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敏性皮炎的诊断鉴别

过敏性皮炎的诊断鉴别

过敏性皮炎的诊断鉴别
过敏性皮炎的诊断鉴别

过敏性皮炎的诊断鉴别

虫咬症:典型皮损为风团样丘疹,顶端有小疱,多无全身症状。

药疹:有明确的服药吏,有一定的潜伏期,皮损突然发生,除固定型药疹外,多对称分布。

疥疮:有接触传染史、好发部位及典型皮损,若能查到疥螨即可确诊。

判断方法1:

急性湿疹敏感体质自我检测

是医师诊断的敏感体质,或有家族性的过敏病史用到酸类保养品,如果酸,会有刺痛感

喝酒或长时间处在不通风的室内,皮肤就发红发热会有冬季痒,外油内干肤质,出油量大皮肤却看起来没光泽皮肤很薄,一晒就发红,没泛红时隐约透出青色血管如果上述症状多于三个,基本上属于敏感体质。

敏感体质自我检测

只要一熬夜,隔天肌肤就泛红发痒曝晒后,皮肤泛红久久不褪。压力太大或疲劳时就会出现敏感症状,皮肤在换季忽冷忽热、或湿度增加时,会脱皮或发痒。每次月经之前,皮肤会变得粗糙,出现红疹或脱皮,如果上述症状多于三个,基本上属于暂时性敏感肌肤。

判断方法2:

(1)更换一种长时间使用的化妆品品牌时,皮肤会有一时无法适应的现象;

(2)有过皮肤病的前科,肤质较为脆弱;

(3)较一般人容易长青春痘或水疱;

(4)即使是抖动被褥,窗帘布,都容易引起发痒的现象;

(5)季节交替时,肤质变化明显不同于平常;

(6)皮肤易因使用果酸类等制品,产生灼热刺痛感;

(7)对汗水,眼药水,游泳池水等也过敏;

(8)对按摩或温度变化等物理刺激,产生皮肤泛红等现象。

如果在以上八种症状中,您的皮肤有一种或数种情形发生,那么您多半就是敏感性肌肤者了。除了以上自觉反应之外,敏感性皮肤多表现为如下共同的肌肤特性:角质偏薄,皮肤干燥,易发生急性刺激反映,对机械性的摩擦抵抗力差等。

判断方法3:

A:一般症状:

1、流汗后会发痒,会发痛

2、肌肤总是很粗糙,常脱皮

3、常因压力或疲劳就长东西

4、一用新化妆品,皮肤就会出现问题

5、过去一二年内曾因使用化妆品而导致肌肤发炎,出疹,一晒到紫外线,肌肤就会发红,痛。

B:使用化妆品保养的症状:

1、洗脸后肌肤会紧绷,发红。(角质防御机能弱)

2、抹了化妆水,肌肤常有刺痛感。(角质防御机能弱,酒精过敏)

3、抹了高保湿美容液,肌肤会痒,刺痛。(保湿剂过敏)

4、防晒产品不适合你。(紫外线吸收剂过敏)

5、按摩或敷面膜,就会觉得刺激。(物理刺激过敏)

C:体质,环境的因素:

1、患有花芬症,会对金属等物品过敏。

2、肌肤脆弱,平常就容易长湿疹。

3、对尼龙,橡胶,化学纤维等物质过敏。

4、当季节变换时,肌肤状况会不安定。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4612043969.html,/piyan/2014/0807/189070.html

宝宝过敏性皮炎图片

宝宝过敏性皮炎图片 宝宝过敏性皮炎是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病,主要是指人体接触到某些过敏原而引起皮肤红肿、发痒、风团、脱皮等皮肤症状。具体的过敏原可以分为接触过敏原、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和注射入过敏原4类。每类过敏原都可以引起相应的过敏反应,主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皮炎、湿疹、荨麻疹。 宝宝过敏性皮炎一般不建议用药物,副作用比较大。可以用益生菌来治疗恢复,像健敏舒,主要就是针对0-12岁儿童的! 过敏性皮炎症状是什么? 1、过敏性皮炎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有瘙痒感、灼热感,并可见到急性水肿、淤斑或水泡,且有刺痛,严重者口唇、眼睑及颜面肿胀呈紫红色。 2、婴儿和儿童期皮疹多见于面部及四肢伸侧或肘及(月国)窝,呈红斑、丘疹及渗出等多形性损害。 针对宝宝过敏性皮炎,做父母的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过敏物质 凡父母是过敏体质者,尤其曾有过过敏性皮炎病史,所生的宝宝最好母乳喂养6个月,辅食的添加也最好延后,因为这些食物的蛋白质可以通过宝宝的肠胃引发过敏反应,造成过敏性皮炎。饮食方面,除非已确知某种食物为过敏原,否则不必太严格地忌口或限制某种食物,以免造成孩子营养不均衡。相对要避免的食物有:牛乳、黄豆、小麦、蛋及核果类,如腰果、胡桃、花生等。 2、避免感染 宝宝的指甲宜剪短并保持清洁,以免因搔抓而滋生细菌造成感染,使病情恶化,难以控制。 3、保持皮肤清洁 为宝宝选择棉质吸汗的衣物,以宽松为原则,避免衣服过于厚重、贴身。太旧的衣服洗净后再穿,用天然清洁剂较好,而且一定要用清水彻底洗去残留的清洁剂。给宝宝洗澡时少用刺激性浴液,可以考虑两三天用一次婴儿皂,再用清水清洗。 4、保持皮肤湿润

医院病历(过敏性紫癜)

入院记录 姓名 XXX 住址大坝乡王谋村四社 性别男入院时间2013/01/21/17:40 年龄11 岁记录时间2013/01/21/18:20 民族汉病史叙述者患儿父亲 籍贯 M 可靠程度可靠主诉:双下肢皮疹 1天。 现病史:患儿于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双踝部及足部出现散在分布的紫红色皮疹,略高出皮面,双侧对称分布,压之不退色,伴乏力、纳差等症状,无双足肿痛、鼻塞、流涕、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今来我院就诊,为进一步检查及治疗,门诊以“过敏性紫癜”收住入院。患儿自发病以来精神欠佳,食欲差,睡眠尚可,二便未见异常,体重无增减。 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及外伤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系第二胎、第二产,足月顺产,新法接生,其母在孕期健康。出生时哭声宏亮,无产伤及窒息史。生后母乳喂养,五月添加辅食,

