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学科分类号电子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设计

院(系)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系专业、年级 10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2013年5月20日

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设计

一、设计目的

1、巩固模拟电子技术基本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2、掌握模拟电子线路的调试方法,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掌握数字电子系统控制的方法。

二、设计要求

1、任务

采用专用遥控编解码芯片设计并制作一四路无线遥控系统,通过发射和接收装置控制四路电灯的开关(电灯可用发光二极管代替)。

2、要求

工作频率:f0=27MHz。

调制方式:AM、FM、FSK方式任选一种。

控制距离:接收机距离发射机不少于10M。

3、参考方框图

发射机方框图

接收机方框图 三、设计时间

设计准备阶段时间:2013年5月

设计准备阶段任务:完成电路的设计和仿真调试(用EDA 或Multisim8或Protel 或Pspice 完成仿真调试;若无仿真调试结果不能进入实际调试阶段) 控制键

编码 调制 控制键 电源

放大 解调 解码 被控制电灯 电源

实际调试阶段时间:2013年暑假

(1)2013年上学期16周开始自行采购元器件。

(2)焊接电路及调试时间:二周

(3)演示时间:一天

设计报告撰写时间:设计调试结束——2013年9月30日前

四、设计报告要求及注意事项

1、写出设计过程计算电路参数、画原理图、列出元件的明细表;

2、拟定调试步骤和选定仪器名称;

3、记录测量数据,整理实验结果,并与设计值进行比较;

4、课程设计报告见附件。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1)

1.2无线电遥控技术的现状 (2)

1.3选题意义 (5)

1.4本设计的工作 (5)

第二章硬件部分设计 (6)

2.1具体方案论证与设计 (6)

2.2主控芯片的简介 (10)

第三章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的原理 (13)

3.1无线电遥控发射部分 (13)

3.2编码部分 (14)

3.3无线电遥控接收部分 (15)

3.4解码电路和驱动电路部分 (16)

3.5发射机省电装置 (16)

第四章总结 (17)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第1章绪论

1.1 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现在大家使用遥控器可以对一些家用电器进行遥控如电视、空调、冰箱等的遥控,无线技术可能更复杂它是对整个家居的控制系统。现在还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无线技术标准,但通过看一些有关无线技术介绍的文章,感觉它的技术比较复杂,一时很难在中国推广使用。通过网络搜索知道一种无线技术应用的代表产品,是高频电力载波类家居控制系统。这种技术是利用发射器发出的信号传到接收器来实现智能控制的,信号传送技术是将编码信号加载到特定的电线,由发射设备将信号送给接收器,每个接收设备都需要预先设定地址码,地址码即使房间码和单元码,可以有200多种组合。采用这套系统不需要额外布线,一切都用遥控器控制,但造价很贵。很多无线发射技术应用比较普遍,大家通过电视天线接收到的电视信号就是由发射台发射的信号,过去的无线发报技术也是这种原理。大家比较关心的是无线上网技术的使用和发展情况,笔记本电脑使用的无线网络技术我们都了解,最关心的是在家里的台式电脑这么能够摆脱那些线路的影响,如果使用无线上网,把主机和显示屏往屋里一摆就能上网了,一切都使用遥控设备,会感到特别方便。这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无线电遥控技术在现代工农业生产、科研、国防等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遥控技术越来越精细,需

要设计者整体考虑,优化设计整个遥控系统。自动控制技术、无线

电技术的发展与各种设备的紧密结合,逐步促使设备向着自动化、

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1.2 简易无线电遥控技术的现状

当前无线遥控组件的应用已渗透到了车用防盗报警器、家用防盗报警器、车库门控器、遥控航模、遥控玩具、遥控家电及工业、农业、交通等众多的领域,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操作和使用,但随着各种具有无线遥控功能的电子产品和无线通信产品的大量普及和使用,也

逐步暴露出来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同频干扰日趋严重

据粗略的统计,目前国内带有无线遥控功能的产品(包括车用及家用防盗报警器、车库门控器、遥控开关、遥控玩具、航模等产品)正以每月数百万套(件)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在这些产品中,无线遥控部分几乎都是采用标称频率为315.000 或433.920MHz 的载波频率,如此众多的遥控产品都工作在这两个频率上,而接收机又往往是宽带调幅(或ASK)制的,抗干扰能力极差,极易形成同频干扰,因受同频干扰而误控、失控或系统暂时失效的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对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各种防盗报警系统和工业遥控产

品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1、系统失效

2、系统失控

3、系统误控

4、抗干扰能力差:

(1)发生同频干扰的概率极高遥控操作时灵时不能灵,遥控距离时远时近,有时根本就不能遥控。这是因为社会上有大量的同频率的同类遥控器在使用,接收机只要在同一时间收到两个以上的发射机发出的信号时就会因数据冲突而不能解码,而一旦干扰信号消失了,就又可正常工作了。

(2)抗干扰能力差:

这里所说的干扰是指由工作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实际的应用系统中遥控接收机总是与一定的电气组件相连的,电机、节能灯、可控硅调压器、开关电源、单片机、电脑等电工电子产品均会产生一定的电磁干扰,而ASK 制式的接收机对幅度变化的信号很敏感,其接收带宽又很宽,只要这种干扰信号进入接收带宽内就会对接收机形成干扰,在实际中的具体表现是:接收模块单独工作时遥控距离很远,而一旦与用户系统相连后即变得很近,甚至完全不能遥控,其受影响的程度与接收机的接收带宽大小及有无AGC(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有关。

二、环境适应性差:

在ASK 制接收机中,目前以超再生式接收机为主流产品,因为这种接收机成本最低(目前一个不带解码的超再生式接收模块的批量价仅RMB3元左右),接收灵敏度也较高,市场占有率也最高,但由于超再生式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取决于LC回路的谐振频率,无稳频措施,当其天线或谐振回路靠近其它物体时会引起分布电容或分布电感的变化,从而导致工作频率发生漂移,遥控距离变近;另一方面,环境温

度、湿度、电源电压的变化也会导致频率漂移、距离变近。严格地说,超再生式接收机应属于玩具级的产品,一般用于低档无线遥控玩具中,但是在市场竟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些厂家为了降低产品成本,把这种玩具级的组件也用到了民用、甚至是工业产品中的,从而对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埋下了隐患;我们认为在民用产品和工业产品中使用超再生式接收机是不适合的。

普通遥控产品采用三态或四态地址编 /解码器也是导至环境适

应性和抗干扰能力差的原因:在三态或四态地址码中有一个状态是悬空态,即高阻态,这个状态在遇到空气潮湿或受到强电磁干扰时就会在短时间内变成低电平或高电平,从而引起系统的错误判断,造成失控或误控。

三、在微功率条件下无线遥控距离达不到用户要求:

现代无线通信设备正朝着超小、超轻、低电压和超省电的方向发展,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1、低电压、微功率条件下可大幅度减小设备的体积、重量和功耗,环保节能: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各种新型电子器件的广泛应用,无线通信产品中机芯部分的体积和重量都越来越小了,相比之下,电源(电池)部份的变化却不太大,特别是对移动(或便携式)无线通信产品,电池(组)所占据的空间及重量比例也更加突出,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高电压供电,较大的功率发射,则对设备的体积、重量、连续待机时间的改善都极为不利,最为有效的改进措施就是采用低电压供电,并

尽可能提高在微功率条件下的无线通信距离,只有这样才把产品做到超小、超轻、超省电;

2、FCC、EN 等技术标准对发射功率有严格的限制:

大家知道,在接收机一定的前题下,发射功率越大,无线通信距离就越远。做出口产品的厂商就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产品的发射功率已经超出了FCC 或EN 等标准的限制了,必须减小,另一方面是在发射功率超标的情况下无线通信距离还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如果再减小发射功率就更不能满足用户对通信距离的求要了;如果要妥善地解决好这一矛盾就必须做到产品在微功率发射的前题下就有

足够的通信距离。

1.3 选题意义

1、巩固模电、数电、高频电子线路基本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路的设计。

2、掌握模拟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的调试方法,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掌握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的传输方法和原理。

4、了解现代无线电遥控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运用一些先进的技术设计电路。

1.4 本设计的工作

1.设计电路框图,画出原理图并确定元器件类型和参数。

2.进行仿真实验,购买元器件及所需的工具。

3.焊接电路板,确定好调试方案,选择测试仪器,记录测量数据,

整理实验结果,与设计值进行比较并撰写设计报告。

第2章硬件部分简介

2.1 具体方案论证与设计

根据试题要求,系统从结构上考虑,有无线电遥控发射机和无线电接收机两大模块,从功能上讲有无线信号传输部分和控制部分。下面分别从这两个方面阐述方案的设计思想。

1.无线信号传输部分

1)调制方式的选择

根据要求,控制对象是7盏灯,因试题对频率宽度没有限制,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实现方法简单,载波传输采用FSK调制方式。

2)发射机主振电路型式的选择

主振可采用晶体振荡或LC振荡。试题要求载频为27MHz。若采用普通晶体倍频方式,假设为三倍频,则晶体频率要低于3。33MHz,在这种情况下难于获得足够的频偏。例如,用摩托罗拉公司的单片集成FM调制芯片MC2833实现2.5MHz电抗管晶体三倍频调频时,实测三倍频后的最大频偏为420Hz。若采用专用调频晶体,价格又太高。因此本设计选择了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的西勒电路,既可获得较大的频偏,又可保证一定的频率稳定度。

3)发射机功放电路的选择

功率放大器一般可由推动级、中间级和输出级组成,具体级数应由所要求的总功率增益而定。考虑到前后级影响的问题,在振荡器与功放间加入了一级射随器,起隔离和激励作用。鉴于输出功率低,

兼顾效率,功放管工作状态选为甲乙类。

4)接收机高频放大器

为保证接收机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选用低噪声高频晶体管2SC763。为获得一定的电压增益,采用共射极谐振放大电路。

5)接收机解调器

通过查阅资料,选择了摩托罗拉的单片集成窄带FM解调芯片MC3361构成解调电路。MC3361的特点为低功耗、低电压和高灵敏度,在窄带语音和数据通信中有良好的镜频抑制能力。

2.控制部分

控制的对象是7路设备,7路只有开关两种状态。如下表所示,采用三位二进制码表示各控制状态。

编号 A B C 功能说明

1 2 3 4 5 6 7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一路工作,其余不工作

二路工作,其余不工作

三路工作,其余不工作

四路工作,其余不工作

五路工作,其余不工作

六路工作,其余不工作

七路工作,其余不工作

经查阅资料,MC5026和MC5027是专门设计用于遥控电路中的编/解码器。MC5026可以接收四位并行数据,再编码后串行输出,在每一个编码周期中,发送两次数据,以提高可靠性。MC5027解码器接收串行数据,前五位二元码是地址码,剩下的为四比特的二元数据码,当接收到的地址码与本地地址码相等时,并行输出数据码。用

MC5026和MC5027可以满足控制信号的再编码与解码。

类似MC5026/MC5027专门用于设计遥控电路中的编码/解码集成芯片有许多种,例如PT2262/PT2272、YYH26/YYH27等均可胜任。

3.关于传输距离的分析

传输距离是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的综合性技术指标,也是本设计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单工无线通信最大作用距离公式为

max min

t t r P G G R K S = (14.1.1) 式中,Pt 为发射机天线端辐射的有效功率;min S 为接收机的最小检测

功率;t G 、r

G 分别为发射机天线和接收机天线的增益;K 值在发射机频率为定值,实验环境确定的情况下基本上为常量。要增大作用距离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尽量提高发射与接收天线的增益

因题目对天线的形状、尺寸未作规定,故天线的设计可以大做文章,下大工夫。由式(14.1.1)可知,传输距离是与t G 、r

G 形成正比。t G 、r G 分别增大两倍,则作用距离也增加两倍。这是非常可观的。

2)尽量提高发射机天线端有效辐射功率Pt

根据题目要求,在发射机输出端接上75Ω的假负载,其输出功率不应大于20mW 去除假负载,接上发射天线,则被天线辐射出去的有效功率Pt 比20Mw 要小。

以单振子天线为例,如图14.1.2所示。当2l λ

=时,A 、B 两端

所呈现的阻抗为300Ω左右,必须接一个4:1的阻抗变换器才能与发射机阻抗匹配。自然这样的效果最佳。然而根据题目的要求,工作频

率0

f 在27MHz 左右,则波长为

08631033.3(),16.65()27102

c m l m f λλ?=====? 要架这么长的天线是不实际的。

一般情况下,发射机采用拉杆天线,

其总长度约为1.5m 左右。经过MATLAB

仿真计算可得,拉杆天线的等效阻抗r Z

为: r l l Z R jX =-

l R 不到10Ω,l X 超过100Ω 。它与发射 图14.1.2 单振子天线 机严重失匹,而且天线呈容性阻抗。因此在发射机输出端和拉杆天线之间必须加装阻抗变换器,且要抵消天线容性的影响。其示意图如图

14.1.3所示。

当然还可以采用天线增益更

高的天线。例如双拉杆天线、环形

天线等。不管采用任何形式的天

线,均存在发射机与天线匹配的问题。 图14.1.3 天线匹配示意图 接收机同时也存在接收天线与高频放大器之间的阻抗匹配问题,这里不再重复。 3)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

由式(14.1.1)可知,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即降低接收机的Smin)与提高发射机天线的辐射功率Pt 对增加传输距离是同等重要的.故

接收机采用超外差体制,且加装一级低噪声、高增益高频放大器,同

123

3

21D

C B

A

发射机 降阻网络

L

CL RL

时接收机要调准,使接收机灵敏度达到最高。

最后,还要使收发天线极化一致,方向对准。

2.2 主控芯片的简介

一、编/解码芯片VD5026/VD5027:

VD5026编码器是一种8位编码发射器。它的第1~8脚是编码的输入端,每个输入端可以有3种状态,即“0”、“1”或“开路”,其中“0”表示为低电平,“1”表示为高电平,因此8个脚可以组成

38=6561个不同的编码。如果需要更多的编

码,可将输入端改为4态连接方式,这时第

1脚是第4种状态的公共连接脚,第2脚~

第8脚与第1脚连接时为第4种状态。所以

第2脚~第8脚都可以有4种状态,即“0”、“1”、“开路”、“接1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组成47=16384个编码。第10脚~第13脚也可作为编码地址线,与第1~第8脚联合起来组成12位编码地址线,这时编码数可高达411=4194304个。本文要介绍的是VD5026与VD5027配合应用,VD5026的第10~第13脚用作数据输入线,根据需要这几个脚可以置“0”或置“1”。第14脚是发射指令端,当此脚接地时,VD5026输出端则发出一组编码脉冲。第15脚、第16脚是一个内置振荡器,外接几十到几百千欧的电阻即可产生振荡,振荡频率为fosc=1600/R(KHz),式中R为外接电阻,单位为千欧。第17脚是编码输出端,第18脚、第9脚分别是电源的正、负极。

