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选址比选方案分析

项目选址比选方案分析

项目选址比选方案分析
项目选址比选方案分析

文化风情园

项目选址比选方案

1.项目基本概况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林场经济社会艰展的决定》(政发【2011】78号)和自治区领导关于加强对农林场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定位指导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政策,发挥农林场的土地资源优势,推动农林场产业的科学发展,加快农林场产业经济的发展,农林场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编制经济技术开发区、来宾农场、渠黎林场、十万山林场、丽光农场等园区发展规划。

为了编制好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文化风情园规划》,并使得规划项目在符合相关政策、相关规划及法规的基础上,能顺利实施,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就开发区的实际用地情况,为项目的开发提供大塘片区、水库片区、高道片区及湾片区四个地块作为开发候选用地,并要求规划编制单位对编制本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方案,给农林场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等决策层提供参考。

2.项目选址原则

2.1.合法性原则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

2.2.合理性原则

项目选址要综合考虑拟建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建设条件及同类项目的建设情况,从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对建设项目选址进行综合论证,做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相适应。

2.3.安全性原则

应充分考虑项目自身基本情况及选址要求,综合考量其建设过程及建成后可能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功能布局、景观环境、城市交通、公共安全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确保不超出当地环境的容量,不存在安全隐患,满足环境保护、安全等要求。

3.选址论证的主要内容

3.1.方案比选

3.1.1.规划选址研究路径

根据本项目的建设要求和条件,以及经济开发区的实际情况,经协商初步确定大塘片区、水库片区、高道片区及湾片区等四个拟选位置,进行综合比选,最终择优选出项目选址的推荐方案。

为了加强规划法定性和严肃性,选址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角度,论证规划选址依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从工程建设适宜性、交通市政设施配套、环境影响、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社会影响、景观影响、历史文化影响等方面论证规划选址建设的可行性,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随意建设。

表一 东盟文化风情园选址研究路径与主要结论

本次规划确定的研究框架主要包括研究基础和研究内容两部分(见选址

研究的技术路线框架图)。现场踏勘、相关规划分析以及公众调查构成了本次规划的研究基础。研究主体主要是在对项目选址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的论证与评价的基础上,重点围绕项目选址因子开展多方案的比较研究,将确定的较优方案与周边相关规划衔接并予以优化,最后对项目规划选址进行论证,得出研究结论和提出实施建议。

选址研究的技术路线框架图

4.项目选址分析表二项目选址分析表

5.选址方案推荐

经过多方面的综合比选,规划组推荐湾地块的项目选址方案。

附图

项目选址比选方案分析

文化风情园 项目选址比选方案 1.项目基本概况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林场经济社会艰展的决定》(政发【2011】78号)和自治区领导关于加强对农林场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定位指导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政策,发挥农林场的土地资源优势,推动农林场产业的科学发展,加快农林场产业经济的发展,农林场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编制经济技术开发区、来宾农场、渠黎林场、十万山林场、丽光农场等园区发展规划。 为了编制好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文化风情园规划》,并使得规划项目在符合相关政策、相关规划及法规的基础上,能顺利实施,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就开发区的实际用地情况,为项目的开发提供大塘片区、水库片区、高道片区及湾片区四个地块作为开发候选用地,并要求规划编制单位对编制本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方案,给农林场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等决策层提供参考。 2.项目选址原则 2.1.合法性原则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 2.2.合理性原则 项目选址要综合考虑拟建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建设条件及同类项目的建设情况,从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对建设项目选址进行综合论证,做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相适应。 2.3.安全性原则 应充分考虑项目自身基本情况及选址要求,综合考量其建设过程及建成后可能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功能布局、景观环境、城市交通、公共安全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确保不超出当地环境的容量,不存在安全隐患,满足环境保护、安全等要求。 3.选址论证的主要内容 3.1.方案比选 3.1.1.规划选址研究路径 根据本项目的建设要求和条件,以及经济开发区的实际情况,经协商初步确定大塘片区、水库片区、高道片区及湾片区等四个拟选位臵,进行综合比选,最终择优选出项目选址的推荐方案。 为了加强规划法定性和严肃性,选址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角度,论证规划选址依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从工程建设适宜性、交通市政设施配套、环境影响、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社会影响、景观影响、历史文化影响等方面论证规划选址建设的可行性,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随意建设。

铁路建设项目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析

铁路建设项目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2008 ),在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中,必须对主体设计线路方案比选进行水土保持分析和评价。铁路选线选址直接影响到铁路建设带来的水土流失轻重;在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中,必须对线路方案进行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提出在水土保持方面最优的线路方案。目前常用的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分析指标多数为定性指标,未结合铁路建设项目特点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目的采用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方面的定量评价指标或内容。本文对相关定量指标进行了探讨。 1.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基本要求 方案比选中所涉及的各比选方案应该均能满足工程的使用功能,符合设计目标;同时在工程选线选址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主体最新设计资料,从工程永久和临时征占地数量与类型、土石方开挖总量、损坏植被面积、破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可恢复程度等方面分析评价各方案的水土保持要素;要

