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育和打造区域文化发挥公司品牌优势

培育和打造区域文化发挥公司品牌优势

培育和打造区域文化发挥公司品牌优势
培育和打造区域文化发挥公司品牌优势

培育和打造区域文化发挥公司品牌优势:努力把华南市场做优做大做强2008-12-14 10:37:28 中铁一局华南地区经营部深圳分公司党

委阅读429次

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从2006年以来我们加快区域化经营的步子,围绕以实现广东为轴心覆盖华南六省区经营的战略目标,积极探索确立区域化经营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和经营与生产的组织方式,大力培育具有特色的区域文化,坚持热情周到为子分公司投招标服务的同时,变子分公司各自为政分散作战和干一工程换一地方的做法与习惯,确立在珠三角和华南长期立足发展的战略。实施由华南经营部牵头联合作战,实行资源共享,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略,使我们不断取得突破。同时,我们充分发挥集团公司在铺架、桥梁、长大隧道、房屋建筑、通讯信号、机电安装上的专业优势,坚持将专业做专,区域做强的理念付诸在行动上,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不断兴起铁路客专和城市地铁建设高潮机遇,内聚合力,外联助力,利用各种渠道,以在建工程为载体广泛宣传中铁一局辉煌历史和为共和国基础设施做出的巨大贡献,营造企业的责任文化、奉献文化、荣誉文化,形成内外相配合的强势市场竞争优势,多次战胜竞争力很强的对手,夺得巨大市场份额。从2003年以来,以广东为中心的华南市场新签合同额保持在集团公司前列,2005年几乎占到集团公司新签合同额的一半。截止2008年10月,仅深圳市地铁市场的开发份额达到80亿元,创造了集团公司在一个城市一地新签合同额之最。特别是:从广东到深圳,两地实现了地铁从人工明暗挖到盾构掘进、铺架、车辆段施工、电力通讯信号安装一条龙。与此同时,我们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了减少管理半径,自己组织项目施工生产和参与协调指挥在华南各子分公司项目部加快工程进度,提升工程质量,确保安全生产的路子。目前,全公司在华南地区承建的铁路、地铁、公路市政工程总量超过160亿元,使区域化经营的效果得到较好体现。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念,确立区域化经营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对于实施和推进区域化经营我们是从中不断总结开拓华南市场的经验与教训而形成的共识。

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引领和影响下,我们集团公司从八十年代后期,以单位为单元的分散方式先后进入广东市场,广东是全国改革开放最早也是成效最为显著的地区,在广东先后参加了三茂铁路、广梅汕铁路给排水工程、南京九铁路、广州广北桥、鲘门公路隧道、广深公路等项目施工。那时,只有四公司在广州市广园路购置的两套居民房,作为处办事机构,但同时承担了

集团公司来广州人员的铁路免卧铺票预订的工作,各单位来广东投招标承揽工程,都是各自行为,自己运作,自己独立建立客户关系,信息渠道都是以本单位为主体,很少有集团公司内部的横向与纵向联系,这样,就出现了招来了工程就干,干完就走人,一会在广东,一会儿又杀回老家,广东有信息了又杀回来,重新找人建立客户联系,浪费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现象较为普遍,甚至出现和有的业主已建立起良好的信誉,等业主有了新的发展机遇,想把活给予时,却找不到联系人,人去楼空,通讯联络中断。还有一种现象,是广州中标,北方调人,调机械,领导人员坐上飞机指挥生产,管理半径大,成本消耗大,效益差。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常期历史积淀的传统观念影响的结果,对市场经济发展前景认识不足不深刻,传统的旧观念在起着支配与指导作用,认为到那里不如在西北老根据地发展,守住老家是唯一的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步子愈来愈大,以深圳、广州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愈来愈火热,集团公司领导审时度势,迅速作出了在华南六省区建立办事处,全方位开发华南市场的决策!在不断取得市场成效的基础上,集团公司领导和日夜奋战在华南经营战线的全体人员,逐步产生了实施区域化经营的强烈愿望,这就是把华南六省区纳入集团公司的经营范围领域,让中铁一局的品牌占领华南、永驻华南,让华南成为集团公司经济效益的重要支柱。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逐渐形成了集团公司以珠三角为轴心逐步覆盖华南六省区区域化经营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经营观念,这就是:(1)彻底抛弃打一枪换一地方游击式经营思想,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树立起中铁一局品牌在珠江三角洲和华南六省区市场长期经营和长期发展,长期进行工程施工生产的核心价值观。让中铁一局品牌永驻祖国南大门,为集团公司做优做强做大做出突出贡献。这一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使区域化经营有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使全体人员认识到:我们的阵地,我们的工作岗位就是在珠江三角洲!在华南六省区!只能进,不能退,只能发展,不能退缩!我们要在这里播种子开花结果!在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我们在珠江畔购置了永久性的办公楼,挂起了区域化经营的牌子,员工们也纷纷购置了住房,收到了中铁一局品牌永驻华南六省区市场的良好社会效应。

(2)确立正确的核心经营观念,是实现区域经营的前提和关键。人们讲:“思想想得有多远,舞台就有多大”,思想不去想区域化经营,那区域化经营永远也不会变成现实,凡是成功的事业都是先有了正确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认识而奠定了基础,最后才能取得成功!思想在先,行动在后,因此,我们通过对广东华南六省区市场开发的现状与前景的分析,认识到:首

先要确立一条正确的经营理念,来指导规范大家的行为。这是实现区域化经营的前提与保证。于是,通过广泛征求意见,领导反复思考,凝练总结,到2006年,终于形成了华南区域化的核心经营理念,这就是“思路决定出路,人品决定产品”,这一理念非常吻合珠三角人们的创业和生存文化习惯。如今已深入华南六省区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心中,成为人人皆知的名言,成为开发市场做好项目的核心经营理念。在这一理念的培育和指导下,经营管理人员主动思考市场,思考开发项目,思考操作路子,思考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主动搞好与业主、监理、协作队伍和供货商的关系,打造出业主满意、社会信得过的产品,最终实现“和谐合作,互利共赢,科学创优,共铸辉煌”的目的

(3)经营战线上在开发华南市场取得的一个又一个的成绩,使领导们看到组织区域的施工生产势在必行!于是一个经过反复思考较有把握新方案被提出来,这就是借原来机筑处(现在的三公司)九十年代初在深圳申办的中铁一局深圳分公司营业执照,承担工程项目的直接施工,(原公司因无任何业务停业,但每年集团公司补贴几十万元向深圳地方交纳执照管理费,)借牌生财、借船出海,顺势而上,这样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一个新型的分公司在2000年后诞生,这就是现在的深圳分公司,他担当起区域化经营与施工生产的重任。

