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一、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以下内容:“四、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开正义。(一)完善民主权利保障机构,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报告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作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第六部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指出“(一)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是我国依法治国、民主政治、保障人权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成就,是对宪法、我国加入的《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有关法律规定的发展,是近年来理论进步的总结和政治开明的结果。

知情权又称知的权利、知悉权、资讯权、信息权或了解权,作为政治民主化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其外延已不断扩大,涉及公法也涉及私法领域,广义知情权指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包括从官方或非官方知悉获取相关信息的权利;狭义知情权仅指知悉获取官方信息的自由与权利,仅指公法领域的一项政治权利。现在的知情权一般指广义的知情权。关于知情权的范围,有“五权说”、“三权说”和“两权说”三种,“五权说”认为知情权包括知政权、社会知情权、对个人信息了解权、法人知情权和法定知情权;“两权说”认为知情权包括知政权和社会知情权;“三权论”认为知情包括知政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通说认同“三权论”。知政权指公民依法享有的知悉国家事务、政府行为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活动,了解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权利;社会知情权指公民依法享有的知悉其所感兴趣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了解社会发展变化的权利;个人信息知情权指公民依法享了解涉及本人的相关信息的权利。

参与权指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务、社会事务的权利。参与管理的途径和形式包括选举、投票、协商、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批评、建议,通过平面媒体和网络讨论国家政务等。

监督权,指公民享有的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它是国家权利监督体系中的一种最具活力的监督,包括公民直接行使的监督权和公民通过自己选举的国家代表机关代表行使的监督权,另外,公民的许多权利具有监督国家权力的性质。作为参政权的一项内容的监督权,是一种直接的政治监督权。主要包括四项内容,即批评权、建议权、控告权、检举权。

表达权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和权利,又称意见表达权。其中,结社权包含了表达权的内容,同时,结社权又是一项独立的权利。国际社会公认,表达自由(包括媒体自由)是每一个宣称是民主社会的社会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要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利,首先要实现公民的表达权。

二、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就要实行审判公开、审务公开和司法透明

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体现在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领域就是要实现审判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审判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体现在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上

就是我国《宪法》、三大《诉讼法》、《法院组织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规定的审判公开、审务公开和司法政务公开制度上。

公开审判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审判制度,“我国现有公开审判制度是在宪法中予以确认,由各部门法分别予以规范,再由司法机关确认具体规则的制度体系。”1我国《宪法》第125条,现行《刑

事诉讼法》第11条,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0条和120条,现行《行政诉讼法》第6条和第45条以及现行《人民法院组织法》第7条等法律对公开审判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1999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

施行了《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总结了实践经验和做法,对该制度进行了总结。关于审判公开的概念,有的学者这样规范:“审判公开,指的是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应当向社会公开,允许人民群众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报道。”2有的学者这样认为:“公开审判制度,是指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和判决结果向群众、向社会公开的制度。”3“公开审理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的活动,除合议庭评议案件以外,向社会公开的制度。”4“所谓审判公开,是指人民法庭审理刑事案件和宣告判决,都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法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即把法庭审判的全部过程,除休庭评议案件外,都公之于众。

由此可见,理论和学术上对审判公开的内涵和外延确定得比较宽泛,指所有的法院审判活动,除了一些依法不予公开的部分和环节外,都予以公开。但总结了实践的经验和做法的1999年3月8日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一条却是这样确定公开审判的内涵和外延的,“人民法院进行审判活动,必须坚持依法公开审判制度,做到公开开庭,公开举证、质证,公开宣判。”可见,实践及最高法的司法解释的公开审判的范围和外延还是比较窄的,与理论及学界的要求相比有一定距离,这是与我国当时司法文明发展水平与条件相适应的,对于只能做到公开开庭,公开举证、质证,公开宣判的以此为内容的审判公开制度,本文确定其为比较意义上的历史的实践意义上的审判公开,并不是上述所举的概念所阐述的意义上的审判公开,其实,象上述所举的概念所阐述的意义上的审判公开,笔者在本文中名之为“审务公开”,以使其与历史的实践意义上的“审判公开”有所区别。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政府的政务公开和行政透明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果和标志,同时又反过来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条件和原因。2007年4月5日,温家宝总理签署颁布第492号国务院令,将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颂布,这是我国宪政建设,现代政治文明建设和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进步,使依法行政、政务公开有法可依。相应,最高人民法院于2007年6月4日发布施行(法发[2007]20号)司法解释,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第1条规定:“审判公开是以公开审理案件为核心内容的、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各重要环节的依法公开,是对宪法规定的公开审判原则的具体落实”;第5条规定审判公开必须“全面公开”,做到“要按照法律规定,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做到公开开庭,公开举证、质证,公开宣判;根据审判工作需要,公开与保护当事人权利有关的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各重要环节的有效信息。”这是对法院历史的实践意义上的审判公开的一大进步与跨越,为了与其有所区别,本文及笔者名之为审务公开,其内涵和外延比历史的实践主义的审判公开有所扩张,但由于该《意见》刚颁布施行不久,在实践中能否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还有待观察,为了区别历史的实践意义上的审判公开,笔者不妨把它称为现在和未来的理念型的审判公开,即审务公开,与上述所列的有关理论和学界的关于审判公开

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范围上具有一致性。

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其审务应该公开,同时,法院又是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有大量繁重的司行政政务工作,其虽然不是行政机关,不能直接适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开其司法政务工作,但也应参照有关规定,公开其包括审务在内的司法工作,审务公开加上司法行政政务公开构成了本文的司法公开,又称司法透明。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和当事人依法获取审务和司法行政政务信息,提高法院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高效公正审判和行政,充分发挥法院信息对社会和当事人生产生活经济等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

