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名词术语归纳大全

铁路名词术语归纳大全

铁路名词术语归纳大全
铁路名词术语归纳大全

铁路名词术语归纳大全!

铁路名词术语归纳大全!

1.国有铁路:指铁道部投资建设和管理的铁路,包括组建有内部综合性支线管理机构的铁路。

2.合资铁路:指铁道部与其他部委、地方政府、企业或其他投资者合资建设和经营的铁路,包括规范改制的铁路支线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规范改制公司)。

3.地方铁路:指地方人民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的铁路。

4.特别繁忙干线:在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大通道担当客货运主力,在路网中起极重要的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100对的线路。

5.繁忙干线:连接经济发达地区或经济大区,在路网中起重要的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60对的线路。

6.干线:连接大中城市,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15对的线路。

7.支线:连接中小城市,在路网中起联络作用或为地区交通运输服务,或客、货行车量不超过15对的线路。

8.新线:指未交付运营部门的工程临管线路。

9.高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大于200km/h的铁路。

10.快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20km/h但不超过200km/h的铁路,其中以客运为主的线路不低于160km/h。

11.城际铁路:指长度在500km以下,客货运输繁忙、相邻两大城市间的铁路。

12.铁路行车组织: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合理组织列车运行以实现旅客和货物运输过程的组织工作。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车站技术作业组织、车流组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和调度工作。

13.《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是铁路进行技术管理和从事运输生产的基本法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铁路技术设备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行车组织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和作业程序、信号显示的要求和方法以及铁路运输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4.《行车组织规则》:简称《行规》,它是各铁路局根据《技规》规定的原则,结合铁路局管内设备的具体条件所制定的行车组织的补充规则,是铁路局行车组织工作的基本法规。

15.《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站细》,它是根据《技规》和《行规》的有关规定,结合车站技术设备和作业条件等具体情况所制定的车站技术管理和作业组织的基本制度,凡参与车站作业的车务、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给水等部门所有人员必须遵照执行。

16.列车:指编成的车列,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

17.车组、车列:若干车辆连挂在一起称为车组。若干车组连在一起称为车列,分为调车车列和列车车列。

18.旅客列车:以客车(包括代用客车)编组的运送旅客及行李、包裹、邮件的列车。

19.国际旅客列车:只有两个或以上国家联合开行的旅客列车。

20.特快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以上至200km/h并冠以“T”字的旅客列车。

21.快速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120km/h并冠以“K”“N”字的旅客列车。

22.普通旅客列车:特快、快速以下等级的旅客列车,包括普通旅客快车和普通旅客慢车。

23.混合列车(包括货物列车编挂乘坐旅客车辆10辆及以上):是以运送旅客的车辆为基本车组,与运送货物的车辆混合组成的列车,或是货物列车中编挂乘坐旅客车辆10辆及以上的列车。

24.军用列车:专门为运输军事人员或军用物资而开行的列车。

25.行包快运专列:固定车辆编组及发、到站的专门运送旅客行李包裹的列车。

26.“五定”班列:即定点、定线路、定车次、定时、定价的货物列车。即在货运量较大的货运站间开行、发到直达、运行线路全程贯通、车次全程不变、发到时刻固定、以车或箱为单位报价的货物列车。

27.快运货物列车:是指以快速客运系统的线路条件为基础,采用运行速度120km/h的专用车辆,按旅客列车的形式,以高附加值货物为重要运输对象的快速列车,快速货物列车的列车重量不大于1500t。

28.直达列车:在装(卸)车站或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及以上的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其中包括始发直达列车、阶段直达列车、空车直达列车、循环直达列车、技术直达列车。

29.直通列车:在技术站编组并通过一个及以上的区段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30.区段列车:在技术站编组并到达相邻技术站,在区段内不进行摘挂作业的列车。

31.重载列车:在货运量到发集中的运输线路上采用大型专用货车编组,采用双机或多机牵引开行的一种超长、超重的货物列车,其特点是:车辆载重力大;列车编挂辆数多。根据专用现有的铁路主要技术政策规定,开行5000t的重载货物列车,车站的到发线有效长度为1050m,在运煤专线上开行10000t的重载货物列车,其部分车站的到发线有效长度为1700m。

32.冷藏列车:利用机械冷藏车专门运送鲜活、易腐败等需要保持特定温度的货物的货物列车。

33.摘挂列车:在技术站编组并在邻接区段内的中间站进行摘挂作业的列车。

34.自备车列车:为运输大宗、固定的货物往返运行于特定区段内,全部以企业自备车编组而成的货物列车。

35.小运转列车:在技术站和邻接区段规定范围内的几个车站间开行的列车。在枢纽内各站间开行的列车称为枢纽小运转列车。

36.路用列车:是专为运送铁路自用物资或设备的列车。

37.换算长度:以机车车辆前后两钩舌内侧距离按11m为一换算单位,计算得出的比值表示其长度。

38.车站:办理列车接发、会让及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有配线的分界点。

39.分界站:指由铁道部批准承认的铁路局间分界站及国境分界站(包括设在国家铁路、合资、地方铁路线路上的分界站),不包括各种交接站。

40.编组站:担当大量中转车流改编作业,编组技术直达、直通和其他列车的车站。在编组站还进行更换货运机车和乘务人员,对货物列车中的车辆进行技术检修和货运检查整理工作。编组站一般设有专用的到达场、出发场和调车场,驼峰调车设备以及机车整备和车辆检修等设备。编组站按照其在铁路干线上和枢纽内的位置,所担当的作业任务,可分为路网

性编组站、区域性编组站和地方性编组站。

41.区段站:设于划分货物列车牵引区段的地点或区段车流集散地点,一般只改编区段到发的车流,解体与编组区段、摘挂列车的车站。区段站一般还进行更换货运机车或乘务员,对货物列车中的车辆进行技术检修和货运检查整理作业,设有接发列车、调车、机车整备和车辆检修等设备。

42.技术站:编组站和区段站的总称。

43.中间站:办理列车接发、会让、通过、列车摘挂的和装卸作业的车站。一般设在技术站之间区段内,有些中间站还进行机车给水、加煤等整备作业,补机摘挂,列车技术检查和凉闸作业,列车始发和终到作业。

只办理接发列车的车站,单线区段称为会让站,双线区段称为越行站。

44.站界:车站与区间的分界点。单线区间以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为界;双线或多线区段以各该线的进站信号机柱或站界标的中心线为界。

45.中转车:在车站不进行装卸作业的运用货车。中转车按作业性质分为无调中转车和有调中转车两种。

无调中转车:在技术站中转列车中未摘下的运用货车以及停运列车上的运用货车。

有调中转车:不属于无调中转车的中转车。

46.货物作业车:在站线(或区间)、岔线及段管线内进行装卸、倒装的运用货车。

一次货物作业车:在车站只进行一次装车或卸车作业的货物作业车。

双重货物作业车:指在本站卸空后,在进行装车的货物作业车。

47.行车闭塞法:指通过相邻车站(线路所、闭塞分区)的设备或人为控制,保证在同一时间内、同一区间(闭塞分区)、只有一个列车运行的行车方法。

48.时间间隔法:车站一切电话中断时,双线区间正方向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连续发出列车的一种特定的行车方法。

49.空间间隔法:两列车以车站、线路所划分的区间,以及自动闭塞的通过信号机所划分的闭塞分区作为运行间隔的方法。空间间隔法分为基本闭塞法和代用闭塞法。基本闭塞法采用自动闭塞、半自动闭塞两种,代用闭塞法采用电话闭塞法。

50.站间区间:指两相邻车站之间的区间。

单线站间区间:相邻两站间两架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间的线路空间。

双线站间区间:相邻两站间隔改线进展信号机柱(或站界标)中心线至站界标(或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间的线路空间。

51.所间区间:两线路所间或线路所与车站间的线路空间。它是两通过信号机柱中心线间的一段线路空间,或是进站信号机柱(站界标)中心线至站界标中心线(或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间的线路空间。

52.闭塞分区:自动闭塞区间,同方向相邻两通过色灯信号机柱的中心线间,或通过色灯信号机柱中心线与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间,或出站信号机柱中心线与通过色灯信号机柱中心线间的一段线路空间。

