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金矿的特征和分布

中国金矿的特征和分布

中国金矿的特征和分布
中国金矿的特征和分布

中国金矿的特征和分布

2016-04-16 12:23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

国内金矿分布图

迄今,我国已发现的金矿物有38种,若包括亚种和变种达46种。其中我国首次发现的有22种,包括变种达25种。岩金矿床中约44种,砂金矿床中约10种。

我国金的经济矿物主要是自然金和银金矿,少数矿床中有金银矿、碲金矿、针碲金银矿、碲金银矿和黑铋金矿等。个别矿床以金的碲化物为主要经济矿物之一。

大量分析资料表明,纯自然金不多见,其中常含一定量的Ag,形成Au-Ag系列矿物。对于该系列矿物类认识,目前还存在不同看法。从我国大量测试结果看,该系列矿物的化学成分变化是连续的。亚种可分为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和自然银。

较纯的自然金,其颜色和条痕都为浓的金黄色,密度实测值为18.9g/cm3(含Au 99.55%,Ag 0.45%)。随Ag含量增高,颜色和条痕逐渐变浅,密度逐渐降低。实测压入硬度VHN50g,自然金为39.5~103.3 kg/mm2。随Ag含量增高,VHN值最初增高(自然金-银金矿),而后降低(银金矿-自然银)。

自然金几乎可以在各种类型的金矿中产出,在大多数矿床中都是金的主要经济矿物之一,在某些矿床中可以成为金的最主要经济矿物。金银矿虽然可在某些矿床中见及,但一般含量甚微,仅在少数矿床中具有工业价值,或为金、银的主要经济矿物。自然银虽较为常见,但一般不含金,或含少量的Au(0.n%),只在个别矿床中见含有较多量的金(Au0.n%~10n%)。自然金等Au-Ag等系列矿物的共(伴生)矿物众多,可形成多种多样的矿物共生组合,其中最主要的是石英和黄铁矿。

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黄金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黄金产地遍布全国各地,几乎每一个省都有黄金储藏。我国已发现金矿床(点)7148处,已探明的1232处,包括岩金矿床573处、砂金矿床456处,伴生金矿床204处。根据我国金矿成矿地质条件,预测潜在储量15000吨。全国除重庆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探明的资源。东部是至今探明金矿资源、储量相对集中的地区。其中,岩金保有储量最高的是山东,截止1998年保有资源储量567吨,其次是陕西(205吨)、河南(203吨)、贵州(149吨)。

