金矿类型是沉积岩型,即所谓“卡林型”或“微细浸染型”。这类矿虽然品位较低,金粒细小而且分散,但矿床的规模大,在当今采矿、选治技术发达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很高产量。我国卡林型金矿主要分布在滇、桂黔和川、陕,其次为桂西北,也先后发现了金芽、高龙等矿床;后者以川西北地区最重要,已有松潘、南坪等5个较大金矿采区。科学家们认为,在沉积型金矿形成过程中,有机物成矿(即生物成矿)的机制不容忽视。在漫长的沉积期,许多海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以及干酪根等均能吸收或吸附并富集Au元素,形成富有机质的金源岩。以后,通过有机质的还原再使Au从各种搬运流体中沉淀富集,形成金矿床。 第三大金矿类型是火山岩型金矿。其中台湾基隆金瓜石金矿陆相火山岩型金矿最为典型。清光绪年间就已开采,最为鼎盛时期年产黄金2.6吨,铜7000吨。矿床主要分布在第三纪砂质岩所夹的安山岩中,为裂隙充填交代型。此外还有侵入岩及外接触带型金矿床,但重要意义不如前述三种。 中国是世界最早开采和利用黄金的国家之一,在告别20世纪、迎接新千年之际,我国的金矿科研更加深入,很多大型或超大型金矿的探明是我国金矿开发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年

含砷锑碳低品位难浸金矿石氰化浸出工艺试验研究

发布单位:中国黄金矿业网 含砷锑碳低品位难浸金矿石氰化浸出工艺试验研究 巫汉泉,张金矿 (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 摘要:介绍某难浸金矿石的特性及在某些条件下的全泥氰化和柱浸试验结果,以及含碳低品位金矿石堆浸时提高金浸出率的有关措施。 关健词:金;氰化;堆浸 中图分类号:TD9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一1277(2005)03一0032-03 1引言 随着黄金开采业的发展,在易处理金矿资源日趋减少的今天,深入研究难处理金矿石的选冶工艺,对开发利用这类资源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笔者对西北某地的含砷锑碳低品位难处理金矿石的性质及处理工艺进行了一些研究,初步掌握了该矿石的特性,并探讨了用堆浸法处理该矿石的适宜工艺条件。 2矿石性质 2.1矿石的矿物组成 该矿石属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石英网脉化砂岩型金矿石。地表矿石氧化程度高,风化破碎,泥化较严重。矿石中主要矿物有石英、褐铁矿、黄铁矿、毒砂、辉锑矿及碳质物等。 2.2矿石的化学成分 2.3矿石的粒度特性 对粒度为一4Omm、品位为2.05g/t的原矿样进行了筛析,其中一200目粒级的产率为10.76%,金品位为6.57g/t,金的分布率为34.42%。而一0.9mm级别的产率达37.20%,金品位为3.52g/t,金的分布率为63.78%。这说明矿石破碎后,金富集在细粒级中。矿石中矿泥含量较高,影响堆浸时矿堆渗透性。 2.4矿石中金的浸出特性 一200目的原矿样焙烧后用王水溶矿,测出金的品位为2.02g/t。一200目的原矿样未经焙烧直接用王水加热浸出lh,金的浸出率为58.42%,尾渣金品位为0.84g/t。当一200目的原矿样未经焙烧直接用逆王水加热浸出lh,金的浸出率为78.71%,尾渣金品位为0.43g/t。 以上浸出结果表明,该矿石属于难浸类型。一200目未焙烧物料用热王水浸出时,金的浸出率只有

