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丹纳胰岛素泵硬针导管介绍

丹纳胰岛素泵硬针导管介绍

丹纳胰岛素泵硬针导管介绍
丹纳胰岛素泵硬针导管介绍

丹纳胰岛素泵硬针导管介绍

商品简介:丹纳胰岛素泵导管插入皮肤时成90度,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针长。针尾是一块方形粘性针贴,待针头插入后可直接固定在皮肤上,更方便。患者也可选择无粘性的针贴的导管。SUPERLINE所有型号的输注装置在售出时都套有罩住针头的保护套。

技术参数:丹纳胰岛素泵SU201适用人群:6.5mm适合皮下脂肪适中,对钢针不过敏和对带泵无特殊要求的人;4.5mm适合于儿童、孕妇、皮下脂肪少,对钢针不过敏和对带泵无特殊要求的人。

30年的研发历史使丹纳拥有全球规格最齐全的导管,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体型、不同需求的各类人群。

丹纳胰岛素泵直插硬针S201 6.5mm不分离导管送储药器为丹纳胰岛素泵所独有,特别适合于儿童、孕妇和体型偏瘦的人群使用。

直插型钢针针头细短,进针时疼痛感小,扎针处创伤小、易愈合、不容易形成皮下硬结,与胰岛素相容性好,使用方便,价格也偏低,所以为大部分使用者的首选。

斜插型钢针适合皮下脂肪较少的人群,针头长,较有疼痛感,进针时不好把握角度,扎得浅了针头有可能没达到脂肪层,影响药物吸收;扎得深了有可能扎到肌肉,不仅给使用者带来强烈疼痛感,还会影响吸收,所以我们不推荐使用斜插型钢针。也正是因为斜插型钢针的这种操作上的不方便,使它正逐渐被市场淘汰。

对钢针过敏或异物感很强烈的患者则可以选择软针,但软针进针处创伤面会大于钢针,扎针处皮肤的恢复也会比使用钢针时慢,还容易形成皮下硬结,而且由于留于皮下针头是软的,可能会在皮下弯折,甚至脱出而影响到胰岛素的输注,所以我们建议,能够使用钢针的人,最好使用钢针,而不要选择软针。

可分离式导管则为方便病人在洗澡、游泳或进行X线、CT检查等特殊情况下暂时脱泵。

丹纳胰岛素泵直插硬针SU201 6.5mm不分离导管:

丹纳胰岛素泵直插硬针SU2016.5mm不分离导管插入皮肤时成90度,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针长。针尾是一块方形粘性针贴,待针头插入后可直接固定在皮肤上,更方便。患者也可选择无粘性的针贴的导管。SUPERLINE所有型号的输注装置在售出时都套有罩住针头的保护套。技术参数:

丹纳胰岛素泵直插硬针SU201 6.5mm不分离导管如下图:

丹纳胰岛素泵直插硬针SU2016.5mm不分离导管适用人群:6.5mm适合皮下脂肪适中,对钢针不过敏和对带泵无特殊要求的人;丹纳胰岛素泵直插硬针SU203 4.5mm不分离导管4.5mm适合于儿童、孕妇、皮下脂肪少,对钢针不过敏和对带泵无特殊要求的人。

丹纳胰岛素泵直插硬针SU203 4.5mm不分离导管:

丹纳胰岛素泵直插硬针SU2034.5mm不分离导管插入皮肤时成90度,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针长。针尾是一块方形粘性针贴,待针头插入后可直接固定在皮肤上,更方便。患者也可选择无粘性的针贴的导管。SUPERLINE所有型号的输注装置在售出时都套有罩住针头的保护套。技术参数:

丹纳胰岛素泵直插硬针SU203 4.5mm不分离导管4.5mm适合于儿童、孕妇、皮下脂肪少,对钢针不过敏和对带泵无特殊要求的人;丹纳胰岛素泵直插硬针SU201 6.5mm不分离导管适用人群:6.5mm适合皮下脂肪适中,对钢针不过敏和对带泵无特殊要求的人。