53.区间空闲:区间未被列车、机车车辆占用,或相邻两站未办妥接发列车闭塞及出站调车手续时称为区间空闲。

54.区间占用:区间被列车、机车车辆占用,或相邻两站已办妥闭塞及出站(跟踪)调车手续时称为区间占用。

55.区间封锁:由于施工或区间发生事故等原因,根据调度命令,除指定列车外,禁止其他列车进入区间。

56.书面联络法:车站一切电话中断时,为安全不间断地行车,单线区间两端站按有关书面形式确定列车运行次序的一种特定的行车方法。

57.行车凭证:列车进入区间(闭塞分区)的凭据。

58.接发列车作业程序:车站在办理接发列车过程中所进行的办理闭塞、布置进路、开闭信号、交接凭证、接送列车、指示发车等一系列作业过程。

59.办理闭塞:车站值班员通过闭塞设备和电话联络,得到邻站对占用区间承认的过程,包括请求、承认、取消闭塞及填写行车日志等。

60.发车预告:在自动闭塞和双线半自动闭塞区间,发车站无须接车站同意就可开放信号向区间发出列车,车站值班员在列车出发前将列车车次通知接车站称为发车预告。

61.列车进路:列车在车站接入、发出、通过所经由的一段线路称为列车进路。

62.准备进路:车站值班员亲自或命令信号员或扳道员将列车进路上所有道岔开通并锁闭的过程。

63.接车进路:由进站信号机起至接车线末端警冲标或出站信号机止的一段线路。

64.发车进路:由列车前端起至相对方向的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止的一段线路。

65.通过进路:该列车通过线两端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间的一段线路。

66.布置进路:车站值班员向助理值班员、信号员(长)、扳道员(长)发布准备接、发车

67.开闭信号:开放或关闭有车站操纵的固定信号机的全过程。

68.引导接车:在进站、接车进路信号机不能使用,以及无双向闭塞设备的双线区间由反方向行车时,使用引导信号或引导手信号接车。

69.交付行车凭证:向列车(或出站调车)司机交付占用区间的凭据。

70.接送列车:接发列车有关人员将列车接入和送出车站(线路所)的作业过程。

71.列车接近:列车即将到达进站信号机(站界标)处时称为列车接近。一般自动闭塞区间为列车压上第二接近轨道电路,半自动闭塞区间集中联锁车站为列车压上预告信号机或预告标处的轨道电路,非集中联锁车站为列车头部到达预告信号机或预告标处为列车接近。

72.列车到达:列车整列进站按规定进入接车线停妥,车站值班员办理开通区间的作业过程。

73.列车出发:自车站发车人员向运转车长显示发车指示信号(包括直接发车的出站信号机的进行显示和发车信号)起,至列车司机确认发车条件具备后,鸣笛一长声起动列车,车站值班员向邻站报点的整个作业过程。

74.列车通过:列车不停车经过车站通过进路的整个作业过程。

75.指示发车: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向运转车长显示准许发车的发车指示或开放发车表示器的过程。

76.直接发车: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按有关规定直接向司机显示发车信号。

77.优先发车站:单线区段,车站一切电话中断,使用书面联络法行车,根据有关规定确定具有第一个列车发车权的车站。

78.调车:除列车在车站的到达、出发、通过及在区间内运行外,凡机车车辆进行一切有目的的移动统称为调车。

79.解体调车:将到达的车列按车组分解到指定的线路上。

80.编组调车:根据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和有关规章制度和特殊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

81.摘挂调车:列车进行补轴、减轴、换挂车组及车辆甩挂等作业。

82.取送调车:为装卸货物、检修、洗刷消毒车辆等目的,向指定地点送车或取回车辆的作业。

83.推送调车法:凡使用机车将车辆由一股道调送到另一股道,须停车后进行摘车的调车方法。

84.溜放调车法:使用机车推送车列达到一定的速度,在行进中提钩,使摘离的车组利用获得的动能,溜向指定地点的调车方法。

85.单钩溜放法:当调车车列每加速、减速一次即溜出一个车组,调车车列进行回拉,再进行下一车组的溜放作业方式。

86.连续溜放法:当调车车列每加速、减速一次,溜出一组后,调车车列不进行回拉,继续进行不变更运行方向的加速减速。每一次加速减速即溜出一个车组,连续溜放几个车组才向牵出线回拉一次的作业方法。

87.驼峰调车作业组织方式:根据驼峰设备条件和配属的机车台数确定的技术作业组织方法。

88.单推单溜:在驼峰上只用一台机车担当分解作业。

89.双推单溜:使用两台及其以上机车担当驼峰分解作业时,一台机车进行分解作业,一台机车可进行预推作业的组织方法。

90.双推双溜:有两条推送线的驼峰,两台驼峰机车可同时在自己的调车系统内进行推峰、分解及整场的作业组织方法。

91.中间站调车:在中间站进行车辆摘挂、取送、对货位的调车。

92.越出站界调车:越过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进行的调车作业。

93.跟踪出站调车:在单线区间和双线正方向线路上,按有关规定,跟随在出发列车后面越过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进行的调车作业。

94.手推调车:按有关规定,用人力推动车辆达到调移目的的调车作业。

95.调车作业通知单:调车作业通知单是布置调车作业计划的书面计划。调车作业通知单的内容应有班次、月、日、计划编号、担当机车、作业项目、计划起讫时分、作业程序、场别、股道、摘挂车数、作业方法、残存车数、记事等。中间站利用本务机车调车时,应使用附有示意图的调车作业通知单。

96.要道还道:参加调车作业的有关人员之间,联系准备和确认调车进路所使用的一种规定的联络方法。

97.编组隔离限制:为了列车运行和运输旅客货物的安全,对各种机车、车辆编入列车的位置、数量所规定的特殊要求称为编组隔离限制。

98.关门车:为保证车内货物的运输安全或因车辆制动系统故障而关闭截断塞门的车辆。

99.闸瓦压力:机车车辆施行制动时,闸瓦抱住车轮,起制动作用的压力称为闸瓦压力,以千牛(kN)为单位,用以表示列车制动力。

100.换算闸瓦压力:为了便于计算编成列车的自动制动机闸瓦压力是否满足客、货列车每百吨重量不少于规定闸瓦压力的要求,通常采用计算摩擦系数,并将实际算出的车辆(机车)每辆(台)闸瓦压力,按规定的公式换算成每辆(台)计算闸瓦压力。

101.十、五、三车距离信号:在连挂车辆作业时,调车人员向调车长或调车长向司机显示的调车机车车辆距被挂车辆距离的联系信号。当调车的机车车辆距离停留车约十、五、三车时,分别显示相应的距离信号。

102.易行车、难行车:根据车辆的走行性能和装载货物的轻重,在溜放中相对单位运行阻力较小走行较快的车辆称为易行车,反之为难行车。

103.易行线、难行线:调车场的线路由于道岔、曲线、坡度等因素,对溜入的车辆产生阻力,阻力较小容易走行的线路称为易行线,反之为难行线。

104.堵门车:停留车距警冲标间的距离小于溜入车组的长度及安全距离,这种停留车称为堵门车。

105.车辆停留时间标准:在查定车站技术作业程序和时间标准工作中,所确定的中转车停留时间标准和货物作业车停留时间标准,统称为车辆停留时间标准。

106.有调中转车停留时间标准:查定的有调中转车在技术站的平均停留时间称为有调中转车停留时间标准。有调中转车停留时间标准由到达技术作业、等待解体、解体、集结、编组、出发技术作业、等待出发等各项时间标准组成。

107.集结时间:车站编组列车(或车组)从为凑集该列车的第一个车组进入调车场或到达车站(本站作业车为装卸完了)时止,该车列每一货车的平均停留时间。

108.无调中转车停留时间标准:查定的无调中转车在技术站的平均停留时间称为无调中转车停留时间标准。

109.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标准:中转车在技术站的平均停留时间标准是查定的有调中转车停留时间标准和无调中转车停留时间标准的加权平均数。

110.货车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标准:按查定装卸车次数计算的货车每次货物作业在站平均停留时间,称为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标准。

111.车站最高限额车数:为不使车站发生堵塞状况而规定的现在车数最高临界值。

112.车站出入车数:车站到达合发出的货车总数称为车站出入车数,其中包括货物作业车、有调中转车、无调中转车、非运用车等。

113.现有车:现在车为货车和守车在车站、路局、全路的现有数。货车按运用的区别分为运用车及非运用车两大类。

114.运用车:指参加铁路营业运输的铁路货车、外国货车和企业自备及企业租用车的重车(按轴公里计费的重车除外),又可分为重车和空车。

115.非运用车:指不参加铁路营业运输的铁路货车、外国货车和企业自备及企业租用车(包括按轴公里计费的重车),包括备用车、检修车、代用客车、路用车、洗罐车、整备罐车、改装及试验车、企业自备及企业租用空车和局管空车。

