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社会学理论整理

西方社会学理论整理

西方社会学理论整理
西方社会学理论整理

西方社会学理论整理

1、理论是什么?

所谓理论就是脱离个别事物的一般化,脱离具体事例的抽象。

社会学包括许许多多的具体理论,诸如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化理论、政治理论和管理理论。

一般理论的功能就在于它能把这些特殊的(专门的)理论概括起来。一般理论是关于一切事物、关于“社会”的理论,例如,关于现代性而不是关于任何个别的现代社会,关于“互动”而不是关于互动的任何个别形式或类型。此外,还有关于社会中的经济阶段、关于中产阶级、工人阶级和上层阶级的特殊理论。但一般的阶级理论,如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是把所有这些有关阶级的特殊理论纳入关于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单一理论之中。

2、理论的作用?

理论是科学的核心,尽管理论总是涉及活生生的“现实”并与之密切相关,但是,在社会科学的实践中,正是理论自身产生了检验事实的实验,正是理论构造了社会现实,即科学家研究的“事实”。理论的意义还可以使家庭结合得更加紧密。理论比事实更具一般性,在形成科学思想中同样是重要的。

3、孔德在社会学历史中作出的贡献?

孔德率先创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而且因为他提出了至今仍为大多数社会学家奉为圭臬的将社会学建成一门实证科学的基本原则。

我们对孔德的敬意,首先可以从他创设的“实证主义”中去寻找。尽管“实证的”一词的创用者是圣西门,但孔德却是赋予它精神内涵的学者。在孔德看来,“实证”一词具有这样五方面的内涵:真实的而非虚幻的(体现孔德VS圣西门,社会学与哲学决裂)、有用的而非无用的(杜威实用主义源头)、肯定的而非犹豫的、精确的而非模糊的、肯定的而非否定的。通过这样的解释,圣西门的实证概念就成了孔德庞大的实证哲学的核心术语。

实证:(1)穷尽一个个与找代表性;

(2)使用方法是演绎而非归纳;

(3)统计是技术,实证是思维方式,统计并不就是实证的。

孔德的贡献并不限于对实证概念的诠释,他还通过实证主义建立了全新的社会观。孔德坚持了启蒙思想的基本观点,认为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它是按照一定的自然法则进化发展的。因此,社会的知识也必须通过自然科学所普遍使用的经验研究手段去获得。孔德相信,我们获得有关社会的真实知识后,就有可能依赖这一知识完成社会改革的任务,重建社会秩序。

孔德认为“我们所有的思辨,无论是个人的或是群体的,都不可避免地先后经历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这三个阶段是:神学阶段或曰虚构阶段,这是13世纪以前的人类史或精神史。在这一阶段,人类坚信超自然的力量是万事万物的根源;形而上学阶段或抽象阶段,时间大约为13世纪到18世纪。在这一阶段,人类强调诸如大自然这样的抽象的力量为万事万物的基础;科学的或实证的阶段,这一时期始于公元18世纪之后。此时,人们放弃了寻求宇宙起源等终极现象的探求,代之以对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观察,并希望通过这种观察获得支配各种现象的内在规律。孔德意识到,当实证科学推进到生物学时,科学的“方法论就开

始发生了一个决定性的变化:科学不再是解析性的而基本上必然是综合性的了。这一变化后来奠定了社会学的历史统一观的基础”。

尽管“社会学”一词的使用十分偶然,但孔德对这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的考虑却是深思熟虑的。孔德认为,要保证社会学获得有关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真实规律,就必须使用那些在自然科学中使用过的实证方法:即观察、实验和比较。

孔德提出的那些思想,比如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见解,还在西方社会学尤其在由迪尔凯姆和帕森斯代表的实证社会学传统中流行。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孔德不仅是社会学的开创者,而且也是我们所划分的西方社会学的主要范式,实证社会学的一代宗师。

4、迪尔凯姆在理论和方法上对社会学做出的贡献?

迪尔凯姆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中不仅通过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社会事实”(social facts),而为社会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找到了最为充分的理由,而且他自己身体力行,通过对自杀、社会分工以及宗教的社会学研究,为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方法论方面的贡献:

社会学应该研究社会事实:

迪尔凯姆所认定的社会学主义是:社会学必须解释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则是另一些社会事实的结果;换言之,社会事实只能通过社会事实来解释。因此,社会学的存在不必以其他学科的存在为前提,相反,社会学倒能够为其他学科提供有益的帮助。在迪尔凯姆的眼中,社会学是涉及人的各门科学的新的王后,是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以及艺术理论等学科当之无愧的精神领袖。

社会学的研究准则:

迪尔凯姆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论述,是他整个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他对社会学发展所作的最重要贡献之一。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他赋予社会学和社会学研究方法以鲜明的特性,谈论了三个主要问题:(1)什么是社会事实;(2)社会事实的特性如何;(3)如何研究社会事实。在他那里,社会学是以社会事实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科学。

社会事实由外在于个人但又具有控制个人的强制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构成。这一论述完成了社会学与哲学、心理学的分离。

社会事实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社会事实对个人来说是外在的;(2)具有强制性的力量;(3)具有普遍性,普遍地或广泛地存在于一个社会中。

解释社会事实遵循的基本原则:(1)社会事实必须根据社会事实来解释,一种社会事实的决定因素,应该到前在于它的那些社会事实中去寻找,而不应到个人的意识状态中去寻找;(2)一种社会现象的起源和它的功能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在解释一种社会现象时必须分别研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显然,迪尔凯姆不仅最先阐明了功能分析的意义,而且我们不久就会看到,他的著作实际上就是一系列功能分析的范例:无论是对分工还是宗教的分析,他都强调了这些社会事实对社会团结和整合的功能。正因为如此,如刘易斯?科瑟所说:“迪尔凯姆应该被视为功能分析的直接先驱,这种分析类型后来在拉德克利夫?布郎和马林诺夫斯基的影响下成为不列颠的主流人类学,再稍后,在塔尔科?特帕森斯和罗伯特?K?默顿的努力下,又引导出美国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3)求证的原则,即比较的方法。迪尔凯姆认为,有关社会事实的研究或求证过程实际上应该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假设--推测--检验,而比较则是连接这三个步骤的中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在本质上又是一门比较科学。

理论方面的贡献:

社会:团结与分工

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论述上,迪尔凯姆最充分体现了他的社会学主义的理论视角。一方面,他承认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另一方面,他又坚持社会是不依赖某个具体的个人而存在的突生现实。从这样的立场出发,迪尔凯姆自然会考虑,是什么力量将不同的个人联结在一起构成社会的?这样一来,便产生了迪尔凯姆社会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社会团结(social solidarity)。除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以外,迪尔凯姆的其他几部主要著作的主题其实都与社会团结有关:《社会分工论》论述了由社会分工中日渐增长的复杂性和专门化派生出的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即社会形态从迪尔凯姆的所谓“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自杀论》探讨的是由社会整合的破坏而构成的对社会团结的威胁,以及社会对这些威胁的反应(自杀就是其中一种反应方式);最后,《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则论述了宗教及其仪式在何种程度上以及通过何种方式能够加强社会团结。

迪尔凯姆认为,将一个社会连接成一个社会的该是社会的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ousness),这是“同一社会的普通公民共同拥有的信仰和情感之总体”,受社会契约论影响,是“契约”的具体化,例如信仰、情感、价值观、道德规范等,没有特殊机构作基础,弥散在社会的每个部分。

迪尔凯姆关于“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种社会结构的理想类型的划分及其基本特征:

机械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y)是原始社会、古代社会以及现代社会的那些不发达的社会的一种社会联结方式,它通过根深蒂固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诸多个体凝结为一个整体,多“惩罚性法律”。与机械团结不同,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是由发达的社会分工,以及社会成员间的异质性所决定的另一种社会联结方式,多“复原性法律”。

