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空间艺术与城市视觉文化品牌的塑造

生活空间艺术与城市视觉文化品牌的塑造

生活空间艺术与城市视觉文化品牌的塑造
生活空间艺术与城市视觉文化品牌的塑造

2011/1?文艺争鸣?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生活空间艺术与城市视觉文化品牌的塑造

陈高明

摘要:在当代城市面貌日趋“同质化”的时代,一座城市如何能在千篇一律的城市形象中脱颖而出,彰显自己独特的魅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已成为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因素之一。而通过公共艺术的实施,来塑造富有地域特色和文化意蕴的视觉文化品牌,已成为当代城市增强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和策略。

关键词:公共艺术视觉文化城市品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塑造城市品牌已成为各国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座城市是否拥有鲜明的文化个性与独特的城市品牌,已成为评判一座城市是否具有强大的综合竞争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象征与标志。因此,改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文化品牌,从城市的视觉形态和文化形态上展现城市的个性与魅力,以区别于其他竞争者,成为当代城市在激烈的发展竞争中取得胜券的关键因素。

城市的视觉文化品牌建设作为城市发展、建设、规划的一项系统工程,越来越引起城市建设者的关注。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在介入都市过程中为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争取在新世纪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发挥着中要的作用。

公共艺术概念的认知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或文化现象是当代大众美学以及日常生活美学的延伸和社会民主化进程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突破了传统艺术的藩篱将艺术的概念扩大化,正如刘茵茵提出的公共艺术即是“那些在传统的画廊或美术馆系以外发生的当代艺术类型。”公共艺术的范畴已然超越了传统的以满足人的审美体验或精神需求为主的雕塑、壁画等视觉艺术形式而扩展到了建筑、景观、公共设施和装置艺术等具有艺术性的视觉形态或艺术行为领域。

公共艺术概念的广泛性和兼容性特征决定了其价值属性的多元化与多义性。公共艺术融入都市并不仅仅只是充当城市的“化妆品”,置于特定场域之中的公共艺术品在“妆点”和“美化”环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化景物为情思,即升华为城市的“符号”或“标识”,承担起传承地域文脉、体现场所精神、追述城市记忆、形成地域认同、凝练城市特色和塑造城市形象的文化共同体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之功能。即公共艺术的美学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与实用性,这四个方面是构成完整的公共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四者相合才能称之谓真正的公共艺术。正如《周礼?考工记》所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也。”公共艺术亦是如此,偏执于任何一方面都会导致对公共艺术精神的曲解。

品牌塑造介入城市建设

城市品牌的观念是近几年刚兴起的一种城市经营理念。品牌一词最早缘于企业产品的营销策略,是企业为在产品“同质化”时代的竞争中扩大影响力,促进产品销售和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的一种手段。随着品牌概念的泛化,这一营销理念逐步被引入到城市的发展建设之中。事实上,经营城市与经营企业一样,正如老子所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在“关注力”经济时代,尤其是在国际、城际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城市形态日渐国际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谁能以独特的城市形象和城市魅力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谁就能在竞争中获胜。因此,塑造城市品牌形象也就成为城市推广与营销的一种重要策略和方式。

受城市化、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正负两方面影响所驱动,我国的许多城市在发展建设过程也开始中积极探索并着手引入城市品牌的理念。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下,到2005年在全国655座城市中有182座明确提出要建国际化都市。当一个个城市在均质化、程式化中乐此不疲的时候,当城市中那些弥足珍贵并不可复制的、被人们喻之为城市文化之魂的物质与精神遗存被所谓“现代城市符号”(如高楼大厦、快速道路)覆盖或取代的时候,许多城市原有的特色和性格日渐消隐,文化记忆也随之迭亡。以至于著名建筑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先生疾呼:“请不要再让城市失去记忆,不要再千城一面!”众所周知,一座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没有特色的城市是没有竞争力的城市。在这一历史背景下,

24

人们开始省思那种无视人文传承,在城市化、国际化进程中,既不重视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保护,又不重视用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城市建设的激进做法。因而,改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牌被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经营理念提出来,并受到众多城市的青睐和追捧。

与此同时,城市化、国际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又催生了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城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中心,加速城市化、国际化进程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正如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斯曾说“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将是深刻影响到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个主题”。由此可见,21世纪上半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运动必将集中在我国。在“同质化“的城市环境中一座城市若要与其它城市相区别,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社会的关注,就必须依托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蕴探索在城际、国际语境中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以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和形象认知。塑造城市品牌也就成为促进城市在日趋雷同的城市化、国际化环境中获得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因而,城市化、国际化进程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成为加速城市品牌塑造的助推器。

公共艺术在塑造城市视觉文化品牌中的价值及意义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在全球城市化普遍推进、国际市场品牌主导竞争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区域、国际国内间的竞争越来越倾向于以城市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竞争。尤其是在“同质化”城市时代,城市文化以及品牌形象的优劣将成为决定未来城市在竞争中胜负的至关重要因素。

据现代城市学研究揭示:现代城市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即:创新、品牌和环境。在影响城市竞争力的诸多因素中,品牌虽然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要素,但它在增强城市的文化内涵、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竞争力、知名度上确是不容忽视的,在某种程度甚至起决定作用。以公共艺术的形式来塑造城市视觉文化品牌,将公共艺术凝炼成城市的文化符号是当代城市建设的一种趋势。

当代,国内外的诸多城市对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及意义都予以了高度的重视。西方国家从“城市美丽运动”开始,就对城市文化建设和视觉品牌形象的塑造有所追求。现在,几乎每一座欧美主要城市都有承载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城市雕塑、建筑或公共设施。诸如布鲁塞尔的“撒尿小童”、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鱼”、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巴黎的“艾菲尔铁塔”、伦敦的“塔桥”等,这些置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已不再是单纯的人类审美对象,而是已升华至象征城市身份的品牌标识与视觉符号。

公共艺术自介入城市建设以来,在美化城市环境、形成身份认同感、归属感,塑造城市视觉文化品牌的同时也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诸如,博伊

