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含计算书)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含计算书)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含计算书)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含计算书)

高支模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拟建的工业基地工程,位于广州广从路,工程用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7196平方米。结构型式是现浇框架结构, 建筑层数5层,地下室一层,建筑总高度为24米;本工程①/⑤轴与A/D轴相交处为地下室属于高支模区域,层高为4.5M,楼板厚为180,梁断面尺寸:主梁为40031000,35031000,3003800,次梁为2503700,2003700,2003500等,梁最大跨度为10M, 采用门式架作高支模支顶直接坐落地下室底板上。首层层高为6M,板厚120,梁断面尺寸:主梁为40031000,35031000,30031000,3003800,次梁为2503700,2503600,2503400,2003400等,梁最大跨度为10M,采用门式架作高支模支顶直接坐落在±0.00砼板上,为确保高支模安全施工、安全拆除,特编制此方案以指导施工。

2.编制依据

2.1工业基地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

2.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

2.4《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 JGJ74-2003 2.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2.6《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128-200 2.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130-2002

第二章现场施工管理架构

1、施工小组

为了确保高支模施工过程的安全,实现“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其人员和分工如下:

组长:(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协调安排及施工指挥。

副组长:(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技术交底。

成员:(施工技术员)——负责施工监督工作。

(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安全巡视及检查工作。

(专职质检员)——负责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2、劳动力计划

选择技术全面,且具有一定经验的专业施工班组,施工人员必须持有效的特殊工种上岗证。须经过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后,方可上岗作业,具体安排如下:

劳动力计划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

1、柱模板加工与安装

柱模板采用18㎜夹板,80㎜380㎜木枋做竖楞,间距为300㎜;柱箍采用23Φ48钢管和M12对拉螺栓夹固,楼板面上350㎜设第一道柱箍后,再以间距@500㎜布置柱箍。柱中穿心螺栓,柱侧壁四面用Φ48mm33.5mm钢管作斜撑,支撑在柱箍上,形成一稳定受力体系,保证柱模的强度和刚度。

(1)按设计图纸尺寸制作柱侧模板(注意:外侧板宽度要加大二倍内侧板模板厚)后,按照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装柱模板,两垂直向加斜拉顶撑,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

(2)安装柱箍:柱箍间距一般为500㎜,最下一层距楼面350

㎜,柱截面边长大于800㎜时应设置柱中穿心螺杆,螺杆的直径为Ф12,间距按500㎜设置。

柱模板基本参数

柱断面长度B=800mm;柱断面宽度H=800mm;

方木截面宽度=80mm;方木截面高度=80mm;

方木间距l=300mm, 胶合板截面高度=18mm。

2、楼板支顶体系

楼板支顶体系采用门式架进行支撑,支撑主要按900㎜3900㎜的间距布置。楼面模板采用18㎜厚夹板。楼板模板的安装采用压梁旁板式,梁侧竖向压枋兼作纵向主龙骨的一端支撑,沿板横向设一层次龙骨,次龙骨方条位于主龙骨之上垂直主龙骨木枋与梁交接另一端,梁侧竖向压枋兼作支撑,主龙骨间距为@900mm采用80㎜380㎜木枋,次龙骨间距为@450mm采用80㎜380㎜木枋;板设置支顶横向龙骨通过上托支撑在门式架上端(见附支顶大样图)。梁下门式架设置的间距依不同截梁的计算结果进行布置。离楼地面约200mm~300

mm处设一道扫地杆,然后沿支顶高度设置纵横钢管拉结杆,水平杆应与结构柱作拉结以加强稳定性。

在制作安装楼面模板时,现场施工人员按设计标高放线调整顶架的高度,注意上托旋头的高度不得大于250mm,防止摇摆,失稳。标高调好后就安装梁底模板,并按设计、规范要求起拱为跨度的3‰。楼板模板铺设时应顺同一方向铺起,在中间收口,板缝必须严密,保证位置,平整度准确,误差符合检评表的要求。模板安装后,应再详细校正和检查加固。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充分湿润模板。

3、梁模板制作与安装

1、梁模板的制作

梁底模板及侧模均采用18mm厚木夹板,竖向龙骨采用80mm380mm木枋,间距@300mm,纵向采用2Φ48mm33.5mm钢管加固,采用Φ12螺栓@600mm用蝴蝶扣加固,梁底纵向次龙骨木方采用80mm380mm@300-450,横向主龙骨木方采用80mm380mm@450-800。

2、模板安装

大梁(梁高≥1000㎜)装模时,先钉装梁底板,待梁筋安装完成后,经检查无误差,才封梁的两侧旁板。

(1)在柱头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2)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顶架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当梁跨度大于及等于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

时,起拱高度为梁跨的2‰。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3)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压旁来确定。

(4)当梁净高超过900㎜时,梁侧模板加螺栓加固。(具体拉结位置见附图)

