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瘀滞于近端结肠,使该肠段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目前治疗的方法有多种,绝大多数需要开腹或借助腹腔镜处理肠系膜,切除病变肠管,其手术创伤大,术后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多。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

因患儿年龄偏小,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差,家长了解甚少,所以家长往往思想压力比较大,顾虑较多。护理人员经常与家长沟通,解释各项检查和操作的目的,书面演示讲解手术治疗经过,介绍手术的优点,并联系手术成功患儿家长现身说教,使其消除顾虑,对该手术从不理解到理解接受并积极配合手术。

1.2肠道准备

饮食调节:饮食调节是术前采用的辅助方法,术前三天进高热量,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少渣半流质饮食,禁食水果类;术前两天进流质饮食;术晨禁食;对于体质较弱,营养较差的患儿,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治疗。

清洁灌肠:清洁灌肠是术前必不可少的一步,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所以灌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灌肠液应选用生理盐水(40℃为宜),每日一次,准备7—10天,每次用量为100—150ml/kg,勿用清水或高渗盐水,以防水中毒或盐中毒,并保持出入液量平衡。(2)因患儿

年龄小,肠壁薄,可先通过肛诊了解直肠狭窄长度及肠管走向,选择较软的肠管,插管的动作要轻柔,不要使用暴力,避免造成肠壁损伤或穿孔,深度以肛管前端超过狭窄部分为宜,此时会有大量气体排出。(3)大便干结不易灌洗时,可用50%硫酸镁于灌肠前2~3小时注入结肠内软化大便,灌肠时顺肠管走向轻揉腹部,促进大便排出。(4)灌肠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灌出液中有血性液体,应立即停止操作,查找原因,警惕发生肠穿孔。(5)冬季应注意保暖,以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1.3应用肠道抗生素

本组病例均给予甲硝唑口服2~4天

2术后护理

2.1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

患儿回病房后,于麻醉师交接术中情况,用全身麻醉未清醒前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测量T、P、R,予以氧气吸入,并注意观察口唇,甲床色泽的变化,注意观察全身情况及肛周渗血、渗液情况。

2.2营养支持

术后患儿一般禁食1~2天,禁食期间,液体24H内平均输入,根据尿量调节滴速,必要时分次少量给予营养物质及脂肪乳剂等。肠蠕动回复后,即给予少量饮水,若无腹胀,可恢复母乳喂养,仍需坚持少量多次。

2.3导管的护理

2.3.1肛管的护理

术后常规放置适当直径的肛管,一是起到扩肛作用;二是保证排气及分泌物排出通畅,避免腹胀,促进吻合口愈合。所以,术后必须妥善固定肛管,在肛管末端连接简易接便袋,及时更换,并注意观察引流物的性状,用约束带适当约束患儿下肢,以免肛管滑脱,3~5天后拔出肛管。

2.3.2导尿管的护理

术后留置Foly导尿管时,既要防止尿路感染,又要防止尿管气囊引起尿道撕裂,尤其是在术后全身麻醉清醒初期。为了防止以上情况的发生,可将尿管用胶布固定在大腿内侧,连接尿袋,并使引流管有一定的活动余地,由专人看护,每日用0.02%呋喃西林溶液棉球或盐水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术后3天予以拔除。

2.4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因该术式全部在腹腔外施行,腹腔内干扰小,无污染,避免了术后发生肠粘连,肠梗阻和腹膜炎。术后预防重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2.4.1会阴部切口感染

因手术切口主要在肛门直肠齿状线上0.5cm左右,除了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之外,会阴部的局部护理也不可忽视。患儿术后取双下肢分开卧位,护理时将两侧臀部分开,充分暴露肛门,用0.02%呋喃西林棉球擦洗,辅助灯烤,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以达到有效预防伤口感染的目的。

2.4.2小肠结肠炎

此为巨结肠最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呕吐,腹胀,腹泻,做肛检时有大量奇臭粪便和液体排出,为有效预防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应做好维持性扩肛。扩肛器要多涂润滑油,用润滑胶冻为好,肥皂膏也可以用,扩肛时应从最小号开始,逐号增加,不能跳号,增号至有阻力并见到有微量出血为止。第二天扩肛仍从最小号开始,直至达到要求的大小和无出血、无阻力为止。

2.4.3吻合口狭窄

由于该手术是在肛门部操作,为了防止术后刀口形成瘢疤造成狭窄,必须在术后2周后做好维持性扩肛,至吻合口平整柔软为止。扩肛时应注意动作要轻柔,扩肛器不能来回进出,以防捅破肠吻合口或肠管。扩肛时应感觉到扩肛器通过肠吻合口,才能收到扩肛的效果。每天坚持扩肛,至少坚持3~6个月,直到肠吻合口瘢痕软化,日后不会形成狭窄为止。对本组病例护理中,均手把手的指导患儿家长操作,直至其能熟练操作为止。6例患儿随访均无肛门狭窄发生。

3出院指导

患儿出院后,指导家长保持患儿会阴部清洁,也可涂用氧化锌软膏保护肛周皮肤,以免早期排便次数增多引起肛周炎症;有意识的培养患儿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嘱患儿不要挑食,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饮食;要定期复诊,以便进一步指导。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肠炎行结肠镜检查的护理

