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碎石桩试验段试桩方案

路基碎石桩试验段试桩方案

路基碎石桩试验段试桩方案
路基碎石桩试验段试桩方案

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施工指挥部第二项目部

路基碎石桩试验段施工工

艺性试验方案

中铁xx局集团有限公司济铁路扩

能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二0—三年八一月

中铁XX局集团有限公司

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施工指挥部第二项目部

路基碎石桩试验段施工

工艺性试验方案

编写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铁X局集团有限公司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1?一三年A一月

江苏?徐州

一、适用范围 (3)

二、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3

1 、施工前准备 (3)

2 、上道工序检查 (3)

3 、钢筋的加工及安装 (4)

4 、负弯矩区预应力管道的安装. 5

5 、模板的加工及安装 (6)

6 、箱梁湿接缝、湿接头混凝土的施工6

7 、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及孔道压浆. 8

三、 ................. 材料与设备9

1 、材料 (9)

2 、设备要求 (9)

四、 ................ 质量控制9

五、安全措施 (10)

碎石桩试桩方案

、编制说明及依据

(一、编制说明为尽早确定碎石桩的各项工艺参数,为路基的全面开工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本着“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的原则编制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

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8】14 号)及有关规

范、规定执行。

3、《建筑指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规定。

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

5、《改建铁路邯济邯长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个别路基工程设计图》'

6、《改建铁路邯长邯济铁路扩能改造路基设计通用施工图》路通-07

7、《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8、中铁二十一局邯济铁路工程指挥部编制的《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ZH-2 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9、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调查资料

工程地质概况一、工程简介

本次碎石桩试桩地点设在K164+300-K164+500段,该段碎石桩设计桩长

8m间距1.2m,正三角形布置,本段属平原地貌,植被发育良好。本段内便道相通,交通

方便。

自然条件

1 、地层及水文地质地层:该段地层分布只要有素填土、粉土、粉质粘土、粉砂、

细砂等,沿线出露地层较复杂。

水文:表层潜水埋深1.1-1.4 米,主要卡片大气降水来补给,水位年变幅约2.0m, 潜水对铁路混凝土结构具硫酸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H1, 具氯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L1,地下水位以上土层对混凝土结构具氯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L1o

2、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1 830—200 1 ) ,结合沿线地质条件,地震动蜂值加速度为0.15g o

3、气象特征本区气候属于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部分地区受海洋性气候

影响。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大风频繁,夏季炎热多雨,雨量集中,秋季冷暖

变化显著。

4、施工条件

⑴交通、运输

沿线经过地区公路交通较为发达,与本线并行的主要道路有326 国道、此外,省道、县、乡级公路为工程材料的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⑵沿线水源、电力、通讯情况

水源:沿线地下水水位埋深浅,可就近打井或取用地表水施工。施工用电:沿线电

力资源较丰富,考虑本线重点工程较多、用电量大、工点分散特点,施工用电以利用地方电源为主、自行发电补充的供电方式,其中自发电

碎石桩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国家、铁路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有关规定。 2、设计文件:有关设计图表及工程数量。 3、承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 4、现行铁路定额。 5、现场调查相关资料。 二、编制原则 1、必须遵守国家、铁道部和四川省、重庆市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 2、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安排好环保、水保工作、作好文物保护工作。 3、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施工方案。 4、努力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求得先进技术,工程质量和合理选价的高度统一。 5、先重点后一般,全面规划,突破重点,强调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实施性、操作性、严密性和可靠性。 6、文字部分要简练,表达清楚,图表部分要清晰、规范。 第二节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适用于遂渝线第五标段软土处理,碎石桩加固。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本标段软土处理(碎石桩)共有三段:DIK51+110~+215,长105m(振动沉管碎石桩);DIK51+420~+595,长170m;DIK51+850~+890,长40m(干冲碎石桩)。本段软土地基处理采用φ60cm碎石桩加固,三角形布置,桩间距1.0m。加固宽度为路堤坡脚外2m,加固深度打穿软土层。在碎石桩顶部铺设二层双向50KN/m土工格栅及0.5m厚的中粗砂或砂砾石垫层。 第三章施工准备 我单位已有计划地组织机械、设备及人员进场,到目前为止,本工程所

需机械设备已进驻施工场地,十台CK150-B型干冲桩机及一台DZ45型沉管桩机,并有80人已到现场, 本段距离县城8公里左右,县城附近有碎石、涪江河卵石以及用卵石加工的碎石可供工程使用。 施工便道由站场路基的施工便道进入;由隧道及站场变压器引低压线进入施工现场,满足施工,生活需要。 第四章施工进度安排 一、工期 该段软基处理工期为 30 天,2003年9月1 日开工,2003年10月 1 日完工。施工准备安排2天时间;桩体工程安排28天;收尾工程安排1天。 第五章施工方案 施工前应对场地进行平整,并配套相应的设备、机具、施工用电、障碍物排除等。打桩前应先定出每个桩的桩位,编制好打桩顺序,并对准备使用的碎石骨料进行抽样检验,做级配试验,本段碎石桩采用干振碎石法施工,施工前至少应做两根试桩用来确定施工参数。 一、振动沉管碎石桩 1.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2.施工工艺

