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复习提纲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复习提纲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复习提纲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复习提纲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考试时间2017年1月4号

题型:填空题2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30分简述题15分教学设计15分(高中哲学生活)

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

第六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属于德育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第八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①完成基本理论教育

②完成思想品德教育

③完成各种能力教育

④完成心里健康教育

第九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

①教师与学生——中心范畴

②教育与教学——中介范畴

③传授与接受——手段范畴

④内化与外化——成果范畴

⑤理论与实践——性质范畴

第二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第一节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师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二、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从强调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

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三、新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①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②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④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⑤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⑥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体系

教育目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年度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兴趣、意志、价值、情感)

能力目标(分析、评价、辨析、选择)

品德目标(政治、思想、品德)

(课本P76图2-2)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分类

①情意目标

②知识目标

③能力目标

④品德目标

三、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

培养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第三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

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

①教学过程是教师教授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统一

②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③教学过程四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要素

①教师

②学生

③教学内容

④教学手段

⑤教学环境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

教学三体论:教育者、受教育者、环境

主导主体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师生双主体论: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师生复合主体论: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主客体否定或“交互主体”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之间是一种互主体性关系。结论: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应成为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第二节学生的学习力

①智力因素(注意力、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

②非智力因素(动机、品格、人格、情感)

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

①知行统一规律

②灌输与疏导统一规律

③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④时代性规律

第四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方针

一、教学方针:理论联系实际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

①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②联系学生实际

③联系国际政治实际

④联系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际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法

①认真掌握理论

②了解实际

③要有的放矢地联系实际

④要采用好的形式

第五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

①方向性原则

②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

③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④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

⑤师生民主合作原则

⑥课内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

⑦创新性原则

⑧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第四章思想政治学科教法论

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一)课堂教学,就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计划,规定教学内容和时间,在教室里对全班同学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也称班级授课制。

(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靠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它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基本形式。(三)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绪论课、授新课、讨论研究课、复习课、考查课、讲评课、综合课。

(四)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课外作业。

第二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法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含义:指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比较典型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

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一、教学方法的含义:是指向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守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

二、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

1、以主体性来分类

(1)提示型教学方法(示范教学、呈示教学、展示教学、口述教学)

(2)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教学对话(“精神助产术”)、课堂讨论)

(3)自主型教学方法(教师向学生提出课题,并提供适当的时间、学生必须尽全力寻求最

好的解决课题的方法。)

2、以语言传递方式来分类

(1)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读、讲评)

(2)谈话法(启发或开导式、总结或指导式、复习或检查式、讨论或研究式)

(3)讨论法

(4)读书指导法

3、以直观感知为主的分类

(1)演示法

(2)参观法

4、以实际训练为主来分类

(1)练习法

(2)实验法

(3)实习法

5、以探索研究为主来分类

(1)发现法

基本步骤

(2)探索法

三、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

(1)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前提)

(2)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3)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4)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5)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四、现代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特点

1、注重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以学论教,重视对学习方法的研究

3、重视学生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4、强调教学方法的整体化、综合化

5、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6、教学方法模式化

第五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准备工作

①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制定依据:《课程标准》;国家有关政策;中学德育课教材;学校的学期教学计划;本校和任课班级学生的总体情况;)

②备课(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式方法;写教后感)

③编写教案(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法、策略;设计教学环节;设计板书)

第六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最后一道大题,15分,略)

第六章思想政治学科学法论

第一节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理论

一、学习指导的概念

1、学习指导: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传授有关学习的知识,指导学生

学习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点、较强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

2、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指导: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帮助,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学习指导的意义

①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由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的。

③是学习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的需要。

④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

三、学习的类型

①按学习的自由性程度划分:自发性学习、自觉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

②按学习的目标划分:知识性学习、技能性学习、思想性学习

③按学习的场所划分:课堂学习、课外学习

④按学习的组织形式划分:个人学习、合作学习

⑤按掌握知识的方法划分:接受式学习、发现式学习

⑥按有无指导和帮助划分:有指导的学习、自学

四、指导学生学习的形式

①讲授式:课程式、专题讲座

②交流式:介绍式、宣传式

③辅导式:渗透式、诊疗式、个别辅导式、咨询式

④领悟式:规程式、影响式(榜样式、自学式、熏陶式)

