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专业实践中的情绪劳动(精)

教师专业实践中的情绪劳动(精)

教师专业实践中的情绪劳动(精)
教师专业实践中的情绪劳动(精)

教师专业实践中的情绪劳动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尹弘飚

摘要:后工业时代发生的社会转型使情绪劳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究其实质, 情绪劳动是教师在其专业规范和情绪法则的限制下必须从事的一类情绪管理工作。对教师专业实践来说, 情绪劳动同时具备压迫性和酬劳性两个侧面, 这对我们理解教师的职业形象和专业规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教师专业实践;情绪劳动;情绪法则

一、情绪与教师职业

教师职业一直被人们寄予厚望,这尤其体现在人们形容教师角色时所使用的隐喻之中。如“春蚕”“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往往都被视为教师的代名词。新课程改革以来,“知识建构者”、“共同探究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等词语开始频

繁出现, 并被越来越多地用以形容教师。这反映出近年来教师公众形象的微妙变化:如果说以前人们多关注教师的道德责任,那么现在人们则偏重考量教师的专业能力。

无论关注道德责任还是强调专业能力, 上述隐喻都是从局外人的视角出发对教师的社会角色提出规范。毫无疑问, 这两个方面对教师来说均十分重要, 但若从教师自身的感受出发, 其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又会是怎样呢?这里,我们不妨听一听教师对其职业特性的描述:①这是一个悲剧性的职业, 你知道吗?很多人觉得老师好像很轻松——不就是每天两节课吗? 事实上老师的工作不止八小时啊! 哪个学生没回家, 家长打电话告诉你, 你得担心。就是说, 八小时之外还要工作。这就是人的工作嘛! ……很多学生的问题到高中其实已经很难解决了, 但你还得操这个心, 而且这份操心好像又没有结果, 然后还要操更多的心! 老师天天穿梭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非常辛苦。这个职业是个很辛苦的职业,很操心。

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就要和他们进行心和心的交流。要和学生有沟通, 情感上的沟通。教育, 尤其是基础教育, 就是一个“心” 的教育。只有动了情, 动了真感

情, 才会把课教好。在第一位教师看来,由于教学是一项“人的工作”,因此除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 “操心”也是不可避免的。第二位教师则道出了“操心”的真

谛:“操心”要求教师将自己的心灵和情感投入教学工作。教师只有“动了真感情”,才能与学生进行“心和心的交流”。于是, 情绪成为教师专业实践中无法割舍的一个部分。不过, 这项工作并不轻松。无休止的“操心”和情感投入,会让教师成为一个“很辛苦的职业”,甚至可能是“悲剧性的职业”。

当我们从教师的视角出发去理解这份职业时, 不难发现前文提到的那些隐喻似乎遗漏了一类与教师情绪有关的活动。这类活动不能归入“专业能力”的范畴,又未升华到“道德责任” 的水平, 但却十分重要, 甚至影响到教师对其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的界定。这就是本文将要探讨的情绪劳动(emotional labor。情绪劳动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劳动?它对教师专业实践来说又意味着什么?本文拟在宏观的社会变革脉络中, 审视情绪劳动与教师及其专业实践之间的关系,从而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二、社会转型与教师的情绪劳动

情绪劳动是社会学者霍赫希尔德(Hochschild , A. R.在分析服务业工人(如空乘人员、收账员等所从事的劳动时提出的一个概念。简言之, 情绪劳动是指个体管理自身的感受以产生公共可见的表情和体态展示。 [1]正如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一样, 情绪劳动是一个与情绪管理(emotional management 相对应的术语。对个体来说,情绪劳动可以出售以获得薪水,因此具有交换价值;而情绪管理则是指个体所做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相同行为。 1. 社会转型与情绪劳动

为何会有与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并列的情绪劳动?这需要从上世纪中期以来的社会转型说起。长期以来,情绪都被视为理性的对手, 处于社会生活的边缘位置。人们一般谈论的都是如何“控制”情绪、如何“应付”他人和“处理”情绪冲突。 [2]在各种社会组织或工作场景中, 情绪也扮演着被压迫的角色, 因为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现代科层体制排斥和抑制情绪, 尤其是那些可能危及现有组织结构和权力关系的“危险”情绪。为实现控制、秩序和效率, 组织必须管理其成员的某些情绪 (如愤怒、沮丧、焦虑等并且激发他们的另外一些情绪 (如热情、喜悦等。 [3]

然而, 这种状况自上世纪中期开始有所改变, 情绪正在逐步——同时也是艰难地——摆脱它的边缘位置, 走入社会组织、文化政治乃至学术研究的聚光灯下。霍

赫希尔德比较了工厂工人、技术人员和空乘人员三类企业雇员的劳动性质, 指出他们主要从事的分别是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情绪劳动, 其中情绪劳动是伴随着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后工业时代的主要产业而出现的。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以人际互动为基础的服务业成为经济生产的主流,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服务业工人或者从事与服务有关的工作。这不仅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的巨大转变,其深远影响还弥漫在包括个体情绪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贝克(Becker , H. S.指出, [4]服务业工人遭遇的主要问题大都源于他们与其顾客或消费者之间的人际互动。他们都有某种“理想顾客” 的形象, 并且根据这种假想形成自己关于工作应该如何履行,

以及他们实际的工作技术的观念。当顾客与他们理想中的类型存在差距时, 人际冲突就会产生,工人在工作中就会遇到问题。在霍赫希尔德看来,这些冲突主要体现在情绪方面。为吸引和迎合顾客,服务业工人必须从事“情绪劳动”,即诱导或抑制自身的感受,以维持适合他人心理状态的外部表情。在这种情况下,情绪不再是私人的事情,而是进入公共领域,接受盈利目的和商业逻辑的支配。于是, 原本属于个体私人领域的情绪在此出现了分裂, 因为“当产品是微笑、心情、感受和关系时,它更多属于组织而较少属于个体自身”。 [5]

当情绪劳动成为组织要求其成员必须从事的一项工作时, 情绪的内在体验和外部表达之间的失调就成为一种长期持续的状态。于是, 情绪在人际互动中原先负载的社会信息被人为地掩盖了起来, 我们无法通过他人的情绪表达了解其真实感受。随着服务行业、大众传媒和消费文化的普及, 当今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梅兹托维克 (Mestrovic ' , S. G. 将之称为“后情绪社会”(postemotional society,其中“理性化的、机械的、大规模生产的情绪登上了世界舞台” , 人们理性地选择和表现出虚假的愤慨、友好或其他预先包装的情绪,从而创造出虚幻的、人造的真实。 [6]

