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颞叶癫痫与海马硬化的研究现状

颞叶癫痫与海马硬化的研究现状

颞叶癫痫与海马硬化的研究现状
颞叶癫痫与海马硬化的研究现状

颞叶癫痫与海马硬化的研究现状

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的一组以痫性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大脑神经细胞反复同步放电引起的发作性,突然性,短暂性的脑功能紊乱。药物难治性癫痫(MIE)占所有癫痫的20%~4O%[1] ,在我国,约有900万癫痫患者,其中约有20%~30%属于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 TLE)是局灶性癫痫的主要类型之一,约占难治性癫痫的34%。颞叶癫痫容易发展为MIE,而其中又以颞叶内侧癫痫(MTE)最为常见。

1颞叶的解剖结构

颞叶的上界为大脑外侧裂,下界为中颅窝底(前达颞骨,后至小脑幕),前为蝶骨翼,后面以顶枕裂枕前切迹(枕极前4cm)的假想连线为界。由前后方向走行的颞上沟和颞下沟(以前称颞中沟)将颞叶外侧面分为平行的三个颞回,颞上沟分隔颞上回和颞中回,颞下沟分隔颞中回和颞下回。颞叶的下表面由外侧的枕颞外侧回(梭状回)和内侧的海马旁回构成,枕颞溝分隔颞下回和枕颞外侧回,钩回是海马旁回的一部分,恰在鞍上池平面,似向内的一个钩状物。嗅沟将钩回,海马旁回与颞极分开。海马旁回的内上方为海马裂或称海马沟。围绕海马裂的一些结构为海马结构,组成内侧颞叶。颞叶的后部由枕颞内侧回和海马旁回向后内延伸的扣带回峡构成。侧副沟的前部分隔枕颞外侧回和枕颞内侧回。矩状沟的前部分开枕颞内侧回和内侧的海马旁回、扣带回峡。海马结构属于边缘叶,位于半球的内侧面,包括海马(海马本身、Ammon角)和齿状回两部分,海马和齿状回象两个U字形交锁的板层,一个固定于另一个之中。海马结构凸入侧脑室的颞角,呈弧形包绕着中脑,分为头、体、尾部三个区域,全长为4.0~4.5cm。

海马是海马结构的一部分,位于颞叶内侧面的基底部,是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马的细胞结构分为分子层、椎体细胞层和多形细胞层,在冠状位上,海马分为CA1,CA2,CA3和CA4区。海马的纤维联系十分复杂,最主要的是海马结构的内部神经环路,即三突触的神经环路,海马环路是一个三级前向兴奋性环路,由三级兴奋性突触通路组成,信号从内嗅皮层经过一系列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到齿状回的颗粒细胞,然后由颗粒细胞经过苔藓样纤维将信号传递到海马的CA3区的锥体细胞,再经过Schaeffr侧枝联系将信号传递到海马的CA4区的锥体细胞,最后返回内嗅区。

2颞叶癫痫的临床特点

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 是临床上常见的癫痫发作形式,发作起源于颞叶。与其他类型癫痫相比,颞叶癫痫早期发作频率少,临床表现多样,普通脑电图阳性率低,临床病史主要靠目击的家属提供,诊断较其他类型癫痫困难。

颞叶癫痫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特点为:①单纯部分性发作的典型

颞叶癫痫应如何用药治疗

颞叶癫痫应如何用药治疗 颞叶癫痫为部分发作以及继发性全身性发作或混合发作,可发生记忆缺损。在代谢的成像研究上(例如PET),经常观察到低区域代谢,在EEG上经常呈现单侧或双侧颞叶棘波。儿童或青年期起病,常有高热惊厥史,部分病人有家族史。 1.选择用药原则 (1)先选用速效AEDS静脉给药,首次用药必须足量。 (2)发作控制不良时应毫不迟疑地重复给药。 (3)顽固性病例应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4)控制发作后应给予足够的维持量,患者清醒后改用口服抗痫药,并进一步查明病因。 2.常用药物 (1)地西泮 是成人或儿童各型癫痫状态的首选药,成人剂量10~20mg,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0mg,儿童0.3~0.5mg/kg,以3~5mg /min速度静脉推注,幼儿可直肠给药,剂量为0.5mg/kg;如15min后复发可重复给药,或用地西泮100~200mg 溶于5%葡萄糖盐水中,在 12h内缓慢静脉滴注,总量不超过120mg/d为宜。本药起效快,迅速进入脑部使血药浓度达到峰值,一般2~3min生效,但本品代谢快,半衰期短,20min后脑及血药浓度迅速下降,偶可出现呼吸抑制,应停药。 (2)10%水合氯醛 成人25~30ml,小儿0.5~0.8ml/kg,加等量植物油保留灌肠。 (3)氯硝西泮 药效是安定的5倍,半衰期22~32h,成人首次剂量3mg静脉注射,注射后数分钟奏效,对各型癫痫状态均有效,以后5~10mg/d,静脉滴注或过渡至口服药。需注意对呼吸及心脏抑制较强。劳拉西泮(氯羟安定):作用较安定强5倍,半衰期12~16h,可用0.1mg/kg以1~2mg /min速度静脉注射,首次剂量不超过5mg为宜。一般注射3min后可控制发作,如未控制5min后可重复同样剂量,亦应注意呼吸抑制。 (4)异戊巴比妥