中国金矿资源概况及分布图

中国金矿资源概况及分布 中国金矿资源比较丰富。总保有储量金4265吨,居世界第7位。我国金矿分布广泛,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在全国各个省(区、市)都有金矿产出。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265处。就省区论,以山东独立金矿床最多,金矿储量占总储量14.37%;江西伴生金矿最多,占总储量12.6%;黑龙江、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省金矿资源也较丰富。金矿矿床分内生、外生两大类。 内主矿床中以岩浆-热液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为最重要,前者如山东焦家金矿,后者如小秦岭地区;沉积改造微细粒型金矿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如贵州黔西南金矿);砂金矿亦占有重要地位。金矿成矿时代的跨度很大,从距今约28亿a左右的太古宙开始,一直到第四纪都有金矿形成。但56%的金矿储量集中在前寒武纪,其次为中生代和新生代金矿储量,占总储量的36%,古生代的金矿相对较少,只占5.7%。 中国最有名的金矿是山东的胶东金矿,金矿90%以上集中分布在招远―莱州市地区,最主要矿区是玲珑金矿。该矿区有悠久的开采历史,建国以来引进现代采治技术,逐渐发展壮大,产金量一度居世界第五位。属于这一类型的还有河北迁西县金厂峪金矿、河南西部小秦岭金矿等。 重要金矿类型及成因 金厂峪金矿在清朝未年就已成为全国的三大金矿之一,其含矿岩系属上太古界的迁西群,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是晚燕山期花岗岩,目前该矿已有日处理500吨矿石的选厂。小秦岭矿金矿主要采区是文峪上官,含矿岩系属上太古界太华群,赋矿层为一套斜长角闪片麻岩,科学家们发现金矿都产在脉岩中,称作含金石英脉。迄今小秦岭金矿田已发现含金石英脉1100多条,有30多条长度在千米以上,一般长达数百米,厚0.4-1.5米。吉林省的夹皮沟金矿主要产于晚太古代-早元古代的北西向构造挤压带中的含金石英脉。该矿从19世纪初开采。六十年代以来,又发现大中型金矿10余处。 中国第二大金矿类型是沉积岩型,即所谓“卡林型”或“微细浸染型”。这类矿虽然品位较低,金粒细小而且分散,但矿床的规模大,在当今采矿、选治技术发达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很高产量。我国卡林型金矿主要分布在滇、桂黔和川、陕,其次为桂西北,也先后发现了金芽、高龙等矿床;后者以川西北地区最重要,已有松潘、南坪等5个较大金矿采区。科学家们认为,在沉积型金矿形成过程中,有机物成矿(即生物成矿)的机制不容忽视。在漫长的沉积期,许多海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以及干酪根等均能吸收或吸附并富集Au元素,形成富有机质的金源岩。以后,通过有机质的还原再使Au从各种搬运流体中沉淀富集,形成金矿床。 第三大金矿类型是火山岩型金矿。其中台湾基隆金瓜石金矿陆相火山岩型金矿最为典型。清光绪年间就已开采,最为鼎盛时期年产黄金2.6吨,铜7000吨。矿床主要分布在第三纪砂质岩所夹的安山岩中,为裂隙充填交代型。此外还有侵入岩及外接触带型金矿床,但重要意义不如前述三种。 中国是世界最早开采和利用黄金的国家之一,在告别20世纪、迎接新千年之际,我国的金矿科研更加深入,很多大型或超大型金矿的探明是我国金矿开发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年

白银地区金矿成矿及找矿规律

白银地区金矿成矿及找矿规律 【摘要】本文针对白银地区特定的成矿地质环境,从矿源层控矿、岩浆岩活动控矿、区域变质作用控矿、构造控矿四个方面对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针对不同金矿类型的找矿规律。 【关键词】白银;金矿成矿;找矿规律 从矿床的形成因素及过程来看,特定矿床的出现是岩石圈系统某种运动(作用)的结果。白银地区位于北祁连山早古生代造山带石灰沟—白银厂裂谷—岛弧东延部分石青硐—白银火山岩亚带东段,南为中祁连隆起带。该地区金矿床的形成归因于晚元古代以来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该地区的金矿类型众多,曾以白银厂大型黄铁矿型铜矿床享誉国内外。本文通过分析已有的金矿资料,并结合白银地区的地质演化、成矿地质背景、金矿分布等对该地区的金矿成矿及找矿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 1.成矿地质环境 白银地区形成的主要成矿地质环境有:中祁连边缘海盆地隆起带、了高山古陆边缘裂陷槽、白银火山岛弧带、断陷盆地。这几大地质环境构成了白银地区主要的成矿地质背景。 1.1中祁连边缘海盆地隆起带 中祁连边缘海盆地隆起带位于黑石川-棺材涝池-曾家庄一带。形成于中元古代末期,由古特提斯板块向中国陆台急剧俯冲使该区发生褶皱而成。其地质特征为海相碎屑岩沉积区域变质及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矿床类型为变质热液型、蚀变破碎带型和硫化物伴生金型。 1.2了高山裂陷槽 了高山裂陷槽位于西湾以南红砂岘—甘露池一带,形成于早古生代中、早期,因地壳运动使中部(了高山)下陷而成。其地质特征为成熟度低的岩屑杂砂岩、硅质岩、火山岩沉积及岩脉侵入活动。矿床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型和变质热液型。 1.3白银火山岛孤带 白银火山岛孤带位于石青硐- 苏家湾断裂带以北,形成于早古生代中、早期,因火山喷发而成。其地质特征为双峰式火山喷发沉积及岩浆侵入活动,不同方向构造活动。矿床类型为热液改造型和块状硫化物伴生金型。 1.4断陷盆地

