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方案比选

多方案比选

多方案比选
多方案比选

多方案比选

什么是多方案比选

在实践中,往往面临许多项目的选择,每个项目又会有很多方案,这些方案或是采用不同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或是有不同的规模和坐落位置,或是利用不同的原料和半成品等。当这些方案在技术上都可行,经济上也都合理时,经济分析的任务就是从中选择最好的方案。

多方案比选就是指对根据实际情况所提出的多个备选方案,通过选择适当的经济评价方法与指标,来对各个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最终选择出具有最佳投资效果的方案。

多方案比选的特点

多方案比选时,各方案之间通常有三种关系。

1、各方案之间互不相容、互相排斥的关系。

2、相关关系,任一方案的取舍会对其他方案取舍有影响。

3、各方案现金流量是不相关联的,各自具有独立性。

多方案比选的考虑内容

多方案比选,要考虑的内容如下:

1、备选方案的筛选,剔除不可行的方案。因为不可行的方案是没有资格参加方案比选的。备选方案的筛选实际上就是单方案检验,利用经济评价指标的判断准则来剔除不可行的方案。

2、进行方案比选时所考虑的因素。多方案比选可按方案的全部因素来计算多个方案的全部经济效益与费用,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比,也可以就各个方案的不同因素计算其相对经济效益和费用,进行局部的分析对比。另外还要注意各个方案间的可比性,要遵循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和一致的原则。

3、各个方案的结构类型。对于不同结构类型的方案要选用不同的比较方法和评价指标,考察的结构类型所涉及的因素有:方案的计算期是否相同,方案所需的资金来源有否限制,方案的投资额是否相差过大等。

多方案比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的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包括经济因素,而且还包括诸如项目本身以及项目内外部的其他相关因素。如产品市场、市场营销、企业形象、环境保护、外部竞争、市场风险等,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与深入分析,再结合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的情况,才能比选出最佳方案,才能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

多方案比选的案例分析[1]

案例:环境影响评价中多方案比选

环境影响评价中多方案比选是指对于所考虑的每一个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遵循一定原则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的比较,并预测或评估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消除不利影响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而比选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及环境影响程度最低的方案的方法。

1.环境影响评价中多方案比选内容

多方案比选主要是针对建设项目而言,它包括:工艺多方案比选、规模多方案比选、选址多方案比选、以及污染防治措施多方案比选等。

而对每一个方案的评价包括概略评价和详细评价2个阶段。无论是概略评价还是详细评价,都包括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社会评价和环境评价4个方面的内容。

2.环境影响评价中多方案比选的步骤、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中多方案比选一般先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和社会环境评价,再进行多方案的综合评价,最后优选出最佳方案。

(1)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具体条件,通过若干从不同方面说明方案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对完成同一任务的几个技术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的方法。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按寿命期相同分为净现值法、差额内部收益率法、最小费用法等;按寿命期不相同分为年值法、最小公倍数法、研究期法等。

1)净现值法

A.表达式

式中,NPV——净现值;

CI——现金流入量;

CO——现金流出量;

(CI? CO)

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n——计算期;

i

c——标准折现率

B.净现值的判别准则

a.NPV>0,方案可行

b.NPV=0,方案考虑接受

c.NPV<0,方案不可行

C.基本步骤

a.分别计算各个方案的净现值,并用判别准则加以检验,剔除NPV<0的方案。

b.对所有的方案比较其净现值。

c.根据净现值最大准则,选择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佳方案。

2)差额内部收益率法

A.表达式

式中,——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

(CI? CO)

2——投资大的方案净现金流量;

(CI? CO)

1——投资小的方案净现金流量。

B.基本步骤

a.分别计算各个方案的IRR。

b.将的方案按投资额由小到大依次排列。计算排在最前面的2个方案的差额

收益率,若,则说明投资大的方案优于投资小的方案。反之,若

,投资小的方案优于投资大的方案。

c.将保留的较优方案分别与相邻方案两两比较,最后保留的方案为最佳方案。

3)最小费用法

最小费用法适用于项目所产生的效益无法或很难用货币直接计量,即得不到项目具体现金流量的情况。它包括费用现值比较法和年费用比较法。

A.费用现值(PC)比较法此方法为净现值法的1个特例,计算各备选方案的费用现值(PC)并进行对比,以费用现值较低的方案为最佳。其表达式为:

式中,(P / F,i

c,t)——现值系数;

P——现值;

F——终值;

其它符号同上。

B.年费用(AC)比较法

这是通过计算各备选方案的等额年费用(AC)并进行比较,以年费用较低的方案为最佳方案的一种方法,其表达式为:。

式中,A / P,i

c,n)——资金回收系数;

A——年金;

n——计息次数;

其它符号同上。

采用上述2种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效益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又难以估算的互斥方案进行比选时,若方案的寿命期相同,则任意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即可。若方案的寿命期不相同,则一般适用年费用比较法。

4)年值法(AW)

A.表达式

B.基本步骤:

a.分别计算各个方案的净现金流量的年值(AW)并进行比较。

b.的方案依次排列,AW最大者为最优方案。

5)最小公倍数法

又称方案重复法,是以各方案寿命期的最小公倍数作为进行方案比选的共同的计算期,并假设它们均在这个计算期内重复进行,重复计算各方案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得出在共同的计算期内各个方案的净现值,以净现值较大的方案为最佳方案。

6)研究期法(最小计算期法)

针对寿命期不相等的互斥方案,直接选取一个适当的分析期作为各个方案共同的计算期(一般选取诸方案中最短的计算期),通过比较各个方案在该计算期内的净现值来对方案进行比选。以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佳方案。其计算步骤、判别准则与净现值法一致。

(2)社会环境评价方法

社会环境定量评价方法就是将社会环境成本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计量。常用的评价技术主要有: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与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人力资本法、意愿调查法。

1)市场价值法(即生产率法)

这种方法把环境看成是生产要素。环境质量的变化导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变化,从而导致产量和利润的变化。而产品的价值利润是可以用市场价格来计量的。市场价值法就是利用因环境质量变化(或生态变化)引起的产量和利润的变化来计量环境质量变化(或生态变化)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

