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道断面

绿道断面

绿道断面

绿道断面

城市内部绿道选线规划的实践-反思和拓展

城市内部绿道选线规划的实践\反思和拓展【摘要】通过对珠三角多个城市绿道的调研研究,发现其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进行反思。中国城市和欧美城市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拓展迅速,我们除了可以为即已存在的城区进行类似欧美城市“更新式的”绿道选线外,有更多机会可以在新区规划中预先建立更加完善的绿道网络。文章进而结合珠三角绿道网建设实践和其它规划项目阐述新区规划中城市内 部绿道选线规划的要点。 【关键词】城市内部绿道选线新区规划考虑因素难点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al greenways planning,i find that the existence of many problems are worth our reflection.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cities and european or american cities is that there are more opportunities in the new districts planning in advanc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re perfect greenways network in china,in addition to do the renewal greenway planning in existing cities like european and american way. because china is in the process of city urbanization,and the cities expand rapiddly.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al greenways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other planning projects,in order to tell us the kernel of the urban greenway route planning in the new

绿道(green way)概念

绿道功能综合开发为主题,共谋绿道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道的功能 绿道建设有利于生态环保,有利于增进民众健康,有利于保护和利用文化自然遗产,有利于创造就业、增加收入,有利于推动节能减排,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有利于促进体制和科技创新,是一项践行科学发展观,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崭新实践。 绿道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绿道可持续发展的5个建设要点:依据法定规划,实施法定规划;立项、用地变通节俭;选址科学合理;建设因地制宜;维护监督属地公开。而提高绿道规划水平的设计重点应体现在6个方面:“师法自然”的设计;“多样复合”的交通功能;“平面立体”相融合的绿化布局;“乡土化与数字化”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制;使用可再生能源充电的租用电动助力车;宜人的休闲设施。 绿道是具有明显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内需”,在城镇化的中期应大力加以推广;绿道是基于城乡统筹的“新生事物”,其规划、建设和管理都必须本着“创新”的意识,遵循“高效节俭”的原则;绿道是当地百姓的幸福工程,应充分带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级负责、连线成网、有序推进。

绿道的优秀案例 案例:绿道网已经成为珠三角地区完整、连续、可达的生态廊道,有效舒缓了开发强度高、人口密集造成的城市热岛效应。绿道在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的功能逐步显现,对改善城乡生态和人居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绿道网还是一个连续的、循环的慢行系统,为城乡居民出行提供了一种绿色、低碳的交通方式以及进一步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机会。绿道休闲作为一种新的休闲方式,日益成为珠三角居民锻炼身体、旅游度假的优先选择,慢行、跑步、骑车再次回到都市人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占地小且施工难度不大,我们用仅能建设几十公里高速公路的钱建成了贯通珠三角、服务几千万人口的2000多公里绿道,可以说是花小钱办大事,为群众办了一件实事和好事。

深圳绿道地图【KECYC编辑整理版】

深圳共建成总长约2300公里的绿 道。其中,省立绿道346公里,城市绿 道和社区绿道约1954公里。绿道密度超 过1公里/平方公里,形成了结构合理、 功能完善、衔接有序、惠及民生的深圳 绿道网体系。 在深圳,如果不弄一辆自行车在绿道上骑行和穿梭,就等于 浪费了自己为深圳作出的贡献,辜负了自己的付出。每一个 深圳市民都在为深圳的经济做贡献,每一分的消费都含有贡 献。正是因为全部深圳市民的贡献,深圳才可以建设完备的 绿道和其他公共设施。 所以,行动起来吧。 在周末和休息的时间,骑上你的自 行车,用不紧不慢的速度,呼吸清 新的空气,浏览周边的景色。 开车太快 ,步行太慢,只有骑自行车 的速度刚刚好,才能看到美好的景 色。 绿 道 清晨我骑行于海边的一道小路上,轻轻的风,向我吹拂了过来。是的,此时此刻我正散步于绿道上,感受着清晨的绿道。 绿道,现代化环境的重要标志,新时代人们所向往的地方,在那我们可以感受自然的风光,也可以体现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不仅代表着顺畅的交通环境,而已也是最自然、最令人感到舒适的一条简简单单的道路。因为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的破坏,人们仅有的少量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少了,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我们只有多植树,建设更多的绿道,才能使我们的美好环境保存下来。 绿道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一条条普通而又意义非凡的绿道,就好像一部部空气清新机,是它们将污浊的空气净化成清新自然的空气。使得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能活得更加舒适,美好。绿道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存所需的必需品——清新的空气,而且也大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因为有了绿道,人们才开始真正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每逢假日,或是大型活动,都会有许多不同人群前来植树造林,用自己的双手为共创绿色环境做一份贡献。一条条绿道,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条条绿色的长龙,蜿蜒盘转,为单调的大地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绿道,一个新世纪的人们精神旅游的胜地,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枯燥的城市生活也渐渐乏味了。于是就有了更多人对大自然的追求,许多的人利用放假的时间,空闲的时间,来到的来自野外的绿道上展开一段健康愉快的旅行。在这里它们拥有了重来没有过的快乐,在这里他们尽情的放松于自然之中,在这里他们也抛开了城市生活的繁忙的节奏, 试着尝试自然单调的生活。散步于绿道中的人们,与大自然为伴,在蓝天白云下,仿佛生命达到了另一个新的进阶。 绿道,不仅改变我们的生活。还时时刻刻保卫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一条条由无数树木组成的绿道,拥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每当有沙尘暴,台风,洪涝来临时,无私的绿道总会第一个挺出身子,为我们遮挡,即使这会使他们伤痕累累。但它们却一点也不在乎这一切。因为有了它们的保卫, 才一次次的减少了灾难对我们的破坏。 忽然,一片落叶从我眼前翩翩落下,我这时才发觉原来自己已经在绿道上停留了许久,回过神的我,不放过早晨的美好时光,又重新踏上了旅程。 由 KECYC 整理。KECYC ,与您共享更健康的生活。 ——http://www.kecyc.com