求尽量减少土石方开挖数量、永久征地和农业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占用数量,从水土保持角度,对主体设计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分析评价结果,从水土保持角度给出明确的推荐方案。 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差异程度,一般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分别给出相应结论和建议: 1)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评价推荐方案与主体设计推荐方案一致时,可以给出“同意主体设计推荐方案”的结论。 2)当主体设计几个比选方案之间没有明显的水土保持差异,如水土保持评价各量化比较指标相差在110%以内,各有少量的优劣,且每个方案都不存在明显的水土保持制约因素时,但考虑到主体设计推荐方案可能还涉及城市规划、经济据点选择等其他多种比较因素,可以给出“各比选方案无明显的水土保持制约,同意主体设计推荐方案”的结论。 3)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评价的推荐方案明显优于主体设计推荐方案,可区别以下两种情况分别提出建议和意见: ①采用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的推荐方案对主体设计选线选址不产生其他制约时,主体设计应按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的推荐方案重新论证其推荐方案,可给出“建

梁场建设位置方案比选

梁场选址方案比选 广西梧柳高速公路第2合同段2号梁场的选址根据线路的方向、总体施工计划和现场的实际情况,梁场大概建设在线路的中部位置,大约在K25+000—K27+000这段地势相对本分部其他位置而言,比较平坦,村庄较稀,适合建场。根据工期需求及现场情况,梁场预制梁场设在路基上,宽26m,长570m, 占地约 14820平方米。下面做梁场具体位置的方案评选。 方案一: 梁场建设在K26+180-K26+750段路基上,根据实际地形及现场实际情况,有以下几点问题: 1、K26+406.388~K26+575.010段的土石方数量为填方190000,挖方为30000方.。但本段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上没有数量,也没有说明从哪处进行土方调配。若要作为预制场的话要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需要再增加一个取土场才能满足该段的路基填筑;若从其他挖方段借土填方的话,运距远而且经过村庄,存在安全隐患;且便道窄交通不便。 2、本段位于高填方路段,若作为梁场,随着时间的增长和车辆及其他机械的重复荷载作用,路基常出现路基整体下沉或局部沉降;路基纵横向开裂;路基滑动或者边坡滑坍病害等。 3、该路基段所在位置多为是果园及农田,前期征地困难,若不能及时交地,影响梁场的建设进度。若能按期进行梁场建设,建设所造成

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所要协调的问题比较多,不利于施工,影响总体的施工工作进度。 好处: 1、改位置离2号拌合站距离较近,预制梁混凝土供给比较方便。 2、比较近2分部的驻地,利于管理。 3、远离居民区,施工生产所产生的噪音问题不影响村民。 方案二: 梁场建设在K25+220-K25+790段路基上,根据实际地形及现场实际情况,有以下几点问题: 1、本段路基多为高边坡挖方,挖方量大,而且若土质不好,防止雨天雨水冲刷塌方,就必须边开挖边进行防护,施工进度慢,梁场的建设不能按期完成,影响总体的施工工作进度。 2、离2号拌合站相对较远,混凝土的供给不方便。 3、 好处: 1、远离居民区,施工生产所产生的噪音问题不影响村民。 2、梁场处于挖方段路基上,不容易发生沉降等问题。 3、该路基段所在位置多为山地,前期征地建设相对容易;农田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等所要协调的问题比较少,利于施工。

建设项目选址研究报告编制导则

建设项目选址研究报告编制导则 一、总则 1.1为规范建设项目选址研究报告的编制,根据某某省建设厅《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实施办法》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实施办法》第八条规定的建设项目选址研究报告的编制,其他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申请可参照执行。 1.3建设项目选址,应统筹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要求、资源环境及基础设施条件等因素,并遵循如下原则。 ⑴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原则。 ⑵符合产业政策、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⑶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原则。 ⑷保障公共利益、改善人居环境的原则。 ⑸保证城乡公共安全和项目建设安全的原则。 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原则。 1.4建设项目选址研究的重点: ⑴项目建设的依据和必要性; ⑵与城乡规划关系研究; ⑶选址方案场地条件与外部条件研究; ⑷选址方案的比较及结论。 二、建设项目选址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2.1项目概况 ⑴项目建设的依据与必要性; ⑵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规模、投资规模、用地规模、运输量及运输方式、用水量、用电量、用气量、用热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噪声情况;技术装备先进性情况;职工人数、配套生活设施情况; ⑶选址要求,包括区位、用地条件、外部条件及项目的特殊情况。 2.2项目建设区域概况 项目拟建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及同类项目的有关情况。 2.3城乡规划要求 项目拟建地区城乡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情况。 2.4项目选址研究的依据与原则 项目选址研究的法律、技术、政策依据及遵循的原则。 2.5项目选址方案

