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1.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冯特:构造主义

詹姆士:机能主义

华生:行为主义

韦特海默:格式塔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主义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人格心理。

5.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6.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

7.意志过程:自觉的确定目标,为实现目标而自觉支配,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8.人格心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所具有的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

9.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①理论任务:揭示心理、意识的起源;为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基本理论提供科学的依据,心理学具有丰富和充实教育理论的任务。

②实践任务:

a.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提高人的实践活动效率;

b.运用心理学原理和各种心理技术去预测和控制心理想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为人类不同领域的实践服务;

c.心理学实践的总目标是为实现和谐社会服务,为实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d.师范高校研究心理学的任务:为搞好教学改革服务、为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服务、为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为提高自己的心理修养服务

10.心理学研究所要遵循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的原则、系统性原则

11.心理的实质: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②心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第二章意识和注意

一、名词解释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是指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的觉知。具体地说,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客观世界的存在和自身同客观世界关系的存在。

意识的觉知性:是人类意识最基本的特征,是指人对内外信息的了解。

非意识:人体有些活动是从来不可能意识到的,但这些活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处于非意识状态。(对环境事物无感知的状态)

前意识:处于意识水平的资料是储存在记忆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提取出来。(当前未被意识到,但容易被意识到的经验)

无意识:处于无意识的经验比处于前意识水平的经验更难被人觉知,但它会对人的心理过程产生影响,指意识以外进行的心理活动,如睡眠时的梦,自动化的技能等。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狭义)或同一活动(广义)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注意的广度:即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注意的转移: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去。

注意起伏: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的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的加强或减弱。

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转向其他的对象。(相反状态是注意的稳定)

二、基础知识

1.意识的基本活动方式:①被动的意识活动:指意识的承受状态

②主动的意识活动:指积极的思维活动

2.意识的特征:觉知性、能动性、社会制约性

3.意识的能动性表现:①把感性材料进行信息加工提高到理性认识水平

②主动地调节和支配实践活动,按照人的意志去改造世界

4.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表明了注意具有方向和强度的特征。

5.根据人的心理活动所指向和集中的客体的性质,注意可分为:外部注意、内部注意。

6.外部注意:人对周围事物的注意;

内部注意:人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注意

7.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8.注意的外部表现:①适应性运动

②无关运动的停止

③呼吸运动的变化

9.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刺激物的特点

①刺激物的强度

②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③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④刺激物的新异性

(2)人本身的状态

①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

②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10.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

(1)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

(3)合理地组织活动

①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②根据任务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注意。

③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

(4)用意志与干扰做斗争

11.注意的起伏周期:包括一个正时相和一个负时相。

注意处于正时相时,表现为感受性提高;处于负时相时,表现为感受性降低。

12.引起注意分散的原因:①无关刺激的干扰

②单调刺激的长时间作用

13.影响注意广度的主要因素:

①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对象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越大

②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知觉活动的任务多,注意范围就小;反之,注意范围就大;个人知识经验丰富,注意范围就大;反之,注意范围就小。

14.注意分配的条件:①同时并进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

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存在协调关系

15.注意转移与注意分散的区别:

①注意转移是在实际需要时,有目的的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一种活动合理地代替另一种活动。

②注意分散是在需要注意稳定时由无关刺激干扰或由单调刺激所引起,使注意离开需要注意的对象。

16.影响注意转移快慢的因素:

①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

②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的性质

三、简答题

1.简述意识的基本特征。

答:意识的基本特征:觉知性、能动性、社会制约性。

①觉知性是人类意识最基本的特征,是指人对内外信息的了解。没有觉知性就谈不上意识,人能觉知到客观事物、自身的存在以及自身同客观事物的关系。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了语言,当我们的心理活动在语言的水平上加工时,这种心理活动就成为意识。

②能动性:人的意识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而是在实践过程中积极能动的反映。意识的能动性把感性材料进行信息加工提高到理性认识水平;主动地调节和支配实践活动,按照人的意志去改造世界。

③社会制约性:首先,在社会集体活动中产生的意识,一开始便是社会产物,受社会调节的制约。其次,人的意识和语言密切联系着,有了语言,大脑才能进行抽象思维,才能产生人的意识,儿童意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也是在与人们交往中掌握语言的过程,语言的发生、发展也表明意识具有社会制约性。再次,意识的内容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实践领域的不同,人们的意识具有不同的水平和特点。最后,个体意识的社会制约性表现在:个体意识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他的社会生活实践,以及他对社会上的知识、思想、观点的接受和掌握;个体的意识又影响社会意识的内容。

2.注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注意与心理过程有什么关系?

答: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指向性: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而且抑制多余的活动。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注意总是和心理过程紧密联系的。如注意看、注意听等。上课时老师所说的“注意黑板”“注意听课”,并不意味着就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将看黑板的看字,听课的听字省略了。所以注意没有自己

特定的反映内容,人们也不可能专门从事注意的意象。

3.注意分哪几种?影响这几种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答: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影响条件:

(1)有意注意:①是否能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

②是否能稳定的培养间接兴趣

③是否能合理的组织活动

a.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b.根据任务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提醒自己保持注意

c.提出问题加强注意

④用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2)无意注意:①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之间的对比关系、新异性、活动和变化)

②人本身的状态(人的兴趣和需要、人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状态)

(3)有意后注意:①产生兴趣、熟悉过程的事

②通过意志活动,熟练后转化为有意后注意。

4.简述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的区别和联系。

答: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这三者在实践活动中紧密联系、协同作用。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有意注意。

5.注意和意识的关系。

答:区别: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联系:注意与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一、名称解释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阈限:是测量人的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阈限: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阈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简称差别阈限。

感受性:感觉系统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它是感觉系统的基本指标,可用感觉阈限来衡量。联觉: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

感觉的适应:在强度不变的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着刺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发生变化。视觉后像:指刺激停止作用于视觉感受器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

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三原色:由三种基本原色构成,分别是红、绿、蓝。原色是指不能透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

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管歪曲的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

感觉的后效: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并不会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称为后效。

明适应:从暗处进入到明处,在最初一瞬间感到晃眼,经过几秒钟至1分钟视觉恢复正常的现象。

暗适应:指人从亮处进入到暗处,开始什么也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后视觉恢复的现象。双眼视差:左眼看到左边多一点,右眼看到右边多一点,从而使两眼的视觉稍有不同,这种差异叫双眼视差。

二、基础知识

1.外部刺激:由有机体外部给予的刺激

内部刺激:由有机体内部的变化所引起的刺激

2.韦伯定律: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公式:△I/I=K △I:差别阈限 I:原来的刺激强度