4、高支模顶架搭设

高支模顶架采用国标门式架搭设,门式架底部离地面约200~300㎜纵横设一道钢管扫地杆。支撑主梁的支架必须设置连续剪刀撑,并沿梁纵横向通长布置。

1、高支模系统采用顶架搭设一般规定。

(1)门式架顶架材料选择及质量标准

a、门式架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28-2000),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的规定。

b、门式架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新门式架应有质量证明书。

②、门式架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痕、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③、门式架必须涂有防锈漆。门式架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允许偏差分别为:-0.5㎜、-0.5㎜、-0.5㎜。

④、门式架表面生锈深度≤0.50㎜,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⑤、旧拉杆使用前应进行锈蚀厚度检查,有裂缝、变形的禁止使用。

c、门式架上严禁打孔。

(2)扣件

a、扣件式钢管顶架应采用可锻铸铁作的扣件,其材料材质应符合国家现行的规范标准《钢管扣件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b、高支模支架系统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2M时,不得发生破坏。

(3)模板架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

(4)脚手架必须设置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300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固定在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5)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距离不宜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b、对接宽度不应小于1000㎜,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至杆端的边缘距离不应小于100㎜。

(6)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

(7)设在支架立杆根部的可调底座,当其伸出长度超过300㎜时,应设置水平杆固定。

(8)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间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立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b、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和中间每隔4排支架立杆从顶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立撑。

c、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Ⅰ、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下表规定确定。

Ⅱ、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斜角在45°~60°之间。

Ⅲ、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立杆接长除顶层顶部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部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ⅰ、立杆上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接头中心至主结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ⅱ、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螺旋扣件固定,端

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

Ⅳ、剪刀撑斜杆应用螺旋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拉上,螺旋扣件中心线至主结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

d、顶架搭设完毕后,架体与外围已经浇注的一、二层混凝土框架梁和柱拉结,与梁二跨一拉,与柱子一步一拉结。

(9)方条均采用80380杉木或松木杆L=2000mm顺直无挠曲断裂腐烂残缺等现象.

2、高支模顶架搭设完毕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以后方可使用。检查验收的具体内容如下:

①、基础是否平实,可调底座、木枋安放是否符合要求。

②、检查顶架垂直度,要求偏差不大于0.5%。

③、扣件紧固状态是否合格。

④、水平架,水平加固杆,剪力撑是否符合要求。

⑤、安全网和防护栏杆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⑥、高支模顶架验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高支模顶架验收合格方可使用。使用前应该对工人进行安全使用教育及技术交底工作。

5 、结构支模顺序

支模顺序为:柱模——梁模——板模

当柱筋扎好后,开始支柱模。柱模安装好后,校核其轴线、垂直度及几何尺寸无误后,将其支撑牢固,捣柱砼,然后进行梁板模的安

装,安装时要特别注意梁柱的各个节点处的几何尺寸、轴线位置的准确性,梁、模板以803100㎜的木枋垫平支牢,保证模板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几何尺寸的准确性。钉楼面模板时需要在下面留出施工通道,方便检查加固。

6、梁、板砼的浇筑

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梁分层浇筑。首先将主梁砼浇筑至次梁底,第二次浇至梁高1000㎜处,并停顿一段时间,以便砼的沉降密实,在砼初凝前同板砼一同浇注(见梁分层浇注图)。

板砼的虚铺厚度应大于板厚,振捣完毕,用刮尺抹平。刮平过程中,混凝土面要饱满,不能留有小凹洞,必须用人工预先边压浆,边抹面。

梁板砼的振捣。梁板砼使用插入式振动棒及平板式振动器振捣。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时,振动棒应垂直插入,并插到尚未初凝的下层中50~100㎜,以使上下层相互结合。振动棒插点的间距一般不应超过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振捣时间一般每插点为20~30秒,见到砼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水泥浆和外观均匀为止。作业中要避免将振动棒触及钢筋,钢结构预埋件,水电预埋管,模板等。平板式捣动器振捣砼,应使平板底面与砼全面接触,每一次振到砼表面泛浆,不再下沉后,即可缓慢向前移动。

混凝土入模温度必须控制在30℃以内,坍落度控制在混凝土配

合比要求范围内,混凝土初凝时间要控制在2.5~3小时。

如果混凝土临时间断处超出初凝时间仍然未能结合时,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在结合处及时浇上适量混凝土以推迟结合处的初凝时间,保证结合缝的接搓。

混凝土养护

柱身养护采用淋水。对于暂时不进行上部结构施工的柱预留钢筋,经清除捣柱混凝土时被污染的混凝土浆后,要用胶布包裹,以防止雨水锈蚀预留钢筋和锈水污染柱面。

楼地面混凝土浇筑完后12小时内采用、淋水的方法进行养护。

在已经浇筑混凝土强度>1.2N/㎜2,方可在其上进行施工作业。

拆模方法

模板拆除的时间,应依同条件养护的砼试块强度来确定,其标准为:

跨度小于8m的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

跨度大于8m的梁及悬挑部位混凝土强度须达100%;

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顶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

模板支顶的拆除顺序:先将支柱上的可调上托松下,使代龙与模板分离,并让龙骨降至水平拉杆上,接着拆下全部连接模板的附件,再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块降下由代龙支承,拿下模板和代龙,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及剪力撑和支柱。

