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值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值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值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值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值

———兼谈艺术摄影作品命名的作用有不少摄影人很看重艺术摄影作品的命名,认为命名可以起到“点铁成金”的作用,有文章提出了数种乃至十几种的命名方法,我不敢苟同。

作品的命名,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其实并不象有的文章所说的那么重要,虽然它可以起到对作品意图的提示、引导、加深理解、限定等一定的作用。但过于看重命名,以至于把命名提高到关系作品成败的地位,是不恰当的。

纵观历史名家名作,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舍的《四世同堂》……达芬奇、米勒、凡高、塞尚……卡蒂埃- 布勒松、韦斯顿、哈斯……枚不胜举的传世之作,其艺术价值如何,与命名之关联不大。不知道有哪一位名家的作品,是靠关健的一个命名而成就一幅传世之作。

卡蒂埃-布勒松有一幅很有名的作品,表现的是一个男孩,抱着两个大酒瓶,得意洋洋回家。这幅作品在很多刊物、论着、专集中登载,并至少有五种命名:《××大街》、《××星期天的早晨》、《1954年摄于××》、《为爸爸买啤酒》、《满载而归》等,虽然出现了五种几乎不相关的命名(除××街名外),但丝毫并不因此而增添或减弱该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1999年9月25日《中国摄影报》“天窗”版,前辈狄源沦先生介绍了日本摄影家金泽清4幅黑白摄影作品,标题是临时所加,说明作品发表时金泽清先生是没有命名的,但同样以其“新颖、独特、深沉、含蓄,强烈地震撼了我(狄源沦先生)”。

摄影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其形象本身的艺术容量和创意性,作品的主题是靠独创的隐喻、象征、寓意及其相应的组合结构、色彩影调等等的艺术影象之造型来传达的,而把命名的作用提到不切实际的地位,往往给创作实践带来误导:

1、忽略艺术修养和形式创意。作者忽略自身“造型”艺术修养,创作中思考的不是如何影象之“造型”问题,而是关注于把什么拍下来,认为拍到了“精彩瞬间”、“重要题材”、“生活热点”就是艺术,寄希望于“点铁成金”的命名。画面要么平平庸庸,用意空洞、暧昧、晦涩,要么抄袭模仿,人云亦云。《大众摄影》近期特辟的“摄影诊所”批评了一些不成功之作,除拍摄功力之因外,不少作品也存在命名唬人、画面愚人的感受,如《心甘情愿》、《农祭》、《为四化努力学科学》、《迎接新世纪》、《路·鞋·人生》……,其实即使在一些大型的重要的影展上仍然也可找到此类命名“唬人”的作品。

2、淡漠法制观念。在当前“纪实摄影”热的冲动下,以为只要不干涉对象,把现实场景拍摄下来,就是“纪实”,忘却了摄影的记录真实景象的特性,命名本身也存在“纪实”问题。有这样一幅作品,画面是寺庙门口有一位老和尚,用手摸着一个小孩子的头,作品取名为《俗根未尽》。说句实话,我如果是那位老和尚,我会把这位作者告上法庭的:你怎么会知道老和尚摸一下小孩子的头,就证明是俗根未尽呢!这么不负责任,弄不好就是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无意中就埋下了侵权的隐患。这样的作品现在不在少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摄影家应当在这方面引起重视,对他人负责,也对社会、对法律和对自己负责。

3、限制了人们欣赏的空间。某些创作者本来拍的照片蛮好,挺耐看挺有味,但总寄希望于命名,取一个有趣的或包含“深刻思想”的标题,来提高作品的艺术品味,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显得多余、娇饰造作、俗套。再以那一幅《俗根未尽》为例,且不说取的这个标题是否又入了“人云亦云”的误区,单说题意,就让人感到乏味,把观众的欣赏空间限制在“和尚禁欲”这样一个看似有趣实则俗套的题意里,除此外似乎没了。避开作品的原命名,单纯观照形象,这幅作品如标以《无题》,恐怕会赋予更丰富的欣赏余地。逻辑学有这样一个道理:内涵愈大,外延愈小,内涵愈小,外延则愈大。给作品取题也不应忘记这一条真理。

虽然命名与作品的艺术价值关联不大,但其对鉴赏等仍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认为这个作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1、符号作用。许多的杰作是不需要有寓意性的命名的,前辈大师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条真理。翻一翻卡蒂埃-布勒松、韦斯顿等及我国一些摄影家们的“作品集”,就会很清楚的。他们给自己的一些作品取名不过是标明一下拍摄地点或时间,甚至标上“××第1号”、“××2号”等等,并不因此有减作品的艺术欣赏价值。这些命名本身没有内在意义,对作品来说也只起到了符号的作用,它利于图书馆、博物馆、出版社收藏和编辑,以及理论家评论作品时加以区别,如同给一个刚刚生下来的婴儿取名一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分别出你、我、他。

2、提示作用。标题直接说明被拍摄对象是何人物、人物关系、行为或事件等等,标题并不表示作品的主旨,只是给人们一个提示,暗示一个创作意向,打开一个观赏缺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朱宪民先生《黄河中原人》中的作品,标题有为“家长里短”、“祖孙”、“三代人”等简单明了的提示性命名,只提示作品中的人物是什么关系、他们在做什么等等,引导观赏者直接从形象里去感受中原大地纯朴、淳美、厚实的气息。哈斯作品《纽约组照》,作品标题如“旋转玻璃门上的影象”、“手球·中央公园”“第六街上的繁忙时刻”、“反射—纽约第三

街”……命名直截了当,提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怎么样子等,抽象与具体,虚幻与现实,让人回味。

