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导论》读书报告

《哲学导论》读书报告

《哲学导论》读书报告
《哲学导论》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一.书名:《哲学导论》

二.作者介绍:

孙正聿,1946年11月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哲学博士。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基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省高等教育特聘教授。吉林大学第二批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一级教授)。

三.书籍内容介绍:

《哲学导论》是一部论述哲学本身、引导人们进入哲学思考的专著性教材,系统探讨了哲学与宗教、哲学与艺术、哲学与常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阐述了哲学的思维方式、生活基础、派别冲突、历史演进及哲学的修养与创造,使人们在追问“哲学究竟是什么”的过程中形成哲学的批判精神、创新意识和辩正智慧。

四.有疑问的地方:

1.哲学与宗教的“历时态”与“同时态”的关系。

2.哲学的常识化和常识的哲学化。

3.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

4.现代哲学的本体论问题。

5.超越哲学的知识论立场。

6.哲学前提的自我批判。

五.心得感悟:

哲学是美好的。一个人的哲学修养,标志着他的文化品位;一个民族的哲学理论思维如何,关系到她的前途命运。马克思称有价值的哲学犹如“闪电”,犹如“头脑”,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黑格尔曾把哲学喻比为“庙里的神”。他说,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一样。”所以,崇尚美好的人们,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总要有发自内心世界的哲学精神向往和哲学理性的追求。通过阅读《哲学导论》这本书,我对哲学这个熟悉而陌生的概念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中我也吸取许多生活的智慧和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些智慧和精华也将引导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高中时,我对哲学的理解还停留在非常表面的阶段,经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知道了哲学是一门“爱智”的学问,它不是既定的知识,不是现成的理论,不是实例的解说,不是枯燥的条文,而是对生活信念的追求,对经验常识前提的探索,对历史进步尺度的反思。这种智慧致力于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弘扬人们的主体意识,反思态度和探索精神。这些能力和精神又恰恰使我们所缺少的,因此,学习哲学,向哲学索取智慧,是每个人都应付诸行动的事。

哲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常新的学问。如果我们不想把它滞留在哲学家的书本里和课堂上,而是以一种时代精神的精华,直面世界,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直面我们的精神家园,它就会对人们的德性修养及其系统构筑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哲学为人的德性修养提供系统的世界观指导。人类的思想史表明,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哲学。但从根本上说,任何时代的哲学都是一种世界观理论体系。音乐大师贝多芬曾这样说过:“哲学是带电本质的结晶;哲学的目标是寻求一个具有基本原理的基础,头脑是需要借助于哲学才能达到崇高境界的。”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哲学世界观以人的实践—认识为枢,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经纬,解决的是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论把握问题。这种“现实世界”显然既不是玄妙的天国,也不是骇人的地狱,而是活生生地存活在我们的生活世界里。其次,哲学为人的德性修养提供慎思高远的人生信念。从某种意义上看,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都要以一定人生观的形式显现出来。因为,任何思想、理论和观念都是“为我”的,即导源于人的实践或认识的需求,都被注入了或寄托了人生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因而也就具有了人生观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就曾指出:“哲学者,笼统地说,就是论理想的东西。”这实际道出了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的真谛。

在我看来,哲学对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我们提供价值判断的标准,引领我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本书中第一章第六节讲了哲学与价值观的关系,并把价值观定义为如何看待和怎样评价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论和方法。价值观的深层含义,在于它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根据,尺度和标准的哲学反思。人的生命活动是创造意义的生命活动,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知道什么事有意义的活动,什么是没有意义的活动。区分有无意义的根据是什么?评价有

无意义的标准是什么?在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进步与代价等诸多种类的矛盾中,如何确立评价的标准和选择的依据?这些都是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并探索出解决方法的问题。可见,哲学对人生价值观的选择影响重大。

哲学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培养。冯友兰曾说:“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习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习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基于这种理解,冯友兰提出,哲学的主题是内胜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要养成这种人格。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格,这也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体系,这种体系引导不同的生活方式,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这种哲学体系可以说是本人的传记,是本人最真实的展现。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为我们阐释了哲学和宗教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与联系的具体内容姑且不谈,令我最受触动的是作者对宗教独到的见解。学习完此章节后,我对宗教有了重新的认识与思考。我懂得了虽然宗教世界是虚幻的,但宗教信徒对宗教世界的虔诚信仰却是一种真实的心理状态。人们通过对宗教世界的信仰所表现出来的对宗教世界的依赖,虽然不会产生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所具有的现实内容,却是人依赖和掌握自然界的一种迂回的方式,因而也迂回地反映了人对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境界的追求,比如中国佛教思想大力弘扬善,体现了对人世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因此,我们应该用哲

学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宗教,弘扬宗教中有利于宣扬真善美的部分,让宗教为哲学更好的服务。

