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基础计算题解析

机械制造基础计算题解析

《机械制造基础》终结性考试计算题解析

一、公差配合计算题

有关尺寸、公差和偏差的术语及定义

1.尺寸: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的数值。

2.基本尺寸(D,d):通过它应用上、下偏差可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通常由设计者给定,用D和d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它是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根据零件的强度、刚度等要求,计算出的或通过试验和类比方法确定并经过圆整后得到的尺寸,一般要符合标准尺寸系列。

3.实际尺寸(Da,da):通过测量获得的孔(轴)的尺寸。

4.极限尺寸:指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值,也就是允许的尺寸变化范围的两个界限值。其中较大的称为最大极限尺寸(Dmax,dmax),较小的称为最小极限尺寸(Dmin,dmin)。

5.尺寸偏差(偏差):指某一尺寸(极限尺寸、实际尺寸等等)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其值可为正、负或零。

·实际偏差(E a,e a):实际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其中,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ES,es);

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下偏差(EI,ei)。

6.尺寸公差(公差Th,Ts):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减下偏差之差。它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公差值永远为正值。

7.公差带图解:前述是利用图进行的有关尺寸、极限偏差及公差

分析。

·零线:基本尺寸所指的线,是偏差的起始线。零线上方表示正偏差,零线下方表示负偏差。

·公差带: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它是由公差大小和其相对零线的位置如基本偏差来确定。

8.标准公差(IT):指国家标准GB/T l800.3—1998极限与配合制所规定任一公差,它确定了公差带的大小。

9.基本偏差:指在极限与配合制中,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

的那个极限偏差。

有关配合的术语及定义

1. 配合: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2. 孔与轴:孔是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轴是指

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

3. 间隙与过盈: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的尺寸减去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当差值为正时叫做间隙(用X 表示),当差值为负时叫做过盈(用Y 表示)。

4. 配合的种类: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分为三大类,即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

·过盈配合: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为零)的配合。

·过渡配合: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5. 配合公差(Tf ):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对于间隙配合Tf =| Xmax -Xmin |

·对于过盈配合 Tf =| Ymax -Ymin |

·对于过渡配合 Tf =| Xmax -Ymax |

公差配合计算题示例

例1. 已知)

(5)008.0(6450011.0-±h JS φ,求下列各项数值(单位: mm )。 (1)孔的尺寸公差是( B )。

A. +0.008

B. +0.016

C. -0.008

D. -0.016

(2)轴的尺寸公差是( A )。

A. +0.011

B. 0

C. -0.011

D. +0.016

(3)过渡配合的最大间隙X max 是( D )。

A. +0.016

B. +0.017

C. +0.018

D. +0.019

(4)过渡配合的最大过盈Y max 是( C )。

A. -0.006

B. -0.007

C. -0.008

D. -0.009

(5)过渡配合的公差T f 是( B )。

A. 0.026

B. 0.027

C. 0.028

D. 0.029

例2. 已知)

(6)(714034.0023.0018.00+++r H φ,求下列各项数值(单位: mm )。 (1)孔的尺寸公差是( A )。

A. +0.018

B. +0.009

C. -0.018

D. -0.009

(2)轴的尺寸公差是( C )。

A. +0.034

B. +0.023

C. +0.011

D. -0.011

(3)过盈配合的最小过盈Y min 是( D )。

A. -0.018

B. -0.034

C. -0.023

D. -0.005

(4)过盈配合的最大过盈Y max 是( B )。

A.-0.018

B. -0.034

C. -0.023

D.-0.005

(5)过盈配合的公差T f 是( C )。

A. +0.018

B. +0.034

C. +0.029

D. +0.023

例3. 已知)

(7)(835052.0034.0029.00+++r H φ,求下列各项数值(单位: mm )。 (1)孔的尺寸公差是( B )。

A. 0

B. +0.029

C. +0.052

D.+0.034

(2)轴的尺寸公差是( A )。

A. 0.018

B. +0.029

C.+0.052

D. +0.034

(3)过盈配合的最小过盈Y min 是( C )。

A. -0.029

B. -0.034

C. -0.005

D. -0.052

(4)过盈配合的最大过盈Y max 是( D )。

A. -0.029

B. -0.034

C. -0.005

D. -0.052

(5)过盈配合的公差T f 是( A )。

A. +0.047

B. +0.029

C.+0.052

D. +0.034

例4. 已知)(6)(760010.0029

.0030.00--+g H φ,求下列各项数值(单位: mm )。 (1)孔的尺寸公差是( D )。

A. 0

B. +0.010

C.+0.029

D. +0.030

(2)轴的尺寸公差是( A )。

A. +0.019

B.+0.030

C. +0.010

D. +0.029

(3)间隙配合的最大间隙X max 是( C )。

A.+0.030

B.+0.010

C. +0.059

D. +0.029

(4)间隙配合的最小间隙X min 是( B )。

A. +0.030

B. +0.010

C. +0.059

D. +0.029

(5)间隙配合的公差T f 是( C )。

A. +0.030

B. +0.010

C. 0.049

D. +0.029

二、机床传动链的计算

1.机床传动的基本概念

机床的传动:最常见的是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机床上的回转运动多为机械传动。

机床上常用的传动副:(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装置)有带传动、齿轮传动、齿轮齿条传动、蜗轮蜗杆传动及螺杆传动。若已知带轮直径,齿轮齿数等具体数值,则可确定传动链中任何一轴的转速。

传动链及其传动比

传动链是指实现从首端件向末端件传递运动的一系列传动件的总和,它是由若干传动副按一定方法依次组合起来的。

图2-1 传动链图例

图2-1中,运动自轴Ⅰ输入,转速为1n ,经带轮1d 、传动带和带

轮2d 传至轴Ⅱ。再经圆柱齿轮1、2传到轴Ⅲ,经圆锥齿轮3、4传到

轴Ⅳ,经圆柱齿轮5、6传到轴Ⅴ,最后经蜗杆k 及蜗轮7传至轴Ⅵ,并将运动输出。

若已知1n ,1d ,2d ,1z ,2z ,3z ,4z ,5z ,6z ,k 及7z 的具体数值,

则可确定传动链中任何一轴的转速。例如求轴Ⅵ的转速Ⅵn ,则可按下

式计算:

式中:51~i i 分别为传动链中相应传动副的传动比;

总i 为传动链的总传动比;

ε 为滑动系数,约为0.98;

71~z z 为齿轮齿数;

k 为蜗杆线(头)数。

机床的传动系统

参考教材图9-4的C6132型卧式车床的传动系统图,它是反映机床全部运动传递关系的示意图。图中:罗马数字表示传动轴的编号,阿拉伯数字表示齿轮齿数或带轮直径,字母M 表示离合器等。

教材图9-4 C6132车床传动系统图

(1)主运动传动链 C6132车床的主运动传动链的两末端件是电动机和主轴,主运动传动链为:

主轴Ⅵ电动机-⎪⎭⎪⎬⎫⎪⎩⎪⎨⎧------⎪⎪⎪⎭

⎪⎪⎪⎬⎫⎪⎪⎪⎩⎪⎪⎪⎨⎧--⎪⎭⎪⎬⎫⎪⎩⎪⎨⎧-I -5817Ⅴ6327Ⅳ200176Ⅲ452239283234Ⅱ341922331M φφ(1440r/min) 主轴可获得2×3×2=12级转速,其反转是通过电动机反转实现的。

(2)进给运动传动链 进给运动传动链是使刀架实现纵向或横向运动的传动链。传动链的两末端件主轴和刀架,其进给运动传动链为

主轴Ⅵ-⎪⎭⎪⎬⎫⎪⎩⎪⎨⎧⋅553535555555-Ⅷ-5829-Ⅸ-d c b a ⋅-Ⅺ-

(变向机构) (交换齿轮)

⎪⎪⎪⎪⎪⎭

⎪⎪⎪⎪⎪⎬⎫⎪⎪⎪⎪⎪⎩⎪⎪⎪⎪⎪⎨⎧52264830362724212427-Ⅻ-⎪⎪⎪⎪⎭⎪⎪⎪⎪⎬⎫⎪⎪⎪⎪⎩⎪⎪⎪⎪⎨⎧⋅⋅⋅⋅52265226522639392652522626523939-ⅩⅢ-3939-ⅪⅤ-光杠-452-ⅩⅥ (增倍机构) -⎪⎩

⎪⎨⎧-=---==-----刀架(横向进给))横进给丝杠刀架(纵向进给)),齿轮、齿条右左4P (13474738M 214(ⅩⅧ5525M ⅩⅦ6024m z 2.传动链计算示例

分析传动系统图的一般方法是:

首先找出运动链所联系的两个末端件,然后按运动传动(或联系)顺序,依次分析各传动轴之间的传动结构和运动的传递关系。分析传动结构时,特别注意齿轮、离合器等传动件与传动轴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固定、空套或滑移)。

例1.分析图示钻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

(1)钻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两个端件是( A )。

A. 电动机和主轴

B.皮带轮和主轴

C. 电动机和皮带轮

D.电动机和Ⅲ轴

(2)传动路线表达式正确的是( D )。

A.

电动机(1440r/min )—Ⅰ—170140—Ⅱ—5527—Ⅲ—4834—Ⅳ—⎥⎥⎥⎥⎥⎥⎥⎦⎤⎢⎢⎢⎢⎢⎢⎢⎣⎡346550356817—

Ⅴ(主轴)

B. 电动机(1440r/min )—Ⅰ—

170140—Ⅱ—5527—Ⅲ—4834—Ⅳ—6817—Ⅴ(主轴)

C.

电动机(1440r/min )—Ⅰ—170140—Ⅱ—⎥⎥⎥⎥⎥⎥⎥⎦⎤⎢⎢⎢⎢⎢⎢⎢⎣⎡483455276121—Ⅲ—4834—Ⅳ—6817—Ⅴ(主轴)

D. 电动机(1440r/min )—Ⅰ—170140—Ⅱ—⎥⎥⎥⎥⎥⎥⎥⎦⎤⎢⎢⎢⎢⎢⎢⎢⎣⎡483455276121—Ⅲ—4834—Ⅳ—⎥⎥⎥⎥⎥⎥⎥⎦⎤⎢⎢⎢⎢⎢⎢⎢⎣

⎡346550356817—Ⅴ(主轴)

(3)钻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转速级数是( C )。

A. 3级

B.6级

C.9级

D. 18级

(4)传动链主轴的最高转速是( B )。

A. 1110 r/min

B.1115r/min

C.1250 r/min

D. 1860 r/min

(5)传动链主轴的最低转速是( A )。

A. 71 r/min

B.1115r/min

C.90 r/min

D. 110 r/min

例2.分析图示的主运动传动系统(图中M 1为齿轮式离合器)。

(1)机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两个端件是( B )。

A. 皮带轮和主轴

B.电动机和主轴

C. 电动机和皮带轮

D.电动机和Ⅲ轴

(2)传动路线表达式正确的是( A )。

A.

电机(1430r ·min )-15090-Ⅰ-⎪⎪⎪⎭⎪⎪⎪⎬⎫⎪⎪⎪⎩⎪⎪⎪⎨⎧223632264217-Ⅱ-⎪⎪⎪⎭⎪⎪⎪⎬⎫⎪⎪⎪⎩⎪⎪⎪⎨⎧264230384522-Ⅲ-200178-Ⅳ-⎪⎭⎪⎬⎫⎪⎩⎪⎨⎧--158176327M V -Ⅵ(主轴)

B. 电机(1430r ·min )-15090-Ⅰ-⎪⎪⎪⎭⎪⎪⎪⎬⎫⎪⎪⎪⎩⎪⎪⎪⎨⎧223632264217-Ⅱ-⎪⎪⎪⎭

⎪⎪⎪⎬⎫⎪⎪⎪⎩⎪⎪⎪⎨⎧264230384522-Ⅲ-200178-Ⅳ-M 1-Ⅵ(主轴) C.