深圳分公司是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实现区域化经营中诞生的一个新型公司,具有一个显著的标志与特点就是:经营型、管理型、技术密集型,公司400余人,管理人员220名,管理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58%,平均年龄29岁,公司主要在以珠三角和华南六省区就地揽活,利用当地充足的人力,机械设备,物资资源进行组织生产,既减少了管理费用,又大幅度提升了效益,目前经营阵地已由广东和广东周边城市发展到广州、深圳、武汉、长沙、等中心城市,实现了跨越长江、开发武汉、西进广西的计划;新签合同额和营业额每年以平均40%到100%的幅度在递增。截止2008年11月,在建项目18个,营业额达到28亿,相当于中铁一局九十年代初期营业额的两倍!表现了区域化经营与生产的取得显著成就。深圳分公司提前实现三年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区域化经营更重要的是增加地域的认同感,特别是增加了地域的亲和力,深圳分公司就在珠三角,就守在华南。有益于形成与地方政府、业主、供货商目标利益的一致性和长期合作共事的可能性。

二、建立新的经营生产方式和行为,打造区域竞争优势,搞好市场开发与施工生产的协调。

企业的生产方式是企业广义文化的体现,坚持科学探索,创新企业市场

开发与产品生产过程的组织方式是推进区域化经营的首要之举,为此,我们首先把打造华南区域化经营的着力点放在确立符合华南市场客观实际的经营与生产组织形式和行为上,具体就是建立新的经营与生产方式和机制上、从而形成科学的配置集团公司投入在华南地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使其达到最优配置,为集团公司创造出最佳经营效果,让华南区域化经营的硬实力得到充分展现,以此来影响、鼓舞员工和广泛的社会客户群体。在这个思路指导下,我们从调动两个积极性(集团公司和各子分公司),发挥两个职能,一个是发挥在统一协调市场开发中心职责与作用,二是发挥统一协调项目施工生产中的职责与作用。发挥两个积极性和两个职能与作用,使区域化经营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坚持统一协调各子分公司在华南各市场投招标中的力量与步伐,统一目标,统一力量,统一策划,统一人力物力,结成统一战线,实行资源共享,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同时,充分发挥各子分公司专业优势,以效益为导向,让专业做专,区域做强,如在广州地铁市场共获得市场份额26个多亿,利润测算均在10%-15%。首先在这里,我们开始了学习应用盾构了施工技术,全面开展了地铁、深基坑开挖、铺轨、机电安装、车辆段及信号通讯施工的技术与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2007年深圳市地铁一号线续建工程5标,工程总造价亿元,主要工程为两站两区间,盾构区间长公里,我们该标段既有车站施工,又有区间施工,既有盾构又有明挖,涵盖了地铁施工的所有工法。另外,通过富水地段,填海区,淤泥层半软半硬地层等,单凭一个子分公司的力量去参与投标,很难胜算,为此,华南经营部积极与建安公司,城轨分公司联系,树立一致目标,在集团公司领导亲自坐镇指挥下,调集了华南经营部本部和建安公司、城轨分公司有丰富经验的市场营销人员,多次召开前期咨询与策划会议,发挥各子分公司专业特长,并设立外业组,内业组,外业组负责业主、评委相关投标单位与材料供应商联系;内业组负责标书编制与审核检查,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人头,内聚合力,外联助力,从而形成具有专业优势的市场竞争态势,在投标报价上调单价的情况下,最终击败竞争力很强的对手,以优质标获得胜利。在深圳地铁一号线1105标,因为统一制作标书,标书质量又好,让业主进一步看到中铁一局的实力和诚信,于是决定改变自己在招标文件中规定的一条线一个单位只能中一个标的原则,决定将合同额亿元的1104标也交给中铁一局承建,致此,使该次投标新签合同额达到7个多亿元。

2008年,深圳地铁3号线3151标投标中,我们针对该标的四个特点,一是合同额大,三站三区间加上新建一个四层地下停车场,总概算达11亿元,二是为设计施工总承包,三是工法多,技术含量高,除盾构外还有电务通信

讯号安装。四是地处深圳市中心最繁华的福田区境内。我们认为拿下此标,对于进一步确立中铁一局在深圳在全国地铁战场施工的知名度十分重要。在集团公司主要领导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下,我们组织深圳分公司、城轨公司、电务公司三家进行联合投标竞争,经过充分策划、精心组织,终于如愿以偿。为了充分体现区域化经营的优势和力量!我们报经集团公司领导审准,采取模拟股权的形式,组织了3151标项目部,以深圳分公司占股权60%、城轨公司占28%、电务公司占12%的比重的组织建立了该项目部,经过开展“凝心结力,争超创高”主题活动,人心凝聚,人气很旺,运作顺畅,正在朝着既定目标奋进!

2007年和2008年两年,我们紧紧抓住深圳市为迎接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召开,地铁1、2、3、4、5号线都在开标建设的历史机遇,坚持重点地区重点开发,我们先后组织了一公司、建安公司、新运公司、深圳分公司、城轨公司、市政环保公司、电务公司七家公司进入深圳地铁市场,我们以志在必得的信念,精心组织好每一个自己认定的投标项目,打好攻坚战,终于实现了预期目标,基本上做到了目标定到哪里就能中标到哪里,目前,深圳地铁项目总营业额达到八十亿元,在深圳市到处都能看到中铁一局的金字招牌!中铁一局的品牌已在市政府领导和各部门与广大群众中牢牢扎下根,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品牌!

