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秦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中国古代历史意识的萌发要早于其他民族,上古时期即有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区分。先秦历史散文是先秦史官制度的产物,除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以外,历史散文的搜集成书大多是在口传历史的基础上经史官整理加工而成。

就其发展过程而言,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致如下:早期的《尚书》完全是史官所著录的三代时期的王室的诰命、誓言和其它大事,就其文体而言,有誓、命、训、诰、歌、典等体,多为当时言辞的记录,是记言之史的开端。

之后的《春秋》则以编年体的形式纲目式地记录历史大事件,从文体上观察,具有书面语的简明与谨严特征,显然保持着史官笔录的体式,可以说是记事之史的开端。

战国初年成书的《左传》、《国语》也是在大量口传历史及史官记录的基础上经加工整理而成,但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官方著作。

至于《战国策》,则主要是战国策士的游说之辞或书信的汇编,属于私人著作的范畴。从历史散文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其文本的官方色彩逐渐减弱,私家著述的特征逐渐加强。先秦历史散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越往后,作品所表的官方意识形态特征越谈。

2 、古史“记言”、“记事”的区别,在《尚书》、《春秋》还十分明显,而后就逐渐不分了。

3 、越后的作品文学色彩越浓,史学的严格性相对减弱。

第一节《尚书》《逸周书》与《春秋》

一、《尚书》

(一)、释名

《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春秋战国时称《书》,到汉代改称为《尚书》。儒家尊之为经典,故又称为《书经》。

(二)、《尚书》的流传

《尚书》的是夏商周时期原始的历史文献的汇编,其编辑流传过程比较复杂,《周易》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墨子》一书多次征引《夏书》。《尚书·多士》云:“殷先人有典有册。”可知在殷商时期已经辑成了《尚书》的初本。起初其中各部分可能是单独流传的,今传本《尚书》的结集经历了较长的时期,其最终形成可能在西周后期。《左传》、《国语》所记春秋时期人物屡屡称引《尚书》以为说理之据,已经目之为经典。春秋末年,据说孔子曾重新整理编订过《尚书》,作为教育弟子的教材。战国时代,诸子引《书》亦十分普遍。

秦始皇一统天下,焚书灭学,《书》亦在被禁之列。济南伏胜于夹壁中藏《书》一部。汉兴,伏胜取所藏之书,散佚余二十八篇,授徒齐鲁间。汉文帝刘恒欲召见伏胜,年已九十余,无法应诏,文帝派太常掌故晁错就伏胜习《尚书》。伏胜二十八篇本,用汉代通行隶书写成,故称今文《尚书》。

又有古文《尚书》:汉武帝时,鲁恭王刘馀从孔子故宅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十六篇,称为古文《尚书》。

(三)《尚书》的内容

《尚书》作为政治历史文献,集中汇集了上古时代的统治意识和施政经验。包括虞、夏、商、周书。《虞书》、《夏书》非虞夏时所作,是后世儒家根据古代传闻编写而成的。其史料也有一定的事源,文字或非其时,但事或有据。其中的《尧典》和《皋陶谟》,反映了传说中的尧、舜、皋陶等著名政治家孜孜不倦、忧劳治国的奋勉精神,包括禅让、巡视天下、选贤授能及治水等事迹。

《商书》是殷王朝史官所记的誓、命、训、诰,体现了殷代的神权政治观念和迷信思想。其中《汤誓》按时代说应为最早的作品,但其语言流畅,可能经过后人的润色。《盘庚》三篇古奥难读,较接近原貌。

《周书》包括周初到春秋前期的文献。显示周初统治者的尊天、敬德、重农、保民的思想。其中《牧誓》是武王伐纣的誓师之词。《多士》是周公以王命训告殷遗民之词。《无逸》是周公告诫成王不要贪图享受之词。作于春秋前期的《秦誓》则是秦穆公伐晋失败后悔过自责之词。

(三)《尚书》的文章的文学特点

《尚书》文体多样,包括典、谟、誓、命、训、诰、歌等,大多为记言体散文,文字艰深,古奥朴素。开后世同类文体之先河。

《尚书》总体语言风格是质直朴素,往往直截了当,较少藻饰。但有的篇章也大量运用比喻说理叙事。

《尚书》中有的篇章运用韵文说理,显得独树一帜。如《洪范》、《禹贡》、《盘庚》等。

《尚书》中的神话传说不同于后世诸子,也反映出较强的文学性。

二、《逸周书》(略)

三、《春秋》

(一)释义:春秋原是先秦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后仅鲁国之史存,“春秋”便成为鲁国史书的专称。

《春秋》一书,经孔子删益,因而成为儒家主要的经典。

(二)《春秋》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记事以鲁十二王为序,共 242 年的历史(前 722 ——前 481 )。只是纲目式记载历史,文句简短,几乎没有描写成份。

(三)“春秋笔法”:就是《春秋》在记事时,选择恰当的词语来暗寓褒贬之意,对历史人物、事件进行评判。明王道,褒周宝,辨是非,别嫌疑。

《春秋》的语言很有特色,往往简括而有力,“简而有法”(欧阳修语),“一字见义”,“一字褒乏”。因此很受原后世史家推崇。唐刘知几《史通·叙事》云:“师范亿载,规模万世,为述者之冠冕,实后来之龟镜。”即是指《春秋》的语言的精炼而言。刘勰《文心雕龙·史传》:“(《春秋》)褒见一字,贵逾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铖。”也是此意。

第二节《左氏春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其名称始于班固(《汉书·儒林传》)。司马迁则称《左氏春秋》(《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左传》产生于战国初期,在历史散文发展过程中,是上承《尚书》、《春秋》,下启《战国策》、《史记》的桥梁,是战国时代不可否认的最优秀的散文作品。

一、作者问题

司马迁曾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班固则说:“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以为之传。”(《司马迁传赞》)从其文看,《左氏》与《春秋》叙事并不一致,原本单行,晋杜预始裂《左氏》而附于《春秋》。《左氏》原必为瞽史讲诵历史之纪录。唐啖助曾说过一段值得注意的话:“左氏得此数国之史以授门人,义则口传,未形竹帛;后代学者乃演而通之,总而合之……”(《春秋集传篡例·三传得失之义》),啖助以左氏为丘明,《左》为广采当时文籍及“口传”之语而成,诚为不刊之论。

二、思想倾向

(一)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就是在为政之中重视民心民意,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春秋以前,统治者把政权的更替、政治的好坏归因于神的意志或抽象的“天命”。因此政教的重点表现为祭祀神灵以保有天命。春秋时期的占卜文化与祭祀文化都出现了道德意识与神话思维相抗衡的情形。如内史过、晏婴认为神的意志以道德和民生为决定因素。富辰说:“大上以德抚民”,赵衰所说:“德义生民之民”,延州来季子说“务德而安民”等,都认为国君治民,如不能安民保民,富民勤民,必然会使

民生怨詈,并最终导致政治的衰败。正因为有了上述观念,所以《左传》表现出以民心向背来判断政治状况、国家命运的倾向。《庄三十二年》史嚚曰:“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又《文十三年》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再如《襄二十三年》闵子马曰:“子无然,祸福无门,唯人所召。”由上所举可见,天命、神鬼思想的衰退,人本思想的抬头。

(二)隆礼思想

《左氏春秋》在叙事中表现出浓重的儒家思想倾向,具体说来,就是强调以礼乐为核心的德政。礼是外在的各种仪式制度,德是礼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内涵,是各种礼文和礼仪的最终旨归。非礼、失礼、无礼就是丧德。所以礼的政治、伦常、规范作用在《左氏春秋》里被空前强调。《僖公十一年》周天子大臣内史过论晋惠公云:“晋其无后乎?王赐之命,而惰于受瑞,先自弃也已,其何继之有?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成公十三年》楚申叔时论子反云:“子反必不免。信以守礼,礼以庇身。信、礼之亡,欲免,得乎?”可以说,礼涵盖了治国修身的方方面面,成为《左氏春秋》的叙事者评定功过是非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其本质而言,春秋时注重礼仪或仪典的节度等外在形式性规范的取向是一种“仪式伦理”,随着时代发展,仪式伦理逐渐脱离开具体的仪式语境而抽象化、普遍化,这样,春秋隆礼文化以仪式伦理主导的格局渐渐变为德行伦理为主导。在此基础上,后世儒家的各种伦理道德规范都由礼仪规范中抽象而出。

