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邹韬奋《我的母亲》教案1(DOC)

(新)邹韬奋《我的母亲》教案1(DOC)

(新)邹韬奋《我的母亲》教案1(DOC)
(新)邹韬奋《我的母亲》教案1(DOC)

邹韬奋《我的母亲》教案1(DOC) 朱湘前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2、理解作者通过对母亲生活片段的回忆,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重点难点]

1、重点: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2、难点:语言细腻、真挚、深沉。

[教学时数] 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邹韬奋,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本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

邹韬奋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

2、导语

有人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的、美好的感情。”同样是至爱亲情,朱自清的《背影》是写父爱,而课文是写母爱。让我们来欣赏作者如何写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吧。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交代母亲的姓氏和早逝。

第二部分(3—6),回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表现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

第三部分(7—8),以无限痛惜的心情交代母亲去世时还年轻,概括母亲的良好品质。

四、探究

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哪些话语、哪些事情、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你还记得自己的母亲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吗?

学生概括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教师评价。

四个片段:1、元宵夜的“巡阅”2、涌流的泪珠

3、丰富的内心世界

4、劳碌的身影

第一个片段中最感人的话语是:“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这是从幼儿的感觉中写出母亲可爱的形象,笔墨不多,但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

第二个片段中最感人的细节是:“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这个细节真实而传神,表现了母亲感情丰富,对患难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心。

第三个片段中最感人的细节是:“我自己呜咽着,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

第四个片段中最感人的地方是:“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这段文字有人物的外貌、动作描写,也有环境描写,以寂静的环境衬托母亲的劳苦。这段文字是从我的视觉、听觉、感觉中写出来的,颇为真挚动人。

五、小结

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

六、布置作业

课外练习四。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课

检查背诵一段文字

二、继续学习课文

品味语言:本文语言细腻、真挚、深沉。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句子加以评说。

1、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2、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3、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都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句子中加点的词不能去掉。第1、2句中的“就”和“才”,表现了对母亲不幸早逝的无限的痛惜之情。第3句中的“敢”如果删去,就成了“不对母亲说出一句”,和原来的意思大相径庭。“不敢”是心里想说,但又怕说出来后母亲不允许“我”再陪下去,越是“不敢说出”,就越是显得真诚、执著。如果改成“不说出来”,就无法把这种矛盾的真实的“心理状态”表达出来了。

三、比较阅读

朱自清《背影》与邹韬奋《我的母亲》,让学生讨论两文的异同点,互相交流。

《背影》《我的母亲》都表达“至爱亲情”的主题,都是回忆性的叙事纪实散文。《背影》是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的;而《我的母亲》是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

物的。

四、探究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读了课文后,你认为邹韬奋成长的家庭环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

学生讨论、明确:

邹韬奋成长的家庭仍是一个封建家庭,妇女在家庭里没有地位,母亲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母亲早逝也说明当时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极差。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家庭。邹韬奋成长的这个家庭环境重教育,重文化,对子女要求严格,这是好的;有母爱的温暖,有母亲努力劳作的榜样,有文学熏陶,这些也是好的,但是体罚是不可取的。

五、小结

本文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表现了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

作者邮箱:ksjanezxq@https://www.doczj.com/doc/4a9993350.html,

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1.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2.理解夹叙夹议、叙议结合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3.体会本文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4.体会课文质朴而又真挚的语言,体会以母亲的勤劳为线索,以爱为感情基础来组织材料的方法。学习母亲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教学重点:分析母亲的形象;认识本文选材的典型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将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 【情境导入】 同学们,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老舍先生在《母亲》中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母亲,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去认识他的第一位老师。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什么叫回忆录? 学生讨论,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并加以适当抒情和评论。 2.让学生默读课文,在生字词处标上记号,思考课文的段落层次。 明确:课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2~15段):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2~8段):概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第二层(9~13段):写母亲理解儿子,鼓励支持他投身革命。 第三层(14、15段):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的影响。