2. 作为情绪劳动者的教师

这场宏大的社会转型看似无关教师痛痒, 但实际上, 和服务业工人一样, 教师情绪也处在变革漩涡的中心。许多研究发现, 教师在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同样要付出大量的情绪劳动,教师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当今社会为数众多的情绪劳动者大军中的一员。

霍赫希尔德指出,需要雇员从事情绪劳动的工作通常具有三个特征:(1要求雇员和公众进行面对面、声音对声音的接触;(2要求雇员使他人产生某种情绪状态,如感谢或害怕等;(3允许雇主通过培训或监督对雇员的情绪活动施加某种程度的控制。

[7]可以说,教师职业基本具备了上述特征。首先, 教学是以人际互动为基础的。正如受访教师所说的,教师从事的是“人的工作”。离开师生间的人际互动,言传身教根本无从发生。而情绪是人际互动的产物, 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是影响个体情绪产生和变化的社会基础。 [8]师生间的人际互动能够加深双方的情绪理解, 使双方建立起密切的情感纽带。其次, 在教学中, 教师情绪是负载着特定功能的。无论教师运用的情绪激励手段是正面的 (如讲笑话、开玩笑还是负面的(如训斥、发脾气,其目的都是为了吸引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心理投入,维持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 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畅进行。这也引出了专业场景中教师情绪的第三个特征, 即教师的情绪活动是处于控制之中的。虽然看起来教师没有直接的情绪监督者, 是他们自主控制自己的情绪活动, 但这只是教师将其专业规范内化之后的表象而已。一旦教师对自己的情绪控制不当, 其情绪活动不符合专业规范的要求, 就会引发他人对其专业素养是否合格的

质疑。于是, 原本属于教师私人领域的情绪感受和表达便成为他们的工作内容之一, 其必须要接受专业规范的隐性控制。一位教师直接点明了个中奥妙:

你要把情绪看成是你的工作内容之一, 不能只凭个人兴趣, 而要换一种思维:你要调动这种情绪, 让它有利于学生学习。你要把它当成一个任务。那种单纯的个人情绪, 说不好听的,我把它叫做一种低级的情绪——这种情绪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 我们说教师也是情绪劳动者。从事情绪劳动, 意味着教师必须按照某种特定的要求来管理自己的情绪感受和表达。这些要求就是情绪法则

(emotional rules 。情绪法则是文化、社会或组织情境中那些界定或重构情绪的准则和规范体系, 通过建立管理情绪交换的权利和义务感引导情绪活动, [9]它们通常是隐性的。教师的专业实践中不乏此类情绪法则。研究者指出, 在学校教学中, 作为情绪劳动者的教师需要遵循以下情绪法则:(1 要对学生充满感情,乃至爱自己的学生; (2要对学科知识有热情; (3在工作中要保持镇静,避免公开显示喜悦或悲伤等极端情绪,尤其是愤怒等灰色情绪;(4要爱自己的工作;(5要有幽默感,会调侃自己和学生的错误。 [10]

三、情绪劳动与教师专业实践

分析至此,我们应该不难理解为何他人眼中看似轻松的教师职业却成了一种非常辛苦、甚至是悲剧性的职业。教师之所以辛苦,是因为他们在专业实践中既要付出体力劳动, 又要付出脑力劳动,此外还要“很操心”,即从事大量的情绪劳动。不过,即使我们承认教师是情绪劳动者, 这种情绪劳动是否等同于一般服务业工人的情绪劳动呢?情绪劳动和教师专业实践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特殊关系呢?对此,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问题的分析来作一回答。第一, 如果情绪劳动与情绪管理描述的是相同行为, 为何我们在术语的选择上要使用情绪劳动而非情绪管理?概言之, 现有的教师情绪研究可分为两个取向:一是心理 -控制取向, 二是建构 -诠释取向。 [11]前者将情绪主要视为教师的个体心理现象,认为情绪会干扰教师的理性行为, 主张使用一系列策略干预和控制教师的情绪活动, 从而使其符合教师身处的教学情境和专业规范的要求, 却从不会去质疑这些标准自身的正当性。如何使情绪控制“更有效率”是这类研究追求的目标。后者认为情绪主要是一种在人际互动中生成的社会文化建构, 教师感受或表达的情绪大都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情绪研究的重点在于唤醒人们对这些社会根源的意识,进而反思这些法则、标准与要求的正当性。诠释教师情绪活动背后蕴含的“意义” 是这类研究的目的。这两种取向的分歧正是区别情绪管理与情绪劳动两个术语的关键之处。情绪管理所遵循的是心理 -控制取向,目的是为了让教师

找到更有效地控制自身情绪的

策略; 而情绪劳动所遵循的则是建构 -诠释取向, 旨在揭示控制教师情绪的隐性的社会法则, 从而促进教师的意识觉醒。

认识到教师所从事的情绪劳动, 有助于我们理解教师职业对其情绪活动所造成的压迫和限制。在教师职业日益追求“专业化” 的今天, 这种理解更为重要。所谓专业 (profession , 是指那些因具备某些独特性质而在职业序列中占据较高位置的职业社群。 [12]通常来说, “专门职业”具有以下特征:[13](1其成员采用的方法与程序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作为支持;(2其成员以顾客的利益作为首要任务;(3其成员不受专业外势力的控制和限定, 有权作出自主的职业判断。另外, 主流的专业话语还假定情绪会侵害专业判断, 是一种女性化的、非专业的表现, 因此专业人士在工作中应保持冷静和理性。 [14]教师在专业化道路上的不断迈进不仅意味着自身知识、技能和素养的提高, 还意味着能够更加谨慎、更加严格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与他人的情感联系。然而, 人们常常关注的是“专业化” 对教师认知能力提出的要求,却忽视了它对教师情绪的压迫性要求,情绪劳动所要揭示的正是这些限制。由此产生的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情绪劳动存在压迫性的话, 那么为何教师还愿意在专业

实践中付出这种劳动?这首先是出于教师职业所遵循的特定的专业规范,即“关爱伦理” (caring ethics。与其他专业要求从业人员排除情绪干扰的做法不完全相同,教学工作除了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道德成熟之外, 还要求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关爱, 能够移情地理解学生, 并和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这也就是为何教师在访谈中会说“操心”是从事“人的工作”的必然要求。而且,作为特殊的职业伦理规范, 关爱

伦理既是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 又是衡量教师能力是否合格的专业标准之一。那些对学生、对工作倾注大量关爱的教师往往更容易获得社会的赞许,这就使教师的情绪劳动具有了道德和专业上的双重价值。就像诺丁斯(Noddings , N. 所指出的,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学习新的学科知识以维持那些最好的学生的成长, 又必须完全改变教学方法以使其对那些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有效。在最本质的意义上, 关爱意味着对能力的不懈追求” 。 [15]因此, 我们在理解教师的职业形象时, 有必要在“道