(三)儒家道德观为核心的价值标准

作为一部历史著作,《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这种倾向是作者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标准。本着这一充满儒家色彩的标准,书中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阶段中某些人物暴虐、淫佚行为,也表彰了许多忠于职守、正直廉洁的政治家。

但是历史往往是十分复杂的,试图用简明的道德标准进行批判往往会陷入困境。比如对战争的评价,作者总是辨明双方在道义上的是非曲直,并将此同战争的胜负直接联系起来,企图说明正义之师必胜的道理。然而明眼人已经发现并指出“春秋无义战”。当时的战争往往是为争夺人口和土地而发生的,如果简单归之于道义上的原因,就既抹杀了战争本身的偶然性,也忽略了战争表面下隐藏的真正原因—争夺实利。

三《左氏春秋》的文学成就

《左氏春秋》虽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从广义上说,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的叙事作品。

(一)高超的叙事技巧

《左氏春秋》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其具有高超的叙事技巧,具体说来,比较突出的有两个方面:①灵活的叙事角度;②富有戏剧性的情节设置。

《左氏春秋》的叙事技巧充分表现在对战争的描写方面。如长勺之战、城濮之战、殽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层次分明,结构缜密,都是叙事文中的杰作。正因为如此,刘知几《史通·杂说上》云:

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薄领①(薄 b ù领:登记的文薄。《抱朴子·应嘲》:“说昆山之多玉,不能振原宪之贫;观药藏之薄领,不能治危急之疾”。)盈视,哤②(哤 m á ng ,原作叱,据浦改。哤:言语杂乱。)聒沸腾。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收获都尽,记奔放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余,称谲诈则欺诬可见,谈恩惠则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叙兴邦则滋

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入詠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

刘知几的这段话,涉及到《左氏春秋》叙战的精彩之处,指出其叙事速度上疏密相间,叙事脉络上正反相接,叙事线索上主次分明、牵连勾结等特点。故刘氏评其云:“盖左氏为书,叙事之最。自晋以降,景慕者多。”

2 、精彩机智的外交辞令。

如《烛之武退秦师》、《齐伐楚盟于召陵》中烛之武、屈完应对秦君、齐桓的外交辞令之精彩有力,堪称名篇,历来为选家所青睐。这些辞令涉及到当时的重要政治人物、国际关系,表现出这些谋士或行人丰富的地缘政治学知识和高超的应变能力。

3 、出色的细节描写。

为增强可读性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左氏春秋》的作者不完全以史学价值考虑,选择生动有趣、细致传神的细节,来表现人物形象。这就不免要调动作者的想象进行悬想和揣摩。这些都显然是文学作品的特征。如《晋公子重耳之亡》对于重耳在齐不欲离开、在秦对怀嬴先倨后恭等几个相当关键的时刻的心理的描写,即能显示其细节描写的功夫。

4 、丰富多彩、丰满典型的人物形象。

《左传》的作者还善于描写人物形象,大约有 1400 多个历史人物。其中有较详细的事迹的有 400 多人。这些人物形象都各有各的性格,没有雷同之感。作者运用多种写人的方法,尽可能全面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左传》全书

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这里有国君、诸侯、勇士、文人、学者、说客、祝史、良医、商贾、娼优、宰竖、役人、盗贼、侠勇等,他们都各具情态,活灵活现。

同样写国君,郑庄公沉稳老练,齐桓公深谋远虑,晋文公历尽艰辛,楚庄王睿智善谋,秦穆公闻过能改,越王勾践的忍辱负重,这些人物,以其成功,则相同,以其个性,则相异。

同样写勇士,各有各的特点。如狼瞫“勇不害上”,州绰艺高胆大(襄 18 年),齐子渊捷不苟且偷生(昭 26 年),郤克不顾伤痛(成 2 ),解张临危不惧,鲁春董夫知难而上(襄 10 )等等,真是人各有其声口。

四、《左传》精讲篇目

《晋楚城濮之战》

背景:晋楚争霸由来已久。春秋初年,楚国在南方崛起,兼并了周边的许多小国,“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成为春秋时代地盘最大的国家。公元前 704 年起,楚熊通就自称为王,不受周宣号令。城濮之战前夕,中原诸国如陈、蔡、曹、许、鲁、卫、宋、郑等都听命于楚,楚已成为事实上的霸主。

晋国在曲沃武公和献公时,破狄、灭虞、伐虢,国力迅速增长,但惠公、怀公时的内乱,使前进的步伐减慢了。重耳在外流亡 19 年后复国,有逐鹿中原之雄心,于是内举贤才,外结诸侯,欲图霸业。在他的治理下,晋国的政治、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在诸侯中的威信也逐步变高。一些原来亲附于楚的小国,也开始倒向晋国。

导火线:僖公二十六年,“宋以其善于晋侯也,叛楚即晋。”于是“冬,楚令尹子玉、司马子西帅师伐宋,围缗。”

以亢其仇:①亢,杆(捍),保护。

②通抗。

③使其士气高亢

冯李骅评曰:“不论文而论兵,左氏亦智囊第一耳。”(《大绣》)

《郑子产相国》

《左氏春秋》共计记子产行事七十条(自襄公八年至昭公二十年),从他少年时第一次对国家政事发表见解到因病逝世,一生“鲜有败事”。诚如近人王源所评:“左传载列国名卿言行多矣,未有详如子产者也。子产乃终春秋第一人,亦左氏心折之第一人”(《文章练要·左传评》)。本篇即此七十条事迹中一部分,以写人为主,通过对子产言、行的描写,刻画了春秋时代政治家子产的形象。

第一段,突出子产治国任人唯贤,用人之长、避人所短的策略,和宽大谦虚的品德。

第二段,通过不毁乡校,突出子产丰富的政治经验和长远的政治眼光。

第三段,通过子皮的事,刻画了子产敏于事而善于言的特点,也表现了他“为人谋而讲忠信”的高尚品德。

冯李骅《左绣·读左卮言》云:“读其文,连性情、心术、声音、笑貌,千载如生。”

第三节《国语》及其文学成就

一、《国语》的作者及体例

《国语》(公元前 967 ——前 453 年)是一部国别史。旧传为左丘明作,从东汉以讫现代,许多学者都表示怀疑,至今尚无定论,此书与《左传》无论从体例、文风、内容方面都有区别,似非出于一人之手。其中的晋语为晋史官所作则可肯定。

全书二十一卷,是当时流传的《事语》的汇集。分叙周鲁、齐、郑、楚、吴、越八国。时间界限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全书记八国事,但以记言为主。

二、《国语》的主要内容

《国语》记载了从公元前 967 ——前 453 年之间各国的社会政治的大轮廓,展示了相关人物的精神面貌。主要记言,有人认为非“史”,而是“语”体。

三、《国语》的文学成就

语言风格,简朴古奥。文学成就,总体上不如《左传》,但描写人物也有较精彩的篇章。陶望龄曰:“《国语》一书,深厚浑朴。周(语)鲁(语)尚矣。《周语》辞胜事。《晋语》事胜辞。”“《齐语》单记桓公霸业大略与《管子·小匡》同。如其妙理玮辞,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面味永,还须以《越语》压卷。”(《经义考》卷二百九引)。

《国语》各部分似不出于一人之手。首先是文风较驳杂,周、齐、郑之语,理论性强,颇类战国子书。《鲁语》接近《礼记·檀弓》。楚、吴、越之语讲究修辞,富于气势,近乎《战国策》。

其次,《国语》各部分所表现的思想倾向也比较复杂,不如《左传》统一。如鲁国公父文伯之母敬姜论劳逸近于墨家,管仲教齐桓公称霸近法家,秦公子絷教秦穆公采用权谋诈术、重馆人告臧文仲投机取巧有类战国纵横家,范蠡说勾践讲阴阳刚柔、持盈定倾似黄老道家。这和《左传》以孔子思想及礼义观念判别是非不完全相同。这表明《国语》各部分素材来源不同,写作时间不一,编者未作或少有统一的加工润色。

