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鹿洞书院揭示

白鹿洞书院揭示

白鹿洞书院揭示
白鹿洞书院揭示

《白鹿洞书院揭示》

白鹿洞书院揭示原文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

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

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近世于学有规,其待学者为已浅矣。而其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

故今不复以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列如右,而揭之楣间。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而恐惧者,必有严于彼者矣。

其有不然,而或出于此言之所弃,则彼所谓规者,必将取之,固不得而略也。诸君其亦念之哉。

编辑本段《白鹿洞书院揭示》详解如下

一、五教之目: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解:五教之目出自《中庸章句·第二十章》【原文】“天下之达道五,日: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朱熹注曰:“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五教”就是进行五个方面的伦理关系的教育。“五伦”即五常: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在《礼记·昏义》和《孟子·滕文公上》中皆有论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意思是:父子之间应该有亲情,君臣之间应该有道义,夫妇有内外之别,长幼尊卑次序,朋友有诚信。也就是说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君要仁、为臣要忠、为夫要义、为妻要从、为长要惠、为幼要顺、为友要相互讲诚信。

二、为学之序

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

五焉,其别如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解:为学之序,出自《中庸章句第二十章》:【原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意思是: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请教,勤勉地思考,明确地辨别,忠实地行事。

三、修身之要

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解: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原文】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MO)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期倚于衡也;夫然后行!”。“言忠信,行笃敬”的意思是:言语忠诚老实,行为敦厚严肃。“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出自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原文】“君子乾乾,不息於诚,然必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而后至。乾之用其善是,损益之大莫是过,圣人之旨深哉!”《乾损益动第三十一》。指压抑自己的欲望和怒气,改正自己的错误而向善。“惩

忿窒欲,迁善改过”的意思是:压抑自己的欲望和怒气,改正自己的错误而向善。

四、处事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中提出:“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汉书-董仲舒传》则云:“夫仁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朱熹所制白鹿洞学规即引后一条,但“不计其功”与“不急其功”实际上颇有相差。“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意思是: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匡扶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都是为了明辨真理而不是为了一己的功名。

五、接物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解:接物之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原文】“仲弓问仁。子日:‘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所主张的处世原则。孔子的弟子子贡曾经请教说,有

没有这样一个原则,它是我们终身都应该遵守执行的。孔子说,有的,这就是宽恕。宽恕的意思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也就是说,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与这个原则相伴随,孔子主张: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也要帮助别人达到;不愿意别人以某种方式对待自己,自己就首先不要用这种方式对待别人。孔子曾经对他的学生说过,他的所有主张中贯穿着一个基本原则。学生们都不理解这个原则是什么,只有曾参理解,曾参说,就是忠诚和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宽恕原则的表现之一。孔子认为,这个原则,是实行仁义的重要途径。如果每个人都从这里入手,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仁义道德的人。这个原则发展到近代,就是要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的意思。一个人要办什么事,首先要想一想,假如自己处在这样的地位,将会怎么做?这样思考问题,就可能使问题得到比较正确的处理。因而,这个儒学提倡的原则在今天仍有它的生命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原文】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译文】孟子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问题;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家

——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诗经》说:‘长久地与天命相配合,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意思是: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

编辑本段《白鹿洞书院揭示》背景及其解释

《白鹿洞书院揭示》,即《白鹿洞书院学规》。白鹿洞书院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境内,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唐李渤读书其中,养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因此地四山环合,俯视似洞,由此得名。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

正式辟为学馆,亦称“庐山国学”,后扩为书院,与湖南的岳麓书院、河南的嵩阳书院和应天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本学规是朱熹为了培养人才而制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守则。它集儒家经典语句而成,便于记诵。首先,它提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明确“义理”,并把它见之于身心修养,以达到自觉遵守的最终目的。其次,它要求学生按学、问、思、辨的“为学之序”去“穷理”、“笃行”。再次,它指明了修身、处事、接物之要,作为实际生活与思想教育的准绳。

编辑本段《白鹿洞书院揭示》意义

朱熹在学规文本之后,做了这样的解释,他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

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近世于学有规,其待学者为已浅矣;而其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故今不复以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例如左,而揭之相间,诸君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恐惧者,必有严于彼者矣。其有不然,而或出于此言之所弃,则彼所谓规者必将取之,固不得而略也。诸君其亦念之哉!”(《朱文公文集·白鹿洞书院揭示》)从这段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朱熹讲学或教人为学的目的,不是要人们学到杂乱的知识,写得出华丽的文章,借以沽名钓誉,谋取利禄,而是为了要人们按儒家经典,读书穷理,修己治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他规定了封建社会“大学”教育内容的核心,是讲明道德的所以然,这既是教育内容,也是教育目的,把世界观、政治要求、教育目的与学习修养的途径融而为一。这种教育理论,以及由它引申出来的一些实际教学措施,对巩固封建秩序能起很大的作用。它出现之后,很快就成为南宋书院统一的学规,也是元明清各朝书院学规的范本,并影响到各级各类官学,成为封建社会后期办学的准则。明代大教育家王阳明亦对这个学规给予了高度评价:“夫为学之方,白鹿之规尽矣”(《阳明全书·紫阳书院集序》)。《白鹿洞书院揭示》自问世以来,一直作为封建社会教育的共同准则。朱熹的高足弟子刘偏,任国子司业时,上奏朝廷,“请刊行所注学庸语孟以备劝讲及白鹿洞规示大学”(《宋元学案·沧州诸儒学案·刘愉》卷69)。到宋淳佑六年(1246),“理宗诏颁《白

