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风水

关于风水

关于风水

从迷信说起

提起风水术、阴阳学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迷信,那风水、阴阳真的是迷信吗?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清楚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迷信是什么?一是风水是什么?

狭义的迷信,按照我国解放以后约定俗成的习惯,是专指人们信星占、卜巫、风水、命相和神鬼等的思想和行为。迷信本身并不是与科学对立的认识体系,而是一种对事物认识的思维方式。但是,词典中迷信的解释是:1.信仰神仙鬼怪。

2. 盲目的信仰崇拜。而神仙鬼怪在词典中的解释又为神话中能力非凡、超脱尘世的人物;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从中可以看出:迷信的第一条解释实际上说的是现在的“追星族”。

“迷信”的含义更多的倾向于“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因此,理论上,人类对任何事物都可能存在着“迷信”的观念,即使是在科学领域,同样存在着“科学迷信”。科学在本质上要求怀疑主义,并在实践中公开倡导怀疑主义。

信仰崇拜是大多数人都有的,只是信仰的对象不同。如基督教徒崇拜的,佛教徒崇拜的,国民党人信仰的。有信仰是对的,但是要明白信仰的对象,不明白信仰的对象就是盲目的信仰崇拜,也就是迷信。同样的,研究阴阳学,体检风水术就是为了明白所研究目标的内含、去伪存真,就不是盲目的信仰,怎么可能是迷信呢?

事实上,迷信一词有时成为统治阶级压制民主的工具;有时成为不学无术者打击求真知者的武器。

阴阳就是“对立统一”

阴阳就是阴气与阳气的合称,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阴阳相反相成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根源。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早至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有提到阴阳。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堪舆,占卜等。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种属关系。阴阳五行是国学之本,看似简单,却知者甚少,知而能守其道者更是少之又少。

我们都知道二进制数,二进制的发现直接导致了电子计算器和计算机的发明,并让计算机得到了迅速的普及,进入各行各业,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工具。二进制的实质是通过两个数字“0”和“1”来描述事件。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等许多领域,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来虚拟地描述现实中存在的事件,并能通过给定的条件和参数模拟事件变化的规律。二进制的计算机几乎是万能的,能将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完美复制,并且还能根据我们人类给定的条件模拟在现实世界难以实现的各种实验。但是,不论计算机能给我们如何多变、如何完美、如何复杂的画面,其本源只是简单的“0”和“1”。“0”和“1”在计算机中通过不同的组合与再组合,模拟出一个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虚拟世界。这里的“0”和“1”就是“阴”和“阳”。

堪舆学即天地之学

《淮南子》中有:“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即天,舆即地,堪舆学即天地之学。它是以河图洛书为基础,结合八卦九星和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把天道运行和地气流转以及人在其中,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特殊的理论体系,从而推断或改变人的吉凶祸福,寿夭穷通。因此堪舆(风水)与人之命运休戚相关。

堪舆学,是风水学。是用来选择宫殿、村落选址、墓地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古代的风水多用作城镇及村落选址、还有宫殿建设,后来发展至寻找丧葬地形。

现在,世界上运用中国古典哲学阴阳学说和堪舆学说进行创意思维的设计科学叫做堪舆设计学。它包括对空间的设计和选择,对时间的设计和选择,还有对物质的设计和选择。

堪舆之学,博大精深,关乎人运家运乃至国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两次世界大战前夕,都有彗星出现,这或多或少地都说明了天象运行,地道从之的理论。就象哲人所说:宇宙有大关合,气运为主,山川有真性情,气势为先,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天运有转变,而地气应之。因此,我们应努力挖掘风水学之精髓,弘扬我华夏民族之灿烂文明,广推四海,造福众生。

风水术的特征

“风水”一词始见于东晋郭璞所著的《葬书》: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故后人尊郭璞为风水鼻祖,而有传承的风水派系内却都尊九天玄女为阴阳院(风水门)的宗师,因为传说九天玄女为帮助黄帝战胜蚩尤,解救百姓困苦而传授于他玄学术数,其中就包括风水术。