碎石桩试桩方案(要改) (1)

目录 1、工程简介 (1) 2 地基碎石桩设计参数 (3) 3 施工准备 (3) 4 人员、设备安排 (4) 5 材料要求 (5) 6 施工工艺 (5) 7 试桩内容及方法 (6) 8 施工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10) 9 检验方法及要求 (12) 10 质量保证措施 (12) 11 安全保证措施 (12)

碎石桩试桩方案 1、工程简介 1.1、工程概况 龙华二线拓展区白松四路(新区大道-梅龙大道)起于新区大道、终点接梅龙大道,大致呈东西走向,全长866m,道路红线宽为15.5米。白松四路(新区大道-梅龙大道)规划为城市支路,双向两车道; 由于桩号B+520至B+847.576道路沿线地层上部为素填土,故该段车行道地基(含竖向道路车行道地基)素填土部分采用振动沉管碎石桩处理,单桩直径?500mm@1.4m,桩顶填筑级配碎石垫层0.3米厚,施工长度327.576米;设计桩长、根数等指标如下表:

1.2、场地情况 拟建道路的地貌单元为剥蚀残丘及丘间洼地,场地原始地貌大多数已破坏,场地现状大多数为平土区,部分场地为建筑施工场地。场地局部有较高堆填土外,其余场地总体地势平坦,地形地貌条件简单。 1.3、地质情况 钻探揭露,拟建道路工程(白松四路)沿线场地内分布的地层主要有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坡积层、第四系残积层,下伏基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其中野外特征按自上而下的顺序描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4ml) 素填土(层号①1,下同):褐黄色、褐色等杂色,松散状态,主要由含砂粘性土组成,土质较均匀,局部含少量碎石,岩芯采取率85%,为人工新近堆填该层所有钻孔均有揭露,揭露层厚0.60~15.00m,平均厚度8.16m。本层标准贯入试验次数124次,实测标贯击数一般2~13击,平均6.9击。 (2)第四系冲洪积层(Q4a1+p1) 砾砂 :褐黄色、饱和,松散~稍密,主要矿物以石英为主,含约30%粘粒,岩芯采取率80%。揭露层厚介于1.80~5.20m(层顶高程57.07~61.79m),平均厚度3.42m。本层标准贯入试验次数3次,实测标贯击数一般8~12击,平均10.6击。 (3)第四系坡积层(Q3dl) 含砂粉质粘土④:褐黄色、褐红色,湿,可塑,以粘粒为主,含少量中细砂,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摇振无反,岩芯采取率80%。揭露层厚介于2.10~8.20m (层顶高程61.17~75.30m),平均厚度4.13m。本层标准贯入试验次数13次,实测标贯击数一般8~18击,平均12.6击。 (4)第四系残积层(Qel) 砾质粘性土⑤:褐黄色、褐红色,稍湿~湿,硬塑,含约25%的石英砂,原

路基工程试验路段试验方案

路基工程试验路段试验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国省干线横五尤溪下村至玉池公路由下村至玉池公路主线、石路连接线、罗坑院连接线,位于尤溪县城关镇、西城镇辖区内,路线总长(含连接线)7.047公里。采取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17.0米(双向四车道)的技术标准;石路连接线,路线长2.811公里,按三级公路、设计时速30KM/ h、路基宽度8.5米(双向二车道)标准设计;罗坑院连接线,路线长0.646公里,按三级公路、设计时速30KM/ h、路基宽度12.0米(双向二车道)标准设计。 本合同段罗坑院连接线K0+085~K0+230为填方路段,是本合同段最典型的路基填筑段,选择作为本合同段的路基试验段。 二、编制依据 1、国省干线横五尤溪下村至玉池公路项目投资人招标文件。 2、国省干线横五尤溪下村至玉池公路项目勘察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国省干线横五尤溪下村至玉池公路项目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7、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8、《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手册》 9、《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10、我公司ISO9001质量体系、ISO14001环保体系文件。 11、我公司相似工程施工中成熟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及相关管理办法 三、试验段的目的 为加强工程质量,立足于“预防为主,认真贯彻执行”的原则,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现场管理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坚持“规范、落实、坚持、见效”的方针。 此次试验段主要检验施工材料的质量、确定摊铺的松铺系数(松铺系数初步拟定 1.2);检查试验、摊铺和压实机械设备的性能、效率和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的适用性;并以此确定填土在最佳含水量时达到最大干密度的压实遍数、压实程序和施工工艺等,

