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程护理干预运用于无痛性ERCP术胆胰疾病患者治疗中对其术后并发

全程护理干预运用于无痛性ERCP术胆胰疾病患者治疗中对其术后并发

全程护理干预运用于无痛性ERCP术胆胰疾病患者治疗中对其术后并发
全程护理干预运用于无痛性ERCP术胆胰疾病患者治疗中对其术后并发

全程护理干预运用于无痛性ERCP术胆胰疾病患者治疗中对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探讨

发表时间:2017-03-19T15:53:22.21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作者:关娟[导读] 分析对胆胰疾病患者行无痛性ERCP治疗或检查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胆胰疾病患者行无痛性ERCP治疗或检查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筛选70例因患胆胰疾病在我院接受无痛性ERCP术检查或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一组施予全程护理干预(分析组,35例),一组施予常规的护理(对比组,35例),比对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分析组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是5.7%,与比对组的22.9%比对明显较低,分析组住院天

数较对比组短,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比组高,(P<0.05)。结论:对实施无痛性ERCP术的检查或治疗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可使并发症减少,从而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

关键词:胆胰疾病;无痛ERCP术;全程护理;并发症对患有胆胰疾病的患者实施诊断或治疗时,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ERCP术,此种方法属于微创手术的一种,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恢复[1]。但在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对术后顺利恢复造成影响,因此,临床上需注重护理干预的配合。为了进一步对此类患者的有效性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本次研究选择70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分为两组后分别施予不同的护理,现将研究进行如下呈现: 1.对象以及方法 1.1研究的对象

在因患胆胰疾病进入我院接受无痛ERCP术检查或治疗的患者中选择7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期限是2015年9月份至2016年9月份。男性例数/女性例数=37/33,26岁-68岁,均值是(47±6.5)岁。所选患者均明确没有ERCP术禁忌症,已将合并机体其他严重疾病、认知障碍等患者排除在外。为了便于对照分析的进行,随机将70例患者分成分析组与对比组,各为35例,客观性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对,差异不突出,(P>0.05),可在下文进行对比研究。

1.2护理方法

分析组35例患者接受全程护理干预:(1)手术之前的护理,首先,协助医生对患者病情、机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对手术禁忌症、适应症进行明确,并协助、指导患者将各项术前需要进行的检查完成。其次,给予心理情绪方面的干预,告知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与治疗措施,尤其注重介绍ERCP术的有效性、需要配合的要点等,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同时,注重患者心理情绪的观察,将负性情绪可能对手术效果产生的影响告知患者,并给予其安慰与鼓励,使患者感受到关心与爱护,从而促进其负性情绪的缓解。最后,将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做好,术前6至8小时,嘱咐患者不要饮食,对静脉通道进行建立,对手术中可能会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并将应急处理的准备做好。

(2)实施手术时的护理,首先,在充分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将患者姿势调整为最舒适的状态。其次,手术操作进行的过程中,注重吸痰措施的实施,对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进行严密监测,若有异常出现,及时告知医生。最后,整个护理操作中,注重动作的轻柔性,严格无菌操作,对术后感染进行预防。

(3)完成手术之后的护理,第一,患者返回病房后,对其生命体征、病情进行监测,尤其注重尿量、腹部疼痛、体温等监测,并将引流管的相关护理工作做好,对引流液数量、颜色等进行观察,有异常出现及时与医生联系。第二,手术后,患者需进行24小时的绝对卧床休息,此过程中需禁饮食,给予口腔方面的护理,随后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饮食方面的指导。第三,注重并发症的护理,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穿孔、胆道损伤等是此种手术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护理人员需注重这些并发症早期症状的判断,有并发症前兆时,及时处理。

对比组35例接受常规护理,如入院时给予指导、健康教育,协助做好手术准备,术后给予常规性看护等。

1.3观察指标

(1)观察、记录两组出血并发症的具体情况,并对比。(2)记录与比较两组住院的时间,并将我们医院自主制作的护理满意度评价表发给患者,对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共100分,分数与满意度呈正比。

1.4数据处理

本次以SPSS20.0软件进行数学统计分析,其中,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则由“( ±s)”展开研究,并发症以“(n/%)”进行分析,两组客观比对后,若有差异性出现,标明(P<0.05)。

2.结果 2.1比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分析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是5.7%,对比组是22.9%,两组比对,分析组明显较低,(P<0.05),如表1。

2.2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

分析组患者经(9.8±2.3)天的住院后出院,对比组经(15.5±4.6)天的住院后出院;分析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是(98.1±1.3)分,对比组是(75.2±3.5)分。两组比对,分析组住院天数较短,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

