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

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

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

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

1. 引言

在我国众多河道中,防洪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为了能够有效地预防洪水,减少灾害损失,我国制定了一套河道防洪

标准的等级划分体系。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探讨这一标准的

等级划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体系的内容和意义。

2. 河道防洪标准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明确河道防洪标准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洪涝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河道防洪标准是必不可少的。这套标准能够通过

制定合理的河道治理和灾害防范方案,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规划、建设和管理河道,提高洪水防治的能力。

3. 河道防洪标准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

为了确保河道防洪工作能够有效地开展,我国将河道防洪标准划分为

不同的等级。这些等级是根据河道的地理位置、地貌条件、流域面积和河道水位等因素综合评估得出的。在划分标准时,政策制定者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3.1 多因素综合考虑

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必须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历史洪水灾害的发生频率和破坏力、河道的地理条件和地貌特征、流域的面积和自然补给能力等。只有通过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估,才能制定出适应实际情况的标准。

3.2 由浅入深、分级应对

在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中,采取了由浅入深、分级应对的策略。这意味着河道等级越高,其防洪标准和能力要求越高。这一划分方式能够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防洪工作,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洪涝灾害防治效果。

4. 河道防洪标准等级划分的具体内容

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主要按照河道宽度、水位、洪水位宽余条件和洪水位骤变坡度等指标进行评估和划分。一般情况下,我国将河道防洪标准分为一到五级。其中,一级标准适用于主要河流,五级标准

适用于支流和小河道。各级标准的主要内容如下:

4.1 一级标准

一级标准适用于我国主要水系中的大江大河。按照规定,这些河道的

宽度要求在120-200米之间,设计洪水位宽余条件达到1:3,在洪水

位上坡度要求不大于0.2%。

4.2 二级标准

二级标准适用于规模适中的河流。它要求河道宽度在60-120米之间,设计洪水位宽余条件为1:2.5,在洪水位上坡度要求不大于0.25%。

4.3 三级标准

三级标准适用于一些规模较小的河流。这些河流的宽度要求在30-60

米之间,设计洪水位宽余条件为1:2,在洪水位上坡度要求不大于

0.33%。

4.4 四级标准

四级标准适用于一些支流和较小的河道。这些河道的宽度一般在12-

30米之间,设计洪水位宽余条件为1:1.5,在洪水位上坡度要求不大

于0.5%。

4.5 五级标准

五级标准适用于一些小型河道、溪流和一些山区沟渠。它们的宽度要

求小于12米,设计洪水位宽余条件为1:1,在洪水位上坡度要求不大

于1%。

5. 总结与回顾

通过对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进行深入探讨,我们了解到这一划分

体系的基本原则、划分方式和具体内容。这套体系的实施,使得河道

防洪工作能够因地制宜地开展,提高了防洪工作的效果和对洪水灾害

的应对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深化对河道防洪标准的研究,不断完善和优化这一体系,为我国的防洪工作提供更为科学和有

效的支持。

6. 我的观点和理解

在我看来,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是我国防洪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这一体系的实施,有助于预防洪水灾害,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的

生命财产安全。由浅入深、分级应对的策略能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防洪工作的效率和成本效益。然而,我们也应该明确,河道

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只是一项技术手段,实际的防洪工作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标准的贯彻执行,以便更好地保护人民的安全。

河道等级划分

河道等级划分办法 (内部试行) 第一条为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和多目标综含利用,使河遣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六条“河道划分等级”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所有河道。跨国河道和国际边界河道不适用本办法。河道内的航道等级按交通部门有关航道标准划定。 第三条河道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河道的自然规模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表见后) 第四条河道划分为五个等级,即一级河道、二级河道、三级河道、四级河道、五级河道。在河道分级指标表中满足(1)和(2)项或(1)和(3)项者,可划分为相应等级;不满足上述条件,但满足(4)、(5)、(6)项之一,且(1)、(2)或(1)、(3)项不低于下一个等级指标者,可划为相应等级。 第五条河道等级划分程序:一、二、三级河道由水利部认定;四、五级河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认定。 各级河道均由主管机关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划出重要河段和一 般河段。 第六条具备某种特殊条件的河道(段),可由水利部直接认定其等级。第七条河道划分等级后,可因情况变化而变更其等级,其变更程序同等五条。