电机(1430r ·min )-15090-Ⅰ-⎪⎪⎪⎭⎪⎪⎪⎬⎫⎪⎪⎪⎩⎪⎪⎪⎨⎧223632264217-Ⅱ-⎪⎪⎪⎭⎪⎪⎪⎬⎫⎪⎪⎪⎩⎪⎪⎪⎨⎧264230384522-Ⅲ-200178-Ⅳ-6327-Ⅴ-6327-Ⅵ(主轴)

D. 电机(1430r ·min )-

15090-Ⅰ-2236-Ⅱ-4522-Ⅲ-200

178-Ⅳ-6327-Ⅴ-6327-Ⅵ(主轴)

(3)机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转速级数是( D )。

A. 3级

B.6级

C.9级

D. 18级

(4)传动链主轴的当前转速是( B )。

(5)传动链主轴的最低转速是( A )。

例3. 分析图示万能升降台铣床的主运动传动链。

(1)铣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两个端件是( B )。

A. 皮带轮和主轴

B.电动机和主轴

C. 电动机和皮带轮

D.电动机和Ⅲ轴

(2)传动路线表达式正确的是( C )。

A. 电机Ⅰ(1440r ·min )-5426-Ⅱ-⎪⎪⎪⎭

⎪⎪⎪⎬⎫⎪⎪⎪⎩⎪⎪⎪⎨⎧332236193916-Ⅲ-4718-Ⅳ-⎪⎪⎭⎪⎪⎬⎫⎪⎪⎩⎪⎪⎨⎧38827119-Ⅴ(主轴) B. 电机Ⅰ(1440r ·min )-5426-Ⅱ-3916-Ⅲ-⎪⎪⎪⎭

⎪⎪⎪⎬⎫⎪⎪⎪⎩⎪⎪⎪⎨⎧263937284718-Ⅳ-⎪⎪⎭⎪⎪⎬⎫⎪⎪⎩⎪⎪⎨⎧38827119-Ⅴ(主轴) C.

电机Ⅰ(1440r ·min )-5426-Ⅱ-⎪⎪⎪⎭⎪⎪⎪⎬⎫⎪⎪⎪⎩⎪⎪⎪⎨⎧332236193916-Ⅲ-⎪⎪⎪⎭⎪⎪⎪⎬⎫⎪⎪⎪⎩⎪⎪⎪⎨⎧263937284718-Ⅳ-⎪⎪⎭⎪⎪⎬⎫⎪⎪⎩⎪⎪⎨⎧38827119-Ⅴ(主轴) D.电机Ⅰ(1440r ·min )-5426-Ⅱ-⎪⎪⎪⎭⎪⎪⎪⎬⎫⎪⎪⎪⎩⎪⎪⎪⎨⎧332236193916-Ⅲ-⎪⎪⎪⎭

⎪⎪⎪⎬⎫⎪⎪⎪⎩⎪⎪⎪⎨⎧263937284718-Ⅳ-7119-Ⅴ(主轴) (3)铣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转速级数是( D )。

A. 3级

B.6级

C.9级

D. 18级

(4)传动链主轴的最高转速是( D )。

(5)传动链主轴的最低转速是( A )。

例4.分析图示的主运动传动系统。

(1)机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两个端件是( A )。

A. 电动机和主轴

B. 皮带轮和主轴

C. 电动机和皮带轮

D.电动机和Ⅲ轴

(2)传动路线表达式正确的是( D )。

A. 电机(1440r /min )-210100-Ⅰ-5533-Ⅱ-⎪⎪⎭⎪⎪⎬⎫⎪⎪⎩⎪⎪⎨⎧45436325-Ⅲ-⎪⎪⎭

⎪⎪⎬⎫⎪⎪⎩⎪⎪⎨⎧43678723-Ⅳ(主轴) B. 电机(1440r /min )-210100-Ⅰ-⎪⎪⎭⎪⎪⎬⎫⎪⎪⎩⎪⎪⎨⎧45435533-Ⅱ-⎪⎪⎭

⎪⎪⎬⎫⎪⎪⎩⎪⎪⎨⎧45436325-Ⅲ-4367-Ⅳ(主轴) C. 电机(1440r /min )-210100-Ⅰ-⎪⎪⎭⎪⎪⎬⎫⎪⎪⎩⎪⎪⎨⎧45435533-Ⅱ-4543-Ⅲ-⎪⎪⎭

⎪⎪⎬⎫⎪⎪⎩⎪⎪⎨⎧43678723-Ⅳ(主轴) D. 电机(1440r /min )-210100-Ⅰ-⎪⎪⎭⎪⎪⎬⎫⎪⎪⎩⎪⎪⎨⎧45435533-Ⅱ-⎪⎪⎭⎪⎪⎬⎫⎪⎪⎩⎪⎪⎨⎧45436325-Ⅲ-⎪⎪⎭

⎪⎪⎬⎫⎪⎪⎩⎪⎪⎨⎧43678723-Ⅳ(主轴) (3)机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转速级数是( C )。

A. 3级

B.6级

C.8级

D. 18级

(4)传动链主轴的最高转速是( B )。

(5)传动链主轴的最低转速是( C )。

三、尺寸链的计算题

1.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尺寸链: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由有关

工序尺寸组成的尺寸链称为工艺尺寸链。在装配过程中形成的尺

寸链叫装配尺寸链。

图3-1 装配尺寸链

在尺寸链中,每一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根据其作用不同,

尺寸链中的环又可分为:

封闭环:尺寸链中在装配过程或加工过程后自然形成的一

环,称为封闭环。一个尺寸链中,封闭环只能有一个,用A0表

示。

组成环:尺寸链中除封闭环以外的其他环就是组成环。

根据组成环对封闭环的影响,组成环又分:

增环:在尺寸链中,当其余组成环不变时,将某一环增大(或减小),封闭环也随之增大(或减小),该环称之为增环,用→

A表示。

i

减环:在尺寸链中,当其余组成环不变时,将某一环增大(或

减小),封闭环反而随之减小(或增大),该环就为减环,用←

A

j 表示。

分析确定增环及减环

方法1:用增环及减环的定义确定。

方法2:用“箭头法”确定:先从任一环起画单向箭头,一

个接一个的画,

包括封闭环,直到最后一个形成闭合回路,然后按箭头的方向判

断,凡是与封闭环箭头同向的为减环,反向的为增环。(小窍门)

2.求解尺寸链的步骤

①建立尺寸链(客观存在)

②确定封闭环是求解尺寸链的关键(间接获得的尺寸)

③确定组成环的增减性(单箭头法)

④进行尺寸链的计算(正计算、反计算和中间计算)

⑤计算公式

3.尺寸链计算例题

例1. 如图所示,在外圆、端面、内孔加工后,钻10

φ孔。试计算以B面定位钻10

φ孔的工

序尺寸L及其偏差。

解:(1)根据尺寸链图,可以确定封闭环和增、减环如下( A )。

A. 19

.0025+为封闭环,01.060-为增环,L 为减环。 B.

