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四年级上期思维训练课教案

(完整版)四年级上期思维训练课教案

(完整版)四年级上期思维训练课教案
(完整版)四年级上期思维训练课教案

南岸区珊瑚浦辉实验小学思维训练活动设计

班级:四年级

教师:刘影

活动内容和倍问题

活动目标1、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是多少的应用题。2、解答和倍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和-小数=大数)

例1:学校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共48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两种书各有多少本?

分析与解答:为了便于理解题意,我们画图来分析:

由图可知,如果把故事书的本数看作一份,那么科技书的本数就是这样的3份,两种书的总本数就是这样的1+3=4份。把480

本书平均分成4份,1份是故事书的本数,3份是科技书的本数。

480÷(1+3)=120(本)120×3=360(本)

练习一

1,用锡和铝制成的合金是720千克,其中铝的重量是锡的5倍。铝和锡各用了多少千克?

2,甲、乙两数的和是11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6,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3,一块长方形黑板的周长是96分米,长是宽的3倍。这块长方形黑板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分米?

例2:果园里有梨树、桃树和苹果树共1200棵,其中梨树的棵数是

苹果树的3倍,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4倍。求梨树、桃树和苹果

树各有多少棵?

分析与解答:如果把苹果树的棵数看作1份,三种树的总棵数是这

样的1+3+4=8份。所以,苹果树有1200÷8=150(棵),梨树有150

×3=450(棵),桃树有150×4=600(棵)

练习二

1,李大伯养鸡、鸭、鹅共960只,养鸡的只数是鹅的3倍,养鸭的只数是鹅的4倍。鸡、鸭、鹅各养了多少只?

2,甲、乙、丙三数之和是360,已知甲是乙的3倍,丙是乙的2倍。求甲、乙、丙各是多少。

3,商店有铅笔、钢笔、圆珠笔共560支,圆珠笔的支数是钢笔的3倍,铅笔的支数与圆珠笔的支数同样多。铅笔、钢笔和圆珠

笔各有多少支?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相遇追及问题有答案(2)

【经典习题1】:AB 两地相距80 米,甲在A 地,乙在B 地,他们同时同向出发,甲每秒跑 5 米,乙每秒跑 3 米,甲追上乙要用几秒? 【经典习题 2】:小王和小李都在甲地,准备去乙地,小王每分钟行120 米,小李每分钟行 150 米。小王先行 5 分钟,小李才出发,经过几分钟后小李追上小王? 【经典习题 3】:一辆汽车每小时行 60 千米的汽车去追一辆先行 96 千米的汽车, 已知行了 480 千米后追上,那么先行的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经典习题 4】:甲每分钟行 80 米,乙每分钟行 60 米,两人同时从 A 地到 B 地,结果甲比乙早到 5 分钟,求两地的路程有多少米? 【经典习题 5】:小明和小勇甲相距400 米,并且都在学校的东边。小明每分钟 走 75 米,小勇家距离学校比小明家要远,为了保证两人都用16 分钟同时到校,小勇每分钟必须走多少米? 【经典习题 6】:小青每分钟走 100 米,小松每分钟走 120 米,两人同时同地向相 反的方向走了 5 分钟,然后小松转向去追小青,小松要多少分钟才能追上小青? 【经典习题7】:两匹马在相距50 米的地方同时出发,出发时黑马在前白马在后,如果黑马每秒跑 10 米,白马每秒跑 12 米,几秒后两马相距 70 米?