海马磁共振波谱分析在颞叶癫痫症中的价值

海马磁共振波谱分析在颞叶癫痫症中的价值 李伟龙晚生罗学毛陈曼琼兰勇何义改 目的探讨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在颞叶癫痫症中的应用价值。方 法采用Philips Achieva 1.5 T双梯度磁共振扫描仪,对38例颞叶癫痫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行 颅脑MRI和海马1H-MRS检查,观察NAA、Cr、Cho浓度和NAA/(Cho+Cr)、NAA/Cr和NAA/Cho值。 分别对癫痫患者病灶侧与正常侧,病灶侧与正常对照组海马的NAA/(Cho+Cr)、NAA/Cr和NAA/Cho 值进行t检验,分析两者之间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癫痫患者组癫痫侧、正常侧和对照组海马 的NAA/(Cho+Cr)值分别为(0.42±0.06)、(0.67±0.09)、(0.72±0.07),癫痫组癫痫侧与正常侧、对 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正常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NAA/ (Cho+Cr)来检出癫痫,灵敏度曲线呈现低→高→低的变化,在0.60时,灵敏度最高。结论1H- MRS不仅能早期诊断海马硬化,而且可进一步提高术前癫痫灶定位的准确性。 海马;磁共振;氢质子波谱;癫痫 Value of hippocampal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n temporal lobe epilepsy dis ease LI Wei LONG Wan-sheng LUO Xue-mao CHEN Man-qiong LAN Yong HE Yi-gai Depart ment of Radiology, Jiangmen Central Hospital, Jiangmen 52903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hippocampus proton magnetic reso nance spectroscopy (1H-MRS) in temporal lobe epilepsy. Methods With Philips Achieva 1.5T dual gradient MR scanner, 38 patients with temporal lobe epilepsy and 20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underwent brain MRI and hippocampal 1H-MRS examination, observation indicators included the concentration of NAA, Cr, Cho and the value of NAA/(Cho+Cr), NAA/Cr and NAA/Cho. The NAA/(Cho+Cr), NAA.Cr and NAA/Cho values in hippocampus of epilepsy side of epilepsy group, the normal side of epilepsy group, and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had a t test, analyzing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NAA/(Cho+Cr) values in hippocampal of the epilepsy side of epileptic patients, the normal side of epileptic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0.42+0.06), (0.67+0.09), (0.72+0.07), respectively,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pilepsy side and the normal side of epileptic patients, and between the epilepsy side of epileptic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rmal side of epileptic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 Using NAA/(Cho+Cr) to detect epilepsy, the sensitivity curve showed low→high→low changes, the highest sensitivity appeared in 0.60.Conclusion 1H-MRS not only has early diagnosis to hippocampal sclerosis, but also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preoperative localization of epileptic focus, Hippocampal; Magnetic Resonance;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Epilepsy  10.3760/cma.i.issn. 1007-1245.2011.18.012  529030 江门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万方数据

磁共振检查的首选症

磁共振检查的首选症 众所周知,磁共振(MRI)是八十年代开始应用于医学诊断的先进的影像诊断设备。由于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场与射频波将人体各组织的解剖结构与组织形态显示出来。因此,它先天具备软组织分辨率高、无射线、多参数成像、可任意平面成像与三维立体成像。MRI一问世,就以它独特的成像方式在临床诊断中发挥了巨大而无可替代的作用,使医学影像诊断学迈上了崭新时代,随着科技进步与MRI成像技术的发展,MRI的临床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并可进行诸如功能成像、分子成像等科学研究与高级应用。 所谓首选即是最好,MRI检查的首选症即是采用MRI检查是对一种疾病的最好的影像检查方法,既能充分清晰的显示病变,又能显示病变与周围正常组织的特征和解剖结构关系,还能比较方便的进行检查;也就是说,对一种疾病的MRI检查既提供了准确的解剖定位信息,又提供了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确切信息。那么,在临床应用中,都有哪些疾病是MRI检查的首选疾病呢?下面依据人体各部位进行详细说明。 颅脑 MRI自问世以来,因其软组织分辨率高,能充分显示脑灰白质的信号差别,无颅底骨伪影影响等优势,MRI首先被应用于颅脑,MRI对颅脑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明显高于CT、B超等其它各种影像检查,有研究表明,其定位正确率高达98%,定性亦可达70%~85%左右。因此,颅脑绝大部分疾病均是MRI的首选症,说明如下。 脑先天性疾病多平面立体显示病变 ?脑发育畸形包括脑膨出,前脑无裂畸形,脑小畸形,巨脑畸形,脑穿通畸形, 脑裂畸形,无脑回畸形等。 ?脑结构异常:包括灰质异位症,导水管狭窄,蛛网膜囊肿等。 ?脑发育不良:包括胼胝体发育不良,透明隔发育异常,脑膜膨出等。 ?代谢性疾病:包括结节性硬化斯特奇-韦伯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 ?复合畸形:包括Dandy-Walker 综合征Chiari 畸形 脑血管病无需要造影剂即可显示血管病变 ?主要有:烟雾病,Galen静脉瘤,脑顔面血管瘤病,毛细血管扩张症,海绵状血 管瘤,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颈静脉球瘤,缺血性脑梗死,亚急性脑血肿脑感染性疾病MRI较CT更早、更全面发现病变 ?脑寄生虫病:脑血吸虫病,脑囊虫病。 ?脑病毒性疾病:急性病毒性脑炎,脑艾滋病。 ?脑细菌性疾病:颅内结核性感染,颅内化脓性感染。 ?颅内真菌性感染 ?复合性感染:脑膜炎,脑脓肿。 脑白质病,病变累及脑白质,是其它影像方法无法正常诊断的。 ?主要有:多发性硬化,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进行性多 灶性白质脑病,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佩梅病。 脑变性病,可发病于任何年龄段,与遗传因素有关。 ?主要有阿尔茨海默病,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亨廷顿病,海马硬化症。

