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换热器性能试验大纲

换热器性能试验大纲

换热器性能试验大纲
换热器性能试验大纲

换热能力验证

1、试验目的

验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流体阻力特性。

2、实验依据

JB/T 10379-2002 换热器热工性能和流体阻力特性通用测定方法。

3、试验单位资质

ISO17025

4、实验条件

4.1试验地点

4.2 试验对象

4.3 实验设备

序号名称数

量型号测试厂家鉴定单位合格证

到期日期

1 涡轮流量传

感器

1 LWGY-40

2 压力传感器 1 DW115DP0-500Kpa

3 水银温度计 2 50-100

4 温度传感器 6 PT100

5 风速仪 1 VT100

6 压力传感器 1 475-0

MARK III

4.4状态要求

乙二醇溶液额定流量15 l/min

冷风额定流量0,475 m3/s

乙二醇溶液配比48/52%(体积比)

4.5环境要求

测试环境温度为20 .....+45 ℃左右

5、试验步骤

5.1 换热量测试—变冷介质流量(在100%通风面积和90%通风面积两种条件下分别测试)

5.1.1 将换热器按照JB/T 10379-2002 图2安装到测试台上。

5.1.2 冷介质进口温度为环境温度a℃

5.1.3 热介质进口温度为a+20℃。

5.1.4 调节热介质在15 l/min

5.1.5 将冷却介质(冷却风)分别调节到0.5m3/s,0.9m3/s,1.3m3/s,1.76m3/s,2.2m3/s,

2.64m3/s,

5.1.6 按照JB/T10379-2002 记录各项测试参数值。

5.1.7 计算换热量

冷介质热流量

热介质热流量

平均换热量

热平衡误差

5.2 换热量测试-变热介质流量

5.2.1 将换热器按照JB/T10379-2002 要求安装到测试台上。

5.2.2 冷介质进口温度为环境温度a ℃

5.2.3 热介质进口温度为a+20℃

5.2.4 按照下表调节冷热测流量

5.2.5 按照JB/T10379-2002 记录各项测试参数值

5.2.6 计算换热量

冷介质热流量

热介质热流量

平均换热量

热平衡相对误差

5.3 风侧阻力曲线

5.3.1 换热面积100%

5.3.1.1 将换热器按照JB/T10379-2002 图2要求安装到测试台上

5.3.1.2 冷风测试温度:环境温度20-45℃

5.3.1.3 控制热介质(乙二醇溶液)在15 l/min

5.3.1.4 控制热介质(乙二醇溶液进口温度为75℃,进出口平均温度72℃。

5.3.1.5 冷风变化范围0.15m3/s-0.6 m3/s(0.15,0.25,35,0.475,0.6)

5.3.1.6 记录不同介质流量下对应的压降

5.3.2 换热面积90%

5.3.2.1 将换热器按照JB/T10379-2002 图2要求安装到测试台上

5.3.2.2 冷风测试温度:环境温度20-45℃

5.3.2.3 控制热介质(乙二醇溶液)在15 l/min

5.3.2.4 控制热介质(乙二醇溶液进口温度为75℃,进出口平均温度72℃。

5.3.2.5 冷风变化范围0.5m3/s-2.64 m3/s(0.5,0.9,01.3,1.76,2.2,2.64)

5.3.2.6 记录不同介质流量下对应的压降

5.4 热侧(乙二醇溶液)阻力曲线

5.4.1将换热器按照JB/T10379-2002 图2要求安装到测试台上

5.4.2 控制热介质流量在6L/min,9L/min,12L/min,15L/min,18L/min,

21L/min,24L/min。

5.4.3调节加热装置控制热进口温度在60±1℃。

5.4.4 记录乙二醇溶液进出口压降值。

6 试验评定

6.1 换热能力(最小)1.36kw/℃

6.2 热侧在额定流量下的压降 <5mBar @75℃热侧温度。

6.3 冷侧在额定流量下的压降90Pa @72℃(热侧平均温度)

2015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复试大纲

《汽车构造和汽车性能试验》复试笔试大纲 汽车构造部分 1、汽车总体构造; 2、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在工作原理方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及性能上的优缺点; 3、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组成与工作特点; 4、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及工作特点,配气相位定义及其对发动机工作性能的影响; 5、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功用与燃料性能,可燃混合气成分对汽油机性能的影响,汽油电控喷射装置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6、柴油机供给系组成与柴油在气缸内燃烧的特点,喷油器、喷油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7、发动机冷却系功用、组成及总成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发动机冷却强度的调节; 8、发动机润滑系功用、组成及总成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发动机润滑系的油路; 9、蓄电池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点火提前装置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电子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1、不同汽车传动系布置型式对汽车类别、组成和构造的影响; 12、离合器功用及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与工作性能; 13、变速器的功用与不同分类方法和类型,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的结构、各档传动比的计算,不同换档结构型式的优缺点,锁环式同步器构造与工作原理; 14、万向节的结构型式及等速传动的原理及结构保证; 15、驱动桥的功用、组成及工作原理; 16、汽车行驶系功用、组成及受力情况; 17、转向桥、转向驱动桥的功用与构造,转向轮定位参数的定义与作用; 18、悬架的功用、组成,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的结构型式、性能特点,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各种弹性元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9、转向系统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转向器的结构型式、特点与工作原理; 20、制动系的功用、分类与组成,鼓式和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形式、制动效能及制动间隙调整的结构措施,人力制动系、动力制动系和伺服制动系的结构型式、工作原理和特点。 《汽车性能试验》部分 1、汽车试验系统的基本组成、汽车试验标准的分类; 2、汽车质量参数和质心位置参数测定的目的、质心水平位置的测定与计算; 3、汽车通过性参数和最小转弯直径及其测定; 4、汽车动力性试验项目、方法及试验设备和系统; 5、汽车燃油经济性试验项目、方法及试验设备和系统; 6、汽车制动性试验项目、方法及试验设备和系统; 7、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项目、方法及试验设备和系统; 8、汽车平顺性试验试验项目、方法及试验设备和系统; 9、汽车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来源和测试试验设备; 10、噪声检测仪(声级计)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测试技术》复试笔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汽车总体构造;