【答案】 【经典习题1】: AB 两地相距80 米,甲在 A 地,乙在 B 地,他们同时同向出发,甲每秒跑 5 米,乙每秒跑 3 米,甲追上乙要用几秒? 利用公式: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可知:80÷( 5+3)= 10(秒) 答:甲追上乙要用10 秒。 【经典习题2】:小王和小李都在甲地,准备去乙地,小王每分钟行120 米,小李每分钟行150 米。小王先行 5 分钟,小李才出发,经过几分钟后小李追上小王? 这道题最关键的地方是要求出追及距离,隐藏在这句话中“小王先行 5 分钟”。说明两人的追及距离是120× 5= 600(米),然后利用公式计算:600÷( 150- 120)= 20(分)答:经过20 分钟后,小李追上小王。 【经典习题3】: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 千米的汽车去追一辆先行96 千米的汽车,已知行了 480千米后追上,那么先行的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后面的这辆汽车追了480 千米追上前面的车,总共追的时间是:480÷ 60= 8(小时),而前面的汽车在这8 小时中行驶的路程是480- 96= 384(千米),因此 384÷ 8=48(千米) 答:先行的汽车每小时行48 千米。 【经典习题4】:甲每分钟行80 米,乙每分钟行60 米,两人同时从 A 地到 B 地,结果甲比 乙早到 5 分钟,求两地的路程有多少米? 甲比乙早到 5 分钟,说明甲到终点的时候,乙距离终点还有60× 5= 300(米),把线段图倒过来看,可以看作乙先行 5 分钟,然后甲开始追,最后在 A 点追上。因此,这300 米可以看作两人的追及路程,300÷( 80-60)= 15(分),这 15 分是甲从 A 地到达 B 地时间,那么甲乙之间的距离是80× 15= 1200(米) 答:两地的路程有1200 米 【经典习题5】:小明和小勇家相距400 米,并且都在学校的东边。小明每分钟走75 米,小勇家距离学校比小明家要远,为了保证两人都用16 分钟同时到校,小勇每分钟必须走多少米? 小明 16 分到学校,说明小明家到学校有75× 16= 1200 米,那么小勇家距离学校有+400= 1600 米,1600÷ 16= 100(米)// 也可以考虑追及路程为400 米,追及时间是速度差是400÷ 16=25(米),那么小勇就是75+25= 100(米) 答:小勇每分钟必须走100 米。 1200 16 分, 【经典习题 6】:小青每分钟走 100 米,小松每分钟走 120 米,两人同时同地向相反的方向走了 5 分钟,然后小松转向去追小青,小松要多少分钟才能追上小青? 这道题并不难理解,关键在于找到追及路程,这里的追及路程需要用相遇路程的原理先求出 开始 5 分钟后两人会产生的距离是:( 100+ 120)× 5= 1100 (米),这就是需要追及的路程。1100÷( 120- 100)= 55 分钟 答:小松要55 分钟才能追上小青。 【经典习题7】:两匹马在相距50 米的地方同时出发,出发时黑马在前白马在后,如果黑马 每秒跑 10 米,白马每秒跑12 米,几秒后两马相距70 米? 根据问题和题意,可以知道是白马在黑马后面50 米追,追上黑马后还要超过黑马 米,也就是追及路程是50+ 70= 120 米。 120÷( 12- 10)= 60(秒) 70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思维游戏》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思维游戏》 《思维游戏》课前预热 所属体系板块:第一级下思维游戏 主要知识点:1)找相同图形; 2)图形选拼、图形剪拼; 3)分割图形; 能力培养:观察能力、逻辑推理、逆向思考 体系对接:第二级上剪拼图形 例题展示: 圣诞节到了,圣诞老人给小朋友送礼物,小朋友你能找出与圆圈里一模一样的圣诞老人吗?你找到几个呢?和圆圈里一模一样的是几号呢? 课前预热:认真观察目标图形的特点。只有5号的圣诞老人与圆圈内的一模一样。

《思维游戏》知识点精讲 一、找相同 1、找目标图形;筛选法(有序排除) 【例1】找出与圆圈中相同的圣诞树,你找到了几号圣诞树? 【解析】圆圈内为目标图形,圣诞树从上到下共3层,树上和树下没有铃铛和礼物,可选择一个特征先筛选,比如第1层有花纹,排除1号和3号,树顶没有装饰物,排除4号,再接着看第2层没有花纹特征,排除2号,剩下5号为相同的圣诞树。方法不唯一,要求有序筛选。 2、找影子,看轮廓;与原物形状相同 【例2】这3艘宇宙飞船的影子各不相同,你找出正确的影子来了吗? 【解析】找影子,要与原物的形状相同。飞船的 “翅膀”有不同。1号影子是D,2号影子是A, 3号影子是C。 二、图形选拼 找最接近的(注意细节部分) 【例3】小朋友,从下面的图形选两个,可以拼成正方形的是()和()。

【解析】目标图形是正方形,找与正方形最接近的图形为A,然后再补上C,就可以拼成正方形。 三、图形剪拼 找目标(寒假) 【例4】下面的图形,小朋友请你剪一刀,然后再拼成一个长方形。 【解析】目标是长方形,方法很多,剪法示意图比如: PS:更多的内容在一年级寒假学习。 四、分割 画短线,变长线 【例5】圣诞节到了,有5个雪人,分吃5块饼干,你能画出3条直线,把他们分开,使每一块里都有一个雪人和一块饼干吗?