第二节指导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措施

①建立新的学习观念

②端正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态度

③调动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⑤养成勤奋学习的品质和习惯

⑥培养学生以学为本的道德责任感

⑦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⑧调整好竞争的学习心理

⑨帮助学生在做中学

第三节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策略

①注意力分配的策略

②记忆的策略

③融会贯通的策略

④解决问题的策略

⑤思维调控的策略

第七章思想政治学科评价论

第一节教学评价概述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及其标准,利用科学的、可行的方法和技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和评估。

二、教学评价的对象

①学生

②教师

③教材

④学校动作

(具体内容看课本)

三、教学评价的分类

(一)依据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作用分类

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二)依据教学评价标准分类

相对性评价

绝对性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

第四节听课

听课的要求:

①明确听课目的,

②了解教材、学校和教师的基本情况;

③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有关学科的教改信息;

④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结合;

⑤认真做好听课记录,积极参与评课,

⑥反馈有实事求是,以鼓励为主。

第五节评课

评课的原则:

①实话实说原则

②心理零距离原则

③重点突出原则

④激励原则

⑤因人而异原则

⑥艺术性原则

第六节考试

思想政治课考试的类别:

①达标性考试

②诊断性考试

③选拔性考试

思想政治课的书面考试目标:

①识记目标

②理解目标

③运用目标

考试的方式:

①开卷考试

②闭卷考试

③口试考试

思想政治课的考试命题原则:

①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

②内容全面、突出重点;

③难度适当、信度要高、分量合理;

④试题具有科学性、独立性、各类题型相配合;

⑤突出素质教育

试卷分析的具体内容:

①分析试卷命题情况

②分析学生答卷情况

③总体分析

第八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论

第四节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

①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

②广博的知识经验

③现代化的教育能力

④健康的身心

⑤受人尊重的外在形象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涵义

(1)专业的核心特质是:

一套有学术地位的理论系统;

一套与理论系统相适应的专业技术;

理论与技术的效能获得证实与认可;

专业知识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

专业人员服务具有忘我主义;

专业人员具备客观的服务态度;

专业人员的服务公正不偏。

(2)专业衍生特质是:

受过长期的专业训练;

专业知识是大学中的一门学科;

专业形成了垄断的专业知识系统;有管理控制职业群体的自主权;有制裁成员权利的专业组织;

专业人员对当事人有极高的权威;

对与其合作的群体有支配权;

专业人员对职业投入感强;

有一套制度化的道德守则;

获得社会及当事人的信任。

(3)职业专业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专门职业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

第二、专门职业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

第三、专门职业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

第四、专业人员需经过长期、严格的专业培养与发展

2.专业化

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个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

3.教师专业化发展

从广义的角度说,“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但从狭义的角度说,“教师专业化”更多是从社会学角度考虑的,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更多是从教育学纬度加以界定的,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

4、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1)教师应该有的知识结构

宽厚的含义:清楚学科的发展和理论的来龙去脉,了解专业知识的产生过程,能够理解专业本身的一般和特殊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

教师要善于把知识的学习形态转化为知识的教育形态;

能清楚的确定核心概念及在学科发展中的地位;

清楚概念和理论所隐含的学科思想于科学价值,以及对于育人的意义。

(2)教师应具有的能力

教育的伟大在于利用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培养出的人才要面对和解决现在,乃至未来出现的问题。所以教师的能力应该从两方面来认识,第一是从教能力,第二是育人能力。

①会教学设计(设计师、大夫)

②会上课

③会研究

(3)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也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超越时代的基本素质如:正义感、责任感、强烈的爱国精神,爱学生、自我教育意识、自我控制能力。二是适应时代变化的时代性素质。如终生学习能力、信息化能力、研究性教学能力。