换热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第一章实验装置说明 第一节系统概述 一、装置概述 目前我国传热元件的结构形式繁多,其换热性能差异较大,在合理选用和设计换热器的过程中,传热系数是度量其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本装置通过以应用较为广泛的间壁式换热器(共有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和钎焊板式换热器四种)为实验对象,对其传热性能进行测试。。 二、系统特点 1.采用四种不同结构的换热器(分别为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和钎焊板式换热器)作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性能测量。 2.实验装置可测定换热器总的传热系数、对数传热温差和热平衡误差等,并能根据不同的换热器对传热情况和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3.实验装置采用工业现场的真实换热器部件,与实际应用接轨。 三、技术性能 1.输入电源:三相五线制 AC380V±10% 50Hz 2.工作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85%(25℃);海拔<4000m 3.装置容量:<4kVA 4.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14m2 5.螺旋板式换换热器:换热面积1m2 6.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5m2 7.钎焊板式换热器:0.144m2 8.电加热器总功率:<3.5kW 9.安全保护:设有电流型漏电保护、接地保护,安全符合国家标准。 四、系统配置 1.被控对象系统:主要由不锈钢钢架、热水箱、热水泵、冷水箱、冷水泵、涡轮流量计、PT100温度传感器、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冷凝器、电加热棒、电磁阀、电动球阀、黄铜闸阀以及管道管件等。 2.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源控制箱、漏电保护器、温度控制仪、流量显示仪、调压模块、开关电源以及开关指示灯等。 第二节换热器的认识 一、换热器的形式 能使热流体向冷流体传递热量,满足工艺要求的装置称为换热器。换热器的形式有很多,

试验大纲

50t门座式起重机 试车大纲 象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二O一一年十月

1.概述 1.1 说明 本试车大纲适合各种规格的港口门座起重机,港口门座起重机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参见附件《起重机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并以附件中所列的参数作为起重机的检验依据。 本试车大纲的附件《起重机主要技术性能参数》是根据产品订购合同的技术规格书编写的。 试车大纲是在起重机完成制造、调试后,对起重机的性能、参数的检验和评定的指导文件。 本试车大纲也可作为起重机大修后,对起重机进行检验的指导文件。 1.2 试车的目的和步骤 1.2.1 试车的目的 起重机在完成总装、调试后,应按本试车大纲的要求进行试车,其目的是检验起重机各工作机构的技术性能参数是否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起重机的金属结构是否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起重机的电控系统是否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起重机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是否符合有关的安全规范,以确保起重机投产后,安全、可靠、有效地运行。 1.2.2 试车的步骤 试车按以下步骤进行:(1)试车前的准备;(2)空载试车;(3)额定载荷试车;(4)动载试车;(5)静载试车;(6)连续运行试车。在前一步工作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 由制造厂的质保部门根据各阶段的试车要求,测定并记录各类技术数据,出具试车报告。 2试车前的准备和检查

2.1 安全注意事项 2.1.1 划定试车的区域,并挂上醒目的标志,严禁与试车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划定的试车区域。 2.1.2参加试车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听从负责人的指挥。所有的工作必须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为前提。 2.1.3 在试车过程中,对机构的运动部分,应有专人看守,并与试车指挥人员保持通讯联系。 2.2 试车人员的组织 2.2.1 试车由制造安装部门组织,质保部门负责实施。 2.2.2试车人员由制造厂检验人员、用户单位的有关人员、(若用户聘有第三方检验人员,则第三方检验人员代表用户)等有关人员组成。并配备有一定实际操作经验的司机。 2.2.3 检验人员应熟悉港口门座起重机的技术性能参数和试车的项目,掌握有关试车的安全知识。 2.3 试车用的仪器和设备的准备 2.3.1 配备各类测量仪器 (1)机械测量仪器:卷尺,转速表,秒表,测温仪等。 (2)电气测量仪器:钳形万用表,兆欧表等。 2.3.2 配备必要的工具 为了额定载荷试车和动、静载试车,除了准备一些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如铲车、手拉葫芦、千斤顶、起重钢丝绳等以外,还必须配备供试车用的配重,应能配载试车所需要的重量。 2.4 试车前的检查

#1机组修后性能试验措施.

大唐鲁北发电有限公司#1机组大修后热力性能试验大纲 批准: 审定: 审核: 编写: 山东电力研究院 二○一二年七月

参加工作单位:山东电力研究院 大唐鲁北发电有限公司 工作人员: 山东电力研究院:郑威 大唐鲁北发电有限公司:张凯刘思军颜景鲁杨学武项目负责人:郑威 工作时间:2012年7月3日至2012年7月6日

大唐鲁北发电有限公司#1机大修后热力性能试验大纲 1试验目的 受大唐鲁北发电有限公司委托,进行#1机组大修后的热力性能试验。本次试验有三个目的,分别为⑴由热力性能试验,确定机组的热耗率,以及高压缸、中压缸效率,为大修提供对比数据和今后运行参考;⑵进行机组的凝汽器性能试验,对比低压缸排汽通道优化前、后效果;⑶进行凝泵改变频后的性能试验,得到凝结水泵(含变频器)在典型工况下耗电功率,为修订运行规程及节能量确认提供依据。 2机组技术规范 2.1 汽轮机技术规范 2.2 凝汽器技术规范

