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RCP在胆胰疾病中治疗价值的研究进展

ERCP在胆胰疾病中治疗价值的研究进展

ERCP在胆胰疾病中治疗价值的研究进展

ERCP在胆胰疾病中治疗价值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6-11-15T16:40:58.3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作者:杨恒颖马思雨王小俊俞尧费素娟刘磊[导读] ERCP又称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是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

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 221000

摘要:自从1968年Mccune报道ERCP以来,ERCP逐渐成为了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1]。随着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术等影像技术的进展,ERCP演变为一项胆胰疾病微创治疗技术。然而,随着ERCP的广泛应用,它的缺点也慢慢显露。本文通过综述ERCP在胆胰疾病中治疗价值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ERCP;胆胰疾病;治疗价值;进展

ERCP又称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是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技术。随着操作技巧的完善和配件的改进,ERCP在EST(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道取石术、ENBD(鼻胆管引流术)、ENPD和ERBD(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等技术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有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因此,广受患者欢迎。但是ERCP术后可能引起胆道感染和出血、急性胰腺炎和穿孔、高淀粉酶血症、胆瘘等并发症,也逐渐受到重视。现将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ERCP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1 经内镜处理胆道疾病

通过EST碎石取石术处理胆道结石,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经内镜处理胆管结石特别是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残余结石已经得到公认。恶性胆道梗阻的治疗主要为姑息性治疗,手术前行ENBD或者ERBD,可以达到减黄的效果。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主要是由胆总管结石引起的,通过ERCP取石可以降低胆道内压力,降低病死率。可以行ENBD或者ERBD置入支架,并且可以随时检查引流效果,冲洗胆道。赵秋等研究表明,鼻胆引流联合内支架引流对肝移植术后胆瘘有确切疗效[2]。

1.2经内镜处理胰腺疾病

Classen等首先提出了EST治疗胆源性胰腺炎[3],与手术相比,24h内行ERCP治疗的风险将大幅降低。通过ERCP治疗后,血清淀粉酶水平将在24h内大幅度下降。Smits、Cremer等论证了内镜治疗慢性胰腺炎的可能性,并且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4、5]。

2.ERCP的常见并发症及风险因素

术后胆管炎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与胆汁的流出不全和肝移植史有关[6]。术后胰腺炎主要由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所致[7]。而且年轻女性、近期有过急性胰腺炎病史,操作不熟练以及过程中多次进管或者时间超过5-10min均可使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增加[8]。

参考文献:

[1]ASGE guideline:the role of ERCP in diseases of biliary tract and the pancrease.Gastroinetest Endosc,2005,62:1-8. [2]赵秋,覃华,李荣香,等.ERCP对肝移植术后胆瘘诊治作用的前瞻性临床观察.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150-153. [3]Classen M,Ossenberg FW,Wurbs D,et al.Pancreatitis:an indication of endoscopic papillotomy.Endoscopy,1978,10:222-223.

[4]SmitsME,Badiga SM,Rauws EA,et al.Long-term results of pancreatitis stents in chronic pancreatitis.Gastrointest Endosc,1995,42:461-467.

[5]Cremer M,Deviere J,Delhaye M,et al.Stenting in severe chronic pancreatitis:results of medium-term follow-up in seventy-six patients.Endoscopy,1991,23:171-176.

[6]Cotton PB,Connor P,Rawls E,et al.Infection after ERCP and antibiotic prophylaxis:a sequential quality-improvement approach over 11 years.Gastrontest Endosc 2008;67:471-5.

[7]Freeman ML,Nelson DB,Sherman S et https://www.doczj.com/doc/2f13108678.html,plication of endoscopic biliary sphincterotomy.N Engl J Med 1996;335:909-18.

[8]Pfau PR,Banerjee S,Barth BA,et al.Sphincter of Oddi manometers.Gastrointest Endosc 2011;74:1175-80.