根据不同方案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的大小排列,最大的为最佳方案。

2)机会成本法

社会环境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同时,社会环境资源具有多种用途,选择了一种使用机会就放弃了另一种使用机会,也就失去了其它获得效益的机会,计算出各方案的社会环境资源的机会效益,获得的最大经济效益的方案就是最佳方案。

利用机会成本法计算社会环境成本是一个简便而可行的方法。例如,某市水资源的机会成本为15元/吨,若该市因水环境污染而导致城市缺水2×108吨,则该市水环境污染的损失(即

社会环境成本)为元。

3)恢复与防护费用法

不同方案可能带来不同的环境问题:一方面,可以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来防止环境问题出现;另一方面,出现环境问题后,采取一定的措施(恢复措施)解决环境问题,恢复环境原貌。对各方案中防护措施和恢复措施所花费的费用进行估算,作为方案带来环境问题损失的最低估计值,估计值越低的方案越佳。

4)影子工程法

影子工程法是恢复费用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当环境破坏后,用人工方法建造一新工程来替代原来生态环境系统的功能,然后用建造新工程所需的费用来估计环境污染(或破坏)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计量方法。对各方案的M_i进行排序,M

i越小,方案越佳。上述计算方法的通式

为:M

i = f i(C i,E i,D i,Z)式中,M i——某方案造成的经济损失值;C i——计算公式中的单位换算系

数;E

i——该方案损失有关的价格系数;D i——该方案造成环境破坏的量值;

——与各项破坏有关的参变量。

5)人力资本法

环境问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如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对人们心理的不良影响等等。根据人力资本法,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的损失包括:(1)直接损失,主要包括医疗费和丧葬费;(2)间接损失,由于过早死亡、生病以及非医护人员护理而减少了正常的劳动时间,也就减少了收入,这就是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的间接损失。如胡涛等运用人力资本法计算出1993年重庆市大气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损失为5.241亿元。

6)意愿调查法

意愿调查法包括投标博奕法、比标博奕法、无费用选择法、优先评价法。意愿调查法就是将各方案涉及的社会环境问题设计成1个调查表,然后选择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最后通过对调查表的统计分析,计算出各方案的社会环境成本,成本越低、方案越佳。

(3)综合评价方法

1)多属性效益法

多属性效益法是利用决策者的偏好信息,构造一个价值函数,以此将决策者的偏好数量化,然后根据各个方案的价值函数进行评价和排序,从而找出带决策者偏好的优化结果。此法假设条件较多,并受决策者主观偏好的影响,因而应用较少。

2)字典序数法

首先是决策者对目标的重要性分等级,然后用最重要目标对备选方案进行筛选,保留满足此目标的那些方案,再用次重要目标对已筛选方案进行再次筛选。如此重复进行,直至剩下最后一个方案,这个方案便是满足多个目标最佳方案。

3)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方法)是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它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能有效处理那些难于完全用定量方法来分析的复杂多目标问题。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是把复杂问题分成若干层次,在每一层次逐步分析并将人们的主观判断数量化。用加权和的方法计算出各方案对总目标的权数。其步骤如下:

A.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将包含的因素分组,每组作为一个层次,从上至下依次分为目标层(最高层),准则层(中间层)和方案层(底层),上一层次对相邻的狭义层次的逐层支配关系,即递阶层关系。

B.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由层次结构模型中每层中的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数值列表而成,判断矩阵表示同一层与上一层某因素有关各因素之间相对重要的比较。

C.层次单排序,并将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归一化

根据判断矩阵求出这n个元素对A

K的相对权重

向量,即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向量。

D.层次总排序

计算合成权重的过程称为层次总排序,最低层中的各方案(或与方案直接联系的属性层)相对于总准则的合成权重(或属性权重)的计算要由上至下进行,将单准则权重进行合成,最终进行到最低层得到合成权重。合成权重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4)模糊数学法

模糊决策理论就是通过对备选方案和评价指标之间构造模糊评价矩阵,来进行方案优选的方法。模糊决策方法正成为决策领域中一种很实用的工具。

5)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

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方案预测的结果,也即是最佳方案。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靠。

5.结语

多方案比选一直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薄弱环节,它是环境影响评价应用于实践的关键,近几年虽有了较大的进展,但缺乏统一的规则。本文在自己环评实践的基础上,采纳了许多有益的见解,试图总结出环境影响评价中多方案比选的规律或程序,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随着对多方案比选的不断研究和探索,环境影响评价将会逐步进入“实用性环境影响评价”阶段。

方案比选

第一章方案比选 桥梁的形式可考虑拱桥、梁桥和斜拉桥作比较,技术标准和桥梁设计原则等各方面比选,最终确定桥梁形式。 1、设计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2)设计时速:80km/h; (3)桥梁跨径:24m; (4)路面横坡:2%; 2、桥梁设计原则 (1)适用性 桥梁上部应保证行车和行人的安全及畅通,且应该满足未来交通量变化的要求。桥梁下部应满足安全通航通车及泄洪等的要求。桥梁应该保证设计使用寿命,且使用中应保证便于检测和维修。 (2)舒适与安全性 要保障桥梁在行车过程中的竖向与横向位移,尽量减少或者避免车辆在桥上振动和冲击。桥梁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应保证各部件及整体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3)经济性 桥梁建设的经济性一般应占第一位。经济性应该考虑桥梁建设费用和以后的养护及维修等费用。 (4)美观性 桥梁特别是城市桥梁应具有优美的造型,应该和城市景观相互协调呼应。合理的结构布局和优美的桥梁外形是美观性的主要决定因素,但是绝不能可以追求美观性而忽略适用性及安全性。 以下对桥梁的形式进行比选。

由于本桥跨径为24m,故斜拉桥不适用,可从梁桥和拱桥中选择。相对于拱桥,梁桥虽然造型相对不美观,但是梁桥施工方便、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施工技术成熟,所以对于本次设计,选择梁桥更为合适。 下面就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还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结构进行讨论。