小学四年级上册思维训练题大全(附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思维训练题大全(附答案) 姓名:班级: 1. 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 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2.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3. 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 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 4. 一个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个长方形铁块.现打开水龙头往容器中灌水.3分钟时水面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再过18分钟水已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为50厘米,长方体的高为20厘米, 求长方体的底面面积和容器底面面积之比. 5. 甲、乙两位老板分别以同样的价格购进一种时装,乙购进的套数比甲多1/5,然后甲、乙分别按获得80%和50%的利润定价出售.两人都全部售完后,甲仍比乙多获得一部分利润, 这部分利润又恰好够他再购进这种时装10套,甲原来购进这种时装多少套?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2 姓名:班级: 1、有甲、乙两根水管,分别同时给A,B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池注水,在相同的时间里甲、乙两管注水量之比是7:5.经过2+1/3小时,A,B两池中注入的水之和恰好是一池.这时,甲管注水速度提高25%,乙管的注水速度不变, 那么,当甲管注满A池时,乙管再经过多少小时注满B池? 2、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 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时间? 3、甲、乙两车都从A地出发经过B地驶往C地,A,B两地的距离等于B,C两地的距离.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80%.已知乙车比甲车早出发11分钟,但在B地停留了7分钟,甲车则不停地驶往C地.最后乙车比甲车迟4分钟到C地. 那么乙车出发后几分钟时,甲车就超过乙车. 4、甲、乙两辆清洁车执行东、西城间的公路清扫任务.甲车单独清扫需要10小时,乙车单独清扫需要15小时,两车同时从东、西城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清扫12千米,问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5、今有重量为3吨的集装箱4个,重量为2.5吨的集装箱5个,重量为1.5吨的集装箱14个,重量为1吨的集装箱7个.那么最少需要用多少辆载重量为4.5吨的汽车可以一次全部运走集装箱?

一年级思维训练教案

一年级思维训练(大班)24次课 1.10以内数的认识、 2.10以内数的组成、 3.比较10以内的大小 4.按规律填数字 5.复习 6.考试 7.认识图形 8.图形代数 9.分类 10.数轴的认识 11.复习 12.期中考试

10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1简单认识掌握10以内的数。 2巩固对10以内数的认识,理解10以内个数的实际意义。 3练习按物计数,按范例画圆,按数画圆。 开始部分: 一、静定音乐,让幼儿安静入座。 二、检查上课所需的教具作好上课的准备。 基本部分: 一、复习。 复习从1数到10,从10倒数到1。同时教师在白板写上10以内的数字让幼儿认读。 1、幼儿一起数。 2、请个别幼儿数。 二、观察桃子图(教师出示教具) 1、教师提问:“盘子里装着什么?数一数有几盘?每盘有几个?(要求幼儿自己独立数)。 2、让幼儿读一读果盘下面这一排数字: 每个数字各表示哪盘桃子的数量,找出来给他们画上连接线。 3、抽幼儿上前重新排列盘子的位置,和下面一排数字相对应。 三、数一数:画上与图中数目同样多的圆。 1、教师示范一图:在白板上画上五支铅笔(让幼儿准确的说出数量词),同时画上相同数量的个圆圈。 2、让幼儿依次说出剩下各图的数量:

4个卷笔机, 5只铅笔盒, 3 本书。 3、让幼儿独立为物体画上相应的圆圈。 结束部分: 一、教师向家长展示整节的内中讲述重点。 二、教师布置回家作业。 三、发奖花 回家作业 一、看图片写出相应的数字 二、数一数并画○

三、连一连 ★★★★★ ★★★★★ 四、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 六、数一数,在○里涂色 ○○○○○○○○○○ ○○○○○○○○○○ ○○○○○○○○○○ ○○○○○○○○○○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一 年 级 数 学 思 维 教 案 执教者: 班级:

第一课:介绍数学 介绍自己 了解学生 教学目标 : 1.了解学生。 2.学生了解数学,培养兴趣。 3.了解学生后,把学生分成2个队伍 教学内容:介绍数学这门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主要以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为主。 2、讲趣味数学小故事。 《如果我输了,就做你的夜宵》 “什么游戏?”,小猫很好奇,“快点讲!” “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老鼠说,“第一个人说一个1到10的数,第二个人再加一个 1到10的数,先喊到100的人获胜”。 “我先说”,小猫嘿嘿笑道,“你这次输定了。” 第一次,小猫输了。 第二次,小猫又输了。 …… 最后,老鼠得意扬扬地跑了。 沮丧的小猫回到了家. “看吧!早都告诉过你”,猫妈妈说,“学好数学有多重

要!” “那为什么老鼠总能获胜?”小猫疑惑地问到。 小朋友们,你知道答案吗?

第二课:趣味故事 一、故事《棒棒过生日》。 以故事内容激起学生对数的兴趣教学生认识1到10让学生学 会点数即一一对应的识数方法。二、游戏及练习。 1、正确认读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指导学生背诵式记数110 2、能从周围生活中发现多种有趣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人们 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3、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观察、思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反映故事内容的图片。 2、5组电话号码及5个不同动物的家。 三、活动过程 1、故事《棒棒过生日》引出110的数字。 2、说数字歌找数字。 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 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 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 笼挂得 3、做拍手歌游戏。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孔雀穿花衣你拍二我 拍二,两只小鸭上河沿你拍三我拍三,三只大雁飞上天你拍四 我拍四,四只熊猫吃竹子你拍五我拍五,五只小猫抓老鼠你拍 六我拍六,六只小猴打悠悠你拍七我拍七,七朵红花真美丽你 拍八我拍八,八只青蛙叫呱呱你拍九我拍九,九只公鸡齐步走