《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编制说明 为适应我省绿道规划设计需求,有效指导、规范和协调全省绿道的规划设计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是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我省新型城市化战略、实施《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规范我省绿道规划设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各地政府可根据实际需要予以深化或具体化。各地绿道的规划设计应同时符合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要求。 本导则主编单位: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编制人员:顾浩陈桂秋赵栋胡智清 高黑孙鹏周俊马敏 马浩杨永康周伊峰黄勤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2 年12月12日 1

目次 1 总则 (3) 2 绿道定义 (4) 2.1 绿道的定义 (4) 2.2 绿道的构成 (4) 3 绿道的分级与分类 (8) 3.1 绿道分级 (8) 3.2 绿道分类 (9) 4绿道规划总体要求 (10) 4.1绿道规划类型 (10) 4.2省级绿道网规划要求 (10) 4.3 设区市绿道网规划要求 (11) 4.4 县(市、区)绿道网规划要求 (11) 5绿道规划设计要求 (12) 5.1 绿道选线原则 (12) 5.2 绿廊 (13) 5.3 慢行道 (15) 5.4 驿站 (18) 5.5 标识 (22) 5.6 节点 (23) 2

1 总则 1.0.1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绿道的规划设计工作。 1.0.2 本导则为我省绿道规划设计提供基本技术指导,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予以深化。 1.0.3 本导则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3

绿道及其发展演变

河南农业大学 绿道及其发展演变 专业讨论课 姓名:穆博 专业:2009级城市规划与设计 指导老师:田国行教授 学号:09202021

绿道及其发展演变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都市区和交通网络的建设,大自然和生物栖息地不断被侵蚀,城市居民对城市生态环境和绿地空间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我国对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城市经济与生态和谐永续发展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绿道作为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其理论、研究技术和构建方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绿道的思想起源、概念和类型的演变进行综述,进而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绿道发展的历程,并划分了四个阶段。最后,对我国绿道理论研究和建设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我国绿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绿道;发展;演变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way Abstract: Due to the side effec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in recent years, loss of natural habitats and habitat structures, and extinction of species, increase of city residents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green space needs. our country made a series of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urban areas. Greenway has more improntant role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In this paper, the origin, concept, and the type of greenways were studie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greenway was analyzed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the bud of greenway, the rise of greenway development,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greenway, the theroy and technical tend to ripe. Finally,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world, outlook the greenway theroy and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nd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Keyword:greenway; development; evolution

