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培优专题复习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高考物理培优专题复习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高考物理培优专题复习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高考物理培优专题复习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高考物理培优专题复习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

1.图中ae 为珠港澳大桥上四段l10m 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 段的时间为t ,则通过ce 段的时间为

A .t

B .2t

C .(2-2)t

D .(2+2) t

【答案】C 【解析】 【详解】

设汽车的加速度为a ,经历bc 段、ce 段的时间分别为t 1、t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有:212ab x at =

, 211()2ac x a t t =+,2121

()2

ae x a t t t =++,解得:22()2t t =-,故C 正确,A 、B 、D 错误;

故选C 。

2.如图所示,一物块从一光滑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顶端O 点无初速释放后,先后通过P 、Q 、N 三点,已知物块从P 点运动到Q 点与从Q 点运动到N 点所用的时间相等,且PQ 长度为3m ,QN 长度为4m ,则由上述数据可以求出OP 的长度为( )

A .2m

B .m

C .m

D .3m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量,即,结合Q 的速度等于PN 段的平均速

度,求出Q 的速度,再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OQ 的距离,结合PQ 距离求出OP 长度;

【详解】

设相等的时间为t ,加速度为a , 由:

,得加速度:

Q 点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PN 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则OQ 间的距离:

则OP 长度为:,故ABD 错误,C 正确。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量,即

3.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自光滑斜面的底端a 点上滑,最远可达b 点,e 为ab 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物体由a 到b 的总时间为0t ,则它从a 到e 所用的时间为( )

A .

021t +()

B .02t

C .021t -()

D .

022t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采用逆向思维,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eb 和ab 的时间之比,求出e 到b 的时间,从而得出a 到e 的时间. 采用逆向思维,根据22011122ab be x at x at =

=,,因为e 为ab 的中点,则102t t =,可知a 到e 的时间为()

20002222

t t t t -=-=,D 正确.

4.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实验证实:4 个水球就足够了!4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 水平排列,如图所示,子弹(可视为质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穿 出第 4 个水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相同

B .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

C .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相同

D .子弹穿出第 3 个水球的瞬间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

BC .设水球的直径为d ,子弹运动的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末速度为零,我们可以应用逆过程,相当于子弹初速度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通过最后1个、最后2个、以及后3个、全部4个的位移分别为d ,2d ,3d 和4d ,根据2

12

x at

知,所以时间之比为1:2:3:2,所以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不同;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子弹依次穿过4个水球的时间之比为:(2-3):(3?2):(2?1):1;由题干信息不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故BC 错误;

A .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受力是相同的,所以加速度相同,由△v =at 可知,运动的时间不同,则速度的变化量不同,故A 错误;

D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子弹穿过前3个水球的时间与穿过第四个水球的时间是相等的,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子弹穿出第三个水球的瞬时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 正确。

5.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s 内与第6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 1:x 2,通过第3 个1m 与通过第6个1m 时的平均速度之比为v 1:v 2,则(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

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它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比

,所以

;连续

相等位移上的时间之比

,所以

,故

,C 正确.

6.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3.5s 停止,它在刹车开始后的1s 内、2s 内、3s 内的位移之比为( ) A .1:4:9 B .3:5:6 C .9:4:1

D.1:3:5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逆向思维,把汽车运动视为逆向的匀加速运动,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即可求解.

【详解】

画示意图如图所示,把汽车从A→E的末速度为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逆过来转换为从E→A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等效处理,由于逆过来前后,加速度相同,故逆过来前后的运动位移、速度时间均具有对称性。所以知汽车在相等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之比为1:3:5:…,把时间间隔分为0.5 s.所以

x DE:x CD:x BC:x AB=1:8:16:24,所以x AB:x AC:x AD=3:5:6.故选项B正确。故选B。

7.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运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1:2:3:…下面有三种说法:

①相应的运动距离之比一定是s1:s2:s3:…=1:4:9: …

②相邻的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一定是s1:s2:s3:…=1:3:5: …

③相邻的相同时间内位移之差值一定是△s=aT2,其中T为相同的时间间隔.

以上说法正确与否,有( ).

A.都是正确的B.只有②③正确

C.都是不正确的D.只有③正确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只有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连续相等时间相应的运动距离之比才是

s1:s2:s3:…=1:4:9…,

①错误;

只有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相邻的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比才是

s1:s2:s3:…=1:3:5:…,

②错误;

初速度为v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1:2:3:…,即第1s

秒内的位移

则第2s内位移

第3s内的位移

故相邻的相同时间内位移之差值

故③正确; 故选D .