鹿洞学规》于各州府县立石”。《白鹿洞书院揭示》便成为全国性的学校和书院的“教规”了。在此同时,一些朱熹的弟子及当时的学者也仿效《白鹿洞规》,制订了一些“学规”,有的全文照搬,按照《白鹿洞书院揭示》进行办学和管理书院。南宋绍熙五年(1194),朱熹任湖南安抚使,振兴岳麓书院,将《白鹿洞书院教条》颁于该书院,以贯彻他的办学方针和教学思想,成为岳麓书院最早的正式的学规,对岳麓书院的教学,学风产生了重大影响。朱熹的高足弟子陈毖,主持福建延平书院时,又把《白鹿洞书院学规》照搬过去,另一弟子叶武调郴州教授时,“亦以白鹿洞规为诸生准绳”。(《增补宋元学案·沦州诸儒学案·叶武子》卷69)朱熹为《白鹿洞书院学规》及其他书院和学校的“学规”的制订,对后世书院和学校的学风建设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它有利于书院和学校的管理,有利于学员的读书上进,同时也有利于教书育人。即使是今天看来,只要轻轻地抹去蒙在它上面的历史的灰尘,它就会闪烁璀璨的光芒!《白鹿洞书院揭示》背景及其解释《白鹿洞书院揭示》,即《白鹿洞书院学规》。白鹿洞书院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境内,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唐李渤读书其中,养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因此地四山环合,俯视似洞,由此得名。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学馆,亦称“庐山国学”,后扩为书院,与湖南的岳麓书院、河南的嵩阳书院和应天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本学规是朱熹为了培养人才而

制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守则。它集儒家经典语句而成,便于记诵。首先,它提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明确“义理”,并把它见之于身心修养,以达到自觉遵守的最终目的。其次,它要求学生按学、问、思、辨的“为学之序”去“穷理”、“笃行”。再次,它指明了修身、处事、接物之要,作为实际生活与思想教育的准绳。

写江西白鹿洞书院的诗词

写江西白鹿洞书院的诗词 白鹿书院, 全称白鹿洞书院, 在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之南。 此地背山临溪, 四山环合,环境幽胜。唐代江州(九江)刺史李渤早年隐居驯养白鹿于此,后称之 白鹿洞。南唐于此设庐山国子监,宋初扩为书院,始称白鹿洞书院。它与岳麓书 院、睢阳书院、石鼓书院并称“天下四大书院”。南宋淳熙六年(1179 年)朱熹 重整白鹿洞书院, 制定 《白鹿洞书院教规》 。 宋陆九渊、 王宋仁也曾在此讲过学。 原书院规模宏大,建筑华美,有文会堂,御书阁、先贤祠等 360 余间。四周有源 泉亭、独对亭。书院前有枕流桥,以及众多石刻摩崖。白鹿洞书院古为文人汇集 之所,今为游人必览之胜地。 少室山人旧草庐,隔朝换作紫阳居。 一松门外张华盖,五老云中看读书。 白鹿仙踪流水远,青衿灯火讲堂虚。 人间何处寻精舍,稷下淹中恐不如。 [诗名]白鹿书院 [作者]袁枚 [注释]●少室山人:即李渤,唐代洛阳(今属河南)人。他早年刻志于学,隐 居嵩山最高峰少室山(今在河南登封县北),号少室山人;后累官谏议大夫、江州 刺史、 给事中、 桂管观察使、 太子宾客。 ●紫阳: 即朱熹。 他早年居福建崇安时, 厅堂题额“紫阳书堂”,故世称紫阳。●华盖:帝王的车盖。此句原注云:“路 旁古松枝叶蔽芾,号华盖松。”●五老:指五老峰。●白鹿仙踪:据传李渤居庐 山时驯养一白鹿颇有灵性,能远道购物不误;他常遣鹿为己服务。●青衿:书生 衣着。●精舍:旧称学舍、讲学之所。●稷(ji 季)下:古地名,在今山东淄博 市。战国时齐宣王祖辈三代在此建置学宫,广招天下数千文士讲学,是战国各学 派荟萃的中心。●淹中:古地名,在今山东曲阜。淹中为春秋鲁国文化中心,古 文《仪礼》(即《士礼》)出于此地。 何年白鹿洞?正傍五老峰。 五老去天不盈尺,俯窥人世烟云重。 我欲揽秀色,一一青芙蓉。 风雷隐隐万壑泻,凭崖倚树闻清钟。 洞门之外百丈松,千株尽化为苍龙。 [诗名]游白鹿洞歌 (全诗 17 句)
1/5

《白鹿洞书院揭示》读后感

朱熹是南宋一位大儒著名的哲学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从他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我们看到了他的教育思想,让我们了解了这位大儒。现在将读书心得总结如下! 一、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因此,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朱熹的教育思想在他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并贯穿到他整个的学术活动之中,身体力行。从登第之后,四十多年都在致力于讲学传道,著书立说。 朱熹的教育主张,跟他的教育目的论是密不可分的。其教育目的论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为基础,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