根据实际水文地质情况结合桥梁设计标准和原则,在美观与环境协调方面上第一方案比第二方案好,但是在施工工期、设计技术及建筑造型方面第二方案比第一方案优秀。 综上所述,本次设计方案选择T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

铁路建设项目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析

铁路建设项目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2008 ),在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中,必须对主体设计线路方案比选进行水土保持分析和评价。铁路选线选址直接影响到铁路建设带来的水土流失轻重;在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中,必须对线路方案进行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提出在水土保持方面最优的线路方案。目前常用的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分析指标多数为定性指标,未结合铁路建设项目特点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目的采用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方面的定量评价指标或内容。本文对相关定量指标进行了探讨。 1.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基本要求 方案比选中所涉及的各比选方案应该均能满足工程的使用功能,符合设计目标;同时在工程选线选址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主体最新设计资料,从工程永久和临时征占地数量与类型、土石方开挖总量、损坏植被面积、破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可恢复程度等方面分析评价各方案的水土保持要素;要

求尽量减少土石方开挖数量、永久征地和农业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占用数量,从水土保持角度,对主体设计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分析评价结果,从水土保持角度给出明确的推荐方案。 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差异程度,一般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分别给出相应结论和建议: 1)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评价推荐方案与主体设计推荐方案一致时,可以给出“同意主体设计推荐方案”的结论。 2)当主体设计几个比选方案之间没有明显的水土保持差异,如水土保持评价各量化比较指标相差在110%以内,各有少量的优劣,且每个方案都不存在明显的水土保持制约因素时,但考虑到主体设计推荐方案可能还涉及城市规划、经济据点选择等其他多种比较因素,可以给出“各比选方案无明显的水土保持制约,同意主体设计推荐方案”的结论。 3)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评价的推荐方案明显优于主体设计推荐方案,可区别以下两种情况分别提出建议和意见: ①采用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的推荐方案对主体设计选线选址不产生其他制约时,主体设计应按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的推荐方案重新论证其推荐方案,可给出“建

多方案比选

多方案比选 什么是多方案比选 在实践中,往往面临许多项目的选择,每个项目又会有很多方案,这些方案或是采用不同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或是有不同的规模和坐落位置,或是利用不同的原料和半成品等。当这些方案在技术上都可行,经济上也都合理时,经济分析的任务就是从中选择最好的方案。 多方案比选就是指对根据实际情况所提出的多个备选方案,通过选择适当的经济评价方法与指标,来对各个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最终选择出具有最佳投资效果的方案。 多方案比选的特点 多方案比选时,各方案之间通常有三种关系。 1、各方案之间互不相容、互相排斥的关系。 2、相关关系,任一方案的取舍会对其他方案取舍有影响。 3、各方案现金流量是不相关联的,各自具有独立性。 多方案比选的考虑内容 多方案比选,要考虑的内容如下: 1、备选方案的筛选,剔除不可行的方案。因为不可行的方案是没有资格参加方案比选的。备选方案的筛选实际上就是单方案检验,利用经济评价指标的判断准则来剔除不可行的方案。 2、进行方案比选时所考虑的因素。多方案比选可按方案的全部因素来计算多个方案的全部经济效益与费用,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比,也可以就各个方案的不同因素计算其相对经济效益和费用,进行局部的分析对比。另外还要注意各个方案间的可比性,要遵循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和一致的原则。 3、各个方案的结构类型。对于不同结构类型的方案要选用不同的比较方法和评价指标,考察的结构类型所涉及的因素有:方案的计算期是否相同,方案所需的资金来源有否限制,方案的投资额是否相差过大等。

多方案比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的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包括经济因素,而且还包括诸如项目本身以及项目内外部的其他相关因素。如产品市场、市场营销、企业形象、环境保护、外部竞争、市场风险等,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与深入分析,再结合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的情况,才能比选出最佳方案,才能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 多方案比选的案例分析[1] 案例:环境影响评价中多方案比选 环境影响评价中多方案比选是指对于所考虑的每一个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遵循一定原则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的比较,并预测或评估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消除不利影响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而比选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及环境影响程度最低的方案的方法。 1.环境影响评价中多方案比选内容 多方案比选主要是针对建设项目而言,它包括:工艺多方案比选、规模多方案比选、选址多方案比选、以及污染防治措施多方案比选等。 而对每一个方案的评价包括概略评价和详细评价2个阶段。无论是概略评价还是详细评价,都包括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社会评价和环境评价4个方面的内容。 2.环境影响评价中多方案比选的步骤、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中多方案比选一般先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和社会环境评价,再进行多方案的综合评价,最后优选出最佳方案。 (1)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具体条件,通过若干从不同方面说明方案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对完成同一任务的几个技术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的方法。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按寿命期相同分为净现值法、差额内部收益率法、最小费用法等;按寿命期不相同分为年值法、最小公倍数法、研究期法等。 1)净现值法 A.表达式 。 式中,NPV——净现值;