VD5027接收解码器有相应于VD5026的12位信息。第1脚~第8

脚是地址线。当VD5026发出的地址编码与

VD5027预置的编码相同时,则在VD5027

的第10脚13脚有数据输出,该输出信息

与VD5026的第10第13脚所置的数据相

同。第14脚为输入端,第15脚、第16脚是振荡器,外接电阻值应与VD5026完全相同。第17脚是输出端。编码器VD5026发射时,如果密码相同,VD5027就会输出高电平。

二、单片窄带调频接收电路MC3361:

(1)MC3361简介:

MC3361是美国MOTOROLA公司

生产的单片窄带调频接收电路,主

要应用于语音通讯的无线接收机。

片内包含振荡电路、混频电路、限幅放大器、积分鉴频器、滤波器、抑制器、扫描控制器及静噪开关电路。主要应用在二次变频的通讯接收设备。其主要特性如下:

①低功耗(在Vcc=4.0V,耗电典型值仅为3.9mA)

②极限灵敏度:2.6uV(-3bB)(典型值)

③少量的外接元件

④工作电压:2.0—8.0V

⑤DIP16和SO-16两种封装形式

⑥工作频率:60MHz(max)

(2)MC3361单片窄带调频接收电路工作原理:

MC3361的内部振荡电路与Pin1和Pin2的外接元件组成第二本振级,第一中频IF输入信号10.7MHz从MC3361的Pin16输入,在内部第二混频级进行混频,其差频为:10.700-10.245=0.455MHz,也即455kHz第二中频信号。

第二中频信号由Pin3

输出,由455kHz陶瓷滤波器选

频,再经Pin5送入MC3361的限

幅放大器进行高增益放大,限幅

放大级是整个电路的主要增益

级。Pin8的外接元件组成455kHz鉴频谐振回路,经放大后的第二中频信号在内部进行鉴频解调,并经一级音频电压放大后由Pin9输出音频信号。

Pin12——Pin15为载频检测和电子开关电路,通过外接少量的元件即可构成载频检测电路,用于调频接收机的静噪控制。MC3361内部还置有一级滤波信号放大级,加上少量的外接元件可组成有源选频电路,为载频检测电路提供信号,该滤波器Pin10为输入端,Pin11为输出端。Pin6和Pin7为第二中放级的退耦电容。

第3章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的原理3.1无线电遥控发射部分

电路如图1.1.1(上半部分)所示。主振级由晶体管VT1与电容C2、C3、C4、C5、变容二极管C3和电感L1组成西勒振荡器。振荡信号由C7弱耦合到射随器,然后送至功放。功放的工作状态为甲乙类,R8、R9给VT3提供偏压,输出匹配网络采用简单的T型网络,其中L4与C10和天线等效电容谐振于载频,L3与L2起阻抗变换作用,以使输出功率最大。调频采用变容二极管电路。

图1.1.1无线遥控发射机

在本设计中,调制信号为二元单极性码,即只有高低两个电平,故对调制线性度要求不高。因此本设计采用了变容二极管部分接入及对变容二极管不外加反偏压的电路结构,电路如图1.1.2所示。Cj为变容二极

管的结电容,可求得Cj 对主振回路的接入系数P 为 55j

C p C C =+ 若调制信号引起的结电容变化为C ?,则引入主振回路的电容变化量为2p C ??,可求得由此引起的振荡频率的变化为 22g g p C f f C ∑

???≈- 式中545j j

C C C C C C ∑?≈

++为主振回路总电容。负号表示C ?与f ?的变化相反。 本设计中5C =3Pf, j C =21Pf,可得1P ≤,即变容二极管参量的变化对振荡频率的影响较小,频率稳定度大大提高。、

由此引入的问题是如何能得到足够的频偏,也就是如何使变容二极管的结电容变化较大。解决的办法是对变容二极管不加反偏压。如图14.1.5所示,在不加反偏压时可获得最大电容变化量.由于无外加偏压,避免了由偏压变化引起频率漂移,同时简化了电路。

3.2 编码部分

如图1.1.1下半部分所示,控制键包括七个常闭按键和一个单刀双掷拨键K ,拨键用来选择被控对象,7个常闭按键用来表示被选中对象的7种状态。采用CD40147 10—4线优先编码器,只对按键进行编码。目前只有其中的8—3线部分,其余的可以留给以后扩展用。利用VD5026和VD5027对控制信号进行再编码和解码,以利于码元在无线信道中传输,VD5026产生占空比随传0、传1改变的单极性码,一组编码包括5位地址码和4位数据码。在本设计中MC5026的地址码四位是设定的,

另一位由拨键控制,用来选择控制对象是七盏灯。相应的MC5027也有5位地址码,只有与MC5026地址码相同的MC5027才会有解码输出。

3.3无线电遥控接收部分

如图14.1.6所示,

图14.1.6 无线遥控接收电路

接收机的模拟部分可分为三大模块:

①高频放大电路采用了典型电路,为一级共发射极谐振高放。

为提高接收灵敏度使用了低噪声的三极管2SC763。

②鉴频电路采用MC3361。本振为27MHz,与高放送来的信号进

行混频,产生500KHz的中频信号。此信号通过窄带陶瓷滤

波器(FL)送回MC3361进行鉴频。MC3361的外围元件值的

确定参考了《Motorla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 Data》

一书中所给出的MC3361的典型电路,省去了静噪部分。

③比较电路,码型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畸变,所以应通过比

较电路使信号恢复成只有高低电平的数字信号。这样,提高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小车设计

单片机系统设计实例 红外遥控小车 专业:信息对抗技术 姓名:吴志飞 学号:1411050121 指导教师:张东阳

目录 1 绪论 (1) 2 系统分析 (2) 2.1系统框架 (2) 2.2电机驱动模块 (3) 2.3 LCD显示模块 (4) 3 系统硬件设计 (5) 3.1主控模块的电路设计 (6) 3.1.1AT89C51单片机的简介 (8) 3.1.2AT89C51管脚功能 (8) 3.2红外遥控模块的电路设计 (9) 3.2.1红外遥控的实现原理 (10) 3.2.2红外发射器 (11) 3.2.3红外接收器 (12) 3.3电机驱动模块的电路设计 (12) 3.4显示模块的电路设计 (13) 4 系统软件设计 (14) 4.1程序代码 (14) 4.2软件流程图 (17) 5 调试与仿真 (18) 5.1在keil中进行调试 (18) 5.2在Proteus中进行仿真 (19) 6 总结 (21) 参考文献 (22) I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 绪论 随着计算机、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智能化技术的开发速度越来越快,,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包括海洋开发、宇宙探测、工农业生产、军事、社会服务、娱乐等各个领域。智能电动小车系统以迅猛发展的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了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主要由路径识别、角度控制及车速控制等功能模块组成。同时,当今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如火如荼,其在国防等众多领域的应用广泛开展。神五、神六升天、无人飞船等等无不得益于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已把机器人制作比赛作为创新教育的战略性手段,参加者多数为学生,目的在于通过大赛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和进取精神,同时也普及智能机器人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机器人技术反映了一个国家综合技术实力的高低,而智能电动小车是机器人的雏形,它的控制系统的研制将有助于推动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发展,同时为智能机器人的研制提供更有利的手段。 本次课设设计的红外遥控智能小车可以分为四大组成部分:红外遥控部分、显示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智能小车可以实现按遥控指示前行,后退,左转和右转。该设计主要通过对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软件设计和程序的编写,然后通过后期软硬件调试达到设计初衷。 1