八月断母乳。体格发育正常,智力发育同正常同龄儿。预防接种按计划免疫程序进行。 家族史: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否认各种遗传病、代谢病、家族病病史。 体格检查 T:36.8℃ P:86次/分 R:25次/分 BP:90/60mmHg W:40k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意识清楚,精神差,面色如常。双踝部及双足可见散在分布的紫红色瘀点瘀斑,略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双侧对称分布,大小不等,分布不均,边界清楚,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正常,五官端正,双侧眼睑无浮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3㎜,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清洁,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鼻腔通气良好,鼻道内无脓性分泌物,口唇干燥,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三凹征阴性,双肺呼吸运动对称,触诊语颤无增减,叩诊双肺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尖搏动无弥散,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叩诊心界无扩大,心率86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壁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如常。神经系统检查:腹壁反射正常,双侧巴彬氏征

过敏性紫癜诊疗规范[精.选]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临床特点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多发生于2~8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秋二季居多。 【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虽然食物过敏(蛋类、乳类、豆类等),药物(阿司匹林、抗生素等)、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疫苗接种、麻醉、恶性病变等与过敏性紫癜发病有关,但均无确切证据。 【发病机理】 B淋巴细胞多克隆活化为其特征,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CD40配体(CD40L)过度表达,促进B淋巴细胞分泌大量IgA和IgE。30~50%患儿血清IgA浓度升高,急性期外周血IgA+B淋巴细胞数、IgA类免疫复合物或冷球蛋白均增高。IgA、补体C3和纤维蛋白沉积于肾小球系膜、皮肤和肠道毛细血管,提示本病为IgA免疫复合物疾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IL-6等前炎症因子升高。本病家族中可同时发病,同胞中可同时或先后发病,有一定遗传倾向,部分患儿为HLA-DW35遗传标志或C2补体成分缺乏者。综上所述,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理可能为:各种刺激因子,包括感染原和过敏原作用于具有遗传背景的个体,激发B细胞克隆扩增,导致IgA 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 【病理】 过敏性紫癜的病理变化为广泛的白细胞碎裂性小血管炎,以毛细血管炎为主,亦可波及小静脉和小动脉。血管壁可见胶原纤维肿胀和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周围散在核碎片。间质水肿,有浆液性渗出,同时可见渗出的红细胞。内皮细胞肿胀,可有血栓形成。病变累及皮肤、肾脏、关节及胃肠道,少数涉及心、肺等脏器。在皮肤和肾脏荧光显微镜下可见IgA为主免疫复合物沉积。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病理改变:轻者可为轻度系膜增生、微小病变、局灶性肾炎,重者为弥漫增殖性肾炎伴新月体形成。肾小球IgA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也见于IgA肾病,但过敏性紫癜和IgA肾病的病程全然不同,不似同一疾病。 【临床表现】 多为急性起病,各种症状可以不同组合,出现先后不一,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为主,少数病例以腹痛、关节炎或肾脏症状首先出现。起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伴有低热、食欲不振、乏力等全身症状。 1.皮肤紫癜。反复出现皮肤紫癜为本病特征,多见于四肢及臀部,对称分布,伸侧较多,面部及躯干较少。初起呈紫红色斑丘疹,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数日后转为暗紫色,最终呈棕褐色而消退。少数重症患儿紫癜可融合成大疱伴出血性坏死。部分病例可伴有荨麻疹和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和治疗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和治疗 导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小板上吸附一种抗体,导致血小板寿命缩短,在脾及肝内被破坏,急性型多见于儿童,常在上呼吸道感染2周后发病,慢性患者常在感染后病情加重,大部分患者激素治疗有效。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小板上吸附一种抗体,导致血小板寿命缩短,在脾及肝内被破坏,急性型多见于儿童,常在上呼吸道感染2周后发病,慢性患者常在感染后病情加重,大部分患者激素治疗有效。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检查、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血小板相关补体检查和血小板生存时间检查。 急性型表现为全身皮肤出现瘀斑,牙龈、口腔、鼻腔粘膜出血,胃肠道、泌尿系统也可出血,严重时出现颅内出血,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抽搐,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病数周或者数月后常常可以缓解。

慢性型起病隐袭,多见于青年女性,出血为持续性或者反复发作,有的妇女表现为月经过多,可以出现脾轻度肿大。急性型血小板计数常在20*10^9/L以下,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数量轻度增加或者正常;慢性型常在血小板计数常在50*10^9/L左右,骨髓巨核细胞显著增加。80%以上的患者PAIg及PAC3阳性,主要成分为IgG,亦可为IgM、IgA,90%以上患者血小板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诊断要点: 1)广泛出血累及皮肤、粘膜及内脏; 2)多次检验血小板计数减少; 3)脾不大或者轻度肿大; 4)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者正常,有成熟障碍; 5)具备下列五项中任何一项: a.泼尼松治疗有效; b.脾切除治疗有效; c.PAIg阳性; d.PAC3阳性; e.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1]。 鉴别诊断需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MDS、白血病、SLE、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与过敏性紫癜鉴别较易。 急性期出血需要输注新鲜血液,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多先采用冲击治疗,后逐渐减量。必要时脾切除术,脾切除适应症包括: 1)严重的出血不能控制,危及生命,特别是有发生颅内出血可能者。 2)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或治疗后缓解期较短,仍多次反复发作者。3)大剂量激素治疗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鉴于激素治疗的副作用,而剂量又不能减少者。

过敏性紫癜(儿科)

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ICD-10:D69.0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尤其5-10岁儿童;常无明确诱发因素,但病初1-3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 2.体征:高出皮面可触及紫癜为典型表现,皮疹常为对称性,四肢为主,伸侧面为多。可伴关节、消化道或肾脏症状。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血小板正常或增高。免疫球蛋白IgA部分病例可增高,血清补体正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普通型紫癜(单纯皮肤紫癜):注意休息及对症治疗(可