具体来说,其文学性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方面:

1 、集锦丛见式的人物描写,如以人物语言和对话描写营造叙事空间,摒弃事件。

2 、合理的想象和虚构。《晋语》五记:晋灵公使鉏麑刺赵盾。“晨往,则寝门辟点,盛服奖朝,早而假寐。”麑退,叹曰:“赵孟敬哉!不忘恭敬,社稷之镇也。贼国之镇不忠,受命而废之不信,享一名于此,不如死。”这种写法,钱钟书称为“代言法”。

3 、含蓄的讽刺。《晋语》九:“董叔将娶于董氏。叔向曰:‘董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求情)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有何请焉'”。妙语双关,辛辣至极。

又《晋语》八:平公射鹌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

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鹌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先君之耻也。君必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乃趣赦之。

4 、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国语》以记言为主,其素材可能来源于口头传说,属于“语”一类有别于史官笔录的口传资料。因而文句畅达,流利易懂,多用语气词。风格与《论语》颇为接近。

四、作品精讲:

1 、《邵公谏弥谤》( 101 )

主要内容:本篇主要记邵穆公谏厉王之言辞,提出“防民之口,基于防川”的主张,表现出邵公的政治谋略和政治眼光。也从侧面刻画了邵穆公的形象。

创作特点:

1 、叙事为辅,记言为主。

2 、善于说理。比喻论证,引证史事,正反对比论证等说理方法在文中综合使用。

2 、《勾践灭吴》:本篇记前 494 年,吴越夫椒之战,越王战败,

语言难点:

絺 (ch í ) 细葛布,用以制夏衣。

女(“请以勾践女女於王……”)读 n ǜ:作……之妾。此处用作动词。

中原( 105 页第 3 段):原野。

广运( 105 页第 4 段):东西为广,南北为运。

歠( ch ù o ): 105 页第 4 段,饮也。

宸宇:屋檐下,“为弊邑宸宇”是说为我留下的一点地方,以续祖祀。古者灭国不绝其祀,礼也。

寡人礼先一饭:谓年长一些。

写作特点和叙事技巧:

此篇为《国语》中的押卷之作,陶望龄称其“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味永,”诚非虚枉之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叙事笔法简括有力,头绪繁多但不嫌共乱,次北而下,称序井然,表现出作者很强的驾驭事件的能力。

第二,情节安排独具匠心,起伏感强,能引文注意,读之不觉平庸,如开头气氛紧张的两军对诗,就较一般叙事文的叙事节奏有突兀感,开篇即入人心。

第三,善于蓄势。行文中为事件的结果的出现畜势,待到势成,一泻千里,有畅快淋漓之感,如文章后半写越王灭吴即是。

第四,在叙事中写人,且主次分明,个性显明。

文种,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在向吴国求和这一事件中展示了他卓越的外交才能,其说吴王之辞绵里藏针,柔中带刚。虽卑辞请降,但仍保持了人格

和尊严。显示出他的政治智慧。

伍子胥:忠正耿直,嫉恶如仇,同光锐利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劝谏吴王,话虽不多,但切中要害,惜乎吴王不听其劝谏。司马迁称赞他“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史记·伍子胥列传》)。

太宰伯嚭:原为楚人,经伍子胥推荐而仕吴。受夫差宠爱,任太宰,与伍子胥不和。他接受越国贿赂,被越人收买,里通外国。是一个见利忘义的小人的内心龌龊的叛徒,他是吴国亡国的元凶。越王勾践责他:“子为臣不忠,无信,记忘国灭君。”最终被越王处死。

启示:忍辱负重,大事必成;刚愎自用,必亡其身。

第四节《战国策》及其文学成就

一、战国士风与言语传统的改变

战国时期,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兴起,社会制度的变改促使旧有价值体系迅速瓦解,礼义忠信不行而威势权谋为用。列国交往间的礼尚往来,从宪法辞令,演化为尔虞我诈,剧谈雄辩。行为之官演为说客游士,语言的作用显得空前适要。“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发。强玩弄白万之师。”(《文心雕龙·论说》)。说突之言,一言可以兴邦,亦可表邦,所以人们对言辞越来越讲究,对说宪来说,每一次的游说,就是一次语辞的战中斗,他们游说的言辞,有的叫《国策》,有的叫《国事》、《短长》、《修书》等。西汉刘白校理中秘藏书。编为一册称为《战国策》。

二、《战国策》的内容、体例及史料价值

《战国策》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录了约 240 年的历史(前 460- 前220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谋臣策士的言论和列国间的勾心斗争,不同程度地展示了列国的风貌。

《战国策》与《国语》一样,以国别为体,但因为作者并非有意为史,所以许多地方多为虚构,而非史家,故史料价值不高。

三、《战国策》的文学价值

从散文发展的角度看,策士的说辞和议论是春秋时代行人辞令的进一步发展。其特点如下:

1 、善于辩论。

这主要表现在策士们善于揣摩人主心理,采取灵活机智的方法说服他们。“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面远世情,必不收矣;所说阴为厚利而显明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此不可以不察也。”(《韩非子·说难》)。他们说服到人的方法,主要有 A ,主文谲谏,迂迥说理,如《触龙说赵太后》即是; B ,短兵相接针锋相对。如《鲁连义不帝卷》、《康且为安陵君劫秦王》是各。 C 、反驳对方,饰言巧辩,如《楚策四有献不死之乐者章》。

2 、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国策》文风:“铺张扬厉,纵横开合,辩丽恣肆。”这种文风的形成有赖于

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首先,铺陈和夸饰,这几乎是《国策》常体,在文章中主要用于铺陈形势,追溯历史。

其次,排比和骈偶。

最后,博引史事。

3 、细致传神的叙事写人。这主要表现在故事情节曲折复杂,细节描写具体人微。如《燕策四》的“荆轲刺秦王”,就因其叠宕起伏而被钟惺称为“古今第一”。外貌和心理并重的人物描写。如写申包胥乞师(《楚第一》)即是如此。着重渲染气氛。如《燕笨三·燕太子丹质于秦章》写易水送别的场面,就是典型的例子: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泣。又前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正因为其精彩,故为《史记》所照录。

五、《战国策》精讲作品

1 、《苏秦始将连横》

主要内容:本章主要记载苏秦初出,游说秦惠王素星的事,记其说辞,并叙述他失败之后发奋读书,悉心体察天下形势,转而游说赵国成功,在政治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借此也刻画了苏秦的个人奋斗者,形象,揭露了炎凉的世态,

歌颂了纵横之士之一新兴阶层的才能和勇气。

文章结构: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至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主要记言。

第二部分:从“书十上而说不行”到结束。主要叙事。

风格及写作技巧:

1 、善于说理,广泛运用类比,夸张、引证的说理方法。

2 、说理与叙事相结合。

3 、具有一定的形象性,语言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都很传神。

本篇的启示:

2 、《楚策》《庄辛说楚襄王》。宋真德秀《文章正宗》题作《论幸臣亡国》,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作《论幸臣》。近人刘咸炘云:“辛本楚人,盖屈,宋这徒也。”钱穆以为庄辛约生于前 320 年,比屈原小 20 多岁。他也应该是由楚怀王朝到顷襄王朝的老臣。屈原在怀王十八年为任命为三闾大夫,其职责乃是“掌王族三姓”,“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当时庄辛二十岁上下,为贵族子弟,应即屈原当时九畹百亩中之佼佼峻茂者”(《屈原与他的时代》第 481 页)。

庄辛是一个广闻博志,滑稽多智的人物,学识同屈原,性格和思想与屈原完全不同。

此篇之特点如下:

第一,生动形象,富于节奏的语言。

第二,浅显明了,富含哲理的比喻。

第三,从容不迫,缓缓道来的论证方法。第四,层层拟比,首尾贯通的结构方式。(韩高年撰写)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我国历史散文的产生比说理性的诸子散文要早得多,它的发展与文字、史官的产生、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文字和史官产生甚早,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夏代前夕已经产生。当时史官分左史、右史等。一般认为,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各有所司。至春秋末战国之世,史官地位虽不如前,然各国诸侯看重修史,史官四散在诸侯,史籍大兴,出现了“百国春秋”,体例颇有融合。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详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它采取国别体,吸取《左传》、《国语》的创作技巧并加以发展,使历史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由质而文,由片断的文辞到较详细生动的记言、记事、写人。从现存先秦的几部重要史籍看,主要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当时文史哲界限不清,人们的思维还带有文明史初期具象思维的诸多特点,因而其历史散文带有极强的文学特色,大都注意将神话、传说渗入史籍,使历史事件故事化;注重描写与人物特征刻划,使历史人物形象化;对事件进行褒贬评价。使记叙记言声情并茂。 先秦历史散文的体例与艺术,对后世史书、散文、诗歌、小说、戏曲等都有重大影响。 第一节《尚书》、《春秋》 《尚书》意即上古之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散文总集。先秦称《书》,汉始称《尚书》或《书经》。本是历史文献,后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约在春秋初期结成总集,历春秋、战国 而有所增删。据说原有一百篇,秦焚书后,西汉文帝时仅剩伏胜记诵的28篇,计有《虞书》两 篇,《夏书》两篇,《商书》五篇,《周书》十九篇,分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因其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故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曲阜孔壁中又发现《古文尚书》,此书到西晋末因战乱丢失。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经唐宋明清以来学者考证,实为 伪书。今传“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58篇,是今文和伪古文的合编本,其中33篇为今古文所 共有,余皆梅赜伪造。 《尚书》多为古代官方文告,广泛反映了我国氏族社会末期到西周初期的社会面貌及历史概况,展示了当时政治、哲学、宗教、思想、法律、军事、历法等领域的具体实践与经验教训。尤其《周书》所蕴含的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思想,在后世各朝的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占有主导地位。 《尚书》风格简朴质直,往往以当时通行之语直抒命令或意见,但因时代久远,汉唐以来,人们颇感其文章艰深,古奥拙朴,晦涩难懂。不过,有些篇章颇有文学色彩。或整齐有韵,如《洪范》所记九条治国大法的第五条的十二句,音韵和协,颇近诗歌。或以比喻说理,生动形象,深刻透辟,如《盘庚》以死亡的“颠木”比喻旧都,以充满生机的新生“由蘖”比喻新都,形象鲜明又含暗喻与对比:因守旧都只能坐以待毙,迁徙新都则可获得新生。有的篇章记叙人的活动、描绘情节与场面,入理传神,如《金縢》写周成王对周公的误会与释误,曲折有味,颇富传奇性质;《顾命》描写周康王即位大典的场面,宏大肃穆,众多的人物,繁缛的礼节,琳琅满目的陈设,写来头绪清晰,井然有序。不少篇章都能围绕一个意思展开,结构完整,有的题目即反映主旨,

先秦历史散文作业与答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先秦历史散文概念 篇一:先秦历史散文 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 一。 “中五之一”和“小(:先秦历史散文概念)九之一”,应该分别是“中,五之一”和“小,九之一”,“五之一”和“九之一”也是古汉语中的一种分数表示法,意思是五分之一和 九分之一 2、子姑待之 姑:古是暂且;今是父亲的姐妹 3、可矣,厚将得众 厚:古是土地广大;今与“薄”相对 词类活用 1、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惊”,使(姜氏)受惊,使动;“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 2、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度,本来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合乎法度 3、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之,本来是代词,这里可以理解成活用作动词,放在能愿动词“欲”之后,义为“这样做”。 4、夫人将启之。 启之,特殊动宾关系,为之而启,为共叔段打开城门。动词 5、段不弟,故不言弟 不弟,不象一个当弟弟的。弟,做弟弟 6、既而悔之 悔之,特殊动宾关系,为之而悔。动词 7、闻之,有献于公。 献,本来是动词,指献上,这里是用为名词,指献上的东西。 8.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隧,隧道,洞子,从“隧而相见”的行文来看,应该是用为动词,指挖隧道。 9.公入而赋 赋,名词作动词,指朗诵诗 文言文句式 (一)省略句: 1.省略主语

(1)生庄公及共叔段。 (2)爱共叔段,欲立之。 (3)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2.省略谓语 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唯命”,是“惟命是从”的省略,这里是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1)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亟,屡次。请,动词,后面省略了一个“之”,这个“之”指代的是立共叔段这件事。 (2)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与”字后面有省略,省略了一个“之”,指的是国君之位。 (二)被动句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除,这里表示被动,是没有任何标志的被动 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姜氏何厌之有? 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何厌之有”就是“有何厌”的意思,) (2)敢问何谓也?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概况及主要特征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概况及主要特征 引言:古代文学对我们有着很深远的意义,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遗产,是历史上无 价的瑰宝。从小《论语》中的语句我们就烂熟于心,但是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诸子散文深深影响后代。从这个兴趣点出发,对于《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概况及主要特征》这个专题从诸子百家的形成,发展以及特点做了一次简要的概括与探究。 诸子散文的形成 说理散文蓬勃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从根本上说,是由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所决定的,而其直接原因是士的阶层的形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需要人才,并且能够产生人才的时代。当时社会激烈动荡,兼并战争频繁。 到了战国,诸侯间的存亡斗争更为激烈,奋发图强就能捷足先登,扫灭群雄,统一全国;不图强则必然削弱萎缩,最终灭亡。面临这种严峻局面,各国统治集团在展开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的同时,也展开了智力资源的竞争。他们纷纷礼贤下士,争相延揽人才,人才的价值空前升值。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的另一个方面是,当时的历史提供了人才产生的条件。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礼崩乐坏,分封制度解体,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一部分贵族随着贵族身份的丧失,沦为平民,把他们的文化知识带到民间;而更为重要的是学府下移,民间聚徒讲学之风兴起。比如说孔子,本为殷商苗裔,但至孔子时已经从贵族降到一般平民。他早年受到了比较全面的文化教育,也从事一些平凡的工作,有短暂出仕经历,后周游列国,率不得志,晚年整理文献,教授生徒。孔子首开私人讲学的先河,开创了儒家学派;墨子聚徒讲学,组织成颇有纪律的集团,形成墨家学派。战国之际,私人讲学之风更盛,孟子、荀子等都曾是同辈中的老师巨擘。这种局面使社会下层人民获得了接受教育,学习文化的机会,从而极大的开发了人才源,使得人才源源不断地以空前的规模生产出来。促成了“士”这一特殊阶层便迅速崛起。 时代的变革,历史的发展,需要新的思想和理论,对社会现实做出解释,对社会未来作出设计。于是,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学说讲学授徒,相互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论难,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散文是见道明志,论难说理最便捷的文体,于是,以探讨哲理人生,研究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诸子散文便勃然兴起 诸子百家的分类 按学术思想流派划分, 司马谈把他们分归为六家,即,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而刘歆又分其为十家: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杂家、小说家。 诸子中影响最大的是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代表性的著作有《道德经》、《庄子》。 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荀子,代表性的著作是《论语》、《孟子》、《荀子》。 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代表性著作是《墨子》,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代表性著作有《韩非子》等