结构方案的比选说明

结构方案的比选说明 一、针对地基处理方案比选: 地基处理总的原则:“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要求,以及所处的施工现场所处的环境条件、地质条件及水文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案”。 1、地基处理的方法及选择: (1)换填地基: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较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填法来处理软弱地基。包括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粉煤灰地基,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用哪一种土方进行换填,这里面需要解决土方的来源和土方运输的距离,由此带来的成本要求。2011年,我们在施工安徽铜陵涌银国际售 楼处项目时,施工方在施工期间由于经验问题,造成了地基基坑超挖严重,施工方在发现超挖严重时,竟对超挖部分用土进行回填,被监理单位发现即时的进行了制止,建设单位邀请了设计方、施工方以及监理方、地质勘察方对超挖部分进行了相应处理,提出了用砂和砂石地基对超挖部分进行换填。 (2)夯实地基:夯实地基主要包括重锤夯实地基和强夯地基,即采用夯锤对地基进行反复夯击,使地基表面形成一层比较密实的硬壳层,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这种地基处理方式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其操作成本也相对较低。但这种地基处理方式一般只适用于周围建筑稀少的城市郊区,对于建筑物稠密的城市市区,不应采用这种 方式,尤其是强夯地基。 (3)堆载预压法:堆载预压法是利用前期荷载加速地基固结,使地基在建造建筑物之前提前产生沉降,并由此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以适应建筑物荷载的施加并有效地减小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该地基处理方案涉及到施工时间较长,对于工期有要求的,不适宜采用该种地基处理方案。2007年,我们在施工君临紫金项目时,考虑到 项目紧邻沪宁高速,车流量较大,便在项目靠高速公路一侧采用人造推土的方式人为的堆出了一个高约12米的土丘,土丘形成后,因该土丘属于杂填土堆积而成,土质较松,有出现山体滑坡的可能,对后期项目实施产生隐患,为此有部分专家参与了该土丘的实际勘察,也因此形成了多种方案,有建议对土丘进行支护设计的,有建议加大土丘坡度的,最终考虑到现场设计实际情况,以及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采用了暂时不调整该土丘,任其自然沉降的方式,通过自重缓慢沉降,达到一定的沉降稳定期后,再对该处进行建筑物的施工,该方案处理也是对后期在土丘坡面上施工的建筑物地基起到了一定的堆载预压的作用,对地基也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4)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 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它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处理 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土和粉土土质。 (5)注浆地基: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把某些能固化的浆液通过压浆泵、灌浆管均匀的注入各种介质的裂缝或孔隙中,以填充、渗进和挤密等方式,驱走裂缝、孔隙中的水分和气体,并填充其位置,硬化后将岩图胶结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强度大、压缩性低、抗渗性高和稳定性良好的新的岩土体,从而改善地基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施工工艺,该工艺在地基处理中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该地基处理还可以用来堵漏。(6)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由碎石、石屑、砂、粉煤灰掺水泥加水拌和,用各种成桩机械制成的可变强度桩。CFG桩和桩间土一起,通过褥垫层形成CFG桩 复合地基共同工作,故可根据复合地基性状和计算进行工程设计。CFG桩一般不用

工可编制中路线方案的比选

第44卷第6期 山西建筑Vol.44No.6 2 0 1 8 年 2 月SHANXI ARCHITECTURE Feb.2018 ?12 3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8)06-0123-02 工可编制中路线方案的比选 闫广文 (大同公路分局,山西大同〇37〇〇6) 摘要:以国道239线广灵县城西翟疃至吕家寇段改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例,介绍了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过程中推 荐方案确定方法,首先依据路线的起终点、路线的走向和控制点的布设来确定不同方案的路线线形。其次在初步拟定的几个方案 中从线形、占地、拆迁、工程造价以及工程沿线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比选,最终确定路线的推荐方案。 关键词:推荐方案,线形布设,路线走向,控制点,方案评价 中图分类号:U412.32 文献标识码:A 〇引言 拟建项目国道239线广灵县城西翟疃至吕家?段改线工程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东南部广灵县境内,呈东西走向。项目所属 区域广灵县位于山西省东北边陲,北岳恒山东襟。东与河北省蔚 县田比邻,南同灵丘县接壤,西连浑源县,北接阳高县和河北省阳原 县。处于大秦和京原两条铁路之间,东距首都北京265 km,东北 距张家口 175 km,南距省会太原353 km。 1推荐方案情况说明 1.1 方案线形布设 拟建项目推荐方案路线起点(AK24 + 800)位于国道239线沙 岭超限站东北方向约1〇〇 m(原洗朔线K24 +800)处,沿原省道 S303洗朔线向西前行,依次途经沙岭村南、平城村南、邱家滩村南 及宋窑村北,于AK31 + 450处改线并向西南方向展线,在AK32 + 500 ~ AK33 + 050段新建隧道并继续向西前行,于AK33 + 800处 上原洗朔线并沿旧路方向继续前行,途经北土岭村北,在AK35 + 〇〇〇处改线并向西北方向展线,依次经南村镇北、沙泉西堡村南,然后在AK41 +550处上原洗朔线并顺旧路向西南方向继续拓宽 前行,依次途经赵家坪村南、上窑村北,在AK45 +760处进行改线 并向西北方向展线,在AK46 +800处上原洗朔线并顺旧路向西南 方向继续拓宽前行,终点桩号位于AK48 +500处。推荐方案路线 全长23.700 km。本项目路线涉及地带地质构造较单一,据调查 无不良地质,对工程影响较小。 1.2制约建设方案的其他主要因素 由于本项目位于国道239线广灵县城西翟疃至吕家笟路段,项目走向不但要受到地形地貌的限制,还要充分尊重当地政府的 规划。当地政府在制定规划时已经对城市发展预留相应的空间,如项目走向与规划发生抵触,会引起各方面矛盾冲突,对已按规 划实施的项目,会造成大量的浪费;另外,拟建项目所在路段沿线 两侧村镇密集,穿越村镇较为频繁,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建设方案 的实施。 1.3建设项目起、终点论证 1.3.1建设项目起点论证 本项目推荐方案路线起点位于国道239线沙岭超限站东北 方向约100 m(K24 +800)处,与已进人可研阶段的“国道239线 广灵县城西崖头至沙岭段改线工程”终点(桩号:AK17 + 391.459)顺适衔接。以此处为本项目起点有如下原因: 1)路线起点放在此处,为与已进人可研阶段的“国道239线 广灵县城西崖头至沙岭段改线工程”的实施预留了接线条件;并符合当地政府对此项目改造的意愿。 2) 为城市发展预留了空间。 3) 路线起点位于该处,距离广灵县城较远,减少了路线与相 关道路的交叉,同时避免了大货车对城市道路的影响。与现有路 网结合紧密,增加了路网密度,完善既有路网布局。 4) 国道239线在此处平、纵面线型好,技术指标高,且地形平 坦、视野开阔,利于接线。 1.3.2建设项目终点论证 本项目路线终点为AK48 +500接原既有国道239线,以此处 为本项目终点有如下原因: 1) 路线终点放在此处,与原国道239线顺接,符合当地政府 对此项目改造的意愿。 2)既有国道239线在此处平面纵断指标较高,地形平坦、视 野开阔,有利于拟建项目与既有道路顺适衔接。 3) 也是拟建项目改线布设后,能够与既有路网连接的挪位置。2方案比选 2.1 各备选方案概况 本项目为国道239改线工程,路线方案的布设应主要考虑广 灵县总体规划的控制区域、路网结构的合理分布及干线公路服务 水平的质量等要素,因此,根据广灵县总体规划、区域路网现状及 沿线地形拟定了北线方案(A线)、南线方案(B线)、南村局部进 行改线的比较方案(C线)及终点处局部进行改线的比较方案(D 线)四个路线方案进行研究,如表1所示。 表1路线方案布设一览表 序号名称桩号范围里程/k m备注 1A线方案AK24+800-AK48 +50023.7北线方案 2B线方案 BK29 + 600 ~ BK44 + 372.384 (相当于 AK29 + 600 ~ A K41 + 600) 14.772南线方案 3C线方案 CK37 + 700 ?CK43 + 299.733 (相当于 AK37 + 700 ?A K41 + 600) 5.600南村局部 改线的比较方案4D线方案 DK45 + 700 ~ DK47 + 562.132 (相当于 AK45 + 700 ~ A K47 + 600) 1.862终点处局部 改线的比较方案 2.1.1 A线方案(北线方案) 1)路线走向及控制点。路线起点(AK24 + 800)位于国道239 线沙岭超限站东北方向约100 m(原国道239线K24 + 800)处,与 已进人可研阶段的“国道239线广灵县城西崖头至沙岭段改线工 程”终点(桩号:AK17 + 391.459)顺适衔接,沿原国道239线向西 前行,依次经沙岭村南、平城村南、邱家滩村南及宋窑村北,于 AK31 +450处改线并向西南方向展线,在AK32 +500 ~ AK33 + 050段新建隧道并继续向西前行,于AK33 +800处上原国道239 收稿日期:2017-12-05 作者简介:闫广文(1971-),男,工程师