斯在卡塞尔实施的《给卡塞尔7000棵橡树》活动,不仅引

发了城市的绿化运动,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吸

引了世界目光的关注,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在伦敦,通过

当代公共艺术的实施为该市带来了超过50亿英镑以上的

直接旅游收入;在西班牙,毕尔巴鄂市“古根汉姆博物馆”

的建成,使这座偏僻的小城一夜成名。慕名前来旅游的

人数从年均不足10万人次而一跃突破100万人次,仅该博

物馆第一年的门票收入就占该地区GDP的0.5%。目前,弗

兰克?盖里(Frank?Gery)设计的这座“古根汉姆博物

馆”已成为毕尔巴鄂市的标志和象征。诸如此类的事例

不胜枚举。以上事实足以说明公共艺术在塑造城市文化

品牌中的价值及意义。

近几年以来,随着公共艺术观念在我国的传播,国内

的许多城市也逐渐认识到公共艺术在塑造城市品牌、构

建城市文化以及形成身份认同方面的重要性。诸如,北

京在2006年组建了“公共艺术委员会”,为公共艺术在北

京的导入及其健康、正常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公

共艺术作为城市名片,上海亦深谙此道,并已提出要在2010

年世博会前完成相当数量的能代表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

标识的公共艺术作品,以切实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的世博理念。除此之外,天津、成都、杭州、昆明、大连、青

岛、西安、哈尔滨等城市,也都在以不同形式积极挖掘自身

竞争优势、探索适合自己城市特性的视觉文化品牌。

以公共艺术的形式塑造城市视觉文化品牌,让人们

在艺术的观瞻中充分感悟城市的文化、享受城市的魅力,

领略城市的意境是公共艺术介入都市建设并推动城市发

展的价值所在。一个城市能否在视觉上形成性格鲜明又

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能否在城市空间形态和整体形象中

带给人一种独一无二的感觉,已成为在“同质化”时代和

“关注力”经济环境下城市能否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之一。城市一旦建立了能体现自身特色和精神内涵的公

共艺术品,就可以对人们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理

震撼力,可以把整个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充分阐扬出来,从

而吸引人们的关注和记忆。

我国的城市在借助公共艺术来塑造视觉文化品牌的

过程中可以通过积极整合城市的历史、人文、经济、环境

等优势资源,着力探索能够体现地域特色和城市文化、城

市精神的公共艺术,让公共艺术能真正地成为城市的“代

言”、并使之视觉化、品牌化。同时,不断丰富和提升城市

视觉文化品牌的内涵与品质,并加大视觉文化品牌的推

介力度与宣传力度,必将可以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一

种新的驱动力。

参考文献:

(1)刘茵茵:

《公众艺术及模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2)郗海飞:《城市表情》,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3)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基金项目: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

C08020]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陈高明?生活空间艺术与城市视觉文化品牌的塑造

25

如何利用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2

如何利用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 摘要:面对日趋全球化的城市建设,如何吸收国外文化之精髓,同时保留地区文化特有的品质,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文化,打造城市自己的品牌,是一个讨论很热的话题,但真正拥有自己城市文化的城市并不多。如何利用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化建设;城市品牌;巴蜀文化 一、引言 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是城市社会成员在特定的城市区域内所进行物质和精神的活动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创造的为该城市社会成员所认同和共有的成果的总和,是以先进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的精神与物质相统一的情感、观念、价值、审美等意识形态的综合。城市文化是一个复杂的范畴系统,既包括构建城市的物质空间,如规划的物和所有的建筑,更包涵着隐藏于物质世界背后的反映城市精神、城市气质、城市性格的一切观念形态的精神要素。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一个城市积极、健康、稳定的发展,绝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口的集聚。相反,城市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文化底蕴及建设力度。无形的、充满丰富内涵的文化建设,才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和魅力所在,也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1。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首先涉及的是经济发展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方向。尽管经济发展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但它并不会自发生成正常、健康的城市文化体系和发展机制,需要各城市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探索和引导。作为城市社会的两大支柱,经济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经济基础的城市文化是空中楼阁,没有文化的城市经济则是缺少灵魂的畸形产物。然而,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实践却表明,人们所高度重视的往往是“有形”的建设,而城市文化建设这一“无形”层面却被严重地忽视了。 二、文化传统对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性: 所谓文化传统,“一般说来,是特定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它或者表现于物质载体,如建筑、雕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或者表现于语言文字;或者表现于抽象的性格、能力、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标准;或表现于各种知识信息的积累、贮存。文化传统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形成的。”2一座城市,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现实文化都是其价值所在。一个城市若抛开长期积淀的历史文化,就会给人以轻飘浅薄的感觉,其知名度、凝聚力和辐射力也因此会大打折扣;任何一座历史名城,若不注重创新和发展, 1朱锋华:《城市文化自由空间的构建》,载《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戴逸:《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抱什么态度》,载《文史知识》1987年第1期。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建设特色文化大市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特色文化大市 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发挥我省文化资源优势的魄力之举,必将开启甘肃文化大省建设的新篇章。天水作为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陇东南文化历史区的核心区域,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按照“一带三区十三板块”的总体布局,主打三大特色文化品牌,建设三大文化产业区,打造三条文化旅游长廊,做好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努力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实现大的作为。 主打三大特色文化品牌:天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积淀深厚、相映生辉,构成了天水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体系。在这众多的文化品牌中,我们要着力打造提升最为独特、最具优势、最有影响的文化品牌,使之成为天水独具魅力的城市名片。一是主打羲皇故里和伏羲文化品牌。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伏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画八卦、兴嫁娶、正姓氏,开启了人类文明之源。1992年,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水时题词“羲皇故里”。这是天水最宝贵的资源、最有价值的品牌。我们要依托天水伏羲文化研究中心,筹建陇东南始祖文化研究院,加强与海内外始祖文化研究组织的联系交流,