湖南省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

湖南省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保障城乡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按本办法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见附1)。 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机关应当在项目批准(核

准、备案)前征求同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书面意见。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工作,《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实行分级核发制度。(一)下列建设项目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由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 1.由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和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 2.跨市州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 3.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3+5”(环长株潭)城市群城镇体系规划、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建设管治规划等确定的重点监管区域内的建设项目; 4.省人民政府要求加强监管的其它建设项目。(二)下列建设项目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由设区的市或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 1.由设区的市或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 2.设区的市或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确定需要加强监管的其它建设项目。 除(一)、(二)以外的其它建设项目,由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第四条由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向项目所在设区的市或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选址申请,经设区的市或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并提出意见后,报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其中,湘西自治州所辖县(市)的建设项目需经湘西自治州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并提出意见。由设区的市或湘西自治州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向所在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并提出意见后,报设区的市或湘西自治州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其中,建设项目在设区的市所辖区内的,直接报设区的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

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导则

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导则 (试行)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和指导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以下简称“选址论证报告”)的编制工作,增强规划选址论证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保障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等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1.2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以下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的编制工作。 1、因安全、环境保护、卫生、资源分布等原因需要独立选址的国家或者省重点建设项目。 2、未纳入依法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或相关专业规划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3编制要求 1、选址论证报告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进行编制。 2、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单位应在现场踏勘、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听取项目所在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建设单位、公众等方面意见,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及相关规划资料。项目所在地城乡规划等部门应配合报告编制单位开展建设项目选址论证工作,并提供相关基础资料。

现状基础资料包括:项目概况、用地现状、自然条件、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周边环境等资料。 相关规划资料包括: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资料。 2.项目选址原则 2.1合法性原则。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 2.2合理性原则。 项目选址要综合考虑拟建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建设条件及同类项目的建设情况,从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对建设项目选址进行综合论证,做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相适应。 2.3安全性原则。 应充分考虑项目自身基本情况及选址要求,综合考量其建设过程及建成后可能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功能布局、景观环境、城市交通、公共安全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确保不超出当地环境的容量,不存在安全隐患,满足环境保护、安全等要求。 3.选址论证的主要内容 3.1选址论证的缘由

多方案比选

多方案比选 什么是多方案比选 在实践中,往往面临许多项目的选择,每个项目又会有很多方案,这些方案或是采用不同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或是有不同的规模和坐落位置,或是利用不同的原料和半成品等。当这些方案在技术上都可行,经济上也都合理时,经济分析的任务就是从中选择最好的方案。 多方案比选就是指对根据实际情况所提出的多个备选方案,通过选择适当的经济评价方法与指标,来对各个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最终选择出具有最佳投资效果的方案。 多方案比选的特点 多方案比选时,各方案之间通常有三种关系。 1、各方案之间互不相容、互相排斥的关系。 2、相关关系,任一方案的取舍会对其他方案取舍有影响。 3、各方案现金流量是不相关联的,各自具有独立性。 多方案比选的考虑内容 多方案比选,要考虑的内容如下: 1、备选方案的筛选,剔除不可行的方案。因为不可行的方案是没有资格参加方案比选的。备选方案的筛选实际上就是单方案检验,利用经济评价指标的判断准则来剔除不可行的方案。 2、进行方案比选时所考虑的因素。多方案比选可按方案的全部因素来计算多个方案的全部经济效益与费用,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比,也可以就各个方案的不同因素计算其相对经济效益和费用,进行局部的分析对比。另外还要注意各个方案间的可比性,要遵循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和一致的原则。 3、各个方案的结构类型。对于不同结构类型的方案要选用不同的比较方法和评价指标,考察的结构类型所涉及的因素有:方案的计算期是否相同,方案所需的资金来源有否限制,方案的投资额是否相差过大等。

多方案比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的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包括经济因素,而且还包括诸如项目本身以及项目内外部的其他相关因素。如产品市场、市场营销、企业形象、环境保护、外部竞争、市场风险等,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与深入分析,再结合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的情况,才能比选出最佳方案,才能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 多方案比选的案例分析[1] 案例:环境影响评价中多方案比选 环境影响评价中多方案比选是指对于所考虑的每一个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遵循一定原则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的比较,并预测或评估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消除不利影响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而比选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及环境影响程度最低的方案的方法。 1.环境影响评价中多方案比选内容 多方案比选主要是针对建设项目而言,它包括:工艺多方案比选、规模多方案比选、选址多方案比选、以及污染防治措施多方案比选等。 而对每一个方案的评价包括概略评价和详细评价2个阶段。无论是概略评价还是详细评价,都包括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社会评价和环境评价4个方面的内容。 2.环境影响评价中多方案比选的步骤、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中多方案比选一般先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和社会环境评价,再进行多方案的综合评价,最后优选出最佳方案。 (1)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具体条件,通过若干从不同方面说明方案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对完成同一任务的几个技术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的方法。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按寿命期相同分为净现值法、差额内部收益率法、最小费用法等;按寿命期不相同分为年值法、最小公倍数法、研究期法等。 1)净现值法 A.表达式 。 式中,NPV——净现值;