《回忆我的母亲》名师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名师教案 (一)教学建议(500字左右) 1.在学习之前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朱德生平及朱德母亲的事迹,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2.本文写的是“回忆我的母亲”,这是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话题。尽管时代不同,“母亲”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是每一个时代都相通的。所以,教学本文,要适当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获得体验。 3.文章的语言朴素真挚,但深沉的表达作者对母亲的崇敬和怀念,可让学生讨论文章语言的魅力。 教学建议:两课时 (二)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一些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对于作品内容已经具备了概括、分析的能力,但有些内容理解得不够全面、客观。不过,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只要给他们机会就会展示出来。因此,多注重课前预习指导,课堂引导得当,他们就会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二、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词句,了解作者及回忆录的语体特征。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3、学习朱德母亲的传统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敬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 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2.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四、教学方法 情境渲染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加上教师深情的语言创设情境,营造与课文内容想吻合的浓厚的亲情氛围。 合作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语言特点的分析。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大胆质疑,以感悟作品包蕴的人文内涵。 诵读教学法:课文以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再现了一位平凡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全文毫无夸饰之辞,直白,坦诚。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把握文中的母亲形象,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五、教学过程及要点 第一课时

《我的母亲》教案及教学反思

《我的母亲》教案 一、教材依据 《我的母亲》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精读篇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记叙文的语言。老舍是著名的语言大师,他的《我的母亲》是语言运用方面的典范。教学本文为学生学习记叙文的语言提供一个范例。 二、设计思想:《我的母亲》极鲜明地体现了这样一个特点:以“致力于全面提高职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遵循“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原则,其“工具性和人文性”极强,且具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该篇文章语言朴素,情感浓烈,向我们呈现了一位普通劳动妇女勤劳困苦的一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因此,本文不仅是学生继续了解叙事性散文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对处于生理、心理不稳定的职高学生的情感的洗礼。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感受母亲形象,能够把父母的那种深沉的爱在作文中运用自然朴素的语言表现出来。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学习方式上,针对本课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七八个同学一组,每组选出一位小先生,负责本组活动。通过阅读、质疑、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能力。2、在教学方式上,我主要采用导读启示——赏析探究——评价归纳——训练迁移四步立体的教学方法,通过重点赏析、朗读品味、写作体验等感受母子亲情。3、通过多媒体,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催生学生情感,缩短师生、生生距离,为平等对话创造条件。4、通过比较阅读,升华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母爱的伟大无私,热爱母亲2、感受作者的博大志远,学习作者的感恩亲情,反省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重点:由于作者生活的时代与学生生活的现在相隔较远,学生个人的阅历的不同,他们对母亲的诠释也就因人而异,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品味作品朴素自然的语言应为教学的重点, 五、教学难点:职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薄弱,为师生课堂的交流和沟通带来了难度。调动学生的情感,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去领略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则是本课教学难点。 六、教学准备:上课前,准备好二首歌曲,一是阎维文的《母亲》,二是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一首钢琴曲《给母亲的信》。一首诗孟郊的《游子吟》。课件由导读启示——赏析探究——评价归纳——训练迁移四个环节,按照走近母亲——认识母亲——升华母亲——歌颂母亲——体恤母亲五个步骤层层展开。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名人对母爱的描绘: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活动一: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为爱下一个注解,描绘我们的母亲。 二、课文探究 1、作者简介:

高中生满分作文:我的母亲 (1)

我的母亲(1) 每个星期天的早上,我都要往家里打了个电话问侯一下母亲,每次听到母亲在电话里那开心的声音,心里顿时暖暖的,开心的声音里意味着母亲不但健康,而且精神很愉快。很早以前就想为母亲写篇文章,但每每拿起笔,尽管心里有许多想要说的话,但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因为从小在我的心里,始终认为我的母亲和别人的母亲不一样,别人家的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温柔的,直接的,而我的母亲给予我们的爱却是严厉的,含蓄的。在我不理解这种母爱时,我曾经是那么怨恨母亲,其实母爱已经深深地扎在我的心中,只是我不敢承认吧了。? 母亲出生在一个医生世家,我的外公,是个很出名的中医,在当时方圆几十里老百姓心里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由于外公的名气,在当时母亲家里的生活还是比较富裕的。母亲在她的十几个兄弟姐妹中,是个么妹,是外公最疼爱的小女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塑造了母亲一种大家闺秀的气质,同时也给了她非常敏感,不随和的性格!? 母亲是个很有个性的女人,在那个年代她能不顾家人的反对,义无返顾地和父亲走到一起,那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母亲和父亲是在工作中相恋的,那时十九岁的父亲在乡里当乡长,母亲在他的手下做妇女工作,年轻时,父亲潇洒。母亲漂亮,可以说是天生的一对。但遗憾的是,父亲家特别的穷,和母亲家是门不当户不对,当时,母亲家全家都反对,可母亲却勇敢地冲破阻力,走进了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穷得叮当响的父亲的家,挑起了家庭重担。? 母亲很能干,小时候父亲一直在外地工作,是母亲一人带着我们兄妹三人,白天工作,晚上干家务。母亲是个非常爱干净的人,那时候我们的家虽然不是很宽敞,但总是被母亲收拾的有条不紊,一尘不染的,在那个年代,家里没有自来水,更