01.060-为封闭环,19.00

25+为增环,L 为减环。

C. L 为封闭环,01.060-为增环,19

.00

25+为减环。 D.

19

.0025+为封闭环,L 为增环,01.060-为减环。

(2)根据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公式,可以求得L 的基本尺寸为( B )。

A. L=60+25=85(mm )

B. L=60-25=35(mm )

(3)根据上偏差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得L 的上偏差为( A )。 A. L S E = -0.10 -0 = -0.10(mm ) B. L S E

=+0.19+0=+0.19(mm )

C. L S E

=+0.19-(-0.1)=+0.29(mm ) D.

L S E

=0-(-0.1)=+0.1(mm )

(4)根据下偏差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得L 的下偏差为( D )。 A.

L I E

=-0.10

-0 = -0.10(mm )

B. L I E

=-0.1-(-0.19)=0.09(mm ) C. L I E

=0-(-0.1)=+0.1(mm ) D.

L I E

= 0-0.19 =

-0.19(mm )

(5)根据上面求的基本尺寸和上、下偏差的值,可以确定工序尺寸L 及其偏差为( C )。

A. L=10

.019.085--(mm )

B. L=19

.01.035++(mm ) C. L=10.019.035--(mm )

D. L=1.019.035+-(mm )

例2. 在铣床上加工如图所示套筒零件的表面B ,以C 面定位,

表面D 、E 均已加工完毕,要求保证尺寸2

.0010+mm ,试求工序

尺寸A 及其偏差。

解:(1)根据尺寸链图,可以确定封闭环和增、减环如下( B )。

A. A 为封闭环,2.0010+、06.0030+为增环,06.060±为减环

B. 2.0010+为封闭环,A 、06.0030+为增环,06.060±为减环

C. 06.060±为封闭环,2.0010+、06.0030+为增环,A 为减环

D.

06.0030+为封闭环,A 、2

.0010+为增环,06.060±为减环

(2)根据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公式,可以求得A 的基本尺寸为( A )。

A. A = 60 + 10-30 = 40(mm )

B. A=60+30-10=80(mm )

(3)根据上偏差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得A 的上偏差为( C )。

A. A S E =0.20+0.06-0.06=0.20(mm )

B. A S E

=0.06+0.06-0.20=-0.08(mm ) C. A S E

= 0.20-0.06-0.06 = 0.08(mm )

D.

A S E

=0-0.06-0.06=-0.12(mm )

(4)根据下偏差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得A 的下偏差为( B )。

A. A I E

=0.2-0+0.06=0.26(mm ) B.

A I E

=0-0+0.06=0.06(mm )

C. A I E

=0.06-0+0.06=0.12(mm ) D.

A I E

=0.2-0-0.06=0.14(mm )

(5)根据上面求的基本尺寸和上、下偏差的值,可以确定工序尺寸A 及其偏差为( D )。

A. A =20

.006.040++(mm ) B. A =20.014.040++(mm ) C. A =14.006.040++ (mm)

D. A =

08

.006.040++(mm )

例3. 如图所示为轴套零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

面,现需在铣床上以左端面定位铣出右端槽,并保证尺寸

mm 2.026±,试求工序尺寸A 及其偏差。

解:(1)根据尺寸链图,可以确定封闭环和增、减环如下( C )。

A. A 为封闭环,mm 2.026±、mm 01.050-为增环,

mm 05

.0010+、mm 1.020±为减环 B.

mm 01.050-为封闭环,

A 、mm 2.026±为增环,mm 05

.0010+、mm 1.020±为减环

C. mm 2.026±为封闭环,A 、mm 01.050-为增环,

mm 05

.0010+、mm 1.020±为减环

D. mm 05

.0010+为封闭环,A 、mm 01.050-为增环,

mm 2.026±、mm 1.020±为减环

(2)根据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公式,可以求得A 的基本尺寸为( A )。

A. A = 26 + 10 + 20-50 = 6(mm )

B. A=10+20+50-26=54(mm )

C. A=20+50-26-10=34(mm )

D. A=10+50-26-20=14(mm )

(3)根据上偏差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得A 的上偏差为( C )。 A. A S E

=+0.05+0.2-0.1-0=+0.15(mm )

B.

A S E

=+0.05+0.2-(-0.1-0.1)=+0.45(mm ) C. A S E

= 0.20-0+0-0.1= 0.1(mm ) D.

A S E

=0.20+0.1-0.05-0=+0.25(mm )

(4)根据下偏差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得A 的下偏差为( A )。

A. A I E

= 0.05+0.1+0.1-0.20= 0.05(mm ) B. A I E

= 0.1+0-0.05-0.2=-0.15(mm )

C. A I E

=0+0.1-0-(-0.2)=0.3(mm ) D.

A I E

=0-0.2-0-(-0.1)=-0.1(mm )

(5)根据上面求的基本尺寸和上、下偏差的值,可以确定工序尺寸A 及其偏差为( B )。

A. A =

10

.005.014++(mm ) B. A = 10.005.06++(mm )

C. A = 15.005.06++(mm )

D. A =

25.015.06+-(mm )

例4. 在加工如图所示零件过程中,外圆、内孔及端面均已加工完毕,现以A 面定位加工Φ10孔,保证设计尺寸为25±0.1mm ,试计算工序尺寸及偏差。

解:(1)根据尺寸链图,可以确定封闭环和增、减环如下( B )。

A. A 1为封闭环,0A 、3A

为增环,2A 为减环 B.