2.3凝结水泵改造前技术规范 大修期间,北京中唐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该机组凝结水系统进行了改造。加装了一台一拖二高压变频器,拆除了凝结水泵的末级叶轮,增设了两台减温水泵。 3 试验标准和基准 DL/T 1078-2007《表面式凝汽器运行性能试验规程》。 DL/T 932-2005《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 Standards for steam surface condensers,tenth edition,Heat Exchange Institute (HEI),

2006(美国传热学会标准)。 JB/T 3344-1993《凝汽器性能试验规程》。 电站汽轮机热力性能试验验收试验规程第2部分:方法B-各种类型和容量的汽轮机宽准确度试GB/T 8117.2-2008/IEC60953-2:1990《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 GB/T6422-2009《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 水和水蒸汽性质表:国际公式化委员会IFC-1967 公式。 试验基准:定负荷。 4 试验工况及时间 5试验测点及测量方法 5.1电功率测量:发电机有功功率采用现场功率变送器测量,记录运行数据;凝结水泵电能计量采用现场多功能电能表,试验开始、结束分别记录电能表表码及对应记录时间。 5.2压力测量 (1)自动主汽门前蒸汽压力、高排压力、再热汽门前蒸汽压力、中压缸排汽压力、凝汽器真空用电科院0.1级压力变送器测量;循环水进、出水压力用电科院0.1级压力变送器测量。 (2)一抽、二抽、三抽、四抽、五抽、六抽、七抽压力取用现场运行数据; (3)主给水压力、给水泵出口母管压力、过热器减温水压力、再热器减温水压力取用现场运行数据; (4)大气压力用电科院0.1级压力变送器测量。 DCS取数清单见附件。 5.3 温度测量

换热器综合实验(实验)

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实验报告题目:换热器综合实验 学号:20121002012 姓名:毛娜 教师:王宏 动力工程学院中心实验室 2013年7月

报告内容 一实验背景 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是经常使用的设备。热流体借助于传热壁面,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本实验主要对应用较广的间壁式换热器中的三种换热: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进行其性能的测试。其中,对套管式换热器和螺旋板式换热器可以进行顺流和逆流两种流动方式的性能测试,而列管式换热器只能作一种流动方式的性能测试。通过实验,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熟悉换热器性能的测试方法; 2、了解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能的差别; 3、加深对顺流和逆流两种流动方式换热器换热能力差别的认识。 二实验方案 (一)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简图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装置简图 1. 热水流量调节阀 2. 热水螺旋板、套管、列管启闭阀门组 3. 冷水流量计 4. 换热器进口压力表 5. 数显温度计 6. 琴键转换开关 7. 电压表 8. 电流表 9. 开关组 10. 冷水出口压力计11. 冷水螺旋板、套管、列管启闭阀门组 12. 逆顺流转换阀门组13. 冷水流量调节阀

换热器性能试验的内容主要为测定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对数传热温差和热平衡误差等,并就不同换热器,不同两种流动方式,不同工况的传热情况和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 本实验装置采用冷水可用阀门换向进行顺逆流实验;如工作原理图2所示。换热形式为热水—冷水换热式。热水加热采用电加热方式,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采用数显温度计,可以通过琴键开关来切换测点。 注意事项: ①热流体在热水箱中加热温度不得超过80℃; ②实验台使用前应加接地线,以保安全。 图2 换热器综合实验台原理图 1. 冷水泵 2. 冷水箱 3. 冷水浮子流量计 4. 冷水顺逆流换向阀门组 5. 列管式换热器 6. 电加热水箱 7. 热水浮子流量计8. 回水箱9. 热水泵10. 螺旋板式换热器11. 套管式换热器 (二)实验台参数 1、换热器换热面积{F}: (1)套管式换热器:0.45m2 (2)螺旋板式换热器:0.65 m2 (3)列管式换热器:1.05 m2 2、电加热器总功率:9.0KW 3、冷、热水泵:

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 一九九八年三月

火力发电厂机组启动蒸汽吹管系统的设计附录 编写说明 为贯彻落实《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以下简称《新启规》)关于机组性能试验的有关要求,规范火电机组在试生产期间的性能试验工作,提高机组性能试验的水平,保证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在试生产期结束时按《火电机组移交生产达标考核评定办法(1998年版)》考核实现达标投产,根据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编审部门:电力工业部工程建设协调司 主审:梁兵段喜民 本导则主编部门: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 执笔:梁燕钧 编写人:黄安平余元张清峰 游永坤李学尧黄乃民 孙丽燕严冬华

目录 1 总则 2 试验目的 3 试验项目及要求 4 试验准备 5 性能试验内容及要求 5.1 锅炉热效率试验 5.2 锅炉最大出力试验 5.3 锅炉额定出力试验 5.4 锅炉断油(气)最低出力试验 5.5 制粉系统出力试验 5.6 磨煤单耗试验 5.7 机组热耗试验 5.8 机组轴系振动试验 5.9 汽机最大出力试验(VWO工况) 5.10 汽机额定出力试验 5.11 机组RB功能试验 5.12 机组供电煤耗测试 5.13 污染物排放测试 5.14 机组噪音(声)测试 5.15 机组散热测试 5.16 机组粉尘测试 5.17 除尘器效率试验 6 试验技术报告 7 参考标准 8 附录(略)