金矿中国分布情况

黑龙江省的金矿:漠河金矿和呼玛尔河金矿历史悠久,在清朝历史中就有记载。70年代发现了团结沟金矿,80年代发现了老座山金矿,并已大规模开发。黑龙江有大小金矿点约400多处,其中沙金矿300多处,脉石金70余处。黄金产量稳步增长。黑龙江省的金矿主要分布在漠河、呼玛、爱辉、萝北、桦南、穆棱和东宁等处,由北到南形成"金子镶边",聚积区面积一般为500至2000平方公里,最大为6000平方公里。 吉林省的金矿:吉林省的桦旬县夹皮沟金矿历史悠久,清朝同治年间,曾有记载日得黄金500两的记录,盛况空前。直到现在夹皮沟的金矿仍是吉林省的重要产金之地。目前有金矿产地16处,讦有沙金和矿山金矿点150余个,重要的黄金产地有二道旬子、集安县金厂沟、双河镇、夹皮沟、海沟、金城洞金矿、通化、鹁鸽砬子金矿、刺狷沟金矿和珲春河沙金矿等。 辽宁省金矿:辽宁省的黄金开采历史悠久,全省有采金矿点200余处。主要分布在辽东和辽西一带。在靠近内蒙的昭乌达盟处,也有黄金出产,重要的大型黄金产地有五龙、四道沟、金厂沟梁等处,中小型金矿有北票、二道沟、寇半沟毛家庄、奈林沟等多处。 河北省金矿:该省的采矿历史可上溯到隋唐时代,明清时河北省的黄金开采已颇具规模。全省的金矿主要在承德、唐山、张家口等地,共有采金矿点530多处,分布在7个地区的32个具内。特点是矿点多分散,且规模小。 山东省金矿:该省金矿开采至少可追溯到北宋时代。目前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之一。黄金的总产值、产量、利润、创外汇和黄金储量,均居全国首位。国家投资新建和改建的焦家、新城、沂南、乳山四个大中型矿山,为山东省的黄金生产展示了良好的前景。现在,在全国10个重点金矿中,山东省就占5个,其中有驰名中外的招远金矿和三山岛金矿。近几年,山东省的群众采金事业也发展很快,有烟台、临沂等地区的采金矿点250多处。山东省的黄金主要集中在胶东半岛的招远,掖县一带,产地较为集中,易于大规模开采。 山西省的金矿:该省金矿至少可追溯到元代。19世纪30年代,仅山西代县张寺沟一地,淘金者就有约2万人。山西省的金矿生产采用国营和民采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以民采为主。令人瞩目的是,山西省的大块自然金较多,从几十克到70两不等。目前该省至少有采金矿点85处,主要分布在恒山、五台山、狐堰山、塔儿山和中条山等地区。 陕西省的金矿:秦岭之南、汉江两岸是陕西省的黄金宝地。早在唐朝就已被列为贡金之地。地处陕西和河南交界的小柔岭金矿,是一个特大型金矿。在恒口盆地也有一个大型沙金矿,品位稳定,埋藏浅,易于开采。同时在恒口沙金矿两端又发现了两个中型沙金矿。汉中盆地简直就是一个聚宝盆。目前又在汉中的阳平关发现了阳平关大金矿,矿体品位高而稳定,经济价值和开采价值都极佳。 湖南省的金矿:湖南省的金矿开采比其他省都早,东周时期已有记载。古代的淘金场在衡阳以西燕水两岸,连绵达数十公里,在洪罗庙、隆古堂一带,古采金井竟有1000多个。湖南的金矿,经过2000余年的开采,浅部高矿已经基本上开发殆尽,但地下的黄金资源仍然十分丰富。全省的伴生金矿有数十处,适于综合开采。含金石荧脉,集中分布在湘中、湘东和湘西三个构造隆地区。