金矿成因

主要金矿类型的地质特征与矿床实例 (2006-1-10) 一、岩桨一热液金矿床 本类金矿床分布于古地块周围断陷盆地的边缘,或两个构造单元之间的深断裂带附近。滨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控制了本类型的矿床,如密山一清源深断裂,郯城一庐江深大断,裂浙闽沿海的丽水一海丰深断裂带等。混合岩化一交代重熔、同熔型花岗岩类与含金建造变质岩系有着内在联系,所形成的含金花岗岩或偏碱性的花岗岩类小侵入体,岩株对岩浆期后热液金矿床有直接的控制作用,本类型金矿床可分3个亚类: (一)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 成矿母岩为含金的重落型花岗石。在燕山期,它们沿着深切基底的断裂构造侵入到不同时代的盖层中。金矿化多沿台、槽分界断裂私隆起区的边缘断裂展布。在隆起区以金矿化为主,伴有多金属矿化,在凹陷区以多金属矿化为主,而在过渡带则为金一多金属矿化。在侵入体内为石英细脉浸染型金矿化,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产于岩体的边缘或其顶部,而含金石英脉带赋存于接触带和围岩的构造裂隙中。 河北峪耳崖金矿床实例: 燕山期花岗杂岩体居于矿区中心。同位素年龄1.4亿年。呈北东一南西向分布,岩体的长轴方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长2 km,宽0.7km,平面上中间膨大两端狭小,呈一菱形状(图1一4)侵入于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中,接触带局部有矽卡岩化现象。侵入杂岩体主要由同源不同阶段侵入的似斑状斜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组成。金矿化带主要分布于内接触带附近和岩体中,仅极少数分布于自云岩或岩枝边部的断裂构造中,白云岩中的矿体,一般距接触带50-100m。 成矿断裂主要有两组,一组走向北40o一80o东,倾向北西,倾角400-80o,贯穿全区,规模较大,破碎带发育,另一组走向为2900-280o倾向北东,倾角40o一60o,仅在若休内部发育,与第一组斜交,规模小。 已查明地表矿带有14条,深部盲矿带10余条,每一矿带由1一6条矿体组成。大多数矿带平行于岩体长轴方向,呈平行脉状,雁行排列,地表规模较大,长几百米,厚度不足1 m,最厚5 -10M。 含金地质体共有3种:①含金黄铁矿石英脉;②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③含金破碎蚀变带。围岩蚀变强烈,以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钠长石化为主。 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有银金矿和啼金矿,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翎矿等。金品位为5.37-9. 01g/t,一般在7 g/t以上。矿石铅属古老正常铅,模式年龄为15亿年.

玲珑金矿田脉岩与金矿化的时空关系及其找矿指示意义

第17卷第1期2009年2月 黄金刮,掌杖鑫 GOI.DSCIENCEANDTECHNOI.0GY VoI.17NO.1 Feb.2009 玲珑金矿田脉岩与金矿化的时空关系及其找矿指示意义 庄立建,王荣超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招远265400 摘要:玲珑金矿田内脉岩种类繁多、规模不一、形成有先有后,在时空上贯穿于金矿化的整个过程。在成因上脉岩的形成可以看作是岩浆演化、构造环境、岩石圈地幔厚度变化、地质动力学联合作用的产物。认为本区的脉岩主要是以提供热能和成矿流体为主.提供局部使金富集的能力。 关键词:金矿化;脉岩;时空关系;找矿指示;玲珑金矿田 中图分类号:P61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518(2009)0143034-04 玲珑金矿田作为全国重要的产金地,发育了许多大小不等的中酸性、基性脉岩,许多学者在此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玲珑金矿田内大量岩脉形成在不同的时期,不同时期的岩脉在形成过程中都会造成一定的蚀变或矿化现象。成矿期所形成的脉岩参与了金的成矿作用,主要是提供运移并能萃取金元素的岩浆流体以及所需的能量,并且在侵入过程中提供了少量的金元素;成矿前所形成的脉岩起到了一种阻隔层的作用,使金在其上下盘附近进行富集;成矿后的脉岩则主要是错断矿体,在某种程度上会使金发生局部的富集,尤其是对脉岩上盘的金矿化富集程度的贡献要比下盘规模大。根据脉岩产出的时、空、成因及其与矿化的关系,阐明了不同时期脉岩对于找矿的指示意义。 1脉岩产出的地质概况 胶东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处于郯庐断裂西部、苏鲁榴辉岩带和秦威断裂之间。玲珑金矿田则位于胶东的西北部Hj。区内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太古宇脱东群变质岩和第四系,花岗岩主要为玲珑片麻状花岗岩、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和滦家河二云母花岗岩。构造上,玲珑金矿田处于招平断裂(NNE)、破头青断裂(NE50—60。)和欧家夼断裂(NEE)3组压扭性断裂构造复合、交接、转折的构造剪切带上,NNE、NE、NEE向3组构造体系构成了玲珑金矿田控矿构造的基本格架(图1)。 图1山东招远玲珑金矿田地质略图 1.第四系;2.玲珑花岗岩;3.岩脉;4.玲珑断裂;5.断裂;6.破头青断裂;7.矿脉及其编号;8.产状 收稿日期:2008聊旬8;修订日期:2008-10-28. 作者简介:庄立建(1962一),男,工程师,从事矿山地质管理工作.E—mail:rongchaowang@126.corn. 万方数据