苏教版四年级思维训练100题

四年级思维训练 1、小林家养了46只鸭子,24只鸡,养的鸡和鹅的总数比养的鸭多5只,问小林家养了多少只鹅? 2、一个筐里有52个苹果,另一个筐里装了一些梨,如果从梨筐取走18个梨,那么梨比苹果少12个,原 来筐里有多少个梨? 3、四<1>班为手拉手的小朋友买了若干糖果已知水果糖比小白兔糖多15块,巧克力比水果糖多28块,又 知巧克力糖的块数是小白兔糖的2倍,求四一班共买了多少块糖? 4、一口枯井深230厘米,一只蜗牛要从井底爬到井口,白天向上爬110厘米,晚上向下滑70厘米,蜗牛 第几天白天爬出井? 5、一口枯井深240厘米,一只蜗牛要从井底爬到井口,白天向上爬110厘米,晚上向下滑70厘米,蜗牛 第几天白天爬出井? 6、甲,乙,丙三人原各有桃子若干个。甲给乙2个,乙给丙3个,丙又给甲5个后,三人都有桃子9个。甲,乙,丙三人原来各有桃子多少个? 7、三座桥,第一座长287米,第二座比第一座长85米,第三座桥比第一座与第二座的总长短142米,求三座桥的总长? 8、幼儿园有巧克力糖40块,还有一些奶糖,分掉奶糖24块后,奶糖比巧克力糖少10块,原有奶糖多少块?

9、幼儿园有巧克力糖48块,还有一些奶糖,分掉奶糖26块后,奶糖比巧克力糖少18块,原有奶糖多少块? 10、一桶油重120千克,油用一半后,连通还重65千克,求油有多少千克,空桶中多少千克? 11、一条路每隔40米,有一根电线杆连两端在内,共有21根,这条路有多长? 12、有一条路长四千米,在路的中央每隔80米按一盏灯,2端在内,共需要多少棵树? 13、有一条路长8000米,在路的两侧(两端)每隔8米栽一棵树共需多少棵树? 14、四年级同学去体育场游泳400人排成两路队,相邻两排相距2M,队伍每分走60m,现要通过长41m 的地下通道共需几分钟? 15、验阅彩车共30辆,每辆车长4米,前后相距5米,这个车队有多长? 16、父子攀登一个300个台阶的山坡,父亲每步上3个台阶儿子每步上2个台阶,从起点开始,父子走完这段路一共上了多少个台阶?(重复的只算一次) 17、一个车队以每秒5米的速度缓缓通过一座210米长的大桥,共用了100秒,车队每辆车长5米,相邻两车之间相距10米,问:这个车队共有多少辆车?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计划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计划 一、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及与课本思考题相关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意义;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认识有价值的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学好数学的勇气。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探索与创新精神。 3、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应用意识。 三、教学目标: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进步树立学好数学信心。 3、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融于活动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观察力,分析和口语表达能力,力求体现我们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4、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 1、源于基础,高于课本,教材中难度较大,思维型强的知识。 2、贴近学生比较现实的数学问题。 3、数学报或奥林匹克起跑线的有关内容。 五、重点、难点:

1、使学生掌握各种技能,计算技巧,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27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3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数学思维比较活跃,具有思考探索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一部分学生思维狭隘、分析、比较、综合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在教师或同学的启迪和辅导下,才能解决数学问题,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具有开放性,生活型、智趣性的思维训练题目,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发挥个性,全面发展。 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质量措施: 1、以课堂为载体,注意把辅导内容与课堂数学有机结合。 2、以兴趣为老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数学能力。 3、以竞赛为抓手,形成强势效应,让学生了解数学,喜欢数学。 八、活动安排: 本学期共安排16课时,每周一课

(完整word版)四年级下册思维训练题(全)

四年级下册思维训练题(全) 专题简析: 解决算式谜题,关键是找准突破口,推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分析算式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找出隐蔽条件,选择有特征的部分作出局部判断; 2.利用列举和筛选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排除不合理的数字; 3.试验时,应借助估值的方法,以缩小所求数字的取值范围,达到快速而准确的目的; 4.算式谜解出后,要验算一遍。 例1.在下面的方框中填上合适的数字。 分析:由积的末尾是0,可推出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是5;由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是5,并结合第一个因数与5相乘的积的情况考虑,可推出第一人个因数的百位是3;由第一个因数为376与积为31□□0,可推出第二个因数的十数上是8。题中别的数字就容易填了。 练习一 第二讲乘除法数字谜(二) 例1.下面算式中的a、b、c、d这四个字母各代表什