3、限定作用。《大众摄影》(.封二)上有一幅题为《西藏女孩—雅玛》作品,作品的标题再一般不过了,这里的“西藏”,让人想象到了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世界高原屋脊,这是一处神秘、纯净、纯洁、明亮之地……作者把拍摄的地点直接作题,限定这是在西藏,是西藏的女孩而不是四川、甘肃或中原的女孩,让观众从此处展开想象。《摄影世界》(.)登载一幅《在特里萨修女的葬礼上》人物特写作品,标题限定是在特里萨修女的葬礼上拍摄到的穷苦少年,少年是谁无关紧要,但由于标题的限定作用,使人们从这个感激、怀念、自强、自立的形象中就能感受到作者所赞颂的修女的伟大之主旨。这里的限定不同于上述的“限制”,限定往往是在标题上直接体现对作品主题有意义的拍摄时间(年代、特定时代)或季节、地点、客观事件等等,避免不着边际地曲解创作意图,而不是限制人们观赏的空间。卡蒂埃-布勒松作品《北平·国民党未日》(有版本标为“一九四九年·北平”),通过作者限定的时间(年代、时代)和地点,知道前面那个就是国民党警察,照片里排得整齐的穿长衫的显然是旧中国的知识分子,不用多言,画面结构的用意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有如鲁迅先生笔下的专制制度下的奴性、屈从、愚弄等。

4、超越作用。由于摄影的独特属性,在艺术摄影中大量地存在着写实性作品,此类作品大多在叙说一个事件、讲述一个故事、描写一个行为,但作为艺术作品其艺术魅力不仅仅地局限于这一个事件、一个故事或一个行为的本身,而应当超越时空而近人性,超越事件、故事或行为本身的意义,而展示出更为广阔更深层次的蕴含力量。如尤金·“火”,作品的艺术价值不是靠命名来拔高的。本文所述命名的“超越”必须是基于艺术摄影作品本身已经存在了“超越”的状态,命名仅仅是“顺水推舟”、

“顺理成章”的事。如上所举的卡蒂埃-布勒松作品《北平·国民党未日》,作品是作者在中国解放前夕拍摄的报道性“组照”之一,但是作者利用事件获得了形式而展示蕴涵,该作品已经超越了“组照”事件本身的意义,告诉了读者一个民族的某些更深层的东西。造型艺术之所以为“造型”,大多情况下的文字说明是多余的。因此,作用发挥得“过头”了,反倒画蛇添足。

实践中,后三个作用有的时候是相互交叉的,有的命名在作品中起到了限定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提示、超越作用。只是为了更准确地把握,而把它们区别开来加以分析和理解。

什么是艺术作品,这是一个难以圆满回答的问题。有一位哲人这样解释:艺术作品首先是个迷,开始看不懂,但它显然引起了观赏人的情感和思维的波动,愈是如此,解迷的欲望就愈强烈……这样的解释虽不完全对,但它告诉了一个道理,就是艺术作品应当给观赏者留下尽可能多的空间和余地,命名的作用和目的不过如此,画蛇添足不足取。(来源:)

浅谈艺术的功能

浅谈艺术的功能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浅谈艺术的功能 一谈到艺术,大家就会感到高深莫测。实际上,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也正如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含义比艺术要广,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美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之一。认识探讨艺术的功能作用,就是揭示不同艺术作品或整个艺术对人类的价值内涵。自从有了人类,艺术就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艺术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需求,艺术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使人们从物质追求升华到精神追求,净化灵魂的境界。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当今,凡是有人生活的地方都离不开艺术。艺术美将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都知道黄金分割率,又称黄金率,是指公元十九世纪德国美学家柴依辛(Zeising)所发现的矩形中短边和长边的比例为0.618。他认为这种比例具有“多样的统一”,轻重匀称,没有均等或悬殊的形势,最合乎美感的要求。现在许多门、窗、画框、国旗的宽与长大多接近这种比例。人身上很多部位的比例都接近0.618。画家陈醉写过一本《裸体艺术论》,他以人类的发展史为线索,以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以及印度、中国和非洲艺术为背景,从美学、文艺学、艺术史理论等多种角度入手,通过对大量裸体艺术作品的研究分析,系统地论述了从原始至现代的裸体艺术。没有那一个画家不研究人体,不画人体的。一幅好的人体写生,就是一幅艺术作品。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 艺术具有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多种社会功能,但审美价值却是艺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特性。艺术始终把创造和实现审美价值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作为自己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功能。 艺术的审美功能,是指艺术及其具体作品,能促进艺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美感享受与满足的功效。艺术品的价值首先在于审美,其他的社会功能都只能通过审美功能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真正的艺术品是艺术创作者美感体验的升华、外化、凝结的结果,是物理操作与精神流变的转化过程。当人们在欣赏它们时,艺术美的魅力便生发成为刺激、打动欣赏者心灵的作用力,从而显现艺术的审美功能。 艺术的审美功能主要表现在:第一、艺术能给予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以自我精神生活的享受、满足与愉悦,并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审美判断能力。第二、艺术欣赏有助于欣赏者和创作者高尚人格的塑造。优秀的艺术作品能让欣赏者产生极大的审美心理振荡和情感激动,让人真正体会和认识到“春夏秋冬皆有情,酸甜苦辣都是歌”的艺术魅力所在。在整个欣赏过程中,欣赏者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多少会受到影响、受到教育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毫不夸张地说审美活动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社会充满和谐,让人类向往美好。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教案设计 课题: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授课教师:李嘉璐 教材:人美版教材《艺术欣赏》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从理论上说,任何美术作品一旦产生就不再属于艺术家,而是属于整个社会或观众,所以不同的美术作品在不同的社会和观众眼里就会有意义和价值上的差异。本课要说明的是,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只是我们理解美术作品的一个方面,而不是惟一的,或者说它可以为我们理解美术作品提供某种参照,美术作品还需要我们观众给予我们自己的解释。因此,本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主动参与是美术鉴赏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培养审美的眼睛。 (二)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作为引子说明美术鉴赏不仅要了解艺术家的意图,还有一个观众对其意义和价值的判断问题; 第二部分:讲述的是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与其产生的时代和地域之间的关系,即它的产生受当时的时代和地域的限制; 第三部分: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部分:如何看待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判断上的分歧?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有两个方面:1.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与时代性和地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即无论这种意义和价值的形成还是美术作品产生意义和价值的能力与范围都受到了其所处时代和地域的限制;2.使学生了解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其绝对的一面又有其相对的一面,要准确判断一件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就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在教学中要能精确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容易,这是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另外,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多种角度又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以为美术作品可以任意理解,这是错误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给予纠正。 二、教法设计 课件图片展示、讲授、练习 三、教学工具 鉴赏课本、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导入课题,由马远、夏圭的小品式山水画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人眼里给的评价不同,说明美术鉴赏存在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进行价值判断的问题。 马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他的山水画,人称“马一角”,是因为他绘画的构图往往将实景置于画面的一角。夏圭,在布局上,他爱将景物集中于一边,或下半边或左右侧,表现迷茫飘渺的空间意趣,人称“夏半边”。晚年的风格更加简练豪纵。 (二)教学内容一: 板书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首先通过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来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与时代的关系。罗中立借鉴西方现代领袖像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而又贫穷的老农形象。他那古铜色的脸,长期的艰苦岁月造成的那条条车辙似的皱纹,柴耙似的双手以及缺牙的嘴巴无不饱含着画家深沉的情感和对造成这一现实的深刻反思,从而激发起人们对现实特别是对广大农民命运的关注。作品与文革时期的“假大空”的题材形式的作品相比是一种反叛,同时真实的再现现实。作品一经展出立即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是新中国成立来影响最大的美术作品之一。由此说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受时代限制。 (三)教学内容二: 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以西方历史上不同时期三位雕塑家创造的三个《大卫》为例,进一步说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与时代和地域之间的关系,由此指出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经典作品的艺术价值