先秦历史散文发展历程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历程 先秦散文,创作的时间跨度从文字产生的遥远古代到秦朝统一中国为止,历时达数千年。这段时间里,散文创作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到第一个高峰的若干个阶段。先秦散文笼统地说可以分为“记事”的历史散文以及“记言”的诸子散文。由于诸子散文属于属于先秦散文中比较后期的产物,纵然达到了文学成就的高峰,然而不足以完整阐述先秦散文的发展。故而,本文将从先秦历史散文行文中的文采这一角度论述先秦散文的发展。 造字到西周以前,是文史学家公认的散文萌芽到形成时期。 “仓颉造字,夜有鬼哭”,由此可见,人类能够造字并且用之以记事,其作用是巨大的,以至于鬼神都为之惊诧哭泣称之为夺鬼神之力。然而,文字需要记事,则需要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否则,文字就将仅仅是一堆堆砌起来毫无意义的奇怪符号。字、词、句、段、篇、章,西周以前,散文需然还是简略,然而已经可以反映当时的文章特点,叙述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尚书》以及《周易》。在文采方面来说,这一时期的散文仅能记录清晰,并没有掌握完整章节遣词造句的艺术能力。 西周到春秋末,是散文发展的第二阶段。 这一时期的散文主要表现为史官文化的产物。跟前代的作品相比,这一时期的散文以及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仅形成了完整的篇章,而且已经开始富有文采。散文家,更确切来说是史官,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平铺直叙的“记录”,散文向一门艺术不断发展。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作为这一时期代表作《春秋》、《左传》、《国语》之一《春秋》的编撰人,孔子这番话表明,文采是这一时期的历史散文(同时也是史官文化)的重要特征。《左传》、《国语》辞采之风华,文章之华美,远迈前代并且鉴于后世,《春秋》则讲究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它们的成就表明散文在这个“重文”的时代已经获得非凡的发展。 战国到秦朝建立,是散文发展的第三阶段,散文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达到一个创作的高峰。一直在西周时期,文化都是贵族阶层垄断的。底层的“士”,甚或平民,不能够接触全面系统的教育,反映在散文上,就是散文的创作阶层一直被认为地限制在少数人身上。战国时代,动荡而纷杂的变革,彻底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秩序。贵族沦落,而平民、奴隶独立,同时“学在官府”也逐渐被私人讲学所取代。旧秩序被打破的同时,各诸侯国之间为了争霸,纷纷招揽人才。在战国的环境下,士人思想的空间、创造的空间前所未有地拓展了。表现在散文上,则是: 1、时代特征鲜明,内容丰富,关注现实,理性思考,试图解决现实问题; 2、人格独立,作品风格各异。 行文上注入作者的精神与人格,作品感染力浓郁,深度挖掘思想,相对于前代,可谓质的飞跃。 先秦散文,从无到有,从简略到繁复,慢慢地形成了我国散文史上第一座高峰。先人的呕心沥血,值得我们后人永远心怀敬畏。

先秦时期历史散文总结

先时期历史散文 绪论 ?先时期的散文,基本上是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方面的论说文和记叙文。 ?一、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是先散文的萌芽 ?卜辞,记事简单,大多是零散的句子,只是记事散文的萌芽。 ?铜器铭文,也称金文,大都直其事,很少修饰,容也有局限性,有不少颂扬求福的套语,因此其文学价值一般不高 二《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散文集,是一部官方历史文献集。 ?《尚书》即“上古帝王之书”。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都是用语录体写的官方文告,大部分是号令。 ?卜辞与《周易》是巫官之作,记录的是对神的祈祷与所谓神的启示; ?《尚书》是史官之作,记录的是王公的言辞与政令。 ?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其中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如《盘庚》3篇,是盘庚动员臣民迁殷的训词,全文中心突出,比喻生动,富于感情色彩,从中可见盘庚的胸怀、胆略与神情。 ?再如《周书》中的《无逸》、《顾命》等篇 ?《尚书》以记言为主,文风古朴,被愈称之为“佶屈聱牙”,但它已初步形成我国散文洗炼精审、言简意赅的特点。 ?《尚书》之后,散文分别向着偏重于论说的诸子散文和偏重于记述的历史散文两方面发展。 ?三先历史散文兴盛的原因 ? 1 传说古时王者设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大事记于策,小事记于简。 ? 2 “诸侯建邦,各有国史”。 ? 3 统治者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借鉴,这是历史散文兴盛的政治原因。 ?4“私学”的出现、士阶层的发展、百家争鸣的局面、社会制度的变革等促进了散文的兴盛 四重要史书简述 1 《春秋》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来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 《春秋》主要记录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大事。 春秋笔法:原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来表明尊王攘夷、正名定分思想倾向的写作方法。春秋笔法言简意赅,委婉含蓄,用词准确,对后世散文影响很大,但其“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倾向性,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后来,人们把文笔含蓄蕴藉,带有所谓“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字,也称之为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举例: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用心感受先秦历史散文的人文魅力

用心感受先秦历史散文的人文魅力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在内容编排上,把文言文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精选了《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四篇文章,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虽然是文言文这种形式,但内容却是博大精深。在教学过程中,设法挖掘文中蕴涵着的丰富的人文思想,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加文化积淀,培养健康的人格,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与文本对话,与古人交流。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了解先秦时期的风云变幻,我们可凭借历史散文这一形式,来窥其一斑,重温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感受诸侯之间那纵横捭阖的斗争。当你沉浸其中,透过枯燥的文字,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代。我们仿佛看到了不计前嫌、申明大义的爱国英雄烛之武正在巧妙地劝说秦穆公,说的他连连点头,最终使得郑国避免了一场国家灾难;越王勾践忍辱含垢、卧薪尝胆,最终报了仇雪了耻,奏想了一曲催人奋进的人生奋斗之歌;大臣邹忌从国家利益出发,巧妙的说服了齐威王,使得他接受并采纳了自己的意见,,齐国从此逐步强大起来;名垂青史的赵太后被大臣触龙说服,送爱子去做人质,从而使得国家转危为安。通过这四篇文章,我们能够初步了解到,诸侯国之间矛盾错综复杂,是时势造就了英雄,在动乱的年代既出现了不少明君,又出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人物,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们的事迹让人感动不已,一组又一组绝妙的搭档,使得历史如此精彩生动,这恐怕就是先秦历史散文璀璨夺目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二、穿插补充一些历史故事,了解人物的完整个性。 课本所选的四篇文章,故事性强,人物形象相对比较丰满,但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总还是流传有不少佳话或逸事的,而教材恰在这一方面有很大的空缺。因此,语文教师要多搜集并补充一些与课文人物有关的经典内容,与课本相互补充,相映成趣。比如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另一则故事,郑国商人弦高智退秦军的故事,关于范蠡、伍子胥的典故等等。从课本上我们能够了解到勾践奋发图强的一面,教师可补充一些他的与人共患难但不能同享乐的狭隘一面,还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勾践。另外,可补充越国为复仇而设的一些计策,如借粮还粮、派美女西施去迷惑吴王、西施巧送姑苏城防图等故事。邹忌曾先后两次讽谏齐王。可补充邹忌第一次劝说时,借鼓瑟“抱而不弹”的道理,启发齐威王虚心纳谏。女中豪杰赵太后见齐王使者时,先问百姓收成,最后问齐王的千古美谈,充分的表现出了她的民本思想。可以说这些故事比较感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教师拓宽知识面的话,学生也不会觉得文言文枯燥,相反会觉得趣味盎然,学生会从老师的传授中,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精神上必将得到洗礼,感情上一定会产生共鸣的。 三、研究游说之辞,感受汉语的独特魅力。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历来重视口才的作用。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所选的这四篇文章,都是巧言辞令的典范。烛之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先从亡郑无益于秦说起,然后谈到存郑有益于秦,最后抓住历史上晋国的不守信用、贪得无厌的方面,极尽挑拨之能事,说的秦穆公乱了方寸,最后完全站在了郑国的立场上。文种巧妙设喻,启发越王未雨绸缪,及早

1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1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就大体情况而言,历史散文主要是叙事的,诸子散文主要是说理的。 历史散文有《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战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0)这242年间的各国大事,孔子还按照他自己的观点对那些事件作了一些评断,选择了他认为恰当的字来暗寓褒贬之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微言大义”。《左传》仿照其体例,顺着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2个鲁国君主的序次进行记载,全书30卷,详细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外交、社会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动。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创造了多样的精密的篇章结构和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生动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擅长以委曲尽致的笔调来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如写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肴阝之战、晋楚必阝之战,均是情节紧张而极富戏剧性,成为后世叙事散文的典范。《战国策》亦称《国策》,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西汉时,经刘向整理,编为33篇。主要记叙了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间有传记、故事、论辩、书信,反映了当时各国间尖锐而复杂的政治斗争,是先秦继《春秋》《左传》之后又一部著名历史散文。在艺术创作上,较之《左传》又有发展,常在复杂的政治事件中生动描绘人物言行,刻画出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写出不少情节曲折的故事。如《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入秦》《触詟说赵太后》、《苏秦始将连横》等均为脍炙为口的名篇。此书尤重语言艺术,大量运用了夸张、比喻。排比等艺术手法,并杂以寓言故事,呈现出一种“敷张扬厉”“辩丽恣肆”的鲜明特色。《国语》共21卷,据说为左丘明所作。这部书有重点地记叙了各国历史中若干事件。文字朴实平易,特点 在长于记言,同时也善于描写人物神态。 诸子散文可分为三个时期: 1一期是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作品中,《论语》是语录体,《老子》多用韵,它们都词约义丰,《墨子》开始向组织结构严密的论说文形式发展。 2二期是战国中叶,主要作品有《孟子》、《庄子》,它们的文辞比前一个时期繁富,说理也畅达。 3三期是战国末期,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等。 诸子散文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均逻辑谨严,分析深入、文辞绚丽,达到了很高成就。诸子散文中有些文字 (1) 一是以表现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行为见长,使人读了如见其人的音容笑貌。 《论语》《孟子》中这类文字较多,《墨子》里的《公输》也属这类。如《论语》里写孔子门徒子路,写出了他的直率、鲁莽、刚烈的性格;写颜渊写出了他沉默好学和安贫乐道。《论语》中形象性地句子也很多,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 (2) 二是多采用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形象地阐明理论。

