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会计课程公开课教案

基础会计课程公开课教案

基础会计课程公开课教案
基础会计课程公开课教案

《基础会计》课程公开课教案

授课时间:2010年12月14日周次:第16周课次:第5~6节

基础会计学课程笔记整理

《基础会计学》课程笔记整理 第一章——总论 概念解释 A、会计的定义:一种管理活动。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 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以提高经济效益和提供经济信息为目的。 会计的职能:反映和监督 B、反映职能:通过专门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从数量上反映会计主体也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 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反映职能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是监督职能存在的依据和基础。 监督职能:利用反映职能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提供经营决策。主要表现在货币监督。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C、会计发展的两个标志 1、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是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 2、成本会计的出现,管理会计的形成并单独成科是现代会计形成的标志。 3、管理会计,主要偏重于为经营者提供经营决策,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控制。它的数据来源于财务会计和 一种经济评估,数据不需要完全真实,可以是估计。 4、财务会计,主要表现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核算,所有数据来源必须真实和客观,同时也是主管部门 进行经济审核的依据。 D、会计对象: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也可以称作会计客体。实质上是企业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会 计对象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六大基本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F、会计任务 1、反映和监督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支出,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济核算。 2、反映和监督各单位对财经政策,法令,制度的执行情况,维护财经纪律。 3、利用会计信息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会计服务的特定单位。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形成会计主体的三个条件:?具有一定 数量的经济资源;?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实行独立核算,提供反映本主体经济情况的会计报表。 2、持续经营: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为会计分期和权责发生制奠定了基础。 3、会计分期:对时间范围的具体细分化,会计法将会计分期划分为,会计年,季度,月,为收付实现制和 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提供了比较基础。 4、货币计量: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真实性原则。 2、重要性原则:对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单独核算,反映。 3、有用性原则:相关性原则。 4、可比性原则:会计核算应按照规定处理办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方便在不同企业间进行横向 比较。 5、一贯性原则:同一企业间,在不同会计分期,财务处理方法要一直,方便不同会计分期间的纵向比较。 如有变更需单独备注。 6、及时性原则 7、清晰性原则 8、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 收益性支出: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只与本会计年度相关。 资本性支出:为形成经营能力,在几个会计年度形成收益。 9、配比性原则: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进行比较。 10、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确定本期收入与费用的确定时间。 11、历史成本原则:主要针对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材料

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材料 院系: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财贸经济系 教研室:会计电算化教研室 课程:基础会计 二O一零年六月

《基础会计》自被学院评为院级精品课程以来,在学院及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课程组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立足于本课程在学科中的基础和决定性地位,严格对照精品课程评价指标等级标准的指标内涵,以达到院级优秀课程并向省级重点课程迈进和靠拢为目标,从多方面入手对该课程开展了建设性工作。现对2010年的课程建设目标进行总结。 一、狠抓课程基本建设,加大课程建设力度 1.注重教材建设 在教材的选用方面,采用国内公认的、高水平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同时以国家级重点教材及国外的优秀教材为扩充性资料,并配套有实验指导书。 2.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各教学环节 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本课程进行了讨论式、研究式和演讲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改革,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自学、课堂讨论与学生串讲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本课程的许多内容贴近实际,课程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因势利导,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安排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撰写论文,既培养了学生查找文献资料的能力,又使学生了解了相关内容在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动态。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授课中,本课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另外,课程组还实施了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目前已经上网的资源包括:基础会计课程简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录像;基础会计课程电子教案;基础会计课件;基础会计试题库等。 课程组在考试方法改革方面也进行了多种试点,其中包括考试内容改革(例如,增加综合应用题和开放性试题的比例),考试方式的改革(例如,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闭卷与撰写小论文或总结相结合的方式等)以及采用了将平时成绩、考试成绩与实验课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分方式。 3.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为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优化学

基础会计说课稿.(精选)