哲学另一重要作用在于对美的追问。“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哲学则为发现美,追求美创造无数这样的眼睛。在中国哲学史上,从先秦诸子到近现代的哲学大师,总是致力于对“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的真善美的统一的追求。柏拉图曾提出“美”是对“美的理念”的分有,康德提出“美”是“善”的象征,黑格尔提出“美”是具体化的“理念”……美的本质,美的存在,美的发现与创造,构成了以“美”为聚焦点的哲学问题,也构成了哲学家对艺术所创造的审美世界的追问。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探索并体验生命的形式,因为艺术美的根基就在于艺术本身的“生命形式”。艺术,只有显示生命的欢乐与悲哀,生命的渴望与追求,生命的活力与创造,才有艺术之美;欣赏艺术作品,只有体验到生命的广大与深邃,生命的空灵与充实,才能进入艺术的世界,才能以艺术滋润生命,涵盖生命,激发生命的创造,创造美的生活;哲学,只有把艺术当做“生命的形式”,揭示艺术创造所蕴含的人性的奥秘,进而阐发艺术所体现的人与世界之间的丰富关系,才能真正地把艺术作为哲学反思的对象。

汪丁丁的三分之一定律

儿童教育政治学——“三分之一”定律 汪丁丁 杨格是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家,他研究“带有随机过程的博弈学习”,现在很有名,可能得到诺贝尔奖。不论如何,我要介绍的政治学,与他的研究密切相关。 想象一群人,他们使用两种货币进行交易,金币和银币。每一个人每天早晨出发之前,在口袋里装一些货币,在扁担里装一些商品。游戏规则:每天从早到晚每一个人只能携带一种货币,金币或银币。而且规定不能以物易物。杨格的社会仿真,从最简单的情形开始,他假设这群人最初是使用金币的,但有一个极小的概率,例如,千分之一的概率,会有人携带银币(偶然的错误或故意要创新)。这样的随机性可能导致的后果是:这个偶然带着银币出门的人遇到的大多是只有金币的人,于是无法交易。那些带着金币的人晚上回到家里想起第二天要带何种货币的问题,很自然,会有一些人从第二天开始带银币出门。银币扩展的过程,开始的时候非常缓慢,可能需要等待两年,才有第二个人偶然携带银币出门。但它引发的心理效应是可以累积的,直到某一天,相当多的人携带银币出门。然后,杨格发现,当携带银币的人数占了某一比例之后,有一种“雪崩效应”,人们开始迅速从金币改为银币。这样的实验,他做了成百上千次,结论是:哪一种货币成为“本币”,依赖于随机冲击的效应,或迟或早,当前流行的本币一定会被“颠覆”。杨格这一发现,被称为“轮流颠覆”定律。多年之后,大约2006年,《科学》杂志发表了哈佛大学一位年轻教授的报告,标题是“三分之一定律”。大致所言即杨格的轮流颠覆定律,只不过,更精确一些,他发现我们反复提及的那一“阈值”,通常就是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换句话说,如果制度诱使坏人的数目增加到占总人口比例的三分之一以上,则出现向坏人发展的雪崩效应。反之亦然。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直到中期,例如1997年以前,为城里人供应食品的农民不懂得造假或懂得但不愿意造假。为什么突然就有了这样多的造假农民?杨格的“轮流颠覆”定律,在特定的制度里,“好人”越来越少(持有金币的人越来越少)直到某一阈值,然后“坏人”迅速增加(雪崩效应),以致大多食品都是假冒伪劣的。当然,也可有另一方向的颠覆:最初敢于供应优质食品的农民,引发了一连串的偶然事件,直到某一阈值,然后“好人”突然增多,雪崩一样地增多。轮流颠覆,杨格发表的数据表明,“轮流”是什么样的周期?完全无法确定,没有周期性,只有“随机”颠覆。我们能预言的仅仅是:坏人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不可能无限长,

读书报告格式要求与参考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报告格式要求与参考

编号:FS-DY-20588 读书报告格式要求与参考 读书报告格式内容 1、作者简介、内容概要; 2、本书在表达(如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3、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4、书中令人深刻难忘的部分以及你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5、个人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如是否值得向其它读者推介); 6、读后感:(1)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 (2)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 (3)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 7、从本书获得的收获; 8、引用本书或其它书籍的内容,或日常用语 9、总结

读书报告注意事项 一. 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一的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 二.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甚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 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随笔记下一些想法。 三. 不止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他有关的书来看,包括: 1. 作者的传记; 2. 作者其他作品; 3. 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 其他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

微生物学读书笔记

微生物学读书笔记 【篇一:微生物学文献读书笔记】 微生物学文献读后感 一、文章题目 a novel approach for assessing the susceptibility of escherichia coli to antibiotics (评估大肠杆菌对抗生素易感性的 一种新方法) 二、文章概要 escherichia coli cvcc249 在不同抗生素浓度下的动态增长过程的 分析结果表明,不能获得理想的最终结果的原因是用ast法不能完全确定药物浓度和细菌数量之比以及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综合效应。基于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庆大霉素处理一定时间细菌的增长过程的分析,以及根据向前差分法,一种ast新方法被提了出来。 三、研究背景 1、ast(药敏试验)是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它 通常定性在mic(最低抑制浓度)和mbc(最低杀菌浓度),这是 由不同的杀菌方法和纸片扩散确定的。从ast获得的参数通常用来表明抗性反应或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利用这些结果提供合理用药 指导。 2、然而,由于ast的结果容易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耐 药性和敏感性之间的断点变得相当难以区分。许多临床研究组织为 ast的标准化方法作了巨大的努力。美国临床试验标准研究所1971 年提出了clsi的标准化方法,还有后来英国抗菌化疗协会提出bsac 法,欧洲药敏测试委员会提出eucast法等。尽管标准在逐渐完善和 提高,但前面的路还着实很远。 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实验室设计了许多实验,改善ast方法。 根据fibonacci 序列分析,他们用细菌浊度的rc作为目标函数,提 出了ast新方法。这个方法有望发展成为药效学的一种常用方法。 四、研究材料 1、从鸡中分离出来的致病性大肠杆菌e. coli cvcc249 2、标准质量控制菌株 e. coli 25922 五、研究方法 1、用增长序列浊度的rc值描述抗生素的抑制率

