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板书设计的几种形式

板书设计的几种形式

板书设计的几种形式
板书设计的几种形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板书形式

1、表格式。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后书写简要的词语,形成表格。也可以先设计表格,边探讨边填写关键词语。这种板书对比性强,便于比较概念的异同点,容易使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深刻领会所学知识。

2、图文式。就是用简明的图形和提纲式文字呈现教学内容。它以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为线索,图文相互映村,通过图形帮助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运用提纲式文字展现思维过程,能突出教学重点,便于学生抓住要点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层次和结构,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概括能力。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位教师设计如下板书:

3、结构式。就是整个板书由词语、短句加上简要的连接符号,相互连接而成的。这些词语和短句是所学知识的精练概括。这种板书能突出准确地表明知识间的内在关系。如教学名数的改写,可设计如下板书:

4、对称式。就是用精练的文字、线条、符号合理布局,形成匀称均衡的板书。它强化了板书的表现力,给学生以清晰、强烈、浑然一体的感受,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便于学生对比观察,深刻理解掌握新知,既突出重点,又启发学生思维。如教学小数的性质,一位教师设计如下板书:

5、关系式。就是通过板书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表明某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系统化。这种板书形象直观地展示知识建构过程,让学生一目了然,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可以对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归纳,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如下体系,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理解,能够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江西教育》2008年第7-8期

教学设计及板书设计

M8U2 Reading Turandot in Beijing Shiyan Senior High School:Mao Jinfeng Teaching aims: 1 knowledge aims: Learn and master som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Enable the stude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opera Enable the student to get familiar with some important phrases and words for example: universal awesome stubborn princess prince merciful deadline grand be condemned to something ask for somebody’s hand in marriage fall in love at first sight …..and so on 2 ability aims: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listening read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and learn the reading strategy of of an opera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y .organizing ability 3 emotion aims: To train the students’ sense of co-operation with each other To train the students’ sense of being more brave and confident in their lives To get the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the true love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The improvement of reading ability of getting the key words and the main idea Improve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y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y How to help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read the review of an opera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speaking discussion listening and pair work 1. Fast reading to get a general idea of the text. 2. Careful reading to get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3 Question-and –answer activity helps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opera better 4 analysing the divided parts can help the students’ learn how to structure their striates 5 guideline and conduction parts help the students retell the opera in a right way 6 pair work can help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cooperation Teaching aids: a computer the multimedia a tape recorder blackboard and a project Teaching procedures:

江南教学设计

【中国小学语文教育学会一等奖教案】 《江南》教学设计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马凡美【教学目标】 1、通过朗声吟诵,把声音和字面意思结合,读懂诗歌的涵义,领悟诗歌的情感 2、了解汉乐府相和歌辞的形式,学习用这种形式演绎新时代的学堂乐歌 【教学重点】 体会吟诵的乐趣,渗透民族文化 【教学难点】 体悟诗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了解江南的含义(1分钟) 1、开门见山: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体诗,诗名是——《江南》 2、出示中国地图。 这是我们祖国的地图。哪位孩子知道江南在地图上哪个地方?(师补充讲解:在我们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江南指的是这片地方: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岸一带,这里地势低,土地肥沃,水资源非常丰富,历来是美丽富饶的水乡。) 二、出示江南美景,引出诗歌题目(2分钟) 1、还记得我们一年级学的《水乡歌》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节诗歌。 4、美读题目:一到夏秋季节,一个接一个的水乡荷塘里,茂盛的莲叶,晚开的莲花,空气中洋溢着莲蓬的清香。咱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两个字——江南。 5、让我们走进诗歌,去看看诗中的江南吧。 二、读诗(18) (一)朗读诗歌(3分钟) 1、请孩子们翻开书108页,自己读课文,用普通话朗读调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反馈。指名读,齐读。 3、出示注释,哪位孩子能对照注释,说说诗歌的意思呢? 4、明白了意思,咱们再读一读,读出停顿来。 (二)诵读诗歌(13-15分钟) 1、古诗是古人吟诵着创作的。学习古诗,自然要像古人一样诵读,才能理解诗中的真味。 2、出示标了音长的吟诵调 1)老师已经给每个字标出了音长,请孩子们按照音长吟诵一下,待会告诉大家,通过诵读,你发现了哪些吟诵规则?从诗中哪些地方发现的?(3分钟) 2)反馈、出示吟诵规则 3)请孩子们按规则吟诵规则再好好诵读一下,你一定会读得更符合诗歌韵律。 3、看到孩子们读得那么开心,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5分钟) 请你待会告诉大家,听了老师的诵读你的眼前好像出现了哪些画面呢?是从哪些诗句感受到的? 1)老师示范诵读 2)学生反馈: A相机指导意思:

板书设计的十二种实用形式

板书设计的十二种实用形式 1.词语锤炼式 ??? 对于有些诗文,我们只要抓住其中关键性的几个词语,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写作的意图就很容易弄清楚。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前两句交代背景,后两句表达愿望。这时,我们只要抓住这些词语,板书于黑板上,文章的脉络就可以一目了然,可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潼关怀古》、《琐忆》等。例如:《姜村三首》 2.课文脉络式 ??? 板书应该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突出课文的重点和关键,准确地扣住作者的思路。如《西门豹》一文的板书可这样设计:3.寓含中心式 ??? 《大森林的主人》,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在指导阅读中,把将要讲的话紧缩于下面的23个字中:冷饿累生火取暖烧鸡充饥烤地睡觉板书中的“冷、饿、累”是“我”和猎人面临的具体困难,“生火取暖、烧鸡充饥、烤地睡觉”是猎人面对困难想出的具体办法。这样猎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聪明才智就表现在“向大自然索取财富”的斗争之中。这课的中心思想也就这样巧妙地寓于板书之中了。 4.概括点拨式 ??? 在板书设计中除了提炼关键词语作为板书内容的主体外,有时也可以加上一些教师编拟的提示语。这些提示语必须是十分必要,能够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如《穷人》的板书设计中,“勤劳善良”……等词语,并非教材所有,是由教师编拟提示的:??? 这篇小说通过桑娜及其丈夫关心邻居西蒙,在极其穷困的情况下,抚养西蒙遗下的两个孩子的事,深刻反映了桑娜一家善良、朴实、急人之难的品质。对这类课文,板书要涉及人物评定,教师精辟的提示,无疑十分必要。在关键处加上这些提示点拨,犹如一炬之光,可以使统体皆灵,全部板书便能豁然贯通。提示语这种“点铁成金”的妙用,不仅不会使板书臃肿,反而更能提高“集成块”的功率。 5.符号沟通式 ??? 符号,以它那一目了然的通用性和代替语言表述的经济性,在板书设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板书设计中常用符号有箭头、几何图形和各种标点。如《田忌赛马》的板书设计: ??? 板书紧紧抓住课文难点,即将田忌与齐威王两次赛马,从大败到反败为胜的复杂情况,借助于箭头的交叉,清晰地表现了文字叙述的内涵,使学生一目了然,起了重要的助读作用。另一方面,板书设计又充分剖析了教材的重点: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能转败为胜?这里除借助提示语外,也充分显示了符号的功能:着重号突出了关键在于“力”还是“智”;两个问号旨在激起学生的思考,造成悬念;而感叹号又显示了结论的有力和对田忌、孙膑的赞赏;各种大小括号和几何图形(方框)的使用也都起了表总括、表注释、表强调等作用。从这幅板书设计中不难看出,如果没有多种符号的沟通,而都要靠文字的表述,是不可能达到如此效果,符号在高度地“集成”教材多种信息方面,确实起着重要作用。 6.线条连接式 ??? 即在板书设计中借助于各种线条的连接,以确切而又经济的表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借助于各种线条可以表示连接、跳跃、总括、强调等各种含义,不仅可以节省语言表达,而且使人一目了然,在“紧缩”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文的板书设计: ??? 这里,用了虚线、实线、曲线等各种线条,将故事发展的五个过程和金鱼(正义和万能力量的化身)、渔夫(善良、诚朴的劳动人民)、老太婆(贪婪、残暴者的典型)之间矛盾、性格冲突的纵横交错关系表现得机理清晰、有条不紊,并从中显示出哲理和生活逻辑。横贯的虚线,使人联想这些方面之间的密切联系;实线则暗示了三部分的概括;曲线又强调了不同的性格、情绪。如果不

完整的教学设计及板书

看图学拼音5(gkh) 教学目标: 1.学会gkh三个声母。认准字形,发音准确。读准三个声母与单韵母e相拼的音节和它们的四个声调。 2.学习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练习三拼音。 3.正确书写gkh三个声母。 教学重点: 1.读准gkh三个声母与单韵母e相拼的音节和它们的四个声调。 2.学习三拼连读的方法,练习三拼音。 教学难点:教给学生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课前准备: 1.教学用字母挂图或幻灯片 2.三拼连读的示意图或活动教具 3.拼音音节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知识为学三拼音做准备。