1.总则 1.0.1 本导则适用于按《新启规》的有关要求完成机组满负荷试运行并移交试生产的国产200MW及以上容量的火力发电机组。200MW以下火力发电机组若安排试生产期可参照执行。凡合同规定的机组性能考核试验项目,按合同的规定进行试验,其结果视同本导则规定的相应性能试验项目的结果;合同未规定的项目,可执行本导则的有关条款。 1.0.2 火电机组的性能试验应由建设单位(即项目法人,下同)组织,具体的试验工作由有关单位协商确定的试验单位负责,设备制造厂、电厂、设计、安装等单位配合。全部性能试验工作应在试生产期结束前完成,有些项目可在机组整套启动试运期间进行。 1.0.3 机组的性能试验是考验机组各主、辅机及系统是否达到设计性能的主要依据。 1.0.4 机组的性能试验应执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有关行业标准,暂无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项目执行本导则。 1.0.5 在机组初步设计阶段就应确定性能试验的负责单位,试验单位应确定试验负责人。在设计联络会上由试验负责人负责,会同建设、设计、制造等单位确定试验采用的标准、试验测点位置、测点型式、规格尺寸,并确定测点制造、安装单位。 1.0.6 设备供货合同确定的机组性能等与性能试验有关的技术资料,在设备订货合同正式签定后由建设单位提供给试验负责单位。 1.0.7 本导则自颁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在国家电力公司。 2.试验目的 2.0.1 检验与考核机组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是否达到合同、设计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2.0.2 在机组的辅机以不同方式编组情况下,试验确定机组的最大负荷和最低不投助燃燃料稳燃负荷。 2.0.3 考验机组自动装置的性能,在发生RB工况(指有此功能的机组)时维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 2.0.4 考验机组环保设施的使用效果,测试环保设备及设施的性能是否达到合同(或设计)要求,测定机组运行中污染物的排放。 2.0.5 测试机组各工作场所劳动保护条件是否达到要求。 3.试验项目及要求 3.0.1 机组性能试验一般在机组完成168h(或72+24h)满负荷试运移交试生产后进行;条件具备时,部分项目可在机组整套试运期间进行;所有试验应于试

换热器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四换热器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 换热器为冷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本次实验所用的均是间壁式换热器,热量通过 固体壁面由热流体传递给冷流体,包括: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针对上述三种换热器进行其性能的测试。其中,对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可以进行顺流和逆流两种方式的性能测试。换热器性能实验的内容主要为测定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对数传热温差和热平衡温度等,并就不同换热器,不同两种流动方式,不同工况的传热情况和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 传热过程中传递的热量正比于冷、热流体间的温差及传热面积,即Q = KAΔT (1) 式中:A—传热面积,m2 (1)套管式换热器:0.45m2 (2)板式换热器:0.65m2 (3)管壳式换热器:1.05m2 电加热器:6kV ΔT—冷热流体间的平均温差,℃ K—换热器的传热系数,W/(m·℃) Q—冷热流体间单位时间交换的热量,W.冷热流体间的平均温差ΔT 常采用对数平均温差。对于工业上常用的顺流和逆流换热器,对数平均温差由下式计算 除了顺流和逆流按公式(2)计算平均温差以外,其他流动形式的对数平均温差,都可 以由假想的逆流工况对数平均温差乘上一个修正系数得到。修正系数的值可以由各种传热学书上或换热器手册上查得。 换热器实验的主要任务是测定传热系数K。实验时,由恒温热水箱中出来的热水经水泵

和转子流量计后进入实验换热器内管。在热水进出换热器处分别用热电阻测量水温。从换热 器内管出来的已被冷却的热水仍然回到热水箱中,经再加热供循环使用。冷却水由冷水箱经 水泵、转子流量计后进入换热器套管,在套管中被加热后的冷却水排向外界,一般不再循环 使用。套管外包有保温层,以尽量减少向外界的散热损失。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用热电阻测量。 通常希望冷热侧热平衡误差小于3%。 实验中待各项温度达到稳定工况时,测出冷、热流体进出口的温度和冷、热流体的流量, 就可以由下式计算通过换热面的总传热量 根据计算得到的传热量、对数平均温差及已知的换热面积,便可由公式(1)计算出传热系数K 。 换热器类型 方式 热进温度 热出温度 冷进温度 冷出温度 热流体流量 冷流体流量 板式 顺流 57.1 43.5 22.8 31.8 78 72 逆流 56.5 35.9 23.1 33.1 76 72 套管式 顺流 57.6 40.7 22.5 31.6 72 78 逆流 56.8 35.2 22.1 33 72 64 管壳式 顺流 57.1 40.5 22.5 31.3 76 72 逆流 57.2 41.1 22.6 32 74 65 计算传热系数K 和换热器效率 TA Q K ?=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计算用matlab源代码

%物性参数 % 有机液体取69度 p1=997; cp1=2220; mu1=0.0006; num1=0.16; % 水取30度 p2=995.7; mu2=0.0008; cp2=4174; num2=0.62; %操作参数 % 有机物 qm1=18;%-----------有机物流量-------------- dt1=78; dt2=60; % 水 t1=23; t2=37;%----------自选----------- %系标准选择 dd=0.4;%内径 ntc=15;%中心排管数 dn=2;%管程数 n=164;%管数 dd0=0.002;%管粗 d0=0.019;%管外径 l=0.025;%管心距 dl=3;%换热管长度 s=0.0145;%管程流通面积 da=28.4;%换热面积 fie=0.98;%温差修正系数----------根据R和P查表------------ B=0.4;%挡板间距-----------------自选-------------- %预选计算 dq=qm1*cp1*(dt1-dt2); dtm=((dt1-t2)-(dt2-t1))/(log((dt1-t2)/(dt2-t1))); R=(dt1-dt2)/(t2-t1); P=(t2-t1)/(dt1-t1); %管程流速 qm2=dq/cp2/(t2-t1); ui=qm2/(s*p2);