审判公开、审务公开和司法透明的关系是属种概念的关系,它们构成一个直径依次扩大的同心圆,审判公开在内,审务公开居中,司法透明位于最外围,司法透明包含审务公开,审务公开包含审判公开,其内涵与外延依次扩张的历史体现了司法文明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内涵与外延的依次扩张的历史一样,审务公开及司法透明也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由低级向高级,由观念、理念型到现实型和实践型逐步发展、过渡,其表现为由间接公开到直接公开、由向当事人公开到向社会公开、由局部公开到全面公开、由被动公开到主动公开的发展过程。从审判公开、审务公开到司法透明的内涵外延依次扩张和由间接公开到直接公开、向当事人公开到向社会公开、局部公开到全面公开、被动公开到主动公开的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认识到实践,再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先是提出认识、理念,然后再把理念形态的东西付诸实践,然后再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提出新的理念,然后再付诸实践,从审判公开发展到审务公开、司法透明,从间接公开发展到直接公开,向当事人公开发展到向社会公开、局部公开发展到全面公开、被动公开发展到主动公开是高效、公正、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和社会主义司法文明的价值、追求、目标和理想。

三、加大改革力度,探索司法透明新路

我国的审判民主化最早从审判公开发展,各级人民法院基本上都做到了审判公开,但也有差距与不足,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依法治国的发展,社会财富在增长,人的觉悟和社会地位在增长,公民的权利意识在觉醒,人的价值与尊严在增长,社会公正、民主、效率的要求在增长,弘扬法治精神的要求在增长,调和社会矛盾的要求在增长,宪政和民主要求在维护政府和当局权威的同时扩张公民的私权,限制和约束政府和当局的公权力,对政府和当局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在更高的层次实行审务公开和司法透明,同时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也提供了条件,也促进了政治开明,使实行审务公开和司法透明变得可能,成为当局的需要、价值、理想、追求与选择。2007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成为审判民主化的历史的里程碑,但这仅做到了有法可依(即使是有法可依,还做得十分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一、确定并实现将间接公开发展到直接公开,将局部公开发展到全面公开,将向当事人公开发展到向社会公开、将被动公开发展到主动公开的价值目标。审判公开、审务公开和司法透明的理想和目标应是直接公开、全面公开、向社会公开、主动公开,这有一个发展过程,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现在,直接公开、全面公开、向社会公开、主动公开的社会条件已具备,上层认识、社会要求也要求这样,因此必须要确定和追求这样的目标。要处理好新闻管制、保密与公开的关系,公开不是绝对公开,为保守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秘密而可以依照《诉讼法》和《保密法》而不公开,新闻宣传的社会影响大,好的宣传会起到好的作用,不好的宣传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等,因此,新闻应有一定的管理。档案法规定公民凭合法证明可查阅公开的档案,这是个案公开,以后发展的趋势与方向应是新闻越来越少管制,越来越开放。

二、为实践配套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法可依才能有法必依、执法

必严和违法必究。目前,有关的立法和解释无论是关于审判公开、审务公开和司法透明的直接规定还是关于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间接规定,都不具体不系统不配套,因此在加强司法与执法的同时,必须加大立法与释法的步伐,在立法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的情况下,可用短平快的司法解释救急,目前我国的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过于笼统和不具体不系统,如1999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和今年的《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两个司法解释,不像《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那么详细具体和系统,只规定了有关的权利和义务,没有程序、救济和责任的规定。以后,应制定《审务公开和司法透明法》,作为审判公开、审务公开和司法透明的具体法律依据。

三、确定自上而下、民间推动和社会监督的模式。我国的审务公开和司法透明的实践必须自上而下,依靠党和中央的强力和正确的领导来实现。同时,我国民间有强大的要求审判公开、审务公开和司法透明的要求和动力,民间应是推动公开与透明的最大力量源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九条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和责任追究制度。社会评议是民间推动的表现与方式,同时也应是社会监督的表现与方式。社会监督也是审判公开、审务公开和司法透明模式的内容,人民群众监督的有效方式是通过人大、纪委、监察、执法、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监督。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法》是人大监督的法律依据,应充分积极发挥《监督法》和人大监督的作用,推动审判公开、审务公开和司法透明。

四、实现从权威政府向服务政务、人民政府的理念的转变。我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都实行政府中心的权威主义,这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也有副作用,如自我中心、傲慢和怠慢。因此,必须克服权威政府的副作用,加强党的建设和转变政府职能,在维护政府权威的同时加强建设服务型的人民政府,使政府既权威又服务。

五、确立公益宪法诉讼的权利救济模式和途径,确保权利的实现。长期以来,审判公开没有诉讼权利救济模式,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侵犯,审判人员不遵守审判公开的规定一般通过内部的信访和纪检监察途径解决。最近颁布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同样没有规定权利救济保障。但是立法技术上比较完善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较完备、具体和系统,该条例的第四章监督和保障的第三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予以调查处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这具体规定了政务公开领域的权利救济方法,但这不适用于审判公开、审务公开和司法透明,同时它也只允许提起行政诉讼,不允许提起公益诉讼,不利于利用社会积极性来推动公开与透明,今后我国应制定《审务公开与司法透明法》,在该法中确定类似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权利救济模式,且应扩展到可以由社会公众提起公益诉讼,对抗违背审判公开、审务公开和司法透明的行为。

1、《中国审判》2007年9月5日出版总第19期侯淑雯《公开审判的民主意蕴与制度实现》第54页。

2、《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徐静材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修订二版第112页。

3、《民事诉讼法学原理》江伟主编李浩、刘荣军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330页

4、谭兵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要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第一版97页。

5、王国枢主编《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第一版87页。

决定权和监督权的区分及例题

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它是公民参政权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的一种最具活力的监督。它包括公民直接行使的监督权和公民通过自己选举 的国家代表机关代表行使的监督权,另外,公民的许多权利具有监督国家权力的性质。这里,作为参政权的一项内容的监督权,是一种直接的政治监督权。它主要包括四项内容,即批评权、建议权、控告权、检举权。 批评建议权是人民监督权的一种,是我国宪法和法律所保护的公民的一项民主权利。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选民只有选举权而无监督权,不能叫真正民主的选举。选举权利、政治自由、监督权是人民民主权利不可分割的整体。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批评建议权: 1.必要性(1)只有加强人民监督,保证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才能使国家机关

