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发布部门】黑龙江省人大(含常委会)

【公布日期】2015.04.17

【实施日期】2015.04.17

【时效性】部分失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

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2015年4月17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作出如下决定:

一、废止《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黑龙江省工业污染防治条例》、《黑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条例》。

二、对《黑龙江省文物管理条例》等四十七部地方性法规作如下修改:

(一)修改《黑龙江省文物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二)修改《黑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三)修改《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条例》有关内容。

(四)修改《黑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将第十七条第二款修改为:“在林区开办木材经营和加工厂点必须征得所在施业区林业单位的同意,向有审批权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林业局申领《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方可核发木材经营和加工厂点营业执照。”

(五)修改《黑龙江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有关内容。

(六)修改《黑龙江省港口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七)修改《黑龙江省城市房地产开发管理条例》有关内容。本条例十二条

(八)修改《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条例》有关内容。

(九)修改《黑龙江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十)修改《黑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将第十六条第一款中的“须经河道主管机关同意”修改为“须经有审批权的河道主管机关同意”。

(十一)修改《黑龙江省出版管理条例》有关内容。三十五条

从事出版物零售业务的单位和个人,需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由县级出版行政部门审批。”

(十二)修改《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将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中的“40日”修改为“28日”。

(十三)修改《黑龙江省燃气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十四)修改《黑龙江省公路条例》有关内容。

删去第三十一条第一款中的“对新增设的平交道口实行年度审验制度。”内容。

(十五)修改《黑龙江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将第十条第一款修改为:“举办国际性、全国性、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体育竞赛、体育表演活动,应当经省体育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备案。”

(十六)修改《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将第三款修改为:“个人需要携带、运输或者邮寄本条第一款档案出境的,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海关凭批准文件查验放行。”

(十七)修改《黑龙江省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条例》有关内容。

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同级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指导下对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进行审查批准或者备案管理。”

中医医疗广告应当报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取得中医医疗广告审查批准文件后,方可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审查批准文件由省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在10日内送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广告发布地的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查。”

中医医疗广告证明文号和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批准文号必须与广告内容同时发布。”

国家有关部门审查批准的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需在本省发布的,须送本省省级主管部门签章备案。”

(一)临床发现药品、医疗器械有新的不良反应的;

(二)药品和医疗器械被撤销生产批准文号的;

(三)单位或个人被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的;

(四)被国家列为淘汰的药品、医疗器械品种的;

(五)广告监督管理机关立案查处的。”二十条

(十八)修改《黑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删去第二款第三项。

(十九)修改《黑龙江省盐业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二十)修改《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有关内容。二十八条

(二十一)修改《黑龙江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职业介绍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专职工作人员培训。”

(二十二)修改《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关内容。

将第二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的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二十三)修改《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有关内容。

删去第十六条第一款中的“到市以上气象主管机构登记,”内容。

(二十四)修改《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有关内容。九条二款

(二十五)修改《黑龙江省测绘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二十六)修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二十七)修改《黑龙江省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有关内容。

删去第九条中的“国家”内容。

(二十八)修改《黑龙江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有关内容。

(二十九)修改《黑龙江省唐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条例》有关内容。

将第二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因制作出版物、音像制品以及其他需要,在保护范围内拍摄影像资料,应当依法由文化(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并在渤海上京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进行。”

(三十)修改《黑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三十一)修改《黑龙江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有关内容。

(三十二)修改《黑龙江省公共场所和特种行业治安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符合旅馆业开办条件的,应当在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后三十日内,向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取得《特种行业许可证》。”

(三十三)修改《黑龙江省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有关内容。

将第三十一条修改为:“政府投资兴建的下列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工程项目,应当执行相关的行业管理规定和专业技术标准:

(一)单池容积二百立方米以上的沼气工程;

(二)日供气量四百立方米以上的秸秆气化工程;

(三)年产五千吨以上的生物质固化工程;

(四)一千瓦以上的太阳能光伏电站、五千瓦以上十千瓦以下的风力发电站;

(五)集热面积三百平方米以上的太阳能供热系统;

(六)其他大、中型农村可再生能源工程。”

(三十四)修改《黑龙江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条例》有关内容。

(一)有设立勘察、设计单位的申请文件;

(二)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执照;

(三)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

(四)有与其从事的勘察、设计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执业资格注册人员;

(五)有符合规定的固定工作场所和技术装备;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删去第九条第二款。

删去第三十九条第三项。

将第三十九条第四项修改为:“未按规定的内容和标准进行施工图审查或者施工图违反强制性标准未指出的,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三十五)修改《黑龙江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将第三款中的“卫生”修改为“卫生计生”。

