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重力旋转床在溶剂回收应用中的特点

超重力旋转床在溶剂回收应用中的特点

超重力旋转床在溶剂回收应用中的特点
超重力旋转床在溶剂回收应用中的特点

超重力旋转床在溶剂回收应用中的特点

1、超重力旋转床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自己的高效传质效果,使设备体积变小,

大大节省设备安装空间,可为你减少基建的投资成本。如原来一个10M的填料塔,加冷凝器的布置,至少三层或四层的空间,用超重力旋转床处理,就可使设备在一个平面布置了。且原来工厂的处理溶剂回收都放到专用的溶剂回收车间,现在就可直接在车间需套用溶剂的地方安装就行。

2、正由于超重力旋转床有以上的优点,因此间接带来好处更多:

1)、由于降低了设备的高度,冷凝器的冷凝液本来需用专用高场程泵输送现可直接用车间冷凝液,只要车间不停,就可省下泵的投资及这部分的能耗;

2)、由于在合成车间直接布置,减少溶剂周转泵、管道及周转贮存设备的投资及其泵运行成本,也减少此方面的建筑成本及占地面积,更能减少此方面的人员成本和管理成本;

3)、由于塔设备高度低,体积少,减少不少钢架成本及安装人工成本,安装周期可缩短不少;

4)、由于塔设备高度低,体积少,因此减少了保温成本,且热损失也比填料塔低很多;

5)、其操作容易,波动少,尤其开车建立平衡仅需十多分钟,填料塔建立平衡需2小时,节省不少的蒸汽消耗;

6)、填料塔由于存在回流液的分布不均、壁流及填料塔的堵塞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效率相对低下,改用超重力旋转床,可使效率提高很多,节省不少的蒸汽消耗,且缩短操作时间;

7)、从安全角度考虑,现在车间直接将溶剂回收套用,使物料存放车间量减少,可减少安全隐患,也使工厂因此方面的资金占用率减少;

8)、填料塔清洗不方便,对于有点杂质需清洗,填料塔就困难,超重力旋转床就显得很容易;

9)、超重力旋转床只要半年检查一次机封,再就是清洗冷凝器。填料塔需经常更换填料,且冷凝器布置高,清洗不便成本高,工作量大,停车时间长;

10)、由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应用,更便于工艺技术的保密;

11)、由于持液量少,密封性好,对于处理贵重物料、热敏性物料、高粘度物料或有毒物料更适宜。

3、超重力床唯一增加运行成本的就是一个电机,但从能量平衡角度看,其电能的消耗大多还是转化成动能的,可使蒸汽消耗降低的。另外投资成本相对填料塔稍贵,但整体制造成本及运行可通过以上比较还是很合算的!

有机溶剂回收技术研究

有机溶剂回收技术研究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有机溶剂,这些有毒有机溶剂很多都是对人体和环境有巨大的危害,但是通过研究这些有毒有机溶剂的特点,利用一些化学原理结合这些不同的有毒有机溶剂千差万别的化学差异通过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将它们有效的进行回收,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全,同时这也对工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当然,通过有效的回收这些有机溶剂很多时候还能够产生可观的经济收益,显然对于有机溶剂回收技术的研究非常必要且迫切。 标签:工业生产;有机溶剂;危害;回收方法 前言 如今正在使用的共有3000多种,有机溶剂如今被广泛的应用于油漆、医药、造纸、印刷、纺织等领域中,并且在工业生产中对于有机溶剂的使用量通常都非常大,这些有机物千差万别,但是有机溶剂的特点就是容易挥发出特定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通常都是有毒物质,之前电视报道的酸雨、酸烟雾时间与这不无关系,同时一些有机物挥发出来的氯氟烷烃对大气臭氧层有非常大的危害,因此能否在日常的生产中有效地回收有机溶剂将显得异常的重要。 1 有机溶剂概述 有机溶剂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并且其本身还能够分解成为燃料、树脂等高分子化合物,所以被广泛的运用于造纸、纺织等领域。常见的有机溶剂有甲苯、醇类、酯类、酮类(环己酮、甲基乙基酮)、二甲基甲酰胺、氯代烃类、芳烃,卤代烃类、二硫化碳、二氯甲烷等,这些大部分都是有毒物质,并且很多都被证实是具有很强的致癌特性的。在早期的工业生产对这些有机溶剂由于人们并没有注意到其中的危害,所以很多时候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处理,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些有机溶剂的危害,但是采取的措施多是燃烧的方法。 有机溶剂通过气体的有焰燃烧和气体无焰催化燃烧会大大的降低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但是这种燃烧的方法依然不是非常的安全和环保。一方面这些有机溶剂通过有焰燃烧和无焰催化燃烧依然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另一方面,通常这些有机溶剂都不可能进行充分的燃烧,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次生有毒气体,产生的这些气体对环境和人体依然是巨大的危害,因此最终人们意识到,只有真正的在工业生产中将有机溶剂更有效的回收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2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 有机溶剂的回收有非常多的方法,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有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等这些常用的有效回收方法。这些不同的回收方法很多时候

常用溶剂的回收及其精制方法

常用溶剂的回收及其精制方法 溶剂回收 在实验室里,常常使用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这些试剂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助燃,与酸、碱不起作用,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其易挥发,具有一定的毒性,污染环境。正确回收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减少浪费。 常用溶剂的回收及其精制方法 一、石油醚: 石油醚是石油馏分之一,主要是饱和脂肪烃的混合物,极性很低,不溶于水,不能和甲醇、乙醇等溶剂无限止地混合,实验室中常用的石油馏分根据沸点不同有下列数种,其再生方法大致相同。 再生方法: 用过的石油醚,如含有少量低分子醇,丙酮或乙醚,则置分液漏斗中用水洗数次,以氯化钙脱水、重蒸、收集一定沸点范围内的部分,如含有少量氯仿,在分液漏斗中先用稀碱液洗涤,再用水洗数次,氯化钙脱水后重蒸。 精制方法: 工业规格的石油醚用浓硫酸,每公斤加50一振摇后放置一小时,分去下层硫酸液,可以溶去不饱和烃类,根据硫酸层的颜色深浅,酌情用硫酸振摇萃取二、三