风水一开始就与天文历法、地理结下了不解之缘,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关注人事,这是风水术的特征。风水术中重要的几大元素是:风:空气流动的现象。水:水流。气:地气与空中肉眼看不见的些子之气。另外还有龙、砂、穴、水、坐向等等重要内容。

风水学,古往今来,任凭其名称如何变化,诸如堪舆学、青乌术、青鸟术、青囊术、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人文地理学、人生地理学、宇宙气场养生学等等,其核心内容仍然是“风”、“水”二字。如果不把此二字理解透彻,深刻把握其内在本质,就可能会把它误解为封建迷信。也就不能说是真的懂“风水”。

因此,要研究风水学,尤其是阳宅风水学,首先就必须搞清风水二字的深刻内涵。其实,它是利用自然界人们常见的两类事物,来隐喻比附其深刻的“场”的内涵。如不彻悟,很可能使人见“风”(自然界之风)即谓之“风”(风水中动变气场之风),见“水”(自然界之水)即谓之“水”(风水中静定气场之水),混淆了人们的视听。也给风水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是典型的东方神秘文化的特点。因此,风水,不能纯依自然界之可见的风与水来理解,实有其深刻的内涵。

风水的沿革

中国古代,试图解释宇宙的结构和起源的思想中有两条路线。一条见于阴阳家的著作,一条见于儒家的无名作者们所著的“易传”。这两条思想路线看来是彼

此独立发展的。阴阳家的《洪范》和《月令》,它们强调五行而不提阴阳;“易传”却相反,阴阳它讲了很多,五行则只字末提。可是到后来,这两条思想路线互相混合了。到司马谈的时代已经是如此,所以《史记》把他们合在一起称为阴阳家。

在我国民间,将风水术多称为“风水”,而把操此职业者称为“风水大师”,由于风水先生要利用阴阳学说来解释,并且人们认为他们是与阴阳界打交道的人,所以又称这种人为“阴阳先生”。现特指专为人看住宅基地和坟地等地理形势的人。

风水的历史相当久远,在古代,风水盛行于中华文化圈,是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早在先秦就有相宅活动。一方面是相活人居所,一方面是相死人墓地。《尚书-召诏序》云:“成王在丰,欲宅邑,使召公先相宅”这是相阳宅。湖北省江陵凤凰山墓出土的镇墓文献“江陵丞敢告地下丞”、“死人归阴,生人归阳”之语。还出现了《移徙法》、《图宅术机》、《堪舆金匾》、《论宫地形》等有关风水的书籍。有个叫青乌子的撰有《葬经》,后世风水师奉他为宗祖。

魏晋产生了管辂、郭璞这样的宗师。管辂是三国时平原术上,占墓有验而闻名天下。郭璞的事迹更加神奇,在《葬书》注评中有详细介绍。唐朝时,一般有文化的人都懂得风水,出现了张说、浮屠泓、司马头陀、杨筠松、丘延翰、曾文遄等一大批名师,其中以杨筠松最负盛名。他把宫廷的风水书籍挟出,到江西一带传播,弟子盈门。当时,风水在西北也盛行。敦煌一带有许多风水师,当地流传一本《诸杂推五胜阴阳宅图经》书中提倡房屋向阳、居高、邻水的原则。宋代的风水大师特别多,赖文俊、陈抟、吴景鸾、傅伯通、徐仁旺、邹宽、张鬼灵、蔡元定、厉伯韶等都很有名。传闻明代刘基最精于风水。

纵观历史先秦是风水学说的孕育时期,宋代是盛行时期,明清是泛滥时期。本世纪以来风水学在旧中国是大有市场。解放后理论上受到沉重打击,实践中却还不断在运用。现代社会中,随着国际上对风水的重视以及它的适用性,使风水这门古老的学科焕发出新的活力。

2008年10月14日《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对武汉科技大学“建筑与风水”选修课开课进行了报道,华尔街日报发出公正的评论说,“风水学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建立在道家有关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上,是一种结合了地理、建筑和伦理等多方面学识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风水的原则多年来被应用于家庭住房的建造和布局以及房间、门窗的朝向及物品摆设的位置安排,以便更好地保存对人有益的能量”。时至今日,美国目前有十七所大学开设易经风水学等专业课程。至少有十二所“风水”专业学校,提供长达一年的课程。