漏,注意保护血管,维护留置针,一般1~3d更换敷贴1次。必要时建立中心静脉通路。2.5 健康教育 患儿年龄小,对父母的依赖性强,因此父母的观察和沟通尤其重要。印刷相关的宣传资料发放到每位就诊患儿家长的手中。特别是门诊治疗的患儿,如出现精神差嗜睡、四肢抖动、震颤、频 繁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及时就诊或拨打急救电话,进行相关的咨询。切忌病急乱投医去私人诊所就诊,延误抢救时机。入院后2~3d是健康教育的良好时机,因为,这时患儿父母的情绪已较刚入院时稳定,护士在此时重点向家长介绍疾病的病因、临床特点、传播途径和季节分布、人群易感性、免疫性、治疗过程及预后等,既可消除家长的焦虑心理,又可让家长对患儿病情进行针对性的观察。 总之,及时发现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及早治疗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S].2010:20. [2] 安徽省卫生厅.手足口病防治读本[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0-15. (收稿日期:2012-09-06)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肠炎行结肠镜检查的护理 魏文琼 刘新文 郑静 (湖北省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门诊部,湖北武汉430016)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小肠结肠炎 结肠镜检查 护理 Key words Congenital megacolon Enterocolitis Colonoscopy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975(2013)04-0378-02 作者简介:魏文琼(1978-),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是由于远端神经节细胞缺如,导致肠管痉挛,继而引起功能性肠梗阻[1]。小肠结肠炎(enterocolitis,EC)是HD术后常见并发症,影像学随访主要是拍腹部立位片、钡剂灌肠[2]。术后应用结肠镜观察的文献报道不多,Pi-ni Prato A等[3]认为HD术后EC的患儿,经过规范治疗:胃肠减压、结肠灌洗、留置肛管、抗炎治疗等,疗效不佳者,应行肠镜检查,以明确疗效及病因诊断。本文对我院2006~2011年31例HD术后EC的结肠镜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共行HD手术146例。术后发生EC者31例,发生率21.2%(31/146),均行结肠镜检查,其中男24例,女7例,年龄3个月~7岁,平均2.1岁。1.2 方法 应用日本生产Pentax EC 3430型小儿电子结肠镜,取仰卧位,循腔进镜,少注气,吸尽肠腔内残存气体、稀水便,再向深部进镜;尽量避免镜身弯曲成襻,必要时改变体位,到达回盲部及末端回肠,然后退镜观察肠黏膜病变、肠腔形态、结肠运动及吻合口。临床考虑复发者2例,在吻合口近端约3cm处内镜下取材行乙酰胆碱酯酶测定。合并溃疡者10例,有4例于溃疡边缘取材活检。结肠镜下EC炎症分为三型[5],(1)轻度:黏膜充血水肿;(2)中度:点片状糜烂或小型溃疡;(3)重度:黏膜大片糜烂质碎,大面积或多发溃疡,可引起穿孔。 1.3 结果 EC为轻度者6例,中度者11例,重度 者14例;其中8例肠腔明显扩张。有4例住院治疗 7~15d疗效不佳,复查肠镜,镜下表现好转者1例, 不明显1例,另2例复查见肠腔内布满白色豆渣样物,考虑真菌性肠炎,并通过大便找真菌菌丝获确诊。2例发现回盲部肠黏膜损伤。术后腹胀改善不明显5例,术后少量血便3例,无肠穿孔、大量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873·护士进修杂志2013年2月第28卷第4期