(二)现代教师的角色

(1)诊断者

(2)学习指导者

(3)思想与心理的辅导者

(4)教育研究者

(5)管理者

(6)评价者与激励者

(7)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

(8)不断进取的人

(三)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1)人类精神文化的传递作用

(2)造就人才的作用

(3)教育过程中的组织和领导作用

(4)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二、中学德育课教师的价值观

(1)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

(1)理论武装作用

(2)政治导向作用

(3)能力培养作用

(4)道德规范作用

(5)法制观念的强化作用

(6)心理素质优化作用

(7)审美情操的陶冶作用

三、中学德育课教师的素质

(一)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

思想素质: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与时俱进的教育观

政治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自觉遵守党的教育方针

道德素质: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为人师表、团结协作

(二)广博的知识经验

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相关学科知识

教育科学知识

心理学知识

(三)现代化的教育能力

政治教师的智能: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政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现代教学能力,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表达、交往能力,育人能力,科研能力

(四)健康的身心

心理素质: 成熟的性格,融洽和谐的心理状态,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身体素质

(五)受人尊重的外在形象

政治教师的风度: 待人礼貌,语言文明,举止适度

政治教师的仪表行为: 符合育人角色的特点,体现自己的性格特点,体现教师职业特点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名词解释

学科教学论名词解释 德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化为学 生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 课程: 狭义:指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内容,是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具体地讲,就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和表达的内容 广义: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等的规划设计,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 显课程:在课程和教材中明确陈述的、学校的正规教学内容和 教育教学目标 隐课程: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 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教育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是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中学生的知 识、能力、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素质发展的规格性要求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实施过程,即教学双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中介所进行的双边活 动的全过程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手 段,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获得身心发展的过 程 说课的含义:是在备课后或评课前,由授课老师运用口头语言 向其他老师或教研人员述说课堂教学设计情况的一种教研活动 形式 教学方法: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 方式、途径和手段 情境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创设特

定的情感氛围与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 教学艺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方式 态势语言:教师利用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 课程结构:按一定标准选择和组织起来的、课程内容所具有的各种内部关系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试题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黄智光 单位:青原区思源实验学校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政治)考试科目:思想教育教学论 考试分数: 2013年 12 月 25 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试题 一、简答题(10×5) 1.为什么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与学 生是什么关系? 答:(1)、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也可以说是通过教育而培养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的受传人,也是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对象。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学习的效果、教学的最终结果,都体现在学生身上。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学生的先天素质、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身心素质等,都对教学过程发生影响。 (2)、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相互结成团结、协作的关系。教学是一种传递和接受双向活动,学生是认识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收器。所以,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而且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为什么德育课要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 答: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德育课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在知行关系当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

“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指出的:“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呢?就是要求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3.学习力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它们与提高教学成绩有什么关 系? 答:学习力包括①、正确的学习理想和动机②、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③、持久的学习执着和意志力④、良好的学习实践能力⑤、科学的学习方法等五方面内容。 学习力是学生具有的和后天培养的,但主要是通过后天培育的。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改变学生自身精神状态和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核心力量对学习效果器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考试试题名词解释参考题

名词解释 第一章(8页)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 第二章(33页)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从性质来看,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文件,具有法规性质,体现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对课程的要求。从内容来看,课程标准规定着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学习方式、计划安排、实施建议等,是国家用以指导、规范、评估和管理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基本规章。从行为指向看,课程标准指向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目标要求,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法要求,是对多数学生经过某一段学习之后所应达到的最基本要求的原则规定,而不是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规定。从作用来看,课程标准时教材编写的依据,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第三章(63页)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拼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第四章87页 四、教学过程: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它既包括一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教学构成要素,又包括一系列组成教学过程逻辑历程的基本成分。 第五章(105页) 五、教学设计:是思想政治(品德)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应用系统方法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过程的诸要素、环节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描述、设计或规定,为教学活动指定具体可行、可操作性的程序或方案的过程。 第六章(155页)