堪舆流派

长期以来,堪舆流派被划分为峦头形势派和理气派两个大的派系。这个说法起源于何时,出于何人之口,已无从考证。但在清代的风水著作中,一直都在引用。实际上,这种说法乃是一个人为制造的历史误区。

风水术是由形、理、法三者共同构成的,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理法乃是构成中国风水术的三大基本要素,这三个基本要素是不可分割的,离开了其中任何一个,就不能算是完整的风水术。

形峦相当于原料,材料,理气和做法是对原料加工制作的技术与过程。没有优质的材料,加工制作技术就没有用武之地。绝对做不出优质的产品来,但是,有了优质的形峦条件,只是具备了优质的原材料,还不足以言风水,理法不正确,

好的原材料也会加工出次品或者废品来。

所以,将中国风水术划分为形势派和理气派既没有理论依据,也不符合中国风水术的实际情况,所以应该坚决摒弃之。在中国风水术里,没有离开形势的理气,也没有不需要理气的形势。

现在仍处于显学状态的风水流派大致有以下几种。

杨派风水(又称江西派、峦头派、形势派),三合长生派(是杨派风水的一个分支派系),玄空飞星(现在又分为中州、无常、湘鄂等派),八宅风水(由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所创),金锁玉关,九星派,五星法,三合派,卦理派,天星风水,命理风水等。

各个流派的基本理论相似,只是侧重点不同,研究的方法不同,所以没有高低之分。虽然有争议也是正常的。

科学风水学原则

科学风水学,就是以中国古典堪舆风水学为基础,结合现代多学科科学相关学科进行最佳地理位置选择和布置的学说。应该遵守如下原则:

整体系统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生态修复原则;建筑景观原则;山水选择原则;负阴抱阳原则;观形察势原则;地质检验原则;水质分析原则;定量规定则;顺乘生气原则;适中居中原则;审美原则;绿化原则;改造风水原则;阴阳调和辩证原则;合时有情原则;化学和物理污染检测原则。

现代的风水师

现代的风水师主要工作内容有:

1、选择住宅或墓葬的良好地点。

2、判断建筑设计是否符合风水原则。

3、调整室内外的摆设以营造更佳的风水环境,根据屋主的八字命理,找到财位和文昌位(有利子女学业)。

4、现代的风水师也是室内设计师,因为不懂室内设计的风水师傅会被质疑其水平。

风水师的档次问题

1、一般的民间风水师都是属于低层次的,每个乡镇有十多人左右,不可否认他们有一些风水学方面的知识,但只是“赤脚医生”而已。这一层次的风水师往往只注重“形”,而很少涉及“气”。经常背一些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的“口诀”,装成很神秘的样子。这一层次的风水师往往只注重经济利益,经常会广告自己,口如悬河地用一些“打油诗”夸大风水的作用。加上他们知识面的局限性,是造成人们认为风水是迷信的主因。所以,只能称他们为风水爱好者或者风水人士。

2、中间层次的风水师能从“气”方面去把握,有一定的“气功”基础,一些有传承的道士、风水世家中有较高文化知识水平的传人属于此类,但是人数不多。这类风水师往往不随便给人看,需要通过熟悉的人介绍。

3、高层次的风水师很少,此类风水师不仅技术高,而且道德水准也高,不重名利不索取。在技术方面如同高水平的医生,诊断准确,处方合理。他们有的成为一代宗师。

总之,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体科学是中国风水学的三大科学支柱。天、地、人合一是中国风水学的最高原则。中国古代风水师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

身,远取诸物,由经上下五千年的实践、研究、归纳和感悟形成。

中国古风水师理论为:宇宙万事万物由三部分组成,即气、数和象。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它们是:能量、信息和态势或形式。三者共存,不可分开,又界限分明。气,是客观存在,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可假设为能量。数,是宇宙万事万物存在的程序或逻辑,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可假设为信息。象,是气根据数而存在的形式或变化的态势。用现代科学概括为:象是能量依据信息程序而存在的态势。风水理论实际上就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宇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