先秦历史散文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中国古代历史意识的萌发要早于其他民族,上古时期即有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区分。先秦历史散文是先秦史官制度的产物,除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以外,历史散文的搜集成书大多是在口传历史的基础上经史官整理加工而成。 就其发展过程而言,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致如下:早期的《尚书》完全是史官所著录的三代时期的王室的诰命、誓言和其它大事,就其文体而言,有誓、命、训、诰、歌、典等体,多为当时言辞的记录,是记言之史的开端。 之后的《春秋》则以编年体的形式纲目式地记录历史大事件,从文体上观察,具有书面语的简明与谨严特征,显然保持着史官笔录的体式,可以说是记事之史的开端。 战国初年成书的《左传》、《国语》也是在大量口传历史及史官记录的基础上经加工整理而成,但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官方著作。 至于《战国策》,则主要是战国策士的游说之辞或书信的汇编,属于私人著作的范畴。从历史散文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其文本的官方色彩逐渐减弱,私家著述的特征逐渐加强。先秦历史散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越往后,作品所表的官方意识形态特征越谈。 2 、古史“记言”、“记事”的区别,在《尚书》、《春秋》还十分明显,而后就逐渐不分了。 3 、越后的作品文学色彩越浓,史学的严格性相对减弱。

第一节《尚书》《逸周书》与《春秋》 一、《尚书》 (一)、释名 《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春秋战国时称《书》,到汉代改称为《尚书》。儒家尊之为经典,故又称为《书经》。 (二)、《尚书》的流传 《尚书》的是夏商周时期原始的历史文献的汇编,其编辑流传过程比较复杂,《周易》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墨子》一书多次征引《夏书》。《尚书·多士》云:“殷先人有典有册。”可知在殷商时期已经辑成了《尚书》的初本。起初其中各部分可能是单独流传的,今传本《尚书》的结集经历了较长的时期,其最终形成可能在西周后期。《左传》、《国语》所记春秋时期人物屡屡称引《尚书》以为说理之据,已经目之为经典。春秋末年,据说孔子曾重新整理编订过《尚书》,作为教育弟子的教材。战国时代,诸子引《书》亦十分普遍。 秦始皇一统天下,焚书灭学,《书》亦在被禁之列。济南伏胜于夹壁中藏《书》一部。汉兴,伏胜取所藏之书,散佚余二十八篇,授徒齐鲁间。汉文帝刘恒欲召见伏胜,年已九十余,无法应诏,文帝派太常掌故晁错就伏胜习《尚书》。伏胜二十八篇本,用汉代通行隶书写成,故称今文《尚书》。 又有古文《尚书》:汉武帝时,鲁恭王刘馀从孔子故宅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十六篇,称为古文《尚书》。

大学语文-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有什么独特的意义和贡献.

学生姓名学院专业学号

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有什么独特的意义和贡献? 答:先秦散文,主要指中国春秋末期至战国时代的散文,分为叙事散文(历史散文)和说理散文两大类。东周社会急剧变化,文化教育不再由官府把持,私人讲学之风兴起,于是产生语录式的问答体散文。东周诸侯互相兼并,需要借助士的力量,养士之风盛行。当时政治分裂,没有正统思想,学术风气自由。这些文学游说之士,“不治而议论”,“皆著书言治乱之事”。而面对征战连年,杀戮相继,诸子百家纷纷提出救世主张,于是形成争鸣的局面,要深入地议论和分析问题,以散文为合适。东周各国要详细地记载当时变化激烈的政治、战争和外交,于是产生历史散文。东周时竹简和帛书渐趋普遍。随著书写工具进步,长篇散文有可能发展起来。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和《战国策》等。它们保存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又是中国叙事散文的源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先秦历史散文详于记事,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和复杂的事件;叙事结构严密,详略得宜,富于变化;情节紧张,曲折变化,有戏剧性及小说风味。写人物则性格鲜明,要言不繁,刻画传神。又善写辞令,简要生动,委婉有致。文辞气势雄浑,语言丰赡,感染力强,善用寓言和比喻以说理,说服力强。先秦诸子散文,产生

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表现了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先秦散文影响后世散文家的风格,如贾谊、司马迁、唐宋散文家均受到影响。魏晋的阮籍、嵇康、陶潜,唐代的李白、柳宗元,宋代的苏轼等,均受庄子风格影响。先秦散文家丰富多采的文章风格,成为后世的榜样。先秦散文启发后世文体,后世的辞赋、传记在形式上或多或少带有先秦散文的影子。先秦散文也影响后世戏剧小说的出现,寓言故事成为后世小说的雏形,《左传》、《战国策》中的许多事件人物,都被后人改编为戏曲和小说。 先秦散文确立以内容充实为主的文统,与现实紧密相关,成为中国散文的主要传统。先秦散文并确立后世学术概念,其中多是哲理、政论和历史的混合体,而本身又是优美的散文,形成后世学术文、史、哲不分家的概念。先秦散文题材广泛,政治、历史、思想都有涉及,又扩大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先秦散文留下大量成语典故,如“画蛇添足”、“亡羊补牢”;并提供不同的修辞技巧,如庄子的拟人法。 历史散文的概念是对诸子百家的哲理散文而言的。哲理散文以析理论辩为主,不专记人记事;历史散文则以记述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为主,最早的历史散文是《尚书》。历史散文有三体,分为“国别”、“编年”和“纪传”。

先秦散文

《先秦散文》“高效课堂”导学案 在自信中收获在自信中成长 授课班级:任课教师:课题: 课型:总课时: 教学过程 先秦散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先秦散文出现的背景 2、了解识记重要篇目 使学生熟悉先秦文学的主要作家作品,并基本掌握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做到以大文学的眼光看待先秦文学,具有相当的文学感悟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从先秦作品里感受中华民族精神,体会作品里表现的人格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情操。 教学过程 一、先秦散文的分类 1、历史散文:《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以叙事纪实为主,但常穿插说理内容,如游说论辩之辞、书信等。 2、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庄子》《韩非子》《荀子》 以说理议论为主,但亦有记叙成分,如故事寓言等。 总的来看,两类散文都具有综合化的特点。既非按文学形式划分,也难以绝对地从题材、内容上加以区别。文章中议论、记叙,包括论述的领域、方法,记人、记言、记事等均无截然的界限。体现出文、史、哲不分家的特点。 二、历史散文介绍 历史散文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史书又分为通史和断代史 先秦历史典籍《尚书》:“上古之书”,“六经”之一。记载从虞舜至秦穆公时代朝廷言论、诏令、文告等。语言风格古奥。其中一部分疑为后人伪托或追记。 《春秋》:原为各国史书通称,后专指鲁春秋,“六经”之一。编年体史书之祖,纲目式记载。它实际上是简略的大事记,简要地记载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的历史事件。其文字简洁严谨,善于在一字之中寓作者的褒贬之意,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有《春秋三传》。 “传”的本义是对经的解释,故三传皆为以《春秋》为纲,进一步阐释和记叙历史的著作。《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也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亦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太史官左丘明所作。后列为“十三经”之一。是第一部大规模叙事作品,为后代叙事文典范。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概况及主要特征资料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春秋》是概括的记述历史,而《左传》则详细的记载事件本末细节,此书丰富多彩,叙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和历史人物的言行。 《左传》擅长战争描写,它不仅把纷繁复杂的战争有条理的叙述出来,并且从大处着眼,通过人物对话,写出战争的性质,决定胜败的因素等内容。《曹刿论战》和《秦晋肴之战》等篇,都写得非常出色。 《国语》是战国时代出现的一种国别史,记载周王朝和诸侯各国的大事。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远不及《左传》,然而它有的叙事比《左传》更鲜明生动,如写“厉王弭谤”和“勾践复国”的文字,就是这样。 《战国策》记述的基本上是战国时期谋臣纵横捭阖的谋略和辞说,它的文风是剧谈雄辩,书中还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例如写唐且出使秦国,唐且与秦王谈起“布衣之怒”,秦王轻淡的说,布衣之怒不过“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且慷慨陈词:“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说完,拔剑而起,这一番慷慨豪壮的言辞,打掉了秦王不可一世的凌人盛气。 《战国策》中的纵横家辩士,还擅长运用寓言进行说理、论证,象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等成语故事,都出自《战国策》。 《左传》和《战国策》对后世的散文家有着深刻影响。司马迁的《史记》,曾经大量采用这两书的材料,并汲取了它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汉代贾谊、晁错等人的政论文章,其雄辩风格得之于这两书也很多。历代史书的编撰,以至唐宋散文家的记叙文,在语言和表现方法上,也都受到先秦散文的影响