张世英哲学导论读书报告

《张世英哲学导论》之审美观读书报告 财务132 周云瑶 209130630 张先生认为,哲学是关于提高人生境界之学,讲的是人对世界的态度或关系。在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占主导地位的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人与世界万物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通相融的、血肉相连的内在关系。没有世界万物,人不可能存在;而没有了人,世界也就没有意义了。这种关系如果借用中国传统哲学的用语,就是“天人合一”,或“万物一体”、“万有相通”。另一种是把世界万物看成是与人处于彼此外在的关系之中,并且以我为主体,以他人、他物为客体;而所谓认识则是由此及彼的“桥梁”。主体通过认识事物(客体)的本质、规律性以征服客体,使客体为我所用,从而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就是人们熟知的“主客二分”的关系。 张世英先生主张“天人合一”的审美观与诗意境界的哲学。他在《哲学导论》第二篇“审美观”讲述了万物一体不仅是真理,而且是美之所在,对万物一体的领悟是美的境界。正如作者认为的:哲学乃是教人超越(不是抛弃)主客关系,在更高的基础上回复到不分主客、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整体,亦即从宇宙整体的内部体验到一种物我(包括人和己)两忘的境界,这就是最高的审美意义和价值之所在,其中很自然地也包含了一种“民胞物与”的伦理道德的感情和意志。这样,科学与哲学、事实与价值意义之分就不是彼此外在的两个领域之分,而是对惟一的现实世界采取主客关系的把握方式和超越主客关系,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或把握方式)之分。真、善、美的统一问题,应该可以从这里找到一条解决的途径和端倪。 我们需要在不同之中把握其相通、相融,就需要比思维更高的把握方式,即想象。我对想象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把外在的对象看成是原本,而意识中对原本的摹仿或影像就是想象的东西。这种按“原本——影像”的公式来理解想象,乃是旧形而上学的观点。康德提出了另一种理解,他说“想象是在直观中再现一个本身并未出场的对象的能力”。例如昨天的事物已经过去了,如何把它同今天的事情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呢?那就要把昨天的、已经不在场的事物“再现”出来,它是一种非现实的、潜在的出现,一种想象中的出现。惟有通过这种出现,才能与今天当前的在场的东西结合为一个“共时性”的整体,正是这个整体构成我们想象的空间。它使不同的东西——在场的与不在场的、显现的与隐蔽的、过去的与今天的……——互相沟通、互相融合。终于想象赋予“物”以意义,是“物”成为天、地、神、人四重实在性的集合。例如作为壶的壶,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容纳物体的场所。壶的容纳在于它吸收了并保存了被倾注进去的东西。吸收和储存由泻出的利用、赠与所规定。壶给予水,赐予酒。而在水中则滞留着泉,在泉中保留着石以及地的沉睡和天空的雨露。在酒中,居留着地的滋养元素和太阳。酒可以解人之渴,可以激励友情。酒还可以倾于地上以祭神,可以在对崇高者的节日庆典上助兴。于是壶集合了地与天、神与人。审美意识由此而生。审美意识不是认识,而是人与世界的交融。审美意识的核心在于超越,作者谈到思与诗或审美意识的关系问题。思属于认识。原始的直觉是直接性的东西,思是间接性的东西,思是对原始直觉的超越,而审美意识是更高一级的直接性,是对思的超越。审美意识包含着思,渗透着思,而又超越之。而超越主客关系的境界正是美的本质。作者认为旧形而上学的美学叫做典型说,它要求说出事物是“审美”。而现当代哲学的美学观则是“显隐说”,在于说明事物怎样从隐蔽处显现其自身。它不是要抽掉同类事物中的不同性,而是从哲学存在论的意义上显示出当前在场事物之背后的各种关联。比如从梵高画的农鞋显示出隐蔽在它背后的各种场景和画面即各种关联:如农夫艰辛的步履,对面包的渴望,在死亡面前的战栗等等。正是这些在画面上并未出场的东西构成在场的画中的农鞋,否则在场的画中的农鞋就没有意义。 作者指出,“按主客关系式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则无审美意识可言;审美意识,不属于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同济大学数学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历史沿革 同济大学数学系始建于1945年,程其襄、杨武之、朱言钧、樊映川、张国隆、陆振邦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曾在此任教。解放后,几经国家调整,本系时有间断。于1980年,(应用)数学系正式恢复,陆续引进一批国内外培养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原有师资队伍的结构有了变化,充实了教学与科研力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又先后引进国内知名数学家、博土生导师陈志华、陆洪文、姜礼尚教授等来数学系工作,教学和科研整体实力有很大提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建系后就已设立,文革期间中断了招生,1978年恢复高考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也随之恢复了招生。至今本专业已培养了毕业生3000多人,数学系的学生遍布国内外的许多国家,有的继续从事做数学的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有的在大型国企和外企,特别是银行、金融、计算机等行业工作,很多毕业生已成为杰出科学家和行业精英。 二、学制与授予学位 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理学学士。 三、基本学分要求