梁外侧模、柱模板在确保混凝土表面不受损坏时,方可进行拆除。

先拆除斜撑,再拆模板连接螺杆及附件。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之与混凝土分离,必要时使用塔吊配合拆除。

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涂刷脱模剂,并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机配件及时集中统一管理。

第四章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根据该结构层段的技术特点和质量要求,详细向作业班组人员作出技术、安全交底,并组织有关作业班组人员学习有关的作业指导书和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有关《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和纠正措施》里的相关内容。安排“样板”先行,然后再按照其标准要求全面施工。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将选派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现场负责施工方案的施工管理、施工监测、技术指导等多项工作。施工员和质安员对其质量、安全进行全面监控。落实三级检验制度,即班组自检、项目部质安员验收,合格后报监理验收。如发现有不合格的必须返工重做直至合格标准为止,绝不允许有不合格品流至下一工序。

第五章成品保护措施

在已完成砼面上搭设脚手架时要分批进场施工,作业材料分散均匀尽量轻放,不得集中超高堆放。支顶材料应分规格,堆放整齐、平整,下垫木枋,吊运门式架时应和机驾员保持良好联系,下放钢筋要慢,避免造成楼板损坏。搭设时作业人员不能高空抛物,以免影响楼

板质量,支顶下托应垫在双排木枋上,杜绝把下托直接支在楼面砼上。

模板支撑体系完成后,及时将多余材料及垃圾清除干净;

安装预留洞口模板及预埋件应在支模时配合进行,不得任意拆除模板及重锤击模板、支撑门式架,以免影响质量;

砼浇筑时,严禁在高支模脚手架上固定或者架设泵送混凝土管及起重设备。

架设施工水平运输通道,不得直接搁置在侧模上。

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及楞角。

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贯彻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确立高支模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

要对操作班组(架子班、木工班、砼工班)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经过三级交底教育才能上岗操作。

高支模施工必须按经审核的方案施工,未经原审批部门同意,任何人不得修改变更。

质安员对施工过程的安全操作进行监控,确保施工生产安全,并要对支撑系统进行全面稳定性检查。

高支模工程安装完成后,必须经进行三级验收,班组自检——项目部质安员验收——项目部技术和安全负责人验收合格,并经公司质

安部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

施工前外围脚手架必须先行施工,确保周边的安全环境。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严禁从支撑系统爬上爬下。

作业区内严禁私自动火,需要动火作业必须向项目部办理报批手续。严禁在施工作业区内吸烟,并配置适当的灭火器材。保证施工防火安全。

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负责认真检查,观察支架体系是否牢固、无变形。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

高支模搭设,拆除和砼浇筑期间,要求划定施工作业范围,设立警示牌,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模板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浇筑砼过程中,要有施工管理人员跟班在现场监控。

第七章高支模安全应急措施

7.1基本原则与方针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令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事故预兆发生后,应防止事故预兆的扩大,中止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优先保护人和优先保护大多数人,优先保护贵重财产等原则和方针。

7.2可能发生的事故预兆内容7.2.1可能出现重大的事故

7.2.2事故预兆的确定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3、高支模工程 (3) 4、模板工程质量及进度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5、混凝土浇捣方法 (9) 6、高支模满堂支撑架搭拆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9) 7、高支模文明施工措施与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8、高支模监测 (11) 9、安全应急救援预

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10、附件(计算书) (21)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教育基地实训基地工程(钳工实训厂房)施工图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现行有关工程施工规范、规程和标准、PKPM建筑安全计算软件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2006) 《工程测量规范》(GB50206-9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修订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 3、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克拉玛依工程教育基地实训基地工程(钳工实训厂房) 2、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结构主要特征: (1)钳工实训厂房外形尺寸(轴线尺寸)为96m * * (女儿墙顶)。 3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人: 日期:2006 年月日 审核单位: 审核人: 日期:2006 年月日 审批单位: 审批负责人: 日期:2006 年月日

一、工程概况: xxxx厂厂房,建筑面积1037.4㎡,首层高5.5m。砼强度等级为C20,楼板厚h=120mm,模板用夹板,楞木间距为0.85mm,属高支模范围,需计算“高支撑系统”。 二、楼板模板采用20厚夹板,梁模板采用20厚夹板,φ钢管作模板支架, 间距900mm。 三、高支撑模板支架计算。 (一)楼板模验算(板厚120) 1、荷载计算:板跨800取1m宽作为计算单元 1)施工荷载g=RC板重×分布系数 =(3.9+0.3)×1.2=5.04KM/㎡ 活载P=施工荷载×分布系数 =2.5×1.4=3.5 KM/㎡ q=g+p=5.04+3.5=8.54 KM/㎡ 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时, 静载:g=5.04 KM/㎡ 活载:取双轮手推车的轮压(2.5KN)产生的集中荷载,进行验算 P=2.5/2×1.4=1.75 KM/㎡ 2、内力计算 1)计算Mmax Mma=Mb=1/8×8.54×0.82=0.683 KM/m 2)计算Mma