胰岛素泵操作技巧指南设计和要求规范标准

胰岛素泵操作指南和规范 一、目的: 1.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以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2.使胰岛素的吸收稳定;使胰岛素剂量的精确调整。 3.减少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4.可促进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便更适合进餐时间,运动,工作的安排。 二、适应症: 1.T1DM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在住院期间可通过胰岛 素泵治疗稳定控制血糖,缩短住院天数,并为优化多次胰岛素注射的方案提供参考数据。 2.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及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 3.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4.血糖波动大,虽采用多次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方案,血糖仍无法得到平衡控制 的糖尿病患者。 5.无感知低血糖者。 6.频发低血糖者。 7.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 8.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 9.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 10.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 三、操作流程: 1、评估 1.病人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配合情况。 2.病人腹部皮肤的洁净情况及完整性(有无疤痕、炎症、硬结等)。 3.病人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 4.病人对CSII泵治疗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 5.病人对此操作的心里反应,是否存在紧张、恐惧心理。

2、准备 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物品:弯盘,皮肤消毒液,胰岛素泵,助针器,储药器,输注管路,棉 签,治疗巾。 3.环境:清洁、舒适,光线充足。 4.病人:取舒适体位,能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与治疗,并进行适当的饮食控制 及活动,能学会微量血糖测定方法,具备操作胰岛素泵的能力以及对各种警 报的理解和处理能力。签署知情同意书. 3、操作程序 表1

胰岛素泵使用流程图

胰岛素泵使用流程 准备胰岛素润滑注射器抽取胰岛素将注射器与输注管路相连并充盈管路 将注射器放入泵中卡好用泵对输注管路进行充盈(方法:按SEL一次再按ACT,用箭头调节5个单位再按ACT,观察针尖出现一滴胰岛素即将泵暂停:按SEL 两次再按ACT)将针头装入注针器卡好对部位进行消毒安装固定好针头取出引导针。 胰岛素泵使用规程及步骤 一.胰岛素泵用泵前的准备:1.了解病史糖尿病史、胰岛素用量史、既往病史、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肥胖程度等。2.改用短、超短效胰岛素:在18-72小时使用中长效胰岛素者,改用短效多次胰岛素注射,血糖不稳定者尽快用泵。3. 胰岛素准备:提前6小时将胰岛素置于常温下。4.设立程序:设置泵的基础量与大剂量、时钟等相关数据。5.盛装胰岛素:并确定能正常释放。6.皮肤处理安装:避开脐部及腰带部位。 二.设置泵的胰岛素用量: 1.初始用泵的胰岛素使用量开始胰岛素泵治疗之前最重要的事就是确定自己全天需要多少剂量的胰岛素,即每日胰岛素总量。 ●计算依据:根据泵治疗前胰岛素剂量及患者血糖情况计算 使用泵以前的血糖控制情况开始胰岛素泵治疗时的推荐剂量(U/日) 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用泵前的胰岛素总量×(千克.天)(0.85-0.9) 经常发生低血糖用泵前的胰岛素总量×(0.8—0.7) 高血糖、极少低血糖用泵前的胰岛素总量×100% 2.根据患者情况与实际体重决定胰岛素泵开始的剂量(使用于从未注射过胰岛素的患者) 患者情况初始剂量 1型糖尿病0.5—1.0U/(千克.天) 1型糖尿病,无酮症酸中毒0.2—0.6U/(千克.天) 以酮症酸中毒起病者应从1.0U/(千克.天)开始 特别瘦小的儿童0.1U/(千克。天) 青春期糖尿病 1. 0—1.5U/(千克.天) 2型糖尿病,病情轻,体内尚有一定量的胰岛素分泌0.1—0.2U/(千克.天)病情严重,病程较长,肥胖,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从0.3—0.5U/(千克.天)开始,但总量 一般不超过1.2U/(千克.天) 三.基础率与大剂量的设置 正常人胰岛分泌胰岛素是以基础分泌与进食后高分泌两部分组成,其中基础分泌占全天分泌总量的50%(40%—60%),进食后分泌的胰岛素也大约占50%(40%—60%)。 胰岛素泵最大限度的模拟了人体胰腺的生理分泌方式,它将人体胰腺的基础分泌与进食后的分泌的胰岛素分别设计到了泵当中。它们分别是基础量与餐前大剂量。 (一)基础量:是泵特有的模拟人非进食状态下胰岛素的给药方式。 1.基础量的计算: 患者状态以前多次注射胰岛改用胰岛素泵基础量所占百分比

