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优势病种一: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疾病名称定义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学中没有对等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尪痹”、“痹病”等范畴,在中医文献中也有“鹤膝风”、“痛风”、“历节”、“白虎历节风”等病名类似,一般是指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痹阻经络及筋骨关节,气血不通,出现关节及周围肌肉的疼痛、肿胀、僵硬,甚则关节变形、骨质受损的一类疾病。

二、中医辨证分型和辨病特点

1、辨证分型

辨证论治是临床诊疗风湿病的重要原则。类风湿关节炎的辨证应首先辨别关节表现,然后结合全身症状和舌象、脉象,来辨别疾病的寒热、虚实、阴阳和表里,并且判断疾病的病势、病情和病机,据此进行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常见以下辨证分型。

(1)湿热痹阻证

主症:关节肿胀,疼痛,触之发热,皮色发红。

次症: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发热,口渴,咽痛,汗出,小便黄,大便干。

舌脉: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弦滑。

(2)寒热错杂证

主症:关节肿胀,疼痛,局部发热,恶风寒。

次症:关节屈伸不利,晨僵,身热不扬,口渴,汗出,阴雨天加重,肢体沉重。

舌脉: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3)肝肾亏虚证

主症:关节酸痛,或隐痛,肿胀,或有关节变形。

次症:关节屈伸不利,晨僵,腰膝酸软,乏力,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头晕耳鸣。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数。

(4)痰瘀痹阻证

主症:关节疼痛,夜间明显,肿胀,按之发硬,关节强直畸形。

次症:关节屈伸不利,晨僵,皮下硬节,关节局部肤色晦暗,肌肤干燥无光泽,或肌肤甲错,妇女月经量少或闭经。

舌脉:舌质黯红,有瘀斑或瘀点,苔白腻,脉涩或弦滑。

以上除寒热错杂证外,中医辨证诊断均需满足以下条件:

每个辨证分型的3项主症兼见4项次症,参考舌脉,可诊断为相应证型。

寒热错杂型需满足主症4项,兼见4项次症,参考舌脉,可以诊断。

2、辨病特点

RA的辨病治疗首先应该明确疾病的活动期和缓解期。活动期主要有关节的肿胀、疼痛、局部皮色发红、扪之发热、或伴全身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等表现,以湿热痹阻为主要特征,还有部分病人表现为热毒炽盛、寒热错杂、瘀热互结证。而缓解期多以正虚伴邪实为特征,关节症状中肿胀不明显,以酸痛、僵硬为主,兼见相应证型的全身表现,其中以肝肾亏虚、痰瘀痹阻证等多见。

三、中医治疗

1、辨证治疗

(1)湿热痹阻证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除痹

方药:四妙丸加味。

苍术12g,黄柏12g,川牛膝24g,薏苡仁24g,忍冬藤24g,土茯苓30g。

伴发热者,加连翘、板蓝根、生石膏,高热者加羚羊角粉;关节肿胀明显者,加防己、泽泻、秦皮、车前草;局部皮色发红,加丹皮、赤芍;咽痛者加玄参、板蓝根。

此证型常用的中成药有湿热痹颗粒、清开灵颗粒、清开灵注射液、肿节风注射液、苦参碱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炎琥宁注射液等。

(2)寒热错杂证

治法:祛风散寒,清热通络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桂枝 12g,知母 15g,白芍 15g,白术12g

关节肿胀明显者加猪苓、土茯苓、苍术;阴雨天加重、恶风寒等寒象明显者加羌活、独活、防风、细辛等;局部皮色发红、口渴、低热等热象明显者,加丹皮、赤芍、忍冬藤、红藤等。

(3)肝肾亏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强筋通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 20g,寄生 20g,防风 12g,川芎 12g,熟地 15g,当归 12g,白芍 15g,肉桂6g

关节肿胀明显者,加车前草、茯苓、防己等;关节冷痛明显、畏风寒者,加细辛、羌活、桂枝;腰膝酸软明显者加怀牛膝、狗脊、补骨脂、炒杜仲等。

常用的中成药有益肾蠲痹丸、痹祺胶囊、附桂骨痛胶囊等。

(4)痰瘀痹阻证

治法:祛痰逐瘀,通络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桃仁12g,红花12g,赤芍20g,川芎12g,当归12g,秦艽15g,羌活15g 关节肿胀明显者加猪苓、土茯苓、苍术、泽泻;阴雨天加重、恶风寒等寒象明显者加羌活、独活、细辛等;局部皮色发红、口渴、低热等热象明显者,加丹皮、赤芍、忍冬藤、红藤等。