《基础会计》说课稿 各位评委下午好,感谢大家给我这次说课机会,我的课题是《基础会计》。我将从以下七方面来介绍对这门课的设计:即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设计、课程展望。 一、课程定位 课程的定位应以学院的办学定位为基础,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 因此在我院“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这一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审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和英语水平,能在各类工商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从事财会、理财及相关工作,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我们将《基础会计》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两条主线对该课程加以学习。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体系的入门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在企业中,会计的职业岗位设置包括11项,包括:出纳会计、成本核算会计、往来结算会计、总账报表会计、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等岗位。根据这些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财务管理教研室特设置了7门核心课程。而在这七门课程中,基础会计作为入门课程为其他六门课程的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学生们顺利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书”等提供了保证。 二、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原则: 对于《基础会计》来说,我们的课程设计原则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职业技能为主线,按照“必须、够用”与“拓宽知识面”相结合原则,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真正做到“教、学、相结合”。 职业能力: 根据这一原则,针对会计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有哪些呢?包括:填制凭证、日记账、总帐的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这其中就涉及到《基础会计》中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财务报告的编制能内容。 课程目标: 根据会计这一职业能力的需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遵循了三大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其中 1.知识目标有: ●掌握会计的定义、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等内容。 ●掌握复式记账中有关账户结构、记账规则、会计分录及试算 平衡原理。 ●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概念、分类及填制方法。 ●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编制方法。 2.能力目标有: ●能根据具体经济业务合理区分会计核算的内容。 ●能理解并严格执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能熟练处理经济业务。 3.素质目标有: 要求具备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严格公正地执行财经纪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诚信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能抵制金钱的诱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就是会计学科得入门课程,也就是财务会计专业得专业基础课,就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得基础。对于其她相关专业得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就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得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得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得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得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得定义、会计核算得职能、会计核算得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得基本前提与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得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与账户得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得填制、账簿得登记与会计报表得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得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得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得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得教学方法进行相关得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得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与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得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得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得互动。根据多年得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得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得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得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得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与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得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得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得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得现场化、实验资料得标准化、实验手段得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得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得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得基础。 四、本课程得总要求

中山大学精品课程——基础会计学教案13

《基础会计学》授课教案 第十三讲管理会计的概念和原则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 2.了解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3.了解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异同 4.学会区分成本、费用和支出 5.能够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6.掌握机会成本、沉没成本、边际成本等概念 7.掌握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8.掌握费用分摊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9.了解作业成本法的发展背景及主要内容二、学时安排 会计学专业:0学时 非会计学专业:6学时三、授课内容引子 前面十二章所学习的内容偏重于财务会计 1)请对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点做一个总结:服务对象、工作范围、工作依据、…… 2)思考: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各项需要吗?如果不能,企业又是通过什么手段或者工具来获得这些信息呢? 3)你听说过管理会计吗? (一)什么是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中,体现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考评等内部管理职能的范畴,是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MDSS )的一个子系统;管理会 计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仍处在不断的发展和丰富之中;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正确进行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所需的管理信息的一种会计。 管理会计是为管理提供信息的一个会计分支,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作用表现在:1 )为决策与计划提供信息,参与管理;2)协助指导与控制;3)制定激励目 标;4)计量与评价绩效;5)为战略管理提供信息。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分析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同点表现在:1)工作对象方面;2 )信息来源方面;3)目标一 致性方面。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点表现在:1)服务对象不同,但这一区别并不是绝对的;2)时间维度不同,财务会计属于报告型会计;而管理会计属于经营型会计;3)灵活性不同,二 者在工作范围、工作依据、工作程序、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不同;4)如果我们说 财务会计是历史学家”的话,管理会计就是朱来学家”。 (三)成本、费用和支出 费用是企业为取得收入所发生的耗费或消耗,如设备的折旧或磨损、材料被耗用的部分、专利权中已使用的部分、办公费用、工资费用等等。费用需要通过支出来完成,但支出不等于费用。 支出是指任何导致企业现金流出或义务增加的行为,如购买设备、购买材料、购买专利权、支付工资、支付办公费等等。 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如产品成本是指为生产某件(种)产品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对象不同,成本不同。费用与成本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基础会计学原理试讲教案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涵义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掌握会计的目标和概念。使学生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方法 1.从会计产生的原因、条件,会计发展的过程,会计发展到现在所具的 特点、职能归纳出会计的概念 (三)重点难点 1、理解会计的目标 2、掌握会计的概念 一、会计的概念 我国会计学界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经济 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 进而进行预测、控制、分析和决策,提供经济信息, 参与预测决策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会计的起源: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人类要生存,就要进行生产活动,必然会产生所费(人力、物力的耗费)与所得(劳动成果),便产 生了专门记录和计算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费与所得的会计。 1.原始社会——会计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处于萌芽时期,只是在 生产的同时运用结绳记事、刻契记数方法记录生产活动和成果。 2.私有制出现——人们用货币计量,记录经济活动过程,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发展为独立职能。 3.文字产生以后,会计就产生了。在我国,最早记载会计一词是公元前一千多

