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畜禽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与支链淀粉的研究进展模板

畜禽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与支链淀粉的研究进展模板

畜禽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与支链淀粉的研究进展模板
畜禽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与支链淀粉的研究进展模板

题目:

畜禽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

与支链淀粉的研究进展

姓名: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畜禽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

与支链淀粉的研究进展

摘要: 活性酵母对于促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 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的比例对于畜禽饲料利用率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就近些年来活性酵母和支链淀粉在畜禽饲料日粮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性的总结。

关键词: 活性酵母; 支链淀粉

1活性酵母

近年来, 高活性干酵母作为一种天然活性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 以其含水量低、复活快、贮藏时间长、使用方便、无副作用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反刍动物生产中。Chaucheyras( )研究表明, 高活性干酵母改进瘤胃纤维消化率以及增强瘤胃纤维菌数量的原因可能是酵母细胞有助于瘤胃排除多余氧气, 厌氧环境能促进纤维分解菌和乳酸利用菌的生长。高活性干酵母可经过调控反刍动物的瘤胃内环境, 特别是经过对瘤胃内细菌的调控发挥作用, 促进其对粗饲料的发酵, 可提高饲料采食量, 增加泌乳量, 减轻环境应激对畜体造成的危害(戴晋军, )。高志刚( ) 研究证实, 反刍动物的瘤胃本身并不能直接对饲料进行消化吸收, 真正参与分解消化食物活动的是瘤胃内的微生物菌群。高活性干酵母刺激瘤胃有益菌数量及活性的提高, 特别是乳酸利用菌和纤维分解菌。研究发现, 酵母菌制剂可大大提高瘤胃内纤维分解菌和乳酸杆菌数量, 但不影响

蛋白分解菌、淀粉分解菌及原虫的数量。Dawson( ) 发现, 泌乳牛日粮中添加活的酵母菌制剂, 纤维分解菌的数量比对照组提高5~40倍。另有研究表明, 日粮中添加活性干酵母可使瘤胃内有益微生物菌群的总数增加30%, 其中参与分解纤维物质和干草的细菌数目可增加60%~70%。

1.1对瘤胃发育初期的影响

在犊牛出生时, 瘤胃并无细菌存在, 但很快被复杂而大量的微生物菌群占据。实际上, 犊牛母体和其它动物分泌的唾液、粪便以及被污染的植物提供给瘤胃发育所需的接种体, 这对犊牛瘤胃的发育至关重要。在小型或是放牧式的奶牛场, 犊牛往往能够因为与母体长时间接触, 瘤胃得到良好的发育; 而在大型或集约化饲养管理的奶牛场, 由于犊牛单独在犊牛舍成长, 不接触瘤胃并不能得到快速发育。除此之外, 犊牛瘤胃往往没有完成微生物菌群的接种及经历断奶后饲喂固体饲料的过渡期( Fonty, 1987) 。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会导致瘤胃菌体成分的不平衡发展, 进而导致消化紊乱以及增加微生物传染病的风险。最近的试验证实, 给断奶犊牛饲喂干酵母能够增加谷物饲料的摄取量以及提高日增重, 添加干酵母的试验组犊牛腹泻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口( Galvao, ) 。这表明, 含有啤酒酵母的活性于酵母对于瘤胃早期发育菌群的建立以及机体健康和生产性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1.2活性干酵母对瘤胃酸中毒的缓解作用

随着动物进食大量的可发酵碳水化合物, 会引起进食后pH值显着下降。微生物的快速发酵会导致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增加, 这直接导致了瘤胃pH值的降低。随着pH值的下降, 生产乳酸的细菌品种如牛链球菌会超出乳酸利用菌的数量, 从而引起瘤胃内乳酸的积累。如果瘤胃pH值持续降低, 瘤胃乳酸杆菌会慢慢取代牛链球菌, 随着乳酸的大量积累引起代谢性瘤胃酸中毒。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 活性干酵母对于改进瘤胃pH值的稳定性有很好的效果。Chaucheyras-Durand等( ) 在瘘管羊体内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活性干酵母的高精饲料日粮试验组中, 瘤胃内pH值能够稳定在瘤胃正常发酵pH值范围内, 同时试验组瘤胃纤维素酶活性高于对照组纤维素酶活性, 乳酸浓度较低, 瘤胃pH值能够稳定在较高的水平。除此之外, 添加活性干酵母能够增加乳酸代谢菌(埃氏巨球形菌和反刍动物月形单胞菌)数量以及增强菌群代谢能力, 同时, 添加活性酵母菌能够提供给乳酸代谢菌足够的氨基酸、肽、维生素和有机酸。这表明活性酵母菌有降低瘤胃pH值和减少乳酸积累的潜力。

1.3活性干酵母对纤维消化的影响

反刍动物日粮纤维素与半纤维素水平大约占日粮干物质的30%, 那些植物细胞壁一般结构复杂、不可溶解, 因此造成纤维素与半纤维素降解率较低。另外, 瘤胃主要降解酶不能够水解富含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的植物细胞。有些情况下, 活性酵母菌能够影响纤维降解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体外试验结果表明, 瘤胃内厌氧真菌游离芽

孢的数量会随着活性酵母菌的添加而显着增长, 酵母对纤维降解菌有同样的刺激作用。Mosoni( ) 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添加活性酵母的高精料水平日粮绵羊瘤胃纤维降解菌数量时发现, 3种主要降解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相对于总16SrDNA的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并推断酵母有增强纤维菌活性和数量的潜力。可是, 酵母这种增强瘤胃纤维菌数量的原因并不确定。但酵母能够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可能是由于酵母缩短了纤维在瘤胃中的消化时间。活性酵母改进瘤胃纤维消化率以及增强瘤胃纤维菌数量的原因可能是酵母细胞有助于瘤胃排除多余氧气。实际上, 虽然瘤胃是一个严格的厌氧环境, 但随着进食、饮水, 反刍和唾液分泌, 绵羊瘤胃每天依然会有超过16L的氧气进入, 因此排除多余氧气有利于瘤胃细菌的繁殖( Chaucheyras-Durand等, ) 。

1.4活性酵母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近年来, 国内外有大量关于活性酵母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的报道。Williams等(1991)总结了日粮中添加活性酵母对荷斯坦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活性酵母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平均增加 1.2kg/天(P≤0.062), 泌乳量平均增加1.4L/天(4%标准乳, P≤0.05)。卢庆萍(1999)用体内、体外法研究了活性酵母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试验1采用人工瘤胃装置, 结果发现活性酵母能增加发酵程度, 使PH值有所下降(p>0.05), 而且使发酵体系中NH3-N的平均含量提高54.31%(P<0.01), 使总N平均含量提高23.70%(P<0.05); 试验2选用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