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全方位打造好区域文化。

企业狭义的文化主要体现在企业观念、价值观,员工的精神风貌和企业精神上,企业的狭义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为此,我们在培育区域化文化中,主要把增强员工坚定改革的信念,增强搞好区域化经营信心,提升区域化经营的质量放在第一位。运用宣传文化工作的各种手段和载体,大力营造区域化经营的良好氛围,从而达到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凝聚人心,促进经营与施工生产各项目工作发展的目的,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一是紧密联系实际,不断用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取得的成就激励员工、鼓舞员工,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思想,是搞好区域化经营的思想基础和思想保证。我们经常注意把广州、深圳、华南的六省区改革开发和发展经济中的新成果同对照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员工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排除干扰,一心一意和坚定不移地把思想和工作放在巩固和发展区域化经营上来。

二是集团公司领导的直接关心,指导、爱护和帮助,是搞好区域化经营的最有力的动力。从华南区域化经营起步到今天,一直得到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工会主席、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等领导的帮

助扶持,董事长孙永刚和大家一起拓展和维护市场,总经理和民锁和党委书记张为和2008年3月和10月分别对华南经营部、深圳分公司的工作所作的三点和五点评价,成为鼓舞、激励员工进一步搞好区域化经营,努力工作、奋发进取的直接动力。同时,集团公司领导带头闯市场,排忧解难,现场指挥协调施工生产的吃苦工作精神,成为形成培育区域化文化的重要内容。2008年1至11月份,仅总经理和民锁在深圳、广州现场办公8次,他下工地、进基坑、入隧道,冒雨和干部座谈,解决施工中的难关险情,为搞好区域经营主动当好策划者和模范执行者,赢得了政府主管部门和业主们广泛好评与赞誉,成为员工们学习与工作的榜样。在集团公司领导的模范作用与帮助下,华南经营部积极参与集团公司深圳地铁指挥部、广珠指挥部、洛湛指挥部等,对华南地区范围内所有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工地文明建设进行了检查、考核、评比,与信誉评价的监控和提升的工作,积极参与各在建项目领导人汇报和经验交流与评比会议,特别是及时通报业主对一些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双向沟通。帮助转化不利因素,促使适应客观发展需要。从而进一步整体提升了中铁一局在华南市场的信誉度。同时,还注意选树典型,组织区域化现场参观学习,以点代面,推动全盘。

三是广泛而深入向客户和社会各界宣传好中铁一局光辉的历程和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搞好区域化经营必要内容和形式。我们在广州、深圳、中山、佛山、珠三角和华南六省区重要市场开发中,首先扛好中铁一局的牌子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如拜访客户、招标会、专家评委会,在建项目的户外的图片、文字宣传等,广泛细致向地方政府、业主、监理、协作队伍、供货商等社会各层人士,宣传我们中铁一局在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创造的辉煌业绩,特别是受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题词鼓励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等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亲临我们工地视察关心我们成长发展历史,以及我们队伍中涌现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窦铁成等先进员工代表先进事迹!从而赢得了广大客户和社会各界对中铁一局品牌的认可和信任与尊重!从内心的愿意和我们合作共事。为区域化经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

四是结合集团公司夯实基础年,标准执行年,流程再造年和建设责任文化与统一标识系统的要求与安排,我们主动牵头,召开了广东或华南地区在建项目单位负责人,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综合办公室等相关人员参加的传达贯彻会,或集团公司领导来检查的报告会,既负责召集会议,又督促检查落实。

五是主动挑起牵头组织起广东和华南地区贯标和三员安全考核培训的担

子,除此之外,华南经营部、深圳分公司举办和邀请中山大学教授、广州地铁建设部专家来深圳分公司讲课时,都对广东在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经理进行邀请,使大家一起学习新科技、新管理的知识,增进相互沟通和中铁一局团队精神。

六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市场竞争愈来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和新技术、新科技的竞争,结合华南的实际,为了加大自主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华南经营部、深圳分公司2006年一开始,就和华南理工大学联系,联合办学,让华南理工大学扩大MBA工商管理专业招生,在我们一次输送45名业务骨干进入为期一年的MBA工商管理专业学习时,就考虑到建安公司、给排水公司、城轨分公司、新运公司等在粤施工的项目部领导成员,经过主动联系,协商,最终使参加学习人员增加到65人。2008年,以技术骨干40人参加为期两年半的工程硕士班学习,又为员工培训增添了新的一页,为区域化经营注入了新的活力!

七是随着施工企业向市场上游发展的趋势,在深圳我们结合中国中铁股份公司策划地铁五号线BT项目,举办BT专业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时,我们又一次考虑到集团公司在广东和华南地区的各子分公司单位领导,我们及时给予了联系,使参加学习的人员达到80余人。为中国中铁五号线BT项目成功运作做出努力,同时我们从中也获得了16亿份额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管理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学会掌握资本经营与时俱进的新氛围。

八是我们按照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对统一标识系统的展示要求和工会工地三工建设的要求,我们及时将标准要求传达到在建项目。从而在广州、深圳、武汉、南宁、长沙、南昌等地的在建项目上,中国中铁和中铁一局的标识与企业精神,企业作风与追求、企业辉煌业绩都得到充分体现,受到业主、监理和政府与地方群众的好评。深圳分公司承建的位于广州市中心的地铁六号线七标海珠广场站、一德路站“中国中铁一局集团承建”、“用我们辛勤的双手和汗水把海珠广场打造成广州市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为广州提速出力献智献策”等醒目标语,赢得了广州政府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2008年1月30日下午,广州市常务副市长苏泽群检查了工地后,赞赏地说:你们的工地搞得很好,企业文化建设也搞得不错,很好!我们在工地文化建设上,坚持三要:要舍得投入、要大气、要吸引人。

九是主动组织具有区域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如足球、篮球比赛,拓展训练等,在广州开展的深圳分公司与市政环保公司广州项目部、新运公司广州项目部特别是项目与业主之间的足球、篮球友谊比赛中,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增进了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特别是去年9月29日深圳分公司在南方

航空公司培训基地开展的120余人参加跨越断桥、急速排雷等多个项目的拓展竞技训练,培育了员工的挑战精神和敢于跨越自我的信念。受到了在广东各项目部的广泛好评。集团公司广珠项目指挥部了解后,积极要求我们协助,我们都予以热情帮助,使员工的区域化信念与热情愈来愈强烈。

十是每年坚持出好一本书,我们每年把区域化经营与施工生产取得的成绩,创造优质工程,安全文明工地和推出的新的制度、新技术、新工艺,与涌现出来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集体、先进模范员工事迹,用图文并茂形式,编辑出书,报经广东省新闻出版社批准,印发给每个员工和业主、监理、协作队伍。在员工中引起了极大反响,受到业主、监理、协作队伍的赞扬,许多业主、监理、协作队伍代表称赞地说:中铁一局真是国家的大企业,看看这书,就让人无比信服!许多员工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不停地翻看阅读,有的甚至带回数千里路外的家人,和家人一起分享华南区域化经营的成果!2006年和2007年,先后出版了《铸新》、《攀登》两书共40万字,2008年的新书《攻坚》一书,正在编辑中。

总结、凝练、宣传区域化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使区域化文化建设倍加感染人、教育人、影响人,为进一步搞好区域化经营提供了知识智慧和精神动力!