么数字? 分析:因为四位数abcd乘9的积是四位数,可知a 是1;d和9相乘的积的个位是1,可知d只能是9;因为第二个因数9与第一个因数百位上的数b相乘的积不能进位,所以b只能是0(1已经用过);再由b=0,可推知c=8。 练习二 第三讲图形的个数 例1.下面图形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分析:图中的正方形的个数可以分类数,如由一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有6times;3=18个,2times;2的正方形有 5times;2=10个,3times;3的正方形有4times;1=4个。因此图中共有18+10+4=32个正方形。 例2.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为了保证不漏数又不重复,我们可以分类来数三角形,然后再把数出的各类三角形的个数相加。 (1)图中共有6个小三角形; (2)由两个小三角形组合的三角形有3个; (3)由三个小三角形组合的三角形有4个; (4)由六个小三角形组合的三角形有1个。 所以共有6+3+4+1=14个三角形。 练习三 1.下图中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一年级数学思维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思维练习题(13套)学校:班级:姓名: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1 班级姓名 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要用()只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张票.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的有()个小朋 友.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名男同学. 4、把2、3、4、5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5、小朋友排队.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这一行有()个人. 6、小朋友排队.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这一行有()个人. 7、按规律写数. 8、 15、10、13、12、11、()、() 1、4、3、6、5、()、() 1、2、4、8、()、() 8、 ( )个正方形()个长方形 9、小明、小林和小红一起比体重.结果是小明比小林重.小林比小红重.小明比小红重.他们三 人中()最重.()最轻.

10、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明用了13秒.小林用了12秒.小红用了11秒.那 么.()是第一.()是第二. 11、强强的体重是27千克.芳芳的体重是25千克.东东的体重居于第三. 他和强强体重相差5千克.东东的体重是()千克.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2 班级姓名 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猴在熊的左边; 猫的右边是狗;猴在兔的右边.()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1、2、4、5、7、8、()、() 15、1、12、1、9、()、()、()、() 75、()、()、60、()、50、()、()、() 10、5、9、6、8、7、7、()、()、() 3、拔河比赛结束后老师买了些饮料给同学们喝.可乐比雪碧多4瓶.可乐比芬达多6瓶.老师买的是()多.多()瓶. 4、举行跳绳比赛.秋秋跳得比丁丁少.小牛跳得比阿婷多.比秋秋少.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 里填上“+”或“-”.使算式成立. 1=1 1=21 1=11 1=9 1=15 6、你能把0、1、2、3、7、8、9填入下面的算式.使等式成立吗? + 7、6()3()2()7()

二年级数学思维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二年级数学思维第1次教案 年级二年级科目思维训练教师 课题一笔画(一)时间 教、学具准备作业练习本 教学目标1、理解一笔画的特点,知道怎样的连通图可以成为一笔画。 2、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中找到答案,并通过实验的结果,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 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1、师画简单一笔画,生观察。说说老师是怎样画的,初步认识一笔画, 2、生自由创作一笔画。 (1)通过看师画,想象并谈谈觉得自己能画出什么来。 (2)自己动手创作一笔画。 3、展示学生作品。 找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投影上展示,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判断是不是一笔画出来的,对于有争议的图形,学生演示其画法,学生再判断,通过判断了解并总结出一笔画时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让学生带着对一笔画的初步认识开始创作,并相互判断作品是不是一笔画出的过程,引导学生动脑筋、动手实验、动口分析,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在满足学生自我探索掌握新知的欲望的同时,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 4、判断。 (1)师出示练习题,生先猜想,再自己尝试在练习纸上画,判断是不是一笔画出的。 (2)小组讨论,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结果,并在投影上演示画法。

5、简单的一笔画练习。 出示能一笔画出的图形,请学生思考从哪里开始画,并尝试在投影上演示,通过学生找到的不同起点,了解一笔画时找到起点的重要性。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的过程,初步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进一步巩固新知。] 教学反思改进意见 二年级数学思维第2次教案 年级二年级科目思维训练教师 课题一笔画(二)时间 教、学具准备作业练习本 教学目标揭示一笔画的规则,通过一笔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会将一笔画问题的解决方法应用于实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共同研究,发现奥秘。 1、学生观察一组简单图形,看看哪个图形可以一笔画?哪个不可以? 2、引导归纳:不连通的图形不能一笔画。 3、介绍“奇点”和“偶点”。 师:我们把与奇数条线相连的点称作奇点。(板书)与偶数条线相连的点称为偶点。(板书)每副连通图都是由点和线组成的,就会出现奇点和偶点。那么怎样表示连通图中的点呢?请同学们看例题(出示图2)用“2”表示偶点,用“1”表示。(教师示范,学生试做)以后我们在研究连通图时就可以

四年级思维训练课程(修改过)