次。上层石油醚再用5%稀碱液洗一次,然后用水洗数次,氯化钙脱水后重蒸,如需绝对无水的,再加金属钠丝或五氯化二磷脱水干燥。 二、环乙烷: 沸点,性质与石油醚相似。 再生方法: 再生时先用稀碱洗涤。再用水洗,脱水重蒸。 精制方法 将工业规格环乙烷加浓硫酸及少量硝酸钾放置数小时后,分去硫酸层,再以水洗,重蒸,如需绝对无水的,再用金属钠丝脱水干燥。 三、苯: 沸点,比重0.879,不溶于水,可与乙醚、氯仿、丙酮等在各种比例下混溶,纯苯在时固化为结晶,常利用此法纯化。 再生方法: 用稀碱水和水洗涤后,氯化钙脱水重蒸。 精制方法: 工业规模的苯常含有噻吩、吡啶和高沸点同系物如甲苯等,可将苯1000毫升,在室温下用浓硫酸每次80毫升振摇数次,至硫酸层呈色较浅时为止,再经水洗,氯化钙脱水重蒸,收集79℃馏分。对于甲苯等高沸点同系物,则用二次冷却结晶法除去,苯在固化成为结晶,可以冷却到,滤取结晶,杂质在液体中。

超重力床技术资料

超重力床技术资料 超重力床工作原理: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来实现超重力环境,用数百至千倍的离心力场来代替常规的重力场,从而使汽液两相传质速度得到极大的提高,使塔设备高度大大降低。是对传统的板式塔、填料塔的重大突破。本设备由国家级专家组鉴定,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明专利号:ZL011343214、ZL200510049145.1、美国专利US 7,344,126 B2及多项实用新型专利)。2007年获国家科技创新基金立项,2008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号2008JB0104-1-1),2009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超重力床与传统精馏塔相比较,具有性能优、效率高、综合能耗低、体积小、高度低、安全可靠的特点,该设备处理物料时间短,持液量少,抗堵能力强,同时具有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生产安全、管理成本低的特点。 本设备广泛运用于以下有机溶剂的精馏、回收:甲醇、甲醛、甲苯、乙醇、乙二醇、丙酮、乙酸乙酯、乙腈、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甲缩醛、正丁醇、二氯甲烷、硅醚、环乙烷、异丁烷、异丙醇、冰醋酸、醋酐、DMF、DMSO、DMAA、DMDA等等。本设备在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精细化工、生物柴油、环保、制酒等行业已产业化应用。 本设备具体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高度低、土建成本低、占地面积小 由于在超重力环境下,气液两相有非常大的接触面积和碰撞机率,微观混合和传质过程得到极大的强化,传质效率可提高十倍,使巨大的塔器变为高度不到2米的超重力床。机身1.2米高的本设备相当于15米高的常用精馏塔。由于超重力床高度上的优势,与传统的精馏塔相比较,在整个设计方案中,为实现精馏目的所需要的土建成本大大降低。传统精馏塔所需要的高度常常达到10米以上,甚至更高,安装要求高,并需提供操作人员的工作平台等,为此,土建成本相对较大。而超重力床单机设备高度只有2米多(含基座高度),安装要求比较低,所以土建要求相对简单,土建费用大大降低。传统精馏塔,一般需要基座和特殊

超重力旋转床

超重力旋转床 想要选超重力旋转床,就选杭州钱江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在中小型农药、医药、精细化工等工业生产中,有机物的分离操作(如精馏、气提或吸收等)大量使用填料塔和板式塔等塔设备,液相在重力场的作用下与逆流的气相进行接触传质,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在地球的重力场下,塔设备中的液膜流动较慢,汽液接触比表面积较小,传质效率相对较低,所以设备体积庞大、空间利用率低、占地面积较大。超重力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强化气液传质的新型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转产生的数百至千倍重力的离心力场(简称超重力场)来代替常规的重力场,在超重力场下,液体分散飞行时所呈现的是非常细小的液滴、液丝状态。 从而使巨大的塔设备变为高度不到2米的超重机,达到增加效率、缩小体积以及在有些场合可大幅降低能耗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已将此类技术成功地应用到化工过程的吸收、解吸和反应操作过程,已报道的填充式或碟片式等几种类型的超重力旋转床至今都未能在单台设备中实现工业生产中的连续精馏过程。浙江工业大学发明、与杭州科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已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连续精馏过程,展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说一说超重力旋转床有如下特点: (1)传质和混合效率高; (2)开停车容易,达到稳定状态快; (3)持液量小,停留时间短,对快速反应提升显著; (4)不怕颠毅、倾斜、振荡,适用于移动场所; (5)内部清洗容易,填料更换快捷,易于维护和检修。 21世纪人们对产品的选择不仅限于产品本身,更注重的是服务。一直以来本公司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尤其注重服务质量。培养每个员工具备专业的服务标准,并将“诚恳、负责、热情”作为自己永恒的追求,竭诚为用户提供更加“诚心、贴心、放心”的服务。 重力脱硫机主要由固定的圆柱形外壳和内部圆环柱状的转子组成,核心部分是转子。 其实超重力旋转床的发明有利于多元化的一种发展。如果还有不明白的请联系我们杭州钱江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更多详情请拨打联系电话或登录杭州钱江干燥设备有限公司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446144920.html,咨询。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 前言 如今正在使用的共有 3000 多种,有机溶剂如今被广泛的应用于油漆、医药、造纸、印刷、纺织等领域中,并且在工业生产中对于有机溶剂的使用量通常都非常大,这些有机物千差万别,但是有机溶剂的特点就是容易挥发出特定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通常都是有毒物质,之前电视报道的酸雨、酸烟雾时间与这不无关系,同时一些有机物挥发出来的氯氟烷烃对大气臭氧层有非常大的危害,因此能否在日常的生产中有效地回收有机溶剂将显得异常的重要。 1 有机溶剂概述 有机溶剂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并且其本身还能够分解成为燃料、树脂等高分子化合物,所以被广泛的运用于造纸、纺织等领域。 常见的有机溶剂有甲苯、醇类、酯类、酮类、二甲基甲酰胺、氯代烃类、芳烃,卤代烃类、二硫化碳、二氯甲烷等,这些大部分都是有毒物质,并且很多都被证实是具有很强的致癌特性的。在早期的工业生产对这些有机溶剂由于人们并没有注意到其中的危害,所以很多时候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处理,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些有机溶剂的危害,但是采取的措施多是燃烧的方法。 有机溶剂通过气体的有焰燃烧和气体无焰催化燃烧会大大的降低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但是这种燃烧的方法依然不是非常的安全和环保。一方面这些有机溶剂通过有焰燃烧和无焰催化燃烧依然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另一方面,通常这些有机溶剂都不可能进行充分的燃烧,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次生有毒气体,产生的这些气体对环境和人体依然是巨大的危害,因此最终人们意识到,只有真正的在工业生产中将有机溶剂更有效的回收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有