周明雅--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 一.定义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或赫什朋症,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瘀滞在近端结肠而使该段肠管厚肥、扩张。本病是较常见的先天性肠道发育畸形,发病率为1/2000~1/5000,男女比为(3~4):1,有遗传倾向。 二.病理 其基本病理变化是局部肠壁肌间和粘膜下神经丛缺乏神经节细胞,致该段肠管收缩狭窄呈持续痉挛状态,痉挛肠管的近端因肠内容物堆积而扩张,在形态上可分为痉挛段、移行段和扩张段3部分。根据病变肠管痉挛段的长度可分为常见型(病变自肛门向上达乙状结肠远端,约占85%)、短段型(病变局限于直肠下端,约占10%)、长段型(病变肠段延伸至降结肠以上,约占4%)、全结肠型(约占1%)。 三.临床表现 1.胎粪排除延迟、顽固性便秘和腹胀患儿生后24~48小时内多无胎便或仅有少量胎便排除,生出2~3天出现腹胀、拒食、呕吐等急性低位性肠梗阻表现,以后逐渐出现顽固性便秘。患儿数日甚至1~2周以上排便一次,腹胀明显,可见肠型和蠕动波,经灌肠排除奇臭粪便和气味后症状好转,后又反复,严重者必须依赖灌肠才能排便。 2.呕吐、营养不良、发育延迟,由于功能性肠梗阻,可出现呕吐,量不多,呕吐物含少量胆汁,严重者可见粪液。由于腹胀、呕吐、便秘使患儿食欲下降,影响营养吸收致营养不良、发育迟缓。 3.并发症患儿常并发小肠结肠炎、肠穿孔及继发感染。 四.治疗 少部分慢性以及轻症患儿可选用灌肠等保守治疗;对于体重>3KG、全身情况较好者,尽早施行根治术,即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和部分扩张结肠;对于新生儿,年龄稍大但全身情况较差,或并发小肠结肠炎的患儿,先行结肠造瘘术,待全身情况、肠梗阻及小肠结肠炎症状缓解后再行根治手术。施行根治术前应清洁灌肠,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加强支持疗法、改善全身状况。 五.护理 1.术前观察评估要点 (1)入院护理风险评估。 (2)全身营养情况:有无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情况。 (3)腹部体征,有无肠型和蠕动波,是否有腹痛,腹胀情况。 (4)呕吐:观察呕吐物的色,质,量,有无胆汁或粪液。 (5)大便:观察大便的性状,颜色,气味,是否是陈旧性奇臭粪便,是否有腹泻。 (6)家属,患儿心理,知识掌握程度。 2.术前护理措施 (1)清洁肠道,解除便秘:口服缓泻剂、润滑剂,助排便;使用开塞露、扩肛等刺激括约肌,诱发排便;部分患儿需用生理盐水进行灌肠,每日一次,肛管插入深度要超过狭窄段肠管,忌用清水灌肠,以免发生水中毒。 (2)改善营养:对存在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应加强支持疗法。 (3)观察病情:特别注意有无小肠结肠炎的征象,如高热、腹泻、排出奇臭粪液,伴腹胀、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做好术前准备。 (4)做好术前准备, 清洁肠道: 术前2天按医嘱口服抗生素,检查脏器功能并做相应处理。 (5)健康教育: 向家长说明选择治疗方法的目的,消除其心理负担,争取对治疗和护理的支持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目的:分析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提高早期 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7月共20例经X线诊断并经外科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病例的影像表现。结果:患儿腹部平片表现为肠管不同程度管状积气。钡剂灌肠检查中10例表现为直肠远端狭窄;6例表现为乙状结肠远端、直肠狭窄,均无明显扩张段及移行段;3例无明显可见的狭窄段、移行段及扩张段;仅1例表现有明显狭窄段、移行段、扩张段。20例患儿24~48 h随访均可见不同程度钡剂潴留。结论:钡剂灌肠造影是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首选检查;X线影像表现往往不典型,需要与类似疾病进行鉴别后根据排钡情况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标签: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X线诊断;钡剂灌肠造影;鉴别诊断 先天性巨结肠是病变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导致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积在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发病率为1/2000~1/5000,男女比3~4:1,有遗传倾向[1]。该病病变肠管缺乏蠕动并发生功能性肠梗阻,导致肠管僵直。新生儿期由于肠管内粪便淤积不明显,所致无明显移行及扩张段肠管,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X征常不典型。现将本院2011年2月-2012年7月诊断的20例患儿的X线征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分析本院2011年2月-2012年7月经X线诊断、手术及病理证实有完整资料的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为出生后1 d~1个月,其中5~15 d 18例;足月儿19例,早产儿1例;临床表现:呕吐12例,20例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便秘和腹胀、胎粪排出延迟。20例肛门指诊有不同程度裹手感或狭窄环。 1.2 检查方法20例患儿均采用腹部立位正侧位摄片、钡剂灌肠造影检查。患儿做钡剂灌肠检查前无需做清洁肠道准备,检查时用生理盐水调制钡剂,浓度宜低;具体操作为:(1)进行胸腹部透视,观察胸腹部情况,排除腹部有肠穿孔、异常致密影等不能进行钡剂灌肠检查的X线征象。(2)采用10号气囊导尿管,于管头处涂石蜡油,进行肛门插管,无需注气进气囊,插管以刚好越过肛门为宜。操作过程中注意体会导管进入松紧度,肛门、直肠狭窄患儿插管相对困难。(3)用50 mL甘油注射器将调制好的钡剂缓慢注入,开始量宜少,并在透视下观察后再行注入,如有困难者可结合体位来控制。钡剂注射过程体会有无压力。(4)在灌肠全过程中,要注意钡剂的前端,观察肠管的形态及走形、肠管蠕动收缩情况。当钡剂充盈至回盲部时灌肠可结束。(5)拔出导尿管,并摄取腹部卧位正侧位片(中心点对准乙状结肠位置),主要观察结肠、直肠、乙状结肠形态及排钡情况,嘱患者家属24~48 h后带患儿至放射科复查腹部平片观察肠管内有无钡剂潴留及肠管形态、位置。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在婴幼儿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针对身体反抗力弱、手术耐受性差的特点,对婴幼儿做全面评估及完善的肠道准备,进行密切的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营养支持、肛门护理,耐心做好出院指导工作。结果:我院18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并达到预期效果。结论:该病在婴幼儿期时即行经肛门根治术,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治疗该病的重要环节。术前肠道准备充分、术中精心护理、术后采取妥善的治疗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加强营养支持,重视肛周护理,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护理。 【前言】目前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根治术有多种,绝大多数需要开腹或借助腹腔处理结肠系膜,切除病变肠管。由此而引起的腹腔感染、切口感染、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国内外已经实行了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相关报道[2-3]证明,该种术式的巨结肠根治术并发症少,感染率小,愈合快痊愈出院率高。我科2004年-2011年,对1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用了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均未出现并发症,痊愈出院,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8例患儿,男13例,女5例,年龄10-18个月。诊断:患儿入院后均经X线钡灌肠摄片诊断为普通型先天性巨结肠,全部患儿均经肛门完成手术,术后48小时开始恢复排便功能,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天,术后3个月随访,每日排便3-4次,食欲均正常,无肛周感染、小肠结肠炎、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清洁肠道,解除便秘。 (1)给予缓泻剂、润滑剂如蜂蜜口服,帮助排便。 (2)使用开塞露、甘油栓等诱发排便。 (3)肠道准备,术前清洁灌肠对治疗该疾病很重要,目的是排出积粪,缓解腹胀,保持肠道清洁,减少手术时肠道污染的可能,同时使扩张的肠管尽可能恢

新生儿疑似先天性巨结肠肠穿孔的处理

新生儿疑似先天性巨结肠肠穿孔的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疑似先天性巨结肠肠穿孔合适的围术期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7年11月至2006年5月间收治的疑似先天性巨结肠肠穿孔的新生儿结肠及末端回肠穿孔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及病理检查情况。结果:本组共32例,术后死亡6例,病死率达18.7%。26例治愈出院。术后结肠活检病理报告27例,其中14例明确为先天性巨结肠,9例找到神经节细胞,排除先天性巨结肠,其余4例不能确诊。结论:新生儿结肠穿孔及末端回肠穿孔应怀疑为先天性巨结肠,术前病史及体检有助诊断;术中诊断难以确定,建议行肠造瘘、远端直肠活检,待明确诊断后再进一步处理。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肠穿孔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先天性肠道发育畸形,发病率约为1/5000,而肠穿孔是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较常发生的合并症,病情危重,处理不当可致较高的病残率和致死率。但该症术前和术中诊断困难,影响了术中治疗方案的选择。现回顾性总结我院1997年11月至2006年5月间收治的新生儿疑似先天性巨结肠肠穿孔的结肠及末端回肠穿孔病例,对围术期诊治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2例均为新生儿,男27例,女5例。最小年龄为出生后1 d,最大年龄为27 d,平均年龄6.2 d,其中≤7 d新生儿22例,>7 d 10例。术前均诊断为新生儿肠穿孔、腹膜炎,肠穿孔部