“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同时,他主张学校要培养“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的人才。他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明确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利禄而已也。”在《玉山讲义》中又说:“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语言、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充分表现了朱熹办学的目的,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结合当今的九年义务教育来看,许多十五六岁的学生上完初中就失学了,很让人担忧。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学校教育是否有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呢? 二 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朱熹全部教育思想的精华亦集中于此。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朱熹始终把德育放在领先的地位,把德育与智育融为一体,既教学生以知识,又教他们怎样做人。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还拟订了许多道德教育规范:如“五教之目”“修身之要”“处事之要”“接物之要”他把封建道德作为至纯至上之物,要求大家去遵守,如果谁违反了着中封建道德,就应该是异端。 三 至于德育的方法,在朱熹看来,青少年德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先入为主”。他认为青少年思想单纯,最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想影响,一旦接受了“异端邪说”,再教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就会遇到抵触。他

《中国文化史》课程感想

我上<<中国文化史>>课程有感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而该课程带我畅游其中,了解中国文化,一个学期下来觉得自己是从古代一路走来,走到今天,终于我懂得了好多好多的,原来是那么的丰富多彩的。这一课堂,扩大了我的知识面,丰富了我的灵魂,让我受益匪浅。 记得一次课堂上,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前过节假日时,都不是很清楚它们的由来,只是从老一辈人的口中了解到一点知识。如今,我已大抵了解了,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它的故事,流传至今。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中华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创造了特色鲜明的节日文化。形成了汉民族所共有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节日文化形式,这是华夏儿女世代传承的文化精华。如中秋节,我们有嫦娥奔月的传说;端午节,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人们才有了现在的吃粽子这一风俗。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1]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在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中展现的具有一定地域文化特征、带有强烈民俗文化色彩、包涵伦理道德和精神内涵、具有独特歌舞形式、曲艺音乐特点的传统文化精华。中华民族在传统节日里不仅拥有共同的民间庆典习俗,同时还拥有是充分张扬地方个性、思想内容真挚纯洁、表现形式浪漫开放,形象鲜明的图腾和神仙崇拜等极其丰富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绚丽多彩的表现形式。另外,从节日文化的角度看休闲文化,一个共性的东西,那就是祥和安逸;在传统节日中无一例外地张显出汉族文化的厚重,那就是天人和一、喜庆团圆、和谐共荣,因而形成了传统节日的共同习俗。在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视角看休闲文化,还有一个共性的东西就是山水文化,寄情于山水是汉民族旅游休闲的开始,千百年来,著名的山水名胜区从来都是人们真心向往的好地方,在许多名山大川中都留有历代文人、雅士、高道、圣僧的碑刻、居室、观堂、寺院,成为人们观光览胜、谈古论今、缅怀先贤的好场所。再有,不同地域的名山、古镇、村落拥有不同的宗教(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教文化)、民俗和一些约定俗成的民间文化娱乐节目,就是祈福、平安。这是人们渴望得到的和欣赏的,因此,人们在休闲的时刻深深地沉浸在了这种浓浓的情谊中。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是休闲文化的母体,其文化的基因是一脉相传的。所以,我们不能忘记,要把它们永远地流传下来。 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够反映民族特征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意识, 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前赴后继, 英勇顽强形成的精神支柱, 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基本精神。得到普遍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含以下几方面:1.1 崇尚伦理道德;所谓“在其位, 谋其政;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要求形成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道德价值体系, 作为个人必须要有做人的底线。每个人都有相适应的个人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说自己该说的话, 做自己该做的事。1.2 注重人文理性;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实体存在, 重视人的精神存在, 注重对人进行礼乐的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 人被看作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人为贵, 重视人生、重视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构成了以人的价值和人

白鹿洞书院揭示

白鹿洞书院揭示原文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 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近世于学有规,其待学者为已浅矣。而其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 故今不复以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列如右,而揭之楣间。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而恐惧者,必有严于彼者矣。 其有不然,而或出于此言之所弃,则彼所谓规者,必将取之,固不得而略也。诸君其亦念之哉。

《白鹿洞书院揭示》详解如下 一、五教之目: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 解:五教之目出自《中庸章句·第二十章》 【原文】“天下之达道五,日: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朱熹注曰:“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 “五教”就是进行五个方面的伦理关系的教育。 “五伦”即五常: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在《礼记·昏义》和《孟子·滕文公上》中皆有论述。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意思是:父子之间应该有亲情,君臣之间应该有道义,夫妇有内外之别,长幼尊卑次序,朋友有诚信。也就是说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君要仁、为臣要忠、为夫要义、为妻要从、为长要惠、为幼要顺、为友要相互讲诚信。 二、为学之序 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解:为学之序,出自《中庸章句第二十章》: 【原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意思是: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请教,勤勉地思考,明确地辨别,忠实地行事。 三、修身之要 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 解: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原文】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MO)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期倚于衡也;夫然后行!”。“言忠信,行笃敬”的意思是:言语忠诚老实,行为敦厚严肃。 “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出自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白鹿洞书院揭示

《白鹿洞书院揭示》 白鹿洞书院揭示原文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 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 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近世于学有规,其待学者为已浅矣。而其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