阉牛, 结果发现添加活性酵母使瘤胃原虫数提高12.16%(P<0.05), 并能增加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另外一些体内、体外试验都发现活性酵母能降低瘤胃氨浓度。经过动物试验, 氨浓度降低了20%~30%( Enjalberta, ) , 在人工瘤胃中氨浓度降低了7%~12%, 氨浓度降低主要是活性酵母刺激微生物的繁殖, 使氨转化为蛋白质, 从而降低瘤胃氨浓度( Z.Wang, ) 。活性酵母可提高单胃动物对纤维的利用, 促进磷的消化( 虞泽鹏, 谢启伦, ) 。饲料的霉毒污染往往导致畜牧生产的重大损失。最近许多研究者发现活性酵母可抑制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还有研究表明, 活性酵母抑制或削弱黄曲霉毒素的效应在于它补充了各种酶(真菌可产多种类型的生物酶), 这些酶对黄曲霉毒素具有降解作用。郑国清等( )总结了活性酵母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试验组蛋鸡产蛋率高于对照组(P<0.05), 同时, 平均蛋重、畸形蛋、破蛋率降低, 蛋壳光滑、厚薄均匀, 死淘率也明显降低。对补饲活性酵母的家禽肠道形态结构分析表明, 补饲活性酵母降低了回肠内每毫米肠绒毛上杯状细胞数量, 隐窝深度下降。表明活性酵母可改变肠道结构。肠道隐窝深度决定肠绒毛经过有丝分裂产生上皮细胞的速度。隐窝深度下降表明上皮细胞更新率下降, 更新率的下降是肠道微生物所产毒素浓度下降的结果( 刑军, 常秀程, 1999) 。因此补饲活性酵母能降低肠道微生物所产毒素的浓度。

1.5活性酵母对奶牛围产期及热应激的影响

活性干酵母对奶牛生产性能的改进作用往往被认为是它能够增

加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提高中型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和纤维降解率以及减少瘤胃乳酸的积累。奶牛分娩所造成的干物质采食量下降的时期被认为是活性干酵母的最佳添加时期, WohltJE等对围产期荷斯坦奶牛添加活性干酵母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奶牛产奶前30d和产奶后18周添加活性干酵母, 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牛奶产量显着高于对照组。但也有部分研究表明, 添加活性酵母并不影响牛奶产量和乳成分。有试验结果表明, 由于添加啤酒酵母能够增加纤维的消化率, 因此乳中乳脂含量也随之增加。当围产期的奶牛置身于室温比较高的环境时, 一般干物质采食量和泌乳量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Huber( ) 的试验证明, 日粮中添加活性酵母能够减少荷斯坦奶牛的热应激、直肠温度、呼吸率以及增强产奶量。最近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夏季高温条件下, 对泌乳中期的奶牛添加酿酒酵母对干物质采食量没有影响, 但能改进产奶效率, 这也表明活性酵母能够减少奶牛热应激。

活性酵母属于天然真菌类物质, 作为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符合动物产品消费者的要求。活性干酵母所含营养物质如B族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对于纤维降解菌特别是真菌有积极的影响。同时, 活性干酵母能够有效减少乳酸代谢菌的增殖, 对缓解瘤胃酸中毒具有良好的效果, 能够作为天然瘤胃pH值缓冲剂来使用。但到当前为止, 国内外对活性酵母营养价值的评定及营养学机制的研究还极其有限, 未来需要对活性酵母的营养机理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以优化活性酵母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添加水平和添加时期。

酵母类饲料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酵母类饲料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作者:冯佳时, 王清声, 廖冰麟, 晏向华 作者单位:冯佳时,廖冰麟,晏向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430070,武汉), 王清声(江苏无锡德冠化工有限公司) 刊名: 饲料工业 英文刊名:FEED INDUSTRY 年,卷(期):2008,29(4)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22条) 1.陈琴;黄钧;黎子兰饲料酵母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饲料博览 2001(07) 2.成立新;那日苏酵母培养物对反刍动物的营养作用[期刊论文]-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5(01) 3.Schingoethe D J Feed Efficiency of Mid-Laetation Dairy Cows Fed Yeast Culture During Summer 2004 4.郭雁君活性酵母菌时怀孕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7(08) 5.雷宏俊;覃矜校活酵母在母猪围产期的作用[外文期刊] 2006(05) 6.刘静;刘聚祥酵母菌的营养特性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动物医学进展 2007(05) 7.J.ERICLINE;J.STAN BAILEY;NELSON A.COX;NORMAN J.STERN Yeast Treatment to Reduce Salmonella and Campy-lobacter Populations Associated with Broiler Chickens Subjected to Transport Stress 1997(76) 8.刘学剑酵母培养物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2005(05) 9.刘观忠;安胜英;姜国均酵母培养物对蛋雏鸡肠壁结构及免疫机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畜牧兽医 2005(02) 10.黄青云畜牧微生物学 2003 11.张国辉;何瑞国;高红梅酵母细胞壁及其在水产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饲料 2005(10) 12.储晨壳;孙伟酵母在饲料业中的研究和应用[期刊论文]-饲料博览 2007(03) 13.李豫红;高峰浅谈水产养殖中的微生物活菌制剂[期刊论文]-河北渔业 2003(01) 14.P.L.Utterback;C.M.Parsons;J.Butler Effect of Supplement-ing Selenium Yeast in Diets of Laying Hens on Egg Selenium Con-tent 2005(84) 15.陈平洁;陈庄;林勇饲料酵母在畜禽饲养上的运用及作用机理的探讨 1999(02) 16.倪建平;顾彩菊;黄启忠不同饲料酵母在内鸡生产上的应用试验 1999(05) 17.A.A.Onifade;G.M.Babahmde Supplemental value of dried yeast in a high-fibre diet for broiler chicks 1996(62) 18.A.W.Zhang;B.D.Lee;S.K.Kee Effeets of Yeast(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ell Components on Growth Performance,Meat Quality,and Ileal Mucesa Development of Broiler Chicks 2005(84) 19.徐丽梅饲料酵母代替鱼粉饲喂内鸡、蛋鸡、蛋鸭效益显著 2003(01) 20.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动物营养研究室酵母源生物饲料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期刊论文]-养殖与饲料2006(06) 21.曾虹酵母类饲料的分类和品质[期刊论文]-中国水产 2001(05) 22.郑凯迪酵母细胞壁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饲料工业 2006(10) 引证文献(2条) 1.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11)