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韦伯分数越小,辨别越灵敏。

3.视觉的后像分为:正后像、负后像。

正后像:与原刺激物性质相同的后像

负后像:与原刺激性质相反的后像

4.视觉的适宜刺激波长:380—76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即可见光。

5.听觉的适宜刺激频率是16—20000次/秒的音波,即可听音。

6.听觉的绝对阈限是0分贝,上阈是120分贝。

7.听觉有音调、音响、音色三种属性。

音调是由声波频率决定

音响由声波振动的强度决定

音色是反映声波混合的听觉特性

8.皮肤感觉:触压觉、温度觉、痛觉。

9.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10.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11.深度知觉:即距离知觉和立体知觉。

12.深度线索:人所赖以形成深度知觉的各种条件叫深度线索。双眼视差是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

13.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①个人的兴趣和情绪、态度

②感觉通道的性质

③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

14.运动知觉包括: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运动幻觉。

15.运动幻觉包括:

①诱导运动:是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

②自主运动:如果个体在暗室中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过一段时间便会感到它在不停的动来动去,此为自主运动。也称为沙蓬特错觉或游动错觉。

16.影响感觉的因素:刺激强度的影响、刺激时间的影响、感觉相互作用的影响。

17.感觉主要包括:皮肤觉、嗅觉和味觉、运动觉和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

三、简答题

1.说明知觉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待解答)

答:通过感觉,我们只知道食物的个别属性,通过知觉,我们才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映像,从而知道它的意义。然而,事物又总是由它的许多属性组成的,只有对事物的属性感觉的越丰富,才能对事物知觉得越完整、越准确。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第一步,人的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知觉是感觉的深入,知觉是认知的过程,包括获取感官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

2.知觉有何基本特征?为什么?

答: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部分组成,人在对它进行感知时,总把它当做一个统一的整体。

知觉的选择性:在一定时间内,人不能感受到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感受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此时,注意的对象好像从其他事物中凸显出来,其他事物就退到后面去,前者是知觉的对象,后者成为知觉的背景。

知觉的理解性:知觉受个人知识和经验的影响,具有理解性。在感知当前的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领会。

知觉的恒常性: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知觉往往并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而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3.何为观察力?怎样培养和提高观察力?

答: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在观察活动之前,要对所观察的事物做一定的了解,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

①要预先做好观察的准备,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制定进行观察的计划,掌握观察所必须的具体方法。

②在观察时,必须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并要设法让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观察活动。

③必须在观察时及时做好记录。

4.举例说明深度知觉的形成。

答:深度知觉又称为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这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深度知觉主要是通过双眼视觉实现的。有关深度知觉的线索,既有双眼视差、双眼辐合、水晶体的调节、运动视差等生理线索,也有对象的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对象的纹理梯度、明暗和阴影以及熟悉物体的大小等客观线索。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有关线索,单凭一只眼睛观察物体也可以产生深度知觉。用视觉来知觉深度,是以视觉和触摸觉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联系为基础的。通过大脑的整合活动就可作出深度和距离的判断。但是个体在知觉对象的空间关系时,并不完全意识到上述那些主、客观条件的作用。

5.时间知觉是怎样形成的?

答: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时间知觉的信息,既来自于外部,也来自于内部。外部信息包括计时工具,也包括宇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如太阳的升落等。内部

标尺是机体内部的一些有节奏的生理过程和心理活动。神经细胞的某种状态可成为时间信号。

6.举例说明运动知觉的类型及其形成。

答: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运动幻觉。

真动知觉:是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网膜各点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似动知觉:是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的相继刺激网膜上领近部位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知觉。

运动幻觉:包括诱导运动和自主运动。诱导运动是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幻觉。自主运动是指若个体在暗室中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过一段时间便会感到光点在不停的动来动去。自主运动又称为纱蓬特错觉或游动错觉。

7.感觉和知觉的联系。

答:感觉和知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①它们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二者密不可分,人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

②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发展。

区别:①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②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最简单的认识活动;知觉是一种比感觉复杂的认识

活动,它更多的依赖于个人的知觉经验和个性特点。

第四章记忆

一、基础知识

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重现。包括:识记、保持、重现。

2.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

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重现:包括回忆和再认。

回忆:指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重现回想起来。(考试中问答题)

再认:指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考试中选择题)

3.从信息加工学角度,记忆是:编码阶段、存储阶段、提取阶段。

4.元记忆:指个体对自己记忆过程及内容的了解和控制。

5.记忆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表象的作用:①表象是介乎知觉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

②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

6.遗觉象:有些儿童在观察一件东西之后,可以产生连细微情节都十分清晰的表象,好像还在继续知觉一样,这类表象称为遗觉象。

7.按记忆的内容分类:

①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②逻辑记忆:以概念、公式和规律等的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

③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④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8.根据记忆活动特点分类:

①感觉记忆:瞬时记忆,保持时间0.25—2秒。

②短时记忆:记忆保持在1分钟以内。(边听课边记笔记,7个容量)

③长时记忆:保持在一分钟以上甚至终身的记忆。

9.按再认或回忆时意识状态分类:

①外显记忆: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来完成当面的任务时的记忆。

②内隐记忆: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有影响时的记忆。

10.根据有无明确的目的,识记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11.无意识记:事前没有预定识记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的识记。“潜移默化”就是指一些良好的素质可以通过无意识记获得。

12.有意识记:明确了识记目的,需要意志努力,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

13.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是人们识记的两种基本方法。

意义识记:是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而进行的识记。

机械识记:依靠机械重复而进行的识记。

14.保持内容的变化:数量上,保持量的减少,出现遗忘。

质量上,记忆内容的简化、概括,或详细,合理,或歪曲、替代。

15.记忆恢复现象:延缓回忆的数量超过直接回忆的数量。

16.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17.艾宾浩斯保持曲线: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而一段时间过后,几乎不再遗忘了。“先快后慢”

18.影响遗忘的因素:

①时间

②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兴趣、需要、意义)

③识记材料的性质(熟练、有意义)

④材料的数量

⑤学习程度(过度学习)

⑥材料的系列位置

19.过度学习:学习一种材料,达到一次完全正确背诵后仍继续学习到解决学习者的最高潜能的程度(150%),称为过度学习。

20.遗忘分为暂时遗忘、永久遗忘。

暂时遗忘:指已经进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提取,但只要有适当的条件还可能再认或回忆,经验还可以恢复。

永久遗忘:指记忆的材料未经复习而消失。

2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先学习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22.如何正确地组织复习:(大题)