故今不复以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列如右,而揭之楣间。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而恐惧者,必有严于彼者矣。 其有不然,而或出于此言之所弃,则彼所谓规者,必将取之,固不得而略也。诸君其亦念之哉。 编辑本段《白鹿洞书院揭示》详解如下 一、五教之目: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解:五教之目出自《中庸章句·第二十章》【原文】“天下之达道五,日: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朱熹注曰:“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五教”就是进行五个方面的伦理关系的教育。“五伦”即五常: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在《礼记·昏义》和《孟子·滕文公上》中皆有论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意思是:父子之间应该有亲情,君臣之间应该有道义,夫妇有内外之别,长幼尊卑次序,朋友有诚信。也就是说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君要仁、为臣要忠、为夫要义、为妻要从、为长要惠、为幼要顺、为友要相互讲诚信。 二、为学之序 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813408531.html,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作者:刘畅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年第11期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一书的主体内容是余秋雨老师以整整一年时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等部分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内容是中华文化史。本书重在探讨现代人对漫长的中华文化史的感悟,内容精彩纷呈而明白晓畅。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笔者被余秋雨老师上的历史课深深地震撼和吸引了。通读此书后,不由得有了一种想法:尝试着将由此书中汲取的灵感和启示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一、教学安排——高坡滚石,大胆取舍 对于中华文化史的讲述,余秋雨老师并不是按部就班地泛泛而谈。在余秋雨老师看来,中华文明早期的一些文化亮点应特别关注,因为它们安顿了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而对于后期那些漫长的历史走廊,则应快步走过。余秋雨老师讲甲骨文、屈原、司马迁等均用四课时,而讲元文化、明清文化等只用一课时,即高坡滚石型,前详后略。当然,余秋雨老师的教学安排有很大的自由度,不像中学历史教师,既要考虑课程标准,又要顾及联考、会考等。但“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是新课程历史改革的重要理念,“用教材教”提倡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高一历史教学内容繁多,如何取舍一直是很多教师面临的难题。笔者认为,历史课教学既要纵横古今,又要突出重点。如何判断重点?首先,坚持客观标准——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其次,坚持自己的判断,做个性化的整合。最后,坚持以生为本,重点讲解学生普遍难以理解的问题。 二、教学形式——深度碰撞。有效讨论 对稷下学宫和雅典学院这样的历史场景,笔者一直心向往之。遥想那时,大师云集、百家争鸣、谁与争锋。当我读到《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时大有怦然心动之感。余秋雨老师的教学形式比较特殊:课堂的主体部分是师生讨论,课后师生间会进行“闪问”、“闪答”。余秋雨老师的讲解和总结总是精练和开放的,而不是简单地呈现结论。这里是灵感与智慧的深度碰撞,这里对历史的集体思考生成了一个个风生水起的文化现场。反观我们的高中历史课堂,仍存在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虚假繁荣”,如此深度的讨论景象则非常鲜见。如何才能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笔者的思考和尝试如下:首先,充分动员。通过动员,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简单准备。多在周末或节假日给学生布置讨论题目。最后,求同存异。我们把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作为讨论的原则,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民主的氛围和研讨的价值。 课堂讨论实例:关于陈独秀的评价(材料略)。

白鹿洞书院教条(原文版)

白鹿洞书院教条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近世于学有规,其待学者为已浅矣,而其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故今不复以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列如右,而揭之楣间。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而恐惧者,必有严于彼者矣。其有不然,而或出于禁防之外,言之所弃,则彼所谓规者,必将取之,固不得而略也。诸君其亦念之哉! 附录 先生之父韦斋,建炎间为南■州尤溪尉。罢官待调,迁寓于隔溪郑氏之书室,于庚戍九月十五日生先生,后人因名所近之山曰毓秀峰。 先生幼有异禀,五岁入小学,始诵《孝经》,即了其大义,书八字于其上曰:「若不如此,便不成人。」间从群儿嬉游,独以沙列八卦象,详观侧玩。又尝指日问韦斋曰:「日何所附﹖」曰:「附于天。」又问:「天何所附﹖」韦斋异之。 韦斋疾,以家事属刘子羽,而诀于籍溪胡宪、白水刘勉之、屏山刘子翚,且俾先生父事之。白水以女女焉。不数年,二刘俱没,独事籍溪最久。

2011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解析版)

2011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活性炭韬光养晦冗(rǒng)长恪(kè)尽职守 B. 谐奏曲咄咄逼人怆(chuàng)然怙恶不悛(qǔn) C. 威慑力暇不掩瑜攫(jué)取唾(chuí)手可得 D. 笑咪咪按图索骥荒谬(niù) 返璞(pú)归真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B项谐奏曲应为协奏曲,怙恶不悛应为quān;C项暇不掩瑜应为瑕不掩瑜,唾手可得应为tuò;D项笑咪咪应为笑眯眯,荒谬应为miù 【高考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易错提醒】受方言影响误读的字特别多, 【备考提示】注意形近字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字形,能力层级为识记 A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 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D. 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B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不合语境。C江河日下:日:一天天;下:低处。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望文生义。D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不合语境。 【高考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 【易错提醒】本题较为容易,词语大多较为常见或者经常练习。 【备考提示】使用成语要注意成语的使用对象,词义的轻重,对一些易望文生义的词尤其要引起重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 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 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D. 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中华文化四十七课》读后感

