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矿业大学2011结构力学真题

中国矿业大学2011结构力学真题

中国矿业大学2011结构力学真题
中国矿业大学2011结构力学真题

中国矿业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复习资料(上)

中国矿业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复习资料(上) 中国矿业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复习资料(上) 1、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查明天然及人为条件下地下水的形成、赋存和运移特征,地下水水量、水质的变化规律,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以及环境问题、地下水灾害的防治提供所需的资料。任务: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查明含水介质的特征及埋藏分布情况;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查明地下水的水量及变化规律;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不仅要查明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还要查明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条件。 2水文地质调查分哪几个阶段? 1准备工作(主要是设计书):已的水文地质工作评价、工作设计。2,野外工作。3,室内工作:测试、资料整理分析、编写报告 按不同目的分类:供水水文地质勘查、矿区水文地质勘查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划分为:地下水普查;详查;勘探;

开采 矿区水文地质勘查阶段划分:1,普查勘探阶段:普查、详查(初步勘探)、精查(详细勘探)2,生产建设阶段(补充勘探) 3水文地质调查包括哪些方法?水文地质测绘(地面调查)、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化探、水文地质试验、实验室试验分析、其它方法 4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程序应遵偱的原则? A工作范围由大到小,工作要求由粗到精。B按测绘—勘探—试验—长期观测的顺序安排。C根据具体条件由少到多,由点到线,进一步控制到面。D每一勘查阶段按准备工作、野外施工和室内总结三段时期进行。 5水文地质地面调查(测绘)主要进行哪些方面的调查? 气象资料、地表水、地质地貌、地下水露头 6水文地质观测路线及测点的布置要求?观测路线:a沿垂直岩层或岩浆岩体构造线走向。b沿地貌变化显著方向。c 沿河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带。d沿含水层带走向。观测点:a,地层界线断层线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b,标志层典型露头和岩性岩相变化带等c地貌分界线和自然地质现象发育处d井泉、钻孔、矿井、坎儿井、地表坍陷、岩溶水点如暗河出入口、落水洞、地下湖和地表水体。 7水文地质钻探的任务和特点?任务:1、研究地质、水文地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申请书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青年科技基金 亚类说明: 项目负责人: 移动电话: 电子邮箱: 承担单位: 填表日期:20 年月日 中国矿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制 2019年

填表说明 一、申请书为申报中国矿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 主要文件,各项内容须认真填写,表内栏目不能空缺,无此项内容时填“/”或“0”。 二、填写申请书前,请先查阅《中国矿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 费管理办法》和具体类别项目的管理实施细则。 三、封面中承担单位填写“××学院”、“××重点实验室”等。 四、外来语须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全 称。 五、国标学科代码填写620(含)以前,请直接填入7位数字(三级学 科),不要添加小数点。 六、科技活动类型请选择: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R&D成 果应用、科技服务。 七、国民行业代码(国标)请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填写, 格式为大写英文字母+4位数字,如“B0610”。 八、项目组成员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原则上不超过6人。 九、第二页起各栏表格不够时,可自行拉长加页。申请书用A4纸双面 打印(一式一份),连同有关附件材料于左侧装订成册(禁用塑料封面),由申请人签字、所在单位审查并签署意见后,统一报送科研院。 十、申请书WORD版(须与纸质报送件内容一致)在校科研院网站的科

研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登陆后选择:纵向项目—项目申报),文件名为“2019青年—单位—姓名”(如“2019青年—安全—张三”)。

一、项目基本信息

二、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

中国矿业大学 结构力学 期末试卷

中国矿业大学2009~2010学年第 二 学期 《结构力学A(1)》试卷(A 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 注意:第一至第三题请直接在试题旁作答,第四至第七题请在答题纸上作答! 一、判断题。要求:简要说明判断依据,并将错误的加以改正(每题4分,共16分) 1、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小于或等于零,那么体系一定是几何不变体系。( ) 错误。要考虑约束的布置位置是否恰当 2、图一(2)所示结构中B 处支座反力等于 P/2(↑)。 ( ) 错误。等于0。 图一(2) 3、图一(3)所示组合结构,若CD 杆( EA =常数)制造时做短了l ,则E 点的竖向位移方向是向下的。( ) C D A E B 错误。向上的。 图一(3) 4、梁的绝对最大弯矩表示在一定移动荷载作用下当移动荷载处于某一最不利位置时相应截面的截面弯矩。( )。错误。指所有截面最大弯矩值的最大值。