116.空车:卸完或待装货物的运用车。

117.重车:待卸或装满货物等待挂运的运用车。

118.有效车:根据列车编组计划、运行图和车站技术作业时间标准,于次日18∶00前管内工作车能卸空、移交重车能交出、空车能装完或排出者,称为有效车。

119.通过能力:通过能力是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的条件下,铁路区段内的各种固定设备,如取肩、车站(通常指技术站)、机务段整备设备、给水、电气化

铁路的供电设备,在单位时间(通常指一昼夜)所能通过或接发得最多列车对数(或列数)、车辆数或吨数。

120.现有通过能力:在现有设备和现有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铁路各固定设备可能达到的通过能力。

121.能力利用率:某种设备实际被占用的能力与该种设备的现有能力之比。

122.车站通过能力:在采用合理的技术作业过程的条件下,车站一昼夜能勾结、发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数和旅客列车数即为车站通过能力。车站通过能力应以咽喉道岔通过能力和到法线通过能力中较小的能力为准。

123.咽喉道岔通过能力:咽喉道岔是指咽喉区中能力利用率最大的道岔组。其通过能力是指咽喉道岔一昼夜能够通过的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数和旅客列车数。

124.到发线通过能力:在到达场、出发场或到发场中,办理列车到发作业的线路,一昼夜能够接、发的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数和旅客列车数,即为该场的到发线通过能力。

125.咽喉道岔或到发线的计算通过能力:在不考虑空费时间的条件下,咽喉道岔或到发线一昼夜能够通过或接发的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数和旅客列车数。

126.咽喉道岔或到发线的使用通过能力:在考虑空费时间的条件下,咽喉道岔或到发线一昼夜能够通过或接发的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数和旅客列车数。

127.咽喉道岔或到发线空费时间:前后两列车占用同一组咽喉道岔或同一条到发线的时间之间,所出现的不能利用的时间。

128.车站改编能力:在合理使用技术设备的条件下,车站的固定调车设备(驼峰和牵出线)一昼夜内能够解体和编组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数或车数。

129.货车无调中转平均停留时间:运用货车在技术站办理一次无调中转作业的平均停留时间称为货车无调中转平均停留时间(简称货车无调中时),其计算公式为:

货车无调中转平均停留时间(h)=无调中转车停留车小时/无调中转车数

130.货车有调中转平均停留时间:运用货车办理一次有调中转作业的平均停留时间称为货车有调中转平均停留时间(简称货车有调中时),其计算公式为:

货车有调中转平均停留时间(h)=有调中转车停留车小时/有调中转车数

131.货车中转平均停留时间:运用货车办理一次中转作业的平均停留时间称为货车中转平均停留时间(简称货车中时),其计算公式为:

货车中转平均停留时间(h)=中转停留车小时/中转车数

132.货车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运用货车一次装车或卸车作业在货物作业站的平均停留时间,称为货车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简称货车停时),其计算公式如下:

货车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h)=货物作业车在站停留小时/货物作业次数

133.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运用货车在货物作业站的平均停留时间,称为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简称货车停时),其计算公式如下:

货物作业车平均停留时间(h)=货物作业车在站停留小时/货物作业车数

134.列车出发正点率:在一定时期内,正点出发的列车数占出发列车总数的百分比。

135.调度命令:各级调度在组织指挥日常运输工作中对下级调度或站调,以及有关人员所发布的有关完成日常运输生产的具体部署和指挥行车工作的指令,其中必须在调度命令登记簿上登记的称为调度命令,无须登记的称为口头指令。

136.单一指挥:为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作业效率,在列车运行调整、接发列车、调车作业中,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机车只能由一个人负责指挥、有关人员进行作业的工作制度。

137.列车反方向运行:双线区间因某种需要,按有关规定临时组织列车在反方向的正线上运行时,称为列车反方向运行。

138.列车保留:由于列车运行前方发生事故中断行车,或发生运输堵塞,或限制口交出列车数超过限额等原因,将通过或到达该地区的在途货物列车或编组站按班计划所编列车开往指定中间站,摘走机车,暂时保留,等到运行秩序恢复正常时再恢复其运行,这一运行调整措施称为列车保留,被保留的列车称为保留列车。

139.隔开设备:隔开设备是指安全线、避难线、或有联锁作用能够起隔开作用的道岔。

140.影响接发车进路的调车作业:占用、穿过接发车进路的调车作业;线间距不足5000mm,一线接发列车,一线调车作业,其中之一挂有装载超限货物的车辆。

141.货物作业次数:在一定时期内,全路、铁路局(分局)或车站完成或计划完成的装车和卸车作业次数的总和。

142.装车数:全路、铁路局(分局)或车站在一定时期(年、季、月、日,通常指日,以下工作量指标亦同)内承运并填写货票,以运用车装车完了的货车数称为装车数。

143.卸车数:全路、铁路局(分局)或车站在一定时期内以运用车运到,具有货票,并卸车作业完了的货车数称为卸车数。

144.货物周转量:在一定时期内,全路、铁路局(分局)或车站在货物运输工作中完成或计划完成的货物吨公里数,称为货物周转量。其值为不同运程的货物运送吨数与相应的货物运送里程的乘积之和。

145.换算周转量:在一定时期内,全路、铁路局(分局)或车站在运输工作中完成或计划完成的旅客和货物换算吨公里数,称为换算周转量。其计算公式为:

换算周转量(换算吨公里)=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x人公里成本/吨公里成本

当旅客人公里与货物吨公里的成本相等或接近相等时,换算周转量等于货物周转量与旅客周转量之和。

146.车站行车量:各方向的到发列车数为车站行车量。查定车站能力时先选定计划车流量,确定各方向各种列车的平均编成辆数,再计算其行车量。

147.车站作业组织:车站的行车工作组织(包括接发列车、调车作业、作业计划、调度指挥、设备运用、统计分析),技术作业程序和时间标准及车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的查定等总称为车站作业组织。

148.核对现车:车号员将列车编组顺序表的内容与车列中的机车、车辆实际状况进行对照,修改和补充列车编组顺序表中的记载使之与实际状况相符的工作称为核对现车。

149.票据交接:列车到达后和出发前,车站值班人员与司机或运转车长交接列车编组顺序表及货运票据的作业过程。

150.分部解体:因作业组织和设备影响,解体车列需分几次牵出进行分解时称为分部解体。

151.坐编:到达解体列车内有符合出发编组要求的车组,将其保留在到发线上作为编发车列的基本部分,再编挂部分车辆即编成新车列的方法。

152.解体列车到达技术作业:列车到达技术站后全部车列需进行解体的列车称为解体列车。解体列车的到达技术作业有:车辆技术检修、货运检查、核对现车司机或运转车长与有关人员办理交接、准备解体等。

153.始发列车出发技术作业:在技术站或装车站编组出发的列车为始发列车。该种列车的出发技术作业有:车辆技术检修、货运检查、核对现车司机或运转车长与有关人员办理交接、准备发车与发车等。

154.调车钩:机车完成连挂、摘解或溜放车辆等调车工作数量的基本单位。

155.挂车钩:机车(或挂有车辆)驶往线路内连挂车辆后牵出至开始进行下一项作业地点的调车钩为挂车钩;当到达场与调车场纵列配置时,调车机车由峰顶驶往到达场挂车并推至峰顶的调车钩也为挂车钩。

156.推送钩:机车将车组推送至线路的预定地点摘车后,返回至开始进行下一项作业地点的调车钩称为推送钩。

157.溜放钩:机车用溜放方法完成摘车作业的调车钩称为溜放钩。

158.钩分:指完成单位调车钩的时间(min)。

159.选闸、试闸、磨闸、拧闸:选闸、试闸、磨闸、拧闸室有效地进行制动机制动的重要环节。调车人员在作业前选择制动车辆及手制动机类型、位置等,称为选闸。为保证手制动机的制动性能而对手制动机进行制动性能试验的过程称为试闸。在雨、露、霜、雪天气或车轮踏面有油渍时,为增大轨面及车轮踏面的摩擦系数,通过轻微制动,使车轮踏面与闸瓦间摩擦,借以提高制动效能的方法称为磨闸。用手制动机对车辆(组)施行制动的过程称为拧闸。

160.基本鞋、辅助鞋:在铁鞋制动作业中,事先放置在钢轨上的铁鞋称为基本鞋;放在走行车组两个台车间钢轨上的铁鞋称为辅助鞋。

161.车辆溜逸:停留在线路上的车辆,由于未采取防溜措施或防溜措施不当,导致车辆自然移动。

162.排风:在车列进行调车作业前,打开车列一端的折角塞门,放出车列制动主管内压缩空气的作业过程称为排风。在车列进行调车作业前,拉动车辆的排风线,排出副风缸内的余风,使自动制动机缓解的作业过程亦称为排风。