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2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 有机溶剂的回收有非常多的方法,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有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等这些常用的有效回收方法。这些不同的回收方法很多时候是针对不同的有机溶剂根据其特点选择最有效 的方法回收,还有些时候可能会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方法结合使用才会更有效的回收有机溶剂。 1 吸收法 吸收法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学有机物经典的相似相容原理,运用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来回收工业生产中的有机物。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是将含有待回收有机溶剂气体经过一些油性液体,通常用废弃的柴油等,让气体和液体逆向的运动,让含有有毒有机溶剂的气体逆向通过流动的液体,通过相似相容的原理,气体中包含的有毒有机溶剂大部分会被油性液体吸收掉。 而这些吸收了有毒气体的油性液体会继续作为一些生产活动的燃料加以燃烧,而在燃烧过程中这些油性液体,例如柴油就会被有效的燃烧掉,而这些油性位置中包含的有机溶剂浓度有限,所以通常燃烧的会很充分,所以会减少不充分燃烧产生的有毒物质。当然这种方法并不是最安全的,更为环保的办法是直接将柴油吸收的有毒有机溶剂通过沸点的不同分馏区分开来,达到回收的目的。 2 冷凝法 冷凝法则是主要通过低温让有机溶剂从气体中冷凝下来,直接回收。对于浓度较高的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低温水或冷冻水降温后冷凝,一般能够回收其中约 80%的有机溶剂,对于成本控制和环保都很有利。而对于浓度较低的情况,这种做法困难在于难以创造低温条件,一般

废有机溶剂回收可行性分析报告

废有机溶剂回收可行性分析报告 报告公司:XXXX

目录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定义 2、项目开发背景及必要性 二、项目任务和目标 1、短期任务 2、长期目标 3、项目主要功能及特色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四、项目建设风险分析及对策 1、技术风险及对策 2、环境风险及对策 五、报告结论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定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能够回收利用的各种再生资源日益增多。其中,废有机溶剂由于大多具 有易燃性、腐蚀性、易发挥性或反应性等特性,被列为一类危险废物,对环境 存在极大的危害性。我国更针对此问题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等相关法例。2008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更表决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4号主席 令予以公布。此项法律强调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 重大战略,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 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方针。”所以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 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基于市场发展趋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解决城市废物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 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此项项目的开展,为相关产业废有机溶剂的处理提供解 决方案,针对规模型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溶剂废液,进行回收、循 环利用处理。一定程度提高了国家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理处置能力,具 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项目开发背景及必要性 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

超重力旋转床在溶剂回收应用中的特点

超重力旋转床在溶剂回收应用中的特点 1、超重力旋转床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自己的高效传质效果,使设备体积变小, 大大节省设备安装空间,可为你减少基建的投资成本。如原来一个10M的填料塔,加冷凝器的布置,至少三层或四层的空间,用超重力旋转床处理,就可使设备在一个平面布置了。且原来工厂的处理溶剂回收都放到专用的溶剂回收车间,现在就可直接在车间需套用溶剂的地方安装就行。 2、正由于超重力旋转床有以上的优点,因此间接带来好处更多: 1)、由于降低了设备的高度,冷凝器的冷凝液本来需用专用高场程泵输送现可直接用车间冷凝液,只要车间不停,就可省下泵的投资及这部分的能耗; 2)、由于在合成车间直接布置,减少溶剂周转泵、管道及周转贮存设备的投资及其泵运行成本,也减少此方面的建筑成本及占地面积,更能减少此方面的人员成本和管理成本; 3)、由于塔设备高度低,体积少,减少不少钢架成本及安装人工成本,安装周期可缩短不少; 4)、由于塔设备高度低,体积少,因此减少了保温成本,且热损失也比填料塔低很多; 5)、其操作容易,波动少,尤其开车建立平衡仅需十多分钟,填料塔建立平衡需2小时,节省不少的蒸汽消耗; 6)、填料塔由于存在回流液的分布不均、壁流及填料塔的堵塞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效率相对低下,改用超重力旋转床,可使效率提高很多,节省不少的蒸汽消耗,且缩短操作时间; 7)、从安全角度考虑,现在车间直接将溶剂回收套用,使物料存放车间量减少,可减少安全隐患,也使工厂因此方面的资金占用率减少; 8)、填料塔清洗不方便,对于有点杂质需清洗,填料塔就困难,超重力旋转床就显得很容易; 9)、超重力旋转床只要半年检查一次机封,再就是清洗冷凝器。填料塔需经常更换填料,且冷凝器布置高,清洗不便成本高,工作量大,停车时间长; 10)、由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应用,更便于工艺技术的保密; 11)、由于持液量少,密封性好,对于处理贵重物料、热敏性物料、高粘度物料或有毒物料更适宜。 3、超重力床唯一增加运行成本的就是一个电机,但从能量平衡角度看,其电能的消耗大多还是转化成动能的,可使蒸汽消耗降低的。另外投资成本相对填料塔稍贵,但整体制造成本及运行可通过以上比较还是很合算的!