经典作品的艺术价值 081511116周自强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把家里的书橱翻了个遍,看到些易懂而有趣的小说,例如《杨家将演绎》、《桃花扇》之类,就算认识的字不多,还是看的津津有味的。家里有不少以前的老课本,书纸都是草黄色的,我记得有一篇《薄奠》,看完了有一股阴郁的味道郁积在心头,当时并不懂得很多道理,只觉得心里不舒服,总是想到白森森的布裹着尸体的情形,这个印象此后经年总是没来由的冒出来,诡异而且有点冰冰的感觉。 我对美术音乐可说是一窍不通,就写写跟文学相关的事情吧,长篇大论的理论什么的我也没能力写出来,就写写我自己的一些经历体会吧。 小学的课本和初中的课本里都有名著导读,那会儿我还是个天真无邪的好少年,红旗下的好儿郎。那时候看《傅雷家书》,特地跑了很远到一个大书店里买了本精装的(平时都是淘换些盗版书,5块8块的就买好厚一本书),这本书里所写的具体的事情我已然记不清了,不过里面儿子的那种拳拳之情,父母的春晖之意,确是长久的留在了我的心里,我对自己的父母的感情也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当时我在书的封皮上写下来“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八个字,再往后和父母生活的日子里,遇到些磕磕绊绊,我总是很庆幸自己读了这本书。更甚者后来每每有人要我推荐什么好看的书的时候,我总是推荐这本《傅雷家书》,但是总被嘲笑无聊幼稚有木有…… 那是小学的事情了,我不幸地生了水痘,在家痛苦着。百无聊赖之际我就从书橱里把《三国演义》翻了出来,虽然我那时候只读小学,但是这本书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我之所以以前不看,一是因为书太厚,二是有点文言文的味道,提不起兴趣。哪知翻开来之后竟看到一个运筹帷幄,金戈铁马的大好世界。看了桃园三结义,病好了之后就跑去找几个小伙伴傻傻的结拜去了,现在想想好二啊。对于书里的人物,那时候我最喜欢赵云,大概小孩子都崇尚勇力吧。印象很深刻的还有锦马超,一身雪白铠甲,想想就觉得帅气拉风,乃至于后来总觉得穿白衣