常用的中成药有舒筋活血片、通痹片、尪痹片、复方丹参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

2、辨病治疗

辨病治疗主要根据RA活动期和缓解期的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中药。如活动期以湿热为主要病机特点,在治疗时应适当加入清热解毒、利湿通络的药物,如双花、连翘、土茯苓、红藤等;缓解期正气亏虚者,根据阴阳气血亏虚的侧重点不同,适当加入相应的补益正气的药物,如果已有关节强直变形的,应适当加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的药物,如白芥子、王不留行、桃仁、红花等。

在临床用药时,也应根据病变累及部位的不同,选用相应药物。上肢可选用片威灵仙、羌活、桂枝以通经达络,祛风胜湿;下肢疼痛者可选用独活、川牛膝、木瓜以引药下行;累及颈椎,出现颈部僵硬不适,疼痛,左右前后活动受限者,可选用葛根、伸筋草、桂枝、羌活以舒筋通络,祛风止痛;双膝关节肿胀,或有积液者,可用土茯苓、猪苓、薏苡仁、泽泻、猫爪草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四肢小关节疼痛、肿胀、灼热者,可选用土贝母、猫眼草、蜂房、细辛、漏芦等以解毒散结,消肿止痛。

另外,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具有明确的抗炎、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如雷公藤、青风藤等,可以在RA明确诊断之后应用。已经使用雷公藤成药制剂的(如雷公藤总甙),不宜在水煎剂中再使用雷公藤。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未生育者及儿童,临床医师均需权衡利弊,斟酌使用。

3、其它治疗

(1)中药提取物及疗效明确的中成药

①雷公藤:雷公藤多甙30~60mg/日,分3次饭后服。主要不良反应是性腺

抑制,导致精子生成减少男性不育和女性闭经。雷公藤还可以引起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可有骨髓抑制作用,出现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并有可逆性肝酶升高和血肌酐清除率下降,其他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色素沉着、口腔溃疡、指甲变软、脱发、口干、心悸、胸闷、头疼、失眠等。

②青藤碱:青藤碱20mg,饭前口服,每次1~4片,每日三次。常见不良反应有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

③白芍总甙:常用剂量为600mg,每日2~3次。毒副作用小,其不良反应有大便次数增多,轻度腹痛,纳差等。

④火把花根片:每次3~5片,每日3次,饭后服。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畏脘不适,伴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或拟生育的青年男女慎用,儿童慎用。

(2)针灸

针灸治疗RA,一般以患部和循经取穴为主,也可取阿是穴。湿热痹可用毫针泻法浅刺,并可用皮肤梅花针叩刺。寒湿痹多用艾灸或深刺留针,疼痛剧烈的可用隔姜灸。

取穴应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常用的穴位有:

肩关节:肩髃、肩髎、腘俞。

肘关节:曲池、合谷、天井、外关、尺泽。

腕关节:阳池、外关、阳溪、腕骨。

膝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

髋关节:环跳、居髎、悬鈡。

踝部:申脉、照海、困仑、丘墟。寒湿盛者加肾俞、关元;湿热痹加大椎、曲池。

灸法中常用的有瘢痕灸、温和灸或雀啄灸、隔姜(蒜)灸、无瘢痕灸。

其它还可采用的针灸方法有梅花针、穴位注射等。

(3)推拿

取穴参照针灸取穴,常用手法有点、压、扣、揉;循患肢经络采用推、拿、弹、揉、摩等手法。

四、中医疗效评价

为了更加客观的观察中药对RA的疗效,明确、系统的中医症状评分机制十分必要。

1、湿热痹阻证

(1)关节肿胀

0分:关节无肿或肿胀消失

2分:关节轻度肿、关节的骨标志清晰可见

4分:关节中度肿,皮肤纹理基本消失,骨标志不明显

6分:关节重度肿胀、或有关节积液,关节肿胀甚、皮肤紧、骨标志消失

(2)关节疼痛

0分:关节不疼或疼痛消失;

2分:疼痛轻,能忍受,或仅劳累或天气变化时疼痛,基本不影响工作;

4分:疼痛较重,工作和休息均受到影响;

6分:疼痛严重,难以忍受,严重影响休息和工作,需配合使用止痛药物。

(3)局部发热

0分:关节局部皮肤触不热

1分:触之微感发热

2分:触之灼热

(4)局部皮色发红

0分:不红

1分:发红

(5)关节屈伸不利

0分:关节活动正常

1分: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关节活动范围减少<1/3

2分: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关节活动范围减少≥1/3

3分: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关节活动减少≥1/2甚至僵直

(说明: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关节屈伸不利以症状最重的关节为主评分。)