中国金矿资源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中国金矿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本文讨论了中国金矿资源特点和勘查开发现状。总体上看,中国金矿资源的分别既分散又相对集中,单个矿床规模不大,矿石品位中等,伴生金储量所占比重较大。探讨了黄金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要进一步加大金矿资源储备,大力提高金矿采选冶技术水平,加强金矿勘查和黄金生产管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关键词金矿资源发展对策中国 中国金矿资源丰富,黄金开采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开发利用黄金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金矿勘查与黄金生产取得了飞速发展。目前,中国黄金行业供需已稳居世界前列,在需求方面已成为仅次于印度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黄金需求市场,在黄金生产方面年黄金产量已仅次于美国和南非。本文从中国金矿资源特点出发,分析探讨了中国金矿资源现状和发展对策。 1.中国金矿资源特点 从矿床分布、矿床规模、矿石品位、物质成份、开采条件等来看,中国金矿资源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1 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 就金矿资源空间分布而言非常广泛,数以千计的金矿床和矿点遍布全国各省(区),但也表现出明显的丛聚性和东西部两大地域差异,这应当是不同地域的大地构造环境、含金建造、构造-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等因素不同所致。金矿床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丛聚性。由于不同地区地壳结构及其发展演化的差异导致了金矿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在局部地区聚集成为金的矿集区。岩金矿主要集中于胶东、小秦岭、吉南-辽东、西秦岭、滇黔桂相邻地区和华北地块北缘等地区,砂金矿则多集中于东北北部、新疆北部及陕甘川相邻地区。此外,金矿床的分布显示出明显的东西差异,这是由于中国大陆形成的地质构造演化以南北分异为主,但进入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东西两大地域的地质演化分别受滨太平洋构造体制和特提斯构造体制制约,虽然金成矿作用在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均有发育,但中生代的区域成矿作用更为显著,因而造就了东部滨太平洋成矿域、西北部古亚洲成矿域、西南部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1]。 在成矿时代方面,在各个地质演化阶段都有金矿床产出,但从矿床规模看主要集中于中生代和前寒武纪。 在矿床类型方面,虽然矿床类型繁多,目前至少可划分出10个工业类型[2],成因类型就更为庞杂,但金矿资源主要集中在石英脉型、微细浸染型和蚀变碎裂岩型等类型上。 1.2 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中国已发现的金矿床多为中小型,超大型、大型矿床少。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发现的超大型金矿床只有山东焦家、玲珑、新城和甘肃阳山以及台湾金瓜石。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勘查的7000余处金矿床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只有1000余处。 1.3 矿石品位中等 中国已发现金矿床中,矿石品位中等,大多数岩金矿床中矿石品位约为5×10-6~12×10-6,砂金矿床中一般为0.2~0.4g/m3。一般而言,大型矿床的矿石品位较低,中小型矿床中相对较高,但品位的变化性也较大。 此外,矿石中金和含金矿物种类繁多。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金矿物约49种(包括变种

中国典型金矿山

中国典型金矿山(金矿床) 1.吉林省夹皮沟金矿 (产于太古宙—古元古代变中基性火山沉积杂岩中的金矿,即绿岩带型金矿中的石英脉型亚类)夹皮沟是一个有150多年开采历史的老矿山,1820 年开始采砂金,1845年开始采岩金。日本侵华时,曾进行掠夺性开采,生产黄金数吨。建国后,通过勘查在这先后发现大中型矿床7处,小型金矿5处,构成了夹皮沟金矿田。 夹皮沟金矿位于桦甸县,处于中朝古陆东北缘,辉发河深大断裂带东南侧。北西西向的夹皮沟-大石砬子构造带控制着矿田内各矿床的分布。该矿带长50km,宽1~3km(图3.18.2)。 图3.18.2夹皮沟金矿田地质略图