标准解读-《发酵饲料技术通则》等四项生物饲料团体标准

标准解读-《发酵饲料技术通则》等四项生物饲料团体标准 2018年12月1酵饲料技术通则》、《饲料原料酿酒酵母培养物》、《饲料原料酿酒酵母发酵白酒糟》和《饲料日,中国生物饲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发布的《发添加剂植物乳杆菌》四项团体标准正式实施。 1、导读 我国生物饲料产业正在飞速发展,但我国生物饲料现行标准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为促进我国生物饲料产业标准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参与标准制定的作用,建立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团体标准,在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组织领导下,2018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生物饲料产品分类》团体标准,是我国生物饲料领域首部团体标准,填补了我国在生物饲料领域标准的空白;201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发酵饲料技术通则》等四项生物饲料团体标准,加速了生物饲料标准化进程,更好地规范了生物饲料产业健康发展,将为发酵饲料产业的健康规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关于真菌毒素 在最新实施的《发酵饲料技术通则》等四项团体标准中对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做了明确的规定,是卫生指标中的必检项目,这说明真菌毒素对生物饲料领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真菌毒素也称为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对动物、人类和农作物具有较大毒性。它们可通过饲料或食品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人和动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生殖系统等。 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霉菌毒素就有三百多种。其中以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伏马霉素、T-2毒素最为受人关注。 3、真菌毒素限量标准 《饲料原料酿酒酵母培养物》(T/CSWSL003-2018)酿酒酵母培养物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限量标准:

酵母类产品

徐州赛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王琳 破壁酵母 “赛傅特”破壁酵母是利用优质的啤酒酵母为原料,采用高效破壁和多联酶解等高新技术,使细胞破壁破壁分解,提纯精制干燥而成,产品富含各种氨基酸、核苷酸、B族维生素、功能性小肽、谷胱甘及酵母细胞壁多糖等多种营养成分,不含载体,耐高温,可制粒。对动物具有极佳的诱食性、免疫性和促生长性。在促进动物的快速生长、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替代部分抗生素而实现绿色养殖等促生长方面有着极大的作用。适用于水产、禽蓄及宠物饲料中。产品特性: 1、诱食性强,可增强禽畜和水产饲料的适口性,提高动物摄食速度和摄食量。 2、改善动物消化道微生态,促进有益菌增殖,降低胃肠疾病的发生率。 3、富含免疫多糖,消化吸收率高,可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生长。 4、富含核苷酸、功能性小肽等活性成分,可显著提高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li,增强抗病力。 5、破壁酵母与酵母细胞壁相比,前者高蛋白,兼顾诱食加免疫多糖,后者低蛋白,侧重免疫多糖。 感官:浅黄至黄棕色粉末,具有破壁酵母特有的气味。 成分保证:粗蛋白≥45.0% 多糖≥25.0% 氨基酸态氮≥2.0% 建议添加量: 动物类别畜禽水产宠物 添加量(kg/T) 5.0~15.0 5.0~10.0 10.0~20.0 包装规格:25千克/袋(纸塑复合包装) 保质期:12个月 注意事项:本产品易吸潮,置于阴凉干燥处存放,用后请密封,防潮。

酵母水解物 (酵母免疫多肽) 产品介绍 酵母水解物选用新鲜啤酒酵母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经除杂、自溶、酶解、浓缩、喷雾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富含动物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小肽、核酸、B族维生素、谷胱甘肽、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和功能性免疫多糖。具有促进摄食、消化吸收率高,促进动物免疫系统发育,提高动物抗应激和抗病能力等功效。 纯天然酵母菌体蛋白,生物安全性高,绿色无残留。在无抗时代无异于一剂强心针,推进我国饲料业健康发展。 产品特色 ■菌体蛋白:100%纯正优质啤酒酵母为原料,粗蛋白≥45%; ■高效吸收:富含小肽及游离氨基酸、维生素等促生长因子;蛋白溶解率高达80%以上;■性价比高:诱食、生长、免疫同步作用降低配方成本; ■先进工艺:高效破壁和定向酶解帮助机体释放功能营养。 产品功效 ■诱食——富含呈味谷核苷酸、谷氨酸等天然诱食成分,提高采食量; ■生长——游离氨基酸、小肽等消化吸收率高,提高鱼体蛋白沉积,降低氨氮的排放,净化水体; ■免疫——甘露寡糖促进有益菌增殖,高效吸附霉菌毒素,β-葡聚糖激活巨噬细胞,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及特异性免疫力; ■修复——减少肠道刺激,加速肠绒毛和肝脏细胞的损伤修复。 添加量: 育苗:10g-15g/m3 特种水产:10-15kg/吨料 保质期:18个月 β-葡聚糖 利用生物技术研发生产的一种新的产品,其来源于特意啤酒酵母。它是一种多糖,其β-1,