场址方案比选

3.3场址方案比选 3.3.1场址方案综述 安庆市体育中心选址曾有5种方案。在市领导牵头下,会同规划局、体育局等部门领导剔除了其中第2和第4种方案。因此,目前供比较分析的选址方案共有第1、3、5三个方案。现将3个方案基本情况综述如下。 方案1:选址位于迎江区秦潭村秦潭湖西侧,菱湖北路北侧,元山东路南侧,对面为已投入使用的安庆市职业技术学院,南邻碧桂园住宅区,西邻潜江路及路西侧的安庆外国语学校。该区域可供项目用地面积510亩,周边配套可开发面积285亩,为安庆市2008~2020年城市规划中体育中心选址地。 方案3:选址位于迎江区元山路北侧,临路纵深150m,道路对面为规划中且即将开工建设的市政务中心区;迎宾大道延长线南侧,潜江路西侧;场址西侧有一条规划城市次主干道。该区域可净用地面积575.8亩,周边配套可开发面积2007亩,位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办公及商务中心圈内。 方案5:选址位于宜秀区白泽湖乡,高压线走廊以北,东临S228省道,南邻白泽湖乡政府及永安小学。该区域现状为村庄和林地,用地面积与周边配套可开发面积尚未纳入城市规划。为安庆市2009~2030年城市规划中的体育用地。 3.3.2宏观指标分析 (1)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符合性

方案1:该区域位于城市发展中心向东部转移的发展方向上,位于规划中城市公共服务中心辐射边缘,以及规划中的东部新城商务中心边缘地带。 方案3:该区域位于城市发展中心向东部转移的发展中心,位于规划中城市公共服务、行政办公中心及东部新城商务中心边缘地带,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方案5:该区域位于城市北部边缘,紧邻经济开发区,基本上处于城市发展方向上,但刚刚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基础差,发展期较长。 对比分析:方案1位于城市向东部发展方向,与城市总体规划基础吻合;方案3位于城市向东北部发展的中心,是文化娱乐、商业商务中心,与城市总体比较吻合;方案5位于城市向北部区域发展的边缘,远离城市中心,吻合度较低。 (2)拉动城市及区域发展的最大化 方案1:该区域基本上定位于文化教育中心,主要配套各类学校。本项目建设对该区域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小。 方案3:该区域基本上定位于公共服务及行政办公中心,本项目建设对改善该区域投资环境和该区域发展的拉动作用很大。 方案5:该区域基本上定位于城市区级行政区和次服务中心,本项目建设对改善该区域投资环境和该区域发展的拉动作用很大。 对比分析:方案1对改善投资环境、拉动周边发展不明显;方案3对改善投资环境、拉动周边发展作用显著;方案5对改善投资环境、

完整版拌和站方案比选

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CMLZQ-4标段 拌和站选址方案比选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二工区申團蟻豐

拌和站选址方案比选 中铁十四局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二工区目前施工里程范围为: DK149+330.308?DK154+800,根据目前现有线路平面图、结构物 分布及实地现场察看,我工区暂定成洛路附近结构物集中的地点设置拌和站建设地点。该地点附近集中东风渠特大桥、成洛路特大桥及鸡头河双线特大桥,其余特大桥与线路交叉或重合,暂不具备施工条件。两处拌和站地点均为统征地,均需要经过龙泉驿区及成华区政府查看后做最后定论。目前暂定两处拌和站位置,准备选择其中一处最后定址。 一、比选方案 拌和站选址一:暂定利用石林街兴隆公司作为项目工区拌和站。 该公司位于东洪路中段与成洛路交叉位置,属于三环线外龙泉驿区。对应既有线里程为:JD13+100 ,对应设计里程为:DK153+700 在该区域设置拌和站距离新建客专铁路约 1.1km 。距离既有线铁路约 1.2km 。 暂定拌和站位置同时设置为项目工区所在地,同时设置存料区、拌合区、工地试验室及工地办公生活区,约需利用征地50 亩。 拌和站选址二:暂定利用成华区保和街道东升社区高路砂石厂作为项目工区拌和站。 该区域位于既有成昆线与成洛路交叉位置,属于三环线内成华区。对应设计里程为:DK154+000 。在该区域设置拌和站紧靠新线设置。 拌和站设置存料区及拌合区。工地试验室、工地办公生活区设置在保和街道东升社区废弃村落院内。约需利用征地40 亩。 二、方案比选