Mma=Mb=0.125g12p1×0.504×0.82+0.188×1.75×0.82 =0.403+0.211 =0.614 KM.m 3)强度验证湿材料整系数0.9施工荷载整系数1.3 取图1.2中Mma=0.683 KM.m fw=13 h=18mm b=1000 1=0.8m wbhb=1000×182/6=54000 mm 2 Ψw=M/wn=61400/5400=11.37n/㎡<×1.3fw 强度满足。 3、挠度验算 q=5.04 KM/㎡ E=1000N/㎡L=0.8m 1=1/12bh3=1/12×1000×183=486000mm4 W=0.52lg14/100EL=0.521×5.04×8004100×1000×486000=2.21<[1/250] =3.2mm 板底小楞即支撑模板的木方,其跨即支柱间距,支柱间距1200,负荷宽度为小楞间距,小楞截面80×80间距800 1、荷载计算 1)施工荷载为均布荷载时 静载:g=(3.9×0.8+0.3×0.8×)×1.2=4.032 KM/m 活载:P=施工人员及设备重×分项系数=2.5×0.8×1.4=2.8 KM/m 总载:g+p=4.032+2.8=6.832 KM/m 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时

高支模方案附计算书

高支模专项施工案 施工单位: 编制时间:2013-10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及设计计算 1、编制依据 (3) 2、设计计算 (3) 三、施工工艺 (4) 四、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5) 五、登高防坠落措施 (17) 六、材料管理 (22) 七、验收管理 (22) 八、使用管理 (22) 九、拆除管理 (23) 计算书:大梁侧模板计算 (23) 计算书:梁模板支架计算 (29) 计算书:满堂模板支架计算 (36) 计算书:中小断面柱模板计算 (44)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地址: 结构类型:框架 计划工期: 施工面积:5970平米 B-C轴交1-9轴梁宽250mm,梁高750mm,为无板梁,C-D轴交5-9轴为有板(350mm空心楼盖空心230mm)梁宽250mm,梁高800mm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龙骨布置2道,龙骨采用木50mm×100mm ,外龙骨间距500mm,外龙骨采用Φ48×3.0双钢管 对拉螺栓布置3道,竖向间距100+350+300mm,断面跨度向的间距300mm。 木垂直梁截面支设式,梁底增加1根承重立杆,承重杆间距顺梁向有板梁为850mm,无板梁为900mm. 梁底采用2根50mm×100mm的木,顶托托梁材料选择木: 100×100mm。 梁两侧立杆间距0.8(mm),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0.0(mm)。 板底采用托梁支撑形式,木间距250mm,木尺寸:50mm×50mm,顶托托梁材料选择木: 100×100mm。 脚手架搭设高度9.00m,步距1.80m,有板排距0.85m,纵向间距0.85m,无板梁排距0.9m,纵向间距0.9m.。 二、编制依据 1、钢管扣件式模板垂直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DJ/TJ08-16-2011) 2、建质(2009)254号(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01) 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 6、《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01) 7、《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低压流体输送甲焊接钢管》(GB/T3092)、《碳素结构钢》(GB/T700) 8、《钢管脚手架扣件》(GB/5831-2006) 9、《钢结构设计规》(GBJ17-88) 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5-2001) 2、设计计算见附页

建筑工程施工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高 支 模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目录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 2 二、施工平面布置 --------------------------------------------------------------------------- 3 三、施工要求 --------------------------------------------------------------------------------- 4 四、技术保证条件 --------------------------------------------------------------------------- 7 第二节、编制依据 第三节、施工计划 一、施工进度计划 --------------------------------------------------------------------------- 9 二、材料与设备计划 ------------------------------------------------------------------------ 9 第四节、施工工艺技术 一、技术参数 -------------------------------------------------------------------------------- 11 二、工艺流程 -------------------------------------------------------------------------------- 12 三、施工方法 -------------------------------------------------------------------------------- 14 四、检查验收 -------------------------------------------------------------------------------- 19 第五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一、组织保障 -------------------------------------------------------------------------------- 21 二、技术措施 -------------------------------------------------------------------------------- 21 三、监测监控 -------------------------------------------------------------------------------- 24 四、应急预案 -------------------------------------------------------------------------------- 24 第六节、劳动力计划 一、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26 二、所需劳动力安排 ----------------------------------------------------------------------- 26 第七节、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计算书】 ----------------------------------------------------------------------------------- 26

高支模计算书

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二、荷载设计 三、模板体系设计

设计简图如下: 模板设计平面图

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纵向)