六、教学反思:是指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思想、观念,以及参与的教学活动,对其中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进行思考,获得一定的有关教学的心认识,从而不断提升教学的合理性,并使自己更好地成长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第七章(163页) 七、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运用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全面考查和价值判断。 第八章(197页) 八、启发式:是相对于“注入式”而言的,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 第九章(215页) 九、思想政治(品德)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方面,是指学生在思想政治(品德)教师指导下,有组织、有目的、有步骤的获得思想政治(品德)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有的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素质,并产生行为变化的过程。 第十章(248页) 十、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考试时间2020年1月4号 题型:填空题2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30分简述题15分教学设计 15分(高中哲学生活) 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 第六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属于德育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第八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①完成基本理论教育 ②完成思想品德教育 ③完成各种能力教育 ④完成心里健康教育 第九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 ①教师与学生——中心范畴 ②教育与教学——中介范畴 ③传授与接受——手段范畴 ④内化与外化——成果范畴 ⑤理论与实践——性质范畴 第二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第一节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师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二、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从强调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 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三、新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①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②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④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⑤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⑥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体系 教育目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年度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兴趣、意志、价值、情感) 能力目标(分析、评价、辨析、选择) 品德目标(政治、思想、品德) (课本P76图2-2)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分类 ①情意目标 ②知识目标 ③能力目标 ④品德目标 三、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 培养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第三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 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 ①教学过程是教师教授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统一 ②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③教学过程四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要素 ①教师 ②学生 ③教学内容 ④教学手段 ⑤教学环境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 教学三体论:教育者、受教育者、环境 主导主体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师生双主体论: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师生复合主体论: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主客体否定或“交互主体”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之间是一种互主体性关系。 结论: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应成为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第二节学生的学习力 ①智力因素(注意力、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一、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p107 1、方向性原则; 2、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 3、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4、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 5、师生民主合作原则; 6、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7、创新性原则;8、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二、说课与上课的区别 1、要求不同。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说课则不仅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2、对象不同。上课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教学活动;说课是课堂外教师同行间的教研活动。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研究水平的领导和同行。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同时,说课不受教材、年级的限制,也不受人员的限制,大可到学校,小可到教研组。 3、评价标准不同。上课的评价标准虽也看重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但更看重课堂教学的效果,看重学生实际接受新知识、发展智能的情况;说课重在评价教师掌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应用教学理论以及展示教学基本功等方面。 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4、内容不同。说课一般是说明你要说课的理论依据,要告诉别人你怎样教和你这样教课的依据,而上课则主要是把这节课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5、目的不同。上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增加他们的知识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技能,而说课则是帮助教师对教学有一个比较高、比较深的层次进行了解,从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和基本方法p105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方向和追求的目标。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中指出:“改革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关键是坚决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 1、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这是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重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现成的答案,唯一的办法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是锻炼学生、提高教学时效的重要方针。 2、联系学生实际 联系学生的实际,主要是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只有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思想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联系国际政治实际 冷战结束之后,目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用“和平演变”的方式同社会主义国家较

东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17春在线作业3

2017秋17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17春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发现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的是 A. 收集资料 B. 创设问题情境 C. 学生提出假设和答案 D. 得出结论 正确答案: 2. (),也称导言课,是讲授一门新课所采用的授课类型 A. 绪论课 B. 复习课 C. 讲评课 D. 讨论研究课 正确答案: 3. ()是教师通过演示直观教具,唤起学生表象,并以引人入胜的分析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从而进入新课学习的导入方法 A. 直接导入 B. 引文导入 C. 事例导入 D. 直观导入 正确答案: 4. 将记忆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脉络以方便记忆的方法称为() A. 组织记忆法 B. 笔记记忆法 C. 图示记忆法 D. 联想记忆法 正确答案: 5. 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不包括() A. 文化素质 B. 思想素质 C. 政治素质 D. 道德素质 正确答案: 6. (),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想觉悟的有效形式 A. 写小论文 B. 读书报告会 C. 课后作业 D. 课堂教学 正确答案: 7. 下列选择中,不属于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类型的是() A. 授新课 B. 绪论课 C. 自习课 D. 讲评课