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才能使政府取信于民,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2)目前我国确实存在一些腐败现象,它极大的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要克服腐败,保持政府的廉洁,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建议是不可缺少的。 2目的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提出批评意见或者建设性的意见 3实质是人民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一项权利,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4意义保证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对于政府取信于民,对于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法律保障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售货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6制度保障(1)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在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寻求平衡

在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寻求平衡

在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寻求平衡 日期:2011年12月09日 在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寻求平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应用使国家秘密的安全面临空前严峻的形势,国家保密权亟待加强;而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推进,公民的主体意识、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建立阳光和透明政府的呼声不断高涨,公民获取政府信息的需求明显加强,因而在许多情况下,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会发生冲突。而新保密法为平衡这种冲突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较好地实现了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的平衡。 平衡国家保密权和公民知情权的理论基础。新保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国家秘密的范围涉及国家的政治、军事、外交和外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国家安全和刑事司法等重大领域。对国家秘密的保护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维护,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又是国家存在的基本前提,故而国家秘密的保护实质上构成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存在的前提。 国家保密权是一种公权,其权利主体是国家。国家作为国家秘密的权利主体具有专属性和排他性。一项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一旦依照法定程序被确定为国家秘密,即应当归国家所有,只有国家才能决定该国家秘密的使用和处置。 知情权是现代社会中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它包括接受信息的权利、要求政府机关公开政府信息而不受公权力干涉的权利和积极要求政府保障其获取信息的权利。知情权的核心是对政府信息的知悉、获得和使用,没有政府机关对其拥有信息的全面公开,知情权的实现就无从谈起。知情权也是公民更好地实现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参政权、监督权、言论自由权的前提和基础。 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中,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都有存在的必要,但保护国家秘密必然会限制公民的知情权,因此,应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加以平衡。在民主法治国家,政府所持有的公共信息应提供给人民。但国家安全活动不同于或不完全等同于通常的政府活动,它所产生的国家安全信息也并非是一般的公共信息,这部分敏感的国家安全信息大多是需要保密的,不能像其他公共信息一样完全向公众开放。因此,公众的知情权如果遇到保 密法等法律规定的特殊事项,是受到一定限制的。 国家秘密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利益,世界各国无论采取何种政体,都对国家秘密严加保护,即使在制定信息公开法的国家,亦将国家秘密列人不得公开的事项,借以维护国家秘密安全。可 见,对危及国家安全或利益的信息,限制知悉是有其正当性和必要性的。 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当二者面临冲突时,应当比较两者所代表的利益。在社会生活中,利益冲突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美国社会法学者庞德将利益分为三大类: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利益是直接从个人生活本身出发,以个人生活名义所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公共利益是从政治组织、社会生活角度出发,以政治组织社会名义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社会利益是从社会生活角度出发,为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的正常活动而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而在我国,习惯于将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统称为“公共利益”。国家保密权属于公权力,显然属于公共利益的范畴,而公民个

辩论赛: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应该让位于大众知情权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 很荣幸成为本场最后一位发言的辩手,纵观全场,可谓是唇枪舌战,激烈交锋。 但我不得不在最后指出对方辩友所犯的几点错误: 首先,对方辩友今天始终在强调公众人物作为公民的这一基本特征,而忽略其作为公众人物的特殊性,妄图以普遍性而掩盖特殊性存在的事实。我方从不否认公众人物也作为公民,享有公民权利,但更重要的是,公众人物从聚光灯下获取了名利财富,掌握了很多普通公民无法掌握到的资源,甚至拥有呼风唤雨的影响力。这时候,我们如何还能只把公众人物当作普通公民来对待? 其次对方辩友今天说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尤其是私生活部分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我方不敢苟同,作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可以在社会掀起波澜。公众人物的个人生活一旦触犯了法律,这时候道德的标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社会的秩序将会受到严峻的考验。这时候,就和公共利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了。面对张艺谋生七个孩子的事实,如果再用隐私权做借口来阻挡社会的监督,来搪塞公众的知情权,这必定会无形中给了公众人物一个可趁之机,加深了民众对公众人物甚至对法律的不信任。 再者,我们来看大众知情权。大众知情权必不等于社会的猎奇心理,知情权的行使也并非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对公众人物隐私的窥探欲。知情权既然作为公众的宪法性权利,不仅受到法律保护,同时也是在对社会的公平正义,道德的发展进行监督,让原本阴暗化复杂化的事件得以在阳光下运行。李天一涉嫌强奸的案件,作为父亲的李双江难道可以以隐私权需要受到保护为借口拒绝向公众交代吗。张默吸毒的案件,作为父亲的张国立也不能以隐私权为借口来躲避公众行使知情权。 当然,任何权利的行使不会是无边无际的。公众人物的知情权让位于大众知情权,并不就等于知情权的滥用。因为知情权的行使也会恪守界限,遵循原则,为社会的公平公开公正的发展做出贡献。

公民的知情权

分类号编号 公民知情权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学年论文) 院系:文法系 专业:法学 班级:文法081-1 学生姓名:田蕾 学号: 200890505111 指导老师:吴淑霞(讲师) 2010年月日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摘要:宪法意义上的知情权的基本含义是政府对公民获取信息的自由负有责任,即国家以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来保障公民所享有的和应当享有的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的自由。通过对我国“政府信总公开第一案”的分析,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宪法基础是知情权,知情权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的一项基本人权,知情权兼有自由权和社会权双重权利属性。知情权是监督公共权力的有效手段,是保护公民自身利益的需要,是消除谣言,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应在宪法中明确知情权的基本权利地位,并积极构建知情权的宪法救济制度。 关键词:知情权、宪法权利、权利属性、政府信息公开、社会公众