位为结肠及末端回肠。体温计插入所致直肠穿孔、肠套叠空气灌肠导致肠穿孔等术前和术中可见明确病因的结肠及末端回肠穿孔的不包括在本组。 1.2 临床表现 32例中有胎粪排出异常14例:其中生后24 h无胎便排出8例,生后3 d未排净胎便2例,另4例来院后经肛门指检、生理盐水灌肠后才排出胎便。呕吐25例。体温>38.5 ℃ 6例,38.5~37.0 ℃ 19例,体温<37.0 ℃ 7例。32例均有明显腹胀,7例腹壁红肿,肝浊音界消失11例,临床资料中均未叩出移动性浊音,未闻及肠鸣音或肠鸣音消失16例,可闻及肠鸣音12例,未提及4例。肛门直肠指检26例,肛管及直肠壶腹空虚无大便10例,指套黏有少量大便13例,诱发少量排便3例。本组合并小肠结肠炎6例,皮肤硬肿症2例,缺血低氧性脑病(HIE)2例,食管裂孔疝1例。血白细胞数升高(≥1 2.0×109/L)5例,白细胞数12.0×109/L~6.0×109/L 16例,血白细胞数减少(≤6.0×109/L)11例;32例直立位腹部X线平片见膈下游离气体。 1.3 手术所见及处理术中见穿孔部位:回肠末端16例,升结肠6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1例,乙状结肠7例,穿孔直径在0.3~0.5 cm之间。术中经仔细辨认可见结肠扩张段、移行段及痉挛段表现6例,并结合临床确定为先天性巨结肠;5例末端回肠穿孔,临床确定为非先天性巨结肠病例;余均难以临床确定病因诊断。找到穿孔后,首先行穿孔处修补,以生理盐水初步冲洗腹腔。根据术前临床表现及术中检查穿孔处远端肠管情况,初步确定是否为先天性巨结肠。5例为非

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用药治疗情况、过敏史及家族史。 2、症状和体征:评估患儿有无腹胀、腹痛、便秘、低位肠梗阻等症状。 3、社会心理评估:评估患儿家属的情绪及心理反应,了解家庭经济状况等。 二、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按小儿外科患儿术前一般常规护理。。 2、饮食与营养:改善患儿营养状况,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少渣饮食。术前 2 天进半流质饮食,术前 1 日进流质饮食并补液。严重营养不良、贫血患儿应多次少量输全血、血浆或蛋白质,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3、结肠灌洗:入院当天开始行结肠灌洗,每天 1 次,持续 1-2 周。 4、术前备血:按 20 毫升/千克计算。 5、肠道准备:术前 3 天给予肠道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甲硝唑等口服。术前晚、术晨清洁灌肠,必要时给予 0.5%甲硝唑溶液 50-100 毫升术前晚清洁洗肠后保留灌肠或用 0.05%活力碘 100 毫升在术日晨清洁灌肠后冲洗肠道:术日晨禁食、置胃管。 (二)术后护理

1、按小儿外科患儿术后一般护理常规。 2、体位护理:患儿麻醉未完全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给予头高位或半卧位。 3、饮食与营养:术后禁食,肠蠕动恢复后按流质→半流质→软食进食,少量多餐,逐渐恢复至日常饮食。对于全身营养状况较差的患儿酌情输注血浆、全血及血蛋白。 4、病情观察:①生命体征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定时测量心率、呼吸、血压。②胃肠减压:保持胃肠减压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并做好记录。肠蠕动恢复后可拔管。③全身状况:出现持续高热、呕吐、腹胀、腹泻,并迅速出现脱水症状,做肛检时有大量奇臭粪液和气体排出,则提示肠炎,及时予以处理。④切口观察:密切观察腹部切口渗出情况,若术后 4-6 天切口渗出液较多,且为血性,提示切口裂开,及时加压包扎或裂开切口缝合等处理。⑤排便、排尿情况:保持肛门周围清洁,留置肛管妥善固定,接引流袋并保持通畅。肛管拔除后观察大便情况,术后早期排大便次数较多,大便稀,以后可逐渐恢复至正常,若仍有腹胀、便秘,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若术后 8 小时未排尿,应检查患儿膀胱是否充盈。如因液量输入不足所致无尿,则应调节输液速度,保持输液通畅。若术后尿潴留经诱导排尿仍未排出者,立即置尿管并做好会阴部护理。 5、造口护理:①皮肤保护:行肠造口者,术后要注意观察造瘘口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并涂氧化锌软膏予以保护,②严密观察:

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瘀滞于近端结肠,使该肠段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目前治疗的方法有多种,绝大多数需要开腹或借助腹腔镜处理肠系膜,切除病变肠管,其手术创伤大,术后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多。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 因患儿年龄偏小,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差,家长了解甚少,所以家长往往思想压力比较大,顾虑较多。护理人员经常与家长沟通,解释各项检查和操作的目的,书面演示讲解手术治疗经过,介绍手术的优点,并联系手术成功患儿家长现身说教,使其消除顾虑,对该手术从不理解到理解接受并积极配合手术。 1.2肠道准备 饮食调节:饮食调节是术前采用的辅助方法,术前三天进高热量,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少渣半流质饮食,禁食水果类;术前两天进流质饮食;术晨禁食;对于体质较弱,营养较差的患儿,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治疗。 清洁灌肠:清洁灌肠是术前必不可少的一步,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所以灌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灌肠液应选用生理盐水(40℃为宜),每日一次,准备7—10天,每次用量为100—150ml/kg,勿用清水或高渗盐水,以防水中毒或盐中毒,并保持出入液量平衡。(2)因患儿