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在培育区域文化,开拓区域化经营与生产中做了一些尝试,获得了一些成就,但这只是开始,与飞速发展的形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决心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总结经验,继续前进,争取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论中国城市文化的现实价值

论中国城市文化的现实价值 【摘要】:城市文化是城市社会成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为城市发展塑造形象和提高品位,是城市特色形成的条件,为城市发展增强辐射力和整合力,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对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软实力意义形象特色 【正文】:在不断加快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定位逐渐由经济功能型转变成现代宜居型,城市品位、城市风格、城市质量业已成为都市发展繁荣的新战略基点,这显现了城市文化建设蕴含的深层次价值。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存在的内在支柱和外显标志。通过城市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发展城市经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影响力,推动社会整体的进步强盛。因此,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含的基因资源,全力构建独特的城市文化体系,发挥城市文化功能,就成为时下打造精品都市的重要课题,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什么是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文化是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加深而产生的,是一种比村落文化更为高级的文化形态。城市作为人类适应环境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特的文化现象,反映着它所处的时代、

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伦理道德及宗教信仰等。城市在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地域及不同时代特色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与建筑形式,亦即产生了城市文化。就城市的发展史而言,“城市”这一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的范畴,它同时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形态。城市文化存在于城市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中,城市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的发展史的记录:从最初的挡风蔽雨的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构筑物到今天越来越丰富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般的建筑群;从安全防御考虑的“城”到“匠人营国,旁三门,方九里”的气魄直至今天绵延几十甚至上千公里的城市群,无一不是随着人类自身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的。 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内容。他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它们构成了城市文化管理体系的基本条件和组织架构。由此可见,城市文化处在整个社会前沿最能体现时代特征。 城市能否成为诗意的生活环境,文化成为主要因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各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城市文化的本质所在。文化是城市的基因,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实力。 二、什么是文化软实力

如何利用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2

如何利用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 摘要:面对日趋全球化的城市建设,如何吸收国外文化之精髓,同时保留地区文化特有的品质,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文化,打造城市自己的品牌,是一个讨论很热的话题,但真正拥有自己城市文化的城市并不多。如何利用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化建设;城市品牌;巴蜀文化 一、引言 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是城市社会成员在特定的城市区域内所进行物质和精神的活动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创造的为该城市社会成员所认同和共有的成果的总和,是以先进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的精神与物质相统一的情感、观念、价值、审美等意识形态的综合。城市文化是一个复杂的范畴系统,既包括构建城市的物质空间,如规划的物和所有的建筑,更包涵着隐藏于物质世界背后的反映城市精神、城市气质、城市性格的一切观念形态的精神要素。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一个城市积极、健康、稳定的发展,绝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口的集聚。相反,城市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文化底蕴及建设力度。无形的、充满丰富内涵的文化建设,才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和魅力所在,也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1。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首先涉及的是经济发展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方向。尽管经济发展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但它并不会自发生成正常、健康的城市文化体系和发展机制,需要各城市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探索和引导。作为城市社会的两大支柱,经济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经济基础的城市文化是空中楼阁,没有文化的城市经济则是缺少灵魂的畸形产物。然而,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实践却表明,人们所高度重视的往往是“有形”的建设,而城市文化建设这一“无形”层面却被严重地忽视了。 二、文化传统对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性: 所谓文化传统,“一般说来,是特定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它或者表现于物质载体,如建筑、雕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或者表现于语言文字;或者表现于抽象的性格、能力、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标准;或表现于各种知识信息的积累、贮存。文化传统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形成的。”2一座城市,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现实文化都是其价值所在。一个城市若抛开长期积淀的历史文化,就会给人以轻飘浅薄的感觉,其知名度、凝聚力和辐射力也因此会大打折扣;任何一座历史名城,若不注重创新和发展, 1朱锋华:《城市文化自由空间的构建》,载《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戴逸:《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抱什么态度》,载《文史知识》1987年第1期。

关于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树立文化城市理念 城市价值何在?城市如何建设?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是随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演进而不断深化和丰富的。 从“功能城市”上升到“文化城市”,“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理念的最高境界。在西方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为适应加快扩大城镇承载能力的迫切需要,1933 年国际建协发布以“功能城市”为主题的《雅典宪章》,以物质空间为主体的功能主义的城镇建设主流思想随之长期控制世界。功能主义忽视人的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需求的多样性,没有解决好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随着“城市病”的不断蔓延、加剧和扩散,人们逐渐把视角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对城市建设形成了注重人文生态和文化空间的社会文化理念;1938年L·芒福德出版《城市文化》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如何发展的深思;1985年欧盟提出“文化城市”概念,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理念形成潮流;1999年的《北京宪章》、2007年的《城市文化北京宣言》,都强调“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文化城市”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最先进理念。 从“物质家园”上升到“精神家园”,“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价值追求的基本趋势。什么样的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归结起来,就是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城市;就是既能为人们身体的幸福栖居提供物质空间,又能为人们心灵的幸福栖息提供文化空间的城市。确立“文化城市”目标、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国际潮流,“文化变成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我国也大力促进“文化城市”和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对发展作出“文化定位”或者提出“文化城市”目标,城市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出保存城市记忆、体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展示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已经成为一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从注重物质建设上升到注重文化建设,以“文化城市”理念引领我省城镇化发展。我省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城镇化不应仅仅是“量”的扩大,更应该是“质”的飞跃。应积极学习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先进理论,认真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建设特色文化大市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特色文化大市 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发挥我省文化资源优势的魄力之举,必将开启甘肃文化大省建设的新篇章。天水作为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陇东南文化历史区的核心区域,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按照“一带三区十三板块”的总体布局,主打三大特色文化品牌,建设三大文化产业区,打造三条文化旅游长廊,做好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努力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实现大的作为。 主打三大特色文化品牌:天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积淀深厚、相映生辉,构成了天水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体系。在这众多的文化品牌中,我们要着力打造提升最为独特、最具优势、最有影响的文化品牌,使之成为天水独具魅力的城市名片。一是主打羲皇故里和伏羲文化品牌。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伏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画八卦、兴嫁娶、正姓氏,开启了人类文明之源。1992年,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水时题词“羲皇故里”。这是天水最宝贵的资源、最有价值的品牌。我们要依托天水伏羲文化研究中心,筹建陇东南始祖文化研究院,加强与海内外始祖文化研究组织的联系交流,