8.如图所示,物体从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 、B 、C 三点,其中

。若物体通过AB 和BC 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 、A 两点之间的

距离等于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

设物体通过AB 、BC 所用时间分别为T ,则B 点的速度为:

,根据

得:

;则:;则:故ABC 错误,D

正确;故选D 。

9.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2S 、第2个2S 和第5S 内三段位移比为( ) A .2:6:5 B .2:8:7

C .4:12:9

D .2:2: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设加速度为a ,则第一个2s 内的位移为211

(2)22

x a a ==,第2个2s 内的位移为22211(4)(2)622x a a a =

-=,第5s 内的位移为223119

(5)(4)222

x a a a =-=,故123::4:12:9x x x =,C 正确;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由于这一块的公式较多,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并且有时候涉及的过程也非常多,所以一定要注意对所研究的过程的运动性质清晰,对给出的物理量所表示的含义明确,然后选择正确的公式分析解题

10.如图所示,物体自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B 、C 、D 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

点,测得AB=L 1,BC =L 2,且物体通过AB 、BC 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求得CD 的距离

B .可以求得OA 的距离

C .可以求得物体的加速度

D .可以求得从A 到B 的时间 【答案】B 【解析】 【详解】

设从A 到B 的时间为t ,由2x at ?=可得物体的加速度a 的大小为:21

22L L x a t t

-?==,由于平均速度公式可得212B L L x v t t

+?=

=,根据速度位移22

02v v ax -=可得OB 的距离为2

21221()28()B OB

v L L x a L L +==-,解得OA 的距离212121()8()

OA L L x L L L +=--,因为不知道AB 、BC 所用的时间,所以不能求出加速度,因为不知道CD 所用的时间,所以不能求得CD 的距离,故B 正确,A 、C 、D 错误; 故选B . 【点睛】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设相等时间为t ,即可表示出B 点的速度,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量,即2x at ?=,结合21

2B L L x v t t

+?==求出B 点的速度,再结合运动学公式可求出OA 的距离.

11.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 内的位移是2 m ,第4 s 内的位移是2.5 m ,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2 s 内平均速度是2.25 m/s B .第3 s 末瞬时速度是2.25 m/s C .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 m/s 2 D .质点的加速度是0.5 m/s 2

【答案】ABD 【解析】 【详解】

A .依据平均速度公式,故2s 内的平均速度2 2.5

2

v +=

=2.25m/s ;故A 正确; B .第3s 末的瞬时速度等于这2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3 2.25/v v m s ==,故B 正确; CD .根据△x =a T 2得,质点的加速度2

2 2.520.5/1

x a m s T V ==-=,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ABD 。

12.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光滑斜面底端a 点上滑,最高可滑至b 点,后又滑回至a 点,c 是ab 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从a 上滑至b 所用时间为t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物块从c 运动到b 所用的时间等于从b 运动到c 所用的时间

B .物块上滑过程的加速度与下滑过程的加速度等大反向

C .物块下滑时从b 运动至c 所用时间为

22

D .物块上滑通过c 点时的速度大小等于整个上滑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 【答案】AC 【解析】

A 、由于小球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故小球的加速度方向始终相同,均为a gsin θ=,方向向下,故bc 和cb 过程是可逆的,故物块从c 运动到b 所用时间等于从b 运动到c 的时间,故A 正确,

B 错误;

C 、由b 到a 过程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可知:1:(21bc ca t t =)

,而bc ca t t t +=;解得:22

bc t =,故C 正确;

D 、由于c 是位移中点,而不是时间中点,故物块上滑通过c 点时的速度大于整个上滑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故D 错误.

点睛:本题很好的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可逆性及一些规律的应用,特别是位移中点和时间中点速度的应用一定能熟练掌握.

1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10t+2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 .第1s 内的位移是10m B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14m/s C .任意相邻的1s 内位移差都是4m D .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答案】BC 【解析】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加速度的大小,通过位移关系式得出位移的大小,从而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从而根据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位移差,根据加速度公式变形得到任意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详解】

A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2

012

x

v t at =+

与关系式2102x t t =+的对比可知: 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010/v m s =,加速度:2/4a m s =; 将11t s =代入所给位移公式可求得第1s 内的位移是12m ,故A 错误;

B 、将22t s =代入所给位移公式可求得2s 内的位移是28m ,则前2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228

/14/2

x v m s m s t =

==,故B 正确; C 、根据公式2x a T ?=可知相邻1s 内位移差为:22414?x aT m m ?==?=,故C 正确; D 、由加速度公式变形得到:v a t ?=?可得任意1s 内速度的增量都是4/m s ,故D 错误。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

1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时,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的两条纸带,两纸带上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都相 同.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两质点在 t 0~t 4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

B .两质点在 t 2 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

C .两质点速度相等的时刻在 t 3~t 4 之间

D .两质点不一定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但在 t 0 时刻甲的速度为 0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两质点在t 0~t 4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经历的时间相等,故平均速度相等,故A 正确;

BC.在甲图中,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满足1:3:5,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x at ?=

t 0时刻速度为零,甲图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2时刻的速度等于t 1到t 3时刻的平均速度即

13242

22x v t t t

=

== 乙图做匀速运动,t 2时刻的速度即为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即

2v t

=

故B正确,C错误;

D.两质点不一定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在甲图中,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满足1:3:5,故t0时刻速度为零,故D正确.