酵母在饲料工业中的新应用

酵母在饲料工业中的新应用 酵母菌(yeasts)是单细胞真菌,圆形、卵圆形或圆柱形,其细胞大小约为1~5μm×5~30μm,最长可达100μm。酵母细胞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 族维生素以及各种消化酶类,在饲料工业中酵母主要作为蛋白质饲料使用,最早是用作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补充饲料(Carrer等,1944)。随着科学的进步,特别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除了生产单细胞 蛋白作为优质饲料蛋白外,还利用不同的酵母以及不同的加工方法研制成对动物有不同功效的多种饲料添加剂。一般说来,适用于饲料的有产阮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啤酒酵母、酶脂假丝酵母、葡萄酒酵母、巴氏酵母、生香酵母和白地霉等。 1 优质的单细胞蛋白饲料 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畜禽必需的蛋白质饲料越来越缺乏。1980年全世界的畜牧业所需蛋白质为4.3亿吨,而到1990年这个数字超过5.24亿吨,到2000年这个数字已超过9亿吨。因此,许多国家都已建立起单细胞蛋白的新产业。饲料酵母单细胞蛋白,是指用作饲料的酵母单细胞蛋白。酵母菌体蛋白的营养价值很高,饲料酵母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可高达50%,其赖氨酸含量比大豆还高,接近动物蛋白,色氨酸含量比大豆高7倍以上(张力,2000),还含有B族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其它生理活性物质,是一种多维高蛋白活性酵母饲料,而一直作为单细胞蛋白被广泛使用。生产单细胞蛋白,目前多用假丝酵母、得巴利酵母、球拟酵母和红酵母来生产单细胞蛋白。利用酵母生产单细胞蛋白(SCP),生产速度快,周期短。接种酵母1~3h后可繁殖一代。 酵母不但可大幅提高饲料原料的蛋白质水平,酵母菌还含有丰富的酶类,如胃蛋白酶、淀粉酶等,消化率高,一般消化率可达80%~90%。酵母发酵饲料能促进微生物繁殖,提高消化率,促进增重,提高饲料报酬。应用酵母发酵饲料配制日粮时,要考虑氨基酸平衡,特别是赖氨酸、蛋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的含量要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随着微生物工程和发酵工程的发展,酵母越来越被广泛用于优质蛋白质饲料的生产。 2 饲料酶添加剂 2.1 饲料酶添加剂的应用 酵母细胞壁裂解后可产生多种酶类,活的酵母细胞也可胞外分泌多种酶,如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因而,酵母可加强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促进畜禽生长,增进其食欲,增强抵抗疾病和抗应激的能力。 李承开等(1998)生产RC饲料酵母含有较高比例的活性酵母细胞、消化酶(淀粉酶17mg/g,蛋白酶168GDU/g),可促进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转化率。试验表明,在猪的日粮中添加RC饲料酵母1.48%或2.96%,可促进猪的生长发育,并提高饲料转化率。江永才(2004)以酵母培养物、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等为主要组成成分的“JW活菌酶”在仔猪非常规饲料(15%次粉、5%麦麸替代20%的玉米)中添加0.1%时,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4.3%,比酶制剂组提高4.35%、饲料利用率比对照组提高3.8%~7.5%,比市售酶制剂组提0.4%;在仔猪常规饲料中添加0.1%的JW活菌酶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8.5%,饲料报酬提高6%;在蛋禽浓缩料中添加0.1%的JW活菌酶,试验组比对照组产蛋率提高0.43%,饲料利用率提高6.38%。王越等(2004)利用筛选到的克鲁斯假丝酵母(Candida Krusei)WZ-001所产的植酸酶水解豆粕和麸皮中的植酸,模拟动物胃肠pH环境,对克鲁斯假丝酵母WZ-001植酸酶和2种与其酶活相同的商品酶降解饲料中的植酸脱磷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WZ-00l植酸酶水解饲料植酸10h时释放的无机磷量是原游离磷的4.89倍,植酸水解率为67%,均高于酶活相同的2种商品酶。 2.2 饲料酶添加剂的新进展 微生物能产生多种可用作饲料添加的酶,但一般天然菌株产酶量很低,直接用其生产,

畜禽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与支链淀粉的研究进展模板

题目: 畜禽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 与支链淀粉的研究进展 姓名: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畜禽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 与支链淀粉的研究进展 摘要: 活性酵母对于促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 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的比例对于畜禽饲料利用率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就近些年来活性酵母和支链淀粉在畜禽饲料日粮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性的总结。 关键词: 活性酵母; 支链淀粉 1活性酵母 近年来, 高活性干酵母作为一种天然活性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 以其含水量低、复活快、贮藏时间长、使用方便、无副作用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反刍动物生产中。Chaucheyras( )研究表明, 高活性干酵母改进瘤胃纤维消化率以及增强瘤胃纤维菌数量的原因可能是酵母细胞有助于瘤胃排除多余氧气, 厌氧环境能促进纤维分解菌和乳酸利用菌的生长。高活性干酵母可经过调控反刍动物的瘤胃内环境, 特别是经过对瘤胃内细菌的调控发挥作用, 促进其对粗饲料的发酵, 可提高饲料采食量, 增加泌乳量, 减轻环境应激对畜体造成的危害(戴晋军, )。高志刚( ) 研究证实, 反刍动物的瘤胃本身并不能直接对饲料进行消化吸收, 真正参与分解消化食物活动的是瘤胃内的微生物菌群。高活性干酵母刺激瘤胃有益菌数量及活性的提高, 特别是乳酸利用菌和纤维分解菌。研究发现, 酵母菌制剂可大大提高瘤胃内纤维分解菌和乳酸杆菌数量, 但不影响

蛋白分解菌、淀粉分解菌及原虫的数量。Dawson( ) 发现, 泌乳牛日粮中添加活的酵母菌制剂, 纤维分解菌的数量比对照组提高5~40倍。另有研究表明, 日粮中添加活性干酵母可使瘤胃内有益微生物菌群的总数增加30%, 其中参与分解纤维物质和干草的细菌数目可增加60%~70%。 1.1对瘤胃发育初期的影响 在犊牛出生时, 瘤胃并无细菌存在, 但很快被复杂而大量的微生物菌群占据。实际上, 犊牛母体和其它动物分泌的唾液、粪便以及被污染的植物提供给瘤胃发育所需的接种体, 这对犊牛瘤胃的发育至关重要。在小型或是放牧式的奶牛场, 犊牛往往能够因为与母体长时间接触, 瘤胃得到良好的发育; 而在大型或集约化饲养管理的奶牛场, 由于犊牛单独在犊牛舍成长, 不接触瘤胃并不能得到快速发育。除此之外, 犊牛瘤胃往往没有完成微生物菌群的接种及经历断奶后饲喂固体饲料的过渡期( Fonty, 1987) 。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会导致瘤胃菌体成分的不平衡发展, 进而导致消化紊乱以及增加微生物传染病的风险。最近的试验证实, 给断奶犊牛饲喂干酵母能够增加谷物饲料的摄取量以及提高日增重, 添加干酵母的试验组犊牛腹泻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口( Galvao, ) 。这表明, 含有啤酒酵母的活性于酵母对于瘤胃早期发育菌群的建立以及机体健康和生产性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1.2活性干酵母对瘤胃酸中毒的缓解作用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与应用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发酵饲料是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的生物发酵饲料。文章综述了发酵饲料的分类、来源、优越性及应用。 近年来,用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发酵技术来开发新型饲料资源、生产蛋白质饲料和新型添加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进入21 世纪后,利用微生物生产的饲料蛋白、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和益生菌等饲料产品的使用使发酵工程技术在饲料工业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他粗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 1微生物发酵饲料分类及原料来源 微生物发酵饲料现已应用的十分广泛,主要分为4 大类:固态发酵饲料,就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改变饲料原料的理化性状,或提高消化吸收率、延长贮存时间;或变废为宝,将秕壳残渣变为饲料;或解毒脱毒,将有毒饼粕转变为无毒、低毒的饲料。这一类发酵饲料包括青贮、微贮、粗饲料与担子菌发酵、畜禽粪与动物性下脚料发酵、饼粕类发酵脱毒饲料以及固态菌体发酵蛋白饲料;利用微生物在液态基质中大量生长繁殖的菌体以及生产单细胞蛋白(SCP)如酵母饲料、细菌饲料以及菌体蛋白(MBP),如丝状真菌菌体、食用菌菌丝体及光合细菌、微型藻饲料等;利用现代化的微生物工程,发酵积累微生物有用的中间代谢产物或特殊代谢产物,以此生产饲用氨基酸、酶制剂以及抗生素、维生素等;培养繁殖可以直接饲用的微生物,制备活菌制剂,又称微生态制剂、益生素等。 最常见的发酵原料包括薯类、籽实类、糠麸类、渣粕类(各种薯渣、玉米渣、脚粉、柑橘渣、甜菜渣、某些草粉等)、饼粕类(如棉籽饼、菜籽饼、油茶籽饼、蓖麻饼等)、秸杆类、粪便、及动物下脚料等。 2微生物发酵饲料常用的菌种及生长条件 我国微生物资源丰富,用于工业发酵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饲料工业常用的细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醋酸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其适宜生长温度是30~37 ℃,适宜pH 为7.0~7.2;常用的放线菌适宜生长温度是25~30 ℃,适宜pH 为7.0~7.2;常用的酵母菌包括啤酒酵母、假丝酵母和红酵母,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4~32 ℃,适宜pH 为3.0~6.0;常用的霉菌包括黑曲霉、米曲霉、白地霉和木霉,其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5~30 ℃,适宜pH 为 3.0~6.0。酵母或细菌等单细胞菌类能够产生单细胞蛋白(SPC),多细胞的丝状真菌类能够产生菌体蛋白(MBP)。 3微生物发酵的分类 微生物发酵根据获得产品的不同可分为微生物酶发酵、微生物菌体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微生物的转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根据微生物的种