德责任”和“专业能力”之间增加“情绪劳动”这个维度,因为它不仅反映了教师职业特定的情绪要求,而且是沟通教师的“道德责任”与“专业能力”的桥梁。

其次,教师之所以愿意在专业实践中付出情绪劳动,还源于情绪劳动具有的交换价值。这种交换价值不同于服务业工人获得的薪水, 而主要是一些精神上的鼓舞、社会性的赞许和情绪上的回馈。许多研究指出, 对教师来说, 最重要的酬劳并非是

物质上的,而大都是精神上或情绪上的, 并且这些酬劳多来自于学生。 [16]当教师对工作投入的关爱及其所做的情绪劳

动得到学生的认可时,他们会受到巨大的情绪上的酬劳和鼓舞,这成为他们愿意在教学中继续付出情绪劳动的动力。正如一位教师说的那样:我觉得我的全情投入学生是有回报的,他们觉得很享受。当我感觉到那种享受,我会觉得这是一种动力,让我更加投入。所以说,我没有减少我的工作,也没有觉得轻松,但我感到很愉快。可能是因为我能全情去投入,而且能够得到认可,所以只要学生认可我,我就非常开心!其实,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可以从霍赫希尔德所谓的“礼物交换”(gift exchange)中获得启示。教师在专业实践中从事情绪劳动时,把符合社会期望和专业规范的情绪当作礼物馈赠给学生或他人,也希望从对方那里获得相应的情绪酬劳。若是能够获得适当的回馈,教师就会愿意把这种情绪上的“礼物交换”维持下去,从而使情绪劳动得以继续。若自己的情绪礼物没有得到相应的酬劳,教师就会受到情绪上的挫折,也不愿意再从事此类劳动。一位教师在访谈中说起师生间情绪方面的“礼物交换”受阻时自己的内心感受:教师要有满腔热情,学生也要有满腔热情。如果学生对你的满腔热情付之一笑,或者根本不理你,你在讲台上面干讲,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被戏弄的感觉,对不对?那没有意思啊!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实践中的情绪劳动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要求教师必须按照专业规范的要求,对工作、对学生投入自我和情感,这使教师在工作中也更容易受到情绪上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使教师情绪和学生、工作紧密地联结起来,学生成长和工作成就成为他们获得自我实现和情绪满足的主要来源。前者体现了情绪劳动压迫性和消极的一面,后者则体现了情绪劳动酬劳性和积极的一面。这种两面性也正是教师的情绪劳动区别于一般服务业工人所从事的情绪劳动的关键特征。需要提醒的是,过度的情绪劳动很可能导致教师情感枯竭,对教学工作失去热情。正视教师专业实践中的情绪劳动,虽然无法改变教师情绪始终受制于社会期望、专业规范以及职业伦理的事实,但却为教师社群公开讨论情绪法则的正当性提供了契机。人本主义教育学者帕特森(Patterson,C. H.)曾指出,教师职业存在着许多“神话”(myth),其中许多都和教师情绪有关。例如,教师必须保持冷静、学生的感受重于教师的感受、教师必须爱每一位学生、教师必须

避免学生接触自己的消极感受等等,当教师努力维持这些“神话”时,教师就会变

得“专制独裁、一成不变、毫无感情、冷漠疏离,简直不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18] [17] 因此,打破关于教师情绪的“神话”,反思现有的情绪法则的压迫性,这种行为本身就是 6

符合人性的,并且其中蕴涵着通往更为合理的教师情绪劳动的可能性。毕竟,避免让教师成为一个“悲剧性的职业”,是所有教育理论研究及实践工作者的基本

责任。注释①本文所引教师访谈均出自笔者的博士论文:尹弘飚.课程实施中的教师情绪:中国大陆高中课程改革个案研究[D].香港:香港中文大学. 2006. 参考文献[1][5][7][9][17]Hochschild, A. R. 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M]. Berkley,Los 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7, 198,147,56,76. [2]Lutz,C. A. Engendered emotion:Gender,power,and the rhetoric of emotional control in American discourse[A]. Lutz,C. A. & Abu-Lughod,L. A.. Language and the politics of emotion[C]. Cambridge,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72. [3]Fineman,S. Organizations as emotional arenas[A]. Fineman,S.. Emotion in organizations[C].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3,16-18.

[4]Becker , H. S. Social-class variations in the teacher-pupil relationship[A].Cosin,B. R.,Dale,I. R.,Esland,G. M.,Mackinnon D. & Swift, D. F.. School and society:A sociological reader (2nd ed.)[C].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Press,1977. 107. [6]Mestrovic',S. G. Postemotional society[M]. London:Sage,1997. 26. [8][11]尹弘飚. 教师情绪:课程改革中亟待正视的一个议题[J]. 教育发展研究, 2007,(3B). [10]Winograd,K.. The functions of teacher emotions:The good,the bad,and the ugly[J]. Teachers College Record,2003,105(9). [12]曾荣光. 教学专业与教师专业化:一个社会

学的阐释[J].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报, 1984,12(1). [13]Carr,W. & Kemmis,S. Becoming critical:Education,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M]. London:Falmer Press,1986,1,2,19. 7

《压力与情绪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压力与情绪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情绪管理就是通过有效的方法,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总是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以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压力与情绪管理》培训心得体会,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9月22日,我们到聚成公司听取了李虹教授的《压力与情绪管理》讲座,听后感觉受益匪浅。 现在临沂市场家电商家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大量的涌出,接踵而至的是残酷的市场竞争!价格、服务、产品、售后、营销等等无不深陷入竞争这一残酷的战场!而身为这场战争的参与者,我们的卖场、业务及售后等各部门相关主管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对于王总及公司安排的此次学习,我们无不深表感激,学习期间,大家都认真听讲,积极与讲师互动,课后认真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与体会。 李虹是《东方名家》栏目客座教授。担任多家知名院校MBA、EMBA、CEO班、职业经理班、MBA核心课程班的授课专家。 李教授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面极广,包括现代消费心理学、亲情与社会伦理、哲学以及佛、道、儒三家思想精华,现将部分内容及个人心得分享如下: 一、中国三大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担当责任;做一为名主管,肩负的是自己以及十几甚至几十名员工的生计问题,用王总的话说,几十上百人跟你吃饭,如果你业绩拿不出来,经营不善,你让这些人吃什么?那就是说,对社会,我们要担当的责任是,改善我们的经营,让员工付出的劳动