①及时复习(晚上进行识记,第二天早晨复习效果较好)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初次识记时,各次识记分布应该密一些,以后各次的间隔可以逐渐延长)

③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试图回忆是一种更积极的认知过程,要求大脑更积极地活动,同时它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让人集中精力学习不能识记的部分和改正回忆中的错误)

④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器官参加复习(视听结合)

⑤活动有助于记忆(把识记对象作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能使学生积极地参加活动,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23.再认的速度和确定性主要取决于:

①对旧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

②当前出现的事物与以前识记过的有关事物的相似程度

24.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任务,分为:有意回忆(随意回忆)、无意回忆(不随意回忆)

有意回忆:指回忆的目的任务,自觉地去追忆以往的某些经验。

无意回忆:指没有预定目的,任务,只是在某种情景中自然而然地想起某些旧经验。“触景生情,一件往事偶然涌上心头”

25.追忆:在心理学中,把那种根据有关线索,使用一定策略,通过不断的推论和探索,在意志努力下完成的有意再现称为追忆。

26.根据回忆是否需要中介,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

直接回忆:不需要以其他事物为中介即可提取有关信息。

间接回忆:需要以其他事物为中介,并经过一系列推理过程,提取有关信息。

27.遗忘的学说:

●干扰说:遗忘是由于记忆之间的干扰,产生相互抑制,使所需要的材料不能提取。强调新旧材料之间的干扰。

●消退说: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已至最后消退。强调生理过程对记忆痕迹的影响。

●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所引起的遗忘,又叫动机性遗忘。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认知理论:感觉记忆的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的消退;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消退和干扰;长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于干扰作用。

二、简答题

1.记忆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

答:记忆包括识记、保持、重现三个环节。

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

保持: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重现: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表现为回忆或再认。

2.试述记忆的三个储存系统。

答:三个储存系统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①感觉记忆:又被称为瞬时记忆,在感觉记忆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约为0.25—2秒。感觉记忆中保持的材料如果受到注意,可得到识别,进入短时记忆。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很快消失。

②短时记忆: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我们上课边听课边记笔记就是利

用了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大致是7个。复述是短时记忆的重要保持机制。信息得到复述后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否则很快消失。复述还可以使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到长时记忆。

③长时记忆:指记忆信息的保持从一分钟以上直至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长时记忆的记忆容量很大,保持的时间长。长时记忆是对短时记忆的重复加工的结果。

3.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分析提高记忆效率的因素。

答:①记忆的材料组织的程度高,有助于提高记忆的效率。

②理解记忆材料的本质和内部关系,利用意义记忆,可以提高记忆效率。

③识记的目的性越强,越能集中注意,排除干扰,通过有意识记加上自己的记忆方法将材料记住。

4.试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答:内隐记忆:是指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有影响时的记忆。内隐记忆是无意识的,在再认或回忆时不需要有意识。

外显记忆:是有意识的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来完成当前的任务时的记忆。外显记忆是有意识的。

5.遗忘的特点和原因。

答:遗忘的特点: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可总结出一条遗忘的发展曲线: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一段时间后,几乎不再忘记了。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遗忘的原因:

遗忘分为暂时遗忘和永久遗忘。

暂时遗忘:指已经进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提取,但只要有适当的条件还可能再认或回忆。

永久遗忘:指记忆的材料未经复习而消失。

关于遗忘的原因,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观点。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新旧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引起的。

消退说: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消退引起的。强调了生理过程对记忆的影响。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引起的,例如人们对不愉快的事情的回忆较少。

认知理论:认为感觉记忆的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的消退而引起的。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痕迹和干扰引起的。长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干扰引起的。

6.怎样有效的组织复习?

答:①及时复习,由于遗忘一般都是先快后慢,所以及时复习非常必要。当天晚上背诵的内容,第二天早上复习,效果最好。

②合理的分配复习的时间。

③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④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

⑤活动有助于记忆

第五章想象

一、名词解释

1.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2.有意想象:是带有目的性和自觉性的想象。

3.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而产生的想象。

4.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5.创造想象:是根据预定的目的,通过词对已有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而产生可以作为创造性活动“蓝图”的新形象的过程。

6.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想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性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7.慢波睡眠:慢波睡眠时脑电波呈同步化慢波,睡眠时眼球没有或只有少数缓慢的运动,又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

8.快波睡眠:快波睡眠时脑电波呈同步化快波,睡眠时眼球有快速运动(50-60次/分),又称为快速眼动睡眠。

9.梦:是人脑处于睡眠状态时一定时相一定部位的兴奋活动。

二、基础知识

1.想象的两个特征:形象性、创造性。

2.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和意图,想象可划分成有意想象(随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

3.有意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4.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具备的条件:①正确理解词和图样标示的意义

②丰富的表象储备

5.发展创造性想象的条件:①创造动机

②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

③思维的积极活动

④灵感和艰巨的劳动

6.幻想有两种:①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可能实现的,是理想。

②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毫无实现可能的,是空想。

7.睡眠分为:慢波睡眠、快波睡眠。

8.成人的慢波睡眠分为四个阶段:打盹浅睡、中度睡眠、中度至深度睡眠、深度睡眠。

9. 第一阶段入睡期

第二阶段浅睡期

第三阶段中度睡眠期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期,脑电全为高振幅的δ波。

快波睡眠发生在第四阶段里,慢波睡觉发生在第一至第三阶段里。

10.越接近睡眠后期,快波睡眠的持续时间越长。

11.做梦一般发生在快波睡眠期间。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想象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一种形式?

答: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记忆表象基本上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重现。想象是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的新形象。

构成新形象的一切材料都来自生活,取自过去的经验。不管想象创造的新形象多么新颖,甚至离奇,构成新形象的材料永远来自对客观现实的感知。

想象虽然是新形象的创造,但它的内容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来源于客观现实,想象是反映客观现实的各种成分的形象之组合过程,所以说想象同样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形式。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答:再造想象的作用:①再造想象对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②再造想象在教学过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必不可少的条件。掌握知识必须有积极的想象参加。学校教授的知识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与概念相应的形象,才能是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否则学生的学习只能停留在机械识记的水平上。

创造想象的作用:①现在社会中,人类不断创造出新的事物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需求。许多文艺作品,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创造想象所发挥的作用。

②创造想象时创造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例如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就需要创造想象。只有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才能创造性的学,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都可以使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目标,拥有梦想和理想,加以实际的行动和意识的努力后,就会成功,从而推动全社会的发展。

3.积极的幻想有什么作用?