浅谈艺术细节在电影中的作用

浅谈艺术细节在电影中的作用 人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看过很多电影,往往故事的基本情节、主人公,甚至连片名都忘了,唯独对有些细节念念不忘。比如《战舰波将金号》中的“敖德萨阶梯”,《复活》中妓院掌班透过钥匙孔窥视,《红菱艳》中那双鲜红发光的舞鞋等,这些细节至今还烙印在脑海里。 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时都有这样的经验: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在看过很长时间之后,具体情节可能忘记了,但是片中的精彩生动的细节却让人永远记忆犹新。 艺术细节在电影中有以下作用: (1)细节刻画人物性格。 影片《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憨厚笨拙,一口的陕北腔,这些细节活灵活现的显示出陕北农妇的真实形象。后来她上告官府,不屈不挠要讨个说法的种种细节,她倔强的内心和困惑的神情,真实的刻画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 (2)表现人物命运变化和成长。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偷自行车的人》中,一个失业两年的工人,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张贴广告的工作,但做这个工作必须要有一辆自行车。于是他把妻子陪嫁的被单送进当铺,赎回了早先当出去的自行车,但第一天工作自行车就被人偷了。他同儿子找了整整一天也一无所获。情急之下,他决定也去偷一辆自行车,结果被人抓住,遭了一顿打。 (3)结构剧情,贯穿全局,推动剧情的发展。 台湾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情节简单,但却拥有很高的卖座率。片中“世上只有妈妈好”这一首歌在影片中反复出现,震撼了无数观众的心。不仅成为了剧情的组成部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起到了强调内容的作用。 电影《居里夫人》中有一处很有趣的细节,这就是居里对吹口哨的态度。居里本来是一个相当刻板的人,在他的实验室里,不能弄出任何噪声,不能说话。后来教授想把玛丽介绍到他的实验室,他很不情愿。因为在他看来女人和科学研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只会干扰了研究。但碍于面子,他还是同意了。玛丽来到他的实验室以后,果然,他的助手开始向玛丽吹起了口哨(干扰了科学研究)。然而慢慢地,事情发生了变化,他爱上了玛丽,他开始给玛丽送鲜花,在实验室里,他也吹起了口哨。他整个人都变了。由厌恶轻松愉快的口哨到自己也吹起了口哨,这个让人发笑的变化揭示了和玛丽的爱情给他的生活和他的性格带来的深刻变化。 (4)比喻、象征。 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导演大量运用了红色和绿色。其中马小军,米兰,刘忆苦的服装,父亲的服装,军车、坦克、飞机等都是绿色。因为绿色代表了那个时代。而红色的标语和红旗在绿色的海洋中显得格外醒目耀眼。红色是鲜血的颜色、革命的颜色,红色代表一种昂扬向上,激情澎湃的理想主义精神。《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部彩色电影,但在影片的尾声部分却是已黑白片的形式出现的,与整部影片的耀眼夺目,五彩缤纷的彩色相比较,这里的黑白部分,是对少年时光的留恋和对成人世界的无奈做了形式上的对比。也许这就是他的态度,青春流逝是成长的代价,留下的却是美好的灿烂。 再比如《花样年华》中反复出现的挂钟的空镜头,很容易让观众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无情。 (5)细节创造真实。 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魔术师》的开场戏里,音响细节给马车驶过的森林增加了“气氛”——嘎嘎发响的树木,呱呱叫的青蛙,奇怪的鸟叫声,风声,马蹄敲打潮湿的地面的声音,这一切都传达出影片的情调,加深了观众的感受。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值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 价值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值 ———兼谈艺术摄影作品命名的作用有不少摄影人很看重艺术摄影作品的命名,认为命名可以起到“点铁成金”的作用,有文章提出了数种乃至十几种的命名方法,我不敢苟同。 作品的命名,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其实并不象有的文章所说的那么重要,虽然它可以起到对作品意图的提示、引导、加深理解、限定等一定的作用。但过于看重命名,以至于把命名提高到关系作品成败的地位,是不恰当的。 纵观历史名家名作,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舍的《四世同堂》……达芬奇、米勒、凡高、塞尚……卡蒂埃- 布勒松、韦斯顿、哈斯……枚不胜举的传世之作,其艺术价值如何,与命名之关联不大。不知道有哪一位名家的作品,是靠关健的一个命名而成就一幅传世之作。 卡蒂埃-布勒松有一幅很有名的作品,表现的是一个男孩,抱着两个大酒瓶,得意洋洋回家。这幅作品在很多刊物、论着、专集中登载,并至少有五种命名:《××大街》、《××星期天的早晨》、《1954年摄于××》、《为爸爸买啤酒》、《满载而归》等,虽然出现了五种几乎不相关的命名(除××街名外),但丝毫并不因此而增添或减弱该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1999年9月25日《中国摄影报》“天窗”版,前辈狄源沦先生介绍了日本摄影家金泽清4幅黑白摄影作品,标题是临时所加,说明作品发表时金泽清先生是没有命名的,但同样以其“新颖、独特、深沉、含蓄,强烈地震撼了我(狄源沦先生)”。 摄影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其形象本身的艺术容量和创意性,作品的主题是靠独创的隐喻、象征、寓意及其相应的组合结构、色彩影调等等的艺术影象之造型来传达的,而把命名的作用提到不切实际的地位,往往给创作实践带来误导: 1、忽略艺术修养和形式创意。作者忽略自身“造型”艺术修养,创作中思考的不是如何影象之“造型”问题,而是关注于把什么拍下来,认为拍到了“精彩瞬间”、“重要题材”、“生活热点”就是艺术,寄希望于“点铁成金”的命名。画面要么平平庸庸,用意空洞、暧昧、晦涩,要么抄袭模仿,人云亦云。《大众摄影》近期特辟的“摄影诊所”批评了一些不成功之作,除拍摄功力之因外,不少作品也存在命名唬人、画面愚人的感受,如《心甘情愿》、《农祭》、《为四化努力学科学》、《迎接新世纪》、

4《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1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教学设计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王希,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美术,我试讲的课题是《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判断》,下面我开始进行今天的讲课。 首先,根据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基础,并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使大家初步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 2、引导同学们认识到——主动参与是美术鉴赏的前提和保证; 3、引导大家尊重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尊重不同类型的文化形态、尊重创造。 第二、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教材内容,确定如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是多角度的,但并非任意。 第三,按美术教学常规,《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总共需要3个课时来完成,这节课主要讲授第1课时,下面重点讲授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欣赏一段PPT,在PPT中,我们可以看到两幅中国画作品《晓雪山行图》与《渔笛清幽》,这两幅作品是宋代时期马远和夏圭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以“边角式”为特色,因此有“马一角,夏半边”的说法,受到后人的推崇,但是(呢),到明代时期朱棣却极其的反对,认为是“残山剩水”。这说明美术鉴赏不仅要了解艺术家的意图,还要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进行价值判断的问题。 我们常听见这样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我们该怎样对美术作品的价值进行判断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来共同研究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请大家翻到课本P41,欣赏作品《父亲》,并分析比较两幅《最后的晚餐》的不同? (一)美术作品时代性与地域性(板书) 首先,我们来看罗中立的代表作品《父亲》,同学们,看到这幅作品,大家告诉我这体现的是怎样的一个父亲形象呢? 同学:很老,善良,勤劳、朴实,贫穷 恩,大家说的不错,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勤劳、朴实、善良而又贫穷的中国最普通的农民形象。他的手上、脸上都布满了皱纹,而开裂的嘴唇与深邃的眼神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人生故事。画面十分具有一种悲剧性的震撼力。 这幅作品是作者在经历文革结束后不久之后创作的,主要是以人道主义的情感来诉说着对中国农民的关爱和对乡土的眷恋,以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使观众直接看到了自己身边的现实并引起人们的思考,从而引发人们的更深层次的情感。这也说明了美术作品的产生和形成,都是受到时代性和地域性条件的限制。 在看左下方这两幅《最后的晚餐》,它们有什么异同点呢? 同样的主题,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手法。 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采用的是横平竖直,左右对称的稳定构架的形式,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而文艺复兴之后的丁托列托的这幅《最后的晚餐》为了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选取别人很少采用的角度和构图,追求宏伟的气魄、强烈的戏剧性和突出的光感,忽视人物内在气质和性格的刻画,主要从画面效果出发。这样同名同题材的作品