四年级上册目录

大数的认识

□800≈709万□里最大能填( ) 709□800≈710万□里最小能填( ) 【思维导航】:根据“四舍五入”法,第一个显然是用“四舍”法求得,所以□里能填0、1、2、3、4,最大为4,第二个显然是用“五入”法求得,□里能填5、6、7、8、9,最小为5; 【规范解答】:709□800≈709万□里最大能填(4 ) 709□800≈710万□里最小能填(5 ) 【举一反三】: 4□9000000≈4亿,□里最小能填______; 49□0000000≈50亿,□里最大能填______; □4988≈8万,□里可以填______; □5001≈8万,□里可以填______. 用4、8、5、2、0、0、O七个数字,按要求写出七位数。 (1)一个0也不读的数有( ) (2)只读一个0的数有( ) (3)只读两个0的数有( )

0都读的数有( ) (5)最小的七位数是(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万,最大的七位数是( ) 【思维导航】:根据数位顺序表和大数的读写法要求可以快速解决问题 【规范解答】:用4、8、5、2、0、0、O七个数字,按要求写出七位数。 (1)一个0也不读的数有( 4852000 ) (2)只读一个0的数有( 4805020 ) (3)只读两个0的数有( 8042050 ) (4)三个0都读的数有( 8020405 ) (5)最小的七位数是( 2000458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 200 )万,最大的七位数是( 8524000 ) 【举一反三】: 用9、6、5、3、0、0、0七个数字,按要求写出七位数 (1)一个0也不读的数有______ (2)只读一个0的数有______ (3)只读两个0的数有______ (4)三个0都读的数有______ (5)最小的七位数是______,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______万,最大的七位数是______. (6)在组成的七位数中,最大的三个数: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四年级上册思维训练题大全(附答案)

姓名:班级: 1. 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 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2.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3. 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 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 4. 一个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个长方形铁块.现打开水龙头往容器中灌水.3分钟时水面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再过18分钟水已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为50厘米,长方体的高为20厘米, 求长方体的底面面积和容器底面面积之比. 5. 甲、乙两位老板分别以同样的价格购进一种时装,乙购进的套数比甲多1/5,然后甲、乙分别按获得80%和50%的利润定价出售.两人都全部售完后,甲仍比乙多获得一部分利润, 这部分利润又恰好够他再购进这种时装10套,甲原来购进这种时装多少套?

姓名:班级: 1、有甲、乙两根水管,分别同时给A,B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池注水,在相同的时间里甲、乙两管注水量之比是7:5.经过2+1/3小时,A,B两池中注入的水之和恰好是一池.这时,甲管注水速度提高25%,乙管的注水速度不变, 那么,当甲管注满A池时,乙管再经过多少小时注满B池? 2、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 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时间? 3、甲、乙两车都从A地出发经过B地驶往C地,A,B两地的距离等于B,C两地的距离.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80%.已知乙车比甲车早出发11分钟,但在B地停留了7分钟,甲车则不停地驶往C地.最后乙车比甲车迟4分钟到C地. 那么乙车出发后几分钟时,甲车就超过乙车. 4、甲、乙两辆清洁车执行东、西城间的公路清扫任务.甲车单独清扫需要10小时,乙车单独清扫需要15小时,两车同时从东、西城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清扫12千米,问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5、今有重量为3吨的集装箱4个,重量为2.5吨的集装箱5个,重量为1.5吨的集装箱14个,重量为1吨的集装箱7个.那么最少需要用多少辆载重量为4.5吨的汽车可以一次全部运走集装箱?

数学思维训练_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1) 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只饼。煎熟一只饼需要2分钟(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请你想想煎3只饼至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煎? 再想想:煎99个、100个饼需要多少时间?煎n个呢?为什么?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2) 括号里应该填几? 下面两个表里的数的排列都存在着某种规律,你能找出这个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把括号里的数填进去吗?试试看,很有趣的。 2、5、6、7、11 8、10、()、4、18 6、10、12、9、20 (表1) 2、1 3、5、6 4、11、 5、7 7、()、4、10 7、11、1、12 (表2)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3) 巧填运算符号

不用括号,在四个4之间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使 4444=0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4) 巧填括号 请你在下面的算式里,适当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1)4×6+24÷6-5=15 (2)4×6+24÷6-5=0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5) 一个同学不仔细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65写成了56,最后所得的差是40,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6) 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统计问:“做完语文作业的举手”,有37人举了手。又问:“做完数学作业的举手”,有42人举了手。最后问:“语文、数学都没有做完的举手”,没有人举手。请你算算,这个班语文、数学都做完的有多少人?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7) 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1、360÷(6×□)=20 2、125×(28÷□)=500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8) 如果△×□=〇那么下面的算式哪几个是正确的? (1)□÷〇=△(2)〇×△=□ (3)〇÷△=□(4)□+〇=△ (5)〇-□=△(6)△=〇÷□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