引言 “知情权”是由美国一位编辑肯特?库泊在1945年1月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来的,到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兴起“知情权运动”以来,知情权被广泛沿用并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权利概念。建立公民知情权制度具有理论依据和宪法依据。知情权是监督公共权力的有效手段,是保护公民自身利益的需要,是消除谣言,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健全和完善知情权对于保障公民的自身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限制政府权力、维护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当前在知情权保护及政府信息公开问题方面的宪法立法及相关制度构建方面相对显得薄弱滞后,社会发展要求中国顺应世界潮流,制定相关知情权制度及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一、知情权的含义和由来 ·(一)知情权的含义 知情权,又称“知悉权”、“了解权”、“知的权利”、“信息自由权”等,是指“有关主体有获知与他有关的情报信息的权利”。知情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情权的对象包括官方和非官方的信息,既适用于公法领域,也包括私法领域中平等主体之间的知情权,如消费者对商品情况的知情权等。狭义的知情权主要是指获取官方的信息,即社会公众从政府获取相关信息的权利,仅适用于公法领域。 宪法意义上的知情权的基本含义是政府对公民获取信息的自由负有责任,即国家以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来保障公民所享有的和应当享有的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的自由。知情权兼有自由权和社会权双重权利属性。 “知情权”包括“知悉”和“获取”两个层次的含义。其中“知悉”主要是指权利人主观上知晓,而“获取”则是指权利人索取、查阅某种记录着信息的有形载体(文字、图片、录音带、录像带、电子光盘等),其基本内容是公民对国家机关掌握的情报有知道的权利。 ·(二)公民知情权的由来 “知情权”一词源于英文“the right to know”,是有美国新闻记者肯特·库柏在1945年1月率先使用的。面对当时美国联邦政府消极对待政务信息公开,任意扩大保密权限的官僚主义作风,库柏从民主政治的角度提出“不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在一个国家乃至世界上便无政治自由可言”,并建议将知情权推升为一项宪法权利。但在此之前,有关知情权的发展更多的体现为理论上的先行。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

公众知情权行使要适度.

公众知情权行使要适度 2008-01-20 公众知情权是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利,它为新闻界、出版界等舆论单位及时报道新闻事件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新闻界为满足社会公众知情权和公正评论的要求,大量报道和评估公众感兴趣的事件,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个人隐私问题。随着人格平等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对隐私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隐私权问题引发的新闻官司成为热门话题。 为正确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笔者认为,在对新闻自由予以必要法律保护的同时,需对其作出适当的限制,以防止新闻自由权的滥用。有关他人隐私的报道,应限于不使当事人感到不安的限度,即把握好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两种权利的“度”。 首先,要划清普通公民与社会知名人士的界限。名人、公众人物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一般与社会公共生活有关,并构成社会公共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一些隐私已成为公众社会知情权所指向的对象,因此对名人隐私权的保护要进行必要的限制。名人、明星效应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宣传和披露,名人获利于新闻媒体,也就应受制于新闻媒体,放弃一部分隐私权也是他们获得成功所付出的必然代价。 其次,要区分一般公民与政治人物的界限。政府官员从一方面讲是普通公民,应该享有普通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包括隐私权;从另一方面讲,他们对公共事务负有特别的责任,自然就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优秀的才能,保持一定的“透明度”,而且其政治、经济、社会活动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要受公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故其隐私权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最后,普通人在不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隐私范围,要区别对待。某些本来纯属普通人私人事务的事情,在特定情况下也会与社会公共生活发生联系而不能成为隐私。这主要指普通人违反了法律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因卷入引人注目的特殊事件等原因而成为“非自愿性公众人物”,其隐私权受保护的范围则较普通人正常情况下相对缩小。 公众知情权行使要适度

公民行使建议权与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10、公民行使建议权与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宪法对公民的要求(我们如何维护宪法尊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法治国家对公民个人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维护国家________,保守国家_______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15、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受侵犯,国家的_________不受窃取、泄露和出卖,_____________不被破坏。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基础知识测试 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家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谓初级阶段,就是___________阶段,这种不发达不只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个方面。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算起,至少需要__________年时间。 6、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一、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以下内容:“四、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开正义。(一)完善民主权利保障机构,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报告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作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第六部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指出“(一)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是我国依法治国、民主政治、保障人权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成就,是对宪法、我国加入的《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有关法律规定的发展,是近年来理论进步的总结和政治开明的结果。 知情权又称知的权利、知悉权、资讯权、信息权或了解权,作为政治民主化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其外延已不断扩大,涉及公法也涉及私法领域,广义知情权指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包括从官方或非官方知悉获取相关信息的权利;狭义知情权仅指知悉获取官方信息的自由与权利,仅指公法领域的一项政治权利。现在的知情权一般指广义的知情权。关于知情权的范围,有“五权说”、“三权说”和“两权说”三种,“五权说”认为知情权包括知政权、社会知情权、对个人信息了解权、法人知情权和法定知情权;“两权说”认为知情权包括知政权和社会知情权;“三权论”认为知情包括知政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通说认同“三权论”。知政权指公民依法享有的知悉国家事务、政府行为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活动,了解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权利;社会知情权指公民依法享有的知悉其所感兴趣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了解社会发展变化的权利;个人信息知情权指公民依法享了解涉及本人的相关信息的权利。 参与权指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务、社会事务的权利。参与管理的途径和形式包括选举、投票、协商、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批评、建议,通过平面媒体和网络讨论国家政务等。 监督权,指公民享有的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它是国家权利监督体系中的一种最具活力的监督,包括公民直接行使的监督权和公民通过自己选举的国家代表机关代表行使的监督权,另外,公民的许多权利具有监督国家权力的性质。作为参政权的一项内容的监督权,是一种直接的政治监督权。主要包括四项内容,即批评权、建议权、控告权、检举权。 表达权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和权利,又称意见表达权。其中,结社权包含了表达权的内容,同时,结社权又是一项独立的权利。国际社会公认,表达自由(包括媒体自由)是每一个宣称是民主社会的社会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要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利,首先要实现公民的表达权。 二、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就要实行审判公开、审务公开和司法透明 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体现在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领域就是要实现审判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审判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体现在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上