浅论艺术的社会功能

四、艺术的三种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 我们说艺术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但并不是说艺术中的某一类作品是以认识功能为主,另一类作品是以教育功能为主,第三类作品则是以审美功能为主。我们说艺术中有真、有善、有美,也并不是说在艺术中真、善、美是相互分割的、互不相关的。如果那样看待问题,就割裂了真、善、美三者的关系,割裂了艺术的认识、教育、审美三种功能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艺术的认识、教育、审美三种功能的关系,正如艺术中的真、善、美三者的关系一样,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只有在进行理论分析时才可以暂时把它们分开来加以说明,而实际上在每一件具体的艺术作品中它们都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 艺术的认识功能基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真实性是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缺乏真实性的作品也不可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生活的真理。但艺术的真,既不同于普通实际生活的真,也不同于科学的真。它既是现象的真,又是本质的真;既是形象的真,又是典型化了的真。这种显现着真理的本质的现象或典型的现象,也就是艺术的美。而美在一定条件下总是要引起人们的美感,所以,艺术的认识功能,总要通过审美功能才能得以实现。一件枯燥无味、不能引起人们美感的艺术作品,也不可能帮助人们认识任何生活真理,起到艺术的教育作用。但反过来说,艺术的审美作用又都包容着认识功能与教育功能,艺术的思想教育作用和道德教育作用也必须通过艺术的审美作用来完成。一件艺术作品,要达到影响人、教育人、改造人的目的,必须首先感染人的情绪,打动人的心灵,陶醉人的精神。艺术不是单纯的说教,政治报告代替不了艺术。另一方面,如何看待抒情诗、山水画、花鸟画或轻音乐呢?有人认为山水画、花鸟画的艺术社会功能主要是审美功能,而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是不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艺术的审美作用有其独立的审美意义。这种理论上的偏差根源在于对美和美感的片面看法。事实上,一切好的、健康的或者说美的艺术作品,除能给人以美感之外,同时又都对人们有一定的认识作用和教育意义。一幅好的山水花鸟画,不但能使人悦目,而且会给人以理智的满足,使人更好地认识自然的美,领悟艺术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

浅论艺术的社会功能

浅论艺术的社会功能 摘要: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审美的反映,因此更要重视和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此文从艺术的不同角度阐述了艺术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进而论证了三者的关系。 关键词:艺术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关于艺术的功能,不同的理论家有各自不同的考虑和归纳。如前苏联美学家卡冈在他的《美学教程》中,把艺术分为交往功能、启蒙功能、教育功能、享乐功能等。还有人指出,艺术具有情感或情绪的宣泄功能、精神慰藉功能、心理医疗功能等等。但就艺术的社会功能或社会作用而言,我们则将其分为三种,即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一、艺术的认识功能 艺术往往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欣赏者则可以从不同的艺术作品中认识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以及生活在那个时代中的各种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从而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认识真理。 鲁迅先生认为艺术可以表现文化,实际上说的也就是艺术的认识作用。他在一九一三年写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明确指出了艺术的认识功能,鲁迅在这里所说的“美术”,是包括文学、戏剧、绘画、雕塑、音乐等在内的广义的“美术”,亦即艺术。他看到时代变了,艺术也会随之变化,如果一个时代的“武功文教”等都毁灭了,过去的时代已去而不复返,但只要有艺术作品能够保存留传下来,后人就可以通过这些作品认识当时的时代。我们可以从周口店遗存的石器或阿尔塔米拉的洞穴壁画中认识原始社会的狩猎经济;可以从《诗经》中认识两三千年前我国奴隶社会的生活情景,了解当时人民的劳苦与追求、婚姻和爱情以及他们的智慧、反抗和斗争;也可以从马王堆汉墓帛画中认识我国早期封建社会的文化、信仰和统治阶级的奢侈豪华的生活;更可以从敦煌艺术宝库中比较全面地认识从十六国到宋、元各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以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宗教、民族生活的情况。可以说,任何真正的艺术作品都具有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认识作用。戈雅的著名油画《1808年5月2日的起义》和《枪杀起义者》等,可以让我们了解当时西班牙马德里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悲壮斗争生活,从而认识正义,认识真理;米勒的作品又可以使我们了解法国十九世纪农村生活情景和农民的命运,从《拾穗》、《播种》、《晚钟》、《牧羊女》、《扶锄的农民》等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法国农民的纯朴性格、他们的劳动生活和精神状态,进而可以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 以上,我们主要从艺术作品所描写的对象这一方面来谈艺术的认识功能。实际上,艺术的认识功能也体现在艺术这种特殊的描写方式,也即语言形态中。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艺术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就具有了超越时空的可能性,不同时代的历史,不同民族的精神也就会因此有可能被保存下来,成为后人认识的对象。其次,艺术的作品形式,比如说它的风格样式、结构特征等也可以成为人们认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主体精神面貌的依据。比如说我们能从古埃及与古希腊的雕塑风格样式的巨大差异中看到两种不同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的不同视觉表达形式:古埃及的雕塑风格刻板、平直,显然与其专制社会结构有关系;而古希腊雕塑表现出来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形式意味则反映了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的特征。从中国的园林造型样式与结构中,人们则可以体会到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的那种情怀或者说民族精神。所以,我们不仅能通过艺术作品所描绘的对象来认识世界和历史,而且也可以从艺术把握对象的方式中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值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 值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值 ———兼谈艺术摄影作品命名的作用有不少摄影人很看重艺术摄影作品的命名,认为命名可以起到“点铁成金”的作用,有文章提出了数种乃至十几种的命名方法,我不敢苟同。 作品的命名,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其实并不象有的文章所说的那么重要,虽然它可以起到对作品意图的提示、引导、加深理解、限定等一定的作用。但过于看重命名,以至于把命名提高到关系作品成败的地位,是不恰当的。 纵观历史名家名作,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舍的《四世同堂》……达芬奇、米勒、凡高、塞尚……卡蒂埃- 布勒松、韦斯顿、哈斯……枚不胜举的传世之作,其艺术价值如何,与命名之关联不大。不知道有哪一位名家的作品,是靠关健的一个命名而成就一幅传世之作。 卡蒂埃-布勒松有一幅很有名的作品,表现的是一个男孩,抱着两个大酒瓶,得意洋洋回家。这幅作品在很多刊物、论着、专集中登载,并至少有五种命名:《××大街》、《××星期天的早晨》、《1954年摄于××》、《为爸爸买啤酒》、《满载而归》等,虽然出现了五种几乎不相关的命名(除××街名外),但丝毫并不因此而增添或减弱该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1999年9月25日《中国摄影报》“天窗”版,前辈狄源沦先生介绍了日本摄影家金泽清4幅黑白摄影作品,标题是临时所加,说明作品发表时金泽清先生是没有命名的,但同样以其“新颖、独特、深沉、含蓄,强烈地震撼了我(狄源沦先生)”。