实验动物许可证的有效期五年。”三十二条三十三条三十四条三十七条

(三十六)修改《黑龙江省发展中医药条例》有关内容。

(三十七)修改《黑龙江省旅游条例》有关内容。

将第四十五条修改为:“利用互联网经营旅行社业务的,需经其住所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依法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

(三十八)修改《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有关内容。五十二条一项(三十九)修改《黑龙江省电力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有关内容。

(四十)修改《黑龙江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四十一)修改《黑龙江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有关内容。

(四十二)修改《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有关内容。

将第十八条第一款中的“50万平方米”修改为“100万平方米”。

(四十三)修改《黑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有关内容。四十条二款

(四十四)修改《黑龙江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条例》有关内容。四十三条四十四条(四十五)修改《黑龙江省无线电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删去第十九条第二款中的“由省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受理,”内容。

(四十六)修改《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有关内容。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四十七)修改《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条例》有关内容。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北大法宝1985年创始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为法律人提供法律法规、司法案例、学术期刊等全类型法律知识服务。

黑龙江供热管理条例

黑龙江供热管理条例 黑龙江省城市供热 (2011年8月12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4月17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用热管理,保障安全稳定供热,规范供热采暖行为,改善民生,节约能源,维护热用户、供热单位和热源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城市规划区及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内从事供热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单位、个人和热用户,应当遵守本

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供热(以下简称供热),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及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内由热源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为热用户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热的行为。 本条例所称热源单位,是指为供热单位提供热能的单位。 本条例所称供热单位,是指取得供热许可证,利用热源单位提供或者自行生产的热能从事供热经营的单位。 本条例所称热用户(以下简称用户),是指消费供热单位热能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冬季采暖是本省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热事业是直接关系公众利益的基础性公用事业。本条例所称的热是具有不可选择性的公用服务性特殊商品。

供热实行政府主导,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参与经营。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热电联产和区域锅炉等集中供热方式,制定取消分散锅炉供热的计划,并按照城市供热专项规划逐年提高集中供热比例。 第五条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供热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地,下同)、县(市、区,下同)供热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管理工作。 省农垦总局、省森林工业总局负责垦区和重点国有林区的供热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2021年)

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2021年)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21.11.01 •【字号】 •【施行日期】2021.11.01 •【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 正文 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2021年) (2011年8月12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4月17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6年12月16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44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8年6月28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等63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21年10月29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用热管理,保障安全稳定供热,规范供热采暖行为,改善民生,节约能源,维护热用户、供热单位和热源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城市规划区及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内从事供热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单位、个人和热用户,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供热(以下简称供热),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及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内由热源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为热用户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热的行为。 本条例所称热源单位,是指为供热单位提供热能的单位。 本条例所称供热单位,是指取得供热许可证,利用热源单位提供或者自行生产的热能从事供热经营的单位。 本条例所称热用户(以下简称用户),是指消费供热单位热能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冬季采暖是本省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热事业是直接关系公众利益的基础性公用事业。本条例所称的热是具有不可选择性的公用服务性特殊商品。 供热实行政府主导,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参与经营。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热电联产和区域锅炉等集中供热方式,制定取消分散锅炉供热的计划,并按照城市供热专项规划逐年提高集中供热比例。 第五条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供热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地,下同)、县(市,下同)供热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供热管理工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发布部门】黑龙江省人大(含常委会) 【公布日期】2015.04.17 【实施日期】2015.04.17 【时效性】部分失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 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2015年4月17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作出如下决定: 一、废止《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黑龙江省工业污染防治条例》、《黑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条例》。 二、对《黑龙江省文物管理条例》等四十七部地方性法规作如下修改: (一)修改《黑龙江省文物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二)修改《黑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三)修改《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条例》有关内容。

(四)修改《黑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将第十七条第二款修改为:“在林区开办木材经营和加工厂点必须征得所在施业区林业单位的同意,向有审批权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林业局申领《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方可核发木材经营和加工厂点营业执照。” (五)修改《黑龙江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有关内容。 (六)修改《黑龙江省港口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七)修改《黑龙江省城市房地产开发管理条例》有关内容。本条例十二条 (八)修改《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条例》有关内容。 (九)修改《黑龙江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十)修改《黑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将第十六条第一款中的“须经河道主管机关同意”修改为“须经有审批权的河道主管机关同意”。 (十一)修改《黑龙江省出版管理条例》有关内容。三十五条 从事出版物零售业务的单位和个人,需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由县级出版行政部门审批。” (十二)修改《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将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中的“40日”修改为“28日”。 (十三)修改《黑龙江省燃气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十四)修改《黑龙江省公路条例》有关内容。 删去第三十一条第一款中的“对新增设的平交道口实行年度审验制度。”内容。 (十五)修改《黑龙江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将第十条第一款修改为:“举办国际性、全国性、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体育竞赛、体育表演活动,应当经省体育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备案。”