0A 为封闭环,1A 、3A

为增环,2A 为减环

C. A 3为封闭环,0A 、1A 为增环,2A

为减环 D. A 2为封闭环,1A 、3A

为增环,0A 为减环

(2)根据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公式,可以求得A 3的基本尺寸为( A )。 A.

1203A A A A

-+==25+60-50=35mm

B. 2103A A A A

-+==25+50-60=15mm C. 0213

A A A A

-+==50+60-25=85 mm

(3)根据上偏差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得A 3的上偏差为( A )。 A.

1203S E I E ES S E

-+==0.10+(-0.10)-0.05=-0.05mm

B. 2103S E I E ES S E

-+==0.10+0-0=0.10mm

C. 0213

S E I E ES S E

-+==+0.05+(-0.10)-0.01=-0.06mm D. 2013

S E I E ES S E

-+==0.05+(-0.10)-0=-0.05 mm

(4)根据下偏差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得A 3的下偏差为( C )。 A.

2103I E S E EI I E

-+==-0.10+0.05-(-0.10)=0.05mm

B. 2013I E S E EI I E

-+==0+0.10-(-0.10)=0.20mm C.

1203I E S E EI I E

-+==-0.10+0-0=-0.10mm

D. 0213

I E S E EI I E

-+==0+0-(-0.10)=0.10mm

(5)根据上面求的基本尺寸和上、下偏差的值,可以确定工序尺寸A 3及其偏差为( B )。 A. 06

.010.03

35--=A

mm

B.

mm A 05.010.0335--=

C. mm A 10.010.0335+-=

D. mm A 10.005.0335++=

机械制造基础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习题解答

编者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习题解答 1-1 什么是金属的力学性能? 根据载荷形式的不同,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指标? 答:金属在各种不同载荷作用下表现出来的特性就叫力学性能。根据载荷形式的不同,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塑性和冲击韧度等。 1-2 什么是强度? 什么是塑性? 衡量这两种性能的指标有哪些? 各用什么符号表示? 答: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就是强度;衡量强度的主要指标有弹性极限σe 、抗拉强度σb 和屈服强度σs (σ0.2)等。 金属发生塑性变形但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塑性;衡量塑性的主要指标有断面收缩率ψ和伸长率δ。 1-3 低碳钢做成的d 0 = 10mm 的圆形短试样经拉伸试验,得到如下数据:F s = 21100N , F b = 34500N , l 1 = 65mm , d 1 = 6mm 。试求低碳钢的σs 、σb 、δ5、ψ。 答:原始试样截面积为)(5.781044A 22200mm d =?== ππ,试验后截面积为)(26.28644A 22211mm d =?==π π ;原始试样长度为

)(501055l 00mm d =?==,故 )(8.2685 .78211000s MPa A F s ===σ )(5.4395.78345000b MPa A F b === σ %30%10050 5065%1000015=-=?-=l l l δ %64%1005 .7826.285.78%100A A A 010=?-=?-=ψ 1-4 什么是硬度? HBW 、HRA 、HRB 、HRC 各代表什么方法测出的硬度? 答: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是指金属抵抗局部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 HBW 代表用布氏硬度测定方法测出的硬度,HRA 、HRB 、HRC 各代表用洛氏硬度的A 、B 、C 三种不同的标尺测定出的硬度。 1-5 下列硬度要求和写法是否正确? HBW150 HRC40N HR00 HRB10 478HV HRA79 474HBW 答:HBW150不正确;HRC40N 不正确;HR00不正确; HRB10不正确;478HV 正确;HRA79不正确;474HBW 正确。 1-6 什么是冲击韧度? A K 和αKV 各代表什么? 答: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度。 A K 代表冲击吸收功;α KV 代表使用V 形缺口试件测出的冲击韧度值。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库与答案解析

机械制造基础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钢的正火的硬度、强度比退火低。(×) 4、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 5、焊件开坡口的目的在于保证焊透,增加接头强度。(√) 6、基本尺寸就是要求加工时要达到的尺寸。(×) 7、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8 、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9、切削用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者的总称。(√) 10、刀具耐用度为刀具两次刃磨之间的切削时间。(√) 11、切削液具有冷却、润滑、清洗、防锈四种作用。(√) 12、在车削加工中,车刀的纵向或横向移动,属于进给运动。(√) 13、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不需要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这种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14、固定支承在装配后,需要将其工作表面一次磨平。(√) 15、冲击韧性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16、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慢一些。(×) 17、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 1.3%。(√) 18、一般情况下,焊件厚度小于4mm 时,焊条直径等于焊件厚度。(√) 19、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20、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规定越小越好。(×) 21、 Ra 值越大,零件表面越粗糙。(√) 22 、切削用量主要是指切削速度和进给量。(×) 23 、提高表面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增大刀具的前角与后角。(×) 24、就四种切屑基本形态相比较,形成带状切屑时切削过程最平稳。(√) 25、用分布于铣刀圆柱面上的刀齿进行的铣削称为周铣。(√) 26 、过定位在机械加工中是不允许的。(×) 27、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 28 、焊件开坡口的目的在于保证焊透,增加接头强度。(√) 29 、基本尺寸就是要求加工时要达到的尺寸。(×)