答: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可能实现的幻想可称之为理想。

①积极的幻想是学习和工作的巨大动力。幻想能把光明的未来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只有在幻想中看到了自己还没有取得的成果,才会以无穷无尽的精力去从事创造活动,战胜困难,迎接胜利。

②积极的幻想也是构成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幻想常常是科学发明和发现的先导,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的进步。

4.怎样科学的解释睡眠和梦?

第六章思维

一、名词解释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以其他事物为媒介去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情,以推测事情的过去进程,认识事物的现实本质,推知事物的未来发展。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也指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规律。

动作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

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为支柱的思维。

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认识过程。

非逻辑思维:是指不具有明显的逻辑形式或不遵循明确的逻辑规则的思维。

逻辑思维:分析思维,是指有明确的逻辑形式,并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的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又称灵感或顿悟。

集中思维:聚合思维,辐合思维,求同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从而形成单一的、确定答案的思维过程。

发散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一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

纵向思维:垂直思维,是由点到点的单一直线式思维过程。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聚合思维、严密推理思维属于纵向思维。

横向思维:平行思维,水平思维,是由面到面的平行式的或曲面式的思维。非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灵感、顿悟属于横向思维。横向思维有利于思维的创新。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个别特性或个别方面。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对象和现象的个别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征加以对比,确定被比较对象的共同点、区别及其关系。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综合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是将通过抽象的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以加深、加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抽象的反过程是具体化。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反映。

具体概念:是指人脑按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外在属性形成的概念。

抽象概念:是指人脑按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以及内在联系形成的概念。

合取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质特征同时存在并相互连接的概念。

析取概念:是指既可以同时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属性,也可以只涉及其中某一个属性的概

念。

关系概念:是指根据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概念。

日常概念:前科学概念,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人际交往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概念。科学概念:明确概念,是指在科学研究中经过假设和检验后逐渐形成的,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系的概念。

自然概念: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选择形成的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概念。

人工概念:是在实验室条件下人为将客观事物的属性或特征结合起来而产生的概念。

概念的掌握: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获取和运用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

变式:是指事物的本质特征或非本质特征发生了改变后的呈现形式。

下定义:指用简明的语言来表述概念的内涵。

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的问题情景引起的,经过一系列有目的和指向性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

迁移:是已经学过的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或者是已有的问题解决经验对新问题的影响。启发:是通过观察其他事物的发展、变化,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它可以使人的认识发生飞跃。

原型:对解决问题能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事物通常的功能,看不到它可能存在的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干扰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

心理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活动,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或者产生新颖独创的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

二、基础知识

1.人的思维过程的重要特征(本质属性):间接性和概括性。

2.思维的品质: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可逆性是思维的最核心的本质属性。

3.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不同,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4.根据思维时是否具有或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思维可分为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

5.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思维可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6.根据思维方向性不同,思维可分为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

7.发散思维的三个重要特点:流畅性(对信息很流畅的做出反应的能力)

变通性(对信息随机应变的能力)

独特性(对信息做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

8.思维过程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

9.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和综合

10.人类的基本思维过程:注意过程、计划过程、操作过程、知识获得过程。

11.思维分析分为:过滤式分析、综合性分析(有指向性)。

12.概括的初级水平:对外部特征的概括

概括的高级水平:对内在联系的概括

13.内涵:指概念的含义,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外延:指概念的范围,内涵与外延呈反比关系。

14.根据概念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15.根据概念反映的客观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概念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

系概念。

16.根据概念掌握的途径,概念可分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17.根据概念的人为性,可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18.掌握概念的途径:①不经过专门教学,通过日常交际河积累个人经验而获得概念,即日常概念。

②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的使学生熟悉有关概念内涵的条件下掌握概念,即科学概念。

19.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比较的两种形式:同类事物的比较、不同类却相似、相近或相关的事物之间的比较。

20.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室,应注意的事项:

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②运用变式对概念加以说明

③突出本质特征,减少或消除非本质特征

④适时给概念下定义(下定义的作用:组织、整理、巩固概念)

⑤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21.问题解决的过程:①提出问题:发现和明确问题

②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的性质与条件

③提出假设:考虑解答方法

④检验假设:获得正确方法和结果

22.迁移的类型:①正迁移: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

②负迁移: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另一宗知识、技能的掌握。

23.心理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则妨碍问题的解决。

24.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心理的高级过程。

25.创造性思维要求个体的思维具有: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和可逆性。

26.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点:

①既需要发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

②创造性思维没有现车答案

③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

④灵感状态

⑤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27.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好奇心

②培养发散思维、集中思维、横向思维

③发展直觉思维、形象思维

④培养创造性人格

三、简答题

1.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与感知觉和表象的区别及联系是什么?

答: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等重要特征。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以其他事物为媒介去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以推知事物的过去进程,认识事物的现实本质,推知事物的未来发展。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把同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也指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规律。

思维和感知觉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两者又密不可分。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正确的思维不但不能脱离客观规律,而且应该更加接近客观现实,使人更深刻、更正确的认识现实。感性认识的材料如果不经过思维加工,就只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而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2.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怎样?

答: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人的思维主要是借助语言来进行的。语言和思维的这种关系是有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概括性、间接性、社会性的特点决定的。语言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理解的一种符号,通过这种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把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性和它们之间的联系确定下来,巩固下来。因此,人类的抽象思维是以词为中介对现实的反映。

思维与语言是有区别的。

首先,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思维本身并不具有这一特点。

其次,思维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其间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语言通客观现实的关系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再次,语言中的词与思维中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概念用词来表达,但一个词可表达不同的思想。同一思想可用不同的词表达。

最后,语言的语法结构与思维规律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不同的民族语法结构不同,但是思维的规律是相同的,都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也相同。

3.举例说明掌握概念的过程,并说明掌握概念要注意哪些条件。

答: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反映。

掌握概念要注意的条件:

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例如学习平行线时,可以让学生辨认一些熟悉的实例,像铁轨、门框的两边、黑板的上下边缘等,从中找出共同的本质属性。

②运用变式对概念加以说明,例如学习三角形的时候,不仅要学习等腰三角形,还有学习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③突出本质特征,减少或消除非本质特征,例如学习心脏各个部位时,应着重观察心脏各个部位的轮廓图,消除无关的特征。

④适时给概念下定义,例如当老师讲到垂线的时候,经过运用变式的说明是同学们了解了垂直的概念,此时让学生给垂线下定义,什么是垂线。

⑤在实践中运用概念,例如同学们学习了数学的定理、公式,把这些定理和公式运用到做题当中去,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就是概念运用过程。

5.说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其培养。

6.说明动机的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之间的关系。

答: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关系,可描绘成一条“倒转的U型曲线”,动机过弱不能激起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加,解决问题的效率也随之增加,直到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就会造成解决问题能力的降低。动机水平处于中等强度时,问题解决的效率最高。

7.思维与感知觉有什么本质区别?人为什么不能跟着感觉走?