年龄小,肠壁薄,可先通过肛诊了解直肠狭窄长度及肠管走向,选择较软的肠管,插管的动作要轻柔,不要使用暴力,避免造成肠壁损伤或穿孔,深度以肛管前端超过狭窄部分为宜,此时会有大量气体排出。(3)大便干结不易灌洗时,可用50%硫酸镁于灌肠前2~3小时注入结肠内软化大便,灌肠时顺肠管走向轻揉腹部,促进大便排出。(4)灌肠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灌出液中有血性液体,应立即停止操作,查找原因,警惕发生肠穿孔。(5)冬季应注意保暖,以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1.3应用肠道抗生素 本组病例均给予甲硝唑口服2~4天 2术后护理 2.1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 患儿回病房后,于麻醉师交接术中情况,用全身麻醉未清醒前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测量T、P、R,予以氧气吸入,并注意观察口唇,甲床色泽的变化,注意观察全身情况及肛周渗血、渗液情况。 2.2营养支持 术后患儿一般禁食1~2天,禁食期间,液体24H内平均输入,根据尿量调节滴速,必要时分次少量给予营养物质及脂肪乳剂等。肠蠕动回复后,即给予少量饮水,若无腹胀,可恢复母乳喂养,仍需坚持少量多次。 2.3导管的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的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6-05-26T17:04:34.3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5期作者:陈燕兰慧芬[导读] 广西区妇幼保健院加强对症治疗与细心的护理,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支持作用。 广西区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广西南宁 530003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并发小肠结肠炎的护理.方法:对66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并发小肠结肠炎病例分析,全组病例经补液、抗炎、纠酸禁食胃肠减压和来回清洁灌肠及扩肛指导等处理,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7-10天。结论:加强对症治疗与细心的护理,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支持作用。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小肠结肠炎;护理 小肠结肠炎是先天性巨结肠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膨隆,腹胀,腹痛,伴恶心呕吐肠鸣音活跃或者大便腥臭水样便5-10次/天,可引起皮肤湿疹,甚至溃破,严重者出现电解质紊乱,肠梗阻,肠穿孔等症状。发生机制不清,可能有包括有机械性肠梗阻,肠蠕动功能减弱,肠道免疫功能减弱及粘膜基因表达减弱等。 1 一般资料: 1.1我院2011年至2014年巨结肠手术311例术后并发诊断为小肠结肠炎66例,其中男61例,女5例。术后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21.1%(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有报道高达20%-58%[1],本组发生率21.1%与文献相符,平均住院7-10天。 1.2临床表现全组有不同程度腹胀,在腹胀的基础上,几个小时内突然突然变得异常膨胀,腹壁紧张发红静脉显露。继而发生腹泻,粪汁常有气体高压喷射冲出,排出粪汁为褐色,奇臭,常有粘液和血,腹泻次数达到5-10次/天,。全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脱水、和中毒貌 1.3治疗和结果全组病例经补液、抗炎、纠酸禁食胃肠减压和来回清洁灌肠及扩肛指导等处理,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7-10天。 2 护理方法 2.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纠正体内脱水和电解质絮乱及酸中毒的情况。 2.2 腹胀护理 一般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做到密切观察腹胀程度(如腹胀如鼓,轻度腹胀)和性质(触摸腹部张力情况),每日定时或每班测量腹围最好在最涨的位置做个标记,及时做好记录,以观察其动态变化。 2.2.1 腹部出现红斑及板结,腹胀如鼓,腹部触诊有压痛感,腹壁肌张力高,有捻发感,为病重的表现,即转重症治疗。 2.2.2 腹胀十分明显,腹壁张力高,经胃肠减压及来回清洁灌肠等措施处理后,逐渐减轻。 2.2.3 腹胀但腹壁张力较低,予肠胃减压,减轻腹胀,腹胀患儿均有进行肠胃减压,同时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正确记录引流液的总量,便以记录出量供分析病情。 2.3 饮食护理禁食可以减轻胃肠道的负荷,减轻腹胀的程度,腹胀症状逐渐减轻,大便活跃,血试验阴性,患儿觅食反射强烈精神反应可,听到肠鸣音,即予恢复进食。步骤分为,先喂少量温开水(10~20ml),半小时内不吐或观察腹胀情况后,改喂母乳式牛奶,每次10~20ml,以后逐渐增加至正常,如发现进食后出现呕吐,腹胀现象,即予再禁食,重新以上步骤,至无呕吐及腹胀现象。 2.4 高热护理由于患儿器官发育不完善,加上机体抵抗力差,体温过高,会对机体造成诸多不良影响[2]应做好相应的处理,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即予温水擦浴,水温(32~34℃),或遵循医嘱予用法,如,体温高不易下降或降后很快又上升,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注意补充水份或营养,发热伴呼吸急促者,给予头罩氧气吸入,氧气吸入能改善缺水,短时的富氧有利于肠腹内一部分的氮气,减轻腹胀。密切关注生命征变化,及尿量情况,尿量最好保持在1~2ml/(kg·h)。 2.5 来回清洁灌肠予0.9%N·S(39~41℃)来回清洁灌肠,50-100ml/kg可引出肠腹内积聚的粪便,气体,大量繁殖的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以达到减轻和消除肠腹内粪水中的毒素,减轻肠粘膜水肿的作用。 3 扩肛指导;扩肛方案1、为防止肛门狭窄,术后第2、3周后开始扩肛。2、使用适当尺寸的扩张器1-3岁用15号,3、开始时,一般每天扩肛2次,每次30秒,若扩肛容易且疼痛时,可按以下节奏减少扩肛频率:1天1次连续月,2天1次连续月,3天1次连续月,一周2次连续1月,1月1次连续3月,4要注意饮食及腹胀排便情况,如有不适随诊。 对症治疗与细心的护理,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支持作用。参考文献: [1]Wu XJ.Feng JX.Wei MF.et al.Patterns of postoperative en-terocolitis in children with Hirschsprung's disease combined with hypoganglionosis.J Pediatr Surg,2009,44(7):1401-1404. [2]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34-136