东昆仑金矿成矿模式及分布规律研究

东昆仑金矿成矿模式及分布规律研究 各种矿产均形成于特定的地质背景、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中的某一时期,成矿作用发生具有时代、空间集中分布的特征,因此,成矿规律研究首先要从分析控制和影响矿床形成的各种地质构造、建造(地层、岩相、古地理)、岩浆活动和地球化学等因素出发,研究它们在成矿过程中的特点及相互联系,矿床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地质、成矿作用等综合因素作用的集中体现。研究区位于东昆仑东段,本文指青海省境内所辖东昆仑地区,位于青海省中西部,西起青(海)新(疆)交界,东以哇洪山―温泉断裂为界与鄂拉山相接,北邻柴达木盆地,南接巴颜喀拉北缘。 标签:东昆仑金矿成矿规律 1区域金成矿模式 (1)东昆仑地区前造山阶段为微陆块加上位于其两侧的小洋盆或裂陷槽组成多岛小洋盆/裂陷槽的构造格局,之后加里东期造山活动引起小洋盆或裂陷槽的裂开与闭合,闭合作用造成与其相邻的微陆块之间的碰合。由于是“追上”的碰撞方式,所以能量小,仅仅是造陆(软碰撞),可能不造山,因此,在晚加里东期的造山结果仅产生较弱的、非经济的矿化作用; (2)进入海西期后,东昆仑地区成为古特提斯北部的活动陆缘,从而卷入特提斯构造域的活动之中。自晚泥盆世开始,该地区即遭受其南边的巴颜喀拉一特提斯洋的俯冲、消减作用影响,从石炭纪开始陆续有与洋壳俯冲作用有关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二叠纪末一三叠纪初。区内形成了一套与特提斯构造域有关的火成岩组合及叠加在加里东造山带之上的叠加变形带。 (3)在印支期末,随着古特提斯陆缘的不断增生,巴颜喀拉一阿尼玛卿洋闭合,巴颜喀拉褶皱带形成。该期发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鄂拉山组钾玄岩的出现和年龄为237-190Ma的S型花岗岩的形成标志着该区已进入陆内造山演化阶段。 (4)矿床形成后,随着陆内演化的进行,山体隆升,于是矿床遭受抬升剥蚀并在近地表发生氧化作用。我们经常看见的有些矿区只出现蚀变岩矿石或同一个矿区一端为石英脉扣“右而另一端为蚀变岩矿石皆为抬升剥蚀的结果。 2空间分布规律 过去对成矿区带的划分大多依据矿床(点)、各类异常的空间分布,往往忽略了成矿时代、成矿作用特点,而无法体现矿床间的成因联系和叠加改造特征,因此本文在考虑矿床(点)、异常空间分布的同时,根据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特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结合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矿床成因类型、成矿作用及特点、地球动力学演化等特征,将东昆仑地区划分为昆北弧后裂陷成矿带、

中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概述

中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概述 我国是一个金矿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目前发现有8个主要的金矿成矿带,根据对金矿的类型、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发现大型金矿一般存在于金矿床密集的区域,而且大型金矿与中小金矿存在着共生的特点。根据对金矿形成的空间和矿床类型分析,综合各种定量预测数据,可以判断我国的金矿资源潜力非常大,在地理分布上西部和东部深部都有较大的找矿空间,本文针对现有金矿带进行分析,寻求未来找矿的方向。 标签: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找矿方向 黄金是一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矿产资源,在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黄金产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迅猛发展,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我国已探明的黄金储备巨大,位列世界前三位。然而巨大的消耗量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保有基础储量,制约了我国黄金产业的持续发展。所以,总结我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深挖潜力,积极寻求新的金矿资源成为当务之急。 1金矿成矿地质环境概述 我国的地质构造属于非稳定型古陆,处于亚欧大陆板块的东南部。众多的造山带和微陆块和小陆块共同组成了我国复合大陆的特征,我国大陆的主体属于华南板块、塔里木-华北板块及藏滇-印度板块,我国大陆北部则属于西伯利亚板块,台湾地区属于菲律宾板块。我国的现代大陆主要陆块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步演化拼接成现代大陆。陆核和陆块的发展主要在晚元古代早期阶段。陆缘发展阶段从震旦纪开始,历经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这期间受到了亚洲洋、特提斯-古印度洋和太平洋-太平洋三个动力学体系的控制。由于地球在形成大陆期间其动力学环境非常复杂,陆-陆、洋-陆俯冲碰撞非常频繁,形成了大陆边缘,板块碰撞和聚合状况多发,形成了古生代亚洲构造的成矿区域。 目前我国的地质构造环境和轮廓在华南板块、塔里木-华北板块及藏滇板块之间,还包括西伯利亚板块与古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等碰撞形成的。在复杂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下,我国的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岩浆活动较多,沉积类型多,变质作用非常强,这些非常有利于金矿的地质条件形成,而且在喜马拉雅期和燕山期是中国与相邻区域进行地层物质运动和互相作用最为剧烈的阶段,是一个重要的形成构造-岩浆-成矿的阶段。 2金矿床类型的分类 金矿床的分类长期以来存在较大分歧,作为一种特殊矿种在分类上也非常重视。通常金矿床分类在研究上的分类众多,根据金矿床的大地构造环境进行分类可以分出六种类型,金矿含量介于100-1000吨范围之内,包括造山带型金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铁氧化物型铜-金矿床、卡林型-似卡林型金矿床、富