教学楼项目方案比选中的价值工程应用-

教学楼项目方案比选中的价值工程应用 建设项目投资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活动,同时也是一项高投入、高回报和高风险的事业。选择最佳的建设投资方案,不仅能改善人们的使用条件,还能为投资者自身带来丰盛的经济回报。同时,优良的建设投资方案,还应较好地协调人、建筑和社会的关系,有利于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围绕这一目标,本文深入探讨了价值工程理论在建设投资方案比选的中的应用模型。 1价值工程理论 价值工程理论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它把提高功能和降低成本统一在最佳方案中[1]。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指物品的效用(功能)与费用(成本)的比值。功能是对象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成本指整个寿命周期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费用之和,它由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两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以最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就是价值工程活动的宗旨。 2价值工程的工作内容 根据以上的工作程序和步骤,价值工程的详尽工作内容如下: (1)收集资料。在确定了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后,首先收集项目基本概况和业主的使用要求,以及相关的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资料。 (2)功能分析。功能分析包括功能定义、功能分类和功能整理。即首先确定分析对象的功能有哪些,其次比较功能的严重程度并确定功能的类型,如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使用功能和美观功能等,最后用功能系统图来表示功能间的“目的”和“手段”关系,并去除不必要功能。 (3)功能评价。功能评价是用量化的手段分析对象的功能和成本,求得价值系数,它是功能评价的主要尺度。 (4)方案评价和创新。根据价值系数,对方案进行评价。

若价值系数小于1,则原方案需要进行创新。首先是寻找是否有其他方法可能实现相同功能,尽可能多的提出改进方案;然后分别计算各改进方案的价值系数,对各改进方案进行价值分析,最终确定最优方案。 (5)方案实施与后评价。将与新方案有关的所以技术经济资料编写成正式提案付诸实施,并对实施方案的技术、经济、社会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而功能的实现是企业和用户共同追求的目标,故价值工程着眼于产品的功能分析[2]。应用价值工程理论,只有通过功能分析,才能了解现有功能的性质,明确功能的满足程度及各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研究功能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最终确定满足功能要求所需的最低成本方案。可以看出,优良的功能分析的前提是建立可靠的评价指标体系。3确定项目方案比选指标体系 确定项目方案比选指标体系的出发点是研究对象各组成部分功能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这就要将研究对象的各影响因素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考虑,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这种这种结构即为评价指标体系。一个指标体系就是一个分外形式的系统,由功能系统图获得的递阶层次结构就是确定项目方案比选指标体系的依据。 高校建设项目方案比选的指标体系的确定除应考虑功能因素和技术因素外,还应考虑项目所处的环境。环境的是非不仅取决于物理环境本身,还受其周边建筑质量凹凸的影响。出名的建筑学家贝聿铭曾经说过:“建筑设计有三点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是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2]。高校建设项目方案设计首先应适应周围环境,与校园内的其他建筑融为一体,其次应注重校园文化内涵的设计,做到在该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下,建筑体现该校园的个性与文化。 高校教学实验楼是综合性建筑,其功能指标可涵盖的范围比较大,按项目建设的专业类别可分为:结构工程、给排水及暖通消防工程、电气安装工程、装修工程等。根据学校的实际使用要求,考虑建筑的教学和实验功能、建筑物的安全需求、建筑对校园环境的影响等,摒弃部分需要建设考虑的技术因素,其功能指标可分为[3]:

比选方案说明修订稿

比选方案说明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方案比选 比选概述 道路选线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它是由面到片,由片到线,由粗略到细致的过程,是逐步具体化、逐步补充修改和提高的过程。选线要先通过总体布局决绝基本走向,然后在解决局部路线方案直到具体定线。 初步设计的路线方案布设主要根据本项目《工可报告》的推荐方案走向及工程规模、《工可报告》审查会议精神,初步设计外业验收咨询及审查意见,对初步设计外业推荐方案进行局部调整、优化。路线布设时充分考虑路线与地形、地物等环境相协调,地质条件对路线的影响;同时尽可能寻找短捷路径,以减少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选线原则 (1)服务辽宁省公路网规划总体布局和大石桥市统筹城乡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干线公路网布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做到安全选线、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环保选线。 (2)合理运用技术指标并合理搭配,尽量不采用极限指标。公路原则上按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设计车速80Km/h,在特别困难地段适当降低平纵面技术标准,平均纵坡接近5%为宜,任意连续3 Km路段范围内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 (3)注意线形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尽量提高平面指标,同时注重指标的均衡。在满足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投资,在技术标准运用上追求高指标、高标准,因地制宜合理地运用技术指标。 (4)由于公路所在地区地势平坦、山丘稀少,为典型平原微丘地貌。路线布设注意与环境协调,着重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平、纵、横综合考虑,