摄影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其形象本身的艺术容量和创意性,作品的主题是靠独创的隐喻、象征、寓意及其相应的组合结构、色彩影调等等的艺术影象之造型来传达的,而把命名的作用提到不切实际的地位,往往给创作实践带来误导: 1、忽略艺术修养和形式创意。作者忽略自身“造型”艺术修养,创作中思考的不是如何影象之“造型”问题,而是关注于把什么拍下来,认为拍到了“精彩瞬间”、“重要题材”、“生活热点”就是艺术,寄希望于“点铁成金”的命名。画面要么平平庸庸,用意空洞、暧昧、晦涩,要么抄袭模仿,人云亦云。《大众摄影》近期特辟的“摄影诊所”批评了一些不成功之作,除拍摄功力之因外,不少作品也存在命名唬人、画面愚人的感受,如《心甘情愿》、《农祭》、《为四化努力学科学》、《迎接新世纪》、《路·鞋·人生》……,其实即使在一些大型的重要的影展上仍然也可找到此类命名“唬人”的作品。 2、淡漠法制观念。在当前“纪实摄影”热的冲动下,以为只要不干涉对象,把现实场景拍摄下来,就是“纪实”,忘却了摄影的记录真实景象的特性,命名本身也存在“纪实”问题。有这样一幅作品,画面是寺庙门口有一位老和尚,用手摸着一个小孩子的头,作品取名为《俗根未尽》。说句实话,我如果是那位老和尚,我会把这位作者告上法庭的:你怎么会知道老和尚摸一下小孩子的头,就证明是俗根未尽呢!这么不负责任,弄不好就是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无意中就埋下了侵权的隐患。这样的作品现在不在少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摄影家应当在这方面引起重视,对他人负责,也对社会、对法律和对自己负责。 3、限制了人们欣赏的空间。某些创作者本来拍的照片蛮好,挺耐看挺有味,但总寄希望于命名,取一个有趣的或包含“深刻思想”的标题,来提高作品的艺术品味,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艺术价值

艺术生产,说到底不过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审美性的精神生产。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既遵守一般物质生产的规律,又有其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也就是有其精神生产的特殊性。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种创造审美对象的精神生产。具体地说,它作为一种生产,是一种感性、客观的、有目的的、对象化的实践;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它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具有能动反映性和一定的意识形态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以创造审美对象、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作为自己特有的目的。随着艺术生产力的提高,艺术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经济价值。有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才有收藏价值。 艺术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与人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并在整个社会产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艺术价值是很重要的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艺术价值论就是从价值论的角度观察艺术、分析艺术。 艺术的本质就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媒介符号如绘画、诗歌、音乐、舞蹈、小说、戏剧等来反映和描述事物及其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过程,从而对人的情感、知识和意志进行交流、诱导、感化和训练。 艺术的价值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物(价值物)、境(价值关系)、理(价值规律)。艺术所产生的精神境界也可分为三个层次:最浅的艺术境界是模写,它是用直观感觉和相对独立的思维来反映现实的价值物;第二层艺术境界是联想,它是用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来反映价值物之间的联系;最高的艺术境界是抽象,它是用理性的、辩证的观点来反映价值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艺术的形式根据它所使用的物质媒介可归结为“言”、“声”、“象”:言是指文学语言,声是指声音,象是指感性的视觉形象。绘画就是通过色彩、线条描绘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来表达感情;诗人把许多抽象无形的东西比喻为现实生活中可感知的景物形象,使读者理解和感受到诗人所体验到的感情;音乐是通过音阶、音调与和声来反映人的现实生活和情感世界;舞蹈是以人体的姿态动作来展示某种价值事物及其情感反映。 艺术的欣赏就是人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发现和寻找,是欣赏者、创作者及表演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共鸣。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作者或表演者用动作、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把自己所曾经体验过的感情表达出来,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别人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艺术欣赏所产生的情感从表面上看具有超功利性,但它不是对功利性的否定,而是对功利性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肯定。 艺术价值的真善美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对中国艺术品当代艺术的评价可主要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一是精神层面,即对文化精神的评价;二是价值层面,即对艺术价值的系统评价;三是作品层面,即对作品的系统评价;四是技术手段层面,即对绘画技术、技巧手法进行评价。这种多层面的交叉评价可以较为客观而又具体地反映其艺术水准与状态。 1.文化精神及其评价 通过分析与研究中国艺术的百年史,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坚韧与智慧去不断捍卫与丰富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及文化精神的,同时,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当代中国艺术品发展的历史意义,以及我们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贯穿在中国艺术百年发展的红线