河道分级指标表

根据《河道管理条例》第一章第六条规定:“河道划分等级”,河道等级划分等河道等级标准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为此,我们制定了《河道等级划分办法(内部实行)》,现作如下几点说明:一、制定河道等级划分办法的目的 我国地域辽阔,河道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流域共5万多条,自然属性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差异都很大。划分等级的目的就是要针对各河道的不同情况实行不同要求的管理,落实河道管理责任制,使河道管理规范化。因此河道等级划分要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落实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二、河道等级划分考虑的主要因素 河道等级划分是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河道的自然属性在防洪方面和水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程度,流域的行政情况,现行的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因素。 河道自然属性主要是河道规模的大小,是等级划分的基础条件,因为其规模大小,一般就决定了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影响、但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复杂、为表述清楚起见、自然属性今仅选用流域面积大小为基本条件,对社会、经济影响的重要程度(包括影响约耕地、人口、城市、交通及工矿企业、可开发的水力资源)则为划分的 主要因素。 经研究,我部目前暂对河道干流的主要河段认定首批一级河道。在各级河道令,各主管机关按照河道的重要程度划分出重点河段和一般河段,以便实施重点管理。

河道等级划分标准

河道等级划分标准 一、河道等级划分 河道等级是河道分级的一种,指按照河道的自然属性、功能、规模、流域防洪标准等进行的分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的规定,河道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一级河道、二级河道、三级河道、四级河道。一级河道为干流和重要支流,二级河道为支流和大型排洪沟,三级河道为一般支流和排洪沟,四级河道为小河沟。 二、河道等级划分标准 1. 一级河道:干流及重要支流,防洪标准在20年一遇以上。 2. 二级河道:支流及大型排洪沟,防洪标准在10年一遇以上。 3. 三级河道:一般支流和排洪沟,防洪标准在5年一遇以上。 4. 四级河道:小河沟,防洪标准在3年一遇以上。 三、河道等级划分依据 河道等级划分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河道的自然属性,包括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文特征、河流形态等。

2. 河道的防洪标准,根据河道所在地区的防洪要求,确定河道的防洪标准。 3. 河道的功能,根据河道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确定河道的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等主要功能。 4. 河道的规模,根据河道的水利工程规模和重要性,确定河道的规模和重要性。 5. 河道的维护和管理水平,根据河道的管理和维护水平,确定河道的等级。 四、河道等级划分的意义 河道等级划分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利于加强河道的保护和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有利于合理规划河道,充分发挥河道的综合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有利于规范河道管理行为,保障河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五、河道等级划分的实施 河道等级划分是一项重要的水利管理工作,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实施。具体来说,河道等级划分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河道等级划分制度。制定河道等级划分的相关法规和规范,明确河道等级划分的标准和程序,为河道等级划分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持。 2. 加强河道调查和监测。通过对河道进行调查和监测,全面了解河道的自然属

《河道等级划分办法》(水利部水管[1994]106号)

河道等级划分办法 (1994年2月21日水利部水管[1994]106号通知发布) 第一条为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和多目标综合利用,使河道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六条“河道划分等级”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所有河道。跨国河道和国际边界河道不适用本办法。 河道内的航道等级按交通部门有关航道标准划定。 第三条河道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河道的自然规模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表见后) 第四条河道划分为五个等级,即一级河道、二级河道、三级河道、四级河道、五级河道。在河道分级指标表中满足(1)和(2)项或(1)和(3)项者,可划分为相应等级;不满足上述条件,但满足(4)、(5)、(6)项之一,且(1)、(2)或(1)、(3)项不低于下一个等级指标者,可划为相应等级。 第五条河道等级划分程序:一、二、三级河道由水利部认定;四、五级河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认定。 各河道均由主管机关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划出重要河段和一般河段。 第六条具备某种特殊条件的河道(段),可由水利部直接认定其等级。 第七条河道划分等级后,可因情况变化而变更其等级,其变更程序同等五条。 河道分级指标表

注: 1.影响范围中耕地及人口,指一事实上标准洪水可能淹没范围;城市、交通及工矿企业指洪水淹没严重或供水中断对生活、生产产生严重影响的。 2.特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大于100万;大城市人口50~100万;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小城镇人口10~20万。特别重要的交通及工矿企业是指国家的主要交通枢纽和国民经济关系重大的工矿企业。