1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1s 的位移是 2m,第 2s 的位移是 6m,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 2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

C.第 3s 末的速度是 10m/s

D.第 3s 的位移是 10m

【答案】BD

【解析】

【分析】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等于常数,求的加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即可判断;

【详解】

A、根据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等于常数可得,解得

在第一秒内由,解得,故A错误,B正确;

C、3s末的速度为,故C错误;

D、第3s内的位移为,故D正确。【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等,关键是抓住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等于常数的应用。

物理培优补差工作计划2020(3篇)

物理培优补差工作计划2020(3篇) Work plan 2020 for physical training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物理培优补差工作计划2020(3篇) 前言: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档根据工作计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物理培优补差工作计划2020 2、篇章2:物理培优补差工作计划2020 3、篇章3:模板(2020版) 篇章1:物理培优补差工作计划2020 一、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 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后进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后进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习物理的基本能力。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物理学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物理能力

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基础和实验探究能力,以便其人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制定目标 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补差活动中,培优对象能按照计划提 高观察、思考、分析、实验等综合能力,成绩稳定在A级,并协助老师实施补差工作,帮助后进生取得进步。补差对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成绩有一定的提高,争取在期中、期末测试时取得及格分数。不能有D级学生。 三、制定内容 培优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介绍或推荐适量课外竞赛,让优生扩大知识面,摄取更多课外知识,多给他们一定的指导,使其能在物理学方面有所贡献。 补差的内容是教会学生敢于做题会做题,安排比较基础 的内容让他们掌握,课堂上多提问一些他们能回答上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下给他们留一些最基础的作业,让他们能做出来,感受到 成功的喜悦。

(完整版)2019年高考天津卷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 物理部分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8题,每题6分,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2018年12月8日,肩负着亿万中华儿女探月飞天梦想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国足迹”。已知月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探测器的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嫦娥四号探测器围绕月球做半径为的匀速圆周运动时,探测器的( ) A. 23 4πr GM B. 动能为 2GMm R C. 3Gm r D. 向心加速度为 2 GM R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222 2 24GMm v m r m r m ma r T r πω==== ,可得32r T GM =,故A 正确;解得GM v r = ,由于2 122k GMm E mv r == ,故B 错误;

解得3 GM r ω= ,故C 错误;解得2GM a r = ,故D 错误。综上分析,答案为A 2.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为保持以往船行习惯,在航道处建造了单面索(所有钢索均处在同一竖直面内)斜拉桥,其索塔与钢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加钢索的数量可减小索塔受到的向下的压力 B. 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 拉力,可以适当降低索塔的高度 C. 索塔两侧钢索对称且拉力大小相同时,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 D. 为了使索塔受到钢索的合力竖直向下,索塔两侧的钢索必须对称分布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以桥身为研究对象,钢索对桥身的拉力的合力与桥身的重力等大反向,则钢索对索塔的向下的压力数值上等于桥身的重力,增加钢索的数量钢索对索塔的向下的压力数值不变,故A 错误; B 、由图甲可知2cos T Mg α=,当索塔高度降低后,α变大,cos α 变小,故T 变大,故B 错误 C 、由B 的分析可知,当钢索对称分布时,2cos T Mg α=,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故C 正确 D 、受力分析如图乙,由正弦定理可知,只要 sin sin AC AB F F αβ = ,钢索AC 、AB 的拉力F AC 、F AB 进行合成,合力竖直向下,钢索不一定要对称分布,故D 错误;综上分析:答案为C

高考物理图像专题解法合集

2 例5图 高考物理图像专题解法合集 课时综述 1.“图”在物理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将抽象的物理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的最佳工具。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图解法具有简易、方便的特点,学习中应通过针对性训练、强化对图像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以达到熟练应用图像处理物理问题,熟能生巧的目的。 2.中学物理常用的“图”有示意图、过程图、函数图、矢量图、电路图和光路图等。若题干和选项中已给出函数图,需从图像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图线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等诸多方面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即使题干和选项中没有出现函数图,有时用图象法解题不但快速、准确,而且还可以避免繁杂的中间运算过程,甚至可以解决用计算分析无法解决的问题。 互动探究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v 0水平击穿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木块,木块长为L ,质量为M ,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不变,子弹穿过木块后木块获得动能为E k ,若木块或子弹的质量发生变化,但子弹仍能穿过,则 A .M 不变,m 变小,则木块获得的动能一定变大 B .M 不变,m 变小,则木块获得的动能一定变小 C .m 不变,M 变小,则木块获得的动能一定变大 D .m 不变,M 变小,则木块获得的动能一定变小 例2.如图所示,硬质裸导线做成的闭合矩形线框abcd 固定在匀强磁场中,ab

九年级物理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九年级物理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普满中学 一、学生情况及分析 本学期我主要负责九年级142班(平行班)的物理教学工作,从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看,存在较大问题,班内学生的学习水平整体较差,学困生的数量较大,这部分学生的成绩均在平均成绩的半数以下,究其原因,差生各有差的原因,有的是基础太差,知识欠缺多,有的是智力方面的因素,有的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并沾染了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在学生中的影响很坏,有的是学习没有动力,更谈不上积极性欠主动性,对学习毫无兴趣,甚至有厌学的情绪,表现在学习上就是懒惰成性,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都不想做,略微好点的是抄袭、照搬照抄,消极对付在校时间纯属应付公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部分学生不仅学习上不用功,反而还影响班内其他同学,想学习的同学也受到他们极大的制约,所以导致师生对他们较为反感,但是越是这样,他们越是严重,形成恶性循环,越来越差。 二、培养目标: 1、认真组织相关的学生参与活动中去,使大部分的学生参与到培优补差活动 中去。 2、通过培优补差,学生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好苗子 重点培养。 3、认真做好参加学生的辅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培优和补差工作每周不少 于一次。 三、培养措施 1.定培训人、培训内容,培训时间。 2.尽量做到一对一辅导,对症下药。 3.对后进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不断提高做题和能力。定期对培训的学生进行考试和检测,及时了解培训情况 4.采用激励机制,对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高考物理数学物理法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