答:思维和感知觉有本质的区别:

①两者反映的形式不同,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感知觉是人脑对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②两者反映的内容不同,思维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感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在联系。

③感知觉是认知活动的开端;思维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感知觉只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和认识上,思维则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因为感觉反应事物的个别特征,对事物的反应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所以跟着感觉走必然会上当,受骗或者犯错误。

8. 简述原型启发及其在创造发明或思维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答:原型是指一种最初的、原始的模型。新形象的形成,新架设的提出,是顺利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启发对新架设的提出,顺利解决问题起很大作用。

原型启发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创造发明的历史中屡见不鲜。瓦特由壶盖被沸水蒸汽顶起的事例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鲁班受丝茅草能割破手指的启发,发明了锯子。但是,有时候原型也会限制人的思维的广阔性。一般来说,原型越接近要解决的矛盾,它的限制会成比例地增加。

9.简述分散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答:分散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出左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

分散思维的主要功能是求异与创新。具有以下特性:①流畅性:对刺激很流畅的做出反应的能力;②变通性:对刺激随机应变的能力;③独特性:对刺激作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

创新离不开分散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分散思维水平。人们常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有想到了才可能有创新。因此,教学要多用启发式,鼓励学生用新颖而独特的方法思考和解答问题,特别是能灵活解答的问题,不能一概要求以标准答案为准。

第七章情感和情绪

一、名词解释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快乐:指盼望的目的达到后随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

愤怒:是在愿望不能达到或事与愿违,并一再受到妨碍的情况下产生的。

恐惧:是企图逃避和摆脱某种情景时的情绪体验。

悲哀:是与失去所热爱的人和事物或所盼望的重要资源有关的体验。

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紧张:是在人的某种压力环境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情绪反应。

应激:在意料之外的紧急情况下产生的极度紧张的情绪。

焦虑:是一种伴随着某种不祥预感而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绪,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特质焦虑:是相当稳定的人格心理特征,他们对未来的各种事情都感到担忧,心神不定。状态焦虑:是指一个人在特点的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焦虑。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理智感:是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和人的认知活动、求知欲、认识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求相联系的。

美感:是对事物的美的体验,是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所掌握的美的标准,对客观事物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情操:是带有理智性的与正确的价值评价结合在一起的各种高水平的情感的综合体。

理智的情操:也称为认识性的或逻辑性的情操,是在评价事物真伪的过程中引起的体验。道德的情操:是与评价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相联系的高水平的情感体验,是情操的核心部分。

美的情操:是与崇高的人类进步事业相一致的种种美的高级情感体验,它比一般的美的情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概括性。

二、基础知识

1.人类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2.情绪一般不稳定,带有情境性。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

3.情绪状态主要有心境、激情、紧张和焦虑。

4.情绪调节技术:①有意识的控制自己不良的激情

②转移注意力以冲淡暴发的程度

5.焦虑分为: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

6.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7.道德感按其形式而言,可分为:①直觉的情绪体验

②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③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绪体验

8.美感的特点:具有愉悦的体验、带有倾向性的体验。

9.高尚的情操包括:理智的情操、道德的情操、美的情操、

三、简答题

1.说明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①情绪是与生理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②就个体而言,情绪的表现一般不稳定,发展在先,带有情境性。情感与情绪相比,较为稳定,情感产生体验在后,是比较本质的东西,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比较稳定的态度。

③情绪表现具有外显性,情感表现具有内在性。

联系:①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于已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

②情感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化着的情绪中得以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的存在。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2.简述关于情绪的四种学说,谈谈你更倾向于哪一种或哪几种学说,为什么?

答:一、詹姆士-兰格情绪学说:情绪似乎只是被那些内脏器官的变化所引起的机体感觉的总和而已。他们把产生情绪的原因归之为外周期性变化,所以这种理论称之为“情绪的外周说”。

二、巴浦洛夫的情感学说:情感是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他认为,如果外界出现有关刺激使得原有的一些动力定型得到维持、扩大、发展,人就产生积极的情绪;如果外界条件不能使原来的动力定型得到维持,人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三、强调认知作用的情绪学说

1.阿诺德的评价---兴奋学说:阿诺德把情绪的产生与高级的认知活动联系起来,提出情绪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估相联系的情绪评价---兴奋学说。她强调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要经过人的认知评价与估量才能产生情绪,这种评价与估量是在大脑皮层上产生的。

2.沙赫特的认知激活学说:他提出情绪产生于下面三个因素的整个作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他认为认知因素中的对当前情绪的估计和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3.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学说:他反对把情绪单纯的归结为生理激活这个单一变量。他主张情绪是包括环境的、生理的、认知的和行为的成分在内的一种综合性反应,他强调情绪是对意义的反应,这种反应是通过个体的认知评价来决定和完成的。

四、普拉契克的情绪进化学说:他指出,要全面、正确的认识情绪的本质,必须从情绪的种族发生和个体发展以及情绪的现实功能的角度加以考察。他认为,情绪是进化的产物,是有机体力求适应和控制生存环境所必需的心理工具。

3.为什么要控制消极的心境、激情和过度的紧张、焦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怎样调节其中的两种情绪状态?

答:消极不良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难以激起人的工作热情,影响人际关系与工作、学习效率。处于激起状态下的人,控制自己的能力会减弱,往往不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意义及预见行为的后果。不适宜的紧张则会分散注意力,引起思维迟钝,动作反应减慢,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过度的紧张会干扰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长期处于焦虑的人,不仅会影响工作学习,而且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行为异常和精神病变。

生活中,受到过度剥夺的人容易受陷入激情爱之中甚至导致犯罪。

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重大问题时非常紧张,不能急中生智,往往不能冷静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会酿成不可设想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调节自己的紧张度,及时控制好血压和心率,或者立即离开此应激情境。

当我们学习成绩下降时,会感到非常焦虑,但是过高的焦虑会降低行为效率,中等水平的焦虑行为效率是高的。所以,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开朗、心情舒畅,各种内脏功能正常的运转,增强对外来不良因素的抵抗力。只有在这种平静的情绪状态下,人才能持续的从事智力活动。

4.谈谈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作用及其培养。

答: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由那些能满足人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需要而产生的。