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护理心得体会

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护理心得体会 摘要呕吐、腹胀、便秘是先天性巨结肠的特点,所以灌肠对本病患儿意义重大。灌肠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对患儿的排便困难及腹胀问题有效解决,同时也是对患儿营养改善的重要手段,另外对于患儿临床手术治疗成功与否也有重要影响作用。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护理 1 先天性巨结肠定义 先天性巨结肠属于是临床一种比较常见的胃肠道畸形,发病机制是患儿结肠远端以及直肠神经节细胞缺乏,而导致的肠管先天性肠道发育畸形,发病率为0.02%~0.05%,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比例为4:1[1]。 2 先天性巨结肠灌肠准备 呕吐、腹胀、便秘是本病的特点,所以灌肠对本病患儿意义重大。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临床手术治疗中,术前每天要对患儿实施一次生理盐水灌肠,如果将10 ml/kg为灌肠生理盐水的常规剂量来计算,想要在术前7~10 d将患儿结肠内积粪彻底清理,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医生不得不在手术台上对患儿残留粪便进行清理,因此提高了患儿手术污染发生率,同时也延长了患儿手术时间。先天性巨结肠因其病理生理特点,决定了灌肠的难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每个患儿结肠扩张程度具有差异,同时扩张段积粪以及积气情况也不同,因此无法准确确定灌肠的具体所需液体量。灌肠过程中必须要确保病房温度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可以适当的进行开窗通风,确保患儿室内空气新鲜。可以应用辐射式保温操作台或者暖风机。 3 遵医嘱用生理盐水给予灌肠 首先要根据患儿年龄、体重选择合适肛管,冬天调好室温,防止患儿受冷。并且还要对患儿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为患儿灌肠操作手术做好准备工作。在灌肠操作手术过程中,在床上让患儿保持横卧状态,臀部最大化的依靠床沿并抬起患儿双下肢,如果是学龄期儿童则可以保持平卧屈膝体位,将臀部略微抬高。灌肠操作人员首先戴上手套,采用石蜡油对患儿15~20 cm肛管进行润滑,确保患儿肛门暴露,并对肛门进行润滑,之后轻轻的把肛管插入到患儿肛门,此操作过程中一定要缓慢避免过猛用力。如果在此过程中遇到阻力,则是到达患儿结肠狭窄区域,先慢慢进行试插,也可以对插管方向进行稍微改变。一旦通过患儿结肠狭窄段就会进入到扩张段,能够明显感到插管出现脱空感,另外肛管外也会有突然溢出气体或者粪便。如果患儿的结肠腔内压力比较大,气体和粪便则会呈喷射状排出。之后采用一次性注射液将20 ml温盐水均匀的灌入到患儿肠内,盐水注入量保持在100~150 ml/次,依照患儿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盐水量。在注射完毕后,抽离注射器,让粪便自由排出,并用便盆接住,或