丹纳胰岛素泵硬针导管介绍

丹纳胰岛素泵硬针导管介绍 商品简介:丹纳胰岛素泵导管插入皮肤时成90度,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针长。针尾是一块方形粘性针贴,待针头插入后可直接固定在皮肤上,更方便。患者也可选择无粘性的针贴的导管。SUPERLINE所有型号的输注装置在售出时都套有罩住针头的保护套。 技术参数:丹纳胰岛素泵SU201适用人群:6.5mm适合皮下脂肪适中,对钢针不过敏和对带泵无特殊要求的人;4.5mm适合于儿童、孕妇、皮下脂肪少,对钢针不过敏和对带泵无特殊要求的人。 30年的研发历史使丹纳拥有全球规格最齐全的导管,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体型、不同需求的各类人群。 丹纳胰岛素泵直插硬针S201 6.5mm不分离导管送储药器为丹纳胰岛素泵所独有,特别适合于儿童、孕妇和体型偏瘦的人群使用。 直插型钢针针头细短,进针时疼痛感小,扎针处创伤小、易愈合、不容易形成皮下硬结,与胰岛素相容性好,使用方便,价格也偏低,所以为大部分使用者的首选。 斜插型钢针适合皮下脂肪较少的人群,针头长,较有疼痛感,进针时不好把握角度,扎得浅了针头有可能没达到脂肪层,影响药物吸收;扎得深了有可能扎到肌肉,不仅给使用者带来强烈疼痛感,还会影响吸收,所以我们不推荐使用斜插型钢针。也正是因为斜插型钢针的这种操作上的不方便,使它正逐渐被市场淘汰。 对钢针过敏或异物感很强烈的患者则可以选择软针,但软针进针处创伤面会大于钢针,扎针处皮肤的恢复也会比使用钢针时慢,还容易形成皮下硬结,而且由于留于皮下针头是软的,可能会在皮下弯折,甚至脱出而影响到胰岛素的输注,所以我们建议,能够使用钢针的人,最好使用钢针,而不要选择软针。 可分离式导管则为方便病人在洗澡、游泳或进行X线、CT检查等特殊情况下暂时脱泵。 丹纳胰岛素泵直插硬针SU201 6.5mm不分离导管: 丹纳胰岛素泵直插硬针SU2016.5mm不分离导管插入皮肤时成90度,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针长。针尾是一块方形粘性针贴,待针头插入后可直接固定在皮肤上,更方便。患者也可选择无粘性的针贴的导管。SUPERLINE所有型号的输注装置在售出时都套有罩住针头的保护套。技术参数:

胰岛素泵操作规范

胰岛素泵操作规范 胰岛素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通过胰岛素泵治疗可以更平稳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胰岛素泵治疗适应症及禁忌症 1. 短期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证 作为一种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装置,胰岛素泵原则上适用于所有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以下情况即使是短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也可以有更多获益: ●T1DM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在住院期间可通过胰岛素泵治疗稳定控制血糖、缩短住院天数,并为优化多次胰岛素注射的方案提供参考数据 ●需要短期胰岛素治疗控制高血糖的T2DM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 ●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不宜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伴有严重循环障碍的高血糖者,不推荐皮下胰岛素泵治疗。 2. 长期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证 需要长期胰岛素治疗者均可采取胰岛素泵治疗,研究显示,以下人群使用胰岛素泵获益更多:T1DM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特别是:①血糖波动大,虽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方 案,血糖仍无法得到平稳控制者;②无感知低血糖者;③频发低血糖者;④“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⑤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 ⑥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⑦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 不宜长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者;①不需要长期胰岛素治疗者;②对皮下输液管过敏者;③不愿长期皮下埋置输液管或不愿长期佩戴泵者;④患者及其家属缺乏胰