道德感的作用:道德感可以成为行为的最重要的动机,同时也是自我监督的手段。道德感使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使人坚决抵制任何人的怂恿和教唆,避免不道德的、违法的、犯罪的

行为,使人不断的鞭策个体前进,成为善心的忠实保卫者。

道德感的培养:①道德品质教育要注意道德情感的感染,要使道德观念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教师应以称赞、欣赏的词句讲述爱护集体利益的行为事迹,使学生产生荣誉、向往、羡慕的体验;应以斥责、责备的词句讲述不遵守纪律的事例,使学生产生羞耻、鄙视、不满的体验。学生对某种道德认识有了积极的情绪体验,就为其形成相应的信念打下了基础。

②通过实践活动,通过情绪体验的积累才能培养和改变学生的情感。

③教育者必须以沉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去点燃学生幼小的自尊心的火花。

理智感:是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和人的认知活动、求知欲、认识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相联系的。

理智感的作用:理智感对人的智慧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在理智感的激励下,人才会不懈的追求真理,使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

理智感的培养:①唤起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鼓励和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尽力避免使他们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②教师应对学生持期望态度,会明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美感:是对事物的美的体验,是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所掌握的美的标准,对客观事物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美感的作用:

美感的培养:

第八章意志

一、名词解释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随意运动:是一种受意志调节的、具有一定目的和方向性的运动,是学会了的、较熟练的动作。

意志行动:即意志行动,意志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受意志支配的行为。

接近---接近冲突:双趋冲突,各种不同目的之间的冲突,会使选择发生困难。

回避---回避冲突:双避冲突,当个体必须在两个令人不快的选择对象之间作抉择时所产生的冲突。

接近---回避冲突:趋避冲突,当一个客体或情境具有的特征既使人喜欢,同时又令人厌恶时,接近的倾向与回避的倾向便发生了冲突。“想吃粥,又怕烫”。当面临多重选择的时候,称之为多重趋避冲突。

动因(做某件事的原因):指的是引起一个人开始参加某种活动的相当稳定的行为倾向,它只有在行为中才能得以实现。

动机:指的是有机体在某一刻对于参加某种实际活动负有责任的状态,是实际引起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内在推动力。

自觉性:是指个体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充分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使自己的行动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节,是传承社会文化节、传递生产经验收报告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主要批学校教育工作者,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新特点: 第一,教育终身化;第二,教育的全民化;第三,教育的民主化;第四,教育的多元化;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第一,关于教学原则:他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第二,关于教学制度:他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第三,关于教学思想:他提出要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经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第四,关于教学内容:他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第五,关于教学原则:他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他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赫尔马特教育思想: 第一,他将伦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第二,他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1.教育的含义 1.1.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孙子. 尽心上》 1.1. 2.概念: 广: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2.教育的基本要素 a)教育者(主导) b)受教育者(主体) c)教育影响(桥梁、中介) 1.3.教育的属性 1.3.1.本质属性 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区别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1.3. 2.社会属性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历史继承性 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4.教育功能 1.4.1.作用对象 a)个体发展功能(本体) b)社会发展功能(派生) 1.4. 2.性质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1.4.3.呈现形式 a)显性功能 b)隐性功能 1.5.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5.1.起源 a)神话说--教育是神创造的(最古老的) b)生物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本能生利 息) c)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心理仿梦露) d)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 一--米丁斯基、凯洛夫--米凯爱劳动 1.5. 2.发展 1.5. 2.1.原始社会 a)无阶级性、公平性 b)教育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c)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5. 2.2.古代社会 1.5. 2.2.1.奴隶社会 ●中国 夏、商、西周:庠、序、校( 国学、乡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 春秋:私学兴起--自由 ●外国 古埃及: 文士学校--文字、书写、执政能力--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希腊: 斯巴达--军事体育 雅典--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等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1,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个案研究法 2,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探讨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 (1)探索心理规律,科学地解释人的心理现象。 (2)运用心理规律,有效地调节人的心理活动 (3)将心理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 3,阐述心理学的性质及主要依据。 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又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中介科学或边缘科学。主要依据是; (!) 从心理学的主体来看,作为反映主体的人是社会的实体又是一种活动者的自然实体。人既不是离开了社会的自然实体也不是脱离了自然的社会实体。 (2)从心理学的器官来看,人脑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人脑本身存在固有的自然性质。 (3)从心理的内容来看,人所反映的客观现实既包括社会现实又包括自然现实。 (4)从心理的过程来看,作为人的反映过程的研究多半是自然科学的方法,而人的个性实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多采用社会科学的方法。 (5)从心理的根源来看,人的心理是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又是长期自然界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产物。 3,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 (1)日常生活经验证明 (2)医学临床经验证明 (3)科学实验证明 4,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 (!)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诱导 5,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反射弧的由五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5,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是紧密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 联系:(1)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 (2)知觉和感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两者常常交织在一起。 区别:(1)二者在感受与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综合整体的反映。 (2)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往往是多个分析器同时或相继活动的结果。 (3)经验在感觉与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经验在感觉中可有可无,而经验在知觉中是必不可少的。 6,说明观察与感知的联系与区别 观察与感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观察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感知活动就不会有观察,这是两者的联系。区别:(!)观察是一种主动认识对象的形式,而感知是由对象的特点或人的兴趣引起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https://www.doczj.com/doc/4712425779.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是从事教师行业所必须具备的执业证书,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都应当具备教师资格。教师资格证书在我国有两种获得形式,一种是参加国家统考,一种是参加地方自主考试,两种形式的考试模式都是:笔试+面试。自教育部2011年在浙江、湖北率先开展教师资格“国考”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加入全国统考。从考试大纲来看,改革后的教师资格考试,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学段;地方自主考试笔试科目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根据规定,笔试和面试都通过方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笔试科目及面试内容如下表所示: 拼音早教幼儿园升小学基 本韵母 (用excel做的) 因为目前山西每年只在下半年举行教师资格考试,所以还不太了解上半年举行的省市有哪些。正好看到今天河北省是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最后一天报名,不知道大家报上名了没有呢?我2017年已经拿到小学教师资格证,今年1月7日刚参加完初中的面试,还在等待结果。教师证的考试人数真的很多,竞争很大,所以我把我自己备考时候总结的知识点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用。我备考用的是中公教育的教材,教材不同可能知识点略有不同,但是大体一样,重点已经加粗,着重记忆。如果备考的伙伴们觉得对自己有用或者有什么补充和建议,不妨留言给我,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我已经拿到的教师资格证) 初中综合素质知识要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合集