绿道定义

按照广东省的统一要求,广州市绿道规划、设计、建设原则上按《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设计指引(试行)》执行,建设主要依托青山绿地工程、迎亚运工程和水环境治理工程的相关项目开展。本文结合广州市实际情况,在绿道规划精神指导下,对广州绿道驿站设计提出具体探讨方案。 一、绿道的定义和分类 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 绿道根据所处区位和目标功能不同分为三类:生态型、郊野型和都市型。在绿道两边规定的控制范围内要控制新增与绿道功能不相容的项目。 生态型绿道主要是指连接景点、区域之间以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国道等路段以及河流、海岸沿线林带、绿化带为主体,贯通城乡的生态廊道,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0m。 郊野型绿道主要是依托城市建成区、生态旅游景点周边的大块绿地、水体、连接道路和田野乡村所构建的绿色走廊,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100m。 都市型绿道主要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依托河道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地构建形成供市民休闲活动的通道,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m。 二、绿道的组成要素 绿道主要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组成。 绿廊系统:是指在绿道控制范围区内的自然因素,包括由绿化、水体等组成的绿化缓冲区。 人工系统:是指在绿道的控制范围内,为满足绿道游憩功能而配建的设施,包括绿道游径、标识系统、服务系统及节点、基础设施等。 广州的绿道须主要包含四大要素:良好优美的绿化生态环境、标准合理的绿道游径(单车道、人行健步道)、统一清晰的标识系统、完善的综合服务设施。

风景道与绿道概念

风景道与绿道概念 “风景道”的概念是近几年从“景观大道”引申发展而来。 风景道是一种路旁或视域之内,拥有审美风景的、自然的、文化的、历史的、考古的和增进游憩价值的景观道路,是交通价值、景观价值、游憩价值、文化价值、自然价值等多重价值的融合。 风景道所具有的充分拓展旅游和旅行途中的景观观赏功能,将惯常的旅行成本转变为旅游者的特殊旅行收益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满足了游客旅途中多种游憩需求,同时也顺应了旅游业尤其是自驾车旅游迅猛发展的趋势。它通过线性路线,将点、面状的旅游景区景点连接成网状旅游目的地,对于面状、线状产品是一种最经济、最直观、最深刻的体验方式。因此,风景道改变了传统的围墙内的旅游风景区开发模式,是一种很好的线性旅游开发模式,是对点、面状旅游开发模式的补充和完善。 风景道在国外如北美、西欧已有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同时风景道还因获得了政府和开发商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在实践工作中取得迅速发展。目前美国已建设了80多条国家风景小道和泛美风景道,形成了由国家、州和地方级组成的风景道体系。风景道在道路规划、景观设计、保护历史遗迹和优美的自然风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绿道就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从地方层次上讲,就是指某些被认为是公园路(parkway)或绿带(greenbelt)的条状或线型的公园。

成都市绿道建设

成都市健康绿道规划建设导则 点击数:0 时间:2011-10-9 15:21:05 1总则 1.1定义 成都健康绿道是结合成都特色、贯通全域城乡的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是连接水系、山体、田园、林盘、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绿地以及城镇乡村、历史文化古迹、现代产业园区等自然和人文资源,集生态保护、体育运动、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科普教育、旅游度假等为一体,供城乡居民、游客步行和骑游的绿色廊道。 1.2功能 1.2.1 生态保护功能 健康绿道作为成都全域生态廊道,具有将城乡生态环境中多样生态基质、斑块连接成网络,促进各生态系统间物质交流,平衡全域生态结构的功能。 1.2.2 健康休闲功能 健康绿道生动展现川西平原“宜居宜玩”的生活环境,体现成都人“知快守慢、张弛有序”的生活态度,满足现代人亲近自然的渴望需求,倡导郊外远足踏青、林间河畔品茗、户外运动健身的健康生活休闲方式,完全开放、全民共享,不断提升城市幸福感。 1.2.3 资源利用功能 健康绿道是连接成都市域自然与人文资源的路径,是展示成都自然与人文特色的主要窗口,通过市民、游客的参与,提升公众的资源保护意识,增强资源自我造血功能,努力实现资源保护与利用双赢。

1.2.4 慢行交通功能 在市域各区(市、县)建成区开展健康绿道建设,能宣传推广现代慢行交通理念,为普及城市慢行系统建设进行先行尝试,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不断拥堵的难题。 1.2.5 经济发展功能 在健康绿道中适当注入“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吸引市民、游客进入乡村地区,整合提升现有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项目与现代乡村旅游业的互动结合,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3目标 建设形成覆盖成都全域、连接城乡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健康绿色廊道。 成都健康绿道推荐铺装材料及适用范围

广州市绿道建设指引(4.12)发

广州市绿道规划建设技术指引(试行) 按照广东省的统一要求,广州市绿道规划、设计、建设原则上按《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设计指引(试行)》执行,建设主要依托青山绿地工程、迎亚运工程和水环境治理工程的相关项目开展。结合广州市实际情况,在征求相关意见的基础上,现编制本指引。 一、绿道的定义和分类 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 绿道根据所处区位和目标功能不同分为三类:生态型、郊野型和都市型。在绿道两边规定的控制范围内要控制新增与绿道功能不相容的项目。 生态型绿道主要是指连接景点、区域之间以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国道等路段以及河流、海岸沿线林带、绿化带为主体,贯通城乡的生态廊道,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0m。 郊野型绿道主要是依托城市建成区、生态旅游景点周边的大块绿地、水体、连接道路和田野乡村所构建的绿色走廊,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100m。