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如双密达莫片、维生素C、维生素P等)。 2.如合并关节或腹部症状: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 3.如合并肾脏症状:按过敏性紫癜肾炎治疗(判断临床类型,必要时行肾组织活检判断病理类型作分型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 普通型3-5天,关节型或腹型一般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69.004过敏性紫癜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和大便隐血; (2)C反应蛋白(CRP)、血沉; (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 (4)免疫球蛋白、补体。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尿微量蛋白系列、抗核抗体、抗中心粒细胞抗体、胸片、B超等。 (七)治疗开始于诊断第1天。 (八)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脸上皮肤过敏症状,皮肤过敏什么症状(失败)

脸上皮肤过敏症状,皮肤过敏什么症状?JinFumin小编详细为您讲解,希望对您有真正意义上的帮助 皮肤过敏的症状有全身症状和皮肤症状。前者,如红斑性狼疮、皮肌炎、急性荨麻疹等,可以出现各种不同的全身症状,影响到心、肝、肾、造血系统、免疫系统。后者皮肤症状有皮肤过敏自觉症状和皮肤过敏他觉症状,前者称主观症状,后者称客观症状。 (一)皮肤过敏自觉症状 皮肤过敏的自觉症状可出现痒、痛、麻木、感觉异常。皮肤病中最常见自觉症状是痒或称瘙痒。有些皮肤过敏早期只有痰痒而无他觉症状,如瘙痒症。有些皮肤过敏只有客观症状而无主观症状,如黄揭斑,单纯性血管瘤、白斑风等。 (二)皮肤过敏他觉症状 皮肤过敏的他觉症状主要是指可以看见或触摸列的皮肤损害,又称皮疹。这些皮疹在诊断及治疗皮肤过敏时,有重要意义。 皮肤过敏他觉症状的皮肤损害(皮疹),分原发性损害及续发性损害两种。 1.原发性损害:是指各种皮肤过敏发生时.最早出现的病理过程所产生的损害。皮肤过敏原发损害有以下各种: (1)斑疹(macule):皮肤过敏斑疹不高于皮面,仅有颜色的改变,不凹陷、手不能触到有皮肤的改变,大小一般在直径1 -- 2 c m

以内,大于此者称斑片。斑疹分红斑、色素增加斑、色素减退斑、淤斑、淤点。 1、红斑:红斑压之退色,可分炎症性红斑及非炎症性红斑。前者由于炎症充血引起,局部温度稍高,轻度肿胀,稍高于皮面。后者为单纯的毛细血管扩张或增多而无炎症、局部温度不高,如血管瘤,酒糟鼻等。 2、色素增加(沉着)斑:皮肤分局限性的或全身性的色素增加,有深浅不一的揭色、黑色、青紫色,也有黄橙颜色。由于表皮基底层或真皮浅层的色素增加,沉着于局部或全身所致。 3、色素减退斑:皮肤的正常色素减少,表现有限局性一或大片的色素缺如,如白斑风等。 4、淤点、淤斑:淤点及淤斑是表皮以下毛细血管或小血管出血,出血原因很多有中毒、过敏等,而主要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外渗,积沉于组织间,压之不退色。渗出面小于直径0.5cm者称淤点,大于直径0.5cm者称淤斑。 淤点、淤斑颜色,初为鲜红或红色,以后转暗红、紫红、青紫色、淡青色、淡黄色,最后消退。皮肤过敏一般无色素沉着,但在色素性紫瘫等病时,消退后仍可遗有色素沉着斑。 淤点、淤斑一般不高于皮面,有时伴有轻度水肿,可以稍高于皮面,一般不痒,偶有轻度刺痛不适。 (2)丘疹(papule):皮肤过敏丘疹是隆起皮面,有充实感,直径在0.5cm以下。丘疹颇色有鲜红、红色、淡红、暗红、紫红、淡紫

过敏性皮炎的药物治疗方法

过敏性皮炎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信大家在平时经常听说过,其实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说法,在学术上,这种疾病通常被称为“过敏性”,过敏性在当今社会发病率十分高,而且,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影响也很大。在治疗上,这种病一般采用药物治疗的手段。 1、过敏性皮炎药物治疗 1)内用药物治疗 过敏性皮炎轻者可口服抗组织胺类药如扑尔敏4 mg,每日3次;赛庚啶2 mg,每日3次。还可口服维生素C片200 mg,每日3次,或第二代抗组织胺药如西替利嗪、咪唑斯汀、氯雷他定等,10 mg,每日1次。可以选其中一种或少数联合用药。也可静脉用药: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l或硫代硫酸钠0.64 g ,每日一次,连用7-10天。 重者在医师指导下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10 mg,每日3次。抢救可用地塞米松10mg肌注或静脉注射,或加0.1% 肾上腺素0.5ml 皮下注射,有者可缓慢静脉滴注氨茶碱0.2g ( 加人5-10% 葡萄糖液中)。伴、者可肌肉注射山莨菪碱10mg。 2)外用药物治疗 (1)过敏性皮炎的外用疗法应遵照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在皮炎不同阶段应用不同剂型及成分的药物。急性期渗出物多时可选用湿敷;渗出少时可选用油剂;亚急性期渗出少可选糊剂;有无渗出可选用乳剂及糊剂; 慢性期选用软膏、硬膏、乳剂及酊剂均可。

具体来说,急性期渗出明显者,可以用3%硼酸溶液、1:20醋酸溶液或1:8000高锰酸钾溶液做冷湿敷。皮损为轻度红斑、、小水疱时,予炉甘石洗剂外涂。亚急性和慢性期可以选用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 (2)外用糖皮质激素:其治疗过敏性皮炎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炎作用、抗过敏作用、免疫抑制作用和抗增生作用。临床应选择高效而不良反应小的制剂。年幼或面部皮损应选用1%氢化可的松霜、0.1%糠酸莫米松霜等不含氟的外用激素。其余部位可以选用0.1%曲安奈德霜、0.05%卤米松霜或0.1%氯氟舒松霜等制剂。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的特点是:①疗效肯定,适用于各种皮炎;②使用方便,霜、软膏、凝胶、溶液、涂膜、硬膏等多种剂型;③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出现皮肤萎缩、色素沉着和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以及易产生依赖性等。外用糖皮质激素的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多与长期使用有关。 (3) 《洁美抑菌液》适用于牛皮癣、皮炎、湿疹、皮肤瘙痒等。牛皮癣用中药外用治疗,直接作用于体表,使用更安全,无副作用,无激素等特点。局部剥脱、止痒为主,全身镇静、缓解神经精神为辅,康肤消膏在针对,过敏性皮炎的治疗,控制上疗效显著,病史较久者可搭配,内服中药逐步调理,外用消癣膏可谓内服外用,标本兼治。取适量《洁美抑菌液》倒在干净的容器里,再用医用纱布浸湿,然后抹于患处(禁止医用纱布在原瓶内取出,防止污染)涂抹面积要比患处大,每天抹4—8次,效果显著。 通过专家对于过敏性皮炎药物治疗的讲解,相信大家对过敏性皮炎的治疗方法已经了如指掌了。不过还需要提醒大家,虽然过敏性皮炎比较容易治疗,但是,如果患者在治疗之后不注意护理,会很容易导致疾病再次发作。