机械团结有机团结

低度的分工高度的分工

根深蒂固的集体意识微弱的集体意识

约束性法律占主导地位复原性法律占主导地位低度的个性高度的个性

特殊的规范性模式上的抽象的一般的价值上的一致是重要的一致是重要的

社区对越轨者进行惩罚专门化的社会控制机构

对越轨者进行惩罚

较低的相互依赖高度的相互依赖

原始的或乡村的城市的与工业的自杀论

这一选题最为充分的体现着社会主义的精神意蕴。显然,他想通过对自杀现象的研究,说明自己的社会学命题:即社会生活究竟在何种程度上支配这个人的命运。迪尔凯姆所以会选择自杀这样一种现象,自然是因为再也没有什么事情比亲手了却自己的生命更加富于个人特色了。如果能够说明自杀这一现象从根本上说确实是由社会支配的,那么迪尔凯姆就能够证实自己的全部社会学出发点的正确性。

在迪尔凯姆看来,造成自杀尤其是欧洲各国、各地区以及各个时期不同自杀率的原因,是非物质性的社会事实社会潮流(social currents)。“以较现代的术语来说,社会潮流是一集体成员共同分享的一组意义。如此,它就不可能在任何既定的个体意识中发现,它是该集体的一组行动者在心理上所共享的。”根据社会潮流的类型,迪尔凯姆将自杀分为四种基本的类型,即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失范性自杀以及宿命性自杀。利己主义自杀:自杀与宗教社会的整合程度成反比;自杀与家庭社会的整合程度成反比;自杀与政治社会的整合

程度亦成反比。与利己主义自杀相反,利他主义自杀发生在“社会整合过于强烈之时”。迪尔凯姆所说的利他主义自杀发生的前提有两个:(1)群体的规范要求个人牺牲自己的生命,(2)在群体规范所要求实现的任务是难以完成的时候,如果执行者对群体和任务的认同十分强烈,那么失败的经验会导致严重的情绪低落,使得人们可能选择自杀作为避免蒙耻的方式。不过,虽然迪尔凯姆对利他主义自杀的成因分析是理性的,但他还是表现出了对这种自杀的厌恶。第三类自杀被称作“失范性自杀”,主要发生在社会控制瓦解之时。按迪尔凯姆的解释,社会控制的瓦解发生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时期:其一,社会规范的消极或负面瓦解之时。如经济危机的时候,工厂关闭、工人失业、收入降低,个人被割断了与工厂和工作的规范关系,变得极易遭受失范的社会潮流的侵害;其二,社会规范的积极或正面瓦解之时。如经济繁荣的时候,贫穷的威胁退去,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于是滋生出与现实同样不一致的愿望和要求。显然,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都容易产生因愿望得不到满足后的失望或挫折,并最终选择自杀作为逃避的手段。最后即第四类“宿命性自杀”,迪尔凯姆对之并没有加以专门的论述,这种自杀的典型形式是那些倍受压迫和制约的奴隶采取自绝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此时他们面临“那种无法抗拒和改变的规则的重压”。

按迪尔凯姆的看法,只要一个社会的自杀率或犯罪率保持在一定的比率时,它就是这个社会实际状态的正常反应;社会的反常并不是出现了自杀或犯罪(在任何社会它们都每日每时在发生着),而是原有的自杀率或犯罪率发生了迅速的变动,这种变动是社会整合程度发生变化的标志,或许也是社会危机的风向标。在有关自杀、酗酒等越轨行为的论述中,迪尔凯姆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功能主义解释。在迪尔凯姆看来,越轨行为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对社会有着确定的功能,因为它能够为加强社会团结所依赖的道德价值提供一种机会。

宗教社会学

在迪尔凯姆看来,宗教事实上就是社会学的一种原始形式;宗教是社会秩序的表达者,并且也因此是它的根源。正因如此,迪尔凯姆希望传统宗教的消失不要导致社会团结的消失,因为我们完全可以“将迄今为止我们赋予神的巨大感激之情赋予社会”。值得注意的是,迪尔凯姆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不仅是一部杰出的宗教社会学的著作,而且它还将触角伸向了知识社会学的领域。在这部著作的最后一部分,迪尔凯姆令人信服地推演道,不仅宗教信仰来自社会,而且知识和思维本身也都不过是社会的某种反映。无论是语言还是概念,在迪尔凯姆那里都是社会的创造物,它们“不具有任何个人智慧的痕迹”。

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

社会学两大学派之一,另一位芝加哥城市学派(帕克)。

5、为什么齐美尔的理论称为形式社会学?何为形式社会学?

因为正是康德使得齐美尔意识到要对社会生活不断变化的内容进行有益的探讨,只有借助那些相对不变的社会范畴或形式才行。换句话说,只有这些范畴或形式,才能使我们比较深入地把握千差万别的内容。

齐美尔反对两种思潮:1、反对“社会学帝国主义”,认为并不能因为人类的行为都发生在社会之中,就认定我们对自然界以外的所有现象的研究都应该划入社会学之中。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希望能够在唯名论和唯实论之间获得一种调和。他认为: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和社会化的个人总是保持着一种双重关系:他被结合在社会里面,又和社会相对应;他既内在与社会,同时又外在与社会;他即为社会而存在,又为了自己而存在。

普通社会学:类似于滕尼斯的广义社会学,但同持“社会学帝国主义”的观点的滕尼斯不同

的是,齐美尔认为虽然普通社会学几乎涵盖了人类存在的所有领域,但他并没有因此去除任何科学能够避免的片面抽象性质。并不是建立一种包罗万象的社会学,而是企图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人类的历史生活,即将社会变迁视为社会形式的变迁。

纯粹社会学(形式社会学):这一研究撇开了其中的具体内容,关注的是抽向社会交往的纯粹要素——形式,所以纯粹社会学也可以称作形式社会学。它是对交往的纯粹要素的一种抽象。这种研究将社会形势高度归纳,并在心理学上与其行行色色的内容和目的划分开来。这一观点体现了康德哲学的显著影响。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齐美尔意识到要对于自然现象不同的、具有唯一性的社会历史事件进行有效的研究,就只能抛开这些事件的特殊性,而去关注构成这些事件的同一性即它们的外在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我们用来思考社会生活的一种有效范畴。

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的最主要贡献是,他通过对互动形式的研究申明了自己的社会观,即社会是互动着的人们的一种综合。

6、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中讲述的核心理论问题是什么?

从19世纪的最后和20世纪起,较晚时期的经典社会学家开始向他们的前辈孔德和斯宾塞发起挑战,都有这样一种倾向:即强调社会现象尤其是当下的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企图摘下社会学“学科之王”的桂冠。

以韦伯、滕尼斯、齐美尔以及菲尔坎特、维泽为代表的德国学者不仅反对百科全书式的社会学,而且认为:(1)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关系,它必须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之间作出区分,换句话说,作为一门特殊科学的社会学应该研究社会关系或社会互动的“形式”,而不应涉足其他各门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具体“内容”;(2)因为人类社会有其特殊性,因此,社会学研究不能简单地照搬自然科学的那套方法,应该将“理解”引入社会学的研究部。

建构滕尼斯的纯粹社会学的标准概念就是社区-社会。除了这对概念类型之外,纯粹社会学的内容还包括社会实体、社会价值、社会规范和社会相关物

在滕尼斯看来,在科学研究中可以有三种推理和论证过程,这就是:(1)在高度抽象的概念体系上发展起来的纯理论;(2)演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基本原理能够获得应用;(3)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应用进行归纳检验。我们今天仍在谈论滕尼斯,虽然是因为他在纯粹社会学方面的出色论述,尤其是他的“社区社会”的理想类型;但在当时,这位优秀的社会学家确实在上述三个方面都作出了殚精竭虑的努力。

《社区与社会》

滕尼斯和曼恩一样,希望能够用社区社会这样一对概念,来描述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类共同生活,或者说建立一种从社区到社会的以变迁为主题的社会学。按滕尼斯的观点:“所有亲密的、私人的和排他性的生活,就像我们揭示的那样,可以被理解成社区中的生活。社会的生活是公共的,它是世界本身。”具体说来,社区是在情感、依恋、内心倾向等自然感情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联系密切的有机群体,在滕尼斯那里社区的主要形式包括“(1)亲属关系;(2) 邻里;(3)友谊关系”等等;而社会则是建立在外在的、利益合理基础上的机械组合的群体。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滕尼斯的《社区与社会》的最大意义,在于他企图去综合有关人类社会的理性主义和有机体论两种观点。按前者的看法,社会是一个由期望获得特定目的的理性行动的个人组成的群体;而按后者的看法,社会则是一个非理性的集合整体。“对这两种哲学学派间的冲突,滕尼斯的解决方法是,指出它们每一个都仅仅看到了社会现实两大层面中