年前,西周时期——会计开始命名,官厅会计发展,有严格的会计机构,设立专职官员掌管钱粮税赋会计事务,建立“日成”、“月要”、“岁会”报告制度,并设置了会计官员——司会, “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并以此出现“会计”一词。在宋朝初期出现了“旧管(期初余额)、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余额)”。 (二)会计核算方法的演进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核算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过程,方法日趋完备,内容日益丰富。 1.原始社会末期,建立“盘点结算法”,采用盘存财产物资的方法进行 记录 2.西汉时期,在“盘点结算法”的基础上发展为“三柱结算法”,结算本 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其计算公式为: 入-去= 余 │││ 本期收入-本期支出= 本期结存 3.唐宋时期,在“三柱结算法”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为“四柱结算法”, 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全过程。其计算公式为: 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 4.明末清初,在以前“三柱结算法”和“四柱结算法”的单式记账方法基 础上创建了复式记账方法“龙门账”。将日常发生的账项划分为“进”、“缴”、 “存”、“该”四大类,“进”和“缴”为一线,“存”和“该”为另一线,实行双轨计 算盈亏。其计算公式为: 进-缴=存-该 ││││ 收入-支出=资产债权-负债投资 5.清朝中叶复式记账又进一步发展,建立了“四脚账”又称天地合账,将 账簿每页用中线划分为天地两方,上为天(收)下为地(付),上收下付, 收为来账,付为去账,天地两方相等。对每笔账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同时在账 6.辛亥革命后,西方传入“借贷复式记账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泛使用复式记账法,20世纪60年代,发 展为收付、增减、借贷三种复式记账方法。70年代又引进了管理会计,至 此,会计已运用大量数据资料加工整理为经济管理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成 为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按所 有制性质和企业经营方式划分的会计制度。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工 业会计制度、商业会计制度、饮食服务业会计制度等。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设计

基础会计教案 课程责任教师刘晓菲-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五、本课程总课时:总学时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 第一章总论

中山大学精品课程——基础会计学教案2

《基础会计学》授课教案 第二讲会计事项与会计恒等式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并掌握企业组织形式及其经济活动以及形成的会计事项,了解商业、制造业经营活动的简单循环与周转,了解会计要素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会计恒等式的涵义、企业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为后面学习复式记账法奠定基础。 二、学时安排 会计专业学生:3学时 非会计专业学生:3学时 三、授课内容 引子 大学生活的花费与来源? 新疆都市报 2004-3-3:“新学期刚开始大学生花光生活费” 2月底、3月初是首府各大院校开学的日子,大学生们拿着新学期父母给的生活费回到校园,和以往一样,开始了他们的超前消费生活,男生请客聚餐,女生美容买衣服,有的还购置了电脑、手机等贵重物品。短短几天的时间,一些学生就花去了将近一个学期的生活费。 小餐馆生意很火爆 3月1、2日午饭时间,记者先后走访了新疆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附近的小餐馆,随便走进一家餐馆,都可以看到一些大学生三五成群地聚在餐桌旁拿着菜单点菜。 新疆农业大学附近的一家餐馆的老板说:“每逢开学,许多男生都会请客吃饭,大家轮流坐东,一顿饭的花费一般在100元以上。” 美容美发风吹校园 “这次我从家里带了1500元的生活费,头发做了个离子烫花去300元,办了个包月的美容卡花了150元。”新疆财经学院2001级的学生杨静不痛不痒地说。 据了解,新学期伊始,女大学生做离子烫、包月护肤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她们每次的花费在300-400元。 五件武器掏瘪腰包 据了解,大学生把电脑、手机、CD、MP3、录音笔称为五件武器。新学期伊始,为了买这些武器,有些大学生花光了一个学期的生活费。 正在赛博数码广场购买电脑的新疆大学的张建说:“这台电脑共花了3500元,大部分都是父母给的生活费。” 大学生的财产:现金、收音机、电脑等 财产的来源:父母给的、亲戚给的、向亲戚朋友借的 一个小问题: 我们日常生活的开支和财产从哪里来的? 我们得到的钱又花在哪些方面? 我们得到的钱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开支和财产有什么关系? (一)企业、经济活动与会计事项 1、企业的概念 企业一词,源于英语中的“enterprise”,并由日本人将其翻译成汉字词语,而传入中国。 Enterprise原意是企图冒险从事某项事业,且具有持续经营的意思,后来引申为经营组织或经营体。【史际春:《企业、公司溯源》,载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1卷,40页,北