163.调整钩位:在连挂前将进行连挂的车钩调整到便于连挂的位置。

164.连挂:机车车辆间通过两车钩的抱合而连结在一起的过程。

165.连结制动软管:在机车车辆连挂后,连接机车车辆间的制动软管并打开折角塞门的过程。

166.摘解制动软管:在摘车前,关闭机车与车辆或车辆与车辆之间的折角塞门并摘开两个制动软管的作业过程。

167.试拉:为防止车辆在推进或牵引走行中脱钩,在机车车辆连挂后先进行一次牵引与制动试验,以便确认车辆的连结状态。

168.摘车:在机车车辆间进行摘管、提钩使之分离的作业过程。

169.提钩:操纵提钩杆,提起钩销,让车钩呈开锁状态,使连结的车钩分离的过程。

170.推进、推峰:机车推动车列或车辆使之运行为推进,将车列推至峰顶为推峰。

171.列车预报:调度所与调度所之间、调度所与车站之间为满足编制日班计划的需要,互相通报计划到达列车内容的资料称为列车预报。

172.列车确报:调度所、车站相互间关于列车实际编组内容的通报称为列车确报。始发站在列车已经编成,技术和货运检查已经合格,车次已经确定后,向有关单位传递列车确报。摘挂列车由运转车长将整理好的列车编组顺序表交确报传递站转报解体站。

173.车站技术作业过程:车站技术作业过程是在保证车站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对全站每一车场和有关工种,规定出最合理的运用技术设备方法以及完成各项作业的程序、时间标准和劳动组织的过程。

174.顺向道岔、对向道岔:机车车辆经过时,先经过辙叉再经过尖轨的道岔称为顺向道岔,反之为对向道岔。

175.监督器:色灯信号机的复示器,接近、离去及道岔区段的表示灯。

176.分界点:为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区段通过能力,将铁路线路划分为区间的设施。

177.线路所:为无配线的分界点,只办理接发列车工作。

178.车场:技术站和其他较大的车站线路较多,为便于管理和减少各种作业间的互相干扰,实行平行作业,提高能力,将办理相同作业的若干线路连接起来的线群即车场。

179.限界:为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建筑物和其他设备,规定铁路、建筑物、设备及机车、车辆均不得超过一定的轮廓尺寸线,这种轮廓尺寸线称为限界。

180.铁路线路: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

181.交叉渡线:由四组单开道岔和一组菱形交叉设备组成的设备。

182.越区供电:当某个牵引变电所发生故障或停电检修时,该供电所承担的供电臂通过分区所的开关闭合,由相邻的牵引变电所供电,这种供电方式称为越区供电。

183.牵引供电:电力系统从牵引变电所开始,向牵引接触网的供电称为牵引供电。

184.进路:在站内,列车、调车机车或车列由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所运行的经路。

185.基本进路:集中联锁的车站,使用始、终端两按钮后所排出的运行经路。

186.变通进路:除基本进路外,所排出的进路称为变通进路,也称迂回进路。

187.敌对进路:互相干扰,不能同时开通的进路。

188.轨道电路:利用轨道的钢轨作导体,在一定长度的钢轨两端装设轨道绝缘物体(绝缘节),中间的两条钢轨间的轨缝用轨道接续线连接起来,并用引接线连接电源和接收设备的电路叫轨道电路。

189.侵入绝缘限界:装有轨道电路的车站上,轨道绝缘距警冲标一般应不小于3.5m且不大于4m。但是当相邻两组道岔警冲标之间的距离不足7m时。安装于它们中间的分界绝缘就不可能满足以上要求,称为侵入绝缘限界。

190.道岔区段:设在车站道岔区的轨道电路区段叫做道岔区段轨道电路,该区段称为道岔区段。为了不让辙叉把轨道电路短路,在道岔处设置两个绝缘节,该绝缘节称为道岔绝缘。

191.进路锁闭:进路在建立状态时进路上有关道岔不能转换,敌对信号机不能开放。进路锁闭一般分为预先锁闭和接近锁闭两种状态。

192.预先(进路)锁闭:信号机开放后,列车尚未进入其接近区段时的进路锁闭状态,此时若关闭信号,进路立即解锁。

193.接近锁闭:也称完全锁闭,是指信号开放后,列车已进入接近区段时进路锁闭,此时若关闭信号,进路实行延时解锁。

194.区段锁闭:集中操纵的道岔,为了防止列车或调车车列占用道岔是道岔中途转换而危及行车安全,在有车占用的道岔区段,即使车站值班员操纵也不会使道岔转换的道岔锁闭方式。

195.故障锁闭:进路不应该锁闭而锁闭或应该解锁而没有解锁的状态。

196.警冲标:用来指示机车车辆停车时不准向道岔方向或线路交叉点方向越过,以防止停留在一线上的机车车辆与相邻线上运行的机车车辆发生侧面冲突,在两股道之间设置的一种标志。

197.超重列车:列车重量超过运行图规定该区段牵引重量81t及其以上的货物列车。

198.欠轴列车:列车重量按运行图规定该区段牵引重量欠重81t及其以上或换长欠1.3及以上的货物列车。

199.组合列车:由二或三列车联挂在一起组成的货物列车。

200.合并列车:指将两列或以上同一方向运行的货物列车,在不改变原来列车编组的情况下首尾相接,合并连挂而成的列车。这种列车是以同方向运行的车流为基础,而不受货源、货流、车种、到站、品名及收、发货人的限制。

201.单元列车:指一列固定机车车辆成为一个运营单元的列车,并以此作为运营计费的单位,利用其每车每列载重量和加快列车周转速度的办法,增加其吨公里,以达到尽可能降低单位运输成本的目的。

202.超限货物:一件货物装车后,在平直线路上停留时货物的高度和宽度有任何部位超过机车车辆限界者,均为超限货物;在平直线路上停留虽不超限,但行经半径为300m的曲线线路时货物的内侧或外侧的计算宽度(已经剪去曲线水平加宽量36mm)仍然超过机车车辆限界时亦称为超限货物。

203.超长货物:一件货物的长度超过所装平车的长度,需要使用游车或跨装运输时称为超长货物。

204.集重货物:一件货物的重量大于所装平车负重面长度的最大容许载重量时称为集重货物。

205.超限货物列车:挂有装运超限货物的车辆并冠以超限列车车次的列车。

206.单机:指未挂车辆在线路上运行的机车,准许顺路机车连挂车辆运行即单机挂车。

207.本务机车:指在列车运行方向上处于第一位的工作机车。

208.军运号码:是核准运输计划和区分运输等级的标志,也是军队和铁路各有关部门在运输过程中调度指挥和联系工作的代号。

209.推送:机车将车列或车辆推进货物线、专用线等称为推送。

210.制动:通过设备或人力作用使走行的车辆减速或停车的过程。

211.目的制动:在溜放作业中使用手闸、铁鞋、减速顶、减速器等使溜出的车组减速,并停于预定地点的制动。

212.间隔制动:在溜放作业中使用车辆减速器、铁鞋、脱鞋器或手制动机调整车组的走行速度,使前后车组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作业过程。

铁路信号专业翻译词汇

铁路信号专业词汇中\英文单词翻译(ZZX编辑) (部分) 信息来源:中国铁路第一坛- 中国铁道论坛 1 4毫米锁闭check 4mm opening of a switch point 2 矮型信号机dwarf signal 3 安全电路vital circuit 4 安全接点safety contact 5 按钮push-in button 6 按钮表示button indication 7 半自动闭塞机semi-automatic block machine 8 半自动闭塞联系电路liaison circuit with semi-automatic blocks 9 半自动化驼峰系统semi-automatic hump yard system 10 保护区段overlap protection block section 11 备电源stand-by power source 12 被控点controlled point 13 闭路式轨道电路close type track circuit 14 闭塞分区block section 15 闭塞机block instrument 16 臂板接触器contacts operated by semaphore 17 臂板转极器pole changer operated by semaphore 18 变压器箱transformer box 19 标准分路灵敏度standard shunting sensitivity 20 表示indication 21 表示灯indication lamp 22 表示灯电源power source for indication lamp 23 表示电路indication circuit 24 表示对象indicated object 25 表示杆indication rod 26 表示连接杆connecting rod for indication 27 表示盘indicating panel 28 表示器indicator 29 表示周期indication cycle 30 并联式轨道电路multiply connected track circuit 31 并置信号点double signal location 32 不对称脉冲轨道电路asymmetrical impulse track circuit 33 不限时人工解锁manual non-time release 34 材质不良bad material 35 操纵台operating console 36 侧撞conering 37 测长distance-to-coupling measurement 38 测试环线test loop 39 测速speed measurement 40 测重weight sensing