治疗性ERCP对胆胰疾病的治疗价值

治疗性ERCP对胆胰疾病的治疗价值【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胰疾病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经ERCP 治疗的胆胰疾病100例资料。结果:100例中,肝外胆管结石51例,取石成功49例,2例巨大结石碎石困难行ERBD治疗后,结石缩小或消失。27例恶性胆道梗阻行ENBD或ERBD后,黄疸均有不同程度缓解。20例良性乳头狭窄行EST后治愈。2例乳头蛔虫嵌顿用网篮取出。结论:治疗性ERCP对胆胰疾病的治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治疗胆胰疾病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已越来越多地用于胆胰疾病的治疗。本文对我院近5年所做的100例治疗性ERCP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治疗性ERCP对胆胰疾病的治疗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治疗性ERCP中,男41例,女59例,年龄25岁~83岁,平均年龄62.6岁。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黄疸、发热、皮肤瘙痒等。既往有胆囊切除或胆总管探查史者3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腹部B超、CT或MRCP检查,确诊或拟诊为胆胰系统疾病。本组中肝外胆管结石51例(单发21例,多发30例),包括7例胆总管残留结石(T管不能拔除);胆管、壶腹、胰头癌共27例;良性乳头狭窄20

例;胆道蛔虫2例。

1.2治疗 术前准备:空腹6h以上,术前咽部麻醉,肌肉注射山莨菪碱10mg,地西泮5mg~10mg,哌替啶50mg。器械:OLympusTJF240电子十二指肠镜,拉式乳头切开刀、针状刀,取石网蓝、碎石器、取石球囊,PSD20型高频发生器,塑料支架、金属支架等。方法:患者取左侧半俯卧位,内镜进入十二指肠降段后拉直镜身,使乳头位于视野中央。先行ERCP检查,根据胰胆管病变情况采取相关治疗。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取石术,术后多数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对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ERBD)或手术前行ENBD减黄。对良性乳头狭窄行EST治疗。 2结果 本组肝外胆管结石51例,取石成功49例,其中1次取净46例,2次取净3例,包括机械碎石7例。其余2例胆总管巨大结石(直径≥2.0cm)碎石困难行ERBD治疗,分别随访0.5a、1.5a无症状,其中1例B超检查提示结石消失,1例结石缩小。27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中,17例行ERBD,其中置入塑料支架15例,金属支架2例。10例行ENBD 术,其中3例为手术前减黄。置入支架或ENBD术后,患者黄疸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1例胆管癌患者ERBD术后存活期达27个月。20例良性乳头狭窄患者行EST术后治愈。2例乳头蛔虫嵌顿用网蓝取出。并发症:并发穿孔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无一例死亡。

ERCP相关技术诊治胰胆道疾病517例临床观察

ERCP相关技术诊治胰胆道疾病517例临床观察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相关技术在胰胆道疾病诊 治中的有效率及安全性,旨在提高ERCP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4年3月经ERCP相关技术诊治的517例胰胆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7例中插管成功496例,成功率95.94%,发生并发症25例,发生率4.84%。结论:ERCP及其相关技术对胰胆道疾病具有极高的诊断治疗价值,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特点,是目前治疗胰胆道疾病的理想方法。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能直接显示胰胆管形态,对胰胆道疾病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并且随着内镜及相关微创器械的发展,ERCP及其相关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内镜下的介入治疗,成为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典型代表。本院2010年1月-2014年3月应用ERCP技术诊治胰胆道疾病患者517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17例患者中男273例,女244例,年龄21~92岁,平均66.7岁,其中胆管结石263例,单发结石113例,多发结石150例;肿瘤157例,其中壶腹及乳头肿瘤37例,肝门部胆管癌28例,肝、胆总管癌69例,胰头癌16例,胆囊癌5例,胆管良性肿瘤(黏液腺瘤)2例;SOD及胆管末端炎性狭窄71例,胆总管中下段狭窄4例,肝总管狭窄2例,肝门部胆管狭窄1例;慢性胰腺炎8例,胆道蛔虫2例,胰腺分裂症2例,另有14例胆胰管未见异常。 1.2 方法术前禁食6 h,术前3 h及术后12 h持续静脉滴注奥曲肽(301例)或生长抑素(216例),手术当日及术后3 d应用抗生素(三代头孢类联用喹诺酮类),碘过敏试验,术前15 min静脉注射地西泮针10 mg,654-2针5 mg及肌肉注射哌替啶针50 mg。 采用Fujinon ED-200XU型电子十二指肠镜,造影剂为30%复方泛影葡胺针(碘过敏试验阳性者采用碘海醇),术中吸氧,心电监护。 术中先行ERCP检查,凡取结石、乳头狭窄、化脓性胆管炎,均予拉式乳头切开刀行EST;常规插管困难者,予预切开。胆管结石患者EST后网篮取石,如结石过大或结石以下胆管狭窄取石困难者,使用碎石装置碎石或行胆道内置管引流(ERBD)后3~6个月再行治疗性ERCP取石。肿瘤患者综合病情及身体状况置入胆道支架或行ENBD后转外科手术治疗。 术后禁食水24 h,其中137例术后给予吲哚美辛栓0.05纳肛;均严密观察血压、粪色、心率以判断有无消化道出血;注意有无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根据症状行血淀粉酶、血常规、粪常规、血培养等检查,如有异常,定时复查直至正常为止。