%管程给热系数计算 rei=(d0-2*dd0)*ui*p2/mu2; pri=cp2*mu2/num2; ai=0.023*(num2/(d0-2*dd0))*rei^0.8*pri^0.4; %管壳给热系数计算 %采用正三角形排列 Apie=B*dd*(1-d0/l);%最大截流面积 u0=qm1/p1/Apie; de=4*(sqrt(3)/2*l^2-pi/4*d0^2)/(pi*d0);%当量直径 re0=de*u0*p1/mu1; pr0=cp1*mu1/num1; if re0>=2000 a0=0.36*re0^0.55*pr0^(1/3)*0.95*num1/de; else a0=0.5*re0^0.507*pr0^(1/3)*0.95*num1/de; end %K计算 K=1/(1/ai*d0/(d0-2*dd0)+1/a0+2.6*10^(-5)+3.4*10^-5+dd0/45.4); %A Aj=dq/(K*dtm*fie); disp('K=') disp(K); disp('A/A计='); disp(da/Aj); %计算管程压降 ed=0.00001/(d0-2*dd0); num=0.008; err=100; for i=0:5000 err=1/sqrt(num)-1.74+2*log(2*ed+18.7/(rei*sqrt(num)))/log(10); berr=err/(1/sqrt(num)); if berr<0.01 break; else num=num+num*0.01;

整车性能试验清单

整车测量 磨合 1500km磨合 3000km磨合(新车做性能试验需要磨合3000km,其他试验需要磨合1500km)检查性试验 汽车技术状况行驶检查 车速表校正 滑行(初速50km/h)试验 行驶阻力滑行试验 动力性试验 原地起步连续换档加速试验 超越加速性能试验 最高车速试验 最低稳定车速试验 最大爬陡坡试验 发动机1000rpm对应各档位下的车速 驾驶性主观评价(3人)

暖机驾驶性评价-发动机(3人) 坡道起步&爬坡能力评价(3人) 换档功能/换档舒适性-手动变速箱(3人)换档杆行程/换档力测量-手动变速箱 换档杆振动及跳档 驾驶性评价-手动变速箱 GRAB TEST-CLUTCH ASSEMBLY 离合器行程及力的测量 加减油门评价 加速踏板行程及力的测量和评价 经济性试验 等速行驶燃料消耗量 制动性能试验 制动系统检查性试验 制动磨合试验 单一冷态制动试验 驻坡制动试验

0型试验(不含附加试验) I型试验-国家标准 应急制动试验 行车制动系统部分失效试验 行车制动系剩余制动性能试验 转弯制动试验 涉水失效制动性能试验 ABS系统制动性能试验 制动系统主观评价(3人) 制动距离试验 踏板感觉试验 制动系统热衰退试验-Prototipo 制动噪声评价(3人) 制动平衡试验 手制动力及行程 brake drag check制动拖曳力确认 parking brake drag check手制动拖曳力确认

制动踏板与加速踏板间距 下长坡试验 制动磨损-城市工况(5000km)操作稳定性试验 转向盘扭转振动 转向 KICK BACK测量 转向刚度测量 转向力测量-静态 转向力测量-低速 转向盘垂直振动 前悬架误操作试验 坑洼撞击试验 后轮侧向撞击试验 后轮纵向冲击试验 蛇行试验 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试验 转向盘转角脉冲输入试验

燃煤电厂综合升级改造机组性能测试技术要求

附件2:燃煤电厂综合升级改造机组性能测试技术要求 一、锅炉性能试验及修正 (一)锅炉性能试验应执行最新版《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T 10184)或《锅炉机组性能试验规程》(ASME PTC 4.1)、《磨煤机试验规程》(ASME PTC 4.2)、《空气预热器试验规程》(ASME PTC 4.3)等规程,原则上执行高标准规程。 (二)锅炉性能试验应优先采用反平衡法,在额定工况下至少开展两次,在修正到相同条件后,两次试验结果(锅炉热效率)的偏差不大于0.35个百分点。 (三)改造前后锅炉性能试验煤种,原则上应采用设计煤种。采用其他煤种时,改造前后试验煤种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 net.ar)偏差不超过1200kJ/kg、收到基挥发分(V daf)偏差不大于3个百分点、收到基灰分(A ar)偏差不大于5个百分点。变更设计煤种的综合升级改造,改造前后锅炉性能试验煤种应分别采用对应的设计煤种。 (四)锅炉性能试验结果应按相应规程修正。若进行空气预热器、省煤器、低温省煤器等改造,应通过试验确定改造后锅炉排烟温度、空气预热器漏风率、锅炉热效率和供电煤耗变化量。若进行制粉系统、燃烧器等改造,应通过试验确定改造后磨煤机出力、制粉单耗、锅炉飞灰和底渣可燃物、锅炉排烟温度、锅炉热效率和供电煤耗变化量。 二、汽轮机性能试验及修正 (一)汽轮机性能试验执行最新版《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的第1部分:方法A —大型凝汽式汽轮机高准确度试验》(GB/T 8117.1)、第2部分:方法B—各种类型和容量的汽轮机宽准确度试验》(GB/T 8117.2)。原则上执行高标准规程。 (二)汽轮机性能试验应在额定工况下开展,不明泄漏量不大于新蒸汽流量的0.3%,试验结果不确定度不大于0.5%;汽轮机性能试验应开展两次,在修正到相同条件后,两次试验结果(汽轮机热耗率)的偏差不大于0.25%。 (三)汽轮机性能试验结果原则上应合理修正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再热器减温水流量(或过热减温水流量)和凝汽器压力(或凝汽器入口循环水温度)等参数。变更设计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再热器减温水量(或过热器减温水流量)的综合升级改造,可不修正相应参数。汽轮机冷端系统改造,可参考相应标准,通过试验确定凝汽器压力及循环水泵功耗变化后,再确定供电煤耗变化,并计算节能量。