能得到化的回报,就是销售出去更多的商品,提高员工的收入,从而让员工及其家人的生活条件得以化的改善,同时也就提升了公司的营利水平,这是我们做为一名主管的基本责任。李教授讲的好,聪明的人利已,智慧的人利人。人要聪明更要有智慧,作为主管,处处为员工着想,对自己为公司负责就是大智慧,李教授讲到,要想要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应该首先要如何对待别人,让员工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感受到你处处为他着想,他自然就真心的对待你、对待这个团队,因为没有不对的人,只有不对的管理者,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做为一名管理者,就是要把有不同优点的人放在适合他的地方,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作用,自然就提升了公司的业绩。 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需要是一个有思想有作为的人,业绩下滑时要有所为,而不是找借口找理由坐以待闭,不记得是哪位营销大师说过的:一个成功者总是在找方法,失败者总是在找理由。 道家思想是――看得开;当今社会很多压力的问题都来自于太多的“选择”,而每一次面对具体的决策问题特别是突发性问题、甚至可能对自己构成打击和挫折的问题时,要能注意当时的情绪状况,要提醒自己不为情绪左右,有不良情绪出现时要及时控制情绪,保持冷静,以敏锐机智的头脑化解压力,解决问题。事后要及时总结反省,一方面分析压力的特点和对自己的影响,在没有管理好情绪以致压力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时,要着重提醒自己针对这种情绪下功夫,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管理这种不良情绪的能力,逐步提高,最终能够驾驭

教师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教师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教师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篇一我就要走上社会了,离开生活四年的大学校园了,一时我有一点不舍,可是这又能怎么样呢,聚散总有时,只能期望自己将来的生活比现在还要好,那样的生活才是进步,才是更有意义的生活。 回想毕业之前两个月的教师实习,我一直难以忘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四年来,我以做一名高素质的优秀师范大学生为目标,全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近两个月的实习,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同时,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近两个月的实习,现在回想起来,短短的实习生活,感觉可以说不错,真的很不错。当我漫步在实习的校园里,那出自学生的一声声老师好。老师好的感觉真好,我有时觉得自己是不是被叫上瘾了。呵呵。 近两个月的实习,令我感慨颇多。我实习的班级是二年级201班,一大群八、九岁的小孩子,又可爱,又活泼,又好动,又调皮。记得我刚到课室的第一天,下午就有的同学送了自己画的画给我。我非常感动。 听了一周的课之后,我开始走上讲台,开始了自己的第一篇处女作。当然,刚开始心情特别紧张,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讲课重点不突出,讲课顺序不清,师生配合不够默契等等。针对出现的问题,指导老师要求我

多听课,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并且面对面地指出教案的不足以及上课时存在的缺点。帮助修改教案,她们没有丝毫的架子,有更多的是朋友般的亲切交谈。 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严格按照学校和指导老师的要求,认真仔细地备好课,写好教案,积极向其他同学和老师学习,多多向人请教,把握好每次上课的机会,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授课能力。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譬如学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当时有人建议我使用强制的方法。如罚站、罚蹲等。诚然,这种方法可以勉强维持课堂秩序。然而,这也无疑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我取得的教学效果还不错,有几个很调皮的学生在上我的课时认真多了,还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八、九岁的小孩子很好动,而且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这样很容易开小差,影响教学效果。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给每个小组在黑板上加小红花,哪个小组认真听课,就给哪个小组加小红花,这种方法取得的效果果然好。以前常常因为学生在下面开小差,我喊破嗓子都没办法控制,现在却可以很好地控制课堂,直接向课堂要效益了。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的体会是必须把学生

学生劳动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5篇

学生劳动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XX篇 学生劳动实践活动心得【1】 在我的打工生活中,我也明白了许多:在日常的工作中上级欺压、责备下级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事实如此,但这也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它让我明白到别人批评你或是你听取他人的意见时,一定要心平气和,只有这样才能表示你在诚心听他说话。虽然被批评是很难受的,而且要明确表示你是真心在接受他们的批评。因为这样才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成功铺路。我们要学会从那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才是我所应该做的。 我也从工作中学习到了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技巧。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自身的价值。人往往是很执着的。可是如果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么你一定会交得到很多朋友。对待朋友,切不可斤斤计较,不可强求对方付出与你对等的真情,要知道给予比获得更令人开心。不论做是事情,都必须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成功要有信心,要学会和周围的人沟通思想、关心别人、支持别人。打工的日子,有喜有忧,有欢乐,也有苦累,也许这就是打工生活的全部吧。我不知道多少打工的人有过这种感觉,但总的来说,这次的打工生活是我人生中迈向社会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回忆的。现在想来,二十四天的打工生活,我收获还是蛮大的。我所学到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

学校里无法体会的,这也算是我的一分财富吧。 现今,在XX场上大学生已不是什么“抢手货”,而在每个 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中,几乎都要求有工作经验。所以,大学 生不仅仅要有理论知识,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将来找工作也同样 重要。事情很简单,同等学历去应聘一份工作,公司当然更看 重个人的相关工作经验。 就业环境的不容乐观,竞争形式的日趋激烈,面对忧虑和 压力,于是就有了像我一样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了寒期打工。寒 假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却可以体 会一下工作的辛苦,锻炼一下意志品质,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 验和工作经验。这些经验是一个大学生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它们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 大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因为很 多的大学生都清醒得知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 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 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因为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面对 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社会,我觉得大学生应该转 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暑期打工作为挣钱或者是积累社会经验 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借机培养自己的创业和社会实践能力。现 在的招聘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与他人

小学教师社会实践报告2篇

小学教师社会实践报告2篇 作为一个师范类专业的大学生,到各学校参加实习教学的工作的必不可少的,这不,这个暑假,我也来到了当地一所中心小学担任起实习了老师。这一个多月的教学实习工作让我重新认识了一名教师的职责。下面我来个大家总结一下我的实习心得。 第一,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专(钻)心”:我为这次实践的顺利进行,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准备。虽然说对于他们所学知识不在话下,但我还是找来了教材和教参等专心备课,力求做到在知识上准确无误;除了在“教什么”上下功夫,我在“怎样教”也丝毫不敢马虎,我翻阅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法等专业书籍,上网查询了有关经验交流,在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从事教学工作需要“耐心”:面对不同阶段的,从未接触过的学生,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从自身主观出发“想当然之”.对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障碍要“耐心”的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同时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对路,切忌“简单粗暴”.第三,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与人“交心”:在教学中不能够“闭门造车”、“一叶障目,不视泰山”,要多与外界交流,掌握更多的信息,丰富自己的教育背景。我注意了与家长的交流,一方面更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有利于我“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我及时将教学进展及时反馈

