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犯罪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犯罪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犯罪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犯罪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讲西方犯罪学

●一、18

启蒙运动产物,其诞生标志着人类不再用“超自然的力量”而是用人们本身的因素来解释犯罪行为。代表人物有边沁、费尔巴哈,以贝卡利亚最具代表性。

(一)犯罪原因思想

主要论点:自由意志论

一个人只要达到一定年龄(除精神病人外),都有认识和区分是非善恶的能力,一个人实施犯罪行为完全是其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

(二)犯罪预防思想

1. 法律控制论——外控

只有依靠法律、遵守法律、并在执行法律中贯彻人人平等的原则,才能预防犯罪。

——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

2. 心理强制论——内控

人能区分善恶、分清是非,在权衡利弊之后有选择的本性。一个人知道实施犯罪可以得到快感,同时也知道实施犯罪后受到惩罚的痛苦,权衡利弊后,为免受痛苦可能放弃要实施的犯罪行为。

法律对犯罪行为处罚带来的痛苦要大于实施犯罪所带来的快感,否则不能达到预防作用。——费尔巴哈

☆古典犯罪学家大多是刑法学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犯罪与刑罚;而实证犯罪学家对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的出发点则是犯罪人,试图从人的角度找到人之所以犯罪的原因以及预防人犯罪的对策。

●二、19

(一)龙勃罗梭

意大利犯罪学家,其代表作《犯罪人论》的出版标志着犯罪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被尊称为“犯罪学鼻祖”。

在犯罪学史上,没有一个人像龙勃罗梭那么多地受到赞美与攻击。在犯罪学史上,能与龙勃罗梭相提并论的人只有他的同胞、前辈——贝卡里亚。

1. 犯罪人类学理论

(1)天生犯罪人理论

龙勃罗梭对101名意大利人的头骨和1279名意大利罪犯的人体测量和相貌分析作了详细记录和认真对比,提出了惊世骇俗的生来犯罪人说。

A 犯罪者通过许多体格和心理的异常现象区别于非犯罪人。

B 犯罪人是人的变种,一种人类学类型,一种退化现象。

C 犯罪人是一种返祖现象,是蜕变到低级的原始人类型。

D 犯罪行为有遗传性,它从犯罪天赋中产生。

(2)犯罪人分类

按犯罪人是否具有天生特质及主观恶性程度分为四种类型:

天生犯罪人、精神病犯罪人——真正的犯罪人,主观恶性大;

激情性犯罪人;偶发性犯罪人——不具有先天人体特征,主观恶性较小。

(3)实证研究

对犯罪人个人的研究,采用测量的、统计的方法搜集人类学的、社会的、经济的数据。其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对以后犯罪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他以为一切犯罪问题都可以通过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得以解释,将复杂的犯罪问题简单化,没有进一步揭示犯罪的根源。

2.犯罪控制理论

①天生犯罪人——终生监禁、永远隔离、死刑等;

②性犯罪、激情犯罪——冷水浴;

③政治犯——安置在医院,不应处死刑;

④通奸罪——离婚自由;

⑤奸淫罪——设置妓院。

(二)菲利

菲利,意大利犯罪学家,实证派犯罪学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1881年版的《犯罪社会学》。

1. 犯罪三因素说

(1)人类学因素

指犯罪人生理、心理及种族方面的特征。其差异对犯罪有很大影响,但不足以产生犯罪。必须与其他因素结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才能促使犯罪产生。

(2)自然因素

包括自然资源状况、地形、气候等。这些因素虽不能直接产生犯罪,但通过与其他因素的结合能促使犯罪发生并影响犯罪现象的变化。

(3)社会因素

包括政治、经济、道德及文化生活中的各种不安定因素。经济因素包括贫穷和富裕两种情况。贫穷使得人为了生存而把准则降低到“初级动物的程度”,富裕则使“头脑空虚又不能从事体、脑力劳动”者生活腐化,导致赌博、贩毒、通奸等“嬉戏式犯罪行为”产生。

※“三因素论”,标志犯罪学“多因素理论”建立。与“单因素论”相比,多因素论既反映了犯罪现象本身的复杂性,也反映出犯罪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是一种历史进步。

2.犯罪饱和法则

每一个国家在客观上都存在着促使犯罪产生和变化的三种因素。它们是不断变化的,并由此影响犯罪现象的变化。因此犯罪也有年终平衡,其增多与减少很有规律。每个国家始终都存在一定数量和种类的犯罪,犯罪始终处于与其原因相适应的饱和状态。

3. 犯罪控制理论

①重疏导、轻刑罚:犯罪与刑罚可比作洪水与堤坝,“仅靠堤坝来堵塞洪水”不合理。

②刑罚替代措施:承认私生子可减少堕胎、溺婴罪;道路宽广、灯光明亮可防奸盗罪等。

(三)加罗法洛

加罗法洛,意大利犯罪学家,实证派犯罪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1885年版《犯罪学》。

1.犯罪类型划分

(1)自然犯罪

违反了人类社会所具有的最基本的怜悯和正直的道德观念的犯罪。它为任何文明社会所不容,是真正的犯罪。

(2)法定犯罪

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属于自然犯罪范畴之外的犯罪。它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定,不是真正的犯罪。

2.犯罪人分类

(1)真正犯罪人

谋杀犯——死刑是唯一措施;

暴力犯——流放、限制自由,实行不定期刑;

财产犯(主要指盗窃犯)——强迫劳动或处以无期徒刑;

风俗犯(主要指心理异常的性犯罪人)——如果不是真正患有精神病,应放逐海外施以不定期刑;如患有精神病,加以隔离治疗。

(2)非真正犯罪人

除科以刑罚外还应实行强制赔偿措施:强制犯人劳动,所得收入充作损害赔偿和罚金。3.犯罪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他否定古典犯罪学派的“自由意志说”,主张“决定论”(在犯罪原因上);

②他继承了龙勃罗梭的犯罪人论并进行修正;

③他强调心理因素对犯罪的影响:犯罪心理学应成为犯罪人类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三、当代犯罪学

(一)社会结构理论

社会是划分为层次的,不同层次的成员享有的政治、经济及其他社会权利不同,犯罪即与这种结构有关。

1.