ERCP在胆胰疾病中治疗价值的研究进展

ERCP在胆胰疾病中治疗价值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6-11-15T16:40:58.3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作者:杨恒颖马思雨王小俊俞尧费素娟刘磊[导读] ERCP又称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是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 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 221000 摘要:自从1968年Mccune报道ERCP以来,ERCP逐渐成为了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1]。随着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术等影像技术的进展,ERCP演变为一项胆胰疾病微创治疗技术。然而,随着ERCP的广泛应用,它的缺点也慢慢显露。本文通过综述ERCP在胆胰疾病中治疗价值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ERCP;胆胰疾病;治疗价值;进展 ERCP又称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是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技术。随着操作技巧的完善和配件的改进,ERCP在EST(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道取石术、ENBD(鼻胆管引流术)、ENPD和ERBD(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等技术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有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因此,广受患者欢迎。但是ERCP术后可能引起胆道感染和出血、急性胰腺炎和穿孔、高淀粉酶血症、胆瘘等并发症,也逐渐受到重视。现将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ERCP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1 经内镜处理胆道疾病 通过EST碎石取石术处理胆道结石,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经内镜处理胆管结石特别是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残余结石已经得到公认。恶性胆道梗阻的治疗主要为姑息性治疗,手术前行ENBD或者ERBD,可以达到减黄的效果。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主要是由胆总管结石引起的,通过ERCP取石可以降低胆道内压力,降低病死率。可以行ENBD或者ERBD置入支架,并且可以随时检查引流效果,冲洗胆道。赵秋等研究表明,鼻胆引流联合内支架引流对肝移植术后胆瘘有确切疗效[2]。 1.2经内镜处理胰腺疾病 Classen等首先提出了EST治疗胆源性胰腺炎[3],与手术相比,24h内行ERCP治疗的风险将大幅降低。通过ERCP治疗后,血清淀粉酶水平将在24h内大幅度下降。Smits、Cremer等论证了内镜治疗慢性胰腺炎的可能性,并且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4、5]。 2.ERCP的常见并发症及风险因素 术后胆管炎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与胆汁的流出不全和肝移植史有关[6]。术后胰腺炎主要由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所致[7]。而且年轻女性、近期有过急性胰腺炎病史,操作不熟练以及过程中多次进管或者时间超过5-10min均可使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增加[8]。 参考文献: [1]ASGE guideline:the role of ERCP in diseases of biliary tract and the pancrease.Gastroinetest Endosc,2005,62:1-8. [2]赵秋,覃华,李荣香,等.ERCP对肝移植术后胆瘘诊治作用的前瞻性临床观察.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150-153. [3]Classen M,Ossenberg FW,Wurbs D,et al.Pancreatitis:an indication of endoscopic papillotomy.Endoscopy,1978,10:222-223. [4]SmitsME,Badiga SM,Rauws EA,et al.Long-term results of pancreatitis stents in chronic pancreatitis.Gastrointest Endosc,1995,42:461-467. [5]Cremer M,Deviere J,Delhaye M,et al.Stenting in severe chronic pancreatitis:results of medium-term follow-up in seventy-six patients.Endoscopy,1991,23:171-176. [6]Cotton PB,Connor P,Rawls E,et al.Infection after ERCP and antibiotic prophylaxis:a sequential quality-improvement approach over 11 years.Gastrontest Endosc 2008;67:471-5. [7]Freeman ML,Nelson DB,Sherman S et https://www.doczj.com/doc/2f13108678.html,plication of endoscopic biliary sphincterotomy.N Engl J Med 1996;335:909-18. [8]Pfau PR,Banerjee S,Barth BA,et al.Sphincter of Oddi manometers.Gastrointest Endosc 2011;74:1175-80.