酵母菌用做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一种新型水产饲料添加剂酵母细胞壁 摘要:酵母细胞壁是一种新型地环保型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十分广泛.影响肠道微生态平衡.增殖肠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提高动物免疫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大量试验表明,它能,从而提高动物地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综述了酵母细胞壁地组成成分、免疫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地应用情况,并展望了酵母细胞壁作为水产饲料添加剂地应用前景. 前言 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引起病原菌耐药性和养殖水体中微生态环境失衡等问题逐渐成为水产养殖业中日益严峻地问题.随着绿色养殖模式地推广,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地使用在水产养殖中受到越来越多地限制.年月日,欧盟公布地一项旨在提高欧洲食品安全水平地计划显示,欧盟将在之后地几年内全面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欧盟食品安全官员称,到年将全面禁止抗生素用于动物饲料.这促使水产科技工作者寻找既能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厂能预防疾病而又不会明显增加生产成本地营养和管理新措施.此类措施主要依据养鱼八字经“水、种、饵、管、密、混、轮、防”进行设计,如水环境地控制、改良水产动物地遗传品系药物及免疫程序地使用、饲料配方设计和饲料添加剂地开发、养殖管理、放养密度、混养种类、轮捕轮放、预防疾病等.这些措施多数要么改变动物胃肠道微生物菌群.要么增强动物地免疫能力,而后者是最受政府和消费市场欢迎地策略. 因此水产饲料配方师和饲料加工厂商开始着重于通过设计饲料配方和加人新型添加剂而增强水产动物地免疫能力.酵母提取物,尤其酵母细胞壁就是在这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地一种新型添加剂. 酵母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结构简单,属于真菌类.目前已知地酵母菌有余种.酵母及酵母饲料用作饲料添加剂始于世纪年代中期,最早是用做反当动物地蛋白质补充饲料.酵母细胞中含有丰富地蛋白质、族维生素、脂肪、糖、酶等多种营养成分和某些协调因子.酵母菌具有地众多生理功能,使其在饲料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地研究与应用. 酵母细胞壁是一种全新、天然、绿色添加剂,其产品淡黄色,粉末状,无苦味,是生产啤酒酵母过程中由可溶性物质提取地一种特殊地副产品,占整个细胞干质量地,在维持细胞形态和细胞与细胞间地识别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认为,酵母细胞壁含有地甘潺寡糖( 或一)和卜葡聚糖可对细菌、病毒引起地疾病及环境因素引起地应激反应产生非特性免疫力. 酵母细胞壁地成分及其免疫机理 酵母细胞壁地成分 酵母细胞壁地结构是一个动态且被调控地结构,其结构和组成可以被严格调控并能对环境变化作出广泛地响应[].酵母细胞壁主要由葡聚糖、甘露寡糖、糖蛋白和几丁质组成,葡聚糖构成细胞壁地基质,其上覆盖一层甘露寡糖,占细胞壁干质量地左右.酵母细胞壁物质对酸解过程比较稳定,其碎片能完好无损地通过胃或皱胃.这种能抵抗酸消化地能力,造就了它在不同种类动物中地广泛应用. 酵母细胞壁活性成分主要由一葡聚糖()、甘露寡糖()、糖蛋白()和几丁质组成,其它成分如蛋白质、核酸、类脂和灰分占其干质量地以下.酵母细胞壁可作为一种免疫促进剂,通过激发和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动物健康来提高生产性能,尤其是能充分发挥幼龄动物地生长潜力.其功能主要由甘露寡糖和一葡聚糖来发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甘露寡糖地免疫机理 吸附肠道病原菌,调节非免疫防御机制 胃肠道非免疫防御系统地主要组成部分是内源微生物菌群.有益微生物菌群覆盖在胃肠道豁膜上皮,能防止其它微生物附着,阻断病原微生物定殖和感染动物地关键步骤茹附到翻膜组织[].以甘露寡糖为主地聚寡糖能够干扰肠道病原体地定殖.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生物发酵饲料完整版

生物发酵饲料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目的及主要方法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主要目的是:在人为的可控制的条件下,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部分多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生成有机酸、可溶性多肽等小分子物质,形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有益活菌含量高的生物饲料或饲料原料,从而使饲料成分变得丰富、营养易于动物吸收,使动物更好的成长。同时将廉价的农业或轻工业副产物变废为宝,生产出高质量的饲料蛋白原料,并且还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饲料获得高活性的有益微生物。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主要方法有四类: 第一,固态发酵饲料,就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改变饲料原料的理化性状,或提高消化吸收率、延长贮存时间,或变废为宝,将秕壳残渣变为饲料,或解毒脱毒,将有毒饼粕转变为无毒、低毒的饲料,这一类发酵饲料包括青贮、微贮、粗饲料与担子菌发酵、畜禽粪与动物性下脚料发酵、饼粕类发酵脱毒饲料以及固态菌体发酵蛋白饲料; 第二,利用微生物在液态基质中大量生长繁殖的菌体以及生产单细胞蛋白(SCP)如酵母饲料、细菌饲料,以及菌体蛋白(MBP),如丝状真菌菌体、食用菌菌丝体及光合细菌、微型藻饲料等; 第三,利用现代化的微生物工程,发酵积累微生物有用的中间代谢产物或特殊代谢产物,以此生产饲用氨基酸、酶制剂以及抗生素、维生素等;