文化冲突——行为规范冲突——犯罪

(1)文化冲突类型

纵向冲突:不同时期文化规范之间的冲突;

横向冲突:同一时期内由于两种文化规范对立而产生的法律规范的横向冲突。

(2)文化冲突发生场合

★当某个文化集团的文化法律规范被扩展到另一不同文化集团领域时易发生冲突。

★当某个文化集团的成员迁移到另一不同文化集团领域时,由于不了解这一文化集团的文化法律规范易产生冲突。

★当社会结构由简单趋向复杂化、分层化,当文化价值规范由单一状况发展为多元化,同一区域或同一集团内部也会发生文化冲突。

★社会结构变化过程中产生出新的不同文化集团或者使原来的文化集团分化,这些新产生或新分化的文化集团与原来文化集团易相互冲突。

(3)移民的犯罪问题

长期生活在某一文化区域中的成员移居到另一文化区域时,他“原先所具有的文化准则”与“移居地新的文化氛围”往往要发生冲突。其结果之一就是犯罪现象出现。

2.

①犯罪是由“行为人不能通过合法手段取得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而产生的“沮丧和紧张”的产物。低级社会阶层的成员由于社会地位低下和缺乏经济条件,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沮丧和紧张”,一些人便会求助于“犯罪等非法手段”等实现其目标;

②不是所有不能通过合法手段取得成功的人都会借助于它,最终犯罪与否还取决于个人对“社会目标---合法手段”的态度。

A采取“放弃”的适应方式——不会犯罪;

B采取“退却”的适应方式——精神紊乱者、隐士和流浪汉或吸毒者、酒精中毒者;

愤世嫉俗,内心苦闷、郁郁不得志、麻醉自己、放纵自己。曹植。

C采取“变革”的适应方式——夜盗、抢劫;

D采取“造反”的适应方式——政治犯罪。

3

①“下层社会成员”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亚文化群”,其成员由于没有社会地位,被以“中层阶层”为代表的主流社会所排斥,于是寻求一种与“社会正统价值观”不同但能够使自己感到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包括参加犯罪团伙和从事犯罪行为;

②在亚文化群中,犯罪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值得赞赏的;

③亚文化群类型

A犯罪团伙(主要从事有组织有预谋的财产犯罪和经济犯罪);

B殴斗团伙(专门从事伤害人身或破坏财产的犯罪活动);

C颓废团伙(远离正常社会,专门从事酗酒、吸毒和异常性行为如同性恋)。

(二)社会化过程理论

犯罪是个体与社会——个体与各种社会化机构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

犯罪是行为人学习与犯罪有关的准则、价值观念和行为的结果。

①犯罪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而不是由遗传而来,它是在与别人交际过程中相互影响学会的;犯罪行为最主要部分的学习发生在“有密切个人关系”的群体当中。

②不同接触的效果因持续时间、频率、先后顺序、强度不同而有所差异。持续时间长的交往对个人的影响最大;接触频繁的交往比偶有接触的交往影响大;如果儿童接触犯罪观念时年龄较小,所受影响就较大;如果一个人是从“颇有尊严的人或影响较大

的团体”那里学习到犯罪观念,影响就较大。

2.

他把犯罪行为的发生与各种社会控制的减弱联系起来。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有犯罪的可能,都是“潜在的犯罪者”。由于犯罪行为可能给本人与家庭学校、朋友邻居、工作单位等重要群体的关系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一般人都担心这种损失而不得不遵守法律。一个人如果没有这种约束,又不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便会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3

①任何行为本身都不是有罪的,而是社会把某些行为确定为犯罪行为,并给它们贴上犯罪的标签。

一个人变成罪犯,最初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教师、警察、司法机关以及罪犯矫治机构在处理违法行为时,给其贴上“坏的标签”(如“坏人”、“犯罪人”)的结果。

②贴标签是违法犯罪的催化剂。一个人在初次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以后,如果被“有权界定标签的人”贴上“不道德或犯罪人”的标签,就留下一个污点,使行为人处处受到污点影响。长期下去,“被贴标签者”便会认可这种标签,进而实施更为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并最终成为职业犯。

◆本章思考题

1.评价龙勃罗梭的犯罪学理论。

2.用莫顿的“紧张理论”分析当前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浅论现代社会犯罪

浅论现代社会犯罪 内容摘要: 回首人类发展的历程,转眼间我们已经迈入了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各项事业都在不断进步:科技、教育、文化……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人类的另一面也在“进步”着——犯罪。时代在不断发展,而犯罪,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无疑都处在最多样最丰富的阶段,尤其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情况也就变得更为复杂。如何更有效的预防犯罪,降低犯罪率便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针对犯罪以及如何降低犯罪率进行论述,希望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启示,以便我们更好的解决犯罪问题。 关键词:现代社会,犯罪,犯罪现象,犯罪原因, 一、犯罪概念:对于犯罪的概念,各学科之间与各学派之间有着不同的定义, 针对本文所要论述的内容,我想从两个方面对犯罪的概念进行论述。 1.刑法学上的犯罪概念: 在刑法学里,犯罪的概念就是要解决“什么是犯罪”的问题,主要讲犯罪构成。乔治·P·弗莱彻在其著作中指出:“犯罪是被描述为已经实施违法行为或者错误的行为。”1意大利学者贝卡里亚则指出:“有些犯罪直接地毁伤社会或社会的代表;有些犯罪从生命、财产或名誉上侵犯公民的个人安全; 还有一些犯罪则属于同公共利益要求每个公民应做的和不应做的事情相违背的行为。任何不包含在上述限度之内的行为,都不能被称为是犯罪,或是以犯罪论处。”2总之,外国学者对于犯罪概念的表述多种多样,如大致归纳,通常一般分为三种:形式概念、实质概念和混合概念。犯罪的形式概念主要是把犯罪定义为违反刑事法律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的实质概念论述最科学的就是马克思。他认为:“犯罪——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和法一样,也不是随心所欲地产生的。相反地,犯罪和现行的统治 1[美]乔治·P·弗莱彻著《刑法的基本概念》,王世洲主译与校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意]切萨雷·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浅析我国犯罪学的产生与发展