铁路常识标志大全

方向为直线、圆曲线或缓和曲线(如第171图)。 第356条 线路、信号标志设在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少于 2 m 处(警冲标除外)。不超过钢 轨顶面的标志,可设在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少于 1.35 m 处。 线路标志,按计算公里方向设在线路左侧。 双线区段须另设线路标志时, 应设在列 车运行方向左侧。 1 ?公里标、半公里标,设在一条线路自起点计算每一整公里、半公里处 (如第169 图)。 第169图 2 ?曲线标,设在曲线中点处,标明曲线中心里程、半径大小、曲线和缓和曲线长 度(如第170图)。 第170图 3 ? 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始终点标,设在直缓、缓圆、圆缓、缓直各点处,标明所向

第171图 4 .桥梁标,设在桥梁中心里程(或桥头)处,标明桥梁编号和中心里程(如第172图)。 第172图 5 .坡度标,设在线路坡度的变坡点处,两侧各标明其所向方向的上、下坡度值及 其长度(如第173图)。 第173图(1) 第173图⑵

第173图⑶ 6 ?铁路局、工务段、领工区、养路工区和供电段、水电段的管界标,设在各该单 位管辖地段的分界点处,两侧标明所向的单位名称(如第174图)。 第174图 信号标志,设在列车运行方向左侧(警冲标除外)。 1 ?警冲标,设在两会合线路线间距离为 4 m的中间。线间距离不足 4 m时,设 在两线路中心线最大间距的起点处(如第175图)。在线路曲线部分所设道岔附近的警冲标与线路中心线间的距离,应按限界的加宽增加。 2 ?站界标,设在双线区间列车运行方向左侧最外方顺向道岔(对向出站道岔的警冲标)外不少于50 m处,或邻线进站信号机相对处(如第176图)。 3 .预告标,设在进站信号机外方900、1 000及1 100 m 处(如第177图),但 在设有预告信号机及自动闭塞的区段,均不设预告标。 在双线区间,退行的列车看不见邻线的预告标时,在距站界外1 100 m 处特设一 个预告标(如第178图)。

中国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分析与思考

文章编号:1673-0291(2012)05-0090-05 中国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分析与思考 郭 进,张亚东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 要:介绍中国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发展历程及成果,对比分析了中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及特点.在总结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有信号系统的技术标准与体系结构存在缺陷、基础研究薄弱、安全保障体系不符合高速铁路安全需求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速铁路;铁路信号;中国列控系统中图分类号:U284 文献标志码:A Study and consideration on Chinese high speed railway signal system G UO Jin ,ZH AN G Yadong (School of Infor matio n Science and T echnology,Southw est Jiaotong U niversity,Cheng du Sichuan 610031,China)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achievement of Chinese high -speed railway signal system,and then analyzed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Train Control System (CTCS).After summar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CTCS,some problems of the technical standard and config uration on CTCS w ere men -tioned,and the modification suggestions w ere put forw ard to decrease the risk on CTCS.Key words:high -speed railw ay ;railw ay sig nal;China Train Control System 收稿日期:2011-10-20 基金项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资助(2011X025-C,2012X007-D) 作者简介:郭进(1960 ),男,四川成都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铁路信号.email:jguo -scce@sw https://www.doczj.com/doc/4b12689184.html,.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取得了迅猛发展,截至2011年底,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7531km(不包括台湾地区),在建高速铁路1万多千米,已成为世界高速铁路运营速度最高,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1] .铁路信号系统是为了保证铁路运输安全而诞生和发展的,它的第一使命是保证行车安全,没有铁路信号,就没有铁路运输的安全[2].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完全靠人工 望、人工驾驶列 车已经不能保证行车安全了,当列车提速到200 km/h 时,紧急制动距离将达到2km (常用制动距离超过3km ),因此,国际上普遍认为当列车速度大于时速160km 时,必须装备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以实现对列车间隔和速度的自动控制,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行车安全.要实现列车自动控 制,需要解决许多关键技术问题,例如:车-地之间大容量、实时和可靠信息传输,列车定位,列车精确、安全控制等,需要车载设备、轨旁设备、车站控制、调度指挥、通信传输等系统良好的配合才能实现,以现代列车运行控制技术为核心的信号系统可以称为现代铁路信号系统. 高速铁路装备了列控系统后,提高了列车运行速度和行车密度,同时对中国铁路信号技术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发展速度太快,设备、标准、管理与养护都免不了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本文作者简要阐述了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为我国铁路发展所产生的促进作用,也对现有系统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今后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改进建议. 第36卷第5期 2012年10月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JOU RNAL OF BEIJING JIA OT ON G U N IV ERSIT Y Vol.36No.5Oct.2012

铁路术语

1、车辆的种类 铁道车辆 rolling stock, railway vehicle, railway car 客车 carriage, passenger car 货车 wagon, freight car 特种车 special car 钢木车 steel-wood car 全金属车 all metal car 全钢车all steel car 二轴车 two-axle car 四轴车 four-axle car 六轴车 six-axle car 转向架式车 bogie car 关节式车 articulated car 动车 motor-car 拖车 trailer 控制车 controlling car 动车组 powered car train-set 合造车 combined car 简易客车 simply equipped coach 代用客车 substitute passenger car 双层客车 double-deck coach 母车 car with axle generator 子车 car without axle generator 座车 seat coach 硬座车 semi-cushioned seat coach 软座车 cushioned seat coach, soft seat coach 卧车 sleeping car 硬卧车 semi-cushioned berth sleeping car 软卧车 cushioned berth sleeping car 餐车 dining car 行李车 luggage van,baggage car 邮政车 mail van,postal car 了望车 observation car 公务车 service car,private car 文教车 culture and education car 医疗车 hospital car 卫生车 ambulance car 试验车 test car 维修车 maintenance car 宿营车 dormitory van,train crew car 轨道检查车 track inspection car 轨道探伤车 rail faults detection car 隧道摄影车 tunnel-photographing car 限界检查车 structure gauge detection car

中国铁路干线图(三横五纵)

中国铁路干线图(三横五纵) 五纵(南北向): 1:京沪线:(1)跨过的省市区:京,津,冀,鲁,苏,皖,沪(2):经过的城市:北京。天津,德州,济南,徐州,蚌埠,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 (3):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 (4):重要意义:沟通了华北与华东,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大动脉2:京九线:(1):跨越的省市区: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港 (2):经过的城市:北京,霸州,衡水,商丘,阜阳,麻城,九江,南昌,赣州,龙川,深圳,香港 (3):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鄱阳湖平原,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4)重要意义:缓解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老区脱贫致富,维持港澳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3:京广线:(1):跨过的省市区:京,冀,豫,鄂,湘,粤 (2):经过的城市:北京,石家庄,邯郸,新乡,郑州,武汉,长沙,株洲,衡阳,韶关,广州 (3)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洞庭湖平原,江南丘陵,南岭,珠江三角洲 (4):重要意义: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是我国铁路网的中轴线,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

4:焦柳线:(1):跨越的省市区:豫,鄂,湘,桂 (2)经过的城市:焦作,洛阳,襄樊,枝城,怀化,柳州 (3):经过的地形区:豫西山地,江汉平原,湘西山地,两广丘陵(4):重要意义: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运的能力,分流京广线的运量 5:宝成——成昆线:(1):跨越的省市区:陕,甘,川,滇 (2):经过的城市:宝鸡,成都,攀枝花,昆明 (3):经过的地形区:秦巴山地,成都平原,云贵高原 (4):重要意义: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加强民族团结 三横(东西向): 1:京包——包兰线:(1):跨越的省市区:京,冀,晋,内蒙古,宁,甘 (2)经过的城市:北京,大同,集宁,呼和浩特市,包头,银川,中卫,兰州 (3):经过的地形区:晋北山地,内蒙古高原,宁夏平原 (4):重要意义:促进华北与西北的联系,分担陇海线的运量,建设民族地区,巩固边防 2:陇海——兰新线:(1):跨越的省市区:苏,皖,豫,陕,甘,新(2):经过的城市:连云港,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3):经过的地形区:黄淮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