3.讨论

治疗性ERCP对胆胰疾病的治疗价值

治疗性ERCP对胆胰疾病的治疗价值【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胰疾病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经ERCP 治疗的胆胰疾病100例资料。结果:100例中,肝外胆管结石51例,取石成功49例,2例巨大结石碎石困难行ERBD治疗后,结石缩小或消失。27例恶性胆道梗阻行ENBD或ERBD后,黄疸均有不同程度缓解。20例良性乳头狭窄行EST后治愈。2例乳头蛔虫嵌顿用网篮取出。结论:治疗性ERCP对胆胰疾病的治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治疗胆胰疾病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已越来越多地用于胆胰疾病的治疗。本文对我院近5年所做的100例治疗性ERCP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治疗性ERCP对胆胰疾病的治疗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治疗性ERCP中,男41例,女59例,年龄25岁~83岁,平均年龄62.6岁。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黄疸、发热、皮肤瘙痒等。既往有胆囊切除或胆总管探查史者3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腹部B超、CT或MRCP检查,确诊或拟诊为胆胰系统疾病。本组中肝外胆管结石51例(单发21例,多发30例),包括7例胆总管残留结石(T管不能拔除);胆管、壶腹、胰头癌共27例;良性乳头狭窄20

例;胆道蛔虫2例。

1.2治疗 术前准备:空腹6h以上,术前咽部麻醉,肌肉注射山莨菪碱10mg,地西泮5mg~10mg,哌替啶50mg。器械:OLympusTJF240电子十二指肠镜,拉式乳头切开刀、针状刀,取石网蓝、碎石器、取石球囊,PSD20型高频发生器,塑料支架、金属支架等。方法:患者取左侧半俯卧位,内镜进入十二指肠降段后拉直镜身,使乳头位于视野中央。先行ERCP检查,根据胰胆管病变情况采取相关治疗。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取石术,术后多数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对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ERBD)或手术前行ENBD减黄。对良性乳头狭窄行EST治疗。 2结果 本组肝外胆管结石51例,取石成功49例,其中1次取净46例,2次取净3例,包括机械碎石7例。其余2例胆总管巨大结石(直径≥2.0cm)碎石困难行ERBD治疗,分别随访0.5a、1.5a无症状,其中1例B超检查提示结石消失,1例结石缩小。27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中,17例行ERBD,其中置入塑料支架15例,金属支架2例。10例行ENBD 术,其中3例为手术前减黄。置入支架或ENBD术后,患者黄疸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1例胆管癌患者ERBD术后存活期达27个月。20例良性乳头狭窄患者行EST术后治愈。2例乳头蛔虫嵌顿用网蓝取出。并发症:并发穿孔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无一例死亡。

儿科护理学-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考点汇总

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小儿免疫特点 (一)非特异性免疫特征 1.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 致密的上皮细胞机械屏障作用,上皮细胞的更新、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纤毛的定向摆动及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分泌液的冲洗作用; 皮肤和黏膜分泌物中具有一些杀菌、抑菌物质,如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汗腺分泌的乳酸、胃液中的胃酸及唾液、呼吸道黏膜中的溶菌酶等。小儿均不成熟。 2.吞噬作用:血液中具有吞噬功能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吞噬作用弱。 3.补体系统功能差:足月婴儿出生时血清补体含量低,一般在生后3~6个月,各补体浓度或活性才接近成人水平。 (二)特异性免疫特征 特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 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体液免疫 第二节风湿热 风湿热是一种迟发免疫性炎症反应,多继发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病变主要累及心脏和关节、脑、皮肤、浆膜、血管等均可受累,以心脏损害最为严重且多见。 发病年龄以5~15岁多见。 一、病因: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有关 二、表现:约半数病例在发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一般表现:发热,热型不规则,有面色苍白、食欲差、多汗、疲倦、腹痛 ·主要表现 1.心脏炎:最严重表现,起病占40~50% 心肌炎: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 心内膜炎:主要侵犯二尖瓣;表现为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包炎:心前区疼痛、心动过速、呼吸困难;X线检查心搏动减弱或消失,心影向两侧扩大呈烧瓶状 2.关节炎:游走性、多发性,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以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 3.舞蹈病:女童多见,四肢和面部肌肉快速运动,皱眉、挤眼、呶嘴、伸舌等奇异面容和颜面肌肉抽动、耸肩等动作 4.皮下结节:常见复发病人,粟米到豌豆大小、可活动无压痛的硬结 5.环形红斑、结节性或多形性红斑:环形红斑最常见,呈环形或半环形,钱币大小,色淡红或暗红,中心苍白,反复出现,不留痕 风湿热最常见的皮肤损害是 A.多形红斑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导学——肾脏怕啥 劳累 效价低蛋白 高盐饮食 高血压 感染 心衰(水肿) …… 一、常见症状 (―)肾性水肿 分类机制对应疾病 肾炎性水肿肾小球滤过率↓,而肾小管重吸收正常→“球-管失衡”→水钠潴留急、慢性肾炎肾病性水肿长期大量蛋白尿→白蛋白→胶体渗透压↓→血管内液体进入组织间隙肾病综合征