1、场地布置 拌和站位置设置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有:试验室工作于施工工地、材料库、混凝土拌和站等现场联系密切,选址时要相互靠近,但也应避免施工干扰;由于地处成都市区办公场地租用困难,所以在选址时也要将办公区和生活区一并考虑。 我工区在拌和站选址时需要考虑原材料清洗和贮存,混凝土拌和机配套设备、搅拌机布置,物流通道,办公生活区域等,同时还需要考虑东南半环施工任务,拌和站必须要具备可增扩建的能力,所以选用场地面积应足够大且平坦开阔,地基稳定、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比较分析:拌和站选址一、二位置可供使用的场地面积均较大,其相关设施均可布置,但选址二的位置更靠近施工现场,缩短运输距离 1.1km, 在混凝土土的运输的运距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2、料源、交通情况为便于砂石料、水泥、粉煤灰、矿粉等材料进场运输,拌和站选址应交通便利,靠近公路,便于材料的运输,同时根据地址实际情况是否修建引入线。 比较分析:拌和站选址一、二的位置均位于成都市区,成都市的建筑材料都是从外地进行调运采购。根据物质部门进行联系,我工区 混凝土拌和所需的材料全部从广汉采购。运输时均采用城际公路网和城市主干道路作为砂石料主要运输通道。所以其相互之间的优势不能体现。 3、配套设施拌和站选址时配套的动力电、水源接入方便,通信畅通,邮路便捷,满足拌和站网络化管理要求;不受洪水和泥石流威胁,避开坍方、落石、滑坡、危岩等地段。 比较分析:选址一、选址二均处于成都市区,分别利用石林街兴隆

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导则

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导则 (试行) 1.总? 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和指导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以下简称“选址论证报告”)的编制工作,增强规划选址论证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保障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等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1.2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以下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的编制工作。 1、因安全、环境保护、卫生、资源分布等原因需要独立选址的国家或者省重点建设项目。 2、未纳入依法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或相关专业规划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3编制要求 1、选址论证报告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进行编制。 2、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单位应在现场踏勘、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听取项目所在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建设单位、公众等方面意见,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及相关规划资料。项目所在地城乡规划等部门应配合报告编制单位开展建设项目选址论证工作,并提供相关基础资料。

现状基础资料包括:项目概况、用地现状、自然条件、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周边环境等资料。 相关规划资料包括: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资料。 2.项目选址原则 2.1合法性原则。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 2.2合理性原则。 项目选址要综合考虑拟建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建设条件及同类项目的建设情况,从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对建设项目选址进行综合论证,做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相适应。 2.3安全性原则。 应充分考虑项目自身基本情况及选址要求,综合考量其建设过程及建成后可能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功能布局、景观环境、城市交通、公共安全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确保不超出当地环境的容量,不存在安全隐患,满足环境保护、安全等要求。 3.选址论证的主要内容 3.1选址论证的缘由

项目选址比选方案分析

文化风情园项 目选址比选方案1. 项目基本概况 2.2.合理性原则 项目选址要综合考虑拟建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建设条件及同类项目的建设情况,从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的角度对建设项目选址进行综合论证,做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相适应。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林场经济社会艰展的决定》(政发 2.3.安全性原则 【2011】78 号)和自治区领导关于加强对农林场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定位指应充分考虑项目自身基本情况及选址要求,综合考量其建设过程及建成导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政策,发挥农林场的土地资源后可能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功能布局、景观环境、城市交通、公共安全等方优势,推动农林场产业的科学发展,加快农林场产业经济的发展,面产生的影响,确保不超出当地环境的容量,不存在安全隐患,满足环境保护、农林场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编制经济技术开发区、来宾安全等要求。 农场、渠黎林场、十万山林场、丽光农场等园区发展规划。 为了编制好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文化风情园规划》,并使得规划项 3. 选址论证的主要内容 目在符合相关政策、相关规划及法规的基础上,能顺利实施,经济开发区 3.1.方案比选 管委会就开发区的实际用地情况,为项目的开发提供大塘片区、水库片区、 3.1.1.规划选址研究路径 高道片区及湾片区四个地块作为开发候选用地,并要求规划编制单位对根据本项目的建设要求和条件,以及经济开发区的实际情况,经协商编制本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方案,给农林场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初步确定大塘片区、水库片区、高道片区及湾片区等四个拟选位置, 等决策层提供参考。 2. 项目选址原则 2.1.合法性原则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行综合比选,最终择优选出项目选址的推荐方案。 为了加强规划法定性和严肃性,选址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角度,论证规划选址依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从工程建设适宜性、交通市政设施配套、环境影响、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社会影响、景观影响、历史文化影响等方 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面论证规划选址建设的可行性,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随意建设。

甘肃省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版)