换热器计算程序+++

换热器计算程序 2.1设计原始数据 表2—1 名称设计压力设计温度介质流量容器类别设计规范单位Mpa ℃/ Kg/h / / 壳侧7.22 420/295 蒸汽、水III GB150 管侧28 310/330 水60000 GB150 2.2管壳式换热器传热设计基本步骤 (1)了解换热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腐蚀性能 (2)由热平衡计算的传热量的大小,并确定第二种换热流体的用量。 (3)确定流体进入的空间 (4)计算流体的定性温度,确定流体的物性数据 (5)计算有效平均温度差,一般先按逆流计算,然后再校核 (6)选取管径和管内流速 (7)计算传热系数,包括管程和壳程的对流传热系数,由于壳程对流传热系数与壳径、管束等结构有关,因此,一般先假定一个壳程传热系数,以计算K,然后再校核 (8)初估传热面积,考虑安全因素和初估性质,常采用实际传热面积为计算传热面积值的1.15~1.25倍 l (9)选取管长 N (10)计算管数 T (11)校核管内流速,确定管程数 D和壳程挡板形式及数量等 (12)画出排管图,确定壳径 i (13)校核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14)校核平均温度差 (15)校核传热面积 (16)计算流体流动阻力。若阻力超过允许值,则需调整设计。

2.3 确定物性数据 2.3.1定性温度 由《饱和水蒸气表》可知,蒸汽和水在p=7.22MPa、t>295℃情况下为蒸汽,所以在不考虑开工温度、压力不稳定的情况下,壳程物料应为蒸汽,故壳程不存在相变。 对于壳程不存在相变,其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其壳程混合气体的平均温度为: t=420295 357.5 2 + =℃(2-1) 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 T=310330 320 2 + =℃ 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 2.3.2 物性参数 管程水在320℃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参考物性数据无机表1.10.1】 表2—2 密度ρ i- =709.7 ㎏/m3 定压比热容c pi =5.495 kJ/㎏.K 热导率λ i =0.5507 W/m.℃ 粘度μ i =85.49μPa.s 普朗特数Pr=0.853 壳程蒸气在357.5下的物性数据[1]:【锅炉手册饱和水蒸气表】 表2—3

液-液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与计算方法( )

Q/SH1020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企业标准 Q/SH1020 ××××-×××× 液—液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 与计算方法 2005-××-××发布 2005-××-××实施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发布

Q/SH1020××××-×××× 目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总则 (1) 4 术语和定义 (1) 5 测试 (1) 6 换热器热负荷和传热性能指标计算 (2) 7 测试报告主要内容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测试计算数据综合表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测试数据汇总表 (6) 附录C(提示性附录)符号 (6) I

Q/SH1020××××-××××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提示性附录。 本标准由胜利石油管理局节能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技术检测中心能源监测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涛、宋鑫、王强、王贵生、周长敬、李忠东、邓寿禄、冯国栋、郑召梅。 II

液-液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与计算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液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测试方法、技术要求、测试用仪器仪表、计算方法及测试报告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液-液换热器(以下简称换热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 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 GB16409-1996 板式换热器 3 总则 3.1 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体系是由被测试换热器、冷热流体循环系统及测试仪表组成。 3.2 换热器型号表示方法符合GB 151-1999中3.10和GB16409-1996中3.5的规定。 3.3 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分级:一级测试为鉴定新投产换热器的测试,二级测试为换热器运行中的测试。 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1 液-液换热器 指水-水、水-油、油-油等以液体与液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 4.2 换热器一次侧 指热量的提供侧,即高温介质端。 4.3 换热器二次侧 指热量的接收侧,即低温介质端。 4.4 换热器传热性能指标 4.4.1 对数平均温差 指冷热流体平均温差的表示,表征换热器传热的动力。 4.4.2 传热效率 指实际传热量与最大理论传热量之比值。 4.4.3 传热面积 指从放热介质中吸收热量并传递给受热介质的表面积。 4.4.4 传热系数 指单位传热面积上,冷热流体的平均温差为1℃时,两流体通过换热器所传递的热量。 4.5 额定热负荷 指换热器使用设计的介质流体,在设计参数下运行,即在规定的介质流量、温差和一定的传热效率下连续运行时,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4.6 运行热负荷 指在换热器连续运行工况下,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4.7 热平衡相对误差 指一次侧热负荷与二次侧热负荷之差值与一次侧热负荷之比。 4.8 传热系数误差 指在额定热负荷工况下测试两次所得的传热系数,两值之差与其中较大的传热系数之比。 5 测试 5.1 测试技术要求 1

换热器性能试验大纲

换热能力验证 1、试验目的 验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流体阻力特性。 2、实验依据 JB/T 10379-2002 换热器热工性能和流体阻力特性通用测定方法。 3、试验单位资质 ISO17025 4、实验条件 4.1试验地点 4.2 试验对象 4.3 实验设备 序号名称数 量型号测试厂家鉴定单位合格证 到期日期 1 涡轮流量传 感器 1 LWGY-40 2 压力传感器 1 DW115DP0-500Kpa 3 水银温度计 2 50-100 4 温度传感器 6 PT100 5 风速仪 1 VT100 6 压力传感器 1 475-0 MARK III 4.4状态要求 乙二醇溶液额定流量15 l/min 冷风额定流量0,475 m3/s 乙二醇溶液配比48/52%(体积比)

4.5环境要求 测试环境温度为20 .....+45 ℃左右 5、试验步骤 5.1 换热量测试—变冷介质流量(在100%通风面积和90%通风面积两种条件下分别测试) 5.1.1 将换热器按照JB/T 10379-2002 图2安装到测试台上。 5.1.2 冷介质进口温度为环境温度a℃ 5.1.3 热介质进口温度为a+20℃。 5.1.4 调节热介质在15 l/min 5.1.5 将冷却介质(冷却风)分别调节到0.5m3/s,0.9m3/s,1.3m3/s,1.76m3/s,2.2m3/s, 2.64m3/s, 5.1.6 按照JB/T10379-2002 记录各项测试参数值。 5.1.7 计算换热量 冷介质热流量 热介质热流量 平均换热量 热平衡误差 5.2 换热量测试-变热介质流量