水肿自眼睑及面部开始,多伴有血压增高,蛋白尿和血尿 (二)肾性高血压 病因肾脏病变引起 对应疾病急慢性肾炎、尿毒症早期等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累及脏器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或发生高血压脑病等后果高血压发生或加重多是导致肾功能损害重要因素,故应积极治疗 (三)尿量异常 意义尿量(24h)对应疾病 正常成 人 1000~2000ml - 少尿<400ml 急、慢性肾衰及血容量不足→肾小球滤过率↓ 无尿<100ml 多尿>2500ml 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见于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及急性肾衰多尿期 夜尿增多夜尿>白天尿量或夜尿持续> 750ml 肾浓缩功能减退 (四)蛋白尿 标准尿蛋白>150mg/日,尿蛋白定性(+),但24小时蛋白定量更可靠 原因生理性运动、体位、发热、寒冷等引起,一般≤1g/日,去除诱因后蛋白尿消失病理性各种肾小球疾病 (五)血尿 标准RBC>3个/HP,或Addis计数12h排泄的RBC>50万 肉眼血尿尿液外观为洗肉水样、血样或有血凝块,1L尿含1ml血液即呈现肉眼血尿病因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结石、肿瘤等 (六)尿路刺激征 概念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感及下腹坠痛等 机制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受刺激 尿频尿意频繁而尿量不多 尿急一有尿意就急不可待要排 尿痛尿时膀胱区和尿道感到挛缩样疼痛或烧灼感

儿科感染性疾病

小儿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 大纲明细: (1)常见呼吸道发疹性传染病的病因 (2)各种皮疹特点和出疹规律 (3)常见并发症 (4)治疗 (5)预防 考点明细: 各种发疹性疾病的病原? 临床表现中重要的点都有哪些 由病毒所致儿科常见的急性呼吸道发疹性传染病有以下几种:麻疹、风疹、幼儿急疹和水痘。猩红热是由A族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发疹性传染病。这些疾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有一定的潜伏期,开始发病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 (一)麻疹 1.概述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和全身斑丘疹、疹退后遗留棕色色素沉着并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在出疹前、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并发肺炎等并发症,则传染性可延至出疹后10天。通过患者的呼吸、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病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大多可获终身免疫。 2.临床表现:根据临床表现可分典型麻疹和其他类型麻疹。 (1)典型麻疹 1)潜伏期:大多为6~18天,平均为10天左右,接受过被动免疫的患者可延至4周。潜伏期末可有低热、精神萎靡和烦躁不安等全身不适。 2)前驱期:也称出疹前期,一般持续3~4天。①发热:热型不定,渐升或骤升。②“上感”症状:在发热同时出现咳嗽、流涕、喷嚏、咽部充血、结合膜充血、眼睑水肿、畏光、流泪。③麻疹黏膜斑(Koplik 斑):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一般在出疹前1~2天出现。开始时见于下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为直径约0.5~1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常在1~2天内迅速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于出疹后1~2天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 ④其他:可有全身不适、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呕吐、腹泻,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 3)出疹期:多在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骤然升高,可达40~40.5℃,咳嗽加剧,出现烦躁或嗜睡,重者有谵妄、抽搐(疹出热盛),持续3~4天。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部、面部、颈部,然后自上而下延至躯干和四肢,最后达手掌和足底,一般3日出齐。皮疹初为红色斑丘疹,呈充血性,略高出皮面。初发时皮疹稀疏,疹间皮肤正常,其后部分融合成片,颜色加深呈暗红色。不伴痒感。颈淋巴结和脾脏轻度大,肺部可闻及干、湿哕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或轻重不等弥漫性肺部浸润。 4)恢复期:若无并发症,出疹3~4天后发热开始减退,食欲、精神等全身症状逐渐好转,皮疹按出疹先后顺序开始消退,疹退后皮肤留有棕色色素沉着并伴糠麸样脱屑。此为后期诊断的重要依据。一般7~10天后痊愈。

ERCP相关技术诊治胰胆道疾病517例临床观察

ERCP相关技术诊治胰胆道疾病517例临床观察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相关技术在胰胆道疾病诊 治中的有效率及安全性,旨在提高ERCP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4年3月经ERCP相关技术诊治的517例胰胆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7例中插管成功496例,成功率95.94%,发生并发症25例,发生率4.84%。结论:ERCP及其相关技术对胰胆道疾病具有极高的诊断治疗价值,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特点,是目前治疗胰胆道疾病的理想方法。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能直接显示胰胆管形态,对胰胆道疾病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并且随着内镜及相关微创器械的发展,ERCP及其相关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内镜下的介入治疗,成为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典型代表。本院2010年1月-2014年3月应用ERCP技术诊治胰胆道疾病患者517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17例患者中男273例,女244例,年龄21~92岁,平均66.7岁,其中胆管结石263例,单发结石113例,多发结石150例;肿瘤157例,其中壶腹及乳头肿瘤37例,肝门部胆管癌28例,肝、胆总管癌69例,胰头癌16例,胆囊癌5例,胆管良性肿瘤(黏液腺瘤)2例;SOD及胆管末端炎性狭窄71例,胆总管中下段狭窄4例,肝总管狭窄2例,肝门部胆管狭窄1例;慢性胰腺炎8例,胆道蛔虫2例,胰腺分裂症2例,另有14例胆胰管未见异常。 1.2 方法术前禁食6 h,术前3 h及术后12 h持续静脉滴注奥曲肽(301例)或生长抑素(216例),手术当日及术后3 d应用抗生素(三代头孢类联用喹诺酮类),碘过敏试验,术前15 min静脉注射地西泮针10 mg,654-2针5 mg及肌肉注射哌替啶针50 mg。 采用Fujinon ED-200XU型电子十二指肠镜,造影剂为30%复方泛影葡胺针(碘过敏试验阳性者采用碘海醇),术中吸氧,心电监护。 术中先行ERCP检查,凡取结石、乳头狭窄、化脓性胆管炎,均予拉式乳头切开刀行EST;常规插管困难者,予预切开。胆管结石患者EST后网篮取石,如结石过大或结石以下胆管狭窄取石困难者,使用碎石装置碎石或行胆道内置管引流(ERBD)后3~6个月再行治疗性ERCP取石。肿瘤患者综合病情及身体状况置入胆道支架或行ENBD后转外科手术治疗。 术后禁食水24 h,其中137例术后给予吲哚美辛栓0.05纳肛;均严密观察血压、粪色、心率以判断有无消化道出血;注意有无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根据症状行血淀粉酶、血常规、粪常规、血培养等检查,如有异常,定时复查直至正常为止。