邹韬奋《我的母亲》课文赏析

《我的母亲》邹韬奋 1.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只知道、不知道:说明母亲没有丝毫社会地位,这是母亲的悲剧,也是旧社会广大妇女的悲剧,作者在痛心的感慨中包含着对旧社会的谴责。 2. 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就:对母亲不幸早逝的无限痛惜,也是对旧社会吞没女性的揭露。 3.课文的四个片段:○1元宵夜母亲背我看灯○2母亲给妹仔讲故事时泪珠涌流○3母亲见我挨打时的矛盾内心○4母亲深夜为我做鞋 4. 我现在想来,大概在我睡在房里的时候,母亲看见许多孩子玩灯热闹,便想起了我,也许蹑手蹑脚到我床前看了好几次,见我醒了,便负我出去一饱眼福。看了好几次: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其它孩子一样享受到元宵节的乐趣,又不愿惊醒自己的孩子,爱子之情令人感动。 5. 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松所见着的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 还:说明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时间过程,突出了母亲的美留给我的印象之深。 6. 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

涌流的泪珠:可见自身没有社会地位的母亲对苦难的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这个片段曲折地表现了旧社会妇女的不幸。 7. 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如果、必可:流露出对封建社会埋没妇女才能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揭露意义,同时突出了母亲感情特别丰富,善于讲故事,善于影响别人。 8. 到年底的时候,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 清算:表现父亲对子女学习上要求的严格和态度的严厉。 9. 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和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 母亲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严训使儿子上进成才,一方面又为儿子受皮肉之苦感到刺心的痛苦,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爱。 10. 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无限怜惜和疼爱。 11. 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搭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环境描写,以声衬静,更显出夜晚的寂静,衬托出勤劳能干的母亲,劳作不息,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2)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本课设计理念】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第二、充满感染力的情境设置,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该阶段的学生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逆 反心理较强。借助这篇文章,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明确自己的一切都来自于母亲。在感悟母爱上,可能会有些偏差,所以针对部分学生,要因材施教,注意他们的感受,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母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勉强、佃农”等词语。 2、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能整体把握作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朱德母亲的高尚品德,体会作者的思念、敬爱之情。反思自己对母亲的感情。(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 【德育目标】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一个关键词“还” 分析母亲形象,理解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及对母亲的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教法】 诵读法。 课文以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形象。 全文毫无夸饰之辞,直白,坦诚 通过自读、合作品读、齐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充分诵读,把握文中的母亲形象,感受母亲的言传身教及其深远影响。 【学法】学生学习形式分为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品读、小组交流讨论,能从学习中获得发现美、表达美的感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1 我的母亲 中职语文第一册教案

一、我的母亲 老舍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那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乔治?艾略特 母亲是我们出生以后最先接触到的亲人,母亲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曾经学习过朱自清先生为父亲写的《背影》,今天让我们大家来学习一片描写母亲,母爱,以及母子亲情的文章——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共同走进《我的母亲》,思考:这又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呢?她对“我”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而“我”对母亲有着什么样的情感呢? 二、课文探究 1、作者简介:(长)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 1 劳动模范。 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部编版初中语文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课标要求 1、了解母亲平凡伟大的一生,学习劳动人民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 的优秀品德。 2、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学习文章语言朴素,感情真挚的特点。 4、感受作者对母亲的赞扬、热爱与思念之情。 学法点悟 学习本文要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语言朴素优美的魅力。通过自学归纳朱德母亲的特点,然后组织交流讨论,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认识文章选材典型的特点。 整体感知 本文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这就是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疑难解析 质疑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 解惑课文围绕“勤劳”精选典型事例,突出了母亲的优秀品质。如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俭朴;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人吵过架表现了母亲的宽厚;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表现了