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

路基基床以下路堤试验段施工方案 1、试验段试验目的、范围和内容 1.1试验目的 1.1.1确定已指定填筑该路段路基所用取土场土方的最大松铺系数; 1.1.2确定满足压实系数要求的碾压机械及最佳碾压遍数; 1.1.3验证现场检测人员、设备是否达到路基土石方施工的监控要求; 1.1.4验证机械配置和施工组织是否合理,能否符合大面积的施工要求。 1.2试验段范围 本试验段正线里程为段共计360米,为正线部分路基。本段路基位于 标段范围线下,地貌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基床以下路堤填筑C类土,方量约为 m3;地质土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粉质粘土(Ⅱ);粉质粘土(Ⅲ)。本段路基为纯路基地段,是具有代表性的地段。 1.3试验内容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工艺(含检测手段)。 2、编制依据 (1)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等。 (2)铁道部、济南铁路局下发的有关文件。 (3)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及相关文件: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铁路给水排水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22-2003)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TB10302-2009) 《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4)建设单位组织的技术交底及现场实地勘察资料。 (5)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3、施工组织及安排 3.1人员安排 进行路基试验段施工前,项目经理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项目总工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小组,主要参与人员见下表。 质量管理小组成员表 劳动力人员安排表 3.2试验段施工机械设备 试验段施工所需设备都已进场,主要机械设备见下表。 主要机械设备表

碎石桩专项施工方案

. 碎石桩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与原则1、编制依据 1 施工图纸 施工调查及现场查勘2 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 相关法律、法规及对质量、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的规定。5 2、编制原则1严格按照明确的设计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2对施工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3二、工程概况 1、概况 拟建的市中区中兴大道(齐陶路)K0+734-K0+900段位于规划崮山路西侧,规划学院东路西侧,长度166米,中间车道宽29米,路面层下换填1-2米的块石,南侧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下拟埋设的管道有雨水管(砼)埋深2.2米,路灯管线埋深1.8米,地沟电力埋深1.8米;北侧的非机动车道下拟埋设的管线为污水管埋深2.6米,雨水管(砼)埋深2.2米,路灯管线埋深1.8米。拟加固处理的有效宽度为46米。该段路为回填的旧矿坑,回填材料为杂填土,为提高地基承载力,现对路基进行加固。 本工程沉管碎石桩桩径700mm间距1400mm,桩长不定尺,梅花状布置,桩顶设置厚度0.5米碎石垫层。 2、地质条件

根据场地勘察报告,在钻孔揭露深度内见到的地层主要有2层,即1层为杂填土层2层全风化砂岩层,现就各层岩土的性质、分布叙述如下: 1层杂填土层拟建场地所有钻孔上部均见有该层,揭露地层埋深0.6-12.5米,层厚0.6-12.5米,灰、灰黑色,松散,饱和,均匀性差,工程性质较差。 2层全风化砂层岩拟建场地所有钻孔上部均见有该层,揭露地层埋深0.6-12.5米,所有 米,浅黄色,全风化,胶结度差,岩心呈现土状至钻孔均未穿透该层,进入该层最大厚度9.4 块状,手捏易碎,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结构基本破坏,岩体较破碎,采取率一般。3、水文地质条件 本次勘探深度范围内大部分钻孔上部见有地下水,为上层滞水。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 (1)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概述 (一)土方工程概要 **高速公路威信,主线起点桩号为K**+**,终点桩号K**+**,长公里。本标段所在自然区划分V3,沿线地貌类型较为复杂。 我项目部计划在K+~K+段进行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实验段全长m,平均填土高度为m。 (二)试验段的选取 该段m具有通段代表性,通过试验段施工进行施工优化组织,机械合理配置,确定并提出标准施工的方法和合理的技术参数,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 具体项目如下: 1、确定合适的使用材料 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1)填前处理方案 1)确定填料最佳含水量的控制方法 2)确定整平、整型的合适机具和方法 3)确定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4)确定挖土、运输、整平和碾压机械的合理组合 5)确定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6)确定作业队(组)的人员组成和分工,画出施工和质量管理框图 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或面积 5、确定每次铺筑的松铺及压实厚度 二、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试验段位置 拟在K+ ~K+ 段做路基填筑试验段,长度m,该段位于昆明路延伸段上,平均填土高度在m。 (二)路基填料选择 该段路基填筑料,主要是调用路堑挖方作为填料。试验段所用的填料应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做好原材料试验检测(各种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三)机械的选型和配套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如下: 表1: 项目部成立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领导小组,由项目总工程师**担任组长,副总工程师**、工程部长**为副组长, 组员有路基主管工程师、 安质部长**、质检工程师**、测量工程师**、试验工程师**、队长等。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组成和分工如下: 现场施工负责人:

碎石桩的施工方案

1.0 工程概况 本工程振冲碎石桩的直径d=0.8m,间距为1.6m。桩长为6.0m, 正三角布 置,桩底申至强风化泥岩层,碎石桩总根数为2166 根。为了解决碎石桩在施工中用水问题,在坝体的上游修筑一蓄水池(长:7m;宽:4m;高:4 m)2.0 施工总体设想 碎石桩总长为12996m,施工拟投入2套振冲桩机同时进行,计 划一个半月内完成,其施工顺序沿着道路的前进的方向平行流水施工。碎石材料以载重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3.0 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1 )场地平整施工:振冲碎石桩施工前先进行场地平整,场地平整标高为根据地形图拟定的标高,施工时根据“宁填务挖”的原则进行整平。挖出地表坚硬的物体,使振冲器能顺利下钻。 2)场地清理与掘除:在场地确定清理、掘除、拆除的范围后,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清理。 a.土及草皮在较干硬的地主要用推土机、人工配合,装载机铲 除。自卸车运输弃于指定弃土区。低洼潮湿的地方主要用挖掘机清除。机械无法清楚的地方则用人工挖除。 b.填土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 200mm 内的草皮、树根、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予以清除,并符合振冲碎石桩 桩顶标高。 3)测量放样及布桩 根据图纸要求的布桩原则进行布桩,并绘制测量放线图,交于