进一步加大对始祖文化的保护传承、研究开发和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扩大以伏羲文化为代表的始祖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二是主打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天水古称“秦州”,有史可稽的建置史2700多年,境内历史街区、古建筑、古民居、古树名木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量众多,1994年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古城天水的灵魂所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名城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传承中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协调推进的有效路子,充分彰显名城古韵特色。三是主打国家5A级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品牌。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人文自然融为一体,南秀北雄兼而有之,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5A级景区。景区内的麦积山石窟素有“东方雕塑馆”之美誉,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我们要坚持科学规划,着眼永续利用,深度开发麦积山景区,加快创建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把天水建成甘肃东翼连接周边省区的旅游集散中心。 建设三大文化产业区:一是规划建设华夏始祖文化区,打造全球华人祭祖圣地。以伏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为主线,将秦州区西关及北山片区和麦积区三阳川卦台山整体规划,联动开发,积极推进华夏始祖文化区建设。伏羲庙片区重点实施北山伏羲祭祖园建设、伏羲祭祀广场拓建、伏羲城保护维修等项目,以开展公祭伏羲大典、伏羲文化研究等活动为主;三阳川卦台山片区重点实施一城(伏羲文化城)、五园(卦台朝圣园、祭祀圣坛园、功绩展示园、姓氏

艺术教育融入文化传承教育

艺术教育融入文化传承教育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每一个地区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由于文化土壤的变异和民族文化艺术在教育中的 长期短缺,中国文化的生命内涵在青年一代的认知中悄悄地蒸发与淡化,作为传承人的年轻人对本土文化和民族艺术形式产生严 重的生疏感和隔膜感。文化的本质以及它与传承者的关系清晰地告诉我们:儿童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儿童美术教育者理应担负文化传承的责任,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美术与儿童美术教学结合起来,让儿童认知本民族文化。因此教师在美术课堂中要通过渗透本土文化传承教育,把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发扬光大,并传递给下一代。 一、认识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多样性、民族性、地方性、原始性等特征。往往有人一谈本土文化资源就带上“老”字,如老房子、老字号、老玩具等。其实本土文化资源不一

定都是老的。本土文化资源是丰富的,它不仅包括古老的历史资源,而且包括许多现代的、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就铜陵来说,它虽是一座新型工矿城市,但也是一块历史悠久、本土文化丰富多彩的土地。如铜陵之所以称被为“古铜都”,是因为其具有源远流长的铜文化历史。为了让学生认识它,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收集、查找有关铜文化的资料,挖掘铜陵本土文化的特征,这样师生共同学习,也认识了本土文化历史。另外,师生走出课堂一起寻找铜文化对这座城市的影响,可以发现铜文化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城市里有很多形式不同的铜雕塑,如小花园的“思考者”、小广场的“编钟”、皖江游园的“四喜铜娃”等,这些铜雕塑美化和装扮了我们的城市,使城市富有文化韵味。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有利于学生了解本土文化,激发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发现了美术的魅力;而教师既传播了本土文化,也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教育目标;更有利于师生共同关注本土文化,使学生适应时代

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

展望篇 第三章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市场竞争、区域竞争已从产品竞争走向品牌竞争,从经济硬实力竞争走向文化软实力竞争。一座城市是否拥有鲜明的个性形象与国内外驰名品牌,已成为该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象征和标志。无锡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城市,要在新的更高层次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着眼于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更高目标,大力加强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 第一节加强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早在20世纪中期,国外的一些学者就提出了“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这一新的城市竞争战略。例如20世纪50年代末,刚刚获得独立的新加坡既无自然资源、又无劳动力素质优势,为解决这一发展困境,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提出首先要彻底改变了新加坡的城市形象,将它由原来四处沼泽的不毛之地改造为花园城市国家。经多年努力,新加坡以全新的城市形象吸引外资,使这个资源匮乏的岛国成为亚洲仅次于日本的富国。 城市形象是指城市内部诸要素,经过长期综合发展给人形成的一种潜在的和直观的反映和评价。城市形象代表着城市的身份和个性,它反映着城市自然地理形态、历史文化的“文脉延伸”、产业结构特点、城市功能和整体视觉的特色。一座城市,当它依据自身的自然地理状况、经济基础、文化内涵文脉发展,就会形成自身的个性与特色。这样的个性与特色才能给人们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形象的优劣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之间人才、资金、市场的竞争,说到底,可以看作是城市形象的竞争。特别是在当今的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城市形象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注意力资源”,它不仅本身就是生产力,而且是新城市经济资源的整合器。在崇尚个性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城市如果不能塑造自己的独特形象,就不可能引起世人的关注与青睐,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受到限制。 要提升城市形象的知名度、美誉度,就要大力打造高品位、广影响的城市品牌。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自身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所传递给社会大众并得到社会认可的核心概念。具体是指地理名称在某一空间区域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所传递信息的总和,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感知、认知与联想,是城市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人及城市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等品牌的综合。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evin Lane Keller教授在他所著的《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是这样说的: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人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城市品牌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力,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以黄石市为例 09资环胡伟 0914021031 一、引言 在当今经济日益发展、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什么竞争力越来越引起我们的注意力呢? 是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文化,日益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而什么又是国家区别于国家,城市区别于城市的重要标志呢?是品牌!随着时代的发展,品牌日益成为国家和地区的 象征,成为最好的宣传手段。作为国家部分的城市,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又应该怎 样打造自己的城市品牌文化呢?于是,我们又引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品牌?如何打造城市文化品牌?这是我们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说明 黄石城市品牌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比黄石市的品牌文化建设和其他类品牌文化的建设,希望对黄石市的品牌文化建设有所帮助。 二、摘要 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地区发展 和民族进步振兴的强大力量。而品牌是用来识别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与竞争对手区分的用文字、符号、标识、图案、颜色等要素构成的事物或是他们的组合体。从广义上说,品牌是住、智慧与精神的载体,大到一个国家、民族,小到个人或一件普通的商品,在各自的活动领域 中都有他们的主张,品牌就是用来区别和展示这些主张的特有的名称和标记。以城市为载体,将文化寓于品牌打造和宣传之中,于是就构成了城市品牌文化。城市品牌文化是一个城市内 在历史底蕴和外在品味特征的综合体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黄石素有“矿冶之乡”“青铜古都”的美誉,青铜文化发展历史悠久,有一辉煌的过去,但在今天的城市文化 品牌打造上令人堪忧,如何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问题。 三、关键字:文化品牌城市文化品牌黄石 四、正文 黄石市,地处我国东南部,矿冶资源丰富,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黄石依托其丰富的 矿冶资源禀赋而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矿冶文化。这种矿冶文化不仅像一根红线贯穿了黄石数 千年产业发展的历史,也为黄石今天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然而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这一矿产资源城市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挑战。 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位于大冶市区西南的大冶湖边,北距长江不远,并且又水道相通。它是我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最早可以早到西周以前)、延续时间最长(到战国以后)、规模 最大(仅炼渣就有50万吨)的一处最古老的矿冶遗址。其最古老的矿井距今已有三千一百 多年。大冶是世界著名的铜铁产地,我国目前最大的粗铜基地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就在这里,铜绿山是他的主要矿区。夏商青铜文化与大冶铜有着密切的关系。曾有史记载“帝孜孜以求 江南铜矿”。公元前2070年,禹之子启建立夏朝,手工业有很大发展,最重要的是青铜工业。从铜绿山的古矿遗址的发掘考古资料来看,远在殷小乙时期,中华先民就致力于铜矿的采掘 及冶炼。从殷商、西周、春秋、战国到西汉,前后延续千余年的时间,大冶地区的劳动人民 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大冶,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置青山院,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置县,区“大兴冶炉”之意,得名大冶。大冶铁矿,露天开采含铁富集品质优良。据史书记载,公元226年,孙权在鄂州大兴冶炉,开采铜铁制刀剑,并将采铁之山定名 为“铁山”。南宋朝廷于1180年在铁山设置铁山寨。1374年,朱元璋置兴国冶,铁山成为