母亲的仁慈;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对“我”从事的事业的理解表现了母亲对革命的支持,这些事例平凡而又典型,表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优秀品质。 质疑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解惑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质疑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采用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什么作用? 解惑采用了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方法。作者从母亲的去世写起。这对母亲的一生来讲,当然是最后发生的事情,所以是倒叙。痛定之后,母亲一生的重要事迹和优良的品德以及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就一幕一幕地映现在作者的脑海里。因此作者从第2自然段起,到第12自然段止,就按照年代先后顺序写,这是顺叙。作者将倒叙和顺叙结合起来运用,使文章的脉络清楚,内容的安排极其自然。 语言揣摩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 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这看似平常的语言,深藏着朱德因母亲去世的悲痛,和对母亲无限的怀念。 2、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在平静的叙述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真挚的爱。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1)

语文《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方案 我的母亲

教学内容:《我的母亲》 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 高等教育出版社 总主编:倪文锦于黔勋主编:倪文锦 教学班级:14文秘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理念:中职语文是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专业创设情境,通过微课视频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我的母亲》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所选篇目。《我的母亲》是老舍为纪念母亲而写的。全文通过对母亲一生经历往事的回忆,塑造了一位非常感人的母亲:她勤俭诚实,做事认真;她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充满深厚的感情。在平实的语言中,让人感受到老舍那份爱母之情,敬母之意。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记叙文的语言。他的《我的母亲》是语言运用方面的典范。 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自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可见,培养自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是大纲的两项基本要求。

学情分析:中职高一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阅读了一定量有关写母亲的诗歌和文章,他们会感恩,能独立,但是正值十六七岁的年龄,难以将爱付诸行动。阅读面相对比较狭窄,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不是很强。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揣摩和品味本课语言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的运用文字语言的能力。 教法学法:(1)引导法,点拨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体的自学过程,是学生自主构建意义的过程。本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导学点拨为主的教法。本文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母亲的感激、赞颂、怀念之情,教师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故以朗读法为辅助教法。还有就是教师引导法,切身感染法,通过教师的自我的例子,让学生得到薰陶,产生心灵的共鸣。 (2)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我设计的学法有自学讨论法、发现阅读法、师生共鸣法。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产生自觉的深究欲望,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准备。 教学步骤: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3、师生合作,逐步发现。 4、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5、课堂延伸,写作链接。 6、创意练习,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你的生活中,在与母亲的相处或交谈中,是否有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请谈谈你的感受。教师结合自身孝顺母亲的例子,播放图片和视频。学生讲述母亲故事。

我的母亲 邹韬奋

我的母亲邹韬奋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平实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3、采用圈点批注、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 4、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文中真挚、深沉的母爱,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难点:学习文中截取典型经历表现人物的手法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查找资料 课时两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的确,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母亲是最慈祥的,母爱是最温馨的。无数文人墨客在他们的文章中都会写到他们的母亲,写到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就是追忆母亲、赞颂母爱的《我的母亲》。(板书课题《我的母亲》)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作者简介 邹韬奋(1895~1944),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3年初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大同盟。同年7月被迫流亡海外,周游欧美,并去苏联参观。1935年8月回国,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44年7月24日病逝。 2、生字词 瞥见piē妹仔zǎi查氏zhā面颊jiá唏嘘xīxū循循善诱xún无缘无故yuán热泪盈眶yíng莫名其妙míng辗转反侧zhǎn人影憧憧chōng睡眼惺忪xīngsōng 三、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试概括:全文共写了关于“母亲”的几件事? 1.教师指名学生回答(你认为文中写到了关于“母亲”的几件事?) 提倡学生用不同的语句来概括内容。 讨论后得出结论 (1)元宵夜的“巡阅 (2)涌流的眼泪 (3)丰富的内心世界 (4)劳碌的身影 2、.通过这些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让学生试着填空。 读了(),我看到了一位 ( ) 的母亲。 自由发言 读了母亲背“我”赏灯,我看到了一位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的母亲。 读了母亲讲故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情感丰富、才具被埋没的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课文赏析