水利水工等级分类、水库等级、河流等级、堤防等级、拦河闸等级、河道等级、渠道等级、降雨量等级

水库等级划分 大、中、小型水库的等级是按照库容大小来划分的。 大(一)型水库库容大于10亿立方米; 大(二)型水库库容大于1亿立方米而小于10亿立方米; 中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0.1亿立方米而小于1亿立方米; 小(一)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100万立方米而小于1000万立方米; 小(二)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10万立方米而小于100万立方米。 河流等级划分 大、中、小型河流的等级是按照保护面积大小来划分的。 大型河流保护面积大于30万亩; 中型河流保护面积在1—30万亩之间; 小型河流保护面积小于1万亩。 有众多支流汇入的是上游 水量稳定且较高的是中游 水量有所减少或转如地势低平地区的是下游 上中游分界线一般是最后一条大支流的汇入地点 中下游分界线一般是地势低平地区的边缘 堤防工程等级 依据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确定,依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1998),堤防工程分为5级,详见表2。 表2堤防工程的级别

堤防分类 堤防按其所在位置及建筑材料进行分类。 按所在位置,堤防可分为河(江)堤、海堤、湖堤、水库堤及渠(沟)堤等五种,详见表1 。 表1 堤防分类表(按所在位置分) 按建筑材料,堤防可分为土堤、砂堤、石堤、混凝土堤等四种。 (1)土堤:由粘土、壤土筑成,主要建在平原地区江河沿岸、海岸、湖泊四周、排灌 沟渠沿岸及水库周边。 (2)砂堤:由沙土或砂砾石筑成,主要建在山区、丘陵区江河沿岸,水库周边、海岸。 (3)石堤:由块石或条石筑成,主要建在海岸、取土困难的江河沿岸及城区河段沿岸。 (4)混凝土堤:由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筑成,主要用于城区河段沿岸。 拦河闸等级划分 拦河闸等级是按照过闸流量大小划分的。 大型拦河闸过闸流量大于1000立方米/秒; 中型拦河闸过闸流量大于100立方米/秒而小于或等于1000立方米/秒; 小型拦河闸过闸流量大于或等于10立方米/秒而小于100立方米/秒; 流域

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

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 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 1. 引言 在我国众多河道中,防洪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为了能够有效地预防洪水,减少灾害损失,我国制定了一套河道防洪 标准的等级划分体系。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探讨这一标准的 等级划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体系的内容和意义。 2. 河道防洪标准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明确河道防洪标准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洪涝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河道防洪标准是必不可少的。这套标准能够通过 制定合理的河道治理和灾害防范方案,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规划、建设和管理河道,提高洪水防治的能力。 3. 河道防洪标准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 为了确保河道防洪工作能够有效地开展,我国将河道防洪标准划分为

不同的等级。这些等级是根据河道的地理位置、地貌条件、流域面积和河道水位等因素综合评估得出的。在划分标准时,政策制定者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3.1 多因素综合考虑 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必须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历史洪水灾害的发生频率和破坏力、河道的地理条件和地貌特征、流域的面积和自然补给能力等。只有通过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估,才能制定出适应实际情况的标准。 3.2 由浅入深、分级应对 在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中,采取了由浅入深、分级应对的策略。这意味着河道等级越高,其防洪标准和能力要求越高。这一划分方式能够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防洪工作,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洪涝灾害防治效果。 4. 河道防洪标准等级划分的具体内容 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主要按照河道宽度、水位、洪水位宽余条件和洪水位骤变坡度等指标进行评估和划分。一般情况下,我国将河道防洪标准分为一到五级。其中,一级标准适用于主要河流,五级标准

河道防洪标准的分级

河道防洪标准的分级 河道防洪标准的分级 河道防洪标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河道能够承受的最大洪水流量。 河道防洪标准的分级是根据河道的流量、流速、水位等因素来确定的。一般来说,河道防洪标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一级防洪标准是指河道能够承受的最大洪水流量为50年一遇的洪水流量。这种洪水是指在50年内发生一次的洪水,也就是说,每50年才 会发生一次。一级防洪标准适用于城市中心区、重要的工业区、交通 枢纽等重要区域。 二级防洪标准是指河道能够承受的最大洪水流量为20年一遇的洪水流量。这种洪水是指在20年内发生一次的洪水,也就是说,每20年才 会发生一次。二级防洪标准适用于城市郊区、一般工业区、农村地区等。 三级防洪标准是指河道能够承受的最大洪水流量为10年一遇的洪水流量。这种洪水是指在10年内发生一次的洪水,也就是说,每10年才 会发生一次。三级防洪标准适用于一般农村地区、小城镇等。