给家长,有利于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同时,我还向多位我以前的老师请教,他们的经验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个人述职报告 通过这次教学实习工作,我从另一个侧面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发现一些了自己的不足,使我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弥补和提高。可以说,这次实践让我是“受益匪浅”。相信这对我以后的教学生涯产生很积极的影响。 小学教师社会实践报告 放寒假的第三天,也就是1月23日,我从学校回到了家——江西省景德镇市的一个农村。回家的时候,农村的小学还没有放假,于是曾经的小学班主任老师就让我给学生上一节课,我就欣然同意了。这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是为了给家乡的孩子做点什么。于是就主持了一次班会即:“放飞孩子的梦想,托起明天的太阳”主题班会。 在班会上,我主持的专题叫“美丽照片,精彩贵州”,做这个活动我的初衷是想借照片展示给没到过贵州的孩子们一个感性的认识,(包黔灵公园、遵义会议、娄关山战斗遗址、贵州大学等)。那些照片都是我在贵州的各大景点拍摄的 我的这个专题在班会上是第一部分。当我给孩子们一张张地做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那种渴望知识的眼神深深的打动着我、震撼着我,勤奋、刻苦、努力、上进是在场的每一个孩子都具备的,从他们那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里,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和孩子们一起的几个小时里,我过得快乐而充实,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当学生代表

压力与情绪管理心得体会_压力与情绪学习感悟与体会

压力与情绪管理心得体会_压力与情绪学习 感悟与体会 心理压力会以多种形式转化为身体上的痛苦和疾病,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减轻压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下面是带来的压力与情绪管理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压力与情绪管理心得体会 先说一点题外的话:安康老师大概永远也想不到,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中活着一位他口中始终调侃的那句话:"别人没事,他跳楼了。"安老师时不常的就会拿跳楼说事儿,也许是现代人选择自杀方式比较普遍的现象了。我在笑,呵呵,好在我活下来,活出了自我十年的伤残生活,没有再抑郁,而是走出了自我,在用自身经历拯救身边的心理困惑者,情感困惑者,尽管是三级肢残,一瘸一拐的我积极参与社会爱心活动,助老助学助残各大社会公益活动,都会有我的身影出现,文友会的队伍里,网络博客大庆网生命之歌论坛,到处是我积极向上,乐观的语句。这就是重生的抑郁症患者的今天。 我明白自己的今天走的历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不是说你心眼小,就会得抑郁症,因自己喜爱心理学,一直在利用业余时间拜读大量心理学文章,书籍,其实就是一个目的把自己维护在一个健康状态里,珍惜活下来的时间。我是在中学时代1985年高二就开始了抑郁状态,只是那时候,没有达到重度,高三毕业完全失控,这时候一直没有离开药物了。有的时候是按着精神分裂治疗的。 多年来的精神折磨,治疗,反反复复犯病,多次入院治疗。痊愈

后,我和母亲也经常去医院会诊,爱人很不理解我的病情,总是认为我想不开,没事找事。 自己是真想过正常的人的生活,可疾病没有远离我。直到20xx 年从自家阳台五楼跳下(被楼下的榆树墙拖住减震了,我才活下来。如今的我胸12打着20公分的钢钉支撑着我的身体.)伤残后,和父母一起生活,和爱人一直分居五年。(20xx年办理了离婚手续。)这期间躺在病床上,大小便失禁,(如今我也是大小便失禁,马尾神经摔坏了)又抑郁了三年,离婚后,来到网络,看到了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的残疾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我为之震撼了。为残友们做管理,放音乐,学习基本网络常识,从一个字都不会打,到写了几万字的小说,一个简单快乐,充满自信的我,找回了活着的价值!忠实地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回到安老师讲的课程里,结合自己家庭背景,找到根本原因,很可能我就是在一岁之前的口唇期阶段受过冷落,听母亲讲我吃奶就八个月,父亲经常不在家,那个物质贫穷的年代母亲前后拉扯三个孩子,在我七岁后,又在大庆生了弟弟。父母在关爱期的爱抚情感会导致孩子的将来安全感是否缺失。在我很小,至少在小学阶段,在临睡前恐惧感一直缠绕着自己,满脑子都是多年以后我就死了,我会不存在了,吓得自己经常不敢睡觉,睡前的恐惧持续多年。初中起神经衰弱就开始了。睡眠不好一直持续20余年,直到今天,我还是睡眠比较少,只是睡眠质量挺好了。 残疾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残疾。

2020年暑期教师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暑期教师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今年暑假有幸于泗阳县史集初级中学进行了为期十五天的实践活动,真实的体验了一回当老师的感受,整个过程让我受益匪浅。 史集初级中学包括初中三个年级,此次实践活动我参加了初一年级的军训和初三年级的部分教学工作。短短的十几天时间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也从中学到了许多。 首先是初一年级的军训工作。我有幸成为了二班的班长,带领着一群稚气未脱的初一新生共同经历了十天的军训生活。因为自己经历过军训,所以也能够理解其中的艰苦,为此也做了充足的准备。可是我还是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 第一点就是家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由家长陪同的,整个家长队伍比学生的人数还要多,给军训带来了不少麻烦。许多学生看到有家长陪同都不愿意自己动手做事,军训过程也是叫苦不跌。家长们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烈日下受苦,便百般阻挠。 第二点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刚刚小学毕业,都还是孩子,又是娇生惯养。迟到掉队的就不用说了,女孩子更是哭的唏哩哗啦,对耐心是种极大的考验。

还有就是我自己的压力。每个人都做过学生,但不是每个人都理解做老师的难处,还有就是以为理解的不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经验,没有帮手,一切都要靠自己慢慢摸索,一路走来,还真是不容易。 本来军训结束后我就要离开的,恰好初三年级开始补课了,我又借机进行了几天的授课工作。还好我的专业是文学,对于专业知识和课文的理解还是有一定把握的。但是在真正进行的过程种还是磕磕绊绊。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感觉,紧张,只有紧张,脑袋里一片空白,愣了一分钟才开始做自我介绍,虽然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一节课下来我的衣服还是湿了一大半。有了第一天的经验,之后几天也就好多了。初三的生活紧张而忙碌,我也不敢大意,每节课前都要做大量的准备,以保证知识的摄入量。每天看着他们争分夺秒,仿佛有种回到高三的感觉,苦中有乐吧。 短短的十几天实践过程很快就结束了,充实了漫长的暑假的同时,我也从中学到了许多。 第一,耐心和细心。教师这个职业让人想到总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高尚,要做到这些高尚是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是一生的心血写成的,漫长的过程当然少不了耐心和细心。虽然我只做了这几天的老师,也明白了这些的重要,更是从中受益良

学生劳动实践心得体会3篇

学生劳动实践心得体会3篇 学生劳动实践心得体会3篇 学生劳动实践心得体会范文1 学校组织的劳动课,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得到了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小组为单位的社区志愿服务,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在敬老院中,我们小组的同学毫不嫌脏。耐心、仔细地帮助老人们洗脚、剪指甲。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我们的幸福和自私。我们在那里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我们还帮助敬老院的职工一起打扫敬老院。虽然我们满头大汗,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 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

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峰。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集体公益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意识地组织了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对于抵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腐蚀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公益劳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教师的情绪工作及其影响因素.