邹韬奋我的母亲课文赏 析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我的母亲》邹韬奋 1.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 只知道、不知道:说明母亲没有丝毫社会地位,这是母亲的悲剧,也是旧社会广大妇女的悲剧,作者在痛心的感慨中包含着对旧社会的谴责。 2. 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就:对母亲不幸早逝的无限痛惜,也是对旧社会吞没女性的揭露。 3.课文的四个片段:○1元宵夜母亲背我看灯○2母亲给妹仔讲故事时泪珠涌流○3母亲见我挨打时的矛盾内心○4母亲深夜为我做鞋 4. 我现在想来,大概在我睡在房里的时候,母亲看见许多孩子玩灯热闹,便想起了我,也许蹑手蹑脚到我床前看了好几次,见我醒了,便负我出去一饱眼福。 看了好几次: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其它孩子一样享受到元宵节的乐趣,又不愿惊醒自己的孩子,爱子之情令人感动。 5. 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松所见着的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 还:说明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时间过程,突出了母亲的美留给我的印象之深。

6. 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 涌流的泪珠:可见自身没有社会地位的母亲对苦难的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这个片段曲折地表现了旧社会妇女的不幸。 7. 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如果、必可:流露出对封建社会埋没妇女才能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揭露意义,同时突出了母亲感情特别丰富,善于讲故事,善于影响别人。 8. 到年底的时候,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 清算:表现父亲对子女学习上要求的严格和态度的严厉。 9. 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和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 母亲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严训使儿子上进成才,一方面又为儿子受皮肉之苦感到刺心的痛苦,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爱。 10. 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回忆我的母亲》优秀实用教案(附板书)

6 回忆我的母亲 第一课时 导入一(文本导入):大家都知道朱德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和革命家,他之所以能有今天 的成就,和他小时候受的教育分不开。他的母亲教给了他很多东西,他在《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就讲述了这些事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是怎样的。 导入二(问题导入):同学们,母亲对儿女的爱深沉、博大、无私。让我们一生一世都难以 报答。现在我让同学们听一首有关母亲的歌,(播放《妈妈的吻》或《烛光里的妈妈》请大家听后说说母亲为我们做了些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看看她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她留给儿子怎样的回忆? 导入三(俗语导入):自古就有民间的俗语:“儿行千里母担忧”“养儿方知父母恩”。孟 郊的一首《游子吟》更是道出了母亲的伟大。让我们再次走近朱德的母亲,去感受和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吧! 1.作者简介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 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朱德同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领袖,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朱德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本文是作者为纪念母亲去世而写的。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2.交流背景 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忠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 事业。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1944年3月25日《解放日报》上,曾刊载过这位英雄的母亲的传略。 3.知识链接 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用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实生活。主要属记叙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1)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2.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从古到今,都有很多关于母亲的作品,歌曲诗词等。让学生回忆有关母亲题材的作品。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别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厉,有时鞭打孩子时,还不允许孩子哭出声音来,对这样的母亲,他的孩子会怎样评价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 2.了解胡适及他的母亲: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幼年在