甘肃省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2015修订版)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规范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甘肃省城乡规划条例》、《甘肃省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目选址,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选址审批应当遵守本办法。风景名胜区内建设项目的选址管理同时应当遵守《风景名胜区条例》、《甘肃省风景名胜区条例》的规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由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核准且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核准前,应当依法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第四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批准的城乡规划,对建设单位提交的建设项目选址材料进行审查、组织现场实地踏勘、选址论证报告专家审查会。审核通过的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审核不通过的书面反馈理由及意见。 第五条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实行分级核发。 (一)国务院或省级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跨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风景名胜区内建设项目,由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二)市(州)、县(市)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由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三)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可以委托下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第六条由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项目,应经项目所在地市(州)、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分级初审同意后,报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由市(州)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项目,应经项目所在地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报市(州)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第七条建设单位申请办理选址意见书,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建设项目选址申报表。 (二)建设项目属批准、核准且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的情况说明。 (三)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需要编制选址论证报告的应同时报送。 (四)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拟定场址或线路图件2份,图件加盖相关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公章。 第八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受理建设单位提交建设项目选址材料的审查程序。 (一)申请材料齐全、符合申请程序的,出具同意受理凭证。

规划选址报告编制要求

国家和省重大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工作要求 一、编制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应依据城乡规划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分析建设项目与城市长远发展、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关系,论证项目选址是否符合风景名胜、历史文化和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等要求。 二、建设项目选址规划论证报告的内容根据项目的类别等情况具体确定,一般应当包括以下要点: (一)项目概况 1、项目选址的背景; 2、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规模、投资规模、拟用地规模、运输量及运输方式、用水、电、气、热量等; 3、选址需求,包括区位、场地条件、外部条件、项目选址的特殊要求等。 (二)项目选址的依据和原则 1、选址依据,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依据等; 2、选址原则。 (三)项目所在地块及周边区域情况 1、水文、气象、地质、地貌等自然地理条件;

2、土地权属、用地现状、可能涉及的房屋和土地征收情况; 3、城乡规划及相关行业发展规划要求; 4、交通组织、配套设施情况; 5、与项目选址相关的其他情况。 (四)选址方案的比选论证 1、建设项目选址与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镇村布局等的协调情况; 2、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及与城市交通的衔接情况; 3、建设项目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协调情况; 4、建设项目对城镇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5、建设项目与城镇综合防灾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情况; 6、建设项目与周边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保护的关系; 7、建设项目与机场净空、微波通道、军事设施保护及国家安全等特殊要求的关系; 8、建设项目选址的经济性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1、提出选址推荐方案; 2、提出对相关规划的反馈建议; 3、提出项目前期工作和后续建设的规划要求及建议。 三、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成果要求 论证报告包括论证文件和相关图纸,文件需包含上述内容要求,图纸需包括: 1、落放建设项目拟选址位置的现状地形图; 2、清晰反映拟选址建设项目及其周边用地布局、基础设施关系的城镇总体规划图纸,视建设项目情况包括市、县(市)域空间利用规划图、市、县(市)域基础设施规划图、市、县(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镇村布局规划图、中心城区(镇区)用地布局图等。 四、重大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一般需单独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包含符合以上要求的选址论 证内容及图件的,可以不另行编制选址论证报告。重大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应当委托乙级以上城市规划编制资质或 甲级工程咨询资质的单位编制。 五、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论证报告由我厅组织专家或委托建设项目所在地省辖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中方案比选的费用效益分析方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第4期张彤炬,等: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中方案比选的费用效益分析方法157 大者为最佳方案。 (b)效益与费用比 求出各种方案的效益现值与费用现值之比,值艿最大者为最优方案,计算公式如下: PvDB+PVEB 九龙口湿地价值分析:将湿地的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包括湿地的功能价值和用其比途价值;非使用价值指湿地的属性价值㈠。对其使用价值可采用直接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 法等估计;非使用价值采用cVM法估算。 尸阳+P忸c。 (1)湿地的功能价值 净现值法描述的是该方案可以获得的净效益现值 的大小,而效费化法描述的是获得效益现值为花费费用现值的倍数,当Pm曰>0时,艿>1;P啪=0时,艿=l;P啪<0时,艿<l。 综上所述,将费用效益分析用于方案比选能弥补 由于忽略资源环境价值以及外部成本而造成的缺陷,使方案比选能更为客观、完整、准确。 3实例分析 淮安至盐城高速公路(淮盐高速)位于江苏省中 北部地区,横贯淮安、盐城两市,起自淮江高速公路 马甸附近,经淮安市楚州区、建湖县、盐都县,止于连盐通高速公路。路线全长104.068km。 淮盐高速经过淮安楚州区与盐城建湖县交界处的 射阳湖(射阳湖段)。由于该段经过射阳湖湿地地区, 对湖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有一定影响,工可报告 提出了该路段的路线正线方案(北桥位方案)和射阳 湖比较线方案(南桥位方案)。 建湖县境内射阳湖荡是九龙口省级风景名胜区, 是闻名遐迩的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水乡明珠,其地形地 貌和芦荡风光壮观绮丽,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湖荡水 质清澈透明,是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胜地。九龙 口位于建湖县蒋营镇,为泻湖型的古射阳河的一部分,湖荡面积达7000hm2。 北桥位方案和南桥位方案比较,工程数量基本相 似,工程造价概算分别为97417和108906万元,南 桥位方案穿越九龙口自然湿地保护区边缘(图1)。 图1北桥位方案南桥位方案示意图 Fig.1M印ofthenorthemandsouthemb而dgesi{!ealtematives 九龙口湿地的功能价值主要有均化洪水、供给水源、降解污染物、提供动植物产品和重要物种栖息地。 均化洪水:按照孟宪明(1999)所计算的的1500k矗,可调蓄水量37亿m3计算,整个九龙口湿地可调蓄水量为l720万n13。采用影子j:程法计算,即从1988~1991年全国水库建设投资测算,每建设1m3库容需年投入成本o.67元,涵养水源总价值=1720×104m3×0.67元/m3=l152万元。 供给水源:据估计,九龙口湿地可供工农业水量为3500万t,采用直接市场价值法,按工业用水价格O.193元/t计算,供水价值为675.5万元。 物种栖息地:根据调查,区内约有37科43属75种野生植物;荡区主要野生兽、禽类60多种,荡区有哺乳动物3种,海狸鼠和水獭猫(国家2级保护动物)数量很少;荡区有水禽、涉禽15种,比较珍贵的白、灰天鹅,及国家1级保护动物丹顶鹤,近几年已基本绝迹;荡区的飞鸟有9种,最多的为湖燕和紫雀,集中于荡区的芦苇荡中;荡区的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有5种。由于难以准确估计整个湿地的物种数量,按许建民的研究结果估计,这一价值约在7500万元左右。 (2)湿地的用途价值 九龙口湿地的用途价值主要有动植物产品开发、旅游和休闲等。 旅游价值:九龙口省级风景名胜区是闻名遐迩的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水乡明珠,其地形地貌和芦荡风光壮观绮丽,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湖荡水质清澈透明,是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胜地。据当地旅游部门估计,每年可接待中外游客20~30万人前来观光旅游。预计未来5年年递增将高于10%~15%,年均创造收益600万元。 动植物产品:九龙口荡区面积约30kn,2,可提供鱼类产品的价值估计在2000万元,植物产品包括水稻、芦苇和牧草,这部分价值估计在l000万元左右,则湿地提供的动植物产品总价值在3000万元。 (3)湿地的属性价值:湿地的属性价值包括景观 美学价值、存在价值、生物多样性基因库和未来价值 万方数据