机械制造基础计算题解析2016.06.20

《机械制造基础》终结性考试计算题解析 一、公差配合计算题 有关尺寸、公差和偏差的术语及定义 1. 尺寸: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的数值。 2. 基本尺寸(D ,d ):通过它应用上、下偏差可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通常由设计者给定,用D 和d 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它是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根据零件的强度、刚度等要求,计算出的或通过试验和类比方法确定并经过圆整后得到的尺寸,一般要符合标准尺寸系列。 3. 实际尺寸(Da ,da ):通过测量获得的孔(轴)的尺寸。 4. 极限尺寸:指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值,也就是允许的尺寸变化范围的两个界限值。其中较大的称为最大极限尺寸(Dmax ,dmax ),较小的称为最小极限尺寸(Dmin ,dmin )。 5. 尺寸偏差(偏差):指某一尺寸(极限尺寸、实际尺寸等等)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其值可为正、负或零。 ·实际偏差(E a ,e a ):实际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其中,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ES ,es); 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下偏差(EI ,ei)。 6. 尺寸公差(公差Th ,Ts ):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减下偏差之差。它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公差值永远为正值。 7. 公差带图解:前述是利用图进行的有关尺寸、极限偏差及公差分析。 ·零线:基本尺寸所指的线,是偏差的起始线。零线上方表示正偏差,零线下方表示负偏差。 ·公差带: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它是由公差大小和其相对零线的位置如基本偏差来确定。 8. 标准公差(IT):指国家标准GB/T l800.3—1998极限与配合制所规定任一公差,它 ??? -=-=d d e D D E a a a a ? ? ?-=-=-=-=d d ei D D EI d d es D D ES min min max max ,,??? -=-=-=-=ei es d d EI ES D D s h min max min max T T 轴公差孔公差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复习题库带答案

第一章机械制造概论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 1.机械制造的方法根据可根零件加工时加工工具与零件之间是否需要机械作用力,可将机 械制造的方法分为(机械加工)和(特种加工),其中机械加工又分为(净成形)和(切削加工)。 2.生产系统由(决策层)、(计划管理层)、(生产技术层)三个层次组成。 3.机械制造中的工艺系统是由机械加工所使用的(机床)、(夹具)、(刀具)和工 件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4.可以将零件的生产类型划分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三种生产类型。 5.生产纲领是指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其中计划期 一般是指一年。零件的生产纲领应计入(备品)和(废品)的数量,其计算公式[ N=Qn(1+a)(1+b) ] 二.单项选择题 1.按照系统的观点,可将生产定义为使生产(C)转变为生产财富并创造效益的输入输出 系统。 A.对象 B. 资料 C. 要素 D信息 2.度量生产过程效率的标准是( D)。 A 产量 B. 产值 C.利润 D. 生产率 三.判断题 1.制造系统是一个将原材料转变成产品的输入输出系统。(正确) 2.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日渐成为制造业的主流生产方式。(正确) 3.特种加工是不需要利用工具直接对加工对象施加机械作用力的一种加工工艺,如电火花 成形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离子束加工、光刻化学加工等。 (正确)

第二章金属切削原理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 1.下图为车削工件端面的示意图,图上标注的主动动是( 1 ),进给运动是(10 ); 已加工表面是(2 ),过渡表面是(3),背吃刀量是(9 );刀具前角是(6 )、后角是( 5 )、主偏角是8 ,副偏角是(7)。 3.切削运动包括( 主)运动和( 进给)运动两种,其中(主运动)运动是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 消耗功率最多的运动。 4.进给量越大,表面粗糙度(越大); 5.当工件材料硬度提高时,切削力(增大); 6.金属切屑时,切屑层金属的变形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变形区,其中第一变形区为(3), 第二变形区为(2 )。 7. 8.车削时,刀具进给量是工件或刀具每回转1周时二者沿(进给)方向的相对位移 9.磨削加工时,应选择(乳化液);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不锈钢进行(调质)处理。

机械制造基础大题及答案-打印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3.图示零件加工时应如何选择粗精基准, (标有符号为加工面,其余为非加工面)并简要地说明理由。(图a、b 要求保持璧厚均匀,图 c 所示零件毛坯孔已铸出,要求该孔加工余量均匀。) 答案: (1)图a中以不加工面作粗基准,以孔作精基准.这样可保证壁厚均匀,保证孔与外圆の同轴度。 (2)图b中以不加工面小端外圆作粗基准,以孔作精基准,可保证壁厚均匀。 (3)图c中以孔作粗基准,以小外圆为精基准,可简化夹具制造,保证孔加工余量均匀。 (4图d中以轴承孔作粗基准,以底面作精基准.可保证轴承孔加工余量均匀. 4。在铣床上加工一批轴件上の键槽,如习图4-4—1所示.已知铣床工作台面与导轨の平行度误差为0。05/300,夹具两定位V型块夹角 ,交点Aの连线与夹具体底面の平行度误差为0。01/150,阶梯轴工件两端轴颈尺寸为 .试分析计算加工后键槽底面对工件轴线の平行度误差(只考虑上述因素影响,并忽略两轴颈与外圆の同轴度误差). 4—1答案: 键槽底面对Φ35mm下母线之间の平行度误差由3项组成: ①铣床工作台面与导轨の平行度误差:0.05/300 ②夹具制造与安装误差(表现为交点Aの连线与夹具体底面の平行度误差):0.01/150 ③工件轴线与交点Aの连线の平行度误差: 为此,首先计算外圆中心在垂直方向上の变动量: 可得到工件轴线与交点Aの连线の平行度误差:0.07/150 最后得到键槽底面(认为与铣床导轨平行)对工件轴线の平行度误差 5.在无心磨床上磨削销轴,销轴外径尺寸要求为φ12±0。01.现随机抽取100件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其外径尺寸接近正态分布,平均值为X = 11.99,均方根偏差为S = 0。003。 试:(1)画出销轴外径尺寸误差の分布曲线;(2)计算该工序の工艺能力系数; (3)估计该工序の废品率;(4)分析产生废品の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答案:①分布图 ②工艺能力系数CP=0.2/(6×0.003)=1。1 ③废品率约为50% ④产生废品の主要原因是存在较大の常值系统误差,很可能是砂轮位置调整不当所致;改进办法是重新调整砂轮位置。 6。在车床上加工一批小轴の外圆尺寸要求为mm.若根据测量工序尺寸接近正态分布其标准差为0。025mm公差带中心小于分布曲线中心偏差值为0.03 mm。试计算不合格品率.已知Q(3。2)=0.4993Q(3)=0.49865 Q(1)=0。3413 Q(0.8)=0。0。2881 (x-)/ 3.2 3 2 1 0。8 F 0.4993 0。49865 0。4772 0。3413 0.288 解:1)求 = 查表=0.4993 .. 求查表=0.2881合格率: 废品率: 7. 在两台自动切割机上加工工一批小轴の外园,要求保证直径11±0。02mm,第一台加工1000件,其直径尺按正态分布,平均值=11。005mm,均方差= 0.004mm。第二台加工500件,其直径也按正态分布,且= 11.015mm, =0。0025mm。试求: 1)在同一图上画出两台机床加工の两批工件の尺寸分布图,并指出哪台机床の精度高? 2)计算并比较那台机床の废品率高,并分析其产生の原因及提出改进の办法. 解:两台机床加工の两批小轴,其加工直径分布曲线如下图所示; (x-)/ 1 1.5 2 2。5 3 F 0。3431 0。4332 0。4772 0。4983 0。5 解:(1),第二台机床工序精度高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机考网考计算题题库及答案三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机考网考计算题题库及答 案三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机考网考计算题题库及答案 盗传必究 一、机床传动链的计算题 1.分析图示钻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 (1)钻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两个端件是(A)。 A.电动机和主轴 (2)传动路线表达式正确的是(D)。 D.电动机(1440r/min)—Ⅰ——Ⅱ——Ⅲ——Ⅳ——Ⅴ(主轴) (3)钻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转速级数是(C)。 C.9级 (4)传动链主轴的最高转速是(B)。 B.1115r/min (5)传动链主轴的最低转速是(A)。 A.71 r/min 2.分析图示的主运动传动系统(图中M1为齿轮式离合器)。 (1)机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两个端件是(B)。 B.电动机和主轴 (2)传动路线表达式正确的是(A)。 A.电机(1430r·min)--Ⅰ--Ⅱ--Ⅲ--Ⅳ--Ⅵ(主轴) (3)机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转速级数是(D)。 D.18级 (4)传动链主轴的当前转速是(B)。 B.73.7r/min (5)传动链主轴的最低转速是(A)。 A.18.2r/min 3.分析图示万能升降台铣床的主运动传动链。