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基础知识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 《学记》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 liè)等、藏息相辅等。 3.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问答法) . 4.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7.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 8.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9. 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

10. 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11. 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 12.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 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 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1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倡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和“在做中学”。 17.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18.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1,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个案研究法 2,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探讨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1)探索心理规律,科学地解释人的心理现象。 (2)运用心理规律,有效地调节人的心理活动 (3)将心理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 3,阐述心理学的性质及主要依据。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又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中介科学或边缘科学。据是; 主要依(!)从心理学的主体来看,作为反映主体的人是社会的实体又是一种活动者的 自然实体。人既不是离开了社会的自然实体也不是脱离了自然的社会实体。 (2)从心理学的器官来看,人脑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人脑本身存在固有的自然性质。 (3)从心理的内容来看,人所反映的客观现实既包括社会现实又包括自然现实。 (4)从心理的过程来看,作为人的反映过程的研究多半是自然科学的方法,而人的个性实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多采用社会科学的方法。 (5)从心理的根源来看,人的心理是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又是长期自然界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产物。 3,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 (1)日常生活经验证明 (2)医学临床经验证明 (3)科学实验证明 4,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诱导 5,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反射弧的由五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5,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感觉与知觉是紧密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联系:(1)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 (2)知觉和感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两者常常交织在一起。区别:(1)二者在感受与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综合整体的反映。 (2)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往往是多个分析器同时或相继活动的结果。 (3)经验在感觉与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经验在感觉中可有可无,而经验在知觉中是必不可少的。 6,说明观察与感知的联系与区别观察与感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观察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感知活动就不会有观察,这是两者的联系。区别:(!)观察是一种主动认识对象的形式,而感知是由对象的特点或人的兴趣引起的。 (2)观察是知觉、思维和语言相结合的活动过程,而感知只是分析器的综合活动。所以,观察比感知更具有理解性。 (3)观察过程要求观察着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而感知过程不必有这一要求。 (4)观察活动往往常常受到人的情感和意志的影响,而感知活动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7,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有: (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2)对象的活动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

一.教师职业道德 1、如何理解道德内涵? 1)、由一定社会的关系决定; 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多选) 4)、调节个人与人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 4、职业道德的特征:稳定性、具体性、适用性。 5、教师职业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判断) 6、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本人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判断) 7、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鲜明的继承性(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严格的标准性。 8、我国在1997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范教师应: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0、朱熹强调要把修身、接物作为教师道德修养的准绳。 11、明代王守仁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要求教师通过教书育人来启发人的良知。 12、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判断) 13、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判断) 1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指导作用、统帅作用、裁决作用。 15、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知识。 16、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与法律制度之间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7、依法执教的必要性: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18、教师如何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1)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2)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法制教育。 3)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4)教师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19、廉洁是教师立身立教的根本。(判断) 20、廉洁从教的具体表现:安贫乐道,无私奉献;坚持操守,为师清廉。 21、教师的欢乐来自于: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师生间美好的情谊;学生长大成才。 22、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公正从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 23、教师礼仪的特点:率先性、示范性、整体性、影响的深远性。 24、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的内容包括:举止文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自尊与尊重他人、诚实守信。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必考14个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必考14 个知识点 学习是一种习惯,更应成为一种积累。提前备考,下半年教资笔 试才能得高分!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资格证笔试的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资格证笔试知识点 NO.1 教育教学观 ( 一) 素质教育观 (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 二) 新课改的教学观 (1)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N0.2教师观 ( 一) 教师角色的转变 (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

发展的促进者 (2)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 二) 教师行为转变 (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 (2)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NO.3 学生观 ( 一) 学生是发展的人 (1)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 二) 学生是独特的人 (1)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2) 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 三)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 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 填空、单选: 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心理学历史可以分为哲学心理学时期和科学心理学的创建和发展时期 多选: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和人格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临床法和个案法 简答、论述: 论述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14——15 教师应掌握的心里辅导技术?17——18 第二章中学生的身心特征 填空、单选: 1、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植物性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延脑有活命中枢之称 3、高级神经活动主要指大脑皮层完成的条件反射活动。 4、脑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5、大脑皮层可分为感觉区、运动区、联合区 6、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做出的规律性的回应,可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7、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8、心理发生与发展分为种系心理发生与发展和个体心里发展 9、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多选 1、人类心理发生与发展的条件:手的发展和直立行走;劳动;语言 2、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 3、中学生心里发展的一般特征:过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 简答、论述: 1、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点35 相同:基本原理相同,以强化为基础,都有消退抑制和自然恢复现象;都可以建立多级条件反射;都有泛化和分化现象。 不同:反应的先天性和后天性是根本区别;操作水平不同(不随意与随意);学习模式不同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39 遗传因素:遗传,生理成熟;二、自然因素;空气质量,噪声,社会密度,自然灾害; 社会文化因素:文化传统,拷贝世界,学校教育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表现:

教师资格证知识点整理(初中数学口诀)

编号考点摘录答案要点 1 初中数学课程内容(4) (动手课教学)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评价手段 2 确定数学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据(3) (单元课标知识)数学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具体数学知识点 3 影响初中数学课程的主要因素(4) (心理内涵现状)学科内涵、社会发展现状、学生心理特征 4 初中数学课程性质(3) (吉普车展) 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5 “数学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明确了哪些问题(3) (是什么,为什么,得什么) 6 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5) (双内教学评技术) 课程内涵、内容、教学过程、学习评价、技术与数学课程 7 数学课程核心概念(10) (星空感应符合分算模拟) 8 初中数学课程总体目标(4) 四基 (智能验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活动经验 9 初中数学课程学段目标(4) (智能思考问情)(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10 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的关系(3) (总学四过结)总体学段目标、总目标四方面、过程与结果目标 11 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标准(4) (数形统合)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12 综合与实践——设置必要性(3) (定义+学生能力+学科联系) 综合与实践——教学特点(5) (综合实践放生自主) 综合、实践、开放、生成、自主性 综合与实践——新课标教学要求(8) (暑假用心刻度河流心域反思问法) 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3) (合作实施发现问题+报告论文总结+探讨关联应用意识) 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4) (合作探究抽象问题) 综合与实践——课程本质及要求(2) (解决问题活动+独思自探+合流)(学生积极主动+教师尊重自主) 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要点(3) (综合探索实践) (突出实践、强调综合、以探索为主线) 综合与实践——课程作用主动、个性、学习方式、探究、情感价值、能力、创新、经验 13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建议(6) (施主标地基验情态) 14 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4) 预设生成、全体个体、合情演绎、现代技术与手段多样 15 初中数学课程评价要点(6) 见后 16 初中数学课程评价形式(8) (口述成长两课三后) 17 初中数学课程评价实施建议(7) 见后 18 教学原则(4) (抽烟公论)抽象具体、严谨量力、理论实际、巩固发展 19 数学教学过程(5) (北外教学评上985)备课、上课、课外、成绩考核、教学评价 20 五段教学法(5) 引入、讲解、联系、总结、应用 21 数学教学方法定义加后 22 初中数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5) (自发讲论坛)自学辅助、发现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 23 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需要考虑什么(5) (课目+学生+教学内件法) 24 概念间的逻辑关系(2) (相容:全同\交叉\从属;不相容:对立\矛盾) 25 概念下定义的常见方式(4) (公鼠秒揭)公理性、属加种差、描述性、揭示外延 26 概念教学基本要求(3) (内涵表达+运用+关系分类体系) 27 概念教学的一般过程(4) (引确固用) 引入、明确、巩固、运用 28 命题教学的基本要求(3) (理解运用系统) 29 命题教学的一般过程(5) (引证明雇佣) 1.引入 2.证明 3.明确 4.巩固 5.应用 30 命题教学的策略(5) (被提问生过情) 31 应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教学规律)(5) 间直、技能能力、技能与数学观、认知与非认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32 数学问题的设计原则(3) (可行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应用性原则) 33 数学学习概述及特点见后 34 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内因(2) 非认知因素+认知因素 35 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外因见后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doc