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横向) 四、面板验算 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本例以简支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 W=bh2/6=1000×18×18/6=54000mm3,I=bh3/12=1000×18×18×18/12=486000mm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0.9×max[1.2(G1k +(G2k+G3k)×h)+1.4×Q1k ,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1+(24+1.1)×0.12)+1.4×2.5,1.35×(0.1+(24+1.1)×0.12)+1.4×0.7×2.5] ×1=6.511kN/m

q2=0.9×1.2×G1k×b=0.9×1.2×0.1×1=0.108kN/m p=0.9×1.4×Q1k=0.9×1.4×2.5=3.15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γG(G1k +(G2k+G3k)×h))×b =(1×(0.1+(24+1.1)×0.12))×1=3.112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1=q1l2/8=6.511×0.32/8=0.073kN·m M2=q2L2/8+pL/4=0.108×0.32/8+3.15×0.3/4=0.237kN·m M max=max[M1,M2]=max[0.073,0.237]=0.237kN·m σ=M max/W=0.237×106/54000=4.397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5ql4/(384EI)=5×3.112×3004/(384×10000×486000)=0.068mm ν=0.068mm≤[ν]=L/250=300/250=1.2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新

淮上人家22#、23#楼 模 板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江苏盐城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淮上人家项目部 二零一三年七月三十日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由于地下室工程顶板结构标高为-1.35米,故在一层支设过程中出现了5.9m高的模板。本施工方案针对这层模板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为了确保模板系统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支撑系统采用φ48×2.8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支撑,楼板、粱底(侧)模板采用15厚胶合板,托梁均采用50×70木方,通过调整上托来调节模板支撑的高度。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4、《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出版;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规范》GB50204-2002; 6、本工程设计图纸。 二、地基条件 本工程模板立杆支撑在地下室混凝土顶板上。 三、模板支撑体系

(一)、模板支撑系统设计的各项荷载 1、模板及支撑系统自重; 2、新浇筑混凝土自重; 3、钢筋自重; 4、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 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6、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7、倾到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 (二)、各项荷载标准值 说明: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1.计算模板及直接支撑的小楞时,对均布荷载取 2.5KN/㎡,另应以集中荷载 2.5KN在进行验算,比较两者所得的弯矩值,按大者采用; 2.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撑结构构件时,均布荷载取1.0KN/㎡。 (三)、设计模板支撑系统时的各项荷载分项系数 计算模板及其支撑时的荷载设计值,应采用荷载标准值乘以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求得,荷载分享系数应按下表采用。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

目录 1 编制依据 (3) 2 工程概况 (3) 2.1建筑概况 (3) 3 模板及支顶系统设计 (3) 3.1模板支撑系统的选型 (3) 3.4梁、板立杆间距 (4) 3.5扫地杆、纵横水平拉杆设置 (4) 3.6对顶抱柱 (4) 4 施工顺序 (5) 4.1钢管支顶施工顺序 (5) 4.2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5) 4.3模板支顶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6) 4.4模板拆除的技术要求 (7) 5 安全设施和管理措施 (10) 5.1安全设施 (10) 5.2安全管理机构 (10) 5.3安全管理与监控 (10)

7、监测方案 (14) 7.1观测点布置 (14) 7.2观测方法 (14) 8 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15) 8.1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架构 (15) 8.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求援 (15) 8.3发生支模坍塌应急救援 (16)

1 编制依据 施工图纸;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62-2008; 《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 建设部、省、市有关高支模施工技术、质量、安全和文明的规定。 2 工程概况 2.1建筑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5236.78m2,工程地上1层,层高4.5米。 支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梁底模和侧模均采用18mm厚木胶板,φ14对拉螺杆,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模。 脚手架基础处理: ⑴、素土分皮回填夯实,压实系数符合要求。 ⑵、浇筑C15混凝土100厚垫层或槽钢铺底。 3 模板及支顶系统设计 3.1模板支撑系统的选型 3.1.1梁、板模板采用12mm厚木胶板; 3.1.2次龙骨采用50×75mm木枋;大梁主龙骨采用单钢管(Φ48×3mm),小梁主龙骨采用单钢管;侧模肋枋采用50×75mm木枋;

高支模扣件钢管高架计算书(11.75米)

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架)计算书 41工程;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施工单位:。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 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1.20;纵距(m):1.50;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10.75; 采用的钢管(mm):Φ48×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00; 4.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00;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高支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缤购城项目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武汉丰太建筑有限公司 二零一五年十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3、危险源的识别与分析 (7) 4、施工准备 (5) 5、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 (8) 6、检查与验收 (18) 7、混凝土浇筑要求 (22) 8、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2) 9、应急救援预案 (29) 10、计算书及相关附件、附图 (38)

工程名称:缤购城项目 建设地点:武汉市南湖恒安路与富安街交汇处 建设单位:武汉缤购城置业北京华兴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北京华兴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武汉丰太建筑有限公司 武汉缤购城项目位于武汉市南湖恒安路与富安街交汇处,由武汉缤购城置业北京华兴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武汉丰达地质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华兴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武汉丰太建筑有限公司承建施工。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62112m2,由地下室、1#、2#、3#住宅楼及商业裙楼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2层,地上最高32层,建筑总高度95.5米。本工程建筑等级为一级,耐火等级为地上一级,地下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2.1本工程施工难点 1)本工程高大支撑设计分散,施工难度大。 2)模板支架高度超过16米,跨度超过16米,基础为台阶坡状,梁底支撑是本工程的重点。施工中应重点检查控制高大模板及梁底支撑搭设。 2.2劳动组织及责任分工 (1)管理层(工长)负责人