论文-无线电骚扰限值及测量方法解析

无线电骚扰限值及测量方 法解析 张大为 2012-6-8 信息技术类设备,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类器具,电气照明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无线电骚扰限值及测量方法解析 ---张大为 2012.06.08 目录 一、前言 二、无线电骚扰介绍 三、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四、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五、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六、总结 关键词:EMI,电磁兼容,无线电骚扰限值 一、前言: 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电磁波充斥着我们人类的生活空间,打雷、电视、收音机、电脑、电力线、电动机、汽车引擎、手机、医疗设备、电磁炉、微波炉、电热毯、电视广播发射台..等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对电磁波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被电子电气产品包围着的我们在享受快捷、高速、方便的同时也越来越多的暴露出了电磁辐射对生活的影响。广播电视接收质量下降,通话质量下降,视力下降... 如果有心人去网络上搜索“电磁辐射的危害”会看到形形色色的疾病和状况都好像和电磁辐射有关,这引发了更多的人对电磁兼容(EMC:Electromagnetic Co mpatibility)相关检测的关注,对人类所生存的电磁环境的担忧。他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设备等本身产生的电磁波不能骚扰其它设备而导致其功能的丧失与降低;二是,其自身也应该具有相同的能力,承受其它设备所产生的干扰这就是“兼容”。 为此各国相继制订了电磁兼容的相关要求,来保护本国的电磁环境。根据产品特性不同电磁兼容所规定内容也差异很大,本篇文章主要是针对人们日常接触最频繁的小家电、电气照明设备以及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标准中规定的检测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简易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1) 1.1设计内容 (1) 1.2设计原理 (1) 1.3设计思路 (2) 1.4实验环境 (2) 第2章详细设计方案 (3) 2.1硬件电路设计 (3) 2.2主程序设计 (7) 2.2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8) 第3章结果测试及分析 (11) 3.1结果测试 (11) 3.2结果分析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1 元件清单 (13) 附录2 总电路图 (14) 附录3 程序代码 (15)

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1.1 设计内容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1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6位8段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8751单片机,输入采用4×4矩阵键盘。显示采用6位8段共阳极数码管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选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l99se涉及硬件电路。 1.2 设计原理 在该课程设计中,主要用到一个8751芯片和串接的共阳数码管,和一组阵列式键盘。作为该设计的主要部分,下面将对它们的原理及功能做详细介绍和说明。 1)提出方案 以8751为核心,和数码管以及键盘用实验箱上已有的器件实现计算器的功能。 2) 总体方案实现 (1)要解决键值得读入。先向键盘的全部列线送低电平,在检测键盘的行线,如果有一行为低电平,说明可能有按键按下,则程序转入抖动检测---就是延时10ms再读键盘的行线,如读得的数据与第一次的相同,说明真的有按键按下,程序转入确认哪一键按下的程序,该程序是依次向键盘的列线送低电平,然后读键盘的行线,如果读的值与第一次相同就停止读,此时就会的到键盘的行码与列码

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解码设计

第1章红外解码系统分析 第1节设计要求 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被控设备的控制实时反应,从接收信号到信号处理及对设备控制反映时间应小于1s;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强,防止误动作;整个系统的安装、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低。 红外载波、编码电路设计要求:单片机定时器精确产生38KHz红外载波;根据控制系统要求能对红外控制指令信号精确编码并迅速发送。 红外解码电路设计要求:精确接收红外信号,并对所接收信号进行解码、放大、整形、解调等处理,最后输出TTL电平信号;对非红外光及边缘红外光抗干扰能力强。 设备扩展模块设计要求:直流控制交流;抗干扰能力强;反应迅速不产生误动作;能承受大电流冲击。 第2节总体设计方案 2.1方案论证 驱动与开关 方案一:采用晶闸管直接驱动。 其优点是体积小,电路简单,外围元件少。但控制电流小,大电流晶闸管成本高,并且隔离性能差。 方案二:采用三极管驱动继电器。 其体积大,外围元件多。优点是控制电流大,隔离性能好。 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方案二。 2.2总体设计框图 经过上述方案的分析选择,得出系统硬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电视红外遥控器,51单片机最小系统,接收放大于一体集成红外接收头,1602液晶显示驱动电路。 整体设计思路为:根据扫描到不同的按键值转至相对应的ROM表读取数据。确认设备及菜单选择键后AT89S2将从ROM读取出来的值,按照数据处理要求从P2.5输出控制脉冲与T0产生的38KHz的载波(周期是26.3μs)进行调制,经NPN三极管对信号放大驱动红外发光管将控制信号发送出去。红外数据接收则是采用HS0038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内部集成红外接收、数据采集、解码的功能,只要在接收端INT0检测头信号低电平的到来,就可完成对整个串行的信号进行分析得出当前控制指令的功能。然后根据所得的指令去操作相应的用电器件工作,如图1-1所示。

无线电论文

论文关键词:短波通信;民航;短波地面站;数据链 论文摘要:短波通信由于其天波传播特性,在通信领域具有其它通信手段无法替代的地位,特别是在民用航空地空通信中,短波通信对于航线覆盖与极地飞行,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文章介绍了短波的传播方式与通信特点,并就短波通信在民用航空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应用短波按照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的划分是指波长在10m~100m,频率为3MHz~30MHz的电磁波。短波通信又称高频(HF)通信,实际上,为了充分利用短波近距离通信的优点,其实际使用的频率范围为1.5MHz~30MHz。由于短波通信的固有特点,长期以来,短波通信始终是军事指挥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直被广泛地应用于外交、气象、邮电、交通等各个部门,用以传送图像、数据、语言、文字等信息。同时,它也是海上航行和高空飞行的必备通信方式。短波通信是无线通信的基础,尽管目前无线通信新技术不断涌现,短波通信有逐渐退出通信领域的趋势,但是自身所拥有的优势和长处并不能被完全取代,在国际通信、防汛救灾、海难救援及军事等领域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短波的传播方式 民航通信中使用到的短波实质为无线电波,主要用于地面与飞机间的通信,其通信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1地面波。地面波是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波,它沿着半导电性质和起伏不平的地表面进行传播,一方面使电波的场结构不同于自由空间传播的情况而发生变化并引起电波吸收,另一方面使电波不像在均匀媒质中那样以一定的速度沿着直线路径传播,而是由于地球表面呈现球形使电波传播的路径按绕射的方式进行。 1.2天波。天波是经过地面上空40~800公里高度含有大量自由电子离子的电离层的反射或折射后返回地面的电波传输方式。天波是短波的主要传播途径,可实现长距离的传播,短波信号由天线发出后,经电离层的多次反射,传播距离可以由几百公里达到上万公里,且不受地面障碍物阻挡。在天波传播的过程中,路径衰耗、大气噪声、时间延迟、电离层衰落、多径效应等因素,都会造成信号的畸变与弱化,影响短波通信的效果。 1.3直接波。直接波是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之间,不经过任何发射,直接到达,电波就象一束光一样,所以有人称它为视线传播。由于民航中,飞机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飞行,所以有些时候地、空之间的短波通信,实际上是可以靠直接波完成的。 二、短波通信的特点 与卫星通信、地面短波等通信手段相比,无线电短波通信有许多显著的优点:(1)短波通信无需建立中继站即可实现远距离通信,(2)短波通信元器件要求低、技术成熟、制造简单、设备体积小、价格便宜,建设和维护费用低;(3)设备简单,目标小、架设容易、机动性强,即使遭到损坏也容易修理,由于其造价相对较低,可以大量装备,因而系统顽存性强。(4)电路调度容易,灵活性强,可以使用固定设置,进行定点固定通信,也可背负或装入车辆,实现移动中的通信。这些优点是短波通信被长期保留、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同时,短波通信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点:(1)信道拥挤、频带窄;(2)短波的天波信道是变参信道,