(1)铣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两个端件是(B)。 B.电动机和主轴 (2)传动路线表达式正确的是(C)。 C.电机Ⅰ(1440r·min)--Ⅱ--Ⅲ--Ⅳ--Ⅴ(主轴)(3)铣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转速级数是(D)。 D.18级 (4)传动链主轴的最高转速是(D)。 D.1496.1 r/min (5)传动链主轴的最低转速是(A)。 A.29.2 r/min 4.分析图示的主运动传动系统。 (1)机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两个端件是(A)。 A.电动机和主轴 (2)传动路线表达式正确的是(D)。 D.电机(1440r/min)--Ⅰ--Ⅱ--Ⅲ--Ⅳ(主轴) (3)机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转速级数是(C)。 C.8级 (4)传动链主轴的最高转速是(B)。 B.956.1r/min (5)传动链主轴的最低转速是(C)。 C.42.3 r/min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机考网考计算题题库及答案三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机考网考计算题题 库及答案三 (1)钻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两个端件是(A)。 A.电动机和主轴(2)传动路线表达式正确的是(D)。 D.电动机(1440r/min)—Ⅰ——Ⅱ——Ⅲ——Ⅳ——Ⅴ(主轴)(3)钻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转速级数是(C)。 C.9级(4)传动链主轴的最高转速是(B)。 B.1115r/min(5)传动链主轴的最低转速是(A)。 A.71r/min2.分析图示的主运动传动系统(图中M1为齿轮式离合器)。 (1)机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两个端件是(B)。 B.电动机和主轴(2)传动路线表达式正确的是(A)。 A.电机(1430r·min)--Ⅰ--Ⅱ--Ⅲ--Ⅳ--Ⅵ(主轴)(3)机床的 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转速级数是(D)。 D.18级(4)传动链主轴的当前转速是(B)。 B.73.7r/min(5)传动链主轴的最低转速是(A)。 A.18.2r/min3.分析图示万能升降台铣床的主运动传动链。 (1)铣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两个端件是(B)。 B.电动机和主轴(2)传动路线表达式正确的是(C)。 C.电机Ⅰ(1440r·min)--Ⅱ--Ⅲ--Ⅳ--Ⅴ(主轴)(3)铣床的主 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转速级数是(D)。

D.18级(4)传动链主轴的最高转速是(D)。 D.1496.1r/min(5)传动链主轴的最低转速是(A)。 A.29.2r/min4.分析图示的主运动传动系统。 (1)机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两个端件是(A)。 A.电动机和主轴(2)传动路线表达式正确的是(D)。 D.电机(1440r/min)--Ⅰ--Ⅱ--Ⅲ--Ⅳ(主轴)(3)机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转速级数是(C)。 C.8级(4)传动链主轴的最高转速是(B)。 B.956.1r/min(5)传动链主轴的最低转速是(C)。 C.42.3r/min

机械制造基础最新试题两套加答案解析

注意:学号、姓名和所在年级班级不写、不写全或写在密封线外者,试卷作废。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工序——机械加工过程中,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一组工件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2.粗基准——未经过机械加工的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 3.顺铣——铣刀旋转方向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同。铣削时每齿切削厚度a c从最大逐渐减小到零。 4.金属的可锻性——指金属接受锻压加工的难易程度。金属可锻性好,表明金属易于 锻压成型。 5.分型面——两个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称为分型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前角是在主剖面内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2.合金的整个收缩过程可划分为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等三个阶段。 3.焊接按照过程本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熔化焊、压力焊和钎焊三大类。 4.自由锻造设备有空气锤、蒸气空气锤和水压机等。 5.工件的装夹有两个含义即定位和夹紧。 6.生产组织类型可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 7.工件的定位通常有四种情况,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其中常用且能满足工序加工要求的定位情况有完全定位和不完全定位,故在夹具设计中常用。 8.刀具磨损过程一般分为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和剧烈磨损阶段。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浇铸位置是指()。 A.浇铸时金属液的入口处B.浇铸时铸件在铸型中所处的位置 C.两半铸型相互接触处D.浇注口在沙箱中所处的位置 2.加工塑性较好的金属材料时,若切削厚度(进刀深)比较大而刀具前角比较小,容易得到()。A.带状切屑B.单元切屑C.挤裂切屑D.崩碎切屑 3.带有飞边槽的模膛是()。 A.终锻模膛B.预锻模膛C.滚挤模膛D.弯曲模膛 4.型号为C6150的机床是()。 A.立式车床B.坐标镗床C.平面磨床D.卧式车床 5.合金钢大型中压容器筒身的焊接应该采用()的焊接方法。