文化艺术精选作文

文化艺术精选作文 风,吹不动沧桑;雨,轻弹在眼眶。我在这儿,从清晨到日暮,我一直在这儿。但我知道,你,永远地,离开了。暮色四合,山野苍茫。我一个人在这儿,守着一片荒烟蔓草。刚刚,有鸟飞过,却了无痕迹。风飒飒地吹,雨嗒嗒地落。好冷,不过,你更冷吧。春夏秋冬,你都只有一个人,陪伴你的是山风、寒鸦、野草。不过,百岁之后,我一定会来陪你,陪你看细水长流。你,还记得这句誓言吗?我又想起了过往,泪眼凝霜。失去一切其实不可怕,怕只怕我们抵抗不过回忆。记得当初,我们是在郊外相遇的,就是你长眠的这片土地。 那时,初春,有芬芳的泥土和淡淡的草香,有蔚蓝的天空和浅浅的花香。我就遇见了你,有着昏暗如兰的气息的你。一场意外的相遇,一段全新的开始。你大声地说:“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爱,往何处跑,瞒不住心跳的吵闹。我不知道人为什么有勇气一见钟情,只是心,突然乱如狂草: 那天,我躲在城墙的角楼里,看见你痴痴地立在烈烈艳阳下,等待。你取出一管红色箫笛,静静地吹着,是一曲《长相守》。我在这儿,低声而歌,你一定没发现吧,直到夕阳西下,你仍傻傻地站在那儿,彷徨着不肯离去。我只好到你那儿,递给你一束白茅,然后低着头匆匆离去。我在心里想象你纯朴的笑容,干净而温婉。 那日,晴空万里,已是黄昏时分,我从红盖头下看千树桃花,灼烈、绚烂以及喜悦。我听见宾客的赞赏,我听见双亲的抽泣,我听见

我心里有一朵花,开了。握你的手,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你,也一样吧。我感觉到你那一瞬的颤抖和手心的汗。真的,从此之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切终于开始实现了。 那夜,晨星点点,光华禾禾。我和你,一问一答,直到你携我的手在纸上写下“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你真诚地诉说着,每一缕经过耳边的一幕幕熟悉的段落,都会唤起心底最悱恻的诉说:心里满满的都是爱,无法诉诸语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夜半无人私语,我们生死相许,不弃不离。 那年,你在远方服役,我只能独倚栏杆,等到人断肠。相思更漏短,泪湿白衣衫。梦里,你回来了;现实,你已战亡。魂与梦为伴,千古共向晚。怎奈拂晓不懂悲悼,双人成单,生亦何欢,死也难安。我将你葬在这片相遇的土地,桃花仍然笑春风。爱,千回百绕,终究回到,花开千树的怀抱。 我常常来看你,我知道你很孤寂,从清晨到日暮,从初春到深秋,你总是孤单一人,与山风、寒鸦、野草相伴:百年之后,我会和你永远、永远地不离不弃:, 年年岁岁,暮暮朝朝,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唱着这一曲永不停止的流水春歌。 我明白,真正的爱情永远不会彼此失去。 因为,有一些人,也许不能一辈子在一起,但是有一种感觉,却可以藏在心里,守一辈子。