谈谈你对艺术娱乐功能的理解 撰写:万东平

22试题:谈谈你对艺术娱乐功能的理解。 撰写:万东平 艺术之所以以美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是因其具备美的特质与质素,这些美的东西能给我们带来诸如耳、眼、身等感官享乐,也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满足。笔者以为对艺术娱乐功能这一问题应以辩证的方式去分析和看待。我们既要认识到艺术娱乐身心的益处,也要力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度的把握。 一、正视娱乐功能 我们应正视艺术的娱乐功能,并从中汲取出美的灵魂来。听嵇叔夜之《广陵散》我们获得听觉与心灵的享受,无声之处胜有声,从零散的音符中,我们听得“大音希声”的境界来。观宋人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我们获得视觉与心灵的空灵美感,由实生虚,虚实相生的勾勒中,我们观得“大象无形”的意蕴来。凡此种种皆给人以感官享受,使人从“禁锢”与“压抑”中解放出来,这也是艺术之所以存在的意义与作用所在,先秦的音乐美学著作《乐记》中就明确提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这亦是对艺术娱乐功能的解读。再如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观,贺拉斯意为将教育放置在娱乐中进行,更容易让受教育者接受与吸收,以《富春山居图》为例,若是单单赏画便很难从中读出什么“乐趣”来,倘若将《富春山居图》以3D动态画面呈现出来那便“趣从中来”了,仿佛山明朗了,风吹树叶沙沙,水声也渐似从画中流淌出来,这便给人以活灵活现的实在的美感。再将画中的各类题跋一一品读,其画的“滋味”亦立刻从画中浮动出来了。因此,我们从艺术中获得了美的享受,陶冶了情操,消除了劳苦工作中所产生的疲倦。 二、保持“度”,防止娱乐过度 正如马克思的量变质变理论,艺术中的少量摄取往往使人精神倍增,若是量多,便有使人沉溺其中,而无法自拔的可能,只停留在肤浅的感官享受而疏于灵魂的滋养就会带来弊病。早在古代,人们便意识到了过度娱乐的危害,于是有了《乐记》中“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的文句。再溯及西方的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便有了反娱乐化审美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值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值 ———兼谈艺术摄影作品命名的作用有不少摄影人很看重艺术摄影作品的命名,认为命名可以起到“点铁成金”的作用,有文章提出了数种乃至十几种的命名方法,我不敢苟同。 作品的命名,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其实并不象有的文章所说的那么重要,虽然它可以起到对作品意图的提示、引导、加深理解、限定等一定的作用。但过于看重命名,以至于把命名提高到关系作品成败的地位,是不恰当的。 纵观历史名家名作,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舍的《四世同堂》……达芬奇、米勒、凡高、塞尚……卡蒂埃- 布勒松、韦斯顿、哈斯……枚不胜举的传世之作,其艺术价值如何,与命名之关联不大。不知道有哪一位名家的作品,是靠关健的一个命名而成就一幅传世之作。 卡蒂埃-布勒松有一幅很有名的作品,表现的是一个男孩,抱着两个大酒瓶,得意洋洋回家。这幅作品在很多刊物、论著、专集中登载,并至少有五种命名:《××大街》、《××星期天的早晨》、《1954年摄于××》、《为爸爸买啤酒》、《满载而归》等,虽然出现了五种几乎不相关的命名(除××街名外),但丝毫并不因此而增添或减弱该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1999年9月25日《中国摄影报》“天窗”版,前辈狄源沦先生介绍了日本摄影家金泽清4幅黑白摄影作品,标题是临时所加,说明作品发表时金泽清先生是没有命名的,但同样以其“新颖、独特、深沉、含蓄,强烈地震撼了我(狄源沦先生)”。

摄影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其形象本身的艺术容量和创意性,作品的主题是靠独创的隐喻、象征、寓意及其相应的组合结构、色彩影调等等的艺术影象之造型来传达的,而把命名的作用提到不切实际的地位,往往给创作实践带来误导: 1、忽略艺术修养和形式创意。作者忽略自身“造型”艺术修养,创作中思考的不是如何影象之“造型”问题,而是关注于把什么拍下来,认为拍到了“精彩瞬间”、“重要题材”、“生活热点”就是艺术,寄希望于“点铁成金”的命名。画面要么平平庸庸,用意空洞、暧昧、晦涩,要么抄袭模仿,人云亦云。《大众摄影》近期特辟的“摄影诊所”批评了一些不成功之作,除拍摄功力之因外,不少作品也存在命名唬人、画面愚人的感受,如《心甘情愿》、《农祭》、《为四化努力学科学》、《迎接新世纪》、《路〃鞋〃人生》……,其实即使在一些大型的重要的影展上仍然也可找到此类命名“唬人”的作品。 2、淡漠法制观念。在当前“纪实摄影”热的冲动下,以为只要不干涉对象,把现实场景拍摄下来,就是“纪实”,忘却了摄影的记录真实景象的特性,命名本身也存在“纪实”问题。有这样一幅作品,画面是寺庙门口有一位老和尚,用手摸着一个小孩子的头,作品取名为《俗根未尽》。说句实话,我如果是那位老和尚,我会把这位作者告上法庭的:你怎么会知道老和尚摸一下小孩子的头,就证明是俗根未尽呢?!这么不负责任,弄不好就是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无意中就埋下了侵权的隐患。这样的作品现在不在少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和公民法律意识的

第一单元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

第一单元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 单元总目标 1 通过本单元各种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 2.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能进行判断、交流与评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自己体会作品艺术的表现形式,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想法以及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学会欣赏作品中的语言表现形式。感受、理解和体验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想法以及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与难点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学生充分理解作品中的语言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思想内涵的,通过什么形式? (设疑,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 三新授 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它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之中,大都有着一些更为内在和深远的深层意蕴。“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和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身的表现形式,象音乐用声音一样,美术也有自己的的表现语言,美术的表现语言有线条、形状和色彩等,美术作品就是运用这些方式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 培养自己的色彩感觉能力,因为只有感觉到的东西,才能被准确地表现出来,水粉静物写生也同样如此 首先得考虑构图完整,饱满。其次,要考虑物体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把握层面的层次关系和疏密关系。如果规定了色调,还要注意画面的定调问题,当在,也不能一味地强调色调而忽略了物体自身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当然,色彩的整体性也是需要注意的 油画棒砂纸画是用油画棒在打磨用的砂纸(砂布)的磨面所作的画。油画棒色彩鲜艳,颗粒细腻,质地柔软:砂纸的磨面较为粗糙,有利于油画棒色附着在画面上,而且砂纸较深的底色更能衬托出油画棒的色彩。因此,油画棒砂纸画色彩明快,画面统一,工具简单,是孩子们易学乐学的一种儿童画,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中国画的传统绘画充分地发挥了线描的表现力,不仅可以精确描绘具有空间深度和透视变形的物象,而且可以达到状物抒情、生动传神的境界。 文艺复兴首先发端于意大利,然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不同地区、