故乡家塾读书,1904年随兄到上海,先后进梅溪学堂、澄衷学堂,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赴美留学,先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转文学院,修哲学、文学。1915年人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是杜威。从此一生信奉杜威的实用主义。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沦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当议》,1917年1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五四运动以后,思想逐渐趋于保守。1928年受聘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1931年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2年5月创办《独立评论》。抗战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1946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到美国,次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馆长。1958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为欢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结束时,因猝发心脏病逝世。 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 二.整体把握,感知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我的母亲(10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我的母亲(1000字)作文 我的母亲,有时不像母亲,更像一个好友,她给予我许多温暖,幸福、快乐、抚慰。周末回家,她急匆匆投入厨房,水声沥沥,菜刀铿锵,忙碌的鼓曲让寒冷的冬夜温热弥漫,我忍不住丢下手中的书,奔到厨房去跟她闲聊,打打下手,看得手痒,就想再偷师几道菜,她蹙眉一会儿,莞尔一笑,欣然同意。许久没有碰锅,手艺生疏。她站在一旁笑着提点我油放的太少。温柔的目光来来回回萦绕着我。我试探地加油,回头冲她腼腆地笑,她的笑意直达眼底,漾开一道涟漪,那一瞬,似乎有花开的声音清冷隔世。噼噼啪啪的油四处飞溅,一股浓厚的油香沁入心田。她上前替我别好耳边的碎发,双臂交叉在胸前,一副师傅的模样:你以前最怕油溅到自己了,吓得差点把锅盖扔出去&&她自己没说完先撑不住笑了,我一边炒菜一边装模做样地觑她:上次不知是谁不敢洗鲢鱼还要我亲自出马。两人的声线一高一底,一略沉,一略尖。爽朗的笑却是如出一辙,引得门外逗鱼的老爸频频侧目。吃完饭,一起窝在沙发上看电视,七点半的新闻联播总让等待变得枯燥,我们一家一同歪坐着看《寻宝》。母亲很少有大人的架子,偶儿一件昂贵的宝物鉴定完毕,她突然把身子探进我怀中,毛茸茸的头在我怀里不安分地转动,,蹭得我发笑:为什么我们家没有值钱的东西呀。?我半推半就笑看她耍赖,突然很认真地看着她,她突然警觉,恢复正常语气歪头看着我,怎么了?我一下子笑了出来,没什么,看你卖萌。她安静地趴在我怀里,大大的眼睛黑白分明,。此时我却有些感触,,心中一动,不自然地把她轻轻推开,想要躲避这种不知名的感受,但又回抱住她,投入那方始终温暖如初的胸膛。她喜欢玩游戏,常常坐在我身后陪我写作业,开始前怪强调一声:popstar我回头没好气地嗔她,井妈妈,她放下手机,从后面抱住我吧唧亲一口,被我躲过,她不甘心地笑,对着我的后脑勺道:你脸上有脏东西。我了解那是她的一贯伎俩,不予理睬,她赖在我身上,傻傻地问:你刚刚为什么说我是井妈妈?我忍住笑,强装镇定:横竖都是二她倏然离开,强装生气,一会儿却端来一杯热情腾腾的柠檬茶,酸酸甜甜,味苦有香。她是我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妈妈,她爱笑、爱发脾气、爱逛街、爱时尚、爱睡懒觉、爱讲笑话、爱八卦、爱买萌,但她最爱我。我希望多年以后,功成名就,搂着她向别人介绍:这是我的母亲。我的不完美,但最爱我、最可爱的母亲初二:姜姝 篇一:我的母亲作文 我的母亲 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雨雪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毅的象征。 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我经常写作业到晚上12点多甚至到凌晨1点钟。我从放学回家后吃完饭开始写作业,也就是7点左右,可作业总写到12点都写不完,于是,妈妈就跑到学校里问老师,为什么作业这么多,我当时很害怕,怕老师责备我,但是并没有,反而从那之后老师布置的作业少了许多。我很满足,因为我的母亲有一颗善待子女的心。 在2006年年底,妈妈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孩子——我的弟弟。当时弟弟小,我什么时候看他都觉得很可爱,可现在不同了,反而觉得他像个小霸王,不,应该就是霸王。周末回家总和弟弟吵架,可他一生气就咬我的衣服,这不?“惨不忍睹”的一面,弟弟把我衣服上的口袋咬掉了,气得我真是脸红脖子粗,妈妈看到这一幕,就赶紧跑过来说着弟弟的不是。我很满足,因为我的母亲有一颗正直的心。 升入初中之后,不知道为什么经常生病,母亲在我每次回家之后,就经常嘱咐我,要多喝水。睡觉前也总是摸摸我的额头看烫不烫,还经常说一些鼓励我的话。我很满足,因为我的母亲有一颗善良的心。

我的母亲(邹韬奋)