中国金矿的分布规律

中国金矿的分布规律 2008-03-23 12:53:32| 分类:中国资源|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一)岩金矿床 1.我国岩金矿床成矿的层控特征 1)大多数岩金矿床产在一定的大地构造环境的某一特定含矿建造中。矿床(点)密集分布,成群成带产出,其延伸与地层产状总体是一致的。 2)矿化围岩的含金丰度往往大于地壳中同类岩石丰度值的几倍至数十倍。 3)多数金矿矿体与围岩的同位素组合特征基本相似。如河南省小秦岭地区文峪金矿,矿石硫同位素δ34S 为1.35‰,杨砦峪矿区硫同位素δ34S为1.55‰,金洞岔矿石硫同位素δ34S为-3.58‰,而两矿区地层δ34S为3.39‰,表现出矿石硫与地层硫特点相似。以此说明容矿层往往是矿源层。 4)我国岩金矿床产出的地层以太古宇为主,其次为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均有金矿产出,但发育程度不一。矿化围岩有变质岩、沉积岩、火成岩类,其矿化情况各异。现就其主要矿化密集区的层控性概述如下: (1)华北地台金矿成矿域本区金矿床(点)集中分布于板块的边缘及基底构造层的隆起区,并且主要产于太古宇结晶基底的中深变质岩系中。 ①燕山金矿密集区金矿集中分布于山海关及密云隆起区,容矿岩层为太古宇迁西群马兰峪组。该组混合岩化作用较强。岩层含金丰度0.7~0.83×10-6,高于同类岩石的25~200倍。本区已知金矿床(点)115处,有109个产于本岩层中。 ②辽西建平-北票金矿密集区区内金矿床(点)80%以上集中分布于建平隆起区内。容矿岩层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的斜长角闪岩及斜长角闪片麻岩类。 ③夹皮沟金矿田金矿床主要产于太古宇鞍山群三道沟组下部的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角闪岩中。围岩含金丰度值平均41.5×10-9。根据320个硫同位素的研究,矿石硫δ34S平均为5.6‰;围岩硫δ34S为2.1‰。二者相近,硫源相同。 ④小秦岭金矿田:金矿围岩为太华群下部岩组,岩石类型为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等。岩层含金丰度值平均为1.24×10-9。金矿δ34S平均为2.71‰,两者近乎相等,具密切成生关系。 上述各区容矿围岩,经原岩恢复为基-中基性火山岩建造。岩石呈黑绿色,亦称绿色岩系。这套含金建造是本区金矿的原始矿源层。它不仅是变质热液型金矿的矿源层,而且也是本区其他类型金矿的重要矿源层。 (2)江南古陆金矿成矿带金矿主要分布于江南古陆的雪峰隆起与幕府山隆起两区。其金矿床(点)95%左右产于元古宇冷家溪群及板溪群的含凝灰质绢云母板岩、砂质板岩中,其原岩为含泥质、凝灰质碎屑岩建造。局部可能有火山沉积岩。岩层含金丰度值平均为0.0012~0.03g/t,矿石δ34S为2.85‰;围岩δ34S 为7.9‰。