高考物理数学物理法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 一、数学物理法 1.如右图所示,一位重600N 的演员,悬挂在绳上.若AO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37?,BO 绳水平,则AO 、BO 两绳受到的力各为多大?若B 点位置往上移动,则BO 绳的 拉力如何变化?(孩子:你可能需要用到的三角函数有: 3375 sin ?=,4cos375?=,3374tan ?=,4 373cot ?=) 【答案】AO 绳的拉力为1000N ,BO 绳的拉力为800N ,OB 绳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 试题分析:把人的拉力F 沿AO 方向和BO 方向分解成两个分力,AO 绳上受到的拉力等于沿着AO 绳方向的分力,BO 绳上受到的拉力等于沿着BO 绳方向的分力.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即可求解. 把人的拉力F 沿AO 方向和BO 方向分解成两个分力.如图甲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AO 绳上受到的拉力为21000sin 37 OA G F F N == = BO 绳上受到的拉力为1cot 37800OB F F G N === 若B 点上移,人的拉力大小和方向一定不变,利用力的分解方法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乙所示: 由上图可判断出AO 绳上的拉力一直在减小、BO 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2.[选修模块3-5]如图所示,玻璃砖的折射率2 3 n = ,一细光束从玻璃砖左端以入射角i 射入,光线进入玻璃砖后在上表面恰好发生全反射.求光速在玻璃砖中传播的速度v 及入射角i .(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 =3.0×108 m/s ,计算结果可用三角函数表示). 【答案】83310/v m s =?;3 sin i =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c n v = ,83310/v m s =? 全反射条件1 sin C n =,解得C=600,r =300, 根据sin sin i n r = ,3 sin 3 i = 3.质量为M 的木楔倾角为θ (θ < 45°),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木楔斜面上时,它正好匀速下滑.当用与木楔斜面成α角的力F 拉木块,木块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已知木楔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静止). (1)当α=θ时,拉力F 有最小值,求此最小值; (2)求在(1)的情况下木楔对水平面的摩擦力是多少? 【答案】(1)min sin 2F mg θ= (2)1 sin 42 mg θ 【解析】 【分析】 (1)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利用正交分解,在沿斜面和垂直斜面两方向列方程,进行求解. (2)采用整体法,对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利用正交分解,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方向列方程,进行求解. 【详解】 木块在木楔斜面上匀速向下运动时,有mgsin mgcos θμθ=,即tan μθ= (1)木块在力F 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则:

2015年天津高考物理真题试卷及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第I卷 注意事项: 1.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选项。 2.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测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使电荷是量子化的 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答案:A 解析:α粒子的散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C错误;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的电荷量,D错;故选A。 2.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右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b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 A.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b光 B.以相同的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侧移量大 C.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b光能引发光电效应,a光也一定能 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a光 答案:C 解析:由光路可知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由 c n v =知在同种玻璃中,a光的传播 速度小于b光的速度,A错误;a光的侧移量大于b光的侧移量,B错误;a光的频率大于b 光的频率,照射同一个金属管,当b能发生光电效应,a光一定能发生,C正确;由 1 sin n c = 知,a光的临界角小,更容易发生全反射,D错误;故选C。 3.图甲为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b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a=2m和xb=6m,图乙为质点b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 波的性质与波的图像试题

2020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波的性质与波的图像 【例1】一简谐横波的波源的振动周期为1s,振幅为1crn,波速为1m/s,若振源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且从振源质点开始振动计时,当 t=0.5s时()A.距振源?λ处的质点的位移处于最大值 B.距振源?λ处的质点的速度处于最大值 C.距振源?λ处的质点的位移处于最大值 D.距振源?λ处的质点的速度处于最大值 解析:根据题意,在0.5s 内波传播的距离Δx=vt=0.5m.即Δx=?λ.也就是说,振动刚好传播到?λ处,因此该处的质点刚要开始振动,速度和位移都是零,所以选项C、D都是不对的,振源的振动传播到距振源?λ位置需要的时间为T/4=0。25s,所以在振源开始振动0.5 s后.?λ处的质点,振动了0.25 s,即1/4个周期,此时该质点应处于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答案:A 【例2】地震震动以波的形式传播,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 (1)图中是某一地震波的传播图,其振幅为A,波长为λ,某 一时刻某质点的坐标为(λ,0)经1/4周期该质点的坐标是多 少?该波是纵波还是横波。 A.纵波(5λ/4.0) B.横波(λ,-A) C.纵波(λ,A) D.横波(5λ/4.A) (2)若 a、b两处与c地分别相距300 km和200 km。当 C处地下15 km处发生地震,则 A.C处居民会感到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摇动 B.地震波是横波 C.地震波传到a地时,方向均垂直地面 D.a、b两处烈度可能不同 解析:(1)由题图知,该地震波为横波,即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 某质点的坐标(λ,0)即为图中a点,经1/4周期,a点回到平衡位置下面的最大位移处,即位移大小等于振幅,坐标为(λ,-A),(水平方向质点并不随波逐流)。故答案为B