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文体备。”(《文史通义·诗教上》)说战国时文章已变尽,未必符合实际,但后世的所有文体都能在战国散文中找到先例或萌芽则是无疑的。先秦说理散文不仅标志着说量议论文体的成熟,而且也包孕了寓言、小说等因素。

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有什么独特的意义和贡献

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 散文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有什么独特的意义和贡献

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有什么独特的意义和贡献? 答: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汉族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中国古代是散文大国,也是这种文体最早的国家。后代散文源于先秦散文,它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先秦散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散文,一类是诸子散文。一般地说,历史散文并不属于文学的范畴。由于先秦时期纯文学散文尚未出现,而历史著作中的文字叙事、写人非常生动、形象,语言也富于文采,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先秦的历史散文可以说 是文学性较强的散文。先秦的历史散文,文学性不强的《尚书》、《春秋》可以不论,而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其代表。《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与之并存的还有齐人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鲁人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仿照《春秋》用鲁国国君的世次编年,是一部自成体系的独立完整的历史著作。成书于战国初期,据说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全书近二十万字,全面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 化等多方面的活动。 我国的史官建制很早,按周代的制度,有大史、小史、左史、右史等职位。《汉书·艺文志》记载“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尚书》记载了商周君王对臣民发布的各种政令,文辞简练。《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记事严谨,语言精炼。应该说真正具有文学价值的历史著作,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是其代表。《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春秋》是概括的记述历史,而《左传》则详细的记载事件本末细节,此书丰富多彩,叙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和历史人物的言行。 《左传》擅长战争描写,它不仅把纷繁复杂的战争有条理的叙述出来,并且从大处着眼,通过人物对话,写出战争的性质,决定胜败的因素等内容。《曹刿论战》和《秦晋肴之战》等篇,都写得非常出色。 《国语》是战国时代出现的一种国别史,记载周王朝和诸侯各国的大事。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远不及《左传》,然而它有的叙事比《左传》更鲜明生动,如写“厉王弭谤”和“勾践复国”的文字,就是这样。 《战国策》记述的基本上是战国时期谋臣纵横捭阖的谋略和辞说,它的文风是剧谈雄辩,书中还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例如写唐

先秦历史散文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早期中国史书发展线索表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虞书 夏书 商书卜辞 周书春秋 国语左传 ———记人——— 晏子春秋、穆天子传 战国策 史记 汉书 第一节记事散文 一、春秋笔法 《春秋》叙事,好用婉转地措辞方式来褒贬历实,后人谓之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如《春秋》昭公十二年载: 夏,五月戊辰,许世子止弑其君买。 《谷梁传》解释说: 日杀,正卒也。正卒,则止不弑也。不弑而曰弑,责止也。止曰:?我与夫弑者。?不立乎其位,以与其弟虺(huǐ)。哭泣歠(chuò)飦(zhān,稠)粥,嗌(yì咽喉)不容粒,未逾年而死,故君子即止自责而责之也。 《荀子·子道篇》载:

子路问于孔子曰:?鲁大夫练而床,礼邪??孔子曰:?吾不知也。?子路出,谓子贡曰:?吾以为夫子无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子贡曰:?汝何问哉??子路曰:?由问:‘鲁大夫练而床,礼邪?’夫子曰:‘吾不知也。’?子贡曰:?吾将为女问之。? 子贡问曰:?练而床,礼邪??孔子曰;?非礼也。?子贡出,谓子路曰:?女谓夫子为有所不知乎!夫子徒无所不知。女问非也。礼:居是邑不非其大夫。? 4、春秋三传: 相传孔子著《春秋》后, 弟子左丘明作《左氏传》释其事; 而子夏传其义, 子夏后学有公羊高、谷梁赤为《公羊传》、《谷梁传》释其义, 世称春秋三传。 二、《左传》 1、结合下述材料,请思考传统政治思想有何优点与不足? 如文公13年载“邾文公卜迁于绎”: 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 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邾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 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遂迁于绎。 又如庄公32年载虢国史嚣之言: 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2、结合下述材料,请思考《左传》战争文学的特点有哪些? 《左传》鲁僖公28年(前632年)载晋楚城濮(今山东甄城)之战,文公避子玉三舍: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狐偃)曰:?师直为壮,