浅谈城市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浅谈城市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有感于巴塞罗那的公共艺术何谓公共艺术?城市的公共艺术有着怎样的历史?城市与公共艺术又有着如何的关系呢?近日我借对巴塞罗那——一个被誉为“开放空间的雕塑美术馆”的城市的浅薄研究来谈谈这些问题。 何谓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的概念是来自于英文的“Public Art”一词,这是一个由“公共”和“艺术”连接起来的复合词。从表面意思上看,一切开放空间里能让人欣赏、参与或使用的雕塑品、艺术活动和公共设施,都可称之为公共艺术。在“公共艺术”这词未出现之前,人们把艺术在公共空间中形成的艺术语言指为“公有空间的艺术”。广义的公共艺术,指私人、机构空间之外的一切艺术创作与环境美化活动;狭义的公共艺术,指设置在公有空间中的能符合大众心意的视觉艺术。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程,公共艺术的定义已不再局限于陈列在公共空间中的雕塑、景观、公共设施之类,它渐渐发展成为一种人类一切生活状态下的文化现象,具有了以城市为舞台、以人的交往需求为核心而展开的对空间的体验、对审美的获取,以及对形态、意象的亲历和审美活动。 因此,公共艺术除了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外,更重要的文化价值是在于它的“公共性”。其文化价值的核心包含以艺术的介入改变公众价值、以艺术为媒介建构或反省人与环境的新关系,它不仅超越物质符号本身、提供隐蔽的教化功能,关键的是经由人、公共艺术、环境、时间的综合感知,批判、质疑或提出新的文化价值与思考。 城市的公共艺术有着怎样的历史? "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市镇文化,这是一件结论性的事实……世界历史是市民的历史,这就是‘世界历史’的真正标准,这种标准把它非常鲜明地同人类史区分开来了。民族、国家、政治、宗教,各种艺术以及各种科学都以人类的一种重要现象,市镇,为基础。"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这样说。 人是城市生活的主体,公共艺术是城市的的艺术,与城市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日益发展,城市的建设已不能只满足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城市也是人类文化和世俗感情的集散地,它的真正魅力在于良好的生活设施和丰富的文化活动。于是,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愉悦。所以,在全球城市化的浪潮中,许多国家与政府渐渐重视起文化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在西方,城市的“公共艺术”更多的指向一个有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演变的、强调艺术的公益性和文化福利,通过国家、城市权力和立法机制建置而产生的文化政策。其实,从最早的城市美丽运动开始,西方就对城市文化建设和美学风格有所追求了,到后来的“百分比艺术”的出现,再直到现在得几乎每一座欧洲的主要城市,公共艺术已经成为承载历史文化建设的标志了,因此公共艺术被亲切地称之为“城市名片”。 纵观欧洲的历史传统,公共艺术最早的体现方式是依附在建筑上的装饰艺术,近现代城市美化运动和城市文化与公众文化的新需求则促进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和演变。因其建筑与雕塑一直是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建筑物艺术”的政策也由来已久。例如,德国魏玛共和时期,魏玛政府宣布让艺术家参与公共建筑物的创作,并且通过公共建筑计划帮助自由创作的艺术家有机会从事建筑物雕塑和壁画创作;德国汉堡市“建筑物艺术”的设置与执行也具有悠久的传统,汉堡市的建筑物、城市规划和户外艺术成为其城市发展的形象需求。接着,城市美化运动兴起,最为显著的城市就是巴塞罗那,1860年的《赛尔达规划案》、1880年

打造城市品牌十大途径.

年期 短信〉 〉〉农历二月初二 , 三穗县台烈镇寨头村全村村民开始杀鸡宰猪迎接寨头村传统的“ 二月二” 芦笙节的到来 , 拉开了三穗县“ 二月二” 民族文化系列活动的序幕。 特别策划?专题 栏目主持 /赵俊涛 投资软环境在全省评比获得一等奖。仅 2005年一年 , 该市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 216项 , 实际到位资金 36.12亿元 , 同比增长 40.2%。 有了“ 魅力林城” 的美名 , 加上“ 气候清凉数贵阳” 的招牌 , 从 2002年起 , 到贵阳来旅游和度假的游人逐年递增。尤其是 2006年贵阳市紧紧围绕“ 森林之城” 和“ 避暑之都” 两大品牌推出特色产品 , 旅游接待人数增长迅猛 , 共接待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1700万人次 , 旅游收入达到 80亿元 , 与上年相比增速超过 20%。旅游产业去年创造的产值已占全市 GDP 的 11.49%, 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贵阳、六盘水等一个个城市的脱颖而出 , 给我们提供了在城市发展的动态环境中 , 如何找到既符合城市个性、又有着无限前景的坐标的成功样本。目前 , 各地兴起的较之以往更高层次和视野的“ 名片” 塑型 , 已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进程中 , 斑斓多姿的重要组成部分。 “ 城市名片” 不仅是城市的美丽标签。作为发展意识觉醒、发展实践创新的重要体现 , 打造城市名片呼唤更加大步的探索和更理性的实践

“ 城市名片” 不仅是城市的美丽标签 , 更是地方政府发展意识觉醒、发展实践创新的重要体现。 但城市名片在选择上也往往非常之难。遵义的城市“ 十大名片” 就是一例。遵义市近年来先后获得许多美誉 , 其中全国性的称号主要有十大项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酒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等。但“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 “ 十大城市名片” 往往不如一个核心品牌。为此 , 有专家建议 , 遵义应结合旅行者的个人心灵体验 , 着重在打造中国革命的“ 转折之地” 上下工夫。 贵阳的花溪区素有“ 高原明珠” 之称 , 陈毅同志曾在此写下脍炙人口的《花溪杂咏》七首。其第一首诗云:“ 真山真水到处是 , 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 , 几步花圃几农田。” 这些年 , 花溪一直在探索城市之魂 , 先打造 “ 第一爱河” , 随之又是“ 浪漫花溪” , 继而又借“ 大地之舞” 计划 , 命为“ 舞蹈之都” 。其中可看出决策者在城市经营上的努力 , 但也有专家认为品牌的摇摆性对花溪的文化个性和区域发展也许是一种毁损。 检索一些城市的发展进程 , 不难发现存在一些误区。如把城市名片或城市品牌理解为城市的美观和漂亮 , 只追求城市硬件设施方面的建设 , 不考虑城市的社会、 经济、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 或简单地理解成一二句 口号 , 缺乏科学系统规划 ; 或城市品牌化工作走过场等等 , 不一而 足。 对贵州的城市来说 , 将城市的独 特性、产业发展与形象定位巧妙地整合 , 挑战很大。如果不能根据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关系有机疏散, “ 错位发展” 、“ 主动接轨”