浅析我国犯罪学的产生与发展 09法学一班 何英 200902201132 根据普遍的刑法学理论,刑法犯罪概念的逻辑起点是,先有刑法、后有犯罪,刑事违法性是其本质属性,罪刑法定主义成为刑法与刑罚的基本原则。刑法学研究的犯罪是:个体违反了现有刑法而产生的犯罪。 一、犯罪学犯罪概念 犯罪学研究的犯罪不仅包括个体行为违反刑律而产生的犯罪形式,也包括国家为了保护一定历史阶段的核心利益,将某种行为规定为犯罪这种形式。后一种形式产生的犯罪,由于是现行刑法所没有规定的,因此不具有刑事违法性的特征。其本质特征是价值否定性。 (一)犯罪学研究的犯罪问题实质上属于价值范畴。 犯罪是什么?要清晰、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古今中外的神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伦理学家、心理学家、生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等,从各自的学术传统出发,作出过各种各样的定义这个问题在犯罪学领域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犯罪学作为一门学问诞生起,就一直受这个问题所困惑。应当说犯罪学诞生之初,是依附于刑法学的,以刑法规范定义的犯罪,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其形成原因及其防治对策。但随着犯罪学的发展,人们发现有很多刑法没有规定的行为,但又严重触犯了社会需要,需要纳入犯罪的范畴,而这与刑法罪行法定主义原则相违背。学者们逐步意识到刑法学的犯罪与犯罪学的犯罪有明显的区别。近年来一些国内犯罪学者提倡价值无涉,认为犯罪是一种价值中立的社会事实从犯罪学脱离刑法霸语权的角度,这无疑是一个进步。但这个观点也值得商榷。举例说,某人杀了人,这是一个社会事实,但这并不一定就是犯罪。战士在战场杀了敌人、警察杀了绑架人质的歹徒,我们评价他是英雄。只有杀了我们的人,触犯了社会利益时,我们才说他是罪犯。因此价值无涉的观点也没有揭示出犯罪的实质。那么犯罪学研究的犯罪实质究竟是什么?这与犯罪学的学科性质有密切联系。学科的性质一般可分为研究事实问题的学科、研究价值问题的学科、研究实践问题的学科。事实问题即是怎样的问题,包括现象、原因、性质;价值问题即应怎样的问题,包括价值评价、价值设想、价值取向;实践问题即要怎样的问,包括主体行动“能够怎样、最好怎样、决定怎样”。按这样的学科性质划分标准分析,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犯罪问题不仅仅是罪犯实施犯罪行为后要怎样处理的实践问题,也不纯粹为是怎样之类的问题。 犯罪学研究的犯罪问题本质上应当归属于价值问题。犯罪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犯罪学的出现至少已有两百年的历史,但由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问题,犯罪学的基础概念、研究对象与范围、学科体系等学科基质至今都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学术理论。近年来,

第二章 犯罪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讲西方犯罪学 ●一、18 启蒙运动产物,其诞生标志着人类不再用“超自然的力量”而是用人们本身的因素来解释犯罪行为。代表人物有边沁、费尔巴哈,以贝卡利亚最具代表性。 (一)犯罪原因思想 主要论点:自由意志论 一个人只要达到一定年龄(除精神病人外),都有认识和区分是非善恶的能力,一个人实施犯罪行为完全是其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 (二)犯罪预防思想 1. 法律控制论——外控 只有依靠法律、遵守法律、并在执行法律中贯彻人人平等的原则,才能预防犯罪。 ——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 2. 心理强制论——内控 人能区分善恶、分清是非,在权衡利弊之后有选择的本性。一个人知道实施犯罪可以得到快感,同时也知道实施犯罪后受到惩罚的痛苦,权衡利弊后,为免受痛苦可能放弃要实施的犯罪行为。 法律对犯罪行为处罚带来的痛苦要大于实施犯罪所带来的快感,否则不能达到预防作用。——费尔巴哈 ☆古典犯罪学家大多是刑法学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犯罪与刑罚;而实证犯罪学家对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的出发点则是犯罪人,试图从人的角度找到人之所以犯罪的原因以及预防人犯罪的对策。 ●二、19 (一)龙勃罗梭 意大利犯罪学家,其代表作《犯罪人论》的出版标志着犯罪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被尊称为“犯罪学鼻祖”。 在犯罪学史上,没有一个人像龙勃罗梭那么多地受到赞美与攻击。在犯罪学史上,能与龙勃罗梭相提并论的人只有他的同胞、前辈——贝卡里亚。 1. 犯罪人类学理论 (1)天生犯罪人理论 龙勃罗梭对101名意大利人的头骨和1279名意大利罪犯的人体测量和相貌分析作了详细记录和认真对比,提出了惊世骇俗的生来犯罪人说。 A 犯罪者通过许多体格和心理的异常现象区别于非犯罪人。 B 犯罪人是人的变种,一种人类学类型,一种退化现象。