E.第三系;K.白垩系;J.侏罗系;P.二叠系;D.泥盆系;Pt.元古宇;Ar3.鞍山群三道沟组;Ar2.鞍山群杨家店组;Ar1 .鞍山群四道砬子河组;γ25.燕山期花岗岩;γ34.海西晚期花岗岩;δ34.闪长岩;β.基性岩类;γ1-2.前寒武纪花岗岩;1 .金矿床;2.冲断层;3.挤压片理、片麻理带;4.钾交代带 区内出露地层以太古宇鞍山群为主,自下而上该群分为四道砬子河组(混合岩及奥长花岗岩,厚度3196m)、杨家店组(石榴紫苏辉石麻粒岩等,厚3500m)和三道沟组(厚2339~3038m)。金矿床赋存于其中的三道沟组中。 三道沟组分上下两个含铁层。上含铁层为绿泥片岩相,产有大型鞍山式含铁石英岩型铁矿。下含铁层为角闪岩相,以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等为主。含金石英脉产于斜长角闪岩与角闪斜长片麻岩中,矿脉与岩层产状基本一致。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复脉带、脉状等,大小不一。矿脉长100~700m,延伸200~600多m,厚0.5~17 m。矿脉有分支复合、膨缩现象。 矿化类型有含金石英脉、含金硅化带、含金断裂带、含金片理化带等。全区绝大部分储量赋存于盲矿体中(图3.18.3)。 图3.18.3某盲矿体地质剖面图

含砷锑碳低品位难浸金矿石氰化浸出工艺试验研究

含砷锑碳低品位难浸金矿石氰化浸出工艺试验研究 2010-1-24 16:29:38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232 次收藏我来说两句 一、引言 随着黄金开采业的发展,在易处理金矿资源日趋减少的今天,深入研究难处理金矿石的选冶工艺,对开发利用这类资源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笔者对西北某地的含砷锑碳低品位难处理金矿石的性质及处理工艺进行了一些研究,初步掌握了该矿石的特性,并探讨了用堆浸法处理该矿石的适宜工艺条件。 二、矿石性质 (一)矿石的矿物组成 该矿石属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石英网脉化砂岩型金矿石。地表矿石氧化程度高,风化破碎,泥化较严重。矿石中主要矿物有石英、褐铁矿、黄铁矿、毒砂、辉锑矿及碳质物等。 (二)矿石的化学成分 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 表1 原矿的主要元素分析 /10-2 ﹡ /10-6 由表1结果可知,矿石中影响金氰化浸出的杂质元素As、Sb、C的含量较高。 (三)矿石的粒度特性 对粒度为-40mm、品位为2.05g/t的原矿样进行了筛析,其中-200目粒级的产率为10.76%,金品位为6.57g/t,金的分布率为34.42%。而-0.9mm级别的产率达37.20%,金品位为3.52g/t,金的分布率为63.78%。这说明矿石破碎后,金富集在细粒级中。矿石中矿泥含量较高,影响堆浸时矿堆渗透性。 (四)矿石中金的浸出特性

-200目的原矿样焙烧后用王水溶矿,测出金的品位为2.02g/t。-200目的原矿样未经焙烧直接用王水加热浸出1h,金的浸出率为58.42% ,尾渣金品位为0.84g/t。当-200目的原矿样未经焙烧直接用逆王水加热浸出1h,金的浸出率为78.71% ,尾渣金品位为0.43g/t。 以上浸出结果表明,该矿石属于难浸类型。-200目未焙烧物料用热王水浸出时,金的浸出率只有58.42% ,还有41.58%的金或被包裹在毒砂及辉锑矿中或被矿石中的碳所吸附,留在尾渣中。逆王水浸出时,金的浸出率也只有78.71%,说明有20.29%被硫化物包裹的金得到了浸出,仍有21.29%的金由于矿石中的碳等因素的影响未能浸出。由此看来,该矿石的常规氰化浸出率难于超过58%。 (五)毒砂、辉锑矿及碳对金浸出的影响 毒砂能被氧化生成Fe 2(SO 4 ) 3 、As(OH) 3 、As 2 O 3 等,而As 2 O 3 能与氰化物作用生成HCN从 而消耗了氰化物。 As 2O 3 +6NaCN+3H 2 0==2Na 3 AsO 3 +6HCN↑ 此外,砷、锑的硫化物能很好地溶于碱,生成亚砷酸盐、硫代亚砷酸盐、亚锑酸盐及硫代亚锑酸盐,如: Sb 2S3+6NaOH==Na 3 SbS 3 +Na 3 SbO 3 +3H 2 2Na 3SbS 3 +3NaCN+3H 2 0+1.5O 2 ==Sb 2 S 3 +3NaCNS+6NaOH 这些反应产物都会在金矿物表面上生成薄膜,从而严重地阻碍了金与O 2 和CN-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金氰化反应难于进行。 三、矿石的全泥氰化浸出试验 对品位为2.02g/t、细度-200目质量分数为95%的原矿样,经不同的预处理后,进行了全泥氰化浸出试验。试验的条件及结果见表2。 表2 原矿全泥氰化试验条件及结果