在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寻求平衡

在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寻求平衡 日期:2011年12月09日 在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寻求平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应用使国家秘密的安全面临空前严峻的形势,国家保密权亟待加强;而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推进,公民的主体意识、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建立阳光和透明政府的呼声不断高涨,公民获取政府信息的需求明显加强,因而在许多情况下,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会发生冲突。而新保密法为平衡这种冲突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较好地实现了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的平衡。 平衡国家保密权和公民知情权的理论基础。新保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国家秘密的范围涉及国家的政治、军事、外交和外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国家安全和刑事司法等重大领域。对国家秘密的保护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维护,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又是国家存在的基本前提,故而国家秘密的保护实质上构成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存在的前提。 国家保密权是一种公权,其权利主体是国家。国家作为国家秘密的权利主体具有专属性和排他性。一项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一旦依照法定程序被确定为国家秘密,即应当归国家所有,只有国家才能决定该国家秘密的使用和处置。 知情权是现代社会中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它包括接受信息的权利、要求政府机关公开政府信息而不受公权力干涉的权利和积极要求政府保障其获取信息的权利。知情权的核心是对政府信息的知悉、获得和使用,没有政府机关对其拥有信息的全面公开,知情权的实现就无从谈起。知情权也是公民更好地实现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参政权、监督权、言论自由权的前提和基础。 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中,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都有存在的必要,但保护国家秘密必然会限制公民的知情权,因此,应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加以平衡。在民主法治国家,政府所持有的公共信息应提供给人民。但国家安全活动不同于或不完全等同于通常的政府活动,它所产生的国家安全信息也并非是一般的公共信息,这部分敏感的国家安全信息大多是需要保密的,不能像其他公共信息一样完全向公众开放。因此,公众的知情权如果遇到保 密法等法律规定的特殊事项,是受到一定限制的。 国家秘密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利益,世界各国无论采取何种政体,都对国家秘密严加保护,即使在制定信息公开法的国家,亦将国家秘密列人不得公开的事项,借以维护国家秘密安全。可 见,对危及国家安全或利益的信息,限制知悉是有其正当性和必要性的。 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当二者面临冲突时,应当比较两者所代表的利益。在社会生活中,利益冲突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美国社会法学者庞德将利益分为三大类: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利益是直接从个人生活本身出发,以个人生活名义所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公共利益是从政治组织、社会生活角度出发,以政治组织社会名义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社会利益是从社会生活角度出发,为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的正常活动而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而在我国,习惯于将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统称为“公共利益”。国家保密权属于公权力,显然属于公共利益的范畴,而公民个人知情

公众知情权应大于个人隐私权.一辩稿

公众知情权应大于个人隐私权 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公众知情权应大于个人隐私权。公众知情权,指的是社会公众对于涉及到公共利益的信息有知悉的权利。比如说政府政务公开来使公众更加了解政策,重大疫情信息也需公开以确保公众安全。个人隐私权,指的是公民对个人信息、私人活动等隐私享有按照自己意愿处理的权利。讨论这两个权利谁大谁小,应该看在两者冲突的情况下,依据利益大小如何取舍。 在讨论之前,我们需要区分一下公众的好奇心与知情权的区别。公众的好奇心,仅仅是社会公众出于感兴趣、凑热闹、窥视欲等因素而想要知道某些并不涉及到公共利益的信息,因此不包括在公众知情权的范围内。比如对明星绯闻、八卦花边等不涉及公众利益而仅属私人好奇心的事情,不享受公众知情权。媒体出于商业利益和策略而做出曝光明星私生活等侵犯个人隐私权的事情,不属于公众知情权与个人隐私权的冲突范围,不予讨论。据此,我方有以下观点。 公众知情权代表的是公众利益。第一,公共知情权是维护公众利益的前提。知道一个社会事件的真实情况、发展过程,才能决定如何去维护公共利益。拿眼前的事情来说,范冰冰阴阳合同的事情被曝光,公众要在知道她是否逃税、逃了多少之后,才能采取下一步行动。拿以前的事情来说,非典席卷中国之时,公众要了解非典的病因、预防、哪些地区哪些人已被感染等信息后,才能采取措施来确保自己的生命健康安全。 第二,公众知情权起到的监督作用有助于维护公共利益。在社会公众无数双雪亮眼睛的注视和监督下,侵犯和损害公共利益的事情会有所减小。前段时间“滴滴顺风车”接二连三地出事,滴滴公司一下子处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在社会的监督和压力下,滴滴公司做出了“下线并整改顺风车业务”、“行车过程中谈话录音”及“一键报警”等做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情况。很明显,社会公众的监督是有助于减小损害公众利益事情的发生。 公众知情权维护的是公共利益,而个人隐私权维护的是个人利益;当两者冲突时,公共利益显然高于个人利益;因此我方认为公众知情权应大于个人隐私权。