机械制造基础重点例题

【例6】:如图所示零件简图,其内、外圆均已加工完毕,外圆尺寸为ø mm ,内孔尺寸为ø mm 。现铣键槽,其深度要求为 mm ,该尺寸不便直接测量,为检验槽深是否合格,可直接测量哪些尺寸?试标出它们的尺寸及公差。 【题解】:可直接测量键槽底部至内孔上母线的尺寸。 设此尺寸为L 。则画出尺寸链如上图右,判断闭环、增环和减环如下—— 闭环为 ,增环为 ,其余为减环。 具体解法略去。 【例7】:如图所示的轴套类零件的外圆、内孔及端面均已加工,现铣缺口,求以A 和B 轴向定位基准, 00.1 90-0.05 060+0.30 5 +0.30 5+0 0.0545-

M 和N 为径向定位基准时的工序尺寸。 分析:要找出轴向和径向铣缺口时的设计基准,然后求解。 【题解】:根据加工要求及零件图知,轴向的设计基准是A 面,而径向的设计基准是M 轴线。 (1)以A 面定位时,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则工序尺寸为 。 (2)以M 定位时,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则工序尺寸为 。 (3)以B 为轴向定位基准时,设工序尺寸为x 做出尺寸链如下 闭环为 减环为60+0 其余为增环 计算略。 (4)以N 为径向定位基准时,设工序尺寸为y ,做出尺寸链如下 闭环为 减环为 0.2 10+00.5 10 -0.2 010 +0 0.510-0 0.05 20-

增环为y 尺寸计算略。 说明:此类型的题,当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需用调整法加工,让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确定工序尺寸。而在画出的尺寸链图中,以设计基准到加工面间的那个尺寸就是闭环。 【例8】工件定位如图所示。已知:工件外径为 ,内孔直径为 ,外径与内孔的同轴度为2e 。本工序加工键槽,要求保证尺寸A 。试分析计算(1)该定位方案引起工序尺寸A 的最大变化量是多少?(2)采取什么定位方案可使工序尺寸A 的变化量最小? 【题解】:先计算定位误差 (1)∆jb= ∆jw= 由于∆jb 和∆jw 无公共误差因素 ∴ ∆dw= ∆jb+ ∆jw 22 TD e +2sin 2 Td ∂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三、 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一、推断改错题 1. 钻床的主运动是钻头的轴向运动。 〔 〕 2. 刀具主偏角是主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间的夹角(即主切削刃在基面的投影与进给 方向的夹角)。 〔 〕 3.在车床、铣床、铣镗床、外圆磨床上均可以加工外圆外表。 〔 〕 4.按加工原理不同,齿形加工可分为成形法和切削法两大类。 〔 〕 5.插齿刀应依据被切齿轮的模数、压力角和齿数来选择。 〔 〕 6. 热处理前已加工好的中心孔,热处理后必需研磨,其目的是提高轴类零件进一步加工时 的定位精度。 〔 〕 7. 转速较高、运转平稳性要求高的机械的回转零、部件需进展平衡,长度较长的零件常进 行静平衡。 〔 〕 8. 工序分散就是将工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内完成,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较〔多。〕 9. 成形刀具的误差主要影响被加工面的外形精度。 〔 〕 10. 在工件定位时需限制全部的自由度。 〔 〕 11. 前角和后角都是在 平面内测量的角度。 12. 切削速度是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工件沿 方向的瞬时速度。 13. 正交平面参考系是由基面、 和正交平面三个平面构成一个空间参考系。 14. 切削三要素中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的是 。 15. 某种材料的 是指该材料的加工性指标 v 与 45 钢的加工性指标(v ) 之比值。 60 60 j 16. 工件装夹时, 确定不能承受。 17. 加工直齿圆柱齿轮时,为了使滚刀刀齿方向和被切齿轮的齿槽方向全都,滚刀的安装角数量上等于 滚刀的 。 18. 转速图由传动轴格线、 、传动线和转速点组成。 19. 使工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位置,称为 。 20. 在顺次加工一批工件时,所产生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或按加工挨次作规律性变化的误差,称 为 。 二、 填空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机械制造基础计算题解析

《机械制造基础》终结性考试计算题解析一、公差配合计算题 有关尺寸、公差和偏差的术语及定义 1.尺寸: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的数值。 2.基本尺寸(D,d):通过它应用上、下偏差可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通常由设计者给定,用D 和d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它是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根据零件的强度、刚度等 9.基本偏差:指在极限与配合制中,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 有关配合的术语及定义 1. 配合: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2.孔与轴:孔是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轴是指 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 3.间隙与过盈: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的尺寸减去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当差值为正时叫做间隙(用X表示),当差值为负时叫做过盈(用Y表示)。 4.配合的种类: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分为三大类,即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 ·过盈配合: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为零)的配合。 ·过渡配合: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5.配合公差(Tf):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对于间隙配合Tf =| Xmax-Xmin | ·对于过盈配合Tf =| Ymax-Ymin | ·对于过渡配合Tf =| Xmax-Ymax | 公差配合计算题示例 例 (1 (2 (3 (4 (5 例 (1 (2 A. +0.034 B. +0.023 C. +0.011 D. -0.011 (3)过盈配合的最小过盈Y min是( D )。 A. -0.018 B. -0.034 C. -0.023 D. -0.005 (4)过盈配合的最大过盈Y max是( B )。 A.-0.018 B. -0.034 C. -0.023 D.-0.005 (5)过盈配合的公差T f是( C )。 A. +0.018 B. +0.034 C. +0.029 D. +0.02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