犯罪学自考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广义犯罪学:P2指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探求犯罪发生的原因及防控犯罪对策的科学。 2、犯罪学:P4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的产生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探求犯罪原因及防控犯罪对策的科学。 3、犯罪现象:P4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所发生的全部犯罪行为的总和。 4、犯罪原因:P5指引起和影响犯罪产生的各种现象。 5、犯罪对策:P5指运用多种手段,消除和减少犯罪原因,由有效地防止、遏制、减少犯罪的方针、原则、措施及其体系。 6、犯罪组织形式:P84指犯罪群体实施犯罪时人员的构成形式。 7、犯罪方式:P84指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8、犯罪类型结构:P89指按一定标准对犯罪进行分类的各种有机结合,是整体犯罪现象中不同犯罪类型的比例关系。 9、犯罪后果:P89指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客观事物的变化,一般是指造成的具有危害性的结果。 10、犯罪动态:P90指犯罪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情况,一般是指犯罪数量、犯罪率、犯罪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11、犯罪的起伏率:P113指无论犯罪发展的总趋势如何,其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上会出现时起时伏、波浪式发展变化。 12、犯罪的消长率:P114指犯罪的升降主要取决于社会各种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彼此消长。 13、犯罪的辐射率:P116指犯罪的诱因、手段、方式通过各种信息载体的传播而被扩散。 14、犯罪人:P117指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危害程度达到了刑事法律规定的事实标准的一切人。 15、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P136是产生犯罪的源泉,它由犯罪人的需要。欲望和客观环境的诱发及刺激因素等构成。 16、犯罪行为的抑制机制:P138它同犯罪行为发生机制、运作机制对犯罪行为的作用方向相反,具有抑制、约束作用。 17、犯罪条件:P147指有利于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18、犯罪诱因:P148指引发、影响和刺激犯罪人产生犯罪决意的因素,是客观外在的现象。 19、犯罪动力:P156即犯罪发生的内趋力、外诱力及与它们相对应的内控力和外控力等的差力关系的称谓。 20、亚文化:P173是小于主文化的局部文化与特定人群的文化。 21、犯罪根源:P146指犯罪现象在人类社会历史上产生的终极原因。 22、犯罪因素:P148指可能引起犯罪行为产生的一切基本要素。 23、犯罪动机:P208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起因,是个人所具有的实施犯罪行为的决意和根据。 24、犯罪被害现象:P228指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犯罪被害人、被害事件所表现出的与犯罪发生有关的外部形态和联系。 25、被害的诱发性:P228指被害人由于自身的刺激行为而招致犯罪人实施犯罪侵害的驱动性。 26、被害的易感性:P228指被害人在犯罪侵害前容易接受犯罪人的诱导,成为犯罪人选择为侵害对象的特性。 27、被害的受容性:P228指被害人在遭到犯罪侵害时表现为一种顺应状态的特性。 28、犯罪预测:P252指利用预测学的原理和技术,根据历史和现实犯罪的形势及影响因素,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犯罪状况、原因、条件、结构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科学的测定。 29、犯罪预防:P280指综合多种社会力量,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通过消除或减少诱发犯罪的因素和原因的途径,有效地防止、遏制和减少犯罪的行为体系。

第二章 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基本要求: 了解:近代宪法的产生、发展及其条件和旧中国宪法史 熟悉: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掌握:1982年宪法的背景、基本精神、历史意义及修改 二、重点、难点: 1、近代宪法的产生条件 (一)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是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 (二)政治条件: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实现对社会的统治,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是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 (三)思想条件: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与人权等宪政思想观念的提出和深入人心,是宪法产生的思想条件。 (四)法律条件:法律部门划分的出现、法律部门的增多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是宪法产生的法律条件。 2、当代宪法的发展趋势 (1)宪法类型上的发展趋势 (2)宪法形式上的发展趋势 (3)宪法内容上的发展趋势 3、1982年宪法 (一)修改背景 (二)基本精神及历史意义 (三)现行宪法的修改 三、思考题:

(1)阐述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2)试析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四、本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成文宪法是()。 A.英国宪法性法律 B.法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 D.苏俄1918年宪法2.系统提出“三权分立”理论的思想家是()。 A.英国的洛克 B.法国的卢梭 C.法国的孟德斯鸠 D.亚里斯多德 3.鼓吹“人民主权”理论同王权相对抗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 A.法国的卢梭 B.英国的洛克 C.英国的霍布斯 D.法国的孟德斯鸠 4.以下关于宪法产生和发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宪法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现象 B.宪法最终会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C.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D.宪法在有的国家早于近代产生 5.旧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正式的宪法是()。 A. 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 B. 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 C.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劳动人民制定的民主主义宪法性文件是()。 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C.《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7.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1975年宪法 D.1978年宪法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 黄鹏 【摘要】宗教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本文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等多个方面,对世界三大宗教的特征进行阐述。 【关键词】宗教;人类文明;起源;宗教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它们能突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进行传教布道,并能为世界各民族、国家和各地区的人们所接受,因而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世界宗教影响的范围很大,对人们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基督教大约对十亿多人口有着较深的影响,伊斯兰教徒约有六亿多,受佛教影响的约有三亿人口。世界上约有二十亿人口的生活受这三大世界宗教的影响。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宗教,这决不是偶然,是由其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1]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宗教发展的趋势往往会形成局部地区的难点、焦点和全球性的热点、重点,对整个世界的格局和发展走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 1 基督教 1.1 基督教的起源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和小亚细亚一带。在这一地区居住的犹太人,受到罗马统治者残酷的压迫,因此,一部分犹太人便把希望寄托于犹太经典中关于“救世主”拯救人类苦难的传说,这样,一种有别于犹太教的新教派便逐步形成了。这种新教派的传道者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宣扬“救世主”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他奉了上帝的旨意降临人世来拯救苦难的人类。“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为“基督”,所以,这种新教派后来就被称为基督教。根据基督教的传说,耶稣是12月25日降生于耶路撒冷的, 后来这一天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 彭超 【摘要】宗教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是一种普遍存有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观点和行为。本文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等多个方面,对世界三大宗教的特征实行阐述。 【关键词】宗教;人类文明;起源;宗教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它们能突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实行传教布道,并能为世界各民族、国家和各地区的人们所接受,因而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世界宗教影响的范围很大,对人们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基督教大约对十亿多人口有着较深的影响,伊斯兰教徒约有六亿多,受佛教影响的约有三亿人口。世界上约有二十亿人口的生活受这三大世界宗教的影响。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宗教,这决不是偶然,是由其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1]在世界化的过程中,世界宗教发展的趋势往往会形成局部地区的难点、焦点和世界性的热点、重点,对整个世界的格局和发展走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 1 基督教 1.1 基督教的起源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和小亚细亚一带。在这个地区居住的犹太人,受到罗马统治者残酷的压迫,所以,一部分犹太人便把希望寄托于犹太经典中关于“救世主”拯救人类苦难的传说,这样,一种有别于犹太教的新教派便逐步形成了。这种新教派的传道者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宣扬“救世主”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他奉了上帝的旨意降临人世来拯救苦难的人类。“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为“基督”,所以,这种新教派后来就被称为基督教。根据基督教的传说,耶稣是12月25日降生于耶路撒冷的, 后来这个天就成了基督教的重要节日——圣诞节。耶稣为完成自己的使命,率领着12个门徒