5.2.1 将换热器按照JB/T10379-2002 要求安装到测试台上。 5.2.2 冷介质进口温度为环境温度a ℃ 5.2.3 热介质进口温度为a+20℃ 5.2.4 按照下表调节冷热测流量 5.2.5 按照JB/T10379-2002 记录各项测试参数值 5.2.6 计算换热量 冷介质热流量 热介质热流量 平均换热量 热平衡相对误差 5.3 风侧阻力曲线 5.3.1 换热面积100% 5.3.1.1 将换热器按照JB/T10379-2002 图2要求安装到测试台上 5.3.1.2 冷风测试温度:环境温度20-45℃ 5.3.1.3 控制热介质(乙二醇溶液)在15 l/min 5.3.1.4 控制热介质(乙二醇溶液进口温度为75℃,进出口平均温度72℃。 5.3.1.5 冷风变化范围0.15m3/s-0.6 m3/s(0.15,0.25,35,0.475,0.6) 5.3.1.6 记录不同介质流量下对应的压降 5.3.2 换热面积90% 5.3.2.1 将换热器按照JB/T10379-2002 图2要求安装到测试台上 5.3.2.2 冷风测试温度:环境温度20-45℃ 5.3.2.3 控制热介质(乙二醇溶液)在15 l/min 5.3.2.4 控制热介质(乙二醇溶液进口温度为75℃,进出口平均温度72℃。 5.3.2.5 冷风变化范围0.5m3/s-2.64 m3/s(0.5,0.9,01.3,1.76,2.2,2.64) 5.3.2.6 记录不同介质流量下对应的压降 5.4 热侧(乙二醇溶液)阻力曲线 5.4.1将换热器按照JB/T10379-2002 图2要求安装到测试台上

板式换热器计算程序说明

上海化工机械二厂 板式换热器计算程序V6.0使用说明 一、概述 1、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紧凑型热交换设备。它具有传热效率高,阻力损失小,结构紧凑,拆装方便,操作灵活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电力、石油、化工、制药、纺织、造纸、食品、城镇小区集中供热等各个行业和领域。 2、在以往工程设计中,板式换热器设计计算均采用手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⑴简易算法:假定理论传热系数,求出换热面积,选定厂家及换热器型号,计算板间流速,通过厂家样本提供的传热特性曲线及流阻特性曲线,查出实际传热系数及流阻,经过反复校核得出满足工艺条件的结果,最终确定换热器型号及换热面积大小。这种算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步骤少,时间短;缺点是结果不准确。造成结果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是样本所提供的传热特性曲线及流阻特性曲线是一定工况条件下的曲线,而设计工况可能与之不符。 ⑵标准算法:选定厂家,根据角孔流速确定换热器型号,从手册查出在设计工况下冷、热介质的各种物理参数,根据厂家样本提供的传热经验公式及流阻经验公式进行热工计算,求出传热系数及流阻,经过反复校核得出满足工艺条件的结果,最终确定换热器型号及换热面积大小。这种算法的优点是计算结果准确;缺点是计算复杂,步骤多,时间长。 3、利用计算机进行板式换热器设计计算,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运算速度快的特长,一个计算在微机上几秒钟内就能完成,且结果的准确性是手算难以达到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程序中存贮了计算所需的不同水温时水的各种物理参数及板式换热器定型设备的所有参数,设计人员在计算机上进行计算时只需输入工艺条件(如水量、水温、流阻等)就能马上得出计算结果,这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计算人员还可以输入不同的工艺条件(如水量、水温相同,流阻不同等)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或更换换热器型号以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通过对结果的比较、优化,最终选定既经济合理又性能可靠的板式换热器。 二、编制依据 《板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张治川著; 《热交换器设计手册》〔日〕尾花英朗著; 《换热器》邱树林、钱滨江著; 《换热设备的污垢与对策》杨善让、徐志明著; 《换热器设计手册》钱颂文主编; 三、应用范围 程序仅用于计算上海化工机械二厂生产的板式换热器。 四、使用方法 1、打开显示器、打印机、计算机主机电源开关,操作系统应为WIN98或更高版本,文字处理采用OFFICE97或更高版本,打印纸选择A4 2、将带有板式换热器计算程序的安装盘插入光盘驱动器,执行安装命令SETUP.EXE,按屏幕提示进行。若复制文件发生访问冲突时,选择“忽略”,直至安装完毕。 3、单击“开始”按钮,执行“程序”菜单中的“板式换热器计算程序”,开始运算。整个运算过程全部采用人机对话,操作者只需按照屏幕的提示进行操作即可得到满意的计算结果。