对我国宪法中公民监督权的浅析与思考_杜月标

对我国宪法中公民监督权的浅析与思考 杜月标 摘要随着我国宪政文明和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公民的监督权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与迫切。如何使公民更好地行使与维护宪法赋予的监督权,不仅对于构建我国的权力监督体系有重大影响,在推进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方面更是起着关键的理论与实践作用。为此,本文从我国公民监督权的基本概念与组成角度入手,浅要分析了公民监督权的特点与功能等,并对于我国公民监督权的现状与完善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思考。 关键词公民监督权宪法权利国家机关 作者简介:杜月标,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宪法与行政法。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1-154-02 监督权作为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既是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也是人民主权原则的具体体现。孟德斯鸠曾指出,“一切有权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 而检举权则是指公民有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机关揭发事实真相,并请求依法处置。 公民监督权是本原性权利,具有“人民主权”的性质。从我国现行《宪法》第27条和41条的规定来看,在我国,公民享有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这些宪法权利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主人公的地位,表明了我国的新型社会主义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保障。 二、公民监督权的特点和基本功能 如同其他宪法基本权利一样,公民监督权也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概括的来讲,公民监督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公民监督权主体的广泛性。不仅分布广泛,而且人数众多,遍布各个地区和不同行业。相对于监督主体来说,作为监督对象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数量就显得非常之有限了,这样一比较,监督的效果也就出来了。(2)公民监督活动的主动性。公民对国家机关的活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基本上是为了维护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合法权益。所以一般说来,监督者都是就其知道的线索主动向有关机关反映。(3)公民监督权内容的全面性。其监督内容既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违法行为,又可以包括职务行为以外的违法行为,并贯穿于政治权力运行的全过程。 (4)公民监督权方式的多样性。在我国民主政治中,公民可以自由选择书面或口头、显名或匿名等其认为合适的方式进行监督,行使监督权。既可以直接批评和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等多种方式来实施监督。 公民监督权的基本功能从宏观上来说,主要是对“权利”的保障和对“权力”的制约。具体来讲,对公共权力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引导和保障公共权力正常运行的功能。我国公民监督权的行使的根本前提是我国的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但国家权力特别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与所有者是一定程度上分开的,而且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共权力又是公民授权委托的,所以公民必须对这些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只有让权力的所有者主动对公共权力的运行进行监督才能到达原有的目的。我国的公民按照宪法和法律来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并不是为了妨碍权力的正常行使,而是对公共权力进行科学控制和有效管理,从而保障和引导公共权力能够正常和健康地运行。 2.预防和纠正公共权力越权出轨的功能。公共权力同其他事物一样,也具有一定的两面性。运行的好,公共权力能大幅度地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准,促进社会政治文明的和谐发展。但要是 ◆政法论坛

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知情权)

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知情权 目录 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理论 (2) (一)人民主权 (2) (二)知情权 (2) 二、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原则和意义 (3) (一)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原则 (3) (二)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意义 (4) 三、公民知情权的保障机制 (5) (一)公民知情权的宪法保障 (5) (二)公民知情权的司法保障 (5) 四、当前我国信息公开制度中存在的限制性因素 (6) (一)政府方面...................................... . (6) (二)公民方面..................................... . (7) 五、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 (7) (一)尽快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 (7) (二)制定和完善其他相关法律制度 (8) 六、结语 (8) 参考文献 (9)

论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的知情权 [摘要]:我国要实现行政管理体制公正透明这一目标,必须走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的路子,2008年5月1日我国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由于其立法主体是政府,法律效力层级较低,而导致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拟就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知情权进行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知情权宪法权利保障机制 以瑞典《新闻报道自由法》(1776年)为先河,以美国《情报自由法》(1966年)为榜样,西方其它国家如丹麦、挪威、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韩国以及日本等也纷纷效仿,都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建立以信息公开法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 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理论 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下,政府是否应当向公众提供政府信息,不是由政府的权力决定的,而是由民众的权利决定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就是通过法律确立的保障公众获得政府信息权利的制度。人民主权理论和知情权理论构成了公众获得政府信息的权利的合理性,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人民主权 从行使权力的来源看,行政机关所享有的一切权力均来自于人民的权力和宪法的授权;从行政权力内容看,行政权力涉及到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组织管理,行政权力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对它的监督的重要性;从行政权的行使方式看,行使行政权应当是公开的。国家是根据人们订立的契约建立的,大家必须服从公意。公意即为最高权力,即主权。主权应当属于人民。政府机关有义务向公众公开政府信息,人民有权获得政府信息。 (二)知情权 知情权首先是作为一项政治上的权利提出的。美国新闻记者肯特·库柏(Kent Cooper)率先使用了“知情权”一词。【1】1945年1月23日,肯特·库柏在文

论新闻传播与公众知情权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2 一、公众知情权(一)知情权的内涵 知情权,又称知晓权、获知权、了解权等,指公民拥有了解世界变动,尤其是政府所作所为的权利。① 公众的知情权既有公法权利的属性,也有民事权利 的属性。 公众知情权有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两种形式。消极权利是指对于已经公开的信息,公众可以自由的寻求、获取,国家、社会、他人只是承担了(消极的)不予非法干预、妨碍的义务。积极权利是指有关信息本来是应当让公众知悉的,但是它被控制在特定单位或人士的手里,公众的知情权就必须借助特定单位或人士的积极行为才能实现,即特定单位或人士负有向公众公开信息的义务。 ② 如同任何自由权利一样,公众的知情权是有边界的。例如,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公共信息不得公开。 (二)我国公众知情权的权源 我国《宪法》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学术上,言论、出版自由被归结为表达自由的概念。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理论上与言论自由共生。国际人权公约规定,表达自由包含寻求、接受及传播各种信息和思想的自由。了解情况是表达意见的前提条件,且保障表达自由必须保障他人接受表达内容的权利,故知情权被认为是从表达自由中引申出的一项“潜在”的权利。 《宪法》还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第2条);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第3条);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接受人民的监督(第27条);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的权利(第41条)等。而公众的知情权是实现上述民主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此外,我国相关法律及行政法规亦对公众知情权进行规定。例如,《土地管理法》规定,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公告;《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金融统计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则从整体上对政府信息公开作出了规定。 综上所述,国际公约与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一同构成了我国公众知情权的权源。 (三)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重要性 身处纷繁复杂的大众社会之中,公众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为了更好的在社会中生存,人们需要通过不断地获知周边环境的信息,消除这种不确定性,从而对自身和社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制定下一步行动方针。这一切都表现为公众知情权的满足。 在正常信息不足或不确切的时候,如突发性公 论新闻传播与公众知情权 宋一苇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5) 【摘 要】知情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权之一,保障公众知情权是新闻传播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任务。新闻传播环 境因素对媒介知情权乃至公众知情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当前新闻传播环境下,当务之急是保证媒介及公众知情权的实现。 【关键词】知情权公众新闻传播媒介【中图分类号】DF2,DF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01(2012)02-0032-03 ①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6-157页。②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收稿日期】2012-02-15 【作者简介】宋一苇(1991-),女,安徽黄山人,四川大学2009级新闻专业优秀本科生。 No.2,2012 General No.59,Vol.11 2012年第2期第11卷(总第59期)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e Officers 32