四、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数学基础,并具备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信息、金融保险等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教学、管理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等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或能继续在国内外攻读研究生学位的高级专门人才。 五、专业培养标准

六、主干学科 数学。 七、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概率论(理)、数值分析(理)、数理方程(理)等。 八、教学安排一览表 见附表一。 九、实践环节安排表 见附表二。 十、课外安排一览表 见附表三。 十一、有关说明 1. 公共基础课中的有3门计算机课程,其中在硬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Web技术基础和软件开发技术基础5门课程中应至少选修1门。 2. 培养方案中打*的课程为研究生阶段设置的课程,供要求较高的学生选修。 3. 各类选修课要求与建议: 本专业学生在如下的专业选修课中,选修15学分。 金融衍生物定价理论、现代金融市场概论、金融工程案例分析、运筹学(理)、应用随机过程、泛函分析(研)*、抽象代数(研)*、微分流形(研)*、矩阵分析(研)*、李群与李代数(研)*、偏微分方程(研)*、有限元方法(研)*、运筹学通论(研)*、图论及其应用(研)*、有限差分方法与谱方法(研)*。其中金融衍生物定价理论、现代金融市场概论、金融工程案例分析这三门课程是金融数学方向的课群组,如果想选修金融数学方向建议3门课程全部选修。已经取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建议选修打*的10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中的相关课程。 公共选修课至少选修8学分,课程任选,其中至少要有一门艺术类课程。

读书报告格式及要求

读书报告格式及要求 读书报告格式要求 一、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学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老师会介绍一般的格式给他们, 让他们有所遵循。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它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 花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其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至于写 读后感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没有任何规范。能够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详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 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二、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什么感想,疑问 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如果书是自己的,能够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就要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要能够发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以 便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有需要时,还能够再找 其它相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 你写的读书报告也会有分量得多。 三、不要只读一本书 四、赞扬与批评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不过赞 扬与批评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 画入微,感人肺腑,文章清丽……全是废话。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批评当然比赞扬更难,因为写 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 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能够这样做,

如果做得到,这篇读书报告会更容易受到欣赏。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常用的做法,不过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果 是不汤不水。所以赞扬不容易,批评难,又赞扬又批评也不简单。 ...第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五、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 样都谈到了,但仅仅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 几点来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不要引用太多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能够作 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它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 而止,不要连篇累牍的抄。否则看过之后,只觉得绝大部分是别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仅仅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七、读书报告的内容可包括:1、作者简介、内容概要; 2、本书在表达(如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3、书中叫人深刻难忘的部分; 4、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5、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6、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如是否值得向其它读者推介); 7、读后感:(1)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 (2)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 (3)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 (4)本书引起的思想上的转变

《独步天下》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独步天下》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天下体系读书笔记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 制度哲学导论》读书笔记 一、出处 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 二、《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的研究论述 赵汀阳,广东汕头人,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重要研究政治哲学,伦理学和存在论。著有《论可能生活》、《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学》、《每个人的政治》、《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等。 ------关于《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的主要 内容 本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赵汀阳的《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的主 要内容; 二是其他学者对于赵汀阳这本书做的相干评价,也便是参考阅读文章。本书的 第一大部分作者主要从导论、上篇和下篇来论述本身的看法。首先,导论部分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讨论中国的世界观”讲起。作者以“重思中国”或者“重构中国”的意义、分析框

架和方法论和天下理论的政治题目,三方面逐步从思考“重构中国”的意义的小点开始慢慢过渡到如何思考天下体系的题目上来。其次,上篇以“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为大标题开始讲起,作者阐述了“帝国”与“天下”是不克不及苟同的,作者要讲的“天下体系”是以天下为观点的,而“帝国”只是基于民族国度的层面讲起的。接着作者先从“天下”理念为第一小标题,以饱满的或完备的世界概念、天下体系:世界尺度和永恒尺度、“无外”原则、分析单位及其后果制度最大化问题以及作为完成式和作为使命的世界、不完美的帝国实践和“礼不往教”原则的七个小点开始讲起。 第二部分以天下理论与当代问题的相关性为小标题,分为联合国模式、现代游戏和遗弃天下三部门。最后以结论:世界还不存在为标题举行论述,从罗马模式、大英帝国模式、全球化帝国主义就是美帝国主义模式和天下模式四方面论述。最后,下篇“天下”概念与世界制度的哲学分析也是以世界仍然是一个非世界、天下观点与世界尺度、政治知识的理由、以天下为核心概念的世界政治哲学框架和与当代问题的相关性五方面举行的叙述。 本书的相关阅读是对于作者天下体系看法的一些争论见解,可谓是本书内容不同于别的书的一大特色亮点。其中包含了美英法意和我国各学者的差别看法,内容也是值得一看。 三、分析与评价 ------天下体系对解决全球问题的参考 我们知道在理论框架层面,中国是按照“天下---国---家”的排序来思索政治题目的。而对于西方国家在他们的政治级别中就没有“天下”这一词,国家(民族)是最大的政治单元了。