都市型绿道主要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依托河道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地构建形成供市民休闲活动的通道,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m。 二、绿道的组成要素 绿道主要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组成。 绿廊系统:是指在绿道控制范围区内的自然因素,包括由绿化、水体等组成的绿化缓冲区。 人工系统:是指在绿道的控制范围内,为满足绿道游憩功能而配建的设施,包括绿道游径、标识系统、服务系统及节点、基础设施等。 广州的绿道须主要包含四大要素:良好优美的绿化生态环境、标准合理的绿道游径(单车道、人行健步道)、统一清晰的标识系统、完善的综合服务设施。 三、绿道线路的选择 广州市域范围内绿道分为三个层次:省规划的省级绿道,市规划的市级绿道,区(县级市)规划的区级绿道。 绿道的选线要结合现有的水道和道路系统,考虑其穿越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气候、地形水文、植被、景观风貌等条件,并分析绿道穿越区域的基础设施、土地利用情况、用地权属等; 绿道的选线要考虑资源的生态性,布局的整体性,交通的连通性,使用的安全便捷性,实施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城市绿道绿化的景观性与功能性

城市绿道绿化的景观性与功能性 ——远景建筑园林设计院绿道设计资料选城市绿道以绿化为特征,串联成网,供市民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是城市生态网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集合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教育等多种功能。发挥城市绿道景观的地域性和文化性,让生态、历史、文化、景观实现有机统一,共同构筑绿色和谐的城市绿廊空间。 随着城市工业化程度的加快,人们对绿色的渴求与日俱增。如何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为熙熙攘攘的人们营造一个陶冶性情、缓解生活压力的绿色生态系统,已成为城市绿化者们正在研究实施的课题。已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起来的,以城市道路网状绿化系统为核心的城市绿道绿化工程正是这个课题的子项目之一。建设绿道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历史名园、自然博物馆、名木古树、农业观光和风景游憩林地贯通,形成了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体系,较好地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发展模式。下面,笔者就结合绿道建设,对城市绿道的概念及绿道绿化的景观建设与功能建设方面作以论述。 一、城市绿道的概念及属性 城市绿道主要指自然存在的,或者历史本来存在的以及人工建设的如城市林荫道,运河廊道在内的连接滨河公园、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聚居区之间,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线性绿色开敞空间通道,以绿化为特征,串联成网,供市民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是城市生态网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集合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教育等多种功能。 城市绿道的属性必须具备可达性、可通性,因此,和传统的城市绿地相比,城市绿道比我们通常所说的绿带更有助于形成人、城区和自然的和谐互动的关系。城市绿道建设基本不需要占用建设用地指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符合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也是符合我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之一。 二、城市绿道绿化景观的建设原则 所谓景观性,就是指城市绿道建设中的绿化要素通过合理配置,所体现出来的具有审美特征的景色、风景、风光所表现的特性。在绿道建设中,绿化涉及到地理、生态、园林、建筑、文化、艺术、哲学、美学等多个方面。绿廊系统建设是城市绿道的生态基底,其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绿化种植以及控制范围内的生态保护与景观提升。目前的城市绿道绿化,已脱离了最基础的植树绿化这个概念,而是晋升为以绿化工程为主体的园林景观建设级别。在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从“绿道”核心理念出发,根据绿道类型以及绿道慢行道类型及周边环境,合理选用植物品种,有针对性的进行种植设计,大统一,小变化,改变以往片面追求道路绿化设计“美化、美观”的局限性,增加景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绿道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绿道的各个部分也是有机联系的。我们要用

绿道规划设计

目次 1 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绿道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绿道的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绿道的构成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绿道的分级与分类错误!未定义书签。 绿道分级错误!未定义书签。 绿道分类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绿道规划总体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绿道规划类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省级绿道网规划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区市绿道网规划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县(市、区)绿道网规划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5绿道规划设计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绿道选线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绿廊错误!未定义书签。 慢行道错误!未定义书签。 驿站错误!未定义书签。 标识错误!未定义书签。

节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总则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绿道的规划设计工作。 本导则为我省绿道规划设计提供基本技术指导,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予以深化。 本导则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表2-1 绿道组成要素表