四级防洪标准是指河道能够承受的最大洪水流量为5年一遇的洪水流量。这种洪水是指在5年内发生一次的洪水,也就是说,每5年才会发生一次。四级防洪标准适用于一般山区、丘陵地区等。 以上四级防洪标准是根据我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来确定的。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河道的特殊情况,如河道的宽度、深度、河床的材质等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河道的历史洪水情况,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洪水情况。 总之,河道防洪标准的分级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河道的防洪能力达到标准要求。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河道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河道问题,确保河道的安全稳定。

一到五级水系划分标准

一到五级水系划分标准 河道等级是综合考虑河道的自然规模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一级河道、二级河道、三级河道、四级河道、五级河道等5个级别。一、二、三级河道由水利部组织认定;四、五级河道由河道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认定,其中跨省级行政区河道由相关流域管理机构组织认定。支流级别是在同一个水系中,把直接汇入干流的河流称为一级支流,直接汇入一级支流的称为二级支流,依此类推。河道的次序级别则是将在水系网中位于顶端,上游无进一步分支的河道称为一级河道,两条一级河道汇合后的河道称为二级河道,依此类推。所以一段支流的支流级别越高,其河道级别越低。这种表示法的缺点是会把一些大小不同的河流纳入同一级支流,还有一种是分级法,从源头最小支流开始,称为一级河流,以后把二条一级河流汇合后的河段称为二级河流,以此类推到更高级别的河流,这种分级法确定的各级河流有相近的客观特征。 河道管理范围按以下规定划定: 1、有堤防的河道,为堤防外坡脚线两侧外延八米至十五米范围内; 2、无堤防的河道,为河道两侧上口线外延八米至二十五米范围内; 3、防洪防潮海堤,为堤防内、外坡脚线外延每侧三十米至五十米范围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第三条规定:河道等级划分综合考虑河道的自然规模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一级河道、二级河道、三级河道、四级河道、五级河道等5个级别。第四条规定:河道等级确定采用分级指标综合评分法。分级指标主要包括流域面积、多年平均径流量、影响范围内耕地、人口、城市、交通及工矿企业、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河道范围、生态重要性等。

水利项目相关等级划分

水利项目相关等级划分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水库等级划分 大、中、小型水库的等级是按照库容大小来划分的。 大(一)型水库库容大于10亿立方米; 大(二)型水库库容大于1亿立方米而小于10亿立方米; 中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0.1亿立方米而小于1亿立方米; 小(一)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100万立方米而小于1000万立方米; 小(二)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10万立方米而小于100万立方米。 河流等级划分 大、中、小型河流的等级是按照保护面积大小来划分的。 大型河流保护面积大于30万亩; 中型河流保护面积在1—30万亩之间; 小型河流保护面积小于1万亩。 有众多支流汇入的是上游水量稳定且较高的是中游 水量有所减少或转如地势低平地区的是下游上中游分界线一般是最后一条大支流的汇入地点中下游分界线一般是地势低平地区的边缘 堤防工程等级 依据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确定,依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1998),堤防工程分为5级。 防洪标准〔重现期(年)〕 ≥100年<100,且≥50 <50,且≥30 <30, 且≥20 <20, 且≥10 1 2 3 4 5 堤防分类

堤防按其所在位置及建筑材料进行分类。 按所在位置,堤防可分为河(江)堤、海堤、湖堤、水库堤及渠(沟)堤等五种。堤防分类表(按所在位置分) 按建筑材料,堤防可分为土堤、砂堤、石堤、混凝土堤等四种。 (1)土堤:由粘土、壤土筑成,主要建在平原地区江河沿岸、海岸、湖泊四周、排灌沟渠沿岸及水库周边。 (2)砂堤:由沙土或砂砾石筑成,主要建在山区、丘陵区江河沿岸,水库周边、海岸。(3)石堤:由块石或条石筑成,主要建在海岸、取土困难的江河沿岸及城区河段沿岸。(4)混凝土堤:由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筑成,主要用于城区河段沿岸。拦河闸等级划分 拦河闸等级 按照过闸流量大小划分的。 大型拦河闸过闸流量大于1000立方米/秒; 中型拦河闸过闸流量大于100立方米/秒而小于或等于1000立方米/秒; 小型拦河闸过闸流量大于或等于10立方米/秒而小于100立方米/秒;流域