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6-03-22T11:04:36.3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5期供稿作者:李明正 [导读]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定义上来说,建筑材料通常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的总称。 李明正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建筑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在当前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和建筑材料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做好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基于建筑材料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点,本文将就当前我国在建筑材料检测方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问题对策 前言: 从定义上来说,建筑材料通常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的总称,一般包含建筑主体施工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两个大的方面。毫无疑问,建筑材料小但是构成整个建筑工程的主体元素,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后期人们使用建筑工程时的安全。材料是一项工程的核心,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为了避免因建材给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留下了巨大的隐患。下面将就当前房屋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讨论。 1.建筑材料质量检测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迅速提高。我国的建筑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相应的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技术也得到了重视和推广。房屋建筑工程在施工现场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很多,材质规格各异。材料的检测、试验要按照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并服从《房屋建筑工程竣工技术档案编制办法》的相关规定。例如,混凝土用粗骨料按规定要进行颗粒级配、密度、含泥量及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项目的检测;对于不小于C35强度的混凝土须做压碎指标检测,新采用的质地疏松的骨料还应做坚固性试验,活性骨料做活性试验等;对于高分子合成的防水材料,按照高分子防水材料的有关规定,按批检验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2.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材料行业市场不规范 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检测机构分布之广、数量之多、涉及而之宽,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仅与建筑、建材有关的实验室就多达4 600余家。在这4 600余家建材建筑检验实验室中,仅企业实验室就占据了超过40%的份额;大量的专业检测公司在狭小的市场份额中搏杀,这就造成了严重的市场混乱。一方而,专业检测公司为了生存,互相杀价。微薄的利润迫使有些检测公司突破了职业道德的底线,出现了简化程序,修改数据,拼凑报告的现象;另一方而,相当的专业检测公司经营维艰,无法承揽到业务,许多企业年营业额不到100万元,导致仪器投入低,人员流失严重,最终导致专业检测公司之间的水平良荞不齐各级检测公司之间分包,转包,挂名等现象严重,少数水平不高的检测公司越级,违规开展检测业务,导致检测市场更加混乱。 2.2试验材料的取样没有代表性 仪器装备落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是材料检测行业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阻碍了整个检测行业的快速、高效发展。数据采集系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更新,从而使得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公正性难以得到保证。这就使得检测工作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并且在读数、分析结果等方面很容易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支配,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取样点的布置和取样数量的设定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人员责任心不强、监管制度不完善、设备落后等原因造成取样不准,造成检测结果不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 2.3试验存在主观的操作误差 试验本身是一个随机过程,所以,试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只要误差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是正常也是允许的。例如,在试验过程中,虽然严格按标准的规定进行,但在试验操作者的业务水平、设备仪器先进程度、原材料的匀质性、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下,总会使试验结果产生一定误差,不超出标准规定范围的误差是允许的。必须指出的是,有个别的试验室在进行钢筋拉伸试验时,当拉伸到试件出现颈缩时,就结束了试验,而没有一直进行到将钢筋拉断裂,这是不正确的。检测行业的一大问题表现在检测的试件假,过程假,数据假,结论假。建筑材料的检测是建立在诚实守信、方法科学、行为公正、数据准确的基础上。检测机构要始终保持其第三方独立性,才能确保数据准确和行为公正。然而,现实中,检测机构不断受到了不良行政干预、商业贿赂、自身经济利益和其他方而压力的影响,不少检测机构开始弄虚作假,并且手段不断翻新,表现在试件假,不做或少做试件,过程假,简化程序,不按规范操作,数据假,编造数据,借用合格数据,修改原始数据,结论假。 3.应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问题的方法 3.1开放检测市场,引入竞争机制。 对于市场不规范的问题,首先应该考虑把各级质检站下属的检测机构剥离出来,成立独立运作的企业,推向市场。其次,应该提高和规范市场准入机制,促进地区间的检测机构合作,兼并,联合,减少地区间的恶性竞争,增强检测机构的个体实力。最后,加强监管,严格按卿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不AO保证公正性程1-};等文件要求,对于违规机构加大处罚力度,对相关责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出台相应计价标准。规范检测业务的收费合同最低价,实行合理价格中标原则。建议改变检测费用支付方式。考虑制定《检测费用支付管理办法》,将付款方式改由第三方(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先向委托方一次性收取全部检测费用,由其按合同规定分期交付给检测机构,以解除检测机构的经济束缚顾虑,使其保证独立性。 3.2精确数据取样环节 检测的关键环节,取样量过少或取样部位、取样方法的偏差,都是造成检测的误差的原因,从而影响整个材料的质量检测。因此,取样的过程中还要取用有代表性的样品,这就需要从数量、取样方法等方面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取样。一般情况,都是从同一批材料中的不同部位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材料性能的检测报告是从样品检测中得出的,所以规范科学的取样是检测报告得出数据准确与否的关键。

读书报告的基本格式要求

读书报告的基本格式要求 怎样写读书报告 一、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对初学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老师会介绍一般的格式给他们,让他们有所遵循。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它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花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其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至于写读后感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没有任何规范。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详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二、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什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就要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要可以发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以便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它有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会有分量得多。