黑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2018第二次修正)

黑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2018第二次修正) 【发文字号】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号 【发布部门】黑龙江省人大(含常委会) 【公布日期】2018.06.28 【实施日期】2018.06.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黑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 (1991年7月6日黑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4月17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根据2018年4月26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统计监督处罚条例〉等72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8年6月28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 >等63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水利工程的保护和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的水库、闸坝、堤防、机电排灌站、水轮泵站、水电站、机电井、引水、灌溉、排水、蓄滞洪区和河道整治等水利工程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条例。 行政公署和市、县(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健全水利工程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职责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负责水利工程的检查观测,掌握水利工程运行状态;及时维修养护,保持水利工程完整,制止破坏水利工程设施行为;制定和执行调度运用方案,保证水利工程设施正常运行,充分发挥效益。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干预和阻挠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履行职责。 第五条水利工程管理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水利工程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利工程的义务和制止、检举损害水利工程行为的权利。 第七条对在水利工程管理、用水管理和抢险救灾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

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1年)-

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1年) 正文: ---------------------------------------------------------------------------------------------------------------------------------------------------- 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1年) (2002年10月18日黑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3年12月13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赌博处罚条例>等十九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4年4月22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5年4月17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16年4月21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18年6月28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等63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五次修正根据2021年10月29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六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均应当遵守本条例。

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最新版

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最新版 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最新版) 根据2015年4月17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有关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最新版)全文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档案工作,促进档案事业建设,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公民均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 各级计划、财政、人事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加强档案事业建设。 农垦、森工、铁路主管部门负责本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并接受省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有关单位,对在档案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档案机构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省档案事业,依法对本省档案事业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指导。 市(行署)县(市、区)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2015年修正)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2015年修正)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15.04.17 •【字号】 •【施行日期】1996.10.01 •【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 •【时效性】已被修订 •【主题分类】野生动植物资源 正文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1996年8月31日黑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10年8月13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11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1年12月8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黑龙江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等12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5年4月17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国家和省地方重点保护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其他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本条例所称野生动物,是指前款规定的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所称野生动物产品,是指野生动物的任何部分及其衍生物。 第三条在本省行政辖区内从事野生动物保护、驯养繁殖、经营利用、科学研究等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是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省陆生、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市(行署,下同)、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陆生、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 省森林工业行政主管部门是森林工业系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系统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森林工业系统内企业已实行政企分开,野生动物行政管理交给市县的,按本条第一款规定执行。 其他有关部门可按省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负责本系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 公安、工商、环保、医药、公路、铁路、水运、航空、邮政、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动植物检疫等有关部门,应当按各自职责做好有关野生动物管理工作。 第五条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配备专职人员,从事野生动物管理工作。 乡镇林业工作站、乡镇渔政站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第六条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和管理所需经费,纳入县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在同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年度经费中列支。省人民政府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基金制度。 第七条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和驯养繁殖方面成绩

黑龙江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条例(2016修正)

黑龙江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条例(2016修正) 【发文字号】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4号 【发布部门】黑龙江省人大(含常委会) 【公布日期】2016.12.16 【实施日期】2016.12.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黑龙江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条例 (2012年8月24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4月17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根据2016年12月16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44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二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维护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安全技术防范系

统的设计、安装、验收、使用、运营服务等活动及其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公共安全技术防范,是运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等技术手段,预防、制止违法犯罪和治安事故,维护公共安全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安全技术防范产品,是用于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安全检查等领域并列入国家《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目录》的特种器材或者设备。 本条例所称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和音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者以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集成的系统或者网络。 第四条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应当遵循合法、公开、规范、适当的原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或者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考核体系,保障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工作所需经费。 第六条公安机关是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的规划、指导、管理和监督。 发展和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质量技术监督、通信管理、教育、金融监管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工作。 第七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在公安机关指导下,做好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工作。 安全技术防范行业组织应当依法开展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咨询和评价服务等活动。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知识,增强全