正确答案: 8. ()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的系统性评价,用于学习过程中的及时反馈,它是在学习形成阶段进行的掌握学习情况的一种措施 A. 形成性评价 B. 诊断性评价 C. 终结性评价 D. 个体内差异评价 正确答案: 9. 下列()不属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 A. 文化生活 B. 经济学常识 C. 政治生活 D. 生活与哲学 正确答案: 10. 课堂教学目标,被称为() A. 一般教学目标 B. 具体教学目标 C. 特殊教学目标 D. 普通教学目标 正确答案: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17春在线作业3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包括() A. 敏感的性格 B. 成熟的性格 C. 融洽和谐的心理状态 D. 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正确答案: 2. 下列关于研究性学习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学习的核心问题是学生要不断质疑 B. 师生关系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C. 学习的基本形式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D. 学习的基本内容是“获取知识的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 正确答案: 3. 思想政治课学习常用的记忆策略有() A. 地点记忆法 B. 时间记忆法 C. 组织记忆法 D. 联想记忆法 正确答案: 4. 教学设计的原则包括() A. 主体性原则 B. 系统性原则 C. 灵活性原则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复习题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与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要。 2、探究性学习 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可以发动学生自主选择、确立讨论的主题和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成长与交往中的问题,在合作和探究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丰富情感体验、提升道德修养。 3、合作学习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以及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从而不至于成为“学习的文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彼此的知识、情感、能力与觉悟,激发更深的体验与思考。 4、试卷效度 就是用试卷进行测量(考试)所测出的结果与想要测量的东西的一致性程度,简言之,即考试结果与考核目标的一致性程度。这里包含了两层相互关联的意思:第一,考试是否测出了本来想要测量的东西;第二,本来想测的东西是否反映了考试目标的要求。只有当这两个意思都符合要求,才能算考试的效度高;否则,效度就低,甚至是无效的。 5、讨论式教学法 指课堂教学中学生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教材疑难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论、磋商,以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教学方法。 6、试卷区分度 ――是指试卷区分考生优劣的程度。区分度越高,说明试卷区分考生优劣的能力越强;反之,区分能力就越低。 7、问题教学法 指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预先设置一系列的、有层次和有内在联系的问题,或是根据学生的疑问,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解答,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8、案例教学法 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 9、思想品德课启发教学原则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根源于其“内省”,“灌输”则是其必要的外在条件,但它是一种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素质的循循善诱,是对学生思想活动以至觉悟的启迪和激发。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遵循这一适应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原则。 10、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完整版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 论知识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一章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考察 1、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课程的演进概况。(P28阅读视野) (P3随堂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不断进行着调整,这种调整体现出思想政治课怎样的特点- ----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密切配合政治运动设置的,强调课程的政治功能。) 2、政治课改革的进程 1)标志思想政治课进入改革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 2)第一阶段:改革实验:1985-1992 第二阶段:调整完善:1992-1994 第三阶段:总结发展:1994-1999 第四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1999至今)P4第四阶段概况) ①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②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 ③随后,教育部又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 ④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2003年和2004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并组织编写了相应的教材,逐步在全国推广使用。 3、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的新变化(P4-5六点新变化) 1)改变课程名称。 2)转变课程功能。首先,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其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3)调整课程结构。首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加强选修课程。其次,关注国家课程的同时,为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更新课程内容。 5)变革教学方式:教师教的方式: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教师主导“目标—策略—评价”与学生经历“活动—体验—表现”相结合。学生学的方式: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6)重建评价体系。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思考: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的新变化新教材的新变化(两者区分)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 1、思想政治课程性质认识的发展 ①智育说②德育说 ③德智兼容说④思想政治教育说 ⑤公民教育说(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素质教育课)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考试大纲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是我院为招收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思想政治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思想政治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院的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I.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学科专业考试涵盖德育、课程、教学、评价等学科课程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及各部分所占分值 课程(课程改革、课标、教材)约30分 教学(教学原则、规律、方法、艺术、教学设计、学法指导)约80分 测量与评价(教学评价、听评课、考试与命题)约4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共90分 Ⅲ.考查范围 [考查目标] 理解和掌握掌握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的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趋势和课程与教学方法的变革方向。分析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一、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一)课程的一般理论 (二)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三)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核心素养) (四)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 (二)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四)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与综合素质评价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与综合素质评价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实现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强调评价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教学与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也应该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目的,以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来操作。关于评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这样认为,评价学生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智能,评估有责任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使学生认识自己智能的优劣,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弥补自己的劣势,发展自己的优势。。下面我将针对本学科的特点,从评价思想、评价原则、评价要求、评价方法及试卷分析等方面做简要阐述。 一、思想政治学科综合素质动态评价思想 在国家教育部2002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阐述了新课程的评价思想: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选拔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在评价目的上,由以往的重视结果转向结果与过程并重;在评价主体上,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在评价内容上,由只关注知识的评价,转向更关注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并将评价贯穿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之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 二、思想政治学科综合素质动态评价原则 1、全面性。 ①、评价主体要全面:既包括教师、又要包括学生及家