成长 ------读《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有感 一开始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看这本书的,但是不得不感谢有这样一个任务,因为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静下心来看书真的是一种享受,因为忙忙碌碌近半年,这是上大学以后第一次认真看一本书,认真的尝试静下心来。 避开书本身的内容,我的感受有两点:首先,这本书提供了一种解读文化的方式,即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在课堂上与学生通过提问和答问的形式来阐释文化的要点,使书不那么枯燥;然后,不得不说北大的学生是真的牛,对于博大精深的各种文化总能解读一二,语言表达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思维很清晰,在言谈之中流露出一种文化人的气质,看到这些我只能掩面自羞然后在那一瞬燃起奋发图强的热情。 前面都是因为读书所产生的一些附加的感受,也算是一点点的成长吧,现在才是看完这本书以后真正的感受。对于中国人来说,文化似乎是一个不太陌生的词汇,但是其实真正的对文化的本质我们的了解少之又少,关于它的起源,关于它的发展历程,关于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特色和亮点,真正可以说真的理解透彻的恐怕只有那些文学大师了吧,所以在看到第一章中,余秋雨将文化的起源比作是童年的歌声时,我就觉得可能跟着这本书我会和它一起成长了吧。 看完这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一章《童年的歌声》和第

七章《世界性的老子》。 在第一章中余秋雨先生提出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记忆,最好从哪里开始呢?”有人说应该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开始,因为中华文化是在诸子百家的背景下展开的;有人说应该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因为对于文化的记忆来自于生产生活,而物质是记忆的基础;还有人说美丽的神话传说才应该是文化的开端……余秋雨先生说文化的开端是一个文化被唤醒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充溢的是文化童年的歌声,而这歌声来自于甲骨文。在这个有关于甲骨文的探索的故事中,我记得这样一段让人内心一热的话“牺牲的形态可能是悲壮的,比如像王懿荣;可能是窝囊的,比如像刘鹗;可能是无奈的,比如像王国维;也可能是怪诞的,比如像罗振玉。这些中国现代学者的生命,成了一种祭坛前的供奉,而中华文化的童年歌声,却被大家听到了。”或许就像第二章的标题一样,文明在冥冥之中是一种诅咒,它的神秘莫测就像是埃及金字塔前面的狮身人面像的微笑一样,神秘也让人敬畏,也正如同惠特曼所说的一样“文学的魅力是把昨天、今天和明天连在一起。”至于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或许不是靠已经获得的结论,而是靠永远的悬念。但是不得不说那些为了文化而献身的人是多么的伟大,他们用倒在血泊的巨响谱出一曲文化童年的歌声,唤醒了人们对于文化的记忆。 关于文化的记忆或许现在说的最多的就是先秦各种学派的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庄子等,但是余秋雨先生最最尊崇的

白鹿洞书院讲义

白鹿洞书院讲义 陆九渊 某虽少服父兄师友之训,不敢自弃;而顽钝疏拙,学不加进。每怀愧惕,恐卒负其初心。方将求针砭镌磨于四方师友,冀获开发,以免罪戾。此来得从郡侯秘书至白鹿书堂,群贤毕集,瞻睹盛观,窃自庆幸。秘书先生,教授先生,不察其愚,令登讲席,以吐所闻。顾惟庸虚,何敢当此。辞避再三,不得所请。取《论语》中一章,陈平日之所感,以应嘉命,亦幸有以教之。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此章以义、利判君子、小人。辞旨晓白;然读之者苟不切己观省,亦恐未能有益也。某平日读此,不无所感。窃谓学者于此,当辨其志。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于利,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故学者之志,不可不辨也。科举取士久矣,名卿巨公皆由此出,今为士者固不能免此。然场屋之得失,顾其技与有司好恶如何耳,非所以为君子、小人之辨也。而今世以此相尚,使汩没于此,而不能自拔。则终日从事者,虽曰圣贤之书,而要其志之所向,则有与圣贤背而驰者矣。推而上之,则又惟官资崇卑、禄廪厚薄是计,岂能悉心力于国事民隐,以无负于任使之者哉!从事其间,更历之多,讲习之熟,安得不有所喻,顾恐不在于义耳。诚能深思,是身不可使之为小人之归,其于利欲之习,怛焉为之痛心疾首,专心乎义而日勉焉,博学审问谨思明辨而笃行之,由是而进于场屋,其文必皆道其平日之学、胸中之藴,而不诡于圣人;由是而仕,必皆共其职、勤其事、心乎国、心乎民,而不为身计;其得不谓之君子乎?秘书先生起废以新斯堂,其意笃矣。凡至斯堂者,必不殊志;愿与诸君勉之,以毋负其志。 淳熈辛丑春二月,陆兄子静来自金谿,其徒朱克家、陆麟之、周清叟、熊鉴、路谦亨、胥训实从。十日丁亥,熹率寮友诸生,与俱至于白鹿书院,请得一言,以警学者。子静既不鄙而惠许之;至其所以发明敷畅,则又恳到明白,而皆有以切中学者隐微深痼之病,盖听者莫不悚然动心焉。熹犹惧其久而或忘之也,复请