抑制癫痫时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新发现

抑制癫痫时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新发现 课题组以往研究发现小肽Tat-GluR6-9c (含有谷氨酸受体6羧基末端的9个氨基酸的融合肽)可以传送到海马神经元。在海人藻酸诱导的癫痫模型中发现谷氨酸受体6-PSD-95-MLK3信号模块在海马CA1区组装。为此,来自中国徐州医学院裴冬生教授所在课题组进行的一项研究将GluR6的羧基末端克隆至腺病毒中,将构建的病毒颗粒注射到大鼠海马CA1区,发现它能抑制GluR6-PSD-95-MLK3信号模块的组装,阻止JNK信号通路的活化,减少了海人藻酸诱导的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死亡,发挥了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为癫痫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能方法。文章发表在《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2014年12月第23期。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显示,注射Ad-GluR6c能显著减轻海人藻酸诱导的神经元变性(Scale bars=200 μm) Article: " Overexpression of C-terminal fragment of glutamate receptor 6 prevents neuronal injury in kainate-induced seizure via disassembly of GluR6-PSD95-MLK3 signaling module," by Jie Mou1, Xiaomei Liu2, Dongsheng Pei3 (1 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Targeted Drug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Xuzhou Medical College, Xuzhou, Jiangsu Province, China; 2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 Xuzhou Medical College, Xuzhou, Jiangsu Province, China; 3 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Biological Cancer Therapy, Xuzhou Medical College, Xuzhou, Jiangsu Province, China) Mou J, Liu XM, Pei DS. Overexpression of C-terminal fragment of glutamate receptor 6 prevents neuronal injury in kainate-induced seizure via disassembly of GluR6-PSD95-MLK3 signaling module . Neural Regen Res. 2014;9(23):2059-2065. New findings about hippocampal neuronal injury in seizure inhibition

颞叶癫痫与海马硬化的研究现状

颞叶癫痫与海马硬化的研究现状 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的一组以痫性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大脑神经细胞反复同步放电引起的发作性,突然性,短暂性的脑功能紊乱。药物难治性癫痫(MIE)占所有癫痫的20%~4O%[1] ,在我国,约有900万癫痫患者,其中约有20%~30%属于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 TLE)是局灶性癫痫的主要类型之一,约占难治性癫痫的34%。颞叶癫痫容易发展为MIE,而其中又以颞叶内侧癫痫(MTE)最为常见。 1颞叶的解剖结构 颞叶的上界为大脑外侧裂,下界为中颅窝底(前达颞骨,后至小脑幕),前为蝶骨翼,后面以顶枕裂枕前切迹(枕极前4cm)的假想连线为界。由前后方向走行的颞上沟和颞下沟(以前称颞中沟)将颞叶外侧面分为平行的三个颞回,颞上沟分隔颞上回和颞中回,颞下沟分隔颞中回和颞下回。颞叶的下表面由外侧的枕颞外侧回(梭状回)和内侧的海马旁回构成,枕颞溝分隔颞下回和枕颞外侧回,钩回是海马旁回的一部分,恰在鞍上池平面,似向内的一个钩状物。嗅沟将钩回,海马旁回与颞极分开。海马旁回的内上方为海马裂或称海马沟。围绕海马裂的一些结构为海马结构,组成内侧颞叶。颞叶的后部由枕颞内侧回和海马旁回向后内延伸的扣带回峡构成。侧副沟的前部分隔枕颞外侧回和枕颞内侧回。矩状沟的前部分开枕颞内侧回和内侧的海马旁回、扣带回峡。海马结构属于边缘叶,位于半球的内侧面,包括海马(海马本身、Ammon角)和齿状回两部分,海马和齿状回象两个U字形交锁的板层,一个固定于另一个之中。海马结构凸入侧脑室的颞角,呈弧形包绕着中脑,分为头、体、尾部三个区域,全长为4.0~4.5cm。 海马是海马结构的一部分,位于颞叶内侧面的基底部,是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马的细胞结构分为分子层、椎体细胞层和多形细胞层,在冠状位上,海马分为CA1,CA2,CA3和CA4区。海马的纤维联系十分复杂,最主要的是海马结构的内部神经环路,即三突触的神经环路,海马环路是一个三级前向兴奋性环路,由三级兴奋性突触通路组成,信号从内嗅皮层经过一系列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到齿状回的颗粒细胞,然后由颗粒细胞经过苔藓样纤维将信号传递到海马的CA3区的锥体细胞,再经过Schaeffr侧枝联系将信号传递到海马的CA4区的锥体细胞,最后返回内嗅区。 2颞叶癫痫的临床特点 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 是临床上常见的癫痫发作形式,发作起源于颞叶。与其他类型癫痫相比,颞叶癫痫早期发作频率少,临床表现多样,普通脑电图阳性率低,临床病史主要靠目击的家属提供,诊断较其他类型癫痫困难。 颞叶癫痫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特点为:①单纯部分性发作的典型