长。我们要重视这些主体在评价中的不同作用,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样不但不同主体的价值观在评价过程中得到体现,而且评价主体之间也形成了平等合作的关系。对教学也形成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②.评价角度要全面性。我们不但要对学生课堂知识的学习进行评价,而且,还要对课外知识尤其是社会时政要闻的了解掌握程度做出评价。同时,还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出评价。另外,思想政治学习的方法与习惯、合作交流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评价同样不可忽略。对学生而言,以上这几方面要有机结合起来,不可有失偏颇。 ③评价方法要全面: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不同个体,不同个体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评价时,要再大的评价方针指导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及时调整评价的方法使之呈现多元化。 2、客观性 我们不管是对评价的主体,还是对评价的方式,都应摒弃个人的主观意念,本着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来对待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使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客观、公正、真实可信的评价结果,以帮助他找到今后发展方向。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复习提纲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考试时间2017年1月4号 题型:填空题2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30分简述题15分教学设计15分(高中哲学生活) 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 第六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属于德育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第八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①完成基本理论教育 ②完成思想品德教育 ③完成各种能力教育 ④完成心里健康教育 第九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 ①教师与学生——中心范畴 ②教育与教学——中介范畴 ③传授与接受——手段范畴 ④内化与外化——成果范畴 ⑤理论与实践——性质范畴 第二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第一节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师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二、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从强调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 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三、新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①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②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④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⑤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⑥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体系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教学大纲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学分: 2分 总学时: 30课时 适用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教材名称:《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了解新时期中学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了解当今中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掌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过程、原则和方法,巩固专业思想,认清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为做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作准备。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中学政治课的历史沿革 [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了解该课程的发展历程,掌握中学政治课程发展的规律与启示。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学政治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