二、对图(二)所示两个平面杆件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要求:写出必要的分析过程。(每题4分,共8分) (a ) 几何瞬变。去二元体,再应用三刚片规则 (b )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依次解除二元体或增加二元体 图(二) 三、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要求:写出必要的分析过程) 1、图三(1)所示梁中C 截面的弯矩M C = (要注明受拉侧)。 M C = 1/4Fa(下侧受拉),利用弯矩图特征及区段叠加法 图三(1) 2、图三(2)所示拱结构中K 截面的弯矩值M K = (要注明受拉侧)。 2 l /q 4 l /16l /4 l /16 l / M K = 0 ,求支座反力,代入拱弯矩计算公式或直接得用截面法即可。 图三(2)

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岩石力学知识点

矿山岩石力学知识要点 1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engineering (1)岩石力学定义/definition of rock mechanics :(P1) (2)岩石力学固有复杂/inherent complexities in rock mechanics :(P2-4)rock structure/岩石内部普遍存在岩石结构面,size effect ,tensile strength ,effect of groundwater ,weathering (3)岩石力学项目实施过程/implementation of a rock mechanics program :(P7-9)(Fig .1.3)通常按照下列五个方面依次进行,即Site characterization/,mine model formulation ,design analysis ,rock performance monitoring ,retrospective analysis ,而基于现场实测的反分析结果又进一步指导进行必要的、新的Site characterisation ,mine model formulation 和designanalysis ,改善实施效果。 2 Stress and infinitesimal strain (1)应力/stress :(P10)the intensity of internal forces set up in a bod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 set of applied surface forces . (2)正应力/normal stress component :(P11)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法线方向的分量。 (3)剪应力/shear stress component :(P11)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切线方向的分量。 (4)体力:分布在物体体积内的力。 (5)面力:分布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6)内力:物体本身不同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力。 (7)正面:外法线沿着坐标轴的正方向的截面。正面上的应力分量与坐标轴方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 (8)负面:外法线是沿着坐标轴的负方向的截面。负面上的应力分量与坐标轴方向相反为正,反之为负。 (9)应力变换公式/stress transformation equation :(P 15) 22 2ll lm 2() ()()()x xx y yy z zz x y xy y z yz z x zx x x xx y y yy z z zz x y y x xy y z z y yz z x x z zx l l l l l l l l l l m l m l m l m l m l m l m l m l m 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 (9)主平面/principle plane :(P15)单元体剪应力等于零的截面。 (1 0)主应力/principle stress :(P15)主平面上的正应力。 (11)三维主应力方程与应力不变量:(P16) 321231222222230 ()2() P P P xx yy zz xx yy yy zz zz xx xy yz zx xx yy zz xy yz zx xx yz yy zx zz xy I I I I I I 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 σ1,σ2,σ3 in order of decreasing magnitude,and are identified respectively as the major ,intermediate and minor principal stresses/最大主应力、中间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 (12)主应力之间相互正交条件:1212120x x y y z z λλλλλλ++= (13)静水应力分量与主偏应力分量/hydraulic component and major principle deviator stress :(P17-18) 1112233,,,3 m m m m I S S S σσσσσσσ==-=-=- (14)静力平衡方程/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static equilibrium :(P19);