胰岛素泵的简介

胰岛素泵的简介 胰岛素泵由泵、小注射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液管组成。小注射器最多可以容纳3毫升的胰岛素,注射器装入泵中后,将相连的输液管前端的引导针用注针器扎入患者的皮下(常规为腹壁),再由电池驱动胰岛素泵的螺旋马达推动小注射器的活塞,将胰岛素输注到体内胰岛素泵的基本用途是模拟胰腺的分泌功能,按照人体需要的剂量将胰岛素持续地推注到使用者的皮下,保持全天血糖稳定,以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胰岛素泵的整体设计理念 我们的胰岛素泵是分为两个部分的,一部分是核心部分,即关于分泌,控制等。另一部分是遥控器,用一种对人体无害可穿过衣服与核心部分相连的射线来控制(类似于电视的遥控器),这样,人们可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方便操作。 关于核心部件——数据流走向所经过的部件——血糖传感器、血糖分析仪、标准比较器、显示器、胰岛素分泌控制器,胰岛素分泌手工设置器、胰岛素分泌泵、胰岛素监测器及报警装置(电池无电、导管阻塞、储药器内无胰岛素、泵的电子部分或机械部分发生故障等报警的声音信号)各装置功能详见功能表。 胰岛素泵的适用人群 1、糖尿病并发急慢性并发症或合并严重感染者。如伴发心脑肺疾病、急慢性感染、发热、择期手术或其他应激状态者应考虑使用其进行治疗。 2、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使用胰岛素泵,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约20%,对减轻体重和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均有好处。 3、有“黎明现象”经历和餐前高血糖者。 4、所有1型糖尿病患者,包括蜜月期的患者和晚发的1型糖尿病患者。 5、病人有良好控制血糖的愿望及主动性,能坚持每天至少 4 次监测血糖。 6、2 型糖尿病也有许多类型的患者需要用胰岛素泵治疗,如 : ①糖尿病程长,血糖长期控制不好。②口服降血糖药失效。③反复发生的高血糖和低血糖交替现象。 胰岛素泵使用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使用对象使用泵的糖尿病患者,要具备糖尿病知识,为了不影响疗效,保证安全,在安装前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操作指导。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患者常因情绪变化导致血糖控制不良,加强心理护理可达到最佳疗效。 2、注意报警、高血糖或低血糖等特殊情况的处理在用泵后的3天内应注意监测血糖。3日后可视情况减少监测次数。随身携带可快速补充血糖的碳水化合物。另外,要防止输注装置阻塞或泄漏、泵程序设定不正确、泵内胰岛素用尽等情况。 3、加强对泵的保护,防止受潮、损坏,防止静电报警,每日观察

丹纳胰岛素泵的使用方法

丹纳胰岛素泵的使用方法 一.特点: 丹纳胰岛素泵:模仿人体胰腺的正常功能,根据东方人的人体特点,约每4分钟输注一次微量胰岛素以维持人体全天血糖的正常水平,同时在餐前输注大剂量胰岛素以平衡餐后的高血糖。因此这种输注方式能最大限度地模仿人体胰腺,可谓是人体胰腺的完美替代。 二、胰岛素泵的组成 胰岛素泵分成三部分:泵主机、储药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注导管。储药器最多可以容纳3毫升的胰岛素,储药器装入泵中后,将相连的输液导管前端的细小针头扎入患者的皮下(常规为腹壁),再由电池驱动胰岛素泵的专用马达推动储药器的螺旋杆,将胰岛素输注到体内。 三、胰岛素泵在临床的运用 1.胰岛素泵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2.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继发失效患者中的应用3.胰岛素泵在1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中的应用 4.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妊娠的临床应用 5.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应用