河南熊耳山地区花山花岗岩与金矿化的关系_王长明

第20卷 第2期2006年6月 现 代 地 质 G E O SC I ENCE Vol .20 No .2 J un .2006 河南熊耳山地区花山花岗岩与金矿化的关系 王长明 1,2 ,邓 军 1,2 ,张寿庭 1,2 (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2.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收稿日期:2005 06 30;改回日期:200603 20;责任编辑:楼亚儿。 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03178);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2036);中国 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调查项目(20023030)。 作者简介:王长明,男,工程师,博士研究生,1974年出生,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主要从事金属矿床和地质调查研 究工作。 摘要:熊耳山地区是豫西重要的金矿化集中区。通过对该区花山花岗岩的化学组成、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特征及与金矿化关系的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在R 型聚类分析谱系图上表明岩体中A u 、A g 、Pb 、Cu 、Ba 元素与金矿床微量元素相关性趋于一致;(2)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上表现出花岗岩和蚀变岩具有相似的右倾配分曲线的特 征;(3)在流体包裹体的w (N a +)-w (K +)-w (C a 2+ +M g 2+)成分三角图上表明金成矿流体和岩浆热液具亲缘关系;(4) 岩体线性构造控制了花山地区构造蚀变岩型和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的时空分布;(5)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期,花山花岗岩的成岩时间集中于81~159M a ;(6)S 、H 、O 、Pb 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自岩浆热液。关键词:花山花岗岩;金矿化;熊耳山;河南 中图分类号:P588.12+1;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27(2006)02-0315-07 R elati onshi p bet ween Huas han G ranite and G ol d M i neralizati on i n X i ongershan A rea ,H enan WANG Chang -m ing 1,2 ,DENG Jun 1,2 ,ZHANG Shou -ti n g 1,2 (1.S t a t e Key Labor a t or y of Geol og i ca lP r oces s es and M i ner a l Res ourc es ,Ch i na Un i versit y ofGeos cie n c es ,Beiji ng 100083,Ch i na ; 2.Ke y Labor a t or y of Lit hos pher e Tect onics and Lit hopr obi ng Tec hno l ogy ofM i n is tr y ofEducati on ,Ch i na Un i vers ity of Geos cie nces ,Beij i ng 100083,China ) Abst ract :Xiongershan is an i m portan t concentration area of go l d m ine ralization i n w estern H enan .By study i n g geoche m ical co m positions ,trace e le m ents ,REE ,stable isotopes o fH uashan g r anite and its re l a ti o ns w ith gold deposits ,t h e fo llo w ing research achieve m ents have been ob tained :(1)R -c l u stering spec tru m diagra m show s t h at co rrela tions of trace e l e m ents such asAu ,Ag ,Pb ,Cu ,Ba o f gran it e and go l d deposits t e nd t o conti n u it y ;(2)REE d istri b u tion pa tte r n show s si m ilar righ t -dipp i n g fo r m s of granite and t h e altered r ocks ;(3)Na + -K + -C a 2++M g 2+co m position of fl u id incl u si o ns diag ra m sho w s i n ti m ate rela tionship bet w een go l d m e tallogenic fl u -i d s and m ag m atic hydr o t h er m a l fl u ids ;(4)Space -ti m e d istribu tion of str ucture -controlled a lte r a ti o n r ock type go ld depo sits and explosion -breccia type go l d deposits inH uashan area is controlled by linear str uctur es ofH uas -han g ranite ;(5)M e tallogen ic epoch o f the go l d deposits is Yanshanian peri o d ,and t h e r ock -for m ing age of H uashan g ranite occu r ed i n 81-159M a ;(6)S ,H ,O and Pb iso t o pes sho w t h at the o re -for m ing fl u i d and m e tallogenic m a t e ria l co m e fr o m m ag m a tic hydrothe r m al fl u ids . K ey w ords :H uashan g ranite ;go l d m ineralization ;X ionge rshan ;H enan 0 引 言 花山花岗岩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熊耳山隆起区 北部,岩体外围东南侧分布有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金矿等组成的矿集区,西南分布有上宫、萑香洼、虎沟、干树凹等金矿组成的矿集区,其中萑