犯罪学主要流派介绍

犯罪学理论发展及其流派 一、理论概述 犯罪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形成、发展起来的,其内容和范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犯罪现象研究的逐步深入而有所变化。从语源上说,首先使用犯罪学一词的是意大利的R·加罗法洛(1851~1934)。他在1885年问世的一本著作就叫做《犯罪学》。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犯罪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始于19世纪中叶,它是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其社会历史条件的。在长期的研究中,有的学者侧重研究犯罪者生理的或心理的特征,试图探明什么样的人会成为犯罪者,这方面的学说有犯罪人类学、犯罪生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统称犯罪生物学;有的侧重研究大量的犯罪现象,分析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条件会导致犯罪发生,这方面的学说就是犯罪社会学。在这种学说中,犯罪统计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上述两类学说都有其侧重点。其中,从个人和社会环境诸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寻求犯罪原因而又有所侧重的学者也不少。 二、犯罪学理论发展及其流派 在十八世纪中叶,犯罪学随着社会哲学家对犯罪和法律概念的兴趣而兴起,各犯罪学 学派亦渐次出现。 (一)古典学派 在十八中纪中叶的古典学派是建基于功利主义哲学。Cesare Beccarial、边沁及其它的古典学派思想家指出: (1)人拥有决定自己行动的自由意志。 (2)人是快乐主义者,他寻求快乐避免痛苦,一种「理性盘算」会在行动前计算为此所负出的、和从中得到的,然后才决定行动与否--这种观点明显源于功利主义的哲学;但它同时忽略了行为的非理性及无意识的因素。 (3)而(严重的)惩处会增加一个行为的成本,驱使人远离犯罪。 (4)所以越快速和越确定的惩罚,越能阻止犯罪。古典学派的思想出现时正逢了刑法学的改革,监狱被设计出来作为惩处方法。斯时,很多法律上的变革相继出现,法国大革命所导致的、美国的法制的发展等。 (二)实证主义学派 认为犯罪是出于一些个人所不能控制的因素,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他们运用犯罪社会学科学方法去研究人的行为。犯罪学上的实证主义由生理实证主义、心理实证主义和社会实证主义三者构成。 1、生理实证主义 其中一个被认为是犯罪学之父的是一个19世纪末的监狱医生切萨雷·龙勃罗梭(Cesare Lombroso)。他是生理实证主义的主要奠基者。他坚持以经验证据来审视犯罪,并建议用观察一些物理特征--诸如颧骨、发线等--如果有返回尼安德特人的返祖现象,则标示着犯罪的可能。这种进路可能受着骨相学(Phrenology)或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影响。这理论已经被后来针对基因特征及营养摄取对犯罪的研究所取替。龙勃罗梭的学生恩里科·菲利(Enrico Ferri)相信社会与及生理都在犯罪行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相信罪犯不需要为其罪行负责,因为犯罪的原因并不是他们所能控制的。但因为龙勃罗梭的研究缺乏实验对照组,故此未能在学界中取得认受。 2、心理实证主义 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Hans Eysenck,1964-1977),认为个性和神经机能更可能导致犯罪行为犯罪学研究。他为犯罪行为设定了类似克列莱(Hervey M. Cleckley)及Robert Hare界定的社交退缩(Pychopathic)的标准。他的模型则借鉴于关于儿童社会化的理论。

宗教发展与宗教文学外文文献

文献出处:Farneth, M. (2015).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Commonweal, 142(10), 23-26.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作者: Farneth, Molly 摘要:Many contemporary scholars of religion are cautious about the idea of "world religions." In a masterful introduction to the anthology, the general editor Jack Miles (the Pulitzer Prize-winning author of God: A Biography) explains: A good many scholars of religion decline to define the essence of religion itself but do not find themselves inhibited by that abstention from saying a great deal of interest about one religious tradition or another. An index of themes that cut across traditions would make their work easier. [...]while the Judaism and Islam sections group texts that address women's engagement with and critique of these traditions, the Christianity section does not. 全文文献: The study of world religions has a troubled history. In early modern Europe, explorers, missionaries, and colonial agents returned from their exploits with startling observations about non-European people. Many of the earliest accounts commented on the apparent absence of religion in the Americas, Australia, Asia, and Africa. In his Mundus Novus (1504-05), the Italian explorer Amerigo Vespucci claimed to have found a people without religious beliefs, practices, or institutions: "Beyond the fact that they have no church, no religion, and are not idolaters, what can I say?" Farther south, and a few decades later (1553), the Spanish conquistador Pedro Cieza de León reported that the indigenous people of the northern Andes "observ[e] no religion at all, as we understand it, nor is there any house of worship to be found." Similar reports of people without religion made their way to Europe from the Pacific Islands, Australia, and Africa. It was not long, however, before Europeans began to "discover" religion among non-European people. Accounts of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proliferated. Back in Europe, scholars gathered these accounts and began to arrange taxonomies of the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the world. The earliest taxonomies identified four religions: Christianity, Judaism, Islam, and paganism. As more and more information reached Europe about Asian religions and the indigenous traditions around the globe, the fourth category expanded and, eventually, divided to include such religions as "Boudhism," "Hindooism," and "Confucianism." In creating and refining these taxonomies, the goal of scholars was to turn