教师的情绪工作及其影响因素 一、情绪工作的内涵 情绪工作(emotion work 或emotional labor ) (也有人翻译成情绪劳动、情绪性劳动等)一词由美国社会学者Hochschild ( 1979 )最早提出,随后她又在1983 年提出“情绪工作”是工作本身的一部分,它强调工作的情绪部分,受组织控制,具有工具性目的。她把工作分为体能工作、智能工作和情绪工作,把情绪工作界定为“对于自身感受的管理以创造一个公众看得见的面部或身体的表现;组织人员进行情绪工作是为了薪资,因此,它具有交换价值”。之后,许多学者对情绪工作都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本文采用Grandey ( 2000 )对情绪工作给出的定义,即情绪工作是为了组织目标,个体调整感受与表达情绪的历程。情绪工作与工作中的情绪不同。工作中的情绪是在工作开展和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由工作事件引起的、自然而然发生的,它不受组织控制,不具有工具性目的。“情绪工作”是工作本身的一部分,它强调工作的情绪部分,受组织控制,具有工具性目的。当员工管理自己的情绪以达到组织的要求时,他们就在从事情绪工作。 二、情绪工作对教师及其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教师是高情绪工作者,这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决定的。教师职业要求教师长期保持情绪的稳定,精神的饱满,始终表露一种和蔼可亲、和善真诚、蓬勃向上、愉悦快乐的情绪。教师在大部分时候需要表露对学生的关爱和支持(不论教师本人的情绪是正性情绪还是负性情绪),在学生犯错的时候需要表露说服力和冷静,在教学时需要表露兴奋、愉悦,解决学生问题时需要表露镇定、沉着;在面对家长时要表现出耐心和关注;在面对同事时要表现出支持和友爱;在面对领导时要表现出积极和谦逊… … 由此可见,情绪无时无刻不充斥在教师的工作中,在面对学生、同事、家长或领导的过程中,教师都需要进行适当的情绪工作。教师的情绪工作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和教育教学活动有重要的影响,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部分。1 .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绪工作与教师的工作紧密联系。情绪工作是一把双刃剑,对教师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一方面,教师的情绪工作会帮助教师控制和管理情绪,表现出适合教学的情绪,顺利完成教学工作。另一方面,研究者发现,高负荷的情绪工作对个体的负面影响也是比较大的。由于情绪工作需要持续的意志努力,需要付出较多的身心能量,因此,许多学者认为执行过高负荷的情绪工作容易引发情绪失调和情绪衰竭,从而降低情绪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引起职业倦怠和离职意向。由于教师是高情绪工作者,因此教师的情绪工作也可能降低工作满意度,失去工作热情和兴趣,产生情感冷漠和人际疏离,从而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2 .对教育教学效率的影响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师生互动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情绪状态是否稳定,是否积极、乐观,将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有关课堂气氛的研究己经揭示了教师良好的情绪能够创造亲和、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这种课堂气氛将增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教师的心理健康联系紧密。学生从教师那里学习知识、技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_小学教师实习

关于小学教师社会实践的报告 (景德镇陶瓷学院机电学院材料成型专业(1)班级邓超群) 摘要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度过了一年的大学生活了,为了拓宽自己的实 践经验,这个暑假我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我来到了家乡的一所小学从事了小学教师这一光荣的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别人沟通,如何与别人合作等一系列问题。这次实践给我带来在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让我积累了不 少实际经验,获益匪浅。 关键词:代课教师清退政策生活状况三险一金 绪论 东方网8月31日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增加财政投入支持发展学前教育,听取对中央企业监督检查情况的汇报。 会议决定,在近两年山东省潍坊市、吉林省松原市、陕西省宝鸡市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再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国部分地市开展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一)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并设置正高级职称。职称系列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二)按照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的要求,完善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国家制定基本评价标准,各地区制定具体评价标准。对特别优秀的教师制定相应的破格评审条件。(三)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健全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四)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有效衔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

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五篇模板

教师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五篇模板篇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正是使学生的这种发现、研究、探索的欲望得到满足和释放的最佳途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从他们自己的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学习的对象,自然地、综合地学习,这种学习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非老师强加的。这种全新课程的出现,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角色要由“重”转“轻”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是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基于自身兴趣、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过去的活动课只是要求教师课上和同学们合作完成一些科技制作,或者讲授一些科技方面的知识,教师还是课堂的总导演,学生围着教师转,这是“重”。教师必须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转变指导思想

和指导策略,由过去的管理者变为组织者、促进者、协调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是“轻”。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中有较强的专业性,教师可独立完成教学,但综合实践课则不同,它包括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有信息技术也有各种专业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与学生充分协作,真正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再有,一节课只有45分钟,课上教师很容易就会有和学生抢时间,尤其是在上观摩课的时候更容易看到教师多讲,希望更多的展示学生收获的现象。这样,课上学生活动较少,学习的主体作用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指导学生上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访问有关的工作人员并做好调查记录,自己试着整理资料。课上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学习兴趣高涨。通过活动,学生亲历了查阅文献,上网查询和实地调查,以及数据整理和统计等工作,培养了学生开展科学小研究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体验和感受交通工具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综合实践课必须注重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的全新课程。

社会实践学生义务劳动心得体会5篇

社会实践学生义务劳动心得体会5篇 不计定额,不要报酬,自觉自愿地为社会劳动。列宁曾把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俄国工人中产生的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称之为“伟大的创举”。是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的具体表现。下面是带来的有关社会实践义务劳动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人们常说,劳动是伟大的,是光荣的,没有劳动就没有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也就是说,只要是劳动,不论是什么劳动,都是光荣伟大的。11月22号在年级办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党校学员义务给机关楼的人事处的三个办公室进行了清扫。风忽忽的刮,学员们还是热情饱满的认真工作着,顶着寒冷的天气,不怕冷不怕辛苦,将办公室的地面,桌椅和窗户都擦的干干净净。 这次义务劳动的实践,通过小组为单位的劳动,启发了我们在义务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劳动的价值。我们小组的同学毫不嫌脏,仔细地打扫着办公室,看着桌上,地面,窗台的明净,看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都会心的笑了,都不因天气寒冷而退缩,是这些成果完全让我们忘记了劳累。 义务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义务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我们的宠爱,使我们对劳动的概念了解肤浅。这次的集体义务劳动,使我们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