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试题: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2

一、A1 1、JIA患儿应给予饮食是 A、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B、高热量、低蛋白、高维生素 C、高热量、高蛋白、低维生素 D、低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E、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严格按照出入量补充水分 2、风湿热心脏炎严重时绝对卧床 A、2周 B、3周 C、5周 D、6~12周 E、1周 3、过敏性紫癜患儿主诉腹痛、恶心,同时发现大便变黑,其应当采取 A、禁食 B、半流食 C、无渣饮食 D、低盐饮食 E、低蛋白饮食 4、过敏性紫癜患儿双下肢及臀部出现大量紫癜,此时护士除应采取措施保护患儿皮肤外,还应当注意预防 A、心脏损害 B、体温过高 C、口唇干裂 D、消化道出血 E、淋巴结肿大 5、有轻度消化道出血的腹型紫癜患儿应当给予 A、禁食 B、流食 C、半流食 D、低盐饮食 E、无渣饮食 6、风湿热患儿需要绝对卧床的时间是 A、无心肌炎者3周

B、轻度心肌炎者4周 C、重度心肌炎者5周 D、轻度关节障碍者6周 E、重度关节障碍者7周 二、A2 1、对残留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要密切随访,做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时间为每 A、1个月一次 B、1~3个月一次 C、3~6个月一次 D、6~9个月一次 E、半年一次 2、某小儿5岁,今日因高热40℃,胸部皮疹来院就诊,诊断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关于该患儿的护理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患儿有皮疹所以忌用酒精擦浴 B、关节疼痛利害者可以使用夹板固定患肢于舒适功能位 C、患儿为关节炎,急性期过后康复治疗应尽量延迟 D、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应每2~3个月检查血象、肝、肾功能 E、局部湿热敷帮助患儿止痛 3、7岁女童,因风湿热入院,目前使用青霉素和阿司匹林治疗。近日该患儿出现食欲下降、恶心等胃肠道不适,护士可以给予的正确指导是 A、饭后服用阿司匹林 B、停止使用阿司匹林 C、这是青霉素的副作用 D、两餐间服用阿司匹林 E、阿司匹林与维生素C同服 三、A3/A4 1、2岁女童,因持续发热1周伴皮疹来院就诊。入院后检查发现四肢末端实性肿胀、双眼结膜充血、口唇干燥潮红、咽部黏膜弥漫性发红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1> 、对于该患儿双眼症状,适宜的护理措施是 A、佩戴防护目镜 B、减少用眼时间 C、每日做眼保健操 D、使用抗生素眼药水 E、每日用生理盐水擦洗双眼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二章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1. 心源性水肿 2.心悸 3.心力衰竭 4.高血压病 5 .冠心病 6. 急性心梗 二判断 1.心源性水肿首先是从眼睑和颜面开始。 2.心悸一般无危险性,但少数严重心律失常引起者可猝死。 3一般心脏供血暂停3秒即可发生晕厥。 4.肥厚性心肌病是青少年运动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5.休息是减轻心脏负荷的重要方法。 6.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可给高流量每分钟6一8升吸氧。 7.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的无创伤性检查技术。 8.风心病的发生与反复的葡萄球菌感染有关。 9.急性左心衰是急性心梗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10.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以溶血性链球菌最常见。 三.填空 1。心衰病人鼻导管吸氧一般流量为每分钟()升,肺心病为每分()升,急性肺水肿为 每分()升。

2. 急性肺水肿患者宜采取的体位是(),以减少()。 3。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收缩压(),和(或)舒张压( ),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4。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5。急性心梗病人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有()()()。 6.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7。肥厚性心肌病最常见的症状为()和()。 8. 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是(),多位于(),以()最为明显。 9。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可出现周围血管征,主要有()()()()。 10.洋地黄()和()接近,易发)四.简答 1.使用洋地黄药治疗心衰时应注意什么? 2..如何配合医生抢救急性心衰的病人? 3.简述四种常见瓣膜病变的特征性杂音。