铁路基本常识

铁路基本常识 1、我单位既有线正线长度为152.73米;线路总长为238.988米;共有170座道口;37座桥梁;708个涵洞;265组道岔;22台机车(12台DF4B,6台DF4DD,3台DF4DH,1台GKD110);目前有3台蒸汽机车(其中2台前进机车、1台上游机车)。 2、共有17个车站,2个交接口;其中普通装车站6个,快速装车站4个,中间站5个,卸车站2个 3、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 4、站线包括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货物线及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 5、岔线、段管线与正线、到发线接轨时,均应铺设安全线。 6、正线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 8、段管线是指机务、车辆、工务、电务等段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 10、特别用途线分为安全线和避难线。 12、到发线是指供列车到达、出发使用的线路。 14、铁路线路由路基、轨道和桥隧建筑物组成。 15、铁路线路的作用:是专供机车车辆运行使用的特种道路,它除了承受列车的巨大重量外,还要引导列车运行方向,其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铁路行车的安全和运输效率。 16、路基是铁路线路的基础,路堤和路堑为常见的路基形式。 17、桥梁、隧道及涵洞统称为桥隧建筑物。18、轨道是列车运行的基础。它包括道床、轨枕、钢轨、联结零件、防爬设备和道岔等。 20、我国钢轨的标准长度有12.5m和25m两种。 21、车站:是设有配线的分界点,办理列车接发和会让,通常还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称为车站。 22、车站按技术作业可分为编组站、区段站和中间站。 23、车站按业务性质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和客货运站。 24、我国铁路普通轨枕的一般长度是2.5m。一般每公里在1520—1840根。 25、爬行:列车运行时,常常产生作用在钢轨上的纵向力,使钢轨作纵向移动,有时甚至带动轨枕一起移动,这种纵向移动,叫做爬行。26、道岔:道岔是铁路线路间连接和交叉设备的总称。 27、道岔作用:是使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转往另一条线路的连接设备。 28、道岔的组成:道岔由转辙、连接、辙叉部分组成。 29、道岔除使用、清扫、检查或修理时,均需保持定位。 30、道岔编号方法:①从列车到达方向起顺序编号,上行为双号,下行为单号; ②尽头线上,向线路终点方向顺序编号;③每一道岔有单独的编号。 31、轨距的概念:轨距是钢轨头部顶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32、我国铁路主要采用1435mm的标准轨距。其允许误差为+6、-2(mm)。 33、铁路信号的概念:铁路信号是指挥列车运行及调车工作的命令。 34、铁路信号设备是一个总称,它包括信号装置、联锁设备和闭塞设备三个部分。 35、铁路信号按感觉可以分为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两大类。

铁路信号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铁路信号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铁路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主要保障,对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铁路运输具有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效率和安全性以及能源节约性等特点,当下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对铁路运输技术的研发速度进行不断地加快和创新,现代铁路发展方向正逐渐走向高速、重载以及高密度。铁路信号系统不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同时也是让铁路效率得到提升的重要设施之一,是现代化铁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下我国铁路信号系统依旧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这对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 1 我国铁路信号系统现状 1.1 自动化程度有待提升 我国继电技术虽然已经越发成熟,但由于较大的设备体积,智能控制和联网集中监测很难得到有效实现。随着微电子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在工业控制行业中,继电控制技术已逐渐无法有效满足现代化工业要求,PLC和微机控制等智能控制技术逐渐开始得到普遍使用。而相对于工业控制领域而言,我国铁路信息系统却依旧还是运用继电控制设备,虽然也对一些计算机智能控制设备进行了简单使用,但是较慢的发展脚步,促使大规模的综合控制体系很难得到有效形成,从而也就无法让其整体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其资源配置也无法得到优化和完善。 1.2 较低的安全性 由于受到自动化程度的局限,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都是运用人力进行,列车的控制也大都是依靠列车司机来观察和判断地面信号。虽然这在传统铁路运行发展过程中有着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当下列车速度和密度的不断提升与增长,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也愈加繁忙,相关调度员如果工作时间过长,则很有可能发生疏忽大意的现象,这样

不但会让工作效率降低,同时也会对列车的安全运行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而且,当列车速度超过160 km/h之后,想要单单依赖于列车司机的自身视力,是很难对列车安全运行做到有效保障的。 1.3 管理缺乏统一性,管理水平较为落后 铁路系统属于一个整体系统,时间和地区的不同也就存在较大差异。当下我国铁路信号系统中由于缺乏先进的通信方法,信息传递存在较慢的速度,同时也很难都整体上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虽然已经对微机监测系统进行了运用,但是却并没有让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其次,我国铁路系统在以往大都是由相关政府部门来进行综合管理,当现行的管理机制促使很多铁路系统人员没有认清自身职责所在,从而也就造成了较低办事效率、较为落后的营销手段以及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和合理利用的现状。从当下我国市场经济条件的角度上来看,我国铁路系统作为物理行业中主要核心结构之一,应交给企业来管理,通过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制度,让整体效率得到提升,进而让整体效益得到增加。 2 现代铁路信号系统的特点 2.1 网络化特点 现代铁路信号系统不单单只是有多种信号设备而简单组成的一种系统,而是一种具有完善的功能和层次分明的控制系统。在系统内部中,各个功能单元彼此单独运行,同时又彼此相互联系,对信息进行交换,构建出来非常复杂的网络化结构,能够让相关指挥人员对辖区内的各种情况做到全面了解和掌握,让系统资源得到灵活配置,从而促使铁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高效性得到有效保障。 2.2 信息化 想要保障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就必须对列车线路过程中的信息全面、准确的掌握。因此,现代铁路信号系统大都运用了诸多较为先进的通信技术,例如:光纤通信、无线通信、GPRS以及卫星通信等。 2.3 智能化

铁路运输常用术语表

铁路运输常用术语表 索引 一、综合 (11) 1. 铁路行车组织 (11) 2.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11) 3. 铁路行车组织规则 (11) 4. 车站行车工作细则 (11) 5. 列车 (11) 6. 车组 (11) 7. 车列 (11) 8. 旅客列车 (12) 9. 混合列车 (12) 10. 客运列车 (12) 11. 军用列车 (12) 12. 货物列车 (12) 13. 快运货物列车 (12) 14. 直达列车 (12) 15. 始发直达列车 (12) 16. 阶梯直达列车 (12) 17. 空车直达列车 (12) 18. 循环直达列车 (13) 19. 技术直达列车 (13) 20. 直通列车 (13) 21. 区段列车 (13) 22. 摘挂列车 (13) 23. 小运转列车 (13) 24. 超限列车 (13) 25. 重载列车 (13) 26. 组合列车 (13) 27. 路用列车 (13) 28. 特殊用途列车 (14) 29. 列车牵引重量标准(列车牵引定数) (14) 30. 换算长度 (14) 31. 超重、超长与欠轴 (14) 32. 分界点 (14) 33. 车站 (14) 34. 线路所 (14) 35. 客运站 (15) 36. 货运站 (15) 37. 客货运站 (15)

39. 区段站 (15) 40. 技术站 (15) 41. 中间站 (15) 42. 站界 (15) 43. 车站等级 (16) 44. 中转车 (16) 45. 无调中转车 (16) 46. 有调中转车 (16) 47. 货物作业车 (16) 48. 一资货物作业车 (16) 49. 双重货物作业车 (16) 二、行车 (17) 50. 接发列车工作 (17) 51. 行车闭塞法 (17) 52. 空间间隔法 (17) 53. 站间区间 (17) 54. 所间区间 (17) 55. 闭塞分区 (17) 56. 区间状态 (17) 57. 区间空闲 (18) 58. 区间占用 (18) 59. 区间封锁 (18) 60. 书面联络法 (18) 61. 时间间隔法 (18) 62. 行车凭证 (18) 63. 接发列车作业程序 (18) 64. 办理闭塞 (18) 65. 发车预告 (18) 66. 准备进路 (18) 67. 接车进路 (19) 68. 发车进路 (19) 69. 通过进路 (19) 70. 布置进路 (19) 71. 开闭信号 (19) 72. 引导接车 (19) 73. 交付行车凭证 (19) 74. 接送列车 (19) 75. 列车接近 (20) 76. 列车到达 (20) 77. 列车出发 (20) 78. 列车通过 (20) 79. 指示发车 (20)