1.呼带调单韵母的四声。 2.呼读所学过的声母 3.背诵两拼法的儿歌 二、学习三拼连读法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声母和单韵母相拼的两拼法,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拼连读法 板书:g—u→gu 学生读后在u的后边填写a,成为下面的板书。板书:g-u—a→guā 讲:这叫三拼音节,g叫作声母,u叫做介母,a还叫韵母,读的时候要先读g,再读u,紧连着读a,要由慢到快,连成一个音节。 教师范读:(要多读几遍,让学生逐步地模仿着读,悟出读法。)学生学读。 演示三拼连读法的教具(教具同课本的图,小男孩和小女孩相对猛推三个字母,一下拼出“瓜”的音节)教儿歌: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三、巩固三拼连读 板书: 讲:这样的图表示的音应当怎样读呢?先看上边g—u—a→guā再看下边的h—u—a→huā一个一个地练习读。学生练习读。

课中休息:把以上的音节分成三张卡片,让三个小朋友代表三个部分,进行三拼音的小表演,全班小朋友练习直呼。 四、直呼练习(幻灯或板书) 1.g1 g2 g3 g4 guāguáguǎguàgua guōguóguǒguòguo huōhuóhuǒhuòhuo 2.ge gu gua ke ku kua he hu hua 板书设计:

江南教案教学设计

江南教案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Jiangnan teaching plan

江南教案教学设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前两行写了江南水乡的美,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了鱼儿在莲叶间游水嬉戏的情景。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学生分析 本课是课文第12课,学生已能独立用拼音来读课文。 但是,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经验和他们的知识基础都相对缺乏,对于古诗的韵律及古诗描述的意境不能很好的体会,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在学习方式上,自主性差、探究能力有限,合作交流意识也不明显。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知识问题简单化、生活化,把抽象词语形象化、生动化,在学习中创设一个良好的.学古诗的 意境,把诗句读活,把课堂变活。

设计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具体、可供想象的学习背景,使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形成相似的和谐的震动,让学生主动感知体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基于对学生的热爱、责任和信心,本着让学生得到最大 的发展的原则,我初步拟订了如下设计思路: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做到读书字正腔圆;用儿童化的语言描绘情景,多媒体课件再现情景,体会江南的景美物丰,;用朗读感悟诗意, 用歌声抒发对江南的热爱之情,调动学生的美感情绪;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丰富想象,充分表演,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深入古诗 境,使学生对古诗词有升华理解和再创造的空间;而后 鼓励学生把自己所学知识带回家,跟家里人分享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能在读中感悟田田、戏、间及诗句意思,体会河塘的美景、采莲的欢乐和游鱼自由、欢快的场面;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一) 一、概念的范畴不同 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这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等。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形成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它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 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微观教学设计的范畴。 二、对应层次不同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三、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教案是教材意图和教师意图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依据的一种纯粹的“教”案。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设计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程度为依据,教师在设计中既要设计教,更要设计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四、包含的内容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 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习重点目标阐明、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内容对比 (1)目的与目标 教案中称之为教学目的,多来源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比较抽象,可操作性差,使课程重视了整体性、统一性,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淡漠了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修养。 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可由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制定,教学目标更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2)重难点分析与教学内容分析 教案中的重难点分析主要由教学大纲指出,是教师上课讲解的主要内容和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学习者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分析得到的重点和难点常常是媒体设计时所针对解决的对象。 (3)教学进程与新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教案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的过程。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不同的课型教学过程的设计流程不一样。但是一定要体现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一主要特点。 (4)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 教案中的教具使用比较简单,多为模型、挂图等公开发行的教具,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 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媒体的选用和使用,而且注意使用时的最佳作用和最佳时机,有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9种板书模板大全

29种板书模板大全 导读 板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而利用黑板以凝练、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的教学信息的总称。 科学研究证明:在进入人脑的各种信息中视觉信息约占75%,可见视觉信息的重要。而板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视觉形象向学生交流信息、传递知识。因此,板书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今天为大家介绍最全的板书种类,希望能够为您的课堂增添新活力。 1.章回式板书法 仿照章回体小说的标题而设计的板书形式。