二、心理学基础 三、社会学基础 第二节中学政治课的发展历程 一、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学政治课程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学政治课程 第三节中学政治课发展的规律与启示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 二、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四、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 五、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任务 [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正确认识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纠正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地位和作用的错误认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程的性质 一、认清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必要性 二、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历史考察 三、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当代阐释 第二节课程的任务 一、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含义及其作用 二、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任务的历史考察 三、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任务的当代阐释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一.名解 1.课程: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教学分量标准的规划设计,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 2.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比较典型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 3.说课:是在备课时或在评课前,由授课教师谈谈课时教学的设计情况。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可以使参与备课的同行或参与评课的热播了解授课人的教学设计整体情况,以便有关人员进行学术和业务交流。它也是对说课人业务水平评价的一种方式。 4.教学最优化: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是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而不要用向学生“灌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思想它是各种带有启发性的具体教学方法的总称。 6.教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教学时采用的教学策略、手段、方法、途径和操作程序,简言之,就是教师教学生时采用的方法。 7.快乐学习法:是自觉自愿地学,主动积极地学,生动活泼地学,满怀信心地进取,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为依据,从情感入手,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或模式。 8.教学艺术:就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方式。 9.案例教学法:就是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和境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10.终身学习:终身教学首先是一种观念,起中心词是“学习”。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支持的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和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的应用它们。11.学习力:是学习中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学生改变自身精神和知识结构的作用,是促进学生自身潜质发挥的力量,是人提高自身素质的力量。是蕴藏在人本身内部的一种力量,它是由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两种力量因素聚合构成的。这两种力都有大小,但决定的方向和动力作用的是非智力系统。 12.微格教育: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的单一的技能。 13.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也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14.教学评价:就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及其标准,利用学科的。可行的方法和技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和评估。 15.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实习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的实践活动。它是师范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实战演习”,也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和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选择 1.素质教育的特征: ①目的性②育人性③全体性④全面性⑤基础性⑥主体性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多选)①.教师与学生②.教育与教学③.传授与接受④.内化与外化⑤.理论与实践 2.学习力的要素构成:①.学习动机②.学习情趣③.学习毅力④.学习能力⑤.学习方法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期末作业考核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 简述教学目标的涵义。 答:教学目标是指教者预先设想和拟定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能够达到的学习结果,这个结果是指学生通过自己学习后身心素质发生的变化。 2.简述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法。 答:(1)认真掌握理论; (2)了解实际。 3.简述思想政治教学过程的本质。 答:(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实践的活动; (2)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继承和创造的活动过程。 二、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论述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 答: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和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富有成熟的教学思想、教学技巧和教学风度的独特结合和稳定表现。 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1)模仿教学阶段; (2)熟练教学阶段; (3)创造教学阶段; (4)风格形成阶段。 形成教学艺术风格的基本要求:(1)要对事业充满爱; (2)要提高理论修养; (3)要把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结合起来; (4)要有执着追求的精神。

2.对于教师和学生谁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你的理解来论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 答:(1)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主导。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没有教师指导的学习活动,不是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服从教师的教育和领导。教师从事的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他在领导学生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2)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是培养教育学生的活动,学生是受教育者,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上。既然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原则上就要确立学生民主参与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就要确立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废止注入式教学;在教学评估上,必须改革单一的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模式,深入教学改革。 三、情景题(共20分) 1、教师要具有组织教学的艺术,也包括在特殊情况下组织教学的艺术。教师要面对的是思维活跃的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会有不少学生对某问题提出疑问,或者不同意教师的某些说法,假如当学生提出一个你不懂的问题时,那么,在课堂上你会如何应付这个尴尬的局面? 答:(1)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不能混过关,更不能胡乱吹回答欺骗学生; (2)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肯定学生的积极思维; (3)要尽快圆满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当堂不能解答的,可课上说明,再课后查阅资料,尽快回答学生。 四、实际应用题(共20分) 1、如果让你做一个关于某节课的教学设计,你将从哪几方面进行设计? 答:(1)教材简析。教材是教学的根据和基础,设计教学必须要对教材情况作出简单介绍和分析。(2)学情分析。学生是教学设计的对象,教师要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 (3)教育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针,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案中写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目的是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把握住教学的主要方面和关键问题。

政治学科教学论(2015综改版)详解

《政治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G2301201 2.课程名称:政治学科教学论 3.英文名称:Political of subject-based pedagogy 4.课程简介:政治学科教学论是四年制师范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中必修课程。本课程是研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逻辑学的原理,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一门应用学科。其主要内容是关于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功能、性质、课程设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及师范生的毕业实习问题等。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规律和原则,熟悉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能初步胜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规律和原则,熟悉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能初步胜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为做一位合格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打基础。 2.与相关课程衔接:为《教育学》课程的后续课程。 3.学时:总学时48学时,每周3学时。 4.开课学期:第6学期。 5.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等。 6.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成绩由平时职业技能训练测试50%和闭卷50%组成;其中,平时职业技能训练测试由“五分钟带板书口语带稿训练、五分钟带板书口语脱稿训练、手抄报制作训练、教具制作训练、试讲五部分构成,每部分各占10%)。