(整理)胆道胰腺疾病

胰腺疾病 胰腺解剖 胰腺是人体第二大腺体,长17~20cm,宽3~5cm,厚1.5~2.5cm,斜向左上方紧贴于第1~2腰椎体前面,分为胰头、颈、体、尾4部分,除了胰尾被浆膜包绕外,其余部分均位于腹膜后。胰头较为膨大,嵌入十二指肠环内,其下份向左突出,并绕至肠系膜上动静脉后方的部分称钩突,此处有2-5支小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前方的部分为胰颈。胰体在胰颈和胰尾之间,占胰的大部分,其后紧贴腰椎体,当上腹部钝挫伤时受挤压的机会大。胰尾是胰左端的狭细部分,行向左上方抵达脾门,脾切除时胰尾易受损伤而形成胰瘘。 胰管也称主胰管,直径2-3mm,横贯胰腺全长,由胰尾行至胰头,沿途接纳小叶间导管。大多数人胰管与胆总管汇合形成“共同通道”,下端膨大部分称Water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其内有Oddi括约肌,这种共同通道是胰腺疾病和胆道疾病互相关联的解剖学基础。在胰头部胰管上方有副胰管,收纳胰头前上部的胰液,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胰头血供来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弓。胰体尾部血供来源于脾动脉的胰背动脉和胰大动脉,通过胰横动脉构成胰腺内动脉网。胰的静脉多与同名动脉伴行,最后汇入门静脉。胰腺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交感神经是胰腺疼痛的主要通路,副交感神经传出纤维对胰岛、腺泡和导管起调节作用。 胰腺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胰腺的外分泌为胰液,主要由各种消化酶和水、碳酸氢盐,内分泌来源于胰岛,胰岛是大小不等、形状不定的细胞集团,主要分布在胰体尾,胰岛有多种细胞,以B细胞为主(分泌胰岛素),其次是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G细胞分泌胃泌素。 胰腺炎: 一、急性胰腺炎:按病理分类可分为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前者病情轻,预后好,后者病情险恶,死亡率高,不仅表现为胰腺的局部炎症,而且常常涉及全身的多个脏器。 1、致病危险因素:以胆道疾病为主,占50%以上,称胆源性胰腺炎,西方则以饮酒为主。 a 胆道疾病:胆道结石向下移动可阻塞胆总管末端,此时胆汁可经“共同通道”反流入胆管,可损伤胰腺,引起胰腺组织坏死,产生急性胰腺炎。胆道蛔虫以及因炎症或手术器械引起的十二指肠乳头水肿或狭窄、Oddi括约肌痉挛等。 b 过量饮酒:酒精可直接损伤胰腺,还能刺激胰液分泌,并可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痉挛,造成胰管内压力增高,细小胰管破裂,胰液进入腺泡周围组织,自我消化。 C 十二指肠液反流:十二指肠内压力增高 D 创伤因素、胰腺血循环障碍 E 其他因素;如饮食、感染、高脂血症、高血钙、妊娠有关的代谢等。少数胰腺炎找不到病因,成为特发性胰腺炎。 二、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正常情况下,胰液中的酶原在十二指肠内被激活方有消化功能,在上述致病因素存在时,各种胰酶将通过不同途径相继提前在胰管或者腺泡内被激活,将对机体产生局部和全身损害。在局部对胰腺及周围组织产生自身消化,造成组织细胞坏死,破坏血管壁和胰腺导管,可使胰腺出血和坏死。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脂