八年级物理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陈易彬 一、指导思想: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因此培优补差是教学工作不可少的一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发展,体验学习的快乐,进步的乐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我们根据教育理论中“因材施教,量力性原则”和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班内分组理论”,实施特殊教育计划,分层教学,在班级中挖掘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拔尖补差工作,从而让优生更优,差生不差,共享成功。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一学期的学习,我所教两个班级学生在物理上愈加呈现出两级分化的趋势。优秀生对所学物理知识掌握的愈加牢固,学困生对物理学习兴趣越来越淡,导致他们的成绩也是越来越差,从而使班内两级分化愈加明显。 三、扎实做好培优工作 1、成立课外兴趣小组,通过活动进行培优。对于优良学生在时间上把好关,课堂内他们能吃饱,但不会吃好,因此要求各教研组组织任课教师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给予“精科”,也就是精心挑选一些拔高题,题型要多种多样,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逐步提高优良学生的学习成绩。 2、做好优良学生的“补差”工作

因为优良学生中还存在个别科目比较差的现象,所以他们的补差科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要求各任课教师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喜欢这一科目,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从而使他们优上加优,不优创优,真正成为优秀的接班人。四、具体要求: 1.培优主要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及发展多种能力为目标,为一些特别聪明的学生提供专门的学习资源,如文学、艺术、科技、体育等,以满足他们特殊的发展需要;补差则重在帮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特殊帮助,采取分层、分组的方式,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在补差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精心准备培优补差的辅导内容,保证每次的辅导质量。3.及时做好培优补差记载本的记录,学校将每月对记载内容做一次检查。 4.期末学校将对培优补差效果做全面检查。 五、辅导时间: 星期二晚自习培优 星期四晚自习补差

高考物理天津卷真题及详细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B.由波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C.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紫外线良好的穿透能力 D.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答案】B 【解析】半衰期是原子的物理属性,不能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改变;高空遥感是用红外线的;由于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能量增加必然存在质量亏损;氢原子从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低能量的基态时放出能量,所以放出光子。答案B。 2.如图所示,金属棒MN两端由等长的轻质细线水平悬挂, 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以由M向N的电流, 平衡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 个条件,θ角的相应变化情况是 A.棒中的电流变大,θ角变大 B.两悬线等长变短,θ角变小 C.金属棒质量变大,θ角变大 D.磁感应强度变大,θ角变小 【答案】A M N

【解析】水平的直线电流在竖直磁场中受到水平的安培力而偏转,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此时它受拉力、重力和安培力而达到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有tan F BIL mg mg θ= =安,所以棒子中的电流增大θ角度变大;两悬线变短,不影 响平衡状态,θ角度不变;金属质量变大θ角度变小;磁感应强度变大 θ角度变大。答案A 。 3.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的1/4,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 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周期之比为1:8 D.轨道半径之比为1:2 【答案】C 【解析】根据向心加速度表达式2 mv a R = 知在动能减小时势能增大,地球卫 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则向心加速度之比大于4;根据万有引力和牛顿第二 定律有22v Mm m G R R =化简为2Rv GM =,知在动能减小速度减小则轨道半径增大 到原来的4 倍;同理有222()Mm m R G T R π=化简为322 4R GM T π=,则周期的平方增大 到8倍;根据角速度关系式2T π ω= ,角速度减小为18 。答案C 。 4.通过一理想变压器,经同一线路输送相同电功率P ,原线圈的电压U 保持不变,输电线路的总电阻为R 。当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为K 时,线路损耗的电功率为P 1,若将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提高到nk,线路损耗胡电功率为P 2,则P 1和 1 2P P 分别为

物理培优补差工作计划(共3篇)

物理培优补差工作计划(共3篇) 物理培优补差工作计划(共3篇) 第1篇: 物理培优补差计划每学期的工作重中之重既是"后进生"的转化,"后进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_惯差。在后进生中能力差的只是个别学生,大部分学生有能力赶上去,之所以变差,与自己的不良的学_行为,学__惯有很大的原因。要改变差的现状,改变他们的学_行为和不良的_惯是重点。 我们都知道,播种行为,收获_惯;播种_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的过程就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_惯的过程。爱读书的_惯,勤思考的_惯,勇于实践的_惯这些良好的_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有益的。 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都要使它化为_惯,只有成为_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自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要纠正不良_惯,必须有明确的意识,科学的方法和足够的耐心。每纠正一种不良_惯,孩子就前进了一大步。 今年我带5.6.7.8四个班的教学,从学生的情况看,差的学生对学生失去了兴趣,在学_上便显得极为懒惰,作为老师,我将时刻提醒他们,督促他们调动其潜在的能力,这需要我的耐心,另外还是耐心。当然,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爱。