2.3 本工程高支模层为结构层,分为三部分: 1)大商业主正门:轴线SC-2~SC-3轴,一层~四层,基础为地下室顶板,高度16.75米,主梁0.5×1.2,次梁0.3×0.8,悬挑5.45米。 2)大商业内天庭:轴线SC-3~SA-4,不规则,基础为地下室顶板,板厚250 mm,高度22.2米。最大跨度18米,梁截面尺寸有400*1200、500*1000、200*400,临近结构层高1-2层5.0米,2-3层5.4米,3-4层5.4米,4-5层5.4米。 3)放映厅:轴线SA-2~SA-9交SA-J~SA-C,基础为楼板,板厚120 mm,高度9.9-15米(台阶坡状),最大跨度18米,梁截面尺寸:主梁500*1000,次梁250*800、250*700. 具体高支模范围如下: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2 工程概况 (2) 2.1建筑概况 (2) 3 模板及支顶系统设计 (2) 3.1模板支撑系统的选型 (2) 3.4梁、板立杆间距 (2) 3.5扫地杆、纵横水平拉杆设置 (3) 3.6对顶抱柱 (3) 4 施工顺序 (3) 4.1钢管支顶施工顺序 (3) 4.2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3) 4.3模板支顶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4) 4.4模板拆除的技术要求 (5) 5 安全设施和管理措施 (8) 5.1安全设施 (8) 5.2安全管理机构 (8) 5.3安全管理与监控 (8) 7、监测方案 (11) 7.1观测点布置 (11) 7.2观测方法 (11) 8 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11) 8.1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架构 (11) 8.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求援 (12) 8.3发生支模坍塌应急救援 (13)

1 编制依据 施工图纸;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62-2008; 《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 建设部、省、市有关高支模施工技术、质量、安全和文明的规定。 2 工程概况 2.1建筑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5236.78m2,工程地上1层,层高4.5米。 支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梁底模和侧模均采用18mm厚木胶板,φ14对拉螺杆,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模。 脚手架基础处理: ⑴、素土分皮回填夯实,压实系数符合要求。 ⑵、浇筑C15混凝土100厚垫层或槽钢铺底。 3 模板及支顶系统设计 3.1模板支撑系统的选型 3.1.1梁、板模板采用12mm厚木胶板; 3.1.2次龙骨采用50×75mm木枋;大梁主龙骨采用单钢管(Φ48×3mm),小梁主龙骨采用单钢管;侧模肋枋采用50×75mm木枋; 3.1.3扫地杆、垂直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均采用Φ48×3mm钢管。 3.4梁、板立杆间距 支顶采用钢管脚手架,底模采用12mm厚木胶板,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模。 板立杆纵横间距1200mm,梁立杆纵横间距900mm,立杆承重连接方式为可调托座,托梁为单钢管。

高支模板计算书

120mm厚板模板支架高18.35m 计算书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参数 (1) 三、模板面板验算 (3) 四、次楞木验算 (5) 五、主楞验算 (7) 六、可调托撑承载力验算 (9) 七、风荷载计算 (10) 八、立杆稳定性验算 (12) 九、支撑结构地基承载力验算 (13) 十、架体抗倾覆验算 (14)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图纸及现场概况 2、《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3、《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JGJ300-2013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GB50666-2011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 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 7、《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 9、《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 10、《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GB50018-2002 11、《木结构设计规》GB50005-2003 12、《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 1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14、《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 号 二、工程参数

100 1500 18350 1500×10 1500 200 900 三、模板面板验算 面板采用木胶合板,厚度为12mm ,取主楞间距0.9m的面板作为计算宽度。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 900×12×12/6=21600mm3; 截面惯性矩I= 900×12×12×12/12=129600mm4; (一)强度验算 1、面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其计算跨度取支承面板的次楞间距,L=0.3m。Array 2、荷载计算

高支模施工专项方案

高支模施工专项方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武汉如意食用菌高科技开发研究中心多功能生产车间 高支模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胡春桥 审核人:许继明 审批人:陈辉龙 编工单位:湖北江都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0一0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高支模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审批表

武汉如意食用菌高科技开发研究中心多功能生产车间 高支模支撑系统设计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1、武汉市东西区规划建筑设计院的《武汉如意食用菌高科技开发研究中心多 功能生产车间》施工图纸相应标准图集;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01-82-2004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 6、《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 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 10、《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87号建质[2009]254号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武汉如意食用菌高科技开发研究中心多功能生产车间】工程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走马岭,由武汉如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由武汉市东西区规划建筑设计院设计,武汉五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负责施工全过程监理,湖北江都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承建。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通过