三、不要只读一本书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它有关的书来看,包括:1、作者的传记;2、作者其它作品;3、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4、其它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如巴金的《回想录》与杨绛的《干校十记》等)。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赞扬与批评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可是赞扬与批评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画入微,感人肺腑,文章清丽……全是废话。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批评当然比赞扬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读书报告会更容易受到欣赏。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常用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果是不汤不水。因此赞扬不容易,批评难,又赞扬又批评也不简单。

《天下体系》读书笔记

《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读书笔记 这本书顾名思义,讲的是用中国古代“天下”的理念对世界制度建构的意义,本书对于如何让中国的天下体系成为一个现实的制度却并未给出最终答案。书中导论部分首先写了重思中国和重构中国的意义,表明了对中国政治哲学的一种认同,这是立论基础,中国作为一个新型大国要对世界负责任,并且要成为一个有别于世界历史上各种帝国的大国就必须要用中国的哲学视角即以“天下”作为关于政治、经济利益的优先分析单位,从天下去理解世界,从而超越西方的民族、国家思维方式,以世界责任为己任创造世界新理念和世界制度。 作者认为现如今的体系并不是一个世界体系,而只是一个国际体系,一个以国家为基本单位的国际体系,即使现在的联合国,它也只是一个为主权国家服务的机构,仍然逃脱不了国家利益的支配。那么何为天下体系?是一种以天下理念为基础,突破意识形态、民族、国家等固有观念,从而建构具有普适的世界制度,真正为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种世界运作方式。书中将西方体系与天下体系进行了大量的比较,例如:天下理念中的“无外”原则。中国的思想假定是对于任何他者,都存在某种方法能够将它化为和谐的存在;或者说任何不和的关系都可以化成和谐的关系,任何在外的存在都是可以“化”的对象而绝不是要征服的对象。而西方思想框架以人的主观这一层次看世界,这样主观上接受不了的就成为了绝对异质的东西,也就是“没有敌人也要制造敌人(卡尔.施密特)”例如基督教总会有两大对立即上帝和异教徒,这种逻辑上的先定性导致了西方的个人主义、丛林假定等理论的产生,也是冲突与混论的起因。天下理念包含三层意思,首先是地理上的整个大地。其次则是世界上的全体人民,准确的说是总体上的民心。最后包含的是一种世界制度。通过语义上的三位一体,天下概念暗示着一种理论规划,在其中,大地、人民和政治制度之间表现为一种互为约束条件的关系:大地被理解为一个政治存在而且是由某种制度所统一治理的政治存在;而制度又必须能够代表总体上的民心才能获得人民长期稳定的支持;另一方面一个普遍有效的政治制度又必须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这样的理解就构成了这样一种世界观: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政治世界的统一体,即天下观。 为何要从世界层面出发对考虑世界?作者认为政治问题关系到最根本的人际利益与权力分配等问题,世界的问题也因此在实质上是政治性的;除此以外,当今世界因仅仅作为地理事实和财富资源的物质世界而成为了“非世界”存在,因为其并没有为一个承载与具备了精神、制度和价值意义的制度秉性的政治世界所存在。由此,政治哲学也就需从政治的世界观或是从世界观的政治哲学层面上创造出具备世界尺度思考规

结构动力学 读书报告

《结构动力学》读书报告

结构动力学读书报告 学习完本门课程和结合自身所学专业,我对本门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在各方面的应用总结如下: 1.(1)结构动力学及其研究内容: 结构动力学是研究结构系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特性的一门科学技术,它是振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一些复杂工程问题中的综合应用和发展,是以改善结构系统在动力环境中的安全和可靠性为目的的。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方程的建立、单自由度体系、多自由度体系、无限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学问题、随机振动、结构抗震计算及结构动力学的前沿研究课题。 (2)主要理论分析 结构的质量是一连续的空间函数,因此结构的运动方程是一个含有空间坐标和时间的偏微分方程,只是对某些简单结构,这些方程才有可能直接求解。对于绝大多数实际结构,在工程分析中主要采用数值方法。作法是先把结构离散化成为一个具有有限自由度的数学模型,在确定载荷后,导出模型的运动方程,然后选用合适的方法求解。 (3)数学模型 将结构离散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集聚质量法:把结构的分布质量集聚于一系列离散的质点或块,而把结构本身看作是仅具有弹性性能的无质量系统。由于仅是这些质点或块才产生惯性力,故离散系统的运动方程只以这些质点的位移或块的位移和转动作为自由

度。对于大部分质量集中在若干离散点上的结构,这种方法特别有效。 ②广义位移法:假定结构在振动时的位形(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形态)可用一系列事先规定的容许位移函数fi(它们必须满足支承处的约束条件以及结构内部位移的连续性条件)之和来表示,例如,对于一维结构,它的位形u(x)可以近似地表为: 结构动力学 (1) 式中的qj称为广义坐标,它表示相应位移函数的幅值。这样,离散系统的运动方程就以广义坐标作为自由度。对于质量分布比较均匀,形状规则且边界条件易于处理的结构,这种方法很有效。 ③有限元法:可以看作是分区的瑞利-里兹法,其要点是先把结构划分成适当数量的区域(称为单元),然后对每一单元施行瑞利-里兹法。通常取单元边界上(有时也包括单元内部)若干个几何特征点(例如三角形的顶点、边中点等)处的广义位移qj作为广义坐标,并对每个广义坐标取相应的插值函数作为单元内部的位移函数(或称形状函数)。在这样的数学模型中,要求形状函数的组合在相邻单元的公共边界上满足位移连续条件。一般地说,有限元法是最灵活有效的离散化方法,它提供了既方便又可靠的理想化模型,并特别适合于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析,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方法,已有不少专用的或通用的程序可供结构动力学分析之用。 (4)运动方程 可用三种等价但形式不同的方法建立,即:①利用达朗伯原理引