白鹿洞书院揭示解释意思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父子家人间要相亲相爱,领导下属间要讲忠义讲礼义,丈夫和妻子责任分工不同,内外有别,长幼间要尊卑有序,朋友间要讲诚信之德。也就是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君要仁,为臣要忠,为夫要义,为妻要柔,为长要惠,为幼要顺,为友要互相讲诚信。 此句在《礼义.昏义》和《孟子.滕文公上》中皆有论述,说的是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儒家伦理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思想,在封建社会时用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制度。 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 尧舜:唐尧和虞舜。二人都是古代圣君。 契:人名,殷代始祖,高辛氏的儿子。 司徒:官职名,主管教育,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教育部长。 传说在尧舜时代有一农官,名为后稷。教百姓耕种收割,种植庄稼,人类才得以生存繁殖。但是光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却没有教化,不明白做人的道理,那就近似于动物了。所以尧舜帝很担心,便派契担任司徒一职,教导百姓,教的便是这五种伦常教育。学者学的也就是这些。 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 学习也要讲究方法和顺序,以下五点: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首先,要博览群书,要广泛的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提出来。问题解决后,要谨慎认真的思考,要学会明辨是非,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最后便是实践履行,对于所有的嘉言懿训都应当实践笃行,不能只是空谈。

学、问、思、辨,所以穷理也。 句子选自《礼记.中庸》。文章旨在教人如何做到真诚,其中所讲的方法对后人的治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世接物,亦各有要。 若要实践履行,要切实去做的事情,则从涵养德性以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到处世接物,都各有要点。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言忠信,行笃敬。言语要忠厚诚实,做事要忠厚切实慎重。 惩忿窒欲出自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君子以惩忿窒欲。“ 惩:阻止。窒:压抑。意为要收敛,要防范,要平息愤恨,克制情欲,端正个人品德。 迁善改过:改正过失,走上正途。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此句出自董仲舒,在《汉书》和《春秋繁露》中均有不同记载。意为:匡扶正义不是为了获取利益,传播和广布真理也不要计较功劳和名声。这是处事要明白的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要推己及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出自《孟子》。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对别人好却得不到回报,那就要反问一下自己了。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的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会归服。

关于白鹿洞书院导游词讲解

关于白鹿洞书院导游词讲解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搜集的关于白鹿洞书院导游词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白鹿洞书院导游词讲解(一)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亦称“庐山国学”。宋仁宗五年,改称“白鹿洞之书堂”,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为“四大书院”。后又与吉安白鹭洲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 书院创始 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李渤。个人认为,此李渤即苏轼名篇《石钟山记》中“盖笑俪道元之简,而李渤之陋也”中的那个。因为两人活动时间类似,活动地点类似,身份类似。

南唐升元四年(940),南唐政权在李渤隐居的地方建立学馆,称“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这是一所与金陵(今南京)国子监相类似的高等学府。北宋初年,江州的乡贤明起等,在白鹿洞办起了书院,“白鹿洞书院”之名从此始,但不久即废。直到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白鹿洞书院才扬名国内。朱熹不仅重修了白鹿洞书院,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 《白鹿洞书院教条》不但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而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 自朱熹之后,白鹿洞书院“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济焉,彬彬焉”它与岳麓书院一样,成为宋代传习理学的重要基地。 元代末年,白鹿洞书院被毁于战火。明代最早的一次维修为正统元年(1436),以后还有成化、弘治、嘉靖、万历年间的维修。进入清代,白鹿洞书院仍有多次维修,办学不断。 19世纪末期,我国的政治、经济发生急剧的变化,出现了教育改革的热潮。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帝下令变法,改书院为学堂。白鹿洞书院于光绪二十九年停办,洞田归南康府(今星子)中学堂管理。宣统二年(1910),白鹿洞书院改为江西高等林业学堂。国民党时期,蒋介石准备要南昌中正大学接管白鹿洞书院,

中国文化:复兴古典同济天下视频课尔雅满分答案

中国文化:复兴古典同济天下尔雅视频课答案1.1 1 以下哪句话不是《毛氏大序》中的表达?(C) A、诗者,志之所之也 B、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C、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D、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2 历代《诗》学争论的分歧或可简单总结为(AB)。 A、小学训诂层面争论 B、大学义理层面争论 C、今古文争论 D、汉宋争论 3 柯小刚认为古今《诗》学的大分歧涉及(CD )。 A、《诗经》成书年代 B、《诗经》的作者 C、《诗经》性质 D、读《诗》的方法

4 柯小刚认为重建《诗》学首先要提的是大学层面的义理问题。(√)5 柯小刚认为,《诗》中只有儿女情长。(×) 1.2 1 《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作者是(D)。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洛克 D、亚里士多德 2 王船山《诗广传》论《关雎》言(B)。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性无不通,情无不顺 C、圣人达情以生文 D、君子之心有与天地同情者 3 李翱是(A)文学家,著有《复性书》。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4 柯小刚认为《诗经》所记载的内容同社会道德和国家政治没有关系。(×)5 柯小刚认为,诗风正则道德行。(√) 1.3 1 柯小刚认为,宋人疑《毛诗》主要立足于(C)。 A、文字 B、政治 C、教化 D、真实性 2 柯小刚认为,清人疑《毛诗》主要立足于(D)。 A、义理 B、政治 C、教化 D、学术