新生儿短段型巨结肠32例诊治体会

新生儿短段型巨结肠32例诊治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短段型巨结肠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新生儿短段型巨结肠患儿32例,结合病史、钡灌肠检查、手术及随访所见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2例患儿中有30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确诊为短段型巨结肠。其中16例患儿一期行经肛门改良Soave根治术。8例行直肠后壁括约肌切除术,其中6例因症状复发后又行根治术。8例患儿先行保守治疗,仅有2例保守治疗成功,有6例随访症状复发后又行经肛门改良Soave根治术。30例经手术治疗患儿,除1例拖出肠管回缩及2例吻合口狭窄便秘复发外,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新生儿巨结肠,特别是短段型巨结肠的早期诊断仍是困扰临床的难题,应结合钡灌肠、病史及体征加以综合考虑。对于钡灌肠检查不典型的患儿可先行保守治疗并定期随访复查以免误诊及漏诊,延误手术。而一旦确诊的患儿应尽量行一期经肛门改良Soave根治术,避免延误手术及二次手术而影响预后。 【关键词】新生儿;巨结肠;诊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3例,女9例。日龄3-30天,主要症状和体征:胎粪排除时间大于24小时29例,小于24小时3例,腹部膨隆32例,呕吐25例。均行肛诊,其中30例拔出手指后有大量粪便及气体排出。本组32例均行钡灌肠检查,其中24例诊断为短段型巨结肠,8例钡灌肠无异常发现,而8例患儿2月后复查有6例确诊为短段型巨结肠。 1.2 治疗方法32例患儿入院后均先行温生理盐水洗肠为主的保守治疗,均排出大量粪便,腹胀缓解,进食无呕吐。16例患儿行一期经肛门改良Soave根治术,8例行直肠后壁括约肌切除术(其中有6例因术后效果差,后又行根治术)8例行保守治疗,其中只有2例通过灌肠扩肛治疗后大便正常而无需手术治疗,而其余6例保守治疗无效,后又行经肛门改良Soave根治术。 2结果 32例患儿中,3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6例钡灌肠有明显狭窄段的行一期经肛门改良Soave根治术,术后均取得良好效果。8例狭窄段不明显患儿行直肠后壁括约肌切除术,术后仅有2例症状消失,6例术后症状复发,数月后复查钡灌肠有明显狭窄段及扩张段而再次行经肛门改良Soave根治术,除1例出现拖出肠管回缩,2例吻合口狭窄外,均取得良好效果。8例先行保守治疗,有2例随访症状消失,复查钡灌肠无异常,6例随访症状虽减轻,但数月后钡灌肠检查出现明显狭窄段而行根治手术,均取得良好效果 3讨论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中医治疗方法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中医治疗方法 郁九组方 【处方组成】 (1)郁李仁6克、二丑6克、厚朴9克、枳壳9克,水煎服。适用于患儿初诊时,便结不通者,一般用3剂,以大便通畅为度。 (2)九香虫3克、党参6克、黄芪6克、巴戟天9克、枳实9克、厚朴9克、广木香6克。水煎服。患儿经(1)方治疗后大便虽通,但污秽奇臭者,可服此方。(3)党参9克、当归9克、生熟地各9克、肉苁蓉9克、厚朴9克、枳实9克、桃仁6克、红花9克。水煎服。症(转载自中国健康网https://www.doczj.com/doc/4510980588.html,,请保留此标记。)状好转后;连服此方2个月。 李氏方: 【处方组成】 火麻仁6克、杏仁6克、瓜蒌仁B克、枳实6克、制川朴3一6克、广木香2-4.5克、陈皮3一4.5克、大腹皮6克、生白芍4.5一6克,水煎,冲入白蜜30克。 吴氏外敷方 【处方组成】 当归6克、白芍6克、白术6克、苡仁6克、茯苓9克、桔梗6克、陈皮6克、大腹皮6克、莱菔子9克、玄明粉6克,共研粗末,加麸皮少许,共炒黄后喷醋,乘热敷脐部。 您可以访问中国健康网(https://www.doczj.com/doc/4510980588.html,)查看更多与本文《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怎么办?如何治疗?》相关的文章。 作者:郭先娥,胡露红,朱丹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便秘巨结肠诊治中 心,湖北武汉430030 【摘要】目的提高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症保守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患儿采用自行研制的有机玻璃扩肛器行扩肛及改进后的结肠灌洗方法治疗3~6个月。结果均顺利渡过最初危险期,其中12例排便恢复正常;18例行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30例行巨结肠根治术,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医疗用具的改革及护理方法的不断革新能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疗效。 【关键词】婴儿,新生; 先天性巨结肠症; 扩肛; 结肠灌洗; 家庭治疗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 发表时间:2017-09-22T14:43:50.8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1期作者:王琦 [导读] 探讨并研究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影像学特征。 黑龙江省伊春市中医医院 153000 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2016年7月共20例经X线诊断并经外科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病例,将其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腹部平片表现为肠管不同程度管状积气。钡剂灌肠检查中10例表现为直肠远端狭窄;6例表现为乙状结肠远端、直肠狭窄,均无明显扩张段及移行段;3例无明显可见的狭窄段、移行段及扩张段;仅1例表现有明显狭窄段、移行段、扩张段。20例患儿24~48 h随访均可见不同程度钡剂潴留。结论:钡剂灌肠造影是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首选检查;X线影像表现往往不典型,需要与类似疾病进行鉴别后根据排钡情况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X线诊断;钡剂灌肠造影;鉴别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study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neonatal Hirschsprung's disease. Methods:the research object is February 2013 -2016 year in July a total of 20 cases with X-ray diagnosis and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pathology of neonatal Hirschsprung's disease cases,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and imaging findings of. Results:the abdominal plain films showed different degrees of intestinal tubular gas accumulation. Barium enema examination in 10 cases showed distal rectal stenosis;6 cases showed the distal sigmoid colon,rectal stenosis,there were no obvious dilated segment and transitional period;3 cases without obvious stenosis segment,transitional period and expansion period;only 1 cases showed marked stenosis segment,transitional period,expansion section. 20 children were followed up for 24~48 h,and barium retention was found in different degrees. Conclusion:barium enema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diagnosis of congenital megacolon. The X-ray image is often atypical and needs to be diagnosed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of barium excretion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fte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imilar diseases. Keywords neonate;congenital megacolon;X-ray diagnosis;barium enema examination;differential diagnosis; 先天性巨结肠是病变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导致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积在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发病率为1/2000~1/5000,男女比3~4:1,有遗传倾向[1]。该病病变肠管缺乏蠕动并发生功能性肠梗阻,导致肠管僵直。新生儿期由于肠管内粪便淤积不明显,所致无明显移行及扩张段肠管,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X征常不典型。现将本院2011年2月-2012年7月诊断的20例患儿的X线征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分析本院2011年2月-2012年7月经X线诊断、手术及病理证实有完整资料的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为出生后1 d~1个月,其中5~15 d 18例;足月儿19例,早产儿1例;临床表现:呕吐12例,20例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便秘和腹胀、胎粪排出延迟。20例肛门指诊有不同程度裹手感或狭窄环。 1.2 检查方法 20例患儿均采用腹部立位正侧位摄片、钡剂灌肠造影检查。患儿做钡剂灌肠检查前无需做清洁肠道准备,检查时用生理盐水调制钡剂,浓度宜低;具体操作为:(1)进行胸腹部透视,观察胸腹部情况,排除腹部有肠穿孔、异常致密影等不能进行钡剂灌肠检查的X线征象。(2)采用10号气囊导尿管,于管头处涂石蜡油,进行肛门插管,无需注气进气囊,插管以刚好越过肛门为宜。操作过程中注意体会导管进入松紧度,肛门、直肠狭窄患儿插管相对困难。(3)用50 mL甘油注射器将调制好的钡剂缓慢注入,开始量宜少,并在透视下观察后再行注入,如有困难者可结合体位来控制。钡剂注射过程体会有无压力。(4)在灌肠全过程中,要注意钡剂的前端,观察肠管的形态及走形、肠管蠕动收缩情况。当钡剂充盈至回盲部时灌肠可结束。(5)拔出导尿管,并摄取腹部卧位正侧位片(中心点对准乙状结肠位置),主要观察结肠、直肠、乙状结肠形态及排钡情况,嘱患者家属24~48 h后带患儿至放射科复查腹部平片观察肠管内有无钡剂潴留及肠管形态、位置。 2 结果 X线腹部立位平片表现为不同程度肠管管状积气,肠气淤积,仅3例可见中等大小液气平面。钡灌检查中10例表现为直肠远端狭窄,无明显扩张段肠管及移行段肠管;6例表现为乙状结肠远端、直肠狭窄,无明显移行段;3例无明显可见的狭窄段、移行段及扩张段肠管,仅表现为钡剂排空延迟;仅1例X线表现有明显狭窄段、移行段、扩张段。20例病例中24~48h随访均可见不同程度的钡剂潴留。 3 讨论 新生儿钡剂灌肠造影是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首选检查[2-3],操作时应注意:检查前应避免清洁灌肠,以便更好地观察结肠自然状态;选用合适导尿管,插管以刚好越过肛门为宜,无需注气入气囊,以免膨胀气囊刺激结肠,影响检查结果判断;注意体会导管进入松紧度,肛门、直肠狭窄患儿插管相对困难;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肠管蠕动、收缩情况。先天性巨结肠由于病变段缺乏神经节,处于痉挛状态,无明显收缩蠕动功能,因此操作中观察肠管收缩蠕动显得尤为重要;24 h随访后患儿结肠内较多钡剂潴留时应及时通知临床医生或者护士帮助患儿清洁洗肠,避免形成钡石梗阻。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症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胀、呕吐及胎粪排出延迟,腹胀自生后逐渐加重,并发肠炎时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典型先天性巨结肠钡灌肠X线表现与病理解剖基本一致,分为痉挛段、移行段、及扩张段,但新生儿期肠管扩张可不显著,但宽径亦在2.5 cm以上。须仔细观察排钡功能,多数病例不能自动排钡,或排钡量少于50%[4]。本组病例仅1例显示有典型的移行段及扩张段。据笔者经验,总结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X线表现为:(1)腹部平片可见不同程度肠管管状积气,肠气淤积,结肠内容物多,一般无气液平面等典型低位肠梗阻征象。(2)钡剂灌肠造影显示结肠或者直肠远端狭窄,无明显移行段及扩张段肠管,拔出导尿管后多数不能自动排钡。检查