这种形式一般以诗句的形式出现,字句精练,读来上口,易念易记。如讲解《驿路梨花》一课时,可采用以下章回式板书。 一、修茸小茅屋,为群众着想。 二、专送粮食米,关照后来人。 三、照顾小茅屋,接过姐姐旗。 四、盖起小茅屋,学习做雷锋。 五、照料小茅屋,方便过路人。 2.问题式板书法 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问题的形式,给学生留以思考的余地,可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地获取知识。 如《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中,课题只标明了中计者的姓名,而没有标明谁用的计。上课伊始,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板书,以激发、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 3.答案式板书法 把课堂教学应掌握的重点或课后习题的答案以板书形式出现。可以把答案重点呈现在学生面前。 4.景情式板书法

语文课中根据课文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的特点而设计的板书。如讲解《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时,教师采用以下板书可较好地展现诗的意境及写法。 5.对称式板书法 通过左右或上下两部分整齐对称的排列,展示教学内容的板书形式。如《蝙蝠》一课,教师通过对称式板书把雷达与蝙蝠的相似之处清晰地展现出来。 6.偏幅式板书法 将板书内容偏向某一方面,以引起学生重视,达到突出难点、重点之目的的板书形式。如无脊椎动物的分类,采取以下板书,可把节肢动物突出出来。 7.主副式板书法 采用主板书、副板书两种形式展开教学内容的板书形式。一般来说,主板书展示的是一堂课的主要内容,而副板书则是对某一主要内

【小学语文】江南 教学设计板书

【小学语文】江南教学设计板书江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江”“南”“采”等9个生字。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 2.掌握竖钩、竖折两种笔画;掌握“氵”“十”“艹”3个偏旁。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图画和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看图导入 1.师(略带神秘):同学们;快闭上眼睛;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欣赏那儿迷人的风景。(出示配乐课件“江南可采莲”。) 2.这儿的景色美吗?你能把看到的美景;尽量用美的语言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学生表述;教师鼓励性地点评。) 3.教师边讲述边引导学生欣赏;揭示课题。 二、读通词句;感受节奏

1.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注意停顿的节奏。 2.老师示范朗读;指导停顿: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让同学们按照划分的节奏;再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4.师:同学们通过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鱼儿在荷叶间欢快嬉戏的情景。 三、再读诗歌;学习生字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动动小手将课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和会认的生字画出来。 2.开火车认读生字;去拼音读;听音找字。(出示:可东西) 3.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笔顺;然后老师示范书写。 4.指导书写“可、东、西”。 (1)“可”先写横;再写里面的“口”;末笔是竖钩() (2)“西”第五笔是竖折(),里面不要多写一横。 5.让学生练习;独立书写;评讲;看谁写得美。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快乐朗读;谈话导入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莲叶一片连一片;鱼儿快乐地游来游去的画面。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我们已经来到了一片美丽的荷塘……(指导学生朗读想象;感受江南水乡的美。) 二、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同桌之间读一读。 2.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诗歌,其他同学仔细听;评价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你觉得该怎样读?

《我的老师》板书教学设计

《我的老师》板书教学设计 引导语:老师是每个人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角色,那么有关《我的老师》的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要接下来是为你带来收集的文章,欢迎阅读! 【教材解读】 一、教学定位 《我的老师》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是学生学习散文特点和散文写作之道的范本。因此,我将该文的教学定位为“样本”。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1.利用该文为样本,学习散文这种文学样式。 《课标》第四学段要求:“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该文教学需要紧扣文中刘老师的事例,以及这些事例中蕴含着的作者写作动机,进而归纳概括出散文“形散神聚”之特点。 2.利用该文为样本,学习综合运用表达方式。 《课标》第四学段要求:“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同时,《课标》总目标要求:“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的能力。”《我的老师》的写作特色就是讲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有机地融为了一体,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无比敬仰和深深怀念之情。 3.利用该文为样本,学习回忆性散文的结构形式。