希望我有很大的收获。 第2篇: 物理培优补差计划文章来源中国文摘每学期的工作重中之重既是"后进生"的转化,"后进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_惯差,物理培优补差计划。在后进生中能力差的只是个别学生,大部分学生有能力赶上去,之所以变差,与自己的不良的学_行为,学__惯有很大的原因。要改变差的现状,改变他们的学_行为和不良的_惯是重点。 我们都知道,播种行为,收获_惯;播种_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的过程就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_惯的过程。爱读书的_惯,勤思考的_惯,勇于实践的_惯这些良好的_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有益的,工作计划物理培优补差计划。 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都要使它化为_惯,只有成为_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自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要纠正不良_惯,必须有明确的意识,科学的方法和足够的耐心。每纠正一种不良_惯,孩子就前进了一大步。中!国文摘.eduZ今年我带5.6.7.8四个班的教学,从学生的情况看,差的学生对学生失去了兴趣,在学_上便显得极为懒惰,作为老师,我将时刻提醒他们,督促他们调动其潜在的能力,这需要我的耐心,另外还是耐心。当然,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爱。 希望我有很大的收获。

最新高考物理常用解题方法汇总

最新高考物理常用解题方法汇总 高考物理常用解题方法 一、观察的几种方法 1.顺序观察法: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2.特征观察法:根据现象的特征进行观察。 3.对比观察法:对前后几次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的观察进行比较。 4.全面观察法:对现象进行全面的观察,了解观察对象的全貌。 二、过程的分析方法 1.化解过程层次:一般说来,复杂的物理过程都是由若干个简单的"子过程"构成的。因此,分析物理过程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把复杂的问题层次化,把它化解为多个相互关联的"子过程"来研究。 2.探明中间状态:有时阶段的划分并非易事,还必需探明决定物理现象从量变到质变的中间状态(或过程)正确分析物理过程的关键

环节。 3.理顺制约关系:有些综合题所述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是诸多因素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综合效应"。要正确分析,就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观察和分析,从内在联系上把握规律、理顺关系,寻求解决方法。 4.区分变化条件:物理现象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的。条件变化了,物理过程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在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区分由于条件变化而引起的物理过程的变化,避免把形同质异的问题混为一谈。 三、因果分析法 1.分清因果地位: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量是通过比值来定义的。如R=U/R、E=F/q等。在这种定义方法中,物理量之间并非都互为比例关系的。 但学生在运用物理公式处理物理习题和问题时,常常不理解公式中物理量本身意义,分不清哪些量之间有因果联系,哪些量之间没有因果联系。

2.注意因果对应:任何结果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原因产生一定的结果。因果常是一一对应的,不能混淆。 3.循因导果,执果索因:在物理习题的训练中,从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进行因果分析,有利于发展多向性思维。 四、原型启发法 原型启发就是通过与假设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东西,来启发人们解决新问题的途径。能够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原型可来源于生活、生产和实验。 如鱼的体型是创造船体的原型。原型启发能否实现取决于头脑中是否存在原型,原型又与头脑中的表象储备有关,增加原型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1.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争取用学到的知识予以初步解释; 2.通过课外书、电视、科教电影的观看来得到; 3.要重视实验。

2016年天津市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我国成功研发的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堪称隐身飞机的克星,它标志着我国雷达研究又创新的里程碑,米波雷达发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1~10m范围内,则对该无线电波的判断正确的是 A、米波的频率比厘米波频率高 B、和机械波一样须靠介质传播 C、同光波一样会发生反射现象 D、不可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2、右图是a、b两光分别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在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则 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 B、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光临界角大 C、照射在同一金属板上发生光电效应时,a光的饱和电流大 D、若两光均由氢原子能级跃迁产生,产生a光的能级能量差大 3、我国即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之后发生“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假设

“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了实现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追上空间实验室实现对接 B、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空间实验室减速等待飞船实现对接 C、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 D、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减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 4、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 E表示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θ在两极板间有一个固定在P点的点电荷,以E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 p 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 A、θ增大,E增大 B、θ增大,p E不变 C、θ减小,p E增大 D、θ减小,E不变 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图中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消耗的功率变大 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时, 1 B、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时,电压表V示数变大

物理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______计划 物理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撰写人: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 _____年___月___日 (此内容仅供参考,可编辑)

物理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 学习成绩,帮助后进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后进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 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物理基 本能力。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物理尖子,挖掘他们 的潜能,从培养物理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 的基础和能力,以便在测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补差 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素养和物理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从纪律来看还可以,学习的气氛也比较正常,具体到 每个同学来说,还是不够均匀,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直接关系到这个 班学生的总体发展,本班学困生的数量还较大,这部分学生的成绩均 在平均成绩的半数以下,既拖了整个班级的后腿,他们学习成绩的落 后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但这是实实在在的,差生在给别人造成影 响的同时也直接影响了自己的发展,自己的压力也是重的,作为教师 要认识到这一点。 三、差生差的原因. 究其原因,差生各有差的原因,有的是基础太差,知识欠缺多,有的是智力方面的因素,有的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并沾染了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在学生中的影响很坏,有的是学习没 有动力,更谈不上积极性欠主动性,对学习毫无兴趣,甚至有厌学的