简单处理教材的方法——语用型文本处理一例 ——文本特质再谈 区里教研,有老师上公开课,课题是苏版八上第二单元的邹韬奋的《我的母亲》。我感觉这位老师上得很努力,拼命挖掘主题思想。也恰恰在挖掘的时候出了问题,上得比较复杂,收课很仓促。我后来跟我校的年轻老师说课,反复再强调了一个观点:没有必要把所有文本都当做主题型文本来对待。 比如这篇《我的母亲》。我挺喜欢的,觉得写得不错,真挚,深情,朴素。把平凡人写出了精神,就是好文章。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绝对算不了“经典”。既没有主题多元的深度,也无谋篇布局的太多佳处。这种文本,至多算是收拾得齐整的邻家姑娘,不用花费太多功夫去琢磨研究。我觉得,作为写作型文本或者语用型文本来处理比较轻松。 我举了个例子,比如,我上的时候,就是作为语用型文本在处理了。这也是一种思路。

一节课。就做了一件事,让学生为四件事拟小标题,师生评价小标题,重改小标题。围绕着小标题做事是手段,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训练准确概括的能力。 比如在1班,就是我教的基础比较弱的那个班,默读之后,我请了7个同学到讲台上去拟小标题,其他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拟。这七个同学,当然囊括了班上的各种语文水平。 我的要求很明确,写在黑板上: 静读《我的母亲》,概括文中四件事: 一、四个小标题字数相等,结构基本相同。 二、小标题不仅能够概括事件,而且最好能够表现母亲的特点 和作者的情怀。 这个练习相当于主问题设计吧。你一边评价一边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一举几得。 学生的“作品”非常有意思。 比如基础差的简直摸门不着。他们无法抓出一个事件的核心信息,拟的小标题或者重心失衡,或者字数不对称。比如下边的。(数