哲学导论笔记(哲学研究生专用)

《哲学导论》读书笔记 审美观 第一篇: “美学”一词源于希腊语:aesthetic,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通在《关于诗的哲学沉想录》一书中提出。他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第十一章:审美意识的在世结构:人与世界的融合 按主客关系来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则无审美意识可言,审美意识不属于主客关系,属于人与世界的融合,即天人合一。 一、审美意识:人与世界融合的产物 1、审美意识在于“天人合一”与“情景合一” 审美意识是人与世界的叫人,人与世界万物交融不同于主客观的统一,它不是两个独立实体间的认识论上的关系,而是从存在论上来说,双方一向是合而为一的关系。审美意识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心境”、“情境”。 2、“无我”——“有我”——“忘我” 中国传统哲学重视天人合一,西方传统哲学重视主客关系。 “无我之境”:无主客之分,没有自我意识,原始天人合一; “有我之境”:有主客之分,有自我意识; “忘我之境”:超越主客关系达到更高级的天人合一 审美意识的核心在于“超越” 二、审美意识的特点:超越性 1、审美意识的直觉性:指审美主体面对客体的一种不假思索,无需推理就能立即把握与领悟的能力; 2、审美意识的创造性: 3、审美意识的愉悦性; 4、审美意识的超功利性 5、审美意识的诸种特性都在于超越主客关系和认识 三、审美意识给人以自由 自由本是超越的、彼岸性的、无法直观的,但在审美中自由却有了经验的,成为可以直观的。 审美是人之自由,人之为人的体现,是人存在的表征。 审美意识超越并高于道德意识,但它并不是不道德,更不是否定道德,只是它不用道德标准来衡量。 第二篇 第十二章:审美意识的灵魂:惊异 一、传统哲学与惊异的对立 1、柏拉图:开哲学与惊异对立之先河 惊异就是对无知的意识,或说是求知欲的兴起,柏拉图把世界分为可理解的世界和可感觉的世界,哲学的展开和目的不是惊异于感性世界的感性表象,而是在于可理解的世界中关于对立面的梳理。 2、黑格尔:哲学超出惊异 黑格尔把惊异理解为只是激起精神的东西的开端,而不是对人真正有价值的,值得追求的目的即精神的东西本身,惊异意味着刚刚从无自我意识中惊醒,至于真

社会实践报告(完整版)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201X字 严霜冻结了整个世界,想把一切都包进它瑟瑟的白色的外衣. 寒冷的风肆意的钻进人们的身体,。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寒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又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带来一份额外的收入,好帮爸爸妈妈买点什么东西。 那么,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从我的找工作拉开了序幕。我穿着大头皮鞋,带着我的黑色绒帽,骑着我的脚踏车带着希望与渴望,开始了我的找工作的征程。一开始,我想一天拿35块钱,其实目标也很低,不是吗?可是,在所有我能干的招聘单位中没有这样的红利.我打听了其他同学,他们也都是如此.每天20块钱,干9个小时,天天劳累,时时想休息,可是休息时间很少.简直是可怜呀. 总结了以前的失败的教训,摆正好自己的位置。于是我找到了一家餐饮酒楼。老板就让我来做传菜员。每天25块钱.第二天,我便开始了我的寒假社会实践生活。刚开始的时候心理极不平衡。心想来从小到大读了这么多的书,在家从来没有这么苦.就算农忙,我也没有这么累.可现在只能端端盘子,一天到晚都得端盘子.在加上我们传菜部的负责人是个多嘴的老大妈,整天念叨,叫你干这干那.

但是,人总是要适应自己自下而上的环境,我不想赐开始就干不下去了,不行,我一定要坚持下去。要在自己的式作的环境中让自己的工作做行很轻松,首先行把自己同事之间的关系搞好。因此我只好暂时避其锋芒。尽快地熟悉自己所在的工作环境。我所工作的地方是一个两层楼的酒楼,酒店大堂在一楼,楼上有包房,厨房在二楼,传菜间也是在厨房所以在传菜间里可以看到厨管理的机会。 厨房是厨师的战场,由其是是生意非常的时候,那种场面真的就跟战场上打战一样,厨师的工具以及厨房的任何摆设和物品(包括调味品和原材料)都是厨师的武器,锅、碗、瓢、盘也为威望工作编奏出一首首生活的乐谱。墩子也叫切配,专六负责原材料的精加工,打盒负责将切好的原材料拿给灶上的师傅,并且做好装盘,菜品的装饰。蒸菜师傅负责使用蒸箱蒸菜,灶上师傅掌勺用来专门负责菜品的烹制,点心间的师傅专门负责面食点心的制作,凉菜间在另一间房里,负责冷菜的制作以及水果的制作,我们传菜间的工人很简单,只要反台上做好的菜将盘子边上多余的菜汁擦干净,需要配上味碟的将味碟配上,有汤的菜配上汤勺,并且注意菜品的出品顺序和出品的速度快慢并且要保持好住处的有效,随时传递好前台以及威望之间的住处所以每天工作和学习,在传菜部很累很辛苦,腰是酸的,腿是麻苏苏的,眼皮是黑色的.反正很累很累. 休息的时候,传菜部的领班跟我聊天.他对我说: “我知道你是学生有志向,想做大事,但是你千万不要小看做小事,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做大事的本领也是由做小事的本领不断地积累而成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辞千里。”他为我指出了工作中的很多错误和缺点,我也一直很虚心地请