的一个,但却将其视为人类社会的全部本质。

社区应该被理解成一种活生生的有机体,而社会则是一种机械的聚合,是一种人造物。

人有两种意志:自然意志和理性意志。意志不仅是行动的动力,也是社会关系的缔造者:自然意志缔造了社区,理性意志则产生了社会。社区-社会的概念是以自然意志和理性意志为基础的。或者说,自然意志是社区内部个体间凝聚的手段,而理性意志则是社会内部个体之间联系的桥梁。

滕尼斯的社区-社会的理想类型有三种基本的特征:(1)社区社会的理想类型在性质上具有历史哲学的特征,它企图揭示欧洲社会在资本主义影响下发生的一系列变迁过程;(2)社区社会的理想类型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它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中某种社会价值的不可避免的坍塌,并且企图证明缺乏社区精神就无法维系任何社会关系;(3)社区社会理想类型又具有理论的性质,“因为它企图为分析社会生活的所有现象提供一种普遍的概念。

滕尼斯提出关于创立不涉及经验材料和历史内容的纯粹社会学的主张是有关形式社会学的最早表述。

7、韦伯在他的学术生涯的第二阶段做出的学术贡献

一、反实证主义的方法论

(1)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理解人的行为而不是对该行为作价值判断

1、狄尔泰认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两类事物的不同,决定了说明和理解的对立;但韦伯认为理解恰恰是说明的前提,或者说是建立因果关系的准备阶段。

2、狄尔泰的理解对象是精神生活或干脆是作为精神生活的结果的文本,而韦伯则企图将理解的范围推广到整个社会生活,即理解行动者、行动者之间的互动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

有两种形式的理解:其一是对特定行动的主观意义的直接的观察性理解,韦伯论述道,通过这种直接的观察,我们能够理解发生了“什么”,但是如果我们想进一步了解“为什么”会发生,我们就需要凭借另一种理解“解释性理解”。

(2)社会科学的研究与行为者的目的、意义和价值观密切相关

价值中立(帕森斯说价值中立的概念可以说是他的立场的基础)

知识可以分为两类“既存知识”,即关于实然(what is);规范知识,即关于应然(what should be)的知识。一门经验科学不能告诉他人应该做什么,而只能告诉人们他能够做什么,以及在特定情况下,他希望去做什么。

价值关联

帕森斯:“从某种意义上说,价值关联是与价值中立对立的。我已经阐明,后者强调科学家角色应独立于其他角色;而前者则强调了相互间的依赖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价值关联的原则就是从选择的意义上提出来的。以为科学是无限的,所以我们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只能在研究对象之间进行选择,而选择又总是与价值相关的。

(3)“理想类型”是社会学分析的最佳手段,通过建立理想类型我们能就能够实现特殊型和一般性的统一

这是韦伯为了克服德国人文主义和历史学派过度个体化和特殊化倾向而提出的一种概念工具。

“理想类型”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1、是研究者思维的一种主观建构,因此,它即源于现实社会,又不等同于现实社会。”ideal types”既可以被译成“理想类型”,也可以被译成“理念类型”。两种译法实际上揭示了这一概念的两个面向:一是这种类型存在于人的观念中而

不是现实中,因此它是一种理念;二是这种类型所以也能够被称之为“理想的”是因为它代表的某种或某类现象是接近于典型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典型,现实中的社会现象只能与之近似,不会同其完全一致。

2、理想类型尽管是一种主观建构,但并不是凭空虚构的,它是以理论结构的形式表示的一种“时代兴趣”,因此它也就体现着某个时代社会文化现象的内在逻辑和规则。

3、理想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是抽象的,但它并没有概括也不试图概括现实事物的所有特征,它只是为了研究的目的单向侧重概括事物的一组或某种特征。

4、理想类型的概念也充分体现了韦伯对价值的看法。一方面,他并没有无视行动者的价值观,比如,在有关政治社会学的论述中,他划分出了有关权威的三种“理想类型”;但另一方

面,他鲜明地强调,“我们所谓的理想类型??和价值判断没有任何关系,除了纯逻辑上的完善外,它与任何形式的完美毫不相干。”换句话说,理想类型就价值而言是中立的。

5、如阿隆所说,韦伯的“理想类型是与社会和现代科学的特点,即理性化的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种种理想类型的建立,表明各门学科都在努力寻找物质的内在合理性,并以某种半成型的物质为基础建立这种合理性,使物质为人们所理解”。

自1904年年以后,韦伯在自己的著述中提出了大量的理想类型,根据这些理念类型的抽象化程度的高低不同,阿隆和科瑟将韦伯的理想类型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具体的历史事件的理想类型,或者说是由历史的特殊性确定的理想类型。比如,韦伯常用的“新教伦理”、“现代资本主义”和“中世纪经济”等概念,显然指的是仅出现于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文化区域的现象。第二类是由社会现实的抽象因素组成的理想类型。这类理想类型的典范是“科层制”,显然它只是表明了政治制度的某一方面的特点,但具有同一特点的社会组织可以存在于不同时期和地域之中。第三类理想类型是“一种特定类型的理性化的重构”,或者用海克曼的话说,是“建立在行动者动机基础上的纯粹的行动类型”。在韦伯的眼中,所有经济理论的命题都属于这一类理想类型。这些命题都涉及到人作为纯粹的经济人,受到纯粹的经济动机的激励而举手投足的方式。

二、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

只有当行为本身是指向他人的行为时,主观的态度才被认为是社会行为。

我们既不能将社会行为等同于若干人一致的行为,也不能将社会行为等同于受其他人影响的行为。

在韦伯那里,社会行动被划分为下述四种基本类型:

(1)、目的理性的行动(means-ends rational action):这类行动“以外部环境中的客体或他人按某种方式行动的期待为基础,并通过将这种期待作为‘条件’和‘手段’,以使行动者能够城工地理性选择自己的目的”。显然,这类行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对目的的关注,它的理性就表现在人们能够以通过计算和预测行动的后果为条件来实现这一目的。

(2)价值理性的行动(value rational action):在行动者从事这类行动时,其主观上常常认定行动具有无条件的、排他的价值,因此不会去考虑行动的后果及完成行动的条件是否具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人的行动仅仅服务于他对尊严、义务、美、信仰或干脆是某件“事情”的重要性的信念,他对从事这一行动是不计后果和条件的,这就是价值理性的行动。

(3)情感行动(affectual action):这是行动者个体的特殊感情和情绪的结果,也可能是对某种意外刺激的不受制约的反应。

(4)传统行动(traditional action):由长期形成的习惯决定的行动

社会关系这一术语是用来说明这样一种情景的:在这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涉入了相互考虑对方行为的行动中,并因此以彼此的行为为取向。

社会关系可以是稍纵即逝的,但也可以具有不同程度的稳定性,一切取决于某种行动重复发生的可能性。与社会行动的重复发生有关的可能性主要有三种形式:1、习惯,这是与“某种社会行动定向的一致性有关的现实的可能性,并且,这种存在于一群人中的可能性的

出现及生存的基础,是现实的习性,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2、习俗,如果前述现实的习性长期存在,就可以称之为“习俗”。按照韦伯的观点,时尚也是一种习惯,不过和习俗不同,它是由新颖而不是持久原则推动的。3、利益制约,与习俗相反,此时一种习惯是由这样一种事实决定的,即所有参与者的行动目的都指向同一期望。尽管这三种形式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稳定性,但它们的稳定性基础是不一样的:比如,习俗的稳定性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谁的行动不符合习俗,他的行动就不合时宜;而利益制约的稳定性则建立在另一种基础上,即谁要是不以他人的利益为自己的行动导向,或者说没有“预计”到他人,他就可能要冒损害自己利益的风险。

不论在个别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还是在某种理想类型中,如果社会行动是以团结感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就会社区化。另一方面,社会关系的社会化则是利益一致和权衡的结果,它是由理性的价值判断和便利因素决定的。

三、理性化的力量

理性或合理性被视为与传统主义相对立的、现代西方文明的总和,或者说是促使现代西方文明出现的那种独特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