超重力旋转床的原理与影响因素

超重力旋转床的基础研究与应用 一、前言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伴随着"三高"(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问题的产生。在化工生产过程当中,如何有效地减少"三废"(废水、废气、固废)、降低能耗、提高效率己经成为研究者们共同的目标。 化工过程强化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其方式主要可从设备和工艺两个途径出发,超重力旋转床是其中过程强化设备的典型代表。 二、超重力技术简介 超重力工程技术是一项强化“三传一反”化工过程的新型技术及设备,利用离心力强化传递与微观混合实现高效多相反应与分离。超重力旋转床由内部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液滴切割成更小的微元体,大大强化传质效率,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节约能源消耗,减少设备投资。超重力旋转床有如下特点:(1)传质和混合效率高;(2)开停车容易,达到稳定状态快;(3)持液量小,停留时间短,对快速反应提升显著;(4)不怕颠毅、倾斜、振荡,适用于移动场所;(5)内部清洗容易,填料更换快捷,易于维护和检修。 超重力脱硫机主 要由固定的圆柱形外 壳和内部圆环柱状的 转子组成,核心部分是 转子。转子有不同的结 构形式,其内部一般都 装填了多孔填料,并通 过转轴与电动机连接, 以每分钟数百转至数 千转的速度旋转,其主 要作用是固定和带动 填料旋转,实现良好的 气液接触和微观混合。气相经气体进口管由切向引入转子外腔。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由转子外缘处进入的填料液体由液体进口管引入转子中心的内腔,经喷头淋洒在转子内缘上。进入转子的液体受到转子内填料的作用,周向速度增加,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其推向转子外缘。液体被转子抛到外壳汇集后经液体出口管离开旋转填充床,气体经填料层进入转子中心上升至出口管引出,完成传质与反应过程。

废有机溶剂回收利用工艺介绍

废有机溶剂回收利用工艺介绍 废有机溶剂主要由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印刷、电子元件制造、皮革鞣制加工、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等行业以及其他非特定行业生产、配制、销售、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机溶剂的废液、水洗液、母液、废水处理污泥等,具有毒性和易燃性等危害特性。 根据统计,我国2011 年至2013 年废有机溶剂的实际利用和处置规模分别约 为30.2、37.5 和23.4 万吨。考虑到存在的大量社会源废物和统计口径,我国废有机溶剂的实际产生量很难统计,应远大于上述统计数据。从省份上看,江苏、重庆、吉林、山东、广东、浙江、上海和四川等省份废有机溶剂的产生量相对较大。此外,2011-2013 年我国废有机溶剂再生利用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7.3%、90.7%和80.0%,其余部分采用焚烧等方式进行处置,因此目前我国废有机溶剂的最主要处置途径为再生利用。 废有机溶剂中有一部分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如三氯乙烯、二氯甲烷、异丙醇等,可以通过再生利用技术再生为优良的溶剂。目前,废有机溶剂的再生利用技术主要有蒸馏、膜分离、萃取、干燥、中和、吸附等,其中废有机溶剂的蒸馏再生技术由于其运行成本低、工艺可靠性高、操作简单、再生产品品质较好、二次污染易于控制等特点,是目前工程应最广泛的废有机溶剂再生利用技术。由于废有机溶剂中含有使之变质的水分、机械杂质、树脂、油漆泥、松香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杂质,将这些混杂在其中的杂质分离去除就可以恢复溶剂的使用价值。蒸馏技术是实现溶剂与杂质进行分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工艺原理:利用废有机溶剂中各物质沸点不同,用精馏釜把液体混合物加热至沸腾产生蒸汽,机械杂质、油漆泥等不挥发杂质则留在精馏釜不被蒸发,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溶剂的蒸汽在精馏塔内自下而上底流动,而塔顶的回流液与上升蒸汽相迎自上而下流动,混合液经过多次部分汽化,同时把产生的蒸汽多次部分冷凝,气