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老师有意识地组织了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让我们对劳动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的光荣,让我们重视劳动,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义务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这次组织的义务劳动让我们了解劳动的光荣和价值。 这次的义务劳动让我们明白了学会劳动的重要意义。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在校的大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问题。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我们应该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不辜负党组织对我们的要求。 人们常说,劳动是伟大的,是光荣的,没有劳动就没有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也就是说,只要是劳动,不论是什么劳动,都是光荣伟大的。 这次义务劳动使我们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经过这次劳动,让我们对劳动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的光荣,让我们重视劳动,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义务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劳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小

压力与情绪管理培训心得

压力与情绪管理心得体会 南孙庄中学张国平9月30日,我们到王兰庄中学听取了王昌品教授的《压力与情绪管理》讲座,听后感觉受益匪浅。如今社会和家庭给予老师的压力和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宣传报道中,给予老师的漫骂比鲜花与掌声多,对教师工作效果的高期望、对教师教育方法的质疑和误解、以及教师本身的生活和人际关系,都使教师心理承担着无法想象的压力.在参加了王昌品教授的这次关于教师压力与情绪管理的讲座之后,我受益匪浅。感想颇多,突然觉得有必要对自己的职业压力做一下调试和展望。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这一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教师的心理问题已经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要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心理素质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来感化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有心理问题的教师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对自身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

师范生假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师范生假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师范生假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一 经历了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初尝了身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回顾和学生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不禁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也深感如今的学生比我们过去多了一份顽皮,一份灵活,一份大胆。学生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强,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想在学生中树立起好老师的形象,还需要走一段不寻常的摸索之路。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也是学校管理的中间力量和骨干分子,对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个班主任又怎样使自已的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上档次呢?实习期间担任班主任工作,我有这样一个认识,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实质上是一个与学生实行心理沟通的过程,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到有的放矢,方法得当,才能达到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对教师的工作给予配合支持的目的,从而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下面谈谈自己切合学生心理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本人在实习班级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一、组织开展活动的魅力。 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必须依靠活动来实现,活动可以产生凝聚力,密切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发挥主体的积极性,这时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健康的竞争心理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在我班,凡是学校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和我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如校运会的报名与训练班主任与我都亲身参与当中,开动员大会,一起与学生训练。告诉他们不用把名次的好坏,放在第一位,只要我们尽力了就行了。心理学等理论告诉我们在竞赛活动中,一个人的目标期望水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只有中等水平的期望值才能使参赛者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对于我们每个同学来讲,活动的目的不是拿名次,而是看我们如何对待竞争,是否有参与意识,是否全身心投入了,是否能做到问心无愧。在活动中进行教育,同学们易于接受也能很快转化为行动。抓住活动这个最佳的教育时机,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二、奖惩适当。 我知道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时刻应该用爱去开启学生的心灵,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个笑容,一个课余诚恳的交谈,有时是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都会对学生产生长久的影响,你爱的奉献会得到爱的回报,但我们细想一下,这样的学生有多

小学教师社会实践报告

小学教师社会实践报告 放寒假的第三天,也就是2020年1月23日,我从学校回到了家——江西省景德镇市的一个农村。回家的时候,农村的小学还没有放假,于是曾经的小学班主任老师就让我给学生上一节课,我就欣然同意了。这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是为了给家乡的孩子做点什么。于是就主持了一次班会即:“放飞孩子的梦想,托起明天的太阳”主题班会。 在班会上,我主持的专题叫“美丽照片,精彩贵州”,做这个活动我的初衷是想借照片展示给没到过贵州的孩子们一个感性的认识,(包黔灵公园、遵义会议、娄关山战斗遗址、贵州大学等)。那些照片都是我在贵州的各大景点拍摄的 我的这个专题在班会上是第一部分。当我给孩子们一张张地做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那种渴望知识的眼神深深的打动着我、震撼着我,勤奋、刻苦、努力、上进是在场的每一个孩子都具备的,从他们那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里,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和孩子们一起的几个小时里,我过得快乐而充实,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当学生代表给我们佩带红领巾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激动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带红领巾的时候差;当孩子们用洪亮的声音唱着《我们从这里出发》时,我不知为什么,也许是一种冲动。我的眼睛开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们感动了,被他们的纯真、活泼、朴实感动了。

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我真正体会到了“从绝望中寻找希望”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让我感觉到我的做法是对的,如果这次活动能增强他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那我的这个活动就算是成功了! 我的这次活动得到了当地了村干部和学校领导的支持,我是这个村庄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曾经,老师和乡亲们给了我太多的期望他们希望我能够走进大学,将来为这个村的建设作出贡献,现在虽然还没有毕业,但我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我的母校和乡亲。 1月24日,应别人邀请我乘坐公交车出发于早上8:00准时来到家乡的一家食品公司。首先,我与肖经理见了面,肖经理对我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向我详细介绍了食品生chang,销售等近几年的发展概况。之后,他带领我参观了chang品以及生chang线等进行了介绍。他要求我在实践过程zhong要主动与公厂的技术员们接触,多动手、多动脑,敢于发问,将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与实际相结合。最后他祝愿我在本次实践活动zhong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为了给自己尽量多的创造动手机会,他建议我在这里做几天工,亲自体验一下生活。并答应给我一些工资,我就欣然同意,整个寒假尽管我累得腰酸背痛,但是我却十分高兴。 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

教师压力与情绪管理方案计划

《教师压力与情绪管理》课程运用了神经心理学原理,阐明了教师心理紧张系统产生的心理机制,并探究了教师面临艰难抉择时的内心冲突的心理实质,具体阐明了教师化解过度的压力与焦虑的心理学方法,并为增强教师的情商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方法。 该课程还对教师过度追求完美主义的倾向进行了心理学方面的剖析,并提出了衡量心理健康与否的三大标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教师化解过度的压力,聚积心理的正能量,增强教师的心理素质,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知识拓展】1 人际关系与沟通摘录 1、中国人讲求“在圆满中分是非”,把是非分得大家都有面子,不得罪人,但也不讨好人,人际关系才可能良好。 2、自古以来,我们设置了形形色色的关系,无非在加强对个人的约束,使我们在自己之外,还会想到各种有关系的人,因而一言一行,都格外谨慎。 3、中国人一向最明白“先说先死”的道理。 4、中国人人与人之间的往来频繁,人际关系浓厚而紧密,一方面抱怨劳神烦心,一方面却有乐此不疲。 5、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对中国人而言,变得非常重要。如果关系不好,大家不愿意帮忙,那么就算身处群体之中,也将得不到众人的协助。这时候群体等于一种形式,并未对个体提供实际的助益。若是人际关系良好,不但可以发挥集合的力量,而且“多人帮忙一人”,在众人成全之下,获益必然更大。 6、人际关系正常可以收到合力的效果。 人际关系良好,成功的几率大,成为“事半功倍”,再有高超的能力,如果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能够顺利成功,除非他痛定思痛,在人际关系上有所改善。人际关系和成功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 第二章:成功的人际关系 7、我国人际关系十要:一表人才,两套西装,是做人的基本修养。三杯酒量,四圈麻将,则是社交生活必要的媒介。五方交游,三教九流的人都不必排斥,人际关系扩大,交往的范围才会随着增广。六出祁山,七术打马,八口吹牛,都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应有技巧。九分努力,还要加上十分忍耐。惟有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长期维持良好关系。