进一步加大对始祖文化的保护传承、研究开发和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扩大以伏羲文化为代表的始祖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二是主打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天水古称“秦州”,有史可稽的建置史2700多年,境内历史街区、古建筑、古民居、古树名木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量众多,1994年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古城天水的灵魂所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名城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传承中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协调推进的有效路子,充分彰显名城古韵特色。三是主打国家5A级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品牌。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人文自然融为一体,南秀北雄兼而有之,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5A级景区。景区内的麦积山石窟素有“东方雕塑馆”之美誉,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我们要坚持科学规划,着眼永续利用,深度开发麦积山景区,加快创建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把天水建成甘肃东翼连接周边省区的旅游集散中心。 建设三大文化产业区:一是规划建设华夏始祖文化区,打造全球华人祭祖圣地。以伏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为主线,将秦州区西关及北山片区和麦积区三阳川卦台山整体规划,联动开发,积极推进华夏始祖文化区建设。伏羲庙片区重点实施北山伏羲祭祖园建设、伏羲祭祀广场拓建、伏羲城保护维修等项目,以开展公祭伏羲大典、伏羲文化研究等活动为主;三阳川卦台山片区重点实施一城(伏羲文化城)、五园(卦台朝圣园、祭祀圣坛园、功绩展示园、姓氏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以黄石市为例 09资环胡伟 0914021031 一、引言 在当今经济日益发展、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什么竞争力越来越引起我们的注意力呢? 是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文化,日益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而什么又是国家区别于国家,城市区别于城市的重要标志呢?是品牌!随着时代的发展,品牌日益成为国家和地区的 象征,成为最好的宣传手段。作为国家部分的城市,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又应该怎 样打造自己的城市品牌文化呢?于是,我们又引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品牌?如何打造城市文化品牌?这是我们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说明 黄石城市品牌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比黄石市的品牌文化建设和其他类品牌文化的建设,希望对黄石市的品牌文化建设有所帮助。 二、摘要 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地区发展 和民族进步振兴的强大力量。而品牌是用来识别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与竞争对手区分的用文字、符号、标识、图案、颜色等要素构成的事物或是他们的组合体。从广义上说,品牌是住、智慧与精神的载体,大到一个国家、民族,小到个人或一件普通的商品,在各自的活动领域 中都有他们的主张,品牌就是用来区别和展示这些主张的特有的名称和标记。以城市为载体,将文化寓于品牌打造和宣传之中,于是就构成了城市品牌文化。城市品牌文化是一个城市内 在历史底蕴和外在品味特征的综合体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黄石素有“矿冶之乡”“青铜古都”的美誉,青铜文化发展历史悠久,有一辉煌的过去,但在今天的城市文化 品牌打造上令人堪忧,如何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问题。 三、关键字:文化品牌城市文化品牌黄石 四、正文 黄石市,地处我国东南部,矿冶资源丰富,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黄石依托其丰富的 矿冶资源禀赋而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矿冶文化。这种矿冶文化不仅像一根红线贯穿了黄石数 千年产业发展的历史,也为黄石今天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然而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这一矿产资源城市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挑战。 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位于大冶市区西南的大冶湖边,北距长江不远,并且又水道相通。它是我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最早可以早到西周以前)、延续时间最长(到战国以后)、规模 最大(仅炼渣就有50万吨)的一处最古老的矿冶遗址。其最古老的矿井距今已有三千一百 多年。大冶是世界著名的铜铁产地,我国目前最大的粗铜基地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就在这里,铜绿山是他的主要矿区。夏商青铜文化与大冶铜有着密切的关系。曾有史记载“帝孜孜以求 江南铜矿”。公元前2070年,禹之子启建立夏朝,手工业有很大发展,最重要的是青铜工业。从铜绿山的古矿遗址的发掘考古资料来看,远在殷小乙时期,中华先民就致力于铜矿的采掘 及冶炼。从殷商、西周、春秋、战国到西汉,前后延续千余年的时间,大冶地区的劳动人民 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大冶,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置青山院,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置县,区“大兴冶炉”之意,得名大冶。大冶铁矿,露天开采含铁富集品质优良。据史书记载,公元226年,孙权在鄂州大兴冶炉,开采铜铁制刀剑,并将采铁之山定名 为“铁山”。南宋朝廷于1180年在铁山设置铁山寨。1374年,朱元璋置兴国冶,铁山成为

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初稿)

武威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研究小组组长:张蓉 研究小组成员:张倩李志兴田颖田泰山单美娟赵建岗 研究指导教师:马国文 【引文】城市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和信息中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城市化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世纪之交,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必然对城市管理工作工作带来重大影响。城市管理既面临着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也面临着经济利益多元化和体制转轨带来的新挑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社会管理水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城市政府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问题。 【正文】 一、城市文化建设与管理在经济社会中的价值定位 1.城市文化与经济。现代社会的竞争,除了经济实力的竞争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竞争。而城市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资源整合和文化创新。城市文化资源的整合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纵向的文化传承,即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任何文化都是“源”与“流”的结合,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化传统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基点。二是横向的文化借取,即城市文化的开放、兼容。文化碰撞与融合是文化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城市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演进以至变革的过程,通过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以及新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创造,体现出文化不断进化、不断优化的发展趋势。城市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就自然显得重要而必要。 2.文化建设与管理。城市文化建设往往是阶段性的任务,而文化管理工作,则是长期性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文明、秩序的要求越来越高,某些管理部门应提高对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城市文化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城市管理是一项反复性的工作,城市文化管理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要长期保持和维护好城市良好的市容、井然的秩序,打造城市文化品牌,需要严谨而科学的管理,更需要长效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对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重点、难点,特别是一些带倾向性的疑点问题,采取集中整治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城市文化管理也是城市政府的首要职能。城市文化管理在城市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是由市场经济发展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所决定的,也是由城市自身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以杭州为例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杭州案例研究 现代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城市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三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因为飞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失去了可识别的身份,众多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古老建筑在现代化进程的滚滚潮流中轰然倒地。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在城市营造者的眼中沦丧。而城市居民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危机感与日俱增,缺乏地域文化的城市也使得居民缺乏城市认同感。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和发扬建筑的文化特性,是值得城市居民和城市营造者深思的。 一、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缺失 1.1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 任何建筑都和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紧密相关。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精神的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以及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一直作为基本的建筑理念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使中国建筑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理性精神。 这种精神在当代建筑中理应得到继承与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西方文化思想的强势冲击,加上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正确的应对策略,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种截然相反的文化冲击下变为了弱势。中国当下建筑,大都沿袭西方建筑的模式,摩天大楼、欧陆风情随处可见,一些标志性建筑以其新颖和现代的造型刺激着人们的眼球,然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却缺失了。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浩瀚如海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城市建筑的文化遗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它不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如何保存城市的历史面貌,延续城市的历史生命,对当下城市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现有的城市建设中,这方面的工作却做得不够。当年梁思成谈北京城的规划与建筑时,曾感叹“伟大的北京城墙”被人们所忽视,他说,北京城墙的产

打造城市品牌十大途径.