中国矿业大学_爆破工程复习资料

爆破复习资料 1.硝铵类炸药的主要成分是?各在炸药中起什么作用? 答:氧化剂 (硝酸铵、硝酸钾等) 、可燃剂(木粉、沥青、石蜡、煤油、柴油等)及敏化剂(TNT、石英砂、碎玻璃、金属粉等)。 2.试比较铵梯炸药和铵油炸药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答:铵梯优缺点:铵梯炸药爆炸后生成气体量大、感度低,吸湿性强,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硝酸铵吸湿点时,随空气湿度增高,吸湿速度加快,吸湿后易结块、硬化、大大降低爆炸性能,抗水性差。 适用条件:铵梯炸药可用于岩石隧道、巷道的掘进,露天爆破以及煤矿开采。 铵油炸药优缺点:优点是原料广泛,价格低廉,安全性好,加工简单,利于机械加工和现场混药。缺点是不抗水,易吸湿结块,感度低,临界直径大,威力小,产生有毒气体量多。适用条件:铵油炸药一般用于露天爆破。 3.比较水胶炸药和乳化炸药的组成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答:水胶炸药:主要由氧化剂、水溶液、敏化剂、胶凝剂和交联剂组成,有时加入少量交联延迟剂、抗冻剂、表面活性剂和安定剂,以改善炸药的性能。 特点:抗水性强,适合于有水工作面的爆破作业;机械感度低,安全性好;爆炸产生的炮烟少,有毒气体含量少;炸药的威力高,猛度和爆速值一般高于岩石铵梯炸药;具有塑性和流动性,有利于机械化装填,可提高工作效率、装药密度和爆破效果。 乳化炸药:也称乳胶炸药,是在水胶炸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水炸药。它由氧化剂水溶液、燃料油、乳化剂、稳定剂、敏化发泡剂、高热剂等成分组成。 特点:乳化炸药的密度可调范围较宽、爆速、起爆敏感度高、猛度较高、抗水性能比水胶炸药更强;加工使用安全,可实现装药机械化;原料广泛,加工简单;适合各种条件下的爆破作业。 4. 常用的起爆方法有哪几种?简述各种起爆方法所用的器材。 答:1)电力起爆法,电力起爆网路由电雷管、导线和起爆电源三部分组成。; 2)导火索起爆法所使用的主要器材有:导火索、火雷管和点火材料; 3)导爆索起爆法,是利用一种导爆索爆炸时产生的能量去引爆炸药的一种方法,但导爆索本身需要先用雷管将其引爆; 4)导爆管起爆系统由塑料导爆管、连接元件、击发元件、传爆元件、起爆元件组成。 5. 炸药爆炸必须具备哪三个基本要素?为什么? 答:1)反应的放热性。因为炸药分子只有在一定能量下才活化分解;热能是炸药爆炸作功的能量来源;炸药内能、爆炸、热能、气体压缩能、膨胀、机械功。 2)生成大量气体。爆炸能量必须借助于气体产物才能转化为机械功。没有气体产物就不会形成爆炸。 3)反应的快速性。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才能具有强大威力 6. 炸药化学变化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答:1)缓慢分解(热分解):常温常压下,炸药会自行分解,它是在整个炸药内部展开的,炸药内各点的温度相同没有集中反应区。 2)燃烧:燃烧反应是从炸药的某个局部开始,然后沿着炸药的表面或条形的轴向方向以缓慢的速度靠热传导向未反应区传播。 3)爆炸:反应从局部开始,靠冲击波向未反应区迅速传播,无论在密闭还是敞开条件下,均可产生较大压力,并伴随光、声等效应的过程,以每秒数百米至数千米的速度进行。

中国矿业大学简介及历史沿革

中国矿业大学简介及历史沿革 中国矿业大学简单介绍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中国矿业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法经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学校设有20个学院,61个本科专业;设有1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9个博士点,173个硕士点;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级重点学科,15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学科,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矿业大学历史沿革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后改称焦作工学院。1950年,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在天津建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采矿科系并入中国矿业学院。1953年,迁至北京,改称北京矿业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期间,迁至四川,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在江苏省徐州市重新建校,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1988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1997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2000年,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中国矿业大学设置极其所有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现设研究生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管理学院;文法学院;安全科学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等院。 中国矿业大学历任校(院)长: 彭世济:(1982至1993,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学院院长);郭育光:(1993至1998,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谢和平:(1998至2003,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王悦汉:(2003至2007,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2007至现今,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乔建永:(2003至现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 本文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4a19039429.html,/beijing/yangb/zgkydx.html 由:https://www.doczj.com/doc/4a19039429.html, https://www.doczj.com/doc/4a19039429.html, https://www.doczj.com/doc/4a19039429.html, https://www.doczj.com/doc/4a19039429.html, https://www.doczj.com/doc/4a19039429.html,整理上传