一种高效精馏设备-超重力旋转床

https://www.doczj.com/doc/446144920.html,/xzctd.php 一种高效精馏设备——折流式超重力床 引言 在中小型农药、医药、精细化工等工业生产中,有 机物的分离操作(如精馏、气提或吸收等)大量使用 填料塔和板式塔等塔设备,液相在重力场的作用下与 逆流的气相进行接触传质,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在 地球的重力场下,塔设备中的液膜流动较慢,汽液接 触比表面积较小,传质效率相对较低,所以设备体积 庞大、空间利用率低、占地面积较大。超重力技术是 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强化气液传质的新型技术,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转产生的数百至千倍重力的 离心力场(简称超重力场)来代替常规的重力场,在 超重力场下,液体分散飞行时所呈现的是非常细小的 液滴、液丝状态,因此汽液接触的比表面积非常大,其极佳的微观混合以及极快的相界面更新特征,使其可以极大地强化气液传质过程,将传质单元高度降低1个数量级。从而使巨大的塔设备变为高度不到2米的超重机,达到增加效率、缩小体积以及在有些场合可大幅降低能耗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已将此类技术成功地应用到化工过程的吸收、解吸和反应操作过程,已报道的填充式或碟片式等几种类型的超重力床至今都未能在单台设备中实现工业生产中的连续精馏过程。浙江工业大学发明、与杭州科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折流式超重力床,已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连续精馏过程,展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1 折流式超重力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折流式超重力床是一种新型的超重力床,其结构主要由圆形外壳和折流式转子组成。折流式转子是旋转床的核心部件,见图1。 其工作原理是:具有特定结构的转子在壳体内高速旋转,气相由进气口进入壳体,从转子外缘进入转子内,液相由进液口进入转子中心,气液两相在转子内形成比表面积极大而又不断更新的气液界面,具有极高的传质速率。最后气相经出气口离开床体;液相在壳体内收集后由出液口引出。 折流式超重力床的特点:传质效率高,设备体积小,停留时间短,持液量小,抗堵能力强,操作维护方便,安全可靠,适用于贵重物料、热敏物料、高粘度物料或者有毒物料的处理,可以在高度、大小受限制的场合使用。 折流式超重力床已获得发明专利二项,美国专利一项,国内外发表论文十余篇,已通过有关专家的鉴定和验收:该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一台直径为830mm、高度仅为0.8m的三层BZ750-3P折流式超重力床可达15-30块理论板,能基本满足常规有机物精馏分离提纯的要求。 2 折流式超重力床在工业中的应用 自2004年3月折流式超重力床首次成功应用于乙醇回收的连续精馏过程以来,至今已产业化应用的设备有200余套,有的装置已连续运行七年,设备操作稳定,性能良好,为企

超重力精馏哪家好

超重力精馏哪家好 在中小型农药、医药、精细化工的生产过程中都要用到有机溶剂,使用后的有机溶剂大多可进行回收再利用,企业一般采用传统的填料精馏塔等气液传质设备通过精馏的手段来处理。在塔设备中的常规重力场作用下,液膜流动缓慢、传质系数低,所以设备体积庞大、空间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超重力精馏塔是利用超重力技术原理强化气液传质过程的一种新型设备, 其实质是利用旋转的离心力场来代替常规的重力场, 使得气液两相的相对速度大大提高, 相界面更新加快, 生产强度成倍提高, 加大地强化气液传质过程。 流式超重力床(精馏塔)主要由圆形外壳和折流式转子组成。折流式转子是超重力床的核心部件, 由静盘和动盘组成,静盘与壳体固定连接, 动盘与轴连接并随轴一起转动。在动、静盘上按一定间距同心安装了一定数量的折流圈, 然后将两盘嵌套在一起, 静盘上的折流圈与动盘留有一定距离, 同样动盘上的折流圈与静盘也留有一定距离, 形成了供气液流通的折流式通道。其工作原理为:作为连续相的气体由进气口2进入壳体,在压差的作用下从转子外侧沿着静折流圈与动折流圈之间的间隙曲折地由外向中芯流动,然后经出气口5离开床体;作为分

散相的液体由进液口6进入至动盘中芯随后被一系列高速旋转的动折流圈反复甩向静折流圈,则后在壳体内收集后由出液口9引出。液相在其间经历了多次加速—抛出—撞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液体与气体以极大的相对速度逆流接触,液体以极小细微的液滴甩离动圈的筛孔,高速运动的液滴在动静圈上被碰撞、剪切和飞溅,形成细小的液滴、液丝、液膜,从而获得了比表面积极大而又不断更新的气液界面,使气液接触相当充分,因此具有极高的传质速率。 所以说超重力精馏哪家好,就找杭州钱江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我们会更加注重的是服务。一直以来本公司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尤其注重服务质量。培养每个员工具备专业的服务标准,并将“诚恳、负责、热情”作为自己永恒的追求,竭诚为用户提供更加“诚心、贴心、放心”的服务。 更多详情请拨打联系电话或登录杭州钱江干燥设备有限公司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446144920.html,咨询。

关于有机溶剂回收技术的简单介绍

官网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446144920.html, 关于有机溶剂回收技术的简单介绍前言 如今正在使用的共有3000多种,有机溶剂如今被广泛的应用于油漆、医药、造纸、印刷、纺织等领域中,并且在工业生产中对于有机溶剂的使用量通常都非常大,这些有机物千差万别,但是有机溶剂的特点就是容易挥发出特定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通常都是有毒物质,之前电视报道的酸雨、酸烟雾时间与这不无关系,同时一些有机物挥发出来的氯氟烷烃对大气臭氧层有非常大的危害,因此能否在日常的生产中有效地回收有机溶剂将显得异常的重要。 1 有机溶剂概述 有机溶剂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并且其本身还能够分解成为燃料、树脂等高分子化合物,所以被广泛的运用于造纸、纺织等领域。 常见的有机溶剂有甲苯、醇类、酯类、酮类(环己酮、甲基乙基酮)、二甲基甲酰胺、氯代烃类、芳烃,卤代烃类、二硫化碳、二氯甲烷等,这些大部分都是有毒物质,并且很多都被证实是具有很强的致癌特性的。 在早期的工业生产对这些有机溶剂由于人们并没有注意到其中的危害,所以很多时候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处理,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些有机溶剂的危害,但是采取的措施多是燃烧的方法。 有机溶剂通过气体的有焰燃烧和气体无焰催化燃烧会大大的降低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但是这种燃烧的方法依然不是非常的安全和环保。 一方面这些有机溶剂通过有焰燃烧和无焰催化燃烧依然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官网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446144920.html, 另一方面,通常这些有机溶剂都不可能进行充分的燃烧,都会产生或多或 少的次生有毒气体,产生的这些气体对环境和人体依然是巨大的危害,因此最 终人们意识到,只有真正的在工业生产中将有机溶剂更有效的回收才能最大限 度的降低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2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 有机溶剂的回收有非常多的方法,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有吸收法、冷凝法、 吸附法、膜分离法等等这些常用的有效回收方法。 这些不同的回收方法很多时候是针对不同的有机溶剂根据其特点选择最 有效的方法回收,还有些时候可能会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方法结合使用才 会更有效的回收有机溶剂。 2.1 吸收法 吸收法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学有机物经典的相似相容原理,运用化学性质相 似的有机物来回收工业生产中的有机物。 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是将含有待回收有机溶剂气体经过一些油性 液体,通常用废弃的柴油等,让气体和液体逆向的运动,让含有有毒有机溶剂 的气体逆向通过流动的液体,通过相似相容的原理,气体中包含的有毒有机溶 剂大部分会被油性液体吸收掉。 而这些吸收了有毒气体的油性液体会继续作为一些生产活动的燃料加 以燃烧,而在燃烧过程中这些油性液体,例如柴油就会被有效的燃烧掉,而这