自制简易无线电遥控模型

如何自制一架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 第一节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的构成 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是航空模型家族中种类最多、最有趣,也最能锻炼参与者动手动脑能力的一种模型。大部分的遥控模型都可以自己制作机身部分,配以相应的动力、舵机等设备就可以在天空中翱翔。本章只介绍适合中小学生参与自制的简易遥控模型飞机。 一架简易的遥控模型飞机,大致由四个部分组成:动力系统、舵机、控制系统(发射机和接收机)、机身,下面分四个小结介绍这几个部分。 一、动力系统 模型飞机采用的动力可以分两大类:油动和电动。油动的一般用甲醇两冲程或四冲程发动机、汽油发动机来带动螺旋桨,电动的用有刷或无刷电机带动螺旋桨,另有涡轮发动机也被使用在遥控模型上。这里只介绍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的模型。 1.无刷电机——初学航模的首选 七八十年代,由于电子技术发展相对落后,遥控模型飞机通常采用甲醇发动机,飞行起来危险性较大,在飞行时需要准备的附件如油泵、启动器等较多,近些年兴起的电动模型飞机具有小巧灵活、携带方便、飞行安全、成本低廉等特征,深受广大航模爱好者的喜爱。 航模用电动机大致有两种:有刷直流电机和无刷交流电机。在电动模型飞机刚刚兴起时,大部分的飞机都采用有刷直流电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效率不高,而且重量太重,已逐渐被无刷电机取代,本章着重介绍无刷电机。 上左图是一款国产无刷电机及其附件,右图是电机内部结构。无刷电机使用三相交流电,线圈绕组固定在机座上作为定子,永磁体作为转子在外部,一般也叫外转子无刷电机(内转子无刷电机一般用于直升机,这里不作介绍)。初入门的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参数: 电机型号:国内出厂的电机一般只标示其尺寸大小而不标示功率,比如一款电机标示A2212/6T,代表电机定子的直径为22mm,高度为12mm,6T代表线圈绕组匝数为6匝。也有一些厂家标示其外部转子的尺寸。一般来说,尺寸越大的电机,相同电压下输出功率越大,匝数越少,转速越高。 电机KV值:KV值代表电机在空载(不装螺旋桨)情况下每增加1v电压,电机转速的增加量。比如KV值是2200KV的电机,在电压5V的情况下,空载转速是11000转/分钟。一般来说,相同尺寸的电机,KV值越高,就需要配以较小尺寸的桨,以免因过载而烧毁电机,而KV值较低的电机可以配大尺寸的桨,以达到较大的推力。在高速飞机上一般选用高KV 值的电机,低速或载重较大的飞机一般选用低KV值的电机。 2.无刷电调、锂聚合物电池——无刷电机为动力的标准配置 无刷电机要正常工作,必须要有调速器,也就是无刷电调。从电池中供出的电能是直流电,

简易计算器设计说明书

摘要 单片机的出现是计算机制造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是嵌入式控制系统的核心。如今,它已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科技、通信、汽车、工业等。计算器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单片机来进行的数字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简单的基本四则运算,并在LCD上显示相应的结果。设计电路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要控制电路,利用按键作为计算器的键盘的输入。显示采用字符LCD 静态显示。软件方面使用C语言编程,并用PROTUES仿真。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它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定时/计数器及I/O接口电路等部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它的特点是:高性能,高速度,体积小,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应用广泛。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最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单片机的产生发展、功能特点、应用开发等内容。 【关键词】简单计算器单片机 LCD 应用发展

背景 近年来,单片机以其体积小、价格廉、面向控制等独特优点,在各种工业控制、仪器仪表、设备、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课题。影响可靠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构成系统的元器件本身的可靠性、系统本身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耦合因素等。其中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是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本设计采用80c51 芯片,实现了利用单片机进行了一个简单计算器设计。允许对输入数据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及LCD 显示.如果设计对象是更为复杂的计算器系统,其实际原理与方法与本设计基本相同。LCD液晶显示器是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简称,LCD 的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盒,下基板玻璃上设置TFT(薄膜晶体管),上基板玻璃上设置彩色滤光片,通过TFT上的信号与电压改变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方向,从而达到控制每个像素点偏振光出射与否而达到显示目的。 现在LCD已经替代CRT成为主流,价格也已经下降了很多,并已充分的普及。故采用LCD.设计的关键所在,必须非常熟悉单片机的原理与结构,同时还要对整个设计流程有很好的把握,将单片机和其他模块完整的衔接。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单片机来进行的数字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基本四则运算,并在LCD上显示相应的结果;设计电路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要控制电路,显示采用字符LCD静态显示;软件方面使用C 语言编程,并用PROTUES仿真i。

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

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 ----正式选拔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无线电遥控发射机和接收机。 1.无线电遥控发射机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工作频率:f o=1~10MHz中任选一种频率。 (2)调制方式:AM、FM或FSK……任选一种。 (3)输出功率:不大于20mW(在标准75Ω假负载上)。 (4)遥控对象:8个,被控设备用LED分别代替,LED发光表示工作。 (5)接收机距离发射机不小于2m。 2.发挥部分 (1)8路设备中的一路为电灯,用指令遥控电灯亮度,亮度分为8级并用数码管显示级数。 (2)在一定发射功率下(不大于20mW),尽量增大接收距离。 (3)增加信道抗干扰措施。 (4)尽量降低电源功耗。 注:不能采用现成的收、发信机整机。 三、设计及其原理 1、设计总思路

根据要求,控制对象是8盏灯,因对频带宽度没有限制,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实现方法简单,载波传输采用FSK调制方式。 发射机主振电路型式本设计选择了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的西勒电路,即可获得较大的频偏,又可保证一定的频率稳定度。 功率放大器一般可由推动级、中间级和输出级组成,具体级数应由所要求的总功率增益而定。试题要求输出功率不大于20mW,假设天线特性阻抗为75Ω,则在匹配良好条件下天线上电压峰——峰值要小于3.5v。一般西勒振荡器输出电压峰——峰值为1v是可实现的,故用一级功率放大应能满足要求。考虑到前后级影响的问题,在振荡器与功放间加入了一级射随器,起隔离和激励的作用。鉴于输出功率低,兼顾效率,功放管工作状态选为甲乙类。 接收机高频放大器,为保证接收机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选用低噪声高频晶体管2SC763。为获得一定的电压增益,采用共射极谐振放大电路。 接收机解调器,通过查阅资料,选择了摩托罗拉的单片集成窄带FM解调芯片MC3361构成解调电路。MC3361的特点为低功耗、低电压和高灵敏度,在窄带语音和数据通信中有良好的镜频抑制能力。 控制部分,我们先用74HC148进行优先编码,然后为了便于码元的传输,需要对码元件进行再编码(一是进行并/串转换,二是加入一定冗余信息提高可靠性)。经查阅资料,VD5026和VD5027(本来要用MC145026和MC145027但是没买到)是专门设计用于遥控电路中的编/解码器。故用VD5026和VD5027来控制信号的再编码与解码。 2、发射机 发射机又分两个部分,发射部分和编码部分 (1)发射部分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系统设计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通信11-3班 姓名: 学号:

天津理工大学 摘要 本设计采用51单片机作为遥控发射接收芯片,HS003B作为红外一体化接收发射管,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智能红外遥控系统。系统包括接收和发射两大部分,发射部分有16个按键,接收部分含有8盏彩色LED灯、一片二位数码管和蜂鸣器系统。发射部分通过键盘扫描判断哪个键被按下,经过单片机编码程序进行编码,控制红外发射电路发送信号。接收部分解码信号,实现相应的输出。本设计方案结合红外遥控设计简单、作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 关键字:红外遥控信号调制编码解码

天津理工大学 目录 摘要................................................................................................................................................... I I 1.绪论 (1) 1.1课题目的和意义 (1) 1.2红外线简介 (1) 1.3红外遥控系统简介 (1) 2 课题方案和设计思路 (2) 2.1总体方案 (2) 2.2红外发射器设计 (3) 2.2.1红外发射器原理 (3) 2.2.2红外编码 (3) 2.3红外接收端设计 (4) 3硬件结构设计与介绍 (5) 3.1AT89C51系列单片机功能特点 (5) 3.1.1主要特性 (5) 3.1.2管脚说明 (5) 3.1.3基本电路 (7) 3.2红外发射电路 (8) 3.3红外接收电路设计 (9) 3.3.1红外接收模块 (9) 3.3.2数码管 (9) 3.3.3彩灯系统 (10) 3.3.4蜂鸣器系统 (11) 3.3.5红外接收端电路图 (12) 4 软件设计 (12) 4.1定时/计数器功能简介 (12) 4.2遥控码的发射 (13) 4.3红外接收 (14) 5.课程设计总结和心得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附录1P ROTEUS仿真图 (17) 附录2发射程序 (17) 附录3接收程序 (20)

无线电遥控器毕业论文

无线电遥控器毕业论文 目录 1前言 (1) 1.1研究方向 (1) 1.2研究背景 (1) 1.3研究意义及作用 (1) 2方案分析 (1) 2.1方案要求 (1) 2.2方案原理 (1) 2.3方案器件 (2) 2.4方案步骤 (2) 3 电路分析 (3) 3.1发射系统 (3) 3.1.1数据电路 (5) 3.1.2编码电路 (6) 3.1.3调制振荡发射电路 (6) 3.2接收系统 (5) 3.2.1接收振荡电路 (9) 3.2.2整形放大电路 (10) 3.2.3译码电路 (11) 3.2.4手动开关电路 (12) 3.2.5 D触发器电路 (12) 3.2.6驱动电路 (13) 3.2.7控制电路 (14) 3.3电源电路 (14) 结束语 (15) 参考文献 (16)

1前言 1.1研究方向 无线电遥控就是利用电磁波在远距离上,按照人们的意志实现对物体对象的无线操纵和控制,这种无线控制的方式就叫做无线电遥控。 1.2研究背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大规模遥控集成电路的不断出现,使得遥控技术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遥控装置的中心控制部件已从早期的分立元件、集成电路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单片微型计算机,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近年来,遥控技术在工业生产、家用电器、安全保卫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无线电遥控技术的诞生,起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最初的构想是无线电电报技术的建立,真空电子管的发明使得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很快应用在民用和军用等各个领域。自从爱迪生发明电灯以来,人类对照明电器的开启和关断控制主要使用手动机械开关。随着无线电的发展,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相继出现了无线电遥控的灯开关。无线电遥控器(RF Remote Control)是利用无线电信号对远方的各种机构进行控制的遥控设备。这些信号被远方的接收设备接收后,可以指令或驱动其它各种相应的机械或者电子设备,去完成各种操作,如闭合电路、移动手柄、开动电机,之后再由这些机械进行需要的操作。一个多键的无线电遥控器可集中控制全家的只能遥控开关,具有人性化夜光功能,方便夜间找到开关位置,具有安装方便,使用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但因为无线电波有穿墙越壁能力,所以会误开关邻居的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后来的一种无线电遥控器采用了编码技术,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一个遥控器只对应控制一盏灯。

简易无线通信系统[详细]

简易无线通信系统(T-1题)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无线通信系统.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发射频率在1~40米Hz 任选,调制方式A米/F米任选; (2)自制正弦波信号源,峰峰值1V ,频率400~600Hz可调; (3)输出功率小于20米W(在标准50Ω假负载上); (4)接收距离不小于5米(输入信号为1V、500Hz正弦波,输出信号无明显失真); 2、发挥部分: (1) 接收机能显示接收输出信号的频率; (2) 发射端可控制接收机输出直流电压变化(1~3V)及显示该电压值; (3) 增大接收距离大于10米(输入信号为1V、500Hz正弦波,输出信号无明显失真); (4) 其他的创新和发挥. 三、评分标准: 项目满分 基本要求 100 设计与总结报告: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 算、电路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 与测试结果的分析. 50 实际制作完成情况50 发挥部分 50 完成第(1)项15 完成第(2)项15 完成第(3)项15 完成第(4)项 5 总分50 无线LED控制器的制作(T-2题)

一、 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采用无线控制方式(红外、超声波、射频等任一种)来实现控制8路LED 灯的无线控制器,系统如下图所示: 要求 (一)基本要求 (1)可实现无线控制八路LED 灯(键盘控制任意一路LED 灯的亮、灭、左循环、 右循环); (2)使该控制器具备密码保护功能,当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方能对键盘进行控制,反 之控制器发出报警; (3)设计控制距离以使用者为中心,圆半径距离设定在5米内均可接收. (二)发挥部分 (1)可实现LED 灯的分级亮度控制; (2)可实现测量无线LED 控制器的电源电压V,当V 下降到(7/8)V 时, 8路LED 有7个亮、满格电压V 时8路LED 全亮; (3)设计控制距离以使用者为中心,圆半径距离设定在1米内、5米内、10米内 三档可设置,且每档设计控制距离的实际测量不能超出所要求的距离; (4)有其他的创新和发挥. 三、评分标准

简易计算器系统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简易计算器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刘胜凯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老师娄小平 组员李阳、杨帆、曾家俊

目录 一、摘要 (3) 二、原理与总体方案 (3) 三、硬件设计 (6) 四、调试 (10) 五、测试与分析 (12) 六、心得体会 (14) 七、参考文献 (15) 八、附录 (15) 一、摘要 计算器一般是指“电子计算器”,是能进行数学运算的手持机器,拥有集成电路芯片。对于嵌入式系统,以其占用资源少、专用性强,在汽车电子、航空和工控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本设计就是先通过C语言进行相应程序的编写然后在ADS中进行运行最后导入PROTUES进行仿真。最后利用ARM中的LPC2106芯片来控制液晶显示器和4X4矩阵式键盘,从而实现简单的加、减、乘、除等四则运算功能。 二、原理与总体方案 主程序在初始化后调用键盘程序,再判断返回的值。若为数字0—9,则根

据按键的次数进行保存和显示处理。若为功能键,则先判断上次的功能键,根据代号执行不同功能,并将按键次数清零。 程序中键盘部分使用行列式扫描原理,若无键按下则调用动态显示程序,并继续检测键盘;若有键按下则得其键值,并通过查表转换为数字0—9和功能键与清零键的代号。最后将计算结果拆分成个、十、百位,再返回主程序继续检测键盘并显示;若为清零键,则返回主程序的最开始。 电路设计与原理:通过LPC2106芯片进行相应的设置来控制LCD显示器。而通过对键盘上的值进行扫描,把相应的键值通过MM74C922芯片进行运算从而让ARM芯片接收。 2.1 系统整体流程图 2.2 程序运行流程图