第四,是培养繁殖可以直接饲用的微生物,制备活菌制剂(又称微生态制剂、益生素等)。有益菌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包括定殖位点和夺取营养物质)阻止有害微生物在肠粘膜附着与繁殖。 微生物发酵饲料大体有以下几步: (1)选育优良的菌种,如菌体本身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菌体本身有很好的生长代谢活力,能有效降解大分子合成有机酸、小肽等小分子物质。 (2)活化菌种、制备种子液。 (3)二次扩大培养或三次扩大培养。将种子液接入二次扩大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二次扩大培养结束后再接入三次扩大培养基中培养。 (4)发酵饲料,将扩大培养的培养基接入发酵罐中培养一定时间。 2、饲料的分析与检验项目、方法 饲料分析检验的基本程序: (1)检验采样 (2)饲料感官检验 (3)样品处理及制备 (4)实验测定分析,包括营养分析、有害物质检测等。 (5)数据处理,记录检验报告 发酵饲料的检验项目包括: 1)水分测定:试样在105±2℃烘箱内,在大气压下烘干,直至恒重,逸失的重量为水分。 2)粗蛋白:凯氏定氮法

新型饲料添加剂---酵母细胞壁

新型饲料添加剂---酵母细胞壁 酵母细胞壁是一种环保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使用,具有提高鱼体免疫力、平衡肠道微生态、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促进生长以及吸附饲料霉菌毒素等功能,并能部分代替抗生素。 酵母细胞壁的活性成分主要由β-葡聚糖、甘露寡糖、糖蛋白和几丁质组成。 1. 酵母细胞壁的作用机理 1.1 β-葡聚糖的作用机理:β-葡聚糖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多糖,通常由10~20个单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6500~7500ku,大多数为水不溶性或胶质的颗粒。与其他糖类不同,一般类单糖之间以β-1,4键相结合,而β-葡聚糖中的单糖之间以β-1,3键和β-1,,6键相连) 。由于特殊的键结合方式和分子氢键的存在,β-葡聚糖呈螺旋形分子结构。其特殊的构型对动物免疫系统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大多数动物体内的网状内皮系统存在大量的巨噬细胞,一般情况下,巨噬细胞不具有活性,当β-葡聚糖通过细胞表面糖蛋白与巨噬细胞结合后,巨噬细胞就被激活,并能诱导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故又将β-葡聚糖称为免疫多糖。 1.2 甘露寡糖的作用机理甘露寡糖由2~10个单糖组成!单糖之间以α-1,2、α-1,3及α-1,6键相连,多为碱溶性。甘露寡糖与很多饲料纤维类似,都含有大量不能为消化酶切断的化学键,在小肠中几乎不能被消化利用而进入消化道后段被浓缩,并为动物消化道菌群中(主要为消化道后段菌群)的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选择性发酵利用。以有机酸的形式释放或参与代谢!,提供能量。同时,发酵产生的酸性物质使整个肠道的ph下降,抑制了有害菌的生长。另外,有些病原菌黏附在寡糖底物上而不与动物肠道上皮细胞相接触,因而病原菌无法在肠道中固定下来,也就失去了对畜禽的危害作用。许多病原菌的细胞表面均含有一种特殊的用于细胞识别的蛋白质,称为外源凝集素,它们能与肠内壁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结合而黏附在肠上皮上繁殖。而肠内壁细胞表面的受体,其结构是短链带分支的糖类物质,寡糖加入饲料中就会竞争性地和病原菌细胞表面的外源凝集素结合,阻止病原菌在肠上皮上的黏附!减少肠道病原菌的数量。因此,称甘露寡糖为“病原菌吸附剂”或“病原菌清除剂”。 2. 酵母细胞壁的功能 2.1 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酵母细胞壁含有大量的β-1,3-D葡聚糖和甘露寡糖,对细菌、真菌和病毒引起的疾病以及运输、接种、转群、气候变化等引起的应激反应产生非特异性的免疫力。对甘露寡糖而言,寡糖本身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寡糖分子与动物肠道内有害微生物肠内皮细胞上受体的结构相似,因此能与一定的毒素&病毒和真菌细胞的表面结合而作为这些外源抗原佐剂,减缓抗原的吸收!增加抗原的效价!从而增强动物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动物肝脏能够分泌一种与甘露糖结合的糖蛋白,这种蛋白质与细菌荚膜相连接并触发一连串的补体,从而启动免疫系统产生应答反应。含甘露糖

酵母产品在饲料领域的应用

酵母产品在饲料领域的应用 啤酒酵母是啤酒工业的副产物,在啤酒生产过程中,经主发酵和后发酵的酿造工艺之后大量产生。从理论上讲,每生产1t啤酒,就可以产生干的啤酒酵母。我国是啤酒生产大国,啤酒年产量超过2 000万t,约有啤酒酵母泥4~5万t,目前主要作为饲料蛋白,附加值极低。啤酒酵母属于真菌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核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啤酒酵母细胞中还含有完整的生物酶系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废酵母也是提取多种生物药物和功能成分的宝贵资源。 我国对废酵母的利用还不是很充分,大多是经过简单加工制成粗蛋白饲料,甚至不加利用直接排入江河,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从20世纪80年代起,才逐渐有关于利用废酵母制备酵母味素的报道,但大多数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只有少数厂家投入生产,但规模小,产品种类单调,品质不高,难以被食品行业接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废啤酒酵母的利用和开发才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 一方面,啤酒酵母是啤酒生产的工业副产品,所以其作为饲料原料,安全而可靠。另一方面,啤酒酵母具有独特的营养特性:啤酒酵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干燥酵母的蛋白质含量达50%左右);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特别是谷物蛋白中含量较少的赖氨酸含量较高;而且氨基酸的组成比例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理想氨基酸组成值;啤酒酵母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含量很丰富。由于啤酒酵母独特的营养特性,目前己作为一种蛋自源饲料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酵母的构造,外围是一层厚厚的壳,主要是酵母多糖,内容物是核酸和小肽,如果动物就这么吃酵母,那就是完全依靠其自身自溶来释放多糖,而在不同动物排空速度不同,就以排空速度较慢的猪来说,大概对酵母的利用率不到40%,也就是大部分还没来得及自溶就被排出体外了,更不要说是鸽子,但如果用特制破壁酶把酵母细胞酶解开,让多糖游离出来,让核酸分解为核苷酸,让小肽进一步分解为寡肽,那就不一样了,其利用率就会最大化。 酵母抽提物: 是酵母破壁后除去酵母细胞壁的细胞内的物质,主要成分是氨基酸,小肽,核苷酸,B族维生素等,可当做营养源去理解。 酵母细胞壁: 酵母细胞经过破壁以后,去除前面说的抽提物保留细胞壁成分,再对细胞壁成分进行特定工艺降解,提取纯化生产富含葡聚糖和甘露寡糖物质,可以作为免疫促进剂用于人的保健品或者动物饲料添加。又叫免疫多糖。 一、酵母产品在动物营养方面的作用