水利水工等级分类水库等级河流等级堤防等级拦河闸等级河道等级渠道等级降雨量等级

水库等级划分 大、中、小型水库(de)等级是按照库容大小来划分(de). 大(一)型水库库容大于10亿立方米; 大(二)型水库库容大于1亿立方米而小于10亿立方米; 中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0.1亿立方米而小于1亿立方米; 小(一)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100万立方米而小于1000万立方米; 小(二)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10万立方米而小于100万立方米. 河流等级划分 大、中、小型河流(de)等级是按照保护面积大小来划分(de). 大型河流保护面积大于30万亩; 中型河流保护面积在1—30万亩之间; 小型河流保护面积小于1万亩. 有众多支流汇入(de)是上游 水量稳定且较高(de)是中游 水量有所减少或转如地势低平地区(de)是下游 上中游分界线一般是最后一条大支流(de)汇入地点 中下游分界线一般是地势低平地区(de)边缘 堤防工程等级 依据堤防工程(de)防洪标准确定,依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1998),堤防工程分为5级,详见表2. 表2堤防工程(de)级别 堤防分类 堤防按其所在位置及建筑材料进行分类. 按所在位置,堤防可分为河(江)堤、海堤、湖堤、水库堤及渠(沟)堤等五种,详见表1. 表1堤防分类表(按所在位置分)

按建筑材料,堤防可分为土堤、砂堤、石堤、混凝土堤等四种. (1)土堤:由粘土、壤土筑成,主要建在平原地区江河沿岸、海岸、湖泊四周、排灌沟渠沿岸及水库周边. (2)砂堤:由沙土或砂砾石筑成,主要建在山区、丘陵区江河沿岸,水库周边、海岸. (3)石堤:由块石或条石筑成,主要建在海岸、取土困难(de)江河沿岸及城区河段沿岸. (4)混凝土堤:由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筑成,主要用于城区河段沿岸. 拦河闸等级划分 拦河闸等级是按照过闸流量大小划分(de). 大型拦河闸过闸流量大于1000立方米/秒; 中型拦河闸过闸流量大于100立方米/秒而小于或等于1000立方米/秒; 小型拦河闸过闸流量大于或等于10立方米/秒而小于100立方米/秒; 流域 河流等级 一个流域内(de)水系汇入主流(de)各级水流.如湘、资、沅、澧四水即为长江(de)支流.通常把直接汇入干流(de)支流,叫一级支流,汇入一级支流(de)支流叫二级支流,以此类推.如汉江是长江(de)第一级支流,丹江是长江(de)第二级支流.这种表示法(de)缺点是会把一些大小不同(de)河流纳入同一级支流,还有一种是分级法,从源头最小支流开始,称为一级河流,以后把二条一级河流汇合后(de)河段称为二级河流,以此类推到更高级别(de)河流,这种分级法确定(de)各级河流有相近(de)客观特征. 直接或间接流入干流(de)河流.在较大(de)水系中,支流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直接流入干流(de)称一级支流,直接流入一级支流(de)称二级支流,以此类推. 支流级别与河道级别 支流级别是在同一个水系中,把直接汇入干流(de)河流称为一级支流,直接汇入一级支流(de)称为二级支流,依此类推. 河道等级 将在水系网中位于顶端,上游无进一步分支(de)河道称为一级河道,两条一级河道汇合后(de)河道称为二级河道,依此类推.所以一段支流(de)支流级别越高,其河道级别越低.每一级河道与更高一级河道数量之比称为级序分叉比或河系分叉比.一般来说,此比例大(de)情况相对于河流狭长、水流平稳. 渠道等级划分 干渠:从灌溉水源取水或从总干渠分水,向支渠供水(de)渠道. 支渠:从干渠取水,担负配水任务(de)二级或三级渠道. 斗渠:灌溉系统中,由支渠引水到毛渠或灌区(de)渠道.从支渠取水,担负配水任务(de)三级或四级渠道. 农渠:从斗渠取水并分配到田间(de)最末一级固定渠道. 毛渠:从农渠取水并向畦、沟供水(de)田间临时渠道; 渠道通常指水渠、沟渠,是水流(de)通道. 渡槽:渠道跨越其他水道、洼地、道路和铁路等修建(de)桥式交叉建筑物.输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渠、溪谷、洼地和道路(de)架空水槽.普遍用于灌溉输水,也用于排洪、排沙等,大型渡槽还可以通航.渡槽主要用砌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 渡槽又称高架渠、输水桥,是一组由桥梁,隧道或沟渠构成(de)输水系统.通常架设于山谷、洼地、河流之上,用于通水、通行和通航.用来把远处(de)水引到水量不足(de)城镇、农村以供饮用和灌溉.