中国九大金银矿区资源

中国九大金银矿区资源 文章整理自中国选矿技术网 我国黄金、白银矿产资源丰富,采金历史悠久。大陆每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有金银资源,台湾也有丰富的黄金资源。台湾的黄金资源是仅次于石油和煤炭的重要矿产之一。据报道.目前我国黄金储量仅次于南非、俄罗斯、奖国、加拿大.居世界第5位。 根据金矿床与区域地质条件.我国主要金矿墓本分布在九个金矿区域内。 1.东北北部砂金矿区。主要有黑河、呼玛、乌拉嘎和桦川一带的砂金矿,属于河流冲积砂矿。近年来在中生代侏罗纪火山岩一浸入体中找到团结式原生金矿床. 2.燕辽金矿区.包括吉林东部及河北东部的一些金矿床。大部分为产于前震且纪的片麻岩,片岩及花岗闪长岩中的含金石英脉矿床。其中有夹皮沟、金厂峪、五龙、张家口等金矿床。 3.山东金矿区。山东招远一带含金石英脉开采历史悠久。有玲珑金矿床等,后来又发现蚀变花岗岩型金矿床。如三山岛、焦家、新城等大型金矿床。这一地区金矿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4.东南地区金矿区。包括湘、桂的脉金,多为板溪系的矿化板岩和边溪亚群中的含金石英脉。本地区金矿较多,但规模较小。湘西金矿是本区最大的金矿。 5.秦岭一祁连山金矿区.本区以矿脉成群、品位高、多金属共生为其特点。代表性的矿山有秦岭、文峪、渔关等金矿。 6.西南地区金沙江流域及四川盆地的一些河流的阶地砂金矿区。 7.台湾金矿区。189。年发现基隆川筋砂金矿,1893年发现瑞芳金矿,1894年又发现金瓜石金矿,1901年又在牡丹坑山发现大型富金矿。金瓜石金矿是与第三纪火山岩有关的大型金矿。台湾地区金矿的选冶技术及装备水平均较先进。

8.新班金矿区。新疆北部以及阿尔泰山区的西南部脉金和东南地区的砂金,资源十分丰富。 9.西藏金矿区.分布子雅鲁藏布江以南各支流两侧的阶地之中。

有些金矿为什么难浸出

有些金矿为什么难浸出 2016-05-18 13:26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 澳大利亚金矿山含金矿石提金方法是由矿石类型及矿石性质决定的。一般地,根据矿石对氰化 浸出法的适应性,可将其分为易浸金矿石和难浸金矿石两大类。难浸金矿石,一般 是指那些经细磨后采用常规氰化法不能有效浸出的金矿石。有些作者把难浸金矿石 定义为经细磨后金的氰化浸出率小于80%的金矿石。英文中的refractorygold ores,中文译法有难选金矿石、难浸金矿石、难处理金矿石、顽固金矿石等多种,但从其 定义来看,难浸金矿石一词最为确切。 金矿石难浸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物理、化学和矿物学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金矿石难浸的原因有以下5种情况: 1、物理性包裹 矿石中佥呈细粒或次显微粒状被包裹或浸染于硫化物矿物(如黄铁矿、砷黄铁矿、磁黄铁矿)、硅酸盐矿物(如石英)中;或存在于硫化物矿物的晶格结构中。这种 被包裹的金用细磨方法也很难解离,导致金不能与氰化物接触。 2、耗氧耗氰矿物的副作用 矿石中常存在砷、铜、锑、铁、锰、铅、锌、镍、钴等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它们在碱性氰化物溶液中有较高的溶解度,大量消耗溶液中的氰化物和溶解的氧,并 形成各种氰络合物和SCN-,从而影响了金的氧化与浸出。矿石中最重要的耗氧矿物是磁黄铁矿、白铁矿、砷黄铁矿;最重要的耗氰化物矿物是砷黄铁矿、黄铜矿、斑 铜矿、辉锑矿和方铅矿。 3、金粒表面被钝化 在矿石氰化过程中,金粒表面与氰化矿浆接触,金粒表面可能生成如硫化物膜、过氧化物膜(如过氧化钙膜)、氧化物膜、不溶性氰化物膜等,使金表面钝化,显 著降低金粒表面的氧化和浸出速度。当金矿石中有硫化物存在时,金的溶解就会受 到不同形式的影响。一种解释认为是由于矿物溶解产生可溶性硫化物(S2-或HS-)