艺术美学复习资料1

艺术美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 文学是以语言作为材料和手段来塑造形象和反映现实的,因此也称为语言艺术。 2.散文的审美特征是。 3、审美知觉就是我们在对事物感觉过后留下来的审美经验。 4. 冯友兰把人生分为由低到高四种不同的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 5. 艺术美学本质可分为两个方面讨论,即形而上和形而下。 6. 古典美学提倡对称、和谐、宁静、完整,这种审美实际上就是指优美。 `6.艺术符号与一般符号存在着能指和所指的区别。 7.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的观点是由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名论断 发展而来的。 8.作为舞台演出的戏剧文学和演员创造舞台形象的表演艺术是戏剧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9.艺术的价值也就生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提炼、、的过程中。 10. 审美价值是相对认知和道德而言的一种价值观念,它是人们在领域作出的 有关美与丑的价值判断和评价。 11.艺术的本质就是艺术的审美价值。 12.元价值又可分为真价值与伪价值,其中真价值又分为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 13.马奈的作品《草地上的午餐》打破了时代观念的禁锢,将一个极具现代性的感性女性大 胆的展示在观众面前,并置于明艳的古典田园景色之中,在视觉上直接冲击了那个时代的虚 伪和体面。 14.就现实主义的本质精神而言他始终都应该具有,唯有此我们才能始终不渝的追求理想,对现实不断的超越。 15.“”是西方传统艺术理论中,占支配地位的艺术观念。 16. 在所有造型艺术中,绘画是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基本构成因素是线条、明度 与色彩。 17. 直觉意象的特点概括起来有反逻辑的,非理性的,和无意义的。 18. 善是人们在道德领域所产生的价值观念,属于人们的伦理价值观念。 19. 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论艺术的社会功能

艺术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争取自由的社会实践中的天才创造,并且满足着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即审美。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有其特殊的价值,这就是它们的社会功用。而艺术的社会功用决定于它的本质。 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物。艺术从生产、巫术等活动中分化出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式,就是为了满足人类越来越强烈的审美需要。因此,审美就构成了艺术最基本的或最主要的社会功用。人们听音乐、阅读文学作品、上剧院看戏、看书法展等等,都是为了获得审美的享受。如鲁迅先生所说:“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艺术欣赏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娱乐方式。 然而艺术的价值并不仅仅是给人类创造了一种娱乐方式。艺术在给人们提供一种赏心悦目的形式的同时,还从精神情操上陶冶人,提高人,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培养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个性,即人们常说的美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艺术与美是同体的。这段时期的起点可以从文艺复兴算起,那时的人们为了把艺术从技艺的层面提升起来,转而求助于古希腊文物中所蕴涵的美的元素。到了康德、谢林、黑格尔这几位德国古典美学大师时,更是对艺术恩宠有加。谢林则在他的名著《艺术哲学》中表明,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艺术。黑格尔也在其三大卷《美学》的开篇表示:“这些演讲是讨论美学的;它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艺术之为艺术,成了美学的全部内容。 而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审美。审美活动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情感和理智相协调的高级精神活动。在审美活动中,由于艺术形象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真与善、个体与社会,必然与自由的分裂和对立在它内部得以消除而实现了和谐的统一,即实现了美。所以,人们通过对艺术品的欣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还学到了真,习得了善,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了趋向真善美的意愿,陶冶和提高了人的情操,从而使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树立什么人生理想,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和对于社会来说都是件影响深远的事,它与人们的人生价值观有密切的关系。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向人民昭示着人生的意义。 艺术反映生活。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人类的精神世界,他人的内心活动,都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因而都可以在艺术中以不同的方式得到反映。这就为人们提供审美价值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近乎历 史文献的价值。浪漫主义艺术不能像现实主义那样提供对客观生活外观的忠实描绘,但却能给人们提供一个时代人们的理想、幻想和激情的生动表现。 另外,社会组织功用也是艺术的一个突出的社会功用。艺术从一开始就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社会创造的。艺术家在作品中表达的毫无疑问是自己的思想感情,但他无疑期待着广大的观众、听众和读者的共鸣,并把能否引起这种共鸣看成创作成功或失败的重要标志。正如高尔基说的:“任何艺术,不管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都有一个目的,就是启发人的某种感情,培养他对生活中某种现象的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这种一致性就赋予艺术社会组织的功能,使它成为联结阶级、民族或人类的精神纽带,在启发阶级和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方面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阶级斗争高涨的年代,艺术启发和加强阶级意识,使一个阶级自觉得团结起来与敌对阶级斗争。比如诞生在巴黎公社失败岁月的著名的《国际歌》在这方面是典型的代表。列宁正是在启发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这点上给这首歌极高的评价:“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是来自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 艺术的这种社会组织功能不仅来源于内容,也来源于那些群众性艺术生活是形式本身。我国古代儒家文论中有“乐合同”的观点。所谓“合同”,就是使人们团结。阶级、民族、全人类,这是不同参差的社会团体,它们之间既矛盾又统一,艺术就是在同样既矛盾又统一的情况下,实现着不同的社会组织功能。 在这些不同的社会功用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始终是审美的功用,其他社会功用只有在审美功用是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来。 在当代社会,艺术作为社会中普遍流通的商品,面对的是广大的大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艺术作品的商品价值主要由大众的消费趣味决定,这也就造成了艺术作品一味迎合大众的趣味而使其艺术价值降低的文化快餐现象。对于这种艺术作品中“俗”,其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是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西方绘画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从地方民间的俗艺术转化为雅艺术。随着人们文化层次的提高,审美能力的提高,经过历史检验的雅艺术也为更多的人接受,成了覆盖面广大的俗艺术。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简介:廖歆雯,女(55),籍贯:湖南,最高学历:硕士,职称:初级,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摄影)。 论艺术的 社会功能 文/廖歆雯 艺术作为一种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物,为满足人类强烈的审美需要而存在。本文试图对艺术的社会功能进行一种审度,从而对艺术存在的意义做出反思。 理论19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