尽可能避免大填大挖,避免对原有地形地貌的较大破坏,诱发新的地质病害和破坏自然景观,尽量注意沿线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地形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采用较高的指标;对个别特殊困难地段,适当采用较低的技术指标,灵活设计。 比选内容 根据地形情况,我做了两个方案,方案1和方案2。 两方案起终点坐标均相同,方案1向东侧布线,而方案2西侧布线。接下来根据表格,分别介绍下两条道路的优缺点。 路线方案比较表 比选意见 方案1全长8556.617米,共有8个交点,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8+。从K1+到k8+,为新建道路,从桩号K1+处开始抛弃原有道路,线性相对方案2要美观流畅,此外,较方案2联系了更多的村庄,耕地占用量更少。 方案2全长8724.22米,共有7个交点,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8+。在K1+处沿原有道路方向进行新建,路线长度在此有所增加,但是通过的

投资建设项目建设方案比选(二)模拟题

[模拟] 投资建设项目建设方案比选(二) 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第1题: 建设项目采用的技术必须成熟稳定,以保证项目的产品质量性能要求,这体现了建设方案技术比选的( )原则。 A.先进性 B.实用性 C.可靠性 D.安全性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建设方案技术比选的原则中,可靠性原则是指项目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必须是成熟的、稳定的,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和项目的生产能力有足够的保证程度,通过技术方案的实施能够取得预期的项目经济效益。采用可靠性强的技术方案能防范和积极避免因技术方案而产生的资源浪费,生态平衡、人类安全受危害等情况的发生。 第2题: 进行建设项目经济比选,若不受资金约束,一般采用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净现值比较法和( )。 A.净年值比较法 B.水平分析法 C.垂直分析法 D.趋势分析法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经济比选方法的选用分下列三种情况:①在项目不受资金约束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净现值比较法和净年值比较法;②对计算期不同的方案进行比选时,宜采用净年值比较法和等额年费用比较法;③对效益相同或效益基本相同但难以具体估算的方案进行比较时,可采用费用现值比较法和等额年费用比较法。 第3题: 建设项目方案比选的目的是( )。 A.选择较优方案 B.制定实施方案 C.实行项目评价 D.达到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项目方案比选是项目评价的重要内容,方案比选的目的是选择较优方案。 第4题: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应从( )的角度进行多方案分析论证、比较选择。 A.经济 B.技术 C.技术和经验相结合 D.技术和经济相结合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应从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多方案分析论证、比较选择。在进行建设规模、产品方案、技术方案、工程方案、场址选择方案、环境保护治理方案、融资方案等论证时,都应选择若干个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择较优方案,作为可行性研究的推荐方案。 第5题: 方案比选是研究各方案的______效果,项目经济评价是研究项目______效果。( ) A.绝对经济;相对经济 B.相对经济;绝对经济 C.社会经济;相对经济 D.相对经济;社会经济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方案经济比选只回答各备选方案中哪个方案经济上较优,不回答各方案经济上是否可行的问题,即方案比选是研究各方案的相对经济效果,而项目经济评价是研究项目绝对经济效果(经济上是否可行)。 第6题: 建设项目评价的前提是( )。 A.技术比选 B.价值比选 C.经济比选 D.技术方案经济比选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技术方案经济比选是项目评价的前提、是在综合考虑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叮行性下的综合比选。

房地产投资项目方案比选--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房地产专业知识与实务》第六章第七节讲义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职业培训教育网职业人的网上家园https://www.doczj.com/doc/2915141571.html, 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房地产专业知识与实务》第六章第七节讲义2 房地产投资项目方案比选 ■ 概念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是两个方案各年净现金流量差额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先求差,再使差的折现值为0时的折现率) ■ 判定标准 差额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投资额大的方案为优 差额内部收益率小于基准收益率,由投资额小的方案为优 ■ 步骤 把各投资方案按照初始投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增加一个零投资方案 选择零投资方案作为临时最优方案 逐次计算相临两个方案的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如果大于基准收益率,则把后一方案视为最优方案,如果小于基准收益率,则把前一方案视为最优方案,再重复上面的计算 【重点与难点】 ■ 差额内部收益率不是两个方案内部收益率的差,而是两个方案现金流量的差额所形成的现金流的内部收益率 ■ 互斥方案不能直接用方案的内部收益率作为比选的标准,只能用投资差额内部收益率进行比选 【2010年真题】 甲、乙、丙三个计算期相同的互斥方案,若有△IRR(乙-甲)>Ic , △IRR(丙-乙)Ic,则各方案从优到劣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乙、甲、丙 [答疑编号2526060706]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用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比较计算期相同的互斥方案。由△IRR(乙-甲)>Ic得到,乙优于甲,由△IRR(丙-乙) Ic得到丙优于甲,综合得到各方案从优到劣的排列顺序为乙、丙、甲。参见教材P150。 【2010年真题】 用差额内部收益率法对计算期不同的互斥方案进行比选,其判别准则是()。 A.△IRR>i C,则年均净现金流大的方案为优 B.△IRRi C,则年均净现金流大的方案为优;若0<△IRR