(warm原创)生物饲料与传统饲料的比较

饲料安全与生物饲料 1 传统饲料及其存在的问题 1.1传统饲料存在的问题 传统饲料往往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①饲料中的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很多饲料成分中含有一些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在植物性饲料中含有多种次生代谢物,如生物碱、生氰糖甙、硫化葡萄糖甙、皂甙、棉酚、蛋白酶抑制剂、致甲状腺肿瘤因子、有毒硝化基化合物等;在某些动物性饲料中含有组胺、抗硫胺素(鱼虾及贝类)、抗生物素(生鸡蛋清)肌胃糜烂素(劣质鱼粉)等,含有上述成分的饲料在使用时若用量控制不合适会使饲料中毒素含量超过饲料卫生标准规定的允许量,给畜禽带来危害。②饲料被化学污染物污染。环境化学污染物在饲料中的存在,有其自然背景(产地的地质化学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两方面的原因。饲料中无机污染物如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元素及氟,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受饲料原料产地的地质化学条件所左右,但主要还是人类活动带来的,如工业、采矿、交通、城市排污等造成的“三废”污染以及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引起的污染。有机污染物如N-亚硝基化合物(N-亚硝胺及N-亚硝酰胺)、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苯并芘等)、二噁英、多氯联苯等工业化合物或工业副产物,其污染源在我国均广泛存在,势必也会对饲料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上述化学污染物都具有在环境、饲料和食品链中富集、难分解、毒性强等特点,对饲料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威胁极大。随着今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新资源、新材料的开发,还可能出现新的污染物,加上人类环境有持续恶化的趋势,因而饲料或食品成分中的污染物可能有增无减,对此不能掉以轻心。③饲料致病微生物的污染。饲料是很多致病微生物(病原菌、病毒等)的重要传播途径。如英国发生的“疯牛病”,是由于动物摄入被该病毒污染的饲料而感染。无数事实表明,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可通过排泄物、水、空气等污染畜禽饲料,这些被污染的饲料进入畜禽体后可通过其产品转移、传播,危害人类健康。④饲料霉变。全世界由于霉菌污染粮食和饲料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影响甚为巨大。我国一些地区6尤其是南方7

微生物发酵饲料在畜禽养殖中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微生物发酵饲料在畜禽养殖中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导读近年来,在畜禽、反刍动物和水产动物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在饲料中长期连续使用添加抗生素已造成动物体的抗药性,促使对人类有害的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进而影响到人类公共卫生与安全。目前,国家规定了许多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限制使用,特别是抗生素的限制使用,促进了非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发展和广泛使用,微生物发酵饲料行业得到了发展,因其所具备的多种优点已经引起世界饲料行业的重视,并且已经开始了产业化生产。利用微生物生产的饲料蛋白、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和益生菌微生物制剂等饲料产品的使用使发酵工程技术在饲料工业中得到 了更广泛的应用,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他粗饲料原料营养成份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与利用的效果。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防治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积极的环保意义。1生物发酵饲料1.1 定义微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在人为可控制的条件下,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1种或多种有益复合微生物的发酵作用,降解部分多糖、蛋白质、脂肪,消除抗营养因子和积累有益的代谢产物等大分子物质,生成有机酸和可溶性多肽等小分子物质,形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和活菌含量高的生物饲料。

1.2 作用通过微生物发酵饲料产生促进动物生长的有益成分,提高饲料消化率,增加适口性,延长储存时间,将有毒粕类转变为无毒、低毒的优质饲料,提高氮利用率,减少畜禽养殖过程中环境污染,降低粪便中氮污染,抑制病原微生物滋生,积累小肽和乳酸等有益代谢产物,大幅减少或完全替代抗生素的使用。江浩军等对豆粕进行发酵后发现对照组平均日增重为250 g,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为269 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7.6%;对照组料重比为1.79:1,而试验组料重比1.65:1,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了7.8%,差异显著 (P<0.05)。试验组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仔猪腹泻都在试验开始2周内较多,尤以断奶后3~5 d为高峰期。试验期对照组仔猪死亡3头,死亡率为6%,试验组死亡1头,死亡率为2%,试验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李旋亮等研究表明发酵饲料可以改善断奶仔猪肠黏膜的形态结构,有助于减少仔猪腹泻和增强仔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林标声等。研究发现饲用微生物发酵饲料组比常规饲料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5.56%,而料重比降低3.53%。此外,试验组粪便中有益菌群数量增加,pH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代替抗生素添加饲料,并可起到促进仔猪健康生长的功效。胡新旭等研究表明无抗发酵饲料能够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增强免疫能力,提高屠宰猪肉品质。王德培等研究发现饲喂微生物发酵饲料