3 《诗》之为经奠定于孔子的编订和削删。(√) 4 柯小刚认为,后世的经学讨论日趋繁琐。(√) 1.4 1 宋人疑经是认为《毛诗》的(D)还不够。 A、艺术化 B、义理化 C、文学化 D、道德化 2 现代诗经学者认为,我们不需要《诗经》体现出的(B)。 A、文学价值 B、道德观念 C、艺术风格 D、历史风貌 3 柯小刚认为,出版于1931 年的《古史辨》是现代疑经的先驱。(√)4

描写景点游记随笔写作-白鹿洞书院

描写景点游记随笔写作:白鹿洞书院 编者按:白鹿洞书院,有白鹿,但没有洞。因其别有洞天,自成一格,所以谓之白鹿洞。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白鹿洞书院。 【1】 从九江乘车去白鹿洞书院,天色向晚,见到了庐山的另一番景象:夕阳余晖,给连绵峰峦镀上一层金色,云霞似锦,又似天上的高山大泽,疑有大罗神仙居住其间,诗仙太白骑鹿访仙。 是与天相接的五老峰。 山下有林木,林木间有水田,水田间有乡道,通着人家。青瓦白墙,恬静安好。 【2】 本来,我对白鹿洞书院期许并不高。以为,就是座书院,坐落在某座现代小城或小镇里。书院是古式的,院门内外,两个世界:门内古老衰朽,散发老旧气息,斯人已去,睹物怀人;门外是热闹街市,有拉客住宿吃饭的生意人,有招揽乘客的司机,有水果摊,有百货店;;和中国所有的小城小镇没啥两样。 想象中,白鹿洞书院是这样的。 然而不是。我是把书院想象成了散落各地的春秋祠。 【3】 车是去星子镇的。在去白鹿洞书院的路口把我撂下。我以为走几

步就到了,没想到得走老远。 但才走几步,我就兴奋了。 这地方和想象的不一样。 最不一样,是它周围不是街市,没有城镇。它在非常安静的地方。 一条水泥路蜿蜒向前,路边草木茂盛,迎风招展,远处是庐山,缥缈如画。暝烟四合,蛐蛐声响。我像个负笈游学的少年,奔向心驰神往的圣地。 走着走着,走进了一片森林。两边古木参天,森林里有潺潺流水声,有鸟鸣。路遇老妪晚归,问:白鹿洞书院还走多远啊奶奶?回:再走几步就到了。 果然再走几步,就到了。 【4】 我大概是今日最后一位客人。管理员领我去延宾馆寻觅住处。匆匆路过书院外,走马观花,无暇细看。想,先歇下,明日再看吧。 到延宾馆,客房老板娘领我看房间,定下住处,说可以招呼我吃一顿晚饭和一顿早餐。我道谢。她说你先歇一下,一会儿去吃饭吧。 行,我说。 住处是榻榻米式的。干净,舒适。有个小书架,有一些艺术相关的书。 我等汗水歇干了,便冲凉洗澡,换洗衣物。 收拾毕,便去吃饭。 【5】

白鹿洞书院揭示

同学们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的整体框架,我们明白了书院是中国古代私学的最高表现形式,南宋的书院发展到极盛,其中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的学院学规。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将深入的学习《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 南宋淳熙六年,即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呈报朝廷修复白鹿洞书院,自任洞主掌教,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其中对教育目的、训练纲目、学习程序及修己治人之道,都一一作了明确的阐述和详细的规定,揭示了教育的宗旨,展示了人们为学的方向,提出了修身、处事、接物的基本要求,作为实际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准绳,这样就把世界观和政治要求、教育方向以及进行学习修养的途径都结合了起来。内容有以下五方面: 1;“五教之目”,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规范了书院教育的基本宗旨,就要贯彻“明人伦”的纲常礼教。 2;”为学秩序”,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指明了书院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3;“修身之要”,即“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书院学生指明了道德修养的基本要点。 4;“处事之要”,即“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书院学生指明了行为处事的基本原则。 5;“接物之要”,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书院学生指明了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一个纲领性学规。集中体现了书院教育的精神,反映了宋代大多数书院的教育宗旨和办学目标,也为此后历代书院的发展提供了范本,成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经典文献。把这些儒家思想汇集起来,用学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使书院教育逐步走向制度化的发展轨道。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精华。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文化的吸收着,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再者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的凝聚力。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新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为此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大学生了解的方式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教育人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欲治其国,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诚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平天下”。由此可见修身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修身不成则一事无成。当代大学生常不注意自身修养,如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在宿舍不打扫卫生等给别人造成了很大困扰,为此大学生应从平常小事做起,修身养性。 传统还注重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个社会将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时有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现象,大家同在一个寝室,却不和睦相处,经常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甚至有时还大打出手。 传统经典、路还很长。自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也算接触到不少的古典文献著作,可是真的细究起来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老师讲解时,时常会抛出一些问题来让我们回答,可是如果不是读过相关书籍的话,是很难解答的,平时要有很多的积累,通过长时间的琢磨才有可能求得一知半解,相比于班上一些有一定扎实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的同学来讲,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经典著作并不应止步于你学习语文的那几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实都可以找到属于不同阶段的中国文化经典来知道你的人生,而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一颗进取的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是以具有传承意义的儒家、道家为主。 从现代来看,中国文化在外国是很受欢迎的,很多外国学者都在