黑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黑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黑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于2007年10月12日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为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维护公共环境秩序和卫生,保障城市道路清洁畅通,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城市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黑龙江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10 (2007年10月12日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维护公共环境秩序和卫生,保障城市道路清洁畅通,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城市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规划区内和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内,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行署)、县(市、区)人民政府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关工作。 农垦垦区、森工林区小城镇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由农垦、森工系统的建设管理机构自行负责,业务上接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所需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建设,应当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金投入为辅的多元投资体制。 第五条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城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技术鉴定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六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和建筑垃圾处置等直接关系公共利益项目经营的市场准入,以及利用城市公共空间设置户外广告等经营的项目,实行特许经营制度。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取得经营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特许经营活动。 第七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市容和环境卫生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57号——文化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部门规章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57号——文化部关于废止 和修改部分部门规章的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文化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7.12.15 •【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57号 •【施行日期】2017.12.15 •【效力等级】部门规章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法制工作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 第57号 《文化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部门规章的决定》已经2017年11月24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 部长雒树刚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十五日文化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部门规章的决定为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涉及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7〕40号)的要求,文化部对“放管服”改革涉及的部门规章进行了全面清理。经清理,文化部决定: 一、废止3件部门规章 废止《文化科技工作管理办法》(文化部令第1号,1990年3月28日发布)。

废止《文化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文化部令第2号,1990年7月3日发布)。 废止《文化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文化部令第3号,1990年8月25日发布)。 二、修改5件部门规章 修改《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文化部令第31号,2004年7月1日发布) 将第四条修改为“文化部负责全国艺术考级的规划、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职能: (一)组织制定和贯彻实施艺术考级的政策、法规; (二)制定全国艺术考级工作规划; (三)实施和指导实施对全国艺术考级活动的监督检查; (四)指导艺术考级行业组织开展艺术考级工作; (五)协调有关部门对艺术考级工作的有关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并作出决定。” 删除第五条第二款。 删除第六条、第七条。增加以下内容作为新的第六条:“艺术考级行业组织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及章程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指导、监督成员的艺术考级工作,维护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平竞争。” 将第十条修改为“申请开办艺术考级活动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申请书中应当载明拟开办的艺术考级专业、设置考场范围,考级工作机构及其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开办资金的数量和来源,收费项目和标准等内容;申请书由申请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签署; (二)法人资格证明文件;

黑龙江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2021修订)

黑龙江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2021修订)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21.12.24 •【字号】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5号 •【施行日期】2022.02.01 •【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畜牧业 正文 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45号 《黑龙江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已由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3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2月1日起施行。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1年12月24日 黑龙江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 (2009年10月23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4月17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黑龙江省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4月26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统计监督处罚条例>等72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8年6月28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等63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2021年12月23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畜禽屠宰管理,防止疫病传播,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体健康,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畜禽屠宰和与畜禽屠宰有关的分割、冷藏、运输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畜禽,是指人工饲养的猪、牛、羊、鸡、鸭、鹅。 本条例所称畜禽产品,是指畜禽屠宰后未经加工的胴体、肉、脂、脏器、血液、骨、头、蹄、皮等。 第四条本省实行畜禽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 未经定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畜禽屠宰活动。但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畜禽,城镇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禽类除外。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畜禽屠宰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强化畜禽屠宰监督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设备投入,及时协调解决畜禽屠宰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引导、扶持畜禽定点屠宰厂(场)向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畜禽屠宰监督管理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2015年修正)

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2015年修正)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15.04.17 •【字号】 •【施行日期】2004.01.01 •【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 •【时效性】已被修订 •【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 正文 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 (2003年10月17日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4月17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维护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障建筑市场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市场活动,实施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建筑市场,是指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建筑工程中介服务业务的交易行为和场所。

本条例所称房屋建筑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以及建筑装修工程。 本条例所称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是指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环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防洪、地下公共设施及附属设施的土建、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 第三条从事建筑市场交易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竞争有序的原则,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行署,下同)、县(县级市,下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筑市场管理。 省农垦总局、森工总局按照省人民政府的相关规定,负责本系统小城镇的建筑市场管理,业务上接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执法监察机构进行建筑市场管理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被检查单位的施工现场和其他工作场所进行检查; (二)查阅与监督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和资料; (三)向被检查的单位、个人和其他有关人员调查了解情况; (四)向社会公布对建筑市场交易活动实施检查的情况。 第二章建筑市场准入 第六条建筑工程实行报建制度。建设单位应当在建筑工程立项文件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内,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报建手续。 大型、省重点建筑工程的报建手续到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其他建筑工程

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2022年)