2013 儿童过敏性紫癜询证诊治建议

2013 儿童过敏性紫癜询证诊治建议 一、前言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ti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期最常发生的血管炎,主要以小血管炎为病理改变的全身综合征。HSP临床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性可触性皮肤紫癜,伴或不伴腹痛、胃肠出血、关节痛、肾脏损害等症状。多数呈良性自限性过程,但也可出现严重的胃肠道、肾脏及其他器官损伤。目前,HSP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尚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以及规范的随诊。为了规范儿童HSP的临床诊治,2012年2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儿童HSP诊断与治疗专家座谈会,决定按照循证方法学的原则制定本诊治建议,2012年9月及10月分别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及中华医学会全国免疫学术会议上对指南初稿进行了讨论。本诊治建议最大限度收集来自成人和儿科的原创性临床研究、国内外各种数据库的综合资料和诊疗指南、专家共识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诊治建议。本建议适用于有一定儿科疾病诊治基础或经验的儿科医师。在针对具体患儿时,本指南不是临床医师必须执行的诊治规范,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采纳恰当的诊疗方案。 二、证据来源 本指南检索了自1992年2月始截至2012年2月在WWW.guideline.gov,www.nice.org.uk,mdm.cafcpgsnew/cpgs/index.asp,www.show.scot.nhs.uk,www.nzgg.org.flZ,www.eguidelines.CO.uk,w'c,qq.g-i—n.net,Cochrane图书馆、EMBASE、MEDLINE、中文的相关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检索关键词为:英文“Purpura,Schtinlein—Henoch”OR“Henoch—Sch6nleinpurpura’’OR“Sch6nlein—Henochpurpura”OR“Henoch purpura”OR“Schtinlein purpura”。共检索到文献2260篇,其中外文相关指南共0篇,临床研究59篇(来自儿童患者51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17篇(来自儿童患者17篇),Meta分析4篇(来自儿童患者2篇),综述385篇(来自儿童患者185篇),系统综述24篇(来自儿童患者15篇),其他相关文献报道2215篇(来自儿童患者1590篇)。中文:检索词“紫癜,过敏性”,共检索到文献4015篇(来自儿童患者831篇),其中中文儿童紫癜性DOI:10.3760/cmm j.issn.0578—1310.2013.07.006通信作者:吴小川,41001l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Email:xiaochuanwu@yahoo.con).标准.方案.指南.肾炎相关指南共1篇。 三、证据分级水平和推荐等级 本指南参照2001年英国牛津循证医学的证据分级与推荐意见强度,将证据水平分为I、Ⅱ、Ⅲ、Ⅳ和V共5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A、B、c、D和E共5个等级(表1)。本指南治 疗中以[证据水平/推荐等级]表示。 表1证据水平及推荐等级

紫癜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紫癜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紫癜是由血络受伤,血渗于肌肤之间,皮肤表现点状或片状青紫斑块的病症。相当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或血管性、过敏性紫癜。 21.1诊断依据 21.1.1全身或四肢可见点状或斑块状出血,不高出皮肤,反复发作。或出血斑点略高出皮肤,色鲜红或暗红,微痒,可伴腹痛或关节酸痛等症。 21.1.2可伴低热,齿衄,鼻衄,月经过多。严重者可出现头痛,昏迷,便血,尿血。 21.1.3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出、凝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阳性。骨髓象:巨细胞正常或增多,血小板形成减少或缺如。若均正常者多为过敏性紫癫。 21.1.4必要时查免疫球蛋白PAIgG和IgA,PAC3有助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 21.2证候分类 21.2.1风热伤络:起病较急,皮肤紫斑色较鲜红,呈腰部以下对称性分布,略高出皮肤,或有痒感。伴有发热,腹痛,关节酸痛等症。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21.2.2血热伤络:皮肤骤见青紫或鲜紫色点状或斑块,此起彼伏。身热烦渴,面红升火,可伴有齿衄、鼻衄,

甚或便血、尿血、月经过多。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数有力。 21.2.3阴虚火旺:皮肤有青紫点或斑块,时发时止。手足烦热,颧红咽干,或午后潮红,盗汗,月经过多,伴有齿衄、鼻衄。舌红,少苔,脉细数。 21.2.4气不摄血:病程较长,皮肤紫斑反复发作,色暗呈乌青斑块。面色huang(恍)白,神倦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1.3疗效评定 21.3.1治愈:紫斑紫点及全身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 21.3.2好转:皮肤青紫斑点明显减少,全身症状减轻,实验室指标有改善。 21.3.3未愈:皮肤青紫斑点、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无变化。