高等岩石力学答案

3、简述锚杆支护作用原理及不同种类锚杆的适用条件。 答:岩层和土体的锚因是一种把锚杆埋入地层进行预加应力的技术。锚杆插入预先钻凿的孔眼并固定于其底端,固定后,通常对其施加预应力。锚杆外露于地面的一端用锚头固定,一种情况是锚头直接附着在结构上,以满足结构的稳定。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梁板、格构或其他部件将锚头施加的应力传递于更为宽广的岩土体表面。岩土锚固的基本原理就是依靠锚杆周围地层的抗剪强度来传递结构物的拉力或保持地层开挖面自身的稳定。岩土锚固的主要功能是: (1)提供作用于结构物上以承受外荷的抗力,其方问朝着锚杆与岩土体相接触的点。 (2)使被锚固地层产生压应力,或对被通过的地层起加筋作用(非顶应力锚杆)。

(3)加固并增加地层强度,也相应地改善了地层的其他力学性能。 (4)当锚杆通过被锚固结构时.能使结构本身产生预应力。 (5)通过锚杆,使结构与岩石连锁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工作的复合结构,使岩石能更有效地承受拉力和剪力。 锚杆的这些功能是互相补允的。对某一特定的工程而台,也并非每一个功能都发挥作用。 若采用非预应力锚杆,则在岩土体中主要起简单的加筋作用,而且只有当岩土体表层松动变位时,才会发挥其作用。这种锚固方式的效果远不及预应力锚杆。效果最好与应用最广的锚固技术是通过锚固力能使结构与岩层连锁在一起的方法。根据静力分析,可以容易地选择锚固力的大小、方向及其荷载中心。由这些力组成的整个力系作用在结构上,从而能最经济有效地保持结构的稳定。采用这种应用方式的锚固使结构能抵抗转动倾倒、沿底脚的切向位移、沿下卧层临界面上的剪切破坏及由上举力所产生的竖向位移。 岩土的锚杆类型: (1)预应力与非预应力锚杆 对无初始变形的锚杆,要使其发挥全部承载能力则要求锚杆头有较大的位移。为了减少这种位移直至到达结构物所能容许的程度,一般是通过将早期张拉的锚杆固定在结构物、地面厚板或其他构件上,以对锚杆施加预应力,同时也在结构物和地层中产生应力,这就是预应力锚杆。 预应力锚杆除能控制结构物的位移外,还有其它有点: 1安装后能及时提供支护抗力,使岩体处于三轴应力状态。 2控制地层与结构物变形的能力强。 3按一定密度布臵锚杆,施加预应力后能在地层内形成压缩区,有利于地层稳定。 4预加应力后,能明显提高潜在滑移面或岩石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5张拉工序能检验锚杆的承载力,质量易保证。 6施工工艺比较复杂。 (2)拉力型与压力型锚杆 显而易见,锚杆受荷后,杆体总是处于受拉状态的。拉力型与压力型锚杆的主要区别是在锚杆受荷后其固定段内的灌浆体分别处于受拉或受压状态。拉力型锚杆的荷载是依赖其固定段杆体与灌浆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剪应力(粕结应力)由顶端(固定段与自由段交界处)向底端传递的。锚杆工作时,固定段的灌浆体易出现张拉裂缝.防腐件能差。