城市品牌建设Microsoft

论城市品牌建设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300191) 【内容提要】城市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从商品品牌、企业品牌延伸出来的概念。如何理解城市品牌?目前并没有权威、公认的定义。城市品牌建设,也就是城市品牌化的过程,它与一般的企业品牌建设的过程类似,都是包括品牌定位、品牌选择、品牌开发、品牌传播等具体过程。城市品牌的定位是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城市品牌的选择是城市品牌定位的延续,城市品牌的开发着眼于凸显城市品牌的价值,城市品牌通过传播塑造出城市品牌独有的魅力。城市品牌追求的是长期的存续和发展,是持续的竞争力。 纽约象征着财富,自然会有花旗、摩根斯坦利;底特律是汽车城,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就齐聚于此;硅谷象征高科技,惠普就在这里的一间车库里创建了IT帝国;巴黎化身为时尚与浪漫,欧莱雅与香奈尔则芬芳弥漫;法兰克福掌握着顶尖的机械制造技术,奔驰则选择在这里下线……。一个企业需要品牌,一个城市同样需要名片,没有好名声、好信誉的城市就不可能吸引好的企业。相反,城市有了自己的知名度,有了品牌,就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形成更大的竞争力。当今地球已经形成了一个由无数城市节点组成的城市网络,我们凭借着一种有效的工具在城市网络中有目的地前行,这就是城市品牌。清晰的城市品牌系统不仅使人们能够方便迅速地迁移,更是资金、技术等资源流动与分配的最重要指引。城市品牌不仅为单个城市自身提供了一种标识,对于“网络”中的其它城市来说,它还提供了一种参照系,使得整个“网络”更具层次性和方向性。品牌是城市竞争力的制高点。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系统概念,它涵盖城市生产、生活贸易、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建立在城市形象的质量和可达性上。世界范围内,城市竞争已经逐渐聚焦在城市的品牌之争,城市品牌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的关注,因为城市品牌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不管这座城市愿不愿意, 商业化社会的进程必然将城市带入一个开放后的市场交易平台之中, 如果这座城市不想被淘汰,就必须像营销产品一样营销这座城市, 并把城市做出品牌,进而继续保持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周文辉,2004)。城市品牌是21世纪城市建设、规划和发展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动力。进入21世纪之后,各级城市对此更是深有感悟,城市品牌化的进程正在加速。 一、城市品牌的内涵

:城市品牌与文化建设(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齐勇锋城市品牌与文化建设 城市化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城市化过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提高到2009年的46.59%,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据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预测,中国城市化率2015年为52.28%,2020年为57.67%,2030年将达67.81%。年均提高约一个百分点,年均转移农业人口1000万人,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给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正如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说: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性因素。如果说,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抓住了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发达国家产业向新兴工业国家转移的机遇,主要依靠外需拉动的话,那么,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需减少,以及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决定了今后3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将来自城市化所带动的内需大幅度提升的历史性机遇。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给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

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城市边缘人口和贫民窟问题、住房问题、交通拥堵问题、环境问题、文化冲突等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城市病”问题。作为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城市形象“千孔一面”,缺乏特色的问题;重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轻社会、文化设施和文化内涵的“软件”建设问题;重城市户籍人口的公共服务,轻非户籍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公共服务等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为此,应当把探索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和软实力建设。 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结构和内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与国、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范畴向创新能力即知识生产能力方面转移,因而,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与此同时,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空间载体,不仅要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经济辐射功能,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和社会建设,以建设和谐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为目标,体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的更深层次的价值目标。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的价值观和影响力作为人的思想和行为导向渗透到经济、社会和政治等

8.教育与文化艺术类(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周培烈)

八、教育与文化艺术类 (一)考试范围 1、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和幼儿教育的概念、意义;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理念;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概念、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幼儿园教育的各基本要素间的关系。幼儿教师、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特性、权力和义务;幼儿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正确的儿童观。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内容、功能和创设原则。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必要性、方法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幼儿园课程的概念、特点和构成要素;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方法、评价以及合理设计幼儿园教学活动。幼儿游戏的概念、特点、功能以及幼儿游戏的指导方法。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原因;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及内容和方法。 2、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的概念、心理的实质和意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年龄特征。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言语的概念和作用;幼儿期儿童的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言语的特征以及与幼儿活动之间的关系;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情感的概念;情感在幼儿心理发

展中的作用和幼儿情感的主要特征;情感与需要、健康的关系和幼儿的情感与幼儿活动的关系。个性、需要、兴趣、自我意识的概念;幼儿需要、兴趣、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能力、气质、性格的概念;幼儿能力、性格、气质发展的特点;气质类型的主要特征;幼儿个性评价。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和内容;幼儿人际关系的发展;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特点;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 3、幼儿卫生学 幼儿卫生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幼儿健康检查;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幼儿的营养卫生及膳食配制;幼儿常见疾病(包括常见传染病)及预防;幼儿健康健康的标志及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幼儿园常用的护理技术及急救技术;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幼儿园的环境卫生。 4、文化艺术常识 文学基础知识部分 (1)文学体裁知识,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的定义、特性、属性、构成、分类等要素。 (2)文学史知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

浅谈城市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表达

浅谈城市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表达 城市文化的构建是一个时代性的课题,在城市中的各种公共艺术作品则生动的反映了其城市的历史积淀和发展。在当代的城市发展中,城市公共艺术与更大的社会文化语言紧密相连,反映出更加复杂而多元的内涵。本文简要阐述了城市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表达和营造,以期待与我们启示。 城市发展与文化的凝聚 城市文化是一个抽象概念,他存在于人们发现自然,改造社会、自我的活动中,共同创造的言语行为和办事方式、组织构成、道德规则,以及由该活动所演变出的艺术成果、风俗习惯和心理状态等。是一个城市精神力量高度集中的体现。它在确定和指引城市发展走向这一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与其他文化相比,城市文化具有下列突出的特点: 1.开放性与创造力 城市中,知识技术等发明积累的速度,文化的创造和变革都远高于乡村社会。原有文化的阻力相对较弱,这也方便了不同文化因素在地区间的传播和交融。 2.多变性与互动性