建设项目踏勘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大纲(试行)

附件7 建设项目踏勘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大纲 (试行) 一、封面 包含题目、版次、建设单位、编制单位、日期等内容 二、扉页: 包含项目名称、建设依据、编制信息(单位资质、项目信息、人员信息、电子章等内容) 三、正文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1.2项目建设必要性 1.3项目前期进展和分析范围 1.4编制原则 1.5编制依据 相关法规、条例、相关技术文件等。 1.6数据来源 1.7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地理位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用地情况、投资规模、实施计划等。 第二章:项目选址制约因素分析 2.1建设条件简介

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及制约建设方案的其他主要因素情况介绍。 2.2建设方案论证(备选方案及推荐方案比选论证) 根据建设项目选址要求、原则和相关技术规范,初步选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切实可行的方案,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I级保护林地、天然林或永久基本农田的建设项目,必须提供尽量避让方案。受客观因素制约、确无其他比选方案的,应充分说明无比选方案的理由。 2.2.1方案概况 对每个选址方案分别进行论述,包括用地红线范围、用地规模、选址选线方案等内容。 2.2.2用地现状 阐述不同方案土地利用情况,所涉及农用地(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或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高标准农田,林地及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I级、II级保护林地)、湿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各类用地面积,现状建设情况,地形地貌等内容。 2.3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推荐方案,总结、简述推荐方案指标和特点。 第三章: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3.1项目与相关行业规划、产业规划符合性论证 3.2项目与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符合性分析 3.2.1国土空间规划符合性分析1 是否纳入规划,是否预留通道,是否列入重点项目清单,需要时1编制3.2.1章节,不用编制3.2.2 3.2.3章节

重大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工作要求

重大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工作要求 热门总结2020-01-16 篇一:项目选址要求 一、编制建设项目选 址论证报告,应依据城乡规划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分析建设项目与城市长远发展、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关系,论证项目选址是否符合风景名胜、历史文化和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等要求。 二、建设项目选址规划论证报告的内容根据项目的类别等情况具体确定,一般应当包括以下要点: (一)项目概况 1、项目选址的背景; 2、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规模、投资规模、拟用地规模、运输量及运输方式、用水、电、气、热量等; 3、选址需求,包括区位、场地条件、外部条件、项目选址的特殊要求等。 (二)项目选址的依据和原则 1、选址依据,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依据等; 2、选址原则。 (三)项目所在地块及周边区域情况 1、水文、气象、地质、地貌等自然地理条件; 2、土地权属、用地现状、可能涉及的房屋和土地征收情况;