【7A文】大学语文-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有什么独特的意义和贡献

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有什么独特的意义和贡献? 答:先秦散文,主要指中国春秋末期至战国时代的散文,分为叙事散文(历史散文)和说理散文两大类。东周社会急剧变化,文化教育不再由官府把持,私人讲学之风兴起,于是产生语录式的问答体散文。东周诸侯互相兼并,需要借助士的力量,养士之风盛行。当时政治分裂,没有正统思想,学术风气自由。这些文学游说之士,“不治而议论”,“皆著书言治乱之事”。而面对征战连年,杀戮相继,诸子百家纷纷提出救世主张,于是形成争鸣的局面,要深入地议论和分析问题,以散文为合适。东周各国要详细地记载当时变化激烈的政治、战争和外交,于是产生历史散文。东周时竹简和帛书渐趋普遍。随著书写工具进步,长篇散文有可能发展起来。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和《战国策》等。它们保存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又是中国叙事散文的源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先秦历史散文详于记事,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和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复杂的事件;叙事结构严密,详略得宜,富于变化;情节紧张,曲折变化,有戏剧性及小说风味。写人物则性格鲜明,要言不繁,刻画传神。又善写辞令,简要生动,委婉有致。文辞气势雄浑,语言丰赡,感染力强,善用寓言和比喻以说理,说服力强。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表现了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先秦散文影响后世散文家的风格,如贾谊、司马迁、唐宋散文家均受到影响。魏晋的阮籍、嵇康、陶潜,唐代的李白、柳宗元,宋代的苏轼等,均受庄子风格影响。先秦散文家丰富多采的文章风格,成为后世的榜样。先秦散文启发后世文体,后世的辞赋、传记在形式上或多或少带有先秦散文的影子。先秦散文也影响后世戏剧小说的出现,寓言故事成为后世小说的雏形,《左传》、《战国策》中的许多事件人物,都被后人改编为戏曲和小说。 先秦散文确立以内容充实为主的文统,与现实紧密相关,成为中国散文的主要传统。先秦散文并确立后世学术概念,其中多是哲理、政论和历史的混合体,而本身又是优美的散文,形成后世学术文、史、哲不分家的概念。先秦散文题材广泛,政治、历史、思想都有涉及,又扩大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先秦散文留下大量成语典故,如“画蛇添足”、“亡羊补牢”;并提供不同的修辞技巧,如庄子的拟人法。 历史散文的概念是对诸子百家的哲理散文而言的。哲理散文以析理论辩为主,不专记人记事;历史散文则以记述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为主,最早的历史散文是《尚书》。历史散文有三体,分为“国别”、“编年”和“纪传”。 《尚书》有今文、古文之分。今文《尚书》指秦焚书后,汉初儒者搜集到的29篇文章,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故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坏壁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称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已被证明是伪作;今文《尚书》也有一些值得怀疑的篇章。 《尚书》的内容,大多是一些誓词、政府文告、贵族的告诫之词,也有一些对事物的客观记述。《盘庚》古奥难读,保存的原貌也较多,主要是记述盘庚迁殷时对臣民的三次讲话。类似的还有《大诰》、《洛浩》。《顾命》是一篇记述成王死、康王即位的仪式的文字,叙事清晰,井井有条,初具记事散文的规模。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第一节 殷商至春秋时代的散文散文是在文字发明以后产生的,是最为实用的文学形式。由于文字的记录必须有书写工具,如竹、帛、纸、笔之类。所以散文的发展,虽社会生活非常需要,但非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不可,所以它最初的发展阶段是非常困难的,一开始不得不力求简短,后来手工业逐渐进步,文化工具有了改进,书写条件便利了,才可能出现长篇大论的散文。 《尚书》 我国自古就有注重修史的传统,大概最迟在商代,就设立了专门记事的史官。《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后周制,王朝及诸侯各国均设有史官,有大史、小史、左史、右史等职,可能是继承殷商旧制而有所损益。《汉书·艺文志》曾云:“古者,君举必书,……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春秋》我们下面再谈,先讲讲讲《尚书》。 《尚书》是上古之书的意思。它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由《虞书》2篇、《夏书》2篇、《商书》5篇、《周书》19篇,四部分组成。是古代官方文献资料的汇编。旧传上起《尧典》,下至《秦誓》,有一百多篇。经过秦代焚书以后,汉初由经师伏生口授传下来二十八篇,因为是用当时的流行文字隶书抄写而成的,故称为《今文尚书》。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又从孔子故宅的坏壁中发现一部《尚书》,因是用古文字大篆、籀(zhou四声)文写成的,故称之为《古文尚书》,相传比今文多出16篇,但亡佚了。晋朝的豫章内史梅赜声称发现了一部《古文尚书》,计58篇。经过清代学者阎若璩的严密考证,断定其中除同于《今文尚书》的部分外,其他都是晋人伪造的,不可信。现今流传在《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就是今文和伪古文《尚书》的夹杂品。所以,人们研讨《尚书》,只限于今文部分的28篇。《尚书》中的《虞书》、《夏书》是后人追记,多出于传闻,

先秦散文发展脉络

先秦散文发展脉络 1、叙事散文:记叙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称历史散文。 发展阶段:萌芽阶段(甲骨文、金文,文字简短)——过渡阶段(记事为主《春秋》、记言为主《尚书》)——成熟阶段(《左传》、《战国策》)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按照时间年份的顺序来分,这个体例叫编年体。春秋三传指的是《春秋左氏传》、《公羊传》、《榖梁传》 《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以描写战争出名,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最重要的思想是:民本思想。 《战国策》是按照国家来写的,是国别体杂史着作,记录战国时期纵横家的形象、思想,表现了他们的远见卓识。 2、说理散文,也称诸子散文。 发展阶段: 语录体散文:记录言语,以孔子为代表(思想核心—“仁”、“礼”),代表作品为《老子》、(《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言简洁、深刻。 对话体散文:即以对话方式展开论述,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 孟子是儒家思想第二杰出代表,思想核心为“仁”、“仁政”。代表作:<齐桓晋王之事> 鲁迅评价《庄子》:“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的文章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有时候也带有抒情色彩.(奇特的想象、虚构、夸张及方言的表达方式;“三言”表现形式。如:《逍遥游》 创作方法——三言: ①以卮言为曼衍,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 ②以重言为真,即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 ③以寓言为广。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最主要的表现方式) 专题论文,即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论述(语言严谨,锐利)。以韩非子(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和荀子(儒家,发展了孔子的“礼”)为代表,前者语气严谨,锋芒毕露;后者逻辑严谨,体系完整。

用心感受先秦历史散文的人文魅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95342055.html, 用心感受先秦历史散文的人文魅力 作者:杨煜 来源:《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6年第04期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在内容编排上,把文言文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精选了《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四篇文章,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虽然是文言文这种形式,但内容却是博大精深。在教学过程中,设法挖掘文中蕴涵着的丰富的人文思想,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加文化积淀,培养健康的人格,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与文本对话,与古人交流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了解先秦时期的风云变幻,我们可凭借历史散文这一形式,来窥其一斑,重温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感受诸侯之间那纵横捭阖的斗争。当你沉浸其中,透过枯燥的文字,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代。我们仿佛看到了不计前嫌、深明大义的爱国英雄烛之武正在巧妙地劝说秦穆公,说得他连连点头,最终使得郑国避免了一场国家灾难;越王勾践忍辱含垢、卧薪尝胆,最终报了仇、雪了耻,奏想了一曲催人奋进的人生奋斗之歌;大臣邹忌从国家利益出发,巧妙地说服了齐威王,使得他接受并采纳了自己的意见,齐国从此逐步强大起来;名垂青史的赵太后被大臣触龙说服,送爱子去做人质,从而使得国家转危为安。通过这四篇文章,我们能够初步了解到,诸侯国之间矛盾错综复杂,是时势造就了英雄,在动乱的年代既出现了不少明君,又出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人物,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们的事迹让人感动不已,一组又一组绝妙的搭档,使得历史如此精彩生动,这恐怕就是先秦历史散文璀璨夺目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二、穿插补充一些历史故事,了解人物的完整个性 课本所选的四篇文章,故事性强,人物形象相对比较丰满,但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总还是流传有不少佳话或逸事的,而教材恰在这一方面有很大的空缺。因此,语文教师要多搜集并补充一些与课文人物有关的经典内容,与课本相互补充,相映成趣。比如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另一则故事,郑国商人弦高智退秦军的故事,关于范蠡、伍子胥的典故等等。从课本上我们能够了解到勾践奋发图强的一面,教师可补充一些他与人共患难但不能同享乐的狭隘的一面,还

先秦时期历史散文总结

先秦时期历史散文 绪论 先秦时期的散文,基本上是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方面的论说文和记叙文。 一、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是先秦散文的萌芽 卜辞,记事简单,大多是零散的句子,只是记事散文的萌芽。 铜器铭文,也称金文,大都直陈其事,很少修饰,内容也有局限性,有不少颂扬求福的套语,因此其文学价值一般不高 二《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散文集,是一部官方历史文献集。 《尚书》即“上古帝王之书”。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都是用语录体写的官方文告,大部分是号令。 卜辞与《周易》是巫官之作,记录的是对神的祈祷与所谓神的启示; 《尚书》是史官之作,记录的是王公的言辞与政令。 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其中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如《盘庚》3篇,是盘庚动员臣民迁殷的训词,全文中心突出,比喻生动,富于感情色彩,从中可见盘庚的胸怀、胆略与神情。 再如《周书》中的《无逸》、《顾命》等篇 《尚书》以记言为主,文风古朴,被韩愈称之为“佶屈聱牙”,但它已初步形成我国散文洗炼精审、言简意赅的特点。 《尚书》之后,散文分别向着偏重于论说的诸子散文和偏重于记述的历史散文两方面发展。 三先秦历史散文兴盛的原因 1 传说古时王者设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大事记于策,小事 记于简。 2 “诸侯建邦,各有国史”。 3 统治者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借鉴,这是历史散文兴盛的政治原 因。 4“私学”的出现、士阶层的发展、百家争鸣的局面、社会制度的变革等促进了散文的兴盛 四重要史书简述 1 《春秋》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来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 《春秋》主要记录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大事。 春秋笔法:原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来表明尊王攘夷、正名定分思想倾向的写作方法。春秋笔法言简意赅,委婉含蓄,用词准确,对后世散文影响很大,但其“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倾向性,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后来,人们把文笔含蓄蕴藉,带有所谓“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字,也称之为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举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