情绪,表现在学习上就是懒惰成性,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都不想做,略微好点的是抄袭、照搬照抄,消极对付在校时间纯属应付公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部分学生不仅学习上不用功,反而还影响班内其他同学,想学习的同学也受到他们极大的制约,所以导致师生对他们较为反感,但是越是这样,他们越是严重,形成恶性循环,差得越来越差,两极分化的现象颇为严重。 四、转化目标: 1、加强对培优补差的常规管理. 2、认真组织相关的学生参与活动中去,使50%的学生参与到培优补差活动中去。 3、通过培优补差,使90%的学生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4、认真做好参加学生的辅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培优和补差工作每周不少于一次。 五、转化措施 1、首先制定教师培优补差责任目标,让辅导教师通过培优补差明确目标。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教师认真制订各科培优补差工作计划。定培训人、培训内容,培训时间。 2.采用一优生带一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后进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后进生定期举行成绩提高快的学生学习交流会,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 5.对后进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

(完整)初二物理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初中物理培优转差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为了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帮助差生取得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他们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能力。特制定培优补差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 制定目标:升入初三考试中物理成绩力争优生率30%以上,中等生成绩大部分在75分以上,全班及格率达60%,并且在下一年的中考中优生考实验班物理成绩不扯后腿,在物理学习中,形成一定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制定内容: 一、做好初二学生的思想工作,狠抓尖子生、扶持学困生。 1.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学生,让尖子生找到继续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让学困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让学生认识到理科教学的短期提升效果。 2.不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沟通,进一步了解“关键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情绪、课堂反应等各方面的情况,以获得第一手资料。灵活调整教学方案。 二、制定有效的培优转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对各种情况的学生进行辅导,“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辅导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每节课要留空出10-15的时间当堂对学生进行检测,检测试题题量要适中,有针对性,分开层次,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问题。 2.座位安置要坚持“好差同桌”“优中前后”,让好学生带动差生学习,优等生与中等学生结为对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兵教兵”。 3.课堂练习设置要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4.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转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 5.上好“习题讲评课”。“习题讲评课”要增加信息量,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导学生高度注意。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 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6.认真做好“理化实验”。理化实验对学好理科教学至为关键,实验在前,分析在后。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做中学”。

高考物理数学物理法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

高考物理数学物理法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 一、数学物理法 1.如图所示,ABCD是柱体玻璃棱镜的横截面,其中AE⊥BD,DB⊥CB,∠DAE=30°, ∠BAE=45°,∠DCB=60°,一束单色细光束从AD面入射,在棱镜中的折射光线如图中ab所示,ab与AD面的夹角α=60°.已知玻璃的折射率n=1.5,求:(结果可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1)这束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多大? (2)该束光线第一次从棱镜出射时的折射角. 【答案】(1)这束入射光线的入射角为48.6°; (2)该束光线第一次从棱镜出射时的折射角为48.6° 【解析】 试题分析:(1)设光在AD面的入射角、折射角分别为i、r,其中r=30°, 根据n=,得: sini=nsinr=1.5×sin30°=0.75 故i=arcsin0.75=48.6° (2)光路如图所示: ab光线在AB面的入射角为45°,设玻璃的临界角为C,则: sinC===0.67 sin45°>0.67,因此光线ab在AB面会发生全反射 光线在CD面的入射角r′=r=30° 根据n=,光线在CD面的出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i′="i=arcsin" 0.75=48.6° 2.质量为M的木楔倾角为θ,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质量为m的木块刚好可以在木楔上表面上匀速下滑.现在用与木楔上表面成α角的力F拉着木块匀速上滑,如图所示,求:

(1)当α=θ时,拉力F 有最小值,求此最小值; (2)拉力F 最小时,木楔对水平面的摩擦力. 【答案】(1)mg sin 2θ (2)1 2 mg sin 4θ 【解析】 【分析】 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利用正交分解,在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都平衡,进行求解采用整体法,对m 、M 构成的整体列平衡方程求解. 【详解】 (1)木块刚好可以沿木楔上表面匀速下滑时,mg sin θ=μmg cos θ,则μ=tan θ,用力F 拉着木块匀速上滑,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则有:F cos α=mg sin θ+F f ,F N +F sin α=mg cos θ, F f =μF N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sin 2cos mg F θ θα= -. 当α=θ时,F 有最小值,F min =mg sin 2θ. (2)对木块和木楔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 f ′=F cos(θ+α),当拉力F 最小时,F f ′=F min ·cos 2θ=1 2 mg sin 4θ. 【点睛】 木块放在斜面上时正好匀速下滑隐含摩擦系数的数值恰好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当有外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列平行于斜面方向的平衡方程,结合数学知识即可解题. 3.图示为直角三角形棱镜的截面,90?∠=C ,30A ?∠=,AB 边长为20cm ,D 点到A 点的距离为7cm ,一束细单色光平行AC 边从D 点射入棱镜中,经AC 边反射后从BC 边上的F 点射出,出射光线与BC 边的夹角为30?,求: (1)棱镜的折射率; (2)F 点到C 点的距离。

2015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高考真题)