高支模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高支模平板计算 四、梁模板设计方案 五、施工计划 六、施工工艺 七、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 八、支模监测 九、质量保证措施 十、安全技术措施 十一、雨季施工措施 十二、安全应急救援措施 十三、劳动计划 一、工程概况. 支模架形式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由于此处地基土质较好,在土体夯实的基础上,再浇捣100mm厚C20混凝土,作为支模架架体的基础。 楼板支模架设计:立杆间距为900×900mm,步距为1200mm;离地200mm高度设纵横向水平扫地杆,立杆顶部(顶撑下部)设一道水平拉杆,且每步设一道水平拉杆,由于高度在8~20米之间,所以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加设一道水平拉杆;竖向剪刀撑,在架体外侧周边由下至上的设置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每隔10米左右由下至上设置连续式剪刀撑,竖向剪刀撑宽度为4跨;水平剪刀撑,在扫地杆处设一道水平剪刀撑,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设一道水平剪刀撑,由于高度在8~20米,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宽度为4跨,连墙件竖向2步(2400mm)与建筑物柱子设置一个固结点。 梁支模架设计:立杆横向间距为300mm,立杆纵向间距为600mm,梁底采用18mm

厚胶合板,配60×80mm木枋作为次楞(间距150mm),48×3.0mm作为水平主楞(间距同纵向立杆600mm),再加48×3.0mm双钢管支撑(间距300mm)。 梁侧采用18mm厚胶合板,配横向60×80mm的木枋作为次楞(间距为200mm),再竖向加48×3.0mm双钢管主楞(间距1000mm),采用蝴蝶扣和M12对拉螺杆加固,螺杆竖向间距为200mm。 为了保证支撑模板系统的施工质量,防止发生不安全事故,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特编制高支撑模板系统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二、编制依据施工图纸; JGJ 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建质[2009]87三、高支模平板计算(具体根据图纸)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步距(m):1.20;(m):0.9(m):0.9横向间距或排距;纵距米;(m):14.25;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0.2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 采用的钢管(mm):Φ48×3.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支托; 2.荷载参数 23):24+1.1=25.1;(kN/m平板的模板及小梁自重(kN/m ):0.3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2):2.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3.材料参数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最终)

市五中法院和市检察院五分院业务用房项目 高支模支撑体系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市五中法院和市检察院五分院项目部 二○一七年七月十二日 编制人: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一)、参建单位 (3) (二)、分部分项工程概况 (3) (三)、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措施 (3) 二、编制依据 (3) 三、施工计划 (4) (一)施工进度计划 (4) (二)、材料进场计划 (4) (三)、主要施工设备机具计划 (7) 四、施工工艺技术 (7) (一)、技术参数(详见第8页的模板设计一览表 (7) (二)、施工流程 (12) (三)、施工方法 (15) (四)、检查验收 (16) (五)、施工注意事项 (16) (六)、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方法和有关事项 (16)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8) (一)、组织保障 (19) (二)、安全技术措施 (20) (三)、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20) (四)其他安全措施 (21) (五)、监测监控措施 (22) (六)、安全应急预案 (23) 六、劳动力计划 (27) 七、高支模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29)

高支模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参建单位 工程地点:重庆市渝中区高九路虎头岩彭家花园遂道口 工程名称:市五中法院和市检察院五分院业务用房项目 建设规模:66895.99m2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工期要求:400天 建设单位: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 代建单位:重庆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重庆市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联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二)、分部分项工程概况 本工程高支模位置为:市五中法院和市检察院五分院业务用房项目,高支模轴线范围:审判楼屋面E-F/9-14轴,搭设高度为22.25米;审判楼七层F-T/9-14轴,搭设高度9.0米;审判楼入口大厅7-16/A-C轴,搭设高度为42.05米,长57.7米,宽17.5米,面积约1009.75平方米,此部分梁尺寸分别为300×900mm、300×750mm、400×1600、700×2400mm等,柱1200×1200mm、1200×1100mm。 表1: (三)、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措施

(完整版)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三、施工安排 (1) 四、施工准备 (2) 五、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3) 六、质量保证措施 (4) 七、模板工程安装安全措施 (4) 八、模板拆除安全措施 (5) 九、钢管架支撑计算书 (6) 十、850×850柱/楼梯模板支撑计算书 (14)