2 绿道定义 绿道的定义 绿道是以自然要素为基础,以自然人文景观和休闲设施为串联节点,由慢行系统、服务设施等组成的绿色开敞空间廊道系统。绿道主要功能是我省生态空间的保护系统、历史文化的展示系统、健康生活的活动系统、旅游网络的支撑系统和城乡统筹的连接系统。 绿道的构成 绿道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两大系统构成,主要包括绿廊、慢行道、驿站、标识和节点五个部分。 绿廊系统是慢行道两侧由植物群落、水体等构成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绿化景观生态廊道。 人工系统由慢行道、驿站、标识和节点等四个部分构成。 绿道组成的具体要素见表2-1。 3 绿道的分级与分类 绿道分级 为构建覆盖全省的各级绿道系统,区分不同等级绿道的功能和形象特征,联系不同空间跨度的区域,协调区域间绿道建设标准,

绿道规划设计

目次 1 总则 (2) 2 绿道定义 (5) 2.1 绿道的定义 (5) 2.2 绿道的构成 (5) 3 绿道的分级与分类 (6) 3.1 绿道分级 (6) 3.2 绿道分类 (7) 4绿道规划总体要求 (7) 4.1绿道规划类型 (7) 4.2省级绿道网规划要求 (8) 4.3 设区市绿道网规划要求 (8) 4.4 县(市、区)绿道网规划要求 (9) 5绿道规划设计要求 (13) 5.1 绿道选线原则 (13) 5.2 绿廊 (14) 5.3 慢行道 (16) 5.4 驿站 (19) 5.5 标识 (23) 1

5.6 节点 (24) 1 总则 1.0.1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绿道的规划设计工作。 1.0.2 本导则为我省绿道规划设计提供基本技术指导,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予以深化。 1.0.3 本导则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表2-1 绿道组成要素表 3

4

2 绿道定义 2.1 绿道的定义 2.1.1绿道是以自然要素为基础,以自然人文景观和休闲设施为串联节点,由慢行系统、服务设施等组成的绿色开敞空间廊道系统。 2.1.2绿道主要功能是我省生态空间的保护系统、历史文化的展示系统、健康生活的活动系统、旅游网络的支撑系统和城乡统筹的连接系统。 2.2 绿道的构成 2.2.1绿道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两大系统构成,主要包括绿廊、慢行道、驿站、标识和节点五个部分。 2.2.2绿廊系统是慢行道两侧由植物群落、水体等构成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绿化景观生态廊道。 2.2.3 人工系统由慢行道、驿站、标识和节点等四个部分构成。 2.2.4绿道组成的具体要素见表2-1。 5

晶报·深圳特色绿道出行指南

带动城市健康运动生活 晶报带路 深圳特色绿道出行指南 招商方案 主办单位 深圳市城管局 深圳报业集团晶报社 活动时间 2014年4月-12月

●为热爱健康运动生活的市民提供最详实、最权威、最专业的深圳特色绿道出行指南; ●把阳光媒体晶报倡行的健康生活理念传播给每一个深圳人。 【特刊名称】 《晶报带路·深圳特色绿道出行指南》 【版面设置】 ●封面 ●深圳市绿道简介(2-3版) 版面元素:出行前言+深圳市绿道地图。 福田:梅林绿道(全长约4.6km,西起涂鸦墙,途径梅林水库,东至梅林坳),福荣都市绿道(全长约3.08km),福田河绿道(全长约6.1km,途径福田河,串联笔架山公园和中心公园); 南山:深圳湾公园绿道,省立绿道2号线南山段(起于宝石路牛成村路口,沿原二线巡逻道至梅林坳); 罗湖:省立绿道2号线罗湖段(全长约21.15km,途径人民公园、洪湖公园、深圳水库、梧桐山风景区),省立绿道2号线大运支线罗湖段(途径梧桐山艺术小镇),罗湖城市绿道5号线(全长约14km,分为山水休闲线、果林野趣线和河滨心爽线等路段); 盐田:省立绿道2号线盐田段(全长约33.8km,跨越龙岗、坪山),海滨栈道、盐田区登山环道(全长141.5km,包括梧桐山片区、三洲田—大梅沙片区