犯罪学的发展

犯罪学的发展 犯罪学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8世纪的古典犯罪学派;19世纪的实证犯罪学派;20世纪至今的现代犯罪学派。 (一)古典犯罪学派。又称刑事古典学派,是一种抨击封建司法专制与酷刑,提出司法人道化与理性化的改革,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刑法思想和刑事政策的学派。其创始人是意大利著名法学家贝卡利亚,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学者康德、黑格尔和英国的边沁等人。 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在抨击封建主义专制刑罚的野蛮、残酷与黑暗的同时,提出新的刑罚主张,尤其是提出现代刑法所确认的三大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2、罪刑相适应原则;3、刑罚人道化原则。 (二)实证犯罪学派 这是一种以实验方法和科学方法研究犯罪人,通过对犯罪人的生理、心理及其相关方面的实际考察来说明犯罪的因果关系,并探讨预防犯罪对策的学派。其创始人是意大利著名的犯罪学家龙勃罗梭及其两位学生菲利、加罗法洛。他们之间的研究方法、研究角度大致相同,但对犯罪原因、犯罪预防的分析又有很大的不同,故人们又把实证犯罪学派分为犯罪人类学派和犯罪社会学派两个分支学派,前者以龙勃罗梭(1836—1906年)为代表,后者以菲利为代表。 1、犯罪人类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以龙勃罗梭(1836—1906年)为代表,其被称之为“犯罪学之父“。在其名著《犯罪人论》提出天生犯罪人的观点。 在天生犯罪人的基础上,龙勃罗梭提出他的犯罪预防观。 对犯罪人类学派的简单评价。 2、犯罪社会学派的犯罪学思想 以意大利犯罪学家恩里科·菲利(1856—1929年)为代表。其著有《犯罪社会学》,在该书中他提出了”犯罪原因三元论“和”多元犯罪预防论“的著名观点。 犯罪原因三元论:犯罪人生理、心理以及种族特征;地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 多元犯罪预防论:刑罚替代措施 3、加罗法洛的犯罪学理论 意大利犯罪学家加罗法洛(1851—1934年),著有《犯罪学》,其主要犯罪思想主要体现在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上。 (三)当代西方主要的犯罪学理论流派 当代西方犯罪学是指20世纪尤其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意大利实证学派之后的西方犯罪学。 犯罪学发端于意大利,但到当代其研究重心逐渐由意大利转移到美国。 当代犯罪学流派很多,诸如犯罪生物学、犯罪心理学、犯罪经济学、犯罪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犯罪理论、多因素论、当代犯罪古典学派等等。主要有三大流派:当代犯罪社会学、犯罪心理学和犯罪生物学。 1、当代西方犯罪社会学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变化,犯罪社会学内部又分化出许多小流派,主要有社会异常论、文化冲突论、亚文化理论、社会控制论、社会生态学理论、标签论、社会冲突论等。 (1)社会异常论(社会反常理论),又称紧张理论 是一种解释犯罪原因的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来的。 基本观点及对其的简单评价认为犯罪是行为人由于不能通过合法手段取得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而产生的沮丧和气愤的产物。 ★一个“房奴”的故事。 ★ 2009年9月重庆市二兄弟张方述、张方均持刀劫持人质筹钱救母犯绑架罪。 (2)标签论 是一种解释个体变为犯罪的主要原因的理论,以美国犯罪学家贝克尔、莱莫特等人为代表,产生于20世纪六十年代。 其基本观点是,认为个体变为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给其贴上了越轨者的标签。 对其的简单评价 2、当代西方犯罪生物学 这是指运用生物学观点,从人的生理结构与行为机制之间的联系来解释犯罪原因的理论。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犯罪生物学包括了犯罪人类学,狭义的犯罪生物学仅仅指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应用生物学方法研究犯罪问题的理论。犯罪人类学与狭义的犯罪生物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不同。当代犯罪生物学的主要流派:内分泌失调理论、染色体异常论和人种论。 3、当代西方犯罪心理学 这是从与犯罪有关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来研究犯罪原因的理论。这一学派有很多分支流派,主要有:不适应理论、判别交往论、智力低下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挫折攻击理论和犯罪人格论。第二节犯罪现象 1、犯罪现象的概念 表层:犯罪是严重背离一个国家所确立与倡导的主流社会规范的行为。 深层:犯罪是严重侵犯一个社会绝大多数人共同利益的行为,而其具体内涵根植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所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 刘文成教授:(《犯罪学—犯罪现象·原因·对策》,群众出版社,2001年,第29-30页) “它是指历史地和多变地存在于一切阶级社会中的严重地破坏相应社会的统治关系和管理秩序的所有行为的总和”。 如何看待犯罪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如政治、经济和文化)? 2、内容与属性 一、犯罪现象的内容 (包括犯罪行为、犯罪状况、犯罪特点和犯罪规律) 1、犯罪行为 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罚处罚或者必须进行社会监控和矫治的行为。 2、犯罪状况 指一定时空内犯罪的发生数量及其比率、类型、分布以及罪犯的构成情况。 3、犯罪特点 指犯罪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发生于加害—被害、犯罪人—被害人互动过程中的个别或一般的特殊性或共同性。 4、犯罪规律 犯罪规律是指犯罪状况的变化、犯罪行为的实施和犯罪主体的条件等诸多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或者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犯罪变化发展的一般趋势或必然倾向,即犯罪的流量、流向的一般运动过程。 犯罪规律是最深层次的犯罪现象。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犯罪状况和犯罪特点,并通过后者体现出来。 二、犯罪现象的属性(特性) 1、社会性; 2、因果性、3法律性;4、时间性;5、空间性。