教师实习心得体会及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邵东实习队二完小数学专业 时光飞逝,转眼间实习已经一个多月了。当初怀着紧张又期待的心情来到了二完小,我的实习地点。在这一个多月中,有着许多的酸甜苦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不易,做一名合格的老师更是难上加难。 从一开始在学校动员大会上听到前几届带队老师的经验介绍,让我们初步了解了顶岗实习的内容和重要性。让我们知道该怎样去应付一些紧急情况。随着我们来到了学校,我们开始了差不多每天的三点一线,我也开始了我的第一堂课。 我还记得我的第一堂课是一节语文课:在这节课,由于自己的准备不足,还以为上课不就是把教案写好,照着上面的思路走下去就可以把课上好。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在课上有很多莫名的突发状况,比如说有同学无缘无故的朝同学大笑,把垃圾丢到同学的课桌上等等。这样弄得自己阵脚大乱,导致在这节课上,重点没有突出,课堂不够完整。 在这节课中学到了许多,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面对一些突发的状况我们一定要沉着的应对,不要自乱阵脚。在这我也多亏了有我的指导老师的包容,对我的错误能及时的说出来,也能帮我及时的改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一点都没差。以前我总觉得老师不是很容易 吗,只要照着书上的说,说完就可以下课了。但现在看来,我真的是太小看这个职业了。每天我看到班主任都要从早上七点半左右到教室,一直要到下午四点多才能回家。这期间都没有回家,都是在教室陪着学生。这样子是何等的辛苦,体会到这是何等的艰辛。 从这个中间,我也学到了很多,作为一个老师我们应该要对自己的职业负责。对待事情要一丝不苟,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在我们班上有几个难缠的学生,一个是无论你要他做什么,他完全不会听你的;一个是上课的时候无缘无故去打扰同学。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要加以耐心,就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他们在家里面可能没受到重视,我们就更加要对他们重视,要他们感到和其他同学都是一样的。(转载于:教师实习心得体会及收获但我们也不能太随着他们,有些地方我们也该严肃就要严肃,不然他们就不把你当回事。

大学生实践劳动心得体会5篇

大学生实践劳动心得体会5篇 一般实践伴随着个体生命的起止而起止,伴随着时局个体意识的变化而变化。依据相对的表现,或隐或显,或爆或燃,或强化或弱化,或有序或无序,或持续或中断,错综复杂。基于相对的考量,生理实践和心理实践,个体实践和团体实践。下面是本人带来的有关大学实践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实践心得1 很多人在暑假期间都会选择社会实践,为了能好好利用暑假,充实的度过这两个月。 作为一名在校学生,能在大一期间参加社会实习,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使我们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后,迅速的加以实践运用。巩固学习成果。这是学业上的优势。更为可贵的是,我们在实习中成长的更加成熟,无论是思想还是心理上。由于我们习惯生活在校园中,时刻有老师、家长和同学关爱,生活得无忧无虑,很少接触社会,也很少吃苦。在实习中,困难时刻严峻的考验着我们。 同时,也想通过社会实践更多的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耐力,使自己在独立自主和为人处事的能力上得到更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想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能否在社会中实现自己应有的价值。 以我个人暑期时间的安排来讲,我自我感觉是很充实的,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我和另一们同学就在专业老师的推荐下当上了一名少儿培训班的美术老师,开始了我们的第一份工作,开始以一位老师的身份来面对我们将要教授知识的那一群小朋友们,他们纯真的笑容打动着我们,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技体语言深深吸引着我们的双眸。尽管我所学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但当一名人们教师是我小时候的一个理想,现在正在努力的实现着。 在与老师、家长和孩子们的交谈中,锻炼和增强了我们的交际、沟通能力。从生活、学习、心理三方面着眼,以家长、老师、学生本人三个角度出发,通过与学生家长进行电话回访,老师每天的详细记录,学生心态动向,了解孩子家长在供子女上学、培养儿女成才方面的思想状况,和学生在家中的反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家长做最及时的沟通。 与家长知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更加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那望子成龙的心切和

教师专业实践中的情绪劳动(精)

教师专业实践中的情绪劳动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尹弘飚 摘要:后工业时代发生的社会转型使情绪劳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究其实质, 情绪劳动是教师在其专业规范和情绪法则的限制下必须从事的一类情绪管理工作。对教师专业实践来说, 情绪劳动同时具备压迫性和酬劳性两个侧面, 这对我们理解教师的职业形象和专业规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教师专业实践;情绪劳动;情绪法则 一、情绪与教师职业 教师职业一直被人们寄予厚望,这尤其体现在人们形容教师角色时所使用的隐喻之中。如“春蚕”“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往往都被视为教师的代名词。新课程改革以来,“知识建构者”、“共同探究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等词语开始频 繁出现, 并被越来越多地用以形容教师。这反映出近年来教师公众形象的微妙变化:如果说以前人们多关注教师的道德责任,那么现在人们则偏重考量教师的专业能力。 无论关注道德责任还是强调专业能力, 上述隐喻都是从局外人的视角出发对教师的社会角色提出规范。毫无疑问, 这两个方面对教师来说均十分重要, 但若从教师自身的感受出发, 其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又会是怎样呢?这里,我们不妨听一听教师对其职业特性的描述:①这是一个悲剧性的职业, 你知道吗?很多人觉得老师好像很轻松——不就是每天两节课吗? 事实上老师的工作不止八小时啊! 哪个学生没回家, 家长打电话告诉你, 你得担心。就是说, 八小时之外还要工作。这就是人的工作嘛! ……很多学生的问题到高中其实已经很难解决了, 但你还得操这个心, 而且这份操心好像又没有结果, 然后还要操更多的心! 老师天天穿梭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非常辛苦。这个职业是个很辛苦的职业,很操心。 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就要和他们进行心和心的交流。要和学生有沟通, 情感上的沟通。教育, 尤其是基础教育, 就是一个“心” 的教育。只有动了情, 动了真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