中国金矿资源特点

立志当早,存高远 中国金矿资源特点 1、矿床类型多,但缺少世界级大型矿床 我国金矿类型繁多,其金矿床的工业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细脉浸染型(花岗岩型)、构造蚀变岩型、铁帽型、火山-次火山热液 型、微细粒浸染型等矿床。其中主要产于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火山-次火山热液型,三者约占金矿总储量的94%。 尽管我国金矿类型较多,找矿地质条件较优越,但至今还未发现像南非的兰 德型、原苏联的穆龙套型、美国的霍姆斯塔克和卡林型,加拿大霍姆洛型以及日本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火山岩型等超大型的金矿类型。 2、大型、特大型金矿床少,中小型金矿床多 根据“八五”期间承包勘探最终完成的情况看:大型、超大型矿床只占 9.58%、中型矿床数量占24.55%、小型矿床数量占65.87%。由此可见,我国金矿储量规模在数量上,中小型矿床占绝对多数,大型矿床为数不多,尤其是储量超过50t 的岩金矿,“七五”以前勘查的只有焦家、新城、三山岛、团结沟、 金厂峪,“七五”以后勘查的只有金山、镇沅、玲珑47.52 号、东坪、东闯10 处。其中,焦家金矿经补充勘探总储量将达到130t,成为我国第一个世界级的岩金矿床。 3、资源分布广泛,储量相对集中 我国金矿分布广泛,据统计,全国有1000 多个县(旗)有金矿资源。但 是,已探明的金矿储量却相对集中于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其储量约占总储量的75%以上,其中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四省保有储量约占岩金储量的46%以上;其他储量超过百吨的省(区)有辽宁、吉林、湖北、贵州、云南;山东省岩金储量达593.61t,接近岩金总储量的1/4,居全国第1 位。砂金主要

金矿地质资源特征

金矿地质资源特征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一)岩金矿床 1、我国岩金矿床成矿的层控特征(1)大多数岩金矿床产在一定的构造环境的某一特定含矿建造中。矿床(点)密集分布,成群成带产出,其延伸与地层产状总体是一致的。(2)矿化围岩的含金丰度往往大于地壳中同类岩石丰度值的几倍至数十倍。(3)多数金矿矿体与围岩的同位素组合特征基本相似。如省小岭地区文峪金矿,矿石硫同位素δ34S为 1.35‰,砦峪矿区硫同位素δ34S为1.55‰,金洞岔矿石硫同位素δ34S为-3.58‰,而两矿区地层δ34S为3.39‰,表现出矿石硫与地层硫特点相似。以此说明容矿层往往是矿源层。(4)我国岩金矿床产出的地层以太古宇为主,其次为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均有 金矿产出,但发育程度不一。矿化围岩有变质岩、沉积岩、火成岩类,其矿化情况各异。现就其主要矿化密集区的层控性概述如下: (1)华北地台金矿成矿域本区金矿床(点)集中分布于板块的边缘及基底构造层的隆起 区,并且主要产于太古宇结晶基底的中深变质岩系中。①燕山金矿密集区金矿集中分布于山海关及密云隆起区,容矿岩层为太古宇迁西群马兰峪组。该组混合岩化作用较强。岩层含 金丰度0.7~0.83×10-6,高于同类岩石的25~200倍。本区已知金矿床(点)115处,有109个产于本岩层中。②辽西建平-北票金矿密集区区金矿床(点)80%以上集中分布 于建平隆起区。容矿岩层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的斜长角闪岩及斜长角闪片麻岩类。③夹皮沟金矿田金矿床主要产于太古宇群三道沟组下部的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 角闪岩及角闪岩中。围岩含金丰度值平均41.5×10-9。根据320个硫同位素的研究,矿石硫δ34S平均为5.6‰;围岩硫δ34S为2.1‰。二者相近,硫源相同。④小岭金矿田:金矿围岩为太华群下部岩组,岩石类型为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等。岩层含金丰度值平均为1.24×10-9。金矿δ34S平均为2.71‰,两者近乎相等,具密切 成生关系。上述各区容矿围岩,经原岩恢复为基-中基性火山岩建造。岩石呈黑绿色,亦称绿色岩系。这套含金建造是本区金矿的原始矿源层。它不仅是变质热液型金矿的矿源层,而且也是本区其他类型金矿的重要矿源层。 (2)江南古陆金矿成矿带金矿主要分布于江南古陆的雪峰隆起与幕府山隆起两区。其金