宗教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宗教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卓新平 宗教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着广远而深刻的影响。至于这种作用是正面还是负面、是积极还是消极,则需要从其历史实际发展和评论者所处地位及立场来看,不能绝对而言。一般来看,一种宗教的特色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特色,其作用亦看其对这一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所能产生的意义和影响,当然也包括对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宗教与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存在有许多本质联系,这种社会自身的发展演变为其宗教提供了生存形式和发展空间,而宗教反过来又影响并制约到这一社会形态的现状和前景。因此,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及对社会的作用,可以从其社会文化剖面和历史演进延伸上进行纵横探讨。一方面,应高度重视宗教所具有的文化、民族背景,以及受这种社会环境熏陶而构成的文化、民族因素。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传统,而某一相同宗教在不同民族和社会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外在形态及各异的内在因素,从而使这同一宗教必须加上民族或地域性定语来加以区别。另一方面,应充分看到每一宗教本身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变迁。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宗教类型,而同一宗教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外观,对社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宗教绝不会固定不变,而总会在历史的进程中随着历史的风云变幻来不断改变自身、发展自身、更新自身。所以,宗教与社会的相遇,始终是两个变动之中的主体之相遇。我们虽然应看到其传统的延续,但不能以过去的模式来认知或界定其今日的发展。在此,以一种辩证、发展的态度来看待宗教乃至关重要。 对于宗教在世界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宗教与人类社会结构的关系”、“宗教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和“宗教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这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宗教与人类社会结构的关系 在人类群体的复杂社会关系中,几乎都可以看到宗教现象或其影响的存在。从社会结构来看,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部落、民族、国家、联盟等都曾经或迄今仍与宗教相关,在许多历史时期或国度地区,社会结构和宗教结构乃合二为一或相辅相成。从社会象征来看,宗教信仰与民族传统、政治主张等往往是等量齐观的,在有些国度或民族甚至是三位一体、水乳交融的。所谓基督宗教国家、伊斯兰教国家或佛教国家,正是源自宗教所具有的社会象征意义和其代表的社会文化传统。人们所熟悉的社会象征符号如十字架、新月标志和佛教的万字饰等,其蕴涵的宗教传统和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大体而言,宗教与社会政体即国家的关系表现为政教合一、政教协约和政教分离这三种模式,由此构成其不同的社会结构。 其一,政教合一在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和信奉基督宗教的西方国家中较为突出,尤其由中古到近代时期颇为明显。此外,历史上在东南亚一些信奉佛教的国家和地区亦存在政教合一的现象。政教合一表现为两大形态:一为严格意义上的政教合一,宗教领袖亦为国家元首,掌握着实际权力,如代表天主教最高权力的梵蒂冈国等。这种形态在近代之前的世界历史中较为典型,如许多基督宗教国家、佛教国家和伊斯兰教国家,但随着近代以来世俗化的发展而日渐衰弱、出现重大嬗变,这种真正由宗教领袖或神职人员担任国家领袖,控制国家大权的现象在当代社会已极为罕见,成为凤毛麟角。另一种则乃具有某一宗教信仰之国度中宗教与国家的统一或认同,即存在所谓国家宗教,以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宗教是现实世界在人们的主观意识中的一种虚幻的反映。宗教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文化模式,属于上层建筑,因此受经济基础的制约与影响。 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因此,宗教的基本特征是信仰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它主宰着自然和世俗的社会,成为信徒们崇拜的偶像。 一、宗教的起源与环境 宗教最初、最原始的起源因素是自然因素,即宗教起源的外在影响是自然界。由于各地的自然力、自然物是多种多样的,原始宗教把其神话的结果必然是出现多神崇拜。从大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发展到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在宗教中的原始宗教向民族宗教、世界宗教转变中,有的从多神崇拜转向一神崇拜。这与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都有关系。实际上,一神教都是从原始的多神崇拜发展而来的。环境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原始宗教有四大种:对自然的崇拜(雷公、太阳神阿波罗)、对动植物的崇拜(阿努比斯狼)、祖先崇拜(福建妈祖庙)、图腾崇拜(满族图腾柱)民族宗教有两种。犹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因受压迫,其民族领袖摩西以神的意旨为号召,带领下犹太人返回迦南,因此摩西是公认的犹太教创始人。 印度教亦称婆罗门教,婆罗门教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时雅利安人的自然崇拜。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是在奴隶制中形成的,把社会的等级与种姓制度神圣化直接联系起来。印度教是多神教,内部派别林立,是多种宗教体系和精神文化现象的复杂混合物。 世界性宗教指宗教所信的神灵被认为是整个世界的主宰,教义也是着眼于全人类与各个民族,其神学体系、礼仪和组织规章都较复杂完善。通过教徒和神职人员有组织的向世界各地传播,因而信教人数多,包括各个民族,分布范围广,遍及世界。现今世界性 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犹太地区。公元3年,罗马人征服巴勒斯坦,残酷镇压犹太人。犹太人多次起义均失败,因此寄希望于宗教,期待“救世主”出现

从生物学角度谈犯罪学发展

从身体构造方面探索犯罪原因的一种资产阶级理论。 龙勃罗梭(1835~1909)首先从人类学的角度对犯罪者进行研究。他根据自己对精神病人和服刑犯人的观察和检定的结果,于1876年发表《犯罪人论》,提出天生犯罪人类型说。他认为,这一类犯人由于有着与生俱来的身体构造方面的特征,必然会走上犯罪道路。天生犯罪人是由隔世遗传而来的野蛮人的返祖现象,是人类学上的变种。天生犯罪人说问世以后,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抨击。这种学说本身虽没有实际的科学价值,但对犯罪者进行研究的方向却被继承了下来。 儿乎没有一本犯罪学教科书或者专著不提及龙勃罗梭的名字, 人们对他褒贬不一, 较多的人对他持否定态度, 甚至有人认为他的犯罪人类学研究站污了社会科学的经典理论模式,属于奇谈怪论之类有时, “龙勃罗梭的信徒”简直成了一顶帽子, 专扣向那些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犯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学道。评价一个人在科学史上的地位不仅要看他提出的学说或假说是否准确无误, 是否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更重要的是要看他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破除了哪些阻碍科学发展的框框, 开辟了哪些发展的新途逗。从这个意义上讲, 龙勃罗梭是一位卓越的自然科学家, 他的犯罪学研究从理论到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龙勃罗梭年出身于一个犹太族家庭, 曾在意大利帕维亚大学和热那亚大学攻读医学, 毕业后在都灵大学讲授法医学, 后来成为精神病学教授。龙勃罗梭与菲利等人不同, 他未专修过法学, 与其说是社会科学家不如说是自然科学家。他终生工作于手术台、试验室和医疗所, 死后把自己的遗体也捐献给了学校的法医试验室, 把自己的大脑捐献给了解剖学院正是在临床医学实践中, 他产生了研究犯 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兴趣, 应该说, 推动他进行犯罪人类学研究的是一种科学探索精神在龙勃罗梭之前的古典犯罪学所研究的对象基本上是作为“法律实体”的犯罪行为, 自由意志的理论奠定了它的哲学前提, 人们只关心根据法律逻辑去解释各种犯罪的概念及其处罚原则, 去制定永恒的“理性法典”。古典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如霍布斯、贝卡里亚、费尔巴哈、黑格尔等同时也是著名的哲学家, 严格地说, 法学还接受着哲学的统治, 犯罪学更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位是比利时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统计学家凯特勒, 他运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欧洲一些闷家的犯罪规律, 并预测犯罪的未来动向, 他的这一研究曾受到马克思的称赞。另一位就是意大利人类学家和精神病学家龙勃罗梭。自然科学家在犯罪学研究领域的出现, 打破了哲学家和法学家的一统天地, 突破了传统的 狭隘眼界, 把自然科学的调查统计、观察试验、定徽分析等一系列科学方法运用于对犯罪的研究, 并用自然科学的最新发现和成果开阔人们的思想,使犯罪学开始成为一门多学科交织的综合性学科, 从而宣告了古典犯罪学的终结, 开创了 犯罪学发展的新方向。龙勃罗梭同其他自然科学家一样是从各自精通的学科角度研究犯罪, 他侧重研究人的生理特点同犯罪心理和行为的联系, 寻找犯罪的生 理的和心理的原因。对犯罪这样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做纯生理的或生理的解释, 无疑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但是我们不应因此而否认这种解释对于深化人们对犯罪现象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应当指出长期以来我们的理论模式习筋于对问题做全面解释, 好象任何“片面性”都是错误的, 其实片面性和全面性是相辅相成的, 各个独树一帜的学派间的争呜是有利于科学的全面发展的, 在某种意义上讲, 科学上的一切突破都首先是局部的, 当一种观点打破传统的统一理论体系时, 它对这一统一体系来说是片面的, 当新的科学体系建立起来后, 它又成为 新体系的组成部分, 溶汇于全面性之中科学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龙勃罗梭