按照韦伯的观点,理性或合理性有两种最主要的形式: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形式理性是一种客观的合理性,它涉及不同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主要体现为手段(工具)和程序的可计算性,因此又被称为工具理性;实质理性是一种主观的合理性,它涉及不同价值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主要体现为目的和后果的价值,因此又被称为价值理性。

1、效率:指一个社会强调发现从某一点到另一点的最直接、最快速的途径的重要性

2、可计算性:事物能够被计算或数量化,这也是经济领域理性化的最重要标志

3、可预测性:因为事物是可计算的,因此我们就能对它的运作方式和结果加以预测

4、破除神秘性:指从社会生活中剔除巫术的因素,而代之以系统的、合理的和逻辑的因素

5、控制:理性化的过程总是在逐渐降低人工工艺,用非人的技术来代替人的技术

6、去人性化:理性化的结果是在提高了社会的效率和可计算性的同时,也使我们丧失了对人性和人类价值的关注

四、权威、科层制与人性的铁笼

(1)感召权威

(2)传统权威

(3)法理权威

科层制是一个理性的社会组织结构。

利:从纯粹技术的观点来看,科层制可以获得最高程度的效益,而且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在整个人类行使权威的已知手段中是形式上最理性的。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的严明性和可靠性上,它都优于其他任何形式。因此,对组织的领导及那些行动与组织相关的人们而言,科层制有可能使人们对行动的后果予以特别精确的计算。最后,无论在集中效率方面,

还是在其运作范围上,科层制都是无与伦比的;而且,其形式可以应用于所有类型的行政事务。

弊:第一个方面和科层制的形式或工具理性造成的形式主义或文牍主义密切相关。正因为科层制所恪守的形式法规严格规定了每个机构、每个机构的每一层级的管辖范围及其相应的权力分布,在它的管理运作中,占主导地位的自然就是形式化的、非人格化的、普遍主义的精神。当这种特性发挥到极致时,原有的理性因素就会转向非理性因素。

第二个方面,和科层制的形式或工具理性造成的对人性的漠视、对个人自由的抹煞密切相关。韦伯一方面推崇科层制的理性化,另一方面却注意到当现代社会为了追求效率而将科层组织推进到人类的一切活动领域时,实际上给自己建造了一个既无处不在又无法逃逸的“铁笼”。

8、马克思关于政治社会,国家、社会及它们的关系,思想渊源,社会变迁

思想来源:黑格尔、青年黑格尔学派(布鲁默鲍威尔)、法国社会主义、恩格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唯心主义哲学

意识形态这一术语的公认的创用者是18世纪末法国哲学家特拉塞,在他那里意识形态的涵义就是“观念学”,其主要任务就是研究认识的起源、界限和认识的可靠程度。

马克思所谈的意识形态,即是指表达意义的一整套符号系统,其意义或内容都是由现实的社会生活决定的。它们无论多么抽象,其实都是人们现实生活关系的表达。因此,“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

第一,意识形态既是人们精神生产的产物,同时它又是外在于人类、并强制人类的一套整合的观念体系。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就现实生活而言它是第二性的。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没有发展,它们的历史和发展是由社会生活过程所决定的。

第二,与上述论述相关,每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和意识形态反映的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

第三,意识形态是对“现实的颠倒、逆转和经过修剪的反映”,因此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虚假意识”。

阶级

1、在马克思看来,阶级结构是最基本的社会结构,阶级关系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2、阶级或社会阶级是以不同方式相互区别的利益集团。

3、“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换言之,阶级和阶级斗争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一种同私有制同时出现的历史现象。

社会变迁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①社会变迁: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比社会发展、社会进化更具广泛含义。

②社会变迁主要是文化的变迁。

文化可以被认为是人类社会产品的积累,包括物质对象的使用、社会制度和行为方式。因

此,文化的变迁是这些产品的变迁,社会进化是社会的进化,社会进化就意味着这些集合机制的进化。

③文化变迁的四个因素,即发明、积累、传播和调适。

调适则是指文化的一个部分变迁时,其他部分的相应变化。由于精神文化往往去跟随物质文化中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所以其必然存在一个滞后过程,这就是文化的保守性。

④文化进化的机制:旧文化模式向新文化模式的演变。

国家社会及关系

①国家是从社会中产生的,是私有制出现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②国家是政治统治的工具,是从社会中分化出来的管理机构,具有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③国家相对于社会具有一定独立性,形成一定对立关系而又是内在统一的。

④国家终将消亡,回归社会。

【北大社会学考研】西方社会学理论名解简答表

育明教育 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 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社会学系】

育明教育推荐参考书目(解析) 社会学专业·考研参考书 ◆一. 社会学理论 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大出版社,2005年。 2、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北大出版社,2006年。 3、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人大出版社,2008年。 4、吉登斯:《社会学》?,北大出版社。2009年,870页。 5、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 6、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二. 社会学方法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大出版社,1997年。 2、郭志刚:《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人大出版社,1989年,456页。 3、袁方:《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453页。 4、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5年。 5、卢淑华:《社会统计学》?,北大出版社,2005年,504页。 6、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人大出版社,1999年。 ◆三. 社会学分支理论与方法 1、刘艾玉:《劳动社会学教程》○,北大出版社,2004年。 2、佟新:《人口社会学》○,北大出版社,2004年。 3、杨善华:《家庭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89页。 4、方文:《群体过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242页。

5、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人大出版社,2009年。 ◆一、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分支理论与方法 ?(理论+教程) 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重点精读○?只看2~13章。 ※概论性质的教材,反复阅读,背诵基本概念及重点知识。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至少占40分。 2、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精读○(笔记与书结合) ※北大多位老师按照人物思想编著的教材,难度稍大,应认真阅读。重点掌握经典社会学家的社会学思想线索,以及核心理论概念和理论命题。自己总结出理论点。 ?上卷:太散,不适合考试,不妨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大纲》。?下卷:对于后现代名家思想的把握,只需要精读该书即可。——重点掌握舒茨、加芬克尔、科尔曼、新功能、福柯、吉登斯、哈贝马斯、布 迪厄的思想。 ㊣题型:论述为主,至少占40分。 3、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大纲 ..》○精读○ ※古典和现代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2007年考“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20分;2009年“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 ㊣题型:至少占20分。 4、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精读 ※比较通俗易懂,复习考研很有针对性。尤其注意每章后面的评价部分。?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掌握重要概念,有可能出简答。 ?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复述名著的主要内容即可。(参考资料:提纲)?谢立中《社会理论——反思与重构》,论文专著。后现代考题可能由谢老师出题,如2007年关于“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考察,2008年关于“福柯权力思想”的考察。 ?(人口+劳动+心理+家庭+城市) 1、佟新《人口社会学》○精读○; ※系统掌握人口社会学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相关问题。㊣题型:考试占10分。 2、刘艾玉《劳动社会学教程》○精读○; ※掌握重点章节核心内容。精简内容,以便记忆。㊣题型:考试占10分。

厦门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25)

厦门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25) 货币的使用改变了知识及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地位。由于货币的使用,使得人们精于计算,善于抽象的思考。他以用现金来平衡银行账单来说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这种倾向的发展毫无疑问地提高了知识的地位,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货币“促进了文化向着知识的方面进行根本性的再调整”……… 货币的出现也改变了政府的行为方式。一方面,正是有了货币,政府才能对遥远的地方征税,才能向其官员及其雇员支付薪俸。这说明大规模的国家及中央集权政府的出现,是与货币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另一方面,政府也必须尽力保持社会的稳定,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它发行的货币才能为其公民所接受。 货币的使用对个人的影响 货币对个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货币作为最具一般性的工具,和其他参与交换的商品不同,它本身并不能决定其最终用途。也就是说,个人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由。 其次,个人的财富,是其表现自己的工具。货币使其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有了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方式,社会也就因而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货币使得人们具有多种不同的人际关系。个人可以通过付费或花钱参加各种交往的方式,与各种各样的人保持接触,促进了社会群体数量的增加和形式、内容的多样化。 第四,货币在使得人们能够接触多种多样的人的同时,也使得个人更加封闭,更加孤独,这己成为现代社会无法回避的一个通病。其原因在于货币的出现,使得人们倾向于数量的计算,抛弃了交易过程这一特殊的互动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人对人的了解只限于货币的多少,这与货币出现之前的情况大相径庭。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中,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致,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依赖其他人的劳动。但同时,与我们直接相关的是他人的职位,如面包师、理发师等,而与究竞是谁占据这些职位无关。对我们而言,占据这些职位的人,如同一架机器中的零件,是可以互投的,个性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个人的价值被降到了最低点。 第五,在货币的强力冲击之下,许多人的人生观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一些人变得…喷世嫉俗“,而另一些人则变得对任何事物都”无动于哀“。在前一种人看来,金钱可以买来一切东西:美貌、地位、智慧甚至人格。买这些东西就像买爆米花一样容易,任何庄严、神圣、祟高的东西部面临着挑战。他们也就因此不遗余力地对这种倾向冷嘲热讽。而在后一类人看来,既然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买卖,唯一的区别只是价格的不同,根本就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毫无疑问,后一类人在货币的冲击之下,已丧失了辨别事物之根本价值的能力。