MR波谱在颞叶癫痫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https://www.doczj.com/doc/4910454751.html, ?228? MR波谱在颞叶癫痫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汤 易 综述,刘 影* 审校 颞叶癫痫(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mTLE) 发病率约占人群的0.5%~1.0%。基于影像、病理及临床表现分为2种类型,即内侧颞叶硬化型(TLE-MTS) 及无内侧颞叶硬化型(TLE-NO)。前者约占60%~70%,以海马萎缩和严重的神经元丢失为主要特征,可见异常MRI 信号改变。后者则MRI 表现正常,无或有轻度神经元丢失[1]。近年来研究表明颞叶癫痫不是一个统一的概念,在海马及其邻近结构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元丢失及反应性胶质增生,疾病播散进程中可致对侧颞叶甚至是颞叶外广泛的结构、功能异常改变[2-3]。 1 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测量参数及其意义 MRS 成像有单体素和多体素两种成像方法。其中多体素覆盖范围大,多体素矩阵,体素小,周围组织所致影响小。而单体素采集时间短,空间定位较为准确且质谱图像较为清晰。MRS 可无创性地测量氮-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 及肌酸(Cr) 的含量变化,提供脑代谢的一些重要的信息。NAA 质谱峰位于2.0 ppm ,该物质由线粒体产生,主 要存在于神经元及前体细胞中,峰值降低提示神经元丢失或功能障碍。Cr 和Cho 峰分别出现在3.0、3.2 ppm ,均由神经胶质细胞产生,含量升高提示胶质细胞增生。Cr 在脑细胞中通过存储高能磷酸键起缓冲剂的作用,反映大脑代谢平衡的维持情况,同时参与了细胞膜与髓鞘的构成。因此NAA/(Cr+Cho)、NAA/Cr 及NAA/Cho 的下降可以作为反映病灶内神经元丧失或功能障碍、胶质细胞活化的指标。实际应用中大多数则以NAA/(Cr+Cho) 值作为参数来分析,以消除Cr 和Cho 峰部分融合导致的峰下面积测量不准确的影响。 2 颞叶癫痫的MRS表现 目前大多数MRS 研究关注于TLE-MTS(内侧颞叶硬化型),已有报道mTLE 的感兴趣区NAA 、 NAA/Cr 、NAA/Cho 及NAA/(Cr+Cho) 均降低,认为这些测量值的改变与局部的神经元减少合并胶质增生有关,可以很好地反映颞叶致痫灶存在,且1H-MRS 结果同MRI 、EEG 及PET 的发现有很好的相关性[4]。然而,Kuzniecky 等[5]发现mTLE 患者术后病侧海马标本

鉴别额叶癫痫及颞叶癫痫的临床症状学提示

鉴别额叶癫痫及颞叶癫痫的临床症状学提示 彭炳蔚;吴立文;陈晏;林华;金丽日;卢强;黄颜;刘秀琴;周祥琴 【期刊名称】《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08(016)003 【摘要】目的:比较额叶癫痫(FLE)及颞叶癫痫(TLE)的临床症状学区别.方法:纳入2005年10月至2007年3月我院癫痫中心门诊临床诊断为额叶癫痫患者190名,颞叶癫痫患者257名.纳入病例满足发作间期脑电图至少一次具有局限于额叶或颞叶的放电或发作期脑电图明确提示额或颞叶起源;排除所有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存在多灶或定位不清的脑电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具有额或颞叶以外的局灶损害者.由两位不知道患者脑电图和影像学结果的临床医生单独分析患者发作情况(先兆、复杂部分发作(CPS)、继发全面强直阵挛发作(SGTC)).用χ2检验统计数据.结果:提示颞叶癫痫最有意义的先兆是经验现象和胃气上升感(P<0.01).情感表现在TLE中更常见(P<0.05).口咽自动症与手部自动症是颞叶癫痫患者的典型CPS表现(P<0.01).而躯体自动症,偏转性强直-肢体与头眼及SGTC、姿势性强直,局部阵挛发作,发作时伴随出声、植物神经症状是额叶癫痫患者的典型CPS表现(P<0.01).发笑、震颤症状在二类中均可出现,以额叶居多(P<0.05).言语终止,自言自语,单纯凝视发作对于二者的鉴别意义不大.额叶癫痫组具有两种以上CPS发作的病例更多(P<0.01).结论:额叶癫痫与颞叶癫痫的症状学特征是不同的,对于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总页数】4页(202-205) 【关键词】额叶癫痫;颞叶癫痫;发作症状学;先兆 【作者】彭炳蔚;吴立文;陈晏;林华;金丽日;卢强;黄颜;刘秀琴;周祥琴

颞叶癫痫海马硬化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分析

颞叶癫痫海马硬化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分析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海马硬化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颞叶癫痫患者80例,通过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如发作时间、脑电图等,对其头颅MRI、颞叶癫痫手术病理进行分类。结果:和无海马硬化的颞叶癫痫相比,有海马硬化的颞叶癫痫患者起病年龄更小,且疾病发作前伴有意识障碍。同时有海马硬化的颞叶癫痫患者高热惊厥史更为普遍。结论:对伴海马硬化的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利于其身体健康的恢复。 标签:颞叶癫痫;海马硬化;发病机制 癫痫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属于神经系统疾病,且病因复杂,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其中海马硬化被看做是颞叶癫痫的重要病理改变,而在所有药物难治性癫痫当中,颞叶癫痫所占比例高达80%,对部分患者可以采取手术的方式治疗[1]。伴海马硬化的颞叶癫痫具有较多高危因素,和无海马硬化颞叶癫痫相比,它在临床表现、脑电图变化等存在较大区别。本文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颞叶癫痫患者80例,探讨颞叶癫痫海马硬化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顳叶癫痫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颞叶癫痫的临床诊断标准[2]。经头颅MRI或者颞叶癫痫手术病理得知,海马硬化患者有40例,将其列为海马硬化组,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65岁,平均年龄为(42.11±5.02)岁;其余40例为无海马硬化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67岁,平均年龄为(45.24±4.2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为一般资料、症状、病史及治疗情况等;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颅MRI检查、常规脑电图、睡眠脑电图等短程检查以及长程脑电图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颞叶癫痫常由海马硬化引起