有机溶剂回收技术的研究副本

有机溶剂回收技术的研究 随着工业的发展,有机溶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溶剂主要用在油漆涂料、印刷、医药、造纸、纺织以及化工等行业中。溶剂在使用过程中所挥发出来的有机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产生巨大的危害。溶剂能够被回收,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产生经济效益,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溶剂是指能够溶解其他气态、液态或固态物质的无机或有机液体物质。在工业生产中,使用较多的是有机溶剂?1。而有机溶剂都属于挥发性有机物(V 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VOCs通常是指在常压下沸点低于260~C或室温时饱和蒸气压大于71Pa的有机物,也有学者将常压下沸点低于100 或25℃时饱和蒸气压大于133Pa的有机物称为VOCs. VOCs大多具有毒性,部分已被列入致癌物,由于VOCs的危险性,许多国家颁布了法令,对VOCs的排放进行了管制。美国通过了《清洁空气修正案》和《污染防治法》,提高了废气排放标准,将工业生产中的189种污染物列为有毒污染物,其中大部分为VOCs。我国颁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进行回收利用,这就需要有经济有效的VOCs回收方法。 VOCs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破坏性消除法,如焚烧和催化燃烧法等,将VOCs转化为CO2和H20;另~类是回收法,如碳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碳吸附和冷凝法早已工业化。碳吸附法使用范围最广,对苯、醋酸乙酯、氯仿等VOCs的回收非常有效;冷凝法主要用于回收高沸点和高浓度的VOCs;膜分离法作为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回收法,目前在石油化工、制药行业得到了应用. 2 吸附 2.1 吸附原理 “吸附”是用来表示气态的或溶解的物质在固体表面上富集的术语。吸附可以区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除了通过气体一侧的边界膜的扩散之外,吸附动力学主要由经过孔隙结构的扩散速率决定。扩散系数受孔隙的直径对被吸附分子的半径的比值以及被吸附组分的其他特性控制。吸附速率主要受扩散阻力控制。污染物必须首先从气体主流穿过气膜扩散到吸附剂的外表面(气膜阻力)。 2.2 吸附工艺 目前,采用吸附法净化、回收尾气中的有机组分的工业应用已比较成熟,较大规模的吸附系统采用的通常流程为变温吸附法(TSA)和变压吸附法(PSA)流程,既可有效脱除有机污染物又可回收有用组分。吸附法在使用中表现了如下的特点:可以相当彻底地净化废气;在不使用深冷、高压的手段下,可以有效地回收有价值的有机组分;设备简单,易实现自动化控制;无二次污染_3]。根据大量实验研究,在已开发的多套PSA装置的预处理装置中,成功地采用TSA或PTSA技术实现了含高沸点有机物的尾气净化,如苯、萘等的脱除。变温吸附法(TSA)是根据待分离组分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容量差异实现分离,由于采用温度涨落的循环操作,低温下被吸附的强吸附组分在高温下得以脱附,吸附剂得以再生,冷却后可再次于低温下吸附强吸附组分。TSA主要使用于从混合气体中回收一种成分,因此,如果要回收几种不同成分,需要安装几个变温操作单元。TSA用分子筛作为吸附剂来回收非可燃的组分是可行的。但TSA不能用于回收温度敏感的物质,如三氯乙烷(TCA)和苯乙烯等。因此在工业上用TSA回收VOCs受到了限制,其应用不如PSA广泛[ 。 变压吸附法(PSA)提纯或分离单元是根据恒定温度下混合气体中不同组分在吸附剂上吸附容量或吸附速率的差异以及不同压力下组分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容量的差异而实现的,由于采用了压力涨落的循环操作,强吸附组分在低分压下脱附,吸附剂得以再生。查阅文献,研究发

超重力床精馏设备

超重力床是一种新型高效精馏设备,首创将超重力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连续精馏过程。超重力床由一个或多个高速旋转的转子组成,气液以逆向折流方式流经转子,进行接触传质。由此技术衍生的很多设备,但是大多用途差不多,这里以杭州钱江干燥设备有限公司的旋流剪切式超重力精馏塔为例。 旋流剪切式超重力精馏塔(也称快装式离心力精馏塔)是该公司与省级科研、设计单位联合研制的一种新型、高效的传质、分离设备,现已获得国家专利。这种设备首先在国防、军工上得到应用,近年来逐渐在民用的化工、医药、轻工、石化、环保行业的溶剂回收、吸收脱硫等项目中得到应用。 其中我公司独创的“旋流剪切式超重力塔”是2元或3元组分产品连续精馏或间歇精馏不可多得的高手。该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投资省、易运转、安全、可靠、灵活等优点,尤其是其占地少、占空间小(1.5米高的超重力塔相当于15米高的常规填料型精馏塔)、开停容易、安装方便、理论塔板数多,回流比小(单位长度上的理论塔板数是普通塔的5~10倍以上),节能明显,是常规塔无可比拟的。