监理和设计单位复核后,方进行测量放样,每个桩位均以竹钎做标志,编制桩号。 4)正式施工前,每个机组和各个地质状况不同的场地进行现场成桩试验,试桩的根数为7—9 根,已取得满足设计要求所需的施工机具、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以此作为正式施工的依据。 5)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在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根据试桩结果及设计要求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交底。 2振冲碎石桩试验段施工振冲碎石桩施工前,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前须通过试验段的施工,记录冲孔、清孔、制桩时间和深度、记录冲水量、水压、填入碎石量及电流的变化等,验证设计参数和施工控制的有关参数,选定科学合理的技术参数作为振冲碎石桩施工的控制指标。根据现场试桩的结果,需要取得如下的施工技术参数:造孔电流、造孔水压、加密电流、加密水压、留振时间、填料量和加密段长度等。施工时应密切注意对周围结构物的影响。 试桩施工直接在振冲碎石桩施工范围内进行布置,根据振冲碎石桩施工图设计的施工要求,每区段振冲碎石桩施工前都必须进行试验桩施工,每区为7—9 根 试验桩施工过程如下: 1)首先用吊机将振冲器吊起垂直对准桩位,启动水泵和振冲器,水压控制在400—600kpa之间,水流量为每分钟350—400L,将振冲器徐徐沉入土中,观察此过程电流变化范围,振冲器继续以每分钟1.5m 左右往下沉,通过造孔电流和造孔水压的变化是否进入。

试验路段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

50 省道莲都段公路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 试验路段路基土石方工程 施工方案 浙江良和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50 省道莲都段公路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 项目经理部 二0 一一年五月十日

一、工程概况 50 省道莲都段公路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主线起于K124+735 保定 村,终点K132+000高溪乡,全长7.264km。碧湖连接线由主线K129+900 处连接碧湖镇工业区,全长1.108km。结合目前现场实际情况与施工条件,我部选取碧湖连接线K0+900~K1 + 108段、主线K130+115~K130+260 段为试验路段,总长各为208m和145m最大填高为1.24m和2.28m。该段地势较平坦,工作面开阔,首先填筑碧湖连接线试验段,完成后再进行公路主线试验路段填筑,该两段路基是本合同段施工条件相对较好的较有代表性的地段,为试验确定压实指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目的 为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确保路基填筑的施工质量,使之达到业主、监理要求、施工规范规定的标准和本部制定的创优目标。本部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路基全面展开施工前对路基试验段的填筑验证其松铺厚度,确定填料的松铺系数、机械设备的最佳组合方式(包括运输、填筑、碾压等),压实机械的碾压遍数、运行速度和碾压功率的组合方式及最佳的施工组织体系(含工料机协调、现场调度的组织等),以指导后续路基填筑施工,确定其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从而确保路基填筑的施工质量。

三、试验路段土石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见附页 四、施工部署 1、施工前准备工作 1)、开工前现场放样和测量。包括导线点、水准点的复测与加密,中桩放样、横断面的复测、坡口(脚)放样等施工放样工作

路基填方试验段施工方案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组织(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合同文件、施工图纸等相关资料; 2.交通部现行的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 3.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4.现场实地勘察资料(含交通运输、材料来源、民俗民情资料等)。 5.合同总工期及业主对安全、质量、工期的要求。 6、现场勘查获得的当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 二、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选择K24+000~K24+220段长度220m作为填土路基试验段,进行压实工艺试验。路基填料来源于K23+800~K23+950路基挖方。 工程特点: 该段为一般路基填方,位于水田路段,表层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厚1.0~3.0米,中心填土最高位12.8米,含水量>30,孔隙比<1。 三、试验目的 试验的目的是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为止,试验时应做好记录。确定如下内容: 1、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机械组合方式; 2、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 3、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 4、填料碾压时的最佳含水量; 5、标高、边坡、横坡的测量控制方法。 其试验成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即可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 四、试验时间计划 自2011年4月5日~2011年5月5日。 五、资源配置 1、劳动力配置

为确保路基试验段的顺利进行,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项目部成立了路基填方试验段质量小组, 该试验段由路基一队负责施工。人员具体分工见下表1-1:路基试验段质量、保障小组成员表 表1-1 汽车司机10人、挖掘机3人 推土机2人、压路机2人 普通工10人、后勤人员3人 2、机械设备配置