ERCP在胆胰疾病中治疗价值的研究进展

ERCP在胆胰疾病中治疗价值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6-11-15T16:40:58.3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作者:杨恒颖马思雨王小俊俞尧费素娟刘磊[导读] ERCP又称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是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 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 221000 摘要:自从1968年Mccune报道ERCP以来,ERCP逐渐成为了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1]。随着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术等影像技术的进展,ERCP演变为一项胆胰疾病微创治疗技术。然而,随着ERCP的广泛应用,它的缺点也慢慢显露。本文通过综述ERCP在胆胰疾病中治疗价值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ERCP;胆胰疾病;治疗价值;进展 ERCP又称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是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技术。随着操作技巧的完善和配件的改进,ERCP在EST(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道取石术、ENBD(鼻胆管引流术)、ENPD和ERBD(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等技术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有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因此,广受患者欢迎。但是ERCP术后可能引起胆道感染和出血、急性胰腺炎和穿孔、高淀粉酶血症、胆瘘等并发症,也逐渐受到重视。现将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ERCP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1 经内镜处理胆道疾病 通过EST碎石取石术处理胆道结石,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经内镜处理胆管结石特别是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残余结石已经得到公认。恶性胆道梗阻的治疗主要为姑息性治疗,手术前行ENBD或者ERBD,可以达到减黄的效果。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主要是由胆总管结石引起的,通过ERCP取石可以降低胆道内压力,降低病死率。可以行ENBD或者ERBD置入支架,并且可以随时检查引流效果,冲洗胆道。赵秋等研究表明,鼻胆引流联合内支架引流对肝移植术后胆瘘有确切疗效[2]。 1.2经内镜处理胰腺疾病 Classen等首先提出了EST治疗胆源性胰腺炎[3],与手术相比,24h内行ERCP治疗的风险将大幅降低。通过ERCP治疗后,血清淀粉酶水平将在24h内大幅度下降。Smits、Cremer等论证了内镜治疗慢性胰腺炎的可能性,并且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4、5]。 2.ERCP的常见并发症及风险因素 术后胆管炎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与胆汁的流出不全和肝移植史有关[6]。术后胰腺炎主要由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所致[7]。而且年轻女性、近期有过急性胰腺炎病史,操作不熟练以及过程中多次进管或者时间超过5-10min均可使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增加[8]。 参考文献: [1]ASGE guideline:the role of ERCP in diseases of biliary tract and the pancrease.Gastroinetest Endosc,2005,62:1-8. [2]赵秋,覃华,李荣香,等.ERCP对肝移植术后胆瘘诊治作用的前瞻性临床观察.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150-153. [3]Classen M,Ossenberg FW,Wurbs D,et al.Pancreatitis:an indication of endoscopic papillotomy.Endoscopy,1978,10:222-223. [4]SmitsME,Badiga SM,Rauws EA,et al.Long-term results of pancreatitis stents in chronic pancreatitis.Gastrointest Endosc,1995,42:461-467. [5]Cremer M,Deviere J,Delhaye M,et al.Stenting in severe chronic pancreatitis:results of medium-term follow-up in seventy-six patients.Endoscopy,1991,23:171-176. [6]Cotton PB,Connor P,Rawls E,et al.Infection after ERCP and antibiotic prophylaxis:a sequential quality-improvement approach over 11 years.Gastrontest Endosc 2008;67:471-5. [7]Freeman ML,Nelson DB,Sherman S et https://www.doczj.com/doc/44693141.html,plication of endoscopic biliary sphincterotomy.N Engl J Med 1996;335:909-18. [8]Pfau PR,Banerjee S,Barth BA,et al.Sphincter of Oddi manometers.Gastrointest Endosc 2011;74:1175-80.

风湿免疫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八章风湿免疫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常以手足小关节受累为主。关节肿痛呈发作与缓解交替进行,当炎症破坏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最后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及不同程度残疾。本病以45岁左右女性多见,女性约2~3倍于男性。一、一般护理 1.生活护理:根据患者自理生活的能力情况给予不同的生活护理,如:协助患者进食、如厕、穿衣、外出检查等。 2.为患者提供舒适、温暖的休养环境。 3.遵医嘱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含钙高的饮食。 4.做治疗时注意保护患者受累的关节,并注意保暖。二、症状护理 1.疼痛的护理 (1)嘱患者注意疼痛关节的保暖及休息,减少对疼痛关节的不良刺激。 (2)给予疼痛关节理疗、贴敷、湿热敷等。(3)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4)操作时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护疼痛的关节,防止垂腕、垂足。 2.体温过高的护理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2)体温稍高时,嘱患者休息,多饮水。 (3)体温在38℃以上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 (4)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酒精浴,擦浴时酒精的温度要稍高,并注意保暖。 (5)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衣服和床单位,保持皮肤清洁。 3.晨僵护理 晚上睡眠时,使用弹力手套保暖,早上起床后进行温水浴或温盐水浸泡僵硬关节,并适当活动关节。 4.预防关节废用 症状基本控制后,鼓励病人及早下床活动,必要时提供辅助工具。肢体锻炼由被动向主动渐进,可做肢体屈伸、散步、手部抓握、提举等活动,活动强度应以病人能承受为限;也可配合理疗、按摩,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肌肉,以防关节废用。三、心理护理 病人因病情反复发作、顽固的关节疼痛、疗效不佳等原因,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忧虑、孤独、对生活失去信心。护士在与病人的接触时态度要真诚和蔼,采取心理疏导、解释、安慰、鼓励等方法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出院指导 1.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已经出现畸形或肢残的患者,更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面对疾病,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 2.让患者了解关节运动的重要性,教会患者如何锻炼各关节。原则为活动后2小时恢复体力。 ①关节疼痛时除服药外,可行热敷,局部按摩。 ②在卧床期间可采取半卧位,手掌向上用夹板或辅助物支撑以固定关节,减轻疼痛。膝盖下可长期放置枕头。加强翻身,避免压疮。 ③避免突然的移动和负重。 ④进行关节周围皮肤和肌肉的按摩,增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⑤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肢体活动。 ⑥加强叩背和扩胸运动,预防感染。⑦活动关节的方法:如织毛衣、下棋、摸高、伸腰、踢腿等。 3.指导患者一定要在饭后半小时服止痛药或中药,减轻药物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 4.对于口服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要讲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 5.根据医嘱,教授患者关节活动的宜忌,如急性炎症期不宜剧烈运动,患者应减少负重运动等。