其中“小型旋流剪切式超重力精馏塔”更是大、中学校、科研单位、工厂中试室或车间新产品开发、试制的不可缺少的设备。 本设备已用于甲醇、乙醇、丙酮、乙二醇、DMF、DMAC,N-甲基吡咯烷酮等有机溶剂的精馏、回收操作。对易发生共沸的二元或三元互溶混合溶剂的分离,我公司开发的双塔(超重力)组合的萃取精馏装置在无水乙醇、乙酸乙酯、乙腈等的制取中获得很好效果。超重力塔也能在高真空条件下操作;高沸点馏份的真空精馏分离我公司也开发出一款能将分离所的产品在高真空下(无平衡罐)连续抽出的超重力塔连续精馏装置。 一下就是旋流剪切式超重力精馏塔优点: 1)塔径大大减少(相等处理量下) 2)塔高大大下降,传统塔一般高度>10米,超重力塔只有2米左右。从而可大大节省土建费用,也能放在一般厂房或实验室中使用。 3)操作快捷、方便。传统塔开车到塔顶达设计组分往往需2~5小时左右,而超重力塔达平衡只需30分钟左右。同时超重力塔清洗方便、快捷,更换物料容易,可实现一机多用。

超重力床

一种高效精馏设备——折流式超重力床 引言 在中小型农药、医药、精细化工等工业生产中,有 机物的分离操作(如精馏、气提或吸收等)大量使用 填料塔和板式塔等塔设备,液相在重力场的作用下与 逆流的气相进行接触传质,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在 地球的重力场下,塔设备中的液膜流动较慢,汽液接 触比表面积较小,传质效率相对较低,所以设备体积 庞大、空间利用率低、占地面积较大。超重力技术是 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强化气液传质的新型技术,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转产生的数百至千倍重力的 离心力场(简称超重力场)来代替常规的重力场,在超重力场下,液体分散飞行时所呈现的是非常细小的液滴、液丝状态,因此汽液接触的比表面积非常大,其极佳的微观混合以及极快的相界面更新特征,使其可以极大地强化气液传质过程,将传质单元高度降低1个数量级。从而使巨大的塔设备变为高度不到2米的超重机,达到增加效率、缩小体积以及在有些场合可大幅降低能耗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已将此类技术成功地应用到化工过程的吸收、解吸和反应操作过程,已报道的填充式或碟片式等几种类型的超重力床至今都未能在单台设备中实现工业生产中的连续精馏过程。浙江工业大学发明、与杭州科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折流式超重力床,已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连续精馏过程,展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1 折流式超重力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折流式超重力床是一种新型的超重力床,其结构主要由圆形外壳和折流式转子组成。折流式转子是旋转床的核心部件,见图1。 其工作原理是:具有特定结构的转子在壳体内高速旋转,气相由进气口进入壳体,从转子外缘进入转子内,液相由进液口进入转子中心,气液两相在转子内形成比表面积极大而又不断更新的气液界面,具有极高的传质速率。最后气相经出气口离开床体;液相在壳体内收集后由出液口引出。 折流式超重力床的特点:传质效率高,设备体积小,停留时间短,持液量小,抗堵能力强,操作维护方便,安全可靠,适用于贵重物料、热敏物料、高粘度物料或者有毒物料的处理,可以在高度、大小受限制的场合使用。 折流式超重力床已获得发明专利二项,美国专利一项,国内外发表论文十余篇,已通过有关专家的鉴定和验收:该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一台直径为830mm、高度仅为0.8m的三层BZ750-3P折流式超重力床可达15-30块理论板,能基本满足常规有机物精馏分离提纯的要求。 2 折流式超重力床在工业中的应用 自2004年3月折流式超重力床首次成功应用于乙醇回收的连续精馏过程以来,至今已产业化应用的设备有200余套,有的装置已连续运行七年,设备操作稳定,性能良好,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浙江某企业从2006年5月使用第一台折流式超重力床后,因为效果

溶剂回收问题

溶剂回收问题 ,首先得理清思路! 1、问:公司有同一品种的多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均会产生稀乙醇,所有车间的稀乙醇集中进行精馏,精馏后的乙醇又用于各生产线。那么,各条生产线稀乙醇杂质谱有很多杂质未知,来源质量均一性如何评估?精馏过程的验证如何开展,质量均一性是否可以仅通过对精馏后的产品质量来评估? 答:首先,不建议集中精馏后再用于各生产线。因为杂质情况不容易研究彻底,工作量大。如果真的想进行研究,需要拿出充足的证据,首先要收集所有产生稀乙醇的生产线可能产生的杂质,包括产品、产品杂质、中间产物等等,再加上稀乙醇本身具有的杂质。 罗列出所有物质后逐个进行排除,有些可能直接不可能存在或在精馏过程中被完全去除,有些可能仍然存在。仍然存在的物质需要制订检验方法与检验限度,以不影响所有产品为最终目标。然后设定套用周期,研究周期内的稀乙醇以及使用回收稀乙醇的所有产品,进行对比。最终确定杂质检验限度、检验方法、回收套用周期、清洁方法等等。 所以整体研究的项目非常之多,工作量非常之大,如果没有充足的去除证据,未来对回收溶剂的检验工作量也很多。 2、问:我公司原料药使用甲苯作为非精制溶剂,回收套用且专品专用。现需要新引入一品种,也使用甲苯作为溶剂。尝试进行回收,如两品种甲苯共用同一精馏塔,但各自回收各自使用需注意哪些问题? 答:只要两种产品不相互抵触或者任一种产品不是高风险产品,那么风险还是可以接受的。有的企业有专门的回收车间,负责全厂溶剂的回收,显然涉及到多个车间的多种溶剂/产品。 关键还是回收操作方法及清洁方法,比如对溶剂的预处理,控制好量、回收时的温度范围、流速比,控制好前沸/后沸的处理,蒸馏灌/釜内残液处置等等。