基础会计实务教案

《基础会计实务》课堂单元教案 第1单元第周 2学时单元标题: 情景(模块)1:认识会计 任务1:认识会计 课堂类不:理论讲授综合练习。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会计概念和会计对象 ②了解会计职能 ③了解会计的职业生涯及素养 2.能力(技能)目标: ①了解会计的特点、目标及方法 ②掌握会计的两大职能和会计核算的对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及会计方法 2.难点:会计职能及会计对象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集体讨论、个不回答、师生互动启发 2.教学手段:课件演示 教学材料及工具:

教材:陈占武基础会计实务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第1版 参考资料:李静荣基础会计实务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4年2月第1版 赵宝芳基础会计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年 湖北省会计学会会计基础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3年 工具:基础会计课件;原始凭证图片 要紧教学内容及过程 (●表示教学重点;★表示教学难点;◇表示教学方法;◆表示教学手段;○表示学生活动) 一、复习旧课:(无) ◇点名考勤 ◇提问一个企业常规的会计工作有哪些? 二、新课内容: (一)导入任务,明确要求 ◆课件演示 (本次课)单元标题:情景(模块)1.认识会计1.认识会计(本次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二)教学内容 1.任务解析 引入:“企业的含义和会计在企业中的职能”

◇教师讲述: 企业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服务活动的,实行独立核算,以盈利为目的,依法成立的经济组织。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作为一项经济治理活动客观上所能发挥的功用,是会计的固有功能,其差不多职能包括监督和核算职能。。 ◇引出: 会计作为治理经济的一种活动,它在企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引导语:会计的职能是什么?要紧干什么? 2. 教学知识点(教务处文件规定“案例分析可单独列示,也可融入在教学知识点”。本教案采取案例分析融入教学知识点中) ◆课件演示:会计的内涵和职能 ○学生集体讨论:哪些职位属于会计岗位。 ○导入训练:给定五种(收银员、医院收费员、出纳、停车场收费人员、银行业务经理)要求学生找出那些岗位属于会计岗位。 ◇教师归纳: 会计是以货币为要紧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综合、全面的核算和监督,以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治理活动。 3. 归纳(知识和能力) ◆播放课件:知识点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 教案 一、课程简介 基础会计学,是财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 会计学是一门经济管理的应用科学,会计学基础是会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内容主要是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会计学专业的各门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基本理论部分:要求概括了解会计的掌握会计的定义、职能、目标、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原则等基本理论问题;基本方法部分:要求重点全面掌握会计核算的七大方法;基本技能部分:要求在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复式记账法,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一整套会计的基本技能。本教案以会计七大核算方法为主线索,突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以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具体应用构造内容体系,力求向读者展示会计理论体系和会计实务工作流程,做到理论和实践、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相结合。本教案的显着特点是: 1、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比传统的会计原理教学更加重了会计的理论知识和会计法规知识部分。 3、开篇均以小案例导入教学内容,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并列出每章

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以明确各章内容的纲要。 4、课后案例与每章重要知识点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和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5、配合课堂教学增加实验室模拟训练,帮助学生自学和复习。 二、课程各章学时与分配 基础会计学教案 第 1次课 2 学时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

基础会计学教案 第 2次课 2 学时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

基础会计学教案 第 3次课 2 学时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

基础会计情景模拟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 情景教学整体教学设计(2014~ 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 所属系部:经济管理系 制定人:马帅 制定时间: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情景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目的、任务、目标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将学生带进专业大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应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阶段。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用于实践,这也是《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两个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为其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理论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基础会计实习,将会计核算理论运用于实践,按照企业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使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从企业和社会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为将来就业创造条件。 三.教学实施的基本思路 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体现职业岗位的特征,学生完成学习是一个“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过程。学生同时扮演学徒工的角色,教师同