西方社会学理论自考试卷含答案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卷 (课程代码00280)。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孔德认为形而上学阶段所对应的是B A.虚构阶段 B.抽象阶段 C.非实证阶段 D.实证阶段 2.墨顿认为:接受某些目标与手段,但又拒绝某些目标与手段的行为是D A.创新 B.仪式主义 C.隐退主义 D.反叛 3.将戏剧引入社会学分析的是B A.伯克 B.戈夫曼 C.布卢默 D.米德 4.单位招人时会招一些能力好的人,以掩盖走后门进来的入,这种现象反映的是D A.误解表演 B.补救表演 C.神秘化表演 D.理想化表演 5.强调社会科学要研究生活世界的主观意义的是B A.戈夫曼 B.舒茨 C.加芬克尔 D.达伦多夫 6.下列属于米尔斯观点的是A A.疯人现实主义 B.行动理论 C.价值合理 D.角色扮演 7.我们所买的东西确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这反映的是A A.商品化社会 B.现代主义阶段 C.消费社会 D.风险社会 8.下列不属于后现代理论代表人物的是C A.哈贝马斯 B.布希亚 C.利奥塔 D.詹姆逊 9.“打字员与她雇主的女儿打扮得一样漂亮”,这种现象说明的是劳动阶级的C A.职业分层 B.异化 C.同化 D.革命性 10.与米切尔斯的“寡头政治铁律”一样的是米尔斯的B A.巨型理论 B.权力精英论 C.社会学的想象力 D.疯人现实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l分,共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11.孔德的整体性方法论的内容有ABCD A.社会是一个整体 B.社会是一个有机体 C.社会学要从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人手展开自己的研究 D.人类历史也是一个整体 E.社会秩序论 12.帕森斯提出的“功能体系”包括的功能子系统有ABCD A.适应 B.目标获取 C.整合 D.模式维护 E.有机体 13.布劳认为,对权力的反抗有ABCDE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47

福建自考心理学“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47) 这是科塞重点分析的第二种冲突类型。科塞注意到:“关系越紧密,感情越投入,就越倾向于压抑敌对的情感。而不是把这种敌对的情感表达出来。 在次级关系中,比如企业合伙人的关系,敌对情感往往能相对自由地表达出来;相反,在初级关系中,参与者全部投入使得这种情感的发泄对他们的关系形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敌对情感趋于积累起来,并得到进一步强化。这就是说,在初级关系中,冲突不易爆发,但是不等于没有矛盾。如果不注意敌对情感的释放,让敌对情绪积累起来,一旦冲突爆发,就可能非常激烈。例如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冲突就是这样。 同时,科塞也注意到紧密关系中,当不牵涉到参与者的整个个性,也就是说,参与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是一种片面的关系时,冲突并不一定带有敌意和攻击性。例如老同学关系、老同志关系、朋友关系便是如此。 (三)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 这是科塞重点分析的第三类社会冲突类型。它是依据冲突发生在群体内部还是外部而划分的。内群体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外群体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之间酌冲突。科塞分析了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酌一些重要特征。 在分析内群体冲突时科塞指出,R群体冲突的激烈程度与其成员的人格投人程度相关。“在只是涉及其成员人格表面部分的群体中,或用帕森斯的术语来说,在其关系是专门性的和非情感性的群体中。其冲突的程度要比在其关系是扩展性的、情感性的,其成员用整个人格从事其活动的群体中的冲突程度低,也较少是最烈的。” 因为,前者成员之间关系的强度远低于后者。前者的成员以部分人格投入群体,那么情感性因素进入现实性冲突的可能性也就较小,所以冲突的程度便相对的低些。 此外,在内群体中,那些积极热情参与群体生活的成员,对群体中的“叛徒”会采取更多的暴烈式反应。因为那些积极的成员是与群体的生存联系在一起的,而叛徒即便不是在实际上也是在象征的意义上威胁到群体的生存。再加上叛徒离开群体后往往对原来群体的精神进行一系列的清算,这就更使得原来的群体把其视为危险的象征而激烈地反对。 再有,群体对于内部异端分子的反应有时要比对变革者更充满敌意。因为叛徒离开这个群体只是到敌人那里去。而异端分子虽然拥护群体的核心价值和目标,但是主张达到同一目标的不同手段。从而使群体分裂成不同的派别,严重威胁了群体内现存领导人的政治地位。

《现代西方社会学》读书笔记

《现代西方社会学》读书笔记 西方社会学发展迄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恰当理解这150余年的历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粗略地 划分成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这三大发展阶段上的演化逻辑及各 阶段之间的传承流变都具有内在联系。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呈现出 一种分化(分歧、分 西方社会学发展迄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恰当理解这150余年的历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粗略地 划分成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这三大发展阶段上的演化逻辑及各 阶段之间的传承流变都具有内在联系。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呈现出 一种分化(分歧、分裂)与整合(统合、综合)两种态势交互更替的演变模式。 西方的社会学理论是植根于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 之中的。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十大发展趋势:(1)经典依然处于核心地位;(2)宏观与微观的理论整合;(3)社会理论与历史的融合;(4)全球化成为重要理论议题;(5)社会理论中心的转移;(6)后现代思潮的冲击;(7)社会建构主义的勃兴;(8)女性主义的挑战;(9)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10)将身体带入社会学理论。文章的最后部分讨论了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对 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的意义。 自社会学创立以来,西方社会学家就试图以不同的理论视角

去观察社会。孔德、斯宾塞这两位早期的社会学创立者持论迥异,“三圣”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理论立场相差甚远。在帕森斯之后,社会学更是流派纷呈,成为一门多范式的学科。国内学者对 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介绍多数以社会学家个人的思想体系或者各 个理论流派为主,缺乏对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的整体认识。 笔者曾试图厘清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并总结出六个主要的 发展方向,但近年来若干新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尤其是社会建 构主义、女性主义、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全球化与身体纬度的 引人。 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历史发展来看,有三点值得注意并可能 对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具有启示意义:第一,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直没有全然背弃其理论传统与思想渊源,总是在传统的基础上 有所继承、有所扬弃。第二,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突破性进展是在 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完成的。以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为核心的 经典社会学理论是兴起于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资本主义的兴起 导致社会秩序的改变,有必要提出新的理论架构进行解释。以多 元化发展、理论趋于整合为特点的当代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土壤是 西方社会进人后工业社会,对现代性的反思、社会的多元化与复 杂化推动了社会学的理论创新。第三,社会学理论的切入点不断 扩展,身体、时间与空间等以前没有被关注的纬度都逐步进人社 会学的理论视野,从而增加社会学视角的立体感。 实际上,中国的社会学家亦正在见证中国社会变迁最为急剧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际关系联系着其他社会现象”,对国际关系进行这样界定的学者是(B) A.孔德 B.阿隆 C.霍曼斯 D.蒂里阿基安 2.米德指出,人类的心智包括两种能力:其一是理解象征符号的能力;其二是_(B)_的能力。 A.学习象征符号 B.运用象征符号 C.解决象征符号 D.创造象征符号 3.人们对自身的价值、目标、理想、行为进行评价时进行规范性指导的群体称为(B) A.目标群体 B.参照群体 C.功能群体 D.利益群体 4.米德认为,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础是(A) A.符号 B.利益 C.情境 D.价值 5.提出“情境定义”概念及其理论的学者是(B) A.布卢默 B.托马斯 C.米尔斯 D.米德 6.认为西方社会是病态社会的是(D) A.柯林斯 B.达伦多夫 C.李普塞特 D.马尔库塞 7.《后现代状况》一书的作者是(A) A.利奥塔 B.詹姆逊 C.托夫勒 D.贝尔 8.人们通过对_(B)_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是布卢默提出的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 A.角色 B.符号 C.身份 D.阶层 帕森斯系统功能理论的中心,是解释____的整合与均衡。 A.个性系统 B.文化系统 C.社会系统 D.人类行为 10.杜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学研究的七个准则之一是,将_(B)_看做客观事物。 A.社会结构 B.社会现象 C.社会知识 D.社会常识