金矿资源分布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金矿资源分布 我国金矿类型繁多,黄金矿床的工业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细脉浸染型(花岗岩型)、构造蚀变岩型、铁帽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微细粒浸染型等矿床。其中主要产于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火山次火山热液型,三者约占金矿总储量的94%。 中国金矿资源比较丰富。总保有储量金4265 吨,居世界第7 位。我国金矿 分布广泛,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在全国各个省(区、市)都有金矿产出。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265 处。已探明的金矿储量相对集中于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全国共有7 个岩金生产基地,分别是胶东、小秦岭、燕辽大青山、辽吉东部、清黔桂三角区、鄂皖赣三角区、新疆北部,其中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四省保有储量约占岩金储量的46%以上;山东省岩金储量接近岩金总储量的1/4,居全国第1 位。砂金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占27.7%,其次为四川占21.8%,两省合计几乎占砂金保有储量的一半。 我国伴生金储量占全国金矿总储量的28%,绝大部分来自铜矿石,少量来自铅锌矿石,主要集中于江西、甘肃、安徽、湖北、湖南五省,约占伴生金储量的67%,其中江西居第1 位。伴生金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其储量所占比例,大于世界伴生金的平均数,所以伴生金是中国金矿资源的一大特点。 金矿成矿时代的跨度很大,从距今约28 亿a 左右的太古宙开始,一直到第 四纪都有金矿形成。但56%的金矿储量集中在前寒武纪,其次为中生代和新生代金矿储量,占总储量的36%,古生代的金矿相对较少,只占5.7%。 世界十大产金国 世界上有80 多个国家生产金。世界现查明的黄金资源量为8.9 万吨,储量基础为7.7 万吨,储量为4.8 万吨。黄金储量和储量基础的静态保证年限分

金矿资源地质特征概述

金矿资源地质特征概述-----------------------作者:

-----------------------日期:

金矿 一、金矿资源 一、资源状况 根据1989年末的统计资料,我国已发现金矿床(点)共计7148处,其中岩金矿床(点)3734处,砂金矿床(点)3026处,伴(共)生金矿床388处。在已知矿床(点)中,现已探明的金矿床1232个,包括岩金矿床573处,砂金矿床456处,伴(共)生金矿床204处。 据全国矿产储量汇总表统计,1996年末全国金矿保有储量4264.78t,其中:岩金2515.8t,占59%;砂金557.42t,占13.1%;伴(共)生金1191.56t,占27.9%。 建国以来到“八五”期间,全国共探明储量5340.98t。各时期储量增长见表3.18.5。 我国金矿资源主要由岩金、砂金、伴(共)生金组成,以岩金为主,见表3.18.6。 表3.18.5各时期年平均探明储量 t3-18-5.jpg 表3.18.6我国黄金资源结构

t3-18-6.jpg 我国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根据地质矿产部有关专家预测等10个省的统计金矿资源总量可达 11025t。黎彤、杜春林等金矿专家估计我国金矿潜在储量为15000t,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将我国岩金划分为46个成矿省(区)、70个成矿远景区,预测潜在资源10000t以上;砂金划分为39个成矿远景区,潜在资源920t。 二、地理分布 我国黄金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是不平衡的,东部地区金矿分布广、类型多。砂金较为集中的地区是东北地区的北东部边缘地带,中国大陆三个巨型深断裂体系控制着岩金矿的总体分布格局,长江中下游有色金属集中区是伴(共)生金的主要产地。详见中国金矿分布图(图3.18.1)及其附表(表3.18.7)。图3.18.1 中国金矿分布图 m3-18- 1.jpg 表3.18.7中国金矿分布图附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