宗教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和存在价值

关于宗教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和存在价值 首先.宗教可以用来满足人们在精神上终极关怀需求.这是一个层面上的存在价值. 对于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作用,比较复杂.其中有正面作用,业有负面作用. 其中,负面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比如,历史上的宗教战争,包括十字军东征和对当时文明的破坏.再比如,伴随殖民主义而成为殖民主义的一个工具.等等. 但如同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宗教也有正面作用. 一个最重要的事实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和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基础的作用. 恩格斯有一个著名的观点,他认为,基督教新教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是"资本主义革命的前夜". 西方社会学家韦伯从一个角度也进一步阐释了这种看法.他在他著名的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认为基督教新教为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道德和伦理的基础.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基础,资本主义才得以发展.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就是,西方近代科学的那些关键发现,基本上都是教士们作出的.尽管他们最初的动机是试图通过这些发现去证明上帝的存在,但这种目的产生了科学研究的冲动,最终为科学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宗教学者也正面评价了道教与佛教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他们认为,正是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并在唐朝与中华文明融合,促进了中华文明在唐朝达到了一个顶峰. 而道教对中国社会的作用更是直接的.比如对中医发展的促进.早期道教的著名道士都是名医.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医书,实际上作者首先就是个道士.再比如中国化学的发展.火药发明就是出自道士的炼丹.这是影响世界文明的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呀! 总结上面的介绍,我个人的观点是,当今中国实际上是中华文明和西方的包括基督教精神在内的西方文明发生剧烈碰撞时期,由于中华文明是一个具有巨大融合能力的文明,我相信,在这个碰撞过程中,中华民族将会从中汲取新的动力,创造出一个更加伟大的中华文明.

谈谈女性主义犯罪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流派以及批评

摘要:产生于西方20世纪70年代的女性主义犯罪学思想,对忽视女性的作法提出了强烈的批判,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刑罚执行过程中对女性的错误理解和不公平待遇提出质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犯罪学中的性别意识问题,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为传统犯罪学的理论重构,尤其是女性犯罪学理论构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西方犯罪学;女性主义;性别意识;思想评价 产生了20世纪60年代的第二次欧美女性主义运动给犯罪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针对犯罪学中忽视和歪曲女性的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犯罪学家开始用女性主义的观点批判已有的犯罪学,并试图在此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有性别意识的犯罪学。在西方,女性主义有种种学说,因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女性主义犯罪学思想也形形色色。但由于其共有的以女性主义为思想基础的特征,因此被统称为女性主义犯罪学思想(Feminist Criminology)。①本文拟就女性主义犯罪学思想的相关问题作粗浅介评,以期对我国犯罪学发展有所裨益。 女性主义犯罪学思想产生之历史背景及思想背景 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女性主义犯罪思想的产生则直接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欧美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女性主义理论认为女性由于性别而被歧视,并希望通过社会改革结束妇女的从属地位。美国学者凯斯林?戴蕾(kathleen Daly)和麦德,凯斯妮,琳德(MedaChesney-Lind)列举了女性主义理论区别与其他社会理论的五个核心因素:首先,性别不仅是一个自然事实,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产物,它不仅仅来源于生物上性的差异,而且与人类再繁殖能力密切相关;第二,性别和性别联系通过最基本的途径界定社会生活和社会机构的秩序;第三,性别联系和男女结构并不是对称的,而是建立在这样一个组织规则基础上,即男性的优越和男性在社会、政治、经济上对女性的统治;第四,现有的知识体系反映了男性对自然和社会的观点,即知识的产物带有性别;最后,女性应该在智力求知的中心,而不是在智力求知的外围、被男性视而不见或者依附于男性。[1] (P484) 显然,女性主义者将“性”(sex)与“性别”(gender)严格区分开来,其中,“性”为生物因素,而“性别”则是一个社会结构。依前者,将人划分为男人和女人,这主要是依据基因特征不同而进行的生物学分类,依后者则可以将人划分为男性和女性,这种分类则与一定的社会结构相联系。显然,女性主义者认识到了社会、政治、经济以及知识领域中对女性的不平等并进行了批判。 上述女性主义的观点启迪了一些犯罪学家开始关注犯罪学中的性别意识问题。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犯罪学极少关注女性,犯罪通常与肉体暴力等阳性特征相联系,女性则主要作为犯罪所侵害的对象在犯罪学中存在,而女性在犯罪学中的这种存在不是作为与男性对称的“性别”而存在,而更大程度上是作为单纯的客体、是一种“性”存在。如就犯罪学中与女性联系较为紧密的性犯罪而言,最开始立法者和司法者往往将被害人和实施性犯罪行为者之间体力的悬殊与差异当作性犯罪的基础,社会对于性犯罪仍然受到“强迫私通”的影响,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性犯罪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判断其社会危害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2] (P162)而实际上在考虑性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时,首先关注的应当是女性个人法益的损害。主张女性主义犯罪学思想的学者认识到了女性在传统犯罪学中地位的缺失,吸收了上述女性主义思想,注意到了女性作为一种“性别”在犯罪学中的地位,从而在犯罪学历史上第一次将犯罪学的性别意识问题纳入人们思考的范围,从而对犯罪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女性主义犯罪学思想的产生还有其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发端于当代西方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社会进入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后现代社会。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产生的种种影响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的批判,一些学者对传统理论进行了怀疑、否定、解构和摧毁,在此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后现代思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