四、胰岛素泵的使用 (一)胰岛素泵的安装 1)安装电池 将泵右侧电池盖打开(左紧右松),将电池正极向下放入,盖上盖子。 3)抽吸胰岛素 打开注射器,把注射器针柄底下的盖子取下,取出里面装的白色针帽待用,取出一颗螺杆,使其扣对扣安在注射器底部(最好让注射器针柄下边缘两个多出来的小柄横在注射器刻度两边),把螺杆扭到最外。用注射器把胰岛素抽好(注射器容量为3ml,不可用力猛拉针柄,应边抽边排净注射器里的空气,再抽净余液,以免针柄与注射器滑脱,导致胰岛素的浪费),把针头取下,安上注射器里配的针帽。 4)上注射器的砝码 将砝码机取出装好电池。把抽好胰岛素的注射器轻放入砝码机里(螺杆向下),按下旁边的按钮,使螺杆上到最里面(直到到注射器不在下降为止),取出注射器,用手轻轻将螺杆向外转两圈。5)安装注射器 打开泵上的盖子,将注射器的两个多出来的小柄对齐泵里的小凹陷轻轻放入,把有刻度的一面对朝外,使注射器完全落入泵里,盖上盖子。

丹纳胰岛素泵使用教程

丹纳胰岛素泵使用教程 第一步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要准备胰岛素泵的相关配件以及胰岛素,丹纳胰岛素泵的专用配件包括:链接螺杆、储药器、储药器保护帽、输注导管、电池、电池盖钥匙、计量管。另外我们还需要准备常规消毒用具。短效或者超短效的胰岛素,防水胶布。胰岛素可以使用诺和灵、诺和锐、优泌林。其中诺和锐属于超短效胰岛素,诺和灵、优泌林属于短效胰岛素。胰岛素需要提前半小时以上从冰箱里取出来,放到室温下这样可以防止抽要时产生气泡。 第二部安装电池: 按下暂停键,按照胰岛素泵上标示的方向,用电池盖钥匙逆时针旋开电池盖,电极向下装入电池,拧紧电池盖,开机,这时胰岛素泵的屏幕上会有电池量的显示。了解胰岛素泵电池 第三部抽药: 打开储药器包装,取下储药器底部的盖并丢弃,将储药器中的储药器保护帽放到洁净的地方,将链接螺杆安装到储药器后部,注意使链接螺杆上的凸齿扣入储药器上的凹齿内,取下储药器针头的保护盖,抽取取胰岛素,弹一下空气,将针头取下丢弃。将储药器保护帽套在储药器头部。

第四部调节螺杆长度: 旋转链接螺杆直到链接螺杆可以卡住计量管后部的凹槽内,将装有胰岛素的储药器放入计量管内,安照计量管上标明的方向转动储药器,直到链接螺杆旋出凹槽于储药器一同旋转就可以了。 第五部装药: 安照胰岛素泵标示的方向顺时针打开储药槽盖,将储药器及链接螺杆放入储药槽内,将储药器轻轻转动使其自动滑入,不可以强行推入否者可能损坏马达和螺杆,逆时针方向将储药拧紧。打开输注导管,注意不要使任何物体接触导管连接头,防止污染。拔掉储药器帽,将输注导管逆时针旋入储药槽盖内拧紧。 第六部排气: 每次更换储药器和输注导管前都需要排气,排气前首先调整装药量,使屏幕显示于储药器内的装药量一致,按“sel”确认装药量后再按一次“up”键出现增加,再快速按一次“up”开始排气。将胰岛素泵垂直放置当有胰岛素从针头内滴出,并且胰岛素内没有气泡时,按“down”键停止排气。按下暂停键,建议为胰岛素泵内的空气全部排出,排气要达到15个单位。 第七步安装: 选择腹部,距脐周5公分之外。避开疤痕或痣,常规消毒。手持