在互动的公理规则中提出,经济学的第一原理必须进行修改的是 A.布劳 B.霍曼斯 C.卢曼 D.帕森斯 12.最早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A) A.孔德 B.斯宾塞 C.马克思 D.杜尔克姆 帕森斯认为,现代社会两个最有影响的功能领域是经济与 A.教育 B.军事 C.政治 D.科技 消除系统破坏性倾向的过程,被卢曼称为 A.社会分化 B.社会整合 C.社会系统 D.越轨行为 15.布卢默的理论建构方法是(A) A.实证的 B.可操作的 C.间接观察 D.非实证的 达伦多夫认为冲突的调节方式有仲裁、调停和 A.合作 B.竞争 C.和解 D.自我约束 戈夫曼拟剧互动理论的主题是 A.剧本期望 B.剧情 C.剧组 D.印象管理 认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含有乌托邦的取向,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A.达伦多夫 B.柯林斯 C.李普塞特 D.科塞 19.首次使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词的是(C) A.科塞 B.柯林斯 C.达伦多夫 D.李普塞特 20.互动仪式链是由(A)_提出来的。 A.柯林斯 B.登津 C.达伦多夫 D.李普塞特 21.哈贝马斯认为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属于(D) A.体制危机 B.合理性危机 C.同一性危机 D.合法性危机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社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 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 2.社会动力学:纵观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必要阶段,所叙述的是这一基 本秩序在达到实证主义这一最终阶段之前所经过的曲折历程。 3.社会事实: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 以约束的,或者说是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 上的表现如何,都叫社会事实。 4.集体意识:社会成员平均 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 5.社会互动形式:个人之间交往的方式,正是在这种交往方式中,交 往构成为社会现实。 6.主观文化(个体文化):行为者产生、吸收和控制各 种客观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使已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那里的综合 体现。 7.客观文化: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制造和生产的各种文 化因素。 8.社会行动:韦伯认为是指具有主观意义的且涉及他人 的行动,即是一种包含社会关系的行动。 9. 社会化:指在一种社会关 系中,社会行动的侨界建立在以理性为动机的利益的平衡或者同样动机上的利益的 结合之上。 二.功能主义P164 功能主义理论把社会跟 有机体作类比,认为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各部分构成的整体系统,各部分都在系统中 承担一定的作用或功能 (一)理论来源 1.古典社会学家的功能论思 想 (4)涂尔干对功能主义理论发展影响最为突出,他强 调了功能分析方法,把它同因果联系作了区别。他认为,解释社会事实时,必须区分 社会事实产生的原因和社会事实所发挥的功能。 2.社会人类学与功能分析传 统 (1)拉德克利夫-布朗把社会过程、社会结构和功能 三个概念看作解释人类社会系统中社会行为的基本范畴,提出应该用“存在的必要条件”取代“需要”概念。 (2)马林诺夫斯基他对现 代功能主义的影响包括:一是系统层次思想,二是不同层次的系统,具有不同的多 样性的系统需要的思想。马林诺夫斯基特别强调文化的制度因素。 (二)模式变项P173 1.模式变项是用来说明行动者的行为取向特征,又称一 定情景下人们的角色选择的类型,用对立的“二分法”表示:感情中立性—情感性, 自我取向—集体取向,普遍主义—特殊主义,成就性—先赋性,专一性—分散性。 2.模式变项首先说明不同的社会关系或角色特征,还可以说明各种社会制度、群体 与组织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可以用来说明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 3.模式变项的不同组合级反映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反映不同的社会结构。 (三)AGIL 功能分析模型 1. AGIL 强调系统的“必要条件”。 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P176 :行为有机体系统——适应功能(Adaptation) 人格系统——目标获取功能(Goal Attainment)社会系统——整合功能 (Integration )文化系统——模式维持功能(Latency) (四)社会学中层理论观P182 1.中层理论特点:①它主要 用于指导经验研究;②中层理论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但比单纯的经验概括更 高一层,如群体理论、社会流动理论、角色冲突理论都 属中层理论;③中层理论可 以融入到所谓的社会学理论系统中,通过有限的中层理论可以发展出普遍性的理论 体系;④中层理论区分了微观社会学问题和宏观社会学问题;⑤中层理论是经典理 论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续;⑥中层理论可以指明未知的方面,或需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3.根据默顿的中层理论观点,社会学理论第一步就是先要建立具体化的理论,接 下来才可以建立综合性的概念体系。 (五)功能分析范式P184 1.范式:指一套严格的分析的研究程序。范式的作用主要是明确清楚的假设、概念 以及命题,提供简练、准确的规范化语言。 2.默顿指出以往功能主义的三个错误假定:第一是社会的“功能一体性”假定,第二是“普遍功能主义”假定,第三是“不可或缺性”假定。 3.默顿功能范式:指出功能分析的步骤:①首先要明确所研究的社会或文化事项,②然后分析这些事项存在于其中的结构关系,③最后说明事项所履行的功能。由此默顿总结强调了两点:一是要求明确区分显在功能和潜在功能,二是功能与结构密切相关。“结构影响功能,功能影响结构”。 4.十一个澄清的问题1.功能归属事项2.主观意向概念3.客观结果概念4.功能指向单位的概念 5.功能需要的概念 6.功能实现的机制概念 7.功能选择的概念 8.结构脉络的概念 9.动态与变迁的概念10.功能分析的效度问题11.功能分析的意识形态蕴涵问题。 (六)结构分析范式P186 1.他在结构分析的基本出发点,是强调社会结构或制度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 默顿结构分析范式,即结构分析的14条规定:1.社会结构 三.社会冲突论 (一)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P201 1.社会冲突的根源。其根源是特定的社会结构,这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就是阶级结构,这种阶级结构是根据统治与服从之间的权威关系来划分的。现代社会围绕“权力”和“权威”而形成了两个阶级:一方是占有很多权力和权威的阶级,一方是被迫服从权力和权威的阶级。(权力:不顾反对而把某人意志强加于他人的能力。权威:期待他人屈从的合法化权力。) 2.社会冲突的形成。 “准群体”是没有阶级意识的集合体,而不是组织起来的团体。显群体是组织起来的,具有明确利益要求和奋斗目标的群体,如党派,工会等。 3.“准群体”转化为“显群体”的条件:(1)具备基本的技术保证,包括领导者、物质设置、纲领和意识形态;(2)政治上必须有一定的政治自由,法律上必须允许结社联盟;(3准群体内部之间有沟通的可能程序与正式程序)。 3.达伦多夫认为一旦社会冲突形成了,只能通过制度化来调解冲突。 4,社会冲突的程度: (1)影响社会冲突强度因素:①社团的重叠程度②权威关系与其他报酬分配的相关度;③社会流动性程度。 (2)影响社会冲突烈度因素:①社会经济剥夺情况;② 冲突的调节:即冲突的控制方式。 5.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结果引起社会结构的变迁,特别是权威结构的变迁。 三种变迁类型:革命变迁:所有统治人员的更换;改革变迁:部分统治人员的更换;最低层次的变迁:把被统治阶级的利益结合到统治阶级的政策中 6.度量社会变迁的尺度: 根本性:社会变迁的程度,关联阶级斗争的强度 突发性:社会变迁的速度,关联阶级斗争的烈度 (三)社会冲突的类型分析P210 1.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 现实性冲突: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作为手段的冲突,冲突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非现实性冲突:至少冲突中一方为“释放紧张状态的需要”而发起的冲突,冲突本身就是目的,没有任何结果可言。 注:两种冲突的区别不是纯粹的,两种性质的冲突往往是交叉着、混合着。 2.紧密关系中的冲突:在初级关系中,冲突不易爆发,但是并不等于没有矛盾,如果不注意地对感情的释放,让敌对情绪积累起来,一旦冲突爆发,就可能非常激烈,当参与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是一种片面的关系时,冲突并不一定带有攻击性和敌对性。 3.内群冲突与外群冲突:内群冲突: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外群冲突:发生在群体之间的冲突 4.意识形态下的冲突:实际上是指作为集体的代表参与的、以集体的目标为动机的那些冲突,科塞认为,以集体的目标为动机的冲突要比以个人目标为动机的冲突“更激进、更冷酷无情”。 (四)社会冲突的功能P213 1.群体内冲突的功能:冲突不涉及(涉及)群体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念是积极(消极)功能。