过敏性皮炎的饮食禁忌

过敏性皮炎的饮食禁忌 对于过敏性皮炎这种疾病来讲,患者在发病后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建议患者对此病要重视,并积极的治疗,可外涂焕清吾源霜治疗,在治疗期间还要注意饮食上的护理,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生冷的,还有发物,不然是会影响患者的病情,建议可以多吃一些开胃的水果,可以很好的调节肠胃,对病情是有好处的。 过敏性皮炎的饮食禁忌 1、避免台麸质的食物,如小麦、裸麦、燕麦、大麦等含麸质的食物。避免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乳制品、糖、白面粉、脂肪、油炸食物、加工食品等。 2、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葱、蒜、韭菜、生姜、辣椒、花椒、胡椒、桂皮、八角、小茴香、咖喱等。因为这些食品,辛燥温热,动风耗血,能使血热加重,症状加重。 3、还要忌食海鲜、牛羊肉、公鸡、鲤鱼、鸭、鹅、榴莲、菠萝、芒果、香菇、竹笋等腥物、发物以及煎、炸、烧、烤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4、忌食各种补气补血之品,如人参、鹿茸、当归、肉苁蓉等。这些食物温热补阳,能助热生风,使血燥更甚,使本病迁延难愈,过于生冷的食物也要禁食。 5、忌饮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可可等。因烟酒辛热,善于走窜肌肤,生热耗血,使血热更甚;同时可刺激大脑皮层,产生高度高兴,含有酒精的饮料可明显加重过敏性皮炎患者的状,因此要忌酒,从而使病情加重。 6、忌食鱼腥发物:如虾蟹、公鸡、猪头肉、黄鳝、烧鸡和各种烤炸烟薰食品。因为这些食物易聚湿生氮,助热动风,能使风湿热邪加重,从而使皮损症状加重。 过敏性皮炎吃哪些食物好 1、患者的饮食要清淡,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尤其是富含维他命C的食物,像是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西红柿、胡萝卜,豆类制品,奶以及鱼,海带,等等都是可以多吃一些的,但也要注意不能吃太多。 2、应多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菜汁、胡萝卜水、苹果汁、

过敏性紫癜与过敏性紫癜临床规范化治疗

第一章过敏性紫癜与过敏性紫癜临床规 范化治疗 第一节什么是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prophylactic purpura),最早于19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由德国学者Schonlein和其学生Henoch分别进行了描述,因此,一开始医生们把这个疾病命名为许兰-亨诺血管炎(Schonlein-Henoch vasculitis)。 紫癜的概念有两个,一个是广义的紫癜,一个是狭义的紫癜。 广义的紫癜是指一类出血性皮疹,是皮肤和黏膜出血后颜色改变的总称。临床表现为出血点、紫癜、瘀斑和血肿,出血点的直径一般在2mm以下,紫癜(这里指狭义的概念)的直径在2-5mm之间,直径超过10mm左右的青紫块称为瘀斑,直径更大的皮下出血就叫做血肿。 狭义的紫癜特指直径在2-5mm之间的皮下出血。 广义的紫癜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一般来说,可以是血小板的减少,可以是血管壁的异常,也可以是凝血因子的问题。 过敏性紫癜所说的紫癜,是指由于变态反应引起的小血管炎,也就是血管壁异常引起的皮肤出血。由于本病单纯是小血管的免疫炎症反应,因此,其皮肤出血不是很小的出血点,一般也不会出现淤斑和血肿,大部分皮肤出血的直径介于2-5mm之间。

第二节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症状表现 前驱期症状:发病前1~3周常有低热、咽痛、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典型症状及体征:临床上由于病变的部位不一而有不同的表现。 1.皮肤症状:以下肢大关节附近及臀部分批出现对称分布、大小不等的斑丘疹样紫癜为主,主要分布于下肢的伸侧和臀部,常为对称性,少数累及面和躯干部。紫癜可突出皮面、伴轻微痒感,初为鲜红色,继而为暗红色、褐色,亦可以表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多形红斑,甚至溃疡坏死和出血性大疱等。皮疹大小不一,可融合成片,分批出现,亦可反复发作,有的可伴有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如头部、面部、眼睑等。皮肤紫癜通常约经过2周而渐消退。 皮肤紫癜:皮肤和粘膜出血后颜色改变的总称。临床表现为出血点、紫癜和瘀斑,一般不高出皮面,仅于过敏性紫癜时可稍隆起,开始为紫红色,压不退色,以后逐渐变浅,至两周左右变黄而消退。

过敏性皮炎多久能痊愈

过敏性皮炎多久能痊愈 过敏性皮炎是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病,主要是指人体接触到某些过敏源而引起皮肤红肿、发痒、风团、脱皮等皮肤病症。过敏性的皮炎一般来说需要有一点时间的,要注意积极治疗,避免恢复缓慢,可以外涂焕清吾源霜,草本乳膏,舒敏止痒。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清淡,多喝水,多吃一些水果蔬菜,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多补充一些维生素c与含钙的食物,平时注意增强体质,不要抓挠。 过敏性皮炎多久能痊愈 1、过敏性皮炎,平素为过敏体质的人,初次使用某种化妆品应非常慎重,事先应做皮肤斑贴试验,如无反应,方可使用,否则不能用。不能频繁更换化妆品,含香料过多及过酸过碱的护肤品不能用。高档化妆品里含的化学成分和香料复杂,致敏机会较多。过敏性皮炎一般和接触的物品与自己的身体耐受有关系,比如衣物,项链等。 2、过敏性皮炎在形成期间对于皮肤所造成损害情况会有不同,加上每个患者皮肤敏感程度以及治疗方式的差异,肯定会导致疗程天数上会有一定的波动性。通常在治疗过敏性皮炎时,大约需要7到15天的时间,才能有效针对肤质做相关的治疗和调理之后,从而能够使皮肤全面痊愈。基于每个患者在细节情况有所不同时,对于疗程天数的明显变化也肯定会因人而异,所以在做相关的检查和治疗,才能保证肤质不会持续受到损害。 3、一般情况下过敏性皮炎在治疗方式上,主要是口服抗过敏药物以及外用消炎乳膏的方式,例如焕清吾源霜,可直接针对皮肤所存在的异常情况有效处理而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了加快皮肤自我修复的效果,在治疗期间也要调理饮食清淡,并对过敏源食物有效禁食,同时保证皮肤清洁卫生并减少化妆品、护肤品的使用,就能使皮肤状态有所恢复。基于过敏性皮炎容易出现复发现象,所以在治愈之后也要对过敏源有效确定,并尽可能减少与过敏源有效接触。 过敏性皮炎如何预防 1、饮食要清淡。过敏体质的人,可能因喝酒、食用海鲜、狗肉、牛羊肉、鱼、虾、蟹、蚕蛹及各种刺激性食品,如辣椒、花椒、大蒜、韭菜等,而诱发湿疹、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或使原有的皮肤病加重。