颞叶癫痫常由海马硬化引起 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EE)分为2型,即内侧颞叶癫痫和外侧颞叶癫痫。 (一)内侧颞叶癫痫(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MTLE)内侧颞叶与边缘系统有密切关系。边缘系统指大脑皮层下包绕脑干的组织,可分为皮层部(又称外环)及皮层下部(又称内环)。皮层部包括扣带回、海马回钩、梨状皮层、眶额回、岛叶皮层等,位于大脑皮层与脑干之间呈环状包绕脑干,属于大脑半球的一部分。皮层下部包括视前区、隔区、丘脑上核及前核、海马、杏仁核等。刺激动物(猫或狒狒)的杏仁核,或在核中埋植铝剂,都可引起类似精神运动性发作的症状。边缘系统与新皮层、皮层下结构(如下丘脑)、中脑中央灰质、网状结构等关系密切,而边缘系统又是人体情绪、学习、记忆、内分泌、躯体运动协调及植物神经运动的高级整合中枢。 【病因及发病机制】内侧颞叶癫痫可因颞叶内侧的各种损伤所致,但最常见的是由海马硬化引起的内侧颞叶发作。在难治性颞叶癫痫中,约70%可见有海马硬化。目前已将内侧颞叶癫痫合并海马硬化(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with hippocmnpal selerosis)作为特异的癫痫综合征。 海马硬化是一种特殊的病理改变,表现为海马神经元丢失及苔状纤维发芽现象。研究发现海马神经元的丢失导致存活细胞的突触重组,使细胞间的同步化及兴奋性异常增高,产生自发性的发作。对海马神经元丢失的原因多年来一直有争论,最近的研究显示以下因素是引起海马硬化的重要原因: ①童早期危险因素:海马硬化病人中66%在儿童期有热性惊厥史,特别是长时间的热性惊厥与海马硬化有密切关系;部分病人有其他早期脑损伤病史,包括外伤、感染或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等; ②遗传性癫痫易感性:MTLE家族中癫痫的发生率较高,提示与先天性遗传易感性有关,早期热性惊厥或缺氧等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可导致细胞丢失和神经元重组; ③微小发育不良:在部分海马硬化病人可发现错构瘤、神经元异位或海马本身结构发育不良。 【临床表现】发病高峰在10岁左右,但早至儿童期或晚至青春期发病者均可见到。病程多数为缓慢进展性,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其大体反映了海马病理性改变的形成及进展过程。由于海马硬化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儿童早期很少见到海马硬化及典型的MTLE。 1.早期易感性损伤期多数病人可寻到儿童期热性惊厥,特别是长时间的复杂性热性惊厥,或其他早期脑损伤因素。在早期易感性损伤后,常有持续数月至数年的静止期(silent period)。 2.癫痫发作期此期出现频率不等的反复癫痫发作,一般开始时对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良好,发作容易控制;以后逐渐效果不好。 3.难治性癫痫发作期经历数月至数年的治疗后,发作逐渐变得难以控制,并出现人格障碍、认知功能倒退等神经精神症状,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特别明显。 MTLE的发作与其他病因引起的内侧颞叶发作相似。90%的MTLE病人有发作先兆。最常见的先兆为内脏感觉,如腹部不适、烧灼感、上升感或腹鸣等;其次为恐惧感、似曾相识感或陌生感;视物变大或变小、嗅幻觉等较少见;一般没有复杂的视幻觉或听幻觉。有些病人仅有先兆,发作不再进展,即为先兆性发作。有些病人可能有发作先兆,但因其后的发作引起意识损伤及逆行性遗忘而不能陈述先兆感。婴幼儿则因缺乏表达能力而很少诉说先兆感,但常可观察到恐惧面容,突然哭闹或朴向家人怀中等异常行为。 发作进一步发展时意识受损,可出现运动停止、凝视、瞳孔扩大,发作可在此阶段终止而不再扩散,称为"颞叶失神(temporal lobe absence)",常伴有看似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反应