_酿酒酵母源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

也证实,在饲料中添加0.05%~0.1%酵母核酸,就能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在本次试验中,酵母核酸的添加能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这和潘树德等(2008)的结果一致。由于酵母所含有的不是单一的核酸,化学成分复杂,因此表现出众多的功能,尤其是诱食方面的功能,因此,试验猪只表现出明显的采食量的增加。而对于腹泻率的降低主要是由于酵母核酸的添加,显著提高了肠道正常菌群数量、肠绒毛数量及高度。 4结论 在试验日粮中添加酵母核酸提取物,能显著提高猪只的日均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和腹泻率,0.5%添加剂量组添加效果优于0.3%添加剂量组。 参考文献 [1]J.D Carve,W.A.Walker.The role of nucleotides in human nutri- tion[J].The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1995,6(2):58-72.[2]Hartma P A,Hays V W,Baker R O,et al.Digestive enzyme devel- opment in the young pig[J].J.Anim.Sci.,1961,20:114-123. [3]Lindemann M D,Cornellus S G,El Kandelgy S M,et al.Effect of age,Weaning and diet on digestive enzyme levels in the piglet[J]. J.Anim.Sci.,1986,62:1298-1307. [4]Owsley W F,Orr D E,Tribble L R.Effect of age and die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ncreas and the sythesis and secretion of de-velopment of the pancreatic enzymes in the young pig[J].J.Anim. Sci.,1986,63:497-504. [5]Jensen M S,Jesen S K,Jakobsen K.Development of digestive en- zymes in pigs with emphasis on lipolytic activity in the stomach and pancreas[J].J.Anim.Sci.,1997,75:437-445. [6]鲁小翠,齐德生,张妮娅,等.酵母核酸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血液 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07,22(4):85-90. [7]施用晖,乐国伟,刘建文,等.外源核苷酸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 无锡轻工业大学学报,2000(19):598-599. [8]潘树德,李学俭,边连全.酵母核酸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肠道菌 群影响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8,44(5):37-40. (编辑:高雁,snowyan78@https://www.doczj.com/doc/493877423.html,)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单细胞微生物,属于真菌类,耐酸性强,是兼性厌氧菌。活性干酵母、酵母培养物、酵母提取物、酵母细胞壁等都是我国农业部《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08)所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酵母类产品能有效改善畜禽消化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从而达到防治消化道疾病和促进生长等多重作用,具有无毒、无副作用、无污染、不产生抗药性等特点,是一种绿色的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工业中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文中对酵母源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种类及应用效果做了简述。 1酵母源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1.1保持动物胃肠道微生态平衡 动物胃肠道内寄生了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合适的营养底物下能够保持正常的生长代谢,这将有利于维护各菌系之间的代谢平衡并为动物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微生态环境,使得日粮中的各种养分在胃肠道内能被充分吸收和利用,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活性干酵母、破壁酵母粉和酵母培养物都能作为微生态制剂,改善动物胃肠道生态环境。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能消耗肠道内的氧气造成厌氧环境,并代谢产生乳酸等有机酸,从而有利于乳酸菌等有益菌的生长,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的生长,因此可改善胃肠道环境和菌群结构,促进胃肠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王学东等(2006)在猪饲料中添加活性干酵母的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喂活性干酵母组胃内厌氧菌及双歧杆菌数明显上升。破壁酵母粉中含有的甘露聚糖(MOS)能够无选择地吸附结合多种霉菌毒素和阻止病原菌定居增殖,改善动物消化道的菌群结构,也能起到维护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其作用机理是:许多病源菌利用含有D-甘露糖受体的Ⅰ型纤毛附着于肠道表面,而MOS可为细菌提供甘露 酿酒酵母源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 王鹏银王海燕段文娟卢晓菲崔胜男 王鹏银,北京挑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00081,北京市海 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六层。 王海燕、段文娟、卢晓菲、崔胜男,单位及通讯地址同第一 作者。 收稿日期:2010-10-23 !!!!!!!!!!!!!!!!!!!!!!!!!!!!!!!!!!!!!!!!!!!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概要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杨翔,王浩 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上许多国家限制和禁止使用抗生素,以及饲料资源日趋紧张,寻找高效、生态健康型饲料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综述了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微生物发酵饲料种类及作用机理,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加快微生物发酵饲料化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菌种;饲料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动物日粮中添加抗生素显著促进了动物生产,并对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危害日益显现,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纷纷寻求其他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以保证畜牧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不受影响。同时饲料和粮食生产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由于受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和肉食品消费增加的影响,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十分脆弱。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一直在400 kg以下,其中,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用于饲料生产。在耕地和水资源长期紧缺的情况下,我国粮食产量已很难提高.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长期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牲畜与人争粮问题仍然是我国不能掉以轻心的大事。这是由我国国情及粮情所决定的。因此,发展高效饲料工业,生产生态健康型饲料是当务之急。 1 发酵饲料的产生背景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人畜共粮的矛盾日趋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世界各国科技界和工业界都在寻找和研究新的饲料资源,其中,蛋白质饲料尤其受到重视。蛋白质是畜牧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我国对蛋白质的需求已远远超出了国内动、植物蛋白的生产量,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大豆、豆粕和鱼粉等蛋白质原料。目前我国饲料工业基本上是三足鼎立状态,以正大、希望和中小企业各占三分天下,其中,中小企业以规模小、数量多为最。由于中小企业的原料采购成本比大型企业高,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其生存能力。在这一背景下,

酵母类产品在饲料中应用

酵母类产品在饲料中应用 酵母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结构简单,属于真菌类。目前已知的酵母菌有490余种。由于酵母具有个体大,蛋白质含量高,杂食性强,易分离,易培养,代谢产物多,综合利用广等特点,因此,在现代工业中除了用于酿酒外,还用于生产甘油、食用酵母、有机酸、酶制剂等。饲用酵母一般有热带假丝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啤酒酵母、红酵母、拟内孢霉菌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养殖业需求的不断上升,酵母在饲料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1 酵母类产品的作用机理 酵母类产品在单胃动物的作用主要在胃、十二指肠、小肠、盲肠内完成,而反当动物主要在瘤胃内完成。目前,酵母类产品的作用机理尚不十分清楚,通常认为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发挥作用: 1)通过改善胃肠道环境和菌群结构,调控胃肠发酵,减少乳酸盐的产生,提高pH值稳定性,促进乳酸菌、纤维素菌为主体的有益菌群繁殖及活力的提高,增加有益菌的有效浓度,促进胃肠对营养物质的分解、合成、消化、吸收和利用,从而增加采食量,改善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提高生产性能; 2)酵母可作为活的细菌前体,进人胃肠道后繁殖并活力增强,能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参与病原微生物菌群的生存竞争,排斥病原菌在胃肠道黏膜表面的附着,协助机体消除毒素及其代谢产物,防止毒素和废物的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对防治动物消化系统疾病起到保健作用;同时对幼年动物可刺激其胃肠道发育。此外,酵母类产品中含有未知生长因子,具有促生长作用(刘学剑,1998)。 2 主要酵母类产品及其应用 1)酵母饲料所谓酵母饲料,是指利用酵母菌的新陈代谢和繁殖菌体,经过发酵和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含有活菌和酵母细胞代谢产物的安全、无污染、无残留的优质饲料。主要的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s,简称YC)是一种含有酵母菌赖以生长的培养基经过酵母培养物转化的产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