紫癜性肾炎诊治指南

紫癜性肾炎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紫癜性肾炎(anaphylatic purpura nephritis)是指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引起的肾脏损害,其病因可为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或为某些药物,食物等过敏,或为植物花粉、虫咬,寒冷刺激等引起。临床表现除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主要为血尿和蛋白尿,多发生于皮肤紫癜后一个月内,有的或可以同时并见皮肤紫癜、腹痛,有的仅是无症状性的尿异常。如果蛋白丢失过多,亦可出现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如果血尿、蛋白尿长期持续存在,亦可伴有肾功能减退,最后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过敏性紫癜导致肾受累的比例为20%~100%,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发病原因 其病因可为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或为某些药物、食物等过敏,或为植物花粉、虫咬、寒冷刺激等引起。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1.感染:有1/3病例起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常见病原体有:病毒:柯萨奇、EB病毒、腺病毒、水痘病毒、风疹病毒、乙肝病毒等。细菌:沙门氏菌、军团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支原体、阿米巴原虫、蛔虫。 2、药物:抗生素、磺胺、异烟肼、卡托普利等。 3、食物、鱼、虾蟹等。 4、冷刺激,植物花粉、虫卵、蚊虫、疫苗接种,动物羽毛、油漆等。 发病机制 1.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系统性小血管炎,紫癜性肾炎也属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其发病主要通过体液免疫,但也涉及细胞免疫,一些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凝血机制均参与本病发病。 2.本病发病有种族倾向,有一些研究提示本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病理生理 病理改变 病理改变以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为主,常伴节段性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新月体形成等血管炎表现。免疫病理以IgA 在系膜区、系膜旁区呈弥漫性或节段性分布为主,除IgA 沉积外,多数病例可伴有其他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的沉积, IgG和IgM分布与IgA 分布相类似。部分毛细血管壁可有I 病理分级

几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

常见的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是机体受抗原性物质(也称过敏原),如花粉、粉尘、食物、药物、寄生虫等刺激后,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属于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反应。因此过敏性疾病在临床上也称为变态反应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 典型症状主要有三个: ①阵发性连续性发作的喷嚏,每次发作一般不少于5个喷嚏,多时甚至十几个几十个。打喷嚏的时间常以早晨、起床、夜晚入睡或随季节变换加重,有的人几乎每天都会发作几次。 ②喷嚏过后大量清水样的鼻涕,一些人每天要用一卷手纸。 ③鼻塞,每次发作的轻重程度不一,可持续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 临床上预防过敏性鼻炎常用两个途径: ①远离过敏原,例如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应远离花粉、尘螨及冷空气等对气道有刺激的物质,有条件的话,可以暂时离开自己生活的环境; ②通过药物或保健品对机体实施脱敏或抗过敏的措施,缓解过敏症状。但完全离开过敏原,对大部分过敏体质的人来说不易做到;而一些抗过敏药物则存在使服用者出现困倦不适的副反应。 治疗: 过敏性皮炎 1、药疹:有些药物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各种类型的红斑,甚至出现带有出血的紫瘢,严重者出现大疱及表皮松懈。瘙痒疼痛都可发生,有时还会伴随低热。皮疹消退后多无色素沉着。 西药过敏较为多见,如青霉素、磺胺类、安乃近等过敏。而中草药中的某些成分也可作为过敏原,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当再次使用该中草药时,就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尤其近年来中草药注射液使用逐渐增多,过敏反应也较常见。 药疹发生后,必须立即停用该类药,改用同种效果的其它药物。 2、接触性皮炎:是指皮肤接触某种物质后,局部发生红斑、水肿、痒痛感的表皮变化,严重者可有水泡、脱皮等反应。能使皮肤产生接触性皮炎的物质有首饰、表链、镜架、凉鞋、化纤布料、外用药、化学品、化妆品等。一旦发现有上述症状,立即寻找导致过敏的物品,并停止接触。

过敏性紫癜等6种疾病诊疗指南

过敏性紫瘢等6种疾病诊疗指南 过敏性紫瘢 过敏性紫瘢(Anaphylactoid Purpura )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 小板减少性紫瘢、关节炎或关节痈、腹痈、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丁 学龄期儿童,常见发病年龄为7-14岁,1周岁以内婴儿少见。 一、临床表现 多数患儿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资料显示,过敏性紫瘢大多数情况以皮肤紫瘢为首发症状;也可早期表现为不规则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头痈、腹痈及关节疼痈等非特异性表现。 (一)皮肤症状:皮疹是本病的主要表现。主要分布在负重部位,多见丁下肢远端,踝关节周围密集。其次见丁臀部。其他部位如上肢、面部也可出现,躯干部罕见。特征性皮疹为高出皮肤,初为小型尊麻疹或粉红色斑丘疹,压之不退色,即为紫瘢。皮损部位还可形成出血性水疱,甚至坏死,出现溃疡。紫瘢可融合成片,最后变为棕色。一般1-2周内消退,不留痕迹;也可迁延数周或数月。有时发病早期可出现手臂、足背、眼周、前额、头皮及会阴部血管神经性水肿,肿胀处可有压痈。 (二)消化系统症状:较为常见,约2/3患儿出现消化道症状。一般出现在皮疹发生1周以内。最常见症状为腹痈,多表现为阵发性脐周绞痈,也可波及腹部任何部位。可有压痈,但很少有反跳痈。同时伴有呕吐。约半数患儿大便潜血阳性,部分患儿出现血便,甚至呕血。如果腹痈在皮肤症状之前出现,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甚至误行手术治疗。少数患儿可并发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及出血性小肠炎,需外科手术治疗。 (三)泌尿系统症状:可为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及蛋白尿,或管型尿。 上述症状可发生丁过敏性紫瘢病程的任何时期,但多数丁紫瘢后2-4周出现,也可出现丁皮疹消退后或疾病静止期。病情轻重不等,重症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和高血压。虽然半数以上患儿的肾脏损害可以临床自行痊愈,但少数患儿的血尿、蛋 白尿及rlj血压可持续很久。 (四)关节症状:大多数患儿仅有少数关节疼痈或关节炎。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为最常受累部位。其他关节如腕关节、肘关节及手指也可受累。表现为关节及关节周围肿胀、疼痈及触痈,可同时伴有活动受限。关节病变常为一过性,多在数日内消失而不留关节畸形。 (五)其他症状:一些少见的症状如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昏迷、蛛网膜下腔出血、视神经炎及格林巴利综合征。 二、辅助检查 本病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升高。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及血块收缩时间等均正常。部分患儿白细胞总数增高达20.0 X 109 /L,伴核左移。血沉可增快,C反应蛋白及抗链球菌溶血素可呈阳性,咽培养可见6溶血性链球菌。抗核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常阴性。约半数患儿急性期血活IgA、IgM升高。有消化道症状如腹痈患儿,大 便潜血可阳性。肾脏受累时可出现镜下血尿及肉眼血尿。有时严重蛋白尿可致低蛋白血症。对有消化道症状者可进行腹部B型超声波检查,有利丁肠套叠的早期诊断。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推荐)儿童过敏性皮炎图片