中国最主要的铁路线

中国最主要的铁路线 京哈(北京-哈尔滨)京包(北京-包头) 京广(北京-广州) 京九(北京-九龙) 京沪(北京-上海) 包兰(包头-兰州) 兰新(兰州-乌鲁木齐)陇海(兰州-连云港)宝成(宝鸡-成都) 成昆(成都-昆明)成渝(成都-重庆) 川黔(重庆-贵阳) 贵昆(昆明-贵阳) 湘黔(长沙-贵阳) 湘赣(长沙-南昌) 浙赣(浙江-南昌) 湘桂(长沙-南宁) 南昆(南宁-昆明) 黔桂(贵阳-柳州) 鹰厦(鹰潭-厦门) 横南(横峰-南平) 外福(南平-福州) 漳龙(漳平-龙岩) 胶济(济南-青岛) 石太(石家庄-太原) 同蒲(大同-蒲州) 大秦(大同-秦皇岛) 南疆(乌鲁木齐-喀什) 青藏(西宁-拉萨) 还有台湾的铁路 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我国铁路网已基本形成,铁路干线纵贯南北,横穿东西。我国纵贯南北的铁路主要有: 京广线。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广州,全长2313公里。这条铁路穿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5省,跨过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五大水系,是我国中部南北运输的大动脉。 京哈线。起于北京,经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终点在东北北部最大城市哈尔滨,全长1388公里,是东北通往首都和全国各地的一条铁路干线。 津沪线。北起天津,过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市,南达上海,是我国东部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所经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人员和物资交流频繁。 宝成线。起于陕西宝鸡,穿秦岭山地、达“天府之国”成都。是联系关中与川内西北与西南的重要干线。 成昆线。北起成都,南至“春城”昆明,是我国西南的又一重要干线。 太焦—焦枝—枝柳线。北起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会太原,南至西南地区的对外联系的“出海前哨”广西柳州,成为与京广线平行,穿越腹地的又一条“小京广”。 除了上述纵贯南北的大铁路外,我国还有一些重要的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它们是: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常用名词术语(最新)

电气化接触网常用名词术语 (丁为民) 牵引供变电 1.电力牵引供电系统 由牵引变电所、牵引网以及其它辅助供电设施组成的供电系统。 2.牵引网 由接触网和回流回路构成的供电网络。 3.单相牵引变压器和三相V,v结线牵引变压器 包括单相结线、单相V, v结线和三相V,v结线牵引变压器。 单相结线方式,为双绕组变压器,一次侧(高压侧)绕组接入电力系统三相电网中的两相,二次侧(低压侧)绕组的一端接钢轨,另一端接入牵引侧母线。 单相V, v结线方式,在牵引变电所设置两台双绕组单相变压器,联结成开口三角形,一次侧(高压侧)绕组的两个开口端和一个公共端接入电力系统三相电网,二次侧(低压侧)绕组将公共端与钢轨大地相连,两个开口端分别接入牵引侧母线。 三相V, v结线方式,由一台三相双绕组牵引变压器连接成开口三角的结线方式。 单相结线单相/三相V, v结线

三相YN, dii 结线牵引变压器 4. 三相一二相平衡牵引变压器 当一次侧(高压侧)接到电力系统的三相电网时,则二次侧(低压侧)就 产生相位 差90°的二相平衡电压,当二次侧两个供电臂负载平衡时,一次侧三 相为对称系的牵引变压器。 5. 三相牵引变压器 包括三相YN d11结线和YN d11,di 十字交叉结线牵引变压器。 YN d11结线为双绕组变压器,一次侧(高压侧)三相结线为 丫型,分别 接入电力系统三相电网;二次侧(低压侧)结线为 △型,其一角和大地相连, 另两角分别接入牵引侧母线。 YN d11,di 组成的十字交叉变压器,一次侧(高压侧)三相结线为 丫型, 二次侧 (低压侧)d11,di 结线的两个三角形线圈结成对顶三角形,对顶角接 大地,其他各角分别接入牵引侧不同母线。 Scott 结线平衡牵引变压器 三相YN dii ,di 十字交叉结线牵引变压器

国内铁路信号技术发展及趋势

国内铁路信号技术发展及趋势 铁路运输与其他各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相比较,具有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运输能力大,能够负担大量客货运输的显著特点。迫于运输市场愈演愈烈的竞争,各国铁路部门都在积极采取铁路新科技来提升铁路的运输能力。而在实现高速、重载运输的同时,要保证列车的行车的安全,就不能不提到铁路信号。铁路信号设备是保证列车行车安全的重要基础设备,其技术水平发展直接影响到了行车安全水平和铁路运输效率。 1.铁路信号的定义 铁路信号是用特定的物体(包括灯)的颜色、形状、位置,或用仪表和音响设备等向铁路行车人员传达有关机车车辆运行条件、行车设备状态以及行车的指示和命令等信息。铁路信号是铁路运输系统中,保证铁路行车安全、提高区间和车站通过能力以及编解能力的手动控制及远程控制的技术和设备的总称;是在行车、调车工作中,用于向行车人员指示行车条件而规定的符号;是显示、联锁、闭塞设备的总称。 2.铁路信号作用及发展历程 铁路信号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保证铁路行车安全。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升,从最初的人持信号旗、骑马前行、引导列车前进;到逐渐发展的球形固定信号装置、电报信号、连锁机、轨道接触器、自动停车装置;到后来出现的车内信号、调度集中控制、行车指挥自动化等设备。 每一次铁路速度的提升就会要求一种新型铁路信号的出现;每次铁路信号的革新,就会给铁路运输带来一次质的飞跃。随着铁路信號技术的发展和铁路信号的广泛应用,铁路信号的发展也成为提高铁路区间和车站通过能力、增加铁路运输经济效益的一种现代化技术手段。 3.铁路信号的组成

3.1信号控制设备 信号控制设备是指信号联锁系统,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核心,是铁路信号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信号控制设备通过信号传输设备接收和发送不同的信息,经由联锁关系来控制信号设备及各种信号的显示。 3.2信号显示设备 信号显示设备指接收来自于信号控制设备的信息,通过信号机,机车信号,控制台、显示器,音响等设备,采用声、光等信息,来实时反应列车和相关信号设备状态的铁路信号设备。 3.3信号传输设备 指服务于信号控制系统与信号显示系统之间,进行各种信息互通的传输设备及媒介。 3.4信号防干扰措施及设备 指为防止信号被其他因素干扰而产生错误的信号显示而设立的防干扰设备及措施。 4.国内铁路信号技术及发展趋势 4.1信号控制设备的技术发展 信号控制设备中的核心是联锁系统。 国内联锁系统发展主要历经了早期的继电器联锁,90年代时期的计算机联锁加安全型继电器执行形式的控制系统,以及目前在广泛推广的计算机联锁系统。 计算机联锁除了自身的联锁系统管理之外,还可以向旅客服务系统、列车运行监督系统以及列车指挥系统等提供信息,加快铁路运输管理的一体化的实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对于可靠性技术和容错技术的深入研究,计算机联锁技术日趋成熟,我国的计算机联锁也逐步开始由计算机联锁加安全型继电器控制型向全电子计算机联锁转变。 全电子计算联锁系统是基于未来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联锁设备集成度高、安装速度快、维护方便的使用需求而研制;具有模块化程

铁道车辆名词术语

铁道车辆名词术语——国标 Rolling stock terms GB 4549.1-84 一、一般名词术语General 1、车辆的种类 铁道车辆rolling stock,railway vehicle,railway car 客车carriage,passeger car 货车wagon.freight car 特种车special car 钢木车steel-wood car 全金属车all metal car 全钢车all steel car 二轴车two-axle car 四轴车four-axle car 六轴车six-axle car 转向架式车rogie car 关节式车articulated car 动车motor-car 拖车trailer 控制车controlling car 动车组powered car train-set 合造车combined car 简易客车simply equipped coach 代用客车substitute passenger car 双层客车double-deck coach 母车car with axle generator 子车car without axle generator 座车seat coach 硬座车semi-cushioned seat coach 软座车cushioned seat coach,soft seat coach 卧车sleeping car 硬卧车semi-cushioned berth sleeping car 软卧车cushioned berth sleeping car 餐车dining car 行李车luggage van,baggage car 邮政车mail van,postal car 了望车observation car 公务车service car,private car 文教车culture and education car 医疗车hospital car 卫生车ambulance car 试验车test car 维修车maintenance car 宿营车dormitory van,train crew car