儿科学感染性病病

第8节:感染性疾病 一、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 (一)、麻疹 1.潜伏期大多为6~18天。 2.前驱期麻疹黏膜斑(Koplik斑)出现在口腔的颊黏膜上,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出现这个就是说的麻疹。疹出热盛 3.出疹期多在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出疹时体温最高,(疹出热盛)持续3~4天。麻疹的出疹顺序: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部、面部、颈部,然后自上而下延至躯干和四肢,最后达手掌和足底,一般3日出齐。把出疹部位按顺序连线,是不是就是一个“?” 并发症:喉、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最常见并发症,亦最主要死亡原因)、心肌炎、 还可引起维生素 A 的缺乏。(营养不良也可以引起维生素 A 的缺乏) 治疗: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加强护理 对症治疗:麻疹时应给予维生素A 预防:一般患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3周,如果接受过疫苗的延长至4周。 被动免疫: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肌注免疫血清球蛋白0.25ml/kg 主动免疫: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 二、风疹 1.概述病原为风疹病毒,其临床特征:全身症状轻,持续3日的斑丘疹、枕后、耳后和颈后淋巴结肿大及压痛。如果妊娠早期发生风疹可引起小儿先天性风疹(婴儿畸形)。 2.临床表现发热第2天出疹并于一天内出齐,出疹顺序:面部→颈部→躯干→四肢,疹退时体温恢复正常。(热退疹消) 特点 1:能通过胎盘传播。由病毒引起。 特点 2:除了出疹外还有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出疹= 风疹。 12 年题:小儿 3 岁,发热 2 年,面部出现猩红热样斑疹,随后颈部、耳后、

干和四肢出现皮疹,持续 3 天后耳后 2 侧淋巴结出现肿大,体温正常,请问最有 可能的是:风疹。 特点 3:热退疹消。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母孕期感染风疹病毒经胎盘至胎儿,可引起流产、死胎。活产儿可表现永久性器官畸形和组织损伤。 三、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病原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重要的临床特征是:热退疹出,一天出齐。出果出现这个,马上想到幼儿急疹。 出疹期:发热3~5天体温骤退,(热退疹出)同时出现皮疹。 四、水痘 1.概述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临床特征是:皮肤黏膜相继出现和同时存在瘙痒性斑疹、丘疹、水疱疹和结痂(四世同堂)等各类皮疹,而全身症状轻微。 2.临床表现 发热1天以后就出现水痘。 皮疹的特点:斑疹--丘疹--水疱疹----结痂疹,由于演变快,各种疹可同时出现,皮肤有痒感,水痘抓破后容易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皮肤感染)。 五、猩红热 1.概述猩红热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和急性肾炎、风湿热为同一病原体) 2.临床表现 (1)前驱期可出现高热,咽痛、头痛和腹痛。发病初期舌乳头为白色,呈白草莓舌, 4~5天后,舌乳头红肿,呈红草莓舌(杨梅舌) (2)出疹期可有口唇周围发白,形成口周苍白圈。猩红热全身没有正常的皮肤,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发红,上面有红色细小丘疹。皮肤皱折处如腋窝、肘窝及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其间有出血点,形成明显的横纹线,称为帕氏(Pastia)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六)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总分:23.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3/A4型题(总题数:5,分数:6.50) 患者,女性,20岁,全身多关节反复性、游走性疼痛3年,时有发热,为38℃,并伴有头痛,查体可见右脸颊蝶形红斑,口腔黏膜内有2个小溃疡,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血沉70mm/h,ANA(+),抗Sm(+),抗双链DNA(+),尿蛋白定量为0.27g/24h。 (分数:1.00) (1).根据以上病历资料判断患者的诊断是(分数:0.50) A.皮肌炎 B.风湿性关节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硬皮病 E.类风湿关节炎 解析: (2).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控制可出院回家,对病人做的如下指导中,正确的是(分数:0.50) A.不生育者可口服雌性避孕药避孕 B.长期用药,定期随访,不可擅自改变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 C.一旦怀孕即停服激素并以免疫抑制药替代 D.怀孕后停服糖皮质激素以外的一切药物,并每日晒太阳30min以上 E.自觉不适,自行增加激素用量,症状缓解后自行减药 解析: 患者,女性,23岁,主因“全身关节肿痛伴发热4周”入院。查体:面部可见紫红色蝶形红斑,Hb80g/L,血沉120mm/h,尿蛋白(++)。 (分数:1.00) (1).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0.50) A.类风湿关节炎 B.急性风湿病 C.慢性肾炎 D.SLE √ E.皮肌炎 解析: (2).目前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是(分数:0.50) A.糖皮质激素√ B.非甾体抗炎药 C.抗疟药 D.免疫抑制剂 E.强效广谱抗生素 解析: 患者,女性,19岁,腕、踝关节疼痛及脱发1年,今晨游泳时发现面部出现紫红斑,遂就医。查体:头发稀疏,面颊及颈部均有不规则圆形红斑,口腔有溃疡。 (分数:1.50) (1).如果从血中查出抗Sm抗体阳性,应考虑何病(分数:0.50) A.风湿性关节炎 B.SLE √