时扮演师傅的角色,实训室既是学生学习的教室,同时也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部门。 课堂的组织和管理按照教学讲授和工作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基本方法知识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工作过程管理—工作质量控制—工作效果评价。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岗位的划分可锻炼学生的分工与合作的团队意识,会计工作的过程要自觉遵守,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每一个工作任务必须实现预期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和感悟,在深刻理解基本规律的同时,取得实际的经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教学的过程要照顾到不同能力的学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练习的时间安排上有一定的弹性,充分照顾到能力差的学生,使其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努力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成功,逐步建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特别是实做项目的完成,是通过他个人的努力,看到了某一会计工作过程的实现,这样的成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极大热情。 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内容制定详细的计划,课时可分散可集中使用,在开学初教师、学生、场地管理教师、教学督导部门都能够拿到本门课程的学期教学计划,并严格贯彻执行。 四.教学环境的整体设计 教学场地主要集中在教师和实训室,实训室的文化氛围体现办公室的特征: (1)手工会计实训室内集中办公用桌凳45套,安装投影,配备配套的办公用品:尺子、算盘、印章、装订机等,学生具有完成学习和实际操作任务的活动空间。 (2)墙壁悬挂有关会计工作流程、会计岗位职责、实训室安全要求等图表。 (3)学生教师统一在实训室完成岗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建议和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简单的质量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会计核算程序》公开课教案

《会计核算程序》公开课教案 学校:柳嘉职业中学校姓名:熊小英 教学目标:1.理解三种核算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2.掌握三种核算程序的记账程序 3.熟练掌握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 教学重点:比较掌握三种核算程序的主要特点、记账程序、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熟练掌握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 教学难点: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 教学方法:演示法、启发引导、综合比较、集体讨论、讲练结合、归纳总结 教学道具:多媒体、科目汇总表 复习引入 (启发引导学生回答目前我国采用哪五种核算程序?),下面我们首先来比较这三种核算程序的理论知识。 一、各核算程序的理论比较 (一)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二)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 (三)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1、主要特点(启发引导学生回答各种核算程序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引出 三种核算程序的主要特点) 2、记账程序(启发引导学生回答最基本的核算程序是什么?它的账簿组织是什 么?会计的三大操作技能是什么?引出记账程序) 3、优缺点(学生看书,总结优缺点) 4、适用范围(在优缺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各自的适用范围) 二、科目汇总表的编制 (一)方法 1、定义:又称为记账凭证汇总表。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记账凭证按总 账科目进行汇总,据以计算出每一总账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 贷方发生额,作为登记总分类账依据的凭证。 2、编制方法 (1)全部汇总:将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收、付、转记账凭证汇总在一张科目 汇总表上,据以登记总分类账。 (2)分类汇总:将一定时期的收、付、转记账凭证分别汇总,编制成三张 科目汇总表,据以登记总分类账。 3、汇总时间:根据业务量大小,一般可5天、10天或15天汇总一次。(二)应用实例 要求:据金山工厂2004年7月份的下列业务编分录,再据分录编制该厂7月1日至10日的科目汇总表。 1、 7月2日收到甲公司汇来前欠货款4000元存入银行。 2、 7月5日向乙厂销售A产品一批,售价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货款 尚未收到。 3、 7月8日为乙厂代垫运杂费10000元,已通过银行支付。 4、 7月10日向甲公司提供运输劳务,价款5000元,尚未收到。 分录: 1、借:银行存款4000