磁共振波谱成像的基本原理

磁共振波谱成像的基本原理、序列设计与临床应用 磁共振波谱(MR Spectroscopy, MRS)是医学影像学近年来发展的新的检查手段,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化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随着MRI、MRS装置不断改进,软件开发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通过MRS对各种疾病的生化代谢的认识将不断提高,为临床的诊断、鉴别、分期、治疗和预后提供更多有重要价值的信息。1H MRS可对神经元的丢失、神经胶质增生进行定量分析,31P磁共振波谱可对心肌梗塞能量代谢变化进行评价。MRS以分子水平了解人体生理上的变化,从而对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及鉴别诊断、疗效追踪等方面,做出更明确的结论。本文从MRS波谱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序列设计方面简要作一介绍。 一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 在理想均匀的磁场中,同一种质子(如1H)理论上应具有相同的共振频率。事实上,当频率测量精度非常高时会发现,即使同一种核处在相同磁场中,它们的共振频率也不完全相同,而是在一个有限的频率范围内。这是由于原子核外的电子对原子核有磁屏蔽作用,它使作用于原子核的磁场强度小于外加磁场的强度,其屏蔽作用大小用屏蔽系数s来表示,被这种屏蔽作用削弱掉的磁场为sB,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外加磁场越强sB越大,原子核实际感受到的磁场强度与外加磁场强度之差越大。此外,s还与核的特性和化学环境有关。核的化学环境指核所在的分子结构,同一种核处在不同的分子中,甚至在同一分子的不同位置或不同的原子基团中,它周围的电子数和电子的分布将有所不同。因而,受到电子的磁屏蔽作用的程度不同,如图1所示。考虑到电子的磁屏蔽作用,决定共振频率的拉莫方程应表示为:w=gBeff=gB0(1-s) 由上式可知,在相同外加磁场作用下,样品中有不同化学环境的同一种核,由于它们受磁屏蔽的程度(s的大小)不同,它们将具有不同的共振频率。如在MRS中,水、NAA(N-乙酰天门冬氨酸)、Cr(肌酸)、Cho(胆碱)、脂肪的共振峰位置不同,这种现象就称为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即因质子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也就是核外电子云密度不同和所受屏蔽作用的不同,而引起相同质子在磁共振波谱中吸收信号位置的不同,如图2所示。实际上,研究某种样品物质的磁共振频谱时,常选用一种物质做参考基准,以它的共振频率作为频谱图横坐标的原点。并且,将不同种原子基团中的核的共振频率相对于坐标原点的频率之差作为该基团的化学位移。显然,这种用频率之差表示的化学位移的大小与磁场强度高低有关。在正常组织中,代谢物在物质中以特定的浓度存在,当组织发生病变时,代谢物浓度会发生改变。磁共振成像主要是对水和脂肪中的氢质子共振峰进行测量和脂肪中的氢质子共振峰进行测量,在1.5T场强下水和脂肪共振频率相差220Hz (化学位移),但是在这两个峰之间还有多种浓度较低代谢物所形成的共振峰,如NAA、Cr、Cho等,这些代谢物的浓度与水和脂肪相比非常低。MRS需要通过匀场抑制水和脂肪的共振峰,才能使这些微弱的共振峰群得以显示。 下面是研究MRS谱线时常用到的参数: (1)共振峰的共振频率的中心—峰的位置V: 化学位移决定磁共振波谱中共振峰的位置。 (2)共振峰的分裂。 (3)共振峰下的面积和共振峰的高度: 在磁共振波谱中,吸收峰占有的面积与产生信号的质子数目成正比。在研究波谱时,共振峰下的面积比峰的高度更有价值,因为它不受磁场均匀度的影响,对噪音相对不敏感。 (4)半高宽: 半高宽是指吸收峰高度一半时吸收峰的宽度,它代表了波谱的分辨率。 原子核自旋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自旋自旋耦合。高分辨率磁共振频谱可以观察到自旋自旋耦合引起的共振谱线的裂分,裂分的数目和幅度是相互耦合的核的自旋和核的数目的指征。在一个氢核和一个氢核发生自旋耦合的情况下,由于一个氢核的磁矩有顺磁场和逆磁场两种可能的取向,因此它对受耦合作用的氢核可能产生两个不同的附加磁场的作用,这引起受耦合的氢核的共振由一个单峰分裂为二重峰。如此类推,在两个氢核和一个氢核发生耦合的情况下,共振谱由一个分裂为三个。 磁共振波谱仪不仅可以描绘频谱,还可以描绘频谱的积分曲线,积分曲线对应共振峰的面积。峰

脑病科 痫病(颞叶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痫病(颞叶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痫病的诊断标准。 (1)全面性发作时突然昏倒,项背强直,四肢抽搐。或仅两目瞪视,呼之不应,或头部下垂,肢体无力。 (2)部分性发作时可见多种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而无突然昏倒,或幻视,或呕吐、多汗,或言语障碍,或无意识的动作等。 (3)起病急骤,醒后如常人,反复发作。 (4)多有家族史,每因惊恐、劳累、情志过极等诱发。 (5)发作前常有眩晕、胸闷等先兆。 (6)脑电图检查有阳性表现,有条件做CT、磁共振检查。 (7)应注意与中风、厥证、痉病等鉴别。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2007年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具有典型颞叶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脑电图显示颞部导联癫痫样放电。 (1)内侧颞叶癫痫: ①具有典型颞叶内侧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如上腹部感觉异常、恐惧等先兆,口咽及运动自动症等; ②脑电图显示前或前中颞癫痫样放电; ③MRI显示颞叶内侧病灶、海马硬化或正常。 (2)外侧颞叶癫痫: ①具有典型颞叶外侧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如听觉、前庭或复杂视幻觉等先兆; ②脑电图显示后或中后颞癫痫样放电; ③MRI显示颞叶外侧病灶或正常。 (二)证候诊断 1.痰气郁滞证:发时神情呆滞,目瞪如愚,或咂嘴、舔唇、咀嚼、吞咽,或寻衣捻物,或错语独行,或莫名伤悲,或妄见妄闻,或鼻闻焦臭,或气上冲胸,恶心、胸闷、心慌等。甚者继而昏仆,目晴上视,口吐白沫,手足搐搦,喉中痰鸣或口吐涎沫,移时苏醒,头昏如蒙。平素情志抑郁,静而少言,或神情呆钝,