城市具有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高度集中和快速流动的特点,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也易于产生革新,致使城乡互动、地区交流日益频繁。与村镇等其他地区相比,更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遗失与生俱来的生动特色。 3.高度集约化的生产力和激烈的竞争 由于城市具有相对较高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人们摆脱了长时间和高强度的手工生产劳动,有充足的时间从事其他活动。各种知识和人才融汇到城市的发展建设中,从而产生了激烈的竞争。 城市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以艺术的方式创作与之相应的环境设施,并以某种形式为载体,服务于市民大众。它一般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在装饰环境的同时,促进社会民主观念的发展。公共艺术作品被认为面向更广大观众,能够普遍被理解。因此,城市公共艺术需具备下列特性。 首先,城市公共艺术是开放性的艺术。称为公共艺术的作品要符合空间的要求,适应人的发展需要,同时顺应时代审美;展现当代城市精神和风貌,并与周围环境空间形成交流与互动。 其次,城市公共艺术要通俗易懂。不同国家和民

如何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以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文化品牌为例

如何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以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文化品牌为例 发表时间:2018-01-08T14:33:12.103Z 来源:《文化研究》2017年11月作者:杨怀二[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艺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在取得一定艺术成就的同时,还实现了文艺工作模式的改变。 广州市花都区文化馆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艺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在取得一定艺术成就的同时,还实现了文艺工作模式的改变。本文以广州市花都区的合唱团为案例进行品牌建设的探讨,首先分析了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这一文化品牌在近年来的艺术成就、工作业绩及社会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域进行品牌打造的客观形势,最后针对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这一案例就如何促进花都区合唱团品牌建设、打造区域 文化品牌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此为国内各地区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区域文化品牌;品牌建设; 广州市花都区是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无论是从文化传统上来看,还是着眼于近年来的文化建设成就,花都区在整个广东省都可以位居前列。有这样好的成就自然有依托丰富文化资源的原因,但是这些成就更多来源于花都区广大从事文化建设人员的努力,他们以各种专业成就和姣好的工作业绩推动了花都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其中广州花都区合唱团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可以说这一文化团体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花都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并且还具备创造花都地区区域品牌文化的潜力。可以通过广州花都区合唱团品牌建设来推动区域品牌的有效打造。应该说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在相关学术研究领域很好出现,虽然有一些学者对于广州市花都区文化建设的相关话题进行了研究,但是很少涉及到广州花都区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对花都区合唱团的关注在学术研究领域基本上未曾出现。因此对花都区文化建设与花都区合唱团进行融合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不但能够创造一个新的研究角度,而且还能够为花都区地区品牌打造提供一些建议。因此,这一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认为这一研究的开展应该遵循以下的研究路径,首先对广州花都区合唱团取得文艺成就和工作业绩进行梳理,其次对广州市花都区区域品牌打造的客观形势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在探讨如何利用花都区合唱团品牌建设来推动花都区的地域品牌打造。 1.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近年来的艺术成就和工作业绩 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是一个较为年轻的文艺团体,这一团体成立于2009年。但是成立伊始就由全国十大青年指挥家、首届全国指挥大赛获奖者廖原先生担任指挥,由杨怀二团长、黄丽丽、李丽芬两名副团长、四名声部长组成的管理、服务机构,提出了“业余团队,专业精神”的治团方针。花都区财政局每年向合唱团提供训练经费30万元,该经费由花都区文广新局和教育局共同组织管理。合唱团的团员都是通过全区海选选拔出来的,其中还吸引了花都区以外的音乐爱好者的加入。音乐目前该团有正式团员67名,主要由花都区各所学校的音乐或艺术教师,各所高校的学生,以及来自花都各行各业的音乐兴趣爱好者组成。因此花都区合唱团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起点很高,这样就为合唱团文艺成就的取得和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花都区合唱团成立至今,该团获得了国内外合唱比赛的众多大奖。这些奖项包括了中国南方国际合唱艺术周成年混声组金奖、第十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成年混声组合唱金奖第一名、首届“中华红歌会”最高奖“中华杯”大奖、广东省第十届第十二届百歌颂中华合唱金奖、新加坡第三届华文国际合唱金奖、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铂金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六届群星奖合唱比赛获群星奖、第十四届中国合唱节金奖等等。2016年10月,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还被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选作为研究课题,针对花都区合唱团品牌建设进行了研究探讨。 合唱作为一种殿堂级艺术形式,不同于歌咏、齐唱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具有一定的普及难度。没有广大群众的欣赏和支持,合唱团发展终将面临曲高和寡的局面,也就失去了公共文化品牌的“公共性”。因此,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花都区合唱团还积极发挥合唱在重大政治、文化活动中的正能量作用,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及区文化建设,发挥其社会影响力。花都区合唱团先后参加了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的开、闭幕式,第16届亚运会开幕,“南粤和声”——广东省合唱协会二十周年合唱精品展演音乐会,“同城之声”——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交流音乐会,花都区新年音乐会,粤沪渝陕四地群星奖作品惠民交流巡演广东行启动仪式暨广州站巡演活动、2017年广州市合唱精品音乐会、“同饮一江水”2017广东打工者歌唱大赛启动仪式、广东省第十二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精品展演暨2017年花都区“送文化、体育下乡”启动仪式等; 同时,花都区合唱团这张文化名片还带动了其他文化精品的形成。由于合唱团团员大部分是在花都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他们在音乐水平上获得的提升,又进一步促进学生音乐水平的提升,对地区音乐艺术发展发挥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力。此外,合唱团的成立促进了合唱艺术的传播和普及,推动了群众文化的发展。每年有众多团员走进社区为公众演出、送文化下乡进社区,辅导基层文化团体开展合唱活动工作,成为学校、企业、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和骨干,带领全区群众合唱活动的蓬勃发展。2017年,在花都区委区政府组织的花都区第四届合唱节中,花都区合唱团就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名团员担任了参赛团队的指挥和钢琴伴奏,并带领团队冲进决赛。在决赛中,由花都区合唱团团员带领的参赛队伍占半壁江山。此次花都区合唱团的参与,不仅提高了我区群众的演唱技巧,还让群众更加深入了解到如何组织一个合唱团和指挥一个合唱团,带动了花都的群众合唱事业的蓬勃发展。 从上述花都区合唱团取得的艺术成就和工作业绩来看,该合唱团将花都地区不论是歌唱风格还是歌唱模式均进行了广泛的传播,大大提高了该合唱团在广东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积极促进了该合唱团品牌效应的发展,同时花都区合唱团这一品牌的不断发展又促进了该地区合唱事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该地区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也对花都区合唱团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群众精神文化层面的提升、地区良好形象的打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品牌的力量,不仅帮助花都区合唱团走的更远,迈上更大的表演舞台,也为宣传花都这一地区起到了积极效果。 2.广州市花都区区域品牌打造的客观形势 广州市花都区区域品牌的打造是前些年推出的一项文化建设措施,在近些年的不断推行中不但创造了一定的基础,而且还形成一定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花都区相关部门不断将花都区地方传统文化和文化资源打造成一种文化符号从而有效地在广州地区推广[1],这些推广的项目包括了一些花都地区的民间艺术、民间更俗,花都区的民歌。可以说依托花都区的地方文化资源和文化优势进行文化建设从而打造区域品牌是花都区相关部门工作的主要方向之一。