《我的老师》这篇课文,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触景生情,引起回忆,总起全文;中间分述作者记忆犹新的刘老师的事例;结尾抒发自己对刘老师的赞美之情。然而,总分总这种文章结构方式初一学生已经耳熟能详,教学中需要再现,但不能成为此篇文章教学之重。 二、教学内容 1.学生学习语文的敲门砖乃读。学生用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式读课文,乃学习语文的不二法宝。学生读课文,要求学生要有的放矢——文章写什么?学生带着问题方能走进文本,概括出文章的内容。读懂课文内容是深入研读语文文本的发轫。 2.遵循“文道统一”语文教学的原则。具体为: ⑴“文以载道。我们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深入体会文本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这感情实则乃作者写作的目的,也就是文章的主旨——神。当学生真正领会文章之神后,反观其神从何而生,不难知道其文本中不同的材料。通过这样的追根求源的探索,“形散神聚”、“围绕主旨选材”等知识就明朗起来了。 ⑵“载道之文”。《课标》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也就是结合文本语境进行咬文嚼字,学习文本的言语形式——表达。 ①抓住课文中特殊的字进行品读。比如第一自然段的“又”字,第二自然段描写春天美景拟人化的动词……体会其表达效果。 ②抓住文中的描写,借此表达人物的精神风貌,抒发作者内心之情。

最新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板书

12.《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会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难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 1、青蛙、小鸟图片。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听故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青蛙和小鸟的故事。 二、新授(播放动画)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课题是什么?(坐进观天)伸出小手写课题。 生字组词: 沿(沿着)(边沿) 答(回答)(答案) 渴(口渴)(渴了) 喝(喝茶)(喝水) 话(说话)(讲话) 弄(弄错)(弄堂) 错(犯错)(错误) 际(边际)(国际) 哪(哪里)(哪边)

抬(抬头)(抬手) 是谁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青蛙坐在井里干什么?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想不想知道青蛙和小鸟在什么地方争论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 青蛙坐在哪里?(井里)。请同学把青蛙放进井里。 小鸟从哪里飞来?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小鸟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你知道“井沿”是哪里吗?(生答)就请你来;让小鸟落到井沿上吧!(生到黑板放小鸟) 师:井沿就是井的边;那你知道床的边应该叫什么呢?碗呢?桌子呢?(出示图片) 想不想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一边听一边看看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3次) 第一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第二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第三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 谁来读一读青蛙的问话?指生读。青蛙生活在黑暗的井底;很久没有见到过朋友了;突然有一天小鸟来了;它是什么样的心情?开心、愉悦。朗读应是声音上扬。 小鸟是怎么回答的?生读。一百多里远吗?一百多里;那就是飞了很远很远的距离啊;这个时候;小鸟会感到很累;很渴;谁再来读小鸟的话?(师读青蛙的话;指生读小鸟的话;两名同学读后全班读小鸟;突出“一百多里”体会小鸟的累、渴) 请同学们分别扮演青蛙、小鸟、旁白。 师:听了青蛙和小鸟的话;你知道它们是为了一件什么事情而争吵吗?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天) 青蛙是怎么认为的呢?(指读)你知道“大话”是什么意思吗?大话:不真实的夸大事实的话。师:青蛙认为小鸟在吹牛;那它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师:那小鸟呢?(指读)(出示卡片无边无际) 你们知道“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形容非常大。 那你们还能举例子说说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草原。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认真的进行练习;一会儿我们还要评出最佳青蛙和最佳小鸟;开始练习吧!(指生对读、男女声对读)师:现在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的很呢;同意小鸟说的请举手;那你们读小鸟的话一定很棒。同意青蛙说的请举手。

《江南》优秀教学设计

《江南》优秀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三点水和草字头。 3、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自读中感悟“田田”、“戏”及诗句意思,体会荷塘的美景和采莲的欢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悟“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诗意,体会荷塘的美景和采莲的欢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莲叶、莲蓬、小鱼图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看图揭题 1、教师配乐出示江南图片。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旅游。你们想不想去? 生:想。 边播放音乐边出示图片 师:好,那我们出发吧,我们乘着小船,在小河里行驶着,看,绿树红花,小桥流水,古桥、绿树和房屋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岸边小草青青,杨柳依依,尤其到了夏天,满池盛开的荷花更是吸引了许多的游人,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水乡——江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一首古诗——江南。 教师板书江南,带学生读两遍。 师:江南是我国长江以南的地方,是风景优美的鱼米之乡。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教师配乐朗诵《江南》 师:同学们,你们听老师朗诵一下《江南》,看看《江南》这首诗是不是跟江南的景一样的美。 2、学生自读,点名朗读,教师正音。 3、识记生字 师:同学们,你们在读诗的过程中,是不是遇到了许多陌生的字宝宝? 生:是。 师:那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跟他们交个朋友吧。 ①利用偏旁识记生字“江”和“莲” 请同学观察江的偏旁,教师总结:江是三点水,表示与水有关,江河湖海都有三点水。 出示图片长江。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长江。 师:长江里有—— 生:江水。 带读长江,江水。 相同方法识记生字“莲”,草字头。 ②看图彩字法,识记生字“采”“鱼”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板书形式