新生儿期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护理

新生儿期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新生儿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新生儿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全面评估,在术前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及完善的肠道准备等,术中进行恰当的护理配合和术后严格的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肛周护理、胃肠减压护理、营养支持、出院指导等。结果:本组共48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结论:良好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是该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据统计,目前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率为0.2%-0.5%[1],属于消化道畸形,是婴幼儿期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又称肠管神经节细胞缺如症。儿童多表现为腹胀和排便困难,而在新生儿期则主要表现为胎便排出延长、呕吐[2]。我科在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48例新生儿期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通过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48例,其中女10例例,男38例,年龄15~48天,体重 2.8~5.6kg。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4天,术前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肛诊及腹部平片、经钡灌肠X线片及术后全层病理检查确诊。 1.2 手术方法本组所有患儿均采用经肛门的改良Soave根治术进行手术治疗。患儿采用全身麻醉,于齿状线上0.5~0.8cm区域行环形切口,小心切开直肠肛门黏膜,然后分离直肠黏膜管层次,于直肠肌鞘后壁采用V形切口切除直肠肌鞘,寻找到病变结肠,缓慢拉出后给予切除,切除完成后将肛管与正常结肠断端进行无张力缝合。为防止拖出回肠时发生回缩,在行吻合前将肌鞘与结肠浆肌层缝合数针,术后置肛管1根。 2 结果 48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术后未出现吻合口漏、小肠结肠炎、肛周感染等并发症。 3 护理体会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检查及心理护理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多抵抗力差、消瘦且常伴有营养不良,所以必须进行完善的术前检查,包括尿、血及心肺功能等各项检查,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疗效。同时,由于新生儿期的患儿还没有自我意识,在进行各项术前准备时会有较多麻烦,护士应多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讲解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必要性,介绍手术存在的优缺点,可能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使患儿家属配合治疗,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先天性巨结肠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先天性巨结肠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先天性巨结肠又叫无神经节细胞症,是一种较多见的胃肠道发育畸形,是结肠远端及直肠缺乏神经节细胞,从而导致该段肠管痉挛性狭窄,近端结肠继发性扩张肥厚的先天性肠道发育畸形。 【护理常规】 1.术前 (1)饮食指导: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无渣饮食。 (2)如出现电解质失衡,按医嘱静脉补液纠正。严重营养不良、贫血者,需多次少量输血。 (3)虹吸灌肠每日1次,0.9%氯化钠溶液100ml/kg 每次,连续10~15d,钡灌肠前后需虹吸灌肠。虹吸灌肠是通过肛管注入灌肠液软化粪便,随后用空针将灌肠液、粪便及肠道内积气吸出的过程。注意事项:选择质地柔软、粗细适宜的肛管;插入痉挛的肠腔时动作轻柔,以免损伤肠壁导致肠穿孔;对于婴幼儿应少量缓慢灌洗,同时行腹部环行按摩,灌出量应大于等于灌入量,以免水中毒;粪便干结灌洗困难时可用液状石蜡油保留灌肠;注意保暖,预防感冒,观察神志、面色及脉搏呼吸的变化。 (4)术前3~4d按医嘱口服肠道抗生素和静脉应用维生素K,,以防肠道感染和出血。 (5)术前ld禁食,术前ld晚及术日晨各行虹吸灌肠,并用抗生素保留灌肠。

2.术后 (1)体位护理:取截石卧位,两下肢分开固定,将臀部抬高、固定,使会阴部充分显露,以保持干燥,用0.5%碘仿棉球随时清除创口及周围分泌物,保持肛门周围清洁,肛管通畅。 (2)饮食护理:禁饮食至肠功能恢复;进食时循序渐进,由流食过渡到普食,避免过急导致肠功能受影响。 (3)肛管及会阴护理:每日3次喷液体敷料保护皮肤,有破溃时,用护肤粉促进愈合。 (4)引流管的护理:见胃肠减压的护理常规和留置导尿的护理常规。 (5)全量补液的护理。 【健康教育】 1.教会家长扩肛的方法患儿平卧,操作者戴手套后先按摩肛门4~5min,然后手指涂液状石蜡插入肛门超过吻合口,向上下左右各按压5min,第1个月每1d1次,第2个月每2d1 次,第3个月每3d1次,以后每周1次,直至吻合口柔软平整,排便成形。操作时切勿粗暴,防止形成直肠尿道瘘或直肠阴道瘘及直肠穿孔。如在扩肛时患儿出现剧痛、脸色苍白、出汗、吻合口出血等现象,即停止扩肛。术后3个月,如手术吻合口处无狭窄即可停止扩肛。 2.排便训练向家长介绍护理此病的知识,告知家长此病短期内排便次数可能增多,经如厕训练后可减少,应耐心培养患儿的正常排便习惯,每天有意识地让患儿排便1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