碎石桩施工方案

c4标碎石桩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述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碎石桩桩径①0.5m,碎石桩总数量16671n,其中桥台背碎石桩11331m涵台背碎石桩5340n。桥台背碎石桩离台背前墙1.6m 起,桩必须穿入原地面2m以下,涵台背碎石桩离台背2m起,桩必须穿入基础顶面1m选定上跨盐化大道桥和K114+900涵洞作为首件工程。 二、桥、涵台加固处理措施 采用沉管碎石桩加固桥、涵背土地基承载力,桩间距为2m按梅花形布置,先施工边孔按先边后中的原则进行施工。 第二章施工方案 一、加固原理 沉管碎石桩是在振动锤的振动作用下,把套管沉至规定的设计深度,套管入土后,挤密套管周围土体,然后向管内投入碎石及石灰 (5% ,再使碎石和石灰混合排入土中,分段振捣密实,形成较大直径的碎石桩,并将桩间土体进一步挤密,经多次循环后既成完整的碎石桩。桩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并防止砂土液化。 二、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根据设计本线碎石桩桩体原材料选用粒径2?5cm的卵石及5% 的石灰,且碎石含泥量不得大于5%。 每工点施工前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待工艺试验桩

经检验满足设计和质量要求后,并报监理单位确认后,进行大面积施工。 根据设计资料绘制碎石桩布桩图,并注明桩位编号及施工说明。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现场桩位放样,做好标志桩。 确定施打顺序:施工顺序采用跳打形式,并由外缘向中心进行,相邻两根桩必须采用跳跃间打。 2)场地准备 场地清理、整平,并进行桩位放样。 3)机具设备准备 沉管桩机、发电机、装载机等设备应经检查、维修,保证成桩过程顺利进行。 检查电源、线路,并做好照明准备工作。 4)人员准备 配齐所有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并对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 2、碎石成孔作业内容 1)钻孔作业 在施工准备完成后,由钻机操作手按照放样桩位负责钻机正确就位。就位后,把桩管及桩尖对准桩位,桩靴闭合。启动振动器,在钻

碎石桩试桩方案(精品)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设计概况 (1) 三、试桩施工目的 (3) 四、总体施工方案及方法 (3) 1、试桩要求 (4) 2、施工工艺 (4) 五、砾石桩施工 (6) 1、施工准备 (6) 2、砾石桩施工工序 (9) 3、施工机械参数 (10) 4、施工注意事项 (10) 5、质量检验要求 (11) 6、砾石桩施工控制要点 (13) 7、砾石桩质量控制措施 (13) 六、施工计划安排 (14) 七、质量保证措施 (14) 八、安全保证措施 (17) 九、环境保护措施 (19) 十、文明施工措施 (20)

砾石桩试验段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6)《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四阶段施工图设计》 二、设计概况 全长500m。该段地层主要为粉、细砂层,局部夹有粉、黏土层,主要为荒漠区,地表有积水,工程性能较差,承载力低,该层以下主要以细砂层为主,强度较好。该段采用砾石桩、土工格栅相结合的处理方式。打砾石桩,在砾石桩顶面设置0.5m厚砂砾垫层,并铺设土工格栅。砾石桩设计直径0.5m,设计桩长6m,桩间距1.5m,呈正三角形布置。本次试桩计划在K163+280~K163+300范围内试桩14根。 本标段特殊路基处理设计砾石桩共计13896根,总长83376米。砾石桩桩径50cm,平面上呈正三角形布置,采用振动沉管施工技术。 表1主要工程量表 里程砾石桩 (m) 砂砾垫层 (m3) 土工格 栅(m2) 回填砂 砾(m3) 挖方 (m3) 沉降增加土 方(砾石土) (m3) K163+040~ K163+540 83376 13011 24152 14536 14536 4250 施工前先将地表清除50cm后回填砂砾并压实,再成桩。具体设计结构见下图1。

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在路基开工前,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长度不小于100米)进行填土试验,以取得含水量、颗粒粒径、松铺厚度、最佳机械组合、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施工工序等施工试验数据,并将收集到的数据、成果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以指导路基土石方各种填料的填筑作业。 一、试验目的 影响路基压实度的主要因素有土的力学性质和压实功能、土的含水量、铺层厚度以及底层的强度和压实度。路基碾压时,并不是某单独因素起作用,而是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因此公路进行路基施工时,应用代表性的土进行试验,从中选择路基压实的最佳方案。通过试验路段对不同的填筑材料、压实机型、松铺厚度、质量标准,取得试验数据,以指导土石方填筑施工。 二、试验路段的选择 1、试验路段位置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试验路段长度不应小于100m或不少于2000m2,试验路段至少2~3层填筑; 2、试验路段数据的收集要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密实度、经济合理的填筑厚度、碾压遍数及机械组合等参数; 3、根据本合同段的施工特点,选取一段填土路堤或土石混填路堤作为试验路段; 4、在给定压路机的情况下,找出达到压实标准的最经济的铺层厚度和碾压遍数; 5、通过试验路段的铺筑及相关数据的检测,写出试验报告,最后确定土的最适宜铺筑厚度,所需压实遍数及填土的实际含水量,以便指导施工,控制填筑质量。 6、本合同段根据路基实际地质条件、断面形式等综合情况,已确定试验路段为龙门停车区右侧K1+500~K1+600,宽20米(距中线85~105米)。 三、压实机械的选择 土壤的性质不同,有效的压实机械也不同,各种压路机都有其特点,可以根据土质情况合理选用。本试验路基填土压实采用YZ20型振动压路机进行。 四、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 在开工前对工程沿线用于填筑的材料以每5000 m3以及在土质变化时取有代表性的土样,按有关标准进行天然密实度、含水量、液限、塑性指数等试验,对填料进行颗粒分析,天然密实度试验,并测定填料的最大密度、最佳含水量和土的CBR强度值,