胰岛素泵使用及注意事项

胰岛素泵概述 胰岛素泵是一个形状、大小如同BP机,通过一条与人体相连的软管向体内持续输注胰岛素的装置。它模拟人体健康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生理模式。俗称"人工胰腺”。内装有一个放短效胰岛素的储药器,外有一个显示屏及一些按钮,用于设置泵的程序,灵敏的驱动马达缓慢地推动胰岛素从储药器经输注导管进入皮下。输注导管长度不一,牢固地将泵与身体连接起来。 一个胰岛素泵由充满胰岛素的储液器(类似一个常规的 注射器) 、驱动泵运转的一小节电池以及允许使用者准确调节胰岛素输注量的电脑芯片构成,并全部包含在一个寻呼机大小的塑

料盒子里。储液器通过一个叫做“输注管路”的细塑料管输注胰岛素到身体内。输注管路长61cm或107cm,末端有一个钢针针或软针,胰岛素就是从这里注入体内。钢针和软针各有优缺点,一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人体的肝脏能储存葡糖糖原,并全天释放少量葡萄糖进入血液,所以我们始终有充足的燃料提供能量。为了帮助葡萄糖转运到体细胞内(同时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胰腺每隔几分钟就释放微量胰岛素入血,当我们摄入的食物含有碳水化合物时(糖或淀粉),血糖水平迅速升高,胰腺就释放大量胰岛素入血,防止血糖水平过高。胰岛素泵模拟人体胰腺,每数分钟就自动释放微量短效胰岛素( 1/10 或 1/100 单位),称基础率,使血糖在餐间及夜间睡眠期间保持平稳。进餐时,通过设置泵的程序(按动泵上按钮)使泵迅速输出较大剂量胰岛素,称大剂量,它能对付食物中所含碳水化合物量,因而能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状态。 胰岛素泵可以根据人体需要输注大量或少量胰岛素,而一日多次胰岛素注射不能模仿胰腺分泌机制,因为长效胰岛素( NPH, Lente,Ultralente )吸收入血不稳定,不能按机体需要持续稳定的输注。长效胰岛素有一个吸收高峰,因此必须规则进餐及添加点心,而使用胰岛素泵,胰岛素基础率能使血糖在餐

胰岛素泵安全使用须知

胰岛素泵安全使用须知 胰岛素泵是迄今为止最理想、最科学、最接近生理的皮下给药方式,可以完全模拟生理状态下胰腺分泌胰岛素功能,很好的控制糖尿病患者全天的血糖水平。 胰岛素泵怎么工作? 在正常人体内,胰腺全天持续的释放少量的胰岛素,我们称之为基础量(我们给胰岛素泵设定了一个程序,让它释放基础量),保证人体能运用血液中的糖份来提供能量。血液中的糖份来自于吃下去的食物,进食后胰腺释放大量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我们将在每餐时或餐前半小时给您注射餐前大剂量)。 在装泵期间注意事项: 1.使用科室做好交接班,保持性能良好,卸下后请注意保管及时归还内分泌代谢科。该泵 为贵重财产 2.餐前大剂量输注:方法附后 3.餐前大剂量输注后(人胰岛素)半小时必须进餐,(胰岛素类似物)输注后即可进餐 4.在装泵期间您应注意: 1)是否出现低血糖(如出汗、手抖、饥饿感、发慌、眼前发黑等),出现请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及时监测血糖,血糖≤3.9mmol/l按低血糖急救流程处理,泵设置为“暂停”,并与内分泌科联系。 2)泵的输注针头处出现红肿、疼痛及时汇报医护人员。 3)出现异常报警声,需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我们将帮您排除警报。请不要自行按压功能键,以免给您造成胰岛素多输注的问题,影响您的血糖变化。 4)您要洗澡时,请您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我们会帮助您解决。 5)避免机器受到跌落、撞击、潮湿,佩戴时应放在专用的皮革袋中以保护机器。 6)禁止将泵带至放射科(X线、CT、ECT、MRI),不要将泵靠近医疗成像设备。 5.若需空腹检查时,请监测血糖,确认无低血糖,并随身携带糖果、饼干以备急救,请检查完毕后再输注餐前大剂量胰岛素,并及时进餐。 6.若做OGTT试验时,请停泵后再,进行抽血,抽完后应解除“暂停”。 7.装胰岛素泵后一般不请假外出,以免发生意外。 丹纳胰岛素泵大剂量输注流程 1. 2.按“N”键二次,选择到“针筒图案。 3.按“S”(为确认键)看到并选择常规大剂量图形后,再按“S”键看到“早餐、中餐、 晚餐”前大剂量。 4.再按“S”键到“选择”,再按“S”键到输注,看到“餐前大剂量”注射、剂量逐渐变 小,大剂量输注结束。 附留在科室内借条 今借到内分泌代谢科胰岛素泵一只,应用在床姓名。 科室护士长签名: 日期: 给内分泌代谢科借条 今借到内分泌代谢科胰岛素泵一只,应用在床姓名。 科室护士长签名: 日期:

福尼亚胰岛素泵操作流程

福尼亚胰岛素泵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选择医生调节模式(A0,A1,B0,B1模式) A0,A1模式使用于短效胰岛素,输注餐前大剂量半小时后有音乐提示。B0,B1 模式使用于超短效胰岛素,输注餐前大剂量半小时后无音乐提示。 A0,B0模式共同点:不需要提前设置三餐餐前量,不分时段可随时输注餐前量,一天最多输注8次。 A1,B1模式共同点:可提前设置三餐餐前量,并且每餐在限定时段内可连续追加3次。(早餐0:00-10:59,午餐11:00-15:59,晚餐16:00-24:00)(追加量密码:113) 2. 选择主画面中的设置模式进行时钟, 基础量和餐前量的设置 3. 装药量设置及排气 一. 设置部分: 1. 安装电池(正极朝下)听到音乐声按红色键进入初始画面。 2. 初始画面(如上锁)先按下键再按绿色键进行解锁。 3. 按红色键进入"主画面"设置。 4. 同时按住上下键再同时松手,屏幕显示"请输入密码"。(密码:2318) 5. 密码输入正确后,按红色键进入"医生模式",按绿色键移动光标,"基础限量, 餐前限量,日总限量,输注模式(A0,A1,B0,B1模式)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改,但更改后必须按绿色键将光标移到"保存设置",然后按红色键进行保存。6. 初始画面按红色键进入“主画面”,直接按红色键进入“设置模式”,进行“基 础量,餐前量和时钟”的设置,并按红色键保存。 7. 其它"检查和临基模式"都必须在"主画面"中按绿色键移动光标来选择红色键 确认。 二. 装药部分: 1. 将连接丝杆同储药器连接并且大概调一下连接丝杆的长度。 2. 将胰岛素缓慢抽入到储药器中并且排出气泡。 3. 将储药器上的针头取下带上保护套。 4. 将储药器放在定位管中顺时针旋转,当连接丝杆同储药器一起旋转说明此 时长度刚好。 5. 将储药器放入泵的储药槽内稍微将储药器前后旋动(使连接丝杆底端六角