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板书形式 板书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板书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了。特别是在近年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堂中,几乎见不到老师动手板书了,黑板似乎成了多余的摆设。果真如此吗?许多专家已经意识到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并正努力以各种方式强调板书的重要性。其实,板书是课堂上师生交流、展示师风、突出主干、指导学法,乃至突破难点的重要手段,还利于学生思考和笔记,其某些功能是多媒体手段也无法替代的。笔者从事地理教学十余年,一向重视板书的设计与运用,即使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也重视板书的恰当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里将我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几种板书形式展示出来,以期与同行们共商。 一、提纲式板书: 这是最常见的板书形式,也最容易使用。它是将一堂课的主干内容,随着教学进程,提纲结领地写在黑板上。如“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生命?”可设计为下列两种提纲式的板书: 之一: 之二: 提纲式板 书的

优点是容易设计,易于板演,条理清楚,脉络分明,因此它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这种板书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体现层次,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相关内容充实其中,可详可略。 二、结构式板书: 如“大气的保温效应”可设计为: 结构式板书特别适用于知识间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再如地壳物质循环、影响工业的区位因数等等。而且在一章、一节总结和专题复习中,是极有效的构建知识网络的形式之一,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和综合的观点,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如以“风”为中心,将相关知识拉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知识块,它可以帮助学生对风形成一个综合的认识,进而能解决与风相关的各类问题。其板书可设计为: 海陆风城郊风台风寒潮风能利用 三、表格式板书: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的常用方法,通过比较能更加清晰的理解多个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异同点及联系。在使用比较的方法教学时,采用表格式板书易于形成清晰的认识。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板书板书设计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板书板书设计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8将心比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学习重难点通过与本文人物的对话交流,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时,这时突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你在路上行走时,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对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今天,我们将学习《将心比心》这篇课文,学完课文以后,也许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师答案了二、初读课文,感知容1.让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帮助解决2.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纠正读错或读不好的句子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4.齐读课文三、细读课文,探究明理1.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后,合作自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用横线标示出来3.齐读第三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一段的理解4.用波纹线勾出文中阿姨和母亲说的话,仔细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5.学完课文,你对课文中的阿姨和母亲想说些什么吗?6.全班交流: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你是怎么做的?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四、课后拓展1.以“将心比心”为题,写一写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情2.创设情境,补充对话①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位小朋友给抱着孩子的阿姨让座②在人来人往的超市里帮素不相识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买的东西③大街上,帮助一位残疾的叔叔捡他掉在地上的东西8*将心比心阿姨奶奶将心比心母亲护士将心比心人人将心比心将心比心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一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其次,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第三,作为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略读课文,我注重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开课时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中;结束时,又引导学生对整组课文进行简单回顾,并安排课后练笔,使整个单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我在教学本课时,在想《将心比心》这篇课文,是从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写起,它反映的却是人们的道德思想问题,意在呼唤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将心比心,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将心比心的教案太简单了,所以我将整个的教案改成了备注中的教案我在备本课时,自己朗读了很多遍,感觉比较难理解本课的将心比心的小故事我带着这个问题,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

江南春教学设计完整版

江南春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江南春》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学习古诗《江南春》,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奇妙的大自然,正因为有了季节的更替,自然的变换,才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古代许多诗人看到这样美妙的世界,为我们留下了赞美四季美景的诗。大家能背几首吗今天我们再学习杜牧的一首诗。) 2、板书课题:江南春 3、同学们,看了课题,你觉得这首诗写的是什么(顾名思义写的是江南春天的美景。) 二、看图入境,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技巧