论城市文化在城市品牌中的效应——以广州市为例

论城市文化在城市品牌中的效应 ——以广州市为例 [摘要] 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特色、文化品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城市是以文化来论输赢的。在建设城市品牌的过程中,文化具有其重要作用,品牌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围绕城市文化与城市品牌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广州市的的文化与品牌相关现象为例,尝试论述城市文化在城市品牌中的效应,从而指出高度重视和推进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精心塑造城市形象和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品牌城市建设岭南饮食文化广州文化形象 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品牌建设是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元素,是塑造这个城市形象的系统工程。它为城市发展提供软环境支持,其先进的理念和符合时代规律的特点引领了城市新一轮的发展浪潮,使城市自身发展与时代潮流相统一,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发展观念。城市文化推动着城市创新,开创了以品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新的世纪,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品牌建设应面向世界,以建设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为主题,以挖掘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增强文化中心功能为主线,全面推进现代化城市的文化品牌建设。 广州形象 一、广州的城市文化特征 广州是一座有着2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长盛不衰。二千多年前司马迁的《史记》所列举当时全国十九个著名都会中岭南的唯一大都会,而近年的考古发现表明,广州又是秦汉时期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城市。同时,广州又是整个岭南文化圈层的核心,地处珠江三角洲,其远在秦汉时代创造的南越文化就已经奠定了广州城市文化的形态。广州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刻散发着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岭南园林、岭南盆景、岭南画派、粤剧、岭南园林、骑楼、广雕、广彩、广绣,等等,这些都是广州的岭南文化典型。 广州的民俗文化也同样源远流长。如迎春花市、龙舟竞渡、粤剧、曲艺、广东音乐、粤讴、木鱼、南音、咸水歌、私伙局、沙湾飘色,等等。花市,又称除夕年宵花市,是除夕广州全民性的鲜花集市。据史书记载,广州迎春花市最早现在唐朝末期。鸦片战争后,除夕花市逐渐在广州形成,成为岭南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广州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迎春花市活动已成为广州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可知,广州市给世人以如下的城市文化形象特征: 1、历史延续性。自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建筑番禺城以来,至今广州建城历史已有2200多年。两千多年来,广州城中心一直未变,只是由小到大不断扩展,这种城市历史延续不变

文化艺术参考文献篇一

[1]万卫,蔡雨辰,李倩,徐艳艳,刘炜婷,单秀敏.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16):56. [2]张昆.试论大学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枣庄学院学报,2016(01):12-13. [3]吴舒婷,强金国,苏青青.全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模式刍议[J].惠州学院学报.2016(01):35-36. [4]徐伟铭.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1):22. [5]秦代辉,刘枚,陈家凤.以“文化移通”为平台打造核心校园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记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2):78-79. [6]冯丽娟.专业化角度探索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3(6). [7]吴开源.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J].才智,2012(2). [8]王黎.川端文学中的美的形象[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9]刘伯香.《古都》的故乡意识探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06). [10]李芯.川端康成的《古都》之美[J].考试周刊,2009(28). [1l]葛金国.校园文化理论意蕴与实务操作[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12]蒋冰海.美育学导论[Ml.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3]张义.审美的文化选择[J],思想理论论坛,200l,(3) [14]姚海涛.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5]黄钊.中国道德文化[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最新中职学前教育学模拟试题五(文化艺术与体育类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创立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的教育家是( )。 A.福禄倍尔B.蒙台梭利C.德可乐利D.凯米 2.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 )。 A.陶行知B.陈鹤琴C.张宗麟D.张雪门 3.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法律文书是( )。 A.《义务教育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 C.《儿童权利公约》D.《幼儿园工作规程》 4.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 )。 A.尊重儿童的个性 B.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 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 5."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原来说明()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A.颜色 B.环境 C.遗传 D.物质 6.在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条件下,教育者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权威性 B.知识性 C.主导性 D.艺术性 7.蒙台梭利教育原理是以( )为出发点的。 A.儿童中心B.儿童生命C.适应自然D.反对成人化 8.直接决定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好坏的是( )。 A.幼教领导B.幼儿教师C.幼教设施D.幼儿家长 9.在幼儿园月计划、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 )。 A.全园教育目标B.中期目标C.近期目标D.行为目标 10.从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 )。 A.幼儿园生活环境B.幼儿园心理环境 C.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D.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11.成人往往按照自己习惯设计的蓝图去要求、塑造儿童,使儿童的天性得不到发展,这是因为在制定学前教育目的时未考虑到( )。 A.社会发展的需要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学前儿童的需求 12.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 )目标的范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