7.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主编:刘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第二版。 8.教学参考资料: (1)谢树平、李宏亮、胡文瑞.新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陈晓岱.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贺允清.中学政治课教学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4)张文鉴.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5)何家理.21世纪教师职业技能[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绪论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充分认识学习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重要意义,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重点难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学难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是研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明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学习和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规律、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能力,为毕业后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打下基础。 2. 学习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试题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哲学基础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 C、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 D、“德育即生活”的思想 2、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具有特殊性质的课程,其性质是() A、智育课 B、德育课 C、德智统一课 D、心理课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品德教学目标的是() A、学会做人的道德品质 B、社会主义公德教育 C、道德习惯教育 D、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 4、终身学习的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是() A、全民性 B、个别性 C、终身性 D、自主性 5、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整个教学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下面对考试的意义表述错误的是() A、考试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B、考试能促进学生发展 C、考试能通过信息反馈为教学研究服务 D、考试能为国家选拨优秀人才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6、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是。 7、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具有一个。 8、教学目标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方法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9、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是。 10、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主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备《课程表准》;二是备教材;三是备。 11、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即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另外一种是教学辅助形式,即课外活动。 12、应是教学艺术的两个根本要求和特点,是教学艺术的本质所在。 13、思想政治课的合作学习旨在,满足学生展示自己能力和获得自尊感的需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效性。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4、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 15、学生的学习力 16、发现式教学模式: 17、教学艺术: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8、政治教师的道德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9、如何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20、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有哪些? 21、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具有创造思维能力,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2、备课要讲究艺术,必须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23、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重要有哪些? 五、论述题。15分 24、邓小平曾说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他又说:“只有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教师的讲课的好坏,直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的才能和技艺,也从根本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那么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师,怎样使一堂课讲得好?

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含义,研究对象和教学主要形式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含义 它是研究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理,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指导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正确开展教学工作的一门课程。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第一,思想政治课的内外关系。 第二,课堂教学的原理与方法。 第三,关于各种技能和实践:备课技巧、讲课技巧、评课机能、说课技能、管理课堂和学生的技能和艺术。(三)教学主要形式 ○1理论讲授○2教育观察○3教学训练○4教学比赛○5教育实习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政治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为实习和将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人才)提供理论和技能的基础。所以,作为一名师范生,意义就非同小可。 意义——培养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需要(重点);培养学生成为国家栋梁,民族的希望的需要。 三、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 1、方法:理论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法 2、要求:○1听课要求○2练习要求(互动要求) 3、基本功训练:分小组活动和检查;钢笔字每周一篇,板书练习;普通话训练;教态训练;教案比赛;讲课技能比赛。 第一章思想政治课程论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含义和性质 (一)含义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就是指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社会科学常识为内容,以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和“四有”新人为目标的一门中学基础课程。 (二)性质 思想性。它是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人文性。它是指中学思想政治课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实践性。实践性是指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它是指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任务(思想政治课的任务是指思想政治课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担负的责任)?传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渠道。 ?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和人生发展问题的能力。 ?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与发展现状 (一)时代背景 ?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为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供新的境遇。 ?知识经济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供新的契机。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潮流为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供新的经验。 ?思想政治课程自身建设与发展为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供新的要求。 (二)必要性 ?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看,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是未来提高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关键。 ?从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看,思想文化与精神文明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角度看,只有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了,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了,每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三)中学政治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变化(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新课改性质突出“四性”(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与综合性) ?课程理念呈多元化 ?课程情感目标凸显“三维性” ?新课程内容注重模块化 ?新课程评价强调发展性 三、课改后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1、以人为本、人学定教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观 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