公民知情权的权利属性初探

摘要: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知情权已成为公民重要的基本权利之一,对其权利属性的准确定位有利于该权利的实现和保障。关于公民知情权的权利属性,法学界可谓众说纷纭。知情权的权利属性具有复杂性,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诸多基本权利的基础和核心,并具有一定的民事权利的属性。 关键词:知情权权利属性基本权利民事权利 中图分类号:df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2005)-10-026-02 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知情权已被普遍认为是一项基本人权和民主权利,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而当前中国,有关知情权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侵犯知情权的行为时有发生,公民的知情权得不到充分、有效的保障。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有关公民知情权的理论研究还不成熟,对其权利属性缺乏准确的定位。公民知情权的权利属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1.知情权是公民的固有权利 现代民主国家都承认主权在民的观念,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享有者,是国家最高意志的决定者,政府只不过是依据人民意志及授权代表人民管理国家的机关。基于人民主权原理,人民作为主权者出让的仅是管理权,但保留了对国家机关的监督权和参政议政权。人民只有知悉政府行为,才能客观地评价政府能力,判断政府是否值得信任,判断其行为是否符合人民的意愿,否则人民有权撤换政府人员,而行使这一权利的前提是对政府行为的知情。如果政府封锁各种信息,不给予人民获取任何事实的机会,人民便无法有效地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管理活动,无法对国家事务发表意见进而对其施加影响,国民主权原则也就无异于空中楼阁,人民主权原则便形同虚设。正如美国时任司法部长的克拉克在《情报自由法》说明书序言中写的“如果一个政府真正的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的话,人民必须能够详细地知道政府的活动,没有任何东西比秘密更能损害民主,公民没有了解情况,所谓自治、所谓公民最大限度地参与国家事务只是一句空话。”因此说,知情权是公民主权原则的内在要求,是公民固有的基本权利。 2.知情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知情权就其权利属性而言应是一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宪法权利。最早在宪法中规定这一权利的是1949年实施的联邦德国基本法,该法第5条中规定,公民享有以语言文字和图画自由发表传播其言论的权利并无障碍地依通常途径了解信息的权利。北欧诸国对知情权的保障也十分完善,比如瑞典在构成其宪法一部分的《关于出版自由的法律》第二“政府文件的公共性质公开制”中就详尽地规定这一权利。即便是宪法中没有明文的规定,知情权也依然有其存在的宪法基础,以宪法中没有明确的规定为由而否定知情权的存在是没有根据的,“虽然有人以没有明示性法律规定提及知情权为由,用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论述说没有这项权利,但这是否定宪法基础的谬论。”[1] 之所以说,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因为它具有基本权利的特征:基础性、普遍性、不可剥夺性。首先,基础性是知情权的基本特征之一,主要体现在知情权是公民其他权利得以正确行使和实现的先决条件。只有知情权得到了充分行使,公民追求的其他权利才可能充分实现。在宪政社会里,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参与社会政治民主生活的前提是获取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而信息的充分性与真实性决定了政治民主的实质性。可以说没有知情权这一基础性的权利,就没有真正的民主政治。在公民最起码的知情权得不到保护的情况下,公民的其他权利诸如生存权、健康权等更是无从谈起。在公民的知情权得不到尊重和满足的情况下,公民便无法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权利,要履行哪些义务,也就难以充分享受

公众人物隐私权不应该让位于公众知情权

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不应该让位于公众知情权 谢谢主席,大家下午好 听了对方辩友的立论,我方对您的观点实在不敢苟同 1、对方辩友对公众人物做了限定,认为只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个体才能被称为公众人物,那就是说,只有政客官员才是公众人物,难道凤姐就不算公众人物了?难道芙蓉姐姐就不算公众人物?对方辩友这种说法简直是在挑战常识。 2、对方辩友说,公众知情权基于公共利益,必须得到保障,如果得不到保障,社会就会动乱。对方认为公众知情权是建立在公共利益之上的,但是真的是这样吗?现在大众行使知情权时是否都是为了了解公共利益呢?来看看香港艳照门,网友狂热地挖掘所涉女星的隐私?难道这关系到公共利益? 3、对方辩友认为,隐私权应该让位于公众知情权,这样才能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可现实是舆论对公众人物的关注和质疑,常常越过应有的边界,公众人物频频遭到过度“消费”。北大校长回家探母,情动之处下跪流泪,这么私密的事情,竟然还有媒体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大肆报道,请问大家,这样的情况合不合理? 4、对方辩友认为,隐私权是一种私权,公众知情权基于公共利益是一种公权,私权必须让位于公权。那么请问对方辩友看过乔治奥威尔的《1984》没有?书中的老大哥借着维护公众知情权的名义,用手中的公权肆无忌惮地侵犯个体的私权,大家希望书中主人公的遭遇发生在自己身上吗? 5、对方辩友认为,公众人物和公众角色是可以区分的,一个人担任公众角色时他的隐私权必须让位于公众知情权。那么请问对方辩友,奥巴马住也在白宫,办公也在白宫,请问您到底如何区分他什么时候才是公共角色,隐私权什么时候应该让步呢? 而我方认为,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不应该让位于公众知情权,理由如下 首先,我方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权利。公众人物的隐私涉及了公共利益之后,那么这部分隐私就不能上升为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了。因为,所谓权利就是指一个人拥有支配及处分的自由,而牵涉到公共利益的那部分隐私,这个人是不能自由支配的,所以,公众人物对这部分隐私不享有隐私权。 也就是说,牵涉到更多公共利益的公众人物,他隐私权的性质是和我们没有区别的,但是他的隐私权范围比一般人要小。如果这时还要求隐私权让位的,实质上就是的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 其次,公众知情权的权利边界在立法及司法上是没有明确界定的,而在现实中,这样的权利是被无限扩大的,此时所有人可以基于任何理由刺探任何公众人物的任何隐私。对于似是而非的知情权,隐私权的边际只能一退再退,退无可退