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基础会计学:电子教案1第一章 会计对象

第一章会计的对象 【教学课题】会计的概念 【教学时间】 【教学地点】:25#106 【教学班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在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要求掌握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的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的含义 【教学方式与手段】启发式和多媒体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 【参考资料】: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葛军主编《会计学原理》 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樊行健主编《基础会计》 新会计准则网 https://www.doczj.com/doc/4c16240895.html,/ 中国会计网https://www.doczj.com/doc/4c16240895.html,/ 无忧会计网https://www.doczj.com/doc/4c16240895.html,/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会计”这个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可以说各行各业,每个企事业单位都需要会计人员。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要和会计打交道。比如,在座的每位同学开学时要到学校财务部门缴学费,单位职工每月要在本单位财务部门领取工资,职工的医药费等有关开支需要在会计那报销等等。大家可以想想财务部门的这些会计人员到底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呢?有人说,会计工作就是记账、算账。(可以提问学生他们认为的会计是什么)那么在学完本节内容后,再回过头想一下这种说法的正确性,会计的实质内涵到底是什么。 在引出“会计”内涵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会计是怎么产生的,历史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讲授正文】: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会计是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在介绍会计发展历史前,可以先问问学生,他们对会计的历史发展曾有什么样的了解。接着老师介绍发展过程,注意:对于每个阶段可以先介绍一些会计发展史实,再总结本阶段的会计发展特点。 会计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生产实践以及人们对生产活动进行管理的需要。 比如,人们在进行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时,需要将生产活动的过程和内容记录下来并计算生产活动的数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更多的物资投入生产,这些物资怎么分配,耗用多少数量在产品生产上,需要把这些内容以一定形式记录下来。 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产生同社会生产密切相关;它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古代会计:专门方法还没有形成,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近代会计:复式簿记在理论上的总结被认为是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现代会计:管理会计的形成,是近代会计发展为现代会计的重要标志。 2.社会生产日益发展,生产规模日益社会化,会计逐渐完善起来,而且越来越重要。

学习《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心得体会

学习《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心得体会唐烨同学是XX级经管类的一名学生。她也是一名积极要求进步的热血青年,她在学习方面刻苦认真,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同时也向党组织寄交了入党申请书。在《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同学中起到了一个进步青年的模范带头作用。下文是她撰写的学习《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心得体会。这篇文章写的情真意切、字斟句酌,整篇文章都洋溢着对会计学的热爱。现将这篇文章推荐给经管类各专业的广大学生,请大家细心地阅读,以便同学们相互砥砺、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团结奋进,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推荐人:王海民 学习《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心得体会 XX级经管类学生:唐烨 对于《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认为这对整个会计学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这门课像一盏照明灯,也像一个本书中的一个“引言”,它向我们展示了会计学科的“概貌”。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在社会生产中,会计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量及劳动产品的数量进行记录、计算;另一方面则要对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劳动

成果进行分析、控制和审核,以促使人们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正是因为在社会生产中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客观上就需要有一种以经济数据的记录、计算、分析、控制、审核为中心的经济管理工作。 在还没有接触会计学这门课之前,我想许多同学和我一样只有感性的认识,尽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些人已经同会计打过交道,或者已使用过会计凭证,或者阅读过会计报表。但问到我们会计是什么?我们也许会说:会计就是写写、算算。通过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我才发现会计并不是那么简单。“管理活动论”者认为,会计是一项具有反映和控制职能的经济管理活动。而“信息系统论”者则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从以上两个观点我们可以理解会计是一个数据处理,进而产生信息,利用这个信息达到加强经济管理,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工作或者活动。 要说管理学把我们带入一个概括的宏观的世界,那么会计学就把我们带入了管理的一个微观世界,让我们感受到这些知识是在用细微的力量影响一个企业。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物质,并且他们最关心的是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物资财富,这也就让会计学产生有了充足的理由。同时我们也慢慢认识到会计学发展史的内涵决不亚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历史,它展现了人类用聪明才智

基础会计精品课程特色解析

《基础会计》精品课程特色解析 《基础会计》课程是我院工商管理系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和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也是我院其他非财务会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该课程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在我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重点建设。时至今日,《基础会计》课程已成为我院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课程,具体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根据目标有粗有细 授课内容自成体系 讲课方法直观易记 举例恰当一例到底 手段现代结合实际 启发为主教会学习 一、根据目标有粗有细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懂理论更会操作的应用型人才。据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作了适当的调整,以“能懂有用”为原则,根据学生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因材施教。可不讲的不讲,如会计的发展与沿革问题,我们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既不讲授也不作为考试的内容;能粗讲的粗讲,对于纯理论问题只作简单的介绍,如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的机构设置等;需细讲的细讲,如增值税的原理、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的要求、查找记账错误的方法、更正记账错误的方法等。另外,对非财会专业开设的《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处理也应有粗有细,因为他们只开设《基础会计》课程,所以会计的