中国矿业大学英文介绍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is one of the key nation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direct administration of the China’s Ministry of Education. It is also one of the universities which host a graduate school with the approval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one of that in the national “211 project”, a government program designed to support and improve top-leve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CUMT grew out of Jiaozuo School of Railroad and Mines, 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1909 and was later expanded and renamed 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1950, 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oved to Tianjin and was renamed the China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IMT). It became the first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 in the field of mining in China. In 1952, during a national readjustment of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the mining engineering departments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the now-defunct Beiyang and Tangshan Railroad Universities were merged into CIMT. In 1953, the Institute moved to Beijing and was renamed Beijing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IMT), where it became one of the eight most renowned institutes in Beijing. In 1960, BIMT was rated a key university in the n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t moved to Sichuan Province and was renamed the Sichuan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In 1978, with the approval of the State Council, a new campus was established in Xuzhou, Jiangsu Province, with the school name restored to CIMT, and was rated by the government as one of China’s 88 key state universities. In 1988, the institution was formally renamed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and in 1997, a second campus in Beijing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approval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s the oldest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 with a focus on mining engineering in the country, CUMT has been and continues to receive much attention and support from leader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n May 11, 1988, Deng Xiaoping inscribed in his own handwriting the name of CUMT (it appears on the cover of this brochure) which is a mark of great distinction in Chinese culture. On January 19, 1996, then President Jiang Zemin and vice-premier Wu Bangguo personally inspected the facilities for coal water mixtur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n the Beijing campus. On May 18, 1999, Jiang Zemin wrote the inscription for CUMT’s 90th anniversary as “Be enterprising and innovative in exploration, be rigorous and meticulous in academic pursuits, and build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into a first-clas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energy resources.” On June 16, 1999, former premier Li Peng wrote a second inscription entitled “Develop the cause of energy resource science and education. Train outstanding talents for the new century.” Former vice-premier Li Lanqing visited the school on October 8, 1999, followed by Mrs. Chen Zhili, the State Councilor and former Minister of Education, who paid a visit in May 2002.

矿大岩石力学历年试卷

中国矿业大学2010~2011学年第 2 学期 《矿山岩体力学》试卷(A)卷答案 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岩体:是由岩块和各种各样的结构面共同组成的综合体。 2、体力:分布在物体整个体积内部各个质点上的力,又称为质量力。 3、结构面:在岩体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地质界面,这种地质界面称为结构面。 4、岩石的孔隙度:是岩石中各种孔洞、裂隙体积的总和与岩石总体积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故 也称为孔隙率。 5、岩石的软化系数:是指水饱和岩石试件的单向抗压强度与干燥岩石试件单向抗压强度之比。 6、岩石强度:岩石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7、破坏准则:用以表征岩石破坏条件的应力状态与岩石强度参数间的函数关系,是在极限状态下 的“应力—应力”关系。 8、岩石的弹性:指卸载后岩石变形能完全恢复的性质。 9、岩石的流变性:指岩石在长期静载荷作用下应力应变随时间加长而变化的性质。 10、地应力:指存在于地层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原岩应力、初始应力。 二、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下列那个不是矿山岩体力学的特点(B ) A)工程支护多为临时结构物 B)只关心岩石在弹性阶段的力学性质 C)工作面不断移动 D)煤岩经常受瓦斯气体作用与影响 2、围压对岩石极限强度(峰值强度)有较大影响,随着围压的增加,岩石的三轴极限强度将(B )A)减小B)增大C)不变D)不一定增大 3、在岩石的室内单轴压缩试验中,对同一岩石试样所进行的试验中,如其余的条件均相同,则下列试样强度最高的是( A ) A)圆柱形试件B)六角菱柱形试件 C)四角菱柱形试件D)三角菱柱形试件 4、岩石的破坏形式不取决于下列哪个(C ) A)岩石的性质与结构面性质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证样本学位证样本历任校(院)长学校代码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证样本学位证样本历任校(院)长学校代码 中国矿业大学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名: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简称:中国矿大、矿大、CUMT ;是世界著名的矿业最高学府,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法经教育等多学科的学校。 中国矿业大学院系设置 学校院系设置有;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理学院、文法学院、文法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安全科学技术学院、安全科学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院、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的特色专业