路基填筑试验段

路基填筑试验段

目录 1 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作业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施工要求............................................................................... - 2 - 6 劳动组织............................................................................... - 3 - 7 材料要求............................................................................... - 3 - 8 设备机具配置........................................................................ - 3 - 9 质量控制及检验.................................................................... - 4 - 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 5 -

振冲碎石桩施工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方案选择 (3) 3.设计依据 (4) 4.地质概况 (4) 4.1、地层结构 (4) 4.2、水文地质条件 (5) 5.振冲碎石桩设计 (5) 5.1、桩间距计算 (5) 5.2、布桩设计 (6) 5.3、技术要求 (6) 6.质量检测 (7) 设计图纸 北京韩一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厂房 振冲碎石桩设计及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北京韩一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厂房的建筑场地位于顺义区仁和镇河南村。受北京韩一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委托,北京京岩工程有限公司承担了本工程建筑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本工程由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工作。本工程由地上3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和1层框架结构的主厂房(跨度为36×3+24×1)及地上1层混和结构的变电所、空压站、锅炉房、消防泵房及门卫组成,上述各建筑物均无地下室。基础深度拟为2.00m,目前本工程的室内地坪标高(±0.00标高)尚未确定。 拟建场区位于潮白河西岸、高河漫滩内,历史上曾是潮河故道,现状地形基本平坦,场内西部有一条南北向的排水沟,宽约7.00m,沟深约1.5m左右。勘察期间,勘探钻孔孔口处相对面标高一般为27.10m—27.57m,唯2#孔位于排水沟内,孔口标高为25.97m。 根据现场勘察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将本次勘探深度(21.00m)范围内的土层按照成因类型、沉积年代划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和第四纪沉积层三大类,根据各土层岩性及工程性质指标对各土层进行一步划分。现按自上而下顺序,对各土层分述如下: ●表层为厚0.70m-1.90m的人工堆积之粘质粉土、粉质粘土填土①层。 ●标高25.17m-26.78m以下以下为新近沉积的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②层,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1层,重粉质粘土、粉质粘土②2层。

路基灰土试验段施工方案

路基灰土填筑试验段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试验段试验目的和内容 (1) 四、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投入情况 (2) 五、施工前准备 (4) 六、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 (4) 七、试验段施工方法 (5)

八、质量评定标准 (7) 九、质量保证措施 (8) 十、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0) 十一、施工环保、水土保护措施 (11)

路基灰土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2005); 3、《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G E50-2006);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E40-2007); 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0-2015); 7、《国道G104五河淮河特大桥及接线工程路基02标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8、《国道G104五河淮河特大桥及接线工程施工标准化实施细则》路基篇。 二、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为国道G104五河怀河特大桥及接线工程路基工程第二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14+100~K22+322,全长8.222km,路基标准宽度为24.5~32.0m,路基填方高度为0.7~7.1m,其中K14+100~16+600采用四车道路基断面,K16+600~K16+800为四六车道过渡段,K16+800~K22+322为六车道断面,路基填方量共计45.6万立方,根据设计要求,路堤采用4%灰土改善处理,路床采用6%灰土改善处理。为确保工期和质量、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优质高效文明施工为指导思想,选择在K18+690~K18+910段路基进行土方路堤试验段的施工,为我标段后续大面积土方路堤填筑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及相应的施工技术参数,找出适合本标段土方路堤填筑的最佳方案和最佳机械组合,指导全线施工,现编制本工程路基土方路堤试验段施工方案。 三、试验段试验目的和内容 1、试验目的 确定施工过程中填料含水率的控制范围、适宜的松铺厚度、碾压遍数及施工工艺、施工组织、施工机械,在达到各项设计要求的同时,选定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从而指导下步路基施工。 2、试验内容 填筑采用路基断面全宽水平分层填筑,人工配合平地机摊铺平整填料,测量人员用仪器测量填土标高以控制摊铺厚度,并按设计施工成型边坡坡率。试验过程中每压实一遍进行观测点的压实度、高程、厚度、宽度等指标检验。

高速铁路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 (2) 第三章试验段试验的目的和范围 . (4) 第四章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设备投入情况 (5) 第五章路基试验段的施工准备 . (8) 第六章填筑施工方法 . (10) 第七章试验成果 . (17) 第八章施工进度安排 . (18) 第九章质量保证措施 . (19) 第十章安全保证措施 . (19) 第十一章环保措施 . (20)