2018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儿科学试题:感染性疾病

2018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儿科学试题:感染性疾病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12月9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医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一、A1 1、患儿,5岁。高热2小时,反复惊厥3次,于8月20日晚6点就诊。追问病史,该患儿上午曾去公园进食玉米及葡萄等,体检:体温40.5℃,神志不清,呈抽搐状,面色发青,四肢凉,血压8/6kPA,双瞳孔等大,光反应迟钝,心肺正常,腹软,颈强阳性,克氏征阴性。该患儿最可能诊断为 A、癫痫 B、中暑 C、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D、病毒性脑炎 E、流行性乙型脑炎 2、男孩,3岁。2天前发热伴畏寒、呕吐3次,4小时前突然抽搐1次。查体:T39.6℃,意识蒙珑,面色苍白,颈软,心肺正常,腹软,肠鸣音活跃,四肢冷,末梢发绀,脉快而弱,末梢血WBC18×109/L,N 85%,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乙型脑炎 B、败血症 C、脑型疟疾 D、中毒型菌痢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男婴,10个月,4天前发热、流涕、干咳。体温逐渐增高,面、颈部见少许红色斑丘疹,今晨开始四肢厥冷、嗜睡、气促、皮疹消退而来诊。体查:T 40℃,P 169次/分,皮肤呈花斑状,结膜充血,颊粘膜充血、粗糙,隐约可见白色膜状物,心音较弱。两肺散在细湿啰音,肝肋下2cm,脑膜刺激征(-)。下列哪种诊断可能性最大 A、病毒性肺炎并休克 B、支气管肺炎并休克

C、麻疹并肺炎、心力衰竭 D、金葡菌肺炎、败血症 E、以上都不是 4、患儿,6岁。发热2天,伴咽痛,皮疹1日,体检:体温38.7℃,咽部充血,草莓舌。面部潮红,躯干部见细小鲜红色充血性皮疹,诊断为猩红热,治疗首选 A、红霉素 B、头孢唑啉 C、氯霉素 D、青霉素 E、磷霉素 5、患儿,6岁。昨日开始发热,咽痛,腹痛,口服速效感冒胶囊,热退,今晨又发热。体检:颜面潮红,口周苍白,咽部充血。双扁桃腺肿大,躯干皮肤见红色细小丘疹。压之退色,心肺正常。诊断最可能为 A、麻疹 B、风疹 C、药疹 D、肠道病毒感染 E、猩红热 6、8个月婴儿发热。体温高达39℃,咽红,精神状态尚好,静点3日头孢唑啉及双黄连,第4天热退,但患儿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颈部及躯干明显,既往曾用过头孢唑琳,诊断最可能为 A、麻疹 B、药疹 C、风疹 D、幼儿急疹 E、荨麻疹 7、2岁患儿,发热l天出现皮疹,为红色斑丘疹。由面部开始1日遍及全身,伴枕部、耳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诊断最可能为