金矿成矿作用与围岩的关系

金矿成矿作用与围岩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9-04-03T09:49:29.48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作者:苏波 [导读] 摘要:该金矿是矿集区内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区的金矿体主要赋存在构造蚀变岩带内,且与多阶段的热液活动密切相关。 (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20) 摘要:该金矿是矿集区内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区的金矿体主要赋存在构造蚀变岩带内,且与多阶段的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深源的含金成矿流体沿深大断裂向上运移,在温度、压力控制下,在构造的有利部位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形成多种围岩蚀变和金矿化。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和镜下观察,对矿床围岩蚀变的特征、分带性及与金矿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岩蚀变;金矿化;成矿作用 围岩蚀变是成矿流体交代围岩的结果,是找矿的重要标志.开展围岩蚀变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于推断成矿流体成分特征、金矿床成矿作用过程和矿床成因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同时对该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围岩蚀变是在热液成矿过程中,近矿围岩与热液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一系列物质成分、构造、结构的变化,且常与矿体伴生,一般比矿体分布范围广,蚀变往往与金矿化存在着成因方面的联系,也作为找矿勘查的重要标志。 一、矿区地质特征 1、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主要山组,为安山岩、杏仁状安山岩、大斑安山岩互层产出;在地表未出露,深部钻孔见石板沟组的混合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黑云角闪片麻岩、混合花岗岩等;另有第四系零星分布,主要分布于山沟、山凹及小河沟谷中,由残坡积物、松散的砂砾石组成。 2、构造。矿区内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可分为NE向、SN向及EW向3组断裂。NE向及SN向断裂为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NE向断裂为矿区主要的控矿构造,最为典型,为撒开的压扭性帚状构造,由多条次级断裂构成。NNE向断裂在矿区极为发育,矿体受NE大断裂同一构造体系中次一级的NNE向断裂控制,局部有反倾现象出现。SN向断裂以断裂为主,长1200 m,宽0.5~4 m,走向355。,倾向W,倾角60。左右,其早期为张性,后期为扭性、压扭性,构造蚀变岩带由碎裂岩、构造角砾岩等组成。可见黄铁矿化、方铅矿化、褐铁矿化等。 3、岩浆岩。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既有侵入岩,也有火山岩;岩性从基性一酸性均有产出。与成矿有关的主要为酸性侵入岩基和岩脉,岩性主要有斑状含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等。 二、矿床地质特征 金矿矿床赋存于含金构造蚀变岩带中。根据区内断裂产状、力学性质及所处位置,矿区为近年地质勘查所发现,其含金构造蚀变岩仍有继续延伸的趋势。 1、矿体特征。矿区金矿体主要产于NNE金构造蚀变岩带,蚀变带长约3700 m,倾向110。~120。,倾角较陡,为82。,时有反倾现象,沿走向倾向均呈舒缓波状。具分支复合、尖灭再现或局部无矿段,矿脉最大厚度5.9 m。赋存有Ⅵ号,V号,Ⅳ号,Ⅲ号,Ⅱ号,I号,Ⅶ号,Ⅷ号,X号脉等。其中,Ⅳ号矿体呈脉状,沿走向局部膨缩,矿体倾向100。,倾角79。。矿脉沿走向由北东向北偏转时,矿体、品位、厚度趋向于变富、变厚;矿体的倾角由陡变缓时,矿体厚度变大,品位变富。V号矿体呈脉状,矿体倾向110。,倾角81。,矿体厚度最大4.18 m,最小0.19 m,平均1.30 m;矿石单样最高品位42.1×10,最低品位0.1×10-6,平均品位6.32×10-6,矿石类型以蚀变碎裂岩型为主。 2、矿石特征。矿石的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等;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银金矿,次为碲金矿;氧化矿物主要为褐铁矿;脉石矿物以石英、铁白云石、绢云母为主,次为绿泥石、白云石、方解石、萤石、长石及其次生矿物等。矿石常见结构为自形一半自形晶粒状、他形晶粒状,常见构造为浸染状、细脉一浸染状、角砾状、网脉状等。 3、成矿作用 该金矿构造蚀变带中,通过对多个样品分析,地层中金的丰度硼(Au)分别为0.6×10_9和2.2×10_9,低于或接近于地壳丰度值。山矿集区的稳定同位素和铅同位素地球化学表明,该区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金矿严格受断裂带的控制,断裂带既是输矿通道,又是储矿空间,来自深源的含金成矿流体在热动力驱使下,以深大断裂为通道,运移至地壳浅部,并在有利的温度、压力控制下,特别是在断裂交叉、分支复合、局部引张、构造产状变化等部位,处于还原环境的成矿流体与下渗的大气降水相遇,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并富集成矿,最终形成金矿体。 三、围岩蚀变 1、围岩蚀变的形成阶段。金矿围岩蚀变可划分为:①成矿前: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②成矿中: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黄铁绢云岩化、钾化等;该阶段蚀变是金矿化的显著标志,并且金矿体多分布于该阶段蚀变强烈的地段;③成矿后:主要为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等。 2、围岩蚀变分带。金矿区的热液蚀变是在同一空间,由于构造一热液多阶段活动,含矿热液多次充填交代连续演化所形成的。蚀变分带界线呈渐变过渡或叠加等特点,可以表现出蚀变带出露不全或缺失某个带的现象,但总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具有蚀变分带的趋势。 (1)水平分带。根据蚀变类型和蚀变强度对称分布的特点,在水平方向上可分为。①内带:蚀变最强,多位于破碎带中心部位,内带常为金矿体;以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为特征;②中带:对称分布于内带的外侧,以弱硅化、强绢云母化及钾化为主要特征,并出现少量绿泥石化、萤石化、碳酸盐化等;中带中金矿化不强,金品位较低;③外带:以强绿泥石化为特点,对称分布于中带外侧,多为矿体两侧的围岩,并伴有碳酸盐化、弱绢云母化等。 (2)垂直分带。围岩蚀变由地表的褐铁矿化、高岭土化,向下转为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再向深部则为钾化、黄铁矿化、黄铁绢英岩化等;同时,金的品位由地表的较低到下部的较高,逐渐变成工业金矿体。 矿区600m中段穿脉揭露一断裂控制的矿体,矿体N倾,厚度变化不大,连续性较好,硫化物含量较低,围岩为太华群变质岩。穿脉上盘围岩揭露少,下盘揭露较全,蚀变自断裂构造到围岩,由强到弱呈有规律的变化,出现近于平行和对称分布的蚀变分带,为区内较典型的剖面,由矿体中心向围岩,蚀变带内带向外带,蚀变类型由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绢云母化一强绢云母化、钾化、弱硅化、绿泥石化一强绿泥石化、弱绢云母化,各带之间呈渐变过渡关系。 3、围岩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矿区内金矿体主要赋存在含金构造蚀变岩带内,矿体的产状、形态、空间分布严格受含金构造蚀变岩