编制依据 1.1 、铁道部颁布《新建时速 200km 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1.2 、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院《改建铁路浙赣线电气化工程提速部分路基设计对施工的技术要求》(初稿); 1.3 、铁道部颁布《铁路路基施工规范》 ( TB10202-2002 ); 1.4 、铁道部颁布《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 TB10001-99 ); 1.5 、铁道部颁布《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 (TBJ102-96); 1.6 、浙赣铁路改造提速工程施工图设计; 1.7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通知。 工程概况 2.1 概述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浙江段) 第八合同段有关单位如下:建设单位:上海铁路局浙赣线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设计单位: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院监理单位:上海铁道学院建设监理科技公司施工单位: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本标段起迄里程 K141+000?K174+000,全长33km,管段内现有4个车站,改造后保留3个车站,封闭1个车站。本标段内共有15 个双线绕行路段,均为新建线路,改造后的路基标准高(开通时速 达 200km/h), 曲线半径大,符合线路提速要求。提速改造主要项目为:路基加宽、绕行地段新建路基、新建桥涵及改造、轨道新铺、换岔、线路拨移及部分站场房屋、信号、通信、电力等相关配套工程。在线路开通且路基稳定后,安排在本标段工程竣工前更换无缝线路。本标段路基土石方 155 万 m3,其中填方 69 万 m3,挖方 96 万 m3。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I 级正线数目:双线限制坡度:7.2 %。 最小曲线半径:新建地段3500m。困难地段2800m个别地段2200m 牵引种类:电力 到发线有效长度: 850m 2.2、试验段的设置 根据本标段目前施工图到位情况以及征地拆迁、取土场、现场交通、水电情况等综合分析比较,将试验段定在K163+230?K163+430,全长200m,该地段原地貌为葡萄园、草莓地等经济作物区,填筑范围内设计无涵渠、通道等构筑物,具有填筑施工时连续、完整的优势。地质情况:本标段基本位于金衢盆地,地质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种植土、淤泥质黏土,层厚0.1~0.5m ; ②黏土,黄褐色夹灰色,硬塑,层厚 1.2~3.0m ③粉砂,黄褐色,中密,饱和,夹薄层黏土;层厚 1.5~3.5m ④黏土,青灰色,软?硬塑地下水埋深0.5?2m该段路基的地质及地表情况能代表本地区 路基填方施工的特点。该段路基设计基本情况为:路基顶宽12.1m,平曲线半径3500m纵 坡为6.0 %,平均填高3.5m。设计主要工程数量为路堤本体填筑995m5,基床底层填筑5268 m,换填渗水性材料 3750 m3,挖除松软土 3750 m3,总填方量为10013 m3。 试验段试验的目的和范围 3.1试验段试验的目的 ①.确定本地区经济合理的填料,选定满足施工要求的压实机具、所用填料及压实条件下合理的松铺厚度、压实遍

地基处理(碎石桩)专项施工方案

中铁一局西平铁路第二项目部 地基处理(碎石桩)专项施工方案 1.适用范围 中铁一局西平铁路第二项目部所属管段设计起至里程为DK156+122~DK200+000,共计43.878km,其中多处为湿软性地基,为了消除其湿软特性,提高地基承载力,对该段进行了专门的地基处理设计,管段内前后地基处理有类型有:碎石桩地基处理、灰土挤密桩地基处理、强夯地基处理、砂卵石换填地基处理等。 本管段DK168+400~DK170+100、DK177+650~DK177+630及 DK179+400~DK179+520、DK199+200~DK200+000段路基基底均设置碎石桩处理, 碎石桩顶铺设0.5m厚砂卵石垫层,垫层内铺设一层80KN/m的土工格栅。碎石桩桩径0.5m,桩间距为1.5m,呈等边三角形布置,施工范围为两侧坡脚线以内。其中DK1 DK168+400~DK170+100段桩长6m,共计29256根;DK177+650~DK177+630及DK179+400~DK179+520段桩长4~7m,共计23795;DK199+200~DK200+000段其中DK199+200~DK199+600桩长5.0m,DK199+600~DK200+000桩长6.0m,共计11888根。 本专项方案为明确地基处理范围内碎石桩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相应的工艺标准及检测方法,规范碎石桩的施工作业,保证地基处理的质量。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对施工图纸认真进行的审核,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的技术问题,熟悉规范,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及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路基试验路施工方案

试验路施工技术方案 一、项目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那坡至平孟公路,路线走向基本沿那坡至平孟原有旧公路布线,旧路为县道X788线,主要为三、四级公路,路基宽为6.5m~7.5m,沥青表处路面。路段为山岭重丘地形,弯急坡陡,平纵技术状况差,达不到二级公路标准,大部分需裁弯取直、降坡等方能达到二级公路标准,能利用旧路的路段较少。全线按二级公路进行设计,利用旧路路基根据不同填高采用不同调平层厚填筑,其余路段完全按新建路面结构。 本项目路基宽度为8.5m,行车道宽2×3.5m,硬化路肩2×0.75m,行车速度为40km/h,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满铺。其中,K9+700~K10+900、K37+000~K38+000、K48+400~K49+500为过街路段,K62+200~K62+800为水浸路段,以上路段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K63+800~K64+605(终点)为过平孟街道路段,只在旧路上做沥青混凝土罩面。 二、开展路基试验路施工的目的 (一)路基试验路施工段工程概况 1、拟开展进行试验施工段落为:那坡至平孟公路土建工程№1合同段(K10+100~K10+300,长200米)做土方填筑试验。 2、本试验段路基清除淤泥换填数量为955 m3,填方总数量为1658m3,挖方总数量为2055m3。