(6)晨僵

0分:<15分钟

1分:≥15分钟<60分钟

2分:≥60分钟<120分钟

3分:≥120分钟

(7)发热

0分:体温正常

1分:体温37℃~38℃

2分:体温38.1℃以上

(8)口渴

0分:无口渴

1分:有口渴

(9)咽痛

0分:无咽痛

1分:有咽痛

(10)汗出

0分:无汗出

1分:有汗出

(11)小便黄和/或大便干

0分:无

1分:有

(12)舌脉

供参考,不计分值。

2、寒热错杂证

关节疼痛、肿胀、局部发热、屈伸不利、晨僵、皮色发红、汗出及舌脉评分参见湿热阻络证。

(1)恶风寒

0分:无

3分:有恶风寒,但不需加衣被

6分:有恶风寒,需加衣被保暖

(2)阴雨天加重

0分:无

1分:阴雨天时疼痛加重,但不需加衣被

2分:阴雨天时疼痛明显加重,需加衣被保暖

(3)肢体沉重

0分:无

1分:有肢体沉重,但活动尚可

2分:有肢体沉重,活动困难

(4)口淡不渴

0分:无

1分:有

(5)身热不扬

0分:无

1分:有,但体温正常

2分:有,体温升高,37℃~38℃

3、肝肾亏虚证

关节肿胀、畸形、僵硬、屈伸不利及舌脉评分参见以上各证。

(1)关节酸痛

0分:关节不疼或疼痛消失;

3分:酸痛轻,能忍受,或仅劳累或天气变化时疼痛,基本不影响工作;

6分:疼痛较重,工作和休息均受到影响。

(2)关节隐痛

0分:关节不疼或疼痛消失;

3分:关节隐隐疼痛,能忍受,基本不影响工作。

(3)腰膝酸软

0分:无

1分:有腰膝酸软,但不影响日常生活

2分:有腰膝酸软,影响日常生活

(4)乏力

0分:无

1分:有,但不影响日常生活

2分:有,影响日常生活

(5)口干咽燥

0分:无

1分:有

(6)盗汗

0分:无

1分:有

(7)发热或午后低热

0分:无

1分:有,但体温正常

2分:有,体温升高,37℃~38℃

(8)头晕目眩

0分:五

1分:有

4、痰瘀痹阻证

关节疼痛、疼痛夜甚、关节畸形、肿胀、僵硬、屈伸不利、关节局部肤色晦暗、肌肤干燥无光泽、或肌肤甲错、妇女月经量少或闭经评分参见以上各证。

(1)关节肿胀触之发硬

0分:无

3分:略感触之发硬

6分:触之坚硬

(2)皮下结节

0分:无

1分:有,数目不超过2个

2分:有,数目超过2个

5、疗效评定

临床控制: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60%<9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6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注:计算公式(参考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100%)]。

五、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和解决措施

1.难点分析

(1)急性期的炎症控制

RA急性期以免疫性炎症为主,一般清热解毒类中药有对抗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炎症并有止痛作用,而且结合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的特点,所以多用清热利湿解毒类中药。但中药一般起效较慢,而且RA急性期炎症、疼痛等症状较明显,所以RA急性期炎症控制单独应用中药可能效果不显著。

(2)防治变证

RA病程中会出现肺间质病变、血管炎等关节外损害,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急性进展、恶性的关节破坏,中药的治疗有一定难度。

(3)中医疗效评价

由于中医证的客观评价目前还没有定论,所以RA的中医疗效评价仍在讨论中,临床应用还存在争论。

2.解决措施

急性期的炎症控制中药起效较慢,可合并应用西药非甾类抗炎止痛药或小剂量激素,发挥NSAIDs和激素起效快的作用,弥补中药的不足。近年来生物制剂(目前主要是TNF抑制剂)的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抗炎作用较好,但价格昂贵,早期、急性期病人可根据经济情况选用,疗程至少3个月到半年。经过初步观察,在使用生物制剂的同时,服用中药,在停用生物制剂后能维持病情长期稳定。

中医疗效评价问题仍需从中医“证”的临床特点观察入手解决。设计相关证

型的观察表进行临床观察,总结“证”的特点,给其中的主症、次症赋予相应的权重评分,进行疗效评价。并在临床中进行在评价、修正。并可引入现代医学生活质量的评价方法,融会贯通。

防治变证除了中药辨证、辨病外,还需要合并使用西药如激素、免疫抑制剂来控制病情进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