学校设置有特色专业;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地质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球物理学、煤及煤层气工程 ............。 中国矿业大学的学校前沿介绍 学校前沿是 1960年成立的中国矿业大学,1972年由北京工商管理专科学校并入中国矿业大学,1990年由原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并入中国矿业大学,2000年由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水利电力函授学院并入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的学校代码及毕业证编号 学校国际代码;11413 毕业证编号生成原理如下:前5位为学校国际代码,6位为教学类型代码普通高等教育为1;博士为2;硕士为3;学士为4;成人高等教育为5;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为6;网络教育为7。7-10位:为颁证年份. 11-12位:为培养层次代码:博士研究生01;硕士研究生02;学士学位04;本科05;专科(含高职)06 ,13-17或18位:为学校对毕业证书的流水编号。

中国岩石力学大牛

钱七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防护工程专家 钱七虎[1],男,1937年10月生,江苏昆山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著名的防护工程专家。 195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工程前身)工程兵工程系毕业后去苏联深造,1965年古比切夫军事工程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院长等职。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岩土力学与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90年获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称号。 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是中共十二大代表。 钱七虎一直致力于防护工程及军事系统工程、岩土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防护工程的研究中,解决了孔口防护等多项难点的计算与设计问题,率先将运筹学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于防护工程领域。以他为主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全军工程兵发展趋势动态模型》和我国确定人防工程防护标准的若干模型,开创了我军工程兵工程保障及我国人防工程领域的软科学研究。在完成我国一系列防护工程科技攻关中,成功地研制出柔性帆布工事大挠度大变形的抗爆设计计算方法,解决了地下飞机库大跨度钢和钢筋混凝土防护门有限元理论分析。他带领的课题组设计了我国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地下飞机库防护门,主持了世界最大当量的珠海炮台山大爆破等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工程实践。在防护工程及有关领域里,有7项成果获国家或军队科技进步奖和优秀科技成果奖,l项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主要专著有《民防学》、《有限单元法在工程结构计算中的应用》和《防护结构计算原理》等4部,著有《核爆炸条件下浅埋结构荷载理论与试验结果的对比研究》等论文40余篇。 何满潮——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满潮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满潮,男,1956年5月出生,院长,教授、博导。1991年10月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工作单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长期以来,何满潮教授把工程地质学与工程力学相结合,致力于煤矿软岩工程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取得了突出成绩。在软岩巷道工程研究方面,针对软岩强度低、变形能量大、具有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的特点,通过研究软岩成份、结构、不连续面等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了不同类型软岩的变形力学机制,建立了以转化复合型机制、使软岩能量安全释放为核心的软岩工程力学理论体系,形成了以力学对策设计、过程设计和参数设计为特点的软岩工程设计方法,开发了相应的支护技术。在露天矿软岩边坡工程研究方面,通过改进和完善国际公认的Sarma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具有复杂岩体结构和非齐次边界条件的软岩边坡稳态评价的MSarma方法。研究成果在全国31项软岩工程攻关项目中成功应用,推广应用软岩巷道工程量达3.9万米,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软岩工程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地热工程研究方面,从地热岩层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入手,综合运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学理论对地热工程进行研究,提出了地上工程与地下工程一体化设计方法,开发了多个地层不同温度热能的综合利用新技术,为发展我国地热洁净能源利用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成果获国家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118篇,被国内外收录引用531篇次。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深部岩体力学基础研究与应用”首席科学家,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奖情况:国家级奖励(2项):软岩工程岩体力学理论与实践,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低焓地热工程建设技术,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一等奖(4项):天津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集约化技术研究,2002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软岩工程岩体力学理论与实践,200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软岩巷道支护理论研究及其应用,1998年煤炭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峡巴东地区巨型软岩滑坡稳定预测预报系统,2004年国家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二等奖、三等奖(4项):广西那龙煤矿二号井软岩巷道支护技术优化研