《河道等级划分办法》(水利部水管[1994]106号)

河道等级划分办法(1994年2月21日水利部水管[1994]106号通知发布)第一条为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和多目标综合利用,使河道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六条“河道划分等级”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所有河道。 跨国河道和国际边界河道不适用本办法。 河道内的航道等级按交通部门有关航道标准划定。 第三条河道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河道的自然规模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 (表见后)第四条河道划分为五个等级,即一级河道、二级河道、三级河道、四级河道、五级河道。 在河道分级指标表中满足(1)和(2)项或(1)和(3)项者,可划分为相应等级;不满足上述条件,但满足(4)、(5)、(6)项之一,且(1)、(2)或(1)、(3)项不低于下一个等级指标者,可划为相应等级。 第五条河道等级划分程序: 一、 二、三级河道由水利部认定; 四、五级河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认定。 各河道均由主管机关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划出重要河段和一般河段。 第六条具备某种特殊条件的河道(段),可由水利部直接认定其等级。 第七条河道划分等级后,可因情况变化而变更其等级,其变更程序同等五条。 1河道分级指标表分级指标级别流域面积2(万km)(1)>

5.01~ 50.1~ 10.01~ 0.1< 0.01耕地(万亩)(2)>500100~50030~100<30影响范围人口(万人)(3)>500100~50030~100<30城市(4)特大大中等小交通及工矿企业(5)特别重要中等一般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万kW)(6)>500100~50010~ 100<10一二三四五注: 1.影响范围中耕地及人口,指一事实上标准洪水可能淹没范围;城市、交通及工矿企业指洪水淹没严重或供水中断对生活、生产产生严重影响的。 2.特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大于100万;大城市人口50~100万;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小城镇人口10~20万。 特别重要的交通及工矿企业是指国家的主要交通枢纽和国民经济关系重大的工矿企业。 2

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标准和等级划分

。 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标准和等级划分 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中,防洪标准和等级划分是至关重要的。它 们直接关系到防洪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行,影响着防洪工程的效果 和安全性。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标准和 等级划分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影响。 1. 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标准和等级划分的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标准和等级划分是为了保障防洪工程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而设立的。它们为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也为工 程运行和维护提供了指导。在实际工程中,严格遵守防洪标准和等级 划分是确保工程正常运行、保障周边地区安全的重要保障。深入理解 和准确应用防洪标准和等级划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至关重要。 2. 防洪标准和等级划分的种类和要求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防洪标准和等级划分通常包括设计防洪标准、验算防洪标准和保护等级划分等内容。设计防洪标准是指工程设计中 所采用的防洪标准,包括100年一遇、500年一遇等。验算防洪标准是指工程验算中所用的防洪标准,通常与设计防洪标准相同。保护等级 划分是指对防洪工程所保护区域的划分,包括一级、二级、三级等保 护等级。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地区特点,不同的工程可能采用不同的 防洪标准和保护等级划分,以达到最佳的防洪效果。

3. 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和挑战 然而,实际应用中的防洪标准和等级划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影响。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水文气象等因素,合理确定防洪标准和等级划分。在工程运行和维护中,需要不断进行 防洪标准和等级划分的检查和修订,以适应环境变化和工程老化的影响。在应急响应和灾害管理中,防洪标准和等级划分也需要与实际情 况相结合,灵活应对各种洪水情况。深入理解和准确应用防洪标准和 等级划分是工程实际运行中的重要挑战。 4. 我对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标准和等级划分的个人观点 就我个人而言,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标准和等级划分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不仅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也关系到周边地区和人民的生命财 产安全。我认为在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应充分重视防洪标准和 等级划分的准确应用,不断完善和提高工程的防洪能力,以实现最大 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 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标准和等级划分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内容,深入理解和准确应用对于保障工程安全和周边地区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防洪标准和等级划分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才 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希望本文能够对水利水电工程防 洪标准和等级划分的理解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河道防洪标准的分级