中国特大天然金块

中国的特大天然金块 胡经国 在地壳中金的含量微乎其微,平均每吨岩石仅含金0.005克。即使在金矿床的矿石中,金的含量仍然很低。过去几年,开采金矿床的最低品位为每吨矿石含金3~5克。在这种品位的金矿石中的金肉眼是看不见的。即使偶尔能见到的,也只是一片微细的金鳞片或者是一丝纤细的金丝。一座富金矿山为了获得1000克金,常常需要开采上百吨金矿石或者上千吨金矿砂。可是,人们在地壳中却发现了不少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甚至上十万克重的特大天然金块。这真是大自然的恩赐! 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天然金块重达7560盎司(1盎司=31.1035克),折合为235.14公斤(金衡制1盎司=31.1035克,常衡制1盎司=28.3495克)。它是1872年在澳大利亚发现的。1981年,在澳大利亚发现的一块特大天然金块重达27.2公斤。当时,其售价可达100万美元。1985年,在苏联东西伯利亚发现的一块特大天然金块重达3708克。 进入80年代以来,在中国不断发现特大天然金块。 1983年2月,在陕西省南部的一条小山沟里,一个农民拣到了一块特大天然金块。该金块呈暗黄色,约拳头大小,毛重810克,主要为自然金,纯金量在729克以上,含金九成以上,并含银;其中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当时,它是在陕西省发现的最大天然金块。 1983年6月,在湖南省益阳市一个郊区公社,由三个个体副业淘金者采到的一块特大天然金块,毛重2160.8克,含金量高达92%,纯金量高达1987.94克。专家认为,它是中国从解放到当时所发现的、成色最好、含金量最高的特大天然金块,是中国宝贵的金矿标本。当时,它已运往北京。 1983年6月,在青海省湟中县海西德令哈西北约120公里的雅沙图地区,由三位淘金农民采到的一块特大天然金块,有人称其为雅沙图天然金块。它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