四年级思维训练100题

2014年四年级竞赛100题 1、计算:67+135-5×7+264÷8 2、计算:13+29+32+46+57+68+71+85+94 3、计算:364×25÷(14÷4 ) 4、计算:(1953+1956+1958+1962+1959+1947+1957 )÷7 5、将运算符号“+ ,- , × , ÷”填在下面的圆圈中,使得算式成立. 2○2○2○2○2=5 6、在四个数:10、10、4、4之间填入“+”、“-”、“×”、“÷”“()”,使写 出的算式的计算结果是24。 7、两个自然数的和是94,积是2013 ,求这两个数。 8、按顺序排列的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9 ,已知前4个数的平均数是5 ,后4 个数的平均数是12,求第四个数。 9、若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265,求这5个自然数中最小的数。 10、20至24这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再加上2000等于另外4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求另外4 个连续自然数中最小的数。 11、有3个数a、b、c,要求计算a-( b+c ),李辉算成了a-b+c,结果多出100, 求c 12、一个两位数,在它的两个数字中间添加一个0,就比原来的数多720 ,这样的两位数最大是多少?. 13、四位数6823的a倍是各位数字不同的最小的六位数,求a. =,求 d. 14、六位数aabccd满足:aabccd ddd ddd 15、某手机号码是abcbdeefcgh ,已知其中不同的字母代表1, 2, 3,…,9中的不同的数字,d最大,h比d小2 ,而且a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整理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一、倍数问题 “和倍”与“差倍”问题的应用题,一般都在条件中告诉我们:两个数量的和(或差)与这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要我们求这两个数量分别是几。解答这类应用题时,我们采用代换的思路,用1倍数去代替几倍数,看和(或差)相当于1倍数的几倍,即除以几,先求出1倍数,然后再求出几倍数,解题公式是: 1、和倍问题 和÷(倍数+1)=1倍数 1倍数×几倍=几倍数或和-1倍数=几倍数 2、差倍问题 差÷(倍数—1)=1倍数 1倍数×几倍=几倍数或 1倍数+差=几倍数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线段图是一个很好的帮手。我们要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进行分析,这样能很快地理清解题思路,找到解题的方法。 【例1】弟弟有课外书20本,哥哥有课外书25本。哥哥给弟弟多少本后,弟弟的课外书是哥哥的2倍? 【点拨】.画线段图如下: 哥哥: 20本给弟弟的本数 弟弟: 2倍 在观察上图的基础上,可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哥哥在给弟弟课外书前后,题目里不变的数量是什么? (2)要想求哥哥给弟弟多少本课外书,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如果把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看做1倍数,那么这时(哥哥给弟弟课外书后)弟弟的课外书可看做是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几倍? 在思考以上几个问题的基础上,再求哥哥应该给弟弟多少本课外书。根据条件需要先求出哥哥剩下多少本课外书。如果我们把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看做1倍数,那么这时弟弟的课外书可看做是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2倍,也就是兄弟俩共有的倍数相当于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3倍,而兄弟俩课外书的总数始终是不变的数量。 【解答】(20+25)÷(2+1)=15(本) 25—15=10(本)答:哥哥给弟弟10本后,弟弟的课外书是哥哥的2倍。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答案)

仅供参考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9 页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一) 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 要用(12)只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张票。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 的有(10)个小朋友。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9) 名男同学。 画图法:用○代表女生,用□代表男生。 ○○□□□○○□□□○○□□□○○ 4、把2、3、4、5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3)+(4)-(2)=(5) 5、小朋友排队。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这一行有(13)个 人。 6、小朋友排队。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这一行 有(11)个人。 7、按规律写数。 15、10、13、12、11、(14)、(9) 1、4、3、6、5、(8)、(7) 第2 页共9 页

第 3 页 共 9 页 1、2、4、8、(16)、(32) 8、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明用了13秒,小林用了12 秒,小红用了11秒。那么,(小红)是第一,(小林)是第二。 9、拔河比赛结束后老师买了些饮料给同学们喝,可乐比雪碧多4瓶,可乐 比芬达多6瓶。老师买的是( 可乐 )多。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二) 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 猴在熊的左边;猫的右边是狗;猴在兔的右边。( 小猫)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举行跳绳比赛。秋秋跳得比丁丁少,小牛跳得比阿婷多,比秋秋少。 第一名:(丁丁)第二名:(秋秋)第三名:(小牛)第四名:(阿婷) 3、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6-4=2(岁) 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2岁 4、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 少人? 4+1+4=9 5、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 4天看了多少页?