简易无线遥控开关的设计与调试实训报告

简易无线遥控开关的设计与调试实训报告 一、实训内容 1、实训目的和选题的意义 2、实训要求 3、实验前资料查询 4 3、实验电路原理及原理图 4、安装和调试 5、实验ⅠⅠⅠ结果分析 6、实训心得和体会 7、参考文献 一、实训目的和选题的意义 掌握电子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技能。巩固、扩大已获得的理论知识。了解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电信学院开展了一次为期一个星期的实训。 作为通信工程马上进入大三的学生,我们将要学习高频电子等一系列的专业知识。而无线遥控装置则是高频电子最基本的电路之一,借助这次实训来为我们马上就要学习的专业课作准备,也让我们来对自己的专业有更多的了解,同时增强我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要求 能认真遵守实验室的要求,积极动脑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在使用试验仪器时

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因仪器使用不当而造成的烫伤等。注重团队合作。 三、提出选题实验方案 1,通过电路板焊接利用高低电平确定地址码和数据码 2,两个电路板都通电,发射器接受数据码所包括的数字信号,并通过解码转换成模拟信号(无线电波) 3,接受电路板确认为无线电波中的地址码,通过,则利用编码器将无线电波的模拟信号转换成高低电平的数字信号 4,通过LED灯的显示来确定每个对应的二进制数码信号的接受状态 5.方案图如下 编码单元—→发射单元—→接收单元—→解码单元 同时会有电源给其供电。 四、安装并调试 无线电遥控电路是利用无线电信号作为遥控指令来完成各种指定动作的,简易的无线电遥控装置电路由无线电发射器与接收器两大部分组成。 实验仪器 电烙铁,F05p ,J04v,芯片PT2262,芯片PT2272,电阻,二极管,电容,LED灯,带皮导线等。 实验原理 1、发射电路 1.采用单片机控制 2.用PT2262进行编码 码芯片PT2262发出的编码信号由:地址码、数据码、同步码组成一个完整的码字,解码芯片

红外遥控发射和接收系统课程设计

红外遥控发射和接收系统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以红外技术为基础,可以实现无线遥控,摆脱了信息传递需要导线的限制,而且红外实现方式灵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红外集成芯片价格的降低,更加扩展了红外的应用范围。现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红外的应用,以及它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本设计充分利用能够很容易买到的普通电视机遥控器,通过编码发射红外线,然后由通用红外接收芯片sw0038实现对红外的接收,但是因为考虑到题目的要求仅仅是实现对一个开关的简单开管控制,所以舍弃了依靠单片机来对遥控器发出的红外进行解码实现多种控制的方案。本方案简洁可行,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开发,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移植性,可以通过简单的修改就应用到其他领域。 关键字:红外遥控红外解码双稳态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take the infrared technology as a foundation, realizing the wireless remote control, getting rid of the the limit of wir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eacause infrared technology is easy to be realized,it is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Specially ,with the chip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frared integrated chip price reducing, even more expanded the infrared application scope . Now in our daily life ,we can feel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frared, and the convenience it has brought us.In this design,I take ordinary television remote control device to realize coding and Infrared Emission,then it is received by the general infrared receive chip sw0038 .what the topic requests is merely the realization of a simple switch control,so I give up the program on the MCU. The program is simple and feasible, making full use of the existing resources for development, and achieve fairly good results.It has a good portability,so only after a little change,it can be transplanted to other fields. Key word: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infrared decode bistability

认知无线电论文

摘要在认知无线网络中,当主用户的频带当前没有使用时,副用户允许利用主用户的频带。为了支持这种频谱再利用的功能,副用户需要感知无线电的频率环境,并且一旦主用户使用了这个频段,副用户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让出该信道。因此,在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是很重要的。在频谱感知中有两个参数:监测概率和假报警概率。监测概率越高,主用户受到的保护越好。而对于副用户来说,假报警概率越低,可以再利用的空闲信道越多,因此副网络可利用的吞吐量越高。这篇文章中,我们要学习当主用户充分的受到保护时,怎样确定感知时间使得副网络获得最大的吞吐量。我们要精确地计算出权衡感知吞吐量这个问题,并且利用能量检测来说明这个问题有一个最佳的检测时间,它可以使得副网络获得最高的吞吐量。协同感知运用多重小时隙,多重副用户同样学习使用了本文章中提出的方法。通过电脑仿真,我们知道对于一个6MHz的信道,当帧长度是100ms,且副用户收到主用户的信噪比是20dB,当保持了90%的检测概率时,能获得最高吞吐量的感知时间是14.2ms。当利用了分布式的频谱感知时,最佳感知时间会降低。 关键词认知无线电,感知吞吐量,频谱复用,频谱感知,吞吐量最大值。

1引言 过去的十年里,我们看到了无线服务越来越流行。根据频谱固定分配的方法,在很多国家,大部分可利用的频谱都分配给了固定的设备。另一方面,频谱再利用地方式缓解了固定频谱分配所造成的没有充分利用的问题。事实上,在美国,FCC目前的做法表明70%的固定频段没有利用。而且,其频段占用的时间短至毫秒,长则数小时。所以推动了频谱重复利用的思想,它允许当主用户或主网络不使用其频段时,副用户或者副网络使用该频段。 频谱再利用的核心技术是认知无线电,它包括三部分:(1)频谱感知阶段:副用户需要去感知并且检测无线环境来检测空白频谱。(2)动态频谱管理:为了通信认知无线电网络需要去选择最佳的可利用频段。(3)适用通信:认知无线电设备要能够辨别出它的传输参数(载频,带宽,传输功率等等),这可以更好的利用一直在变化的频谱。 2003年12月,FCC发布了通知表明,认知无线电对于设备的频谱共享很有帮助。之后,成立了IEEE802.22工作组,为无线区域网络(WRAN)设定标准,它利用了电视广播的VHF/UHF频段。这样做之后,还需要对于主用户来说没有有害干扰,因为在VHF/UHF频段包括了电视用户和FCC部分74个无线麦克风。 图1说明了WRAN系统的拓扑结构,主用户包括电视用户和无线麦克风,副用户包括WRAN基站(BS)和WRAN客户前置设配(CPEs)WRAN体系对用农村和城郊区域都提供无线带宽,其半径可达33千米。WRAN的使用是依靠接入了临时没有使用的电视频段。当主用户没有使用TV信道时,对于WRAN 体系来说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利用该频谱。为了保护主用户,当主用户需要使用时,WRAN系统在一定时间内(802.22小组规定的时间为2s)需要撤离该信道。所以对于认知无线电系统频谱感知是很重要的。在802.22WRAN,MAC帧包括一个感知时隙和一个数据传输时隙,这是的周期频谱感知传输可以实现。第一个要学习的问题就是降低平均搜索时间,其主要对象就是提高副用户在短时间内能够找到至少一个可利用的空闲信道的机会。一旦找到这个最佳搜索时间,就要使之最优化,以获得最高的吞吐量。