河道防洪标准的分级 一、引言 二、河道防洪的重要性 • 2.1 防止洪水灾害 • 2.2 维护生态平衡 • 2.3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河道防洪标准的制定原则 • 3.1 可靠性原则 • 3.2 经济性原则 • 3.3 公平性原则 • 3.4 可操作性原则 四、河道防洪标准的分级依据 • 4.1 洪水量和洪水频率 – 4.1.1 洪峰流量 – 4.1.2 平均流量 – 4.1.3 洪水频率计算方法 • 4.2 河道断面 – 4.2.1 河道断面宽度 – 4.2.2 水流速度 – 4.2.3 水流阻力 • 4.3 下泄能力 • 4.4 堤防高度 五、河道防洪标准的分级及标准说明 • 5.1 一级防洪河道 – 5.1.1 分级标准 – 5.1.2 标准说明

• 5.2 二级防洪河道 – 5.2.1 分级标准 – 5.2.2 标准说明 • 5.3 三级防洪河道 – 5.3.1 分级标准 – 5.3.2 标准说明 • 5.4 四级防洪河道 – 5.4.1 分级标准 – 5.4.2 标准说明 • 5.5 五级防洪河道 – 5.5.1 分级标准 – 5.5.2 标准说明 六、河道防洪标准的实施与评估 • 6.1 实施过程 • 6.2 评估方法 • 6.3 优化改进 七、我国河道防洪标准的现状与问题 •7.1 现状分析 •7.2 存在的问题 •7.3 对策建议 八、结论 九、参考文献 以上是我对于河道防洪标准的分级的一些探讨和总结。通过对防洪标准制定的原则和分级依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河道防洪工作的重要性和需要考虑的因素。同时,我们也可深入了解我国现有的河道防洪标准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河道防洪标准,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洪水灾害的发生。

防汛等级划分标准

防汛等级划分标准 在防洪工作中,对于洪水灾害的预警和应对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应对不同等级的洪水,需要明确防洪等级的划分标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气象预报、水文监测、地质灾害监测、社会影响评估。 1. 气象预报 气象预报是预测洪水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测天气状况、气压、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结合数值预报和经验公式,可以对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可以判断未来洪水灾害的可能性和强度。 根据洪水灾害的可能性和强度,可以将气象预报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1 蓝色预警:预计将有强降雨过程,可能引发中等程度的洪水灾害,需加强防范。 1.2 黄色预警:预计将有暴雨过程,可能引发较大程度的洪水灾害,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1.3 橙色预警:预计将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过程,可能引发严重洪水灾害,需紧急采取应对措施。 1.4 红色预警:预计将有极端天气事件,引发特大洪水灾害,需全力采取应对措施。 2. 水文监测 水文监测是通过对河道水位、流量、水文气象、土壤含水量等水文要素的监测,及时掌握河流的水情变化,为洪水灾害的预警和应对提供

依据。 根据河流的水情变化和洪水灾害的可能影响范围,可以将水文监测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2.1 蓝色预警:河道水位略有上升,流量有所增加,需密切关注水情变化。 2.2 黄色预警:河道水位明显上升,流量较大,可能影响局部地区的防洪安全,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2.3 橙色预警:河道水位暴涨,流量巨大,可能引发大范围的洪水灾害,需紧急采取应对措施。 2.4 红色预警:河道水位超限,流量惊人,可能引发特大洪水灾害,需全力采取应对措施。 3. 地质灾害监测 地质灾害监测是对地质环境变化的监测,包括地面沉降、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这些地质灾害在洪水作用下可能加剧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根据地质灾害的可能发生情况和威胁程度,可以将地质灾害监测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3.1 蓝色预警: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隐患,需加强监测和防范。 3.2 黄色预警: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较高,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20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20 水利水电工程是指利用水能进行发电、调节水资源、防洪、灌溉、供水等工程,为人民生产和生活提供必要的水利设施的一类工程。它们在人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国家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等级划分与洪水标准都有明确规定。 一、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 按照国家规划建设指导纲要,“水利水电工程分类与等级划分 办法”对水利水电工程给出如下等级划分: 一级水利水电工程:对国计民生有重要意义,对国家或地方区域主导产业有重要支撑作用,建设规模较大,建设周期长,设计寿命长,设计难度大。 二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较大,建设周期较长,设计寿命长,设计难度较大,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 三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较小,建设周期较短,设计寿命中等,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有一定影响。 四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小,建设周期短,设计寿命较短,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小,但也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 二、洪水标准