2015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6分)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 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2.(6分)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b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 A.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b光 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侧移量大 C.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b光能引起光电效应,a光也一定能 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a光3.(6分)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b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 a=2m和x b=6m,图乙为质点b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1m/s B.质点a经4s振动的路程为4m C.此时刻质点a的速度沿+y方向 D.质点a在t=2s时速度为零 4.(6分)未来的星际航行中,宇航员长期处于零重力状态,为缓解这种状态带来的不适,有人设想在未来的航天器上加装一段圆柱形“旋转舱”,如图所示,当旋转舱绕其轴线匀速旋转时,宇航员站在旋转舱内圆柱形侧壁上,可以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相同大小的支持力。为达到上述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大 B.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小 C.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大 D.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小 5.(6分)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并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 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 B.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mgL C.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 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完整版)高中物理图像法解题方法专题指导

高中物理图像法解题方法专题指导 一、方法简介 图像法是根据题意把抽像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像,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像直观、形像、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高中物理学习中涉及大量的图像问题,运用图像解题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在运用图像解题的过程中,如果能分析有关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抓住图像的斜率、截距、交点、面积、临界点等几个要点,常常就可以方便、简明、快捷地解题. 二、典型应用 1.把握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 在v-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在s-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在U-I图像中斜率表示电学元件的电阻,不同的物理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不同. 2.抓住截距的隐含条件 图像中图线与纵、横轴的截距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常常是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例1、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根据得出 的一组数据作出U-I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得出电池的 电动势E=______ V,内电阻r=_______ Ω. 3.挖掘交点的潜在含意 一般物理图像的交点都有潜在的物理含意,解题中往 往又是一个重要的条件,需要我们多加关注.如: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 例2、A、B两汽车站相距60 km,从A站每隔10 min向B站开出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为60 km/h.(1)如果在A站第一辆汽车开出时,B站也有一辆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开往A 站,问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能遇到几辆从A站开出的汽车?(2)如果B站汽车与A站另一辆汽车同时开出,要使B站汽车在途中遇到从A站开出的车数最多,那么B站汽车至少应在A 站第一辆车开出多长时间后出发(即应与A站第几辆车同时开出)?最多在途中能遇到几辆车?(3)如果B站汽车与A站汽车不同时开出,那么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又最多能遇到几辆车? 例3、如图是额定电压为100伏的灯泡由实验得到的伏安特 曲线,则此灯泡的额定功率为多大?若将规格是“100 v、100 W”的定值电阻与此灯泡串联接在100 v的电压上,设定值电 阻的阻值不随温度而变化,则此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为多大? 4.明确面积的物理意义 利用图像的面积所代表的物理意义解题,往往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常和斜率的物理意义

初三物理培优辅差方案

初三物理培优辅差方案 一、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解题能力,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成绩。 二、目标任务: 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辅差活动中,培优对象能按照计划提高分析、解决综合试题的能力,成绩稳定在95分左右,并协助老师实施辅差工作,帮助差生取得进步。辅差对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成绩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基本公式结论记忆、基本概念理解、基本试题解决的能力。 三、具体内容: 培优主要是通过老师的帮辅,让学生在解题中启迪思维,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指导学生进行错题反思,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归类例析,提炼出解题的“规律性”等方面有所提高,让学生的成绩在现有基础上有一个较大提高。 辅差的内容是教会学生敢于做题,会做题,安排比较基础的内容让他们掌握,鼓励学生记住物理中基本结论,基本公式定律,并通过相应试题的简单练习逐步建立学习的信心。 四、培优、辅差对象: 各班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帮辅对象,人数和对象以“精准”为目标 五、主要措施: 1、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 2、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5、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习题,面批面改。 6、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

高考物理 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2012高考物理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在高三的最后复习阶段,学生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高考物理也就是“12道选择题、l道选作题、2道实验题和4道计算题”,总分150分.学生对于一般的物理基础题基本上没有问题,其错误大多是在不定项选择题上发生;另外,做计算题的能力还有些差,有时候没有一点解题的思路和程序,有时候理解题意有些偏差,有时候把问题搞得很复杂,有时候又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而对于实验题,简直是摸不着头脑,常考常新,基本上得不到分数.“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上述“物理场景”具有广泛性与普遍性,是高三学生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同学们要正视问题,调整心态,充满信心,更要注重解题方法与应试技巧的积累,把自己头脑中储存的物理知识有效地转化成分数.高考——分数是硬道理,学物理不能“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作就错”,而要把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转化成分数.在这里我想从“物理场景”的角度谈谈物理解题的策略与方法,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关于12道物理选择题 1.选择题失分的原因剖析 物理考试中,选择题有12题共48分,分数非常可观,故考试成败的关键在于选择题,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选择题失分较多的关键是处理题目时过于草率,这和平时的练习有直接联系.无论单选多选,处理选择题时建议把它当做稍大些的题处理.在处理大题的时候,同学们会自觉地画图、审题、弄清物理情境中出现的系统、状态与过程,挖出隐含条件,同学们格外重视这些因素,也做得比较到位.但在处理选择题的过程中,画图、审题程序往往被忽略,这样就埋下了隐患,导致丢分.所以,选择题失分不要总是归结为马虎、粗心!一定要注重审题及其他程序,不能凭一种单纯的物理感觉去解题. 2.选择题的求解技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