颞叶癫痫

颞叶癫痫:发作起始位置? 摘要 精确定位癫痫发作的起始位置对我们理解颞叶癫痫的病理生理学具有重要意义,亦如疾病的手术治疗。切除内侧颞叶的边缘区已经导致了一种高速率的控制癫痫,但是相对大量的患者来说是不能完全控制的,手术治愈率也很低,表明病灶超出了一般的手术切除的范围。重新对病理程度的评估,以及从动物模型的新数据均表明,癫痫病灶的扩展,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在海马和杏仁体之外,通常是在手术时切除。在此综述中,我们检测和内侧颞叶癫痫综合症相关的病理和生理学的当前信息,特别强调的是分布的变化和癫痫发作的模式。于是,我们提出一个假设,癫痫病灶发作的本质,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其最终目标是提高手术治愈率和发展非手术疗法,可以提高控制癫痫。 1.介绍 颞叶癫痫发作的开始看似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当我们开始研究这个问题时,它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直接的回答是,当然,颞叶癫痫,对于一些人而言,海马区。这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基于经验基础的,切除颞叶,特别是内侧颞叶结构,阻止癫痫发作和有病理变化产生的海马(海马硬化)和这种综合症是紧密相关的。移除与控制癫痫相关联的某一特定的脑结构和区域是否暗含因果关系?通常认为如此,而且有较好的数据支持这一假设。但有越来越多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一假定未必完全正确。在此综述中,我们研究和颞叶或边缘癫痫有关的回路的本质,以及癫痫发作的可能模型。因此,我们通常听到内侧颞叶癫痫作为边缘癫痫强调的可能性,癫痫发作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分布式边缘系统。理解怎样发作以及哪里是发作的开始对手术病灶是至关重要的,定义癫痫改变的可能区域,设计更有效的方法,其目标是对适当区域进行药物方法治疗。 2.功能解剖学的癫痫 功能解剖学这一术语我们用于物理和生理基质在癫痫发作和传播。这意味着可能会有更复杂的网络参与癫痫的发作,以及表明,不同的脑区在癫痫发作的演化中具有特定作用。虽然我们说,癫痫病灶是癫痫开始的区域并作为手术干预的靶点。很有可能,针对癫痫发作的功能解剖学,很多的部位在癫痫发作的初始阶段起着重要作用。癫痫病灶总是存在,但并非一直可以捕捉。基于这个原因,因此,需要考虑那些能够控制或诱使癫痫病灶产生发作的神经调节输入。这些属于癫痫回路的神经调节对于癫痫发作进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它们并不直接参与癫 痫放电活动。目前,对这些神经调节的研究并不透彻,而且很难去清晰的界定。 病灶定位于大脑皮质(包括这一概念,从纯粹主义者的角度看有点不合理,海马和杏仁核)的癫痫发作的活动可以首先被识别。如下面描述的癫痫回路,病灶很可能在皮层下联接,对猝发放电过程极其重要,并没有潜在的全局癫痫的发作,但是不会超过癫痫发作的阈值。这些皮层下结构,比如丘脑,也受到神经调节物质控制此区域支配癫痫发作活动的影响。这些生物皮质下区域在很大程度基本上是推测的,但可以研究,以使我们朝向一个更好的理解功能解剖学上的癫痫发作

颞叶癫痫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颞叶癫痫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颞叶前内基底部痫灶为主引起的钩回发作称之为颞叶癫痫,是局限性癫痫的代表。颞叶癫痫的特点是简单部分发作,通常为部分发作以及继发性全身性发作或这些发作的混合,常见有发热发作病史和家族史,可能发生记忆缺损。在代谢的成像研究上(例如PET),经常观察到低区域代谢,在EEG上经常呈现单侧或双侧颞叶棘波。 一、颞叶癫痫的病因 1.围生期因素和分娩因素: 最近把围生期的诸多因素和分娩时疾病看成是引起颞叶癫痫的高危因素。特别是新生儿与胎盘分离进入新环境的代谢变化,经产道时可能发生的脑损伤。 2.致痫性惊厥: 小儿的致痫性惊厥被认为是最常见的原因。人的颞叶病变多是局限性的和单侧性的,而小儿热病性惊厥和产伤所致的颞叶损害多为广泛性和两侧性。 3.脑外伤引起的瘢痕和感染: 脑外伤时所引起的脑膜脑瘢痕,颅内感染,缺氧性,变性疾病所致脑萎缩等均可成为其病因。 4.肿瘤: 脑瘤和其他占位性病变。 二、颞叶癫痫发病机制 在颞叶的钩回,海马回,海马和杏仁核等都有硬化性改变,过去曾有人认为颞叶癫痫的痫灶在海马,现经大量颞叶痫灶切除的病理证明,海马只是颞叶受累的一部分,除发现海马硬化外尚发现颞叶的小血管病变,微小脓肿或肿瘤,局部萎缩,瘢痕及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细胞变性等。 小儿的致痫性惊厥被认为是最常见的原因,最近把围生期的诸多因素和分娩时疾病看成是引起颞叶癫痫的高危因素,特别是新生儿与胎盘分离进入新环境的

代谢变化,经产道时可能发生的脑损伤。有研究发现10%~14%的颞叶癫痫与围生期并发症有关。 一般认为成人的颞叶病变多是局限性的和单侧性的,而小儿热病性惊厥和产伤所致的颞叶损害多为广泛性和两侧性。另外,脑外伤时所引起的脑膜脑瘢痕、颅内感染、缺氧性、变性疾病所致脑萎缩等均可成为其病因。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对近50年所做手术的1100例颞叶癫痫的病因学分析如下:产伤24%,炎症和瘢痕15%,脑瘤和其他占位性病变15%,出生后头部外伤 12%,其他原因12%,原因不明者22%。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4910454751.html,/dxb/2014/1120/204973.html