工程经济学_杜春艳_3工程项目多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3 工程项目多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填空题: 1、在互斥方案比选时,可按净现值、、和方法进行比较来选择最优方案。 答案:净年值、增额净现值、增额内部收益率 2、两方案的投资分别为2500万元和3000万元,投产后其产品成本分别为每年3500万元和3300万元,则差额投资回收期为_______年,差额投资收益率为______。 答案:2.5、0.4 3、寿命期相同的互斥多方案比选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对于独立多方案,在有资金限制的条件下,其比选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和。答案:净现值法、净年值法、差额内部收益率法、组合互斥化法、排序法 4、在互斥方案的比选中,往往需增设0方案,0方案的经济含义是。 答案:全不投资方案,作为第一次比选的对象 5、常见的相关型多方案包括、和三类。 答案:条件型、互补型、现金流量相关型 单选题: 1、现有甲、乙、丙、丁四个相互独立的投资项目,投资额和净现值见下表(单位:万元)。 方案甲乙丙丁 投资额500 550 600 650 净现值239 246 320 412 由于可投资的资金只有1800万元,则采用净现值率排序法所得的最佳投资组合方案为()。 A.项目甲、项目乙和项目丙 B.项目甲、项目乙和项目丁 C.项目甲、项目丙和项目丁 D.项目乙、项目丙和项目丁 答案:C 2、某项目有4种方案,各方案的投资、现金流量及有关评价指标见下表。若基准收益率 i c=18%,则经比较后最优方案为()。 方案投资额(万元)IRR(%)△IRR(%) A 250 20 —— B 350 22 △IRR B-A=20 C 400 18 △IRR C-B=13 D 500 23 △IRR D-B=15

多方案比选

多方案比选 出自 MBA智库百科() 什么是多方案比选 在实践中,往往面临许多项目的选择,每个项目又会有很多方案,这些方案或是采用不同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或是有不同的规模和坐落位置,或是利用不同的原料和半成品等。当这些方案在技术上都可行,经济上也都合理时,经济分析的任务就是从中选择最好的方案。 多方案比选就是指对根据实际情况所提出的多个备选方案,通过选择适当的经济评价方法与指标,来对各个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最终选择出具有最佳投资效果的方案。 多方案比选的特点 多方案比选时,各方案之间通常有三种关系。 1、各方案之间互不相容、互相排斥的关系。 2、相关关系,任一方案的取舍会对其他方案取舍有影响。 3、各方案现金流量是不相关联的,各自具有独立性。 多方案比选的考虑内容 多方案比选,要考虑的内容如下: 1、备选方案的筛选,剔除不可行的方案。因为不可行的方案是没有资格参加方案比选的。备选方案的筛选实际上就是单方案检验,利用经济评价指标的判断准则来剔除不可行的方案。

2、进行方案比选时所考虑的因素。多方案比选可按方案的全部因素来计算多个方案的全部经济效益与费用,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比,也可以就各个方案的不同因素计算其相对经济效益和费用,进行局部的分析对比。另外还要注意各个方案间的可比性,要遵循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和一致的原则。 3、各个方案的结构类型。对于不同结构类型的方案要选用不同的比较方法和评价指标,考察的结构类型所涉及的因素有:方案的计算期是否相同,方案所需的资金来源有否限制,方案的投资额是否相差过大等。 多方案比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的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包括经济因素,而且还包括诸如项目本身以及项目内外部的其他相关因素。如产品市场、市场营销、企业形象、环境保护、外部竞争、市场风险等,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与深入分析,再结合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的情况,才能比选出最佳方案,才能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 多方案比选的案例分析[1] 案例:环境影响评价中多方案比选 环境影响评价中多方案比选是指对于所考虑的每一个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遵循一定原则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的比较,并预测或评估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消除不利影响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而比选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及环境影响程度最低的方案的方法。 1.环境影响评价中多方案比选内容 多方案比选主要是针对建设项目而言,它包括:工艺多方案比选、规模多方案比选、选址多方案比选、以及污染防治措施多方案比选等。

方案比选总结

方案比选总结 互斥型项目方案比选方法小结最小公倍数法的计算最为简单,但要求重复性假设并事先确定精确的基准收益率但它不适用于技术更新快的产品和设备方案的比较,同样也不适合于用来处理更新改造项目;较短计算期法可避免重复性假设;差额内部收益率法计算最复杂,但无需事先确定一个精确的折现率当人们对项目提供的服务或产品有比较明确的期限时,把它作为计算期来进行各方案的比较符合实际表8-12给出互斥方案特点及可用方法互斥方案特点与方法选择互斥方案比选的题方案有甲、乙两个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两方案建设期均为1年,基准收益率为8%,两方案净现金流量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已知(P/A,8%,5)=,(P/A,8%,6)=,(P/A,8%,7)=,(P/A,8%,8)=,下列关于甲、乙两方案优劣的表述中,全部正确的是A.采用净现值法:NPV 甲=万元,NPV乙=万元,故乙方案优于甲方案B.采用研究期法:NPV甲=万元,NPV乙=万元,故甲方案优于乙方案C.采用净现值率法:NPV甲=%,NPV乙=%,故甲方案优于乙方案D.采用年值法:AW甲=万元,AW乙=万元,故乙方案优于甲方案自己算了半天,没得出正确答案,请大家帮忙看看怎么解,我先说说自己的解法,有问题请指正:答:对于寿命期不等的互斥方案比选有三类方法:1)净年值法;2)净现值法:研究期法,最小公倍数法,无限期法;企业年金基金管

理人比选方案比选工作方案合肥地铁概述合肥地铁第二合同段1.工程概况2标段包括两站三区间及胜利路畅通工程道排、绿化等附属工程;分别为凤阳路站、明光路站、合肥站站~凤阳路站区间、凤阳路站~明光路站区间、明光路站~大东门站区间该标段均位于胜利路下方周边环境凤阳路站凤阳路站位于胜利路与凤阳路交叉口处,沿胜利路南北方向布置胜利路现状主路为双向六车道,辅路为一条机动车道车站主体距离周边建筑物均超过20米,车站东北侧为元一希尔顿酒店,1号风道位于现状希尔顿停车场内;西北侧为元一时代花园小区,18层住宅距4号出入口最近约13米;东南侧为温莎国际广场及29层住宅,距2号出入口约7米;西南侧为元一时代广场及32层住宅,分别距3号出入口约11米和8米,距离二号风道约11米车站位于交叉路口段位于凤阳路高架桥下方,车站距离桥桩承台最近处约为14米,距离较远,车站施工不受影响,高架投影范围地下连续墙已经施工完成明光路站明光路站位于胜利路与明光路交口处,沿胜利路南北向布置胜利路现状主路为双向六车道,辅路为一条机动车道车站主体基坑距离周边建筑物较远,车站东南角为合肥市长安驾校、合肥长途客运站、金色梧桐30层商住楼及一些低矮商铺和住宅东北角为低、多层商铺和住宅,西北角为合肥市邮政速递局等低、多层建筑,车站北侧为即将拆除的老淮南铁路车站附属共设4个出入口和两组风亭1