教育心理学 三过程、四对象、五要素 研究对象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包插四对象: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师心理和教学心理四大部分,其屮,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初创时期 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 赫尔巴特竝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一一丿匚、理学的基础之上。 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卡普杰列夫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教育心理学之父”。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廖世承借鉴英国的教育心理学,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完善吋期(20世。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心理学重要人物汇总: I裴斯泰洛齐I第一次捉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 I赫尔巴特I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尤建立在科学一一,匚'理学的基础之上。 I乌申斯基I 18674869年.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卡普杰列夫1冯特 1桑代克1 1877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九足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 1 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壯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它标志蓿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 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笫一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廖世承 1布鲁纳 1罗杰斯 1奥养贝尔1加涅 1亚里士多徳 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 这个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这-?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山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1借鉴英国的教育心理学,并于1924年编写岀版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发起课程改革运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I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人木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1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系统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对人类的学习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1《论灵魂》是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乳儿期(0岁-1岁)、婴儿期(1岁一3岁)、幼儿期(3岁-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 15岁一25岁)、成年期(25岁一65岁)、老年期(65岁后) -、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高中考点归纳重点总结

知识点归纳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教育观: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的目标: 1.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 2.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 3.造就平等的公民 4.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 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 6.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7.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终身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最终奠基人是教育家:保罗·朗格朗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 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 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在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2. 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教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整理精品word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 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 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 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 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 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 )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归纳

实用标准文档 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归纳.txt两人之间的感情就像织毛衣,建立的时候一针一线,小心而漫长,拆除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拉。。。。本文由夢落幽渘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教师职业道德 1 道德道德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 2 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3 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职业道德:2 职业道德:是指在执业围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的岗位上应该遵循的特定规。职业道德的特征:3 职业道德的特征:稳定性、具体性、适用性教师职业道德的涵: 4 教师职业道德的涵: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业过程中进行道德选择,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等道德实践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和要求。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从总体上说是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的等因素构成的。 5 教师职业道德特征:鲜明的继承性、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性、严格的标准性。教师职业道德特征: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含: 6 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含:教育价值、文化价值、伦理价值。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涵义: 7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涵义: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它贯穿于教育劳动始终,指明了教师职业实践中道德行为的总方向,体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属性,统帅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是衡量和

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两天必过):教育心理学

重点记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 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容的载体、教学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问答题汇总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考试大纲》P4) 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简述古代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的目的。(P7)- 答: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强调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3、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P8) -- 5、简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P10) 答:教育民主化是对言教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6、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著作。(P15) 答:(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美国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苏联凯洛夫《教育学》。 7、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P22) 答:(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8、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P24) 答:(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9、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P26) 答:(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0、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P31) 答:(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11、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P32) 答:(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12、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P33) 答:(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13、简述学校文化的特性。 答:(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14、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与特征。(P40) 答:成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特征:(1)过渡性;(2)非正式性;(3)多样性;(4)互补性。

教师资格证 综合素质知识点

综合素质 模块一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观定义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教育观的核心)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素质教育观外延 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素质教育是终生的。 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 4.素质教育观产生 20C 80-90年代末提出。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应试教育不仅背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不利于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的人才。素质教育观扭转了应试教育观,把教育目的重新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 5.素质教育观发展 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思想。2006.6.29,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标志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 6.中学素质教育 (1)中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 指国民素质教育的形式,与其他层次、形式相同的性质。中学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基础性,即中学素质教育培养受教育者作为国家公民的基础素质。中学素质教育应当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和面向全体中学生的教育。(2)中学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中学教育包含初中阶段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中学素质教育是顺应初中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 初中:人的自我觉醒阶段,是个性发展的关键阶段。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1.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冯特:构造主义 詹姆士:机能主义 华生:行为主义 韦特海默:格式塔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主义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人格心理。 5.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6.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 7.意志过程:自觉的确定目标,为实现目标而自觉支配,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8.人格心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所具有的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 9.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①理论任务:揭示心理、意识的起源;为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基本理论提供科学的依据,心理学具有丰富和充实教育理论的任务。 ②实践任务: a.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提高人的实践活动效率; b.运用心理学原理和各种心理技术去预测和控制心理想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为人类不同领域的实践服务; c.心理学实践的总目标是为实现和谐社会服务,为实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d.师范高校研究心理学的任务:为搞好教学改革服务、为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服务、为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为提高自己的心理修养服务 10.心理学研究所要遵循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的原则、系统性原则 11.心理的实质: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②心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第二章意识和注意 一、名词解释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是指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的觉知。具体地说,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客观世界的存在和自身同客观世界关系的存在。 意识的觉知性:是人类意识最基本的特征,是指人对内外信息的了解。 非意识:人体有些活动是从来不可能意识到的,但这些活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处于非意识状态。(对环境事物无感知的状态) 前意识:处于意识水平的资料是储存在记忆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提取出来。(当前未被意识到,但容易被意识到的经验) 无意识:处于无意识的经验比处于前意识水平的经验更难被人觉知,但它会对人的心理过程产生影响,指意识以外进行的心理活动,如睡眠时的梦,自动化的技能等。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