全程护理干预运用于无痛性ERCP术胆胰疾病患者治疗中对其术后并发

全程护理干预运用于无痛性ERCP术胆胰疾病患者治疗中对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探讨 发表时间:2017-03-19T15:53:22.21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作者:关娟[导读] 分析对胆胰疾病患者行无痛性ERCP治疗或检查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胆胰疾病患者行无痛性ERCP治疗或检查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筛选70例因患胆胰疾病在我院接受无痛性ERCP术检查或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一组施予全程护理干预(分析组,35例),一组施予常规的护理(对比组,35例),比对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分析组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是5.7%,与比对组的22.9%比对明显较低,分析组住院天 数较对比组短,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比组高,(P<0.05)。结论:对实施无痛性ERCP术的检查或治疗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可使并发症减少,从而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 关键词:胆胰疾病;无痛ERCP术;全程护理;并发症对患有胆胰疾病的患者实施诊断或治疗时,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ERCP术,此种方法属于微创手术的一种,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恢复[1]。但在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对术后顺利恢复造成影响,因此,临床上需注重护理干预的配合。为了进一步对此类患者的有效性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本次研究选择70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分为两组后分别施予不同的护理,现将研究进行如下呈现: 1.对象以及方法 1.1研究的对象 在因患胆胰疾病进入我院接受无痛ERCP术检查或治疗的患者中选择7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期限是2015年9月份至2016年9月份。男性例数/女性例数=37/33,26岁-68岁,均值是(47±6.5)岁。所选患者均明确没有ERCP术禁忌症,已将合并机体其他严重疾病、认知障碍等患者排除在外。为了便于对照分析的进行,随机将70例患者分成分析组与对比组,各为35例,客观性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对,差异不突出,(P>0.05),可在下文进行对比研究。 1.2护理方法 分析组35例患者接受全程护理干预:(1)手术之前的护理,首先,协助医生对患者病情、机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对手术禁忌症、适应症进行明确,并协助、指导患者将各项术前需要进行的检查完成。其次,给予心理情绪方面的干预,告知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与治疗措施,尤其注重介绍ERCP术的有效性、需要配合的要点等,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同时,注重患者心理情绪的观察,将负性情绪可能对手术效果产生的影响告知患者,并给予其安慰与鼓励,使患者感受到关心与爱护,从而促进其负性情绪的缓解。最后,将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做好,术前6至8小时,嘱咐患者不要饮食,对静脉通道进行建立,对手术中可能会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并将应急处理的准备做好。 (2)实施手术时的护理,首先,在充分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将患者姿势调整为最舒适的状态。其次,手术操作进行的过程中,注重吸痰措施的实施,对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进行严密监测,若有异常出现,及时告知医生。最后,整个护理操作中,注重动作的轻柔性,严格无菌操作,对术后感染进行预防。 (3)完成手术之后的护理,第一,患者返回病房后,对其生命体征、病情进行监测,尤其注重尿量、腹部疼痛、体温等监测,并将引流管的相关护理工作做好,对引流液数量、颜色等进行观察,有异常出现及时与医生联系。第二,手术后,患者需进行24小时的绝对卧床休息,此过程中需禁饮食,给予口腔方面的护理,随后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饮食方面的指导。第三,注重并发症的护理,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穿孔、胆道损伤等是此种手术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护理人员需注重这些并发症早期症状的判断,有并发症前兆时,及时处理。 对比组35例接受常规护理,如入院时给予指导、健康教育,协助做好手术准备,术后给予常规性看护等。 1.3观察指标 (1)观察、记录两组出血并发症的具体情况,并对比。(2)记录与比较两组住院的时间,并将我们医院自主制作的护理满意度评价表发给患者,对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共100分,分数与满意度呈正比。 1.4数据处理 本次以SPSS20.0软件进行数学统计分析,其中,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则由“( ±s)”展开研究,并发症以“(n/%)”进行分析,两组客观比对后,若有差异性出现,标明(P<0.05)。 2.结果 2.1比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分析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是5.7%,对比组是22.9%,两组比对,分析组明显较低,(P<0.05),如表1。 2.2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 分析组患者经(9.8±2.3)天的住院后出院,对比组经(15.5±4.6)天的住院后出院;分析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是(98.1±1.3)分,对比组是(75.2±3.5)分。两组比对,分析组住院天数较短,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 3.讨论

ERCP在胆胰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ERCP在胆胰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关键词】 ERCP 摘要:目的:总结ERCP在胆胰疾病诊断中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50例临床经ERCP诊断的胆道和胰腺疾病。结果:ERCP检查成功率94%,ERCP对胆管癌、胆总管囊肿和壶服部癌的确诊率均为100%。对胆管结石的确诊率为95%。而B超;CT联合诊断胆管癌为38%;壶服部癌为54%;胆管结石为81%,P<0.05。结论:ERCP对胆管结石、胆管癌和壶服部癌的诊断优于B超和CT。 关键词:ERCP;胆管;胰腺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n Diseases of the Pancrease and Biliary Tract Abstract: Objective: Summarizes ERCP experience in the diagnosis on disease of pancreatic and choledochus’diseases. Method: We reviewed and analysed 450 clinical biliary tract and pancreatic disease diagnosed by ERCP. Result: ERCP checked 94% of success rate finally, ERCP, the definite diagnosis rate to the malignant tumors of the bile duct; the congenital biliary

肝胆胰疾病习题

肝胆胰疾病习题 A1 76.肝癌病人严重疼痛时首先应给予 A.安静舒适环境,减少各种不良刺激B.多与病人沟通,减少病人心理压力 C.教会病人放松技巧缓解疼痛D.在疼痛发生前给予有效镇痛药物E.麻醉镇痛剂尽量少用,以免成瘾 76.D 77.我国原发性肝癌高发于 A.东北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E.中部地区 77.B 78.按组织学类型,我国最常见的肝癌为 A.混合型肝癌B.胆管细胞型肝癌C.肝细胞型肝癌 D.结节型肝癌E.弥漫型肝癌 78.C