以及小三洲—小梅沙片区登山道线路); 宝安:省立绿道2号线宝安段(全长约62.6km,划分田园休闲、攀峦养生和赏湖怡情三个主题,包括六座水库风光和多个自然风景区); 龙岗:省立绿道5号线龙岗段(全长约14.9km,由北侧的布吉花圃,穿越机荷高速、平南铁路,经甘李路、三联水库、南坪快速沿线至坂田正坑水库与南山水库),省立绿道2号线大运支线(全长约25.1km,北起大运体育公园,经过龙口水库和深圳水库,穿越罗湖林果场和仙湖植物园,与省立绿道2号线主线相连。大运支线串联大运中心城、大运公园、龙岗体育中心); 光明:省立绿道5号线光明新区段(北起石狗公水库大坝,南至光明龙华交界,南北贯穿整个光明新区); 坪山:省立绿道2号线坪山新区段(全长约5.42km,由东部华侨城至老围村),江岭社区森林公园风光绿道(起于大运场馆八号路,终至江岭社区竹园路口,途径大山陂水库、荔林果园等风景点); 大鹏:省立绿道2号线大鹏新区段(全长约83.7km,西起溪涌,东至惠州,连接大鹏所城、南澳、七娘山和鹿嘴),白沙湾绿道; 龙华:省立绿道5号线龙华新区段(全长约21.5km,位于省立绿道5号线中部,北起光明段接驳点,经过三九高尔夫、茜坑老村、环观南路、高新科技园、樟坑径社区、绿宝佳苗场,接龙岗接驳点)。 ●深圳特色绿道推荐(4版-16版) 版面元素: 绿道路线图(包括路线长度、特色景点标注) 达人心水(绿道难易程度、行程时间、燃脂等运动数据) 温馨提醒(前往绿道的行车路线、户外运动装备、安全注意事项、卫生间、巴士站、休息凉亭、报警点) 二维码(扫出地图) 特色餐饮(农家菜)

法国的绿道概念

法国的绿道概念,孰新孰旧? Is the French View of Greenways Avant-garde or Déjà-vu? (法)洛尔·考米尔,(法)莫尼克·考布兰科,(法)雅克·博德里撰文,刘雪译(France)Laure Cormier, (France)Monique Toublanc, (France)Jacques Baudry, Translated by LIU Xue 摘要:首先列举了国际范围之内理论界对绿道概念进行的诠释,不同的研究工作的重点包含的生态,社会经济及综合意义,但共同目标是给绿道规划寻找具有可参考性的建议。对法国的绿道概念“trame verte”的演变进行了综述,详细阐述了法国绿道概念从出生,到衰落,到概念的回归,到今天概念中融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城市中的环境问题和生物多样性的退化是贯穿在整个概念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并直接促生了法国对绿道概念进行立法。对这项立法的原创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认为从前所未有地将绿道概念写入法律的角度,这项法律是一项创新,但是由于立法是在区域层面,而不是当地的执行层面,从而对这项法律能否真正有效进行质疑。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道;立法;法国 Abstract: The article started with a walkthrough of worldwide literatures on definition of greenway. Academic researchers have devoted to different aspects of greenways, including ecological, social-economics, and multipurpose aspects, in search of answers for greenway planning. The author then turned to evolution of greenway concept in the French context, which developed in four stages: birth, decline, return of idea, and sustainability. Among those, urban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nd biodiversity loss are the driving factors not only during the evolution, but also for the law that is written around concept of greenway. In the last part, the article imposes an assessment on the origin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law. The author believes the F rench law on “trame vertes’ has an originality, or avant garde in French in appearance, however without much difference than before, or déjà vu in French, because it is only compulsory at the regional level, not at the level of the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eenway; law; France

绿道经营调研报告

深圳市绿道 调 研 报 告

绿化部、市场营销部二零一六年一月十日

深圳市绿道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16年1月4日——9日 调研地点:广东省深圳市 调研目标:深圳市湾滨海绿道、莲花山绿道、梅林坳绿道、世博园绿道 调研目的:1、了解深圳市绿道的整体规划; 2、了解深圳市绿道的经营模式; 3、了解深圳市绿道的发展方向; 调研方式:实地参观、学习、了解;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品的提高,对于生活品质和健康越来越重视,串联各种景观和可供骑车者和行人进入的绿色通道应运而生,绿道起源于欧美国家,我们对其知之甚少。我们花一周时间前往广东省深圳市对深圳湾,莲花山,梅林坳、世博园等几条不同类型的绿道的调研,通过调研感受到绿道发展的前景,深圳市绿道建设比较早,随着城市的发展,绿道也逐步发展成多功能、多用途、多形态的绿道网并贯穿整座城市。 前往深圳之前,我们在网上浏览了大量关于绿道的资料,觉得深圳是绿道建设的一个典范,种类之多,总程之长可堪全国之最,到深圳后才感觉到,绿道在这座城市已经不再新鲜,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一种标签。旨在为行人创造健身,休闲,娱乐,聚会的场所。 调研过程: (一)深圳湾滨海绿道 深圳湾绿道西起南海酒店,东到红树林滨海生态公园,全长15公里,是集休闲、骑行、健身运动、观光旅游、体验自然等一起的绿色海滨长廊。由于是沿海而建,开放的段落呈长条带状形,从东自西,左侧是海域,右侧是一片草坪和高大树木(会不时有鸟落入树中休息),并设有石凳、公厕、小卖部等。市民在此段绿道骑行累了时,可就近停车,带孩子和家人观海、观鸟或在草坪上铺上自带的塑料布,进行简易的休息和饮食,或可进行阅读、跳舞。