年期 短信〉 〉〉农历二月初二 , 三穗县台烈镇寨头村全村村民开始杀鸡宰猪迎接寨头村传统的“ 二月二” 芦笙节的到来 , 拉开了三穗县“ 二月二” 民族文化系列活动的序幕。 特别策划?专题 栏目主持 /赵俊涛 投资软环境在全省评比获得一等奖。仅 2005年一年 , 该市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 216项 , 实际到位资金 36.12亿元 , 同比增长 40.2%。 有了“ 魅力林城” 的美名 , 加上“ 气候清凉数贵阳” 的招牌 , 从 2002年起 , 到贵阳来旅游和度假的游人逐年递增。尤其是 2006年贵阳市紧紧围绕“ 森林之城” 和“ 避暑之都” 两大品牌推出特色产品 , 旅游接待人数增长迅猛 , 共接待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1700万人次 , 旅游收入达到 80亿元 , 与上年相比增速超过 20%。旅游产业去年创造的产值已占全市 GDP 的 11.49%, 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贵阳、六盘水等一个个城市的脱颖而出 , 给我们提供了在城市发展的动态环境中 , 如何找到既符合城市个性、又有着无限前景的坐标的成功样本。目前 , 各地兴起的较之以往更高层次和视野的“ 名片” 塑型 , 已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进程中 , 斑斓多姿的重要组成部分。 “ 城市名片” 不仅是城市的美丽标签。作为发展意识觉醒、发展实践创新的重要体现 , 打造城市名片呼唤更加大步的探索和更理性的实践

“ 城市名片” 不仅是城市的美丽标签 , 更是地方政府发展意识觉醒、发展实践创新的重要体现。 但城市名片在选择上也往往非常之难。遵义的城市“ 十大名片” 就是一例。遵义市近年来先后获得许多美誉 , 其中全国性的称号主要有十大项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酒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等。但“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 “ 十大城市名片” 往往不如一个核心品牌。为此 , 有专家建议 , 遵义应结合旅行者的个人心灵体验 , 着重在打造中国革命的“ 转折之地” 上下工夫。 贵阳的花溪区素有“ 高原明珠” 之称 , 陈毅同志曾在此写下脍炙人口的《花溪杂咏》七首。其第一首诗云:“ 真山真水到处是 , 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 , 几步花圃几农田。” 这些年 , 花溪一直在探索城市之魂 , 先打造 “ 第一爱河” , 随之又是“ 浪漫花溪” , 继而又借“ 大地之舞” 计划 , 命为“ 舞蹈之都” 。其中可看出决策者在城市经营上的努力 , 但也有专家认为品牌的摇摆性对花溪的文化个性和区域发展也许是一种毁损。 检索一些城市的发展进程 , 不难发现存在一些误区。如把城市名片或城市品牌理解为城市的美观和漂亮 , 只追求城市硬件设施方面的建设 , 不考虑城市的社会、 经济、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 或简单地理解成一二句 口号 , 缺乏科学系统规划 ; 或城市品牌化工作走过场等等 , 不一而 足。 对贵州的城市来说 , 将城市的独 特性、产业发展与形象定位巧妙地整合 , 挑战很大。如果不能根据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关系有机疏散, “ 错位发展” 、“ 主动接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2014年7月10日)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文化**的战略部署,市委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实施了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加强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全市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通过实施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文化惠民工程,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市有市、县(市、区)级艺术馆(文化馆)8个,从业人员68人;有县(市、区)级公共图书馆 7个,公共图书馆藏书183万余册,从业人员72人,阅览室座位近2000个;有市、县(市、区)级博物馆、纪念馆14个,从业人员292人,年均举办展览50多次,举办培训90多次;有演出场馆9个,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2个,从业人员331人,年均服务观众44万人次,其中服务基层观众35万人次;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34个,总藏书50多万册,从业人员184人;已完成全市1783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工程全面覆盖的建设任务;全市1900个行政村(含居委会)实现了有线广播村村响;建成7个县级、134个乡镇街道办共141个广播室;建成了57个激情广场文化活动示范点。 (二)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一是成功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自2007年以来,我市承办了海峡客家高峰论坛、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红旗颂等大型文化活动近20场次,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二是积极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全市共送书下乡50多万册书,各种歌舞、汉剧专场等下乡演出近300多场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2万多场次,三是每年开展的书香八**全民阅读活动富有特色。每年开展优惠售书活动,开展每周推荐一本好书的电视专题论坛,举办中国梦.劳动美、阅读与人生、与快乐、与成长等全市职工读书征文活动。四是激情广场活动如火如荼。各活动点均按照要求添置了灯光、音响、乐器等演出器材,已建成具有健全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具备必要的水电、卫生、安全保卫等基础条件,每个点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都有固定的大家唱、大家舞、大家乐的队伍,各项活动有序开展。五是群众性文化活动向品牌化发展。近年来,先后举办了红土地歌曲比赛、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首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首届海峡客家山歌大赛、海峡客家书画展、首届海峡客家风情节暨定光佛文化节和被誉为天下第一龙的连城县姑田镇游大龙、被誉为乡村狂欢节的连城县罗坊乡走古事等传统文娱活动,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品牌性农村文化活动。 (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结构逐步趋向合理。据不完全统计,博物馆、群众文化艺术馆、图书馆、电台、电视台和乡镇文化站、乡镇广电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现有文化类专业技术人员531人,其中群文博137人(高级职称17人、中级60人、初级60人),图书资料的47人(高级3人、中级23人、初级21人),艺术专业118人(高级13人、中级51人、初级54人),播音主持35人(高级3人、中级13人、初级19人),记者编辑122人(高级18人、中级36人、初级68人),其他类72人。 (四)公共文化服务投入逐年增长。十一五以来,我市文化文物事业财政投入逐年增长。2007年--2013年,我市文化、文物事业费分别为3484.8万元、3144万元、13385.4万元、13582万元、15076万元、20631万元、3156万元。为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推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市委、市政府设立了2012年至2016年**市农村文化建设补助资金。第一批**市农村文化建设补助资