79.原发性肝癌与其他恶性肿瘤转移特点不同的是 A.直接蔓延B.淋巴转移C.种植转移 D.血运转移E.跳跃性转移 79.D 80.可以确定性诊断肝细胞性肝癌的检查指标为 A.B超检查发现占位B.血清碱性磷酸酶持续性升高 C.C'I、或MRI检查发现肝占位D.AFF’持续性升高 E.放射性核素肝扫描发现占位 80.D 81.行肝切除术后早期的病人体位应为 A.尽量活动,有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B.高半卧位,有利于引流C.鼓励咳痰,有利于保持呼吸通畅D.绝对平卧休息24]j、时以上E.低半卧位,有利于血液回流 81.D 82.引起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原因是 A.门静脉血栓形成B.门静脉无瓣膜结构 C.肿瘤压迫肝外门静脉D.门静脉炎症反应 E.肝硬变

82.E 83.门一腔静脉交通支中,最重要的是 A.直肠下端交通支 B.腹壁交通支 C.腹膜后交通支D.胃底、食管下端交通支 E.肠系膜血管交通支 83.D 84.门静脉高压症威胁生命的重要临床表现是 A.腹水、腹胀、食欲减退B.脾肿大、脾功能亢进C.肝肿大,肝功能受损D.胃底、食管静脉曲张伴出血E.血细胞、血小板减少 84.D 85.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禁食粗糙、辛辣食物的目的是A.避免诱发肝性脑病B.避免诱发上消化道出血C.减少腹水形成D.减少胃肠道刺激 E.避免诱发内痔 85.B 86.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行导泻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肠内积血对消化道的刺激B.减少肠内产气量

肝胆胰疾病实验诊断

肝胆胰疾病实验诊断 重点: 蛋白代谢功能:TP Alb Pre 蛋白电泳测定及意义 胆红素代谢及黄疸类型的鉴别 ALT AST ALP GGT AMY MAO LIP检测及意义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胰腺炎的实验诊断 (一)常用生物化学的实验检 1.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 (1)肝脏疾病相关蛋白质代谢相关检测 ①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球蛋白(globulin,GLB) 静脉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进行测定。血清总蛋白包括白蛋白及球蛋白。 TP-ALB=GLB , A/G=1.5-2.5:1 应用价值:反映慢性肝损害和肝实质细胞的储备功能 i.总蛋白、白蛋白降低:合成减少;营养缺乏或不良;丢失过多;慢性消耗性疾病;血液稀释 ii.总蛋白增高:合成增多;肝硬化(γ-球蛋白);慢性感染;血液浓缩 iii.球蛋白增高: 慢性肝脏疾病:如肝硬化、慢性肝炎等。 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慢性感染性疾病如血吸虫病、疟疾等。 恶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iv.球蛋白减低:先天性体液免疫缺陷;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治疗;严重肝、肾病晚期 v.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 正常参考值1.5~2.5 。A/G比值<1提示有慢性肝实质性损害。 动态观察可提示病情的发展和估计预后,病情恶化时A/G比值下降,A/G比值持续倒置表示预后较差。 vi.评价: ?静止、空腹、卧位状态下采血,避免止血带压迫时间过长、溶血 ?激烈运动数小时TP可升12% ?直立位比卧位TP高3-5g/L,ALB上升5-10% ?1g/L Hb致TP上升3% ?脂血标本有正干扰 ?止血带压迫3分钟,TP可上升10% ②血清蛋白电泳(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血清蛋白电泳特征性条带: ?肝癌患者有时在白蛋白和α1球蛋白之间出现一条新区带即甲胎蛋白区带。 ?多发性骨髓瘤在β、γ之间或γ区可见M蛋白区带。 ?肝硬化患者出现β-γ桥。 ③前白蛋白( Prealbumin ,PAB) ?PAB是一种肝合成维生素A载体蛋白,可与甲状腺素结合,分子量为60kD,电泳时处在白蛋白前方,半衰期为1.9天。?参考值:280~360mg/L (透射比浊法) ?临床意义:急性时相蛋白;可反映营养状态;肝脏疾病时均降低,早于其它血清蛋白的改变 ④肝脏功能相关特殊蛋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