铁路行车组织名词术语

铁路行车组织名词术语 1.铁路行车组织(organization of train operation) 铁路行车组织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合理组织列车运行以实现旅客和货物运输过程的生产计划与组织工作。它的主容包括:车站技术作业组织、车流组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和调度工作等。 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Regulations Governing Railway Technical Operation) 《技规》是铁路进行技术管理和从事运输生产的基本法规。它的主要容包括:铁路技术设备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行车组织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和作业程序、信号显示的要求和方法以及铁路运输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3.铁路行车组织规则(简称《行规》Rules Governing Organization of Train Operation;operating rules) 《行规》是铁路局根据《技规》中行车组织篇规定的原则,结合铁路局管技术设备的具体条件所制定的一种行车组织的补充规则,作为《技规》的补充。4.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站细》Detailed Instructions Governing Train Operation at Station;technologic instructions of station) 《站细》是根据《技规》和《行规》的有关规定,结合车站技术设备和作业等具体条件所制定的车站技术管理和作业组织的基本技术文件。 5.列车(train) 按照规定条件把车辆编挂成的车列,并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时,称为列车。 单机、动车及重型轨道车虽未具备列车条件,当指定有列车车次时亦按列车办理。 6.车组(wagon group) 若干车辆连挂在一起,称为车组。 7.车列(train stock;train set) 若干车组连挂在一起,称为车列。分为列车车列和调车车列。 8.旅客列车(passenger train) 旅客列车是以客车(包括代用客车)编组的为运送旅客及行、包裹、的列车。 9.混合列车(mixed train) 混合列车是以运送旅客的车辆为基本车组,与运送货物的车辆混合编成的列车,或是货物列车中编挂乘有旅客的车辆达到规定辆数的列车。 10.客运列车(passenger train) 旅客列车与混合列车的总称。 11.军用列车(military train;troop train) 军用列车是按规定条件运送军队与军用物资的列车。 12.货物列车(goods train;freight train) 货物列车是以运送货物的车辆编成的列车。 13.快运货物列车(fast goods train) 快运货物列车是快带运送鲜活、易腐及其他急运货物的列车。

交通各种标志大全资料

警告标志 (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 十字交叉T形交叉T形交叉T形交叉Y形交叉环形交叉向左急弯路向右急弯路反向弯路连续弯路上陡坡下陡坡两侧变窄右侧变窄左侧变窄窄桥双向交通注意行人注意儿童注意牲畜注意信号灯注意落石注意落石注意横风易滑

傍山险路傍山险路堤坝路堤坝路村庄隧道渡口驼峰桥路面不平过水路面无人看守铁路道口注意非机动车事故易发路段慢行 有人看守铁路道 口 左右绕行左侧绕行右侧绕行施工注意危险

叉形符号(表示多股铁道与道路交叉) 禁令标志 (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 禁止通行禁止驶入禁止机动车通行禁止载货汽车通 行禁止三轮机动车 通行 禁止大型客车通 行禁止小型客车通 行 禁止汽车拖、挂车 通行 禁止拖拉机通行禁止农用运输车 通行

禁止二轮摩托车 通行禁止某两种车通 行 禁止非机动车通 行 禁止畜力车通行禁止人力货运三 轮车通行 禁止人力客运三轮车通行禁止人力车通行禁止骑自行车下 坡 禁止骑自行车上 坡 禁止行人通行 禁止向左转弯禁止向右转弯禁止直行禁止向左向右转 弯禁止直行和向左 转弯 禁止直行和向右 转弯禁止掉头禁止超车解除禁止超车禁止车辆临时或 长时停放 禁止车辆长时停 放 禁止鸣喇叭限制宽度限制高度限制质量

限制轴重限制速度解除限制速度停车检查停车让行 减速让行会车让行 指示标志 (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 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直行和向左转弯直行和向右转弯

向左和向右转弯靠右侧道路行驶靠左侧道路行驶立交直行和左转 弯行驶 立交直行和右转 弯行驶 环岛行驶单行路(向左或向 右) 单行路(直行) 步行鸣喇叭 最低限速干路先行会车先行人行横道右转车道 直行车道直行和右转合用 车道 分向行驶车道 公交线路专用车 道 机动车行驶 机动车车道非机动车行驶非机动车车道允许掉头

铁路信号名词术语

铁路信号名词术语1 Nomenclature of Railway Signaling 1. 调度监督Dispatcher Supervision System (DSS) 2. 调度集中Cen tralized Traffic Con trol (CTC) 3.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 Distributed Aut ono mic Cen tralized Traffic Con trol System (DACTC ) 4. 计算机联锁Computer Based In terlocki ng * 5. 安全型计算机联锁Vital Processor In terlocki ng * 6. 车站列控中心Station Train Con trol Ce nter (STCC) 7.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 Train Dispatchi ng Comma nd System (TDCS) 8. 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 Dispatchi ng Man ageme nt In formatio n System (DMIS) 9. 信号设备微机监测系统 Mai ntenan ce & Mon itor System (MMS) 10. 调度监督/微机监测二合一系统 Dispatcher Supervision & Mo nitori ng System ( DSMS) 11. 地铁Metro 12. 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 sit * ;Urban Mass Tran sit

13. 轨道交通1 号线Rail Tran sit Line 1 14. 列车自动控制Automatic Train Con trol (ATC) 列车自动防护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 n (ATP) 列车自动驾驶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ATO )列车自动监控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 n (ATS) 15. 车载设备Car borne; Carborne (美国) Train borne ; Trainborne; (欧洲) 16. 车对地通信 Train to Wayside Communi cati on (TWC) 17. 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 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 ( CBTC) 18. 电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Communication & Sign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SMIS) 19. 综合监控系统 In tegrated Supervisory & Co ntrol System (ISCS) 20. 铁道部 the Mi nistry of Railways (MOR) 21. 联锁 in terlocki ng 22. 枢纽

高速铁路安全常识

高速铁路安全常识 铁路线上的路外安全,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很多事实证明,发生路外伤亡事故,主要原因是行人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横过线路、穿越铁路站场、爬车、钻车、跳车,行人、机动车辆抢过铁路道口以及自杀等。铁路有明文规定,铁路桥梁和铁路隧道是禁止一切行人通过的。 在享受高速铁路给我们带来出行更方便、更快捷、更实惠的同时,更要关注高速铁路的安全。因为高速铁路列车速度快,因此我们在铁路周边生活或经过铁路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避免给铁路运输和我们自身人身安全带来严重的后果,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严禁: 一、严禁行走、坐卧或在铁路线上跨越 速度快是动车组列车的一大特点,动车组列车运行时,每秒达到70 米。由于惯性作用,刹车之后还要滑行1200 米。而人如果行走在铁路中间的道心上,需要离开道心到道肩这一简单的动作,从反应到完成要2-3 秒的时间;如果横穿、跨越一条单线铁路要3-4 秒的时间,况且现在高速铁路均为双线双向铁路。因此,行走、跨越铁路时即便在200-300 米人的视线范围内发现火车也难于幸免,更不用说有时会听不到火车的声音,铁路弯道、路树遮挡等原因,看不见行驶的火车。另外火车经过时,会掀起8-10 级翰旋大风,行人在铁路边2-3 米的范围内可能被风吹倒吸入车轮。根据已通车的高速铁路有关数据显示,行走、跨越铁路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概率高达92.3%。在通过铁路道口时,行人和车辆违反有关通行规定,撞、钻、爬、越道口栏杆(栏门),也是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重要因素。 二、严禁在铁路上置放障碍物 众所周知火车是在两根平行的钢轨上行驶,列车的向心力是保证列车运行的速度和平稳的关键要素之一。

地铁铁路术语大全

地铁、铁路专业术语大全 1. 运营事故(事件):在运营事业总部管辖范围内,在运营生产过程中,凡因违反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技术设备不良及其他原因,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经济损失、影响正常运营生产或危及运营生产安全的,均构成运营事故。其他食品安全、收益安全、治安、交通安全等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2. 四不放过原则:是指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 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3. 直接经济损失:系指事故中直接发生的设施、设备损坏或报废的价值及事故救援、伤亡人员处理费(不含保险赔偿费用)。设备报废时按帐面价值减除折旧及残值计算;破损设备按修复费用计算。 4. 中断正线行车:系指不论事故发生在区间、车站或车厂,造成运营正线双线之一(上下行线之一)不能通行后续客运列车的,即为中断正线行车。正线行车中断时间由事故发生的时间起至实际恢复列车行车条件的时间止。 5. 列车:按地铁规定编组的并有车次号的客车车组、工程车、单机。分为客运列车、其他列车两类。 6. 客运列车:系指以运送乘客为目的按规定编组而成的客车车组,包括专列。 7. 其他列车:系指除客运列车以外的列车。包括空列车、工程列车、调试列车、救援列车及开行的单机等。 列车与其他调车作业的客车车组、机车、车辆、设施、设备等互相冲撞而发生的事故,按列车事故论。列车以调车方式进行摘挂或转线而发生的事故,按调车事故论。 8. 工程列车:系指因运营生产的需要开行的由机车与按规定编组的车辆(包括客车、单元车、单节车、平板车等)连挂而成的列车。 9. 调试列车:系指因对运营设备进行调整、试验需开行的列车。 10. 救援列车:系指因需处理运营生产中发生的事件,担任救援任务而开行的列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