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

2010.6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各抒己见 一、大众传媒与公民知情权 知情权(the right to know)这个术语,最早由曾经担任美联社主编的肯特·库伯(Kent Cooper)在1945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哈罗尔德·克洛斯曾于1951年在隶属于美国新闻编辑者协会的信息自由委员会中担任法律顾问,随着他所著《国民知情权—— —进入公共纪录及审议过程的法律权利》一书的出版,知情权的概念开始被广泛使用。[1]从内容上讲,知情权包括接受信息的权利和获取信息的权利,后者还包括寻求获取信息而不受公权力妨碍与干涉的权利以及向国家机关请求公开有关信息的权利。 知情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愈加突显,客观上要求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对其加以确认和保护。任何权利的实现都要依托具体的法律制度,知情权亦不例外。1766年,瑞典颁布了《出版自由法》,成为世界上最早以法律规定知情权的国家,但知情权真正引起各国的关注是在20世纪后半期。1966年,美国颁布《信息自由法》,其中涉及保障公民知情权,使知情权成为较为完整的法定权利,1976年,美国又通过《阳光下的政府法》,和前者及其他法律一起构筑起知情权的法律体系。随后,信息公开法和知情权被引进其他国家,并且迅速地在各国确立地位。2002年1月,我国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生效。 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公民知情权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而大众传媒则在实际操作中成为公众知情权实现的主要途径和机构。就知情权而言,大众传媒所拥有的权利并不比普通的公民多,在民主国家新闻自由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基本政治和民主权利,而不是媒介单独享有的权利,因此实现知情权的主体并不单是媒介,还包括公众。大众传媒业作为一项独立的职业,是以搜集、发布信息为主要职责的,相对于个体公民而言,它搜集、发布信息更迅捷,更便利,更丰富,因此媒介就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媒介机构就成为信息的主要发布者和传播着,公众知情权的实现途径就主要依靠媒介。 公共危机事件一般指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公共危机事件的性质决定受众对他的关注度非常高,尤其对于那些处于公共危机事件影响范围内的公众更有迫切知道的愿望,而且从新闻价值的角度讲,公共危机事件能引起广大受众的兴趣和关注,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媒体应及时予以报道以满足公众需求,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二、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未能有效保障公民知情权的表现 1.报道不及时。国内媒体在一些重大事件报道中总是“慢三拍”,在危机事件发生时通常会考虑的是“及时上报”,还是“及时报道”?在这种“制度性耽搁”下,大众传媒往往错过了及时报道的最好时机。“西藏3·14打、砸、抢、烧”事件,中国媒体刚开始的失语让西方媒体占据了话语权,而西方媒体更多的是扭曲性报道,接下来中国主流媒体才对此事件进行公开报道。如果中国媒体能及时报道,把真实信息及时地传达给受众,将拥有更多话语权。 2.传播低俗新闻。大众传媒日益市场化的今天,使经济效益成为大众传媒追求的目标之一,在金钱利益的诱惑下一些大众传媒忽视了自己的职责,把那些不受法律保障的、无助于受众文化水准提高的内容发表出来,表面上看是满足了受众的需求,但实际上是对受众知情权的践踏。2008年5月19日出版的第60期《旅游新报》,以“本报推出汶川抗震特刊”为大字标题,专题中含有袒胸露腿、血染绷带的时装内页,特别是在B28版以“废墟重生”为题,把几个裸露的“美女”涂上假鲜血,在一片假废墟上摆姿态拍写真,这严重违背了社会公德,亵渎了神圣的民族尊严,伤害了崇高的民族情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三、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未能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原因分析 1.不尽合理的制度约束。可以从对“非典”事件的分析中探讨此方面的原因。“非典”发生在广州,中国媒介竞争最激烈的城市之一,媒体的嗅觉在白热化的竞争中已被训练得高度灵敏,因此集体性沉默不应该是疏忽,而是主动的失误。考虑到中国传媒的性质和地位,以及对新闻报道的诸多规定,把所有责任都加到媒体身上是不公平的。就此事件而言,根据1989年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可以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决定及时如实地通报和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疫情,但发生鼠疫、霍乱、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爆发性大流行的疫情,以及艾滋病、性病病例,在对外通报和公布前须征得卫生部同意。还有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经批准,不准对外通报、公布和引用发表未经公布的传染病疫情。”这是对新闻媒介的禁止性规范,即不得报道未经政府卫生部门发布的或未经批准的疫情新闻。依据政府的法律法规,在重大疫情期间卫生部门是疫情新闻的唯一消息来源。当时“非典”不属于疫情公布范围,所以广东省卫生部门就没有及时“切实履行法定的功能公开信息的义务”,新闻媒介也就不得不保持沉默。新闻媒介本着高度的法律意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是具有高度法制精神的体现,即使法律法规有不完善的地方,也只能严格遵守不能逾越。 2.媒体发掘新闻的主动性不够。这是由政府对媒体的管理方式的变化引起的。在原来的管理方式下,在有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媒体对于是否报道、如何报道都要请示,其他的敏感事件也一律回避,造成了媒体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审查,对稍微复杂的事件都避开,只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报道。长此以往,媒体失去了探寻敏感领域、追踪负面新闻的勇气,表现为对某些负面新闻的避开或者浅尝辄止,未能真正履行媒体挖掘事实真相的责任,这一 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 刘娜 (下转第30页)2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