西方社会学理论各章复习指导与复习题

复习西方社会学理论指导及各章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复习要点: 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知识背景,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传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特点。 复习要求: 了解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知识背景,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传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特点。 思考题: 1.试论西方社会学产生的知识背景。 2.试论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历史传统 第二章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 复习要点: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 复习要求: 理解孔德、斯宾塞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思考题: 1.试评价孔德的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2.评价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 第三章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

复习要点: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和知识社会学。 复习要求: 掌握迪尔凯姆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思考题: 1.阅读迪尔凯姆的一本主要著作,并进行评介。 第四章齐美尔的社会学理论 复习要点: 社会与社会学的本质形式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和货币哲学。复习要求: 掌握齐美尔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思考题: 1.试评价齐美尔的货币哲学理论。 第五章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复习要点: 社会学方法论,社会行动、理性化过程、统治类型、科层制和宗教社会学。 复习要求: 掌握韦伯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思考题: 1.试评价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

2.试分析韦伯对理性化的论述。 3.结合东亚的发展评价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理论。 第六章功能主义理论 复习要点: 功能主义理论的来源、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复习要求: 了解功能主义理论的来源,掌握帕森斯和默顿的功能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思考题: 1.试分析功能主义理论的来源。 2试评述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3.分析默顿中层理论观的意义。 第七章社会交换理论 复习要点: 社会交换理论的来源、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布劳的社会交换论。 复习要求: 了解社会交换理论的来源,掌握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布劳的社会交换论。 思考题: 1.试分析社会交换理论的渊源。

厦门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14)

厦门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14) 机械团结是指彼此间无差异的个体或群体的结合形式,它以一种强烈的共同的集体意识为基础的社会团结类型。阿隆认为,迪尔凯姆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同一社会一般公民共同的信仰和情操的总和。”迪尔凯姆认为,机械团结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以及社会同质性基础之上的,它主要体现在古代社会以及不发达社会,也就是原始的或乡村社会。在这种社会里,人的行动受群体意志支配,个体淹没在集体意识中,维系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的基础是惩罚性法律。他认为,当这种团结类型主宰社会时,个人之间还没有分化,“由于他们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准则和宗教仿佛,人与人之间彼此相近或相似。”由于分工不发达,社会各部分的相互领带程度低。 迪尔凯姆认为,在现代发达社会,由于社会交往的扩大以及社会分工的形成,个人的独立性日益增强,因此,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社会也由原来的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型。所以,他认为,如果说集体意识是机械团结型社会的精神基础,那么,分工则是现代高度发达社会的重要特征与标志,也就成了有机团结社会的物质基础。迪尔凯姆还认为,在传统社会里也有社会分工形式,只不过那时候的分工还很不发达,集体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社会行动,只有到了现代社会,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不断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我是人”、“我就是我自己”、“我是凡人,我应当追求凡人的生活”、人们甚至喊出“上帝已经死了”这个口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促进了物质生产力的解放与提高,也促进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也就进入了如迪尔凯姆所认为的有机团结型社会之中。 在迪尔凯姆看来,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整合方式,其标志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合作性法律的出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迪尔凯姆认为,有机团结型社会是随着社会分工发展而出现的,分工导致了职业的专业化、专门化以及标准化,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因职业的不同而发挥着独特的能力。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无法代替其他人的经济社会行动。所以,在这样的社会里,分工也就产生了了相互依赖、相互协作。 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便是:究竟是什么力量的存在导致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迪尔凯姆认为,造成社会分工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的增加,这是产生社会分工的最根本因素。他认为,人口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生存危机,为此,只有提高生产效率,于是,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进行社会分工,把每个人安排得井井有条;二是科学的普世化,使得普通的群体都可以运用科学技术成果为自己的生活所服务;三是老年人的权威开始下降,掌握科学技术与现代生产知识、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年轻人的权威不断提高。所有这些,必然导致社会发展转型与变迁。所以,他说,社会分工不是个人寻找乐趣、追求幸福、不是个人的原因,而是社会因素造成的,反过来,分工又能促进社会的转型与发展。 三、社会分工与集体意识 1、动态密度的改变

精选-《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单选题: 1.自1838年(D)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 B.斯宾塞 C.迪尔凯姆 D.孔德 2.1838年孔德提出(D)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社会形式 B.工具理性 C.有机团结 D.社会学 3.孔德将(B)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 B.秩序与进步 C.效率与公平 D.个人与社会 4.从客观的个人主义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B)。 A.社会主义 B.自然主义 C.主观主义 D.唯物主义 5.从客观的(B)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自然主义。 A.社会主义 B.个人主义 C.集体主义 D.唯物主义 6.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D)→工业社会。 A.游牧社会 B.农业社会 C.封建社会 D.军事社会 7.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现象 B.社会规律 C.社会组织 D.社会事实 8.齐美尔提出要建立关于社会形式的社会(B)。 A.物理学 B.几何学 C.心理学 D.动力学 9.齐美尔曾提出要建立正确研究社会的社会(C)。 A.物理学 B.生物学 C.几何学 D.动力学 10.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事实 B.社会形式 C.社会规律 D.社会行动 二、填空 1、帕累托将人类行为分为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 2、孔德人道宗教基本教义是爱是原则,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的。 3、涂尔干社会团结的类型是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4、斯宾塞社会学理论两大支柱是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 5、斯宾塞将社会分为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两种类型。 6、韦伯关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7、个人与社会关系上存在两种对立观点社会唯识论和社会唯名论。 8、托克维尔的主要代表作是《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 9、米德将人类心智分为和两种类型。 10、西方社会学理论三大流派马克思主义学派、韦伯学派、孔德学派。 11、戈夫曼分析框架的两种类型喜剧分析和印象管理。 12、齐美尔纯粹社会学基本认为是纯粹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互动和交往的纯粹形式,社会形式是由活生生的纯粹总和构建起来的,形式社会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将这种纯粹形式进行归纳,并在心理学上与非社会学的内容和目的区分开来。 三、不定项选择 1、孔德认为人类智力发展的阶段是什么? 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2、帕累托对政治精英的分类是什么? 狐狸,狮子 3、古典社会学理论有哪三大传统?