F24-60无线电遥控器操作手册

F24-60系列工业用无线电遥控器 操作手册

F24-60安装及操作说明书 保固 质量保证 禹鼎公司保证本产品出厂时,完全符合其所公布之各项规格,只要适当地安装,都可以正常使用,但是禹鼎公司并不保证本产品的操作是亳无中断或零错误。保证期间本产品自出厂日起享有一年的保固期,保证客户在一年内不会有任何产品上的问题,若在保固期间内,只要证明产品质量有瑕疵,禹鼎公司愿意维修。任何需要修护的产品都必需送往禹鼎公司指定的服务处,该客户必须负担产品运往服务处的单程运费,而禹鼎公司的服务处在保证期间内将会负担回程费用,寄还该产品。 未包含事项 前述的保证范围,并未包含按键、继电器、保险丝、电池等损耗性零件或是装机错误所造成的基板损坏等,且未包含因客户不当使用、维修不足、操作环境规格的忽略、未经许可的变更、错误的使用或客户自行设置接口而造成之故障。 备注 ◎前述之保证事项,并无其它明述或隐含的保固事项。 ◎保固所提供的赔偿是客户唯一的赔偿,禹鼎公司并不负任何直接、间接、特殊、意外或因果的损毁责任。 注意事项 一般注意事项 ◎未经专业训练之人员,不得拆开本机器,否则可能损坏。 ◎使用后天车总电源应关闭,以切断接收机电源,并将发射器之钥匙开关拔除。 ◎天车应有总电源继电器、极限开关,及其它安全性设施。 安装注意事项(一) 接收机安装位置必须远离变频器、马达及其连接电缆越远越好以避免接收机受到噪声之干扰。 安装注意事项(二) 接收机不可安装于电控箱内,正确之安装方式是将接收机固定于电控箱顶部(或外部)之适当位置,然后再将接收机输出电缆穿入电控箱内做适当之接线。 紧急状况之处理 当紧急状况出现时,请依下列步骤处理,并立刻通知经销商。 1.按下STOP紧急停止按键。 2.将发射机之钥匙开关拔除。 3.关闭天车总电源。 4.通知经销商,找出原因。

第02讲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第02讲计算器 2.1 计算器简介 大家都知道,计算器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在Microsoft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附带了一个计算器程序,有标准型和科学型两种模式。Windows XP下的标准型和科学型计算器程序分别如图2-1和图2-2所示。 图2-1 Windows XP下的标准型计算器 图2-2 Windows XP下的科学型计算器 Windows操作系统下附带的计算器程序功能相当的强大,本课我们将模仿Windows的计算器,使用Visual C# 2005开发平台开发一个功能相对简单的计算器应用程序,它能完成加、减、乘、除运算。 接下来详细的介绍简易计算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2.2 界面设计及属性设置 用户界面设计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用户界面的好坏直接影响软件的质量,本节将介绍如何设计简易计算器的用户界面以及界面上各控件的属性设置。 2.2.1 界面设计 打开Visual Studio 2005开发工具,新建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然后在窗体上依次放置1个TextBox和17个Button控件,如图2-1所示(设置好属性后)。 图2-1 计算器用户界面 2.2.2 属性设置 窗体和各控件的属性设置如表2-1所示。 表2-1 窗体和各控件的属性

2.3 编写代码 本程序需要用到一些公共变量,例如用来接收操作数、运算结果,判断输入的是否为小数等,因此首先在代码的通用段声明以下变量: //****************************************************************** double num1, num2, result; // 操作数及运算结果 bool decimalFlag = false; // 判断输入的是否为小数 string myOperator; // 操作类型 //******************************************************************

简易无线遥控系统设计

1前言 1.1无线遥控技术现状 无线遥控,即是在控制端把控制指令以某种编码方式形成易于传输的信号,通过无线传输,在受控端经解码等处理形成相应的控制操作。无线控制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采用适宜的方式。各种遥控方式的不同,主要在于信息的编码处理方式和信息的传输方式。所传信息的形式以及信息量的大小决定采用何种信息编码和处理方式,而信息传送的距离决定采用何种传输方式。 在编码方式上,目前在简单信息的遥控中常采用的是PCM方式和DTMF方式。这两种方式均具有实现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对于复杂以及大量信息的遥控,可以采用相应的信号处理方式,经过适当的信源信道编码以及数字调制等处理来生成易于传输的信号。对于这些编码处理方式,可以根据系统功能需要进行灵活选择。 在传输方式上,对于近距离遥控,可以采用基带传输。对于远距离遥控,需要选择适当的调制方式,进行频带传输。目前常用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三种。对于不同形式的基带信号,又可以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对于各种调制方式的选择,可以根据基带信号的形式,传输的带宽限制等因素决定。 对于无线遥控技术,当前基本上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红外线遥控方式,无线电遥控方式,超声波遥控方式和声音遥控方式。红外技术出现比较早,成本低,价格也具有优势。红外遥控具有以下优点:控制内容多,抗干扰能力比较强,不会发生任何误动作;响应速度快,不会对其他电器产生干扰从而影响用户使用;体积小,成本低,功耗小,与其他方式比可以降低功耗90%。但是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在使用中需要保证遥控发射器和遥控接收设备处与一定的角度范围,中间不能有任何物品,否则就会阻挡红外线的传输,因为红外线不能穿越砖瓦水泥砌筑的墙体,这在日常使用中经常会造成不便,毕竟用户不希望只能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才能对对象进行操作,之外红外线方式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超声波遥控方式中的超声传感器频带窄,能携带的信息量少,易于受干扰而引起误动作,同时该种方式作用距离短,通用性强可以互换因而不适合在灯具遥控中运用。声音遥控方式通用性强,作用距离短,声音携带的信息量少,易受干扰而引起误动,它适合于像声控电灯开关的场合。无线电作为新一代的信息传送方式,具有绕射和穿透特性,只要在有效工作范围之内,无线设备就可以不受角度,方向和障碍物的限制而自由使用。并且采用特定的编码解码技术可以防止无线电波的互相干扰,抗干扰能力强。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系统设计

单片机红外遥控系统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方便于生活的遥控系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传统的遥控器采用专用的遥控编码及解码集成电路,这种方法虽然制作简单、容易,但由于功能键数及功能受到特定的限制,只实用于某一专用电器产品的应用,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而采用单片机进行遥控系统的应用设计,具有编程灵活多样、操作码个数可随便设定等优点。 本设计主要应用了AT89C51单片机作为核心,综合应用了单片机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知识,应用红外光的优点,设计了一个红外线遥控系统。本系统包含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利用编码/解码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 红外线发射器;接收部分包括红外线接收芯片、光电转换器、调解电路。其优点硬件电路 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性价比较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单片机AT89C51;LED红外线发射器

目录 目录 (2) 1 绪论 (2) 1.1研究背景 (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3) 2系统方案设计论证 (5) 2.1单片机红外遥控发射器设计原理 (5) 2.2单片机红外遥控接收器设计原理 (5) 2.3方案选择和论证 (6) 3红外解码硬件电路设计 (8) 3.1红外解码系统设计 (8) 3.2单片机及其硬件电路设计 (8) 3.3红外发射电路设计 (10) 3.4红外接收电路设计 (11) 3.5本章小结 (13) 4红外解码程序设计 (14) 4.1红外接收电路主程序流程图 (14) 4.2红外接收电路子程序流程图 (14) 4.3本章小结 (15) 5 联机与调试 (16) 结论和展望 (23) 附录A:系统原理图 (24) 附录B:系统PCB图 (25) 附录C:系统仿真图 (26) 附录D:系统源程序 (27)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目前市场上采用的一般是遥控编码及解码集成的电路。此方案的特点是制作简单、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