(二)进行试验段的目的 1、通过路基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出一套山岭重丘区地形路基填施工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机械设备的配置方式。 2、通过试验,摸索并总结低洼农种区路基床的清表及填前碾压、回填及碾压、填筑松铺厚度、不同自然条件下不同的碾压设备的碾压遍数的理想设备配置及工艺方法。 3、摸索并总结如何依据招标文件的技术、质量标准以及部颁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4、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指导全面路基工程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二、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 (一)试验段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表 主管: 现场技术负责: 现场施工主管: 现场试验负责: 现场测量负责: 现场施工员: 安全员: 后勤负责: 民工:10人

填石路基试验段方案90032

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K50+860~K51+370段为填石路基,该段填石方为万m3。最大的路基填筑高度为米,利用石梯岭隧道弃渣和K50+701~K50+860段路堑爆破开挖出来石方作为路基填料,在路基大面积施工前,按照监理的要求,先铺试验路段。以了解路基土的工作性能,机械组合对路基施工的有效性,验证路堤施工的工艺,确定适宜的填土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不同机具压实填料的最佳含水量。试验路施工成功后,应编写试验路施工总结,以指导本施工段路基填筑施工。 本施工队填石路基试验段选在K50+980~K51+080段,长度为100m,通过试验段总结填石路堤的最佳机械配置和施工参数,以此来指导填石路基的施工。 二.试验路段的施工目的 在满足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路基试验段来确定填石路堤施工工艺流程、填石路堤压实功率、碾压速度、压实遍数,松铺厚度。质量检测方法:通过最后振动碾压两遍后采用水袋法测定孔隙率来确定填石路基的施工工艺参数;同时观测到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在施工过程中用沉降差、水袋法两种办法来确定碾压遍数。 三.试验安排 试验段计划开始时间:2009年7月15日 试验段计划完工时间:2009年8月5日 四.施工准备

(一)、主要人员配备 (二)、机械设备配备

五、路堤填筑石方试验段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方案 1、路堤填筑石方试验段的施工方法: 路堤填筑石方试验段按常规的四区段、八流程水平分层法施工。 四区段即:填石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 八流程即:施工准备与测量放线、基底处理、分层填石、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边坡整修。 2、路堤填筑石方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碎石桩施工方案模板

碎石桩施工方案

滨海公路辽河特大桥工程碎石桩施工方案 桩号: K3+546-K3+691

编制人: 张宇 审核人: 罗凤启 编制单位: 沈阳维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00九年四月四日 滨海公路辽河特大桥碎石桩施工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滨海公路辽河特大桥碎石桩工程起点位于桩号K3+546, 终点位于桩号K3+691, 碎石桩主要分布在大桥桥头引道位置处, 碎石桩设计桩径80cm, 设计工程量为15674延米。 二、场地清理及准备工作施工前调查碎石桩施工范围内地下管线情况( 是否动迁完毕) , 与路两侧建筑物有无矛盾, 如有矛盾及时处理。对碎石桩施工现场进行整平处理, 原旧路需要用挖掘机进行挖除( 太硬, 振冲器损坏) , 挖除后的废料用翻斗车弃到弃土场。原旧路两侧为原地表土,

应用推土机进行推平, 并用推土机在上面进行碾压, 保证碎石桩的施工设备具备作业条件。开工前对碎石桩机具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预备足够零配件。然后进行碎石桩施工。 三、振冲碎石桩施工本工程碎石桩所在位置为大桥桥头引道高填方路基。采取振冲碎石桩施工方法, 将严格按照《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的技术标准进行施工。预计工期为45天, 因具体变更图纸尚未下发, 因此具体开工日期暂不能确定。后附附表1: 《碎石桩人员投入计划》; 附表2: 《碎石桩设备投入计划》⑴施工工艺: ①根据设计要求采用130KW振冲器及配套工具 ②根据施工图设计的桩距、整体处理宽度及桩号位置, 由专业测量人员进行测放桩位, 可使用白灰进行标点, 并加以妥善保护; ③组装好振冲器后, 接通水源﹑电源; ④调试设备,校核各项技术参数,以确定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⑤施工机具﹑人员就位, 吊车起吊振冲器对准桩位; ⑥造孔: 开动高压水泵冲水, 启动自动控制系统, 待振冲器运转正常后, 使振冲器徐徐贯入土中, 振冲器下降速率控制在 1.0- 3.0m/min; ⑦清孔: 造孔结束后, 将振冲器提出孔口, 再以较快速度从原孔贯入, 使桩孔畅通, 为了便于填料加密, 可将振冲器提升2-3次; ⑧填料加密: 向孔内倾倒部分石料压底, 然后用振冲器反插至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