专用方法则粗讲,如查找记账错误的方法、更正记账错误的方法等,而为了培养他们的阅读会计报表的能力,对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就应该比财务会计专业讲授的细一些。 二、授课内容自成体系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讲授顺序上也作了变动,如将有密切联系的科目、账户、账簿合并为一章讲授;并增加了第四章增值税的内容;根据多数学生毕业后将就业于第三产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增加了第六章商业企业(包括零售和批发)主要经营过程的总分类核算,这样既使学生了解了商业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也为第七章学习工业企业供、产、销过程的总分类核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对《基础会计》知识模块的设计和学时安排如下: 1、第一章总论 4学时 2、第二章科目、账户和账簿 4学时 3、第三章复式记账 10学时 4、第四章增值税 8学时 5、第五章会计凭证及会计核算形式 8学时 6、第六章商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总分类核算 14学时 7、第七章工业企业供、产、销过程的总分类核算 8学时 8、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 4学时 三、讲课方法直观易记 为了节约时间,便于学生记忆我们将多数教材中对经济业务用会计分录介绍的方法改变为用“丁字账”讲授,并绘制成形象的中国地图,我们把它叫做“心怀祖国”教学法。下面举例说明:

基础会计教学及反思

《基础会计》教学反思 ——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 李涛 一、教学设计合理 教学设计是在课前进行的,这一过程要理解所教课程的内容、分析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水平、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运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这是课前的预设,是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如果这一关也把握不好的话,那就无法上好一节课,而这环节的水平主要通过教案的编写和课件制作去体现。 1、目标定位明确,重难点突出,选择教学方法恰当。 《基础会计》中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一节实践性较强,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出纳岗位工作任务,掌握日记账的记账依据、记账规则,做到准确规范记账。因此,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位为:(1)了解出纳具体工作。(2)掌握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方法,会登记日记账。(3)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增强职业意识。教学重点:日记账的登记方法。教学难点:准确、规范登记日记账。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

2、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方法得当。在原有知识回顾与导入环节,通过观看实际工作情景和分组角色演练,使学生了解岗位经济业务流程,明确了出纳及其他会计人员的工作任务,巩固了上一项目知识,培养了团结协作的意识。在新授环节,首先结合实际工作对教材进行处理,摒弃了教材中不符合实际的操作方法,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其次,通过演示模拟教学项目,设计实际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实现了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老师在做中指导,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再次,通过学生对出纳工作的再认识,使得学生对实际的会计工作不再陌生,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总之,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基础会计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长期坚持下去一定能够促使学生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二、课堂教学效果不错 1.自己预测及从学生反映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熟练掌握日记账的登记方法。对于小部分比较模糊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辅导,基本也能掌握。 2.从时间安排来看,基本上还是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 3.从课前预设和课堂过程的配合看,许多问题都是学生来

资产负债表公开课流程

1、知识目标 (1)理解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设计原理 (2)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理论依据 (3)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2、能力目标 借助多媒体指导学生较熟练地编制资产负债表 3、思想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知识准备: 一、资产负债表的资料来源 1、资产负债表的各项目均需填列“年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两栏。 2、“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 3、“期末余额”资料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 1、资产类项目有: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补贴款、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工 程物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如该账户出现贷方余额应以“-”号填列)、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项等。 2、负债类项目有: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预 计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专项应付款、递延所得税负债贷项等。 3、所有者权益项目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2)根据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1、资产类的货币资金项目,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 列。 2、资产类的存货项目,根据“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周围材料”、“发出商 品”、“委托加工物资”、“在途物资”、“生产成本”等账户的合计,减去“存货跌价准备” 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余额填列。 3、资产类的固定资产净值项目,根据“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减去“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 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4、所有者权益类的未分配利润项目,根据“本年利润”和“未分配利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如 该账户出现借方余额应以“-”号填列)。 (3)根据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再加上“预收账款” 科目的有关明细科目期末借方余额计算填列;“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科目的有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编制。 (4)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资产负债表上某些项目需要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长期借款”项目,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中反映的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部分分析计算填列。又如“长期债权投资”项目、“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也要分别根据“长期债权投资”科目和“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和一年内摊销的数额后的金额计算。 (5)根据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填列。 1、“应收票据”项目,应根据“应收票据”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 有关应收票据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