儿童过敏性皮炎图片 小儿过敏性皮炎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通常会在体质敏感的孩子受到过敏源的影响时产生,这种敏感体质有可能是源于遗传,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通常表现为皮肤红肿发痒,块状突起,皮表脱落。过敏反应会导致多种皮肤疾病,而小儿过敏性皮炎是在儿科中十分常见。过敏源致敏的途径有多种,主要包括呼吸,饮食,皮肤接触和医疗注射。过敏的表现症状会由于产生刺激的过敏源不同而存在差异,在治疗小儿过敏性皮炎时要弄清病因,有针对地治疗。 儿童过敏性皮炎要用健敏舒进行调理,台湾进口的益生菌,专门针对0-12岁宝宝的过敏体质。 小儿过敏性皮炎的病因 过敏通常是在二次接触时发生,有些人在首次接触过敏源时并不会出现反应,第二次却过敏了。这主要是由于首次接触时,体内尚不存在会与过敏源相反应的抗体,只在首次接触后才会产生,所以在二次接触时才会有促发过敏的可能。例如平常的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都是外在与内在的同时作用下发生的。 内在 内在是指除了外界干扰外,体内本身存在的诱发过敏的因素,对产生过敏起最决定性作用的是过敏体质。除此之外,内在机体功能的紊乱

失调,如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紊乱、情绪波动、感染疾病、身体疲劳等也可能会导致皮炎的产生或者导致病情的恶化。

外在 海产品,刺激性强的食品、花粉等细小颗粒,化学产品等都是可能诱发过敏的因素。复杂多样的过敏源往往让使父母避之不及,但每远离一个过敏源就会为孩子减少一分过敏的危险,也能有效避免多种过敏源导致皮炎反复发作。 过敏性皮炎家庭自测法 母亲长时间照料看护孩子,对孩子的皮肤状况应该了如指掌。倘若怀疑小朋友得了过敏性皮炎,要如何初步判断?通过核对下面的症状,妈妈判断病情起来就很容易了。有时候类似症状是由于皮肤干燥缺水引起的,但是如果超过五项,就十有八九是得了皮肤疾病,有必要去医院做检查。 1.脸上出现非局部性的红斑。 2.眼睛和面颊附近出现血色颗粒。 3.胳臂弯,大腿根部和腘窝等褶皱部位出现瘙痒。 4.脖子以及下巴暗沉粗糙并且发红。 5.前胸,后背以及肚子上的肌肤变得很敏感,发红粗糙,而且很痒。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syndrome)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是2-8岁的儿童最常见的血管炎综合征,多由于机体接触某些致敏物质从而发生变态反应导致引起过敏性紫癜。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的临床表现各异,部分表现不典型,典型皮疹出现前诊断困难,急性期易被误诊、误治。 【临床表现】皮肤紫癜为本病的特征,多见于四肢及臀部,对称分布,伸侧较多。起初为紫红色斑丘疹,数日后转为暗紫色,最终发展成棕褐色,皮肤紫癜一般在2-6周后消退;胃肠道症状,主要是由血管炎有引起的肠壁水肿、出血、坏死或穿孔,一般以阵发性剧烈腹痛为主,常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可伴有呕吐,呕血少见;关节症状,可出现膝、踝、肘、腕等大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关节腔有浆液性积液,但一般无出血,可在数日内消失,不留后遗症;肾脏症状,症状轻重不一,与肾脏症状的严重程度无一致性关系,多数患儿出现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伴有高血压及浮肿。大多数可完全恢复,少数发展为慢性肾炎,死于慢性肾衰竭;其他症状可有颅内出血,偶可累及循环系统发生心肌炎和心包炎,累计呼吸系统可发生喉头水肿、哮喘、肺出血等。 【鉴别诊断】皮肤型,需与药疹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作鉴别。药疹有一定的服药史,皮疹常分布于全身,停药后药疹即可消失。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淤斑可呈不规则分布,皮疹不隆起,无丘疹荨麻疹等。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时间延长,骨髓象无改变;关节型,关节肿痛者应与风湿性关节炎相鉴别,后者常有风湿活动,血清抗O抗体明显增多,血沉增快。主要表现急性游走性、不对称性多关节炎,呈红、肿、热、痛,运动受限可有助于鉴别;腹型,腹痛型紫癜患者应与急腹症相鉴别,前者除有腹痛、腹泻外一般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而急腹症除腹痛外,有肌紧张及反跳痛可有助于鉴别;肾型,需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狼疮肾炎、肾结核等区别。肾小球肾炎无皮肤紫癜、腹部及关节症状,狼疮性肾炎有多脏器损害,白细胞减少、血沉增快,狼疮细胞阳性及其他免疫指标阳性。 【误诊原因分析】以四肢关节肿痛和(或)四肢肌肉疼痛,不愿意行走、持物,可伴有发热,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为主,ASO增高,可被误诊为风湿热。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及阿司匹林抗风湿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以恶心、呕吐伴黄色稀便为首发症状的易被误诊为急性肠胃炎,查大便常规无异常;在皮疹出现前表现为反复脐周阵发性疼痛,伴或不伴呕吐,无便血,无关节肌肉疼痛,脐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大便常规正常,腹部B超疑似肠系膜淋巴结炎,予抗感染、解痉治疗腹痛无缓解时,易被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以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发热和水肿为临床表现易被误诊为肾小球肾炎。 【诊断中需注意的问题】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过敏史,幼时有无湿疹,近亲属中有无过敏及变态反应史,详细了解症状的发生发展,病程中有无一过性出现,但入院时已消失的症状,如皮疹、关节疼痛、腹痛等。认真进行体格检查,除主诉的症状对应的体征外,注意检查皮疹情况。诊治过程中注意新出现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ASO 增高还应考虑到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治疗】一般治疗如卧床休息,控制感染,补充维生素,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可缓解腹痛和关节痛,但不能预防肾脏损害,免疫抑制剂可用于重症过敏性紫癜;抗凝治疗可选用阻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药物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还可选用肝素、尿激酶等。 【结论】本病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因而对于本病的诊断,尤其是对皮疹为非首发症状的病例的诊断,应尽早做出正确的诊断。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抗凝、解热镇痛等药物进行治疗。 过敏性紫癜(紫癜)的预后: 本病通常呈自限性,大多于1~2月内自行缓解,但少数患者可转为慢性。约半数以上缓解的患者于2年内出现一次或多次复发。95%以上的患者预后良好。预后差及死亡的患者大多为慢性紫癜肾的患者。 紫癜(过敏性紫癜)的康复指导: (一)预防本病“避其毒气”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预防呼吸道感染; 2.饮食有节; 3.调节情志保持心情的轻松愉快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于学龄期儿童,常见发病年龄为7-14岁,1周岁以内婴儿少见。 一、临床表现 多数患儿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资料显示,过敏性紫癜大多数情况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也可早期表现为不规则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头痛、腹痛及关节疼痛等非特异性表现。 (一)皮肤症状:皮疹是本病的主要表现。主要分布在负重部位,多见于下肢远端,踝关节周围密集。其次见于臀部。其他部位如上肢、面部也可出现,躯干部罕见。特征性皮疹为高出皮肤,初为小型荨麻疹或粉红色斑丘疹,压之不退色,即为紫癜。皮损部位还可形成出血性水疱,甚至坏死,出现溃疡。紫癜可融合成片,最后变为棕色。一般1-2周内消退,不留痕迹;也可迁延数周或数月。有时发病早期可出现手臂、足背、眼周、前额、头皮及会阴部血管神经性水肿,肿胀处可有压痛。 (二)消化系统症状:较为常见,约2/3患儿出现消化道症状。一般出现在皮疹发生1周以内。最常见症状为腹痛,多表现为阵发性脐周绞痛,也可波及腹部任何部位。可有压痛,但很少有反跳痛。同时伴有呕吐。约半数患儿大便潜血阳性,部分患儿出现血便,甚至呕血。如果腹痛在皮肤症状之前出现,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甚至误行手术治疗。少数患儿可并发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及出血性小肠炎,需外科手术治疗。 (三)泌尿系统症状:可为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及蛋白尿,或管型尿。上述症状可发生于过敏性紫癜病程的任何时期,但多数于紫癜后2-4周出现,也可出现于皮疹消退后或疾病静止期。病情轻重不等,重症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和高血压。虽然半数以上患儿的肾脏损害可以临床自行痊愈,但少数患儿的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可持续很久。 (四)关节症状:大多数患儿仅有少数关节疼痛或关节炎。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为最常受累部位。其他关节如腕关节、肘关节及手指也可受累。表现为关节及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及触痛,可同时伴有活动受限。关节病变常为一过性,多在数日内消失而不留关节畸形。 (五)其他症状:一些少见的症状如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昏迷、蛛网膜下腔出血、视神经炎及格林巴利综合征。 二、辅助检查 本病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升高。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及血块收缩时间等均正常。部分患儿白细胞总数增高达20.0×109/L,伴核左移。血沉可增快,C反应蛋白及抗链球菌溶血素可呈阳性,咽培养可见β溶血性链球菌。抗核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常阴性。约半数患儿急性期血清IgA、IgM升高。有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患儿,大便潜血可阳性。肾脏受累时可出现镜下血尿及肉眼血尿。有时严重蛋白尿可致低蛋白血症。对有消化道症状者可进行腹部B型超声波检查,有利于肠套叠的早期诊断。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对症状典型者不难作出诊断。非典型病例,如在紫癜出现前出现其他系统症状的,诊断较为困难。