深圳市绿地专项规划解读

中图分类号:TU98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30(2010)05-0042-06 收稿日期:2010-09-12 修回日期:2010-10-10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道网;规划设计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eenway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 摘要:绿道网建设是促进宜居城乡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活休闲一体化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以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实践为例,着重分析了绿道网规划原则、总体规划策略、总体布局结构等内容,率先将绿道理论运用到规划实践中,以期为我国正在兴起的绿道建设提供一点启示。 Abstract: Greenways are significant for the creation of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the conservation of regional eco-community, the promotion of recreational programs and the enhancement of sustainability. With the planning of Shenzhen Greenway Network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inciples of greenway network planning, master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the overall layout. Greenway theory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practice in Shenzhen, which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emerging greenway programs in China. 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解析 Analysis to the Planning of Shenzhen Greenway Network 周亚琦 盛鸣 ZHOU Ya-qi SHENG Ming 1 深圳市绿道网建设背景 绿道(greenways)的理念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说并不陌生。自1867年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道——美国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建设以来,国外建设绿道网已有逾百年历史,他们的建设经验告诉我们:绿道网建设有利于完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有利于保护和发掘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有利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水平,提高城市的品味……绿道逐渐被认为是一种体系化的规划方法,发挥着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1] 2010年1月,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促进宜居城乡建设,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率先在珠三角进行绿道网建设。随后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规划设计技术指引》和《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根据规划,从2010年起,广东将用3年左右时间,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全长约1690km的区域绿道,连接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区,串联200多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滨水公园和历史文化遗迹等场所,直接服务人口约2565万人,能增加约30万个就业机会。[2] 2 深圳市绿道网构成要素 2.1 自然资源 深圳全市基本地势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主要由南部半岛海湾地貌带、中部海岸山脉地貌带、北部丘陵谷地地貌带三个明显的地貌带组成。中部海岸山脉依次为笔架山—田心山—梅沙尖—梧桐山主峰;北部丘陵谷地由10条主要河流穿插其中,其东侧是龙岗河、坪山河谷地,西侧是羊台山、凤凰山、塘朗山、鸡公头、吊神山等组成的椭圆形穹窿体。 深圳市共有大小河流310条,分属东江、粤东沿海和珠江三角洲水系。河流大多比较短小,属于雨源型河流,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km2的河流有5条,分别为深圳河、茅洲河、龙岗河、坪山河、观澜河。 深圳市西部和西南部是珠江口、伶仃洋,东部和东南部是大亚湾、大鹏湾,海岸线长约230km,由东向西分别为大亚湾—大鹏半岛—大鹏湾—九龙半岛—深圳湾—南山半岛—前海。东部海岸线属港湾山地和海崖山地景观地貌,曲折悠长,沿岸有许多两侧岬角拱卫的水深岸陡的港湾和优良的倚山面海的天然海滩。西部海岸线属冲积、海积平原,岸线平直,有泥滩、红树林滩等。 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约170.3km2,主要有包括伶仃岛一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梧桐山风景区等。福田位于深圳市沿海地带,保护对象以猕猴、鸟类和红树林而闻名。梧桐山风景区是一个以山体和自然植被为景观主体的城市郊野型自然风景区。 2.2 人文资源 迄今为止,深圳考古发现共150余处先秦遗址,两汉至唐宋时期的汉墓12座、东晋墓22座、南朝墓葬88座等。其中汉代墓葬的乘法口诀砖,对研究中国数学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明清时期代表文物有南头古城、大鹏古城、龙岗客家围、广府式民居、中西合璧式民居。鸦片战争和三洲田起义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代表遗址有中英街界碑、三洲田庚子首义遗址、省港大罢工接待站遗址、中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等。深圳还保存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六百年前大鹏所城内独特语言“军语”演化而来的《大鹏山歌》、源于清代末期客家聚居地的民歌奇葩《龙岗皆歌》、反映深圳渔民文化的精髓《舞草龙》等。 除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最能够代表和彰显深圳的现代建设历程和演变过程,这些物质空间载体包括独特的城市空间形态、如孺子牛雕塑、莲花山邓小平雕像等(图01-04)。 3 规划原则与策略 按照《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深圳绿道建设的实际情况,规划以构建以区域 图01 主要资源分布图 Fig.01 Resources distribution map 图02 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 Fig.02 Dapeng Peninsula National Geo-park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0/05 042 |