全程护理干预运用于无痛性ERCP术胆胰疾病患者治疗中对其术后并发

全程护理干预运用于无痛性ERCP术胆胰疾病患者治疗中对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探讨 发表时间:2017-03-19T15:53:22.21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作者:关娟[导读] 分析对胆胰疾病患者行无痛性ERCP治疗或检查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胆胰疾病患者行无痛性ERCP治疗或检查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筛选70例因患胆胰疾病在我院接受无痛性ERCP术检查或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一组施予全程护理干预(分析组,35例),一组施予常规的护理(对比组,35例),比对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分析组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是5.7%,与比对组的22.9%比对明显较低,分析组住院天 数较对比组短,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比组高,(P<0.05)。结论:对实施无痛性ERCP术的检查或治疗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可使并发症减少,从而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 关键词:胆胰疾病;无痛ERCP术;全程护理;并发症对患有胆胰疾病的患者实施诊断或治疗时,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ERCP术,此种方法属于微创手术的一种,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恢复[1]。但在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对术后顺利恢复造成影响,因此,临床上需注重护理干预的配合。为了进一步对此类患者的有效性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本次研究选择70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分为两组后分别施予不同的护理,现将研究进行如下呈现: 1.对象以及方法 1.1研究的对象 在因患胆胰疾病进入我院接受无痛ERCP术检查或治疗的患者中选择7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期限是2015年9月份至2016年9月份。男性例数/女性例数=37/33,26岁-68岁,均值是(47±6.5)岁。所选患者均明确没有ERCP术禁忌症,已将合并机体其他严重疾病、认知障碍等患者排除在外。为了便于对照分析的进行,随机将70例患者分成分析组与对比组,各为35例,客观性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对,差异不突出,(P>0.05),可在下文进行对比研究。 1.2护理方法 分析组35例患者接受全程护理干预:(1)手术之前的护理,首先,协助医生对患者病情、机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对手术禁忌症、适应症进行明确,并协助、指导患者将各项术前需要进行的检查完成。其次,给予心理情绪方面的干预,告知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与治疗措施,尤其注重介绍ERCP术的有效性、需要配合的要点等,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同时,注重患者心理情绪的观察,将负性情绪可能对手术效果产生的影响告知患者,并给予其安慰与鼓励,使患者感受到关心与爱护,从而促进其负性情绪的缓解。最后,将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做好,术前6至8小时,嘱咐患者不要饮食,对静脉通道进行建立,对手术中可能会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并将应急处理的准备做好。 (2)实施手术时的护理,首先,在充分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将患者姿势调整为最舒适的状态。其次,手术操作进行的过程中,注重吸痰措施的实施,对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进行严密监测,若有异常出现,及时告知医生。最后,整个护理操作中,注重动作的轻柔性,严格无菌操作,对术后感染进行预防。 (3)完成手术之后的护理,第一,患者返回病房后,对其生命体征、病情进行监测,尤其注重尿量、腹部疼痛、体温等监测,并将引流管的相关护理工作做好,对引流液数量、颜色等进行观察,有异常出现及时与医生联系。第二,手术后,患者需进行24小时的绝对卧床休息,此过程中需禁饮食,给予口腔方面的护理,随后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饮食方面的指导。第三,注重并发症的护理,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穿孔、胆道损伤等是此种手术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护理人员需注重这些并发症早期症状的判断,有并发症前兆时,及时处理。 对比组35例接受常规护理,如入院时给予指导、健康教育,协助做好手术准备,术后给予常规性看护等。 1.3观察指标 (1)观察、记录两组出血并发症的具体情况,并对比。(2)记录与比较两组住院的时间,并将我们医院自主制作的护理满意度评价表发给患者,对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共100分,分数与满意度呈正比。 1.4数据处理 本次以SPSS20.0软件进行数学统计分析,其中,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则由“( ±s)”展开研究,并发症以“(n/%)”进行分析,两组客观比对后,若有差异性出现,标明(P<0.05)。 2.结果 2.1比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分析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是5.7%,对比组是22.9%,两组比对,分析组明显较低,(P<0.05),如表1。 2.2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 分析组患者经(9.8±2.3)天的住院后出院,对比组经(15.5±4.6)天的住院后出院;分析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是(98.1±1.3)分,对比组是(75.2±3.5)分。两组比对,分析组住院天数较短,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 3.讨论

精细化护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研究

精细化护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7-08-24T10:03:48.873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7年7月作者:张翠阁[导读]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表现为多器官、多系统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商丘 476100 [摘要]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有效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差异显著。结论:精细化护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护理服务的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ine nursing in patient care rheumatic autoimmune diseases. Methods: May 2014 - March 2015 period in our hospital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meticulous observation group car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iciency and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effective nursing 93.33%,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6.67%, P <0.05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observation group care satisfaction was 96.67%,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3.33%, P <0.05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Fine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utoimmune diseases results are obvious, to provide patients with comprehensive, meticulous care services while improving nursing satisfaction, should be introduced. [Key words] meticulous care; rheumatic autoimmune diseases; nursing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表现为多器官、多系统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多侵犯患者关节、肌肉、骨骼等周围组织,引起该病症的主要原因包括意外创伤、体弱多病、血液循环障碍、居住环境及工作环境过于潮湿等,患者发病时临床表现为发热、疼痛、肌无力,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及肝肾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1-2]。临床研究发现[3],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症及痛苦。本研究分析精细化护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5 2.72±2.24)岁。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5 3.41±2.3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按时吃药、对患者生活及运动方面进行护理等。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措施如下:①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全面、细致的护理方案,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积极的回复。②在护理过程中,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赢得患者的信任,在交流过程中若发现患者存在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并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治疗方法,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此外还要对患者生理、饮食、运动等方面提供系统、有效的护理,尽最大的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③建立一套完整的奖惩机制,明确每位护理人员的责任,利用奖惩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使护理工作更好的进行。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对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进行比较。 1.4 疗效判断①痊愈:经过护理,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各项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肢体活动功能全部恢复,疼痛消失。②有效:经过护理,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各项检查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肢体活动功能基本恢复,疼痛减轻。③无效:经过护理,患者临床症状依旧存在,较护理前症状并未减轻甚至加重,肢体活动功能未得到恢复,疼痛加重[4]。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 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 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差异显著。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非常满意22例,满意7例,不满意1例,满意为29例(96.67%);对照组非常满意17例,满意8例,不满意5例,满意为25例(8 3.33%)。由此可见,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 3 讨论 精细化护理是目前临床护理中主要的护理方式,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病情制定全面、有效的护理方案,对患者预后的恢复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将护理责任明确到每位护理人员,有利于减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错误,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一方面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另一方提升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