某山区公路路线方案比选

某山区公路路线方案比选 摘要:文中介绍了云浮市都杨至云安公路新建工程路线方案设计情况。并就路线长度、技术指标、造价及周边土地开发等指标,对各个方案进行了论证、分析和比较,得出了最优方案。 关键词: 路线选线;新建工程;方案比选;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of the road route scheme in a mountain area Zheng Ze xin (Yunfu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highway Survey,Yunfu guangdong 527300)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oute designs of the new construction from Duyang to Yunan Road in Yunfu city. And analyses as well as compares each plan through the indexes such as route length,technical indicators,cost and the surrounding land development indicators,to obtain the optimal scheme。 Keywords: selection of route;new project;project selection;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云城区北部,地处西江中游南岸,路线所经地区地形介于丘陵和谷地之间,地形高差起伏较大。路线起点接在建云杨公路及站场连接线,通过设置十字形平面交叉与在建云杨公路及站场连接线相接。路线在汉洞村道口处建设桥梁跨越X468河骑线和南山河,经都杨镇汉洞村口、云城区河口镇扶卓村委、县区界分水凹、云安县六都镇富强村委。终点与进港公路相交,以T形平面交叉连接。主要控制点为路线起终点、X468河骑线、南山河、分水凹及沿线村落等。 纵断面设计主要控制因素是路基桥涵设计水位、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最小排水纵坡、X468河骑线、南山河、起终点平交等。 设计采用技术标准:①公路等级:一级公路。②设计速度:60km/h。③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④设计洪水频率:大、中、小桥、涵洞及路基1/100(本项目无特大桥)。⑤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05g。⑥其他指标按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执行。 2 选线原则

方案比选说明书

冯四路路线设计说明书 1.1概况 1.1.1设计任务 这是一段山区公路的旧路改建任务,对于这个任务,我负责从K17+840到终点的选线,全长约1700m,要对路段的平纵横,路基路面,排水,防护措施等进行设计。对于这段路,我设计了两套方案,经过研究,认为均为可行方案,对此要通过比较,选出最优方案。 1.1.2任务依据 (1)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密云分局《关于密云县冯家峪镇(西火路)至石城镇(米铺)道路设计方案的批复》 (2)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密云县冯四路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3)《密云县冯四路(冯家峪至四合堂联络线)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4)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密云分局《关于密云冯四路(冯家峪至四合堂联络线)道路初步设计的批复》 (5)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密云县冯四路(冯家峪至四合堂联络线)道路初步设计的批复》 1.1.3设计标准 本项目按山岭区四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7.5m,路面宽度 6.5m,设计行车速度30km/h,部分困难路段采用20km/h;龙潭沟至南台子段(联络线)路基宽度7.5m,路面宽度6.5m,设计行车速度20km/h。 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 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桥与路基同宽。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为1/50;涵洞、路基为1/25 隧道:按四级道路标准设计时速为30km/h,总宽为8.5m,净空4.5m。 设计采用的相关国家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2)《公路勘测规范》 JTG C10-2007 (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J024-85 (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1-2005 (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1-2005 (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 (10)《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程》 JTJ064-98 (11)《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12)《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1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1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00 (15)《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J/T006-98 (16)《道路交通标志和表现》GB5768-1999 (17)《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 (18)《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19)《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GBJ52-83 (20)《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2-83 (2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TJ/T16-92 (2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90 (2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2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 (25)《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 (26)《北京市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实施细则(试行)》 (27)《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文件编制办法》 本项目位于密云县北部冯家峪镇境内,路线起点K17+840,终点K19+527,全长1687

[水土保持,建设项目,铁路]铁路建设项目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析

铁路建设项目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析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2008 ),在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中,必须对主体设计线路方案比选进行水土保持分析和评价。铁路选线选址直接影响到铁路建设带来的水土流失轻重;在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中,必须对线路方案进行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提出在水土保持方面最优的线路方案。目前常用的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分析指标多数为定性指标,未结合铁路建设项目特点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目的采用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方面的定量评价指标或内容。本文对相关定量指标进行了探讨。 1.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基本要求 方案比选中所涉及的各比选方案应该均能满足工程的使用功能,符合设计目标;同时在工程选线选址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主体最新设计资料,从工程永久和临时征占地数量与类型、土石方开挖总量、损坏植被面积、破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可恢复程度等方面分析评价各方案的水土保持要素;要求尽量减少土石方开挖数量、永久征地和农业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占用数量,从水土保持角度,对主体设计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分析评价结果,从水土保持角度给出明确的推荐方案。 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差异程度,一般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分别给出相应结论和建议: 1)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评价推荐方案与主体设计推荐方案一致时,可以给出同意主体设计推荐方案的结论。 2)当主体设计几个比选方案之间没有明显的水土保持差异,如水土保持评价各量化比较指标相差在110%以内,各有少量的优劣,且每个方案都不存在明显的水土保持制约因素时,但考虑到主体设计推荐方案可能还涉及城市规划、经济据点选择等其他多种比较因素,可以给出各比选方案无明显的水土保持制约,同意主体设计推荐方案的结论。 3)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评价的推荐方案明显优于主体设计推荐方案,可区别以下两种情况分别提出建议和意见: ①采用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的推荐方案对主体设计选线选址不产生其他制约时,主体设计应按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的推荐方案重新论证其推荐方案,可给出建议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重新论证和选定推荐方案的意见。 ②当采用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的推荐方案,在其他方面对主体工程存在无法避免的制约时,经各方面综合协调,很难采用水土保持推荐方案时,给出鉴于工程建设其他方面存在无法避免的制约性因素限制,在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提高防护标准、加强治理和补偿措施的前提下,基本同意主体工程的推荐方案的意见。 2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主要内容与指标 2. 1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