《回忆我的母亲》优教教案课时

《回忆我的母亲》优教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回忆录的特点:写真人真事,记叙中可穿插抒情、议论。 2.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重点) 3.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知道人物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这堂课我们学习新课《回忆我的母亲》,这是一篇写真人真事的回忆录。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她一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并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革命事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伟大母亲。钟太夫人以85岁高龄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极为悲痛。当年就写了这篇朴素感人的文章。文章真实而细致入微地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追述了母亲对他的深刻影响,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与感激之情。 二、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其主要着作收入《朱德选集》。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佃.农(diàn)祖籍.(jí)溺.死(nì) 私塾.(shú)衙.门(yá)劳碌.(lù) 妯.娌(zhóu)和睦.(mù)差役 ..(chāiyì) 横蛮 ..(hèngmán)不辍.劳作(chuò) 3.理解词义。 好劳动:劳动好手。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劳,不怕别人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为富不仁:贪财好利,没有好心肠。不仁,不同情别人。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这里借一借,那里借一借,表示千方百计地维持家庭生计。 聊叙:姑且谈谈。聊,略微。 不辍劳作:劳动做活的事从不停止。 慰勉:安慰勉励。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什么是回忆录?回忆录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回忆录,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一般运用记叙和描写的方法,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或社会活动。回忆录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内容真实可靠,不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全过程,也可以记录某些生活片段。以记叙为主,可兼有描写、抒情和议论。语言表达上追求朴素自然,不求过于华丽。 (2)文章可分几个部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5段),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2—8段),概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第二层(第9—13段),母亲理解儿子,鼓励支持他投身革命。 第三层(第14—15段),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的影响(这两段也可归入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6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1?抓住文章的主线,即母亲勤劳一生”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 2?把握文章主题,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 3?学习本文所运用的夹叙夹议手法,感受该手法运用的效果。 4?细读文章,体会作者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朱德是谁,你们一定不陌生。朱德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他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一生指挥重大战役无数;他有颇为杰出的文学才能,能作诗词文章,留《朱德选集》于世。最重要的,是他有坚定的革命意志,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奉献一生。请同学们想象,是怎样的家庭,才能造就这样一位伟人呢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大胆揣测、猜想,带着对此问题的疑问进入本文学习。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链接资料,把握写作背景 《回忆我的母亲》本是朱德同志为纪念母亲逝世而创作的。1944年4 月 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锺太夫人的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 灵堂布置得庄严肃穆,灵前香烟缭绕,灵幕上高悬着精神不朽”的大红旗。灵堂四周挂满了延安各界的挽联: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 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中共中央党校的挽联是唯有劳动人民的母性,能育劳动人民的领袖”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的挽联是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目标导学二:划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 1?初读课文,说说朱德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我的母亲(9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我的母亲(900字)作文母亲,她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给了我生命,他让我接受教育,自从我出生以后对我点点滴滴的悉心照顾,使我不由得为此而感激她。不可能每一个人所得到的母爱都是那样地轰轰烈烈,都是那样地刻骨铭心,但是,从母亲对我生活中的细微关心却可以照见出母亲对我是如此地好。我的母亲像大多数母亲一样,也爱唠叨,我可能会感到厌烦,但她却永远不会天气凉了,但我每天晚自习上完后回到家,她总是叮嘱我明天多加点衣服,与此同时,也就从我的衣柜里把该加的衣服叠好放在我的床头。我当然也有不听她的话的时候,自然过几天也就感冒了;天气热了,她又会叫我少穿点,为了防止我又不听她的话,她便每天早上都不厌其烦地像是安检似的仔细查看我穿了多少。十几个春秋,一直都是这样!我的母亲一向是爱睡懒觉的,只是自从我上了初中之后,几乎每天早晨她都比我起得早,在叫醒我的同时,然后便急急忙忙地在厨房里为我准备早餐。只有在周末的早晨,她见我睡得正香还没起床时,便悄悄地为我关上门只是想让我多休息一会儿。我的母亲是喜欢骂我的,我知道:那其实是在关心我。她每当发现我做错事以后,就会冲过来给我两巴掌,再使劲地骂我。我的母亲最不喜欢看到我呆板的样子,她希望我和其他孩子一样活泼,甚至调皮和捣蛋。说以,特别是过年的时候,他看到我像个朽木一样地站在那里,就会忍不住踢我几脚,打我几下,再骂骂我。由此可见,我的母亲是多么地爱我啊!我的母亲有时还爱用刻薄的话来反问我,虽然我无法回答,但是我知道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锻炼我的口才,是想让我更坚强一些,所以才不惜已让我讨厌她作为巨大的代价。我的母亲虽然不是完美的人,但是她对我的关心和爱是无可否认的。正如《宝莲灯》片尾曲《我的全部》中唱到的那样:她已经把我当成了她生命的全部,我永远都无法向她还清这笔感情的巨债,我不由得写下此篇文章来赞美她!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云朵,没有母亲的爱洁白;花朵,没有母亲的爱灿烂。母爱是冬天里的热茶,母爱是夏天里的凉风!值此母亲节之际,祝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初二:那些年的点滴 篇一:小学作文: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很爱我,我的母亲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她有一双慈祥的眼睛,她的头发已经白了很多,她对我很好。。今天我们老师让我们学习骑车子,我们都回家学习,但是我这一生最怕的就是摔倒,听同学说他们学习骑车子可没少挨摔,我害怕了,我爸爸很少在家,家里只有我和母亲,今天回家我和妈妈说:‘今天我们老师让我们学骑车子,我害怕,能不能不骑呀。’妈妈说:‘孩子你长大了应该独立了,一会妈妈教你学骑车子’。我闷闷不乐的答应了。妈妈教我骑车子了,妈妈小心翼翼的教我骑,我心里一直好怕这,不敢往前看,妈妈在我后面突然说了一声,我放开啦,我放开啦。我一时没注意,突然摔倒了,我的腿都摔青了,我坐在地上哭了起来,我说 ‘你怎么这么笨啊,我怎么生了你这个不争气的孩子啊。’我不学了,打死我也不学了,妈妈说: 妈妈不理我了,可是,我自己却告诉自己我必须得学会,在我自己默默付出的一下午时间里终于学会了,我要向妈妈证明我不是个不争气的孩子,我终于学会了,妈妈看到我在院子里骑着车子,对着我微微笑了一下说:‘你真是我的好孩子,真是我的骄傲。’这就是我的母亲,我爱我的母亲。 篇二:我的母亲作文 我的母亲 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雨雪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毅的象征。 小学三四年级的时

老舍、邹韬奋、胡适《我的母亲》

※知者加速※朱德《回忆我的母亲》对比阅读材料 我的母亲 老舍 母亲的娘家是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 当巡察的。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 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 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我 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我是"老"儿子。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入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那时候定 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 把我揣在怀中,致未冻死。 一岁半,我把父亲"克"死了。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 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 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 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 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他 很生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她们作事,我老在后面跟着。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 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 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 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 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给亲 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 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 位侄子,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 给他。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 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 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 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 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 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 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