城市品牌建设Microsoft

论城市品牌建设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300191) 【内容提要】城市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从商品品牌、企业品牌延伸出来的概念。如何理解城市品牌?目前并没有权威、公认的定义。城市品牌建设,也就是城市品牌化的过程,它与一般的企业品牌建设的过程类似,都是包括品牌定位、品牌选择、品牌开发、品牌传播等具体过程。城市品牌的定位是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城市品牌的选择是城市品牌定位的延续,城市品牌的开发着眼于凸显城市品牌的价值,城市品牌通过传播塑造出城市品牌独有的魅力。城市品牌追求的是长期的存续和发展,是持续的竞争力。 纽约象征着财富,自然会有花旗、摩根斯坦利;底特律是汽车城,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就齐聚于此;硅谷象征高科技,惠普就在这里的一间车库里创建了IT帝国;巴黎化身为时尚与浪漫,欧莱雅与香奈尔则芬芳弥漫;法兰克福掌握着顶尖的机械制造技术,奔驰则选择在这里下线……。一个企业需要品牌,一个城市同样需要名片,没有好名声、好信誉的城市就不可能吸引好的企业。相反,城市有了自己的知名度,有了品牌,就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形成更大的竞争力。当今地球已经形成了一个由无数城市节点组成的城市网络,我们凭借着一种有效的工具在城市网络中有目的地前行,这就是城市品牌。清晰的城市品牌系统不仅使人们能够方便迅速地迁移,更是资金、技术等资源流动与分配的最重要指引。城市品牌不仅为单个城市自身提供了一种标识,对于“网络”中的其它城市来说,它还提供了一种参照系,使得整个“网络”更具层次性和方向性。品牌是城市竞争力的制高点。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系统概念,它涵盖城市生产、生活贸易、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建立在城市形象的质量和可达性上。世界范围内,城市竞争已经逐渐聚焦在城市的品牌之争,城市品牌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的关注,因为城市品牌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不管这座城市愿不愿意, 商业化社会的进程必然将城市带入一个开放后的市场交易平台之中, 如果这座城市不想被淘汰,就必须像营销产品一样营销这座城市, 并把城市做出品牌,进而继续保持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周文辉,2004)。城市品牌是21世纪城市建设、规划和发展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动力。进入21世纪之后,各级城市对此更是深有感悟,城市品牌化的进程正在加速。 一、城市品牌的内涵

:城市品牌与文化建设(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齐勇锋城市品牌与文化建设 城市化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城市化过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提高到2009年的46.59%,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据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预测,中国城市化率2015年为52.28%,2020年为57.67%,2030年将达67.81%。年均提高约一个百分点,年均转移农业人口1000万人,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给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正如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说: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性因素。如果说,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抓住了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发达国家产业向新兴工业国家转移的机遇,主要依靠外需拉动的话,那么,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需减少,以及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决定了今后3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将来自城市化所带动的内需大幅度提升的历史性机遇。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给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

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城市边缘人口和贫民窟问题、住房问题、交通拥堵问题、环境问题、文化冲突等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城市病”问题。作为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城市形象“千孔一面”,缺乏特色的问题;重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轻社会、文化设施和文化内涵的“软件”建设问题;重城市户籍人口的公共服务,轻非户籍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公共服务等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为此,应当把探索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和软实力建设。 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结构和内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与国、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范畴向创新能力即知识生产能力方面转移,因而,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与此同时,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空间载体,不仅要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经济辐射功能,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和社会建设,以建设和谐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为目标,体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的更深层次的价值目标。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的价值观和影响力作为人的思想和行为导向渗透到经济、社会和政治等

如何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以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文化品牌为例