中国矿业大学专业历史历任院长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证样本历任校长中国矿业大学简介乘车路线地址: 1978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江苏省徐州市重新建校,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并再次被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从徐州火车站到中国矿业大学做51路(06:00-18:30)到南湖校区,火车站出来右转前行100米。老校区11路,19路,火车站出来左转前行100米。看见车头有点斜的就是中国矿业大学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中国矿业大学历任校(院)长及任职年限: 彭世济任中国矿业学院院长:(1982~1988);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1988~1993);郭育光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1993~1998);谢和平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1998~2003);王悦汉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2003~2007);葛世荣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2007至现今);乔建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2003至现今)。 中国矿业大学所设院系和专业学科: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冀中能源体育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孙越崎学院、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国际学院(学院是人事和财务相对独立的办学单位,隶属中国矿业大学管理)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独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独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历史变迁过程详解: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后改称焦作工学院。1950年,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在天津建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采矿科系并入中国矿业学院。1953年,迁至北京,改称北京矿业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期间,迁至四川,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江苏省徐州市重新建校,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并再次被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

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图文信息中心概况

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图文信息中心概况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图文信息中心 建设地点:三环南路南侧、新茶公路西侧 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中部 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49500平方米 (包括人防工程4000平方米) 建设期:24个月 项目投资:12175万元 建设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二、建设内容 1、土建工程 2、供排水、电气安装工程 3、室外工程(外管网、道路、绿化等)。 三、建设方案 第一节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按照“实用、高效、灵活、舒适、美观、安全、经济”的原则,力求功能合理、布局灵活、设施先进、环境舒适、管理便捷; 2、总体布局及造型、高度、层数、色彩符合校园规划的要求,确保校园整体风格与品质的统一和完整;

3、设计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资源共享、生态与节能以及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努力建成全国一流的花园式大学,体现徐州的经济地位和地域文化特征。 第二节总平面布局 根据规划设计目标和设计理念,确定规划设计原则为: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整体协调;具有时代气息和强烈现代感;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突出环境设计。 1、总体布局 图文信息中心位于南湖校区的中心位置,由图书馆、档案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构成。其周边是校园的中心生态空间,较为开阔。从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性质地位来看,图文信息中心具有从中心向周边辐射的功能,也有使师生向之聚集的作用。 2、道路系统 周边空间格局和建筑的分布因城市道路和南北向的两套轴网的交织而变得复杂,图文信息中心正是位于这些复杂关系的中心。周围交通线路清晰,消防车可绕主体建筑环行。 3、绿化系统 图文信息中心位于校园的生态开放空间的中心,从多个方向上看都会有比较好的观赏距离和角度,并与校区内其他组团绿地形成完整的大学整体绿地系统。 第三节建筑设计 第四节建筑结构 按照我国现行规范和规程进行设计。 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结构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为一级;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 第五节电气设计 电气设计应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进行设计。 1、强电部分 a.变配电系统 b.应急电源系统 c.照明 d.防雷及接地 2、弱电部分 本建筑包括综合布线系统、保安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多媒体系统、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消防广播通讯系统。视实际情况设置语言、信息插座。本楼根据房间功能设有线电视终端,接入有线电视系统。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地质学考试材料

化合物稳定性序列(抗降解能力) 蛋白质<色素<脂肪<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木栓质<种子皮壳<角质<孢粉素<蜡质和树脂 一、沉积有机质的三重属性(掌握) 2、干酪根: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机质浓缩物. 沉积岩中有机质的含量大都在0.5~1.5%之间, 生物遗体向沉积有机质转变分泥炭化作用和腐泥化作用 3、腐植酸(HA)的定义:具有酸性、亲水性、吸附性和复杂多样结构的芳香性化合物。 腐植酸的分类: 腐植酸的成因判别:(1)H/C、N/C、O/C原子比海相和湖相软泥腐 殖酸中的氢和氮总体上高于泥炭和土壤,但碳含量相对较低,造成氢碳比和氮碳比显著较高。(2)稳定碳同位素δ13C 生物质向沉积有机质的转化 3、影响因素 生物体本身的化学组成、水体的动力状态、水介质性质(氧化还原、酸碱度、温度