读书报告格式

读书报告格式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读书报告格式 怎样写读书报告 一、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学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老师会介绍一般的格式给他们,让他们有所遵循。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它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花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其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至于写读后感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没有任何规范。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详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二、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什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就要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要可以发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以便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它有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会有分量得多。 三、不要只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它有关的书来看,包括:1、作者的传记;2、作者其它作品;3、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4、其它作者的回顾或有关着作(如巴金的《回想录》与杨绛的《干校十记》等)。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赞扬与批评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可是赞扬与批评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画入微,感人肺腑,文章清丽……全是废话。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批评当然比赞扬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读书报告会更容易受到欣赏。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常用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果是不汤不水。因此赞扬不容易,批评难,又赞扬又批评也不简单。 ...范文大全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五、点与面

石中英老师的作业:《教育的历史与哲学》读书笔记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课程作业教育的历史与哲学 姓名谢利苹 专业教育领导与管理 年级2013级 学号201332360014 课程名称教育的历史与哲学 授课教师石中英 成绩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摘要】:石中英教授的《教育哲学》通过对20世纪中国教育问题进行反思,直面当今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将推进了教育哲学向纵深发展。该书为教育哲学存在之必要性做了辩护,并针对教育哲学的价值危机重估了教育哲学的价值。有助于帮助人们澄清教育价值,促进对教育实践的反思。 【关键词】: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读了石中英教授的《教育哲学》,受益匪浅。这是我第一次系统地读关于教育哲学的书籍。说实话,对于哲学的书籍,还是颇有兴趣的。曾经读过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等。但对于教育哲学,却不知为何。通过阅读石中英教授的《教育哲学》,发现这是一门很有意义的学科。正如书中所言:“教育哲学并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可以提高人们的理解力,指引人们活动的方向,并帮助人们不断的反思教育观念、教育制度与当下教育行为的合理性等。”(P5)它从哲学的高度来认识教育,让人大开眼界,对教育的认识更清晰。 一、印象最深的章节 (一)第一章:什么是教育哲学 1、教育哲学,帮助界定和辩护教育目的。(我们培养的人不仅是要满足或适应现实社会的要求,更要能够并推动现实社会的发展)P3 2、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哲学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P3 3、教育哲学是从哲学的角度,帮助教育者对困扰自己的任何教育问题的理论“批判”与“反思”,其目的不是为了获得“高级的教育知识”,也不是为了试验教育哲学家们的某些理论观点,而是为了唤醒并促使教育者更好地理解与他们密切相关的教育生活,使之不断获得认识,了解和重建教育生活的意识、知识、能力与信念。P23

尤金《代理问题和企业理论》个人读书笔记

《代理问题与企业理论》读书笔记 碎碎片片 文章题目:代理问题与企业理论(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作者:尤金·法玛(Eugene F.Fama) 尤金·法玛教授可以称得上是金融经济学领域的思想家。法玛教授1939年2月14日出生于美国马萨储塞州波士顿,是意大利裔移民的第三代。1960年毕业于马萨储塞州Tufts大学,主修法文,获得学士学位,这就是一个看起来不像是日后会成为财金学界大师的开始。1960-1963年在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攻读MBA,1963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1964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为“股票市场价格走势”。1995年,比利时鲁文大学授予法玛荣誉博士学位。尤金·法玛在就读Tufts大学与芝加哥大学时参加了诸多的学术团体。 法玛教授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包括投资学理论与经验分析、资本市场中的价格形成、公司财务、组织形式生存的经济学。他在经济学科的若干领域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金融学独立为一个学科以及成为经济学中一个独立领域的进程中,是当之无愧的先驱。 出处:本文原载于[美]《政治经济学杂志》第88卷第2期(1980年),第288-307页。一、写作动机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关注着企业中的决策是由非股东的管理者的行为而产生的激励问题,导致企业“行为”理论和“管理”理论的发展。但这些理论舍弃了古典的企业模型——经营企业仅仅是为了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是统一的,而赞成集中研究控制企业但不拥有企业并与古典的“经济人”相去甚远的管理者的动力问题。代表有,鲍莫尔(1959)、西蒙(1959)、西尔特和马奇(1963)以及威廉姆森(1964)。 最近,经济学文献倾向于舍弃古典的企业模型但接受古典的经济行为形式,企业被认为是生产要素间的一系列契约,每一种要素为其自我利益所驱使。因此,强调在组织中通过契约来界定产权的重要性。代表有,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1972)与詹森和梅克林(197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