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2022年)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22.11.03 •【字号】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6号 •【施行日期】2023.01.01 •【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 正文 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56号 《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已由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于2022年11月3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2年11月3日 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 (2022年11月3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护建筑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统称工程)的相关建筑市场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房屋建筑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以及建筑装修装饰工程。 本条例所称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是指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环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防洪、地下公共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土建、管道、设备安装工程。 第三条建筑市场活动应当遵循依法经营、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的原则。 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应当坚持统一、开放、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市场活动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建筑市场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激励政策,培育建筑市场,组织创优活动,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研发应用,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促进建筑业低碳、绿色、可持续健康发展。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公安机关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在依法处理串通投标等扰乱建筑市场秩序的

黑龙江省公共场所和特种行业治安管理条例(2015年修正)

黑龙江省公共场所和特种行业治安管理条例(2015年修 正)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15.04.17 •【字号】 •【施行日期】2008.05.01 •【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 •【时效性】已被修订 •【主题分类】治安管理 正文 黑龙江省公共场所和特种行业治安管理条例 (2007年12月14日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根据2013年12月13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赌博处罚条例〉等十九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根据2015年4月17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 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二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共场所和特种行业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公共场所和从事特种行业的单位和个人,适用本条

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公共场所是指: (一)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停车场等交通运输场所; (二)歌舞厅、游艺室、棋牌室、影剧院、体育场(馆)、滑雪场等经营性文娱、体育健身场所; (三)公园、游乐场、展览馆、旅游景区(点)等风景游览场所; (四)商店、市场等商品交易场所; (五)网吧、信息港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六)饭店、酒吧、咖啡厅、茶馆、洗浴、按摩、美容美发、信息中介等服务场所; (七)省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规定的需要按照公共场所管理的其他场所。 第四条本条例所称的特种行业是指: (一)旅馆业; (二)公章刻制业; (三)典当业; (四)开锁业; (五)旧移动电话交易业; (六)金银首饰加工、置换业; (七)废旧金属收购业; (八)机动车维修业; (九)信托寄卖业。 第五条公共场所和特种行业的治安管理,坚持管理与服务、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公安机关是本省公共场所和特种行业治安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县级

黑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2015年修正)

黑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2015年修正)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15.04.17 •【字号】 •【施行日期】2000.01.01 •【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 •【时效性】已被修订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黑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 (1999年12月18日黑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13年12月13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赌博处罚条例>等十九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5年4月17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确定和变更,土地调查、登记和统计,土地规划、保护、利用和监督,土地征用、土地使用权交易、土地用途改变以及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争议的处理等,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省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市(行署)、县(含县级市,下同)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条例的

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市辖区及其乡(含镇,下同)、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乡的土地,实行垂直管理。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本省农垦、森工系统设立土地管理派出机构,负责垦区、森工国有林区经依法批准的农(牧)场、林业局(场)范围内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第五条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外,下列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一)国家拨给机关、企业、事业等单位及部队使用的土地; (二)国家拨给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使用的土地; (三)未经确权的荒山、荒地、岛屿等土地。 国家所有的土地,用地单位和个人只依法拥有使用权。 第六条城乡土地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登记。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市、县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 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其中,垦区所属农、牧、林场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范围内的土地,国有森工林区内建设用地以及中、省直和部队所属农、牧、林、渔场使用的国有土地,由省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 确认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确认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森林法》、《草原法》和《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对历史遗留的林农矛盾突出、争议较大的土地,由省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具体解决办法。 县以上人民政府依法颁发的土地证书,是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凭证。依法登

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2018修正)

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2018修正) 【发文字号】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 【发布部门】黑龙江省人大(含常委会) 【公布日期】2018.04.26 【实施日期】2018.04.26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 (1999年8月11日黑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6月24日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3年10月18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黑龙江省体育发展条例〉等四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5年4月17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18年4月26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统计监督处罚条例〉等72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档案工作,促进档案事业建设,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公民均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 各级计划、财政、人事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加强档案事业建设。 农垦、森工、铁路主管部门负责本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并接受省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有关单位,对在档案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档案机构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省档案事业,依法对本省档案事业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指导。 市(行署)、县(市、区)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档案事业。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档案室(馆),指定人员负责档案收集、整理、

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号——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2003)

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号——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2003)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03.10.17 •【字号】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号 •【施行日期】2004.01.01 •【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 正文 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7号) 《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已由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10月1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一九九四年七月二十五日黑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3年10月17日 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

(2003年10月17日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维护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障建筑市场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市场活动,实施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建筑市场,是指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建筑工程中介服务业务的交易行为和场所。 本条例所称房屋建筑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以及建筑装修工程。 本条例所称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是指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环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防洪、地下公共设施及附属设施的土建、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 第三条从事建筑市场交易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竞争有序的原则,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行署,下同)、县(县级市,下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