4、氯仿沥青A族组分研究的环境意义(详细了解) 1)生物质的烃类/非烃比率远远高于沉积有机质,表明在生物质向沉积有机质转化过程中生物烃类受到明显损失; 2)海相和湖相沉积有机质的饱和烃/芳烃比率往往高于泥炭沼泽相,这是浮游生物脂肪含量较高而陆生植物富含木质纤维素的必然结果; 3)泥炭氯仿沥青A中烃含量和烃类/非烃比率均具有藓类泥炭>草本泥炭>木本泥炭的特征,这同样与沉(堆)积介质条件、微生物活动性以及植物有机组成有关; 4)年轻沉积有机质内从活的生物体中继承下来的直接烃类起着生物标记化合物的作用。 5、泥炭沼泽(掌握) (1、泥炭沼泽的概念:地表土壤充分润湿,有季节性或长期性积水,而且生长了大量的喜湿植物,在地洼地带堆积有机质,并使其转化为泥炭层的地区。 (2、泥炭沼泽的形成:水域沼泽化:由湖泊、河流、泻湖等水域转化而来;陆地沼泽化:由陆地演化而来(存在草甸泥炭沼泽化和森林泥炭沼泽化两种基本形式) (3、泥炭沼泽的演化阶段:(1)低位沼泽(营养沼泽),地下水潜水面高于沼泽水面,地下水、地表水供应营养成分,生长富营养的植物,介质为中性或微碱性,泥炭厚、灰分高、沥青质含量和焦油产率较低。(2)高位沼泽(贫营养沼泽或凸起沼泽)地下水潜水面低于沼泽水面,仅有大气降水补给,沼泽水源供应不充足,水中缺少矿物质养分,尤其是中心地带植物残体分解速度慢,与沼泽周边相比,泥炭层凸起,水质介质为酸性,泥炭灰分低、有机质含量高,厚度较薄。(3)中位沼泽,介于高位与低位沼泽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介质处于中性到微酸性。 6、泥炭堆积方式(1)原地聚集(微异地聚集)----- 底板“根土岩”,煤中陆源物质少,大面积稳定。(2)异地聚集----- 直接底板为粗碎屑岩,碳酸岩底板,斜插、倒立的 树干和树桩化石。

结构力学试卷A+B(土木07)

中国矿业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结构力学A(1)》试卷(A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考试方式:开一页 考生注意:第一至第三题请直接在试题旁作答,第四至第七题请在附后的答题纸上作答! 一、对图(一)所示结构进行几何组成分析,并写出必要的分析过程。(每题4分,共8分) (a) (b) 图(一)

二、检查图(二)所示M图形状的正误,并将错误的予以改正。(每题4分,共8分) (a) (b)图(二) 三、填空题(每题4分,共4’×6=2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分析过程) 1、图三(1)所示结构中,|| M C 。 图三(1)

μ 2、图三(2)所示结构中各杆EI相同,采用力矩分配法时,分配系数= BA 图三(2) 的含义3、(此题可不必写分析过程)图三(3)所示影响线中,竖标y D 为。 影响线图三(3) M C 4、图三(4)所示拱中杆AB的轴力F NAB为。 图三(4)

5、图示两端固定梁,设AB 线刚度为i , 当A 、B 两端截面同时发生图示单位转角时,则杆件A 端的杆端弯矩为 。 ( )i A B A =1 ?B =1 ? 图三(5) 6、(此题可不必写分析过程)图三(6)所示结构的力法典型方程 2112222 0P X X δδ+ +?=中,等号左边各项之和表示的含义为 ,其中21δ的含义为 . 图三(6) 四、画出图四所示刚架的M 、F S 、F N 图。(15分) 图四

五、用力法计算图五所示组合结构,要求作出AB 杆的M 图及F S 图。已知: 2 10l I EA 。(15分) 图五 六、如图六所示梁结构,P=1在ACD 上移动,试作结构中量值M A 、F B 、F SA 的影响线。(15分) 图六 七、利用对称性求图七所示刚架的M 图,已知各杆EI=常数。(15分) 图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