过敏性皮炎中药偏方大全

过敏性皮炎 基本概述 过敏性皮炎是由诸多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反应。本病常见诱因甚多,不同致病因素所致的过敏反应命名不同,现介绍二类常见的过敏性皮炎。 病因 接触性皮炎是因皮肤或粘膜部位接触某种外来刺激物质后所导致的皮肤急性炎 症反应。 其原因可分两大类: 1、原发性刺激:主要由强酸、强碱、斑蟊和某些刺激性较强或浓度较大的化学物质引起。此类无个体选择性,且无潜伏期,任何人接触均可立即引起皮肤急性炎症。 2、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此型主要是迟发性变态反应(第vI型变态反应)。是由于接触某种刺激因子(过敏原)作用于皮肤和粘膜后、仅有少数具有特异性过敏体质的人发病,初次接触后并不立即发病,而往往经过4—20天的潜伏期(平均7—8天)使机体先致敏,如再次接触该物质后,可在12小时左右(一般不超过72小时)即可发生皮炎。此类过敏反应是接触性皮炎中最常见者。 引起接触性皮炎的刺激物种类诸多: 1、各种动物皮毛,某些动物如蜂类、水母、恙、瞒、蝶、蛾等; 2、化学性物质,绝大多数接触性皮炎均系化学刺激物引起、如药物、染料、洗涤剂、油类、化妆品、化学纤维、塑料制品、化工原料、避孕用具、表带、染甲油等; 3、植物性,主要包括芥子、巴豆、大蒜、荨麻、除虫菊等。 皮损形态、范围、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物种类、性质及其浓度,接触时间的长短,接触部位和面积大小,以及人体对刺激物的反应程度。轻者局部皮肤充血,边缘有清楚的淡血斑;重者在红斑基础上发生丘疹、水疤(或大疤)、糜烂、渗出等。轻者自觉灼痒,重者感疼痛。 化妆品皮炎 化妆品皮炎由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炎症,称化妆品皮炎。化妆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有人经常使用某种化妆品,一旦停用或再次使用便会发生过敏反应;也有人在首次使用后面部即出现过敏反应;还有的是在使用后经过日光照晒而发生反应。 多数患者在使用化妆品后数小时即发生过敏现象,这在医学上称立即型(或速发型)过敏反应;经过数天才发生过敏反应的则称为迟发型反应。一般以立即型反应较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