超重力床回收系统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

超重力床回收系统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 1.目的:建立超重力床回收系统操作及维护保养的标准程序,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和维修人维 护保养工作。从而确保人员的安全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超重力床回收系统操作及维护保养。 3.职责: 3.1.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该SOP对超重力床回收系统进行操作和日常维护。 3.2.维修人员:严格按照该SOP对超重力床回收系统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4.内容: 4.1.操作前检查 4.1.1.确认再沸器、回收罐内无异物已清洁(或内容物与本次回收品为同品种同规格)。 4.1.2.确认蒸汽、冷却水、电源供应正常。 4.1.3.确认公用系统管道及物料管道连接正常,无跑冒滴漏现象。 4.1.4.用手盘动超重力床皮带,确认转动灵活无卡死情况。 4.1. 5.点动超重力床确认旋转方向与指示牌方向一致。 4.1.6.确认流量计无卡死现象、压力表、温度计等仪表已校验,且在有效期内。 4.2.间歇蒸馏操作步骤 4.2.1.打开再沸器进料阀,将适当的原料加入再沸器中。 4.2.2.关闭出料阀、打开产品回流阀、打开冷凝器下汽水分离器的排气阀、关闭再沸器进料阀(确保再沸器除回流管道和汽升管道畅通外其他阀门关闭) 4.2.3.开启再沸器蒸汽进行加热,确保再沸器疏水器工作正常。 4.2.4.开启冷凝器上的冷却水阀,先开回再开进。 4.2. 5.待再沸器中原料温度升至沸点温度约70-80%时,启动超重力将转速设置为工艺要求转速,同时开启上下机封的降温水(保证有少量的水流即可)。 4.2.6.当超重力汽升管中的温度接近物料沸点温度时,出馏管开始出馏。 4.2.7.取样检测回收物料的浓度当达到要求时,开启出料阀,调节回流比约2:1(具体根据料液性质和实际情况摸索)进行回收产品。 4.2.8.操作中随时关注汽升管道上的温度和再沸器内温度,当温度变化时及时取样检测出馏液的浓度,当发现浓度降低时及时调整回流比。 4.2.9.生产结束前先关闭再沸器的蒸汽,待出馏管完全不出馏10min后关闭超重力机封降温水,再关闭超重力,然后关闭冷凝器降温水,打开再沸器排空阀。 4.3.连续蒸馏操作步骤 4.3.1.打开再沸器进料阀,将适当的原料加入再沸器中。 4.3.2.关闭出料阀、打开产品回流阀、打开冷凝器下汽水分离器的排气阀、关闭再沸器进料阀(确保再沸器除回流管道和汽升管道畅通外其他阀门关闭)

有机溶剂回收商机无限(精)

素当纳利,这不仅是提高资源和能源使用效 率、保护生态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增强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的需要。低碳经济的主要内容是节能减排,而技术创新则是推动各行业节能减排的有效武器。对于软包装行业而言,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有机废气的排放量,以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其实数码印刷机,软包装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介绍的有机溶剂回收技术,不但能够帮助软包装企业实现节能减排,还能将有机废气(溶剂)加以回收再利用,为企业创造效益。 节能减排大势所趋 当前,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北人股份,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破坏严重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在能源与环境的巨大压力下,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我国政府对节能减排非常重视,近两年节能减排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就是很好的佐证。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RFID,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这将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在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今后,各行各业都将朝着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方向发展高保真印刷,软包装行业的发展不可能逆势而为。软包装行业作为耗能和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之一,面对日益突出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应当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为节能减排贡献一份力量。数码印刷在中国 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排放的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气是造成软包装行业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同时糊盒,有机溶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挥发也造成了室内污染和安全问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软包装行业的有机废气排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软包装企业也明显感受到日益加大的环保压力,以往采取的高空排放方式现在已难以通过项目环评。而且,今后国家在环保方面的立法肯定会更为严格输纸,软包装企业必须未雨绸缪,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有机废气的排放量及能耗,以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 溶剂回收变废为宝 之前,节能减排并非不被软包装企业重视,只是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油墨,节能减排需要采用更先进、更环保的技术和工艺,要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还要对污染进行综合治理,这也意味着软包装企业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在当前软包装行业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的情况下,要求软包装企业拿出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资金来减少有机废气排放、治理环境污染富士施乐,对软包装企业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包袱”,当然也无法调动软包装企业的积极性。食品包装 其实,废弃物都是被放错位置的资源。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一角度来思考问题就会发现,软包装凹印及复合加工过程中排放的有机废气虽然是一种污染,但同时也是一种可利用的宝贵资源数字出版,如果软包装企业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回收及再利用,不但能够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变废为宝,为企业创造效益和“财富”。 目前,软包装行业有机废气的回收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蓄热式催化燃烧法和吸附回收法。蓄热式催化燃烧法是通过蓄热陶瓷体来加热印刷和复合过程中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气平装无线胶订联动线装机量调查,使其温度迅速提升,然后再经过炉膛加热,使有机废气中的有机成分在高温下直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形成无味的高温烟气,然后再流经温度低的蓄热陶瓷体输纸,大量热能就从烟气中转移至蓄热陶瓷体,用来加热下一次循环中待分解的有机废气;而高温烟气的自身温度则大幅度下降,再经过热交换系统和空气发生热交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