四年级思维训练100题复习过程

201年四年级竞赛10(题 1、计算:67+135-5 X 7+264- 8 2、计算:13+29+32+46+57+68+71+85+94 3、计算:364 X 25- (14 - 4 ) 4、计算:(1953+1956+1958+1962+1959+1947+1957 尸7 5、将运算符号“ +,- , X,宁”填在下面的圆圈中,使得算式成立. 202020202=5 &在四个数:10、10、4、4之间填入“ + ”、“一”、“X”、“十” “()”,使写 出的算式的计算结果是24。 7、两个自然数的和是94,积是2013 ,求这两个数。 8、按顺序排列的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9 ,已知前4个数的平均数是5 ,后4 个数的平均数是12,求第四个数。 9、若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265,求这5个自然数中最小的数。 10、20至24这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再加上2000等于另外4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求另外4个连续自然数中最小的数。 11、有3个数a、b、c ,要求计算a- ( b+c),李辉算成了a-b+c,结果多出100, 求c 12、一个两位数,在它的两个数字中间添加一个0,就比原来的数多720 ,这样的两位数最大是多少?. 13、四位数6823的a倍是各位数字不同的最小的六位数,求 a. 14、六位数aabccd 满足:aabccd ddd ddd,求d. 15、某手机号码是abcbdeefcgh ,已知其中不同的字母代表1,2, 3,…,9中的不同的数字,d最大,h比d小2 ,而且a

小学四年级数学逻辑思维训练题目

学生排队,士兵列队,横着排叫做行,竖着排叫做列.如果行数与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这种图形就叫方队,也叫做方阵(亦叫乘方问题)。 方阵的基本特点是: ①方阵不论在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每边上的人数就少2。 ②每边人(或物)数和四周人(或物)数的关系: 四周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1]×4; 每边人(或物)数=四周人(或物)数÷4+1。 ③中实方阵总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 例1:有一条公路长900米,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一根电线杆,可栽多少根电线杆分析:要以两棵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作为分段标准.公路全长可分成若干段.由于公路的两端都要求栽杆,所以电线杆的根数比分成的段数多1。 《 解:以10米为一段,公路全长可以分成 900÷10=90(段)共需电线杆根数:90+1=91(根) 练习与作业 1.四年级同学参加广播体操比赛,要排列成每行11人,共11行的方阵。这个方阵里有多少同学 2.用棋子排成一个6×6的正方形,共需用棋子多少枚 3.有1764棵树苗,准备在一块正方形的苗圃(实心方阵)里栽培。这个正方形苗圃的每边要栽多少棵树苗 4.576人排成一个实心方阵,这个方阵每边多少人 5.棋子若干只,恰好可以排成每边6只的正方形,棋子的总数是多少棋子最外层有多少

6.在大楼的正方形平顶四周装彩灯,四个角都装一盏,每边装25盏,四周共装彩灯多少盏 巧求周长培优专项训练 # 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了,但对于一些不是长方形、正方形而是多边形的图形,怎样求它的周长呢可以把求多边形的周长转化为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例1:如图13—1所示,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练习与作业 1.下图的周长与长__厘米,宽__厘米的长方形周长相同,所以它的周长为__厘米(单位:厘米)。 2.下图的周长可以看成一个长由__个1厘米的小线段组成,宽由__个1厘米的小线段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所以它的周长是___厘米。 3.求下列各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①周长为__厘米。 #

一年级数学逻辑思维训练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1 班级 姓名 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要用( )只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张票。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的有( )个小朋 友。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 )名男同学。 4、把2、3、4、5分别填入( )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 )-( )=( ) 5、小朋友排队。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这一行有( )个人。 6、小朋友排队。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这一行有( )个人。 7、按规律写数。 8、 15、10、13、12、11、( )、( ) 1、4、3、6、5、( )、( ) 1、 2、4、8、( )、( ) 8、 ( )个 正方形 ( )个长方形 9、小明、小林和小红一起比体重,结果是小明比小林重,小林比小红重,小明比小红重。他们三人 中( )最重,( )最轻。 10、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明用了13秒,小林用了12秒,小红用了11秒。那 么,( )是第一,( )是第二。 11、强强的体重是27千克,芳芳的体重是25千克。东东的体重居于第三, 他和强强体重相差5千克,东东的体重是( )千克。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2 班级 姓名 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猴在熊的左边;猫的右边 是狗;猴在兔的右边。( )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1、2、4、5、7、8、( )、( ) 15、1、12、1、9、( )、( )、( )、( ) 75、( )、( )、60、( )、50、( )、( )、( )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 学计划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数学思维训练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数学的学习较其他学科来说相对较难,同时数学学习不能死记硬背,需要掌握方式方法。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在数学教学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数学思维训练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学期通过数学思维训练校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学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为孩子们提供一系列数学故事、益智问题和数学游戏。这些问题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奥秘的机会,学生在参与这些数学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锻炼数学智慧,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向往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生活中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知道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并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6、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分析、推理、判断能力,拓宽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充分地拓展学生的数学才能,激发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数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活动措施: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学好数学,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活动中,通过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题目,逐步培养大家的“数感”,引导大家喜爱数学,以至于达到自觉学习数学的目的,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注重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下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同时要保证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