杨善华 西方社会学理论

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大纲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理论的主要特点、构建方式和基本类型,梳理西方社会理论发展的脉络,分析社会理论与现代性问题的关联,以及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间的关联。 第一节理论的特点、构建与类型 一、理论的二元性:抽象与具体;逻辑一致与悖论;说明与解释。 二、理论的三种基本类型:形式的;实质的;实证的。 三、理论是如何提出来的: 1.对通行理论的批判 2.综合 3.吸纳具体研究的结论 4.追求基本的形式特征 5.理解重大事件 第二节社会理论的基本路径 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充斥着个体与集体、主观与客观的二分法。任何社会学理论必须回答两个基本问题: 一、社会实在的性质是什么? 二、怎样认识社会实在? 三、四种理论组合:功利主义;建构主义(主观主义);实质主义;功能主义。 第三节社会学的三代理论史 一、第一代(经典)理论:三大传统 二、第二代社会学理论:帕森斯主义与反帕森斯主义 三、第三代理论:后帕森斯时代的新综合 四、当代综合的特点: 1.多种综合并存。 2.综合多采用对传统理论的重构。 3.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思想。学科的分化与综合。 第四节社会理论与现代性问题 一、现代性问题 二、区分三个词:现代性;现代化;现代主义。 三、社会理论与现代性问题 复习思考题 社会理论有哪几种基本类型? 社会理论与现代性问题有何关联? 拓展阅读书目 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第一章 第二章现象社会学与常人方法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行动社会理论的主要特点,了解现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思路,重点掌握常人方法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第一节行动理论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重点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重点 第一章现象学社会学 (现象学社会学的创始人:舒茨,奥地利维也纳) 1.舒茨指出,人的行为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看做是持续的意识过程(称为行动),具有时间性;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是已经完成的所作所为(称为行事),具有空间性。 2.手头库存知识(名词解释)(stock of knowledge at hand):意义构造的不断积累就形成了人们的手头库存知识。 3.主体间性的理解(名词解释) 只有发生行动的意义时才是真正的理解,要做到真正的理解,不仅要理解行动的表面意义,还要理解表面意义之外的附加意义,舒茨认为我们对他人行动意义的把握总是介于纯粹的客观意义和绝对的主观意义之间。 4.社会世界的构造(填空) (1)直接经验世界:面对面的互动的世界 (2)间接经验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无论时间、空间上都是间接地,存在着一种“他们”关系。 5.生活世界(名词解释)是人的直接性的世界,是感觉、需求、幻想、希望、怀疑、断言、回忆过去和预料未来的现象世界。 6.生活世界的交往基础是主体间性理解(填空) 7.生活世界的本质是同感现实(填空) 8.处于生活世界的人的基本特点是自然态度(填空) 自然态度是将生活世界视为独立的客观的存在,以缺乏反省的习以为常的方式对待的一种态度 9.库存知识在生活世界发挥作用的两种形式:(填空) 有两种:一为类型化,另一为关联性 ①类型化:普通人总是将生活中不断变化的场景标准化,变成例行的情况,然后使用类型化的库存知识来处理 ②关联性:指在一个情境中,什么问题会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考虑的主题,我们会对什么问题感兴趣。 三种关联:主题关联,解释关联,动机关联(填空) 10.科学知识的构造必须遵循四项基本假定:(填空,简答) 科学知识的构造是二阶构造 ◆、关联性假定(the postulate of relevance)科学家构造的知识要受到其价值观、人生观、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这一点实际上是韦伯所谓“价值关联性”思想的一个新表述) ◆、适当性假定(the postulate of adequacy)在研究人的科学行为模式时,必须以普通人的行为为基准。(社会科学的规律是具有概率性的,而自然科学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性的) ◆、逻辑一贯性假定(the postulate of logical consistency)要具有最高程度的清晰性,必须符合形式逻辑的原理,可以保证科学构造的客观有效性 ◆、相容性假定(the postulate of compatibility)必须与整个科学知识体系相容③、上面四项假定中,前两项假定阐述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得常识基础之间的关联,

现代西方社会学讲义

现代西方社会学讲义 邓力铭(lmdeng7979@https://www.doczj.com/doc/499073755.html,) 课程概述:《西方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遵循西方社会学研究的两个传统的主题,即一是社会秩序或社会稳定,二是社会变迁或社会发展,介绍了西方社会流行的社会学理论,即秩序论、功能论、交换论、互动论、冲突理论、批判理论、后现代理论等。内容包括上述理论的代表人物、理论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对社会研究所具有的意义,是社会学专业的重要课程。 课程的性质:现代西方社会学主要介绍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代表人物思想,是社会学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紧密联系西方和中国的社会现实,阐述和介绍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来源、基本内容、各种表现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为我们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西方社会的实际状况,分析西方社会的现实提供了广阔的途径,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取其精华,用这些理论中合理的、适应我国具体形势的部分来正确地认识与对待我国的改革开放,对待我国社会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 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本课程适用于社会学专业学生。 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总学时:54学时;总学分:3学分。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现代西方社会学,是一门介绍社会学从产生以来所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课程。该课程所涉及的理论几乎是所有社会学分支学科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理论基础。学生如果不了解社会学发展历程中所出现的那些杰出思想家和流派的主要观点和理论,在进行实际的社会学研究时,就会出现缺乏理论支持和理论深度的困惑。这门课程与社会学概论或者社会学原理不同,以上两课程只是粗略的介绍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整体性的知识体系和观点,本门课程以人物为线索,分门别类的介绍了经典大师的思想体系和观点,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社会学理论的精深和博大,对于学生树立学习社会学的信心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教材情况:由于现代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各种版本教材书籍阐述的不一致性,因而未专门指定教材,而由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撰写详细讲义给学生。课程依据的相关专业书籍和教材有:《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华夏出版社,1999);《社会学二十讲》(亚历山大,华夏出版社,1999);《当代西方社会学》(杨善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资料:1、《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斯·韦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2、《古典社会学理论(第4版)》(乔治·瑞泽尔、古德曼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社会理论的开端和终结》(苏国勋,刘小枫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乔纳森·特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社会学原理》(青井和夫著,华夏出版社, 2002) 6、《西方社会学理论》(宋林飞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社会学》(罗伯逊著,商务印书馆, 1990 8、《社会行动的结构》(帕森斯著,译林出版社,2003)

迪尔凯姆自杀论读后感

-“涂尔干提出了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阐述了社会事实之间存在的结构、功能和因果的关系,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学研究的实证规则,充实了由A.孔德开启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构想,使社会学方法论具有实质性的内容。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用人类学资料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宗教研究,是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从而结束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涂尔干丰富、精深的社会学思想,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引言 凡是当事人自己采取的或间接、积极的或消极的行动,达到了预期死亡结果的情形都算作自杀。迪尔凯姆在书中驳斥了当时流行的关于自杀的自然主义和生物学主义的特点,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造成欧洲各国各地区以及各个时期不同自杀率耳朵原因是社会潮流。他又根据社会潮流的不同,划分了四中自杀类型: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失范性自杀以及宿命性自杀。 (1)、利已型的自杀。 理论假设一:群体整合程度不足是导致利已型自杀率上升的原因。家庭生活领域和政治生活领域的实证材料也支持上述假设。整合性强的社会群体通过共同的规范和强有力的权威控制着成员的思想行为,使成员完全归属于群体。在个人遇到挫折时,可以得到群体的保护和支持。因此群体的整合是遏制成员自杀倾向的社会因素。相反,个人主义的兴起增强了个人的独立性,削弱了群体对个人的约束和控制,降低了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松弛了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很容易陷入沮丧、绝望而难以自拨,进而采取自杀以求解脱。 、利他型的自杀。 社会整合过于强烈之时。高度的社会整合使得个性受到相当程度的压抑,个人的权利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他们被期待完全服从群体的需要和利益。利他型自杀的两种表现形式:义务性自杀,群体强加给个人的义务。第二种表现是负疚性自杀。执行者对群体和任务的认同十分强烈,完全献身于群体,服从群体,为了群体利益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说利已型自杀的原因是社会整合程度不足,那么利他型自杀的原因是社会过度整合。 失范性自杀

西方社会学理论考试复习大全

名词解释 社会行动:社会行动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行动,行动者以他主观所认为的意义而与他人的行为相关,即以过去的、现在的或将来所期待他人的行为为取向。 科层制:科层制是法理型统治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确切的说,是其中一种最典型、最纯粹的表现形式。权力依据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范管理主体的管理方式和组织体系,反映高级的的工具合理性。 理想类型:“理想类型”是研究者为研究社会和解释现实的一种概念工具,是社会学可以对所研究的现象像自然科学那样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并给予因果性的说明的特殊认识工具。社会事实: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定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社会团结:社会团结与“社会内聚力”、“社会整合”的含义大体相同,它指的是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一种建立在共同的情感、道德、信仰或价值观基础上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系状态。 机械团结/有机团结(涂尔干):机械团结——机械团结存在于不发达社会和古代社会,它是建立在社会中个人之间的相同性或相似性即同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在劳动分工较低的传统文化中,大多数的社会成员从事相似的的职业,共同的经验和共享的信念使他们相互结合。有机团结——有机团结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出现的,它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由于分工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个人之间的差异性不断扩大,同时也使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 芝加哥学派:即围绕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形成的社会学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米德创立了符号互动论。 中层理论:即介于经验总结性微观理论和宏大社会理论之间的理论;其宗旨在于架设一条社会理论“实用化”的桥梁,指导人类的经验实践特别是调查。 镜中我: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镜中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