安徽省绿道规划纲要

第一章绿道解读 1.1建设安徽城市绿道的意义 建设安徽城市绿道网是安徽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城乡统筹的新路径;是绿色城市和美好乡村建设的纽带;是安徽省“三个强省”战略的具体行动。 1、经济强省 通过绿道建设,有力推进都市农业发展,使一、三产复合化,有效整合各类旅游、休闲资源,构建我省城市休闲产业和区域旅游经济的新通道。 2、文化强省 我省文化资源呈散点分布且缺乏系统整体保护,保护与利用未能有效结合,通过建设绿道网,串联众多文化资源,使文化资源及周边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构建我省文化资源空间展示新体系,强化城市文化特色,创新安徽文化展示的新空间。 3、生态强省 通过绿道建设,有效保护我省区域间和城市内各类山水生态资源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构建我省绿色基础设施体系,避免区域自然生态破碎化,构建环境友好型城市人居环境。 1.2绿道发展历程 1.2.1绿道概念 绿道在欧美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早在一个世纪前,就有了绿道,当时绿道仅用于散步、狩猎、划船等娱乐项目。直到20世纪50年代Whyte才首先提出了绿道一词,在60年代和70年代,绿道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然而,直到1987年,绿道的概念才得到美国官方的首肯。 不同的研究者对绿道的定义不尽相同。Little对绿道的定义较为全面并且被广泛应用,他认为绿道是能够改善环境质量和提供户外娱乐的线状绿道。包括①沿着自然绿道(如河岸、溪谷或山脊线等)或转变为游憩用途的铁路沿线、运河、风景道或其他线路的线性开放空间;②任何为步行或自行车设立的自然或景

观道;③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文化景观或历史遗迹之间及其聚落的开放空间; ④一些局部的公园道或绿带。 目前普遍认可的绿道定义为:绿道(Greenway)是一种连接主要山体水系、田园林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古迹等自然和人文资源,供行人和非机动交通工具进入的线形绿色开敞空间,并且集合了生态保育、康体运动、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科普教育、旅游度假等多种功能。 1.2.2绿道的发展历程 “绿道”起源于美国,至今经历了5个主要历史阶段。 1.2.2.1“绿道”的雏形(1867~1900年)——早期的公园系统游憩绿道。 大多数文献认为,绿道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Frederick Law Olmsted和他1867年所完成著名的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Boston Park System)。该规划将富兰克林公园(Franklin Park)通过阿诺德公园(Arnold Park)、牙买加公园(Jamaica Park)和波士顿公园(Boston Garden)以及其它的绿地系统联系起来。该绿地系统长达25km,连接了波士顿、布鲁克林和坎布里奇,并将其与查尔斯河相连。其后,Charles Eliot扩展了他的思想,将其绿色网络延伸到整个波士顿大都市区,范围扩大到了600平方公里,连接了5条沿海河流。 1.2.2.2第二阶段(1900-1945年)——景观优先的开敞空间绿道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Olmsted Brothers、Eliot1I和Henry Wright等人,他们从事了一些绿道的规划。Olmsted Brothers所做的波特兰的纪念Lewis和Clark的广场规划完成了64km的环,后来被规划师扩展到225km。EliotⅡ所完成的马萨诸塞(Massachusetts)的开放空间规划。Henry Wright完成了新泽西州兰德堡镇(Radburn Town)的绿色空间和绿道规划。与此同时,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署(NPs)进行了大量的公园道(Parkway)的规划实践,如蓝桥公园道(Blue Bridge Parkway)。 1.2.2.3第三阶段(1960-1970年)——环保运动影响下的绿道 1960-1970年代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蓬勃开展,出现了一批代表性学者。其中Philip Lewis(University of Wisconsin)在进行威星康斯州遗产道规划的时候,发现大多数重要的自然和文化资源都分布在河流廊道两侧。Iran McHarg (Universitv of Pennsylvania)所著的《设计结合自然》,尤其是其中一章重点讨论了河流廊道的规划。ErvinZube(Universitv of Massachusetts)领导的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