3、城乡规划及相关行业发展规划要求; 4、交通组织、配套设施情况; 5、与项目选址相关的其他情况。 (四)选址方案的比选论证 1、建设项目选址与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镇村布局等的协调情况; 2、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及与城市交通的衔接情况; 3、建设项目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协调情况; 4、建设项目对城镇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5、建设项目与城镇综合防灾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情况; 6、建设项目与周边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保护的关系; 7、建设项目与机场净空、微波通道、军事设施保护及国家安全等特殊要求的关系; 8、建设项目选址的经济性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1、提出选址推荐方案; 2、提出对相关规划的反馈建议; 3、提出项目前期工作和后续建设的规划要求及建议。 三、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成果要求 论证报告包括论证文件和相关图纸,文件需包含上述内容要求,图纸需包括: 1、落放建设项目拟选址位置的现状地形图;

项目选址比选方案分析

项目选址比选方案分析

文化风情园 项目选址比选方案 1.项目基本概况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林场经济社会艰展的决定》(政发【2011】78号)和自治区领导关于加强对农林场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定位指导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政策,发挥农林场的土地资源优势,推动农林场产业的科学发展,加快农林场产业经济的发展,农林场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编制经济技术开发区、来宾农场、渠黎林场、十万山林场、丽光农场等园区发展规划。 为了编制好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文化风情园规划》,并使得规划项目在符合相关政策、相关规划及法规的基础上,能顺利实施,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就开发区的实际用地情况,为项目的开发提供大塘片区、水库片区、高道片区及湾片区四个地块作为开发候选用地,并要求规划编制单位对编制本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方案,给农林场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等决策层提供参考。 2.项目选址原则 2.1.合法性原则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 2.2.合理性原则 项目选址要综合考虑拟建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建设条件及同类项目的建设情况,从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对建设项目选址进行综合论证,做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相适应。 2.3.安全性原则 应充分考虑项目自身基本情况及选址要求,综合考量其建设过程及建成后可能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功能布局、景观环境、城市交通、公共安全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确保不超出当地环境的容量,不存在安全隐患,满足环境保护、安全等要求。 3.选址论证的主要内容 3.1.方案比选 3.1.1.规划选址研究路径 根据本项目的建设要求和条件,以及经济开发区的实际情况,经协商初步确定大塘片区、水库片区、高道片区及湾片区等四个拟选位置,进行综合比选,最终择优选出项目选址的推荐方案。 为了加强规划法定性和严肃性,选址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角度,论证规划选址依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从工程建设适宜性、交通市政设施配套、环境影响、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社会影响、景观影响、历史文化影响等方面论证规划选址建设的可行性,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随意建设。

梁场选址方案比选

梁场选址方案比选 郑开城际铁路的祥符营预制梁场的选址根据线路的方向和现场的实际情况,梁场大概建设在线路的中部位置,大约在DK16+200.00——DK17+000.00,这一段地势比较平坦,村庄较稀,适合建场。根据工期需求及现场情况,梁场面积大约选在238亩左右,东西大约540米×南北294米左右,下面做梁场具体位置的方案评选。 方案一:原设计方案 根据原设计方案梁场建设的位置,有以下几点不合适: 1、东西方向大约有400米的车站施工现场在梁场内,梁场东北角有连续梁施工,这样在有限的场地内进行多种类型的施工,形成交叉作业,彼此影响,延误施工进度,无法保证工期; 2、在梁场内部有一条水沟,此水沟深大约2米,增加工程量,添增施工费用;同时,由于水沟被占用造成附近田地排水的极大不便; 3、在梁场内有一条柏油道路,占用此路不但增加拆迁任务,还要负担为村庄修改道路,影响村民的行走及车辆通行; 4、原设计梁场南北方向跨线路北红线过为30多米,不但不合适提梁上桥的施工要求,更是对土地的浪费,还减少了一部分的存梁台座,由于存梁台座的减少延误工期。 综上所述,梁场的选址应该克服以上的缺点。 方案二:梁场建设在DK16+281.660——DK16+821.660,郑开大道南边线向南大约48米的位置,如图1

图1 梁场选址方案二(单位:米) 此方案虽然有效的避开了方案一提及的柏油路和水渠,但在图所示位置(西边线94米,北边线10米)处有一片民房,根据现场考察,这几间房舍为新房,并且部分为小楼房,增加了房屋拆迁,添负了村民的安置任务,对部分村民的生活产生大的影响,肯定会推迟梁场的建场动工时间,这样连锁反应,以致推迟整个工程的建设。 由此可见,梁场选址必须避开这几间农舍的拆迁。 方案三:梁场建设在DK16+462.465——DK16+965.465,郑开大道南边线向南大约48米的位置,如图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