如何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以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文化品牌为例 发表时间:2018-01-08T14:33:12.103Z 来源:《文化研究》2017年11月作者:杨怀二[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艺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在取得一定艺术成就的同时,还实现了文艺工作模式的改变。 广州市花都区文化馆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艺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在取得一定艺术成就的同时,还实现了文艺工作模式的改变。本文以广州市花都区的合唱团为案例进行品牌建设的探讨,首先分析了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这一文化品牌在近年来的艺术成就、工作业绩及社会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域进行品牌打造的客观形势,最后针对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这一案例就如何促进花都区合唱团品牌建设、打造区域 文化品牌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此为国内各地区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区域文化品牌;品牌建设; 广州市花都区是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无论是从文化传统上来看,还是着眼于近年来的文化建设成就,花都区在整个广东省都可以位居前列。有这样好的成就自然有依托丰富文化资源的原因,但是这些成就更多来源于花都区广大从事文化建设人员的努力,他们以各种专业成就和姣好的工作业绩推动了花都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其中广州花都区合唱团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可以说这一文化团体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花都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并且还具备创造花都地区区域品牌文化的潜力。可以通过广州花都区合唱团品牌建设来推动区域品牌的有效打造。应该说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在相关学术研究领域很好出现,虽然有一些学者对于广州市花都区文化建设的相关话题进行了研究,但是很少涉及到广州花都区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对花都区合唱团的关注在学术研究领域基本上未曾出现。因此对花都区文化建设与花都区合唱团进行融合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不但能够创造一个新的研究角度,而且还能够为花都区地区品牌打造提供一些建议。因此,这一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认为这一研究的开展应该遵循以下的研究路径,首先对广州花都区合唱团取得文艺成就和工作业绩进行梳理,其次对广州市花都区区域品牌打造的客观形势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在探讨如何利用花都区合唱团品牌建设来推动花都区的地域品牌打造。 1.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近年来的艺术成就和工作业绩 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是一个较为年轻的文艺团体,这一团体成立于2009年。但是成立伊始就由全国十大青年指挥家、首届全国指挥大赛获奖者廖原先生担任指挥,由杨怀二团长、黄丽丽、李丽芬两名副团长、四名声部长组成的管理、服务机构,提出了“业余团队,专业精神”的治团方针。花都区财政局每年向合唱团提供训练经费30万元,该经费由花都区文广新局和教育局共同组织管理。合唱团的团员都是通过全区海选选拔出来的,其中还吸引了花都区以外的音乐爱好者的加入。音乐目前该团有正式团员67名,主要由花都区各所学校的音乐或艺术教师,各所高校的学生,以及来自花都各行各业的音乐兴趣爱好者组成。因此花都区合唱团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起点很高,这样就为合唱团文艺成就的取得和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花都区合唱团成立至今,该团获得了国内外合唱比赛的众多大奖。这些奖项包括了中国南方国际合唱艺术周成年混声组金奖、第十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成年混声组合唱金奖第一名、首届“中华红歌会”最高奖“中华杯”大奖、广东省第十届第十二届百歌颂中华合唱金奖、新加坡第三届华文国际合唱金奖、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铂金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六届群星奖合唱比赛获群星奖、第十四届中国合唱节金奖等等。2016年10月,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还被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选作为研究课题,针对花都区合唱团品牌建设进行了研究探讨。 合唱作为一种殿堂级艺术形式,不同于歌咏、齐唱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具有一定的普及难度。没有广大群众的欣赏和支持,合唱团发展终将面临曲高和寡的局面,也就失去了公共文化品牌的“公共性”。因此,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花都区合唱团还积极发挥合唱在重大政治、文化活动中的正能量作用,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及区文化建设,发挥其社会影响力。花都区合唱团先后参加了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的开、闭幕式,第16届亚运会开幕,“南粤和声”——广东省合唱协会二十周年合唱精品展演音乐会,“同城之声”——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交流音乐会,花都区新年音乐会,粤沪渝陕四地群星奖作品惠民交流巡演广东行启动仪式暨广州站巡演活动、2017年广州市合唱精品音乐会、“同饮一江水”2017广东打工者歌唱大赛启动仪式、广东省第十二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精品展演暨2017年花都区“送文化、体育下乡”启动仪式等; 同时,花都区合唱团这张文化名片还带动了其他文化精品的形成。由于合唱团团员大部分是在花都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他们在音乐水平上获得的提升,又进一步促进学生音乐水平的提升,对地区音乐艺术发展发挥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力。此外,合唱团的成立促进了合唱艺术的传播和普及,推动了群众文化的发展。每年有众多团员走进社区为公众演出、送文化下乡进社区,辅导基层文化团体开展合唱活动工作,成为学校、企业、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和骨干,带领全区群众合唱活动的蓬勃发展。2017年,在花都区委区政府组织的花都区第四届合唱节中,花都区合唱团就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名团员担任了参赛团队的指挥和钢琴伴奏,并带领团队冲进决赛。在决赛中,由花都区合唱团团员带领的参赛队伍占半壁江山。此次花都区合唱团的参与,不仅提高了我区群众的演唱技巧,还让群众更加深入了解到如何组织一个合唱团和指挥一个合唱团,带动了花都的群众合唱事业的蓬勃发展。 从上述花都区合唱团取得的艺术成就和工作业绩来看,该合唱团将花都地区不论是歌唱风格还是歌唱模式均进行了广泛的传播,大大提高了该合唱团在广东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积极促进了该合唱团品牌效应的发展,同时花都区合唱团这一品牌的不断发展又促进了该地区合唱事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该地区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也对花都区合唱团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群众精神文化层面的提升、地区良好形象的打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品牌的力量,不仅帮助花都区合唱团走的更远,迈上更大的表演舞台,也为宣传花都这一地区起到了积极效果。 2.广州市花都区区域品牌打造的客观形势 广州市花都区区域品牌的打造是前些年推出的一项文化建设措施,在近些年的不断推行中不但创造了一定的基础,而且还形成一定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花都区相关部门不断将花都区地方传统文化和文化资源打造成一种文化符号从而有效地在广州地区推广[1],这些推广的项目包括了一些花都地区的民间艺术、民间更俗,花都区的民歌。可以说依托花都区的地方文化资源和文化优势进行文化建设从而打造区域品牌是花都区相关部门工作的主要方向之一。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 见 1

2

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 施意见 (鲁办发[]33号12月6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1号)精神,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全 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 3

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充分认识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 富多彩,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二、进一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 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富有山东特色的先进文化,推动我省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城乡、区域文 化协调发展,坚持把建设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统筹规划、加大投入、 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着力改进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 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为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二)目标任务。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相适应,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努力建设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 4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一)地域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二)城市建筑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建筑空间布局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个建筑在空间上的分布;建筑结构是指一个建筑内部空间的组合关系;而建筑风格则是指建筑的整体外在表现。 1、从建筑布局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美国城市中心→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是现代城市布局。这是因为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只能是代表近代工业文明的高楼大厦,同时也反映了美国崇尚个人奋斗、个人成功的居民心理。(2)欧洲城市中心→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如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发散,反映了西方城市发展一般都是以教堂或广场为中心逐步发展而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3)中国城市中心→围绕衙门、中轴线四方布局:如故宫,反映了我们国家很早就将“天圆地方”的文化理念融入在城市建设布局上。 2、从建筑结构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地域文化的内向性、封闭性使我国民居有围墙,园林讲究含蓄。如东方园林讲究园林构景的层次,追求的是“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并通过回廊、门洞以隔景、障景等艺术手法创设“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园林道路设计上讲究“避直求曲”,这反映了东方文化的“内敛”和表达方式上的“含蓄”。正如说“郑和下西洋”,中国人称之为“交流”,而外国人则认为是“探险”。 (2)西方文化外向、开放,民居往往没有围墙,园林注重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园林“道路”设计直率、明朗、和盘托出。反映了西方文化性格上的“外向”和表达方式上的“直白”。 3、从建筑风格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式宫殿建筑的红墙、黄瓦、斗拱、仙人走兽、飞檐、亭、台、楼、阁等,注重“神似”,反映了东方建筑艺术充满了想象力,也体现了东方文化中“以意传情”,对美的一种更高境界的理解。西方式宫殿建筑的喷泉、雕塑、修剪整齐的园林绿地,重视尺寸比例,务求逼真,注重“形似”,反映了西方文化务实的一面。东方古典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的教堂表现宗教的崇高和庄重。 (2)中国民居讲究院落(如“四合院”)的一统和大家团圆;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讲究户外休闲。伊斯兰国家的宗教建筑也别具一格。 4、从城市建筑变化还可以看出地域文化的变化:如银川西夏历史建筑先有中式风格,因为银川西夏历史时期正值唐宋中原文化的鼎盛时期,受中原外来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多表现为中式风格。后来受宗教传播的影响,又有伊斯兰风格,如“清真寺”,城市建筑布局也多围绕寺庙发展。现代银川又出现了许多高楼大厦,城市布局沿主要铁路、国道和城市交通干道布局,这反映了内陆城市发展与陆路交通的密切联系,说明了现代文明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