换热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教学内容

换热器性能综合测试 实验

第一章实验装置说明 第一节系统概述 一、装置概述 目前我国传热元件的结构形式繁多,其换热性能差异较大,在合理选用和设计换热器的过程中,传热系数是度量其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本装置通过以应用较为广泛的间壁式换热器(共有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和钎焊板式换热器四种)为实验对象,对其传热性能进行测试。。 二、系统特点 1.采用四种不同结构的换热器(分别为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和钎焊板式换热器)作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性能测量。 2.实验装置可测定换热器总的传热系数、对数传热温差和热平衡误差等,并能根据不同的换热器对传热情况和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3.实验装置采用工业现场的真实换热器部件,与实际应用接轨。 三、技术性能 1.输入电源:三相五线制 AC380V±10% 50Hz 2.工作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 85%(25℃);海拔<4000m 3.装置容量:<4kVA 4.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14m2 5.螺旋板式换换热器:换热面积1m2 6.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5m2 7.钎焊板式换热器:0.144m2 8.电加热器总功率:<3.5kW 9.安全保护:设有电流型漏电保护、接地保护,安全符合国家标准。 四、系统配置 1.被控对象系统:主要由不锈钢钢架、热水箱、热水泵、冷水箱、冷水泵、涡轮流量计、PT100温度传感器、板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冷凝器、电加热棒、电磁阀、电动球阀、黄铜闸阀以及管道管件等。 2.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源控制箱、漏电保护器、温度控制仪、流量显示仪、调压模块、开关电源以及开关指示灯等。 第二节换热器的认识 一、换热器的形式 能使热流体向冷流体传递热量,满足工艺要求的装置称为换热器。换热器的形式有很多,用途也很广泛。诸如为高炉炼铁提供热风的热风炉,就是一座大型蓄热式陶土换热器;热电厂锅炉上的高温过热器是以辐射为主的高温换热器,而省煤器是以对流为主的交叉流换热器;冶金工厂安装在高温烟道中的热回收装置常用片状管式、波纹管式、插件式等型式换热器;制冷系统上的冷凝器、蒸发器属于有相变流体的换热器,这类换热器无所谓顺流或逆流;内燃机的冷却水箱属于交叉流间壁式换热器的一种。 二、几种主要的换热器 1.列管式换热器(图1) 列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及酒精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换热器。它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挡板等组成。列管式换热器可以采用普通碳钢、紫铜或不锈钢进行制作。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由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在管道中流动,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这称之管程;另-种流体由壳体的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处流出,这称为壳程。 列管式换热器有多种结构形式,常见的有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填料函式换热器及U型管式换热器。 2.螺旋板式换热器(图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托车整车试验大纲

YG150GY-2A摩托车试验大纲 一试验目的 YG150-2A型摩托车采用巴西越野主体骨架,重新进行了整体造型,新设计了覆盖件、大灯等零件,为验证新车骑乘舒适性、操作灵便性、行驶安全性、覆盖件等结构件的使用可靠性,各项指标到达国家有关规定,保证投放市场的产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产品为安全,耐久、放心的产品。二试验样品:, 全部零件由工装生产、零件按标准检查合格,按工艺在生产线上进行装配、检查,进行正常调试,经生产检测线检查合格的试制样车中抽样,数量三台。 三、常规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1 、摩托车尺寸和质量 项目:车长、轴距、车宽、车高、离地间隙、前转灯内缘宽、前转向灯光源中心离地高、后向转灯内缘宽、后转向灯光源中心离地高、前照灯光源中心离地高、转向角、前伸角、转弯园直径、转弯通道园直径、整车干质量、油箱容量。 测定方法:GB/5373-94《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尺寸和质量参数的测定方法》 测量数据精确到个位,技术文件按实际测量数据进行修正。 2、性能指标 项目及测试方法 1)最高车速,判定值:95km/h±5km/h,试验方法GB/5384-9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 2)加速性能,判定值:起步加速≤16S,超越加速≤14S,试验方法GB/5385-94《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 3)爬坡能力,判定值:≥24°试验方法GB/5387-94《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爬坡能力试验方法》4)燃油消耗,判定值:≤1.8L,试验方法GB/ 16486-9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消耗试验方法》6)国标强检项目34项,按试验方法、判定依据按相应国家标准进行。 四、可靠性、耐久性试验要求 1、试验准备 按GB/T 5378-1995《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道路试验总则》3.1条进行试验前准备 1)点检 整车进行试验前的点检。检验内容包括前后轮制动蹄片厚度、前后轮胎磨耗、前后刹行程、变挡荷重、覆盖件扣合及配合间隙、主要紧固件装配扭矩、涂装外观质量、电镀外观质量。

水电厂机组一次调频_试验大纲(修订稿)

水力发电厂 机组一次调频性能试验大纲 (修订稿) 清江高坝洲水电厂 2007年5月

1、试验目的及依据 为保证电网及发电机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使并网运行机组随时适应电网负荷和频率的变化,提高电能质量及电网频率的控制水平。依照《华中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运行管理规定(试行)》和《四川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运行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为《规定》)的要求,并根据《DL/T496-2001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等相关标准,通过对水电厂机组进行一次调频试验以检验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测试并确定一组一次调频运行参数以满足一次调频性能要求。根据试验的情况及时投入机组的一次调频功能,对尚不能达到一次调频性能要求的机组调速器提出相关参数调整和技术改造建议,并重新组织试验。 2、技术指标 在《规定》中所要求的一次调频试验机组应该达到的、需要通过现场试验进行验证的技术指标如下: 1)机组一次调频的频率死区控制在±0.05Hz以内; 2)机组的永态转差率不大于4%; 3)最大调整负荷限幅:为确保一次调频投入后机组的安全运行,暂定一次调频的最大调整负荷限制幅度为机组额定负荷的±10%; 4)机组调速器转速死区小于0.04%; 5)响应行为 (1)额定水头在50米及以上的水电机组,其一次调频负荷响应滞后时间应小于4s;额定水头在50米以下的水电机组,其一次调频负荷响应滞后时间应小于8s;

(2)当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机组一次调频的负荷调整幅度应在15s内达到一次调频的最大负荷调整幅度的90%; (3)在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开始的45秒内,机组实际出力与机组响应目标偏差的平均值应在机组额定有功出力的±5%以内。 3、试验机组及调速器参数 1)一次调频试验的机组参数 水轮机型号: 发电机型号: 额定功率: 额定转速: 额定水头: 投用负荷范围(避开振动区): 制造厂家: 投运时间: 2)调速器系统参数 电气柜型号: 机械柜型号: 负载PID参数: 制造厂家: 投运时间: 4、试验准备及试验条件 1)试验准备 (1)现场试验的组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