洪水标准是指工程设计洪水、设计洪水位等参数。洪水标准根据工程用途、位置、规模、等级等因素变化较大。此处以 SL252-2020为例: SL252-2020是《水利工程取洪标准》的最新标准,具体有以 下内容: 1、划分工程类型,包括防洪、库容调节、发电、供水、灌溉、航道等六大类; 2、将洪水标准分成三个等级,分别为A、B、C级; 3、A级工程为重点保护工程,B级工程为中等保护工程,C 级工程为次重点保护工程; 4、依据城市化率,确定洪水标准,对每一级别的工程都进行 了详细介绍。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不同的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所承担的任务,可以采用不同的洪水标准。因此,工程设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洪水标准,以确保工程的设计合理、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水利水电工程的等级划分和洪水标准在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划分和标准不仅为工程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而且也为监理、检验和维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水利水电工程的等级划分

防洪标准及工程分等标准

防洪标准及工程分等标准 防洪标准及工程分等标准 要制定某一河段、水库或地区的防御洪水方案,首先要确定以防御多大的洪水为目标,即确定防洪标准。众所周知,洪水的量级愈大愈是稀遇,所以人们常以洪水的重现期来 表示洪水量级的大小。一个地点不同重现期洪水的数值是水文部门以一定数量的实测洪 水资料为基础,通过频率分析法求得的。防洪标准的确定,一般要根据防洪保护对象在 遭受洪灾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划分若干等级。 1.水库分等标准 1.水库分等标 准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分等、水工建 筑物的分级以及设计洪水标准如表 4-6、4-7、4-8 所示。表 4-6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 分等指标水库工程等别工程规模8 3 防洪城镇及 治涝 灌溉 供水城镇及工矿企业的重要性特别重要 水电站装机容量(10 kw) ≥120 120~30 30~5 5~1 ≤14 总库容工矿企 (10 m ) 业的重要性特别重要 保护农治涝面灌溉面田(万亩) ≥500 500~ 100 积(万亩) ≥200 积(万亩) ≥150 Ⅰ Ⅱ Ⅲ Ⅳ Ⅴ 大(1)型大(2)型中型 ≥10 10~1.0 重要 1.0~ 0.1 0.10~ 0.01 0.01~ 0.001 中等一般 200~60 150~50 重要中等 100~30 60~15 50~5 30~5 ≤5 15~3 ≤3 小(1)型小(2)型 5~0.5 一般≤0.5 注:①总库容系指校核水位以下的水库静库容②灌溉面积系指设计灌溉面积。表 4- 7 水工建筑物级别的划分工程等别永久性建筑级别临时性建筑物级别

主要建筑物一二三四五 1 2 3 4 5 次要建筑物 3 3 4 5 5 4 4 5 5 注:①永久性建筑物。系指枢纽工程运行期间使用的建筑物,根据其重要性分为: 主要 建筑物, 系指失事后将造成下游灾害或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建筑物,例如坝、泄洪建筑物、输水建筑物及电站厂房等;次要建筑物,系指失事后不致造成下游灾害或对工程效益影 响不大并易于修复的建筑物,例如失事后不影响主要建筑物和设备运行的挡上墙、导流墙、工作桥及护岸等;②临时性建筑物。系指枢纽工程施工期间所使用的建筑物,例如 导流建筑物等。表 4-8 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正常运用的洪水标准建筑物级别洪水重现期(年) 1 500 2 100 3 50 4 30 5 20 2.堤防工程分等标准 2.堤防工程分等标准《堤防工程技术规范》中规定堤防工程的 级别,根据防护区内各类防护对象的重要性和规模划分分等标准及防洪标准如表 4-9、 4-l0 所示。表 4-9 堤防工程的分等标准堤防工程的级别 1 特别重要城市≥150 2 3 4 一般城市≤20 5 --- 防护对象项 目 重要程度城镇非农业人口(万人) 防护区耕地面积(万乡村亩) 防护区人口(万人) 主要厂区工矿企业 (车间) 辅助厂区 重要 城市中等城市 150~50 50~20 ≥500 500~300 300~100 100~30 ≤30 ≥250 特大型 -- 250~150 大型 -- 150~50 中型特大型 50~20 中型大型 ≤20 小型中、小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