1 白鹿洞书院揭示

第一课白鹿洞书院揭示 导读: 一、大学理念 1.中国古代传统的大学理念 尽管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在19世纪末受西方的影响才产生的,但是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孕育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我国古代虽无现代大学之形,却在很早就有了进行高等教育的机构。中国古代进行高等教育的机构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那时称之为“太学”。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有太学、国子监和书院。儒家经典《大学》在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道出了大学的理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道”指的是一种理念,“大学之道”就是指大学的理念。“明明德”是指教育要使人懂得做人和治理国家的基本道理。“新民”就是指通过教与学,使人做到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更新民众,改良社会风气。“止于至善”就是要达到一个极圆满的至善境界,它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夫然后是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中国古代大学从汉代以后主要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古代官学,其教育机构主要是:太学、翰林院和国子监;二是古代书院。前者始于汗朝,发展于隋唐朝,完善于宋朝,以“学而优则仕”为目标。在古代官学的发展中,董仲舒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使儒家思想获得了正统地位。他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士”,“习儒典”,通过兴办教育,兴办太学,学习儒学,提倡教化,人们才能懂得礼仪,国家才能实现长治久安。董仲舒认为:“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才也。古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厚也。臣原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士。数拷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也。”[1]由此可见,董仲舒将太学定位在为当朝者培养统治人才这样一个高等教育机构。太学后来逐步演变为翰林院和国子监。无论是叫太学还是翰林院、国子监,它们都是朝廷的高等教育机构,其主要功能都是在为当朝者培养统治人才。 古代书院,是我国传统大学的另一重要形态。它最早见于唐代,书院刚开始时只是一种藏书楼或学者们讨论学术问题的场所,后来才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机构。古代书院其实质就像今天的民办大学。中国古代书院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求功名、循循善诱、学术自由的风气。宋代著名儒学大师朱熹将儒家的办学思想进一步总结与发展作为书院的教育理念。他在《白鹿洞书院教条》中明确提出:“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人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己也”。朱熹在书院教条中指出“其所以学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上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其要。其别如下:言忠信,行笃敬,惩忿室欲,迁善改过。上修身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记其功。上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上接物之要。”[1](р204)分别阐述了书院自由讲学和自学读书的特点,以及阐述了书院办学之序、修身之要、处事和接物之要,体现了知、行合一,学、问相济,思辨结合思想,以及教育的非功利思想。这些传统书院的办学理念,对今天的大学教育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白鹿洞书院教条》成为了历代书院学规的典范。各书院大师纷纷依照此例,将自己的讲学宗旨,进德和为学的基本要求及书院生活的基本守则结合起来,形成了特色各异的书院教学制度和书院办学理念。 我国古代大学无论是官学还是书院,其理念都是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有感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有感 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虽然已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十几年,但是对中国文化这一概念其实并不十分明晰,这学期,通过把中国文化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来讲,我才有机会从更深的层次去接触和认识中国文化。在中国文化概论课上,听老师讲的最多,最为深刻的就是佛家思想,每一次听课都让我感觉到自己认识的肤浅,钦佩先哲们的超脱与伟岸,每一次都让我们更进一步的理解中国文化的广袤,通过文字演进,书法艺术,儒家文化,佛家文化,宗族文化的学习,真正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于我个人而言,我是比较喜欢佛家文化。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众生皆是佛,或者说有佛性。佛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既深且广:印度佛教对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产生很大的刺激和提升作用,使宗教的超越信仰开始补充、校正、融入以世俗主义为核心的本土传统价值观与人生观;同时,大量佛家名相与词汇,大大丰富了汉语语汇,融入我们日常用语,潜移默化地影响思维方式,比如:世界、实际、相对、绝对、觉悟、因缘、方便、解脱、彼岸、净土、平等、众生、现行、知识、唯心、慈悲、刹那、劫难,还有:口头禅、三生有幸、不生不灭、不即不离、五体投地、六根清净、、花花世界、想入非非、一丝不挂、大千世界,等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学佛人的人生目标应该是和明确的“断恶修善,成佛作祖”,希望成佛以后救度苦难的众生,让众生摆脱轮回,成佛正果,破迷开悟。佛家思想中因果报应、灵魂转世的信仰深

深扎根于人们心中,善恶皆有报、一切皆缘分、随缘放下等等,也许我们并不能向达摩祖师一样经历苦行最后得以修成正果,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靠近静以修身,德以养性的境界,使自己不致迷失在当今信仰缺失的流亡中。 但是反观当下,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国人喜欢去模仿西方的文化传统,仿佛国外的都是先进的,都是科学的,不管有些国家、有些人是否愿意,中国文化或者说国学,都注定要成为21世纪乃至更长时期内人类所推崇的文化,就如同中国的崛起不可遏制一样。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并传播这一理念,不仅将增加国人的自豪感,并且能提醒国人及时静下心,认真面对自己的文化,面对现实的纷纷扰扰,从中发现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理解所谓“中国特色的道路”的含义,也能从中找到个人未来的道路。 作为身处21世纪剧变洪流中的现代中国人,要在挑战中去把握机遇,就更应当以处变不惊的冷静、理性和客观,去重新审视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掘蕴藏其中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加以继承和创新,进而去开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