胰岛素泵使用的护理

胰岛素泵使用的护理 胰岛素泵是通过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运载系统,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机体对胰岛素的稳定吸收,能平稳地控制血糖,为使用者提供更灵活的生活方式,能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胰岛素泵由泵、小注射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液管组成。小注射器最多可以容纳3毫升的胰岛素,注射器装入泵中后,将相连的输液管前端的引导者针用注射器扎入患者的皮下(常规的腹壁),再由电池驱动胰岛素泵的螺旋马达推动小注射器的活塞,将胰岛素输注到体内(泵内为速效胰岛素,一般为诺和锐) 胰岛素的适应症 (1)主要适用于1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那些病情难以控制的1型糖尿病病人。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病人。可根据血糖水平增加基础量。 (3)可用于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4)改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5)适用于妊娠的糖尿病妇女或糖尿病妇女婚后希望妊娠者。 (6)缓解新发的糖尿病。 (7)重型2型糖尿病。 (8)糖尿病病人必须接受较大外科手术时 (9)因工作原因而生活不规律的病人,胰岛素注射治疗稳定控制血糖十分困难者。 胰岛素泵的日常护理定时,定量为病人注射餐前大剂量胰岛素 1.严密观察血糖对初装胰岛素泵的病人每日血糖监测7—8次(用快速血糖仪),并详细 记录,为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可靠数据。注意低血糖反应:安装胰岛素泵后,病情恢复快,胰岛素日需用量大幅度减少。1周后低血糖反应较多。应及时监测血糖,同时向医生汇报,迅速纠正低血糖反应。血糖监测对保证成功和安全用泵极为重要,能及时发现低血糖和高血糖,以便及时做出处理。 2.定期更换输注装置连续注射3—5天后,同时观察患者局部反应及机器运行情况。经 常观察主管处皮肤有无红肿,感染及过敏等反应。如有感染。应立即拔出,重新安装。 3.携泵管理指导指导患者将泵置于衣服的口袋或挂在身上,也可系在腰带上,保持连接 通畅,避免受压或摔地,洗澡时可使用分离器将泵与导管分离脱开,分离时间不超过1小时,沐浴完毕立即连接。病房室温宜在22—25℃,不宜将泵置于气温>45℃或<-5℃的环境中,一面影响治疗效果. 4.故障排除输注装置阻塞为最常见故障,阻塞时可导致胰岛素输注中断,出现短时间内的 高血糖.当出现阻塞报警时,嘱患者平卧,仔细检查输注装置是否扭曲或有气泡阻塞,需要时更换输注装置及输注部位。出现高血糖时应经其它途径注入胰岛素。 胰岛素泵常见护理原则 1.强化治疗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一般病情比较重,而且有导致低血糖等不安全因素,故 应遵医嘱监测全天血糖,并详细记录。置泵期间每日监测血糖7次(用快速血糖仪),为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可靠数据。 2.注意低血糖反应安装胰岛素泵之后,血糖迅速回降,随着糖毒性下降,胰岛素敏感性 恢复,极易发生低血糖。一般低血糖发生在夜间或三餐前,若患者出现冷汗、心慌、饥饿等症状,应立即进食。并报告医生予剂量调整使血糖保持平稳。平时应注意患者的主诉,了解低血糖的先兆和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严格执行餐前大剂量的要求在执行餐前胰岛素注射前必须了解患者胃纳情况,胃纳不 佳的患者,应报告医生及时调整或暂停餐前大剂量,避免出现低血糖;注射后向患者交

胰岛素泵操作指南设计和要求规范

胰岛素泵操作指南和规 一、目的: 1.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以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2.使胰岛素的吸收稳定;使胰岛素剂量的精确调整。 3.减少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4.可促进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便更适合进餐时间,运动,工作的安排。 二、适应症: 1.T1DM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在住院期间可通过胰岛 素泵治疗稳定控制血糖,缩短住院天数,并为优化多次胰岛素注射的方案提供参考数据。 2.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及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 3.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4.血糖波动大,虽采用多次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方案,血糖仍无法得到平衡控制 的糖尿病患者。 5.无感知低血糖者。 6.频发低血糖者。 7.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 8.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 9.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 10.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 三、操作流程: 1、评估 1.病人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配合情况。 2.病人腹部皮肤的洁净情况及完整性(有无疤痕、炎症、硬结等)。 3.病人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 4.病人对CSII泵治疗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 5.病人对此操作的心里反应,是否存在紧、恐惧心理。

2、准备 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物品:弯盘,皮肤消毒液,胰岛素泵,助针器,储药器,输注管路,棉 签,治疗巾。 3.环境:清洁、舒适,光线充足。 4.病人:取舒适体位,能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与治疗,并进行适当的饮食控制 及活动,能学会微量血糖测定方法,具备操作胰岛素泵的能力以及对各种警 报的理解和处理能力。签署知情同意书. 3、操作程序 表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