一、板书的概念及分类 (一)板书、板画的概念 1.板书 板书是教师以教学内容为素材、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在黑板上、投影片上(或用Powerpoint工具制成计算机课件),用书写文字、符号或绘图等方式,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分析认识过程,将知识概括化和系统化,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教学手段。板书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也是教师应当具备的教学基本功。朱绍禹先生指出:“板书能点睛指要,给人以联想;形式多样,给人以丰富感;结构新颖,给人以美的享受。” 2.板画 板画是板书的一种特殊形式,板画也叫黑板画,是教师在传递教学信息的过程中,以简练的笔法,将事物、现象及其过程描绘而成的生动形象的特殊板书。板画能突出事物或现象等的本质特征,示意过程。板画是以线条、一笔画、简笔画、漫画、素描等方法绘制的形象画、模式图或示意图等图画形式来代替抽象的文字符号。为真正发挥板画的教学功效,教师需要掌握板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与教学语言有效结合,可以使学生的视觉跟听觉配合。 (二)板书的分类 板书一般分为主板书和副板书两种: 主板书:又称正板书、中心板书、要目板书或基本板书。它通常写在黑板中部突出位置,主要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等,主板书是课堂板书的基本骨架,一般保留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副板书:也称附属板书、注释板书和辅助板书,主要在黑板一侧写出的零散的分析与演释过程,或单个的字词句等,起到提示知识的作用。副板书是对主板书的补充和辅助说明,所以一般随教学进程随时檫掉或择要保存。板书的原则及功能 (一)板书设计应该坚持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板书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板书必须对教材加以高度概括和浓缩。做到重点突出,纲目分明;因果从属,有机联系;浑然一体,了如指掌。标题的选择,更要反复推敲,起到画龙点睛和统摄整板的作用。 2.系统性原则 板书要特别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要抓住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展现出知识的层次,要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进行周密计划和精心设计,确定好板书的内容格式,在教学时才能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一块黑板分为三部分,主体部分在中间(主板书),应占黑板的五分之三,左右空出的部分(副板书)可以写 其他辅助性的东西,如简笔画。 3.科学性原则 板书的用词要恰当,语言要准确,书写要正确,不写错字、别字、病句,笔顺正确;不写任意简化字、不写繁体字,不生造词语。表达要规范、线条要整齐美观。板书要让学生看得懂,引发学生思考,避免由于疏忽而造成意思混乱或错误。 4.多样化、趣味性原则 板书的文字、图表、格式要灵活多样,不断有新的变化,既整齐、规范、美观,又有新意、奇特之处,使学生感到生动、活泼、趣味横生。 5.简练性原则 板书设计要精练、概括,即用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板书语句的选用上下功夫,力求简明、精炼、争取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出复杂的内容,抓要点,抓关键'不要不分轻重、不分主次。 6.启发性原则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 模板(一) 此模板适合当前班级集体授课形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基于“教”的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见5~8页),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章节名称 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 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2.2 原子(第一学时)和§2.2 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 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2”;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 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写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3方面的内容。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若本节课(尤其是理科的一些章节)和思想、情感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则不必挖空心思搞形式主义。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如果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4.学习目标描述 学习目标描述的内容分3个部分: (1)知识点编号指该知识点的代号,它在本课程中具有惟一性。知识点编号由两部分组成:前边为章、节(或课)的代号,后边为该知识点在本节(课)中的顺序号,中间用短横线相连。如: 2.6—1 代表第二章第六节的第一个知识点; 3.2—3 代表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三个知识点; 2 8—4 代表第28课的第四个知识点; 1.3.4—2 代表第一编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二个知识点。 (2)学习目标指每个知识点所具有的学习目标层次。

新版一年级语文《江南》教学设计

新版一年级语文《江南》教学设计 一二班张海仙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诗,写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这首诗共七行三句话。诗句的前两行直接介绍了江南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写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读书能力。教学时,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运用了看图谈话激趣、整体探究阅读、情境学字词等教学方法来辅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进而发展学生的语言。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字和竖钩、竖弯两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四、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五、教学难点: 1.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 2.会写竖钩和竖弯。 3.“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的分辨。

六、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鱼儿、莲叶的图片。 3.教学课件。 七、课时安排 总课时:2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看图谈话,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汉乐府古诗,这首汉乐府的题目叫《江南》。课件出示课题:江南。(师板书,生书空,读课题。) 二、多种识字方法,识记“江”字。 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指名说,拼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3.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 4.引导口头组词或说一句话。(如:江水、江边、江上、长江、江岸) 5.齐读课题。 6.出示图片:看了刚才屏幕上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景物后的感受吗?谁知道江南指什么地方?(出示地图) 设计意图:在重点指导“江”的读写的基础上,学习新偏旁“三点水。”并组词或说句子让学生学会运用。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初步感受江南的美好,初步了解江南水乡景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三、借助媒体,初读感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