颞叶癫痫发病特征及临床症状有哪些

颞叶癫痫发病特征及临床症状有哪些 颞叶癫痫为部分发作以及继发性全身性发作或混合发作,可发生记忆缺损。在代谢的成像研究上(例如PET),经常观察到低区域代谢,在EEG上经常呈现单侧或双侧颞叶棘波。儿童或青年期起病,常有高热惊厥史,部分病人有家族史。 一、颞叶癫痫的特征 1.表现自主神经或精神症状,嗅觉、听觉性症状的单纯部分性发作,最常见为上腹部胃气上升感。 2.以运动停止开始,特征性消化性自动症的复杂性部分发作。也可为其他形式自动症。典型发作持续时间长于1分钟,常有发作后朦胧,事后不能会议,逐渐恢复。根据发作起源分为海马、杏仁性和外侧颞叶性发作。某些临床症状,特别是先兆可有提示意义。可有记忆功能损害。 3.发作类型颞叶癫痫的发作类型描述如下,但多数额区可能迅速受累,而特殊的发作类型不可能被识别。 颞叶癫痫为部分发作以及继发性全身性发作或混合发作,可发生记忆缺损。在代谢的成像研究上,经常观察到低区域代谢,在EEG上经常呈现单侧或双侧颞叶棘波。儿童或青年期起病,常有高热惊厥史,部分病人有家族史。 二、颞叶癫痫的临床症状 1.辅助运动区发作 在辅助运动区的发作,其形式为姿势性的局灶性强直伴有发声、言语暂停以及击剑姿势。患者的头部和眼球转向癫痫起源的对侧,致痫灶对侧的上肢外展,肩部外旋,肘部屈曲,其外观好似患者正在注视自己的手。同侧的上下肢强直性外展,上肢远端的动作比下肢远端更明显。这种同侧上肢向癫痫起源侧伸展的临床表现被描述为“击剑姿势”。 2.扣带回发作 发作形式以复杂部分性伴有发病时复杂的运动手势自动症,常见自主神经征,如心境和情感的改变。 3.前额极区发作

作前额极区发作形式包括强迫性思维或起始性接触丧失以及头和眼的转向运动,可能伴有演变,包括反向运动和轴性阵挛性抽动和跌倒以及自主神经征。 4.眶额区发作 .眶额区发作的形式是一种复杂部分发作伴有起始的运动和手势性自动症,嗅幻觉和错觉以及自主神经征。 5.背外侧部发作 发作形式可能是强直性的或者较少见的阵挛,伴有眼和头的转动以及言语停止。 6.岛盖发作 岛盖发作的特点包括咀嚼、流涎、吞咽、喉的症状、言语停止、上腹部先兆、恐惧以及自主神经征现象。单纯部分发作特别是部分阵挛性面肌发作是很常见的,而且可能是单侧的。如果发生继发性感觉改变,则麻木可能是一个症状,特别是在手上。味幻觉在此区特别常见。 7.运动皮质发作 运动皮质癫痫主要的特点是单纯部分性发作,其定位是依据受累在那一侧以及受累区的局部解剖,在较低的前Rolando区受累可能有言语停止、发声或言语障碍,对侧面部强直-阵挛运动或吞咽运动、全身性发作经常发生。在外侧裂区,部分运动发作不伴有进行性或Jacksonian发作出现;特别是在对侧上肢开始。旁中央小叶受累时发作呈同侧足部出现强直性运动,有时对侧腿部也出现强直性运动,发作后Todd瘫痪常见。癫痫发作精确地起源于运动皮质区,此区的癫痫发生阈值较低并可向更广的致痫区域播散增强。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4910454751.html,/dxb/2014/1120/204974.html

颞叶癫痫的手术治疗

颞叶癫痫的手术治疗 颞叶癫痫是最常见的难治性复杂部分性癫痫,是癫痫手术治疗的主要对象。本文基于国内外颞叶癫痫外科发展的现状,综合评述了颞叶癫痫的诊断、临床特征、手术指征、术前定位手段及常用手术方法,分析了目前癫痫外科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发展趋勢进行展望。 Abstract:Patients with temporal lobe epilepsy (TLE) are refractory to antiepileptic drugs in most cases. Surgical treatment has been shown to be bene?cial for the selected TLE patients.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mporal lobe epilepsy surgery at home and abroad, a comprehensive review is given on the diagnosis of temporal lobe epilepsy, clinical features, surgical indications, preoperative localization methods and the commonly used surgical methods, analyzing of the current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pilepsy surgery in the future was discussed. Key words:Temporal lobe epilepsy;Surgical treatment 中国约有癫痫患者600多万,其中25%左右的患者经合理用药仍不能终止其发作,为难治性癫痫或称耐药性癫痫[1]。起源于颞叶的简单部分性发作或复杂部分性发作或继发性全身发作特征的癫痫称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颞叶癫痫是最常见的难治性复杂部分性癫痫,该类患者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往往能获得较好的预后[2]。但对于隐源性内侧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差仍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因素。现将颞叶癫痫的临床特征、手术指征、术前定位手段以及常用手术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归纳概述。 1临床特征 1.1一般特点单纯部分性发作的特点是具有自主神经的和(或)精神的症状以及某些感觉(如嗅觉和听觉)现象(包括错觉在内),最常见的是上腹部(多数是上升)的感觉;复杂部分性发作往往以运动停止开始,随后典型地出现口-消化道自动症,也经常随之发生其他自动症,典型的时程>1 min,经常发生发作后意识混乱,发作后有遗忘症,恢复是逐渐的。 1.2脑电图特点颞叶癫痫发作间期头皮EEG可呈如下表现:无异常;背景活动轻度或显著的不对称;颞叶棘波、尖波和(或)慢波,单侧或双侧同步的,但也可不同步的,这些异常并不总限于颞区。 1.3颞叶癫痫的发作特征内侧颞叶发作又称杏仁核-海马发作,发作的特点为上升性上腹部不适感、恶心、明显的自主神经症及嗅、味幻觉。外侧颞叶发作:单纯发作的特点为听幻觉或言语主侧半球有病灶时出现言语障碍,如果放电扩延到内侧颞叶或颞叶以外的结构,则这种单纯发作可发展为复杂部分性发作。头皮EEG呈现单侧或双侧中颞后区棘波,这种棘波在外侧面导出最为显著[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