林生住宅楼(安兴大厦)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本工程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是根据林生住宅楼(安兴大厦)的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施工规范,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砼结构技术规程东莞市建委有关文件,东莞市建筑行业标准而编制。 二、工程概况 1、建设概况 建设单位:林生住宅楼(安兴大厦) 设计单位:东莞市慧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东莞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东莞市安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建筑概况 本工程位于东莞市常平镇中元街,建筑占地面积935.97m2,总建筑面积:8645m2,其中⑤~⑦/B~D轴地下室建筑面积250.17m2。地下室标高为-3.6米,首层标高7米,二层标高为4.5米,三至八层标高为3.5米,建筑物总高度35.5米。。 4、高支模概括 本工程高支模应用首层:门式脚手架支撑,最大支模计算高度7m,最大梁截面350×900mm,飘板处门架搭设方法与主体内相同,并与主体内支撑系统纵横拉结成一个整体。 三、施工安排 1、施工部位及工期安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进行。 2、管理人员职责分工 1)项目经理工作职责:对公司负责及工程成本和行政管理工作,并负责对工程的领导、指挥、协调决策等更大事宜。 2)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部全面技术质量工作以及模板方案编制工作。 3)施工员:负责模板工程加工、安装、安全技术向工人交底,施工过程中监控、负责模板工程自检验收工作。 4)质检员:负责对模板工程质量进行监控、检查、督促、落实不合格的项目整改,对建材质量进行检查监控工作。 5)测量员:负责工程的墙、柱、门窗洞口,以及抄平放线工作。 3、工人分工及数量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流水划分进行劳动力安排为主体工程为150人,配合工种:电气及电工2人。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内附计算书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内附计算书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二模板支撑设计 ............................................................................ 2三梁模板与支撑架计算................................................................. 3 1 上部框架梁模板基本参数 .......................................................... 3 2 梁底模板木楞计算 ...................................................................... 4 3 梁模板侧模计算 .......................................................................... 5 4 立杆稳定性验算: ...................................................................... 6 5 钢管扣件验算: ............................................................................. 6四楼板模板钢管扣件支架计算 ..................................................... 6 1 荷重计算:.................................................................................. 7 2 楼板底模验算(按五等跨连续计算) ....................................... 7 3 木楞验算(按两等跨连续梁验算) ................................................ 8 4 钢管支撑的稳定性验算: .......................................................... 8 5 钢管扣件验算: ............................................................................. 8五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 81 模板制作...................................................................................... 9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新兴科技产业园C1,C2栋高支模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施工准备 四、工程材料 五、高支模支撑架构造要求 六、高大支模架体搭设施工 七、梁板模板的支设与拆除 八、高支模搭拆保证措施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C1,C2栋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一层内的地面为自然粘性土,高程为-1.2m,屋面梁WKL顶面标高为46.15m,跨度为8.4米,板厚为120㎜,梁支撑最大高度达6米,砼强度等级为C30,因楼层较高且屋面梁高度达700㎜,所以模板支撑均采用钢管扣件式的满堂支撑体系。 二、编制依据 1、厂房设计施工图;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版);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 三、施工准备 1、技术管理准备 1)在施工前熟悉图纸及相关规范。 2)复核中心轴线位置。 3)施工前由技术部门组织各相关专业的工长、质检以及施工队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一次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各工长及施工队负责人再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项交底。 2、安全管理准备 建立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项目部由项目经理、现场专职安全员、技术负责人负责具体落实,健全各级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各级安全技术交底,并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四、工程材料 1、模板支撑材料均采用外直径60厚5.0的钢管。 2、模板采用厚为18㎜模板,木枋60mm×80mm。 3、顶托。 4、φ12㎜对拉螺栓。 五、高支模支撑架构造要求

1、立杆构造要求 1)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出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2)立杆应采用对接接头(严禁采用搭接),且接头位置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柱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3)钢管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300,且控制在50㎜以内。 4)严禁将上、下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2、水平杆构造要求 1)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以采用搭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 3、剪刀撑构造要求 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度,剪刀撑的接长采用搭接接长,剪刀撑的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的中心点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 4、扣件、顶托、底撑等构造要求 1)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扣件螺栓方向尽量一致。 2)扣件螺栓拧紧力控制在45-60N·m。 3)在主节点处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 4)抗滑扣件间应顶紧,安装完毕由专职安全、技术人员复核验收。 5)顶托支座位置必须采用两根钢管并排传递承载的方式。顶托支撑插入长度应以保证顶托支撑稳定及不发生偏移为原则,一般以伸出长度不超过200㎜。 6)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遇顶部水平拉杆之间

高支模定义与荷载计算

高支模定义和荷载计算方法 一、高支模的定义 住建部“ 2009】87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 部 分 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附件二第定: 混凝土模 板支撑工程搭8m 及以上;搭18m 及以上; 施工总荷载(均荷载)15KN/㎡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 及以上。 二、均荷载的计算方法: 均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自重)×分项系数+施 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 钢筋砼自重=板厚(m)×25KN/m3(25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 K N /m 3为单位,在计 算均荷载时钢筋砼比 为25KN/m3) 模板木方自重=0.3K N /㎡(计算均荷载为0.3KN/ ㎡) 施工均布活荷载=0.3KN/㎡ 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 取1.4 例:假设板厚为M 则:1.2×(25×M+0.3)+1.4×3=15 计M=0.348≈0.35m 即板厚大于或等于35c m 时需。 三、集中线荷载的计算方法 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自重)×分项系 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 钢筋砼自重=梁截面面积(㎡)×26KN/m3(26KN/m3为钢筋砼比 重KN/m3为单位,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 为26KN/m3) 模板木方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 )×0.5KN/㎡(计算集中 线荷载为0.5KN/㎡)

施工均布活荷载=梁宽(m)×3KN/㎡ 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 数取1.4 例:梁高600,梁高1200 1.2×【0.6×1.2×26+(0.6+1.2+1.2)×0.5】+1。4×0.6×3=26.784>20KN/m,故需要专家论证 那些以截面面积来直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是错误的,因为其中模板木方自重和施工均布活荷载所取的分别为梁模板截面周长和梁宽,并非梁截面面积,所以完全以截面面积来计算是不准确的。 注:以上计算依据为《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